劳动教育调查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2 15:13:57

劳动教育调查

劳动教育调查篇(1)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43-02

一、调查目的

在初中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解目前石家庄市初中实施这门课程的情况、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部分。采取随机抽样法,对石家庄市的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教师调查选取了20所学校,学生选取了20所学校,调查发出问卷75份,其中,学生卷4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75%。教师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份30份,回收率为85.7%。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基本信息。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为1:5,女教师的人数比较多。教师的年龄在26~34岁的占40%,35~45岁的占40%,46岁以上占20%,教师的教龄在10年以上的为60%,所教的年级包括了三个年级,其中初一20%,初二60%,初三20%。学生中初三年级为50%,初二年级为40%,初一为10%,也涵盖了初中各个年级。

2.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教师方面:在本次调查中关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只有20%的老师知道,20%的不清楚,多达60%的老师不知道。并且8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培训。说明劳动与技术教育没能得到重视,教师都无法清楚地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所以根本也就不会重视这门课程的开设。学生方面:50%的学生不知道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活动包括的内容,20%的学生错误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只是班团活动,剩下的30%的学生虽然对此有一些了解,但是也没有正确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四部分内容,更不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

3.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

(1)课程的设置。在教师调查中显示60%的学校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但是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80%的学校都没有设立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只有20%的学校选择有这门课程。结果表明学校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是脱节的。教师调查中,60%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中,67%的学校不具备条件,基本没有办法开设。并且开设学校的课表上规定每周一节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但是67%的学校基本不占用课时,而是在课外进行。

(2)课程内容的选择。《综合实践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为7个部分:①劳动实践活动;②技能练习活动;③工艺制作活动;④简易设计活动;⑤技术试验活动;⑥发明创造活动;⑦职业体验活动。在调查中发现,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上课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67%的学校是劳动实践活动和工艺制作活动,33%的学校开设了简易设计活动。其他的内容在本次调查的开设的学校中没有涉及。可见课程的内容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单一,不能根据以上规定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

(3)课程评价方面。参与评价的人员主要有教师、学生、家长等,有的只是教师为评价的主体,有的是学生为评价的主体,有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有的还包括家长。总而言之评价的主体单一,不能很好地把各个主体结合起来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评价的主要形式,在调查中发现学校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依据单一,评价的方式33%是书面考试,33%是档案袋评价,34%是学生自评。

(4)师资水平。调查发现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所任教的老师67%都是其他学科的老师,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严重影响这门课程的开展。这门课程的开展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既要有专业的知识又要热爱这门课程。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师经常是让教副科的、年龄大身体不好的教师来教,教师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5)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开展需要专门的费用,然而调查显示67%的学校经费不足,而且在教师的调查中,90%的教师认为无法开设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费不足,这也是制约这门课程开展的一个硬性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这门课程便无法顺利开展。

三、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石家庄市的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不足,课程的内容单一,评价体系不健全,师资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解决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发挥其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以下是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建议。

四、实施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加上实习才能树立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养,成为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学校教育不仅是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还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知识和技能结构,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改变那种应试教育“纸上谈兵”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

2.改变单一的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要涉及到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等方面。所以,课程内容要涉及到规定的每个方面。首先,课程的场所不能只是局限在学校内,要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要与课外活动、校外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然后,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要相互结合。劳动与技术教育不能独立地进行,要和其他活动相互促进。最后,劳动与技术教育内的内容如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也要相互渗透和融合,要把劳动教育贯穿到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的学习过程之中。

3.完善评价体系。评价要注重过程性。在构建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办法时,要遵循发展为本的原则,评价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的评价办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学生评价的参与者。在评价中学生自我评价是很重要的,自我评价的过程既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学习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开展心得体会考核、专题活动交流、自我评价、作品评定、日常观察等形式。

4.加强师资建设。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知识和实践、智力和能力的综合教育,因此要求所任课的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的素养。首先,所任教的教师是要受过专门的培训的,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的特点、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熟知,要有相当丰富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阅历。然后,挑选的教师要喜欢并且热爱这门课程,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投身教学之中。

5.加大经费的投入。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所需要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不能满足的话,劳动与技术教育便无法顺利地开展,效果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学校要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投入足够的资金,设立教学专用教室并添置必要的设备,条件允许的话要建立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基地,这样,才能在硬件上保障劳动与技术教育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z].2008.

[2]乐素芬.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08):46-47.

[3]叶德芙.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3):145.

劳动教育调查篇(2)

农民工在创造大量国民财富的同时,其生存境况也令人堪忧。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民工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又是社会身份的受害者。对此,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71班全体同学,利用寒假期间在全国进行了一次大面积的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问题的调查,本文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归纳分析,对农民工生存质量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一、调查情况简介

这次调查涉及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安徽、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北京、天津、江苏、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等20多个省市和地区,总计17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涉及近21个行业、50多个单位,既有城市中心的农民工又有城郊的农民工,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在调查的170份问卷中,男性农民工为113人,占总人数的66.47%,女性农民工为57人,占总人数的33.53%。16-50岁年龄段的人占有92.94%,其中40岁以下的占有74.71%。这说明,农民工以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为主。以受教育程度来看,20.59%的人未受过教育或只接受过小学教育,48.82%的人接受过初中教育,只有30.59%的人接受过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教育,说明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为主。

二、调查数据分析

目前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与城市普通正式工人之间普遍存在着“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的情况,经过我们对调查数据的归纳分析,认为农民工生存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工作重,压力大,待遇差

正式工人每周有双休日,有法定的节假日,8小时工作制,农民工一般不能享有这样的权利。从我们的调查数据看来,每天工作8-12小时的比例竟高达72%,与此同时,71%的人表示周末一般不休息。农民工如此辛劳却得不到甚至与普通工人一样的工资待遇。73%的人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下。农民工付出的劳动很多,而他们的所得较少,还常常受到企业主、包工头等的克扣与拖欠。76%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曾经有过工资被克扣或拖欠的情况,更有10%的农民工表示工资经常被克扣拖欠。近年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由此引起的劳资事件和纠纷也越来越多,然而目前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5%的人会通过正当途径诉诸司法机关,更多的人只是忍气吞声或通过、上访等途径来解决。农民工的劳动所得不多但还要交各种不合理的费用,农民工外出要交外出务工许可证费,到务工地要交办理城镇劳务许可证费、办理暂住户口证费、进城务工管理服务费等等……有的还要给用工单位交抵押金。中央下达了取消这些不合理的对农民工乱收费的文件,但不少地方换个名目,还是照样收。

(二)生活质量差

调查数据表明59.31%的农民工月平均消费在200-600元,更有22%的人月平均消费低于200元,远低于中国城市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准。同时,在消费的具体项目上,46%的收入都用于日常的衣食住行,19%寄回家,而真正用于自己娱乐休闲的收入少之又少,表明中国农民工在消费的偏好上和消费的理念上层次都比较低。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也十分单调无聊,53%的人都选择了看电视或睡觉,只有2%的人会选择自学新知识技能或参加培训。在医疗保健方面,54%的人遇到生病都是只买药吃而不选择去医院,更有29%的农民工连药也不吃。住房方面,大多数农民工都是住在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或与别人一起租房子,居住条件十分简陋。

(三)合理权益得不到保障

在大多数的工厂、企业里,把农民工只作为劳动力使用,基本上不管他们的培训和教育,开始上工的时候只作短期的培训,教会基本操作就派去劳动了,技术培训也轮不到农民工。农民工自身也有临时观念,多数人不好好钻研技术,觉得能干活挣钱就行了。在调查中,有58%的人都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劳动教育或培训,而且只有24%的人愿意自己出钱参加可以帮助找工作的劳动技能培训班。此外,在购买保险方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这3种保险中,均有70%以上的农民工没有购买,只有工伤保险方面,由于农民工大多从事城市中较为危险的职业,所以有36%已由单位或老板购买,但是仍有高达55%的人没有购买。因为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恶劣,各种悲剧时有发生。近年来,各地煤矿恶性事故频频发生,数以百计的农民工在事故中丧生。在调查中,20%的农民工反映现在的工作环境没有任何劳动保护措施且环境很差,另有28%的人反映环境还不错但是没有劳动保护措施,只有5%的农民工称目前有非常好的环境和严密的劳动保护措施。

(四)农民工子女教育困难

现行的农民工制度是农村把青壮年劳力输送到城市,而城市却把劳动后伤残病弱者退到农村,把扶育子女、赡养老人等社会负担都抛给农村,这是一种城乡不等价、不合理的交换形式,也是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71%的被调查对象都让子女留在家乡接受教育,他们认为让子女在城里读书的困难太大,其中“学费太高”占到46.5%,“没有学校愿意接受”占到23.2%。相对贫穷的农村承担着为农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的责任,这当然是很不合理的。对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白天在工厂里劳动,晚上挤在十多人、数十人的集体宿舍里休息,能把家属子女接到城市来居住的,还只是少数几个幸运的有了住房的。对多数农民工来说,农民身份不解决,没有居民资格,没有居所,更谈不上家庭团聚和子女在城里就学的问题的。同样的道理,老人也只好留在农村。另外,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管教,导致不少孩子在成长和教育方面出现问题。还有的农民工带着孩子四处流动,入学不稳定甚至造成辍学。

三、造成农民工生存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民工年龄结构呈现年青化,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低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近日公布的资料,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值得关注的是,16-19岁农民工有60多万,意味着这部分人没有完全或部分接受初中或高中阶段教育,就进入了劳动者的行列。而且根据《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上所述,中国农村劳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4.9%;文盲及半文盲劳力占8.5%。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一方面在农村教育资源稀缺、农村高中教育发展缓慢、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农村青少年初、高中升学率普遍较低,青少年放弃求学选择务工经商的较多。另一方面先天受教育不足的农民工没有良好的后天教育来弥补。在农村,几乎没有继续教育的资源与机会,使大量青年农民到城市去打工,这也就导致农民工年龄结构呈现年青化。在我们的调查数据中,有76%的人认为他们和城市居民最大的差距在于受教育程度,同时,有21%的人称缺乏专业技术是他们外出打工最大的困难与障碍。而且根据调查的数据,未参加任何形式的劳动教育与培训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占到58%,愿意自己出钱参加可以帮助找工作的劳动技能培训班的人数占28%。这是由于他们大多数人都持有接受培训无法直接增加经济收入这一观点。大部分农民工又因为受教育水平低,使得他们只能从事粗重的体力劳动工作,因而压力较大、待遇差。

(二)户籍制度(政策问题)产生巨大影响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户籍制度根据地域和家庭成员关系来划分人口,把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和在国内的自由迁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造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不平等。正因为户口问题的不合理性、行业划分的误区、成分身份的划分,导致社会认识上的误区,再加上一些地方政策上的失误,农民的身份成了终身制,在社会处于“草根”阶层,这就导致他们遭受的待遇不公平。在调查中,有10%的人认为没有城市户口是他们在城市生活最大的困难和障碍。

(三)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不足

在调查当中,面对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的行为时,忍气吞声的农民工竟占到了16%,甚至76%的人曾被拖欠或克扣过报酬。导致民工维权意识不足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一方面劳动者相对于经营者是弱势群体,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务工的民工,怕失去来之不易的工作,不敢依法维权;另一方面农民工因不学法、不知法而丧失了依法维权的时机。从客观方面来讲,一是维权成本高,制约了农民工依法维权。一场劳动争议的解决,一般要经过仲裁、诉讼、申请执行等过程,时间漫长、程序复杂,又需要支出一定的费用,农民工依法维权信心不足,往往半途而废。二是用人单位拒签合同,千方百计逃避或违反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责任。由于劳动力资源过多,僧多粥少,用人单位以此优势规避法律、逃避义务,不与民工签订合同,这在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

(四)农民工所具有的独特流动性导致子女教育存在问题

现今在各大城市成立了不少民工子弟小学,然而,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仍然严重,这使很多人产生疑惑。其实,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看。一是城市农民工子女人数急剧膨胀并超出了教育机构接纳的能力范围,加之农民工家庭的流动性往往很大,使得子女的学业很难有固定的归宿,使其难以保证正常学习,更使学籍管理非常麻烦。外来民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不足以支付较高的学费,甚至不能满足子女接受基础教育的一些合理需求,这种情况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质量。二是从农村方面看,有的民工外出打工,将子女留在农村,由家里的长辈抚养。但是,由于中国农村地区普遍教育水平不发达,教育设施落后,教育人才稀缺,有的孩子学习不用心,甚至走上了邪路;受打工潮影响,少部分农村适龄儿童未完成义务教育就外出打工,这也使得民工子女接受教育成了大问题。

四、结束语

虽然调查样本不是很多,调查统计也不尽完善,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分割,农民工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相关的各方面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未来还需要全社会关心这一问题,在很多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段占朝.我国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J].经济纵横,2008(6).

2、池子华.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3、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5、李涛,李真.农民工――流动在边缘[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6、方云梅,鲁玉祥.中国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J].中国统计,2008(3).

劳动教育调查篇(3)

1.管理不当,运行艰难:在调查的301所小学中,竟有30所小学根本无人任教劳动课,占调查学校的10%,即使有人担任,但大多数为兼职,占调查学校的71.4%;学校对任课教师及劳动课的检查指导几乎是空白,竟有84.4%的学校根本不问津此事;劳动所需的器材及劳动基地问题比较严重,有54.8%的学校不齐全,6.3%的学校根本没有任何器材,没有劳动基地;劳动课的实施也明显存在问题,有61.1%的学校课表上安排但根本不上课,不是被考试或其它学科取代,就是被自习所侵占,更有5.3%的学校根本不安排劳动课。

2.实施简单,枯燥无味:调查表明,小学劳动课的实施较简单,无论是兼课教师还是专职教师对备课普遍不重视,其中偶尔备课的占16.3%,根本不备课的为78.7%。正是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对教材内容不了解,传授知识只是照本宣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无从谈起,使劳动课枯燥无味,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用扫清洁区、擦门窗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取代劳动课的现象占调查学校的77.5%。3.总结检查,无人问津:调查表明,学校对劳动课的考查考试及对教师本人的考核几乎是空白,绝大多数学校从不关心学生对劳动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考查考试。劳动竞赛的组织、安排轻描淡写,偶尔进行,这一现象占调查学校的53%,有40%的学校根本不组织任何形式的竞赛。学校对劳动教师的考核更是无从谈起,无人问津,听之任之,使得这些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例行公事”,得过且过。

二、小学劳动课现状形成的原因。

造成小学劳动课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校对劳动课的认识不够。目前有些学校还在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上下功夫,认为劳动课是花架子,多此一举,没有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校对劳动课没有一定的计划、实施制度,对劳动课全部放手,任其发展,将其看成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个内容。

3.劳动教师素质偏低,且学校对他们也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他们积极性不高,情绪低落,只是“例行公事”。

4.学校对劳动课缺少必要的要求、检查与考核,从而导致劳动课可上可不上。

5.学校教育经费短缺,在劳动工具、器材、场地等方面无法提供必备的条件。

三、改善小学劳动课现状的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抓好劳动课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学校领导、教师一定要认清小学开设劳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开设劳动课是培养新一代建设人才和提高人才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提高上好劳动课的自觉性。

2.加强管理。学校应制订必要的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措施,加强对劳动课的指导和检查,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杜绝“侵占”劳动课时的现象,定期举行公开课,听取有关汇报,交流经验,表彰先进。

劳动教育调查篇(4)

通过多种做样的社会时间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得到在学校得不到的锻炼和收获。对其个人性格的形成也是很有帮助的。

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个:班会和社会实践活动。我曾经就我县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途径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很少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当问及原因时,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担心学生安全”;只有42%的学生参加过调查、参观和公益劳动;由此可以看出: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广大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认识不足,并且心存顾虑。而我们的学生太缺乏社会实践活动了。

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

那么,社会实践活动究竟会带给我们什么呢?

一、可以带给学生不可替代的心理体验

在三年级上册《我的家庭小调查》活动中,学生调查了父辈像自己那么大时的衣、食、住、行,孩子们第一次听到了“糠”、“山药面”、“粗布”等词语,很多孩子不解地问:为什么要步行去县城而不骑摩托车呢?孩子们不禁对自己今天的生活产生了朦胧的幸福感。像这样的心理体验是任何形式的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二、有助于锻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在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在一些劳动、调查和访问活动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料的困难,在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了自信,同时意志力得到了提升。

在一次为村民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时,大家遇到了一个难题,街头人不少,但大家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很难展开宣传工作。这时候,有一个小组的同学灵机一动,唱起了歌,人们顿时被吸引过来。难题解决了。同学们很有成就感。

三、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

当我们看到满桌的剩菜剩饭时,常常会教育孩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果我们把这次教育换成一次田间劳动,会收到双倍的效果。在一次“帮爸爸妈妈做一次农活”的实践活动中,很多同学带着满手的水泡来到学校,一个同学在汇报中写道:“汗水顺着脸往下流,手疼得厉害。我只在烈日下锄了一天草,就受不了了,要想收获粮食,得有多少个这样的一天啊!”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教育,劳动是最好的教育。

四、有助于中小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劳动教育调查篇(5)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07-02

劳技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作为我国社会未来的劳动者,学生的素质对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现状分析

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上陆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的绝对数量在儿童、青少年中的比例与日俱增。独生子女家庭日益普遍,一方面大大减轻了父母生活方面的负担,而相应地在子女的培养教育上,可投入更多的精力,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功夫,提供更丰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全家以孩子为中心,这使得当前有些中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存在一些毛病,如:娇气、骄傲、生活自理能力差、独占欲强、不爱劳动等,上述这些缺点,不仅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家庭和学校的因素。

二、调查研究

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观察、访问和座谈等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是对某校初一3个班的学生和家长进行无记名方式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家庭中学生技术素养的实际情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劳技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中所起的作用。问卷调查分为自测和他测两种,自测由被测者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他测由被测者的家长填写。

三、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结合劳技教学调查学生在家庭中的技术素养情况。自测表调查结果显示:98.3%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工艺小制作,1.7%的学生表示不能;在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2.6%的学生表示能自觉地运用,57.4%的学生表示偶尔能运用,20%的学生不能运用;在课余搞小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否处理方面,53%的学生表示能,47%的学生偶尔能;在信息意识方面,98.3%的学生能独立地搜集信息,只有1.7%的学生表示不能;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报纸书本、教师、同学朋友、电视媒体等,大部分同学都能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归纳。

他测表调查显示:有57.5%的家长曾与孩子合作做过小制作;在怎样看待孩子制作的工艺品问题上,74.5%的家长鼓励赞扬,13.2%的家长无所谓,7.6%的家长觉得是浪费时间;在帮助孩子搜集相关信息上, 77%的家长给予孩子帮助,33%的家长让孩子自己搜集;在孩子运用所学知识或感兴趣地进行日用品的小维修时,80.2%的家长很支持,9.4%的家长叫孩子不要修了,6.6%的家长觉得这样浪费时间,还有3.8%的家长无所谓。

学是为了用,如果学而不用或学而不会用则是教育的一大悲哀。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学到了知识,却不能或没有意识将之运用到生活中,在遇到问题时,还有近一半的学生只是偶尔能处理,这说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有待加强。

四、反思与对策

1.在劳技教育中加强教育

《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在课程目标中对孩子的技术素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初步掌握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所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等。要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劳技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学习内容,寻找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现实生活有用、与现代科技有关的课程资源,并通过一定的加工与改造,使之成为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教师必须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建构体现技术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究,从而通过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不少老师认为:教育孩子在家适当从事家务劳动,是家长的责任,这话非常有道理。但学生的向师性、学校教育在学生心中的权威性,往往是家庭教育代替不了的。关于学生的家务劳动,学校应主要负责思想教育,家长应主要负责提供机会、指导操作,当然也要寓教于做。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意识不断增强。家庭生活中的购物、整理、洗涤、资料查询、简单的小维修等都是富有劳动与技术教育意义的活动,教师要多要求孩子认真参与,从而培养孩子独立从事简单家务劳动及基本的技术实践能力。

2.在家庭教育中加强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大厦的基石,是个体发展最自然、最重要的场所。目前,家长评判子女好坏的标准失衡的情况在部分家长中还十分突出,“孩子成绩好”,一“好”遮百丑之类的想法还不少。故家长要更新观念,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孩子技术素养的培养。

在家庭中,家长要多鼓励或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家中简单的日用品,如孩子的玩具、家中的钟、水笼头、小型电器等小维修,鼓励孩子多动手实践,孩子在维修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家长要给予帮助,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家长应尽可能地给予方法的指导。

3.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让父母首先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是教育好孩子的关键。故引导和教育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刻不容缓,正确的教育观,就是使每个家长具有全面而长远的素质教育,特别注意孩子品德和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利用家长学校、教师家访、家长会、家长到校交流等各种形式的指导,使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思想方法和水平上有一定的提高。作为劳技教师,与家长多沟通,引导家长重视孩子技术素养的培养,创造机会多让孩子把课堂上学到的技能应用到生活中来。

目前,教育体制改革正在深入发展。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只有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劳动教育调查篇(6)

发现三 独生子女的劳动主动性和部分劳动能力较弱。在清洁整理校园、下地干农活(农村学生)、自愿参加大扫除等方面,独生子女主动参与的比例低于非独生子女;在扫地、钉纽扣、买菜等日常简单劳动能力方面逊于非独生子女。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都提出少年儿童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中提出“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等。可见劳动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永恒的主题。另一方面,当人们谈及与独生子女劳动相关的话题,总会有诸多微词,习惯性地给他们贴上“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标签。那么,在当今新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正确评价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方面存在哪些差异?加强和改进独生子女劳动教育的着力点在哪里?本文试图通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予以回答。

(二)研究方法

天津市少工委办公室、少先队工作学会、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于2010年末进行的天津城乡少年儿童劳动状况调查。调查对象为城乡中小学3-8年级在校学生。问卷调查采取分层定比抽样方法,涉及全市6个区县,回收有效问卷1666份,其中独生子女占52.8%,非独生子女占47.2%;在独生子女中,城市占62.5%,农村占37.5%。在问卷调查的同时,采取个别访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部分学生、教师、家长作了深度访谈。

二、结果与分析

(一)独生子女对劳动的认识是积极的

调查中请学生做出符合自己认识的选择。统计结果表明,有九成左右独生子女表示“我们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从小就要爱劳动”“工人农民辛勤劳动不容易,我们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劳动是一件快乐的事”。与此相对应,绝大多数独生子女不同意“学生学习好最重要,没必要参加劳动”“家务活是大人们的事,不需要孩子插手”“现在能花钱雇人干家务,不需要自己学了”等说法。调查中我们列出8个方面了解独生子女对自身状况的满意度,发现,表示满意的均在八成以上,特别是对自身“劳动能力状况”选择“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达到84.9%。从整体上看,独生子女对劳动的基本认识是积极的。而在一些成年人看来,独生子女天生就懒,现在的孩子不爱劳动成为人们的心理定势。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并非如此。(见表1)

交互分析结果还显示,调查所列10项与劳动相关的活动中,存在差异的4个方面,反而是独生子女喜欢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的方面。

(二)独生子女在劳动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与快乐

劳动对个人的价值是什么?调查中我们询问了“你觉得劳动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吗?(有几项选几项)”结果是76.9%的独生子女选择“培养自己的能力”,67.1%选择“在劳动中获得快乐”,这两项明显高于其他方面。其他依次是增强自己的责任感(40%)、通过劳动回报他人(38.3%)、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准备(36.5%)、可以跟家里的大人一起干事(26.7%)、可以跟小伙伴一起干事(24.2%)、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24.2%)、可以增进与父母的感情(22.2%)、可以展示自己的本事(15.9%)、可以有机会受到表扬(11.5%)、可以通过劳动得到报酬或想要的东西(8%)。

中小学生的本分是学习,因此少年儿童对劳动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学习的态度上。调查中当我们问道“写作业时遇到不会做的题,你会怎么办?”独生子女回答“一定要设法弄明白才罢休”的占77.6%。调查中我们举例“ 假设你的数学成绩不如你的好朋友张三,你会怎样想?”有59.2%的独生子女表示“一定要超过他”,34.8%的表示“力争赶上他”。

(三)独生子女的劳动主动性和劳动能力较弱

其一,独生子女的劳动主动性方面弱于非独生子女。少年儿童的劳动内容主要包括自理性劳动、家务劳动、班级值日和校园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等。交互分析显示:在“为社会弱者提供服务”“参加劳动小能手竞赛”“到大人工作的岗位体验”“干家务活”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班里值日”“美化社区环境”等方面独生子女参与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清洁整理校园”“下地干农活(农村学生)”等方面独生子女主动参与的比例低于非独生子女。另外,当问及“冬天一场大雪之后,如果恰好是周末没课,你会主动出去打扫积雪吗?”回答“肯定去”的独生子女是54.6%,非独生子女是64.7%;当问及“在紧张的复习考试阶段,班里组织一次大扫除,如果是自愿参加,你参加吗?”明确表示“参加”的独生子女为78.8%,略低于非独生子女82.2%的比例。即独生子女在参与劳动的主动性方面不如非独生子女。

其二,独生子女部分的劳动能力逊于非独生子女。为了考察少年儿童的劳动能力,调查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14个简单劳动项目,问他们是否会做?交互分析结果显示,在“扫地”“买自己需要的物品”“钉纽扣”“买菜”以及农村学生“干简单农活”5个方面独生子女逊于非独生子女。

三、对策与思考

(一)不能简单地认为独生子女就是懒惰的

关于如何认识独生子女,风笑天教授曾指出:要将独生子女与同龄非独生子女进行比较,而不能将今天的独生子女与昨天的非独生子女去比较。因为在前一种参考框架下,所得到的才是独生子女的特点;而在后一种参考框架下,所得到的更可能是时代的差异和特征。[1]此项研究与以往诸多就独生子女谈独生子女的研究不同,对独生子女劳动特质的评价正是建立在与非独生子女比较的基础之上的,通过两个群体有关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比较来分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趋同与不同,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独生子女的特点和发现倾向性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与以往人们对独生子女“不爱劳动”的刻板印象不同,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本来并不懒—这是很值得欣慰的结论。独生子女对劳动的认识、劳动愿望和劳动精神总体上是积极的,热爱劳动是其劳动意识的主流,与非独生子女不存在明显差异,甚至表示非常喜欢“干家务活儿”“下地干农活”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在劳动习惯方面与非独生子女也是各有千秋。但也尚存如下问题需要积极引导。

一是独生子女在对劳动价值的认识上“通过劳动回报他人”的认识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独生子女利他意识相对较弱。

二是独生子女在劳动的主动性方面及部分动手能力方面逊于非独生子女。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独生子女在劳动的认知与行为方面的差异较大。

三是独生子女认同普通劳动者“光荣”,却有半数以上“不能甘当”。调查结果显示,91.3%的独生子女同意“普通劳动者也是光荣的”说法,但表示“将来我要做‘社会精英’,不能甘当普通劳动者”的比例却有52.8%。也就是说,他们对“普通劳动者光荣”只是停留在一般性认识上,而一旦与自身的未来联系起来,便反映出较大的认识上的冲突,即便“光荣”也不能“甘当”。

这三方面的问题,是值得学校劳动教育高度重视的问题。这种状况不能排除家庭、学校、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独生子女劳动习惯的培养是德育的着力点

鉴于独生子女在劳动的主动性和劳动能力方面相对较弱的问题,学校、家庭的劳动教育尤其应注重习惯养成。劳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通过在劳动的过程中的切身体验,才能启迪他们的劳动情感,锻炼他们的劳动意志,最终形成热爱劳动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只有知没有行的教育徒劳无益,劳动教育尤其要强化知行统一,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真实的生活场景,在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学校和社会的公益劳动中,为独生子女创造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在参与中体验的良好条件,使他们加深对劳动的感悟,获得对劳动的真实、深刻的理解,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知、情、意、行的彼此渗透、统一和谐。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调查篇(7)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前沿阵地,侧重于应用和实践,要求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有较强的专业适应性。高职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具备第一线工作的要求;专业意识比较强;上岗与企业融合性快等特点。但通过对宁波市六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生的身体方面调查表明:高职学生到工作岗位后普遍出现身体素质不能充分满足职业技能需求,身体适应能力较差的现象。如机械类的学生普遍存在上肢力量不足和在车间工作时问长下肢发麻等现象;经管类的学生普遍存在长时间久坐则出现颈部和肩部疼痛等现象,以致工作业绩不理想。在“你认为体育安排的内容是、否考虑了你未来职业特点”调查中,结果只有23%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内容考虑了未来职业特点,77%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内容没有考虑未来职业特点。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时应根据专业对学生身体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防止各种职业性疾病,更好地发挥体育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宁波市部分高职院校500名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实习单位负责人及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访谈。

1.2研究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运用《工作倦怠指数》和〈宁波市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调查表〉对500名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所调查持续时间为一学期。从问卷的回收情况来看,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能予以配合,认真填写调查问卷的问题。调查问卷回收率95%。有效问卷共475份,有效率为100%。

2.结果与分析

2.1 宁波市高职学生“工作倦怠”情况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宁波市高职实习生普遍存在工作倦怠现象,与《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刚参加工作者被调查者出现工作倦息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7%左右;工作1年、2年、3年、4年的被调查者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在40%-45%范围内,一直到了5年之后才出现了明显的降低”相比之下,我市高职毕业生工作倦怠情况与这一结果大致符合,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有激情、有动力、有理想,但由于自身的业务知识不足、工作缺少经验、身体素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思想上没有完成角色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落差较大,从而产生工作倦怠现象。学生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机体能力、业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加自信心,工作倦怠程度才可以降低。

2.2 导致学生产生劳累的主要原因

从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身心劳累占调查总数的38%以上,知识不足占调查总数的30%,工作时间长占调查总数的30%,管理压力百分比占调查总数的2%。身心劳累是指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在工作中承受不了工作带来的压力,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意志、敢于竞争、积极向上等健康的心理素质。

2.3 身体疲劳部位的职业特点倾向

调查显示:经管类学生颈部、肩背部易产生疲劳;机械制造类的学生腰部、四肢易产生疲劳,疲劳的产生与所从事的工作种类有关。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特点,一方面要加强身体局部素质练习,如经管类的学生应发展学生肩带肌、躯干肌的工作能力和灵敏素质,以适应工作的需要。而机械制造类专业应侧重发展学生四肢力量和耐力以提高工作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学会和掌握合理的放松方式,促使局部紧张的肌肉迅速得到放松和恢复,防止肌肉长期过度负荷和疲劳得不到合理恢复而导致肌肉劳损,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

2.4学生身体素质所具有的职业性倾向

机械制造类和经管类8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较高耐力素质对工作最有帮助。高职生就业的特点是从事一线工作,工作量较大,一般耐力素质不能满足工作的要求。由此提示我们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改进教学方法。适当增加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一般耐力和上下肢静力耐力素质,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5实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的成因

实习期间,在企业由于职工素质、场地、器械等因素的变化,学生在校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可能无处施展。导致闲暇之时不愿参加体育活动。从调查看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业余时间少和运动场地设施不足。

3.结论

目前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不能适应当前学生职业需求的。。

3. 1专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根据目前所从事职业的特点与需要,为培养职业人直接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实用体育知识、一般身体素质、职业特殊素质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教学活动的总称。。职业特殊素质主要指职业个体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克服外界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特殊影响(生存、发展、抗自然、抗挫折)的能力。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全球生产大分工带来的工作环境的复杂性、职业的多样性和生产技术的高智商性、高强度性等,需要职业人具有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有较长时间地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能力,有从容不迫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就要求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要逐步提高加强和完善,发挥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服务。

3.2 高职院校增添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为学生专业化发展服务的功能,基础性体育教学为各专业通用,属于共性教育,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受到各专业、工种的限制,属于个性教育。正因为二者的不同属性使得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对基础性体育教学起到进一步补充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服务功能。。一是满足不同专业、工种对学生身体条件提出的特殊要求;二是进行补偿性和对应性的身体锻炼;三是防止因职业而造成的身体损伤。根据职业的体能、素质、工作方式和疲劳特点,以传授职业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培养职业所需要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调查表明,对刚工作不久的高职生来说,更容易发生“工作倦怠”现象。高职毕业生年龄都在18~21岁之问,过早的职业训练会造成人体某些部位的发展不平衡。为矫正和预防学生因劳动中长时间固定姿势、单一动作造成的身体局部疲劳或畸形发育,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体育教学选用一些交替与对应性补偿锻炼,有利于学生正常发育。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既有保护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又有预防减少职业性身体受损伤的功能。

3.3职业技能与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具有十分明显的关联性。有的职业对手指与手臂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有的职业对四肢力量要求较高;有的职业对耐力素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选择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锻炼,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3.4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确保学生掌握终身锻炼的方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原先在学校学到的一般体育技能,由于受到人员、场地、器械等环境的改变,学生无“用武之地”,学生已不再从事原有的体育活动。而职业实用性体育则不同,它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特点的终身体育锻炼项目,并根据专业和身体条件的变化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使学生掌握有关职业病预防纠正的矫正操、保健操、生产操的编制方法和原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4. 对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为专业化服务的体育教学应密切结合社会职业岗位对一般身体素质、特殊身体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来设置课程模板,包括体育运动参与兴趣、锻炼习惯养成、体育核心技能、职业岗位核心素质(如特殊身体素质、形体素质、社会交往能力、防卫能力)以及职位非智力核心能力(意志力、抗挫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拓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一下环节。

4.1体育教学内容应突出实用性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以及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不同特性,如:从事球类运动有助于扩大视野范围,提高对空间距离的定向能力;从事体操、技巧等运动有助于培养对超负荷和前庭器官强烈刺激的抵抗能力等等。选择实用性强的体育内容开展教学,可使学生感到上体育课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有帮助,今后用得上,就会愿意练。主动练。

4.2教学方法应注意合理性

要根据专业学习的特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和运动量,并充分体现出选择性、针对性,如对长时间不活动部位选择幅度大的练习,对长时间屈缩部位选择伸展性练习,对长时间局部肌肉关节活动选择对称部位的练习等,同时教育学生懂得,较大强度的学习或劳动之后,进行适量合理的肌肉放松操、静力牵拉操、保健气功、按摩等体育活动,可起到积极性休息和消除其身心疲劳的作用。

4.3教学目的应强调终身性

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特点的终身体育锻炼项目,并根据专业和身体条件的变化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帮助学生掌握有关职业病预防纠正的矫正操、保健操、生产操的编制方法和原则,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5. 设想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构建应符合社会的需要,改革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校具体资源出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强调知识教育,素质、体能提高,能力、习惯培养,方法、技能掌握,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现阶段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场地、器材、忽视学生个体心理和专业差异等问题,直接制约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开展。所以,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专业特点的研究,掌握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力求使学生在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中学有所得,练有所获,真正对学生的技术水平和体能有所帮助,使我国高校体育更好地发挥它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过程中的作用。

6.参考文献

[1]王玉扩,陈庆合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2]季庆宪.体育教学需要适宜的竞技体育项目[J].中国学校体育,2001,(4)

[3]徐成娟,等.体育教学对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操作技能形成的作用[J].科教纵横,2007(6):204-205

[4]王则珊.论从战略上认识发展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再提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建议与方案[期刊论文]-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1)

[5]翁惠根.金融系统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对策研究[J].金融教育。2005(7):63-64

劳动教育调查篇(8)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前沿阵地,侧重于应用和实践,要求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有较强的专业适应性。高职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具备第一线工作的要求;专业意识比较强;上岗与企业融合性快等特点。但通过对宁波市六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生的身体方面调查表明:高职学生到工作岗位后普遍出现身体素质不能充分满足职业技能需求,身体适应能力较差的现象。如机械类的学生普遍存在上肢力量不足和在车间工作时问长下肢发麻等现象;经管类的学生普遍存在长时间久坐则出现颈部和肩部疼痛等现象,以致工作业绩不理想。在“你认为体育安排的内容是、否考虑了你未来职业特点”调查中,结果只有23%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内容考虑了未来职业特点,77%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内容没有考虑未来职业特点。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时应根据专业对学生身体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防止各种职业性疾病,更好地发挥体育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宁波市部分高职院校500名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实习单位负责人及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访谈。

1.2研究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运用《工作倦怠指数》和〈宁波市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调查表〉对500名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所调查持续时间为一学期。从问卷的回收情况来看,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能予以配合,认真填写调查问卷的问题。调查问卷回收率95%。有效问卷共475份,有效率为100%。

2.结果与分析

2.1 宁波市高职学生“工作倦怠”情况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宁波市高职实习生普遍存在工作倦怠现象,与《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刚参加工作者被调查者出现工作倦息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7%左右;工作1年、2年、3年、4年的被调查者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在40%-45%范围内,一直到了5年之后才出现了明显的降低”相比之下,我市高职毕业生工作倦怠情况与这一结果大致符合,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有激情、有动力、有理想,但由于自身的业务知识不足、工作缺少经验、身体素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思想上没有完成角色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落差较大,从而产生工作倦怠现象。学生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机体能力、业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加自信心,工作倦怠程度才可以降低。

2.2 导致学生产生劳累的主要原因

从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身心劳累占调查总数的38%以上,知识不足占调查总数的30%,工作时间长占调查总数的30%,管理压力百分比占调查总数的2%。身心劳累是指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在工作中承受不了工作带来的压力,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意志、敢于竞争、积极向上等健康的心理素质。

2.3 身体疲劳部位的职业特点倾向

调查显示:经管类学生颈部、肩背部易产生疲劳;机械制造类的学生腰部、四肢易产生疲劳,疲劳的产生与所从事的工作种类有关。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特点,一方面要加强身体局部素质练习,如经管类的学生应发展学生肩带肌、躯干肌的工作能力和灵敏素质,以适应工作的需要。而机械制造类专业应侧重发展学生四肢力量和耐力以提高工作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学会和掌握合理的放松方式,促使局部紧张的肌肉迅速得到放松和恢复,防止肌肉长期过度负荷和疲劳得不到合理恢复而导致肌肉劳损,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

2.4学生身体素质所具有的职业性倾向

机械制造类和经管类8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较高耐力素质对工作最有帮助。高职生就业的特点是从事一线工作,工作量较大,一般耐力素质不能满足工作的要求。由此提示我们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改进教学方法。适当增加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一般耐力和上下肢静力耐力素质,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5实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的成因

实习期间,在企业由于职工素质、场地、器械等因素的变化,学生在校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可能无处施展。导致闲暇之时不愿参加体育活动。从调查看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业余时间少和运动场地设施不足。

3.结论

目前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不能适应当前学生职业需求的。。

3. 1专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根据目前所从事职业的特点与需要,为培养职业人直接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实用体育知识、一般身体素质、职业特殊素质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教学活动的总称。。职业特殊素质主要指职业个体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克服外界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特殊影响(生存、发展、抗自然、抗挫折)的能力。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全球生产大分工带来的工作环境的复杂性、职业的多样性和生产技术的高智商性、高强度性等,需要职业人具有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有较长时间地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能力,有从容不迫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就要求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要逐步提高加强和完善,发挥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服务。

3.2 高职院校增添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为学生专业化发展服务的功能,基础性体育教学为各专业通用,属于共性教育,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受到各专业、工种的限制,属于个性教育。正因为二者的不同属性使得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对基础性体育教学起到进一步补充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服务功能。。一是满足不同专业、工种对学生身体条件提出的特殊要求;二是进行补偿性和对应性的身体锻炼;三是防止因职业而造成的身体损伤。根据职业的体能、素质、工作方式和疲劳特点,以传授职业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培养职业所需要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调查表明,对刚工作不久的高职生来说,更容易发生“工作倦怠”现象。高职毕业生年龄都在18~21岁之问,过早的职业训练会造成人体某些部位的发展不平衡。为矫正和预防学生因劳动中长时间固定姿势、单一动作造成的身体局部疲劳或畸形发育,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体育教学选用一些交替与对应性补偿锻炼,有利于学生正常发育。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既有保护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又有预防减少职业性身体受损伤的功能。

3.3职业技能与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具有十分明显的关联性。有的职业对手指与手臂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有的职业对四肢力量要求较高;有的职业对耐力素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选择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锻炼,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3.4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确保学生掌握终身锻炼的方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原先在学校学到的一般体育技能,由于受到人员、场地、器械等环境的改变,学生无“用武之地”,学生已不再从事原有的体育活动。而职业实用性体育则不同,它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特点的终身体育锻炼项目,并根据专业和身体条件的变化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使学生掌握有关职业病预防纠正的矫正操、保健操、生产操的编制方法和原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4. 对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为专业化服务的体育教学应密切结合社会职业岗位对一般身体素质、特殊身体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来设置课程模板,包括体育运动参与兴趣、锻炼习惯养成、体育核心技能、职业岗位核心素质(如特殊身体素质、形体素质、社会交往能力、防卫能力)以及职位非智力核心能力(意志力、抗挫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拓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一下环节。

4.1体育教学内容应突出实用性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以及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不同特性,如:从事球类运动有助于扩大视野范围,提高对空间距离的定向能力;从事体操、技巧等运动有助于培养对超负荷和前庭器官强烈刺激的抵抗能力等等。选择实用性强的体育内容开展教学,可使学生感到上体育课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有帮助,今后用得上,就会愿意练。主动练。

4.2教学方法应注意合理性

要根据专业学习的特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和运动量,并充分体现出选择性、针对性,如对长时间不活动部位选择幅度大的练习,对长时间屈缩部位选择伸展性练习,对长时间局部肌肉关节活动选择对称部位的练习等,同时教育学生懂得,较大强度的学习或劳动之后,进行适量合理的肌肉放松操、静力牵拉操、保健气功、按摩等体育活动,可起到积极性休息和消除其身心疲劳的作用。

4.3教学目的应强调终身性

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特点的终身体育锻炼项目,并根据专业和身体条件的变化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帮助学生掌握有关职业病预防纠正的矫正操、保健操、生产操的编制方法和原则,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5. 设想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构建应符合社会的需要,改革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校具体资源出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强调知识教育,素质、体能提高,能力、习惯培养,方法、技能掌握,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现阶段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场地、器材、忽视学生个体心理和专业差异等问题,直接制约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开展。所以,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专业特点的研究,掌握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力求使学生在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中学有所得,练有所获,真正对学生的技术水平和体能有所帮助,使我国高校体育更好地发挥它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过程中的作用。

6.参考文献

[1]王玉扩,陈庆合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2]季庆宪.体育教学需要适宜的竞技体育项目[J].中国学校体育,2001,(4)

[3]徐成娟,等.体育教学对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操作技能形成的作用[J].科教纵横,2007(6):204-205

[4]王则珊.论从战略上认识发展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再提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建议与方案[期刊论文]-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1)

[5]翁惠根.金融系统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对策研究[J].金融教育。2005(7):63-64

劳动教育调查篇(9)

[作者简介]韩梅(1964- ),女,河北秦皇岛人,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聋人高等教育;张雪慧(1988- ),女,河南安阳人,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王妍(1989- ),女,吉林九台人,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天津 30019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我国聋人特殊高等教育结构及就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BSH037)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90-03

我国残疾人职业状况受其身体条件的客观影响,一直不容乐观,一部分不具备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在市场筛选机制中自动被排除出去,没有工作机会,另一部分具备工作能力的残疾人也因受教育程度较低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找出适合残疾人的职业并不难,如何降低他们进入某种职业的门槛,使具备工作能力的残疾人能够顺利就业,是我们现在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提高其受教育程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我国在业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现状

1.在业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比重偏低。据2006年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5万人,在业残疾人46752人,在业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不到0.06%的比例,极低的在业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受残疾人身体状况的影响,因为并非所有的残疾人都存在就业问题,对劳动能力丧失的残疾人而言,就业问题是不存在的。我国15岁以上的残疾人当中,有劳动能力者占27.42%,有部分劳动能力者占42.99%,合计可参与劳动的残疾人数达70.41%。从统计中在业残疾人的总数来看,在业残疾人总数较少,提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就业率、改善残疾人职业现状是当前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环境的构建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2.在业残疾人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为了准确把握我国在业残疾人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我们采用从局部到整体的方法对我国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作了分析,得出我国在业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不争事实。

首先,我们分别以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在业残疾人作为数据统计基础,得出北京市在业残疾人中,40%的人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33%受教育程度为初中,16%为高中,3%为中专,而大学(包括大学专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仅占在业残疾人的8%。天津市的在业残疾人中,48.3%的人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只有2.3%的在业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及以上。北京和天津经济和教育相对发达,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尚且不容乐观,在其他相对落后的地区,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更是不敢想象。其次,我们再随机抽取江苏、湖北、甘肃的在职残疾人作为统计对象,得出这三个省以及北京、天津地区各层次的在业残疾人数折线图(如图所示),可以明显看出,这五个地区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北京、天津、江苏要好于中西部地区的湖北和甘肃。最后,就全国范围来看,在被统计的全国在业残疾人中,小学文化及以下的人数为32857人,占全部在业残疾人的70.3%,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在业残疾人占在业残疾人总数的97.88%,而高中水平以上的人数仅占了2.12%。

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要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他们在应聘的时候往往被作为最后的录入考虑对象,在裁员的时候却首当其冲,加之受教育程度较低,这对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较低的知识水平会导致他们对新知识的接纳、融会贯通能力较低,给在职培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他们很难适应市场机制而不被淘汰,残疾人的就业机会本身就来之不易,中途丧失对他们乃至其家庭而言都是沉重的打击。为此,国家、家庭、社会及各招生高校应及时采取相关补偿措施,从教育补偿方面入手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水平。

3.在业残疾人职业稳定性整体较差。我国在业残疾人目前多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由于这种类型工作的可替代性较强,在有更好的劳动力可取而代之的情况下,雇主就会首先辞退残疾人而选择工作效率较高的健全工作者。次要劳动力市场本身工作稳定性较差的特征加之残疾人的自身现状,导致在业残疾人群体的职业稳定性更是大大降低。残疾人群体迫于生计和就业较为困难的客观现实,也不得不从事这样或那样的临时性工作,在稳定性较差的工作环境中求得生存,这对残疾人的社会满意度和工作态度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影响劳动者职业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常包括市场环境因素和劳动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市场环境因素是劳动者难以控制和改变的,对残疾人和健全劳动者的影响一致。对残疾人来说,要求他们具备与健全人相同的劳动力素质则更加困难,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缺乏知识水平方面的竞争力,又因为自身的残疾,导致他们在竞争中很难取胜。

二、受教育程度对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状况影响

根据教育部对我国国民教育的分类,本文采用的是把在业残疾人分为接受过初等(小学)教育及以下、中等教育(初中-中专)、高等教育三类,根据我国各受教育程度阶段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状况,分析受教育程度对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状况影响。

1.初、中等受教育程度者多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类型相对集中。按照把市场划分为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观点,主要劳动力市场主要由文化程度和生产技术较高的人组成,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由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者、妇女和年轻人组成。基于这种观点,结合我国在业残疾人的职业状况表(见右表)可以看出,我国在业残疾人中87.3%从事的职业为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等这类简单繁复而体力消耗较大的工作,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其中75.17%的为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24.67%的为中等受教育程度,仅有0.16%的接受过高等教育。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中低受教育程度的在业残疾人的工作类型较为集中,且多为劳动密集型工作,这样的工作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导致当前在业残疾人转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更小。当然,从体力劳动过渡到脑力劳动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素养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

2.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多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择业范围较大。新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一般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产生递增的收效。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从业人员,相对掌握了更系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更加完备的工作能力,这种除一般人力资本之外的专业化人力资本,能够增加其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就业过程中更受青睐。我国在业残疾人中受教育程度在大学及以上的人数是极少的,仅占在业残疾人总数的1.1%。被调查的在业残疾人中,硕士研究生学历者67%的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3%的从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责人或办事人员等工作。相比受教育程度低的残疾人,他们既可以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一些体力劳动相对较多的工作,也有更广阔的职业选择空间,这与新增长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

尽管职业无贵贱之分,但是不同的职业之间在收入、社会地位、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差别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会对就业者的工作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素质和劳动能力,无疑会对提高其就业层次和职业稳定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在对全国在业残疾人抽样调查中也得到了证明。可见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职业选择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对其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1.能够提高残疾人的职业竞争力。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劳动力素质的关键因素。教育能够把一个简单的劳动力加工培养成一个复杂的专门的劳动力,以此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教育同样可以通过培养人的道德水准和思想素质来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专门的职业技能和较高的整体素质就会使劳动者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残疾一般是不可改变的,在残疾人身体状况得不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来提升其职业竞争力是最有效的方法。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补偿来提高的,在我们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的聋人大学生的调查中,这一点也得到了证实。在被调查的200名聋人大学生中,69%的大四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75%的学生知道就业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并如何完善自我,而在对大一新生的调查中,仅有32%的学生知道就业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和素质。可见教育不仅能使就业者掌握就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还能提高其自我认识能力。只有不断的自我完善,才能发挥创造能力,在竞争中适应新的环境,巩固自身的工作岗位。个人的职业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劳动力素质的竞争和受教育程度高低的竞争。

2.有助于扩展残疾人的职业选择范围。就业者的素质不仅决定了其就业层次,也决定了就业者就业选择决策的正确程度,以及就业者寻求职业、开拓职业的能力。当前我国残疾人的就业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最大原因就是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者就业能力低下,扩大其职业选择范围的主要因素是提升其就业能力,而教育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对比被调查的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大四毕业生在社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均明显高于大一新生,70%的大一新生认为听力语言方面的残疾导致他们择业范围狭小很多,而这在大四毕业生中仅占26%。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就业能力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育已经能够作为一种补偿机制弥补其听力语言残疾造成的沟通障碍,进而扩大其就业选择范围。78%的大四学生认为高等教育对扩展其就业选择面是有极大帮助的,可见他们已经能够较好地认识自身现状,乐观地对待就业问题。

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对聋人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与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对在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状况调查的显示是一致的,都说明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能够扩大其就业选择范围。人的受教育程度与类型是决定其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这对残疾人的影响更为显著。加大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我国残疾人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使他们在进入职场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更大的发展潜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现状。

3.更方便残疾人自主创业和接受培训。受市场环境的客观影响,并非所有的残疾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创业便成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渠道。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大学生比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具备更加强烈的创业意识。有73%的大四学生想要通过创业改善就业现状,并且已有具体的计划,这在大一学生中仅占19%。对于尚未接受特殊高等教育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面较狭窄,尚未接触各种职业培训和社会实践,因而就业思路相对封闭。由此数据也可以看出,经过四年大学教育的熏陶,毕业生已经具备从被动地进入就业市场被用人单位挑选到主动寻求出路的意识。当然,残疾人大学生创业有很大风险,创业阻力也会大于普通群体,但是高等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创业的理念和知识水平,使其在需要知识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业的工作者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感到后劲不足,难以为继,如果不能及时学习和提高,很快就会被淘汰,这对工作机会来之不易的残疾人来说更为重要。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使之具备接受培训并有所提高的理论功底,是其在工作中不断取得进步的前提条件。

总体而言,我国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职业状况不容乐观,教育作为改善其生存条件和职业状况的重要渠道,在科学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残疾人生存状态的改善,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程凯.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劳动教育调查篇(10)

一、和谐社会建设对农业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要求

和谐社会建设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优化社会阶层当中的“职业分工”结构,使各种行业、职业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中,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劳动者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上22%的人口。但是,由于建国初期建立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公民被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两种不同身份。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观念和体制中,农业劳动者首先不是被当作一种职业,而是被当作一种与生俱来的、难以改变的身份。而农业劳动者作为“农业人口”的身份,使他们承受了许多的不公,不能完全享受起码的社会保障,特别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严重缺失,极大地制约了农业劳动者自身职业素质水平的提高,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明确农业劳动者的职业身份,及其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努力提高其职业素质水平。和谐社会建设对农业劳动者提出如下的职业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农业劳动者作为中国最大的职业群体,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阶级基础之一,他们是我国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的坚定支持者、拥护者,特别是我国农村正推行村民自治制度,这一制度实施的前提是农业劳动者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农业劳动者必须具备理解和领会国家和各级政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能力、参政议政的热情以及对公民权义的理解。

2.职业道德素质。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各个职业之间的配合、支持,农业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直接决定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状况。这就要求农业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得他们不生产、不销售假冒伪劣的农副产品,并且坚决制止类似的违法行为,始终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

3.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也是对农业劳动者的要求。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科技要素、信息、市场参与或影响着农业生产过程,使得农业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它要求农业劳动者必须具备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4.专业技能素质。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生产的发展,而农业生产发展要靠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者是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主体,如果农业劳动者有较高的农业专业技能素质,就能主动地学习农业技术,较快地接纳、消化和吸收农业新成果、新技术,从而充分实现新成果、新技术的效率。

5.适应市场经济的素质。在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正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农业经济的主体――农业劳动者,必须要研究农产品以什么品种、何种规格、什么形式、那种价格进入市场,保证生产的农产品既能卖得出,又能卖出好价钱。要做到这些,农业劳动者则必须学会利用畅通的农业信息网络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获得各种种植信息、加工技术信息、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方面的信息。这就要求农业劳动者必须具备农产品市场营销和获取相应信息的能力。

6.身心素质。和谐社会建设的行动准则是“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而“力”最基础的要素应该是劳动力的身心状况。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生产过程基本上是体力劳动的过程,大部分工作需要在田间进行。劳动条件简陋,工作时间较长,而且农业劳动者在农忙季节往往需要加班加点,超负荷劳动,这就要求农业劳动者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性,农业生产劳动周期比较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天灾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抗拒性。因此,农业劳动者还必须具备耐心、勤劳、灵活和善于决策等心理素质。

二、我国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现状

1.参政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上表是我们课题组对河南伊川县3个乡的867名农业劳动者进行的参政意识和法制观念调查结果统计,由表可以看出,农业劳动者对国家大政方针的了解非常欠缺,对民主法律知识的了解也不是很多,特别是对宪法和选举法有68%的人表示不了解,对与自己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村民自治法有58.3%的人一点都不知道。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影响着他们的处事方式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据调查统计:在回答“参与村委会选举时你的态度”这一问题时:19.6%的人选择“积极参与”,70.8%的人选择“让参与就参与”,9.6%的人选择“不想参与”。

2.农业职业教育极其缺乏。据我们课题组的调查:豫西农村的农业劳动者中,接受过县乡农科所进行的农业职业教育或培训的有8.4%左右,接受过专科学校和中专学校所进行的农业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占0.33%左右,接受过高等农业院校所进行的农业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几乎为零,目前各基层政府在农村搞的多种培训,基本上都是对准备外出打工人员进行的。据从其他途径得到的资料显示:德国35岁以下的农业劳动者中就有70%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

3.农业种植技术的掌握较差。我们课题组对河南伊川县3个乡的867名农业劳动者进行的科学种植小麦、玉米技术能力调查结果显示:(1)对使用农药化肥的调查结果为:会用的占14.4 %,基本上会用的占18.4%,不会用的占68.2%;(2)对防治病虫害技能掌握程度的调查结果为:会用的占11.5%,基本会用的占28.1%,不会用的占61.4%;(3)对进行土壤改良技术掌握程度的调查结果为:会用的占6.9%,基本会用的占25.3%,不会用的占67.8%。目前大部分农业劳动力只是凭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有关栽培、播种、施肥、治虫、储藏等传统技术经验来进行生产。农业劳动者种植技术的低下,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

4.把握市场信息能力非常弱。据调查,农村村委会平均订报4.6份,农业劳动者除大的承包户、专业户外,一般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农户,几乎没有订报纸杂志的。94.3%的农户家有电视机,其中:92.2%的时间是用来看连续剧;4.8%的农户家有电脑,94.5%的村庄有网吧,但主要是年轻人打游戏用。以上情况造成农民信息闭塞,对市场不了解,盲目跟风现象严重,经常造成农产品在经营上的亏损。2004年河南省出现的蔬菜“崩盘”现象就是例证,菜农盲目种植的大量蔬菜积存在菜农手里卖不出去。资料显示,2004年12月,河南蔬菜滞销情况:濮阳:大白菜22.5万吨、萝卜8万吨、芹菜7.43万吨、菠菜3万多吨;虞城:白菜、萝卜18万吨;郾城、舞阳:辣椒1600多万公斤:内黄县:辣椒8万吨左右;唐河县大河屯乡:大葱500万多公斤;罗山县:大白菜近180万公斤;新乡市:大白菜91万吨。

5.身心状况不容乐观。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病残率为5.5%,因农业劳动者健康状况导致贫困的农户占贫困户的30%~70%。安徽省疾控中心选择了安徽省12个有代表性的农村县区,涉及48个乡镇、144个行政村的18280人进行农业劳动者身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居民中超重率达37.8%,肥胖率达8.7%,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达24.1%。另一组数据显示:这些人群每天进食水产品、肉类、禽类、豆制品、乳制品的不足10%,但每天摄入腌熏食品的占22%;人群饮酒率高达56.9%,其中男性达到79.4%;吸烟率为32.6%。调查中发现,在农业劳动者中,几千年封建社会所形成的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被动接受命运、不思进取、重农轻商、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迷恋平均等心理深深地积淀在这里农业劳动者的内心深处,影响着他们的心理、行为,严重束缚着他们的行为选择。

三、提高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途径

1.加强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教育的制度化建设。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没有对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以及对农民技术培训、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为此,加强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从农村劳动者职业素质的现状出发,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充实法律法规内容,特别是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内容,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权益保护法》的立法进程。通过发挥法律法规的全社会性和强制性,确定政府、社会以及农业劳动者个人在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农业劳动者职业教育的权益。

2.加强青少年科学文化教育,提高未来农业劳动者基础文化素质。农村绝大部分青少年是未来农村的农业劳动者。所以,首先要从源头抓起,要提高未来农业劳动力的基础科技文化素质水平。为此,要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更要严格控制儿童新文盲的再生。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差距。贫困地区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领导,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争取农村的大部分学龄青年能读完高中。

3.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作用。农业劳动者的职业教育涉及到当地政府劳动、教育、农业部门,这三个部门首先要紧密结合,再加上财政、计划、科技等部门结合,为农业劳动者职业培训搭上舞台。同时,各政府部门要各尽其能,分工协作,经费交由财务中介组织管理,策划与研究交由教育研究部门,教育培训则主要由有资质的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执行。力争把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办成提高农业劳动力职业素质的中心。

4.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国农业劳动者身体素质较弱的主要原因是落后的生活方式、对疾病预防知识的贫乏以及日益攀升的医疗费用使农业劳动者生了病不敢上医院,致使小病拖成大病。鉴于此,加强对农业劳动者的营养和卫生知识教育,坚决贯彻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精神。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

参考文献:

[1]吕萍:培养农民素质 提高农民收入[J].理论与当代,2006(11)

[2]张宝臣:对农村智力开发几个问题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02)

上一篇: 幼儿心理健康分析 下一篇: 光伏投资成本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