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9:20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89-02

一、对于整合研究理论依据的分析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该研究的理论基础

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是我国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概念,因此,我们在对这两者的整合进行研究之前必须先明确他们的基本定义及其相互关系。针对过度悲观及消极的心理状态,研究上面仍然存在诊断不确定等缺陷,因此,西方的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以心理健康完全状态为核心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将主导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的主观幸福感及主导心理健康消极指标的心理疾病共同列入了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中,因此,弥补了之前在心理疾病方面的单方面视角。但是对个体的完全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只适用于普通的心理健康诊断,很难从根本上对人类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对近年来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直接存在的相互关系。如果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成一套模型,该模型由心理素质及心理状态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内在机制,另外一个是外在行为。对于个体心理健康来说,后者是由前者决定的。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交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繁杂的教育体系,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互相影响。所以我们基于海量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交互作用理论。青少年在心理上面的变化是非常快速且毫无预兆的,社会现实的变化也是在不断进行的,两者同时出现并交融在一起,这是当代青少年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最本质原因。因此,在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应该抓住他们在主观及客观方面产生变化的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并采取强化内部心理素质和外部良好行为的战略,通过主观及客观相互作用的视角去实现两者之间的整合研究。除此之外,还应从现实社会环境适应与当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出发,精确把握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频率及发生特征,并对青少年的适应与发展、平衡与冲突等行为进行交互性研究,从多个层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我们基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有效地进行整合,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本质处理好。

二、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结构组成及测量评价方式

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价,在国内外均已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手段,而心理素质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概念,其测量评价方式还未形成标准体系,目前仍然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有关心理素质的基本定义,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并充分结合近年来相关实践经验,拟定出了以下定义:心理素质是建立在生理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并将外界环境所给予的刺激转化为稳定的、隐性的内在心理品质,并具有衍生及发展等功能。简单地说,心理素质就是人类内在一种保持稳定性质的心理品质,它的形成是一个由外在刺激转化为内在品质的稳定过程,并通过人类的日常行为习惯所体现出来。心理素质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适应能力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认知品质指的是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体现的心理品质;个性品质指的是青少年各种心理特征的结合,由动力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等部分构成;适应能力指的是青少年对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的适应情况。我们根据所总结的青少年心理素质结构,编制了一份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测量评价表,这份表格很好地满足了本次研究的目的,可以在各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中展开评价。

三、当代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整合研究的主题之一便是探讨当代青少年群体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它是合理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窗口。经过笔者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了以下主要问题。

(一)心理压力问题

青少年群体中最常见的问题便是心理压力,且心理压力的来源通常是来自于学业及交际方面。笔者使用综合取向,并针对青少年群体中所存在的各种压力源,编写了一份详细的青少年压力应对措施问卷调查表,通过这种方式收集了一些青少年在面对压力时主要采取的措施,除此之外,还分析了压力源与应对措施直接形成的关系,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压力应对模式。

(二)学习适应问题

除了心理压力问题之外,学习适应问题也是青少年群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生活在班级群体之中,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与其他学生之间产生无形的比较,这种心理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压力,不能适应。笔者通过多方面调查总结出了青少年在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结构框架及主要构成因素,并得出了几种最常见的青少年适应性问题类型、考试心理问题等等,并探讨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其中,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于同伴之间的竞争、异性之间的交往、亲子之间的沟通,等等,在这些过程中稍有不当就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笔者根据青少年在日常交往中所交往频繁的人群,例如同学、异性、父母等等,分析了在这些不同的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研究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情绪情感问题

笔者通过对青少年一些常见的情绪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了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其中,应围绕从生理唤醒的恐惧、对心理活动的恐惧、对他人评价的恐惧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探讨主要覆盖青少年焦虑及敏感等情绪的发展特点极其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对青少年产生抑郁症状的原因及抑郁特点等方面因素进行了探索,分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五)恋爱心理问题

恋爱心理方面所产生的变化是代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笔者对大学生婚恋观念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构建,并编制了相应的问卷调查表对青少年进行测试,通过调查去探索青少年对于婚恋观的态度及发展特征,并从恋爱心理与压力来源等角度进行结合,编制了一套测试青少年恋爱心理问题的测试表格,探索了当代我国青少年对于恋爱压力的处理方式及调节策略。

(六)职业健康心理问题

笔者针对我国青少年在职业心理健康方面较为薄弱的现状,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青少年的职业心理素质进行深入探索,并建立了一套本土化的青少年职业成熟程度的结构模式,开发了相应的测量与评价工具,由此来分析我国青少年在职业心理方面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特点,同时研究影响青少年职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及作用原理。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整合方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研究是为了适应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诞生的一种新型探索内容,目前为止并没有现成的研究方式及研究标准。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一)坚持以“人在环境”这一理念进行研究

“人在环境”这一理念是在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而提出的,它的主要理论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人的高级心理和社会化关系角度来看,人所具有的任何一种高级心理活动都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思维、人格、情绪等等,因此想要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方式,必须结合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共同研究,从环境的角度对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进行全面分析,有效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二是人类是生理及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结合体,生理因素和非生理因素是互相影响的,除了先天性遗传缺陷之外,任何心理问题都是由外部环境所影响的,例如人际关系、就职压力、学业压力、经济条件,等等。因此,在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时,必须要将心理问题及非心理问题进行共同研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遵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

遵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的基础理论及方式,对目前青少年群体中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这种研究是具有选择性的。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所采取方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摒弃该范围内以往研究中所发现的单因素研究多、理性辨别多、经验总结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管控不严谨、单个问题研究时间过多、与当代背景相结合研究较少等问题。应正确使用现代化心理科学研究的有效方式,以此保证研究的科学合理性。其次,在研究过程中应结合当代青少年在心理发展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从社会环境等大背景方面切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及整合,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整合方法。

(三)使用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方式

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方面的整合性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不仅仅会牵涉到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科学方式,还会涉及一些其他的学科,例如,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等。为了实现研究目的,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在研究过程中应将这些学科进行综合。例如,在理论探讨过程中,不仅仅使用了文献分析及理论构建等科学研究方式,在对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问题的整合培养研究过程中也使用了调查、咨询、测量、分析等多方科学探索方式。在实际研究中,除了使用以上研究方式,还应加入模式构建、文献分析、过程控制等特殊研究方法。通过多数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学科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可以有效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还能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王金良,郭成.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023-02

现阶段,对青少年的教育已不仅仅是只追求分数和如何创造更高的学历,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也不仅仅是培养高素质、高道德、对国家有积极贡献的学子了,而是同时也注重学生天性的发展和如何健康的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天赋、强项、自身的兴趣和未来的潜力。而美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关注的中心就在于此。所以,对于积极发展理论内容及意义的研究对于中国青少年教育的启示将至关重要。

一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末美国诞生了一种全新的而且与传统心理学大不相同的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这一理论是奠定了青少年积极发展论的理论基础之一。积极心理学是重点研究、强调与心理生活相关的积极因素,如人的幸福感、人的美德、人们对积极态度的情感体会、积极的人格特征、人格品质以及积极的社会制度等,和通常研究心理的消极因素如抑郁、恐惧等的心理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美国一位名叫赛里格曼的心理学专家提出,研究消极心理的传统心理学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事实上,人类不能仅仅依靠修补心理上的不足和问题来推动社会进步,我们需要转变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通过研究人类心理中积极的品质来造福社会,从而创建了积极心理学。在积极心理学研究这些积极内容的条件下,积极发展的理论很好地利用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从而发展壮大了起来。另外,对于青少年认识的两种取向的研究也对积极发展理论的产生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要培养以及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等观念是进行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关键。由彼得・贝森总结出的两种青少年发展的观点,有一种观点是将青少年当做“不完善”的人,这和预防科学发展有紧密联系,把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学习困难、情感受挫、有破坏等作为研究重点,而且主要研究解决困难的办法以及方式,许多研究心理学的专家、心理咨询师等认同这一观点和做法。总而言之,这种观点是用消极的视角看待青少年发展中的问题。另外一种观点叫做PYD,它不是用来解决青少年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它主要研究的是青少年的优点、能力以及潜质等,并且注重开发青少年的这些积极方面,如鼓励青少年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以积极的视角看待青少年的发展过程,近年来,这种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专家和学者所认可。另外一个对于积极发展理论的诞生有影响的因素就是国家对青少年发展过程的忧虑。其实在美国,有很多的青少年由于各自的特殊家庭状况受着不同程度的伤害,影响其健康成长及发展。相比较生活在稳定、和谐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而言,生活在已经破碎或是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在智力水平、情感表达、性情稳定性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不如前者,而且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及网络的普及,现在的青少年受到色情、暴力等负面因素影响的机会越来越多,由于他们面对这些负面影响的处理能力有限,再加上没有受到家庭或是社会的正确指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很是不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受到家庭或是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更多的家长以及教育人士提出加强研究如何使青少年健康发展这一问题。在社会各界教育和心理学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重点发展青少年潜力的PYD在以社区为活动单位建立起来。

二 什么是美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是由利特首次提出,后经埃克勒、罗斯与勒纳等学者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充实这一理论。美国百科全书总结各位学者的结论,总结出“PYD是一种用来描述家长、社区、政府组织和教育机构为促进青少年在兴趣与能力等方面健康地发展而共同努力的新方式。PYD的目的在于通过给所有的青少年创造一种支持积极发展的社区氛围,通过公益性组织和社区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并鼓励青少年为社区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梯姆・戴维斯提出,PYD是一场全民性的运动,PYD的创造和产生是建立在国家以及整个社会对青少年发展问题的积极的公众观点,来替代消极地对待青少年发展的观念,PYD的目标是将青少年培养成为一名积极参与活动、勇于承担责任的合格的社区成员。有专家提出,PYD既是一套积极发展的方案,还是一种积极的观念,以社区作为活动中心,提供参与机会,激励青少年充分展示和发展自身潜质。勒纳等学者研究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提出了现今最有成效的目标5C方案,分别是5个C开头的单词缩写:Competence(能力)。青少年在社会、认知、学术以及职业的具体的不同环境里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社会能力是人际交往技能,认知能力是决策制定技能,学习能力是知识模仿和理解技能,职业能力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技能。Confidence(自信)。青少年内部在自我价值以及自我效能的一种整体感受。Connection(链接)。青少年和伙伴、家庭学校和社会间的交往和关系,反映青少年同其他人和规章制度的链接。Character(品格)。青少年尊重社会以及文化发展,能够具有正确衡量道德的善恶和正直等的标准。Caring and Compassion(关爱与同情)。拥有关爱他人、怜悯他人的情感体会。我们培养青少年积极发展是要塑造青少年积极的个体,这个个体需要具有社会能力、学术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职业能力,这个个体要能够和伙伴、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保持相互联系,要懂得尊重文化和社会,具有正确的行为准则,能够判断道德的正确与否,是一个正直的青少年,能够积极评价自我价值以及自我效能,富有爱心,充满同情心的青少年个体。勒纳补充说,如果上述的5个C能够同时体现在一个青少年身上时,它们会合并产生第6个C,就是Contribution(贡献)。换句话说,如果青少年能够积极地贡献于家庭、社区、学校以及自己,就能够很好的表现5个C。这5个C组成并完善了评价积极发展理论的系统,有力地推动着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而且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具有开放式结构的特点,以融合多种教育理论为基础,包括预防科学(Prevention Science)、社交与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品格教育、积极心理学与应用发展科学(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尽管,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所融合的多种教育理论各不相同的研究重点和描述语言,不过对于青少年积极发展是具有很多的一致性。

三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的研究意义和启示

研究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的正面意义在于鼓励我们从积极的角度评价青少年的发展,比起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而言,注重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发展效果更好;在逐步让青少年积极贡献家庭以及社会的同时完成青少年社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心理学研究者提出青少年贡献更多更有利于其发展而不是得到更多。比如彼得・贝森学者就认为,每个社区的青少年都应该给自己居住的社区每周做一次一小时的志愿服务,这样既能够以社区为开展、进行青少年积极教育模式的单位,有些较成熟的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课程有效地加强了青少年互动性的参与其居住社区的活动,还可以把青少年健康发展心理学与道德教育理论相结合,构建成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研究结构和框架。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对于中国青少年的教育有着极大的启示。尤其是在中国教育现状的条件下,研究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具有更加长远的意义。现阶段,中国进行的针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研究重点在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其心理发展具有哪些特征。这个系列的研究对于发现和解决青少年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大作用,不过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是根据生物学个体研究模式进行的,基本不涉及和联系家庭变故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而且,传统的研究模式忽视分析现象形成的原因在现象表现,缺少事实证明多用思辨方法,更倾向研究青少年行为极少研究其心理状况,不综合多因素多角度考虑多数使用单因素分析,导致中国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研究无法适应其发展。所以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为改善中国差生多的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也为丰富中国青少年的社区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范式。积极发展理论的目标之一是加强对青少年行为能力的培养,加强行为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针对中国青少年教育的现状,因为过于模式化导致创造力低下,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更是低于同龄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对这一目标的深入理解和贯彻,将其整合到我们的教育教学方面,这将对中国青少年能力的培养发挥更大的理论支持作用。

四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的不足之处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也存在许多不足。丹尼尔等学者在认同PYD模式具有的积极作用后,也提出一些这种方法的两点不足之处:(1)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定义还不准确,自1997年学者彼得・贝森倡议使用40个青少年成长性特征,到学者勒纳在2004年提出了5个C目标,还有后续的学者奥博瑞恩总结的五个核心能力(自我意识、社会意识、自我管理、处理关系的技能和负责任的行动),这三种概念经常混淆使用;(2)跨不同文化基础研究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研究太少,无法肯定在西方国家适用的PYD模式到其他国家有同样或者其他效果,由政府从上至下地推动青少年积极发展的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家长、学校以及社区进行配合,往往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 结束语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3)

一般意义上来说,归正青少年指的是解除和完成劳动教养以及劳动改造之后重新回归社会(回到社会正常的秩序和轨道)的青少年特殊人群。“归正人员”是对原来标签色彩浓厚的“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等称呼的取代,体现了对那些因为违法犯罪而被司法矫正机构处理后重新回到社会者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在关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政策措施中,归正青少年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归正青少年又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有犯罪经历而易遭到社会排斥,从而造成其再社会化的障碍。一般来说,社会成员对待刚刚出狱的青少年,其态度上往往不是欢迎与接纳,而是比较鄙夷和排斥,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少年犯罪经历很有可能成为该青少年记忆家庭成员无法卸去的精神重负,这一负担在“社会排斥”的压力下处处碰壁,遭人冷眼相待,从而使得归正青少年感到受挫和孤独,要么使其深陷在自卑与封闭的消极情绪中无法自拔,要么对周围环境产生绝望和敌视,更有甚者被迫与正常的社会化轨道中分离,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青少年社会福利政策

青少年福利政策是一套谋求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的方针或行动准则,其目的在于促进所有青少年的福祉。关信平认为青少年福利政策是指政府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教育以及他们个人成长与福利所必需的其他活动的政策。而将青少年政策更多地视为一种社会政策,这样的理解意味着对青少年政策的有关分析与研究,需要引入社会政策分析的概念架构和理论方法。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人的社会化能否顺利进行与其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的稳定性、一致性及其互动等直接相关。每个系统都直接或间接与其他系统及个人互动,并以复杂的方式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所以在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上,我们应将影响因素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考虑,从青少年自身以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入手,即个人系统,家庭系统、学校系统、社会相关系统。

一是从青少年自身原因分析,青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从身心层面没有完全发育健全,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抵制不良行为的影响能力不强,模仿性较强,易受外界的影响,同时行为受情绪影响较大,难以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从家庭系统来看,家庭作为初级群体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化影响极大,很多时候父母的过度溺爱、其自身的不良行为以及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等等方面的影响会给青少年的心灵蒙上阴影,久而久之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三是从学校系统来看,学校不仅学生们接受教育和进行社会化的载体,更多时候学校发挥着共同体的功能,使同学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得到增进,同时提供一种积极的相互互动关系,又能协调和控制其行为,但学校及老师的一些不当行为却会造成相反的效果,例如体罚学生、虐待学生、严厉处罚“问题学生”、强令开除成绩差的学生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恶劣行为会引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四是社会相关系统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中充斥着追求物质金钱享受的欲望以及腐朽黄色暴力的思想,另一方面是网络的不正确不适当的使用,这些方面都会对青少年的行为以及心灵带来极坏的影响。

(二)青少年产生越轨行为问题相关理论

一是社会控制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文化规范、道德信仰和相关人物不足以规范青少年行为,那么他们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二是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朋友就是学习的重要对象,如果青少年喜欢和行为出现偏差的朋辈群体交往,那么其很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三是拉力理论认为,边缘化、挫折、脱离学习和工作、低成就、社会不平等感会引发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四是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早期行为影响后期行为,并可能是后期行为的前兆,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行为方面的后果,因此幼年时期的体验和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三)犯罪亚文化理论

根据文化在社会上所占的地位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情况下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与犯罪之间不存在一种决定或必然的关系。但犯罪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只有当亚文化表现出与主流文化的逆反性时,或者沿其负向走向极端时成为极端亚文化才可能导致犯罪。犯罪亚文化是指一种逆主流文化而动的反文化、反社会的危害统治秩序的最极端行为。其在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越轨活动,它是青少年产生犯罪的土壤,更有甚者则是其本身就是青少年犯罪活动,因而对青少年犯罪的实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方法的传播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

三、国家宏观层面关于犯罪青少年归正问题的社会政策存在的不足

(一)国家立法在青少年问题方面的侧重问题

国家在青少年社会政策方面有着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对作为违法犯罪主体的青少年,刑事司法方面有关规定体现对青少年的保护性原则,包括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强调教育感化的重要性和矫治改造的“相称原则”。在保障

青少年基本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参与权以及青少年福利方面有《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从中可以看出,国家针对青少年这一群体有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也同时看到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主要是集中在青少年的权利保护、生活保障、劳动就业、教育政策、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等方面,但是对于专门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仅有一部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而对于犯罪青少年归正问题的相关的社会政策或者法律法规较少,在笔者看来,在青少年归正问题上国家投入的精力较少,还没有像其他几个青少年大问题一样进入国家的社会政策议程,因此在国家针对青少年问题方面的立法上仍存在漏洞与不足,没有通过制定相关社会政策法规来保障归正青少年回归社会并融入社会,而是强调青少年犯罪的惩戒与矫治。

(二)国家对于归正青少年在就业支持方面的侧重问题

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归正人员的就业支持和社会保障工作。2002年起我国逐步实行安置帮教政策,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归正人员进行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但是,安置帮教的政策往往关注于归正人员的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问题是,青少年方面也适用于此安置帮教政策。此政策虽然在让归正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融入社会,找到工作,自食其力,保障其基本生活。但是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此宏观就业支持政策仍然没有突出对归正青少年就业问题的特殊关注;二是就算该政策突出青少年就业问题也存在不足,太过于偏重归正青少年的就业安置问题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因为青少年犯罪劳改之后融入社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各个系统的支持和配合,需要他们自身观念和能力的转变,需要全社会的社会态度的转变,撕下他们身上的“标签”,需要家庭的支持,需要社区的支持,需要NPO/NGO组织的支持,更需要社会政策在这方面予以保障和支持。

(三)国家在归正青少年问题政策执行方面对于社区的侧重问题

国家在归正青少年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等政策执行方面主要还是依赖于社区。在司法矫正的过程中国家已经逐渐推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工作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其直接目的是通过社区矫正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间接目的是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在实际操作或者说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社区对于归正青少年开展了“帮教送温暖活动”,“结对帮教活动”,“阳光驿站”,“扶苗工程”等等活动。但正是由于国家在归正青少年问题上主要偏重社区层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在归正青少年其他层面介入帮扶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从“安置帮教”政策中可以看出社会政策导向在其他方面并不突出,例如没有很好强调家庭系统的重要性,强调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强调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性,强调消除社会排斥的重要性,强调整个社会态度和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如果归正的青少年没有能及时地得到社会支持和帮助,那么其又可能进行二次犯罪或者多次犯罪,这对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和美好健康的和谐社会将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归正青少年问题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入等问题国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社会政策层面,更应该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最大程度地帮助归正青少年重建生活,预防其重新犯罪的发生。

四、制定归正青少年社会政策的建议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4)

一、导论

青少年正处在社会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各方面的发展都尚未完全成熟,是一个经常引起我们关注和思考的群体,如何积极有效促进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对于青少年群体的研究都浩如烟海,而这其中,对于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又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如街头问题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单亲家庭青少年、流动青少年等,对于这些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引导和帮助,那么他们往往会发展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仅影响其个人发展,也事关社会的和谐。

基于此,西方社会庞大的福利机构和社会组织把特殊青少年群体作为他们社会工作事业的重要服务对象做出了许多专业性的介入。在中国,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加快,青少年自身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从政府机构到学术界也都做了大量务实的努力,以引导和帮助特殊青少年群体健康、和谐地发展。对这些已有的研究进行必要的梳理对于构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方面的研究可谓迫在眉睫。

二、理论回顾与评述

对于社会支持,早期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人应对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的角度出发,此后研究的领域和内容逐步扩大。在首要的概念厘清的工作中,以往的研究者多是从人际互动、社会整合、社会交换、生态系统等角度出发对社会支持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而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相关界定就更加复杂了,这其中加入了诸多反映青少年群体特征的因素。一一回顾这些不同的界定和研究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作,综合已有的文献,考察其中的关键词,我们可以把学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即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指的是青少年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从家庭、学校、同龄群体等获得的及时、持续性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和讯息性支持等。

从获得支持的途径上看,一般的研究都会把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分为正式的支持系统和非正式的支持系统,前者指的是来自正式社会组织的支持,如政府机构、社区、学校等,后者主要是指来自非正式组织,即个人社会生活网络的支持,如家人、亲属、朋友等的支持。目前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研究多是从非正式支持的角度出发的,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日常与父母、亲属、朋友的接触机会比较多,接触时间比较长,获得的支持也比较多,另一方面也与学校、社区等作为一个组织,其对于青少年群体的支持不易显现、不易观察有关。

社会学的研究都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文献回顾显示,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研究,学者们比较集中探讨的理论内容主要有生态系统理论、依附理论、社会发展模型、社会失范理论等。这些理论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青少年问题的工具,也是指导我们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

1、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又称“社会生态理论”)主要强调的是个人并非独立于他的系统,而是与他有关的外在环境和外在系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要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或行为,需要同时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系统,如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媒、社会等,不同系统之间的联系也会给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在分析青少年社会支持状况时,这些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起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

2、依附理论。Ainsworth曾引述2,“人类的依附行为存在于每一个人生阶段,由出生后开始,至死方休。”。理论指出,青少年时期与重要他人的联系会对人将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研究还显示,虽然青少年时期已经和同龄群体和其他重要个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但若能继续维持与父母稳定而良好的关系,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正面的裨益。

3、社会发展模型。该模型指出,少年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必定会从环境中学会亲社会或的行为,若少年儿童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较强的联系,便较容易学会亲社会的行为,反之在成长中就会出现问题,因此,与父母、朋友、老师和其他健康成人建立良好的联系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4、社会失范理论。该理论又被称为规范失调理论,最早由莫顿提出,在研究越轨青少年问题时经常被引用,由于他们未能获得社会认可的合法途径及方法,获取社会追求的目标时,就会容易选择以越轨行为、违规或违法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将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纵观这些理论,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研究都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紧密相联,如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媒、社会环境等,相关理论的解释也是以此作为立足点的,即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外部各个系统的有效支持,青少年各类问题的产生与周围某些支持系统的缺失有关,以此为依据来解释一些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往往有较好的解释力。但另一方面,这些理论似乎并没有考虑到青少年自身的特质、能力(如抗逆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认为,在进行青少年社会支持与自身发展的研究时,关注提高青少年个人的能力、素质和改变环境中的负面与阻碍因素同样重要,二者不可或缺,从亲子关系、与朋辈群体的关系、与学校老师的关系、与周围社会的关系出发,构建起完整、有效的支持系统,并着力提高青少年自身的素质、发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拥有把握这些支持的素质和能力,如此,将外部的多元支持和内在的自身力量结合起来,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走出迷茫、健康地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三、现有研究及其视角转向

目前内地对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上,如犯罪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青少年、失业社区青少年、偏差行为青少年的研究,这些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他们获得社会支持的类型、来源、有效性以及面临的困境、亟待解决的问题等,侧重探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实现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在研究的方法上,一方面是定性的深度访谈、个案研究,如沈黎、胡如意对上海某失业社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研究,就是通过对8名青少年进行深度访谈的形式获得这个群体社会支持和社会融入的状况,另一方面是定量的调查研究,如赵景欣等对于河南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研究,他们选取了400余名留守青少年,采用社会支持问卷的形式,设计了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陪伴、肯定价值和亲密感5 个维度。在一个5点量尺上(1“从不”到5“几乎总是”) ,让儿童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定,最后对5个维度一致性的信度系数进行研究。总体来看,虽然研究者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各有特点,但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个路径展开的。

在研究的视角上,以往对于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一般集中于预防模式,即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帮助青少年解决当前面临问题的解决,解决自身的行为问题等。随着社会发展观念的转变,对青少年群体问题的研究视角也发生了变化,即认为“青少年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而是有待发掘的资产”,基于这样的理念,研究者们认为,聚焦于发展青少年的能力和潜质比强调他们的问题更为有效。香港推行的“青少年正面发展计划”正是这种研究视角转变的范例,根据《“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概念架构和课程设计手册》的表述,该计划的特点主要有:(1)强调青少年的全人发展,而不是处理单一的青少年问题;(2)赞成“没有问题不等于有足够的预备”的信念;(3)强调人在环境中的观点;(4)着重青少年如何成长、学习以及改变的发展模式。该项计划的实施在香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种体现人文关怀的视角和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接受。

这一研究视角的转变对我们今后的青少年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还以“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为例,研究者从促进青少年资产发展的理念出发,提出了15个关键性的构念以帮助帮助他们实现良好的自我认知、建立有效的家庭支持、学校支持、朋辈支持和社会环境支持,这15个构念是:与健康成人和益友的联系、社交能力、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认知能力、采取行动能力、分辨是非能力、自我效能感、亲社会规范、抗逆能力、自决能力、心灵素质以及明确及正面的身份。并且针对这15个构念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培训课程,使得专注于青少年发展资产的研究模式由理论走向了实践。

四、反思与启示

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化过程离不开有效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对于特殊青少年来说,有效地社会支持对他们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显得更加重要。如何为青少年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这是摆在社会学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社会学一直以来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把青少年特别是特殊青少年看作是“尚待挖掘的资源而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将外部的多元支持和内在的自身力量结合起来,树立促进青少年正面发展的理念,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走出迷茫、健康地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对于青少年特别是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社会支持的研究和干预体系已经逐步构建起来,西方国家和香港地区做的已经比较完善,一些模式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思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也需要我们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特别是特殊青少年群体)社会支持的本土化研究,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所应具有的精神,也是社会科学“经世致用”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Ainsworth MD.Attachments and other affectional bonds across the lifecycle.in:ParkCM,Joan SH,MarriesP,editors.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London:The Tavistock Instiure of Medical Psychology;1991

[2]石丹理、马庆强《“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概念构架及课程设计手册》学林出版社2007年7月

[3]香港青年协会、上海市青年联合会 《预防犯罪与青年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年12月

[4]沈黎、胡如意 “浅析失业社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 01期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Juvenile Delinquenc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Psychology

XIE Gehu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Juvenile delinquenc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all countries which is caused by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age and mental development. How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school, reduce youth crime rate, and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school psychology.

Key words juvenile delinquency; school psychology;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学校心理学主要是研究身心有缺陷和学习有困难的5~18岁的“问题”青少年。作为学校心理学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通过心理诊断,把握学生异常行为的原因,为学生身上出现的异常表现进行干预,提供咨询。据统计,在我国中小学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儿童(约占10%左右)学习不良。我们从调查研究中了解到,学习不良儿童不但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顽症”,而且引起了诸多问题(如辍学、逃学、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在众多对学习不良儿童进行的研究来看,学校心理学的贡献是独特且令人鼓舞的。

1 青少年犯罪高峰现象概述

“青少年的犯罪率远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犯罪率”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一旦迈入青少年期,犯罪率就飙升至高峰,随后逐渐降低。Moffitt通过对官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对于犯罪青少年而言,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犯罪:一种犯罪称作终身型行为,具体表现为其一生都会持续犯罪;另一种是仅在青少年时期犯罪,其被称为青少年暂时型行为。这也就意味着,在青少年犯罪高峰现象中的大部分的青少年犯罪只是暂时的,仅有少部分的青少年会选择终身犯罪。

2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青春期的大量行为呢?有几种理论对这个现象进行了解释。Moffitt提出的成熟代沟理论认为: 由于生理成熟与社会角色的发展不匹配而引起的矛盾引起了行为的偏差。而Newman和Ferracuti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说进行整理后,将其分为人际因素论和个体因素论两大类。持人际因素论者认为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为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人际交往问题可能呈现两种情况,要不是与青少年关系密切的家庭、社会团体本身有问题,要不是他们与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出了问题。个体因素论又被分为可变和不可变两种,不可变个体因素论的学者将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归因于青少年的内在特质或一些难以改变的因素,如遗传基因与生理特质。可变个体因素论的学者将青少年犯罪主要归因于少年个体可改变的内在特质。他们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些因素,个体则不会步入歧途。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的范式为一般犯罪理论。一般犯罪理论认为所有的犯罪都有共同的特质:为了追求利益。绝大多数会采取犯罪行为的人,只不过是想追寻立即满足,不顾长远后果,行动缺乏计划的犯罪性倾向者。又有人称低自我控制者。Gottfredson与Hirschi认为犯罪人低自我控制归咎于不良或无效的社会化,而学校的教育与家庭的教养为个体社会化主要途径。

3 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3.1 重视家庭教育

事实证明:生长在不和睦的家庭的孩子,由于关爱的缺乏,就难以养成活泼外向热情的性格;父爱母爱的残缺,也必然难以形成健全的性格;家长们尤其是长辈们对孩子溺爱,导致孩子自我中心严重,自私自利;另外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是忽视等,都会对孩子的良好成长造成不健康的影响,从而成为青少年犯罪的诱因。抚养子女,教育子女是作为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父母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最基本的要求和体现,同时也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基础。

3.2 依仗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落实抓好学校教育,把学校作为青少年违法犯罪控制的依仗。

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行为上的改变主要源自于思想上的改变,因此,除了在学校进行优秀传统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的教育。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辨别真假的能力及辨别善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下转第231页)(上接第229页)

道德品格的辅导: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青少年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前提,不良的行为规范是引发青少年适应不良的重要因素。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格的辅导就是为了使青少年将社会公认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提高其道德境界。不做有违社会公德与道德的行为,从而达到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健康成长指导: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体技能迅速成熟,而他们的心理成熟发展的速度相对于身体成熟的发展较为落后,处于这种矛盾之中的青少年极易引发心理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的必然工作。除了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性与自控内省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多思考,少冲动,多分析的习惯。明确班主任的责任,以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情况的了解,加强班主任与心理老师的沟通与协作。注重对青少年人格的培养,尊重青少年人格,保护学生自尊。

生活方式辅导:由于经历和社会阅历的局限,青少年还难以选择足够正确的生活方式,需要家长或老师等对其加以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正确的生活方式的培养首先要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参与多种文娱活动。学校适当组织开展社团活动,指引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充实学生生活。

日常交往辅导:学校周边往往充斥着游戏厅、KTV、酒吧等,并且良莠不齐。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该适当联系社会力量,整顿周边环境,创造良好的校园分为,适当限制学生的外出。

3.3 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青少年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他们的有机结合为青少年提供教育和成长。因而,他们对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对学校教育予以支持,学校也要认真考虑与采纳家长对教育的有效建议。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与家长经常沟通。另外,也不要忽视社区的建设。学生的生活与就业等都与社区息息相关,社区环境深深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因而学校要重视与社区部门的沟通,重视与其合作,争取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要经常与社会有关部门沟通,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罗晓路.学校心理学与学习不良儿童[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9(1):30-36.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6)

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

PYD,全称为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中文是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它整合了积极心理学、品格教育、情感教育等多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有着很大的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如主观幸福感、美德等的研究,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消极因素如病理心理等的探讨。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地情感体验,二是积极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1]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M1998)认为,“传统的消极的心理学确实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实践也证明了我们不能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心理学必须转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大力提倡积极心理学来谋取人类幸福”。[2]当我们把目标对准对象的时候,解决问题就会相对于简单些,根据一系列的研究,2004年的时候,勒纳等的学者总结PYD发展的有效经验提出了5个C目标,当有效地实行5个C的目标并完善了PYD的评价体系,就会进一步推动PYD的发展。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表现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增强,青少年心理变化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当然影响青少年心理变化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外在社会的压力,家庭等因素都列在原因之内。帕金斯曾形象地把家庭比作“制造人格的工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幼年期形成的。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吧![3]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会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可是随着年龄的成长,孩子要进入学校培养阶段,这时候孩子性格等塑造大部分时间来自于学校的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的环境,教学体制以及教师和同学都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最为广泛流行的一个词应该是“抑郁”,走在校园中,感受身边的同学很多人都像有心事,张口闭口都是我心情不好,我孤独,我抑郁。抑郁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罩住本该充满激情的心灵。这样的青少年,其生活消极、暗淡,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往往还特别的敏感,怀疑身边的同学,对身边人的一举一动非常的在意。我身边就发生过类似的例子:

有一天我的课堂上,下课前两分钟,一个男孩在下面躁动不安,我问其原因,他说:“下课吧,我要去厕所”。我批准他可以去,可是我的课还没结束,此时班级其他学生跟着我一起继续看题,这时这位同学突然间摔了书本,推门出去,我当时很紧张。

后来得知他经常这样子,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引起同学的注意。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并且以前家里有过暴力行为,所以孩子现在的性格有缺失。我还了解到这两个班级单亲家庭学生的比例多,很多学生都是问题学生,所以对于他们的管教方式一定要精心,否则就会踩到雷区,我想大家看到这样的情况也会很痛心,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这些教育者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PYD对我语文教师工作的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重在预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与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或者对于即将要成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来说,扛起这个改善问题学生心理的任务是责无旁贷的。从PYD的理论中我们知道我们要从积极地角度评价青少年的发展,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比预防青少年危险性活动的做法更加的有效。

一个语文老师在讲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讲文本的工具性,更要讲出文本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语文课程应达到的标准。课堂上,语文老师应该多用实际例子分析课文,对于学生的回答问题要采用鼓励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可以把一些错误情绪的表现以例子的形式穿插在文本讲解中,并请同学进行点评其合理性,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教师可以给予引导,让学生把所学到的道理运用到自己的身上,在笔者看来语文教师是最容易走进学生心里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也会最大。

都说语文教师是一个多面体,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还要育人,要让学生在智能发展的同时,德育也有很好的发展,一个人可以知识贫乏但不能道德丧失,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贯穿着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有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些学生可能是在学习上不如其他同学,但是不能完全把这些孩子否定为差生,所以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不让学生因为差生的标签而产生自卑等心理。我们不要轻易地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而是应该多多鼓励他们,使之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近年来,PYD思潮在中国逐渐得到重视,我国一直在强调发挥社区的积极教育作用,但落实到实践中往往有名无实。引进国外已有成熟的PYD课程,对促进青少年与社区的互动等具有重大启示。我国当下青少年发展理论仍在走分化的道路,针对青少年发展的心理咨询、品格教育等理论还是较少,同时因为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承认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咨询方面的问题。各科目单独研究是独立的,但是不同学科的专家能跨越理论之间的分歧,形成整体的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框架就是综合的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体系的建立不是一瞬间能完成的,这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PYD思潮告诉我们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因病下药,而是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意识,当然这仅仅靠学校的教师来完成是很困难的,必须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让学生有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284-02

在作为自我同一性理论之父,埃里克森的理论来源于精神分析,他将社会文化与个体的教养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而且这种发展贯穿于人的毕生。在他将人生发展分成的八个阶段中,青少年期(12-18岁)是埃里克森关注的重点,这一阶段个体主要是获得同一性。该理论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发展,以及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做出了明确而清晰的阐释,为我们研究青少年问题打开了一扇明朗的窗户。

一、自我同一性理论涵义

自我同一性又称自我认同感,是指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将会怎样”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具有主观同一性的人会体验到自己是不同于其他人的,过去、现在、将来的自我都是自己认同的自我。青少年常常会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思考。

二、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

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青少年不能很好的完成自我同一性,就会产生同一性危机,就会阻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危机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同一性强闭。青少年由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成熟,对自己将来生活理想的设计缺乏足够的客观性和信心,因此便过早的接纳了来自长辈和社会赋予自己的种种社会角色。这是一个包含消极内容的双向选择过程,选择的最终结果是弱化了家长和社会的指导作用,也使处于这种状态下的青少年始终生活在缺乏自信的环境里,无法走向自主成才和积极进取的道路。

第二、合法延缓期。由于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在对自身以及社会的要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既有积极应对和主动寻求解决的愿望,又有自身能力和经验不足的矛盾冲突。合法延缓期便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产生。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时期努力增强自身的能力,明确未来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从而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

第三、同一性扩散。自我同一性扩散是指个体无法或不能把握和控制自己,而是把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建立在他人的看法基础上,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丧失了基本的批判精神。这样使青少年不仅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甚至会导致否定自我,其结果是加剧了青少年心理冲突的强度。

造成自我同一性危机的根源是复杂的,主要来说有两个方面:

第一、主观内在原因。由于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对事物的认知和接受态度不稳定,于是便形成了“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理想我”是青少年在身心日趋成熟的基础上对未来生活、职业理想等的设计。“现实我”是青少年客观公正的理解现实的我的一切状态。如果青少年“理想我”的设计脱离了“现实我”的状态,就会破坏自我认同感的生成。

第二、客观外在原因。(1)家庭教养。青少年同父母的关系对同一性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青少年无法认同和尊重父母并从中汲取某种优良品质,那么建立自我同一性是很困难的。处于同一性混乱的青少年更容易感受到父母的忽略和拒绝,也更容易与父母疏远。对于同一性提前结束的青少年,则处于另一个极端,他们和父母的关系常常相当密切,甚至害怕被抛弃,这些青少年不会想要形成独立的同一性。(2)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同样具有重大影响,埃里克森也肯定了这一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可以理解为社会病态的反应,孩子的社会就是成人社会的一面镜子。如果社会不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出现成人社会口中的“垮掉的一代”,那么社会对青少年的诸多疑问、指责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建构健康的的心理素质。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我的能力、外貌、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等的认识看法、态度与评价的综合。埃里克森认为人在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如果不能接受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过大的差异,就会面临着同一性危机。教育者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自我认知的教育,使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建构健康的心理素质,促使青少年向着一个协调、充实、完整、积极的自我的方向发展。提高青少年心理免疫力,使个体在坚强和独立中走向成熟。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从认同到同一要经历一个“形成”的经历,必须要靠个体自己从认同经验中选择、补充、排列、组合,然后再重组之后做自我选择。青少年们在追寻自我肯定的过程中注定要经过不断的挫折和失败。而我国的青少年们在对抗挫折与磨难方面存在缺陷。父母对他们的过分保护与关爱,使他们过多地依附于他人,缺少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免疫力的训练,使个体在坚强和独立中走向成熟。

指引青少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青少年在群体认同中获得尊重。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指自我整合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坚定的内在的同一性。它的形成有助于个体从那些与他们有密切关系的社会集体中获得集体同一感的支持。青少年特别重视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希望在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希望被喜欢和接纳,这会使他们体验到强烈的归属感,形成爱和尊重的品质。

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成人社会不能过高地要求他们,不能以成人的理想和标准去逼迫他们,给青少年一个过程,一个发展的空间,帮助他们形成自我认同感,更多地表现真实自我,促使青少年向着一个协调、充实、积极的自我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124.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36-01

引言

伴随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受到青少年的青睐。然而,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助于青少年获取丰富的知识、拓宽视野、提升素质;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意志力不强的青少年而言,无节制地使用网络,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严重的甚至损害其身心健康,这种现象称之为“网络成瘾”,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当前,中国信息时代青少年成长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有可能演变成为个人的成长问题、家庭问题甚至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综述

(一)网络成瘾的定义及相关表现

网络成瘾,心理学上定义: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上网行为冲动失控。主要表现为社会、心理、生理功能失调,上网时间上失去自我控制,不惜增加网上停留时间达到自我满足,完全沉浸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以此来满足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满足的自我,或借此来消解在生活中的压抑和不满,逃避现实。网络成瘾的后果是:情绪低落、缺少睡眠、精神不振、兴趣低落、生物钟混乱、饮食减少、体重降低、思维迟缓、社会行动减少等。然而,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能简单地从生理学、心理学或者教育学入手。作为一种专业化的综合性的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者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实际情况,给予个案或者小组形式的辅导治疗,不断强调治疗和发展并重,使得社会工作对于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愈加重要。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原因分析

1.青少年自身因素。叛离精神为主导因素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对独立和自由的渴望每日递增。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希望被看成是独立的个体,是绝对自由的,但是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他们,经济能力和决策能力的限制决定了其不可以为理想中的自由买单。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是社会化最初的场所。家庭成员内部的关系、和谐程度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各方面的问题和压力都会导致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能专一,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疏远,这就使得青少年存在感和被爱感减弱,从而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找现实生活中缺少的部分。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家长的不当教育方式和错误观念,盲目的排斥网络,更激起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和好奇心理,使得一部分青少年把网络当成逃避现实的工具,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

3.学校环境因素。学校是青少年学生时代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和成长环境,健康的学校环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尤其重要。当今,虽然提倡学生综合素质,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依然普遍存在。学校的填鸭式训练,考试排名压力、高考升学压力等使一部分青少年选择用网络游戏和网络工具来发泄他们内心的苦恼和焦虑,暂时逃避现实的学校生活。

二、优势视角理论在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中的运用

优势视角理论,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其核心理念:相信人们天生具有一种能力,即通过利用他们自身的自然资源来改变自身的能力。该理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矫治和干预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根据优势视角理论,面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时,社会工作者既要看到案主存在问题的一面,也要发现该案主所拥有的资源与潜能,协助案主意识到自身所处的境遇其实是另一种获得新生的机会。例如,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社工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运用已掌握并且运用自如的网络技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和使用的娴熟程度是否有利于提高其自尊心?是否有可能利用青少年网络娴熟的技能帮助他们获得诸如职业等资源?这种优势视角下,对“优势”的突出与强调,有利于激发案主自我帮助的潜能和潜在动力,从而真正实现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核心目标。

三、结束语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自我探索与认同、人际关系等也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加上网络很强的吸引力,易造成青少年过度使用和迷恋网络现象。社会工作者应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运用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和技巧,对青少年进行危机干预,并结合青少年的基本特征和需求,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规律,探索青少年工作专业化建设道路,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减少和解决,更有利于青少年适应社会环境,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1-0032

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关系研究的取向就是整合研究,所以整合也泛指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结合、协调研究。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整合,才能够实现整体结构的有效发挥,并且將系统中的心理、环境和生理等因素组合协调起来,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整合理论,整理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总结出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整合研究理论依据

1.整合研究理论基础是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是目前我国心理研究教育的两个概念,在进行整合研究之前,要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义,并且分析出其具有的特点和相互之间关系。而对过度悲观的消极心态,在心理研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缺陷。西方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状态的核心是心理健康的双因素模型,在该模型中,心理健康积极指标是主观幸福感,而心理健康消极指标则是心理疾病,所以将心理健康积极指标和消极指标全部纳入到心理健康的评审范围内,从而弥补了心理疾病的单一视角。在对个体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评审的过程中只是用普通心理健康诊断,所以极难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发展。

2.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交互作用

在教学体系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最为复杂的体系之一。为了提升教育效果,提升理论基础储备,应该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交换理论,青少年的心理活动频繁、快速,经常出现毫无预兆的交换,所以将两者交融在一起,是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质。在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时,需要结合现实环境,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出发,从而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特征和频率,通过多个层面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更好的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整合工作。

二、青少年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1.考试成绩攀比与升学压力引起的焦虑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全部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优异,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有助于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无形中增加了青少年的考试压力。学生的考试水平经常会受到考试焦虑的影响,而容易产生考试失利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和家长不断向学生灌输竞争意识,仿佛青少年一出生就必须要不断战斗,所以使青少年形成严重的学习成绩攀比心理。学校、社会将青少年进行分类,并且划分出重点和一般等学校等级,从而导致师资力量不均衡,也是青少年升学压力的重要原因。

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目前,青少年在进行人际交往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从而使青少年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青少年进行社交的过程中,部分的青少年经常会保持极大的社交热情,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并且付出极大的努力,保持单纯的情感,但并非周边所有的人都会接受,所以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

2、青少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缺乏交往自信心,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环境、学习成绩等因素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另外的青少年则是因为自身性格内向敏感,过于在乎别人的反应,担心自己的社交是否会其他人带来困扰,从而形成社交障碍。

2.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引起的困惑

青春期是青少年阶段所面临改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性别特征逐步明显,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严重变化。最典型的心理反应是情绪波动剧烈,所以出现了青春叛逆反应,对家长和教师所指出的问题均抱有异议,情绪激动的主要表现是青少年无法有效克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出现情绪忽高忽低的反应,长此以往则会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伤害,消极情绪无法有效排解,从而导致焦虑、抑郁的心理长期伴随青少年左右,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三、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养成

1.青少年学习心理素质的养成

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素质,首先应该增加学生的家庭、学校的认同感,在精神上要给予青少年肯定,并且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使青少年能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其次要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帮助青少年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学习热情属于非智力学习因素,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行动,只有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才能够使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素质得到快速提高。

2.青少年健康性心理素质的养成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外界负面因素,从而影响了其内在心理,所以社会、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青少年正确的指引,理解青少年的改变,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激烈的情绪,主要是希望获得家长、教师的理解和关注,所以家长和教师要及时的肯定青少年的进步,并且鼓励青少年继续发展,使青少年能够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从而降低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3.青少年升学、就业、人际关系素质的养成

为了使青少年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青少年进行正当的社交,并且给予青少年宽容的社交环境,帮助青少年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法,在面对拒绝时要及时调整心态,避免产生负面情绪,家长和教师需要改变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不要逼迫青少年进行学习,要促进青少年的全面素质共同发展。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策略

为了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心理素质培养效果,学校应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内容。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该项研究的具体标准和方式,在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才能够寻找出关于心理健康科学研究方式,并且能够将其他学科应用到心理健康的研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涉及心理科学的方法,而且涉及教育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方法,为了达成研究目标,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相关研究方法和手段尤为必要。实践表明,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相互补充和印证,保证了研究结论的真实可靠性。

2.遵循“人在环境”的理念

在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应该秉持“人在环境”的理念,并且对传统的心理教育方式进行研究和反思。“人在环境”主要依據以下几方面:

应该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将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和心理活动,比如:人格、情绪、思维等等,所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需要依据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且通过环境来反应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能够将环境和个体的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人类是心理和生活等综合因素结合的整体,所以人类具有非生理性因素和生理因素两方面,并且两者互相影响。人类的心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等等方面,所以在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非心理问题和心理问题,同时进行研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将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素质教育要求和青少年心理发展需要等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掌握整合办法,从而有效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工作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洪英.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8):11-11. 

[2]任丽.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综合,2016(18). 

[3]李红香.基于体育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分析青少年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思路[J].运动,2017(6). 

[4]任代江.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探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5(3).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篇(10)

社区青少年是指16岁到25岁之间,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没有进一步就学的青少年。社区青少年群体具有青年群体的普遍特征,但他们由于家庭教育的失当,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教育出现盲区以及社区组织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他们不参加全日制学校的学习,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也不受任何一级组织的管理,游离于学校和工作单位之外。

现阶段我国社区工作与管理体系还未建立、完善,对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还只是停留在主观意识的判断上,很少有过专门针对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严格的调查统计,而有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课题基于对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关心,及时准确把握青少年心理动向,建立和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进行了此次的调查研究。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对200名16-25岁的南昌市社区青少年随机抽样。共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其中男130人,女61人)。认为样本在误差范围内可以代表总体。

(二)方法

调查过程中采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桑标编制的《社区青少年心理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人格特征,情绪和行为发展,认知发展,与人交往和行为表现五个部分,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题目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客观题有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主观题需要自行填写。

(三)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02双份输入、纠错、建立数据库,进行SPSS160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人格特征与人格障碍方面

社区青少年所处的环境要比一般青少年更加不稳定,其人格特征较一般青少年来说更容易偏离正常的文化期望范围,形成不良的个人倾向和行为反应模式。据上海市一项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社区青少年在敌意,妄想,焦虑,强迫,抑郁等方面都要比一般的青少年更严重,人格问题较为普遍。

从数据看出社区青少年在人格上存在的一些问题:1、回避型人格障碍,占所调查人群的1941%。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能力差,自卑感很严重;2、依赖性人格障碍:有7859%的人承认自己仍靠家人供养,没有独立性,其中男生占16%,女生84%。他们虽然渴望能够独立出来,但是认为自己没有自立的能力,还有一部分的人非常满意现在的情况,不愿意参加工作,承担责任。

(二)情绪和行为发展特征方面

与同龄人相比,情绪困扰从高到低的排列是:挫折无助,自卑感,压抑忧郁,自负,焦虑不安,敌对怨恨和悲观绝望。

1、自卑:有3541%的人报告自己存在着自卑情绪,尤其为女生。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面临急剧转变的关键时期,极易产生自卑心理且走向极端。

2、孤独:有477%的社区青少年表示通过网络交友排解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他们感觉生活无聊,需要与别人沟通,但是又由于网络使青少年接触社会的机会更少,更加加深了他们的孤独感。

3、焦虑:有30%的人报告自己因升学,就业感到压力很大,人际交往,生理方面等问题也是焦虑感的来源。

4、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在不断的受到挫折后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状态。数据分析中有176%的人自己有习得性无助的感觉。

5、压抑苦闷:有2340%的人是压抑苦闷的。对于社区青少年来说,周围的情感支持往往相对处于弱势,父母不太关注其情绪状况,对社区青少年的理解和帮助不足,导致社区青少年的压抑失去最安全的释放口。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困扰他们最大的情绪问题主要是挫折无助,但男生与女生困扰不同的地方是,男生为自负情绪所困扰,而女生较多的是自卑情绪,检出率为06%,男408%,女031%,男高于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7,P=0028)。而随着学历的升高,他们在就业,生活方面的要求要比低学历的人要求高,所受到的压力也越大,越容易产生挫折感。

(三)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对于青少年来说,父母是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报告说有6749%的人认为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好,8756%的人认为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好。

较之于家庭关系,同伴关系,社区工作者和青少年的关系更类似于服务与被服务,指导与被指导之间的关系。2536%的人表示与他们的关系好。

网络人际交往关系在之前也有提到,它对于社区青少年的成长既有正面效应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社区青少年作为一个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群体,为了减轻心理压力,需要寻找友谊,寻找心理支持。

(四)行为特征与行为适应问题

在各种压力源下,青少年出现了一系列的行为问题,最突出的一个就是网络成瘾问题,绝大部分的青少年报告自己曾经去过网吧,有5840%的人报告自己在网吧停留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以上。

社区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感情用事,自我监控力弱等特点。另外,由于社区青少年的特殊生活状态,极其容易用上网来发放时间,填补空虚的生活。3240%的人说靠玩电子游戏以打发时间,逃避压力源带来的压力。

(五)认知特征与认知偏差

认知方面主要有对自己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社区青少年对自己的评价是正性的,他们在用三个词来描述自己时,发现使用比较多的有积极,乐观,自信的人,较少的人使用如自卑,忧郁等负性评价。

出现这种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归因偏差。有5551%的认为是事情的成功与否在与运气,在韦伯的三维度归因理论中,运气归结为不稳定的,外在的,不能控制的维度,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运气时,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守株待兔的人,什么都不做而期待着运气的到来。

上一篇: 医院控烟半年工作计划 下一篇: 医德医风建设考核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