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31 15:02:03

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1)

一、公路桥梁常见隐患问题及产生原因

1.桥体路面铺装层

桥体路面铺装是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保护桥梁上部结构行车道板不受车轮或履带的直接磨损,使桥体路面平整,以确保行车的安全,防止上部结构遭受雨水、雪水等侵蚀。因为直接与车轮接触,同时受到气候、温度的影响,其磨损较其它构件更易出现。其常见缺陷有:表面松散、露骨、纵、横向裂缝或龟裂、表面磨耗、坑槽等。桥体路面铺装层视缺陷的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养护维修措施。目前建设的高速公路桥梁均为沥青桥体路面,因此桥体路面车辙,多数采用铣刨原桥体路面后参照沉陷应对的措施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表层面铺设;桥体路面坑槽,多数采用沥青混合料加热拌和或常温拌和后填补。

2.施工不当导致原桥承载力差

施工是将设计付诸实践的过程,设计的合理性将在施工中得到验证。此外,工程的质量也对桥梁的整体性能产生效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虽然设计是科学合理的,但有时因为施工方的管理不当,或工人的水平较低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会导致桥梁承载能力差,不能达到预期设计的效果。

3.桥梁年久失修,损坏严重。许多桥梁因为维护修理工作不够,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特别是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拱桥,因为地基的沉陷和推移引起桥梁变形开裂,使损坏加剧。

二、公路桥梁的诊断技术

公路桥梁的诊断技术主要分为一般诊断(经常性诊断)、基本诊断(定期诊断)、专门诊断(特殊诊断)三种形式,也可以看做是诊断的三个不同阶段。

1.一般诊断,就是负责公路桥梁的养护人员日常的巡视检查,以公路桥梁得到及时的养护为目的,同时对一些自然灾害和一些不可抗力作出相应的报告。如: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公路桥梁的破坏情况,巡检员应及时将准确信息及时上报。

2.基本诊断,即专业人员对公路桥梁的质量进行定期的跟踪式检查,特别是一些新建公路桥梁和一些通过一般诊断出现问题的公路桥梁,需要专业的工程师形成跟踪小组,通过目测、摄像及其它测量仪器进行专业的诊断,并制定诊断计划,以保证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消除安全问题。必要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相应的问题公路桥梁做出限行或者禁行的交通建议。

3.特殊诊断,当被诊断的公路桥梁确定存在严重问题时,公路桥梁专家应及时提出特殊诊断的要求。经上级批准同意后,组织专家成员组,通过检测手段对公路桥梁进行无破损检验。通过对桥体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探寻隐患位置,从而制定相应补救措施。通常来说,需要特殊诊断的公路桥梁应禁止使用,待问题应对结束后方可恢复使用。

三、公路桥梁维修加固措施

1、桥体表面铺装隐患问题维修加固措施

桥体表面铺装加固措施一般分为:局部挖补和铺装层改造。对于桥体表面铺装层局部的坑槽泥浆,可以采用局部挖补的维修措施。而对于铺装层损坏严重的,采用铺装层改造应对①剔除原桥体表面铺装层至梁顶,并清理干净:②加固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一般采用15cm厚度的C40防水混凝土:③设置双层桥体表面钢构骨架网架结构:④在梁顶布设钢构骨架,使其和钢构骨架网紧密焊接:⑤设置桥体表面防水保护层,在放水层施工前对水泥铺装进行凿毛应对,要保证凿毛质量,以水泥混凝土露出粗骨料为准,之后清理干净:⑥摊铺4或5cm厚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

2、伸缩缝隐患问题维修加固措施

伸缩缝隐患问题如需彻底解决需要对桥体进行大修,所以一般情况下,进行局部的修缮填补,待适宜时间对其彻底修补。伸缩缝更换与新建桥梁伸缩缝安装措施基本相同,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新的安装措施注意事项:①剔除原有混凝土要彻底,不能有松散的混凝土,锯缝时应注意要把沥青混凝土路面切透,以免开槽时缝处的沥青混凝土有松动;②锚固钢构骨架的应对,尽量保留原梁体的预埋钢构骨架,但是维修更换中,能够利用的钢构骨架较少,这就要通过植筋补齐植筋,一般采用φ16二级钢构骨架,要保证植筋深度和强度;③增设钢构骨架网;④桥体表面钢构骨架网伸入到伸缩缝混凝土中,并与伸缩缝锚固环焊接。

3、混凝土梁体裂缝维修加固措施

当裂缝宽度在超限范围以内时,通常采用裂缝封闭措施进行应对,在这里我重点介绍下当裂缝宽度超限时,裂缝的应对措施。1)粘贴钢板法,采用环氧树脂或建筑结构胶,将钢板直接粘贴在被加固的钢构骨架混凝土结构物的受拉区或抗剪薄弱部位,使之与被加固结构物形成整体共同受力以提高结构的刚度,改善其受力状态,限制裂缝的开展,提高结构的承载力。粘贴钢板工艺流程如下:钢板制作基底应对卸荷配胶粘贴固定及加压固化检验防腐应对。其中基底应对十分关键,它关系到钢板与被加固混凝土梁体之间的粘结是否牢靠,两者是否能共同工作。2)粘贴纤维法,它是利用树脂类粘结材料将纤维布、片材、粘贴于混凝土表面,利用其良好的抗拉性能达到结构修补加强的目的。

4、上部结构横向联系隐患问题维修加固措施

横向关联对于装配式梁桥来说十分重要,如果说横向联系结构遭到破坏,导致的后果就是单梁承受力,易造成结构损毁。对于板梁铰缝损坏、单梁受力的情况,我们通常采取剔除损坏的铰缝混凝土,在铰缝内加设钢构骨架,同时在相邻板梁间植筋使之彼此连接,然后重新浇注高标号的混凝土。

5、T梁横隔板维修保养措施

T梁横隔板隐患问题很多情况下,出现在干接头中。①干接头改造。一般常见的措施是将干接头改造为湿接头。做法是首先凿除干接头一定范围内的混凝土,视横隔板尺寸而定,然后利用与原横隔板钢构骨架同规格的钢构骨架将开焊、断裂的钢构骨架进行焊接,同时在横隔板下缘再适当增加受力钢构骨架,随后吊模浇筑水泥混凝土灌浆料,其有免振、快硬、高强的特点。②横向预应力,字面意思就是在横隔板处,沿横桥向方向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以抵抗过大的弯矩。先在横隔板处的T梁腹板下缘打孔,穿过螺纹钢构骨架或钢绞线,设置钢垫板,利用千斤顶等施加设计的预应力,使用锚具进行固定,最后利用环氧砂浆或聚合物砂浆对外露的钢材进行防腐保护完成对T梁横隔板的加固。

四、结束语

我国的公路桥梁的总长度位居世界前列,公路桥梁的维修和养护与道路建设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具有更高的作用。做好公路桥梁病害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及时对桥梁采取合理的维修与加固措施,不仅可以确保桥梁安全,降低维护成本,同时对于整个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各个城市里面的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城市在茁壮成长。高空坠落的事故也时有发生,人体从高空坠落产生的高速冲击力会对患者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的损伤,病情危重,同时还常常会合并颅脑损伤、骨折、多脏器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高空坠落儿童,年龄3-11岁,平均(5±2.3)岁,女20例,男30例。分类:泌尿系损伤7例、头面创伤3例、颈椎脊髓损伤9例、腹腔脏器伤10例、颅脑外伤11例,股骨、骨盆骨折5例,其它部位骨折5例。所有患儿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50例患儿入科室时能看到明显的躯体伤害和极度的心理伤害,45例(90%)出现了严重的昏迷。

1.2 方法

1.2.1 迅速检查与会诊 将每位入科室患儿儿童迅速认真查体,同时请院内外科有经验的大夫(必要时请专家)组织会诊:如普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五官科等。及时提出紧急检查和治疗措施,如:CT、MRI、DR、彩色超声波、胸腹腔穿刺等协助诊断,初步实施治疗性措施,并迅速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加压止血包扎等。然后将所有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结合患儿儿童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请会诊大夫或专家对患儿儿童的初步诊断进一步进行分析,再次做出诊断,提出最佳救治护理措施。

1.2.2 救治护理措施

(1)有效止血

高空坠落伤的儿童常合并腹腔内脏出血及大骨折的出血,腹腔内脏破裂出血较易发现,而往往忽视的大骨折出血量易造成漏诊,骨折伤员有大量血液丢失在软组织中,据统计,一侧闭合性股骨骨折失血量约为800~1200 mL,而儿童总血容量估计为80mL/kg。本组病例中,由于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入院手术时,患儿的生命体征较平稳,血色素维持在正常或偏低水平,为患儿手术及后期恢复打好了基础。对于坠落伤造成的复合伤患儿,在大量输液输血后出现不可解释的低血压,应高度警惕胸、腹、腹膜后的大出血,及时采用止血措施。

(2)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

由异物或分泌物造成的呼吸道堵塞是高空坠落儿童最常见的问题,可引起伤者出现窒息、青紫和呼吸困难。在现场急救中要首先查清有无呼吸道堵塞。清除堵在口腔、咽喉部的异物或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为进一步的救治奠定基础。判定患儿呼吸停止后,应立即对患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是:将一块干净的手绢或其它透气好的布料置于患儿的嘴上。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尽量张大嘴包严患儿的口唇。左手拇指食指捏住患儿的鼻孔,缓慢持续地吹气,看到患儿胸廓有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为每次两秒钟,连续吹两口气。吹气不要过猛,以免引起胃扩张。

(3)严密观察预防治疗并发症

高空坠落儿童病情复杂,常伴有颅脑损伤,各种脏器损伤四肢及脊柱损伤,胸腹部及骨盆骨折等,针对这些病情,处理时应先“重”后“轻”,即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即先检查颅脑、胸腹、骨盆后四肢,在处理这些情况时,必须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重度颅脑损伤时,患儿易发生恶性颅内压增高,颅脑感染以及低钠低钾等,尤其是在损伤或手术后的5-7天达最高峰。严密观察患儿的意识、生命体征及电解质变化;胸腹损伤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和血气胸,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可造成严重的后果;脊柱损伤易合并患儿机体功能损伤或功能障碍;骨盆骨折易合并MODS和ARDS等;本组有3例合并恶性颅内压增高,3例内脏损伤出血性休克,2例低钠血症。

(4)心理护理

儿童高空坠落多为意外伤,由于心理紧张、害怕和眼部疼痛,多数不能配合医生做好检查和处理,这样就给检查、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故护士应沉着、冷静,先稳定家长情绪,多给予心理安慰及必要的解释,再共同向患儿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对诊疗手段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2.结果

50例患儿中,16例3周后治愈出院;20例6周后好转出院;13例8周后好转出院;1例患儿入院13天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救治成功率达98%。

所有出院患儿在出院后第3月复诊,3例有颅脑后遗症(2例言语不利,1例癫痫);1例颈髓损伤导致双下肢瘫痪;治愈率达90%。

3.讨论

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孩子天真无邪,好奇心强,好动性强,安全意思较低,城乡郊区的父母偶尔也疏于看管孩子,所以高空坠落伤患儿儿童发生率较城市内高。高空坠落伤患儿儿童病情较重,而且又复杂,诊断、治疗、护理难度性大,如不及时明确诊断,快速系统治疗,死亡率较高,本资料50例高空坠落伤患儿儿童在急诊院前较快明确诊断,院内系统救治与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吴光辉, 高如生, 蔡智基, 林晖. 颅脑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80例临床总结[J]. 伤残医学杂志, 2001,(01):134-138.

[2] 邵海, 王建良. 高空坠落所致颅脑损伤及合并伤诊治(附80例分析)[J]. 包头医学, 2005,(03):145-148.

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3)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c)-099-0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成熟起来的一种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治疗方法。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完善及人工髋关节的质量越来越高,如今,每年约有200多万患者实行髋关节置换术[1],因此为越来越多的患者解除了疾病之苦,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我国近年来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随着其治疗技术的成熟完善和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其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也随之成熟完善起来[2]。较高的护理水平对术后患者的痊愈和提高手术成功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09年1月的23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制订护理措施,实施治疗护理的过程及效果加以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09年1月的23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观察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1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48~70岁,平均(61.8±1.6)岁;观察组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50~69岁,平均(63.1±1.4)岁。病因为:髋部骨折5例,股骨头坏死6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骨肿瘤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11例患者在实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均采用传统的一般护理模式,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健康宣教等一系列措施,并且进行术后随访,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预后[3]。

1.2.2观察组 观察组的护理方式并不与对照组完全相同。其针对患者个人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及其术前术后的状态、个人体质、性格、病程[4]等具体情况,综合起来给出护理诊断,然后根据护理诊断制订针对性、个性化护理措施,并付诸实施。

1.2.3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

2结果

2.1术后并发症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假体松动1例(9.1%),髋关节脱位1例(9.1%),关节深部感染2例(18.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假体松动1例(8.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痊愈时间比较

对照组痊愈出院时间为17~30 d,平均(18.5±1.5)d,观察组痊愈出院所用时间为15~20 d,平均(16.1±1.0)d。两组患者在痊愈所用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治疗手段,其切口小、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快、伤口美观等优点决定了其发展空间,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并采用了此种治疗方法,为患者减少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5]。随着手术越来越广泛地开展,其配合治疗与护理也日益受到重视。随着技术的成熟完善,护理也越来越多地侧重于综合护理[6]。通过对患者进行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分析各种护理诊断,制订个性化护理措施,使之更好地配合协同治疗,从最根本的问题入手,但又全面兼顾地对患者实行最适合其的护理,使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痊愈的目的[7-8]。

本文中,笔者在常规的一般护理模式下,即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健康宣教等一系列措施,同时采用针对患者个人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及其术前术后的状态、个人体质、性格、病程等具体情况,综合起来给出护理诊断,并根据护理诊断制订针对性、个性化护理措施,并付诸实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光齐,李展春,刘祖德,等.桡骨头置换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8,11(1):31-32.

[2]沈计荣,吉耀平,蔡文辉,等.活血Ⅰ号预防人工关节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3):210-211.

[3]丁慧丽,余艳丽,张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23-124.

[4]韩一生,朱庆生,王海强.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新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9):873-875.

[5]张韧,刘军,万利军,等.动力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1):48.

[6]许卫东,吴岳嵩.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猝死的原因及机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15(6):15.

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7.237

我科对2009年7月~2010年7月的骨科急诊手术500例患者,分析总结了骨科急诊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制定了一套与之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运用于实践中,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科2009年7月~2010年7月共收治急诊手术患者500例,男288例,女212例;年龄6~58岁,平均33.4岁;其中上肢骨折137例,下肢骨折128例,皮肤或软组织损伤105例,肢体离断伤2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89例,脊髓损伤致不全瘫16例。

方法:采用数字法把50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交流沟通、心理状态评估、问卷调查方法,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心理护理。统计、对照分析患者术前心理反应。

结 果

实验组患者240例情绪平稳接受手术,10例出现痛哭、情绪激动表现,心理护理有效率达96%,对照组患者46例情绪平稳接受手术,97例情绪低落,89例烦躁、紧张,14例决绝手术,4例有轻生表现,心理护理有效率为18%。

讨 论

很多骨科外伤患者既往体健,突如其来的伤害改变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状况,易出现不良情绪反应,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预后,同时使医疗纠纷发生率增多。通过众多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在临床的应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骨科患者多数突然遭受外界各种意外而导致系列外伤疾病,对他们的打击很大,加之伤后剧痛,且担心发生并发症或后遗症,以至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特别是肢体离断伤的患者意识到终身残疾,不愿与人交流,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常见心理反应:平素健康的人突然需要手术,会因为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手术无论大小,对于患者而言,都是一种刺激,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与烦躁情绪,护士根据病人术前心理反应的程度和种类、手术性质而灵活地采用心理护理措施,使之发挥更大效应。通过调查发现,骨科外伤急诊手术前现患者最担心、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①主刀医生的技术水平及术后效果;②担心疼痛;③担心医疗费用;④担心会影响工作和家庭。

护理体会

担心主刀医生水平及术后效果的患者:医护人员举止稳重,切忌惊慌失措、大喊大叫,以免产生消极暗示,造成患者紧张;护士用熟练的操作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应主动与患者交流,使患者有一种亲切感和安全感,接受患者的感受和看法,对出现的问题尽量给予及时的解决,以便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可告知患者主刀医生有多年的临床经验,且已做过很多此类手术。假如手术中有疑难情况,我们会及时组织全院有关科室和经验丰富的专家会诊解决,使患者及家属放心。

担心疼痛的患者: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利于休息和睡眠,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关怀的温暖;热情主动的与患者交流,平等的双向交流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告诉患者手术是在充分的麻醉下进行的,麻醉后便不再疼痛,使其产生信任感,能乐观地接受手术。

担心医疗费用的患者:对这种患者要尽量为其排忧,向患者告知医院的收费标准,并可建议医生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要考虑患者的费用问题,各方面尽可能为患者节省费用;告知患者,如果实在有困难无法解决,可借助有关机构反映来解决您的经济问题,保证治好您的病。安排亲朋好友探视,也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

担心影响工作和家庭的患者:护士耐心地与病人进行交谈,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确定病人的心理反应,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向病人和家属提供有关手术信息。详细介绍病人的病情,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手术的安全性要作出恰当的解释。对于手术复杂、危险性大的病人,应介绍医护人员是如何对病情进行反复研究而确定最佳手术方案,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极为负责。与手术成功病人同住一室,安排家属及时探视,同事和朋友的安慰和鼓励,能增强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减轻病人的术前焦虑。

心理护理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满足人的生命过程的护理需要,提高生命质量。促进病人的健康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接受、增加真正的自我尊敬,提高自信心与个人完善水平,促进人际关系和满足需要的能力。护理工作中必须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的各种权利,护士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因为自己是专业工作者便认为自己会给予病人最佳的治疗或护理,而把病人置于不能自助的角色中。只有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两者融为一体,存在于护理工作中,才能真正提高护理工作的效果。骨科患者多数突然遭受外界各种意外而导致系列外伤疾病,对他们的打击很大,加之伤后剧痛,且担心发生并发症或后遗症,以致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特别是肢体离断伤的患者意识到终身残疾,不愿与人交流,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些均会影响手术和治疗,不利于机体的康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抢救措施的同时,评估患者心理反应,识别并判断其所处的心理状态,及时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调整其心理问题,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从而达到尽快好转及治愈的目的,同时大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5)

轮转科室护士出科轮转,被轮转科室安排一名优秀护士到轮转科室补充护理人力,满足科室工作。所有轮转人员工资待遇由院内按科室同级人员水平给予发放。

2结果

2.1综合考评结果科室综合考评成绩优异。科室对骨干护士从工作方法、工作态度、护理缺陷分析、综合表现等4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8名骨干护士得分均在30分以上。专科理论考核、技能两项考核>95分;骨干护士核心能力培养领导小组对骨干护士届满考核,理论成绩平均91.5分,急救技能床边抽考,平均成绩99.5分,且对危重患者评估及抢救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2.2满意度评价科室、患者对骨干护士评价满意。骨干护士轮转结束,护理部安排骨干座谈,现场征询各科室护士长、带教老师代表共50人意见,对骨干护士在科室表现100%满意。床边调查当月住院患者,对骨干护士服务都非常满意。团队协作组成员对骨干护士给予肯定,能相互学习,团结协作。

2.3个人自我评价通过参加轮转,骨干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沟通与合作、实际操作与创新性能力较前有提升。并将其他专科先进的护理措施引进自己科室,促进了本科室护理质量的提升。

3讨论

3.1骨干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骨干护士通过重点科室7个月的轮转,增强了各专科护理基础知识和急救技能。轮转护士虽为科室的护理骨干,但受科室专业的局限,又缺少危重症患者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和实践,护理危重患者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书本学习理论知识目标不明确。通过急诊、ICU等科室轮转,学习观察危重患者病情变化、急救配合、气道管理、安全评估、急救设备的熟练使用及危重患者的组织管理,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救治能力。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骨干护士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判断病情,科室带教老师指导,制定护理计划,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是重危患者抢救成功的基础,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再培训、拓宽其知识面十分必要[3]。参加重点科室轮转,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急救知识和理论技能实践能力。通过考核,骨干护士专科理论、技能成绩较前明显提升,急救技能床边抽考时,对危重患者健康评估及抢救能力较前有了提高。

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6)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质量改变、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及易致骨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目前,全世界患OP总人数超过2亿,是位居第6位的常见病、多发病[1],也是一种重要的老年性疾病[2]。通过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指导与管理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诊断均符合合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学科组建议的诊断标准,年龄50~80岁,均无骨折,以腰背痛为主就诊[3]。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程长短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内分泌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外,给予综合性的护理指导与管理措施,随访观察腰背痛缓解情况,骨密度改善情况以及骨折发生情况。①健康教育:维在骨质疏松的治疗及预防药物中,活性维生素D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药物既能增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促进新骨形成,又能减少骨量的丢失。②饮食管理:为了维持骨骼健康,延缓骨量流失,人体需要每天从饮食中摄入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老年人每天钙的摄入量应不少于800~1000mg,含钙高的食物包括各种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米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有禽类、蛋类、动物肝脏等。③运动指导:维持每天适量的运动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适量的户外运动,并保证充分的日光照射,在预防骨质疏松中具有重要作用。④用药护理:指导患者应根据不同的疏松程度,按医嘱及时、正规用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掌握合理的用药途径;每种药的用法、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钙剂服用最佳时间在晚上临睡前比较好[4],因甲状旁腺介导的骨吸收主要发生在晚上空腹时;服用钙剂要多饮水,减少泌尿系结石的机会。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改善较慢,在服药的同时,提醒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影响疗效。⑤并发症预防:入院即加强安全防护的指导,帮助评估诱发跌倒因素,告知跌倒的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房内设施简单,病床高矮适合,房间设防滑标志,卫生间设坐厕并安扶手,走廊设扶手。指导老人起卧缓慢,站稳后移步,提高动作协调性。

观察指标:随访1年,观察腰背痛情况,骨密度改善情况以及骨折发生情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结 果

实验组再发腰背痛,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骨密度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再发腰背痛、骨折发生、骨密度改善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讨 论

老年OP又称二型OP,属于原发性OP的一种,男性在70岁以后出现,女性在绝经后20年出现,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倍,活动不足、日照减少、微量元素、维生素D缺乏等都是老年OP的诱因。采取系统化、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与管理,不仅能有效防止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康复及预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给予积极的综合性的护理措管理及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231.

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7)

1.1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来来我科就诊的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救治)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程序),每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排除严重创伤在抢救室死亡者、发病前有严重心肺脑肾等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接诊、心电监护、伤口有出血者给以止血、包扎,完成动静脉采血,给予静脉输液。休克患者予以电除颤、心肺复苏,以上操作均由一名护士独立完成。

1.2.2试验组

试验组采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救治,护士首先对患者进行初步判断、评估,然后处理气道,进行呼吸道管理,同时建立静脉液路或中心静脉置管,完成以上工作后需再次查体。(1)初步判断、评估:接诊后一名护士快速查体,通过查体迅速判断患者的伤情,以便于初步评估患者伤情及身心状况,并由医生确定首先给予何种抢救措施。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包扎等,操作由另一护士完成。(2)气道处理、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呼吸通路,给予患者氧疗或机械通气。由一名护士主要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如患者由于出血而致呼吸困难,不进行有创呼吸。(3)建立静脉液路或中心静脉置管:休克患者需大量、快速输血和输液,应先快速补液,继以输血;监测中心静脉压,应维持在5~10cmH2O(1cmH2O=0.098kPa)。一名护士负责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做好补液和给药的准备。另一名护士协助医生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同时监检测中心静脉压。(4)第二次查体:主要是为了避免初次查体遗漏,故进行第二次系统查体,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建议两次查体由不同的护士担任,避免第一次查体后形成的主观印象。(5)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设置各参数,完成心电图、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SaO2)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给予必要的救治措施。同时采集血、尿标本进行生化检查及血气分析。另外,护士应做到急救药品定点放置,并熟悉各种急救药物的用法和用量。护士应做好创伤患者的抢救记录。

1.3效果评价方法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采取抢救措施后,生命体征平稳,送科室或手术室无生命危险,即可定为急诊抢成功。有效抢救时间为接诊到术前(或住院)准备完成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为(20.1±6.2)min,低于对照组的(29.4±5.8)min,试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95例(4起),爆炸伤一起43例,均为男性,年龄21~32岁;交通事故伤害两起,其中一起17例,男14例,女3例,年龄18~36岁;另一起损伤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12~46岁;这两起交通伤害,司机均为严重胸部损伤合并下肢损伤;群殴伤害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9~52岁。

1.2 损伤类型 爆炸伤一起43例,均有皮肤烧灼伤,其中大面积皮肤烧灼伤9例,轻度皮肤烧灼伤26例,合并严重呼吸道灼伤7例,合并骨折1例;交通伤害40例,呼吸心跳骤停1例,软组织挫裂伤28例,四肢骨折5例,颅脑损伤1例,严重胸部损伤合并四肢骨折3例,腰部损伤1例,肩关节脱位1例;群欧伤害12例中,颅脑损伤5例,四肢骨折1例,颌面部损伤2例,多发软组织损伤4例。

2 治疗和护理

2.1 建立绿色生命通道 病人来院后,急诊科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畅通绿色生命通道,按急救护理流程,紧张有序的抢救、护理急危重症病人。主班护士及时上报院领导,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会诊和接收准备;急诊科护士长组织医护人员分组有序的登记、接诊,并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护士迅速为每位病人建立静脉通道1~3条[2]。

2.2 救护措施 呼吸心跳骤停者迅速给予心肺复苏;呼吸困难者及时开放气道并吸氧;可疑骨折者及时给予临时夹板固定;开放损伤者,直接送清创手术室清创缝合;血气胸者,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排气。颅脑损伤严重者,迅速降颅压的同时明确检查定位,转送手术室或ICU。对于群体煤矸石爆炸伤患者,由于污染严重、伤员多,采取及时分流、清洗、隔离、控制感染等多项措施,多科参与协助的整体救治模式,使病人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对所有来诊病人汇总登记后,注明转归和去向,一式3份,科室自己存档后再分别上报医务处、护理部各1份。

3 结果

95例群体多发伤患者,除1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系颅脑重度损伤合并多发复合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伤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无医疗护理纠纷发生。

4 体会

近年来, 创伤和疑难杂症病人逐年增加,且危重伤病人疾病谱广泛,伤情危重凶险,极易失去抢救时机[3],也极易出现纠纷,这就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救护和采取措施。在急诊科,要服从科主任、护士长统一调配指挥,按急诊管理流程有序接诊。所有医生、护士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明确分工,相互配合,护士要根据病人的病情酌情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的急救措施,争取抢救时机,稳定病人情绪,形成以提高整体护理效益、减少医疗意外为核心的护理过程,有效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9)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9-0109-02

doi:10.14033/ki.cfmr.2016.19.058

多发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的急症,损伤部位多,一般多伴有大动脉损伤、脏器损伤、复合损伤等情况,病情严重复杂,假若抢救不当,随时会有生命危险[1]。因此,及时正确的抢救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十分重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对2015年1-12月收治的39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积极救治的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急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外科救治的39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28~69岁,平均(37.28±10.92)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23例,高处坠落伤14例,斗殴伤2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24例;受伤部位达2处者17例,3处及以上者22例。

1.2 护理

1.2.1 急诊初步处理 (1)迅速评估病情。多发性骨折患者被送入医院后,急诊护士应迅速接诊,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受伤的部位、时间、原因及处理经过。询问病史的同时,立即解开或剪开患者衣裤,检查患者受伤部位,评估损伤程度,观察患者呼吸、心跳,结合患者或家属主诉,初步判断危及患者生命的损伤,立即采取措施紧急处理。(2)呼吸道管理。急诊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立即清除口腔、鼻道内的血凝块、分泌物和呕吐物,避免引起窒息。患者多处骨折,失血量大,早期给予持续吸氧,5~6 L/min。对呼吸抑制者立即行气管插管术,呼吸机辅助呼吸。(3)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有效血容量。急诊护士要预见性的快速建立2~3道静脉通道,避免因患者病情变化静脉塌陷无法穿刺。快速补充有效血容量能维持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按照补液原则先后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一般在入院1 h内输入液体不得少于1000 ml。护理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压、血气、尿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避免因输液过快导致循环负荷过重引起急性肺水肿。如无条件观测中心静脉压的,当成人尿量大于30 ml/h时,考虑血容量基本补足,可减慢滴速。(4)病情观察。多发性骨折常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骨折局部剧烈疼痛会掩盖早期症状,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在骨折处理的同时,急诊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每10分钟监测生命体征一次,及时发现潜在的其他损伤。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皮肤黏膜、尿量变化、疼痛程度、皮肤张力和温度以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发现患者面色紫绀或者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脉压差缩小,考虑休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如伴有多脏器损伤,要考虑多器官的因素,避免超量补液,并尽可能利用监测手段[2]。当尿量

1.2.2 疼痛护理 多发性骨折常伴有剧烈疼痛。通过询问和观察,急诊护士要明确患者疼痛的部位和疼痛程度,分析疼痛原因并作出针对性处理。在护理过程中尽可能不要搬动患者,避免加剧疼痛;检查外固定是否适当,避免过紧造成局部肢体缺血或者过松引起骨折端移位。患者疼痛难忍,确认无其他损伤和严重并发症后可给予镇痛药镇痛治疗。

1.2.3 心理护理 患者发生多发性骨折后,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悲观、害怕、孤独情绪不稳、易冲动等多种不良的心理状态[7]。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甚至会失去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急诊护士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耐心疏导他们的负性情绪。家属不在身边的要想尽办法及时通知家属来院陪伴。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让患者能感受到急诊护士柔的一面;在救治过程中,要沉着冷静,动作麻利,操作熟练,体现出快、准,让患者或家属能感受到急诊护士刚的一面。这样可以培养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减轻患者或家属的不安心理,有效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救治。在紧张的护理过程中,急诊护士要合理分工、合理分配时间,将患者的初步诊断、下一步处理措施以及疾病的预后告知患者或家属,让患者或家属心理有充分的预期,并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疾病。同时,要引导患者家属在生活、精神上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

1.2.4 并发症护理 (1)脂肪栓塞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多发性骨折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发病急,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患者死亡。为降低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早期有效固定患肢后尽量避免搬动,特别是以长骨为主的多发性骨折。及时发现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症状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急诊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皮肤黏膜的变化。一旦考虑为脂肪栓塞综合征,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开放气道,高流量吸氧;必要时马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迅速开通静脉通道,持续心电监护。早期足量使用激素减轻脑水肿,冰帽降温降低脑组织的耗氧量,使用脱水剂降低脑组织代谢。(2)骨筋膜综合征。骨筋膜综合征多见于肢体创伤后,处理不当会影响患者肢体的正常功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急诊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早期确诊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时彻底地切开减压,有效应用抗生素及补充血容量,加强基础护理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并发症[8]。

2 结果

被送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外科就治的39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病情稳定后收入院治疗或行急诊手术治疗的36例,其余3例死亡(1例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考虑为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急救成功率为92.3%。在急诊救治期间,发生1例患者并发骨筋膜综合征和1例患者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因急诊护士观察仔细,发现早期疑似症状后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经对症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

3 讨论

多发性骨折是急诊外科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如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早期正确的病情评估是急诊救治的关键。因此,急诊外科护士通过简单的问诊以及快速的体格检查能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程度,优先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皮肤、尿量的变化,遵医嘱及时处理。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及时有效的固定以及包扎止血,避免出现并发症。多发性骨折患者合并多种生理创伤,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往往也会导致患者的心理创伤。由于伤情突发、严重,患者家属难以面对事实,焦虑、不知所措。急诊护士应根据不同患者及家属的特征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病情、处理措施以及疾病预后。语言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尽量让患者或家属能快速做出决定。同时鼓励患者或家属,争取得到他们的配合,保证急诊救治的顺利进行。本组患者中,通过早期正确的病情评估、急诊救治和精心的护理干预,36例患者病情得以控制转入病房或行急诊手术。通过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1例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和1例脂肪栓塞综合征,及时通知医生给予针对性处理后恢复良好。多发性骨折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快速处理,与时间赶速度。这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遇到突况时可以处乱不惊,胆大心细。因此,急诊护士在工作之余,要加强业务的学习以及急诊的应急演练,能为急诊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对多发性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能提高急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黄典清,尤福萍.多发骨折并休克在基层医院的抢救护理[J].右江医学,2012,40(5):752-753.

[2]康先启,周初松.68例多发性骨折的治疗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1):65-66.

[3] Heithan T H,Bruce C K,David W M,et al.Postinjury multiple organ fail-ure:the role of the gut[J].Shock,2001,15(1):1-10.

[4]崔定风,马咏梅.多发性创伤合并骨折的急救护理体会[J].新疆医学,2010,40(4):104-106.

[5]郑晓明.多发性骨折130例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8):5-7.

[6]王金玲.63例多发性骨折并休克抢救的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6):111-112.

骨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10)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CNP)为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是指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主要是说护理人员根据一些特点对疾病进行诊断,同时根据这些实施适当的、详细的而且井然有序的护理措施,按照制定的计划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1]。具体依照每天制定的护理计划,对有些特殊患者住院制定住院期间的治疗详情。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对患者提出的要求给与满足,最大限度的降低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可能引起的不良事件,降低患者住院所需的时间。临床护理路径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属于一种综合的、跨科学的整体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促进疾病的康复,加深对疾病的了解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现今临床护理工作已经应用于多个科室。我院选择诊治的60例骨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我院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诊治的60例骨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所选的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骨损伤,排除患者冠心病、糖尿病、肝肾功能损伤以及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所选的60例患者中,36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年龄在20~74岁之间,平均为(46.3±2.6)岁;骨折类型:16例为上肢骨折,20例为下肢骨折,12例为肋骨骨折,8例为骨盆骨折,4例为其他骨折;将所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信息,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详细制定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这个过程需要护患之间的紧密配合,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所了解,在过去的健康教育基础上,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路径。为了确保护理路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本文依据临床上对患者资料的调查结果对相关资料进行查询,同时组织资历较高的护理人员依据多种疾病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方案,对骨科患者的相关健康教育路径进行编写,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完善。临床护理路径的不断运用,在患者入院时即向其发放护理路径表,同时将其悬挂在床位部,通过床位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路径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案、护士长应定期不定期的查看护理路径实施情况,对其进行跟踪指导。

1.3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表示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为93.33%,满意度为95.83%,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分别为71.67%,75.00%,88.33%;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的达标、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6±4.2)d,对照组为(19.2±6.3)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时代步伐的稳步前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相应的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现今医疗卫生行业存在激烈的竞争,医疗想要具备一定的实力,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就需要不断的提升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这不但会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同时也会提升整个医院的名气。在医院中骨科是一个重要的科室,患者量较多,病情较为严重,因而应对骨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操作,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临床护理路径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最初提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治疗成本进行控制。主要是:①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进行适当调节,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中需要制定相应的表格,通过表格来调节各类医护人员的行为,以免由于学科差异引起的沟通障碍,同时在临床护理路径中还要不断的提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程度,降低之间存在的模糊缓解,这也是降低护理成本的一种方法[2]。②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患者接受有效的护理措施,通过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路线图,确定护理人员的护理重点,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实施护理以及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这是护理措施的关键,这样不断能够减低护理中存在的盲目性,同时还能更好地提升护理的效率。③护理人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临床护理路径为各种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而且也提升了护患之间交流的时间,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认识程度,也让护理人员的满足程度得到上升。总而言之,骨科患者在护理操作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促进患者更好的配合诊治工作,进而提升治疗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中学女生教育 下一篇: 信息化产业发展趋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