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8 11:26:46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篇(1)

高彦明:我首先介绍一下校外教育的概念和我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我们认为,校外教育应该是由,国家教育部门或有关职能部门认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固定场所和固定教师队伍的教育形式。它是一种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为目的的实践活动。

我国青少年校外活动和场所是建国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从体制上说,我国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分屑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多个单位主管。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创建一个备方面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校外教育机构乏间密切协作的局面。到“九五”末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拥有各种形式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1万余个。

校外教育的表现形式和实施是多元化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少年宫、少年之家、青少年校外活动站、青少年科技站等成建制的机构是校外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课外教育、家庭教育、少年军校、社区青少年活动站和部分具有教育功能的社会教育组织等都应该是现阶段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一个“大校外圈”。在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少年宫、少年之家、青少年校外活动站等机构中,校外教育主要通过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和具有专业培训性质的兴趣小组活动两种形式来完成。

现在,我们正在下大力气,以“社会联动”的方式努力创造一个关注未成年人教育并为他们健康成长做实事的社会氛围。这一点没有几个国家能有这么大力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外教育的确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虽然眼下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现有的校外教育场所无论从数量、功能上还是从分布和规模上都难以满足青少年接受校外教育的需求,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明显。为了缓解这个问题,经中央批准,2000年国家成立了由教育部牵头、30个部委参与的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每年分出一笔资金加大对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维护,力争实现“十五”末期全国90%以上的县(市)至少有一所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目标。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卓有成效。

我个人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学校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课外教育的发展会越来越快。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件好事,但相对于校外教育机构来说,正在形成一定的冲击力。这就要求校外教育机构应该审时度势,及时研究和调整活动架构和内容,主动融入社会,向社区开放,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校外教育也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校外教育能否满足并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需求、家庭教育计划的需求、社会发展对多方面人才的需求,将决定着校外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第二,在全社会都重视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校外教育应该如何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在学校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情况下,校外教育怎样创造和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实施素质教育;第四,建设培育好一支既热爱青少年、有责任心,又懂得现代教育理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校外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围绕素质教育研究校外教育

中国教师报:作为我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系统的行业服务机构,校外教育处具体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以后一段时间,它的工作要点是什么?

高彦明:我们是通过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对全国的校外教育机构进行工作指导和服务的。“研究、参谋、倡导、示范”是我们的工作方针。遵循八字工作方针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为了提高校外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理论和工作水平,我们建立了校外教育研修基地,研修基地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分层次和学科,针对校外教育工作实际,做了大量的校外教育培训和研修工作;我们通过组织理论研讨、观摩互访活动,为校外教育机构和校外教育工作者提供各种交流的机会;我们开展了书画大赛、艺术汇演、少年儿童歌曲歌谣征集等主题教育活动,为校外教育提供了成果展示和工作交流的平台;我们为会员单位走出国门进行交流学习搭设了桥梁,现在几乎每个区级以上少年宮都有自己与国外的交流项目;我们编辑出版了《中国校外教育工作年鉴》和校外教育专著,开办了一系列主题论坛,进行了校外教育政策、活动课程和管理专题研究,填补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空白,为校外教育理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是“十一”规划的开始。从分会的角度来说,有几项具体工作要落实:第一,要把现已存在的几个研究项目固定下来并向品牌化发展。去年我们出版了我国第一本170万字的《中国校外教育工作年鉴》,工作虽然很艰难,但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现在我们在编2004年卷,年鉴这个品牌应该考虑定下来;要对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校外教育活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校外教育的政策和法规进行深入研究。第二,要继续加强交流工作,继续为基层单位开展工作搭建桥梁,让我国校外教育更全面、更深入地和世界各国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接轨,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目的。第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培训活动,要积极承担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联席会议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各种研修工作。第四,要做好各种活动示范,为基层提供各种活动信息,引导基层单位开展各种文艺、体育、科技、国防教育活动。

中国教师报:校外教育法规制度建设是推动校外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据报道教育部可能要颁布《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评估标准》。请您谈谈目前这项工作的进程。

高彦明:这真是个好消息,但我还没有听到更具体的东西。目前校外教育系统的政策建设还很不完善,存在一些欠缺,制定管理、评估方面的法规是当务之急。1995年原国家教委、文化部、国家体委、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单位联合颁发了《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这是一个很好的文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校外教育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校外教育的需要了。多元化的校外教育需要一个既全面又实用、从宏观到微观的管理性政策法规。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受原国家教委、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主管部门的委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一个《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评估标准(试行)草案,并组成了一个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团中央少年部、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有关专家和校外教育工作者参加的评估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国9个不同系统、不同层次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进行了评估试点工作,这项工作得到当地党政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校外教育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什么得到重视和引起了反响呢?一句话,这项工作打到需求这块靶子上了。

2003年底,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的委托,我们组织了以北京市为主的校外教育工作者和有关专家,启动了起草《全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评估标准(试行)》和《全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管理规程(试行)》工作。我们对起草小组的要求是,要把这项工作看作是校外教育政策法规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文件应该立足校外教育现实,能够大力促进校外教育发展;应该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经得起实践考验,有效使用时间长。现在校外教育久旱等甘露,我们不能下“酸雨”。我们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文件初稿,上报给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现在还在征求意见和修改阶段。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实施这两个文件,对全国的校外教育工作进行评价和认同,从而对校外教育事业有所促进。

中国教师报:校外教育发展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正式纳入政府的督导体系,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团中央在这一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高彦明:我认为没有督导有两个原因。其一,校外教育工作一直是多头管理、多种形式共存,校外教育发展的起点也不一样,这样就给督导带来一定的难度,用一个标准照本宜科地去做是不行的。我讲个小故事。有一年我们在新疆举办了一次东西部少年宫手拉手的活动,会上当地一个少年宫主任很热情,邀请所有与会人员去他的少年宫参观。到那里看过后对我触动很大,那里的少年宫其实就是两间陋室:一间办公室,一间培训部。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坚持开展工作。而发达地区有的少年宫仅建设就几亿人民币。这就是目前我国校外教育的现状。校外教育条件的不平衡,使我们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其二,我们的政策准备做得不够。我们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们必须积极努力工作,多做些像前面说到的协助政府部门起草两个文件这样的事,才能够为政府分忧,才有可能为校外教育做些实事,也才有可能为校外教育正式纳入政府督导体系做些铺垫。

实现校外教育的新突破

中国教师报:最近,中央文明办等单位公布了首批70个“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的名单。请您谈谈关于示范基地评估的一些具体标准?今后是否会将这项工作持续开展下去?

高彦明:近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科技部、、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单位联合命名了一批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良好社会影响的校外教育机构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推荐范围是:凡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组织青少年开展参与性、互动性、体验式教育实践活动为主要服务内容,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能够发挥示范作用,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良好社会影响的校外活动营地、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植物园等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推荐条件简单说就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设施功能配套完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队伍机制健全、完善。

我认为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应该作为一项常项工作坚持下去。我们应该认识到,被评为示范基地仅仅是第一步,如何真正发挥示范作用,把全国带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后面的任务会更重。所以,评选的意义就在于以局部带动整体,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使其优质资源、先进管理经验、成功开展实践活动的成果与更多的校外教育机构分享,从而带动校外教育整体的发展。

中国教师报:很多人认为,校外教育是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您怎么看待?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篇(2)

也许以下一组数据更能诠释“10年迅速发展”的含义:2004年,招收首届研究生25人,2013年,招收第10届研究生270人;2004年,2个专业点,2013年,20个专业点;2004年,校内导师9名,2013年,校内导师125名,校外兼职导师89名。2004年,培养单位2个。2013年,培养单位7个。2013年,拥有6个一级学科授予权……10年,在研究生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前行。

制度建设,为研究生教育保驾护航

《孙子兵法》讲求“谋定而后动”,对于学校研究生教育同样适用。如何将“开办时间晚”的后发劣势降到最低?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研究生教育正规化?从制度建设开始。

经过研究生教育初创时的建章立制和2011年10月较大规模制度修订两个阶段,目前,学校已经构建了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的基本规范。

在研究生教育起步之初,首任研究生处处长史柏年教授就带领同事们先后深入考察多所同类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借鉴别人的经验,先后制定出台了《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及管理办法》《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细则》《研究生招生考试保密细则》等制度。

然而任何制度都不能保证一劳永逸,随着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10年前制定的20多项制度有的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

2011年,学校对研究生处和学生处就研究生培养和学生事务的相关工作进行了重新分工,在此基础上,研究生处按照研究生培养流程和规律,设置了招生办、培养办、学位办,细化了岗位职责,为规范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奠定了基础。

2013年10月,研究生处启动了研究生教育开办以来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建章立制工作,召开首届研究生教育论坛,向学校提交了《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制度修订草案绿皮书》。

在现任研究生处处长王文的牵头下,在梳理已有制度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研究生处修订和完善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等7项制度,新增了《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实施办法》等15项制度,同时废止了《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补充规定》等3项制度。

至此,学校构建了完整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框架,使学科建设、培养方案制定、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学生学术资助与学术规范有了制度依据。

完善的制度体系对研究生教育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王文介绍说,就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启用“学术不端行为文献检测系统”的暂行办法》两项制度来说,“研究生阶段,反对学术不端、学术抄袭,倡导学术诚信是研究生处一项很重要的管理任务,两项制度从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等诸多环节规范研究生学术行为。”特别是“学术不端行为文献检测系统”的启用,使得研究生论文在开题、中期答辩和终期答辩之外,又增加了一道关口,极大推动了其论文质量的提升。

提质量、显特色,抓住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

早在十几年前,学校的本科生教育就提出了“狠抓质量和特色”,并形成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理念。同样的,研究生教育也离不开质量和特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特色,有助于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也许10年来研究生专业点的增加和学科授予权的提升,也表明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对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认可:2003年,取得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刑法学两个专业点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经济、经济法学、社会学、新闻学5个专业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2011年,获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闻与传播学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自主设置了数量经济学、外国哲学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学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青年与国际政治、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两个目录外专业。这是学校专业点设置从目录内发展到目录外布点的有益尝试。

研究生处按照学校要求抓好顶层设计,而具体的培养行为却更多地需要各院系去实施和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伟认为,该院研究生培养已经具备了不同学科相互支撑,形成增量协调优势。青少系主任吴鲁平也指出,该系研究生导师人数不断增加,导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结构日趋合理。为该系不断探索并创新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研究生处表示,近年来,学校研究生生源较办学前期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也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具体到培养层面,各院系都有相应的“提升质量”的做法。比如,青少系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生作文献解读和课堂呈现,呈现结束后由学生讨论和教师指导。同时,为了“逼”着学生增加阅读量,该系采取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在论文考核和平时成绩考核外,增加一项期末考试,3个小时的开卷考试,有5道题,只有对教师布置阅读的书目作深入阅读,才有可能知道如何作答。

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同样也对质量紧抓不懈。

2013届青少系研究生申洁对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记忆深刻。“我本科是新闻专业毕业的,所以在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上我就想选和纪录片相关的一些选题,这样我会更有能力去做好。”申洁告诉记者,“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遍就过的,我当初想选的是西欧纪录片中的中国印象,因为西欧的纪录片制作发展历史很长,作品时间跨度大,选用价值更高。但是开题之后,教师对此予以了反驳,认为时间跨度大、选材范围广未必是一件好事,反而有可能造成杂乱无章,得不出正确结论。所以在导师王文教授的建议和指导下,我最终选了《2000年后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这个主题。”

开题遭遇波折,申洁感受到了毕业论文考核的严格和严谨。但这只是毕业论文考核的第一个环节而已。在中期答辩到来之前,申洁走访了国家电影博物馆和中国电影资料馆,通过查阅资料和馆内资料管理员访谈等形式了解相关情况。后来还和新闻系的教师了解相关的纪录片资源,力争做到最好。对于论文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尽管记得不是很清楚,但她十分坚定地告诉记者:“我在论文里面肯定标明了!”因为青少系对学风抓得很严,所以申洁丝毫不敢松懈。事无巨细,只要导师提过的修改意见,还有她自己想到的,都一一作了严谨求证并在论文中作了标注。经过充分准备,申洁最终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她的论文还被评为优秀。

据了解,青少系现在研究生论文答辩采取导师回避制,并邀请校外专家参与答辩,力求公正和严谨。

在抓质量的同时,学校研究生教育着力体现出中青院的特色。2010年,时任研究生处处长的陆玉林提出,“中青院的研究生道路,正在走出自己的特色”,“申硕时,我觉得最难的是如何提炼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及规划专业培养的研究方向,方向的延伸正是特色的突显。通过在本科毕业生中的调研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总结在本科教育过程中已有的特色教育意识,结合参考其他重点高校的办学经验,最后,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专业特色浮出水面:围绕‘青年’这一方向作为科研和教学的重点,进一步寻求特色,增强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最早落户中青院的硕士专业点之一。在“申硕”过程中很多专家就说过,“像中青院这样一所院校,应该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而且应该办好。”王义军指出,“我们与其他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同,我们有明显的针对性,我们突出的就是青年特色。”

“青年特色”从学科布点、课程设置、学术研究、论文撰写等多个方面都有体现。王文认为,这一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本科的专业学科建设为基础,研究生教育凝练和提升了青年特色。如“青年与青年工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青少年犯罪及少年司法”“青少年社会工作”“传媒与青少年”等,它们或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专业方向,或是一门课程。其次,研究生教育的开办突破了学校现有专业学科设置的局限,设置了本科无法完成的任务,如“青年与国际政治”“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点的设置,都与“青年”和“政治”密切相关,未来研究生教育还将覆盖更多与“青年领导力”等相关的政治学管理学学科专业。再次,在学科专业特色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比如,“青年与国际政治”最初只作为青少系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方向,随着一些课程的建设和开设,整合了一批师资,撰写出版了系列丛书,经过若干年的特色培育,研究生论文选题逐步集中在“青年与‘大国形象’”“青年与‘公共外交’”等研究领域。时机成熟,该方向已经建成为一个专业点,并将在2014年单独招生。最后,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特色的培育也是学校进一步申请博士授予权的生长点。

三管齐下,探索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在研究生教育已经渐趋大众化、研究生水平越来越“水”而饱受诟病的今天,中青院应该怎样培养研究生?能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之路?为此,学校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2012年,学校加大了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增设了学科点负责人专项、学生课题专项、学生境内外交流与学术活动专项、教材建设与出版专项、试卷库建设专项以及优秀硕士论文出版专项等。并在院系一级增设学科建设专项。以一个个专项为抓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图景越来越清晰。

王文介绍说:“三管齐下的方式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注入了强劲动力――主修文献阅读目录的编订着眼于提升学生学术素养,科研课题的训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海外访学和交流互换实际上是学生对外视野的培养。”

各专业的主修文献阅读目录规定了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阅读的文献资料,包括中文著作、重要中文期刊、外文著作、重要外文期刊和重要互联网资源5个部分。目前,已完成26个专业(方向)的主修文献阅读目录编订。编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各专业具体的编订内容需要导师们商讨定夺。确定研究生主要阅读的文献及阅读量,到中期考核就是以考核这些文献的阅读情况来检验学生的阅读量,以及他们对此的解读能力。

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生面对繁杂的现有研究成果,分辨能力十分有限,常常在阅读文献时做一些无用功。吴鲁平教授告诉记者,他曾把一些研究文献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对文献按照学术水平、课题前沿性等标准作一个分类,很多学生的分类结果表明,他们对此没有正确的认知。

笔者了解到,虽然各院系、导师都会向学生推荐一些本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以及高水准的学术著作或文章,但是像这一次这么系统而完整,并且整理成主修文献目录的行为,还是第一次。所以目录一出台,很多研二研三的学生都表示很遗憾,“主修文献目录‘相见恨晚’。”他们在自己“补补课”的同时,也相信目录会给未来几届的研究生提供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学校还一直致力于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对外视野的拓展。在最新修订的2013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注明“硕士生一般用1/2时间从事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其他时间进行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及教学实习等”。2012年,首次对研究生课题进行专项资金资助,周期一般为1年,目前第一批课题成果已经进入最后的整理汇总阶段。第二批的推行工作也已展开。

其实对于完成一项高质量、高学术水准的论文来说,1年的时间难免仓促。那么学校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研究生中推行课题论文的目的是什么呢?“训练学生研究能力,为将来的毕业论文乃至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要求做准备。”王文说。

确实,尽管时间紧张,但获得课题的各个院系对此却一直严把质量关。把研究主动权转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导师在此期间会扮演“甩手掌柜”的角色。2011级社会学研究生郑彩侠,是该项目的首批受益者。谈及此事,郑彩侠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原来她当时有两个题目,一个是关于白血病儿童的,一个是司法和社会工作。虽然对两者都很感兴趣,但是二者之中只有一个能够成为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这个时候出台了‘研究生课题’项目,我当时很高兴,因为这两个自己都感兴趣的课题都能够继续下去了。”郑彩侠最终选择了《司法社会工作在维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探析》作为“首推课题”的研究主题。她的导师许莉娅多次找到她,从论文结构、研究思路多个方面进行了严谨的指导。郑彩侠回忆,“有一次,我论文的一部分没有做好,就发给了老师。那接下来的几天我都没有睡好觉,做梦都梦到老师了。后来,还是赶在老师出差回来之前,又重新认真做了一遍,这样才安心。”

青少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也向笔者表示,研究生课题项目很有意义,“一年级的研究生需要掌握一些高级的统计软件,同时还要学习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相关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到的相关方法有了用武之地,在正式的毕业论文之前,能用这样近乎实战的机会来实践,查漏补缺。”

谈到对外交流,王文特别肯定了某些院系的“1位导师,2个课堂,3所学校”的“123培养模式”,即每名研究生都有一个导师负责(主要是针对学术型硕士而言,专业型硕士配备双导师),同时参与校内知识课堂和校外实践课堂的培养,学校提供机会输送部分研究生赴海外或国内其他高校(中青院+国内一所著名高校+国外一所著名高校)互换学习或访问学习。“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平台和资源。”

对于“3所学校”,学校已经初步完成探索和尝试,和西南政法大学建立起良好的研究生互换交流机制,已有3批研究生互派学习;和贵州省铜仁市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提供了良好机会。国外高校的拓展方面,已与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国的部分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3年暑期,首批研究生已经赴美访学。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篇(3)

[作者简介]梁小伊(1958- ),女,广东新会人,华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许纯蕖(1981- ),女,广东潮州人,华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赵振增(1984- ),男,河南安阳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64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47-02

一、青年学生层面开展高校统战工作的意义

1.青年学生层面高校统战工作的含义。当前,高校统战工作范围主要包括:各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人士、有的人士、港澳同胞及在高校就读的港澳学生。本文所指的青年学生层面高校统战工作对象是指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随着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逐渐增多,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支力量,将其纳入高校统战对象符合统一战线思想的内涵。

2.开展青年学生层面高校统战工作的意义。(1)统一战线工作是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一直是党的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高校统战工作对象主要是教职工中的派成员、无党派知识分子、留学归国人员、侨胞及其眷属、少数民族高级知识分子等,而对高校青年学生层面统战对象的研究和关注相对较少。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是我国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邓小平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要把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都联合起来,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本质就是大团结、大联合。邓小平还指出:统一战线就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新时期爱国者的范围很宽,只要赞成祖国统一就要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实行团结。在大陆范围内,只要热爱祖国就要实行团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这一思想适应了时展,扩大了统战对象。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已逐渐增多,他们有强烈的爱国心,将其纳入高校统战对象符合统一战线思想的内涵,是统一战线思想的内在要求。(2)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上世纪百年来的政治活动表明,高校青年学生是整个社会政治形势的风向标,是各种政治力量角力的中心。新时期,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学生逐渐增多,已成为高校中一支重要力量。把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大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学生纳入爱国统一战线,引导其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树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关系到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关系到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稳定,关系到国际环境的安全稳定,最终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因此,从青年学生层面开展统战工作,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有效手段。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光荣历史使命。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大学生是我国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强大后备军,肩负着维护地方稳定、民族团结,发展地方经济的重任;有宗教背景大学生还肩负着维护自由,使其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任务。港澳台及海外侨胞学生是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外部环境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但可以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还可以成为维护我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和外部环境,促进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一支力量;港澳台侨新生代是新时期港澳台侨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将来将直接影响港澳台胞、侨胞的政治趋向,我们做好港澳台侨新生代的统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把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纳入统一战线,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社会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矛盾,面临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害,把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纳入统一战线,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正确对待国内外发展的矛盾,成为促进国家团结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当前青年层面高校统战工作现状

1.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队伍逐渐壮大。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队伍逐渐壮大。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比例不断提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也不断增多。据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来内地的留学生人数达到53461人,其中,华侨学生有3509人,港澳台地区学生有14811人。近年来港澳台侨学生人数呈现出逐年大幅度增加的趋势。2009年,共有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38184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其中华侨和港澳台地区学生青年占有较大比例。随着少数民族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大学生、有宗教背景大学生的增多,如何引导他们树立爱国精神,从政治上关怀他们,是各高校必须考虑的问题。根据统一战线的理论,把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纳入统一战线是新形势的需要。做好青年层面高校统战工作需要高校统一战线工作者对青年层面统战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从理论上指明青年层面高校统战工作的方向,从实践中完善青年层面统战工作的方法和理论。少数民族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大学生、有宗教背景的大学生作为高校统一战线的对象也正逐渐得到认同,对于青年层面高校统战工作理论实践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2.对学生层面统战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较少。目前,对于高校教职工中的派成员、无党派知识分子、留学归国人员、侨胞及其眷属、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等教师级别的统战对象的理论研究较多,不少学者及统战工作者研究了这个层次高校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工作意义、方法途径等,已经达到较为完善和成熟的地步,而对于青年层面的高校统战工作的研究较少,对于青年层面的高校统战工作的系统研究、专门研究更少。

在实践上,高校统战部门的工作主要围绕教师级别统战对象来开展,有专门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活动机制。而实践中高校对青年层面统战对象的统战工作开展得较少,也没有完整有效的领导组织机制。

此外,不少领导把统战工作作为一项“边缘”的部门工作来对待,没有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高度来对待统战工作。就高校而言,部分领导认为统战工作可有可无,对统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领导思想僵化,不能认清国内外发生的深刻变化,仍然用旧的思维和方法开展统战工作,也就不能形成与新形势、新任务相协调的工作机制,使得有些统战工作不能与时俱进;少数领导认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是学校统战部门的事,院系党总支不存在统战工作问题,不重视在师生中开展统战工作,看不到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所担负的“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性及这一任务的艰巨性;有些高校领导统战意识不够强,往往只重视抓党的组织建设,不重视统战工作,对统战工作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在高校的评价体系中,统战工作经常没有成为统计指标,有些地方虽然将高校统战工作作为整个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评价指标,但分值一般都比较低,不能体现高校统战工作的地位,导致高校统战工作实践上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青年层面的统战工作更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逐渐增多,虽然各高校都为他们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但对他们的政治关心边缘化,不够重视政治引导、思想引导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对于将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作为统战对象的统战工作,既少理论研究,又少实践。

三、加强青年学生层面统战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邓小平同志提出,随着党和国家重点工作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还要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共同努力。做好青年层面高校统战工作,要围绕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加强对青年层面高校统战工作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在理论的指导下和实践中针对其群体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统战工作。

1.从理论上,加强对高校青年层面统战工作的研究。高校统战工作者要从理论上加强对青年层面统战工作进行研究,首先研究新时期青年层面统一战线对象的特点,青年层面统战对象的统一战线详细工作方式、工作机制。尤其是要研究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政治需求等,了解他们的特点,不断完善专门针对高校青年层面的统战工作理念、新统战工作机制,为高校青年层面统战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2.从观念上,增强高校统战工作者对青年层面统战工作的认识。认识为行动提供指南,只有提高高校统战工作者对青年层面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在思想和行动上,在实践中,增加对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的关心和重视,把他们纳入统一战线工作中来,并在实际工作中调动高校统战部门积极性,建立健全高校青年层面统战工作机制,从物质、人员组织、领导等方面保障青年层面统一战线工作的落实。

3.从路径上,加强沟通和组织领导,建立高校学生层面统一战线工作机制。首先建立稳定的沟通机制。通过定期组织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座谈会、联谊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合理的需求,并与高校其他部门配合,帮助他们解决物质、精神、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其次在管理上,从现有统战部门增设专门针对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的统战工作领导组织,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比较多的高校。高校党委领导要认识到学生层面统一战线在新形势下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学生层面统一战线的领导和组织,建立学生层面统战工作的领导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等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学生层面统战工作的有力开展。

4.从工作开展上,结合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有宗教背景的青年学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青年学生的各自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统战工作。青年大学生层面的高校统战工作要围绕青年大学生统战对象群体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如针对港澳台学生,根据他们亲身体验祖国文化生活的需要,适当为他们提供参与重大文化活动的机会,让他们感受祖国文化。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采用科学的差异化教育方法。根据个别饮食要求的不同,建设满足该种族要求的食堂。只有善于深入调研,体察情况,根据学生群体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统战工作,才能解决学生差异性困难,真正在感情上凝聚人,在思想上团结人,真正做到学生层面统一战线的“大联合”。

5.从协同作用上,统战部门要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共同做好统战工作。高校统战工作,不是统战工作部门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高校统战部门应该协同其他相关部门,包括发挥教师层面统战对象的作用以及学生干部的作用,为高校青年层面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高校教师级统战工作对象大部分为高级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学识渊博,在某个学科领域独有建树,社会影响广泛,他们具有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往往能深刻影响学生成长成才。青年学生层面的高校统战工作,要以统战工作服务统战工作,发挥高层次统战对象对学生统战对象的思想政治引导作用。发挥少数民族高级知识分子在教育、引导和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港澳台侨胞高级知识分子引导、教育港澳台侨学生也能发挥特殊的影响作用,派或者无党派知识分子在引导非党非团员学生时能够发挥独特的指引作用。

学生干部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对学生干部进行统一战线的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干部统一战线思想意识,发挥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层面统一战线中的纽带作用,有利于推动学生层面统一战线的开展,有利于校园生活的和谐稳定以及整个国家的政治稳定。

[参考文献]

[1]方桐清.统战对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2]谷松.提高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水平的研究[J].成人教育,2012(7).

[3]教育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李敏,吴善添.浅议高校学生干部统一战线思想意识的培养[J].高教高职研究,2010(4).

[5]刘志超.关于高校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1).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Juvenile Delinquenc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Psychology

XIE Gehu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Juvenile delinquenc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all countries which is caused by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age and mental development. How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school, reduce youth crime rate, and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school psychology.

Key words juvenile delinquency; school psychology;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学校心理学主要是研究身心有缺陷和学习有困难的5~18岁的“问题”青少年。作为学校心理学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通过心理诊断,把握学生异常行为的原因,为学生身上出现的异常表现进行干预,提供咨询。据统计,在我国中小学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儿童(约占10%左右)学习不良。我们从调查研究中了解到,学习不良儿童不但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顽症”,而且引起了诸多问题(如辍学、逃学、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在众多对学习不良儿童进行的研究来看,学校心理学的贡献是独特且令人鼓舞的。

1 青少年犯罪高峰现象概述

“青少年的犯罪率远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犯罪率”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一旦迈入青少年期,犯罪率就飙升至高峰,随后逐渐降低。Moffitt通过对官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对于犯罪青少年而言,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犯罪:一种犯罪称作终身型行为,具体表现为其一生都会持续犯罪;另一种是仅在青少年时期犯罪,其被称为青少年暂时型行为。这也就意味着,在青少年犯罪高峰现象中的大部分的青少年犯罪只是暂时的,仅有少部分的青少年会选择终身犯罪。

2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青春期的大量行为呢?有几种理论对这个现象进行了解释。Moffitt提出的成熟代沟理论认为: 由于生理成熟与社会角色的发展不匹配而引起的矛盾引起了行为的偏差。而Newman和Ferracuti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说进行整理后,将其分为人际因素论和个体因素论两大类。持人际因素论者认为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为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人际交往问题可能呈现两种情况,要不是与青少年关系密切的家庭、社会团体本身有问题,要不是他们与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出了问题。个体因素论又被分为可变和不可变两种,不可变个体因素论的学者将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归因于青少年的内在特质或一些难以改变的因素,如遗传基因与生理特质。可变个体因素论的学者将青少年犯罪主要归因于少年个体可改变的内在特质。他们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些因素,个体则不会步入歧途。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的范式为一般犯罪理论。一般犯罪理论认为所有的犯罪都有共同的特质:为了追求利益。绝大多数会采取犯罪行为的人,只不过是想追寻立即满足,不顾长远后果,行动缺乏计划的犯罪性倾向者。又有人称低自我控制者。Gottfredson与Hirschi认为犯罪人低自我控制归咎于不良或无效的社会化,而学校的教育与家庭的教养为个体社会化主要途径。

3 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3.1 重视家庭教育

事实证明:生长在不和睦的家庭的孩子,由于关爱的缺乏,就难以养成活泼外向热情的性格;父爱母爱的残缺,也必然难以形成健全的性格;家长们尤其是长辈们对孩子溺爱,导致孩子自我中心严重,自私自利;另外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是忽视等,都会对孩子的良好成长造成不健康的影响,从而成为青少年犯罪的诱因。抚养子女,教育子女是作为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父母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最基本的要求和体现,同时也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基础。

3.2 依仗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落实抓好学校教育,把学校作为青少年违法犯罪控制的依仗。

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行为上的改变主要源自于思想上的改变,因此,除了在学校进行优秀传统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的教育。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辨别真假的能力及辨别善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下转第231页)(上接第229页)

道德品格的辅导: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青少年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前提,不良的行为规范是引发青少年适应不良的重要因素。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格的辅导就是为了使青少年将社会公认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提高其道德境界。不做有违社会公德与道德的行为,从而达到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健康成长指导: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体技能迅速成熟,而他们的心理成熟发展的速度相对于身体成熟的发展较为落后,处于这种矛盾之中的青少年极易引发心理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的必然工作。除了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性与自控内省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多思考,少冲动,多分析的习惯。明确班主任的责任,以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情况的了解,加强班主任与心理老师的沟通与协作。注重对青少年人格的培养,尊重青少年人格,保护学生自尊。

生活方式辅导:由于经历和社会阅历的局限,青少年还难以选择足够正确的生活方式,需要家长或老师等对其加以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正确的生活方式的培养首先要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参与多种文娱活动。学校适当组织开展社团活动,指引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充实学生生活。

日常交往辅导:学校周边往往充斥着游戏厅、KTV、酒吧等,并且良莠不齐。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该适当联系社会力量,整顿周边环境,创造良好的校园分为,适当限制学生的外出。

3.3 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青少年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他们的有机结合为青少年提供教育和成长。因而,他们对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对学校教育予以支持,学校也要认真考虑与采纳家长对教育的有效建议。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与家长经常沟通。另外,也不要忽视社区的建设。学生的生活与就业等都与社区息息相关,社区环境深深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因而学校要重视与社区部门的沟通,重视与其合作,争取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要经常与社会有关部门沟通,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罗晓路.学校心理学与学习不良儿童[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9(1):30-36.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篇(5)

一、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的必要性解读

对死亡教育的高度重视,源于对死亡现象及其影响的深刻理解。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死亡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成长历程中意义重大,而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也必须了解死亡[3];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青少年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实现生命的完满、人格的完善。由现实的可贵探索出发,由死观生,正视不足,方显死亡教育之意义重大。

1.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有助于推动形成正确的生死观长期以来,死亡一直是中国人的忌讳语,受“未知生,焉知死”的传统生死观影响,忌讳死亡、恐惧死亡、回避死亡,不去谈死,即使谈到死,也多以其他词代替,对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死用不同的词代替,如民族英雄之死为“以身殉国”,一般人之死为“逝世”、“去世”……这种注重当下、忽视死亡的生死观阻碍着青少年死亡教育向纵深方向探索与发展。事实上,死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即通过对死亡的认识和思考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有助于全面认识自我、理解死亡、把握人生,通过对死亡的审视,由死观生,勇敢、积极地入世、承担死亡,在本真的生活方式中认识并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超越死亡,提高生命质量,推动形成正确、科学的生死观,进而形成浓厚的死亡教育文化氛围,实现青少年死亡教育的纵深发展。

2.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有助于推动青少年自身生存状态向良性发展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然而面临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青少年的死亡意识欠缺,他们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盲目地接受新鲜事物,容易走向极端,甚至走向死亡,但他们对死亡却很无知,不知道死的价值和意义,对生死的认识模糊,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对生命的思考过于草率,不知道如何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同时,许多青少年的死亡品质普遍较低,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死亡的原因,不知道怎样正确对待死亡、形成什么样的死亡观,不知道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避免不必要的死亡。青少年的死亡意识和死亡品质现状及面临的身心、生死考验显示了青少年的生存境遇和状态堪忧,亟待引起对青少年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深入思考,反思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死亡意识、死亡品质,使他们能正确对待生命、珍惜生命、面对死亡,使他们能学会必要的心理调适,实现自身生存状态的良性发展。

3.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有助于推动实现教育的终极使命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学校教育回避死亡问题的讨论,偏重知识的传授,以考试为指挥棒,只重视应试教育,教育的功利化色彩明显,很少涉及死亡及相关问题,忽视了青少年人格的培养,忽视了对青少年生命的关注,淡化了青少年对生命价值的关切,缺乏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文关怀,致使青少年体会不到生命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反而对死亡产生好奇与向往。同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理论知识灌输,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自身的生命体验缺乏关注,对学生的死亡困惑和焦虑缺乏回应。学校教育使命的失真、人文关怀的缺失使得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成为必需。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有助于增强学校教育的生命力,使其与生命教育相结合,与青少年成长、青少年的生活感悟和生命体验相得益彰,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终极使命。

二、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的可行性剖析

1.学术界、教育界基本达成共识我国学术理论界已对开展死亡教育基本形成共识,对死亡教育的重要性、目的、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从哲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学者们既翻译了国外相关论著,又出版了相关论著,还创办了相关刊物,举办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也借鉴了国外相关经验进行探讨。我国教育界也认识到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广东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等大学陆续开设相关课程,广东省教育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部门进行投资、培训,此相关课程、行为、观念已逐渐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死亡教育曲折发展。

2.死亡教育相关制度已初步形成目前,我国死亡教育相关制度已初步形成,其中尤以生命教育相关制度较为健全。2004年辽宁省出台《辽宁省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2005年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黑龙江省、湖南省、重庆市、长春市、云南省、南平市、苏州市、石家庄市等省市随之下发了开展生命教育的指导意见,分别在全省市中小学系统开展生命教育。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这些生命教育政策、制度为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提供了制度性依据。

3.理论积淀初见端倪我国对死亡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初,对死亡问题关注的焦点是安乐死。1988年7月,第一次全国性“安乐死”学术研讨会提出努力开展“死亡学教育”,更新死亡观念问题。同月,天津医学院成立大陆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4]。同年,《医学与哲学》杂志最早刊登了译文《死亡教育》,死亡教育的研究由此起步。随着青少年自杀现象增多、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国内学者开始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进行多维理性审视,对死亡教育进行深入理论探讨,先后出版了《死亡哲学》《死亡教育》等相关论著,创办了《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等刊物,举办了“安乐死”、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等学术研讨会,部分学者也借鉴美国、日本等国的死亡教育经验对我国死亡教育进行研究,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积淀。

4.实践探索积极有效我国已对死亡教育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尤以生命教育的实践推广较为成功,生命教育系列活动相继开展,各类生命教育基地纷纷建立,中国生命教育网、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网等一系列网站及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组织宣传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得到了公众的关注、认可和支持。这些生命教育实践为开展死亡教育提供了可能。段德智教授于1989年在武汉大学首开“死亡哲学”选修课;南昌大学郑晓江教授自1994年开设中国死亡智慧选修课,1997年开设“生死哲学”选修课。2004年西安市二十六中初二年级一班班主任让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2005年海口某校组织高一学生参观殡仪馆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大讨论。江西师范大学自2006年开设“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选修课。2008年广东药学院开设《死亡教育》选修课,并配有专门的教材《死亡教育》。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也开设了生死学课程,让学生写遗书、撰墓志铭,并到殡仪馆参观直面死亡[5]。随着广东省死亡教育课程开设范围的扩大,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广东省教育厅投资300万用于对偏远地区中小学校医的培训。广东药学院邹宇华教授还对全省70多位中小学校医开展了“青少年死亡教育”专题培训[6]。继广东各大高校之后,浙江传媒学院、吉林大学、云南思茅师专、长春医专、包头医学院等学校也相继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这些高校和中学开设的死亡教育课程为青少年死亡教育深入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5.可资借鉴的经验丰富而系统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开展了死亡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和中国台湾都在死亡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青少年死亡教育体系。美国死亡教育发展得相当成熟,死亡教育课程、死亡教育与谘商协会、与死亡相关的专业期刊在20世纪时已发展得较为健全,联邦政府教育部对儿童死亡教育的具体实施也十分重视和详尽[7]。德国实施了“死的准备教育”,除在医学院校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外,教育界还组织中学生参观殡仪馆,让16~18岁的青年直面人生的终点。他们还从儿童抓起,通过游戏活动让小学生接触到死亡的话题,帮助青少年战胜死亡的恐惧和焦虑[8]。台湾是我国最早开展死亡教育的地区。目前,台湾小学没有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但都有生命教育的内容;中学普遍开设正规的生命教育课,编制了生命教育教材和生命教育教师手册[9]。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死亡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逐渐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促使我国开始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这就使得死亡教育被青少年普遍接受成为可能。这些丰富而系统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其启示我们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年龄选编不同教材,开设不同的死亡教育课程,学校与社会也应采用多种教育方法联合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以期为开展我国青少年死亡教育提供有益的支持。

三、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的实施原则

1.指导思想在青少年中开展死亡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才能正确处理生与死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找到指引方向,并且内化为青少年的死亡意识和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死亡哲学“以理论化系统化方式为死亡教育提供一般思维和理论前提,同时又在方法论的高度上对死亡教育加以指导”[10]。它强调死亡的客观实在性、死亡的辩证性、死亡的社会历史性、死亡的阶级性、死亡的实践性,是一种“对传统死亡哲学持开放的心态和扬弃的原则,因而能够成为人类死亡哲学史上迄今为止内容最宏富又深刻的死亡哲学”。因此,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死亡哲学为基本指导思想,使青少年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死亡观,指导他们的实际行动和生活实践。

2.实施原则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死亡哲学的指导思想基础上,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国内外青少年死亡教育的经验启示我们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从我国的文化传统、存在问题、现有资源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开展死亡教育的精神资源和人文基础,利用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形成自身特色,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死亡教育体系。(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既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又需要实践的积极开拓,二者缺一不可。我国对青少年死亡教育的抽象理论研究较多,实证探讨较少;实践探索还处在起步阶段,仅有部分地区、学校开展,使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显得愈发重要。(3)“度”的原则我国忌讳死亡的传统文化、青少年面对死亡的应激反应告诉我们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要审慎,既不能过分忌讳死亡,使青少年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又不能过分谈论、讲授死亡,使他们对死亡产生恐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度”的原则,保持客观中立态度,不美化死亡或把死亡描绘得阴森恐怖,或者轻描淡写地看待生死问题。(4)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要继承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从经验借鉴中获得有益启示,更要在继承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思维,把握新时期死亡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以适应时展需求和个人需求的举措,从观念、内容到形式、方法上做到与时俱进。(5)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死亡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国民,开展死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全体国民树立科学的、正确的死亡观,由死观生,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最终达到普及死亡教育的目的,同时存在的共性问题、采取的相应对策具有共通性、普遍意义,这是普遍性的反映,而青少年在死亡教育的内容、课程、教材、方法上会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具体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教育,因此应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青少年个体的差异和心理承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6)协同教育原则青少年死亡教育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媒体等多个主体,推动青少年死亡教育开展,必须使各教育主体相互协调、协同发展,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群体,同时作为受教育者的青少年应积极配合教师的行动,主动认识、了解、理解与面对死亡,教师也应选择合适的方式使青少年更容易接受死亡教育,方能使青少年死亡教育深入开展、更有成效。(7)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由于对死亡的忌讳,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对适宜进行公开讲授、宣传推广、开展实践活动的教育内容(如生命教育)采取显性教育的方式,以课堂传授、模拟演练培训、开展活动、宣传、自身示范等形式大力开展,而对暂时忌讳的教育内容则宜采用隐性教育方式,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课程渗透、改变观念、分类、分阶段与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开展。

四、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的基本思路

1.加强青少年死亡教育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对青少年而言,死亡教育是一项全新的领域,要使青少年接受死亡这一概念,直面死亡,学术理论界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很关键。学术理论界应加大对死亡教育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力度,总结凝练我国死亡教育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成立专业研究学会,组织出版专业性教材(书籍)、普及性宣传读物,通过举办定期的大型学术研讨会、讲座、各地区和学校的理论宣讲等方式普及相关理论知识,由生物学、医学角度探讨拓宽到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使青少年看到死亡教育的积极意义,为推动青少年死亡教育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2.建立健全死亡教育相关制度在当前生命教育相关制度建立的基础上,考虑全面推广实施青少年生命教育系统工程,把死亡教育纳入这项系统工程。在已有文件的基础上,总结实施经验,使其上升为制度,出台全国青少年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此形成珍爱生命、正视死亡的文化氛围。同时,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自上而下大力推动,出台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和具体实施方案,对资金投入、人员培训、编写教材、课程建设、建立专门指导机构、设立专项基金、配套设施建设、理论研究、宣传推广等方面做出明确部署,以此推动青少年死亡教育深入发展,改善青少年的生存境遇和状态,提升青少年的生命质量。

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阶段实施死亡教育仍需谨慎,教师应区别对待不同学生,并尤其注意学生的情绪反应。教师首先要在教育理念上清楚,在实践操作中灵活把握,避免造成家长与社会的误解[12],并善于发现、把握死亡教育的时机,适时进行死亡教育。就现实情况而言,受各方面因素制约,不适宜大规模、全面进行死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成立死亡教育专家组较为可行,在此基础上待时机成熟后大规模、全面进行死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就要求实施死亡教育的教师必须先接受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专业的、特别的训练,使自己“在相关的知识资讯,认清自我价值观,以及助人技巧,调适行为等方面有充分的学习、了解与准备”[13]。

4.加大对死亡教育的媒体宣传力度为形成良好的死亡教育氛围,亟待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大对死亡教育的宣传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新闻媒体、网络的监控力度,在专门的死亡教育指导机构带动下,成立宣传机构,负责开展死亡教育宣传教育;新闻媒体、网络应增强自律意识,共同整治恐怖、暴力、迷信等不良文化产品,逐步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死亡观。同时,新闻媒体、网络应动员各种力量大力宣传死亡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开设专栏介绍国内外先进经验,刊登死亡教育相关文章,相关视频、讲座报告及动员组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开展普及性死亡教育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使青少年能逐步转变传统观念,深入了解各种死亡知识,学会珍惜生命,正确面对死亡。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篇(6)

一、以校内教育为基础,发挥校外教育资源的互补作用

改革开发以来,校外教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基础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如今的校外教育不再像以前,仅仅对校内教育的补充、扩大和发展。两者是一种教育资源的互补,学科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以往学校教育以知识为本,如今转向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课程。学校传授理论知识,校外加强实践能力,这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如今学校课堂学科性过强,无法融入新知识与新教育,比如现在关心的环保、自然灾害、希望工程、禁毒禁赌、国家安全此类问题。不同的教育体系互相包容,形成互补的模式。我们还可以以校内的科技教育资源为载体,开展校外的深入学习与研究,比如说,小课题的研究,参加校外小论文的评比,创新大赛等。通过与校外其他学生的问题讨论、意见互换、研究成果共享,能增加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及团队合作精神。学校应该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学生利用校外教育资源,科学教育的有机渗透,最大限度的吸收知识。

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基于温州青少年校外教育的调研)

(一)以温州为例,浅析问题

以200位来自温州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的家长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将城乡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比较研究,剖析温州青少年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1、温州市各个活动中心的情况分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家长对公共校外青少年活动设施不满意。而在对这些比较满意的人群中他们对为何选择参与校外教育活动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大约30%的人认为校内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大约55%的人认为除了课本知识,还想锻炼其他能力,比如:强身,动手能力,少数家长认为现在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多些时间与其他孩子接触,能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小班制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2、家长对校外资源场所的意见分析

此百分率说明家长对各个场所的意见大部分原因来自安全问题,其次是师资力量。

3、从调查中总结出城乡校外教育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政府不够重视,资金不到位;第二,城乡市民对校外教育的重视度有差异,乡镇学生涌入城市。其中第二点原因是主要的,占了将近85%,所以以后要多从这个方面考虑。

三、研究并总结中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把握好硬件上的建设

教育观念上的彻底改变,服从教育部门的统筹安排,共同管理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对工作机制进行改革与完善。对私立的校外教育机构要严格把关,对审批、准入、监管和考核机制进行改善并严格执行。取缔不具备办学要求与资格的校外教育机构。校外教育培训应当纳入政府部门日常工作中,严格管理,这样使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成为一个整体,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宣传,提高大众的认识,关注青少年身心发展;政府部门也应做好协调、调配、指导与考核等工作。在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上,应进行合理的规划,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在财政投入上,应将此财政支出纳入到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制中去。鼓励社会各界筹措资金投入到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去。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加大;应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措施,如职称、职务晋升等,有利于吸引优秀教师投身于校外教育事业;制定外聘教师制度,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

(三)缩小城乡差异

因城乡之间收入、知识与整体素质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必然会出现对青少年教育理念的差异,更不用说校外教育方面了。虽然说村镇人们的教育意识增强,但教育理念未得到改变,大多数人们认为教育是学校与教师的责任,只要是送进学校了,那就完成了家长应尽的教育使命,改变理念是村镇校外教育的当务之急。大部分村镇的校外教育是由社区负责开展的,管理不规范,管理体制不完善;学校则因为经费、安全等问题,极少或是从未组织过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村镇家长本身的教育水平偏低,无法开展家庭教务,所以说校外教育在村镇未曾得到合理的发展。我们提倡村镇学校与校外教育成为一个共同体,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区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推进青少年教育在村镇健康迅速的发展起来。

青少年校外教育不容忽视,充分利用与开发校外教育资源,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培养创新人才,发展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更好地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吴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我市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成才之路,2009,(11):8.

[2]吴鲁平,彭冲.中国青少年校外教育政策研究――种文本内容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0,(12):30-35.

[3]刘颖.校外教育机构在新形势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10,(10):5.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98-03

为进一步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素养、身心健康素养、职业素养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著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载体,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道德融合,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

一、突出政治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主流价值观

学院把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探索文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坚持突出学院的政治特色,将政治素质置于育人标准的首位。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过程的始终,实现了教师学生全参与、课上课下全贯穿、校内校外全覆盖。

(一)构建独具特色的“3+1+1”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政治素质

学院办学突出政治特色的内涵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学院将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强化学生政治素质的关键途径。高度重视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模块的首要内容,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根据学院关于培养高于同类院校人才政治素质的要求,构建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精神教育与修养》的“3+1+1”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学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精神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全院范围内开设《人文精神教育与修养课程》。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深层次问题和学生关注、迷茫的热点问题为线索,围绕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主题,通过“弘扬中国人文精神,构建现代和谐社会” “宗教学概论”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文学的人性美”以及“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解析”等专题,客观介绍和深刻揭示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中的重要知识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在滋养和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精神文明优秀成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成为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

(二)社会实践纳入学分管理,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院坚持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通过采取专业建设、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区共建、就业调研、毕业生追踪访谈,形成“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才”的工作模式。并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记2学分,要求学生毕业前完成16天共计32个学时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主题教育、职业角色体验、志愿者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三生”教育贯穿全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院把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全年的“三生”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深入社会,收效显著。充分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并依托军训工作平台,成功开展“生命、生存、生活”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院“以常态化军事训练为载体,开展三生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推进校风、学风建设,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院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还注重教会学生如何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采取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观念、知识、技能、习惯等方面有所受益,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达到“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目标。

(四)专业志愿活动紧贴教学,增强学生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院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各种机会,把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志愿者活动落到实处。近年来,学院志愿服务活动深入首都的各行各业,志愿者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能力、严明的组织纪律、昂扬的精神风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学院不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家重大活动中的志愿服务,如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台盟中央两岸青年联谊交流活动、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同时还积极拓展体现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工系为武警天安门警卫支队开展心理辅导志愿服务、法律系坚持在社区开展禁毒教育志愿服务、青少系组织开展打工子弟关爱行动、文秘系在宋庆龄故居开展志愿讲解服务。通过参加丰富且具有特色的志愿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

(五)成立“青年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促进会”,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

学生社团“青年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促进会”,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在全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贯彻学院“勤学善思、立德践行”的校训,关心时事、了解天下时政,树立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立志做有益于国家的新青年。通过开展各种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继承和发扬国学精神与文化。促进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服务,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促进会的刊物、网站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壮大,在学院内营造了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为提高学院学生政治理论水平、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二、突出青年特色,服务青少年全面成长

根据学院自身的文科优势和长期从事共青团教育的基础,学院确立了立足团校、服务首都青少年教育事业和立足文科、发展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了 “了解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研究青少年”的办学特色。学院以特色专业――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建设为基础,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的研究力量,在首都乃至全国青少年教育与发展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影响深远的服务活动。

(一)唯一开设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的首都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示范辐射全国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其设置在北京市同类院校中具有唯一性。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在多次专业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开展深入研究,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综合起来就是: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课程编制以基础面宽为基点;课程实施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教学活动以受培训者为主体;考试考核以客观要求为标准。依托共青团北京市委平台和北京市团校平台,坚持以“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和认同社会主流审美观”为主线的社会角色教育;以“光自律”为主线的责任感教育;以“热心公益”为主线的体验式教育;以“回报社会”为主线的专业技能教育等四条主线,精心打造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多年的专业建设,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同类专业的专业设置标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其他地方院校学习的模本,专业建设成果及示范效应辐射全国。

(二)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将青少年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

学院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青少年教育与研究发展中心、北京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及一批系级研究所,有效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和力量,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各科研所充分发挥科研传统优势,逐渐形成了青少年研究、青年志愿服务研究、东方道德研究等研究领域的学术团队。近年来,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先后在全国八个省市,四百余所大、中、小学,六千多个班级的近三十万名学生中开展了“中华美德教育实验”,服务青少年教育与发展。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华美德教育行动以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为基本主题,已经连续滚动研究了二十余年。在大中小学进行“八个德目”(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教育,编写大中小学试用教材,小学讲故事(《中华美德》),中学讲规范(《中华道德》),大学讲理论(《中华伦理》),仅北京市就有3个区县、100所学校共4万余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这期间开展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互动”试验中华美德教育新模式,仅北京市就有9个区县、150所学校共10万余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同时,进行中华美德“推广与深化”研究,把已经涌现出来的各种类型的典型经验,加以推广。在探索和建构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支撑的“文化德育”中,北京市有7个区县、182所学校共11万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参与首都“创新部落”项目开发,服务首都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启动了创新创业教育项目。项目是开展北京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的阵地,是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创新活动的聚集地。主要通过创新实践体验、创新力提升培训、科技创新活动等途径,全面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学院学生与国际创新教育潮流接轨,参与设计北京市青少年创新部落的思维拓展训练、科学体验、探究实践、参观体验等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已经有多名学生成为北京市多家青少年创新部落店的店长。

(四)开展专项合作,服务首都不同类型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

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紧扣青少年成长需要和发展需要。近年来,受政府、非政府机构委托,学院开展了两百多项青少年服务,涉及青少年安全、权益维护、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职业教育、闲暇辅导与创新创业等九大领域,从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到个案辅导支持,从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到帮扶青少年弱势群体,为数百万名青少年提供了专业水准高、科学性强、人文色彩浓厚、形式新颖活泼的服务,得到青少年及其家长、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学院为首都青少年不同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如青少年教育与管理系组织开展首都近万名高考生参加的“阳光心语高考减压营”活动;与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合作开展的“星光自护活动”,针对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开展安全教育,该项目已经有三万多名儿童受益;法律系、青少系与青少年禁毒基地、朝阳区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望京街道、花家地小学等地长期联系,长期开展志愿普法活动,为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权益保护和青少年法律知识普及做出了贡献;积极参与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发起的“星星火炬照耀成长”打工子弟学校关爱行动,承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课题,派出65名学生担任打工子弟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并与共青团北京市东城区委、景山街道办事处联合签署合作协议,关爱打工子弟,与织染局小学结成对子,重点合作。在重大的青少年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和国家重大活动里,在政府和中小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中承担编导、指挥、现场导演、节目编排、摄影摄像等工作,为青少年提供舞台和展现的平台。

经过多年的探索,学院把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一技之长人才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强化政治理论课教学,强化学生政治素养;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培养主流价值观;开展“三生”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生存能力;开展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办政治学习社团,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体现了学院人才培养的政治特色;开展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建设,培养青年工作者;建立青檬夜校和英才学校,服务优秀青年和创业青年;依托青少所等科研机构,将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开展专项合作,服务首都不同群体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年和政治特色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万忠.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 (35).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篇(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深入,犯罪等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危害严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预防和减少犯罪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不仅为家庭、学校和社区提供了实践方面的经验,也丰富了理论研究的内容。社区是青少年生活的地方,社区环境与他们的成长密切相关。因此,依托社区,积极开展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青少年犯罪研究概述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青少年犯罪和预防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集中在犯罪的特点、原因、惩罚和教育、预防等方面。研究人员多从刑罚、教育、立法、社区的角度提出预防的对策。国外学者安吉拉・斯来文提出了英国社区预防的新举措:全面介入模式、恢复性司法模式、社区为青少年提供积极帮助的休闲活动以减少被社会排斥。犯罪学家和社会学家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有许多理论分析:社会互动理论、差异交往理论、标签理论、犯罪的预防理论、亚文化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控制理论等等。其中,艾伦・科菲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一书中提出了社区控制理论。他认为,司法体系只能控制犯罪的一部分,而不能控制全部犯罪。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犯罪的预防需要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取得社区的参与。从改善社区环境、强化社区功能的角度,预防犯罪的发生。

近年来,我国学者大多侧重从社区的某一角度进行分析。从社区功能的角度,正是由于社区本身所具有的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同化功能和沟通功能,才使其参与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系统工程中来并起到重要作用。有的学者从社区教育、社区亚文化的角度,提出实现社区、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的措施。针对城市新型社区的特点存在着家庭监护和社会管理不到位、学校教育有限以及邻里照应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提出家庭、政府和社会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预防新型社区的青少年犯罪。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模式提供了借鉴。

二、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要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就要了解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犯罪行为产生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预防中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从环境因素和个人经历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违法犯罪的危机。然而,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遇到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四世同堂、三代同住逐渐被小型化家庭所取代。由于人口的流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大国空村和留守儿童的情况。据全国妇联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有5800万人。在城市由于离婚、分居等原因导致大量大的破碎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出现。这些家庭的父母经济压力大,用于家庭教育的精力减弱,甚至缺乏家庭教育的能力。一些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放任、冷漠。还有的家长本身的行为不检点、家庭关系紧张。在这些家庭中,有的孩子因失去父母的关爱而离家出走误入歧途;有的孩子因物质生活难以保障,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有的孩子因无法忍受继父继母的歧视,离家后流落社会,被犯罪分子利用。总之,家庭教育能力的缺乏、教育方式不当、家长的不良行为方式使孩子的不良习惯和反常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是其心理受到损伤、人格发生偏移的重要原因。

2、学校环境:学校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也担负着培养其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但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在教育内容上,缺乏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在管理上,采取学习好的集中管理,“差班”放任管理,使“差生”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有的教师职业道德极差,对学生疏于教育,讽刺挖苦、谩骂、体罚。致使这些学生自卑、怨恨、厌学,甚至逃学旷课。一些“差生”由于学校的歧视,家长的埋怨,过早地流入社会,成为无人关心弃儿。在查获的刑事犯罪成员中,被开除学籍,退学或辍学的所谓‘流失生’与流浪儿童迅速增加。据调查,全国每年小学毕业升不了初中,初中毕业升不了高中的以及中途退学、辍学、流浪的学生有600多万人,而且失学率不断上升。学校教育和管理上的问题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原因。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对其社会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传播迅速。其中,不良文化、暴力文化、色情书刊和光盘的泛滥以及网络中消极信息的传播,另外,不良价值观、不健康社会思潮的泛滥;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腐败奢靡、唯利是图风气的流行,对于道德和理智相对模糊、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再者,社区不良环境的影响。如果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吵架、酗酒、的环境中,经常出入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会使他们耳濡目染,甚至会诱发其违法犯罪。

(二)个体不良的生活方式:

一些青少年离开学校后,由于年龄、能力等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成为闲散人员。他们失去了社会控制,形成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一是日常活动偏离正轨。经常出入歌舞厅、酒吧、网吧;吸烟、酗酒、。二是当人际关系出现矛盾时,使用暴力。暴力经历反映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和习惯。对青少年而言有过主动打人、帮朋友打架、打群架的经历对后来实施犯罪有很大的影响。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青少年迈向犯罪的台阶。

三、社区预防的必要性

社区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下面略加说明:

1、以“社会控制”论为依据,可发挥社区的控制功能

社会控制理论是二十世纪美国犯罪学三大理论之一。社会控制理论不问人们为什么会犯罪,而是问人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为什么不违反规章制度和法律。人们之所以不违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主要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社会的有效控制,如果这种社会控制一旦失效,人们就会违规犯法。人们这种违规犯法的倾向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必须受到社会有效的控制,如果一个人犯了法而又不会受到惩罚的话,那么,每个人都有可能犯法。社会控制理论还认为,青少年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的家庭关系的弱化,父母不妥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子女对其家庭成员关系的疏远,青少年对家庭的依赖程度直接影响社会对青少年的控制能力。

社区控制可以利用社区的有效资源强化管理,着力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入手,通过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力量为主体,与家庭、学校、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相结合的社区控制系统,形成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联动机制,实现社区治安的综合治理。社区预防能够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整合起来有效弥补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堵住青少年因失控而犯罪的隐形缺口,达到防范和控制违法犯罪的目的。

2、以“犯罪亚文化理论”为依据,可发挥社区的管理功能

犯罪亚文化是一种逆主流文化而动的反文化、的危害统治秩序的极端行为。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实施起推动与促进作用。犯罪亚文化在自身的传播与传递过程中,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从而使犯罪手法得以四处蔓延。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规模的发展起着加剧与扩展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犯罪亚文化的渗透性上,在犯罪亚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下,犯罪规模必然进一步蔓延与扩展。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的犯罪起着群体化作用。

对文化市场的监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社区组织通过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彻底清除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毒根,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区组织通过加强主流文化的宣传,向青少年传播先进文化,宣传法律知识,使社区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3、以“社会学习”理论为依据,可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聆听周围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言行或直接体验犯罪活动获得的。获得犯罪行为的外部条件是家庭成员的示范和鼓励、亚文化的影响、大众传媒中语言文字、图像等的示范。犯罪行为由于得到外部的强化而得以保持。青少年攻击型行为主要是从三个地方学来的:一是从家庭成员那里学来的;二是从周围的社会环境学来的;三是从媒体那里学来的。

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2001年推出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区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社区教育具有“全员、全面、全程”的特征。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全体成员;社区教育的内容广泛,涵盖了科学、道德、法制、信仰、问题青少年的特殊教育以及其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社区教育以其灵活的形式,丰富的内容迎合了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为提升社区居民的政治、道德和法律素养,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教育支持。

4、为社区青少年帮困扶助,可发挥社区的服务功能

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为社区群众提供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服务等内容。在社区建立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的支持系统。服务内容包括:社会救助、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等。保障社区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使其安居乐业并努力开发自身潜能、避免因生存问题引发的犯罪。社区服务在解决“三无人员”(无工作、无住所、无家可归)的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区可利用自身资源或与有关部门合作解决青少年的“三失”(失学、失业、失管)问题。“三失”人员普遍文化低且多有不良行为,就业安置困难。针对他们的问题和困难,社区组织,一方面配合社区民警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另一方面,开展帮困扶助工作,落实低保政策,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社区服务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四、社区预防的实践

为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各地不断探索社区工作的经验。04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对武汉市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和违法犯罪社区预防状况做了广泛的调查,收集了大量个案。从基层政府和社区的关系、社区之间的关系、邻里关系和家校关系四个方面,总结出“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的社区预防模式。

1、区街主导。区街主导,就是政府主导,是政府动用资金、场地、专业人员等优势,以社区为主体开展预防工作。第一,提供资金支持,为社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资金援助。第二,建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门组织机构,设立专职和兼职人员。第三,提供活动场所,为社区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活动提供场地支持。

2、社区整合。社区通过建立未成年人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对失足未成年人实施帮教等措施,整合社区内外资源,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关心、教育未成年人,向他们传递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第一,整合资源,构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基地。实现社区、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保障。第二,通过社区组织机构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自护能力。实现社区内、社区与学校以及社区之间的资源了共享。

3、邻里相助。邻里关系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监管未成年人的行为。互助型的邻里关系,使未成年人在邻里周围处于被监督之中。第二,提醒防盗、防火,加强邻里安全管理。此外,社区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传授家教知识,增强邻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创造良好的邻里互助氛围。邻里相助、邻里守望,不仅能监督未成年人的不良习惯也使他们学习了人际交往的知识,是其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4、家校互动。家校互动模式,就是要建立、健全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协调机制。家校互动旨在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最终开创一个家校互动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发展模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可得出结论:第一,社区是未成年人成长的主要社会环境。社区的管理和教育功能,能够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引导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因此,社区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阵地。第二,武汉市的社区预防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预防模式。模式的关键在于,在政府支持下,以社区预防为中心,以社区预防带动家庭预防和学校预防,以社区教育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多位一体的预防网络。武汉的经验给我们深刻的启示: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社区为主要预防阵地,以社区预防带动家庭预防和学校预防,最终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社区预防的措施

借鉴国内外的经验,预防青少年犯罪应当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综合治理,一方面,从宏观上发挥社会预防的作用:采取行政的、法律、教育、文化的政策和制度控制犯罪。另一方面,针对个体情况的不同发挥心理预防的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矫正措施,为个体提供心理上的援助,提高青少年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1、成立专门机构,依靠社区力量齐抓共管。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措施。成立街道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具体工作并负责牵头与公安、检察、教育、文化、司法、劳动等部门共同参与犯罪的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要深入调查,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制定工作计划,确保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实际效果。

在社区建立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小组。由社区的专职人员、兼职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区居民组成。负责与家庭、学校沟通,开展法制宣传、帮困扶助等具体工作。

社区自治组织是做好社区预防工作的基本力量。村委会、居委会、社区治安保卫部门、人民调解组织要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优势,运用各种形式,组织群众参与社区预防工作。

2、弘扬社区文化,净化社区环境。 社区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对社区居民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促使人们奋发上进;低级、庸俗的文化会腐蚀人的灵魂。因此,社区文化建设要弘扬优良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社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培育青少年对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实现对青少年品行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街道、社区要与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文化市场的清理整顿力度。取缔具有性质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坚决打击、、等犯罪活动,对于引诱青少年的行为要从重打击;建立专项整顿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斗争、“社区青少年远离”的活动及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针对反动、、暴力等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与新闻出版、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齐抓共管。集中对“三厅一吧一室”的整治,规范娱乐场所的经营,对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的坚决打击。对“黑网吧”“黄赌毒”问题,一经发现,立即取缔,彻底清除―切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垃圾,优化社区文化环境。

3、建立社区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青少年除了上学之外,很多时间是在社区度过的。社区要不断挖掘、整合各类设施资源,建立健全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社区可利用驻区学校、驻区单位的活动设施,动员学校和驻区单位本着公益原则,在节假日免费或低费向青少年开放,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互助、娱乐、健身和交往的地方。社区要加快公益性文化设施如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场馆的建设,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发挥其娱乐、教育功能。社区要加强对青少年娱乐消费的引导和管理,规范娱乐场所的经营,坚决控制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的娱乐场所。

社区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通过建立社区网站,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参与健康向上的网上娱乐活动,寓教于乐,使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能力、愉悦身心、健康成长。

4、加强社区管理,推进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的重点是中小学的差生、闲散人员、有不良行为和有特殊困难的青少年。首先,要做好中小学“差生”的转化和辍学学生的复学工作。中小学中的“差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如不及时做好转化帮教工作,极有可能成为“犯罪的后备军”。要充分调动社区力量,对他们进行管护教育。社区组织要与学校、家庭配合共同做好转化、复学工作,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和动态,发现问题,及早防范。其次、针对失学、失业、失管的青少年提供帮助。为闲散青少年提供就学、就业机会。保障他们的生活出路和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为家庭困难或无家庭接管的青少年提供必要的住宿条件。对社区内的闲散青少年进行统计建档,记载他们的基本概况、个性特点。联合劳动、教育、工商等部门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失、辍学和家庭有困难的青少年完成学业。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工作问题和心理问题;对有不良行为和劣迹倾向的社区青少年开展“一对一”教育转化。避免因失控引发的犯罪。

推进社区服务,为有特殊困难的青少年实施救助。加强对贫困残疾人和低保人员的救助,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掌握低保对象的就业及收入状况,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积极开展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认真抓好帮困扶助。妥善解决社区青少年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生存和发展上的支持,防止因生活贫困导致的违法犯罪。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篇(9)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环境对于人的巨大影响。道德社会化是行为主体将特定社会所认可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并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切实履行的过程。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是应对道德环境日益复杂化和道德衡量准则的缺失与瓦解。

一、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日趋复杂

1.宏观环境

现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道德也经历着根本性变革。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与政治意识形态高度整合的传统道德,西方社会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功利主义、个人取向的道德乃至取代了现实生活中市场之外的超功利的、集体主义取向的道德。这种道德的现存状态充斥着当前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宏观环境。这一宏观环境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也对现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微观环境

(1)家庭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家庭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的主要场所,但是“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及优越的成长环境往往使之难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者。父辈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为人子女的青少年从小便陷入生存与成材的竞争中。家庭教育“重智力轻品德”使青少年道德社会化错过了良好时机,不仅造成青少年道德观念淡薄,水平低下,而且也为进入成人阶段的后道德社会化教育设置了障碍。

(2)学校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当前教育虽一再强调应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但依然是片面升学教育。首先,社会的既定文化、传统观念、规范体系多元化及道德取向的多元化造成了教育内容的不确定性,在道德领域,难成定论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教育内容与现实脱离。德育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做法,内容陈旧、呆板,并与青少年道德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从而造成教育效果不佳;再次,教育教学方式单一。

(3)社区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社区文化建设情况难以令人满意。社区文化对青少年起潜移默化作用,人们的穿着、言行、城镇的装饰、广告牌等都是社区文化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流动性和异质性,生活节奏加快等使人际关系日趋疏远,弱化了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甚至人们对非道德行为熟视无睹……所有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顺利完成。此外,大众传媒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不当,商业文化兴起及商品化大潮中不少人为谋私利不惜假冒伪劣,黄色书刊音像制品比比皆是,尤其随着网络对人们生活方方面面日益渗透,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至。

(4)同伴群体或亚文化群体健康令人堪忧。同伴群体内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受社会、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健康状况的影响日趋恶化。前几年兴起的超前消费、排场奢侈之风等等导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掘起,侵蚀了同伴群体。

二、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

1.宏观环境的优化

第一,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并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毒害儿童和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第二,倡导高雅文化,引导青少年进行健康的大众传媒方面的消费和交流。坚决抵制那些伤风败俗的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第三,要加大投资力度,为少年儿童生产更多更好的电影、电视作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微观环境的优化与再造

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应对传媒影响的选择和接收环节进行调控,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鉴赏、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

(1)家庭环境的优化与再造。其一,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德育成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家庭成员间的良好关系既潜移默化影响青少年,又因道德规范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体现而增加其可信度,并使青少年形成积极的道德心理定势,为其道德社会化打下良好基础。其二,提高父母的道德水平,加强家庭道德社会化的自觉性。其三,加强道德教育,改变传统重智力轻品格的教育方式,所谓“先成人再成材”。

(2)改变学校德育教育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一,转变德育教育模式。比如设置一个道德两难问题情境、道德情感体验情境或者道德行为训练情境,以知识竞赛、辩论会、新闻、再现原型等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其二,德育重心从重道德规范转到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上来。德育的作用在于训练学生,使其掌握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决策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澄清各种价值混乱,以应对社会转型时期新旧道德交替过程中呈现的道德规范多元化。其三,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加强校园主流文化建设,使其与社会主导道德相一致,学生置身其中,潜移默化,利于更好地接受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实现其道德社会化。另一方面,加强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为青少年学生提供角色交流和道德行为参与机会。通过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增强道德意识并在部分角色交流之下形成道德行为。

(3)社区文化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一方面,融洽邻里人际关系,加强人们之间的互动,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良好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加强对社区行为的舆论监督作用,改善社区对道德行为的外在约束力。

(4)加强同伴群体或亚文化群体健康。青少年的社会化更依赖同代人,称之为自动社会化。青少年性格中独立倾向增强与现实中依赖行为的矛盾存在造就其性格两重性;同时,其在家庭、学校中处于社会化的受教者地位,使之无法实现其独立自主。而这一些可以在同伴群体中获得弥补。

三、构建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的途径

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网络,构建道德社会化教育宏观、微观二维网络环境,实现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因此,在教育形式上,要注意校内外协调一致,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整合的道德教育系统。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三者应加强联系,相互适应,形成联动,达到过程的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环境体系,形成环境影响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德育环境的整体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任海华.浅析中西方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差异.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0.

[2]任海华,范琳琳.略论构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途径.人才与科技,2007,9.

[3]马国艳.王少君.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与德育环境的优化.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7.

[4]匡促联.论道德的社会化与道德的现代化.学习与探索,2003,(3).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C-0020-02

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必须靠全社会共同来完成。自学校诞生以来,学校教育就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承担着品德培养、知识传授、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主要责任,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也留下了许多疑问。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青少年对接受校外教育的要求日益迫切,校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青少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校外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兴趣特长的培养和个性发展

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 实行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打基础的根本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不可替代的。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强调共性的较多,兴趣培养、个性潜能方面开发顾及的较少,这种培育模式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它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 又限制了学生的充分发展 ,不利于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不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

校外教育不受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限制 ,可以根据青少年的兴趣来设置教育内容,充分尊重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独特性, 重视青少年个性品质的发展,这种优势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校外教育主要开设音乐、舞蹈、绘画以及各种体育项目的活动和培训,这些项目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迫切需要的表达、交流方式。校外教育活动和培训是以兴趣小组的方式,把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青少年聚集在一起, 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主动参与的方式,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即教师在整体活动中作为灵活的调度者、障碍的排除者以及活动信息的捕捉者和判断者,并通过倾听、观察、分析、点拨、启发,让学生在感悟中启迪智慧并获得新知识,这种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学习氛围是宽松而自由的,这样的教育方式也是适合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从兴趣引导、因材施教,可以广泛地吸引青少年,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他们成长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让青少年在快乐中受教育,充分满足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 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地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

二、校外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校外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提供创新的活动思路和方法,精心设计开发活动项目,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不断探索创新活动的载体,满足社会、学校、家长和青少年的发展需求。校外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 多数活动和项目都是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完成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和保护的作用,它让青少年在实践中体验知识、体验社会,在实践中受教育。这种亲身实践的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信的个性,获得真切的感知,对终身学习都是极为重要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校外教育没有传授完整学科体系的任务,各项活动更侧重对青少年的情感、艺术技能、修养及身体协调性等方面的教育影响,没有考试和升学的压力,所以当青少年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兴趣项目时,大脑很容易产生兴奋点,思维也变得敏捷,学习效率显著提高,目标得以实现,青少年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使他们的创造欲望在得到充分满足的过程中进入最佳状态。由此激发了青少年向知识更深一层领域的探索欲望,激励青少年树立自信心,更主动地学习,自觉进取,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使其适应时展的需求。

三、校外教育有利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社会化教育

现在的青少年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多元时代,手机、电视、互联网、多媒体,它们在给青少年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渠道的同时,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物质与精神,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使人们的价值观、社会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不断冲击着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网吧、游戏机室等对青少年有着深深的诱惑,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在接触到这些后就难以自拔、丧志,甚至误入歧途。如何借助学校以外的社会力量培养教育青少年,帮助青少年健康发展,远离不良诱惑,已经成为家长对子女发展的殷切期望以及社会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强烈教育需求。

校外教育是在公休日及寒暑或学校放学后,专门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挖掘潜能、培养兴趣、开阔视野、增进友谊的服务平台,是以青少年感兴趣的健康有益的艺术教育和体育活动项目来吸引他们的。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和体育活动项目为平台,让青少年可以尽情地玩乐、愉悦地学习、健康地运动和专注地探究,以此潜移默化地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道德水准;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性活动、群众性教育活动等以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的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将艺术教育与立德树人紧密相联,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地域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注重民族精神与生命教育的有机渗透。培养青少年责任心、自律、自信、合作精神、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感受助人的乐趣,学会感恩、学会交流,锻炼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的思想道德行为得到全面培养和锻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个人的成功除体力和智力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如自信心、健全的人格、社会交往能力、兴趣特长的培养和发挥、克服困难的毅力、经受磨炼的意志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培养青少年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思想道德品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对推动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清华,郑雪冰.素质教育需要新的评价方式[J].教育探索,2006,(7).

[2]李来宝.浅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J].中国科技信息,2009,(8).

[3]王燕妮,左勇.加速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吴彩菊.群体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

上一篇: 连锁管理论文 下一篇: 微课程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