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工程项目信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3 17:01:36

在建工程项目信息

在建工程项目信息篇(1)

0引言

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领域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和成果,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主要是由于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即:建筑工程项目整体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配备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存在缺陷等。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参建单位多、工序繁琐复杂、参与人员杂、交叉作业等特点,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信息、资料。针对建筑施工的流动性、个别性、复杂性,必须事先制订好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使流动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相互协调配合,这样才能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职能。在传统的建筑工程信息管理模式中,项目上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单据等纸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整个过程既费时又费力,同时也有可能会产生错误,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部门之间的交流程度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产生的信息流量越来越大,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依靠传统的信息交流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因此,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应用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还可以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2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项目整体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信息化管理虽然已经应用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但是,由于信息化管理体系尚不完善,整体信息化水平偏低,使得建筑工程项目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低,无法有效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管理,难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计算机软件管理只是应用于建筑工程预算、结算等方面,而在具体的相关资料管理、现场材料管理、人员调配、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却依然需要人工来完成。

2.2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配备不能适应发展

需要虽然在以往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培养、锻炼了一些人才,也积极引进了一些信息化方面的人才,但总体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不仅数量严重不足,结构也不甚合理,素质也有待于提高。高层次的智力资源严重短缺,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创新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较远。目前,尤其缺少既熟悉信息技术同时又了解、熟悉建筑工程专业的复合型技术骨干。

2.3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存在缺陷

现阶段,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对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存在缺陷,使得现有的信息化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这样就会导致已创建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只能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部分工作中。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无法依据信息化系统实现快速交流,阻碍了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推广与应用。

3强化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加大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投入力度

建筑工程相关部门应加大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投入力度,使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得到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推广与应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知识、信息、文化等软要素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先进的网络平台,减少了人为的信息过滤,使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沟通更流畅。因此,应不断加大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投入力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3.2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推进的关键内容,能够为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运行提供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引进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对在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计划地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信息化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建立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针对所培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考核,并针对考核结果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惩罚,这样可以激发信息化工作人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水平,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人才素质能力,实现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推广与应用。

3.3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

为了顺利开展和推进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的顺利进行。同时,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各个管理部门,部门领导再将责任细化到每一位信息化工作人员身上。一旦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充分提升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可以有效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顺利实施。

4结语

通过加大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投入力度,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明军.对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J].建筑管理现代化,2016(11).

在建工程项目信息篇(2)

1 引言

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致以及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建筑行业由于其施工人数众多,分散性和移动性大,以及工序流程繁琐的特点,使得利用传统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变得更加困难。对于国内的建筑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的进程,此时特别是在大型的设计院以及发达城市的建筑行业中首先体会到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计算机辅助制图等大大提高了建筑业的工作效率。随着工程量的逐步加大以及工程项目的增大,数量巨大的图纸以及相关数据资料等,在进行分类以及查询时变得越来越费时费事,由此,建筑业采用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成为必要。

2 国内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也逐步发展起来,同时建筑行业中的信息化管理也越来越受政府以及诸多企业的重视,部分企业也逐步实现企业信息网络的建立,作为企业建设工程项目信息交流的平台。随着现代化项目管理的大力推进,在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却也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于一些设计院来说具有完备的内部网络系统,以及相应的专业管理应用软件,但由于管理状况落后,不能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其二,信息化管理并不能有效的落实到相关部门。主要表现在相关企业公司不能接受信息化所要求的对企业管理方式改进的要求。致使,信息化管理不能落到实处,而越来越多的管理机制以及管理的基础工作等阻碍着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造成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举步维艰局面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筑行业的相关领导对信息化管理的片面认识。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必然需要一部分时间与经费购买相关的应用软件,而领导迟迟不作为。②企业内部以及在建设工程项目上没能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诸多企业虽然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但在实际运转与操作时却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③缺乏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没有养成信息化管理的习惯等。

3 加强国内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中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基于表格以及单据等纸质形式,而信息的加工以及整理则完全由手工来完成。总之,信息从它的产生以及过程中的整理和加工,都是以一种较为缓慢的形式进行的。然而,随着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逐步扩大化,施工技术的难度以及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各部门信息交流趋于频繁,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也越来越复杂,这时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解决。而竞争激烈的今天,为保证企业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则实现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成为必要。

4 加强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策略

为适应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中信息化管理成为必要。笔者认为,企业公司加强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摒弃原有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依据信息化管理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企业的管理系统。由于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是在一定的行业以及在企业中运作起来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开发基于网络平台的多项目的管理系统以及规模较大的大型项目的管理系统,其首要任务就是解决企业原有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若企业想信息化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迅速构建,则就必须先改革企业传统的作业流程,改变企业原有的管理组织以及管理职能的分工,重新构建符合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其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其内容包括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以及项目管理流程等在内的细节内容。当然,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需要各个企业之间进行更多的信息交流,由此,在企业间信息的交换就要考虑企业与项目信息的整合以及其标准化。则完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中信息化管理高效进行。

其三,对建设项目管理的标准化以及对项目管理组织文化的建立。随着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实施,其企业中的组织文化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毕竟企业的组织文化将牵扯到企业项目管理的模式以及组织和运作模式等都是以价值观以及文法和法律为基础形成的,由此建立合适的现代项目管理的组织文化也是为信息化管理做基础。当然,在建设项目管理的建立过程中,若使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化建立成为必要。

5 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切实有力的竞争力。就目前国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状况来看,其企业中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以及计算机系统等的应用已经不再是企业发展的障碍,而是企业中的管理体制以及管理组织等。由此,企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在分析当前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建立的现状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一套全面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在为提高建设项目管理质量以及效率的同时,也为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亚文等.信息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1.

[2]党卫东.浅谈建设工程项目的范围管理[J].山西建筑,2008.

[3]钱建春等.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施工技术,2004.

在建工程项目信息篇(3)

建筑业作为一个社会发展必备的行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国内外的现实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建筑业正是发展和提高建筑领域项目管理水平的关键时期。

一、推行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必经之路是打通PDCA循环

结合当前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具体现状,PDCA循环可以也应该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水平和不同的控制目标上进行。

1、PDCA在不同的层次上的循环

PDCA在不同的层次上的循环,可以体现在企业层次上对每一个步骤和行动实行一整套的计划、执行、检查反馈和处理来进行。也可以在项目层次上对实施项目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反馈和处理的全过程进行。还可以在每一个项目的每一分项、每一步骤或每一阶段来进行PDCA循环控制。

2、PDCA在不同的水平上的循环

PDCA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可以体现在项目管理的成熟度模型上。在推行项目管理的初期,主要是依靠人们手工制的定各类计划。依靠人的知识、经验和本能进行执行,依靠原始的手段如手工检查、计算得出的数据进行反馈检查,从而得出的处理措施和办法也是比较原始的,使得实现的结果也许会和最初的目标有所偏差。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项目管理思想的普及和提高,电脑逐步替代了人们的手工工作,人们对某些手工计算或控制难以达到的结果处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于是PDCA循环得以在更高一级的水平上打通,对项目管理更加得心应手。

3、PDCA在不同的控制目标上的循环

再有,PDCA循环在不同的控制目标上进行,体现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目标分别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比如分别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进行PDCA循环的全过程控制,也可以把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当成一个目标进行PDCA循环,使最终目标不致产生太大的偏差。

4、PDCA循环的现实应用

PDCA循环在不同的层次上,以及在不同的控制目标上进行,这是比较好理解的,当前实行的许多项目管理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实行项目管理信息化之前,施工企业对项目的执行也实行项目管理,也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反馈和处理这四个过程,但基本上是靠手工进行。对每一个计划的编制,由于人的知识、经验、责任心、对市场的把握程度以及对技术的实施情况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对简单项目的洞察可能还可以,但对复杂程度高、规模比较大的项目可能就无能为力了。处理讲求的是事后控制、纠正偏差,但如果数据不准确,人们也有理由怀疑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整个项目的执行得到了保障,使目标在不断纠偏的过程中得以一定程度的实现。打通PDCA使我们实施项目管理的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有赖于先进的管理手段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是广大企业领导者和项目经理们所苦苦追求的事情。对项目经理们来说,在实施现场项目管理时,对三大控制--进度、质量、成本的着重点或有不同,但要达到有效的控制,就得把三大控制当成一个系统来进行,缩短各类数据的处理时间,加快决策的时效,提高管理的准确性。而要实现上述有效的控制,需要施工企业找到有效的工具。

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建立先进、高效的管理系统,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使企业从容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凡的信息时代,信息处理的方式和手段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如果不善于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企业的一切将毫无优势可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管理创新,迫切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与之相适应,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可以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也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的管理手段。

三、开发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实力的竞争。而实力的提升,有赖于企业能不断地承接到项目和不断地开拓新的发展方向。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要素-进度、质量、成本,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是人们密切关注的目标。但就更直接影响企业的最迫切的目标而言,还是对成本的控制。即将到来的建筑行业的大洗牌也将很大程度上在成本控制和企业融资能力的这一环节。

1、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复杂性

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的意识是清醒的。对于控制"跑、冒、漏、滴",对于过程控制,对于制定种种的规章制度,往往是不遗余力的,企业领导有些还会亲自身体力行。但往往都无法落到实处。项目的成本管理往往也是起到一个事后做账汇总,形成报表应付各种纳税、审计了事。这都是没有好的实施工具和抓住项目管理的实质引起的。

管理学认为,过程管理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活动。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因此,项目管理中的PDCA循环也是一个过程管理,控制好PDCA循环中的每一个过程,就能为成本管理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管理学还认为,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不断的学习。因而,只有在建筑施工企业掌握了较低水平的管理技能后,才有可能掌握更高一级的管理技能。因此,切合实际的项目管理方法才是更可取的。

2、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以创新精神进行业务流程再造(BPR)

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套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引人,对每个员工的工作方法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只能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以创新精神不断对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使企业及员工逐步适应管理信息化带来的冲击。

施工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被分割为一段段分裂的环节,每一环节关心的焦点仅仅是单个任务和工作,而不是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存在管理混乱和许多重复无效的业务流程。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如果仅仅用计算机系统去模拟原手工管理系统,进行原有业务系统的电子化,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BPR是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对在手工方式下形成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再设计,需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管理方法、组织机构,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整合。BPR是提高企业项目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不可逾越的阶段,是一次深刻的管理基础变革,是一个管理创新的过程。只有这种"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才可以使企业对项目的管理彻底摆脱困境,重获新生。管理信息系统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思想,BPR正是贯穿于管理信息系统自始至终的思想精髓,把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看作是BPR实现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建工程项目信息篇(4)

建筑工程项目由多个子项目构成,不同的子项目管理方式与内容也不尽相同,需要依据不同的层次进行分层管理,而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项目的情况变更,了解项目的施工进度。同时还能够实现不同项目之间的并行管理,实现项目总体与项目分部之间的科学化安排与系统化管理,保证建筑项目整体工作流程的规范,形成子项目独立监管运行与项目总体协调并进的发展模式。

1.2为信息化系统平台搭建奠定基础

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搭建是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更高阶的形式,集合了项目工程管理与团队控制管理在同一平台的信息交流,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降低了无效的人力与材料资源的浪费。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对各个项目中的材料资源、人力配置、工程进度进行分析,建立更加有效快捷的项目规划,保证工程项目的连续运行。

1.3便于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成本的节约

经济性是信息化管理最为明显的工程意义。在建筑工程的准备阶段,便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工程项目的所有流程、支出成本进行预算与控制,并且是实际实施过程中还能够及时的进行信息更正与反馈,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在项目施工阶段,能够及时对工程耗费成本、市场价格变动与人员流动等因素进行成本管控,降低成本支出,较少浪费,在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2. 建筑工程项目中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管理流程没有统一的标准

通过分析国外的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运用的一些成功案例可以发现,标准的信息化管理流程能够带来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相比国外,国内的信息化管理流程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同时在信息的收集、共享与利用平台、手段方面与国外还有明显的差距,有些数据存在重复输入、数据信息落后无法真实反映实际信息等现象,不同的项目、地域之间信息数据封闭,导致信息的流通性差,这些都是信息化数据管理中缺乏统一的标准的具体体现,已经成为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发展的主要障碍。

2.2信息化技术应用范围没有普遍性

整体上来看,国内的信息化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传统的管理模式仍然普遍存在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过程粗放、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过程混乱仍然是大部分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信息化管理的运用与普及仍没有达到一定的乐观程度。

国内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应用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理解,同时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因此,表面上在网络互联与文件传递方面实现了网络化,但对于更深层测的工作流程规范、资源分配与成本控制等内容,仍然缺乏一个实质性的应用。此外,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还受到地域位置与行业特点的限制,经济发展快、水平高的区域,对于信息化管理方式的接受程度较高,认识也更为深刻与正确,反之,则无法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推广与发展。

2.3信息化管理机制与系统不完善

市场化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使得不同的建筑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间接导致了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与发展,而工程项目在各个环节的独立性又进一步阻碍了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发展,即便有些区域具有完善的企业发展制度条件,仍然无法促进信息化制度的建立,使得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工作内容与命令传递无法高效进行,甚至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实施,无法保证施工质量。

2.4专业性的信息化人才缺失

专业性的信息化人才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化管理人才的严重缺失,经常出现一些管理人才不具备专业知识与能力而在岗位上进行管理操作的情况,或者是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与教育的人在岗工作,使得信息化管理工作混乱,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发展,而国内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局限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况,导致国内信息化管理技术无法取得提升,甚至出现了走下坡路的情况。另一方面,专业化人才的缺失使得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能力不够强,无法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各个方面的应用。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计划编制、投资管理、项目进步编排、项目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但在目前的这些方面使用的管理软件仍以国外软件居多,国内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只占很少一部分,且应用对象集中在单一模式的业务中。此外,功能模式单一的软件在项目整体运行中还会出现兼容与连接困难的问题。

3. 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方法

3.1统一建筑工程信息系统的构建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内容庞杂,涵盖了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内容,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文本图像、数字报表、编程等内容,各项目之间的交流都建立在这些内容之上,因此,通过架构统一的建筑工程系统,将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分为投资、生产、企业决策、售后服务等多个内容,以此为基础实现各个项目在信息管理系统当中的协调安排。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要秉承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以最小的资源付出,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信息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对建设项目统筹安排,依据收集到的信息与国家信息化建设政策与原则,建立相应的信息网络,既能够统筹安排建筑工程项目内容工作,又能够与国家工程信息网接轨,实现工程项目尤其是重点工程项目数据的监测控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3.2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的搭建

在建立统一的工程信息系统之后,便可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搭建系统平台,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应该准确涵盖项目各施工方如工程部、监督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面意见,建立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信息渠道,保证项目信息的实时共享与稳定传输,进而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与规范化。平台搭建过程相对复杂,涉及办公财务、物资分配、设备管理、工程计划等内容,因从整体框架出发,逐步细化,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方法搭建系统平台。

3.3信息化管理意识的提高与专业队伍的培养

在建工程项目信息篇(5)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房建工程;BIM

Key word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BIM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071-03

0 引言

房建项目建设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不仅技术、资金高度密集,而且技术复杂、工程投资大、质量要求高、集成程度高、关联范畴广、涉及专业多、建造周期长。企业投资效益、建设项目的成败、是否能够持续有效发展都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工程项目建设的目标是少投入、多产出、快建设、高质量、保投产。因此,必须注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确保建设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安全的进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逐渐意识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性,纷纷开始运用信息技术来改革和完善自身企业,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现阶段对于企业而言,实现信息化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高效益的必由之路,如此,将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自动化和系统化。

1 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意义所在

项目管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抛弃了传统的手工信息处理方式,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还使用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数据库等来进行科学的信息收集、加工、整理、存储以及处理应用并且辅助决策,以此来提高项目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管理效率,并为企业与社会带来了经济效益。

最近几年,大多数管理企业已经迈向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其信息交流以及管理都被信息化管理系统所取代。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有了自身的网站,里面的内容大多是企业业绩的展示,是以信息为主要目的的。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其建设的主要意义体现在:①企业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个平台,来进行办公管理。这个平台在加快信息交流速度的同时,还减少了传统管理方式下的弊端,使得每个员工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就可以进行信息的共享。比如文件的接收以及资料上传、公告通知等。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及时的采集和存储分析等操作,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管理。②在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个平台上,可以建立资源以及信息库等,以便员工进行及时的查阅。而且还可以进行远程监控的管理方式,各个项目管理部将采集到的各类相关信息通过资料上传的方式上传到了这个系统平台上,项目管理部与企业之间既可以进行信息的沟通,又能满足企业领导对项目的远程监控管理。针对现代企业的承接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其远程管理在项目管理上占据了突出优势。

2 房建工程传统项目管理的弊端

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组织构架如图1所示,该模式是以工程项目的项目划分建立的项目式组织架构。该模式的优势是纵向管理比较顺畅,而且能够比较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比如该模式下管理效率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房建工程传统项目管理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业主直接委托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开展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协调和工程安全质量监督。二是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各个部分之间的界面管理工作量大而复杂。三是项目管理混乱,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各司其职。四是工程管理队伍不稳定,难以培养和形成高素质的专业工程管理队伍。

3 应用BIM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构建优势分析

传统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由于诸多客观原因的限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甚至会造成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基于BIM构建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具有传统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优势外,还能满足以下要求:(模型图如图2所示)

3.1 可视化

在传统的建筑模式下,通常起导向作用的是平面的施工图纸,而应用平面的施工图纸作为导向缺点明显,即立体感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难免出现误差,很可能会影响施工质量。然而BIM技术的引入,以其三维、四维、甚至N维的可视化强大功能,能够将建筑物的方方面面进行数字化表达,以一个近乎真实的立体建筑物模型展现在公众的面前。

3.2 协同性

由于建筑项目工程涉及的部门较多,在传统的施工模式下,即使各部门施工前对项目各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因为施工现场变化各异,也难免会在实际施工中纷争不断,影响施工质量,甚至造成施工安全事故。因此,为最大限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在事故发生前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BIM技术所特有的对项目各方的意见、建议进行交流和汇总的强大功能,并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对施工工序进行模拟,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施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利于及时将可能存在的问题排除,做到“未雨绸缪”。

3.3 模拟性

BIM的模拟性技术特点,是指BIM不仅能在项目设计阶段实现对建筑物的模型模拟,通过三维、四维的效果图来消除以往图纸设计的缺少直观性的缺陷,还能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达到模拟的效果,即是说模拟施工建设的整个过程。在整个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通过利用BIM能够将所有的流程和环节模拟出来,具体如图2所示,而在模拟施工建设整个过程的过程中,可以将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显现出来,便于项目各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如此有利于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3.4 关联性和一致性

关联性是指在BIM技术下,项目设计模型中的各项数据都是相互关联的,一旦某项数据发生变化,与其相关的其他参数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确保项目能够正常顺利的进行。另外,项目数据信息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具有一致性,只需输入一次技术数据参数即可,不会因项目进度的变化而出现改变。

通过上述对BIM技术特点的分析不难发现,BIM技术的基础是信息技术,载体是计算机,它是一种能够对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整合的信息管理模式。

4 BIM的应用

与传统的二维设计信息相比,BIM的三维信息传递方式,把建筑物的三维形态展示在信息使用者面前,提高了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可以说,BIM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编织了一张大网,通过这张网,各单位在各个阶段都可以准确、及时地得到工程建设的相关信息,据此进行决策。

4.1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应用于设计阶段,BIM准确的称呼应该为“3D参数化设计”。设计人员通过使用各种工程参数来创建、驱动三维建筑模型,同时利用三维模型对建筑的各种性能进行多方面分析与模拟。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可建设性进行仿真实验,实现实时的三维可视化,在施工之前便可发现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改与补充。完善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为安全和高效施工奠定了基础。在管理过程中,BIM数字化设计图纸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检索、识别、数据整理等方面的优势的采用,使管理者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建筑物构件的特征信息,减少因修改方案而造成的工程损失和成本增加,保证了管理质量。

4.2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基于BIM的4D虚拟建造技术是将设计阶段所完成的3D建筑信息模型附加以时间的维度,构成4D模拟动画,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模型并借助于各种可视化设备对项目进行虚拟描述。通过可视化的工程进度安排,BIM的4D技术可以弥补传统的平面网络计划的不足,使进度计划更加直观。在虚拟的环境下,BIM通过与网络计划技术的集成,可以按月、周、天直观地显示工程进度计划。管理人员可以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下对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比较,发现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偏差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调整与控制,进一步实现方案的优化。

4.3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BIM比较成熟的应用领域是成本管理,也被称为5D技术。实际成本核算因其数据量大、资金支付情况复杂等特点,给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考验,给项目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BIM通过建立成本的5D(3D实体、时间、工序)关系数据库,通过实际数据的及时输入,使成本汇总、统计、拆分对应瞬间可得。实际成本BIM模型的建立,使业主可以便捷、准确地得到不同建设方案的投资估算或概算,比较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实现多维度(时间、空间、WBS)汇总分析成本报表,使成本控制更易于落实,实行总部与项目部的信息对称,使总部成本管控能力大大加强。

5 BIM技术应用实例

BIM技术在施工过程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打破传统工程施工中信息闭塞,提高工程施工中各个环节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合作,从根本实现建筑施工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潜在成本损失。

5.1 工程概况

某医院迁址新建工程,总建筑面积88470m2,地下三层,地上2栋(医疗主体部分和行政办公部分),其中医疗主体部分地上20层,建筑高度90.6m(裙楼5层,建筑高度24.0m),行政办公部分地上6层,建筑高度32.95m。上部建筑物主要为门急诊、医技楼、住院楼及办公附属用房。地下三层和地下二层为平战结合地下室,平时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一层为车库及功能用房。该工程立面造型新颖、线条流畅,晶莹剔透的幕墙与结构浑然一体。该工程涉及很多的流程和环节,比如机械设备、弱电智能化、机电安装、钢结构、铝合金隐框玻璃幕墙、景观及附属工程,同时该工程还具有标高多、跨度大、总包管理难度大、结构复杂的特点,面对这种形势,要想将复杂多样的混凝土结构与幕墙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困难重重。但也正因为如此,项目部更应该在工程中积极推动技术应用,确保项目的高速/高质量建设。

5.2 BIM技术在某医院迁址新建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工程通过4D进行进度管理,不仅工程进度管理更加精细化、信息化,而且有效降低了项目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体应用如下:

①利用BIM软件平台的碰撞检测功能,可实现不同专业图纸之间的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各专业管理人员不仅较之前加深和全面的理解了图纸,更将各专业管理人员对图纸问题的解决效率提高了。由于BIM软件平台具有碰撞检测功能,在正式施工前通过利用该软件平台的这项功能,能够及早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未雨绸缪,将可能造成损失的问题及时清除,不仅降低了由于图纸问题导致返工以及停工造成的损失,还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有利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在第一版模型中,本工程共发现图纸问题164处。

②该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系丰富,面积9368m2,开挖深度达17m。针对这种特点,为确保基坑安全,项目部事先通过BIM技术的施工模拟,通过分析比较多种方案,最终确定了最优的支护体系。同时,通过相关的软件配合BIM模型,输出直观的施工方案模拟动画,对施工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视频交底,提高认知度,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效率20%以上。

③该医院迁址新建工程功能特殊,设有众多的高大空间结构,其中主舞台高支模凌空高度高,凌空跨度大。支模架难以选择,项目创新性地选用塔式支架支撑体系之后,通过BIM技术分别对塔式支架及满堂脚手架进行建模并优化,精确计算出各脚手架的用钢量,发现塔式支架总用钢量仅为普通钢管架的60%,仅此一项钢管用量就减少60吨。该工程结构复杂、标高多,项目部对混凝土工程量分别采取了手算BIM及计算,计算结果显示,两者工程量接近度为99%。

④项目部通过整合BIM模型,把幕墙结构与土建、机电、装修等深化模型集成起来,进行多专业协调优化调整,然后给各分包方直观地展示出来,如此不仅能够大大减少项目沟通时间,还能够有效提高项目设计的准确性。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对主体关键部位点进行坐标测量,根据实际坐标点对模型进行调整,然后再来调整钢结构、幕墙等构件的尺寸,最后输出精细的明细表及构件图、节点图、加工图,不仅使预制构件有据可依,而且保证了各个构件现场项安装的高精度。

⑤该项目所采用的照明设备在设计初期只有美国公司拥有,而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也研制出类似的照明设备,并通过测试符合本项目使用。因此,设计单位在第一时间通过BIM平台,改变了原有的订购计划,采用国内生产的照明设备。该方案的通过BIM平台成功的执行,给工程建设有效地降低了上120万元的成本,同时借助于BIM技术的协调性,防止在工程施工中出现重复采购的现象,各个环节第一时间获得了材料更换的消息,实现了工程施工中动态造价管理。

6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信息模型也得到了飞快的开发和利用,它的发展和建筑项目发展相得益彰,在这个信息化时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优秀的建筑项目必须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项目成本,而这离不开工程项目管理的支持。但在实际的施工中工程项目管理往往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为应对这种局面,我国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BIM模型,以确保建设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安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赵彬,王友群,牛博生.基于BIM的4D虚拟建造技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1(09).

在建工程项目信息篇(6)

引言

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ANEAC问世以来,信息技术取得了较快地发展,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

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随之加大。企业必须参与市场竞争才能生存和发展,这要求必须通过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才能适应当前建设市场,把工程建设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工程预算(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只有加强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管理,才能把握住工程项目管理的精髓,保证质量、进度、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较为快速地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也普遍地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有人提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管理之中,这样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运行成本。本文就是针对这一提法进行论述,主要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在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管理中如何应用以提高成本预算管理的效率。

1 当前时期下我国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当前时期下,我国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管理的实践效果并不是太理想,而且与计算机技术相联系的地方特别少。某些项目缺乏必要的预算管理环节,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某些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全部都由人工进行操作,对于现代化的技术并没有很好地加以结合,如果哪个环节出现了错误,将会影响到其他的环节,这主要的危害就是工资效率极低。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出在预算管理环节。由于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目的性不强,不系统,使项目预算失去了数据基础;而预算不准确又使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失去目标。因此,加强项目现代化信息预算管理,正是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症结人手,需要将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相联系起来,以提高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并为项目成本预算管理提供一个信息化的交流平台。

2 信息化建设在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管理的应用

信息化建设在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的主要原理就是依托网络化的平台,建立一套以计算机、预算成本管理软件等高效辅助网络工具操作系统,将每个部门、各个管理层以及各个工序组合成为一个共同体,建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用如下简图1来进行表示。

由上图1可以看出,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管理在信息化建设的条件下,可以将内部的机构进行很好地连接,为各个部门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而且还增强了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与交流,对于成本预算管理的透明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基于计算机的强大功效,以利用软件为例,对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管理的具体实施进行详细地介绍,通过信息化的预算管理对目标成本进行很好地控制。

2.1 填报成本预算

我们知道,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或公司在承揽所有建筑工程项目之前,务必需要经过工程施工单位对工程量清单进行编制。成本预算的编制依据包括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投标文件、工程合同、当地材料价格信息及现场勘察情况。工程项目分包有清包工和包工包料两种,填报单位应根据分包方式进行编制,成本预算费用项目应与财务报账项目基本一致。在填报的过程中,有一个报表,那么对于该报表的所有项目,都可以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制作;对于制图,那么可以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工程制图;当地的材料价格信息也可以再网上查询系统进行查询;对于现场勘查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利用ArcGis软件对数据以及相关勘查情况进行记录;如上工程完成之后,需要上交至施工单位及业主,则可以将上述资料经过企业网上邮局或是个人邮箱进行传送。而传统的填报成本预算的程序则基本上都是由人工进行的,既耗时又耗力,工作效率不能够很好地提高。

2.2 WBS工作分解

上述报表填好并递交之后,需要依据工作进度安排利用系统软件中的工作分解结构(WBS),将施工预算分解至施工流水段和结构构件及施工工序级别。WBS软件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将中标预算(合同预算)、施工预算、施工计划分解到具体的工程施工部位,我们能够实时查看局部的工程收入,同时可以了解人工、机械、材料的收入分别是多少,自动统计实际消耗和支出是多少,在收入和支出之间建立直接、可比较的关系,是对传统经营管理方式的一个突破,意义非常重大。

2.3 对实施计划进行编制

施工项目部参考公司下达的施工预算,再根据自行设计的施工组织方案,制定具体指导施工的“人、材、机消耗量计划”(即“计划成本”)。它从成本和实

物量方面体现了项目部管理人员的计划管理水平。(1)现场经费分析、临设费摊销分析、四算对比分析和项目总盈亏分析均由财务部负责。实际计划的编制是以施工预算、施工变更图纸、施工签证、施工进度计划为依据,既不能超过施工预算的数量,也不能脱离实际施工进度真实的需要。(2)辅助材料、租赁周转材料、自有周转材料、现场和库存材料状况、租赁机械用量,均由物资部负责。(3)劳务分包分析数据由工程部负责汇报。(4)主要消耗材料的用量计划、商品混凝土用量计划、钢筋用量计划等由技术部负责。技术部门依据提取的材料用量计划,追踪其实际的执行状况。

2.4 实际消耗成本的控制和录入

对现代化的软件信息技术的良好运用,能够对我们实际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基础数据事项进行统一的管理,对日常数据进行科学地处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材料十分之多,如果用手工进行记录,可想而知,其工作量十分之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库房的具体情况进行记录,需要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如使用位置、使用效率的高低等方面),需要对劳务及机械的使用情况也需要进行记录。运用计算机技术,使得工程数据的成本不再源自于各个部门,而是来自每种材料的生产厂家或是构件的成本数据。这就为构件的透明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也是成本透明化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合同预算和施工预算与工程施工部位进行挂接;系统能够根据施工进度自动完成统计月度工程量,汇总生成月度统计台账;为技术部门材料计划编制提供了各部位材料消耗量的参考依据;为成本分析提供了预算数据与计划成本数据、实际成本数据相比较的基础值。对项目部签订的合同进行管理,将合同相对应的基本信息、文档、费用文件(如预算)相关联,能够进行合同支付点控制管理。分包计划与实际分包内容相对应,并与施工进度计划挂接;通过系统自动统计完成进度的分包工程费用,指导分包结算与支付;通过分包计划对分包成本进行控制;系统自动汇总分析计划分包费和实际分包费、预算分包费。

2.5 将所得的数据进行对比

建筑工程企业在一个计划的利润范围之内而获取一定数量的利润,而这个利润范围就是施工预算成本以及中标合同预算之间的费用差额,这个差额也成为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计划成本”和“实际消耗成本”之间,是项目部的内控计划利润空间。而企业的实际利润空间是“中标合同预算”和“项目实际消耗成本”之间的差额;在“施工预算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是项目的计划利润空间;项目的实际利润空间是“项目预算成本”和“项目实际消耗成本”之间的差额,这也称为理想的利润成本。

我们利用信息化软件技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实时动态的预算、计划和实际消耗数据对比。从Wbs节点上找到相应科目的进度计划时间,工程费用、人材机工程实际消耗成本。按工程的计划和实际完成情况,动态地查看对比数据,随时了解项目部工程的收入和盈亏情况。大多数企业在对项目成本进行跟踪时只考虑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这种衡量方法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项目完工部分的价值。利用现代化的软件技术,我们可以随时得到项目完成部分价值。理想状态下已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BCWP、计划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BCWS、已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ACWP三条曲线可以重合,见图2

在上图中,需要注意的有如下两点:

(1)成本效能指标:CPI(Cost Performance Index)=BCWP/ACWP。表示花钱速度。若此值为1,表示按照预算进行;如果小于1,表示项目超出预算;如果大于1,表示低于预算。研究表明:项目进展到20%左右,CPI应该趋于稳定的,如果这时CPI值不理想的话,应该采取措施,否则这个值会一直持续下去的。

(2)费用差异:CV(Cost Variance)=BCWP―ACWP。若此值为零,表示按照预算进行;如果为负值,表示项目超出预算;如果为正值,表示低于预算。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时期下应该加快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创建信息化的管理体系,这样相对于手工操作相比,其优越性非常突出:处理简单、真实、准确、及时、方便,结果的可靠性高。软件系统可用于施工过程各阶段的成本预算控制和分析,包括各种报表的生成,各种数据蓝线的绘制以及对分部分项工程某个Wbs节点、每一种材料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为管理人员对工程成本实施动态控制提供可靠的保证。并且,这些宝贵的分析数据将成为我们投标报价和其他项目成本管理的参考数据。

具体而言,当前时期下加快信息化建设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当前时期下加快信息化建设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是信息化与建筑工程项目有机结合的集中体现;

(2)当前时期下加快信息化建设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对提高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效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各项管理工作及预算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

在建工程项目信息篇(7)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人类继农业革命、城镇化和工业化后迈入新的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面对汹涌澎湃的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第二产业的建筑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此,建设部在2003年11月14日了《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充分肯定了建筑信息化是我国建筑业未来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建筑业信息化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作为工程项目管理基础工作的项目信息管理应为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基于项目信息平台技术的项目信息门户的提出,正是顺应建筑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使得项目信息管理工作变得高效而快速,带来了我国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浪潮。

二、项目信息管理

信息资源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资源,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和纽带,是使各项管理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信息活动贯穿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项目管理就是通过信息协调系统的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和系统目标,从而实现系统的功能。可以说,没有充分而有效的信息,管理者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没有作为沟通纽带的信息,项目组织中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无法协调行动;没有充当管理媒介的信息,各项管理活动无法顺利进行,项目信息已经成为项目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

项目信息管理是指对项目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储存、传递与应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它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旨在通过对项目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都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为项目的目标控制提供保证。据统计,现代工程项目中,工程师工作时间的10%~30%是用在寻找合适的信息上,而项目管理人员则有80%的时间用在信息的收集和准备上,可见项目信息管理工作是否快速与高效已成为项目管理能否为建设项目增值的决定因素之一。

三、项目信息门户

(一)项目信息门户的定义。项目信息门户是在项目主题网站和项目外联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项目信息管理的应用概念,它是项目各参与方进行项目信息交流、共同工作、共同使用和互动的管理工具,是在对项目全寿命过程(生命周期)中项目参与各方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管理的基础上,为项目参与各方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个获得个性化信息的单一入口,从而为项目参与各方提供一个高效率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环境。

项目信息门户主要提供项目文档管理、项目信息交流、项目协同工作以及工作流管理四个方面的功能。(图1)其中,项目文档管理功能包括文档查询、文档上传下载、文档在线修改以及文档版本控制等功能;项目信息交流功能主要是使项目主持方和项目参与方以及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在项目范围内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项目协同工作功能则由在线提醒、网络会议、远程录像以及虚拟现实等内容构成;工作流管理功能是基于工作流程理论的流程模板、流程制定以及流程控制等。

(二)项目信息门户的意义。在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中普遍存在信息交流问题,不但造成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孤岛及孤立生产状态,大大降低组织的工作效率,也是造成工程建设过程中变更、返工、拖延、浪费、争议、索赔甚至诉讼等问题的重要原因,其最终后果往往导致工程建设成本增加、工期拖延和质量下降。据国际有关文献资料介绍,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2/3与信息交流问题有关;建设工程项目10%~33%的费用增加与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有关;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中,信息交流问题导致工程变更和工程实施的错误约占工程总成本的3%~5%,信息交流效率已经成为建设工程项目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项目信息门户的出现带来了一场项目信息交流方式的革命,它改变了传统工程项目信息交流的点对点式的沟通方式,实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参与各方

的信息集中共享,大大提高了项目建设的透明度。(图2)

传统的点对点式信息传递方式加大了信息传递的路径和层次,不仅增加了信息延迟,而且由于信息交流工作过于复杂,极容易造成信息的扭曲和缺失。在这种传递模式下,项目中的信息交流与协同工作常常处于无序状态,项目参与方无法及时得到所需的工程信息。而项目信息门户带来的集中式信息传递方式改变了这一现状,最本质的变化是项目各参与方不再被动地等待所需项目信息的到来,而是主动地在项目信息中心获得其需要的信息,将推信息模式转变为拉信息模式。表1为基于项目信息门户的信息管理方式与传统项目信息管理方式的比较。(表1)

四、项目信息门户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是指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项目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以支持项目决策、目标控制以及事务操作为目标的人机系统,是一个由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综合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可分为业主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OPMIS)、设计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DPMIS)、施工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CPMIS)及供应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SPMIS),每种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仅仅针对其使用者一方,都是服务于使用者对项目目标进行控制,其作用类似于人体组织的大脑,接收外界各类信息,在考虑对行动目标控制的前提下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生成行动方案。

而项目信息门户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而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信息沟通门户,其重点是对项目信息的共享和传递,而不是对项目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其本质是为项目各参与方提供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和信息储存中心,促进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它关系到项目整体并使项目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相互协调一致,其作用类似于人体组织的神经系统,分布在人体组织的每一个部分,负责人体各部分接收的信息向大脑的传递和大脑发出指令向各部分的传达,关系到人体中各个子系统的协调一致。

项目管理的成功必须依赖于有效的目标控制和良好的信息沟通,这使得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与项目信息门户(PIP)的集成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通过两者的集成,使项目管理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图3)项目信息门户(PIP)(项目神经系统)实现项目信息有效沟通和馈送,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项目大脑)接收来自项目信息门户的项目控制信息实现项目的目标控制,信息管理工作中信息收集、整理、储存、处理、传递与应用等各环节得到畅通执行,实现项目的动态控制。

五、项目信息门户的实施

项目信息门户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应重视其技术问题,更应重视与其实施有关的组织和管理问题,必须建立一套与计算机的工作手段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体系。

(一)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组织。建立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业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是项目信息门户实施的关键。随着信息资源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信息管理部门必须从项目组织机构中独立出来,负责项目信息资源的管理,它本身与项目其他子系统部门相独立,但其工作内容与各方都有紧密联系,成为项目管理中的核心部门。

(二)建立项目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制度是保证项目信息门户软硬件正常高效运行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项目信息编码体系的建立;各种输入/输出报表的规范和统一;项目信息流程的优化完善;项目组织结构及职能分工的优化重组;信息资料管理制度及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等。

(三)建立项目信息管理培训制度。对于建筑工程企业而言,信息化建设的最大难点不在于软硬件的不足,而在于信息化人才的缺乏。项目信息门户的实施必须以相应的信息管理人才为基础,建立项目信息管理培训制度成为必要举措。通过教育培训,形成一支对信息化理论理解深刻的领导队伍,一支既懂项目管理又懂系统开发的系统分析员队伍和一支熟悉计算应用的系统使用者队伍。

(四)开发和引进项目信息门户软件。引进项目信息门户软件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专门为建筑企业提供项目信息门户软件产品和应用服务的厂商就有200多家。很多企业引进了项目信息门户软件用于项目管理,并取得了很大的收益,但是必须肯定的是,真正适合某个企业使用的项目信息门户软件或者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购买不来的,应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自己进行设计开发。

(五)建立项目信息门户硬件平台。无论是引进的还是自行开发的项目信息门户软件,对硬件系统并没有非常特殊和过高的要求,硬件系统包括运行所需要的服务器、个人电脑和相应的互联网设施等,相比软件而言,硬件平台的技术门槛不高,只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即可。

六、结论

项目信息门户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为建设工程项目增值的重要管理工具,是当前在建设工程管理领域中信息化的重要标志。目前,项目信息门户的建设已经成为建筑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热点,但我国在项目信息门户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在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的同时,有必要深入研究适合我国建筑业特点的项目信息门户的功能和形式,以促进我国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在建工程项目信息篇(8)

一、引言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日趋大型化、复杂化和国际化,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日趋频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已引起国家、政府部门和许多企业的高度重视,在这方面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使得近年来我国建设管理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实际应用状况却并不乐观,对建设项目管理的促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既不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也不是在项目管理系统技术和方法上,而是在项目管理的系统的运行、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协调、企业的项目组织文化和人们的习惯势力等方面。所以亟待解决的问题已不是管理技术方面的障碍和计算机系统方面的障碍,而越来越集中在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障碍。有必要分析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研究,采取一定的策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含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从而使信息交流速度可以大大加快,减轻了项目参与人日常管理工作地负担,加快了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人们能够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的信息,进而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强、发展快,以及工程项目自身的复杂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内涵极为丰富,信息交换网络化,信息检索工具化及信息利用科学化等特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不仅意味着利用信息设备替代手工方式的信息处理作业,更重要的是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工程项目增值的目的。

2.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已引起国家、政府部门和许多企业的高度重视,大部分大型企业建立了信息网络,并将其作为建设工程项目信息交流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有的企业开发应用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有少数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了监测和自动控制技术,更多的企业则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使用了各类专业软件、进度计划管理软件、合同管理软件、材料管理软件等。具体而言,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体现在几个方面:(1)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2)信息门户PIP(ProjectInformationPortal)的应用。(3)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4)先进检测系统的应用。(5)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

2.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现代项目管理的推进,我国的许多企业尽管在企业内引进项目管理方法,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建立项目管理系统。国内许多大型的企业,以及大型、特大型项目也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投入,购置了很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项目管理的应用软件,并应用了很先进的信息技术。但据笔者调查和与一些房地产公司、设计院、施工企业一起研究开发企业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其中成功的,即能够有效运行的并不多。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有的设计院有完备的内部网络系统,有很强的项目管理与业务管理应用软件(如P3,EXP等),但管理状况依然落后。网络系统的基本作用仍然是邮路的功能,许多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后仍需要人工处理。院内的职能部门之间依然相对封闭。在网络平台上项目管理的各个职能并没有被集成起来,许多信息依然混乱。(2)有的大型建设项目投资近千万美元与国外某项目管理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系统的功能是先进的、完备的,但目前仅有约20%功能获得使用,而且仅有一些单个功能的使用,并没有在相应程度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3)一些房地产公司、设计院、施工企业在开始时,对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充满信心,但在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又不能接受信息化所要求的对企业管理方式方法和对企业组织文化改进的要求。结果有些企业在途中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有的企业虽然努力向前走,投资购置了设备、软件系统,但效果不显着。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最终仅成为一种形式。所以,在现代社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问题已不是管理技术方面的障碍和计算机系统方面的障碍,而越来越集中在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的障碍。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1)许多领导对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存在偏见。他们认为,项目管理信息化就是高级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以及购买高级的项目管理的应用软件。而在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有效运作、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等方面不愿意花时间和费用。(2)在企业内和工程项目上尚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系统。许多企业在业务管理上只引进项目的管理模式,但在企业管理方面仍采用过去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方式运行,企图在企业组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引进现代项目管理。(3)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没有标准化,包括工作流程、组织责任、信息的整合等。(4)企业缺少现代项目组织运作所必须的组织文化,如公开化、公平、民主管理、透明度等。(5)人们缺乏对项目管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没有养成项目管理信息化运行所必须的认真的、按程序、按规定工作的习惯。

三、达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对策略在现代高科技时代,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成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项目管理系统技术等已不是主要的因素。

在我国经济体制、人们的组织行为、传统文化方面的障碍反而影响更大。所以,更应注重体制和组织文化方面的改进。

3.1重构企业管理系统,使之符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要求。由于项目管理信息化是在一定的行业和企业中运作的,特别是为企业开发基于网络平台的多项目的管理系统和大型特大型项目的管理系统,必须解决企业的管理系统对项目的影响问题,并且要将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纳入企业管理系统中通盘考虑。那么就必须在企业内和在大型项目内推行现代项目管理信息化方法和制度;必须改革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改革企业的管理组织和管理职能的分配,明确分离部门业务与项目业务,使之符合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必须对企业的管理系统最新构造。

3.2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的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的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的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项目管理组织职能分解、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和项目管理信息流程。在网络平台上的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还必须解决企业和项目的信息交换、企业和项目信息整合与标准化(如WBS、CBS、OBS编码的标准化)问题。这套系统有效的运作是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工作,而不仅仅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项目管理的应用软件。过于追求计算机、网络和项目管理应用软件的先进性,而不在项目管理系统上花时间和费用是无法实现项目管理现代化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目标的。

3.3建设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问题已是抑制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抑制网络平台项目管理的效率的主要因素。在发达国家,建设工程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例如德国的国家标准DIN273是建设工程费用结构的分解,它是德国最早颁布的国家标准。现在不仅形成了国家标准,而且有几个国家统一的地区标准,如北美有统一的工程分项标准,并将更进一步地逐渐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如由ISO开发建设信息分类系统(CICS)的基准体系的UNICLASS系统。而在我国,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连一些基础性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标准都没有,如建设工程费用分解结构、全国统一的建筑工程项目划分方法和编码标准都是没有的。

3.4建立适合现代项目管理的组织文化。在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的组织文化必须作相应的改变。现代项目管理的模式、组织和运作模式是基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文化和法律背景形成的,它们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这种不相适应已形成我国发展现代项目管理的最大障碍,而人们在这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虽然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但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已不是管理技术应用、计算机系统等信息资源方面的障碍,而越来越集中在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的障碍。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越来越集中在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因此,有必要分析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就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研究,采取一定的策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提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国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准接轨。高标准、高效能地达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在建工程项目信息篇(9)

信息化施工项目管理是以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作为核心,利用信息系统的处理功能,将相关的行政管理、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所有主要信息有序及时的存储,采用一定措施之后,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在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共享、生成决策目标等过程中对信息化的需求,并为行政部门、建筑施工承包部门、建筑材料供应商等单位提供决策依据。

一、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由两者结合所形成的网络技术就是所谓的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功能增强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光纤在远距离通信中的传输速度得到了巨大提高,都强化了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性。随着信息设备性价比的大幅度提高,奠定了其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应用普及的基础。例如,为一个项目配置5-10台性能较高的计算机并配置网络,费用也在10-20万之间,而由于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项目中所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开支将远远大于这个数目。

2.技术性。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能够使项目信息快速、及时、海量的进行加工、存储、传输,能够使每个项目参与人员方便的获取共享信息,从而能够协调工作人员间的协同合作,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并促进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工程应用性。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各个行业的综合应用,为相关行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建筑工程领域,计算机辅助施工和信息技术综合利用在一些技术较为雄厚的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这种形式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二、建筑工程相关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与保障

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时要遵循的原则包括:统筹规划,定制政府信息化建设、管理规划,各单位要按照此规划对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制定相关规划;政府主导;统一标准,将网络建设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一,避免政府、单位间标准的冲突;联合建设,单位在进行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时,按照统一标准,通过政府的信息网络平台交换、运行相关信息;资源共享;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掌握好信息网络的关键,分布实施网络建设的目标。

建筑工程相关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是政府的积极参与支持。政府应制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信息化建设提供较好的法律氛围,并协调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和率先实现信息化,带动发展企业及社会的信息化。

三、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设计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有效的组织管理措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及投资进行实时动态的控制,确保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能够帮助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完成这些任务。因此,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应包括的部分如(图1)所示。

1. 进度控制子系统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子系统主要是辅助项目管理人员编制优化项目进度计划,并对其实际进度情况跟踪调查,如有偏差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对项目进行实时动态的控制。所以应包括的功能有:

(1)能够输入建筑工程项目相关数据,为其进度计划的编制优化提供数据依据。进度计划包括横道、网络、舵机网络计划系统,可以对建筑工程的工期、费用、资源等进行优化;

(2)对建筑工程实际进度进行统计分析。计划与实际的进度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该子系统要对实际进度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工程进度作出预测,为调整进度计划提供依据;

(3)对工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能够进行动态的比较。如果发现偏差,能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并输出报表的输出表格图像等。

2.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子系统

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子系统是通过对建筑工程进行合同信息统计和公文处理等辅助项目管理人员对合同进行起草、签订。应具备的功能有:提供常规合同模式,方便管理人员选择;编辑、打印、进行合同信息登录、查询、统计有关的合同文件;分析、计算、索赔、报告审查;能建立并分析反索赔报告及提供各类经济法规等各方面信息的查询等。

3. 质量控制子系统

质量控制子系统主要为项目管理人员实施对建设项目质量的动态控制提供信息支持。应包括的功能有:

(1)存储有关设计文件、变更文件、设计修改、工程质量标准等信息,进行文件档案的管理、评定设计质量并为项目管理人员实施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能够对比较重要的供需进行统计同时绘制控制图、直方图等图表;

(3)对主要的建筑设备材料、构件、成品等进行跟踪管理,能够统计分析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并提供事故统计分析包括。

4.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子系统

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子系统是用于收集、存储、分析建筑项目的投资信息,在其实施的每个阶段收集信息、制定投资计划,并将实际与计划投资进行比较,实现动态控制项目投资。因此,该子系统的功能有:收集、存储计划投资信息、数据,明确控制投资的目标;根据实际投资情况,调整有关费用,分析投资偏差,并预测未完成的工程投资及输出相关报表。

5.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计划由于收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一些变化。为实现辅助项目管理人员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要能够利用知识库中的知识对项目实施计划进行审查,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并定期对工程建设的实施状况进行检查,详细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辅助项目管理人员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其基本目标是确保实现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进行控制,确保项目管理人员是在三者平衡的基础上做出任何决策。

结论

在信息时代下,信息网络将会是信息交流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我国建筑行业在技术、管理、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所以为了促进其发展,建筑行业采用一定的措施加速并强化信息化管理很有必要。本文中对就爱你住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方面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陶庆;王红春.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7(01)

在建工程项目信息篇(10)

县治工办会同县工作协调小组组织召开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向各成员单位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对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做出了动员部署,明确了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公开共享平台的建设要求,及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

二、制定方案,明确要求

根据赣州市治工办的工作部署及要求,我县及时制定了《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于工信字[2013]7号)以及有关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对我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分工和各自职责。

该项工作启动后,县工作协调小组及时责成各有关部门按照《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基本指导目录(试行)》的要求,梳理工程建设项目,编制本部门工程建设项目相关信息和公开目录,明确公开范围,规范工程项目审批、实施、验收各阶段的相关信息内容和格式,以及信息收集、报送、审核、、检查等方面的要求和程序规范。同时,梳理工程建设领域的企业(个人)信誉评价、项目考核、合同履约、个人执业信息等相关信用信息和信用信息目录。按照信用信息目录和共享标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相关信息,努力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企业(个人)信用信息体系、企业(个人)征信和信用评价体系。

三、建立专栏,推进公开

2013年1月,我县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建立“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专题栏目,由各成员单位向县信息中心提供信息,在专栏里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审批信息、企业基本信息以及企业不良行为记录等内容。

2013年2月14日,全市启用了统一的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共享平台,我县立即安排信息中心相关业务人员赴市参加学习培训,熟悉平台操作规程,掌握相关技术规范。2013年2月15日,我们立即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平台操作技术培训,使各成员单位工作人员尽快熟悉、掌握平台操作技术,为我县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2013年2月27日起,我县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建立链接,接入统一的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平台,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就可以直接访问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平台,查看统一的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

2013年4月10日,县协调小组组织各成员单位及相关业务人员参加了全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电子标签推进培训视频会议,并要求各单位按照省治工办的要求,在项目审批、信息报送过程中规范使用电子标签。我县2013年5月以后的所有项目已基本按照项目信息“电子标签”的规范要求。

四、加强监督,及时通报

为加快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进度,2013年4月25日,由县治工办牵头,县工作协调小组具体组织,召开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会上对各成员单位组织实施该项工作的情况进行现场通报,对某些工作不到位的单位提出了批评,并限时整改到位,同时与各成员单位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推进了该项工作的开展。

上一篇: 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形式 下一篇: 财务档案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