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发展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7 15:45:28

小城镇发展现状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1)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费孝通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2)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费孝通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2、乡镇企业的推动。乡镇企业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革命。乡镇企业的发展打破了农村经济单一的格局,缩小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推进了农村工业化进程。80年代中后期,省委、省政府着力于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乡镇企业得以迅猛发展,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迅速提高,并形成一定的集聚规模。到2000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076亿元,近五年平均增加14.9%;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5.2%。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过5亿元的乡镇、过亿元的村分别为75个、234个、315个。近年来,乡镇企业正迅速突破“三就四为”、分数布局的模式,向农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乡镇企业进城办企业和异地办企业6923家,创增加值24.35亿元。全省70%以上的乡村企业集聚在小城镇,已设立乡镇工业小区78个,一批经济发达的乡镇以企业为支撑,把发展工业小区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3、城镇建设水平低,品位不高。主要表现在:(1)不少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不少小城镇的基础与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狭窄,镇貌依旧。(2)缺少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许多城镇的街景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的设计都十分单调,品位不高。(3)开发建设方式落后。许多城镇仍以分散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整体环境差。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4、相关配套改革滞后。城镇现有政策体制环境已日益不能适应城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如户籍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3)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滞后。农民离开社区不再享有集体经济、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各种权益,由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离开农业的农民“弃土”动力不足,“两栖”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乡镇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状况。同时,结合加快推进湖北城市化进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2、科学规划。做好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先发展市县城首位镇,重点发展中心镇,加强对区域范围内城镇的宏观调控与协调。湖北农村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在市县域一盘棋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规划城镇的整体布局,对城镇密集的区域,可进行乡镇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以经济区域代替行政区域,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使城镇在空间地域上形成有机整体。在现有建制镇的基础上,全省可选择100—200个镇重点发展,争取到2010年建设成为镇区人口5万以上,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小城镇。同时根据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城镇职能分工,明确城镇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3)

(一)能够提高温州旅游综合竞争力

温州传统的旅游资源优势集中在山、海、江,即温州的海洋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和雁荡山―楠溪江风景区旅游发展态度良好。在旅游休闲常态化和旅游产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温州旅游正在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深度发展。而温州旅游小城镇的分布与优势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较强的依托性和重叠性。发展旅游小城镇可以为传统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促进温州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综合效益的提升。

(二)旅游小城镇可以提高农民福祉

新型城镇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最终目标就是为了造福广大老百姓。旅游小城镇处于农村和城市的过渡带,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旅游可以为小城镇建提业支持,农民市民事后可以就地从事旅游业,解决了就业问题;由于旅游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能促进城镇景观美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教育医疗水平的提高,还能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旅游与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是城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可以克服“大城市病”,有利于提高农民福祉。

(三)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各地要将乡村旅游与旅游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温州旅游小城镇的分布与海洋文明、耕读文化、农业文明及旅游名镇(村)、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市场经济文化具有高度的趋同与重合性。旅游型小城镇的建设不但可以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保护和利用,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二、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一)旅游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展开,一是浙江小城镇试点镇发展所确立的苍南县龙港镇、瑞安市塘下镇、乐清市柳市镇、平阳县鳌江镇、文成县大镇、泰顺县辖镇;二是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确立的浙江省四级旅游城镇体系,其中属于旅游小城镇的包括雁荡镇、大荆镇、南麂镇等镇;三是根据浙江省十百千工程所创建的瓯海区泽雅镇、瑞安市龙湖镇、洞头县东屏镇、苍南县桥墩镇、文成县南田镇、苍南炎亭镇、瓯海茶山街道、瑞安市湖岭镇、平阳县南麂镇、瓯海丽岙、文成百丈镇、平阳县腾蛟镇、文成县珊溪镇等旅游强镇。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热情高,已经形成了一批以旅游业为主导或支柱产业的旅游小城镇,在发展规划、建设投资及产品开发、服务方面都有较大的投入,激发了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

(二)旅游小城镇类型多样

从资源特点、分布特点及产业动力角度,温州旅游小城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功能分,泽雅镇、瑶溪镇是典型的城郊扩展型旅游小城镇,雁荡山镇、西坑畲族镇是典型的景区依托型旅游小城镇、瓯海茶山街道是典型的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泰顺县辖镇是旅游集散型小城镇。根据城镇资源的特色,西坑畲族镇是民族文化建设型、南田镇是历史遗存保护型、南麂镇是生态环境营造型、龙港镇是特色经济培育型、丽岙镇是复合型旅游小城镇。不同类型旅游小城镇成长的内在机理不同,建设发展方式也不尽相同。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小城镇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市场等情况发挥优势,特色发展。

(三)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由于景区的吸引力、消费的拉动力促进旅游小城镇的投资增加、基础设施改善、服务水平的提高,进而引发产业聚集,并形成良性循环。在市场拉动、政策推动的多重作用下,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型小城镇的城镇水平的提高。南田镇在旅游业未发展之前和其他许多普通的农业型城镇一样以农业为主。然而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城镇的发展中,南田镇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特色之路。为了适应旅游的进程,南田镇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建设环境文明镇,治理城镇内部环境等,以此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同时南田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特色农业旅游和文化旅游。有了游客的需求,以及旅游业的回馈和投入,南田镇旅游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均衡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2-0086-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08年中央1号文件也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将城镇化作为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手段。国家“十五”计划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小城镇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如何利用好小城镇发展载体推动广大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一、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是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广义上的小城镇是指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特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和农村集镇;狭义的小城镇是指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包括县城镇)和集镇(一般是指乡政府所在地或经济比较发达的集镇)。定安县行政辖管定城等10个镇及南海等3个国营农场,县域面积1189平方公里,人口32.3万。定城镇辖仙沟、龙州两个集镇,龙湖镇辖永丰一个集镇,新竹镇辖新序一个集镇,富文镇辖坡寨一个集镇,同时国营金鸡岭农场和中瑞农场场部也是具有相当规模的集镇。

1.城镇人口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低。根据2007年人口普查数据,定安县人口在3万以上的城镇仅有定城镇、黄竹镇、雷鸣镇和龙河镇,人口最少的翰林镇仅1.6万人。全县各镇城市化进程不平衡,平均水平较低。全县城市化水平为29%,远低于全国36%和全省40%的平均水平,只有定城镇城市化水平达到58%。

2.城镇经济结构单一,城镇财政收入少。全县除定城镇作为县域中心,功能比较综合以外,其它各城镇功能较为单一。黄竹、龙河、龙湖主导产业为农副产品加工业。其他镇产业为简单的农副产品交易和初级加工业。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全县城镇第一产业比例偏重,第二产业比例过小,第三产业比例尚待提高,可以判断出全县城镇经济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导。第二产业比例达到10%以上的城镇仅有定城镇(54:13:33)、龙湖镇(59:15:26)、龙河镇(48:11:41)、新竹镇(72:10:18)。从城镇财政收入来看,城镇财政收入达到500万以上的仅有定城镇,其他镇的财政收入均在250万以下。

3.城镇现状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吸引力不强。全县城镇内部道路体系不建全。过境公路穿越镇区中心,新建街道交通与镇区商贸人流矛盾日益尖锐。中心镇区的建设错乱无序,人居环境质量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排污系统,公共绿地、加油站、消防站、长途汽车站、公共停车场及居民休闲活动场所,对周边村落未能形成较强的吸引力。[1]

二、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受限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的原因。

1.政府宏观调控、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城镇化演进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同时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同时城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的不合理,给政府调控与协调造成困难,制约了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提高,也制约了生产要素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镇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镇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建制镇数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4.相关配套改革滞后。城镇现有政策体制环境已日益不能适应城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自身存在着严重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如户籍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3)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流转制度创新滞后,致使农民离土不离乡,“两栖”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乡镇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

5.历史传统观念影响。定安地处内陆县,没有通商口岩和商(产)品批发集散地。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定安跟文昌、琼海等市县相比差距不在于乡镇,关键在于人的观念,对发展小城镇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加上小城镇建设长期没有排上乡镇工作的议事日程,大多数乡镇党政领导对小城镇建设没有从经济发展战略上去认识。

6.资金、人才和技术短缺。由于城镇经济实力薄弱,地方财政拮据,资金较为紧缺,很难拿出太多的资金进行建设。加之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式管理,收缩县级和农村机构业务,使城镇发展深受“失血”之痛。而且由于受地理、各种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不能为科学技术人员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难以吸引人才。大学生毕业回县城工作的不多,愿意去乡镇工作的就更少。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强久的吸引力,人才流失严重。既缺乏一般人才,更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缺乏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经济型人才。人才缺乏导致了科技力量的薄弱,科技创新难,科技基础差。加上投资软硬环境相对较差,吸引资金、技术也相对较少。

三、加快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是基础。首先在各级党委政府中确定“小城镇、大战略”的理念,将小城镇发展战略提高到破解“三农经济”难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政治高度来认识。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把握,要紧紧抓住新一轮解放思想运动的契机,全面扫除阻碍小城镇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小城镇方面的理论和业务培训,提高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发展小城镇的本领,让他们在实施小城镇战略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2.规划先行是前提。各镇要将规划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要按照“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遗憾”的要求,尽快完善城镇建设规划体系,突出科学超前、特色、节约和生态的理念,在已经完成的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尽快修编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规划,统筹安排好工业、农业、商贸、文化、教育、生活、娱乐、水、电、路、气以及排污、绿化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

3.增加投入是关键。由于城镇经济发展相对水平落后,银行、居民资金积累能力有限,地方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进行建设的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要改进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积极培育税源,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要积极研究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投资体制,通过多渠道增加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在小城镇建设中,政府既要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如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房地产商带资开发,公用事业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旧城改造盘活存量,以项目为载体采用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等。

4.发展模式是手段。要积极研究如何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重点研究如何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问题,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契机,引导农村集体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建设小城镇。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与此同时,小城镇应建立健全三大保障体系:一是农村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建立起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尽快完善以个人出资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是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5.经济发展是目的。各镇要因地制宜,突出不同乡镇的产业文化特色,作到一镇一品、一镇一策,做大做强域镇经济。定城镇,要借助县委县政府打造仙沟片区的契机,研究如何带动仙沟片区农村集体发展,研究潭黎瓜菜批发基地和龙州洋瓜菜基地的产业特色,推动龙州墟的发展。雷鸣镇要依托南丽湖风景名胜区和文笔峰旅游区,积极做好产业延伸服务,研究如何发展旅游风情小镇。龙门镇要利用特殊的交通枢纽位置,积极研究如何承上启下,承接全县南北经济发展,打造特色的商贸小城镇。黄竹镇要抓住南海农场合并的契机,充分利用高速路出口的交通优势,研究如何做大旅游、房产、加工业,打造定安通往三亚的门户形象。龙河镇是定安的南部重镇,要充分研究茶根糖厂和部队驻军的因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小城镇。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5)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新疆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近些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开始朝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新疆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发展水平,需要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推进城镇发展,为实现现代化城镇发展做出贡献。

二、新疆小城镇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的全面展开,西部地区经济地位和战略意义的上升,为推进新疆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速新疆城镇化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但从发展现状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发展难点。

1、小城镇布局发展不均衡

新疆地域辽阔,各地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着区域不平衡性。数量上,北疆多于南疆、南疆多于东疆,北疆小城镇占总数60%以上,北疆铁路沿线成为新疆小城镇发展的密集地带。发展建设水平上,北疆也高于南疆、东疆,其中天山北坡为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

2、城镇发展水平低,规模不够大

小城镇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较小的规模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形成,并且限制了城镇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对腹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将会严重制约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新疆有些小城镇规模过小、力量分散,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同时,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非农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有利的产业支撑,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弱。

3、小城镇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世界各国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总是会由“一、二、三”的格局向“二、一、三”的格局演变,并最终形成“三、二、一”的格局,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是如此。新疆现有的小城镇更多地表现为消费型城镇,而不是生产型城镇。新疆的小城镇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产业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省区市相比还有较大差异。小城镇建设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但是,新疆小城镇建设中二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农业比重偏大,二、三产业起点较低,缺少支撑财政收入的支柱企业。

4.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基础差

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生产和生活顺利进行的各种基础性物质设施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总称,但是新疆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很多城镇存在交通拥堵,出行不便,垃圾围城,环境污染等问题,一些城镇还存在供水紧张,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问题,与发达地区相比,新疆小城镇道路,垃圾收集和处理,公共绿地,公园和休闲设施,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差距。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方面来讲,多数城镇仍主要依赖于政府投资,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5.对小城镇建设认识不足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资源丰富,文化多元,地域辽阔,但经济比较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且民族成分复杂,由于绿洲散布在干旱区的分布特征,各城镇相距较远,人口密度小且分布不均。新疆城镇体系存在着功能交叉和重合现象,表现在城镇间产业结构趋同和大、中、小城市、城镇与乡村之间功能不清,协调发展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多数县城和一般建制镇是为农业和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小区域中心城镇,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水平低,城镇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弱。由于新疆的许多市镇是通过县改市、乡改镇等行政力量推进城镇化的结果,使城镇人口虚化扩大,大量乡村人口未经职业和空间的转移,而只是因为所在地行政建制发生变化而成为城镇人口。城镇中大量农业人口的存在,使城镇功能弱化,对周边地区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构建新疆城镇规划发展的思路、策略

1、新疆小城镇发展思想

(1)坚持总体规划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搞好和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建设当中,各级政府应根据小城镇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及其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分期进行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指导和管理,搞好调控与协调,遵循规律,突出重点,切忌一哄而起。当前,新疆小城镇建设应根据实际情况,以现有小城镇为基础 ,坚持新建与扩建并举,以扩建为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切实提高城镇综合素质。

(2)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发展小城镇,不能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尤其是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一定要充分利用小城镇连接城乡的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城镇经济的协调发展。

(3)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的思想

加强小城镇建设,一方面要发展壮大产业,推动产业聚集,提高产业的关联度,这是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功能定位的基点。另一方面,要把切入点放在产业发展的定位上,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着重培育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同时兼顾其辅助产业的发展,以便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以及合理的产业结构,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依托,并通过加快小城镇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2、城镇体系发展策略

(1)要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

发展小城镇只是城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发展小城镇应采取有重点,因地制宜,相对集中,形成规模的战略。要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实际,对小城镇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城镇密集区和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要纳入所在区域城镇体系的总体规划,以组团式布局形态与中心城市或其他城市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形成为中心城市服务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城镇。距中心城市较远的小城镇,要强化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服务功能,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和文化中心,带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2)加强现有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使基础设施投资能够相对集中,使一个县、一个地区成为经济的凝聚点,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小城镇是连结农村和城市的纽带,小城镇布局、规划应纳入整个城镇规划体系中考虑,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吸引和辐射功能。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小城镇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聚集过程,而是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镇聚集,不断地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二、三产业就业机会的过程。可见,经济发展是新疆城镇化的动力,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灵魂。坚持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与调整产业结构,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带动型企业,达到经济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的目的,形成新疆干旱区绿洲环境条件下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

(4)建立小城镇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

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建设资金,建立各种有效的资金筹措渠道刻不容缓。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共同参与小城镇建设,真正形成国家投资、地方投资、社会投资、个人投资和引进外资的格局,拓宽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新疆小城镇的投资应以国家和自治区财政资金为引导资金,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小城镇各自的实际,吸引民间投资、银行贷款、国外投资等各种社会资金来促进小城镇产业的发展。

(5)积极培育完善小城镇市场经济环境

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处理好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关系,积极培育完善小城镇市场经济体制。要不断加强小城镇与较大规模城市联系,引进资金、技术、人才、设备、信息,同时要传递城市的市场信息给农村,引导农村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发挥以镇带村的市场功能。

(6)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新疆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抓紧做好全疆城镇供水水源规划,天然气利用规划和合理开发水资源,加快城镇供气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集中供热系统。进一步加快镇区的的管网改造,提高供水能力,缓解缺水小城镇和区域供水不足的矛盾。加快城镇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城镇公共停车场,行人过街桥涵的规划建设和人流高峰地段的交通组织。建设完善的城镇排污系统,改造和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处理等级。大力发展城镇绿化和美化,增加城镇绿色空间。城镇新区建设,要确保绿化用地,做到同步到位。

结语:综上所述,鉴于新疆小城镇发展规划的研究是一项长远而宏伟的系统工程,本文取新疆小城镇规划发展的镇村体系规划构想之一隅展开探讨,希望对新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提供一种思路,为全面实现新疆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华,张小雷.新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01).

[2]周斌.加快新疆小城镇建设 繁荣农村经济[J].实事求是,2003,(04).

[3]孙峻,丁烈云.中国小城镇建设研究进展[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02).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6)

清溪场镇距离秀山县城12公里,全镇辖20个村(居)委会,126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2083人,城镇人口14580人。全镇幅员面积83.3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8659亩,镇内资源丰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国道326线纵贯全境[1]。该集镇发展现状如下:

一是高起点城镇规划。清溪场镇1994年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小城镇,攀枝花规划设计院对清溪小城镇作了总体规划。1997年清溪场镇又被列为重庆市重点小城镇,2003年被列为重庆市百强镇和45个中心镇之一。由于1994年的城镇总体规划已不适应变化中的清溪城镇发展需要,2004年根据实际进行了科学调整,再次对清溪场镇总体规划进行了扩编,形成了目前的"五纵九横三环"总体规划格局。近年来,清溪集镇建设主要是遵循这个规划严格执行。

二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清溪场镇以打造宜居清溪的"县城副中心、城乡示范镇"为目标,通过多方努力,让集镇面貌有了极大改观。集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完成升级改造,老区已建设完成多栋具有现代气息的大楼,并成功引进隆福商社;完成文化广场建设,成为了广大居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建成了垃圾中转站,购买了大型垃圾运输车和小型垃圾运输车,并200多个安装了垃圾箱等。这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大改善了集镇的人居生活环境,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以有效提升。

三是不断强化城镇管理。严格执行集镇建设整体规划,成立集镇建设办公室,确保规划执行不走样;城镇建房一律按规定程序、按要求办理,所有项目一律经过严格审查,近年来查处和纠正违规建房50多起;成立城管中队,加强集镇摊点设置、车辆停放疏通的管理,保证交通的畅通;成立集镇环卫队,脏、乱、差现象有了明显改观,树立了美丽清溪形象。

四是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发扬民族文化特色,利用好清溪场镇的渝东南历史文化古镇优势,弘扬土家、苗族文化,继承和创新了地方文化,如具有代表性的东林汉剧、寨种花灯等。展示建筑风貌特色,城镇建设以民族特色样式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建筑多以二至三层为主,绝大多数建筑采取坡屋式建设,青瓦白墙,成为了一道靓丽风景。凸显旅游资源特色,在清溪中心镇镇区周围有七大旅游景点呈环形分布,苗王墓、土司城、客寨桥、孔明洞、龙潮湖、古地道、红三军苏维埃遗址等,这些景点正在成为清溪场镇的宝贵财富。

二、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清溪小城镇建设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发展和不断完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集镇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城镇建设方面。清溪场集镇处于清溪大坝的中心位置,属于秀山主要的优质产粮区,土地资源约束较大,进一步规模扩展的可能性较小。历经近20年来的发展,小集镇房屋修建时间不一,居民的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不同样式的房子比比皆是,影响了整体美观。集镇电力、通讯、广播线路等未能事先统筹安排,遍布城镇街道上空,犹如一张张铺开的蜘蛛网。

二是城镇管理方面。清溪场集镇沿国道326线而建,每逢赶集日,由于街道狭窄,常常造成车辆堵塞,引起过往客商的大量抱怨;由于集镇经费紧张,聘请的环卫人员不多,环境卫生清理常常出现一些死角,加之一些居民卫生意识较差,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乱扔、乱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清溪场镇市场容量不大,为了展示和销售商品,一些商家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等。

三是城镇产业方面。清溪场镇目前虽有一些水泥厂、锰矿厂、豆腐乳厂、榨菜厂、钓鱼竿厂等,但总体来看,这些厂规模不大,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多。集镇以商业经营为主,由于清溪镇的辐射面不大,规模扩展较慢,吸纳的就业人口非常有限。由于产业能力不强,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人建房在清溪,务工在县城或者务工在外地的现象。

四是城镇投入方面。清溪场镇的集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投入主要靠政府财政支出,而镇政府可供投入的资金杯水车薪,往往靠上级政府的政策性投入,每年的资金非常有限,并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争取的力度。渠道十分单一,投入严重不足。

三、对科学发展小城镇的对策思考

清溪场镇集镇建设是秀山自治县集镇建设的典型,其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进一步加快秀山新型城镇化建设,助推秀山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作出有效应对。

一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要准确小城镇功能定位,把小城镇作为联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重要桥梁,坚持走集约化发展,有序引导农民进入城镇生活创业,将小城镇打造成为宜居宜业之地。注重可持续,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为城镇建设的价值目标,建设一切为了人生活发展更幸福的小城镇。

二是形成多元筹资机制。县级财力非常有限,"受国家经济政策影响,靠地方财力远不够满足建设需求"[2],必须不断拓宽投资渠道,破解建设资金难题。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居民投入和商业投入的三元筹资模式。特别是要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小城镇建设中来,如引导商业资本进入集镇社会建设中的学校、医院等领域,既能提高社会效率,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又能节约政府开支。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各乡镇(街道)城镇不能以简单的扩展为目的,应该依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做大做强产业经济,真正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或者兼而有之。通过实体产业带动,为居民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确保居民拥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愿意来、留得住、能致富。

四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建立低"门槛"准入政策、鼓励引导农民进集镇的同时,要切实解决农户进入集镇的后顾之忧。一方面要明确让转户农民拥有与过去市民的平等地位,充分享受市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就业、入学、就医、住房、保险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形成集镇居民生活保障的良性长效机制。

五是不断创新城镇管理。创新城镇的社会管理,要加强政府主导,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让进入集镇居民迅速转换角色,实现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增强公民意识。与此同时,政府要提供有效的制度渠道、对话平台和物质保障,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城镇居民成为了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后,城镇管理才能更加高效、有序,居民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7)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182-03

小城镇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非常特殊的作用,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与纽带,是构建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在区域体育发展格局上,从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梯度推进,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进行体育现代化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小城镇体育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冀东地区是河北省经济、旅游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有人口968.34万人,农业人口721.47万人,城市化率34.6%,国民生产总值:1313.77亿元,撤并后乡镇266个,建制镇154个,乡112个。本课题试图对我国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准发展沿海地区小城镇体育的症结,为全面实施城镇发展战略,提供体育方面的实证依据和相应模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冀东地区是指河北省境内的唐山、秦皇岛两个主要地区。调查小城镇266个。包括唐山的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新区,秦皇岛的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8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1个县镇,244个农村乡镇。

1.2研究方法根据总课题的整体设计,在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的专家调查问卷及《我国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现状》的群众调查问卷。自2004年底采用分片、分层、全面展开的策略进行调查工作,专家问卷发放对象为各县、乡、镇主管领导或相关负责人,群众问卷发放过对象为各县、乡、镇群众。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表1)。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数据统计结果反映出群众普遍采用徒手练习或娱乐性、技术性要求不高的项目,说明普及型、传统型项目参与率较高。从地域资源优势来看,游泳项目并没有成为冀东沿海地区群众体育主要活动内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游泳项目的季节性比较强,技能要求较高。表明冀东地区在水上项目的培养与开展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从地域特点出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水上健身运动。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性、全民性的海上健身环境意义重大。

2.1.2居民健身场所

由表3统计结果得知,小城镇群众体育锻炼场所的非正规性明显,完全是群众自发组织和形成的,条件简陋。说明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设施匮乏现状与小城镇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另外,也反映出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小城镇体育设施建设的不平衡性,城市设施投入明显高于小城镇。造成小城镇群众不得不利用公路、马路或街道、住宅小区的空地或其他空地进行补充。因此,加大对小城镇体育健身活动文化中心建设,增加体育投入,配备足够的体育设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是改善小城镇群众体育活动法规建设的重中之中。

2.1.3居民健身动机小城镇居民基本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及社会适应的重要性。在有组织和没有组织的情况下,90%以上的群众能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从健身活动组织形式的选择上集中在个人行为或与邻居、朋友锻炼的占79%,自发组织占11.6%,企业或社区组织占9.3%。从健身方法的需求和使用上,56.9%的群众不能满足自己科学锻炼的需求。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匮乏,对广泛运用的健身运动处方知识和方法了解太少。对自身的健康诊断更是缺乏有效的知识结构,56.8%的群众对自身脉搏测试都缺少认识。广大群众的身体活动基本上是盲目从众。这种恶性循环的状况令人担忧,相关部门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对小城镇居民的体育锻炼加以科学的指导。

2.1.4居民健身消费 从调查结果看,居民每月用在体育健身活动上的投资:有79.5%的居民不花钱,有17.8%的居民每月消费在30~50元,超过100元的寥寥无几。这也客观的反映出了冀东小城镇居民的现实体育消费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冀东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4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 085元。体育健身消费反映出冀东地区居民受社会因素如体育价值观、文化程度、生活方式等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居民收入水平不平衡性,花钱买健康的意识淡薄。同时随着冀东地区城市化规模和创建体育名城的战略实施,小城镇体育基础设施的发展、城镇居民的健身意识和观念的加强,收入的提高,这种状况必将随之得到改善。

2.2冀东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难点问题

2.2.1体育健身活动开展地点 小城镇是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空间分配,人类活动必须占有空间。城镇活动空间只有依赖城镇发展计划的诱导和控制方能保证城镇空间环境的舒适、合理和安全。城镇环境空间的舒适和合理包含着提供居民进行健身和健康活动的设施和设备。现代居民的首要目的是健康,城镇居民健康和高质量的生活保障是高质量的生活设施。从调查结果看,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活动场地、体育馆等设施较少,占样本总数的86.7%,其次是体育场地设施对全社会开放的程度低,占样本总数的13.3%。从实地典型考察看,冀东许多小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住宅建设豪华气派,人们更多的投人在于生活享受,忽视体育健康极其体育文化建设,60%的居民闲暇时问在家里看电视和听音乐,48.9%的居民闲暇时间用于逛大街和购物。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占30%。冀东小城镇体育设施不能满足或不能满足居民体育消费。由此可见,冀东小城镇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小城镇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处于失衡的状态。

2.2.2体育健身群体年龄特征 从参加健身活动人员的年龄方面看,冀东地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难点主要表现在:首选为中年人(36~59岁),占样本总数的50%的人不参加,其次是青年人(17~35岁),占样本总数的31.2%不参加,第三是老年人(60岁以上)占样本总数的18.8%不参加,最后是儿童少年和幼儿占样本总数的19.2%不参加。从调查结果看,中、青年人是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难点。这个年龄段是为事业、家庭承担主要责任的中坚力量,他们整天为事业而忙碌,为家庭生活而奔波。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忽视了在他们这一时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发病率较高。因此,尽快改善中青年人体育健身意识,为在职人员提供更多的健身娱乐活动是影响小城镇体育健康稳步发展的关键。

2.2.3体育健身群体知识结构 从体育健身群体知识结构看,冀东小城镇体育活动开展的难点在于小学和中学学历的人群。分别占62.4%和24.8%。表明小城镇体育健身活动的弱势在于低学历群体。小城镇健身群体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小城镇体育的教育程度。小城镇体育健身群体

的知识结构往往给小城镇体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一定的活力,使得体育健身活动始终处于文化交流和发展之中。调查的结果反映出,冀东小城镇体育健身活动低学历群体处于弱势状态。因此,提高弱势群体的健身动机、健身认识、健身意识、健身行为是目前小城镇体育健身活动开展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2.2.4体育健身群体地域结构 从开展活动所面对的人群方面看,冀东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难点在于:68.8%的人认为在农村,37.6%的人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31.2%的人认为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18.8%的人认为在妇女,12%的人认为在街道和社区,6.4%的人认为在残疾人和知识分子。调查的结果反映出小城镇体育活动开展的最艰苦的地方是农村,其次是少数民族地区,第三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加快.农村地区在各项富民政策的支持下,极大地促进了小城镇的长足发展。但在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却表现出低迷态势。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地域分散,居民种族不集中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表现出体育文化建设的民族特色。而机关和事业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没有精力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2.2.5体育健身时间 从开展活动的时间方面来看,冀东地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难点在于:43.6%的人认为是闲暇时间不足,12%的人认为是体育场馆开放时间与健身者活动时间不一致,12%的人认为是群众体育指导员指导时间与健身者活动时间不一致,18.4%的人认为有其他的原因。6.3%的人认为闲暇时间零散。从调查结果看,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活动开展时间上的难点问题在于居民的闲暇时间不足。这可能与冀东地区居民个体中小企业,家庭企业、家庭养殖业居多有关。另外,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富民政策也使得更多的居民投身到农田建设之中。因而,影响他们对体育参与的积极性。2.3影响我国冀东地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农村人口的发展应从小城镇居民开始,中国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应从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开始,中国农村人口的体质增强应从小城镇居民的体育观念和体育锻炼开始。冀东小城镇体育与健康文化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现阶段主要问题是小城镇体育事业发展滞后,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落后,政府重视程度低,公民体育参与意识不强,体育社会化程度低,体育经费落实不到位等方面内容(表4)。

由表4可见,专家和群众对于体育社会化程度,政府重视程度,居民体育消费观念,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公民体育参与意识等五个方面具有相同的观念,经差异显著性测验,P0.05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专家已经看到体育经费的投入的多少,已经影响到体育运动的开展,并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列在第二位,但是群众并没有看到此项的影响。闲暇时间项目的选择,群众与专家具有显著的不同观点,专家认为群众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没有列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群众则认为缺乏闲暇时间是一个较重要影响因素。其他项目之间专家与群众具有相同的观点,差异均不显著。说明,体育法规、制度的实施力度,组织领导措施,舆论导向,公民受教育程度,地域文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方面群众与专家具有相同的观念。特别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面,不仅没有引起群众的重视,而且专家也没有看到其作用。

3 冀东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模式

小城镇体育以农村为重点是我国群众体育一项战略部署。小城镇群众体育的建设和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建设缠绕在一起,不可能用一种模式塑造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也不可能有一个模式能适应任何变化的情况,更不可能也不应该长时间、宽空间、高程度地稳定在一种模式上。模式的建设依赖于制度的创新,依赖于环境的改善。小城镇群众体育的发展需要“拉力”与“推力”的共同作用,“拉力”是经济的发展,“推力”则是制度政策的约束作用,两者相辅相成。

3.1旅游体育型我国冀东地区拥有山、海、林、岛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各种名胜景区80多处。

海岸线长487 km。可利用森林、山地、湖泊、水库、海滩、等自然资源开展野营、钓鱼、冲浪、划船、游泳等各种体育活动,这样不仅缓解了目前城镇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现实,而且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增加户外运动的机会和愿望。近几年,国内的旅游将成为一个更重要的消费领域和经济文化现象。人们外出旅游不仅是为了度假消闲,而是渴望得到在城市里难以得到的刺激,更多的人将选择远离喧闹,走进大自然,体育旅游将成为一种时尚。

3.2企业体育型“企业体育”是我国竞技体育中一个独特的形态。随着对外开放和农村富民政策的逐步改革,冀东地区崛起了一些具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崛起了一些激进派的个体企业。富裕乡镇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已经超过我国农村的一般水准。在某些地方已经超过了城市居民的普遍水平,逐步形成了一种类似城市居民的多层次文化消费倾向。“企业体育”也正逐步在群众体育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冀东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状况和整体情况看,学校体育是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乡镇体育和事业单位体育还处在一个低水平发展的起点上,尤其是乡镇体育,在体育设施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发挥“企业体育”的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是我国冀东地区乡镇体育建设的一个现实和明智的选择。

3.3园区体育型近年来小城镇园区建设规模扩大,园区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已有所转变,但其主体对象和任务未变,园区如何实现为广大居民服务的职能。为了保证园区体育工作能经常性开展,应该每年都制定园区文体活动计划,并把园区文化体育工作开展的项目,作为重点纳入属区单位的双文明考核内容,并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健康家庭”奖励。促进居民的锻炼积极性,逐步实现园区体育和谐文化氛围。

3.4家庭体育型 “家庭体育”是小城镇体育的重要社会基础和有机构成,生产、生活一体化是农村家庭的一大特征。农村家庭大多具有独立的庭院,房屋的空间相对较大,这是开展农村家庭体育活动的优势。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8)

Abstract: the total design rules of small towns often facing transit highway to the problem of how to handle, combining with the shop of the town planning examples to small towns in total rules should be discussed how to deal with transit traffic.

Keywords: small towns, overall planning, transit traffic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各项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城市道路网形态结构的规划及道路建设作用巨大。但随着近些年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区域交通条件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对城市过境交通产生显著影响,也对小城镇总体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小城镇作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阵地,由于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大多数城镇是由于交通发展而来,现如今绝大多数城镇仍依赖于过境交通的发展。过境交通对小城镇发展的引力犹如磁场,吸引着小城镇沿公路发展。这种磁性效应在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明显,小城镇高度依赖过境交通追路发展。从规划理论上,为了过境交通的顺畅应将过境交通甩出城外,禁止小城镇夹过境交通发展,所以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常把过境交通迁至镇区外。但从实际情况看,以往由于人们对乡集镇的规划建设的忽视,导致集镇布局呈自然发展,过境公路穿越集镇,集市交易又严重影响交通,越是运输繁忙的公路干线,集镇建设发展越迅速。这些集镇形成了以过境公路干线为主的带状结构布局。过境公路在一些集镇既是交易市场又是集镇交通主要干道,所以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的现象十分严重。

很多小城镇弃总体规划不顾,沿过境交通发展,已做的城镇规划则多年难以实施。小城镇依赖过境交通又影响过境交通,公路既拉动了小城镇发展,又制约了或将制约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安徽省涡阳县店集镇总规为例,探讨在小城镇总规中如何通过规划协调这一矛盾,在小城镇规划中如何利用过境交通这个首位动力因素,来更好的处理过境公路的问题。

1 店集镇交通系统的现状

从店集镇的镇区现状图1中可以看出,店集镇由一条过境公路组织镇区主要交通。高楚路这一过境公路从镇域全境呈东-西横贯通过,在镇区内部,沿高楚路发展成了“沿街一层皮”的镇区现状布局,且镇政府等重要建筑等都位于路的两边,居民的生活和过境公路的交通基本混在一起,对今后镇区的发展影响颇大。

从规划理论上,过境公路应避开集镇,引出集镇。如果以规划年限20年发展预测,考虑集镇远期的发展规模,过境公路规划势必从集镇边缘通过,远离集镇中心,形成外环路,这样对于一个新兴的、经济比较薄弱的集镇,其规划一步到位,投资大也往往不可实施。尽管规划做了,但从领导意识、集镇经济发展上,人们往往又不愿过境公路改线,远离集镇,以免过境公路的引出而使集镇萧条,这样往往形成规划与建设两张皮,已做的规划多年来无法实施,仍然解决不了过境交通与集镇建设的相互矛盾。

图 1 店集镇镇区现状图图 3 城镇平行公路发展处理方法

2 过境交通穿越集镇的影响因素

过境交通穿越集镇,促进了集镇以交通运输相配套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集镇的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同时又给过境交通带来干扰和影响。

2.1 影响过境交通通畅和交通安全

集镇建筑沿公路分布,沿路两侧人口密度较大,居民出行穿越的人次增多,汽车行驶速度减慢,造成交通阻塞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集镇利用过境交通公路赶集,形成马路市场。每逢赶集日人流量增大,加之沿公路摆摊设点占用公路路面,往往造成长时间交通堵塞和中断,影响了交通运输效率,又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2.2 不利于集镇道路的建设和改造

过境交通沿线集镇,其布局多沿交通沿线两侧分布,多年来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集镇建设紧临公路建筑,距离公路红线较近。过境公路既是集镇生活性道路又是集镇交通干道,若规划进行拓宽改造,征地及拆迁费用较高,这对于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的集镇往往不易实施。

2.3 造成集镇的生活质量下降

过境公路穿越集镇,居民出行活动对过境交通产生影响的同时,过境交通所产生的噪声、灰尘及废气污染,对集镇的生活及居住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造成了集镇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居民身心健康。

3 过境交通与小城镇空间发展的关系

在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过程中, 过境交通对城镇发展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现阶段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3. 1 点状生成的初期阶段

由于小城镇规模小, 自身发展能力低, 主要依赖外界力量, 尤其是对过境交通依赖高。在这一阶段, 过境交通对小城镇发展的拉动力远大于制约力, 因此城镇空间形态往往呈穿心式过境公路布局。目前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仍处于初级阶段。

3. 2 带状延伸的中期阶段

经过初级阶段的发展,小城镇已具有一定的自身发展能力,但仍需借助外界力量拓展,小城镇仍有追路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逐步由追路发展演变为向内的团块状发展。在这一阶段,为避免过境交通的负面效应,其往往与镇区相切而过。经过对店集镇镇区现状的分析,初步认定店集镇已经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发展,并具有中期阶段的雏形:沿街分布大量建筑物,但基本分布在道路红线以北,并形成组团块状结构,南部仅有沿街少量建筑物。

3. 3 面状拓展的高级阶段

小城镇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潜力扩张,空间形态的拓展已转为内部扩张,沿路布局造成的外部成本大大上升,对城镇进一步的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超过促进作用,逐步成为城镇空间扩张的制约因素。这一阶段,考虑小城镇的远期发展,将过境交通甩出城外,并在公路与城区用地之间预留发展用地。从以上三个阶段来看,小城镇所处的发展阶段越低对过境交通的依赖程度越高。店集镇目前经济实力还不强,在空间发展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过渡时期,在这一轮总规中规划年限为20年,所以到规划期末店集镇的空间布局应还处于中级阶段。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提出了店集镇镇区交通布局方案针对过境公路的对策和措施。

4 店集镇镇区交通布局针对过境公路的对策与措施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 旅游小城镇;总体规划;空间发展方向;土地适宜性评价

Key words: tourism town;overall planning;spatial development direction;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004-03

0 引言

近年来,城镇化加速、社会经济变革引发小城镇的人口集聚、用地扩张以及结构重组,对于旅游小城镇而言,随着旅游发展的大力推动,在为小城镇带来经济、人气和多样发展选择同时加剧了城镇空间的快速演变和发展,并交织着复杂的矛盾与冲突:生态破坏、工业污染、建设无序、利用低效、设施不足、千镇一面等[1]。而这些问题应该从总规层面就加以控制,在总体规划中,城镇发展方向的选择成为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用地布局的前提,而历来城镇发展方向的选择多是由不同身份参与规划工作的人员的主观共识形成,以定量分析的方法去探求城镇生长的方向极少被运用,缺乏强有力的数据依据,造成主观的规划结论受到不同参与者的质疑[2]。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直接影响城镇的建设用地选择和布局,说到底空间发展方向决策是引导用地合理选择、高效利用以及防止建设无序和生态破坏等矛盾与冲突产生的根本。如何做出科学的空间发展方向决策、引导旅游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是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空间发展方向的科学决策,有助于合理地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其中用地适宜性评定是确定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和空间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综合考虑城乡发展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工程技术上的可能性与经济性,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工程,公共安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微观上,可以为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提供依据,在宏观上,是确定城镇用地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3]。

目前总规对城镇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主要停留在土地的适宜性分析基础上,旅游小城镇也不例外。就总规编制科学性而言,总规重点是研究城镇建设发展的宏观战略问题,包括区域协调、城镇化、城镇性质与职能、城乡统筹等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城镇内部结构研究,及土地利用、公共设施建设、工程系统安排等城镇物质形态要素组织两大方面[1]。结合总规所研究内容的宏观性及目前对空间发展方向选择的局限性,本文从用地适宜性评价、旅游特色引导及空间优化三方面入手,以惠民镇总体规划(镇区旱谷坪)为例对旅游小城镇空间发展方向决策开展研究。

1 惠民基本情况

1.1 区域位置 惠民镇地处澜沧县东南部,距澜沧县城45公里,国道214线纵贯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东与发展河乡接壤,南与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满乡毗邻,西连糯福乡,北与酒井乡交界,素有澜沧“南大门”之称。惠民镇区旱谷坪位于惠民镇中部偏北,距离澜沧县城50公里,大部分村庄分布在镇区周围,镇区依托国道214线,交通便利。

1.2 用地范围 现状镇区范围为旱谷坪村委会所在地。镇区规划区范围包括旱谷坪村委会所在地,现状镇区建成区,及其周边北与芒青自然村接壤,南与景播毗邻,西与芒云村委会交界,东与付腊村委会衔接,规划范围面积为431.8公顷。

1.3 人口规模 现状(2011年末)人口4224人,含暂住人口249人。其中非农人口1600人,农业人口2375人。

1.4 用地条件 惠民镇镇区范围基本全部为山地,用地条件严峻,规划范围内最大高差达230米,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镇区最高点为柏联茶厂一队西侧山体,海拔1160米;最低点为柏联茶厂六队,镇区最东侧,海拔930米。镇区规划范围内适宜建设的坡度在25%以下的用地并不多,且大部分已经被现状建成区所占,其余部分全部为山地,且在现状建成区北侧有基本农田分布。现状缺乏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绿化较差,但绿化景观环境较好,并且在镇区中心有一水塘。整个镇区周边山谷地带都有郁郁葱葱的自然山地,具有塑造良好山水田园风貌的自然基础。

1.5 土地利用现状 镇区规划范围内现状建设用地基本沿214国道两侧展开,其余用地为水域和农林用地。现状建设用地为42.0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99.57平方米,根据《镇规划标准》人均用地指标分为二级。

2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在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城镇建成区外规划区内用地条件的论证,综合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建议城镇的发展趋势并为土地的最佳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遵循土地最佳配置原则,利用相关因素对比评价方法[2]。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通过对土地的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人文等特征的综合评价来确定其对某种用途的适宜度[4],目前这一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包括农业土地、城镇用地、旅游用地、土地整理复垦以及其他用地等多方面的研究领域[5],这一方法的评价结果直接影响空间发展方向的选择,同时是保障城镇安全高效发展的重要依据。开展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工作,确定适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城镇建设用地,有助于规避自然灾害和工程灾害,保障城镇人居环境的安全,所以土地适宜性评价是空间发展方向决策的最基础分析。

2.1 评价因子 对于土地的建设适宜性评价,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多因子叠加分析和主成分综合分析两种方法。针对惠民的实际情况,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高程、坡度、坡向、地基承载力、交通便利度、供水、风向、地震与断裂、地质灾害、矿产压覆、生态敏感性及相关政策、土地利用规划等(图1)。高程:惠民镇镇区范围基本全部为山地,用地条件严峻,规划范围内最大高差达230米,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镇区最高点为柏联茶厂一队西侧山体,海拔1160米;最低点为柏联茶厂六队,镇区最东侧,海拔930米。坡度、坡向:镇区规划范围内适宜建设的坡度在25%以下的用地并不多,且大部分已经被现状建成区所占,其余部分全部为山地,且在现状建成区北侧有基本农田分布。政策:依据城镇上山政策,惠民镇域内符合城镇上山用地8%-15%坡度范围内的用地较少。大部分用地为>25%的不可建设用地。土地利用:依据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考虑与惠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所确定的各类用地相协调,并以此确定空间管制规划。

2.2 空间管制规划 空间管制规划主要是基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其中空间管制规划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建立禁止建设区、生态保育区和建设调整区三级空间分类管制机制,以此平衡村庄建设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因此惠民空间管制规划通过综合高程、坡度、坡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城镇上山”等相关政策,分析研究惠民镇用地评价分区。即:现状已建成区;适宜建设用地(坡度

3 游特色引导及空间优化

发展旅游与发展小城镇相互结合,不仅可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增强不发达地区自我造血功能和资源环境保护能力。旅游小城镇的建设中应重视对旅游的关注,以旅游特色化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在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上应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旅游特色引导和空间优化,促进旅游业发展。

3.1 特色引导 惠民镇拥有独具特色、秀美壮观的千年万亩古茶园景观,古茶园占地约2.8万亩,被誉为“茶文化历史博物馆”。古茶园产的茶叶是云南茶叶的佼佼者,其种植早可追溯到公元160年,是世界少见的面积栽培古茶林,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镇内除了古茶园的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付腊温泉,而且孕育着灿烂的民间文化,优越的自然生态和古茶园内浓郁的傣族文化和布朗族民族文化,独特的哈尼族民居、傣族民居和布朗族民居,使山村更加的文雅秀丽。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是将是惠民镇今后发展的主题。自然风光之神奇,古老传说之悠远,镇风民俗之纯朴,特色产品之丰富,构成惠民永久之魅力。

镇区(旱谷坪)作为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旱谷坪特色景观规划着力于保护惠民及旱谷坪独有特色的“内生需求”,将当地特色材料、建造技术、建造逻辑等逐项落实到空间结构设计、空间布局、景观规划上,以促进生活方式、空间形态和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协调共生。因此:规划区内山体景观、水体景观、湿地景观三大主题景观及多个景观节点共同构成镇区优美的景观格局,周围的山体景观加以保护形成镇区良好的山地景观背景。营造独特的主题景观对用地的特殊要求,借助良好的现状资源,稍作整理便可形成优美的水体及湿地景观,这些为旅游特色而营造的景观都影响着用地的选择和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

规划对现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较好的保护,确定镇区的发展方向为“东跨、南拓、西延、北圈”。东面跨过湿地公园以乡政府用地为核心增加部分建设用地;南面柏联厂区建设用地适当增长;西面延伸利用坡地新增建设用地;北面控制建设用地适当增长。形成核心商娱区、坡地住宅区、公共配套区、湿地公园区、精品商业酒店区、生态垂钓休闲区和发展新区六个功能分区(图3)。

3.2 核心区空间结构规划 为打造重要区域的特色,根据职能定位、经济产业规划、现状情况等,以现状214国道为发展中心、镇区环路为发展环线,功能上主要布局茶叶交易中心、休闲中心、文化中心和行政中心,辐射周边区域。根据地形特点,在空间上形成茶叶交易中心和休闲中心、文化中心和行政中心的南北向两个景观轴线,最终形成一线、一环、四心、两周的空间格局(图4)。

4 空间发展方向决策

根据惠民镇区的实际情况,本着保护耕地、建设用地向适建山地发展的原则,并经前期现场踏勘、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区域关系研究、旅游特色引导及空间形态优化等方面综合确定,镇区共有1个建设用地更新区域,3个建设用地发展方向。1个更新区域为镇区中部,原老政府所在区域。该区域现状以无任何建设,但其地势条件较好,且是镇区核心区的制高点,景观视线较好。经改造更新可形成镇区独具特色的重点区域。3个发展方向分别为现状镇政府东北部,现状镇中学西侧,现状旱谷坪一队北部的用地。现状镇政府东北部有较好的农林用地,属于一般耕地,结合现状地势易于形成优美的高品质区域。现状镇中学西侧用地有一定局限,坡度较大,但因其靠近现状居住区域,可利用其形成文体设施、娱乐设施用地。现状旱谷坪一队北部,符合城镇上山原则,现状为农林用地,属于一般耕地,有利于形成集中发展的居住片区,但需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图5、图6)。

5 结语

在城镇总体规划中,发展方向的选择成为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用地布局的前提,是解决一系列快速建设产生的矛盾与冲突的前提。旅游小城镇在进行空间发展方向决策时,应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与旅游特色引导、空间优化等方面相结合。通过对惠民旅游小城镇的实证研究发现,从这三方面对小城镇空间发展方向决策,有助于合理地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遏制矛盾与冲突的产生,开展独特的空间发展方向决策视角,为其他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汪坚强,于立.小城镇总规阶段城镇空间形态优化探

索――以安徽六安市诸佛庵镇为例[J].城市规划,2010(4):86-91.

[2]刘贵利,顾京涛.土地适宜性评价引导的城市发展方向选择――以汕头市为例.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

[3]叶斌,程茂吉,张媛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探讨[J].城市规划,2011(4):41-48.

[4]史同广,郑国强,王智勇等.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105-106.

[5]李忠武,阳小聪,李裕元等.地貌在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区中影响研究:以浏阳河流域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2008,35

(10):66-69.

[6]段进.城市形态研究与空间战略规划[J].城市规划,2005(2):45-48.

[7]张敏,伍敏.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三维空间观[J].城市发展研究,2008(5):57-61.

[8]陈爽,王进,詹志勇等.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5):67-76.

[9]汪坚强,吴强,朱冀宇.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城市特色塑造初探[J].城市规划,2004(5):92-96.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10)

随着国内旅游需求的不断激增,小镇发展建设速度日益加快,而理论研究却严重滞后。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在快速盲目的建设中遇到许多问题,发展亟需科学的指导,这需要我们首先对我国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发展现状有充分的全面的认识。本课题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提出,旨在对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小镇发展建设提供明确的理论参考和数据资料。

1.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概念内涵

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是指以自然山水环境及其相关资源为主要依托的、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或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小城镇(非城关镇的建制镇)。这些小镇多位于山地或丘陵地带,拥有一定品质的山地景观或水域景观的观光资源,并且生态环境良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聚落。依照区位、客源类型、核心旅游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我国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现状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归为三类,即景区接待型、观光游憩型和城郊娱乐型。

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发展概况

1.1 区位

交通区位对于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至关重要,其距主要交通设施、大城市、交通枢纽的可达性距离,是其区位优劣的主要决定因素。统计数据显示,旅游小城镇距县城及最近特大城市的车程距离均低于小城镇的均值,说明了区位优势对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作用。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大多位于山区,交通条件较之平原地区有着天然的劣势,这也往往成为限制这些小镇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促进旅游,各地区一直在积极完善山水型旅游小镇的交通基础设施。抽样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都有省级以上公路过境,一些发展较好的小镇如石林镇、黄果树镇等,甚至有多条国道在境内交汇。加之铁路、机场、港口等多元化交通设施的支持,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区位条件正在一步步得到改善。由表2可以看到,山水型旅游小镇与特大城市的车程距离(154km)虽高于小城镇均值(144km),但其与县城车程(39km)已接近旅游小城镇均值(36km),远优于小城镇整体水平(54km)。这也体现了许多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以县城为客运中转枢纽的发展策略,

表格 1 小城镇到各级城市车程距离

资料来源:建设部重点镇百镇调查资料及百度、谷歌地图车程计算整理

1.2 经济

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占据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的半壁江山。而从2006年建设部开展的重点镇百镇调研统计数据来看,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水平总体不高。除

表格 2 旅游小城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温塘镇以外,其余经济总量均低于13个旅游小城镇的平均值。在人均GDP这项指标上更是全部低于1.67的均值,远远落后于历史文化型旅游小城镇。这种结果一来是由于优质的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往往地处山区,经济产业基础本身薄弱,许多是单纯依靠旅游发展起来的;再者受到区位交通的影响,其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一定制约。

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增长速度呈上升趋势,后一个阶段较前一阶段提高了0.7%,这表明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兴起及人们对自然山水环境的越发向往,山水型旅游小镇正在加速发展。但对比历史文化型旅游小镇来看,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GDP增速明显偏低,尤其以成熟的景区周边服务小镇发展最为缓慢(南岳镇)。这表明我国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发展遭遇了一定的瓶颈,尤其是对于传统的依托大型景区发展起来的“早熟”的一代旅游小镇。总量低,增速慢,如何突破现状,寻求新的发展契机,是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发展亟待探讨的问题。

1.3社会

通过对旅游小城镇的抽样数据分析,2007年,89个旅游小城镇镇域内人口平均为35326人,在镇区居住人口平均为11559人,镇区人口聚集度32.7%[2]。且根据变化趋势,该值呈逐年递增状态。由2009年统计年鉴计算,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镇域人口平均值为29818,镇区居住人口8507,镇区人口聚集度29.25%,略高于当年全国小城镇均值26.4% ,而对比2007年旅游小城镇的均值,仍低了3.45个百分点 。这一方面表明,旅游业对自然山水型小城镇的集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工业水平落后的边远山区;另一方面也显示,由于受到地形环境、生态承载力等多方面限制,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规模相对较小,集聚发展的推进也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对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进行发展规划的时候,不能不顾实际情况,一味追求快速地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而应更多地考虑如何统筹兼顾镇区及镇域内周边村落的发展,合理巧妙地利用好乡村的特色和优势,全面提升小镇的产业与经济,稳步推进城镇化。

表格 3 小城镇镇区人口聚集度统计

从业人员指标方面,从全国小城镇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镇总从业人员均值及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在总从业人员中的比重都在逐年上升,旅游小城镇的上升态势更为明显。2007年旅游小城镇平均从业人员为19486人,其中第一产业占36.9%,二三产业63.1%[2]。而2009年,89个抽样旅游小城镇中的44个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总从业人员平均值为仅为16606人,尚低于07年旅游小城镇均值2880人;其中二三产平均从业人员9544人,占总从业人员比重52.3%,也低于2007年旅游小城镇均值10.8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说明,现阶段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为农民提供就业(除农业外)的能力较弱,一方面依然是由于其工业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表格 4 旅游小城镇从业人员及比重

结论

总体来看,旅游虽然为缺乏工业发展条件的山水小镇提供了新的致富发展途径,但与其他类型的小城镇相比,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依然偏低。一方面,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往往基础薄弱;另一方面,我国自然山水型旅游目前仍以观光为主,对地方发展的带动力不足。同时,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还存在着旅游季节性强、局部旅游设施建设强度过大等诸多问题。随着我国的旅游模式由观光主导向休闲度假转变,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发展模式必须要抓住机遇做出相应调整,从而真正实现旅游业对小镇发展的全面带动。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 中国城镇化道路[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0.

上一篇: 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下一篇: 市场供应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