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14 16:42:01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篇(1)

2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2.1没有全面理解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在组织结构方面,虽然有的高校组织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是依然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职能,缺乏相应的服务职能,还没有将就业指导列入教学计划,在重要性和必要性方面,对就业指导缺乏认识,有的将就业指导视为找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就业指导的教育功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

2.2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对于就业指导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需要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同时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定位,同时需要掌握心理学、劳动人事学等方面的知识,为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在目前情况下,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一般都没有接受专门的教育和培训,进而在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进一步削弱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

2.3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和对象存在局限性目前,高职院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随意性,并且就业指导工作一味地侧重实用性和时效性,在就业指导形式、内容方面较为单一,通常情况下,其日常工作主要集中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等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就业指导工作只是指导学生如何找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导致学生难以满足就业市场、社会的需要。

2.4大学生择业中出现各种问题对于社会职业状况、人才市场动态等,毕业生往往都缺乏必要的认识,同时对于个人的择业目标,以及自己能干什么等都没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当毕业生步入社会时,面对复杂的职业岗位,他们都充满了茫然,直到此时才悔恨自己没有在校期间培养、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然而,在现实的环境中,为了求职,他们投递简历、浏览求职信息等。

3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3.1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全程化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施全程化管理。所谓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实际上就是在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就业指导工作,而不是将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临时性工作,集中在学生毕业时或择业时。对此,学校需要从全局观点进行系统的考虑,进一步建立完善统一的就业指导工作系统,按照不同阶段,根据任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一年级侧重职业生涯的设计与规划,二年级重点培养基本能力,三年级对职业进行定向的指导,四年级重点实施择业指导。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上述四个阶段相互融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3.2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是高等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能够丰富高等德育工作的途径。在组织开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对人进行教育和培养,同时对其进行塑造。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指导一方面涉及择业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涵盖职业意识、职业理想方面的塑造与培养,通常情况下,这些是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教育的基础,同时体现了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在选择职业时,为毕业生提供帮助,进一步使其符合个性特征,同时满足社会需要,进而更好为社会服务。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篇(2)

 

1.形势政策教育现状与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目的在于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趋势,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最有效地对大学生政治思维和社会品质进行培育和塑造,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得以不断延续和发展。它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自身价值和未来发展的关注,尽早定位,把握机会,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要求我们“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并且指出应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充分说明了加强和改进形势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目前各高校的形势政策课程实践中,尽管有成功经验,但同时暴露出诸多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照本宣科,不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要求,缺乏时代性。

(2)“热点追踪”式讲座为主,缺乏深入性和系统性。

(3)与大学生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结合度不高,教学成效甚微。

(4)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导向。。

目前,高等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和情怀、提升人格品质和情操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学会用多元思维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上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浙江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工科院校,本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在重视专业课教育的同时,明确形势政策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品格养成的重要性。在形势政策教育实践中,针对不同时期的国际国内热点,有选择、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政治形势教育和经济形势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为毕业后的择业和创业补充知识、拓展视野。在近两年的教学中,课程结合学校“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主旋律,努力将形势政策课打造成为学校另一个创新创业文化传播基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丰富思政教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声誉。但我们看到,形势政策教育中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结合程度仍然不高。大多数情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游离在传统课程教学的边缘,成为单独的课程单元,这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持续稳定地推进和发展。

二.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指出在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的同时,要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即要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越来越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让劳动者“主动适应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全社会正掀起创新创业热潮,创业类课程和培训得以迅速普及并延伸。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推动支持下,在高校各部门和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协同努力下,创业教育在大学校园内也在迅速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紧跟社会经济文化现象的时政教育课程如何凸显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成为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大学校园作为社会先进思想的主要传播阵地,担负着帮助大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理解国家政党方针政策的严肃使命。形势与政策教育更需要结合当前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为大学生引航指路,从根本上塑造大学生勤奋坚韧、服务社会、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社会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大处着眼,小处找手,把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行动落实到实处,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构建以“两创”教育为基础的形势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身有力的拓展和补充。大学创业教育分为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其中对创业的正确认知和定位、以及作为创业者需要培养和塑造的品质素质可作为创业理论教育的基础经由“形势与政策教育”进行普及和加强。。本文关键研究如何从实践教学中探索出能够提升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行为的积极评价和热情参与的方法;如何塑造大学生成为成功创业者的潜质和素质;如何将参与式的创业培训教学方式应用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当中,提高教学互动性和学生参与性等。

3.1开发和探索提高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可度和参与性的方法途径

通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紧密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内化为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创业活动意义和价值,转变“非公不娶”、“非公不嫁”的就业观念,明确自主创业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意义,在树立自身创业价值观的同时带动周边人群的创业激情,探索出一条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创业为荣的方法和途径。

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特性发生了微妙变化,他们充满理想抱负、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同时,思维更加感性,充满了激情。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倾向于将实现个人社会价值与事业创造的成功与否相互关联,更容易受到来自身边的成功典范的榜样引领作用。据此,形式政策教育可适时组织、安排初创成功的创业典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案例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成功创业的可能性,积极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3.2开发和塑造大学生成为成功创业者的潜质和品质

成功的创业者各有各的成功之道,但是必定具备了普遍意义上的个性特征和能力水平。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理念和思维的培育不但有助于学生发现自我、开发自我,也有助于教师发现和培养人才,为推动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同时,通过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发掘和塑造,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理智对待就业创业选择,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去,顺应社会改革发展形势,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优势,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形式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情操、品质素质的塑造教育课程,完全可以担当起开发和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品质的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在不同形式的教学中发现自身价值、发掘潜质、开发新能力,为毕业创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丰富了形式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增加特色性和专业性。

3.3开发和探索创业教育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篇(3)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

(1)高校大学生总数量供过于求。据相关统计数据,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大学生的数量仅仅为21万人。而自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呈现逐年上涨态势,大多数高校的教育理念也逐渐由最初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高校大学生每年毕业人数由2001年的114万增加到2016年的765万,仅仅15年的时间,毕业生人数就增长651万。但与此同时,据人社部毕业生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中职毕业生与上一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加在一起,待就业人数约为1500万人。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的GDP同比增长6.7%,低于上一年的GDP增速,经济形势出现下滑趋势。

(2)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以及大学生数量的与日俱增,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在当今这个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环境下,社会上大多数企业对具备过硬专业知识、丰富就业经验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人才的需求量激增。然而由于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高校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经验与心理素质的锻炼;部分学生自身为了应付考试,提升各科成绩,也形成了“唯成绩论”“唯分数论”等思想,只学习书本理论,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3)产业结构与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失衡。除上述内容,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偏好的严重失衡也是大学生在就业中普遍面临的问题,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高校传统的管理体制落后和教育机制改革力度较小有关。由于当前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体制与教育机制改革还相对滞后,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职业规划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无疑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选择。

二、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路径

(1)端正求职心态,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水平。各高校应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及学生实际状况,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就业指导。在实际教育中,高校应不断转变以往的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切实做到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力求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的同时,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2)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管理体制束缚,大多数高校只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这就要求各高校应打破陈规陋习,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专业素养、心理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此外,面对新形势下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各高校还应以社会发展需求为着力点,不断强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努力搭建起校企合作平台,并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指导,以便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创业等。

(3)健全政府宏观调控模式。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偏好失衡的状况,各地区政府应不断健全宏观调控模式,致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改善行政体制,取消户口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束缚,构建起完善的就业信息渠道、社会保障机制及其相关就业法规等,以便更好地为高校学生提供就业保障,实现就业机会的公平、公正。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新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仍旧面临着大学生总数量供过于求、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产业结构与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失衡等问题,为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本文认为,首先应健全政府宏观调控模式;其次应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应端正求职心态,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水平。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篇(4)

近年来,高职高专类院校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多,学生生源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农村学生不断增加,成为生源主体。面对新的形势,如何上好高职高专形势与政策课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大专学生呈现出的生源特征

1、农村学生成为高职大专主体,学生贫困比例增大

伴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再加上城乡二元化的客观现实,高职院校农村大学生不断增加。西部尤其在相对落后的云南,特别是在高职院校理工院系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则是农村大学生占据学生的绝大多数。农村大学生不再是特殊的群体,而是学校的主体。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院农村学生的比例平均达到85%,公路学院甚至达到94%。

从我院申请助学贷款情况统计表可以看出,申请贷款的比例平均为42%,这还不包括有些地方的生源学费来自私人借贷,有些地方的生源学费要拖欠到大三实习才能补交的情况,农村学生贫困面加大。

2、高职大专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薄弱,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中有应届高中毕业生也有职高、中专毕业生。大部分高中毕业生是高考中高职高专批次录取的,总体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平,与升入本科的同龄学生相比,在中小学阶段,他们不仅未能很好适应我国应试教育“多试高分”的环境,也没有很好地得到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其他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我省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自农村和乡镇,父母没有很好的职业,收入水平也相对较低。从个人来看,他们的综合素质相对薄弱,学习目标比较单一,看待问题较为简单,对一些重要事情认识不足。由此看出,他们的先天条件相对较差。

虽然文化基础较差,但是高职大专学生积极活跃,兴趣爱好广泛,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学校需加强培养,使他们变成另一种优秀人才。

3、高职大专学生普遍重职业技能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逐渐增强,学生有较高的就业期望,希望在高职大专能学到一技之长,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来改善家庭生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在学习中表现出只要对就业有帮助的就高度重视,与就业无关的则视为无用,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很难引起学生关注。

同时,很多学生也单纯的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就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的好不好无所谓。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轻视甚至排斥情绪自然产生。

二、当前云南高职大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课程在云南高职院校中总体形势较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没有契合高职大专培养目标的形势政策课程教学规范或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它与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有着区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是使高职生成为“知识人”的同时,成为合乎需要的“社会人”、“现代化的人”,让他们在心理上能正视、融入社会;在知识上能理解、分析社会;在行动上能作用、效力社会。因此,在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要按照培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心理基础,授予广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并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思想品格,这样就需要在思政课程中针对高职大专专门划出一块,制定高职大专的思政课要求,例如大纲、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而现在的情况是没有适合高职大专培养目标要求的规范或要求,甚至还和本科院校统一备课,统一要求,材,学内容。

2、没有适合高职大专学生实际的专门的形势政策教材或教辅资料

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时效性非常强,没有也不可能有较稳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每学期只能根据教育部社科司下达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要求,研究教育教学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拟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实际执行过程中高职院校基本上还仍然是使用普通高校的教材,“本科型”教材在体现高职学生特点上和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上存在明显不足,没有突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内容,教材内容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针对性不强,脱离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实效性差。

3、教学内容没有更好结合高职学生实际需要,存在一刀切的现象

形势政策课程有极强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因材施教,因时施教,针对不同的年级应设置不同的授课内容与重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不管年级、专业,所有班级所有学生都学一个内容,一本教材,一个教学课件。常常出现大一新生就接受就业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大三学生还来学习形势与政策的基础理论现象。没有根据学生的年级确定授课的深度与广度,导致大一学生吃不透,大三学生吃不饱的乱象。

4、教学方法单一,影响形势政策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各高职大专的形势政策课一般是以专题形式出现的,教师习惯于多方搜集材料后配以多媒体演示,给学生一个较为全面的展示,这种授课方式在限定时间内给学生最大的知识量,但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的讲授,学生只是作为一个听众,无法参与其中。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填鸭式的教育,限制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学生也逐步丧失了兴趣,即使教师偶尔提问问题时,学生也是反应较为冷淡,最终变成了一言堂。

三、联系行业,增强时效,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高职大专形势政策课程教学

1、突出高职特色,契合高职培养目标制定形势政策课程要求

目前,我省高职大专形势与政策课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所特有的课程目标和定位,本课程应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从行业特色和时效性两个方面开掘和拓展改革,力争形成具有云南本省特色的形势政策课程教学,使形势与政策课成为我省高职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1)在教学内容中突出行业职业特色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课堂,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要点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应该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联系各行业发展实际,精选教学内容。例如我院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我院身处交通行业的特点,开设了《云南交通的发展与展望》专题,主要给学生介绍云南交通行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以及十二五规划的行业发展目标,学生听了以后普遍反映很好。

(2)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注重行业背景,请进来,走出去。

高职大专在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师资需求量比较大,为了充分调动各方面师资的积极性,校内的教师积极走出去,参加行业的各种培训、考察、会议及实践,获取第一手的行业发展态势和需求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资讯,为课堂采集资料。例如每年的云南省交通工作会议我们就应该争取参加。同时,通过挖掘社会教学资源贴近实际,把管理、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家和成功人士请进形势与政策课堂, 满足了广大青年学子想更多地了解社会的需求。

(3)在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注重突出行业特色。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现实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使它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会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以今天高职大专的在校生规模,在同一时问组织全体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不现实的,也会对其它学科的课程学习造成冲击和影响。但可以组织一个年级的实践活动,我认为选择二年级作为社会实践活动集中安排的时间是比较合理的。一年级初来乍到,要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三年级又有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就业等,并且二年级社会实践获得的经验和感受也有机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如讲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新农村建设等,就可以在讲授的同时配合一些参观活动,参加执行政策的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政策素质的有效途径。

还可以与专业实习,课程实训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调查研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考察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在革命纪念地、历史遗迹、工厂等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等形式,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社会、择业就业等相结合,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把握形势与政策发展趋势。通过学生与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基层直接交往、亲密接触,从不同角度了解社会比较真实的一面,把握真正的国情省情。

2、加强高职大专形势政策课程教材建设,多渠道,全方位辅助教学

一直以来形势政策课程教材统一使用,然而各校的情况不同、培养目标侧重点不同、学生特点不同,教材就应有所不同。

教材必须改变过去传统模式,由任课教师根据上课专题内容编写相关专题教辅资料,并将案例分析、思考题一并编写在内。教材可以是一个专题一个小册子,内容的编排结构应该是第一部分是所涉及形势的典型事件,安排学生阅读、思考,然后由学生写出对事件的分析,及所持的观点、看法或态度及应对的措施方法;第二部分是所涉及的国家方针、路线、政策,学生必须掌握的相关理论,理论必须体现精简、管用原则;第三部分是课内课外实践活动,具体包括演讲赛、讨论、报告会、主题发言、讲课、写小论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形式。第四部分是相关背景资料、文章、书籍或视频名字,凡是与专题内容相关的材料都可以附上,由学生学习、研究时参考,作为学生拓展知识的素材。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补充学习资料印制给学生,加强学生对形势政策的理解和执行。

3、增强时效性,提倡双主教学,提高形势政策课程教学吸引力和影响力

针对高职学生的现实情况,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认同。在具体的授课内容上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1)教学内容的选择突出时效性。

形势政策课程特别注重针对性、现实性、实效性,我认为首先要科学设置好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本课程的时效性。例如2011年春季学期开学之初,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把最热的最受关注的3月5日结束的我国利比亚大撤离的行动作为专题内容。通过本次专题的讲授灌输给学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了解中国海外大撤离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2)各年级形势政策教育内容不应一刀切。

虽然国家的形势和政策是相同的,对大学生来说,能够全面掌握固然更好,但所有在校的各个年级学生要保证相同的内容全部学到,是过于理想化的。所以,比较具有操作性的做法是各年级讲授的内容有所侧重,不应搞三个年级完全相同的、整齐划一的一刀切模式。

如大一新生,应该首先进行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基本理论的讲解;还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安排有关云南教育发展情况及校史介绍;再如大三学生,面临毕业实习和就业的实际需求,可以适当安排就业方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在课程中,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内容应适当增加国家宏观形势热点问题,对于学生把握自己未来的选择也有利而无害。

(3)改进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双主教学,提高形势政策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与传播速度的加快以及教育思想的变化,信息时代更佳的课堂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广泛开展课堂讨论,教师应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和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专题讲座与热点评说、课堂讨论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氛围,通过课堂提问、交流讨论、热点辩论、现场答疑及学生演讲等形式,使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情绪、见解及注意力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交流和解决问题,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共同探讨,相互切磋。对时事问题多让学生发表看法,避免课堂上只有一种观点,一种声音。

总之,我想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在高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与时俱进,联系行业,增强时效,形成具有高职大专自己教学特色的形势政策课程,才能在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琴.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世纪桥,2011,(7).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篇(5)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开设,是要帮助高校学生能准确把握、正确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发展变化,提高大学生群体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上指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要坚持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及文化自信”。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全面巩固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阵地作用。

1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但由于该门课程学时和学分相对较少,没能引起教师和学生足够重视,该门课程有逐渐边缘化趋势。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主要存在“四个自信”教育不明显、教学方法落后、考核方式单一、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1.1“四个自信”融入教学内容不明显

“四个自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要全方位融入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中是重点也是难点。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内容一般是国内外热点问题,如何将“四个自信”巧妙地融入到教学中是需要教师去深入思考的。一些教师对于“四个自信”的教学往往是做简单的描述,融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也不全面。也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四个自信”教学显得穿凿附会、生搬硬套,将毫无相关的内容联系上“四个自信”,其效果不明显。如果不能将“四个自信”教育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内容有机衔接起来,不但教师授课底气不足,而学生对教学内容也难以理解和接受。

1.2教学方法落后、考核方式单一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是要通过教学来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和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形势发展变化,全面及深入了解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通过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如果教师仅仅是通过灌输式的教学,就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学时偏少,考核评估也不严格,教师对该门课程缺乏重视,一些教师仅仅是对国内外热点问题进行平铺直述式的解读,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变成了新闻阅读课。问题在于这些“新闻”学生很容易通过网络获取,再加上课程内容陈旧,学生普遍缺乏兴趣。

1.3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队伍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同时,教师自身的敬业精神、道德品质及理想信念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首先,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面向高校所有专业、所有年级学生,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思政理论课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其他思政理论课上,大部分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往往由政治辅导员或其他行政人员来担任,该门课有逐渐边缘化趋势。高校辅导员队伍来自不同专业,一些辅导员老师未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系统和全面的掌握。此外,大部分教师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讲授也是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

2“四个自信”视角下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改革途径

2.1开展“四个自信”主题教育

(1)将“四个自信”主题教育与形势与政策教育结合起来。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但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而且要通过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理论彻底”就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根本,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课要能说服学生,就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教育引导学生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四个自信”主题教育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高校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不同,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原则。教师最好能结合学生背景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如给经管类学生上课就可以着重选择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内容,如给理工类学生上课,就可以贴合“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的发展动态,展示我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所取得成就以及发展趋势,同时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刻苦学习,努力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3)“四个自信”主题教育要提高针对性。近年来,社会上存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抹黑中国的现象,特别是网络上出现了“呲必中国”的“网络喷子”,他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视而不见,他们不择手段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因此,“四个自信”主题教育就是要主动澄清事实,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喷子”的错误导向。教师也可以布置作业,指导学生去查找客观数据,引导学生学会用事实说话,以正视听。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治、经济、民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大规模的沧桑巨变在已知的人类历史而言,是绝无仅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既要讲道理,更要摆事实,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及抵抗“杂音”、“噪音”干扰的能力。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的互通,而且经过“头脑风暴”也便于集思广益、达成共识。高校可以在开学之初召开形势与政策教育课集体备课会,就本学期将要讲授的内容、形式及办法开展广泛讨论。如此,每一位教师都能就改良教学效果等问题充分发言及建言建策,既w现教师队伍的主导性,也能增强教师队伍的责任感。

(2)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团队。专职教师团队成员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教师组成,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体力量。兼职教师团队主要由政治辅导员组成,政治辅导员相比思政理论课教师更贴近学生、了解学生,他们是高校最前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职教师偏重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理论研究,兼职教师则注重于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与授课信心。为人师者,既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自己讲授的内容充满自信,课堂之上才能理直气壮。讲好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授课老师首先要坚定“四个自信”,对那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过反复检验的真理,要信心满满地讲,对那些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要敢于理直气壮地辨。“面对当下生机勃勃的中国道路,优越先进的中国制度,与时俱进的中国理论,厚重智慧的中国文化,深谙于此的老师们实在没有理由不自信”。教师只有始终坚定“四个自信”,授课才会有底气,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2.3优化课程设计与考核形式

(1)增强教学内容的政治性与时效性。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接纳新事物、新知识能力较强,而政治上不一定成熟,价值观也未完全确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很有必要强化政治性。课程内容上要紧扣“四个自信”,帮助大学生客观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时代责任及历史使命。

(2)注重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彼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表明,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正确性。理论的灌输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形式,但如果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得采取理论灌输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育的一种检验与映射,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40

Abstract The cour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it has long not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unit teaching system of centralized management, therefore, the uneven teaching quality standard, and the tendency of stylized, dogmatic and utilitarian,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erious and normative, effectiveness and the indirect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 “Situation and Policy”;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对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定位,2004 年、教育部以《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文件给予了明确:“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然而,鉴于形势与政策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的值得关注的问题。

1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1 课程设计缺乏灵活性、趋于程式化

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可相比更具有时代感和时效性。对于认知力、判断力和行动力的自主性都趋于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形势与政策课本身更具有吸引力,它应是教师引导大学生运用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的相关理论观察、解释现实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判断并预测时展趋势的实践性课程。形势与政策课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自我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素质提升课程。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术能力训练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能够得到最好的呈现。这一教学目标及其背后的育人价值的实现之前提在于形势与政策课程设计的科学合理。然而,现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设计却呈现出缺乏灵活性、趋于程式化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是将政策宣读与社会实践硬性焊接在一起,没有贯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教师讲形势时只描述社会现象而不分析问题,讲政策时只照本宣科而不解读内涵。实践部分参观游览、交流座谈变成了走马观花看热闹,津津有味听故事。这种停留于程式化的感性认知教育,根本无力回应大学生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很多深刻现实问题的追问,也不可能保障课程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实现。

1.2 课程讲授缺乏现实性、趋于教条化

形势与政策课讲授缺乏现实性、趋于教条化本质上是其缺乏灵活性、趋于程式化问题的延伸。之所以形势与政策课程脱离现实并教条化与其课程归属、教师素质直接相关。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相比,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归口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从而在经费、科研、师资、课程讲授和考核标准等各方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专业化的保障。然而,形势与政策课课程配备的师资基本上是高校各学院的辅导员,辅导员归属学工系统管理,学工系统非教学单位,教学的经费、科研、师资、课程讲授和考核标准难以保证。而且教育部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要求是将辅导员认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且提出了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高的选拔和工作标准,②然而真正落实却多有“走样儿”。高校的不同学院更倾向于选择本学院的毕业生留校担任本学院的辅导员。这导致了大量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培训之后就直接走上了辅导员岗位兼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而他们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特点、规律、规范、目标等是没有专业化认识的,大部分人的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限。所以教学中只能是教条化的照本宣科,无法从科学研究的高度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最终导致课程在缺乏现实性中趋于教条化。

1.3 课程效果缺乏价值性、趋于功利化

形势与政策课效果缺乏价值性、趋于功利化是前文所述两个问题导致的连锁反应。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充实到兼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辅导员岗位,专业化功底薄弱后期培训欠账使这些辅导员从事形势与政策教学力不从心。很多人仍然“坚守岗位”,主要是将形势与政策课视为转岗教学的垫脚石亦或申报职称的登云梯。没有寄托职业理想的形势与政策课难以让辅导员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研究和创新。对于无志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辅导员兼职教师而言最简单的应对就是教条化的政策宣读。还有部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擅自更改教学内容,将形势与政策课程变成了学生例会或者主题班会,甚至以形势与政策课考勤情况作为大学生奖学金评定的加分项处理。原本承载着引导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形势与政策课的r值被,形势与政策课沦为大学生日常管理的替身。相应的,大学生难以深度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则以功利化的态度来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上课出勤被认为是挣工分。被抽离了价值内涵的形势与政策课不论在辅导员还是大学生的课程价值认定谱系中都处于边缘化。毫无育人之功,徒显画蛇添足之效。

2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困境的解决对策

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③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目标的选择,所以,以切实有效的方法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1 增强课程设计多样性,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赢得大学生的信仰认同

感性认识是人类认知的逻辑起点,课程设计死板单一则影响课程感性吸引力,因此一门课程如不能唤起学生兴趣,则很难吸引学生深入探究其内涵与价值。所以,形势与政策课设计也应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承载内容。课程设计趋于多样性,形势与政策科课程教师要着力打造课程精品模块,激发大学生对课程价值的求知欲。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灵活性也表现在课程设计中,要考虑不专业背景的学生不同的兴趣点,有的放矢而非整齐划一。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学生培养目标,各学院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设计多样化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模块。但是要在追求课程设计多样化的同时,坚持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目标和育人价值,其内容设定的核心不能偏离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舆论热点,针对舆论热点结合不同学科大学生的知识积累设计相应的问题,提高大学生依据国际国内政策结合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释问题的能力。同时,打造精品实践内容,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在服务生产,服务群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相统一,提高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文化的认同,并将这种认同提升为自信,从而坚定大学生在价值层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

2.2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在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中实现价值观教育目标

高校现行的以辅导员充实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的做法是可行的,而且高校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大学教学、管理、服务的一线,是最了解大学生思想困惑,明细大学生关注焦点,洞察课堂教学盲点的教学和管理人员,优秀的辅导员都是能够兼任多种角色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之一。之所以出现上文所述形势与政策课程讲授缺乏现实性、趋于教条化的问题之根源是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辅导员专业化程度没有达到课程要求。什么样的辅导员才能够胜任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任务。2015年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给出了明确的标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具备运用理论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能力。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围绕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进行有效舆论引导,……敏锐把握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要解决学生关注的焦点与困惑,教条化的政策宣讲收效甚微,有效的教育要求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研究宣传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使大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3 完善教师发展保障机制,在全身心的育人投入中践证职业理想与价值

很多毕业生都将从事于辅导员工作作为留校的权宜之计,而非寄托职业理想与价值的终身事业。在兼任形势与政策课程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他们很少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多是在这一岗位上获取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就迅速脱离这一队伍,转任专职教师。这种高流动性直接制约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解决这一问题,则要从教师个人发展上给予完善的机制保障,吸引辅导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寄托自身职业理想c价值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事业。工作中需严格执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通过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内国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支持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攻读相关专业学位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并在职务和职称晋升上为他们开设绿色通道,让辅导员能够看到光明的职业前景,增强其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专心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在全身心的育人投入中践证自身的职业理想与价值。

注释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篇(7)

②于毅,闫岑.浅谈大学生就业、毕业设计与考研之间的矛盾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1):408.

③李长春,薛华柱,何荣,宫阿都.高校毕业设计存在问题与改革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备,2010(7):161-164.

④沈显庆.培养“双师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7):122-124+127.

⑤邓崇亮.地方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与构建[J].贺州学院学报,2011(12):120-124.

⑥王德才,蒋凌云.实施课程置换的订单式教学,构建金三角三方盈利校企合作模式[J].商情,2010(25)

⑦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7-23

⑧楼盛华.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3):309-312.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各高校都开设了形势与政策教学课,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以及客观、正确认识国内外现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急待解决。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

1形势与政策课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活跃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身处在不断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从客观方面看,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甚至于死路。同时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必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脚踏实地、情系人民,这必然要求大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需要高校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真正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置,就是为了使大学生客观、正确理解国家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即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思想。

3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当今社会,面对竞争、压力和各种复杂环境,以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惊慌失措,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对专业知识了理解,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也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理论,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紧迫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能把自身的专业知识等在此过程中并得到锻炼,提出自身的独特见解,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政治敏感度,发散思维,也侧面地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与深入的理论指导之间的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普遍存在根据本年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指导体系,自身探索和总结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这些内容准备从客观上讲缺乏深入的理论体系作为依据,特别是以科学发展的角度来深入的总结和分析;从主观上讲,由于自身缺乏对于理论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对于热点事件本身存在的历史和背景以及相联系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等方面的没有广泛的认识。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内容必须融会集体智慧,加深对于文体的分析。

2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环节与相关培训制度之间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课程突出一个“新”和“热”,对于这两个突出的特点,随着时间变化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这将意味着必须有新的分析手段和方法来提炼出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关键点,然而对于普通高等学校而言,知识渊博的时事专家和理论大家相对缺乏,这必然导致问题分析不够深入和自身对于形势与政策理解的片面性,那么相关的培训制度变的尤为重要。

3课程设置与青年学生特点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对正确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深入分析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具有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他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怀有极高的期望。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一些学校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没有全面理解,因而没有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给予重视,而使教学没有固定的时间、没有进课程表、没有专职的教师队伍、没有考核,甚至作为必须课但不计学分或在教学、考核中轻描淡写。常常作为非课堂教学环节设置,最终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生根木不能起到应用的作用,不能引起青年学生的兴趣和关心。

4师资水平与研究层次之间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我们天天都在接触,它也天天都在发展变化,要把难点、热点、深层次问题讲好,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实际研究比较,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与更新,这就需要教师能潜心钻研、与时俱进地充实教学内容。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形势与政策”课被认为是,副课中的副课,往往由“两课”教师或学校行政工作人员“捎带”着兼任,由于地位上不受重视、教师精力上的局限及资料上的缺乏,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空洞枯燥,这样的课学生当然不会喜欢。

5时势复杂变化与教育途径单一之间的矛盾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下,国际、国内形势变得异常复杂,而且时时刻刻都在多渠道、全方位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复杂的环境里正确认识形势,使他们无论而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还是社会思潮涌动,都能够知行统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一门大学问,难度非常大。但从应对复杂局势的措施来看,力度明显不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途径中主要是课堂教学,但教学方式单一,内容不够广,课堂不活跃j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停留在教师讲解这一模式上,没有形成多渠道教学,而且常常是有学时无学分或者有学分缺学时,缺乏考核和质量评估体系。从而使得学生上课没有主动性,几乎全部都怀着一种“老师讲什么就做什么”的思想,老

师和学生的互动不够。同时,一部分教师也存在讲课的艺术性和生动性不强的情况,拿着书本和报纸杂志资料照本宣科,也就没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可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甚至在一些院校仅仅是通过几个讲座、几场时事报告会来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既缺乏针对性,又不能保证教育的普遍性和经常性,效果可想而知。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1理论学习与建立灵活的培训机制相结合原则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及教师普遍存在三个现象:一是教师非专职现象;二是教师非专业现象;三是形势与政策课非正式现象。这就给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带来了几个弊端:一是对于理论分析不够深入,不能有效的结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内外环境,师生的学习仅限于书本,知识处于“夹生”状态;二是由于非专业的限制,使课堂教学缺乏广泛的知识性,使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处于良好的互动状态,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三是由于对于课程认识不够深入,致使学生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环节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了教学双方的效果。应当紧紧围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有重点,有中心,不要海阔天空,没有范围,其中心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鉴于此,组织日常的理论学习和长效的培训机制,锻炼和培养一批专兼结合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是解决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本。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形势与政策课涉及面广,应用理论较多,特别是政治、经济、历史、社会、军事等等理论,而这些理论知识又是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性、针对性又非常强,在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中,必须紧紧围绕“新”和“热”结合实践及重要文件精神来讲,针对“形势热点”进行教育,坚持教育的时效性。一些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重要时事热点问题也需要上升到理论上去分析和认识,也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体现在结合上,也就是说讲理论要通过实践检验,讲实践是从理论升华而来,理论知识中融入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贯穿理论知识。实践主反映在形势方面,而理论则主要反映在政策方面。理论和实际随着时事的变化而不断深入发展。

3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注重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对于形势与政策课而言,由于其内容涉及广泛,知识性强,理论分析性强,涉及学科门类多,在教学的过程中,必然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必然使大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新信息、新知识、新科技的感染力。知识科技的魅力。而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政治课,在知识的传授中还应十分注意思想政治的灌输,在充分讲授知识、讲授形势后,将落脚点归结到党和国家正确的方针针策上。形势为政策服务,政策指导形势发展。知识传授是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寓知识、趣味、娱乐、教育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较好地处理了知识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强调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注意知识性与政治性的有机结合,讲形势是入门,政治是落脚点,使形势与政策课始终充满青春活力,同时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用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用事实、用数字说明问题,增强其吸引力,形势与政策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才会真正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的一个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P],2004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P],2004

[3]

孙志华,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6

[4]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篇(9)

面对复杂动态的竞争环境,企业如何制定企业战略、如何获取竞争优势是当今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战略、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基于此,本文在企业战略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提出如何构建适合于企业战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与竞争优势基本理论

(一)企业战略基本理论

1.企业战略的概念

在动态复杂的经营环境下,企业要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制定总体的发展谋略,这就是企业战略[1] 。也就是说,企业在保证实现经营目标的情况下,根据环境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企业经营范围、成长方向及竞争对策,对企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企业资源进行分配以获取某种竞争优势。

2.企业战略的影响因素

作为企业的总体性、指导性谋划,企业战略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及风险性,并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远景规划。远景规划由使命、核心价值观和愿景三个部分构成。一个企业存在的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远景规划。使命和愿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指引战略制定的方向;而引导战略思考方式以及执行策略的恰恰是核心价值观。

(2)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了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是指区域的经济状况以及每个经济周期的经济状况。根据波特(Porter)的五力模型,产业环境则包括供应商、客户、竞争者、替代者以及潜在的竞争者[2] 。

(3)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企业文化[3] 。企业战略受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及变革,并在一定层面上增强或限制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3.企业战略层次

企业战略从层次上可以分为如下三个基本类型:

(1)企业总体战略。又称公司层战略,用以确定企业目标,明确企业经营范围,配置企业经营所需资源,协调各项经营活动。因此,企业总体战略主要包括总体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确定两部分。

(2)经营单位战略。又称业务层战略,它是在公司层战略的指导下,关于特定的业务领域如何竞争制定的具体计划和行动,确定企业具体业务的竞争策略。可见,业务层战略主要用以内部资源配置和确定竞争优势。

(3)职能部门战略。又称职能战略,是为了配合总体战略及经营单位战略的实施,而对各职能部门进行的短期战略计划,明确各职能部门在战略实施中的任务及职责。职能战略看重协同作用和资源配置,服务于总体战略及经营单位战略。

(二)企业文化基本理论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信奉并不断践行的理念体系即为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并共同遵守的经营理念、价值标准及行为规范等的总和。作为某一个特定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需要考虑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反映出本组织的使命及特色;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又必须切实可行、具体清晰,在不断的中短期实践中获得长远发展。

2.企业文化的层级结构

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如下:

(1)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最高准则,精神文化反映出全体员工一致的内心境界、思想认识及意志状态,限定员工行为,决定企业业绩。

(2)中间层的行为文化。将企业精神、价值观念具体化就是行为文化,它是企业员工在生活、工作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企业的经营作风及精神面貌通过它动态反映出来。

(3)表象层的物质文化。为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企业的产品、设施等物质具体形态及它们所反映出的外在文化就是物质文化,它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物质形态[4] 。

3.企业文化的作用

作为一个组织的烙印,企业文化在组织中发挥以下作用:

(1)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反映出企业整体的价值理念及行为标准,对企业领导者及员工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产生导向作用,引领企业全体成员为完成确定目标而共同努力。

(2)约束作用:正式的规章制度所构成的硬文化及企业中形成的无形的、非正式的软文化共同作用于员工个体,对员工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员工自觉按照文化的规范和要求行事,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

(3)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对员工具有极大地鼓舞作用,能够使员工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在企业形成良好的激励环境及激励机制,将职工的被动行为转化为自觉行动,通过员工行动实现企业利益。

(4)凝聚作用: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念能够在员工中形成一种整体认识,使员工产生命运共同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及黏合力,使全体员工聚合起来,以强大的凝聚力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5)调适作用: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进行自我心理的调整与适应,化解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部门之间的矛盾,这种调节作用就是企业文化所发挥的调适作用。

(三)竞争优势基本理论

1.竞争优势的概念

竞争优势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张伯伦(EoChamberlin)的《垄断竞争力论》中,后被霍弗和申德尔(Hofer&Schendel)等人引入到战略管理领域并逐渐成为战略管理学的研究热点。尽管学术界对于竞争优势的概念并未达成统一认识,但竞争优势的基本内涵却是确定的: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所具有的能力或属性,它使企业在竞争中超越竞争对手,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创造超额利润或获取高的盈利率水平。

2.竞争优势的来源

对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来源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是关注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企业外在成长论(竞争优势外生论),一是以分析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为基础的企业内在成长论(竞争优势内生论)。

企业外在成长论认为,企业扩张方式、行为和边界受到企业外部环境因素(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政策等)影响,对外部环境的正确分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内部成长论则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内部资源及能力,战略选择的基础和出发点是资源和能力,它影响企业经营范围及竞争策略。

3.持续竞争优势的驱动力

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或能力的集合,能力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或绩效。作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关键技能及智力资本,能力影响企业决策和创新。一般认为资源整合能力、核心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驱动力。

二、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一)企业战略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1.企业战略流派通过竞争优势观划分

企业战略理论有两大类别:企业外在成长论和企业内在成长论。“组织跟随”、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范式、“产业定位”构成外在成长论的三种战略流派;企业资源理论、学习理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内在成长论的三种战略流派。

2.企业战略理论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提供客户价值,或者以与竞争对手相同的成本提供高的客户价值的能力或属性就是竞争优势[5] 。企业之间的利润差别和长期利润保持是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实质,企业战略理论发展及演进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解释如何取得、保持、转移企业竞争优势。

(二)竞争优势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1.企业文化作用于企业其他能力间接形成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作为组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无形资源,确实能够给组织带来竞争优势,但是企业文化并不能直接形成竞争优势,而是作用于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驱动力间接形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这四种驱动力量分别是:资源整合能力、核心能力、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

2.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优势具有加强或限制作用

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在企业文化导向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企业竞争优势必然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及激励作用能够使竞争优势在企业中得到巩固与加强,不断强化企业竞争优势。而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及继承性等特点往往会产生文化刚性,这种刚性会制约组织变革,对于企业竞争优势产生限制作用。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

1.企业树立正确的战略伦理离不开企业文化

企业战略伦理要求企业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它要求企业向社会展示企业的价值观、目标、使命及精神态度,而企业文化正是这些要求的重要体现,并有利于这些要求的实现与巩固。企业文化所提倡的精神内涵及价值观念引领企业战略伦理的方向,企业文化所发挥的各项功能及作用加快企业战略伦理的实现。

2.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实施有促进或约束作用

正确的战略制定、选择及实施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战略的制定、选择与实施又离不开企业文化,尤其是实施。企业战略的持续贯彻实施需要依靠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来获取战略竞争优势。特定的企业文化形成独特的企业战略,而独特的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强有力且协调一致的企业

文化的配合。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实施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

三、基于企业战略及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建立与企业战略相融合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很难进行变革,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具有刚性[6] 。企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即能够服务于战略制定与实施,也能够限制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因此,企业要建立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战略的理念融入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之中,通过企业最深层次的文化要素打牢战略理念;将企业战略的目标与企业行为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目标与行为的统一指明员工努力的方向;以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体现企业战略对员工的要求,用物质文化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一旦企业战略要求发生变化,企业需要有意识的对企业文化进行变革,以减少原有文化对新战略实施的阻力。

(二)构建驱动企业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

根据前文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及竞争优势关系的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就是作为无形资产的企业文化。但是,企业文化并不能直接形成竞争优势,而是作用于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驱动力间接形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需要构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彰显企业文化的差异性,为资源配置提供导向;构建与企业核心能力互补的企业文化获取文化竞争力,为核心能力保驾护航;构建持续创新的企业文化以激发组织创造力,为战略变革打下基础;构建不断学习的文化以打造学习型组织,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 柳茂平.战略本质与企业战略内在层次结构[J].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01期.

[2] Porter Michael.The five competitive forces that shape stratr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8-01.

[3] 韦斯特三世等.战略管理(英文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3-01.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F757.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6)06―0051―05

收稿日期:2006―06―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国际经贸活动中十分活跃的部分。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存在着重大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总量和高端服务贸易领域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对此现象,许多经济学家已从要素密集度、人力资本、竞争优势等角度来解释,本文在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引入组织资本这一更为抽象的高级生产要素,拓展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不平衡这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一、传统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及存在缺陷

1817年,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后,这一理论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成为经济学家研究国际贸易的逻辑起点。赫克歇尔和俄林所提出要素禀赋论,在假设各国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的情况下,一国的比较优势的产生取决于各国或各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差异,以及不同商品生产要素使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在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生产要素一般只包括普通劳动力、资本与土地。舒尔茨与贝克尔提出和论证了人力资本理论后,把人力资本列为新的生产要素,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比较优势的文献日益增多。舒尔茨(Schultz,1964)用人力资本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的对外贸易类型。卢卡斯(Lucas,1988)以阿罗干中学(Learning-by-doing)模型为蓝本,建立了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把国际贸易引入人力资本积累模型中。杨小凯和博兰(1991)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贸易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格罗斯曼和麦吉(2000)从人力资本配置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

在服务贸易领域,由于普遍认为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具体形式,而且服务贸易中也存在着比较优势,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力资本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关系同样也适用于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之间。萨皮尔(A.Sapir,1983)认为物质资本丰裕的国家在运输服务贸易上拥有比较优势,而人力资本丰裕的国家在保险和其他私人服务贸易上拥有比较优势。发达国家由于充裕的物质和人力资本,因此在服务贸易上拥有总体的比较优势。格雷.贝克和哈罗德.米瑟(1990)进一步提出,除了劳动力和资本的比较利益外,人力资本这一服务产品所独有的生产要素是决定服务比较优势的最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水平高低决定了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密尔文(1989)认为,现代服务贸易是以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为主,而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培训以及研究与开发获得的,因此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取决于一个国家提供教育、培训和研究与开发等基础设施的能力。同时,他们都认为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具有动态性,因为人力具有流动性,并且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等取得,随着发展中国家高级生产要素的积累,也可以在这些要素密集度高的服务业部门取得比较优势。

总之,从现有的讨论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文献来看,大都在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来解释不同服务贸易部门的比较优势。认为服务贸易的生产中包含着三种要素:第一。体力要素,主要由非熟练劳动力(一般劳动力)提供;第二,物质资本,对于运用先进技术设备的服务,如电讯、数据处理,以及对技术不很先进但传统上依赖于资本设备和基础设施服务,如公路海洋运输等,尤为重要。第三是人力资本要素,已叙述相关研究。这三种要素决定了服务价值的大小,从而也决定了某个国家在这种服务项目上有无决定优势⑴。

引人人力资本这一高级生产要素来解释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是对经典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发展,能部分解释发达国家在金融、保险、咨询、会计、通讯、计算机软件等服务业部门的比较优势,也能部分解释当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要素增加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动态性问题。然而现实中生产要素的表现形式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机理远比这个更为复杂,不但一般劳动力、物质资本与纯粹人力资本决定着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另一个在研究中常被忽略掉的更抽象、更高级的要素形式――组织资本也决定着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对组织资本的忽略肇始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将企业简化为一个生产函数,这种黑箱思维彻底地将企业的组织问题排除在比较优势理论的视野之外,不仅大大影响了贸易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也造成了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与企业的组织问题相互割裂的局面。因此,加入组织资本这一生产要素来解释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将开拓贸易理论的视野,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的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特别是高端服务贸易的现实差距与这些差距来源,也将使得比较优势理论在逻辑上与企业理论、组织管理理论沟通起来,增强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力。

二、组织资本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

(一)组织资本的概念在经济学发展史中,对企业组织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注由来已久。奈特(Knight,1921)认识到提高生产力有多种投资选择,例如增加新的设备、发现或发展新的物质资源、改善组织或增加新的社会需要等。奈特(Knight,1967)进一步指出,有组织的努力使社会组织能够比个体单位生产出更多满足需要的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的可能会导致前所未有的专业化,从而要求更为精细和更为有效的协调和控制机制⑵。潘罗斯(Penrose,1958)认为,组织资本代表了企业将各种要素投入转化为最终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即使组织成员离开,仍然留存在组织中的知识资产,其价值在于把企业资源凝聚起来,使企业的资源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利用。野中郁次郎(1990,2000)认为,当经验、知识、通过共同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和连接(combination),并内化到个人的内隐知识基础之上的时候,它们就成为有价值的财产,在这个基础上,企业独特、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得以建立、维持和增强,即企业通过组织,获得那些不能通过市场获得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与企业组织资本是密切相关的⑶。从企业的知识角度出发,邸强等

(2005)认为组织资本实质上是体现在个人和组织中的显性和隐性知识的集合。企业需要从总体上把握组织运行所需的各类知识,并创造和促成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之产生价值。这样,企业需要一个有效的组织资本形成机制⑷。张钢(2000)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认为组织资本作为一种同人力资本密切联系的资本形式,并不是组织内个体人力资本之和,即员工的健康资本存量和教育资本存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根植于组织关系之中,由企业投资于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关系所形成的资本形式。所以,组织资本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关系资本。也正是这种关系资本反映了企业的组织特性对企业核心能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所以把组织资本存量定义为企业在某个时点上的组织资本投资总额,并从企业战略存量、组织结构存量与企业文化存量三个维度来衡量企业组织资本存量的大小⑸。

总之,正如Zingales(2000)所指出的,虽然组织资本的特性和生成机制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但它已经像人力资本等一样,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认同⑹。根据以上所介绍的各种组织资本定义来看,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组织资本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但综合来看,都认为组织资本是一种与知识或人力资本密切相关的要素,强调了有效协调经济活动对组织效率的影响;都认为企业组织能力是组织资本的表现,企业的制度规范、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管理结构是各种观点都认同的组织资本的组成部分。

(二)组织资本的来源首先,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获取组织知识:一是企业的组织实验。在变动的技术经济环境中,经过生存检验的组织战略、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成为有效的组织形式(Alchian.1950,Friedman,1953)。杨小凯和黄有光(1999)也认为,市场有发现有效率组织模式的功能,只有通过足够多的组织实验,人们才能获得越来越多的组织知识⑺。二是组织知识的外溢。先进的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通过生存竞争的压力和其他企业学习模仿,形成全社会组织知识存量的提高。从这两点上看,技术经济领先的发达国家在企业组织实验和组织知识积累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组织资本的积累来源于个体企业对组织资源的投资开发,按照张钢(2000)的解释,组织资本存量分为战略资本存量、结构资本存量与文化资本存量。组织资本存量的大小就是企业对于其自身的战略、结构、文化等共享资源的货币形式与非货币形式的投资形成的。由于企业契约签定之前不存在组织资本,组织资本是在资本组合合约签定后,通过各种合约组合和资本整合的有机体;是在组织学习和创新中不断投资积累的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因此,组织资本存量是其他资本存量和时间的一个增函数;其他资本存量越大,合约组合存续的时间越久,组织资本的存量就越大。

(三)组织资本在服务贸易中比较优势的体现相对于商品贸易而言,组织资本在服务贸易,特别是高端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形成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这是与服务行业的特性决定的。第一,相对于一般商品,服务是抽象的、不可触知的,这就要求服务提供者具有企业形象、品牌优势和创新优势。例如教育服务、餐饮服务等,购买这些服务的风险比购买货物风险更大,服务提供者的品牌和形象就成为购买者决策的依据。第二,服务具有不可储存性,没有库存,要求在服务的提供过程中被消费掉,有的时间很短,需求受时间波动很大,这就要求服务提供企业进行有效的需求管理,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上加以调节而不影响服务质量。第三,服务具有不稳定性,其质量难以标准化,因此,通过重构服务行为,加强服务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使得服务操作简化和标准化,服务质量稳定可靠,就要求企业具有管理资源和人员培训方面的优势⑻。服务贸易的这三个特点与企业组织资本的三个维度:企业战略、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紧密相联。

首先,服务贸易的不同行业组织资本优势的重要性不同。按照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概念,国际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142个小项。11大类包括:商业、通讯服务、建筑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及社会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交通运输服务以及其他服务,每个大类下面又有若干个小项。由于发达国家在组织资本上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高端服务贸易中,由异质型人力资本组成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咨询、会计、信息、通讯等行业与管理协调复杂的服务行业,如大规模的零售、物流、快递等对企业组织能力要求非常高,组织资本优势明显。但具体分析,侧重点又是不同的。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人力资本作为企业核心的价值驱动因素,组织战略为创新型、成长型战略,组织结构为分权制与权变制,组织文化为项目导向的创新型企业文化。要体现组织的灵活性与对人力资本的良好激励机制。而分销、快递等行业,由于庞大的规模与复杂的协调管理,追求持续稳定的高效率,组织资本主要体现在营运管理、采购分销的信息系统和高效率的组织能力上。组织战略为稳定型、混合型战略,组织结构为职能制或分权制的结构,组织文化为正规化、秩序化的秩序型文化。如世界上最大的运输公司美国联邦快递(FederalExpress),专门从事在全美和许多国家范围内包裹和文件的专递服务。联邦快运拥有43500余辆卡车、662余架飞机。每日处理的货件数量多达330万份;联邦捷运公司通过建立一种被称为COSMOS的先进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可以处理日益增多的咨询电话。任何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终端查到自己发送包裹的邮件的数据等。可以说,强大的组织能力是联邦捷运能在服务市场赢得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另外一个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以其成功的市场竞争战略“天天低价”,为顾客创造价值。其背后是严格的成本控制(削减广告促销成本、大批量订购、直接向厂商订购等方式)以及世界上最高效的物流系统,通过自己的配送中心、车队和先进的计算机通讯网络来严格控制配销成本。这是一项异常复杂的组织工作。然而由于沃尔玛良好的组织管理,其配销成本只有销售额的3%,费用率仅仅为大多数折扣店的一半。

其次,组织资本在服务贸易的四种不同提供方式中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服务贸易有四种提供方式:跨境交付、自然人流动、境外消费与商业存在。跨境交付是指一成员服务提供者在其境内向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以获取报酬。境外消费是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其境内向来自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而获取报酬。如病人到国外就医、旅游者到国外旅游、学生到国外留学或进修等。自然人流动是指一成员的自然人(服务提供者)到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以获取报酬。如专家教授到国外讲学、文化艺术从业者到国外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等。商业存在是指商业存在是指国际服务贸易中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附属企业或分支机构),为后者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以获取报酬⑼。

服务贸易的这四种提供方式中,自然人流动方式是提供纯粹劳动力或个人人力资本,不涉及企业组织资本的问题。境外消费更多的依赖于当地资源(如旅游资源),跨境交付由于其间接性与服务产品的特殊性。发达国家的组织资本优势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现实中,商业存在作为提供服务贸易的最重要的形式,与组织资本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由于组织资本的知识特性决定的。首先,组织资本具有知识特性,容易低成本复制。其次,组织资本一般的并非以显性知识。而是大部分以默示知识的形式存在于组织之中,具有很强的组织专用性,难以出售出让。因此,具有组织资本优势的服务贸易企业,通过商业存在方式可以将组织资本从发达国家低成本地移植至发展中国家境内提供服务。特别是在信息密集、产品品牌与公司形象显著、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型服务企业以及拥有商标和版权等无形资产的企业,企业的组织资本优势更为明显,商业存在便成为一种最为有利的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这与邓宁(Denning,1980)的跨国投资理论的结论是一致的。在现实中,几乎每一个国际服务贸易中成功的跨国企业,都有卓越的组织能力,如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在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信用卡业务方面的卓越绩效得益于交易的清算和执行、会计服务到风险管理的能力;世界第一大快餐特许经营企业麦当劳,在59个国家开设20000多家分店,通过收取特许费、合同契约、货物分销等形式建立特许制度而不断发展。象沃尔玛和麦当劳这样的零售企业与餐饮企业,其员工并不需要很高的学历与很高的知识技能,其优势来源用人力资本要素密集度理论是很难解释的,之所以能够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取得优势地位,最核心的是其对经济资源高效率的组织能力。同理,由于组织资本的匮乏,同样的经济资源,对于不具备这样组织能力的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企业来说,是无法实现类似的市场价值的。

(四)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要素综合分析加入组织资本之后,我们把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拓展到四种,分别是一般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可以表示如下:

在表1中,一般劳动力是先天的,取决于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看作“自然禀赋”,这个在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中早已经论述过。一般劳动力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要丰裕。下面一栏中的物质资本存量,主要来源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积累,体现了分工的迂回程度,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物质资本要素要丰裕,这也是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所考虑到的生产要素。在人力资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新拓展,人力资本体现为人的知识、健康、技能,其来源在于政府、企业个人的投资和教育培训的结果,在发达国家人力资本丰裕度高于发展中国家。如前所述,萨皮尔(A.Sapir,1983)、密尔文(1989)、格雷,贝克和哈罗德・米瑟(1990)等人在建立服务贸易理论模型时也已经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主要因素来考虑。而最后一栏的组织资本,是在先前的理论研究文献中未予注意到的,组织资本来源于经济实践中的大量创新型的组织实验与个体企业对组织资源的投资开发,其依托背景是强大的整体经济实力与复杂的技术经济环境,发达国家也比发展中国家有优势,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在这四种生产要素当中,只有一般劳动力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丰裕。由于不同企业组织之间组织资本的差异性、专用性,因此,与异质型人力资本一样,组织资本难以定价,在服务贸易中比较优势并不体现在组织资本这一要素价格上,而体现在企业的组织能力上,最终表现为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在高端服务贸易领域的经济效率上。

三、结论

本文将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归纳为一般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的有机结合。加入组织资本这一更为抽象和高级的生产要素,改变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只见具体要素而不见组织资本这种机械决定论范式的弊端,使比较优势理论在逻辑上与企业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结合起来。

由于组织资本的知识特性,使其往往随着服务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复制到发展中国家,结合发展中国家廉价的一般劳动力,以商业存在形式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更为明显的比较优势。当服务贸易壁垒限制发达国家物质资本的投资与人力资本要素的移动的时候,通过非股权形式,如服务业的特许经营也体现出发达国家在服务业组织资本方面的比较优势来。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三种高级生产要素的积累归根到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动态比较优势,仅靠投资增加物质资本存量和通过政府、企业、个人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来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模仿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组织知识,在实践中探索各种高效率的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加大对组织资源开发的投资,以实现企业组织资本的积累和整个国家组织资本存量的增加。结合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才能逐渐在高端服务贸易取得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

虽然本文通过引入组织资本这一更为抽象的高级生产要素,以经典的赫克歇尔一俄林要素丰裕度理论为逻辑出发点,把企业的组织问题纳入比较优势理论框架内,以解释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问题。但是,本文的研究仍然是初步的,特别是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织资本存量和丰裕程度的比较还处于一个定性的的层次上。在以后的研究中,如何度量企业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行业组织资本存量大小,以及组织资本在服务贸易不同行业、不同提供方式中的重要程度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作者简介:

上一篇: 计算机网络课程 下一篇: 少儿保险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