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安全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6 16:18:31

少儿安全知识

少儿安全知识篇(1)

造成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通过调查研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发展的两面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保健领域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儿童总死亡率的逐年下降,死亡原因排序的变化,可以看到社会发展进步有利于儿童成长。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家用电器的普及,城市建筑的高层化,交通工具特别是汽车的大量增加,又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的新因素。有关部门对意外事故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在造成儿童意外事故的原因中车祸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这一状况与发达国家的情况极为相似,这说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具有两面性:在人们生活水平、儿童保健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各种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多,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2.监护人防范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

调查发现,许多家长安全意识薄弱(相对而言,教师较好),根本想不到孩子会发生意外。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大多是因为家长、教师和其他监护人缺乏防止儿童意外伤害的意识和知识。例如,1999年6月,北京一名5岁半的儿童下午从幼儿园回家后,在家里哭闹,家长为了哄他,逗他开心,将一粒日本豆塞进他嘴里,结果日本豆误入气管,家长迅速将孩子送往附近的医院,但孩子因窒息已死亡。等等类似的悲剧不胜枚举,这说明家长、教师的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

3.儿童安全知识存在空白区,缺乏一定的防范能力

儿童意外事故发生率的高低与幼儿园、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成人只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的知识学不学都无所谓。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在3~6岁儿童中有近一半的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有一成多的孩子安全意识极其薄弱,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缺少应有的防范知识,不知道躲避风险。通过调查还发现,家长、教师对儿童安全方面的状况缺乏了解,往往过高估计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成人自认为孩子懂得自我保护,而轻视对儿童安全方面的教育。例如,对某幼儿园152名大班儿童“认辨交通标志”的测查中发现,能完全通过测查的儿童只有74名,但家长和教师估计能通过测试的幼儿人数分别是102名和104名。这也是造成孩子安全知识匮乏的原因。

还有些监护人意识到外界存在着的一些对儿童发展不利的因素,但只是一味地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少出事”,许多本该孩子做的事情他们全部代劳,严格限制儿童的各种活动,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结果孩子缺乏基本的对危险事物的防范能力,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

4.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体各种机能水平较低

在儿童发生的事故中,摔伤头、磕掉牙、骨折、坠落、溺水、车祸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幼儿体质较弱,体能发育不完善,运动机能差引起的。瑞典和日本的有关研究表明:儿童面对迎面而来的汽车常常不知道躲闪,过马路只注意一个方向的车辆而不顾另外一个方向,对汽车车速的快慢缺乏正确的判断力,误认为噪音小的汽车没有危险,等等。可以看出儿童是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群体。

二、减少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相应措施

1.监护人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为儿童创设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

调查发现,儿童意外伤害多发生于家长、教师和其他监护人麻痹大意的情况下,因此儿童的监护人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重视对儿童的保护,时刻把儿童的安危放在心上。幼儿园教师及游乐场等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有安全意识,把儿童的安全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幼儿园应制定和执行健全的安全值班制度,凡是儿童在园期间都要安排教师值班,要做到时时处处都有人想着、看着孩子,对孩子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游乐场要针对儿童容易发生的安全问题,配备必要的保护设施,不能只为营利而不顾孩子安危,要适当限制儿童活动的范围,只有这样,才会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机率。

2.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幼儿处于身心逐步发展的阶段,缺少生活经验和各种社会方面、自然方面的常识,自理能力较差,虽然教师和家长在竭尽全力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以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我们应知道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也应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只有把安全的金钥匙交给孩子才是比较可靠的。所以,幼儿园应通过健康教育活动,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抓住一日活动的各个有效环节随机强化。家长应与幼儿园配合,利用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时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

3.培养、训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少儿安全知识篇(2)

一、齐抓共管,形成平安工作大格局

2011年,四川省少工委立足“部门主导,社会融入,少儿主体”继续深化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目前全省已形成以各级党政高度重视为动力,相关部门协调一致为基础,广大媒体积极宣传为保障,学校全面实施为平台的少年儿童安全行动社会化推动机制。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部门积极配合。进一步强化领导负责,各级党政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年初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整体性部署,并亲自开展协调工作,主动关心活动开展,积极参与活动过程,为全省平安行动的顺利推进注入强大动力。进一步加强行业互动,各级少先队组织强化与教育、铁路、消防等部门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工作联席制度,充分依托“红领巾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健全与保险公司协作机制,有效抓好校园消防、卫生及社会公共安全,共同致力于少年儿童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的培养。进一步巩固项目合作,12月1日至3日,省少工委联合省综治委、省护路办在凉山州西昌市召开了全省青少年铁路护路安全教育工作现场会,全省铁路沿线19个市(州)团委学少部长、县级团委负责同志,部分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实地参观了冕宁县铁路护路安全教育工作示范点,观摩了冕宁县铁厂乡小学“爱我铁路 知我铁路 护我铁路 争做铁道小卫士”少先队大队主题队会。

二是全面教育动员,社会形成合力。注重动员学校、社区,动员组织中小学校、社区积极参与“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注重引导家长,各级少工委联合公安、交警、消防、铁路等相关单位,把少年儿童自护、自救知识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以《青少年自我保护手册》为范本,开展中小学学生家长的自护、自救知识集中培训百余次。注重培养辅导员,在各级辅导员中深入开展法制、心理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广大辅导员正确认识少儿健康、平安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为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对少儿的平安教育建立基础。注重警校共建,学校和交警、社区联合成立警民共建的平安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法制辅导员,开展了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讲座,对师生普及法律常识,利用警民共建的平安学校开展平安教育活动。注重调动社会,加强媒体舆论引导,宣传报道各地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开展情况,扩大活动影响力、吸引力,开展铁路、消防等安全知识竞赛,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的社会参与率大幅提高,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社会干预机制不断加强。  

二、真抓实干,形成自护自救良好氛围

坚持“少儿主体”原则,突出“安全自护知识、自救自护技能”两个重点,充分动员各方面资源,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一是着力于思想引导,开展教育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宣传讲座活动,组织交警、消防官兵、护路办等人员,在中小学校开展普法、禁毒、自护自救等宣传活动,消防、交通等安全知识讲座活动,发放《安全自护手册》、《四川省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手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宣传画册、知识手册,受教育学生近20万人次。推进警校共育常规化,将自护教育纳入班会和“法制教育课堂”,督促学校认真开设法制课,大部分中小学校邀请公安、消防等部门设立校外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知识的授课。利用校园宣传媒体,组织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橱窗、板报等形式,开设专题专栏,进行禁毒、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等知识宣传,在假期到来前,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出游、饮食、防火、防水、防电、禁放烟花等行为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一些自防自救方法,提高学生自我预防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着力于切身体验,对接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争章活动,鼓励各中小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及教育教学阶段目标,配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争章计划,创设消防章、交通安全章、尊纪章、自护章、安全章、维权章等特色平安章,布置“雏鹰展翅”角,评选“争章小能手”定期表彰,提高学生学习自护自救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结合班队活动,以争当“四好”少年活动为契机,开展 “交通法规知多少”、“铁路标志识多少”等知识竞赛活动,“平安行动”征文活动以及“我自护,我平安”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切实掌握理解自护自救知识,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结合体验活动,以平安校园和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少年儿童社区法律援助行动、青年志愿者结对帮扶失足青少年、青春自护教育歌舞剧大赛等体验教育活动;以少年军校为主要载体,推进“平安自护营”、“暑期军事夏令营”等体验教育活动,开展野营拉练、消防演练、防震演练、自救自护培训、校园应急知识培训,引导少年儿童把安全知识转化为自护自救的能力和技巧。

三是着力于实际困难,强化服务重点群体。真情关爱留守学生,组织少先队辅导员教师、少工委专家组成员等,以留守学生之家、儿童家园、社区活动阵地为依托,针对少年儿童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护等关爱服务,讲授安全、自护和健康、卫生相关知识,提高留守学生维权意识和自护能力。倾情救助困难少儿,开展“少先队送温暖活动”帮助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树立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防止自暴自弃步入歧途。积极帮助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建立心理咨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建谈心站、咨询中心,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开展电话解答和上门看望服务,及时挽救。

三、夯实基础,建立平安行动长效机制

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关系到少年儿童的切身利益、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需要长抓不懈。省少工委从人员队伍、阵地建设、理论研究三个方面着手,强化工作保障,不断建立少年儿童平安行动长效机制。

少儿安全知识篇(3)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of Children's Accidental Injury

SHEN Ke

(He'nan Culture and Art Kindergarten,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Kindergarten is a central location for children, and our children is the only child at home, mostly in the parents, grandparents, protect and live clothing to hand out food to mouth life. Resulting in our children, poor health, physical fitness is weak, the action response is not quick, plus kindergarten teaching staff security awareness is not in place, the child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the author based from teaching ten years of experience, from everyday activities to enhance early childhood physical fitness, and enhance teaching staff security awareness, protection of children as the children become self-protection aspects of safety of the children achieved some results.

Key words responsibility; let go; self-protection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因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是近年来,幼儿园意外事件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的第一杀手。那么,如何采取有利措施,防范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呢?我们必须从探寻造成幼儿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入手,制定安全措施,增强保教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1 幼儿园意外事故的原因分析

1.1 幼儿体质差,体能弱而造成的伤害

在幼儿发生的各种事故中,摔伤头、磕掉牙、骨折、坠落、溺水、车祸等事故,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幼儿体能发育不完善,动作协调能力差引起的。有的孩子体质较弱,在与同伴相处中,显得弱不禁风,这也是由身体各种机能水平较低,缺乏锻炼引起的。

1.2 幼儿安全知识存在空白区,缺乏一定的防范能力

幼儿意外事故发生率的高低与幼儿园、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儿童保教观是“保护”、“养育”,认为“少活动,少出身”,许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被成人包办代替了,幼儿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没有了。这样,孩子在成人的全方位保护下成长起来,他们在意外事故中表现出不知所措,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的意识、经验和能力,从而导致了意外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只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的知识学不学都无所谓,造成孩子的安全意识极其薄弱,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缺少应有的防范知识,不知道什么是风险,怎样去躲避风险。

1.3 保教人员责任感不强,对幼儿安全教育不到位

有的教师安全意识淡薄,不注重幼儿安全教育,没有教会幼儿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时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又有畏难情绪,为了避免或减少幼儿在运动中出现安全事故,就限制幼儿到户外活动。在活动中时时对幼儿有很多的约束和限制。然而,消极防范是不利幼儿发展的下策,殊不知,这些经常受到限制的孩子一旦获得片刻的自由时,便容易引起失控行为,造成一次又一次的事故。

从以上原因中可看出,“养育多,实践少”、“保护多,教育少”、“限制多,锻炼少”是造成幼儿意外伤害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成人应改变观念,“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变消极保护为积极自护,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的避免和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 减少幼儿园意外伤害的相应措施

2.1 幼儿体能训练,变弱体为强体

在实际活动中可以看到,平时很少跑动的孩子相对来讲容易受伤,那些活好动的孩子奔跑蹦跳灵活,钻爬攀登熟练,反应敏捷,相对来讲磕碰就少些。目前我国尤其是城市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身高、体重方面较过去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其心、肺等内脏的功能却落后于身体的发育水平,这是由于缺乏锻炼造成的。由于身体肌肉长期缺乏应有的活动,肌肉组织内储氧量降低,肌肉弹性下降,因此幼儿动作的平衡能力、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为此,幼儿园、家庭应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组织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跳绳、体育游戏。提高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让孩子通过体育活动掌握运动技能,从而使孩子动作更灵活,思维更敏捷,有效的避免和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2 幼儿安全教育,变保护为自护

幼儿处于身心逐步发展的阶段,缺少生活经验和各种社会方面、自然方面的常识,自理能力较差,虽然教师和家长竭尽全力、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但是成人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应该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只有把安全的金钥匙交给孩子,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所以,幼儿教师应设计安全教育课程,利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1)儿歌故事,传授安全知识。儿歌、故事是幼儿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安全教育内容编成儿歌,故事,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理解,从而形成接纳心理。

如:

《红绿灯》

大马路,宽又宽,

红绿灯儿站路边。

红灯停,绿等行,

遵守规则别忘记。

《上下楼》

小手扶着小扶手,

一个跟着一个走,

小朋友们排一排,

一二一二上下楼。

孩子们在这些朗朗上口、浅显易懂的儿歌学习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安全知识。

又如,故事教学《离群的小鸡》,使孩子们从小鸡独自离开妈妈和集体后遇到了危险,最后大声呼救,才被妈妈发现并获救这样一个简短却生动的故事中懂得了外出时一定要紧跟大人或集体,不独自离开,同时还学会了遇到危险大声呼救的本领。而故事《小兔旅行记》,则是利用小兔出门去旅行时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把生活中的各种常见安全标志巧妙的编进故事里,让孩子们以帮助小兔为线索,兴致勃勃地认识了生活中的各种常见安全标志:当心坑洞,小心地滑,当心触电,安全出口,禁止攀爬、触摸、通行等等,使他们掌握必备的自护常识。

(2)结合游戏,学习自护技能。游戏是孩子学习的助推器,在安全游戏中,孩子可边玩边学,轻松获得安全自护知识、技能。

游戏是幼儿获得经验的最自然,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远比老师直接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3)新闻案例,强化安全意识。这种方法适合中大班的幼儿,中大班的幼儿已建立一些初步的行为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教师可通过生活中报刊、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收集来有关幼儿安全事故方面的案例讲给幼儿听,与幼儿一起分析事故原因危害,共同寻找预防的方法。

如,电视新闻报道:X市一郊区的一名6岁男孩在自家附近玩耍时,未注意看高压电的危险标志,爬上了一高压配电设施,结果被高压电流击伤,造成高位截瘫。又如,小萌和小飞是幼儿园的同班小朋友,在一次早锻炼活动时,小萌不小心把飞盘扔到小飞身上,两人由争吵发展成扭打,吵打过程中,小萌再次把飞盘扔向小飞,飞盘碰伤韩飞的眼睛。

在倾听案例过程中,幼儿的会积极地思考,对危险的行为、动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时,让孩子说说为什么会发生事故,如果是你会怎么做。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进一步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4)模拟演习,巩固自救技能。幼儿园通过创设一些情境(如模拟、演习等),让幼儿在大型的相应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从而学会保护自己的基本自救技能。

如,邀请消防队员进入校园指导大家进行消防演习,让孩子掌握逃离火灾的正确方法:湿毛巾捂口鼻,弯腰下蹲,从安全出口逃离等,以及如何正确拨打119报警的知识。孩子们在大型的演习活动中,对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印象会非常深刻。因此,幼儿在演习中学得的自救知识在以后的一生中都能受益。

当然,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但不管采取那种形式,都必须将安全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2.3 保教人员高度的责任感,从限制到自制

从许多事故原因分析中,我们发现造成幼儿意外伤害除了孩子自身原因外,有很多都发生在当事监护人麻痹大意的情况下。因此,作为幼儿园保教人员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把安全工作放在幼儿教学工作的首位。每位保教人员在岗时都应负起职责,做到处处为孩子着想,对孩子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对易引起意外事故的情况应有预见性,在孩子活动的周围配备安全设施;对比较幼小的孩子(如小班、小小班等)在护理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引起幼儿关节脱臼;热汤、热水应放在幼儿够不着的地方,以免烫伤幼儿,不要让幼儿玩细小颗料状的物品,以免幼儿塞入口腔或鼻孔等等。只有这样,才会避免和减小不良事故的发生。

总之,防范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父母和老师改变育儿观念,真正做到放手不放心,让幼儿在挫折中成长,使他们获得一个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的保护――自我保护。

参考文献

[1] 陈丽虹,龚房芳著.儿童自我保护故事.吉林摄影出版社,2008.5.

[2] 王大伟著.青少年安全自救.鹭江出版社,2008.1.

少儿安全知识篇(4)

今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的主题,被圈定在“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上。 在我国,每天大约就有40个孩子死于交通事故;每年有近两万名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还有40—5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而这些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学校有关的。 保护少年儿童安全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就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安全,一方面依靠各级领导和学校切实抓紧抓好,同时更要教育青少年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那便如同多上了一道保险,大大增加了安全系数。 有可能你不知道 怕就怕我们身处危险或威胁之中却全然无知,这可能是更危险的事情。 哪些因素可能构成校园侵害?日前,在“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专家研讨会上,有关专家的一番提醒引起我们的警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钱志亮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他把校园伤害分为显性伤害(包括生理损伤、精神紊乱等)和隐性伤害(包括隐性身体病症、精神污染及长期心理压抑所造成的渐进性伤害等)。从这两方面,他告诉了大家一些平时不太为人注意、却有可能对学生构成伤害的因素: 上学路途远在当今的学生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大中城市的学生产生这一问题是由于择校所造成,而在城镇尤其是农村地区,则是由于学校布局调整等原因。我们没算过,如果孩子去上学的时间单程多用半小时的话,9年将会多耗费1800个小时!除了多支出精力与体力,上学路途远还存在着安全的隐患:城市交通越来越繁忙,加上复杂的社会治安等因素,孩子或早或晚或单身一人在路途中就有可能发生安全问题。各种报道显示的有学生死伤的交通事故,大多数发生在上学或放学途中。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一般城市学校的服务半径,小学不宜大于500米、初中1000米,农村小学不宜大于1500米、初中2500米。此外,学校交通状况对学生也存在着较大的伤害隐患,如公共交通能否到达、道路是否畅通、校门前是否设交通缓冲地带、道路设计是否有人行道、校门前车辆管理是否得力等,都不仅可能对孩子权利有所侵犯,同时也构成了隐性伤害,使不少孩子为此而焦虑不安; 学校的各种通道以及楼道应当与学生的人数成比例,通道或楼道过窄就可能造成拥挤并发生伤害事故,尤其是在学生下课、上操等人数相对集中的关键时间。如果再缺乏教师的相应安排和疏导,就更有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由此发生的惨案已经给了我们血的教训。有调查显示,有16.8%的学校在学生下课或放学的时候经常有通道或楼道狭窄的现象,另有41.3%的学校偶尔有拥挤的现象,只有41.8%的学校没有。可见这一问题有相当的普遍性; 还有,学校建筑的层高不够与通风不畅,楼梯栏杆高度不达标,体育器材故障,门窗玻璃不牢固,没有围墙或围墙太低,实验室通风不规范,厕所建设不达标,饮用水供应不合标准以及装修暗藏杀机等问题,都可以成为校园显性伤害; 在校园设备方面,有时也会对学生构成伤害,如教学器械设备配备不达标、课桌椅不达标、黑板不达标、不合乎标准的照明与采光,还有由于文具与教材印刷装订粗劣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在我国广大地区的中小学,这些方面不达标的情况广泛存在。 此外,校园制度也可以对学生造成伤害。如门卫制度、食堂卫生制度、教师值班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定期安全检查制度、作业制度与作息制度、班额制度、座位制度以及校服制度等等方面,都可能潜藏安全隐患,在疏忽的环节上就容易出问题。 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丁宗一教授从专业的角度指出,意外伤害是有生理基础的。就拿儿童过马路来说吧,有时候家长会教训孩子说:“你没有长眼啊,过马路看不见车来?”其实这话说的是对的。因为12岁孩子的视网膜还不能很好地同时处理两个移动的物体,所以,儿童过马路是需要大人牵着的。另外,自杀也是一种意外伤害。所以预防校园伤害,不能忽视了心理伤害。 …… 这些或明或暗或隐或现、有可能躲过也有可能酿成惨祸的侵害,我们必须明确知道并且提高警惕。 担负起我们的责任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清醒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在他们的生活中处于最为核心的地位,而学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地方又往往是他们活动的地方。因此,学校在保护儿童免受伤害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指出,预防校园伤害,首先要强化学校责任的概念。保护学生安全,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从特别权利说,保护学生的生命

权和健康权是学校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从社会契约关系说,学生注册交费后,与学校即发生契约关系,学生安全便纳入教师的职责范围;由伦理关系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人师者应视学生为子女,要以监护人的身份来保护学生不受伤害。 当然,从整个社会来说,应该有安全机制建设的概念。学校也是一种公共设施,它不具有封闭性、隐秘性,社会所发生的一切,也会在学校中发生。校园安全应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安全相互作用。学校与社会、家庭应建立统一协调的危机应对系统和安全知识教育系统。 宗春山提出,应建立校园安全应对系统。它包括:预警危机,进行预防危机发生的活动;危机管理包含现象评估、制定策略、监控策略实施;还有追踪,目的在于确认危机处理的成效。这方面国外已有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法国创造了“学校安全计划”,目的是减少暴力行为,加强上学和下学途中的安全,雇佣失业青年培训后做调节和监督员;挪威创建了反对学校暴力计划,教育学校、家庭减少与预防暴力,指定纪律限制以强欺弱,并对被害生进行支持、保护;美国提出“主动神圣教育计划”,降低在校生学习失败感,改善学生的自我概念,鼓励互相尊重、合作,创造学生归属感等。 但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如在安全知识普及方面,有些学校不能有意识地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安全知识教育。统计显示,有82%的学校平均每年进行3次以上,11.7%的学校进行2次以上,5.7%的学校只进行1次,还有0.5%的学校从没进行过。同时,学校课程设置及教育内容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在多数中小学课堂上,校内安全、校外活动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犯防范等教育至今仍是空白。事实上,对儿童的健康教育还不仅仅是传授健康知识,它还应该包括对儿童自我防卫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肖卫东指出,在开展预防校园侵害活动中,学校、家庭、社会都必须担当起自己的职责。如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严格督导检查,强化教师之间的监督制度;保证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存在安全隐患;采取以案说法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尤其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家庭应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孩子的反常表现,掌握孩子的心理状况;经常保持与学校的有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教育孩子与人正常交往,既要预防别人的侵害,也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利而去侵害别人。社会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形成儿童少年权利至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激浊扬清,给儿童少年创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 用知识保护自己 近年来,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2000年由全国少工委和教育部等单位启动的“少年儿童平安回家”活动,通过推广小黄帽、“让”字牌,给学生上下学的路途送去了安全。此外,学校、家庭的安全知识教育也越来越多。去年启动的“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正在各地的中小学校园里推开。今年为落实“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主题,“平安行动”开展了争创平安校园“六个一”的活动。这“六个一”包括:唱响一支“平安校园”歌,创编一句“平安校园”警句,参加一次“平安校园”征文活动和知识竞赛,参加一次“平安校园”训练营,举办一次“平安校园”论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知识越来越丰富。 据报道,四川一名小学生家住的楼里着起了大火,情急的居民们在惊慌中找不到逃路。这个孩子因为学过自护知识,用湿毛巾捂住嘴,在浓烟中摸到了楼门,最终带领大家逃了出来,无一人死亡。楼内的居民把这个孩子推为小英雄;还有一个小学生,全家外出时遇到车祸,爸爸流了很多血躺在路边。孩子一边向急救中心求救,一边用布条给爸爸包扎。后来医生说如果再晚些或是没有采取措施,爸爸就没命了。这位父亲一直在说这样一句话,“是孩子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安全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习惯。安全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这种意识,使其逐渐养成习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经常在青少年自护教育时被引用。那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加上智慧和能力的反映。所以,宗春山强调说,在预防校园伤害的教育中,不能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包括应激心理训练,如冷静心态、勇敢精神、创造能力等;包括良好心理品质的训练,如沟通、合作能力,健康的自我形象、自我调试;还包括安全能力的训练,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被害预防。这种训练强调实践和体验,力求使孩子们获得全面的生活经验。 宗春山提出,必须建立少年儿童自我责任的概念。作为具有独立意识、发展潜能、各具特色的人,安全健康地成长,既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儿童自我成长和发展的任务。平日的自护教育非常必要。通过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安全意识、完整的安全知识和全面的安全能力,使个体建立起有效的应对社会危险的自卫系统。 相关链接 从1996年开始,教育部、公安部、卫生部等7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活动。 这项工作开展8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于动员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安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项活动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参与面广,全国的每一所学校的师生都参与了这项活动;二是针对性强,每年设立一个主题,从不同方面强化学生的安全知识、意识和能力。1996年的主题是“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1997年是“交通安全教育”;1998年是“重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1999年是“ 消防安全教育”;2000年是“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2001年是“校园安全”;2002年是“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2003年是“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及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三是效果显著。通过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广大师生的安全知识普遍增加,安全意识普遍提高,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 从2000年起,教育部与、公安部、全国少工委等单位联合开展了“少年儿童平安回家”活动。这是一项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和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公益活动。2003年,在这项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开展了“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这项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少年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提高全社会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的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良好氛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少儿安全知识篇(5)

科研兴校,科研兴队。建校初,基于少先队员爱说、想说、愿说的《“悄悄话信箱”:心灵沟通的绿色通道》这一课题的适时研究使我校从一所新校蜚声省内外;《基于体验的小学生“四有”德性养成研究》谱写了以体验为载体,生活化、实效化的少先队品牌教育。系列化的少先队课题研究,引领着我校少先队工作蓬勃发展,更为开展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课题以道德生命教育模块课程《德育童谣》、心理生命教育模块课程《悄悄话信箱》和生理生命教育模块课程《安全教育·自救自护》为主体,编写了图文并茂的“心理生命教育”校本教材,开设了德育童谣课、悄悄教育心理辅导课、安全教育自救自护课等平安行动校本课程。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图文并茂的趣味教材,“无痕”的教育手段,有效地培养了儿童自我调节和生存自护能力,促进学生正确生命观形成,在自我亲历、感悟中实现生命教育。以少先队科研为依托,有效地建立了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的校本课程体系,让我们看到了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所绽放出的夺目异彩。

二、创新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的活动载体,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安全自护知识

1.平安童谣人人诵。小小的童谣,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欢笑,增进了朋友间的友谊,更包含着有趣的科学知识,踏实的做人道理。为了使安全知识在少先队员中间得到广泛流传,从而让少先队员更加牢固掌握生活安全、活动安全以及各类突发性事件的自我保护意识。我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童谣传诵活动,积极拓宽教育渠道,让诵读童谣活动成为少先队员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让童谣伴随少先队员健康快乐成长,收到很好的效果。

“火灾时刻勿慌乱,被火封住要冷静。一捂二蹲三看清,逃生计策牢牢记……” 这是我校少先队员创作、传唱的“消防自救童谣”。我们还开展了“平安童谣亲子歌咏比赛”、“平安童谣进社区”、“平安游戏进校园”、“平安童谣一点通”等活动,通过“学童谣—编童谣—传童谣—演童谣—用童谣”,少先队员在轻松愉快的童谣游戏之中,在快乐的吟诵中,在简单易记的童谣声中,在轻松愉悦“润物细无声”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许多安全知识。

2.平安金点子人人找。一只只城堡式的小木盒,上了漆,开个口,贴上“悄悄话儿对我说”、“金点子你来提”几个字,就成了“悄悄话信箱”和“金点子信箱”。自两箱开设以来,成为了孩子们倾诉和表达的绿色通道。“悄悄话儿悄悄说”打开了无数孩子的心结;“金点子信箱”更充分体现了少年儿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为了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更加到位、有效,学校大队部开展了向全校少先队员征集“平安金点子”的征集活动。“火眼金睛——快来寻找身边的安全金点子”,征集一出,即刻激起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油锅起火,锅盖上。电器起火,断电源”“放学后要少游荡,少在偏僻的地方逗留。如带钱,应分开放在书包的角落”“不要进入非法网站,拒绝不健康信息”……队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将好建议投进“金点子信箱”。活动共征集到1000多条平安金点子,我们从中精选了60条,汇编成《平安自护金点子集》。《平安自护金点子集》为少年儿童平安自救自护成长撑起一把平安的保护伞。

3.平安情景剧人人演。我们根据情景剧的特点和少先队员心理发展的特征,分低、中、高三段提炼了少先队平安教育情景剧主题:如低段的“我迷路了”、中段的“安全游泳人人夸”、高段的“‘谨’+‘慎’=安全”等15个周次共45个主题。孩子们诙谐幽默略带夸张和生涩的表演让师生在娱乐的同时上了一堂堂直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队员们说:“原来亲身演情景剧,安全知识的学习可以变得如此容易、简单也更明了了。”辅导员说:“情景剧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安全的警钟时刻敲响在孩子们的心中,安全教育更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新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的活动模式,以体验为途径锻炼少年儿童安全自护的技能

少儿安全知识篇(6)

如何减少儿童在幼儿园安全风险的发生,需要幼师、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儿童自身安全意识和预防风险能力的提高,能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幼儿园要加强幼师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园内各类安全设施的检查。

二、当前学前教育中儿童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被动”式安全教育

传统的儿童安全教育,往往是划定“安全区”。老师和家长会对孩子规定,什么东西不能碰,什么区域要远离,不能和小朋友追逐打闹等。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拿减少儿童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需要家长幼师的寸步不离。但是,幼儿园孩子很多,幼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个孩子都特别关注。有的时候关注不到的孩子,就有可能出现安全风险。

(二)幼师安全意识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幼儿园配置和入园儿童数量的增加,幼儿教师也在扩招。虽然都具备幼儿教师资格证,但是她们的安全业务素质不近相同。有的幼师格外注重对儿童文化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淡薄。

(三)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方式欠妥

现在幼儿园儿童的家长多数为80后,他们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上幼儿园之前多数交给老人代管。而老人对孩子的教导多数按照老套的方式进行,为了安全考虑,老人都不会让孩子接触危险的事物,而不是教育孩子如何了解危险的情况;孩子父母下班后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够,一些家庭处在父母玩手机,孩子玩平板的状态,游戏上的追逐和打杀情节,对于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三、当前如何做好学前教育中儿童安全教育工作

(一)强化幼师安全意识,提高幼儿园安全硬件水平

幼师是儿童在幼儿园的直接陪伴者,老师的安全意识高低直接决定着所带孩子的安全状况。幼儿园要利用例会等形式,开展在园教师的安全教育。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形式,结合当今发生的校园安全案例,总结出儿童安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开展“一人一案例”形式,由每位幼师设计安全隐患案例,编制安全应急预案,进行多媒体模拟,已达到倘若真的发生相关安全隐患,能有的放矢处理解决的效果。

幼儿园要加强自身安全设施的检查力度。对于电源,电线等危险设置,要派专人定期巡查,遇到问题及时换新整改;对于儿童午休床位床板,要逐一检查,确保牢靠;午休时要随时巡回检查,注意幼儿午睡状态;定期检查幼儿园内灭火器配备和有效情况,确保都在有效期内且性能良好;特别注意幼儿园食品安全问题,确保所有采购都按照程序规范进行,保证儿童饮食安全。

(二)创新安全教育方法,由“被动”变“主动”

被动的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儿童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在日常的安全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开展形象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堂,让孩子知道插座不能碰,热水不能摸,红灯停,绿灯行等常识。同时通过设置安全情景课堂,对于儿童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比如摔倒后伤口如何处置,自己独自在家不给陌生人开门等情景,让孩子不仅知道要时刻注意安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遇到危险情况如何处置。

通过定期开展亲子课堂,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安全教育,对儿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提高危险处置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开展交通安全亲子课,在教室里摆放各种交通安全标示,幼儿园老师讲解各个标示的含义并设置相关交通安全情景,由家长带领孩子如何安全的行走和过马路。在老师放置红灯时,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停在斑马线外,并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停下;绿灯的时候带领孩子快速通过斑马线。

(三)开展实地安全教育课堂,让孩子理解真正的安全

幼儿园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幼师要开展形象生动的课堂形式给孩子们讲安全。要组织孩子参观各类安全设施,告诉他们设备的样子和使用方法;开展应急火灾演练,地震演练等方式,带领孩子正确处置遇到的火灾和地震等危险情形。每周开展儿童安全应急演练,让孩子担任演练中的各项角色,让他们真正领会安全隐患的正确处理方法,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督促家长以身作则

少儿安全知识篇(7)

1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低下,安全防范能力不足。幼儿年纪小,对许多事情认识不足,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很好地控制。其次,幼儿识别危险的能力不足,加上活泼好动的天性,导致在活动中常常不能预见和规避危险事物,所以经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比如,有些幼儿同周围没有护栏圈起来,一些小朋友就喜欢跑到对面的马路上玩耍,等有车辆过来时,幼儿只顾着玩对危险物反应过慢,所以不能及时躲避车辆。

2 家庭教育过于溺爱,保护过度。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每个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和心肝宝贝,给予过分的疼爱。在家里,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对幼儿采取各种保护措施,不让孩子自己尝试去做,所以孩子的依赖意识过重。其次,很多家庭不重视对孩子进行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孩子安全防范意识低下,自我保护能力不足。

3 幼儿园安全制度不严,管理不到位。许多幼儿园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属于违法办学,幼儿冈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比如,有一些幼儿园没有门卫,孩子稍微不注意就溜到别处游玩,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还有一些幼儿园有专门的接送车辆,这些接送车辆往往质量不是很好,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的小孩子挤成一堆,属于严重超载,极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在幼儿园里,一些设施往往不是按一定的要求来进行设计的,比如,有些小课桌的桌角非常锋利,极容易割到小朋友的手、胳膊,等等。还有楼梯设计得过窄、过高,在小朋友挤小楼梯时,很容易出现从楼梯上滑下来的事故。

二、加强管理和教育的措施

1 建立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安全措施有效到位。在幼儿园,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定期、定点、定人对幼儿同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设立同长、门卫、保教人员、医务、炊事、幼儿司机等职位,明确各个职位的具体职责,进行同长值班、门卫放哨、司机负责幼儿接送等制度,做到每个人职责明确,将具体责任分工到个人。

2 加强幼儿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团长一定要严把幼儿园食品安全卫生的大关,首先从食品的进货渠道开始做起。对于新进的幼儿食物,同长一定要检测这些食品是否干净卫生,有没有过期或者腐烂,是否新鲜,农药有没有超标。在这些要求都满足之后,才能购进。此外,对于炊事员来说,一定要保证厨具的清洁、卫生,将厨具上的杂物清洗干净,对幼儿餐具进行严格消毒,防止出现幼儿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此外,炊事员还要对幼儿的营养负责,合理搭配荤素,进行科学烹调,保证幼儿的营养。

少儿安全知识篇(8)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可以看出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内容。

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普遍能够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够在一日工作之中渗透安全教育,部分教师能够利用多种方式(如主题活动、区角创设、绘本阅读)对儿童展开安全教育。幼儿园也积极为教师提供岗前或上岗后安全教育方面相关培训,在日常工作中,幼儿园也将安全教育列为了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但安全教育也普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一、形式较为单一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形式以教师的口头说教为主,其他方式运用的并不充分。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具有直观行动性,加之学前儿童的言语理解能力尚不成熟,这种方式的安全教育大多事倍功半。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伴随着第一次逆反期的出现,更使得一些小班的安全教育适得其反。调查发现,幼儿园中通过绘本阅读、区角创设和主题活动等途径开展的安全教育还比较欠缺。此现象在民办幼儿园中尤为突出,部分因场地、教师水平等所限,未能有效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二、缺乏相应的支持

幼儿园安全教育兼有保育和教育的特点,这便要求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时间、场地、人力和资金等。缺少足够的场地和时间,往往导致幼儿园无法开展与安全教育有关的主题活动;资金不充裕限制了幼儿园购置安全教育内容的绘本数量,限制了安全园所环境的创设,由于资金不足,个别园所还存在着明显的安全隐患,如教室拥挤、活动设施老化、卫生消毒设施陈旧等问题。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弱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这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更为突出。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往往是缺乏逻辑的、随意的、被动的。这主要表现在幼儿一日生活当中,教师观察到存在的安全隐患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但使幼儿发现认识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各类安全问题、正确处理完全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明显缺乏系统性、逻辑性。

教师在安全教育与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这可能与教师本身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有着密切关系。调查发现,针对幼儿园的安全知识、急救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明显不足,这导致幼儿教师本身对安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缺陷。另外,如何结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安全教育的性质开展适合的教育活动,也是幼儿教师普遍存在的疑惑。

四、内容较为片面、陈旧

幼儿园安全教育涉及最多的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如游戏中的安全、玩教具的安全使用、进出教室楼道的安全等。此外,幼儿教师对安全饮水、防火、防电等方面也多开展安全教育。相比之下,对于幼儿园外的安全教育涉及较少,如出行安全、家居安全等内容涉及较少。此外,对于地震、坍塌、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与,传染病知识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开展的较少,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此外,伴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科技产品的安全使用越来越引起学前教育者的重视。

五、家长对安全教育的意识差

天津地区大多数家庭属于“421”的隔代抚养,往往对于幼儿过度的保护,担心幼儿出现意外伤害事件,进而阻碍幼儿进行各种积极的尝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独立探索能力,导致在家庭中失去了安全教育的机会。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最重要的是吃饱穿暖,而对于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忽视。一部分幼儿园中开展的安全教育,没有得到家长的足够支持,于是无法延伸到家庭领域中去,导致以开展的教育活动很难得到强化与巩固,出现“5+2=0”现象。

(一)理论结合实践,多种形式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

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安全教育内容设计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进直观形象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安全教育的知识,掌握遇到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采用讲故事,朗诵诗歌,儿童剧表演,舞蹈展示等情景记忆的方式比口头说教的效果更好,让幼儿在做中学,学中练,更好地掌握安全知识,并能促进儿童认识安全隐患、不安全行为,建立安全意识。

(二)相关部门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提供足够支持

硬件设备的缺乏是阻碍安全教育开展的最大因素,足够的时间、场地设施和财政投入均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为幼儿园安全教育制定相关的法规,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建立相应的实施方案与监督体系,让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三)为幼儿教师提供充足的培训

开展有效的幼儿园安全教育,首先应保证教师们本身具有足够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幼儿园方面需向教师提供足够的、专业性培训,结合自身园所的性质,让有关专家走进幼儿园讲授专业知识,让幼儿教师有机会走出去接受安全方面的培训。并且,教师不单要掌握相关安全知识,还需具有适合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可针对此方面内容定期展开教研活动,使幼儿教师相互交流安全教育方面的经验,丰富教育方法,促进幼儿教师将自身掌握的安全知识有效的融入到教育活动当中去。

(四)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跌落伤、烧烫伤、交通伤害仍是危害幼儿健康的最重要事件。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应加强对家中常备药品、自然灾害事件和传染病等造成的安全教育。如自然灾害,幼儿教师可增加此方面的主题活动,增加幼儿灾害的知识,并为幼儿提供实际演习的机会,让幼儿掌握简单的应对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技巧,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此外,高科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逐步引起幼儿园教师的关注,安全乘坐飞机、火车与私家车等交通工具,网络信息安全、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安全使用等诸多方面内容,也应是幼儿园安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少儿安全知识篇(9)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儿童年龄或发育水平与意外伤害的类型和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男童是意外伤害的危险人群,美国的调查,男女性别比为1.53∶1[2],我国的调查男女性别比为2.05~3.34∶1[3]。此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楼房逐年增多,其阳台、楼梯以及门窗常缺乏有效的保护装置,儿童意外跌落伤害的发生有增多趋势,但跌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儿童的心理-生理行为特点有关。较小的婴儿由于平衡能力差,多是从床上、台阶、楼梯、光滑地板跌落或滑倒,也有家长怀抱孩子时不慎跌倒、摔倒所致;>3岁儿童一般都上幼儿园,集体活动增加,小儿之间的交往增多,而此阶段的小儿好奇心强,喜欢爬高,爱动,喜欢追逐打斗,但自我控制及应急反应能力差,这些都是造成意外跌落伤害的因素。多动儿童更易发生意外伤害[4];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性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间接增加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性。

2 儿童及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的发生特点

研究表明:跌(坠)落高度是跌(坠)落伤的决定因素,不同高度其损伤类型差别较大。我国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儿童的意外坠落多发生在2~8 m,头部伤多见,其次为四肢伤。跌伤地点为家里、学校和途中,受伤形式主要为自伤、骑车、绊倒等。

3 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意外事故干预研究中,经常性健康教育是一项最基本的措施,对于干预计划的效果起着决定作用。

3.1对儿童的健康教育

3.1.1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健康教育 婴幼儿平衡能力差,应教育家长要严加看护,不要把孩子独自放在童车上,床上,椅子等高处。小儿使用学步车时家长要一定要在旁看护,防止发生意外,让小儿在婴儿时期就练习翻、爬等动作,以减少小儿跌落伤发生。

学龄前儿童自我控制及应急反应能力差,要从小培养识别危险的能力。教育孩子不要从高处往下跳,不要与小朋友打闹,跳蹦床时,不要与小朋友靠的太近,同时要有家长看护,并到安全性好的娱乐场所。意外伤害常发生在散居的儿童中,加强儿童的看管和照顾,提高儿童入托率十分必要的。

要教育学龄期儿童与青少年在广泛地参与娱乐活动时选择安全性能好的场所去锻炼,滑冰、滑板、骑自行车时一定要佩戴防护品,同时儿童要在家长和老师的监护下进行娱乐和运动。

在校期间,不宜在教室打闹,因为课桌椅的棱角易造成损伤。操场上的健身器材有很多轴节,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以免造成损伤[5]。

3.1.2加强对男童及多动儿童的健康教育 对于男童要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包括周围环境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对于多动儿童要进行认知行为教育,教育其上课时注意听讲,加强组织观念,遵守纪律。同时要加强社交技能的训练,对其控制冲动有帮助。

3.2对家庭方面的教育 告诫家长要经常对子女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儿童看电视节目广,易产生渗透效应,故家长应正确指导儿童收看电视节目,教育孩子不要模仿其中的危险动作。在家庭生活中,要教会孩子必要的防火防电常识。

3.3对学校及托幼机构的教育 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及学校的教师必须对意外伤害的发生有预见性,应具备预防意外伤害的常识,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还应加强学校及幼儿园建筑的安全设计和文体活动场所的安全保证[6]。

4 讨论

儿童青少年阶段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强,健康问题最少的时期,但却是意外伤害的多发年龄段。意外伤害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跌落是引起伤害的首要原因。为了防止儿童及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发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对这一群体做有关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虽然目前多数儿童青少年都知道有意外伤害,但某些方面的安全意识较差。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意外跌落伤害的健康教育,将意外跌落给其身体健康、正常学习和生活造成的影响向其解释清楚,提高儿童及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以降低儿童、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的发生。此外,预防意外跌落伤害的健康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一直贯穿到小学、中学,直至大学。

少儿安全知识篇(10)

人生的路是五彩缤纷的,又是崎岖不平的,幼儿就像探险家,刚刚踏上人生之路,外界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陌生与新奇,都想去摸一摸、动一动、试一试,然而由于他们还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经验,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往往带有很大的冲动性、盲目性和危险性,因此,安全教育无论对于家庭还是对于幼儿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

一、导致幼儿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在生活中,令人忧虑的幼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那么,导致幼儿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呢?归纳起来有三点:没有及时消除幼儿生活、活动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安全防护能力低下;幼儿年龄偏小,身体自我调节、平衡、运动等机能水平较低。

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措施

1.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营造安全的环境,及时消除一些安全隐患

无论孩子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家长和教师都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和活动设施,带孩子外出时,给孩子换上舒适合脚的鞋子,不要让孩子在堆满砖头或满是石头瓦砾的场地玩耍,不要让孩子独自处于马路边、河边、施工场所玩耍等。教师应注意留心关察室内外环境中有无对幼儿身体造成危险的隐患,及时加以消除,确定安全后才能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游戏。

2.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多少与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成人往往只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和智力开发,很少教给幼儿安全防护的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导致许多幼儿安全意识薄弱,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缺少应有的防范意识。为此,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于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大有帮助的。但是幼儿年龄的特点决定了其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而习惯的养成也不是通过一天两天教育就可以见效的。教育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经常给孩子讲解防止中毒和意外伤害的知识,让孩子知道周围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哪些东西是危险的,对他们的身体有伤害。另外,还要教孩子认识一些常见的安全标记,知道紧急情况下的救援电话和求助人群,使他们逐渐积累生活和知识经验,懂得危险,注意安全,自觉形成良好的习惯。

3.加强对幼儿的体能训练,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力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平时活动量少的幼儿容易受到伤害,而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动作灵活、协调,反应机敏,受到伤害的概率相对小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当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虽然他们营养充足,但由于缺乏锻炼,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及平衡能力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组织一些体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他们的身体协调性,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4.坚持正确引导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育策略

上一篇: 供电公司合同管理 下一篇: 建筑工程评价标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