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发展的建议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2 15:13:42

对农业发展的建议

对农业发展的建议篇(1)

哈尔滨是农业大市,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其危害程度呈不断加大趋势,危害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低温、干旱和洪涝。事实表明,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的困扰日益上升,影响着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应对农业灾害的根本措施。农业保险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政策。发展农业保险,对于减轻农业灾害损失,转移分散农业风险,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农业经营主体切身利益,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哈尔滨市农业保险的基本情况

为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哈尔滨市这个农业大市的实施情况,近日笔者对哈尔滨市的阿城、宾县等部分县(市)开展了专题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本市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不足30%,农业保险作用初步显现,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认知程度有所增强。哈尔滨市现有耕地面积3000多万亩,2014年农业种植业作物保险面积约77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7.6%,远低于全省62%的平均水平。2014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1.4亿元,比上年减少33.3%。养殖业承保能繁母猪1.4万头、奶牛1.75万头。目前,国家对黑龙江省15个品种享受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全省对指定的4种种植业和2种养殖业农业保险险种享受保费补贴。种植业主要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种作物保险,养殖业主要是对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其它养殖业、林业、烟叶等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都没有开展有政策性补贴的保险业务。近年来哈尔滨市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虽有所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容小视。在农业保险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覆盖面低、收费难、赔付标准低和理赔难等诸多问题。

二、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2013年3月,我国《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规范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2014年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转制”的发展总体思路和要求。在全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农业保险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2014年黑龙江省专门制定并印发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改革方案》,提出要构建新型农业保险体系。随着哈尔滨市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为了规避农业规模生产的风险,会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哈尔滨市建设现代农业,农业保险需同步发展。

三、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保险供给方面

目前本市农民能参与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参保保险品种太少,主要集中在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种植农作物和奶牛、能繁母猪两个养殖品种上,还有很多农业生产活动还没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且保障额度太低,不能解决受灾后农户的根本问题,影响了农户投保积极性。农业灾害定损难,理赔难度较大,容易产生理赔纠纷;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和再保险市场尚不完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转移机制缺位。

(二)农业保险需求方面

大部分农户没有风险防范意识,有侥幸心理,因而很多农户不愿意参投农业保险。农民作为投保人并不能全面衡量所签合同的每个细节,投保农民合同意识不强,农户相对信息弱势,因而在发生理赔纠纷时处于理赔劣势,影响农户投保积极性。农业灾害损失中的道德风险因素难以分辨,很容易出现造假、滥报和虚报等情况;农户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是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原因。

(三)农业保险外部环境方面

农业保险在本市还相对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进一步确定农业保险的发展思路,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实施意见。同时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监管不够,哈尔滨市级财政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农业保险补贴资金,无法在农业保险工作上做到对上对下的有效衔接。

四、加快推进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业灾害时有发生,发展农业这一弱势产业,建设哈尔滨市现代农业,亟须系上农业保险这条“保险带”。

(一)强化管理和创新,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供给体系

1.加强创新,不断研究探索农业保险新产品

农业保险公司要改进经营方式,转变经营作风,加强创新,以增加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要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特点和农业风险保障需求,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需要,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量身定做一揽子保险服务产品,不断扩大承保覆盖面。

2.加强培训,完善农业保险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

农险业务人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要在服务理念和服务形式上也要不断创新,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创新服务理念和形式,提升服务能力,以符合“三农”工作发展的需要。

3.夯实基础,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服务网络,强化基层服务网点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保险基层服务网络是农业保险事业发展的基础。信息化建设是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二)加强宣传和服务,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意识

加强农业政策性保险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使这项工作家喻户晓。同时也要教育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骗保犯罪,增强农民的风险意识和合同意识。

2.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动机和能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随着农业生产者的实际收入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者的风险意识和参保意识会不断提高,农业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就会不断提高。

3.强化服务,增加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

保险公司要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特别是通过满意的投保服务和理赔服务,使农户信任农业保险、愿意参加农业保险,从而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实际需求。

(三)加强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政府在农业保险方面的统筹能力

1.统一领导,增加政府部门综合协调与决策能力

强化农业保险的社会职能,加强研究,顶层设计农业保险体系;要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提高政府在农业保险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

2.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保障农业保险市场的有序运行

政府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是保障和促进农业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要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处罚实施,切实规范农业保险经营行为,切实保护广大农户的合法权益,引入竞争机制,实施市场化运作,不断完善政府对保险市场的监管。

3.增加政策资金支持,强化市政府在农业保险方面的话语权与主导权

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市级财政的农业保险补贴可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对贫困的产粮大县(市)追加农业保险补贴资金;二是增加市级财政农业保险补贴品种试点范围,扩大保险品种覆盖面;三是增加市本级财政农业保险补贴力度,逐步取消农民缴费;四是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建立有效的再保险机制。

4.创新农业保险合作模式,完善哈尔滨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哈尔滨市应该借鉴国内其他城市,搭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成立市农业发展平台公司,并在此基础上独资或和有资质、有实力的战略合作者合作组建哈尔滨农商银行或农业担保公司,并适时合作成立哈尔滨市的农业保险公司,尝试建立哈尔滨市现代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构建完善的哈尔滨市创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梦婷,潘飞.管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先行[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7):19-21.

[2]张小芹.国内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3):29-32.

[3]王敏俊.我国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分析与路径选择:一个新构想[J].农业经济问题,2007(7):64-68.

[4]袁连升,范静.我国农业保险研究文献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22753-22768.

对农业发展的建议篇(2)

设施农业又称可控农业,是在人为可控环境保护设施下进行的农业生产,是农业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实现工厂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由传统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的有效生产方式。在宁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对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丰富农产品市场、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设施农业的内涵及特征

(一)设施农业的内涵

设施农业是利用人为建造的一定设施和工程技术手段,为种植业、养殖业、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优良的可控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巨大的生产潜力,从而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取速生、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的现代农业。设施农业是通过改变自然环境获得动植物最适宜生长条件的农业生产方法。

(二)设施农业的特征

1 工业化生产。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农业的工业化生产的诸多特点。生产品种和生产过程不受地域、节令和气候特征的限制。2 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特点。3 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抗灾害能力强。4 科技含量高、贡献率大。5 规模化、专业化、市场性强。设施农业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模式,生产产品只有进入市场流通,才能不断发展、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也就是说需要市场推动。

二、宁夏发展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年年抗旱年年旱,十年九旱甚至十年十旱”,这是宁夏,尤其是宁夏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的自然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和改变传统种植模式,重新认识和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以避灾农业来摆脱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宁夏有着发展设施农业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区内日照时间长,热量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无梅雨台风,不潮湿,作物病虫害少,土壤、水质、空气、环境质量好,工业污染少,可以发展成为我国冬菜北上、夏菜南下和无公害、绿色蔬菜的重要生产基地。1989年,为了解决城镇居民冬季蔬菜品种单一的问题,设施农业首入宁夏,并首次试验示范日光温室。经过近20年的发展,区内设施农业发展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截至2007年,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达41.7万亩,其中川区设施农业面积达40.2万亩,山区达1.5万亩。发展类型由以设施蔬菜为主,向设施瓜果、设施花卉、设施食用菌、设施渔业、设施养殖等多领域扩展延伸。在引黄灌区的一些乡村,设施农业收入已占到家庭总收入的60%,远远高于种粮收入。

2007年,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做出了在全区发展百万亩设施农业,特别是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发展50万亩、户均1亩以上设施农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战略实施后,全区将有217万农业人口直接受益,4年后收入增长50%左右,而且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将更加丰富。

但是,要实现宁夏设施农业的大发展。我们就必须正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传统农业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模式根深蒂固,部分农民认识不足,参与意识不强。农民习惯于小而全、多而杂和粗放管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设施农业缺乏正确的认识,顾虑较多。另外,“等、靠、要”的思想相对严重,政府推动与群众自愿差距较大。

(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设施农业作为高投入、高标准、高产出、高效益、低消耗的优势产业,政府投入的扶持资金不足。发展设施农业的水、电、路以及温室大棚建造等前期投入资金数额较大,村及农户的资金不足从而制约了设施农业向较高层次的发展,比如修建面积为0.17亩的日光节能温室需要资金1.8~2.2万元左右,虽然政府每栋补助1万元,但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资金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另外,设施农业的科研开发、技术及设施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综合服务等财政投入甚微与设施农业的发展需求相比差距太大。

(三)发展水平不高

首先是设施档次较低。目前我国设施温棚建设标准已有第五代水平,其坚固性、保温性大大提高,当然造价也相对较高。而我区设施农业装备档次还是以简易中等水平的塑料大棚、小拱棚类型为主。高档次、设施环境可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设施类型所占的比重较小,大部分谈不上对设施内温、光、水、肥、气等环境因子的有效调控,一旦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即受严重冲击,生产没有保障。其次是技术水平要求较低。无论设施本身还是栽培管理大多还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设施种植与养殖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管理总体水平较低。还不能为高产稳产提供有力保证。再次是抵御突发灾害的能力较低。无论是管理经验、防寒抗寒措施和设施等均在这方面暴露出细节的不足。面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设施农业如何应对,农民心中没底。设施农业的技术培训大多涉及如何建棚,如何种植,对于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内容涉及相对较少。

(四)产业化水平不高

目前基本以个体农户自主生产和经营,缺乏统一规划和发展措施。劳动生产率不高,品牌产品少,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现状不容乐观。保鲜贮藏、深加工、产品销售等基础薄弱,严重影响着设施园艺与设施养殖产品生产链的进一步延伸和附加值的提高。各类设施的机械化普及程度不高,设施栽培的作业机具和配套设备不完善。特别是耕作、植保、微灌、电动卷帘、自动控制等普及率较低,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

(五)市场意识不强,劳动力素质不高

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思维逻辑、行为准则和对市场预测及信息的预警机制,市场空间狭窄,市场信息服务欠缺,农民经纪人和营销队伍发展不够,设施生产不到位。有一定知识技能的青少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缺乏能够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

三、促进宁夏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科学规划

设施农业涉及农机、农艺、土地、水、电、路、物资供应、大棚建造、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等多方面。各级政府应对发展设施农业进行科学规划。在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土地调整、设施建设、生产管理、产品销售、资金投入、信息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

(二)加强对发展设施农业重要性的宣传

发展设施农业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可采取专题会议、举办讲座、组织观摩、入户动员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大力宣传设施农业的优点和好处,用身边生动鲜活的成功范例启发群众、教育群众,在资金、技术上支持群众,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调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投身于设施农业的建设中来。

(三)进一步加大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

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采取国家投入、财政贴息贷款、引进资金、农民自筹等多元化投资的方式,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金融部门也可充分发挥投资主渠道的作用,继续实行“小额贷款”的信贷支持。

(四)进一步做好科技服务问题

中部干旱带和宁南山区已有的技术力量相对较低,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要健全县、乡、基地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探索设施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加快推进农科教结合,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建立试验示范基地。要开展实用、直观、通俗易懂的科技培训。

(五)积极发展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全面推行无公害和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强对设施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管理,从生产源头上强化对设施农产品生产的全程管理,确保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进一步做好配套服务问题

对农业发展的建议篇(3)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建议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development;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01-02

0引言

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0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七届三中全会、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具体要求,制定了系统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

1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2郴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近些年,郴州市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农业和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和指导农业,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郴州市的农业正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当前,郴州市现代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2.1 农业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科技含量明显提高2007-2009年全市各级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分别为8.6、11.8、15.2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8%。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94、120.5、160.3亿元,年均增长36.7%。2009年,全市新增投资5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242个,投资总额6.6亿元。政府对农业大力投入,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促进了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全市农机总动力39万台、331.56万千瓦,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55%。全市良种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4.8%,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面积达261万亩,取得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达197项。

2.2 农业规模经营户不断扩大,规模效益凸显据调查统计,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平均每头成本比散养低20%以上,收入高25%以上;种植水稻50亩以上的平均每亩收益比散户种植高200元左右。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农业规模化生产是提高经济效应,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郴州市农业规模化经营迅速发展,规模经营户不断壮大。2009年,全市年出栏生猪40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到842家,出栏生猪97.53万头,占全部出栏的18.4%;种植水稻40亩以上的农户626家,连片种植100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60个。

2.3 特色产业区域逐步形成,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近些年,郴州市大力推进“一县一品”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发展的特色产业区域逐步形成。特别是资兴的渔业,临武的鸭业,桂阳的烟叶,苏仙的油茶,宜章的脐橙,永兴的冰糖橙,安仁县的食用菌,桂东的茶叶、药材,北湖的花卉等等都已具备相当产业规模,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特色品牌。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临武鸭、永兴冰糖橙已经通过了原产地认证。桂阳县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烤烟生产基地,2009年,烤烟种植22.07万亩,合同销售产值4.7亿元,实现烟叶税1.03亿元,是该县唯一上缴税收过亿元的产业;永兴县冰糖橙生产基地,连片种植达到10.6万亩,全年产量7.8万吨,实现产值3.2亿元;安仁食用菌生产基地实现产值2、3亿元,带动农户8698户。今年,宜章县启动了25万亩脐橙标准化生产示基地建设;临武县在麦市、三合乡实施万亩玉米基地建设,带动周边农户玉米种植6万余亩。

2.4 农业龙头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9年,全市公司制农业企业达340家。其中,部级、省级和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分别为3、25和104家;年产值过亿元的有12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26亿元,同比增长19%,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2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中介组织和农业经纪人队伍迅速扩大。全市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00家,有67.8万户农户、301.7万亩农产品基地与这些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紧密程度的联结关系。

2.5 休闲农业初具规模,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越来越愿意到近郊“农家乐”作短暂休闲。郴州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疑为农家休闲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2009年,全市共有休闲农业企业1134家,共接到休闲游客17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带动农民就业1.4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4家,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郴州市由省里评定的四星级以上休闲农庄达到8家。其中,北湖区梦里故乡生态观光园、资兴市汤市炎帝温泉旅游渡假休闲山庄、桂阳县奇秀山庄、永兴县龙山湖休闲农庄为五星级休闲农庄,声名远播,吸引了不少中心城区和外地游客。2009年,4家休闲山庄共接到游客60.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9373万元。休闲农业的发展为郴州市农产品的销售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据对永兴冰糖橙、宜章脐橙产业的测算,近两年来两地果品产量的75%以上为以休闲农业顾客为销售对象的直销和批发商上门采购,并且休闲农庄直销果品价格比其他销售渠道高30%左右。郴州市休闲观光农业方兴未艾,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现代农业的一大支点。2009年,全市投资5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庄达216家。

3郴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尽管郴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有利条件,发展势头不错,但是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代农业在郴州市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尤其是存在的发展基础薄弱;科技普及能力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融资渠道不畅;农民素质不高等问题和矛盾,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和加强。

3.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因素较多一是一些地方生产条件比较恶劣。郴州市地处丘陵,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山区面积大,石灰岩地区多,许多地方的自然条件不适合农业生产,特别是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二是农田水利设施陈旧,抗旱防灾能力较弱。水利设施大多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普遍存在着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特别是2008年的冰雪灾害对郴州市的农业基础设施破坏较大。目前,全市有病险水库100座,占全部水库的10.9%。三是农村公路依然不发达,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尽管近些年,郴州市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多数村屯路面仍然泥泞不堪。

3.2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水平不高,科技普及能力弱一是由于体制原因,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普遍存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部分流失,技术人员非农业化、专业化、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二是部分农技人员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科技人员流失严重,乡镇农技服务部门的科技人员从事非技术活动较多或者长期被其他部门借用,在编不在岗现象突出。三是农技人员学习机会少,知识结构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无法满足农业科技进步的需求。四是由于科技推广部门业务经费不足,使开展日常下乡工作受到限制,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服务的主动性不强,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协会联系较少,开展科技服务推广工作不足。

3.3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产品附加值低一是农产品加工业比重低。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9.68亿元,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3.3%,低于全省(2008年为6.6%)、全国水平(4%以上)。二是品牌价值普遍不高。郴州市除临武舜华鸭业、资兴东江渔业等少数几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属于国家著名商标,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和附加值外,大部分企业仅仅是对农产品的进行初级加工,科技含量不高,其品牌价值不高。三是农产品附加值低。郴州市农产品以原产品和经过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进入市场为主。这类产品的附加值低,而且价格不稳定,存在“谷贱伤农”的现象,农民生产丰收时,产品价格往往就低,严重压缩了农民的利润空间。

3.4 农业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影响持续发展一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偏小。2009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97亿元,其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仅71.9亿元,仅占总投资额的12%;用于农业的投资仅24.2亿元,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3%,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一般超过30%。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郴州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淡出了农村市场的情况下,新兴的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发展缓慢。由于缺乏有效竞争,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低效率运行,无法满足农民发展规模化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化经营需要。

3.5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产业调整难度大“思路决定出路”,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现代农民”。然而,郴州市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文化素质低。据劳动部门统计资料,2009年郴州市农村劳动力有44.5%为初中文化以下,高中文化以下的占61%。二是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以中老年人和妇女为主,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三是思想保守,创新意识不强。绝大部分的农民保持“靠地吃饭”的思想,而没有“靠地赚钱”的意识。他们思想保守,长期按传统习惯经营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不敢承担风险,不愿意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农民素质低给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带来很大困难。

4加快郴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为破解难点,消除薄弱环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提出几点建议:

4.1 进一步加大投入,健全现代农业投入机制,切实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把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抓住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各种专项补贴的有利时机,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对农业的投入要适当倾斜,其增长幅度应当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财政投入机制。二是要认真落实各项奖励和补贴政策。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特别是要加大对农业生产大户的扶持和奖励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全面落实农机具等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三是要积极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积极落实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尽快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四是鼓励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对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项目要优先支持,在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

4.2 不断加快农业合作组织建设步伐,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要重视农业合作组织体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农业合作组织能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业专业化、区域化、产业化经营,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因此,要加快农业合作组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各种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与市场的对接能力。二要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要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加快构建政府推广机构和其它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科技创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三是要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扩大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的生产,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四是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工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积极推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业产品的加工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4.3 加大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目前,郴州市的农村市场建设还很落后,集散辐射能力差,导致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较弱,市场占有率不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大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一是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依托经济结构调整和各地产品比较优势,建设一批特点鲜明、辐射面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是要支持和培育专业化的农产品运销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三是要积极在周边大城市建立销售网点,逐步提高郴州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要加强同国内进出口企业、外资公司的联系,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形成“生产与流通相连,本地与外地相通,国内与国际接轨”的流通大格局,提高郴州市农产品的竞争地位,全面搞活农产品流通。

对农业发展的建议篇(4)

1.1在量的增长方面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粮食总产可达130万t,较“十一五”末增长4.3%;蔬菜总产可达105万t,增长31%;肉蛋奶总产可达17.2万t,增长24.6%;水产品产量可达3.1万t,增长24%;农产品加工产值可达550亿元,是2010年的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较2010年翻一番。

1.2在质的提升方面

1.2.1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加速向优质、高效、规模转变粮食生产连续12a喜获丰收,小麦单产和优质率均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第二个成功创建小麦“千斤市”。培育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2000余个,规模养殖比重超过80%,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73万hm2,建成6.67hm2以上规模连片蔬菜种植基地200余个。全市已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4.67万hm2以上,认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74个。

1.2.2农业生产方式加速向产业化经营转变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核心的产业化经营机制正在加速建立,全市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5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2家;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209个,培育家庭农场1129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等模式,建立起10大优势规模基地,全市已有25万农户被吸纳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来。

1.2.3农业结构加速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全市培育了凤凰山、百善等4大食品工业园区,形成面粉、禽类、肉猪加工等5大产业集群和年加工500万头猪、1.3亿只鸡鸭、500万t粮食能力。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强大聚合效应,带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市场流通、贮藏保鲜、休闲观光、社会服务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互促互进。

1.2.4农业增长加速向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在种植业方面:全市建立1个部级良种区域试验站,5个品种展示基地,2万hm2良种繁育基地,主要作物良种率达到95%以上;在养殖业方面:建立大自然、天意种公猪场,皖北灰驴保护场,种鸭繁育基地,畜禽良种率达到90%以上。推进农业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工程,小麦单产水平、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设施蔬菜种植水平均居全省前列。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每年通过开展科技下乡、组织专家开展巡回讲座等形式,培训农民10万人次。开展农产品“三品“认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85万kW,并呈现动力大型化、机具配套化、作业社会化的发展态势,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

2现代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分析

2.1有利条件“十三五”期间,淮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总体比较有利。一是国家把“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实施一系列有力、直接、范围广的强农惠农政策,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二是全市农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沿着精致农业方向发展。全市蔬菜、花卉、绿化苗木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不断上升;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稳步发展,占农业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出口大幅增加。三是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变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耕地承包经营权向少数种植大户集中,农业产业化企业不断涌现,农业生产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不断推进,农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同时,全市农业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明显提升,美好乡村建设初显风貌。四是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拉大了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为我市农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2.2不利因素通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淮北市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但存在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从个主要发展指标上看,一是粮食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可供挖掘的潜力已经不多,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二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和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变化,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三是养殖业受市场波动、污染物减排和用地问题三重制约,发展步伐缓慢。从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上看,表现为4个制约:土地经营规模的制约,农业经营过于分散;经营机制的制约,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缺失,市场竞争主体弱小;社会化服务的制约,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转型,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构建;农业基础设施的制约,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3加快淮北市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总体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3.1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创新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模式,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档次,扶持创建百善、高岳、凤凰山、榴园4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争创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0个市级和40个县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活动,扩大水果、蔬菜标准园、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规模,强化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及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加强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强化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园区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新型产业联合体。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在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筹建淮北农产品特色馆。

3.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深入推进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以“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以小麦、玉米和大豆3大作物为主体,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实施节肥、节药、节水行动计划,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粮食绿色增产模式。大力推动设施蔬菜发展,突出抓好渠沟、百善等11个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推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标准果园建设和设施水果发展,扩大塔山石榴、段园葡萄、黄里笆斗杏、黄营灵枣及双楼水蜜桃等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全面提升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水平。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抓好精养鱼塘改造升级工程和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积极发展休闲渔业。

3.3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规范土地流转,鼓励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壮大骨干龙头企业,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规范农民合作社发展,提高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能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公益与经营融合,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试点,以农机作业、植保统防统治为重点,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创办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订单式”、“保姆式”、“全程式”服务。

对农业发展的建议篇(5)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完善和深入实施现有各项政策,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1 持续增加农业投入

以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为目标,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各项事业的投入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每年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加大对旱改水的扶持力度,把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作为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末,全县水稻种植发展到50万亩以上,全部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种植模式,打造出具有饶河特色的水稻品牌。通过预算,50万亩水稻总产量25万吨,总产值约6.5亿元;同等面积玉米总产量为20万吨,总产值约为3.2亿元。同等面积水稻总产值是玉米的两倍,由此可见,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全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二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我县农业的项目投资,做到建设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以项目资金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完善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机制,统筹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2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大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发挥示范性工程作用,提升实施水平,加大推进力度。重点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东北黑蜂基地、特色养殖基地等基地建设,扩大规模,完善标准,提高效益。依托我县生态、口岸优势,以最优的政策、最佳的环境、最强有力的措施,培育壮大具有饶河特色的对俄果蔬出口产业发展,在项目资金、银行贷款、征地审批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加快黑蜂产业园区建设,改善环境,完善功能,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

3 建立完善补贴政策

坚持“多予不取”原则不动摇。增加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保险补贴,深入推进农村家电、农机补贴政策,开展新的补贴种类,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农村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工作步伐,加大对土地流转扶持力度,以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求。“十二五”末,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要达到70万亩以上。

4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加主导农产品科技投入,重点增加农业节本增效、产品加工增值、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的投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投入水平。加快场县共建步伐,充分发挥地方和周边农场在农机装备、农业科技、动物防检疫、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促进县域内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5 积极推进农产品认证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其它建设项目同步发展,制定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以“生态、优质、安全”作为发展方向,对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施行财政补贴,调整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产品认证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建立以市场为本,政府为盾,各方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带动中小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全方位加快对产品认证。

6 全面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对农业发展的建议篇(6)

一、中韩农产品贸易主要特点及发展态势分析

其一,近几年我国对韩国贸易稳步上升,并一直处于逆差;但对韩国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顺差。据海关统计,2013年中韩贸易额为2742亿美元,进出口额比例约为2:1,贸易逆差超过900亿美元。其中,中韩农产品贸易额为63.64亿美元,进出口额比例约为1:3,贸易顺差超过27.7亿美元。从长远看,这种顺差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地域辽阔,劳动力密集,农产品总量较大;二是我国农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平均为韩国的20%~30%;三是韩国的农业资源短缺。

其二,我国出口韩国的农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或未加工品,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深加工品。从农产品进出口结构看,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水产品、蔬菜、油籽、禽肉等,2012年分别占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5.7%、19.6%、7.7%和4%,合计占67%。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水产品、食糖、饮料等,2012年分别占中国从韩国进口农产品总额的28.5%、26.5%、10.2%,合计占65.2%。延边州的情况也是如此,出口韩国农产品的主要品种有:水产品、人参、脱毒马铃薯、干明太鱼、食用菌、桔梗、杂粮、山野菜、干菜(辣椒、萝卜干等)、腌制蔬菜等,多为初加工或未加工的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出口企业利润低。有些低价农产品进入韩国后经过再加工、包装,冠以韩国品牌高价出口到其它国家乃至返销到我国市场,赚取中间高额的差价。我国的人参出口到韩国,加工成高丽人参后价值大增,就是典型的例子。

其三,中韩农产品贸易受政策影响较大。由于韩国农业发展空间有限,粮食安全又关乎国家安全,所以政府对本国农业保护力度大,主要体现在进口限制、对农产品出口的巨额补贴,以及农业扶持政策等方面。这些措施在保护国内农产品的同时,造成韩国国内的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加之农村年轻劳动力不断流失使劳动力老龄化严重,最终导致韩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较为弱小,农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相对来说,中国的农业保护支持力度较小,比较价格明显偏低,推动了两国间农产品贸易。但是,当中国农产品威胁到韩国农产品的销售时,韩政府或是农业协会就会寻求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对农产品贸易施加影响。

其四,短期内中韩农产品贸易格局不会改变。尽管贸易争端不断,但是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农产品资源存在互补,消费习惯相似,我国农产品价格低廉。短期内这种竞争优势不会消失,因此农产品贸易格局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

延边对韩农产品进出口的比重呈逐年增大趋势,是韩国进出口农产品的重点地区之一。私营企业在延边州对韩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外商投资企业对韩进出口涨幅明显,2013年两者合计占延边对韩贸易总额的98.8%。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延边州在吉林省对韩贸易整体下行的压力下,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韩出口农产品4501万美元,同比增长26.9%;出口水海产品1468万美元,同比增长16.6%。数据表明,延边州对韩出口贸易方面,农产品及水海产品的发展潜力比较大。今后随着中韩自贸区的落实,关税等贸易壁垒的取消,我州农产品的出口量将大增,我州应抓住这机遇,抢占市场先机。

二、中韩农产品贸易对我国发展的利好因素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而言,意义重大。从当前来说,现实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促进我国的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加就业;其次是中韩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规范我国的市场,促进良性竞争,优势互补;最后,建立自由贸易区能促进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在我国周围构建一个友善、和谐的发展氛围。

中韩实行农产品自由贸易,对发展延边现代农业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领域投资和引进韩资。二是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贸易,优化贸易环境,扩大贸易空间。三是有利于引进韩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012年4月在韩国召开的首届中日韩农业部长会议上,三国就粮食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护、应对自然灾害等重点领域合作达成诸多共识。中韩自贸区协定将逐步打破高技术贸易壁垒,推进建立农业政策分享和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平台。这将有助于延边引进韩国的育种、加工等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四是有利于提升延边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经过多年的努力,延边农业具备了承接资本和先进技术的基本条件。一是专业农场和农业机械的普及,有利于农业实现规模化;二是延边特有的生态条件,部级生态示范州和部级质量示范州的建设,以及国家生态功能区的定位,有利于延边提升农业的标准化、市场化水平,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三是延边在吸引韩资方面已经有良好的基础。这必将吸引韩资和城乡资本扩大农业投资,推动延边外向型农业加快发展。

三、对策建议

1、打造中国延边韩国商品集散地

在这方面,延边具有得天独厚的硬件、软件优势,建议依托延边农业科技示范园龙井核心区,综合运用延吉部级高新技术区、珲春出口加工区等政策,采取“零售和批发相结合、线上线下交易相结合”的模式,广泛发动在延边和从延边走出去的企业家,集中精力,打造中国延边韩货集散基地,同时建设若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并考虑在韩国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使之成为中韩产业互动合作区。一是建议州政府借鉴国内其它先进地区的做法,制定政策,调动全州的积极性,形成一盘棋,一个步调。二是海关、商检等部门应合力支持,确保保质期短的食品顺利顺畅通关。三是完善物流仓储基地建设。

2、争取建设中韩自贸区先行区

中韩双方初步同意将山东威海市和韩国仁川市列为中韩自贸区先行区,重点在通关模式和服务贸易领域进行探索。同时,有关方面有意将烟台、青岛、大连、盐城、延边列为第二批中韩FTA先行区,这对延边发展是利好机遇,建议“先行先试”,积极争取。抓紧梳理我州在服务贸易、现代农业和其它方面上的先发优势,摸清我州在自然人移动(主要含劳务、旅游两方面)、金融及货币往来、投资便利化、文化交流、服务外包及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底数,在此基础上,启动编制《延边州建设中韩FTA先行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促进省政府加强与商务部、发改委、外交部沟通,争取纳入相关谈判计划,早日启动实施。选定韩国与延边在城市整体实力、产业结构等方面接近的城市,由政府间签订合作协议,进行全方位合作。

3、大力发展我州农产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

《中韩自贸协定》中包含电子商务相关章节,中国首家中韩电子商务平台已于2014年初落户青岛,目前已有150家韩国企业入驻。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必然趋势。建议我州进一步加快对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涉及的一系列配套措施的研究制定工作,培育相关人才。推动延吉市申报成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对韩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将成为我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4、积极引进韩国农业企业投资,重视培植企业主体

延边企业在开拓韩国市场方面,有语言、文化传统、社会情感、了解韩国社情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我州应大力培植企业主体,开拓韩国农产品市场。韩资企业投资延边农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中韩自贸区谈判能够大大改善我州投资环境,促进韩资进一步流入延边,应抓紧包装优势项目,加强与韩国相关企业或协会的对接工作,加大对韩招商引资的力度。而且,制定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支持对韩经贸企业发展。面对中韩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延边企业必须积极修炼内功,提高应对能力。

5、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

充分发挥延边大学、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作用,通过农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引进韩国农业在育种、加工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延边的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农业标准和技术法规的研究,建立我州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并转化成出口推荐标准,与国际接轨。积极主动落实中韩关于粮食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护、应对自然灾害等领域合作的交换意见。按照农产品的类别、级别进行标准化筛选和加工,严格按照安全检测标准及包装流程并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产品认证等,强化标识意识,增强产品的信任度。重视对原产地的认定和保护。既要整合现有品牌资源,又要根据地区特色创建新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

6、优化延边对外经贸环境,构建中韩投融资平台

支持州内金融机构加强与韩国金融机构合作,引进韩外资银行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鼓励韩国金融机构在延边设立分支机构。培育法律、财务、国际咨询等中介机构。商务部门、农业部门、延边大学等加强合作,共同搭建对韩涉农信息交流平台,提供农产品贸易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价格等相关信息服务;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及时解决贸易中出现的质量监督、动植物检疫等非关税贸易问题,防止形成贸易摩擦。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提高参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组织能力,避免国内同行业的恶性竞争。进一步探索自由贸易港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进而实现区域内物流通关便利化。提高珲春经扎鲁比诺到韩国束草、珲春经罗先到韩国釜山等航线的运营能力,完善物流设施,降低物流成本。依托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机制,结合延边实际,扩大与韩国的交流与合作,有针对性地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

【参考文献】

对农业发展的建议篇(7)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015-0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经济发展已显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正在渐渐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已不再是解决大众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推行具有鲜明特色、竞争力强、绿色和谐发展理念突出的特色农业,对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益处。其中,农业科技技术创新和有效利用当地的资源、区位等优势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

1 特色农业的定义及其发展背景

所谓特色农业,自然是与传统的、普通的农业生产活动有所区别,通常有其独特之处,它是有效利用特殊的地理、气候、资源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条件,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如今,特色农业产品销售良好,在区域内外的市场竞争中有绝对优势[1]。在我国,地区农业生产各具特色,类别数以千计。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开始出现结构性过剩,告别了供量长期短缺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表现为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开始旺盛,所以农业生产的目标也部分转向了满足人们多层次目标需求上来。过去的农业生产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现如今特色、绿色的农产品才是大众追求的目标,再加上促进农民增收这项硬指标的推动,特色农业逐渐升温[2]。特色农业的良好发展,是由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成果。对于贫困落后地区而言,发展特色农业能够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发展特色农业时,不是千遍一律的只推行一种模式,而是依据当地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条件,找出一条适宜发展的道路。

2 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资金缺乏 当前国家针对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虽然实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和出台了一些帮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条件,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资金上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缺乏。资金是农业企业发展的支柱,相关涉农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还是比较大,而招商引资困难是农业企业资金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3]。之所以农村招商引资难,主要是农业具有投资回收期长的特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强,导致招商效果不尽如人意。资金缺乏的另一原因是银行贷款程序复杂,农业生产企业申请困难,难以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和资金循环。

2.2 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村级道路多为村民集资自建,路面窄而糙,满足不了实际要求,出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要加快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生产,只有通过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来实现。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道路崎岖难行且不配套,严重限制了农业机械进入,不仅导致农业规模化生产成为难题,也限制了投资和新兴产业进入,致使农产品不能有效转化成商品,农业市场化水平低。

2.3 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 大量年轻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只是一些缺乏体力、技能不足和思想滞后的老人,他们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投入大量体力劳动到传统农业生产中,又加上农业收益比较低的原因,导致农村个别地方出现资源闲置现象,而且传统农耕也无法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大部分老一辈农民仅进行维持生活的简单农业生产,导致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极低,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特别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来说,劳动力人口文化水平偏低,又加上交通闭塞,体现时代潮流的新技术、新思想难以在当地传播,现代农业发展举步维艰。

2.4 配套体系不健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莫测,农产品市场的情况更加复杂,而农民只想在农业产业化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但由于产业化的配套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缺乏、利润点较低和相关技术运用不得当等等一些问题,导致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产业化生产还是停留在初次加工和生产,像技术、深加工、运销系统、管理等产业链的综合发展等方面都不强[3]。另外,缺乏新型的流通交易平台也是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市场落后的一大原因,市场规模较小、信息来源较滞后和相关培育工作进展速度慢等这些问题也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贫困地区的各种农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也不高,规模较小,运行体制不健全,管理落后,服务层次低,获取市场信息速度慢,不能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产品市场开发不足,很难将特色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

3 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调控能力 相关部门应完善农业产业发展计划,把计划落到实处,加大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规范流转,土地集中流转以稳妥有序推进“小块并大块”等橹行模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经营[5]。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村生产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提高扶持力度。要让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要提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视程度,加大政策宣传培训力度,培育一些懂经营、会管理、知技术等新型农业生产者,当然也要培养农民的个人素质,使得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国家政策。

3.2 加快特色农业布局调整 要实施好特色农业的产业布局,首先,应对当地基本情况有一个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自然条件、生物资源、社会文化、农耕习惯以及农户对农业技术的掌握情况的调查,只有这样,才能客观提出具有各地区鲜明特色的农业发展方向;其次,要解决好农业生产布局紊乱、小而全、大而散、镇乡村雷同等问题,可以依据自然资源和社会基础设施条件,积极运用劳动地域分工原理,广泛推行现代农业技术,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给予同等重视,从而有效解决小规模、细碎化经营与大市场统一之间的矛盾[4],实现农业增收。

3.3 利用Y源优势错位发展,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贫困地区应充分挖掘当地所独具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通过基地建设加强特色发展。合理调整农业发展布局,如构建“两带一区”,借着错季生产、错峰上市、错位发展的热潮,积极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规模生产特早熟、特晚熟、特优质“三特”农业,做大做优特色农产业效益,挖掘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基地[5]。以蕲春地区为例,可以培育如优质茶叶基地、优质水稻基地、地道中药材基地、特色水产品基地、蔬菜基地和香猪、奶牛、山羊等特色养殖业基地。当然,基地的建设都要因地制宜。建设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要合理利用当地农业优势资源,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规范基地经营管理制度,积极提升示范区档次和科技含量,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推进示范区建设。

3.4 重视农业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按照产业化发展要求进行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技术院校的合作,通过“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产业对接,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使用新设备,采用工艺,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推广增产增效新技术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5]。另外,政府、企业及农业组织应制定灵活的选人、用人的政策,提高人才待遇,拓展发展空间,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生产基地农民进行培训。不仅是培训他们的农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提高农户的市场意识、团队意识、信誉意识和安全意识等,使广大农户真正了解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

3.5 把握发展趋势,迎合市场需求 各地区深度挖掘当地农业资源特色、采取特殊的加工与运营模式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要本着“紧抓特色、拓宽功能、产业化生产经营、适度规模”的原则。并时刻关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变化,及时把握发展趋势,迎合市场需求,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前瞻性、系统性的开发[2]。避免简单照搬发展模式,假用特色之名背离特色,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而导致产销脱节等问题,致使特色农业发展走入误区。

参考文献

[1]刘敏华,马永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析[J].农业经济,2009(2):3-4.

[2]刘彦,张旭,郑策.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中国畜牧杂志,2012(16):7-10.

对农业发展的建议篇(8)

农业产业集群是由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设备供应商、物流企业、金融企业、科研机构等不同组织由于产业分工形成的某种特定联系聚集而成的有机群体。农业产业集群往往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形成的。广义上讲,也可以通过向下延伸的方式将销售渠道及客户涵盖进来。上述大量不同性质的组织在空间上柔性集聚的结果是以分工加深、规模报酬递增、交易费用降低以及创新出现加快等方式促进产业的发展并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农业产业集群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壮大城镇尤其是小城镇及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基础。农业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仅就其核心部分即农产品加工而言,因为涉及到众多生产环节,而不同的生产环节又可以由不同的企业来承担,众多专注于不同环节的企业因此而联结在一起。空间上的接近使这些企业能够降低采购、运输、库存等各种费用,产能得以扩大。产能扩大必然对销售、物流、金融、咨询等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大型贸易体随之出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依附于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由此奠定了小城镇及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基础。第二,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及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村劳动力可以摆脱对土地的依附而转移至城镇的非农产业。于是,农村的分散人口聚往城镇,转变成工人和市民,为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要素供给和市场消费力。人口的集聚以及消费力的提升再次促进当地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容纳更多的就业,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

应该认识到,农业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新型城镇化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在当前大城市因过度膨胀而产生诸多负面效应的情况下,小城镇以及新型农村社区可以充当要素聚集地的角色,从而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市场容量并且能够加快农业产业集群的高级化进程。因此,农业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

二、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几种模式

随着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企业基于费用节约的考虑会发生集聚并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吸引要素向自身集中,并能够有效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城镇的发展。城镇中较为集中的要素市场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都有助于促进产业集群的良性演化。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之间的这种互动发展关系具有多样性,能够以不同的模式呈现出来。

(一)基于专业市场的农业产业集群

基于专业市场的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其产生发展是在产业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受政府部门的干预较少,得到政府部门的保护也较少。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形成的初始动力来自企业对于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追求,也就是说这类集群的驱动力模式是自下而上的。第二,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主要以家庭企业及小规模非家庭企业为主,体现出较强的劳动密集特征。行业准入门槛低,在资本数量及生产技术等方面没有太高的要求,集群内部的企业规模小,竞争比较激烈。第三,这种类型的集群对于市场具有相当强的依赖性。专业市场上汇集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各种信息并能够实现低成本的扩散,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方向或改进生产技术。第四,生产要素不断融入专业市场所在地,人口、资金的集聚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

(二)基于龙头企业的农业产业集群

基于龙头企业的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如下特征:第一,这种类型的集群运转呈现出产销一体化的龙型经济特征。龙头企业承担着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等综合功能,其经营水平直接决定了龙型经济的规模和活力。第二,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要素围绕着龙头企业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合力,有助于实施品牌战略,将特色农产品的优势转化为更大的经济利益。第三,由于作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往往是具有良好声誉和强大实力的大型企业,容易获得集群内其他主体的信赖,因此,这类集群的内部结构往往是比较稳定的。第四,龙头企业作为这类产业集群的核心,一头连着农村、农业和农民,另一头连着城镇、工商和市民,具有统筹城乡的重大功能,对于推进农村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有重要作用。

(三)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业产业集群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实施供应链金融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农业融资不足的问题。由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低收益性质,商业银行对向农业经营提供资金的激励不足。通过供应链金融,将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加工企业、经销企业等不同经济体的利益进行捆绑,降低贷款的风险,成功实现向商业银行的融资。第二,商业银行为了拓展贷款业务,会主动发挥自身的优势去有意识构建供应链金融或为供应链金融的构建发展提供各种帮助,从而在缔造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集群能够获得的金融服务因为商业银行的加入而更加的稳定和灵活。第三,在对供应链上不同经济体的利益进行捆绑的过程中,产业集群往往随之形成,这样的产业集群涵盖了供应链上从农户到消费者的所有环节,受益者众多,对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开展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尽管许多地区都拥有丰富独特的农业自然资源,但农业产业集群发育程度的低下使当地小城镇及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缺乏足够的产业基础,农业产业集群对于新兴城镇化的推动力仍显不足。

(一)农产品生产加工链条短,无法为新型城镇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经济基础

从根本上讲,产业集群的效率源自更加细致的分工所导致的专业化协作。然而,由于农业的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的过程无法像工业品那样分离、拆解、间断,且一般不会有中间产品产生,所以尽管农业生产耗费的时间比较长,但生产链条却非常短。由于农业生产在上述的先天局限之下无法实现有效细密的分工,所以其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就显得十分有限。要发挥集群优势,就必须立足农产品加工环节,大力开发农产品的附加值。问题是,我国农产品加工的基础比较弱,多年来一直都以农产品的初级加工为主,科技贡献率比较低,农产品加工环节的产业链条由于后天的局限同样无法实现有效细密的分工。简单生产和加工所形成的经济规模及其微薄的利润都使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难以形成大的推力。

(二)农业产业集群分布零散,无法对要素形成足够吸引力

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大多是以当地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为基础形成的,除了个别以为数较少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为核心形成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集群以外,大多数的农业产业集群规模小,分布零星,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也比较低。这些零星分布的小型产业集群无力做强整个产业链,不能有效形成合力,集聚效应难以发挥,很难打造出共同的区位品牌。因此,这种零星分布的小规模农业产业集群对于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有限,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也比较有限,因而无法创造出太多就业机会,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力就显得比较有限。

(三)集群内部契约安排不合理,降低了城乡之间的关联

就我国目前农业经营的现状看,农户从事农业经营的独立性比较强。农户可以不依赖其他组织力量独立完成农业生产的过程并实现自销。因此,农户对于关联企业的依赖十分有限,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缺乏稳定的基础。在被普遍采用的“企业+农户”模式下,收购价格是企业与农户事先约定的,当收购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农户就表现出强烈的违约动机。另一方面,由于同一种农产品的品质及上市时间基本趋同,激烈的竞争只会在农户之间展开,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企业与农户处于不对等的交易地位。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企业对于自身利益的追求,使得集群内主体之间的关系松散且容易破裂,难以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农户和企业、农村和城镇之间无法通过农业产业集群来建立起紧密的联结。

(四)支持性作业体系不健全,难以通过经济网络联结壮大新型城镇

农业产业集群应该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关联形成的网络结构。这个网络结构中不仅仅包括企业和农户,还要包括支持性作业体系。所谓支持性作业体系是指由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产前生产资料或在产后实施收储、加工、销售等行为的个人和企业联结而形成的网络。目前,我国支持性作业体系的发展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农产品营销机构数量少,规模小,难以满足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农业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短板。而农资部门则处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的状态,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力。支持性作业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农业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扩散效应不足,制约着城镇规模的扩大。

四、促进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既是我国未来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工作,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必由之路。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并在统一的产业集群规划指导之下逐步形成农业产业集群体系,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工作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一)延长农业产业链,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加深厚的经济基础

做好农业产业集群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彻底改变农业产业目前比较“粗放”的发展模式,把握住农副产品加工尤其是精深加工这个环节,真正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政府应该在政策上予以积极引导,将更多的优质资源向农业产业集群倾斜,引导民间资本向农产品加工方向投资,加强农业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努力提高农业产业链上的产品附加值。应该仅仅抓住绿色食品产业,依托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并以此提升产业化、市场化、基地化的水平,打通加工、经营、销售各个环节,发挥优良的资源条件和农业产业基础优势,打造知名品牌,加快休闲观光产业发展,将农业产业链向横向、纵向不断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带来的高附加值,能够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物质基础。

(二)推动农业产业集群整合,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加广阔的要素

基础针对农业产业集群零星分散、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需要政府从整体上进行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应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独特优势,走差别化发展的路子,构建区域特色鲜明、分工布局合理、产业体系完备和梯次规模推进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新格局。对于那些在空间上接近,以相同种类农产品加工为核心发展起来的规模较小的农业产业集群应加强整合,通过制定通用的标准、规范等来统筹这些原本相互独立的农业产业集群的产品外运及异地营销等工作,从整体上降低农业产业集群体系的营运成本,在农业产业集群之间形成合力。集群之间的这种合作更容易通过各集群中核心企业或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来现实。产业集群体系的壮大能够大大提升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聚拢人气和资金。

(三)加强农业产业集群内部联系,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加稳定的关系

基础对于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集群内的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缺乏凝聚力。政府应该选择实力雄厚、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加以重点培育,并通过投资入股、并购等多种方式,增大其规模,增强其对其他企业以及农户的带动力及辐射力。而对于农产品上市期间农户与企业交易不对等的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推进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可以形成涵盖农产品集散、配送、贮藏及营销等环节的信息系统,缓解市场饱和所带来的问题,进而消弭农户的劣势地位。农业集群内部一旦形成紧密联系,农村和城镇之间也会随之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二元障碍更易破解。

(四)健全支持性作业体系,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加多元的网络基础

支持性作业体系是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联系的桥梁,通过它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支持性作业体系包括农资部门、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金融机构及科研机构等,这些机构相互联结成为农业产业集群。支持性作业体系越复杂,农业产业集群就越高级。政府应致力于健全支持性作业体系,尤其是要积极鼓励农产品营销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逐步探索增强农资部门竞争的方法,鼓励在集群内部建立协会,鼓励成立产学研联盟。支持性作业体系带来的社会交易网络能推进城镇经济活动及社会活动的复杂化、高级化,为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更高的起点和平台。

对农业发展的建议篇(9)

关键词:高效农业;品牌化;对策与建议

1 瓜州县高效农业发展现状

瓜州县地处疏勒河中下游瓜敦盆地内,光热充足,降雨量稀少,昼夜温差大,区划面积241 hm2,耕地近4.7万hm2,地势平坦开阔,祁连山冰雪融水占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受昌马、踏实冲积扇影响,土质存在僵硬、盐碱、沙化等问题,适应于低耗水、抗干旱、耐盐碱作物生长。

近年来,瓜州县针对传统农业效益低的实际情况,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引领等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以枸杞、蜜瓜、特色果蔬为代表的高效农业面积达2.7万hm2,全县从事农畜产品加工、储运的企业达52家,组建专业合作社140家,初步形成了“企业+组织+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高效农业对农民收入贡献率达65%,已经成为瓜州县农村经济的特色和亮点。

2 目前制约高效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资金短缺

生产户因自身资金积累不足,商业银行又存在信贷风险担忧,一般不愿放贷,导致资金短缺的问题突出。同时,受技术、市场和自然等多重风险影响,风险规避难度大。

2.2 农业科技创新不足

现有农业技术服务力量紧缺,专业型人才匮乏,难以满足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品种培育等方面缺乏创新,蜜瓜、枸杞等作物种苗完全依靠外部调用,没有形成自主研发品牌。

2.3 农村改革步伐缓慢

受传统生产方式影响,地权、林权、水权改革在农民保值增收和财产增加方面没有破题,农民以土地流转规模发展高效产业的意识不强。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少、管理不规范、经营效果差、作用发挥不明显。

2.4 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

现有龙头企业生产、加工、流通链条短且程度低,产、加、销关联度不高,从地头到工厂、超市、餐桌的营销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竞争实力较弱。

3 加快高效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提高思想认识,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行动先导

把高效农业发展作为扭转瓜州县城乡“三元”结构的切入点,改变现有农业经营思路和模式,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县内外企业与蔬菜产业示范点建立供求关系,设立后勤保障基地,走“以工促农、工农互补”的路子。定期组织乡镇领导干部、专业合作组织成员和种养大户赴发达地区参观学习,现场感受高效农业的发展趋势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高效农业发展动力。设立瓜州县农业园区管委会,专门配备农业管理人才,配套扶持资金,严格企业准入门槛,通过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引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3.2 强化资源整合,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资金支持

强化财政支持力度,采取分类归并、切块打包等方式,整合农牧、林业、水务、扶贫、交通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大力扶持高效农业发展、优势品牌打造、龙头企业培育等,聚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加大高效设施农业的推广扶持力度,按照“政府主导、银行合作、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信贷、补贴、参股和项目带动等多种方式,鼓励金融服务行业进入高效农业,进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解决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建立高效农业担保基金,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新的农业保险设防体系,规避和防范自然风险对高效农业的危害。

3.3 完善推进机制,为发展高效农业增添生产动力

鼓励县内龙头企业采取土地有偿转让的形式就近流转农户耕地,培育土地流转示范点。探索建立城乡互动机制,鼓励农村居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城市居民通过土地流转返乡规模经营高效农业。实施“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工程”,每年定期开展农业项目赴外招商考察活动,引进国内竞争实力强的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实现优势区域、优势企业的集聚,形成高效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群,提升特色高效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加快建设城东现代农业物流园区,举办农产品产销洽谈、展销展示等活动,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意识,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4 健全服务体系,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基础保障

对农业发展的建议篇(10)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与完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由一家一户势单力薄地面对市场,转变为千家万户联合起来有序进入市场,发展和壮大自己,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是为了克服农户分散经营,引导农民有序进入市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背景下产生的。《农业法》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项重要原则,2004、2005年两个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列入立法计划。2004年5月在浙江省台州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度建设和立法安排国际研讨会,2005年1月1日浙江省在全国首个出台实施《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这些都旨在鼓励、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起步较早,其作用和成效也有目共睹,但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市还只是起步阶段,在发展规模以及运行中还有很多不规范、不成熟的地方,远远落后于当前市场经济快速推进的步伐。浙江省新条例出台后也带来了新的情况和问题。有鉴于此,今年我们对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行了专项调研。

二、**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民为主要成员,围绕某一专业或产品组织起来的,在技术、资金、采购、销售、加工、储运、开发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和技术组织,是农民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和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90年代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户作为生产经营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产生了互助合作的愿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

根据调查和不完全统计,**市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82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24个,占专业合作组织总数的43.97%;专业联合社3个,占1.06%;各类专业技术协会138个,占48.94%;行业协会17个,占6.03%。已登记注册157个,占专业合作组织总数55.67%;已制定章程的124个,占总数43.9%;有农产品注册商标品牌的89个,占总数31.5%。2004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固定资产总额达5862万元;全年销售各类农产品31.29万吨,年经营性收入5.36亿元,平均每个组织189.9万元。全市入社(会)员人数16980人,平均每个组织60人左右,带动农户15万多户。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按产业划分:种植业148个,占52.48%;畜牧业67个,占23.76%;水产业44个,占15.60%;林业16个,占5.67%;农机业及其它7个,占2.48%。

按服务方式分:综合服务的占40%;以购销服务为主的占4.07%;以技术、信息服务为主的占31.48%;以加工服务为主的不到1%。

按地区分布:其中市本级2个;南湖区、秀洲区分别为14个和18个;平湖、桐乡、海宁市分别为80个、43个和39个;嘉善、海盐县各为43个。

按服务范围分,同一乡镇内的243个,占86.17%。跨乡镇的39个,占13.83%。

按组织领办方式分:由农民牵头领办的15个,只占总数的5.32%;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技部门或其他部门牵头领办的267个,占其总数的94.68%。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组织类型多元化。很多地方依托农村丰富的组织资源,改造和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政策引导下,多种社会资源按市场机制多渠道向农业领域配置和流动,在组织方式上,表现出多部门、多类型、多层次兴办的特点。特别是乡镇农业系统及基层供销合作社,出于自身改革的需要,领办或合办专业合作社;近几年新培育的组织资源,如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经营大户、营销大户、农业园区管委会,根据生产发展需要与种养大户自愿联合起来,兴办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呈现出更加强劲的发展态势,很有生气和活力。据调查,目前**市主要有规模经营(贩销)大户带动型、农技(供销等)部门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股份合作型等4种不同形式的合作社。

2、产业种类多样化。**市的农业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尤其是通过多年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增加投入,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了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色乡镇”和“特色专业村”,这些专业乡、村绝大多数依托当地农业产业优势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开展产业化经营,从而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传统的粮、畜、桑向特色产业拓展;从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拓展;从专业生产向加工、营销流通拓展,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事的产业更加多样化。

3、组织方式坚持农民自愿、民主管理和为社(会)员服务的原则。**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是在发展上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不改变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生产经营自,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二是在内部实行民主管理,普遍实行一人一票制,民主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负责人;三是在经营方针上,坚持组织与社(会)员共同发展的宗旨,努力帮助社(会)员解决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由于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不一,服务的内容和手段灵活多样。目前有民政部门登记的社团法人,也有工商部门注册的合作社法人;有以纯服务为主的无经营实体,也有以服务与经营并重有经营实体的,按农民的需求灵活运作。

4、政府引导,“民办官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交错,一定程度上还受部门间的制约,单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有不少困难。因此,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起步阶段,特别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扶持和保护。这种做法,概括起来叫“民办官助”。**市绝大部分专业合作社也是这样兴办的。

5、利益联结机制以松散型为主。**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差,因而多数没有与农民建立起成员之间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经济关系。据调查,目前实行二次返利的组织不到5%,合作经济组织多数是通过对农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优惠供应生产资料、种禽种苗等形式,与会员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有的组织尽管与农户签订了订购合同或契约,确定了最低保护价,但由于缺乏规范性,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双方利益得不到应有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发展也必然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就整体而言,尚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困难。这既有内部因素,如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又存在外部因素,如正确理顺与农村其他组织的关系等。既有宏观的原因,如缺乏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也有微观的原因,如内部活力不足、民主氛围有待加强等。

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行政色彩较浓,缺乏农民广泛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联合、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合作经济组织,应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目前,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乡镇部门牵头,机关干部领办,以不同方式挂靠政府部门,实际运作过程中很多经营方面的事往往由政府部门包揽,致使合作经济组织偏离了民营化轨道,农民对这些组织的依赖心理很强,很少参与经营管理,什么事都是这些组织说了算,容易变成“二政府”,这也是造成农民只能接受利益共享、不能风险共担的一个重要原因。个别组织甚至为了“肥水不外流”,享受所谓的优惠政策,行政事业官员牵头,政府职能部门兴办。这些做法在组织发育初期给于扶持是值得提倡,但只能是“民办官助”,而不是政府包办,这是农民的主体地位决定的。行政干预过多,民主管理停留在形式上,社员很少参与管理,农民不能从中获得稳定的市场销售、增加收入,对组织的发展也不太关心,组织无法按照正常的市场经济规律运作,难于培育成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了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作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首先,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同虚设,只是一个空壳,没有制定组织的章程、制度等,没有发挥组织应有的功能。目前**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上虽有增加,仅2004年就新增42家,但有实力、活动多、能有序开展工作的只占1/3左右;缺少生机、勉强维持的占1/3;其余1/3基本上有名无实,个别组织挂牌后没有开展过任何活动。其次,一些组织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利益机制等不够健全,还有近45%的组织没有登记注册,大多数组织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和保护机制,对农户遭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时保护不够;第三,服务比较单一。多数组织的服务集中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某个环节上,进行综合服务、搞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很少。

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能力建设薄弱,缺乏系统扶持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的能力直接影响组织功能的发挥。组织能力建设薄弱的表现: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自己的示范基地,影响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只能帮助农户解决常规的技术问题,在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显得无能为力;二是缺乏信息获取的平台,对专业技术人才、先进设备等了解不够,信息服务手段落后;三是缺乏一定的资金,经费来源主要是有限的会费,且收缴困难,由于缺乏资金,服务设施简陋,限制了组织活动的开展和功能的发挥,无力为会员提供有效服务,一些组织出现活动萎缩的趋势,缺乏影响力。对运作较规范的合作社在收购农产品时资金经常严重不足,各地虽有信贷扶持的政策,但贷款额度极其有限,致使运行不畅,难于发挥较大的作用。四是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如电脑、冷库、冷藏车、检测设备等,无法对产品品质进行检测、储运以及信息的获得和传递等。

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性质不一,给规范建设造成一定困难。目前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属性、功能、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法律地位等还没有从法律上进行明确,在宏观上存在着许多严重阻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因素,包括:竞争机制、组织法律地位等。向民政部门进行社团登记的,只能从事非盈利性的服务活动。向工商部门登记的,又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体。《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实施后,合作社登记的经济性质规定为“合作社”,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合作社社员以其出资金额为限对合作社承担责任,合作社以其全部资产对合作社债务承担责任。但在《条例》实施前办理工商部门登记时其“经济性质”很多,有“合伙企业”、“集体”、“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合作制”等。“经济性质”不一,造成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完全不一样,如“合伙企业”需承担无限经济责任。因此,如何按《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要求规范其经济性质急需探讨研究。目前按新条例重新登记的合作社还屈指可数。

三、加快**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实现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要,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现实选择,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大意义。目前,**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虽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这为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应在深化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积极借鉴国内外有益的经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围绕农民增收,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支持产业,总结成功经验,办好一批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示范作用,结合各地实际,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或特色产业加以重点引导、扶持,建立(或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加快**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从典型调查看,办得好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致有五方面因素:一要有热心农民合作事业,懂经营、善管理的领头人;二要有一个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的章程和一个好的运行机制;三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充实的服务内容;四要有比较好的监督和指导;五要重视成员的培训和教育。为此,我们建议:

(一)创新思路,强化引导,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更快发展壮大。当前,要抓住宣传贯彻《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一是应突出创新这个主题。从实际出发,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和“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淡化“官办”或“半官半民”的行政色彩,防止走“政企合一”的老路。

二是应突出产业化这条主线。解放思想,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引导、扶持再建立(或扩大)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吸收更多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专业农户入社。在启动期间,采取行政推动和政策引导相结合,把合作经济组织“扶上马、引上路”。尤其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合作制和股份制企业发展,建立健全紧密型利益连结机制。

三是在发展中应本着“三个有利于”原则。只要有利于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开拓市场和农民增收,就多支持、多实践、先发展、少争论,创造平等竞争的内外部环境,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放手让各个组织按章程规定的运作机制进行活动,只要这些组织是为农民的利益服务,政府就应少干预。而当这些组织损害了农民利益时,政府应采取措施规范其行为。

(二)政策引导,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国家的政策导向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的发展至为关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平等的原则,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合作社的扶持既符合WTO规则,又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导向完全一致,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扶持农业的观点,通过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农业政策、财政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予以有效支持。从调研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政府的政策设置和服务都有强烈的要求,各级政府应予认真研究。

一是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类型,尤其是集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的生产经营实际,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向社员收购、销售自产的农产品,或经分级、整理、包装后销售的,应视同农民自产自销免征增值税;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等技术服务和劳务所得收入应免征所得税;从事农业机械作业、植保及疫病防治等项目和技术培训所取得的收入应免征营业税。

二是政府应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初期提供适当的资金支持。目前市及各县(市、区)虽已安排有一定的扶持资金,但大多用于维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的运转费用。今后应加大扶持力度,逐步向扶持开发项目转变,通过项目补助、贴息等多种方式,对如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购置农产品储运设施装备、以及农产品品牌质量认定等给予必要的扶持,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是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和县(市、区)小额信用贷款担保公司要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必要的信贷资金支持,尤其要切实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季节性收购农产品所急需的信贷资金。要开展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授信的探索,根据其经营情况和信誉,授予一定的信用额度。

四是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在各方面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优惠和方便,像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一样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允许有一定出口创汇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对上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参与各级农业龙头企业评选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等。要积极探索发展农业保险,建议市政府仿照外地经验扶持创办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选定合适项目,逐步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以切实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安全运行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三)努力创造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单独主体,不仅需要立法保障,同时离不开市场综合参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要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切实转变政府工作职能,搞好组织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规范管理,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其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政策规定运行。同时加强财政、工商、民政、税务、金融、交通、粮食、水利、农业等部门的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更快健康发展。针对**实际,在鼓励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同时,当前要把发展依托当地主导优势产业(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逐步改变目前专业合作组织结构不合理状况,有效推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使农业产业发展从政府行政性宏观管理调控为主转到以农民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专业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和自我调控为主上来,使**市的农业产业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政府”的管理模式,而政府更注重安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对目前行政色彩较浓的产(行)业协会,政府有关部门人员应逐步从协会领导管理层中退出,真正让协会办成“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要着重帮助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遇到的困难,切实为他们发展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服务。

要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多种实现途径,使分散、闲置的土地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集中,促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通过土地整理、农综开发、农业现代园区建设、农田保护等措施,提升全市农用土地的质量,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形成更多的规模经营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而推进专业化农业区域布局和专业化产业带培育。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四)规范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对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规范分类,明确不同类型组织的主管部门,并切实承担起管理、指导的职能。各级政府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自愿原则组建,建立完善内部民主管理制度,真正让农民参与经营管理决策。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逐步规范和健全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做到“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借鉴各地成功经验,应着重注意:

一是健全机构设置。除社(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外,还应设立监事会,负责监督组织章程和社员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及经营业务、财务管理情况,建立组织内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二是建立一套严谨的管理制度。包括入社(会)审批制度、组织活动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风险保障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考核制度等,以保障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三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凡对社员生产的产品实行收购、销售的专业合作社,均应制订一套完善的利益分配办法,如产品收购价格、质量标准认定、收益分配(包括二次分配)、积累金提取、社员利益保障等,确保社员合理稳定的收入和合作社的发展。

上一篇: 现代国际金融 下一篇: 水产业发展现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