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7 15:45:23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1)

1、单纯经济价值取向的技术创新观

在熊彼特创新思想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比较有共识的定义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对现有知识的新的综合,是新技术的第一次商业性应用,也是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阶段。从定义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是指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实现过程,也就是说,能否首次实现商业价值是衡量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可见,它所侧重的是经济学意义,忽视了生态学意义,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生态学缺陷。

传统技术创新观的这种生态学缺陷与机械论世界观和传统经济的发展观是一致的,它局限于单向度的经济价值取向,以向自然索取资源能量和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的、非循环的,违反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原理。在这种技术创新价值观指引下,生产技术的过度商业化应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2、效益型的技术创新战略

传统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是效益型技术创新。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每个企业都沿着自己固定的技术轨道前进,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及材料创新战略等方面具有明显的锁定性和路径依赖性。比如企业实施产品创新战略和工艺创新过程中更多关注未来的市场需求和忽视其环境影响;在实施设备创新战略过程中更多关注设备的技术经济指标而忽视其生态价值评价;材料创新战略方面更多关注如何以低廉的价格获取原材料以降低成本,而极少考虑通过原料及中间产品的循环使用来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3、线性的技术创新模式

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按照创新源的不同分为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及混合创新型。这3种模式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都是线性的和单向的,以技术产品市场化为终极目标,往往将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立起来,无法在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反映创新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效益型的技术选择原则

传统企业技术创新在进行技术选择时,遵循以效益为中心的选择原则:一是先进性,主要是指在同类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可以使企业获得率先创新、率先采用新技术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二是经济性,是对于投入的技术成本所能获得的经济效果的评价,当产生的经济效果与投入的技术成本之比为最大时,所选择的技术才是最经济的。三是适用性,是指要从客观条件出发去选择适应生产要素状况、销售市场需求状况、科技管理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的技术。四是关联性,是指在选择技术时,应优先考虑关联效应大的技术,以使上、下游企业产生比较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

5、效益型的技术体系

传统技术体系更注重如何从自然界更多、更快地开采出矿产资源,如何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如何开发出与同类产品具有差别性的新产品等方面的技术,以使企业能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对被开采的不可再生资源是否会枯竭,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是否超过其再生速度并不关心,对减物质化技术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开发和重视不够。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取向

1、技术创新观的生态化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它的工具指向性联系着外部环境,它的主体外化性依附着人类,它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因此,技术创新的价值具有对主体的满足和对客体的改造双重核心价值。一般来说,对自然客体的改造与对人类自身的满足是成正比的。但当过了某一“临界点”时,对自然客体的改造与对人类自身的满足就会成反比,人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深刻,反而使得人不能从中得到美感和愉悦了。这个“临界点”表明技术创新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变是客观的和必然的。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循环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它是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实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是以物质的高效利用和充分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实现资源一产品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和能量梯次、闭环流动型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特征,是资源环境低负荷的发展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技术创新价值观,正确处理技术与自然的关系,确保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及其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为技术创新的未来发展圈定生态学框架,实现创新观的生态化转向。技术创新观的生态化是指把生态学观点引入科技创新领域,依据自然界有机循环原理,运用生态学思维于技术创新全过程,对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提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在保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开发其生态效益,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技术创新生态化并不是一味追求生态平衡而放弃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而是通过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来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

2、技术创新战略由效益型转向生态型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发表的《东京宣言》提出“改变技术发展的方向,控制其危险”,宣言特别强调: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能力需要大大加强。各国技术发展的方向也必须变化,应更重视环境的因素。需要有国家的和国际的研究机构在新技术被广泛采用之前对其潜在的影响加以评价。这就为各国技术创新战略调整指明了方向。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也要求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从效益型转向生态型。即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必须服从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按照清洁生产模式,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设计出发,考虑到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各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对于某些在短时间内无法辨明生态作用的新型技术产品,在传统的技术创新链中,应加入技术预见和生态实验两个环节,形成构思一设计一技术预见一开发一生态实验一成果转化一技术扩散的良性循环。具体而言,生态型的技术创新战略应包括:以下特征。

――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

――企业评估技术创新成本时要把生态成本考虑进去,特别是:要考虑生态成本的经济学意义。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所培植的核心竞争力应包括对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保护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和考核应包括生态环境指标。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能树立良好的生态企业形象和生态产品品牌。

3、技术创新模式由线型转向循环型

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以生态效益为导向的,需要将技术创新活动的终端从市场扩展到环境,使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以生态市场为终端和开端,以逆向物流、信息流和知识流为纽带,构成循环型技术创新模式。

循环型技术创新模式包括5个层面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创新源一一生态环境循环,研究与发展――生态环境循环,生产工程――生态系统循环,营销――生态环境循环,销售市场一一生态环境循环,构成5个反馈回路。

创新源一生态环境循环。指在创新源的形成以及推动研究与发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包含创新活动的技术评估,特别是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估,需要对技术使用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客观评价,高度关注技术的生态价值,用生态观念创新引导生态技术创新。

研究与发展――生态环境循环。要求企业从技术产品的设计、中试到投人生产的过程中,贯彻生态设计战略。具体包括低环境影响材料的选用、材料使用的减少、生产技术的优化、分销系统的优化、使用过程中环境影响的减少、初始生命周期的优化和生命末端系统的优化等设计理念。

生产工程――生态系统循环。指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贯彻清洁生产模式要求企业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生产设备,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和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

营销――生态环境循环。要求企业在产品营销过程中,贯彻绿色营销理念,注重准确预测顾客和社会需要,通过柔性制造以减少积压和浪费,在营销过程中因势利导,从推销产品转向推销产品的使用功能,扩大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力争赢得公众对企业环保形象的赞誉。

消费市场――生态环境循环。要求企业在产品进入消费市场并发挥使用价值以后,贯彻重复利用理念,引导消费者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产品,对耐用品要反复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产品利用率。

在循环型技术创新模式中,环境评价、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营销、重复利用与逆向物流、信息流、知识流形成不同层次的循环,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以环境为终端的技术创新路线,意味着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影响和环境效果的高度重视。以环境为开端的技术创新路线,意味着环境因素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设计元素和设计理念。两者的统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

4、技术选择原则由效益型转向生态型

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要有生态化的技术选择原则:一是自然界的动态平衡原则,指企业必须自觉地控制自身的技术经济活动对自然界发生作用的性质和界限。从谋求在人类和其他生命系统及其生存环境之间保持积极的动态平衡出发而进行技术创新,使生产过程与自然过程相协调。二是产品生命周期并行的闭路设计原则,这是指充分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物质、废弃物的再循环、再利用问题。三是资源最佳利用原则,即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保证所选用的资源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尽量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的前提下,使产品零部件具有最大限度的可更换、可再利用性。四是能源消耗最小原则,即力求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最少,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或二次能源。五是零污染原则,即产品设计时遵循“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理念,实施生态设计,充分考虑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如何减少排放,消除污染源,从根本上防止污染。

5、技术体系由效益型转向生态型

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把所有的替代、产业链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与循环化、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无害化等方面的技术作为系统化的考虑对象,形成绿色技术体系,代替传统的技术体系。

替代技术就是开发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替代原来的不可再生资源能源、有毒有害材料、高消耗工艺和产品等,以减轻环境压力的技术。如替代燃料油技术、用副产品、废弃物替代其它资源的技术、生物质能转换技术、铝替代铜作为导电材料的技术、轻质材料替代密度大的材料的技术、光纤替代传统金属电线的技术等。

产业链接技术主要是指上游企业的生产废弃物转变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和能源的技术。包括:企业间、产业问的关联技术,资源能级利用技术,资源次级利用技术等。例如,将硫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前者为水泥原料,后者作为硫酸厂的原料。这样就可以把磷肥厂、水泥厂、高硫煤矿和硫酸厂链接起来,形成一个紧密型的“生态群落”。

减量化技术主要是在保障人们幸福指数不降低的前提下,努力减少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源量,实现单位产出的“轻型化”,提高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商品包装减量化技术、低能耗转化技术、化学成分缓释(控释)技术等。

资源化与再循环技术主要是对生产和生活废弃物进行初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处理,实现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技术。初级资源化如废纸加工再生、废玻璃加工再生等技术,次级资源化如废塑料转化为汽油和柴油、有机垃圾制成复合肥料、废电池等有害废物回收利用、电子垃圾资源化、集约化养殖畜禽粪便、垃圾发电供热等技术。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2)

一、企业技术创新与节约能源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粗放式增长方式下,能源消费也以翻番的速度增长,能源短缺、环境压力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为此,中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思路。企业作为社会的微观经济主体,必须负担起节约能源的社会责任。从企业自身看,通过企业技术创新,节约能源应是企业的内在发展要求。

1.节约能源应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之一

目前,我国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平均水平,煤、电、水等大量能源浪费严重。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应成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目的之一。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集团,通过启动新能源与新动力技术创新战略,开发出高效率的汽油发动机、高级柴油发动机和利用生物燃料、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能源的汽车动力系统等,掀起燃油动力革命。我国著名的企业五粮液集团采用蒸馏一次水补充及二次恒温控制技术改造、激光全息防伪生产线进水全封闭循环新技术等先进的节能新技术,实现年废水循环利用量700多万吨,各类资源的“三废”综合回收利用产品销售收入高达1.6亿元。该集团董事长王国春认为:“三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基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五粮液集团主动进行技术创新,把节约能源作为技术创新的目的。

2.节约能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企业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作为个体的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也主要是从利润角度考虑。企业要实现最大利润,首要的办法是降低成本,而通过技术创新,企业一方面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单位产品能耗,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合理使用,把废能转换成企业可用的能源,可以产生可观的利润。一位企业家就曾说过,企业的生命力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生命力在于资源节约、环保与高效。

3.企业技术创新是节约能源的决定性因素

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核心的,而企业是社会的微观主体,具有社会性,因此,企业技术创新注定要为节约能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企业技术创新已经和必定是节约能源的决定性因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以科技创新导入能源利用与再生,高新科技产业增长占全美经济增长的85%以上,开辟了新的增长方式,节约了能源。而传统产业中的机械制造、化学与造纸以及日用消费品工业等,通过技术创新,对节约能源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明显。我们也应确立技术创新导入能源节约、开发与利用战略,使有限的能源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4.企业技术创新是节约能源的途径和保障

节约能源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将企业技术创新导入节能领域,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节约能源的保障。英国BRONZEOAK公司与印尼RNI公司合作,利用印尼甘蔗、棕榈等自然资源,共同开发生物乙醇等新型能源,建立生物资源发电厂,打造了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制造体系。江苏金东纸业公司将企业80%以上的技术改造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新领域,建成白水全封闭循环利用系统,使企业白水循环使用率高达96%;实现了冷凝水全部回收利用,使吨纸耗水从原来的120吨迅速下降到8吨。

二、节约能源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

1.企业围绕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水平低

近来,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虽有了较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节约能源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节约能源角度看,目前工艺创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围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工艺创新过少,导致企业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经济效益低。产品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开发各种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的产品的创新能力低,而且,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还是以模仿、改进和换代为主,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新。

2.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够明确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科研院所,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日本的科研开发体系就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辅助形成的。再如美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科研开发方面愿意投入巨资。通用汽车公司每年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大约占其销售额的3%,它还建立了巨大的技术中心,设研究实验室及工程部、设计部、制造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由于计划经济残余思想的影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不够明确,直接导致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认为技术创新应该是研究院所的事情,与企业无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在研究开发、技术创新上不愿进行投资,由此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更无从谈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

3.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虽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但是以这样的方式增加利润毕竟要经过比较长的一个周期才能实现,而且,企业为此进行技术创新所需投资成本较高,需承担的风险也较大。与此同时,一方面是大量新能源的发展和使用,购买新能源的成本甚至比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再利用和再生利用能源的成本更低,另一方面是企业在粗放式经营中并没有因企业的过度消费能源而直接付出相应成本。因此现实中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4.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缺乏能源危机感,缺少节约能源的社会责任感,不能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企业的技术创新,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对符合节约能源要求的技术创新关注也较少。一些企业即使考虑进行技术创新,也只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而没有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角度考虑,甚至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立起来。因此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办法,走粗放式的老路子,以能源消耗过度为代价,从长远看,这不仅对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制约了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组织保障不强

既然企业自身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政府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并通过政策、法规、制度等引导企业、规范企业、约束企业。在西方国家,政府纷纷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措施,促进企业开发新技术,采用新材料,改进新设计,加速企业发展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变。美国的新能源政策要求大力开发节能技术,积极寻求可替代资源,大力倡导全社会节能。比如将汽车节能技术设置硬性指标,规定2007年生产的汽车的燃放必须从每加仑行车20.7英里提高到22.2英里。英国政府大幅度降低对资源消耗高的纺织、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的补贴,扶持发展能源消耗少、资源产出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欧盟鼓励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绿色能源产业,新生能源可获得相应排放额度的补偿。而目前我国虽然也有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但总体看来,针对性较差,可操作性不强,效果不明显。

三、从节约能源视角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1.树立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观

在增长优先的发展观指导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技术创新过程中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创新缺少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要使企业和社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使技术创新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在企业树立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观,把节约能源的观念和思想深入到企业内部,成为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技术创新观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充分考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它指导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是可持续的,是符合人类社会长远利益的。

2.明确界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位,直接、严重制约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进程,影响企业的节能减排。因此,首先要从思想上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意识;其次,可以考虑在政策方面硬性规定不同规模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占的比重;再次,国家应该采取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从而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3.加大围绕节约能源的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保障和支持

借鉴西方经验,充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把节能环保型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向节约能源方向转变。(1)从产业政策上对那些高能耗的落后产能企业予以淘汰,扶持能耗少的高新技术企业。(2)制定有利于节能技术创新项目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节能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贷款,对高能耗企业则限制信贷支持。(3)制定有利于节能技术创新项目的税收政策,对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免税、奖励、补贴等优惠,扩大对高能耗产品取消出口退税和降低退税率的范围。(4)建立技术扶持体系,优先考虑将节能技术创新项目列入重点工程,直接投入资金,组织有关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攻关。(5)增加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政府引导类科技计划的投入,给企业节能技术创新项目更多支持。

4.围绕节约能源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

节约能源可以通过对能源的反复循环利用来实现,而能源的反复循环利用不是单个企业和产业能够完成的,它要求企业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例如,一个企业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的技术创新成果可以让别的企业享用,企业的废弃物甚至也可以成为别的企业的能源。如此循环利用,互帮互助,共同促进整个社会节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促进能源节约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围绕节约能源,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能源循环使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尽可能选用能够回收利用的能源,提高能源回收率,进行能源综合利用和二次再生利用,创造能源循环利用的节能新技术。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如低物耗、能耗煤基液体燃料生产技术、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等,发展尚未使用的能源来取代已经和将要耗竭的能源,尽可能从污染环境的能源转移到可再生利用的绿色能源。以节约能源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点,将技术创新导入节约能源、能源利用与再生等领域。

结束语

随着世界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也开始不断匮乏,随之而来各国政府以及民众开始重视能源的节约,社会中的企业为了生存,也在不断节能创新节耗,促进企业的业绩,推动社会的节能创新潮流,一起寻找节能创新新的科学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3)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01-03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和原则

“循环经济”是以解决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目的,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 K E.)提出的。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全球峰会”以来,世界各国普遍承认循环经济在防止环境破坏、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安排经济活动,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反复使用,将经济活动组成为“生产者一产品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闭环流程。循环经济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指导原则,并贯穿于整个生产消费环节。

循环经济摈弃传统以线性为特征的机械论的指导,转向以反馈为特征的生态学规律。强调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各种经济活动是在生态一经济这个大系统中展开的,以人为主的经济系统需要输入食品、燃料、日用品或各种原料,输出产品和排掉废弃物,而自然生态系统在消化吸收人类排放出的废弃物时,同样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二者相互作用构成循环,整个过程是一系列的各种动态的平衡过程。其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将整个系统从无序推动到有序,由远离旧有均衡状态移动到新的均衡。在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下,研究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及因此而达到的生态一经济大系统的均衡状态,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是循环经济的三原则。对于能耗物耗过高、资源浪费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降低前端资源、能源投入有较大的潜力,减量化原则成为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生产前端的资源、能源投入和污染物的排放已有较严格的控制,所以侧重废弃物的再生和利用。如德国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经过工业化的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已十分有限,又存在大量的废钢铁、老旧汽车、废家电等。在1996年,德国制定了《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旨在彻底改造废弃物处理体系,建立产品责任制度,要求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在使用后要安全处置或重新被利用。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三种不同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方法。对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三者的作用可能不等,但它们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延长产品、包装物的使用寿命以及再生利用是以有足够的潜在需求和投资为前提的,如果资源、能源的消耗很大,远高于需求,则循环的量就越大,相应的成本就较高,在经济上变得不可行。所以高效的利用资源、能源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的降低消耗;而另一方面,即使技术创新可以改变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投入比例、降低其使用量,在短期内,可以支撑一国宏观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但对于这种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减量化总是有限度的。此时,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却能给资源、能源投入减量化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成为减量化极限有益且必要的补充。所以,在经济活动中首先应从源头上改进产品功效,尽量避免废弃物的产生,然后对源头上不能削减的废弃物、包装等加以回收利用,只有既不能避免产生也不能循环利用的废弃物才能作为产品的原材料重新进行还原、加工等处理。仍不能进行资源化的废弃物,则要进行分门别类的对环境无害化的处理。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废弃物作为无法再利用而被人们丢弃的东西,所涵盖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过去高炉炼铁环节产生的煤气往往是被散排到空气中,这种低热值的有毒气体对大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但通过在高压电站锅炉的技术创新,大量剩余的高炉煤气被用来发电,为钢铁生产创造出一条捷径高效的高炉煤气回收途径。所以,原来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通过研发改进可以成为生产活动中的能源,废弃物只是在相对技术条件下无法再利用的而被看做是垃圾,而技术创新可以改变废弃物的范围,变废为宝。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1912年熊彼特(Sehumpter)在其著作中《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思想,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而创新的主要驱动力是个人(企业家)和企业家。后来,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一分为二:一是以索罗(R.Solow)、弗里曼(C.Freeman)、曼斯菲尔德(E.Mans-field)、斯通曼(P.Stoneman)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学派,从技术的变革、创新、扩散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新古典经济学家将技术创新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提出了经济增长理论和后来著名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二是施穆克勒(J.Sehmookler)、罗森伯格(N.Roserberg)和弗里曼(Freeman C.)等人则运用经验研究和案例分析强调科技进步与经济结合的方式、途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

技术的成长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动态过程,它对旧技术的替代需要时间。这在熊彼特时代就提到了,他认为技术创新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有机过程,创新的每个环节都会受到诸如现有技术条件、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与主流经济学所追求的静态均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长期以来经济学界一直都未给与技术创新充分的重视,1932年罗宾斯(Robbins)在他的方法论研究中还将技术创新归为心理学和工程学的研究范畴,演化理论等非主流经济学基础也就成为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直到半个世纪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熊彼特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的直觉推理也契合了自然科学的显明性发展,技术创新思想才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现代的主流经济学也从以前的静态均衡分析为主逐渐变为以长期动态均衡分析为主,并把技术创新看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

在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理论界先后出现了五代技术创新模型。第一代,技术推动创新模型又称熊彼特企业家创新模型,最初由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沃尔什在SHPPHO项目时,依据熊彼特的观点提出,认为技术创新是内生的,推动着经济的长期增长;第二代,需求牵引创新模型则由施穆克勒提出,他在1966年发表的《发明与经济增长》中,指出市场成长和市场潜力是发明活动速度和方形的主要决定因素。第三代,技术创新连锁――回路模型,克服了前两代线性模型的弊端,将科学、技术和需求结合起来,

提出了三者互动的复杂过程。正如罗森伯格在《黑匣子之谜:技术与经济学》中所说:“作为基本的、演进着的知识基础的科学技术同市场需求的结构一道,在创新中一种互动方式起着核心作用;第四代,技术创新周期模型,则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对技术创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创新后期不再仅是新产品的技术扩散和完善。”厄特巴克(James M.Utterback)和阿伯纳西(N.Abemathy)区分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它们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地位不同,技术创新轨迹也跟着从产品创新转移到工艺创新,直到新的主导技术出现,再经历这一过程;第五代,技术创新网络模型是由罗思威尔首次提出,是一个以系统集成和网络化为核心的创新模型,是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快速反应网络系统。突出通过电子系统来实现创新的高效、快速和柔性化。

技术创新对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综合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各种观点的经济学家都已承认,新产品与新工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随着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技术创新的经济学本质认识的加深,近年来经济学者已把经济分析方法应用到技术创新的研究上,对技术创新行为进行了大量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并建立了相关模型。其中,除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研究及技术扩散外,新熊彼特学派还开始了具体历史条件和环境下技术创新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古典主义学派考虑到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提倡政府干预减少先进技术的外溢性给创新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中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

三、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手段

循环经济和技术创新对主流经济都有继承,同时又有发展。前者主要引入了生态学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的基本观点,扩充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追求规模限制下的资源优化配置。而后者则从动态的角度考虑新产品的创造、新工艺的发明、把发明转化为商业应用的创新以及创新的普及,研究不同阶段的相互依赖和反馈以及技术的变化,不断促进经济学界打开科学技术这只“黑箱”。循环经济和技术创新对问题的分析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演进方法,解释经济中的常态――失衡,以求达到更高层次的稳态,加强了经济运行机理的过程分析。纳尔逊(R.Nelson)和温特(S.Winter)也在1974年提出“将生物进化论的原理作为经济分析的方法论基础”的建议。所以,对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由于有着与其相同的分析角度,具备成为解开问题的出发点和关键点的优势。同时,技术创新主体与创新对象和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不断发展的统一体,它们对彼此的影响和改造都是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内展开,搜寻和选择经济一生态系统的规律性以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4)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绿色技术是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重大目标的有效技术支持。所谓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品周期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总和的最少化,具有外部正效应。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应加强我国绿色技术的创新,以推动资源生产率与技术含量的提高、企业运行成本与环境负荷的降低,从而“保增长、调结构”,推动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一、绿色技术创新与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关系

(一)“两型社会”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之一。绿色技术是绿色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了最终实现“两型社会”这一目标而服务的。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实质上是要切实转变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技术实现方式,加强对生产经济活动过程中资源消耗与环境质量的控制,强调防止、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通过绿色技术的采用,可以实现对物质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方面的最佳利用,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建立在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企业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两型社会”以节约型经济、环保型经济为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构建“两型社会”,要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为基础的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我国传统的投资驱动、资源依赖模式在金融危机下已经不可持续,必然要依靠绿色技术的创新以实现“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在全社会推进绿色技术为支撑的清洁生产模式和绿色生活消费模式,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缓解人类活动对有限物质资源消耗的过度依赖和对环境产生的破坏。也只有这样,“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才能早日实现。

二、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绿色技术的创新是指绿色技术从思想的形式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是从产品生产的源头到消费末端全过程的环境质量控制技术创新体系。(表1)

三、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思路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国家和政府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必须在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下发展。

1、将绿色技术创新及运用引入到我国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结合我国可能采用的绿色经济核算方法,应将绿色技术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研究“两型社会”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绿色技术的创新和运用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将绿色技术工艺采用率、生态环境修复率、“三废”处理率、资源消耗减量指标、环境损益减量指标等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激励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

2、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我国应该设立绿色技术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每年对发展绿色技术做得较好的企业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绿色技术项目在用电和土地指标供给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绿色技术技改项目优先给予贴息补助;重大绿色技术项目可以优先争取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项目。各职能部门出台相应的节能、节水、节电、节材的鼓励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节电、节水收费政策;制定相应的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绿色技术研发应用的风险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

3、加快我国绿色环境标志认证与管理。在企业中扩大关于绿色产品、绿色营销、清洁生产、环境标志等概念的宣传,鼓励企业自觉地向ISO14000和国际相关产品环境标志的认证要求靠拢,并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上的必要支持。加强宣传,使企业主体清醒地认识到ISO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就是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条件,促使企业按照环保标准组织绿色生产与营销。

4、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和生态文明观念。我国要通过绿色消费与生态文明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与舆论导向,积极引导企业与公众自觉接受绿色技术创新理念,倡导在金融危机中的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注重消费中对环境的友好性,进而推动绿色市场的发育。同时,应当增强生产者资源稀缺的忧患意识和循环利用的责任意识;发挥政府机关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逐步提高政府采购中使用可循环使用产品、可再生产品和节能节水无污染绿色产品的比例,引导公众优先使用和采购可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鼓励使用太阳能、沼气、电瓶车、双燃料汽车等,鼓励使用节水、节电家电产品和用具;继续开展创建“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活动,积极推进生态旅游。

5、营造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宏观发展环境。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适应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制定合理的排污费、资源税和环境税等制度,提高排污收费,实行排污权交易;组织制定《中国绿色科技促进办法》,建立以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绿色技术的法制化建设,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对绿色技术成果的保护力度和应用力度;为绿色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提供更宽松的创业环境,让人才在产业发展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二)统一区域与产业绿色技术创新规划,筛选绿色技术创新重点。我国各地应根据本地的资源与技术禀赋、产业结构、经济要素状况,科学统一地进行绿色技术的创新应用规划,引进与转化一批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加快发展一批区域比较优势明显的绿色产业和企业。特别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绿色技术创新:

1、重视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运用。在突出各地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关联效应强、科技含量高的信息技术、光电子产业、生物医药、现代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绿色化高新技术企业群。

2、要用现代绿色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实施高消耗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强制性淘汰制度,探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通过嫁接和应用绿色高新技术成果,提高我国传统生产技术模式的各种产业的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这些产业的绿色管理水平,大力开发有利于拓展区内外市场和竞争力的绿色新产品。比如,突出农业中关键性绿色技术的创新、推广和应用,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渔业、绿色养殖业等。推广应用加快农业污染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保障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生产;推进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和生态能源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突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及其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掌握绿色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环保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开发烟气脱硫、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生产设备;加快清洁能源,鼓励企业生产和发展节能电机、风力发电设备、节能照明、阳光电池等节能产品和装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节约能力;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4、强化我国废弃物再循环中的绿色技术创新。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推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拣,促进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玻璃等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加快建设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及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体系;规范废弃物回收与拆解市场,防止废弃物回收与拆解过程中的再污染;扶植垃圾焚烧发电等资源再生利用产业,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合理规划布点,鼓励企业、社区、个人参与投资设立资源回收企业,以便处理废弃物和使其变为再生资源。

(三)遵循市场规律,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1、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系统与服务系统。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有关发展绿色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科技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绿色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交易等,建立健全绿色科技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以提高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降低创新学习成本。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的作用,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

2、加快绿色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要依托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基地优势,调整学科结构、加大投入力度,针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加快高层次的绿色科技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事业环境,吸引国内外掌握先进绿色技术的人才;此外,还应注重培训绿色技术创新人才以及高素质的劳动者。

3、调动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绿色技术的创新主体、投资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构建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内部动力机制、自身能力机制、信息传递机制,进行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实现企业的“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建设一批绿色技术产业示范园区、绿色建筑、绿色景区和绿色社区,建设一批广泛运用绿色技术的节能、节水、节地示范工程,扶持一批政府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每年选择若干项重大绿色技术研发和运用项目进行重点推广。

4、打造绿色产业孵化的技术支持系统。根据现实需要和可能,应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选择地在我国建立若干个部级绿色技术实验室、研究中心,以期基本形成绿色技术重点研究领域和绿色产业的科技支撑系统。高校、科研机构可以与企业联合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研究一批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关键绿色技术,推进绿色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Rene Kemp.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Technical Change[M].Cheltenham:Edward Elgar.1997.

[2]Kemp R,Soete L.The greening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Future.1992.

[3]许庆瑞,.绿色技术创新新探:生命周期观[J].科学管理研究,1999.1.

[4]陈劲.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的构建与分析[J].科学学研究,1999.3.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5)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075-01

一、技术整合的概念

技术整合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一种形式,是企业解决创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产品及其工艺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评价、选择和提炼的过程称为技术整合,它是一个通过企业内外部技术资源对产品和工艺创新进行筛选、转移、重构的一个动态循环过程。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能脱离外部的市场环境,企业做出的战略决策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技术整合作为企业运作管理的一部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技术的调整和改革,来满足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企业的技术整合以企业自身的技术为基础,使其与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推进技术整合的实践。

产品和工艺创新是技术整合的目标,技术整合是企业应对技术不断变化的一种有效策略,对企业的创新成果和竞争力有着关键的影响。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产品和工艺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技术整合,达到创新的目标。

技术整合的对象是来自企业内外部的新技术。在以往的技术整合研究中,只重视了外观特点的技术整合,忽略了对企业内部现有技术的整合。产品和工艺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技术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对产品的外观包装进行改变,还要对产品的内部及功能进行技术整合,使产品全面创新。

技术整合的内容包括技术的甄选、转移、重构。技术甄选是对各类技术的判断过程,判断技术的种类、技术的用途、技术的价值等,这是技术整合的准备阶段。将甄选技术进行自由流动与交流扩散,这是技术转移,也是技术整合的实施阶段。技术重构是在技术转移的基础上对技术体系和构架进行创新和发展,这也是技术整合的实现阶段。

技术整合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技术整合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不是一直不变,它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技术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每一次技术整合都会经历甄选、转移、重构这样的过程,但每一次整合都是在上次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不是每次都回到原点,重复相同的过程,这是一种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

二、建筑整合设计及其创新设计

2.1建筑选址方面的整合与创新设计

在建筑选择地址时,一定要把安全、环保、节能作为首要条件。在选址时,要对该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周围的环境,如果可以尽可能远离污染区域,以绿色建筑设计为目标,预先设想最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面对自然灾害对建筑造成的危害。对周围环境的了解,还可以针对建筑周围一些不利因素,对建筑的设计进行调整,降低周围环境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污染或破坏周围的环境,并且要节约用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成本的开发,要有助于环境的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对于建筑设计要制定多套方案,从中优先选择,最终选取最佳方案并实施。

2.2能源有效利用方面的整合与创新设计

矿石类等传统能源在建筑时消耗极大,传统能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能源在开采的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残渣或者有害气体,对空气会产生二次污染。在建筑设计时,可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极其珍贵,用尽了就永远没有了,不符合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筑设计时,也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阳光等条件来设计,建筑的朝向及建筑之间的距离,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增加建筑的采光和通风,有助于降低能源的使用。与此同时,对能源有效利用的整合与创新设计,能够加大对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这些资源都是天然无污染的,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也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2.3建筑功能方面的整合与创新设计

对建筑进行规划有一定的作用,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对建筑的采光、间距以及交通等问题有效解决,实现建筑对环境和安全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是严格要求,在对建筑角度及窗户的设计,要有创新思维,不仅要有足够时间的光照,还要求室内通风。另外,出于对安全的考量,建筑的设计还要抵挡自然灾害带来的威胁,可以设置具有保护作用的隔离带,预防地震带来的破坏。建筑功能的整合与创新设计,要通过配合和协调等方式把握建筑的整体特征。

2.4建筑布局方面的整合与创新设计

在规划阶段对建筑的整体布局做到综合性的考虑,从创新的角度出发,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渊博的科学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技术技巧运用到设计法则中,结合周围的环境特点,使建筑的整体布局与其相协调,设计出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满足人们的需求。建筑师在对建筑整体设计时,往往会受到环境、空间、交通等多方面限制,通过建筑布局方面的整合与创新设计,将面临的难题一一解决。

2.5建筑风格方面的整合与创新设计

建筑风格往往跟建筑所在地区有关,每个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对建筑规划设计自然也不同。从建筑层面来讲,业主和设计师都希望建筑有较强的辨识度,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设计时,建筑师可以运用一些特有的元素,将它们体现在建筑当中,对细节的处理,体现出建筑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让人过目难忘。从规划层面来讲,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用广泛的理念体现出建筑的创新性,在创新的同时,建筑设计不能过于夸张,应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并且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及基本的发展需求,建筑的特点要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不是短时间内就会过时的,还要用理念表达出建筑的个性特点以及创新性。建筑师在规划时,要运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建筑细节的设计及空间设计进行展示,体现规划设计的特点。

三、结语

技术整合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技术整合是从战略层面到战术层面的一种应对技术变化的创新方法,建筑从业者要结合现代的先进技术、专业的文化知识及独特的创新思维等,通过技术整合手段,来设计出不寻常的建筑,使该设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王骁.分析技术整合与建筑创新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2]刘铮、李莉萍、赵惠敏.技术整合与建筑创新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6)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1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04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铁矿石占35%、氧化铝和铜占20%,而GDP仅占5%,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995万t,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200万t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年投入600亿,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标难以完成。由于200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SO2排放量达到2220万t左右,比2002年增加293万t,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2003年达到16.5%,呈明显上升趋势,比2000年上升1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3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3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1)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2)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强制性的耗能标准,促进产业结构重组。明确取缔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行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态工业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众的参与,需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可以建立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以及企业环境质量。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质量平台,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区域环境评估与巡查制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4)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法律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在日本,2000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7)

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1 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04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铁矿石占35%、氧化铝和铜占20%,而gdp仅占5%,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 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 995万t,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 200万t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年投入600亿,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标难以完成。由于200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so2排放量达到2 220万t左右,比2002年增加293 万t,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2003年达到16.5%,呈明显上升趋势,比2000年上升1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3 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 “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3 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1)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 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2)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强制性的耗能标准,促进产业结构重组。明确取缔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行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态工业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众的参与,需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可以建立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以及企业环境质量。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质量平台,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区域环境评估与巡查制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4)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法律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在日本,2000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8)

一、 新疆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发展新疆多元化的能源结构任重道远

新疆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是指煤炭,石油,水能和可再生能源均衡发展,互为补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和促进洁净的、可再生的能源的广泛应用,构筑多元的能源产业结构。

新疆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位居全国首位。预测煤炭储量为2.2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3.4%;石油储量209.2亿吨,占全国储量的30.1%;天然气储量10.8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储量的34%;水能理论蕴藏量4054.7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5.0%;风能蕴藏年总量为91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风能总量的41.5%;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5.0X109-6.6X109焦耳/立方米年,位居全国第二;生物质能总量3000万吨标准煤,由此可见,新疆是我国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为建设我区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为发展新疆特色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煤炭和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由于大规模的利用,资源日趋枯竭,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这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寻找和利用洁净的、巨大的、可再生的能源,建立煤炭,石油,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多元化的新型的能源结构,是重要的能源发展战略。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和较发达的常规能源产业,在能源暂时并不十分紧缺的新疆,如何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立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多元化新型能源结构,逐步取代以煤炭为主的常规能源格局,确保自治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全面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建设多元化的新型能源结构够认识的不足,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多元化的能源结构还未形成,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任重而道远。

2. 政府引导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关键

自治区各级政府部门为了解决我区农村能源问题,以各种不同形式给予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适当的经济补贴,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得以生存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调查表明,目前仍在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装置不超过40%,其中60%的装置因各种原因,已经废弃,不能发挥作用。“十五”期间国内外各类资金的支持大约6~8亿元,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企业,但产业化的水平不高,规模普遍偏小,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维护成本高。从2000年至今,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这极大推进了新疆光伏产业的发展,缓解了农村能源的紧缺状况。但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集成、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依靠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仍然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初始动力。离开了政府的支助政策的扶持,现在刚刚发展起来的产业队伍将难以发展、壮大。

认真总结我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过程,自治区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拿出了一些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这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但是,欠缺系统规划,缺少客观指导,新疆可再生能源思路不明确,建设布局不统一,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一些鼓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不能及时推出,相关的技术标准,规定和行政法规迟迟不能出台,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比较缓慢。

3、 可再生能源产业市场运行机制尚未建立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规范的市场是保证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纵观我区20余年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历程,可再生能源产业市场极不规范,新技术、新成果的市场转化能力很弱,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远未能形成规范的招标投标机制,可再生能源工程项目的监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的体系尚未建立,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我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4、 可再生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从新疆的能源资源状况来分析,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小水电)。地热、氢能和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还处在研究阶段。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种类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方面。而且数量太少,企业规模不大,多数企业实力弱,水平低,管理差,根本没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新疆可再生能源年产值在新疆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很小,是一个新兴的弱小产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不平衡,二头小,中间大。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运行,管理,服务行业非常弱小,这种不完整的产业结构,影响和阻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推广,从可再生能源的行业分类来看,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发展较快,生物质能和小水电等产业队伍并没有形成,没有基本的研发力量,又没有相关的企业,但是,生物质和水能的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经济性较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应该得到重视.

5、 技术研究薄弱,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

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洁净的,无污染的,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多数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密度较低,受环境气候的影响显著,收集,转换,储存的技术难度较大,开发利用成本较高.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新产品,努力降低成本,是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区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非常薄弱,首先是应用技术研究涉及的领域太窄,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方面的某些领域,而且处在较低水平的研发阶段.生物质能,小水电的开发应用,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大功率光伏发电控制技术、并网逆变技术等项研究尚待开发,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地热、氢能、燃料电池的应用技术研究仍是一片空白,多数产品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开发,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很少,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较差,直接影响可再生能源产业参与市场竞争,阻碍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思路

1、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产品的开发,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产品制造业

坚持建设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发展与市场开发相结合原则,总体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滚动发展,构建多元化的能源结构体系,使可再生能源成为新疆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多年来,我区在太阳能、风能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引进、消化工作。在大功率风机的研制,户用光伏电源、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太阳能水泵,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等取得一些实用的技术成果。新疆新源股份公司、新疆金风科技开发公司、新疆太阳能科技开发公司、新疆风能公司就是在依托一批科技成果的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然而,这些科技成果已不能适应我区可再生能源建设蓬勃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为了加快发展具有我区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产品制造业,必须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产品的开发。

1)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发大型风电机组,努力降低风电成本,利用风力资源,建造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场,促进新疆风电产业的发展。

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十分广泛,技术比较成熟,但发电成本较高,是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进新的光电材料,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重要途径。研究大功率光伏电站监控系统、逆变、并网装置。是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必须在新产品的技术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三方面加大开发力度,推进太阳光伏产业的发展。

3)为建筑物提供洁净的能源,将极大的推动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也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这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新兴产业。加强研究和开发与建筑物结合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并网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空调技术,太阳能热泵技术,建立热-电-冷联供太阳能建筑示范基地,促进太阳能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

4)新疆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薪柴资源、作物秸杆和人畜粪便等,全疆生物能资源可利用量达到3000万吨标准煤,是广大农牧区的重要能源资源。

2.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集成、服务业

随着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项目启动与实施,然而,新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集成、管理和服务业不适应可再生能源利用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不但集成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管理能力弱,服务质量差,而且以往的农村小水电、太阳能光伏电站以及户用光伏电源的推广应用,因为没有建立具有维护、管理、服务能力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企业,没有建立适合于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发展的运行机制,导致一些电力系统经几年的运行之后,由于管理不善,维护不力,没有服务而被迫废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给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产生不良影响,阻碍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集成和服务业,采用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依托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的开发,按行业分类,应成立风电公司、太阳能电力公司、农村能源公司、太阳能建筑工程公司、可再生能源燃气公司等,这些企业利用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开发、生产各类高品位的清洁能源,并向最终用户提供完整的服务,为企业创造利润,用于促进本企业的再发展。我们总结以往的失败和教训,正是因为背离了市场运行规律,盲目推广,导致一些扶贫项目失败。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正处在发展和逐步成熟期,如果没有一支专业的技术服务队伍,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就无法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所以,按照市场规则,发展可再生能源系统集成、管理、服务业,调整现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确保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3. 建立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创新基地

世界已探明的化石能源的储量和开采的年限十分有限。原油、天然气分别在40年、60年内基本枯竭,煤炭经济开采年限220年。世界能源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课题。

1) 建立风电技术创新基地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经济性较好、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国际风电市场继续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达31%;国内风电市场快速发展,年装机容量平均增长率达18%。面对广泛的国内、国际和新疆风电市场,建立具有新疆风电技术特点的创新基地,是应对风电技术市场快速发展的举措。风电机组的技术沿着增加单机容量,研究变速恒频并网技术,提高风能利用系数,开发新一代的风电技术产品,积极参与国际、国内风电市场竞争。

2) 建立新疆太阳能光电光热利用技术创新基地

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热发电技术比较成熟,但发电成本很高,几乎是煤电成本的8-10倍。尽管如此,光伏发电仍以3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这是因为最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为人类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提高和成本的不断下降。据专家估计,到本世纪50年代,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达到30%,太阳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达到15%。由此证明太阳能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建设太阳能利用技术创新基地,研制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和设备,研究太阳能热气流、太阳能热电发电技术,开发太阳能建筑技术和产品,保证我区的太阳能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

3) 建立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创新基地

生物质能资源包括农作物秸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以及能源作物,如甜高粱、甘蔗等,为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生物质能是一种易于转化、储存、运输、经济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我国农村重要的可再生能源。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发了生物质气化供气、气化发电、沼气发电、甜高粱茎杆制取乙醇燃料,生物柴油和能源植物等现代生物质能技术,为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发展新疆生物质能源产业,必须加强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引进、开发。结合新疆生物质能的特点、重点研究生物质能的固化成型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转化技术,生物质发电技术,以及“高光效植物”的生物转化培育技术。加快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创新基地的建设,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三、 发展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1、构筑多元化能源结构体系,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保障措施

近年来,我区能源工业发展很快,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主要城镇能源短缺现象有所缓解,无电区域逐步减小,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为突破口,可再生能源开发和节能并举的能源结构体系。由于常规能源的不均衡分布,能源短缺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因此,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疆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但分布不均,且污染严重,尽管在短时期内仍然是主要的能源,但应改变利用方式,提高利用效率,加大洁净化利用,延长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年限,降低在总能耗中的比例。从我区的能源资源分布状况和需求预测结果分析,总的来讲,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应逐步增加在总能耗中的比例,“十五”期间将上升到5%,2020年将达到15%,2050年将达到总能耗的50%。首先在常规能源短缺和污染严重的地区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其构成比例可以大一些。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提高和经济性的改善,提倡在一切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领域尽量利用洁净的可再生的能源,逐步实现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并举发展的多元化能源结构。

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还应该制定出相关的保障措施,制定并出台有利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可再生能源市发展规划、引进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评价和利用规划、设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基金、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的补偿机制、建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才能够使可再生能源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 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市场环境,强化内引外联,全方位开放新疆可再生能源利用市场

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需要先进技术,专业人才和雄厚资金,仅靠新疆自身的力量和现有的基础,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很难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优惠的政策,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借助外力,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其实,国外许多大企业看好新疆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以投石问路的方式,援助新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荷兰援助的“新疆光明工程”、德国援建的“再生能源供电工程”、法国支持的“农村电气化工程”、丹麦参与的“大型风电工程”等,总共以数亿元的规模援助新疆的可再生能源建设,期望进一步开拓新疆可再生能源市场。参与这些援助的都是国际上大型的企业,他们有先进的技术,一流的人才和雄厚的资金, 他们进入新疆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和市场,将推动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要引进国内外的技术、人才、资金,吸引他们到新疆来投资、开发、建设。必须有优惠的政策,开放市场,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企业的行为都是以获取最大利益为目标,在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外的可再生能源企业来新疆投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常规能源的洁净化利用。比如,可再生能源发电优惠入网,独立电站供电优质优价,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政策。尤其应该加快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立法工作,通过各种优惠的政策,合理的法规,吸引全社会各种力量和内引外联国内外企业集团积极参与投入我区可再生能源建设中去。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我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有效措施。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9)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1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04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铁矿石占35%、氧化铝和铜占20%,而GDP仅占5%,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995万t,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200万t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年投入600亿,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标难以完成。由于200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SO2排放量达到2220万t左右,比2002年增加293万t,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2003年达到16.5%,呈明显上升趋势,比2000年上升1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3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3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1)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2)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强制性的耗能标准,促进产业结构重组。明确取缔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行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态工业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众的参与,需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可以建立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以及企业环境质量。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质量平台,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区域环境评估与巡查制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4)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法律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在日本,2000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10)

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1 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04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铁矿石占35%、氧化铝和铜占20%,而GDP仅占5%,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 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 995万t,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 200万t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年投入600亿,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标难以完成。由于200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SO2排放量达到2 220万t左右,比2002年增加293 万t,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2003年达到16.5%,呈明显上升趋势,比2000年上升1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3 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 “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3 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1)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 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上一篇: 科研成果管理的重点 下一篇: 电子档案管理风险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