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8 11:26:13

高中数学教育论文

高中数学教育论文篇(1)

在高校数学教学互动中,推行人文教育工作改革,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倡导更加深入的素质教育模式的工作应用探究。倡导高校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改革,在于加强高校数学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并且要在高等数学活又校挖掘数学学科的统一之美。倡导在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深入把握数学理性的精神,强调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建设,并且显著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在高校数学教学中推行人文教育改革的重点

推行高等院校教学中人文教学模式改革,重点在于开发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然后给予充足的时间供学生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够挖掘数学人文教学中的理性思维价值。

在人文教学活动中,我们以函数、极限与连续的知识板块为例进行练习。鼓励学生使用综合和分析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在极限类问题的求解活动中,不断地探究极限的多种求解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需要教师以实用性知识教学为主,发展学生的高层及思维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培养有一定数学能力的学生。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加强引导,鼓励学生的探求研究活动开展。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小组式”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

二、高校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教学模式建设的探究

(一)强调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应用“X+1”的模式,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将多节理论课与一类数学模型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板块化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专题性系统化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自行成立建模讨论小组,并且对数学模型的作用进行分析,根据模型中不同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对应值的设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展开教学工作。其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社交软件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广泛交流活动。向学生了解课程学习中的难点内容,并且重点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在数学题连续性的考察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视频课程的探究版块内容,并且及时地处理与之对应的课后习题。学生应该更加熟练地掌握常考题型的解决思路,并且要在大量的习题训练中掌握解决极限、函数类型题目的一般性方法。

(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数学史专项学习

在数学教学的人文教学模式的建设活动中,教师应该对知识专题的历史发展背景进行介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创设具体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使用数学方法进行海上航行期间,根据旗杆与灯塔的角度,进行船与岸上距离的计算,这种数学计算活动与实际相贴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高等院校数学人文教育模式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大量数学大家生平事迹简介的方式,了解前辈克难奋进、锲而不舍攀登数学巅峰的艰辛之路。学生不仅能够在习题训练中强化个人的数学能力,还能够了解该项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展情况。鼓励学生开展更加深入的数学探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史的学习。向学生介绍伟大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并且让学生在数学史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情境延伸,让学生简述专项知识板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作用。

(三)开展理性思维建设,培养集体探究意识

在数学课程人文教学活动中,强调理性思维的运用,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出现局限性。

我们以导数与微积分的知识联系分析为例进行分析,强化对于学生导数定义知识体系的考察工作,到学生充分理解导数的定义之后,再对学生微积分知识的理解水平进行开发。其中,强调对于导数与极限两个板块的结合考查,有利于发掘学生的理性思维价值。强调对于导数的性质考察,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导数的基本性质来求极限值,从而解决更多复杂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邀请小组长作为学生代表进行课堂知识讲授,从而帮助学生在讲述和推理中养成更加缜密的逻辑思维。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学习意识,学生不仅能够互帮互助,还能够在集思广益的学习活动中实现思维观点的碰撞和交流。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应该为学生的集体讨论确立一个明确的合作目标,从而在指导合作的过程中提出有益的指导性建议,鼓励大家对一道难题从多个角度来考虑解答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活性。

三、结束语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采用分组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X+1”的模式中,强调将数学理论应用与生活中具体难题的解决中。这种情景的创设不仅能够使得学生耳目一新,还能够引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数学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自主探索的轨道中来。力求做到以理论知识促进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和建立,以数学模型案例练习检验与巩固该阶段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雪.京津冀高校数学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共享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5,(16):170-171.DOI:10.3969.

[2] 林远健,杨飞.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数学实践教学的对策[J].知识经济,2015,(20):148.

[3] 杨云帆,魏建云.高校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路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5,(28):152.DOI:10.3969.

[4] 沈定文.新课标下高校数学主干课程教材与教法现状的调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9):27.DOI:10.3969.

[5] 叶万红. 李定平,朱江华.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138-239.

高中数学教育论文篇(2)

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

数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数学教学对当前创业教育意义重大,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数学教学和创业教育教学的共同目的,实施好数学教学,关系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创业教育更好地实现。而创业教育是个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具有稳定性,不可能立竿见影,马上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还需要将创业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进行融合渗透。进行创业教育的广泛性,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创新的氛围中熏陶。由于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数学课,更是使少数学生敬而远之。不少数学教师对此也是一筹莫展,不知怎么办,每天抱怨学生素质低。由此可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已经不能凭着一张文凭一劳永逸了。数学教学,应该侧重知识的应用,也就是说要以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衡量的标准不是学生学会了多少严谨的数学理论知识,而是使学生学会怎么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即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毕业后具备自主创业的素质打下基础,这就需要创业教育要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呢?

高中数学教育论文篇(3)

二、利用教育资源,打造有效课堂

1.校内教学资源的采集与利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两个层面采集并利用校内资源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第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环境是制约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如,在吵闹的环境下,任何人肯定都不可能专心学习,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学生才能专注于听讲,以及专注于吸收知识.同理,创设蕴涵着丰富知识的课堂环境,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如,在教室的墙壁上设立活动的宣传栏,并制作与课题相关的漫画或小故事,在每堂课的开始前通过宣传栏展示出来,漫画或故事的内容随着课题的变化而变化.如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第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同时,对于教师而言,学生也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讲“函数的概念”时,教师可挑选四个学生,并给他们提供几个明星的名字,让他们分别说出自己喜欢的明星,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个,最后根据他们的选择分别以集合A和集合B的形式画出对应关系.图略.利用好“学生”资源,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利用校外数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校外数学采集活动.每一堂数学课都有一些特定的知识,这些知识与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活动存在着重要联系.由此,教师可结合数学教材中的课题内容,让学生在课前采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生活中的数学案例.例如,在讲“抽样方法”前,让学生去超市采集与抽样方法相关的实例,如人们怎样挑选商品,超市怎样抽查供货商送来的货物,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记录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现象,并以小组为单位,首先将学生所采集的数学现象在小组内整合、评比,其次在课堂上组织各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并给予表现优秀的小组适当的奖励.如此,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资源,从而实现师生的“共赢”.

高中数学教育论文篇(4)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在更大程度上重视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以及数学方法应用能力等内容,而数形结合法作为数学方法的一类典型代表,其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代数知识的了解,并将抽象的公式以及规律性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明确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向,因此对数形结合法的教学应用将成为高中数学教师努力的一个方向。

一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特点

由于数学本身方法不局限的特点,其本身便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某一类问题进行分析,因而一些抽象的数量关系可以灵活的转变为一些数轴、空间坐标系上的图形关系,从而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方便学生展开分析并对相应问题做出合理的解答;因此数形结合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联系不同知识点的内容,并提高学科热情,对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效果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数形结合方法,其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一方面,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向学生反映最为本质的数量关系特征,也即可以让学生从单纯的数字、逻辑符号表现中脱离出来,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为透彻,从而避免学生陷入理解困难的困境;另一方面,数形结合方法是对数学问题的一种简化处理,也就是把一些使用代数解法较为困难的问题用直观化的几何方法进行解答的处理过程;而由于不同思路对于问题进行几何化处理的方法并不唯一,因而不断思考找到最简解法也可以作为数形结合方法的乐趣之一。

二数形结合法实践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在长期的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方法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下面两点成为在数形结合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对数形结合方法的认识有差距

本身由于小学、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思维培养程度存在差异,同时学生之间个体也存在对数形结合方法的接受能力差距,因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很多学生不能够对能否使用、何时使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问题存在疑惑,其原因之一在于部分学生不能够对发掘出题目的隐藏条件或对于相关条件的敏感度不够,其二则是因为很多学生没有形成使用多种方法展开问题思考的习惯。

(二)对于数形结合方法的认识只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层次

数形结合方法建立了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良好联系,对于该方法的理解如果能够达到一定的深度,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很大程度上思考相关问题能使用数形结合方法的本质原因,进而开拓其思维,对其数学思维的养成以及数学能力的提高将会有较大益处;但是很多学生以及教师都仅仅将关注重点放在数形结合法解题的层面上,而忽略了对其本质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让数形结合法过于应试化。

三数形结合法的有效实践方法

(一)使用数形结合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数学课程相对于初中阶段,本身具有复杂、抽象的特点,而学生如果在数学基础或者数学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很容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进而影响其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积极性,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容易运用数形结合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中的隐藏条件保持高敏感度,并尝试让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如在高三的复习阶段,学生会处理一些综合性题目,在此时学生一般会出现“能看懂题,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情况,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不能够建立起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从而在遇到相关问题时束手束脚。教师应该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各个图形的解析式,让学生能够养成坐标图形与代数解析式之间的快速转换能力,避免在遇到相关题目时使用低效率方法,既降低了做题速度,也会产生潜在的计算错误。对于本题的情况,也即二元函数y-3x在一个x、y的限定条件之下求最值,由于限定条件可以转化为椭圆曲线的标准方程,而二元函数在图像上的表现是一条直线,教师在讲解该题目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类似问题可以使用图像间关系来解决,也即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法来构造直线截距的方法求解。首先可以令y-3x=b,使原求解式变为一个二元一次函数,上找一点使得过该点的直线斜率为3且在y轴上拥有最大(或最小)的截距”这一问题,可以很方便地用画图的方法得到当直线y-3x=b与椭圆两图形相切时,存在最大、最小的截距,且通过联立方程组而因为直线与椭圆相切,可以让学生联想相切的具体概念,将“只有一个交点”转换为“联立方程只存在两个重根”的对应条件,进而令=0,解得b=±13故截距的绝对值为13,也即原问题y-3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为正负13。在遇到类似题目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如在上题的条件下让学生对最值、限定条件有较高的敏感度,由此在分析相关问题一筹莫展,或者用单纯的解方程方法过于繁琐时,可以考虑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尝试。如此一来,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自然会增强自信心,尝试使用一些掌握的方法来进行对问题的解答,从而让自身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二)使用数形结合方法实现知识内容的衔接

高中数学教育论文篇(5)

要弄清各种概念及定理要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方法作基础.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应用的.如定积分概念,由分割、作和、取极限这几个过程,形象地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运动规律和事物变化的过程;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内容和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用三角知识让学生设计测量河对岸两建筑物的距离,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发射塔的高度,用数列求和知识让学生设计分期付款的方案等问题,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基本观点.圆锥曲线中,根据离心率由e<1,e=1,e>1的变化可以得到三种不同的圆锥曲线,渗透了“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论证方法,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独立思考的科学思维品质,进而引导学生从事物发展与联系的层面上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学生普遍存在的偏激、从众、自私等不良性格倾向,减少学生之间矛盾的发生,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促进作用.

3.在解题教学中优化学生意志品质

解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优化学生意志品质、塑造健康心态的过程.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正是起于对一道道平常数学题的解答.这种对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快乐与成就感是数学的精神魅力所在.学生的不良心态常是解题落败的重要原因,如对结构新颖、题型陌生问题的畏惧,对道理简单但操作计算烦琐的厌恶,由于兴奋点转移而造成的顾此失彼.所以有“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影响成败”之说.教师在解题教学时不仅要进行技术指导,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心态与意志品质的训练,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

二、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采用“以美启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渗透,完善德育

数学中处处存在美,数学语言特别是符号语言简约、明析、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叙述给人以简洁的美感享受,抽象的数可以代表丰富的具体的物———抽象美,图像对称、点的运动、函数的周期等无不给人以美学感悟.因此课堂教学要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点拨引导,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美学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发展美育,而这份美自然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好资源,在教学中只要结合教学的内容,抓住时机,通过教师精辟的分析、形象的比喻引导和挖掘美,让学生领悟数学的无穷魅力,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鉴赏和审美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

高中数学教育论文篇(6)

数学课程是一门连贯性极强的学科,每一堂课之间的知识点环环相扣,且每一堂课的重点与难点又紧密联系。高中数学作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课程,其连贯性更为明显。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突出出来,这不仅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数学学科层层学习的必然要求。所以,为保障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将教学的重点与教学的难点突出出来,并且做到将知识点系统化,主次分明。下面以椭圆与椭圆标准方程为例讲述:在学习椭圆与椭圆标准方程章节时,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然后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具体内容如表一所示。通过这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具体化以及明确化,来设计教学方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有重点、有目的的开展教学。

坚持直观化教学原则

高中数学教育论文篇(7)

当前,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立德树人也成为重要的教学要求,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人格的完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在教育中进行立德树人,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立德树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立德树人是高中数学学科本身的要求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不只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这些品质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立德树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

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在新课改中,德育教育也是作为主旋律被提倡。因此,立德树人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当前课改的主要模块。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增长,并且学会观察和实验,能够独立进行实践,养成数学思维方式,增强他们的探究能力,养成科学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树立立德树人的思想。

二、高中数学进行立德树人的途径和策略

(一)利用教材课后的阅读材料进行德育的渗透

在新课标教学中,教材后边常常有很多的阅读材料,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视了这些材料。比如,在人教的教材中,有华罗庚的故事,他虽然在年轻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是他却在数学上有着很大的贡献,还有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这些材料中所讲的多为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利用这些材料,学生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树立他们的自豪感,使他们找到学习目标和榜样,同时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利用应用题进行德育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通常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几何图形和数字符号等等,这些在教学中,是很难与德育相联系的。但是,在数学应用题中,可以进行题目的设置时,渗透德育思想,比如税收问题和一些时政应用题中,可以在题目设置中,进行生活常识和生产知识的渗透,这样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到我国的国情和民情,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独立思索的习惯

传统教学中,多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他们兴趣的培养。将德育渗透在教学中,需要加强教师的备课,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比如在记公式时,教师可以想一些有趣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记忆,这样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能促进他们的独立思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加强对多媒体的利用,进行德育的渗透

根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在数学教学中,要增加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比如,在学习《变化率》课程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和概念,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的播放。在视频的选取中,可以选择刘翔奥运会夺冠的精彩片段,做成慢动作为学生进行播放。利用这种方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使他们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五)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课外学习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延伸和渗透

高中数学教育论文篇(8)

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实施创新教育,旨在开发每个人的创新潜能,培养其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提升。现代创造理论表明,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技能不是靠传授而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它往往是创造者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头脑风暴”后的“顿悟”。因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

1.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创新意识基础

1.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XX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另外,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互动关系。

1.2多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数学课堂上,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激励性和幽默风趣性的语言来鼓舞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计算“119+59”这道题,教师可问:“这题要简便计算,谁会?”当学生纷纷举手时,说:“那就试试,还要看谁的方法多、妙。”当学生列举了很多种方法时,立即肯定:“你们真能干,找出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对待经常回答问题出色却一时没说对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体态语言,眼睛稍微瞪期待性的直视他:“是这样吗?”或“再想想。”既否定了回答又不伤自尊心。对于差一些的孩子,只要有勇气举手,即使回答出人意料时,教师还要大加赞赏。如此一来,课堂上用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熏陶,是对学生的信任,对促进学生展示自已的能量有神厅的功能,更能有效促进课堂气氛围的融洽。

1.3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我们要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并且教师的教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学生的学主要采用记忆、理解的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局限在书本上、课堂上,认为学习仅仅是到学校听教师讲一些书本知识,并记住它们;他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鲜、新奇的问题并没有进入他们的学习性思维中,并没有真正进入他们的视野之中。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适合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呈现低效性,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脱离生活实际,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教学方式。在学生主动探求学习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分组实验操作,需要讨论等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尝试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中,在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之前。先让学生独立尝试求圆的周长的方法有哪些,并看看哪位同学的方法又多又好。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同思维、不同能力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同,于是就出现了下列多种不同的方法:有的同学拿软尺在所求圆的一周围一圈,看软尺的长度即是所求的圆的周长。有的同学拿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得到的长度即是圆的周长。还有的同学拿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即是圆的周长。在学生独立探索出这此不同的方法后,我及时组织学生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讨论,要求同学们小组交流、概括和总结,找出测得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再结合课本进行自学,最后观看教师的课件演示,得出结论:我们刚才求出来的结果,都是圆的周长。每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3倍多一些是一个常数,叫做圆周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投入到尝试教学的活动中去。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对于养成自主探索和创新精神,都会起到积极作用,还能在合作中体验尝试成功的欢乐。

2.激发学习动机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手段

2.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举个例子: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时,教师先让学生举例哪些数是3的倍数,随后教师让学生做小考官报出这些数和一些不是3的倍数的数,教师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由于教师对学生所报的数都能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学生感到非常惊讶。“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此时,教师说:“我有一个秘密,它能够迅速准确地计算出这样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大家想学吗?”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了最佳心理准备。

2.2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希望得到更大,更好的成功,他们总是想展示自己的才能,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当他们正确回答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或解决了一道比较难的题目,都会从心底下升起一股兴奋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即强烈的学习愿望。”小学生如果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获得了成功,就会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果经常失败,那么他就没有学习兴趣,情绪消沉,缺乏热情。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满足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板演或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尽量体面、自豪地解答出来,课堂作业也要考虑大多数学生有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品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喜悦心情。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由于考虑到这部分学习内容较抽象,运用性强,所以我在课堂中采用师生互相出题的方式进行教学。老师或学生出一个乘法算式,对方也出一个算式,两个算式要符合乘法分配律。一位学生出:13×28,教师出:加上13×72,接着教师出:56×360,学生出:加上56×640……,接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这时师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这个环境中听不到呵斥和叹息的声音,看不到苦恼、僵持的状态。课堂气氛活跃,教材的重点,难点反复多次练习,让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效率。

3.注重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3.1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发明千千万,起点就一问”。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在报刊上报导过这样的一则实例:在某次的素质教育研讨会上,某教师在进行“十几减9、8”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课将要结束时,一位学生问:“老师12-9,2减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2得7,再用10减7得3,因此12-9=3,这样做可以吗?”这个问题就像一枚“炸弹”,使得在场的诸位老师顷刻间开始议论纷纷,显然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仅是授课老师,就连听课老师们也为之一惊。而授课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且还赞扬了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时组织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问题已经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创新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是一种主动探索的精神,是一种推陈出新的能力,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创新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

3.2激励学生再创造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具有足够的创造空间。举个例子: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经过一定的铺垫后,让学生利用旧知识以及平行四边形与矩形间的关系找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间的思考和探讨,达成一致后,把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再让这些结果在具体的实例中检验其正确与否。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激励学生进行学习的再创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3.3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平时的作业,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挖掘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例如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把校园内的一块长100米,宽60米的长方形的空白地段设计成一个花园,其中要有圆形、方形、菱形等面积不等的花池、草坪。要求:(1)花池、草坪、道路所占面积的比例适中;(2)图案美观。这样的研究性教学打破了人为编制的应用题进行机械解题训练的模式,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既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标,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教育论文篇(9)

我认为数学课的高效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师生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师对教学拥有饱满的热情师生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使学习布满乐趣。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既能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娴熟的专业知识与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师需密切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娴熟的专业知识是搞好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上的交流和合作主要体现在集体备课上.教师集体备课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减轻劳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以往各自备各自的课,有时会出现知识错误和思路狭窄。可以引发所有备课者思想和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也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对我们物理学科而言,其效果更是显著。

教师集体备课能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也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集体研讨、教后反思的过程,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教师集体备课能很好地落实新课称改要求。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教师集体备课能大力整合学校各科的教师资源和营造科研氛围。而目前基层学校,应该也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否则易流于假、大、空,枯燥无味。集体备课中,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思想和智慧的碰撞而得到理性的升华,理性认识又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教科研的氛围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逐步浓厚,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三、活跃的课堂状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那么,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数学被好多人认为枯燥乏味,因此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在数学课上创设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怀着求知的欲望和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知识,就会使学生变苦为乐、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课堂就会充满朝气和活力。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育人环境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达到全身心的和谐。

留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让学生进行积极合作交流,寻找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我表现,在学生的表现中,教师创造一个布满活跃、愉快的教学氛围,发挥好情感教育的活跃性、愉快性的作用。

师生关系的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愉悦的心境,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学习,畅所欲言,使师生间达到心与心的交流。

师生同体才能同声同气,相互吸引,相互影响,才能同心同德,配合默契。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要能够随时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有不少教师总是埋怨学生在课堂上不与自己配合,殊不知,你的眼睛,老是盯着书本、教案、黑板,就是舍不得把目光投向学生,目中无人,学生如何会与你配合?久而久之,课堂上那种“你讲你的,我做我的,师生互不相干”的不和谐局面也就自然形成了,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时时刻刻留意与学生眼神的对接,透过心灵的窗户判定学生在想什么。——是专心了,走神了,心领神会了,碰到尴尬了,情绪高涨了,还是若有所思……然后适时作出决策,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及课堂关注点。

五、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分小组学习的作用一是便于合作学习,拓宽学生参与面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浅湿,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还需要合作探究吗?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假如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到刀刃上”。

小组讨论是合作、探索学习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但不是散漫地进行讨论,而是要选择好时机,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讨论。首先合作学习中,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要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达到动手、动口、动脑,只有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展过程,学生才会对知识达到理解和把握。其次是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讨论;或优秀学生提出新的见解和其他大部分学生不理解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给他们提供独立探索的机会、讨论的机会、大展其才的机会,这样的讨论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六.改造数学教学课堂教学,让我们的数学课堂飘荡着研究性学习的芬芳

一是让学生成为主角。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主要是讨论、探索与交流,课堂始终洋溢着民主、活跃的气氛。

二是让教师成为配角。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共同研究者,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完成研究、探索的过程,鼓励创新,并与学生平等交流和讨论,促进教学相长。

高中数学教育论文篇(10)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新的教育思想下,开展了大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教学理论的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项目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等等应运而生。其中,情境教学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因为情境教学重在一个“情”字,主要是以学生的“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真实的或虚拟的教学情境来进行教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文性”。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构建,还可以促进学生将所构建的知识于真实情境中运用、拓展,而生成新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情境教学还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观的生成和体验精神的成长。

职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其中职业学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属于初中后的职业教育。“中职教育”的全称是“中等职业教育”。实施这一教育的学校有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和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主要培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从业人员。

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为引人瞩目的成就,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导致普高升温,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严峻。特别是2000年以来生源的整体文化素质、综合素质下降,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没有具备初中毕业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行为习惯,个体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道德品质的低下令人堪忧。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无论专业实力,还是个人素质都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人文素质严重缺失,不能满足社会要求。迫于形势,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只能急功近利,奉行“实用主义”教育观、人才观,对人的培养从属于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强调准职业人才的工具性、效用性,缺乏对人本主义的追求,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情感教学有助于促进人的认知发展,近年来心理科学的研究表明,情绪可以调节认知的加工过程和人的行为。因此,如何通过良好的情感教学对中职学生进行教学就成为了当前中职教师面对的一个问题,而数学对一个学生的思维、情感的开发具有良好的效用,如何能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结合情感教学的情景体检,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情感教学方式、模式就成为了本研究之目的所在。

二、研究意义:

情感教育是一个崭新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未来的情感教育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情感教育目标体系,形成完整的情感教育链条,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为我所用,才能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本研究从提高职校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情境创设其实质就是推动情境教学更好地走入课堂,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手段,适应新课改.改变数学难教,数学难学的现状。使数学教学更好地服务职校职业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文献综述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情愫影响对信息的选择,监视信息的流动,促进或组织工作以及,干涉决策、推理和问题的解决。同时认知加工对信息的评价、神经激活而诱导的产生。一般来说,积极的情绪在任职过程中起到协调、组织作用,工作效率高;而消极的情绪起到蒲怀、瓦解或是阻断的作用,工作效率低。愉悦的情绪体验能促进人与人关系的融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并能积极引导他们以健康、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与学习。

西方学者有关的情感教学的一些论文是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的,而且有的概念还是直接来源于宗教生活,如“精神关怀”等。这些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情感教学理论在科学性及实践价值。

情感教育的理念近年来颇受各国教育界的重视。不少国家、地区都进行过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教育实践,其中较为成功的有英国的“夏山快乐教育”、“体谅教育”、美国的教师临床服务、荷兰的激励学校。而国内成功的情感教育实验有李吉林老师所创的“情境教学”实验、上海市“成功教育”的教育探索实验以及无锡师范附小等学校的“愉快教育”实验等。

我国的研究学者认为情感教学是完整的教育过程中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这里、体制、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们认为情感教学的倾向具体表现就是: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知识的获得或是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情感教育是一个与其他教育概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国内研究情感教学的论文选题基本围绕“怎样利用情感手段搞好学科教学或借助学科教学进行情感教育”展开,从以下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论文题目即可窥见一斑:“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谈情感教育对高考教学的催化作用”;“地理教学情感教育初探”;“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影响因素及意义”;“论中学历史课的情感教育”;“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等等。

硕博论文数据库收录的学位论文中,硕士学位论文占据了情感教育论文的主体,而且大部分论文侧重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将情感作为一种手段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曹涛涛在其毕业的硕士论文中,就结合其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数学学习情感目标;提出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则及以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策略;认为高中数学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用满腔的热情、真诚的爱心去激励、感染学生,要充分挖掘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情感因素、激活课堂教学、改善评价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绝大多数文章的作者缺乏对情感及情感教育理论的基本把握和重视,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考察和检验。报纸文章多为对当前情感匮乏状态的揭示和加强情感教育的呼吁,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唤醒人们对情感及情感教育问题注意的作用,而对情感及情感教育本身的问题涉及甚少。总体而言,当前的情感教育研究中,关于情感及情感教育本身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所展开的探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显得相当不足。对于情感和情感教育的含义、本质,当代中国情感教育的目标、功能、内容、过程、方法与规律,以及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等问题,都需要从不同的视阈、角度,用不同的提问和言说方式,不同的研究方法做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系统回答。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情感教育这一刚刚开拓的研究领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探讨。”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研究的目标:本次论文详细阐述发挥教师情感作用,让数学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成为一种新型教学策略。该策略在职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实施途径将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益处分析

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有助于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可以间接激发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1)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价值所在

由于职中生学习基础多数较差,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因此在职校数学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情感作用就显得非常有价值。

(2)不实行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弊端。

其一在于没有情感教学,数学的本身具有枯燥性、乏味性,这使得学生听听不喜欢听了,新旧知识的连接不好,学生不懂新的知识,就不乐于、不易于接受新知识信息。相当于丧失了学习内部的驱动力,表现为学习消极、缺乏信心,虽经补课,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了失败心态的发展,致使教师束手无策。其二,在情感教学中,实施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尤其是差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往往取决于师生间有无相互尊重和信赖的情感。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是建立教学情感的重要因素。

2、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

(1)教学应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给予特别关注.首先探讨了情感与态度对教学学习的意义,进而从教师的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研究的价值和必备的品质以及数学与科学精神、世界观的形成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途径。

(2)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感情地教,学生才会有感情地学。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体验创设学习数学的情景,通过实验操作创设学习数学的情景;教师可揭示数学本身的内在美,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通过增强数学探究意识,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师应用风趣、幽默、富有情趣的言语讲解相关教学内容,数学课堂应提示数学知识背后隐藏着的人物轶事,将数学知识与人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会使学生对数学内容产生亲切感。

(3)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尽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获取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要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和运用,一切都要易而渐难,由浅入深,让学生对知识始终处于可望、可及、有收获、想进取的积极学习状态。

论文的框架结构:

提出研究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意义,查阅文献,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方法,提出中职数学情感教学构思,通过举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统计分析数据,得出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的益处分析及实施方案。

论文的提纲:

一情感教学的提出

1.1情感教学的历史渊源

1.2情感教学的价值

二职校数学情感教学的理论探讨

2.1情感教学的内涵

2.2数学情感教学的内涵

2.3情感教学的理论基础

三运用情感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及措施

3.1、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二)尊重的原则

(三)激励的原则

(四)个性化原则

(五)爱的原则

3.2、措施

(一)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人格魅力

(二)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三)改进教学行为艺术,引导学生知情协调发展

(四)开发教学资源,丰富情感教育载体,数学课教育教学效果

四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施

4.1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的目标

4.2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的实施策略

4.3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的教学案例分析

研究地点、年度计划及经费预算:

论文完成的时间安排:

1、4周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存在的不足。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2、2周明确本研究命题的初步框架结构,

3、1周完成开题报告撰写

4、4周研究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得出的研究结论

论文新意预测或论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测及成果应用设想:

当前的情感教学研究主要是针对高中教学,对职业教育的情感教学研究较少,而职业学校因其教学的特殊性,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模式,采取的策略应当与高中、大学的教学不一致,本研究希望能通过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情感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提供相关部门,特别是职业教育学校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卢文学姜红娟罗尔曼《学生个性心理健康教育新概念》153页

2.胡淑飞情感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地理学习主动性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3.彭杰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情感策略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4.乔丽芳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2月

5.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上一篇: 专题教学论文 下一篇: 国土资源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