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学习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6 18:31:20

素描学习论文

素描学习论文篇(1)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练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锤炼艺术语言,提高造型能力.对于每个学生来讲,无论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素描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曾指出:“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渊源和灵魂.”19世纪俄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契斯卡柯夫曾说:“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谁要是不懂得或者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立足之地.”

素描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具有单独作为一种绘画方式的另一面,自成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学院美术教育中,素描因为其基础性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现存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基础,不利于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甚至认为素描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对各个层次、不同专业的美术人才的需求激增,美术教育急速扩张,从而人校新生的总体专业水平有所下降;基础素描课程的课时量有所缩减,教师在学生个体上花费的教学时间明显减少.面对这样的困境,当务之急是对素描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调整,拓宽现代基础素描教学的思路,给乏味的基础教学增添活力,使素描能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素描架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这是构建现代素描教学模式的根本.

1、从艺术素养入手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

    在素描基础教育中,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传统的素描教育偏重实践而轻理论,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往往把技术水平作为衡量自身素质的标准,非常漠视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的提高,甚至以为“技术”与“理论”之间是相悖的.过分专注学生的技巧性训练,不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容易使他们对一些艺术产生成见甚至抵触和排斥不同类型的绘画形式,导致他们以自己所学到的具象写实和传统理性思维来衡量各种绘画流派从而产生错误.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技能的获得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素质教育成为主流.为了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教师可以打破教学常规,从源头文化开始,把学生原本需要在素描学习中获得的对审美思想、美学思潮、艺术发展规律、艺术创造的特点的认识,提前到学习的初始阶段或与学习过程并进,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能目的明确地进行学习和研究.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其底部应该由人文学科来支撑.学生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很大程度上需要眼界的开阔,基础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宽广的美术层面上找到一个可以依托的“点”.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艺术理想的实现不能只依靠技能,还需要艺术理论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素养的深厚积淀.

2强化基础理论教学,变“技入道转”为“由理入道”

    绘画是一件需要动手的事情,因而很多教师都喜欢在画室里摆静物上课.但是,一些教师极少向学生讲明应怎样观察和表现物体,只是简单地讲一讲“三大面五大调子”,就要学生开始实践.这样,学生由于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画面,往往无所适从,只好迷失于画面中,依葫芦画瓢,照抄对象;由于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对画面没有控制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也感到茫然,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厌倦心理.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素描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上.如果在课程开始阶段就通过鉴赏、研究、分析名家和优秀学生的素描作品,把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不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素描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能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品,主动地把握画面.边分析作品边讲解理论的教学过程是极有活力的,这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面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形式美的想象感悟能力和创造性地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

3、注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基础素描都遵循以写实为主的固定教学模式,整个素描教学偏重于技术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因素,从而学生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的素描学习中只知道机械地再现客观事物,无法在画面中加上个人的感受和想象.

素描学习论文篇(2)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练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锤炼艺术语言,提高造型能力.对于每个学生来讲,无论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素描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曾指出:“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渊源和灵魂.”19世纪俄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契斯卡柯夫曾说:“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谁要是不懂得或者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立足之地.”

素描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具有单独作为一种绘画方式的另一面,自成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学院美术教育中,素描因为其基础性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现存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基础,不利于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甚至认为素描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对各个层次、不同专业的美术人才的需求激增,美术教育急速扩张,从而人校新生的总体专业水平有所下降;基础素描课程的课时量有所缩减,教师在学生个体上花费的教学时间明显减少.面对这样的困境,当务之急是对素描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调整,拓宽现代基础素描教学的思路,给乏味的基础教学增添活力,使素描能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素描架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这是构建现代素描教学模式的根本.

1、从艺术素养入手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

在素描基础教育中,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传统的素描教育偏重实践而轻理论,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往往把技术水平作为衡量自身素质的标准,非常漠视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的提高,甚至以为“技术”与“理论”之间是相悖的.过分专注学生的技巧性训练,不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容易使他们对一些艺术产生成见甚至抵触和排斥不同类型的绘画形式,导致他们以自己所学到的具象写实和传统理性思维来衡量各种绘画流派从而产生错误.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技能的获得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素质教育成为主流.为了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教师可以打破教学常规,从源头文化开始,把学生原本需要在素描学习中获得的对审美思想、美学思潮、艺术发展规律、艺术创造的特点的认识,提前到学习的初始阶段或与学习过程并进,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能目的明确地进行学习和研究.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其底部应该由人文学科来支撑.学生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很大程度上需要眼界的开阔,基础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宽广的美术层面上找到一个可以依托的“点”.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艺术理想的实现不能只依靠技能,还需要艺术理论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素养的深厚积淀.

2强化基础理论教学,变“技入道转”为“由理入道”

绘画是一件需要动手的事情,因而很多教师都喜欢在画室里摆静物上课.但是,一些教师极少向学生讲明应怎样观察和表现物体,只是简单地讲一讲“三大面五大调子”,就要学生开始实践.这样,学生由于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画面,往往无所适从,只好迷失于画面中,依葫芦画瓢,照抄对象;由于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对画面没有控制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也感到茫然,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厌倦心理.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素描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上.如果在课程开始阶段就通过鉴赏、研究、分析名家和优秀学生的素描作品,把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不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素描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能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品,主动地把握画面.边分析作品边讲解理论的教学过程是极有活力的,这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面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形式美的想象感悟能力和创造性地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

3、注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基础素描都遵循以写实为主的固定教学模式,整个素描教学偏重于技术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因素,从而学生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的素描学习中只知道机械地再现客观事物,无法在画面中加上个人的感受和想象.

素描学习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58.2;G6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53-01

作为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不可缺少的部分,素描教学对学生的绘画技巧和水平有着直接影响,是绘画的基础。作为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学生,要练好素描这一基本功,而教师也要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素描的积极性,重视素描基础教学与训练,达到提高学生素描水平的教学目的。

一、把握中等师范学校美术素描教学价值

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所有高级绘画的手法都来自素描。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曾说:“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源泉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素描教学是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包括学生继续提高绘画技巧的基础内容,也包括以后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的基础内容。由此,可以看出素描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素描技巧的高低,充分表现着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学生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素描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加强学生的基本功练习,努力培养学生思维开拓能力,让学生从正确的角度看待事物,达到中等师范学校美术素描教学的目标。

无论在高等美术学院还是在中等师范学校,素描都是最基本的一门课程。要完善素描教学内容,做到理论和实践并重。理论是根据众多的实践归纳总结而成,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所以,美术教师一定要避免对学生纸上谈兵,避免脱离实践的高谈阔论,不要只凭个人的经验对具体的素描技能和方法进行讲解,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科学地把握中等师范学校美术素描教学价值。

二、重视中等师范学校美术素描基础教学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等师范学校的生源一般来源于初中或高中,学生的几何能力水平大多处于初中或高中阶段。因此,素描技能一般限于掌握简单的几何造型。美术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技能,让学生更容易地学习素描。几何形体是事物普遍形体构成规律的反映。一般来说,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要充分结合现实中的事物,立足传统写实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事物形式规律、事物具体造型的研究和探讨。要结合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掌握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学习素描时由浅入深,这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为学生分析复杂形体做好铺垫。石膏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道具,能够充分帮助学生对几何造型进行初步认识。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石膏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造型。在指导学生学习素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知理论、掌握技法,让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的素描水平。

素描课的过程是安静的,冗长的,枯燥的,而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对于这类课一般是比较排斥的。这造成学生学习素描的时候学习情绪不太高,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心难以静下去。为了让学生学习素描的时候充分集中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对艺术产生热爱之情,才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绽放,从而热爱素描,热爱捕捉与表现明暗、光影、质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欣赏教学、组织素描大赛等,增强学生对素描的热爱之情,调动学生学习素描的积极性。

三、落实中等师范学校美术素描训练

为了让美术课堂更加高效,教师应该提前设计教学过程,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美术教学中,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素描学习来说,理论和实践并重,才能让素描水平得以提高。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后期的素描训练是不可缺少的。素描不同于其他绘画,不需要即兴创作,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完善自己,为以后的艺术创作做好铺垫。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素描训练,还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多对素描技巧和方法进行探讨。所以,布置课后作业是尤为重要的。要适当地给学生布置素描长期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对长期作业进行反复思考和改正。同时要注意短期作业的布置,比如为家人画素描像、野外写生、实物写生等,以此辅助学生对长期作业的完成。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其学习特点,设计一个适合的素描教学方案,把握正确的美术教学方向。素描教学训练,不应仅停留在技术训练层面,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渗透及个体化表达。教师自身要提高专业技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根据学生不同的潜能,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素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认知审美能力,完成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素描学习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8-073-1

    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素描是一项需要持之以衡的训练,学生要获取相应的素描学习知识,首先要对学习素描充满兴趣。一旦失去兴趣,学生不仅会感到学习素描是一种痛苦,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高。新课改要求现在的教育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引导,只有通过学生吸收才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化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真正使 “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一、以原始动机来激发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

    动机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象指南针一样指引着人们活动的方向,使人的活动趋向一定的目标,并且可以有效地维持人们活动的时间,使之持久,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如果在素描学习时,教师使学生本身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那么便可很容易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

    法国着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素描的初期时可以通过教学手段,调节诱因,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引发。很多学生虽然学习素描,但是其本身对于素描并不感兴趣。他们所感兴趣的是美术的其他相关产业,例如:动漫、摄影、服装设计等。那么教师在素描开始训练前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讲解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知识,来强化学生对于目标的兴趣和积极性。之后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和素描联系起来,告诉学生,素描是一切艺术形式的基础,只有将素描基础打扎实了,才有利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学习和未来发展。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建立起学习素描的动机,产生兴趣。

    二、理论学习逐步深入,保持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

    高中学生学习的是基础性素描。基础就是不断的重复训练,巩固加强的过程。其本身的可变性不大,并且其中穿插了许多的理论知识。学生对于一切的理论学习都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很多学生在高中前很少接触或者没有接触过素描,对于这种全新的领域感到十分陌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再简单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困难的。教师要尽快消除这种恐惧心理,可以从学生熟悉的领域入手,找到知识相通的部分,将学生带到素描学习的情境中。例如,笔者在讲解透视知识时,就先将数学中的图形找出来,让学生用几何学的知识去分析,和素描中的图形进行比较,使学生自己根据比较结果总结出透视原理,再在其他数学图形中举一反三,巩固学习。那么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了枯燥的透视知识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素描学习领域,产生兴趣。

    很多教师认为正确的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使学生少走弯路。但是忽略了理论和实践是共同进步的特点。往往在学习初将理论架起得太高,使学生变为“眼高手低”,理论得不到实践的肯定。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怀疑理论的可靠性,使学习陷如混乱。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绘画技能的掌握情况来逐步深入地讲解理论知识,甚至对于同一个理论,也可以在学生不同阶段采取不同形式的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例如:笔者在讲解圆面透视时,刚开始学习时,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列队看齐为例子,让学生观察前后同学,找出视线和面积大小的关系,建立初步的圆面透视概念;深入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圆形的纸片,用小圆片的上下左右移动来揭示圆面透视变化;在学生技能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以讲解较专业的理论,让学生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学习素描绘画。

    教师在学生学习理论时,减缓理论学习的坡度,使学生逐步深入,配合技能着提高,共同进步。这样可有效地降低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排斥感,消除厌恶心理,使之体会到学习理论的兴趣,从而保持住学习素描的兴趣。

    三、学习中多鼓励,正面引导,升华兴趣

    在素描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素描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到不同的学生,他们的能力及学习兴趣的强度都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挥正面引导的作用,用积极的情绪不断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能克服困难,继续学习。例如,我在对待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时,就多找寻他画面中优秀的东西给予鼓励:“这个部分画的很棒啊,只要在其他部分稍微注意下,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了!”多发掘闪光点,弥补不足。这样学生即使已经没有兴趣画了,听到老师的鼓励就会信心十足,认真去完善画面,弥补不足,不断努力。时间久了,这种信心就会转变为对素描学习的持久兴趣。

    另外,很多学生在开始学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没有明显的进步,陷入了瓶颈,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时教师要稳住学生的情绪,使其静下心来思考怎样才能有所突破。这种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创造,使其在绘画中找到新的追求,更高的目标。教师在学生突破瓶颈时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使学生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成果,展示出优异成绩,从而升华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素描。

素描学习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74-1

生活中,当我们睁开眼睛见到的每一样物品都离不开美术。美术是追求美并表达美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如果没有美术,世界就会变得简陋而枯燥。素描是美术的基础。将要进入素描学习的人,都会想到这样一个话题:“素描学习对我们有什么帮助?”这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第一,素描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训练过程,它所起的作用,要随着学习的进步逐渐表现出来。素描学习是阶梯式的,我们每完成一个学习阶段,就能掌握一部分技能,就能使用这部分技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比如,我们学习了素描的“线条”技巧,就可以用它出版教室里的黑板报,装饰我们的家庭。第二,素描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每个人在学习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侧重,比如,有的同学可以通过对自然的仔细观察,描绘出“第二个自然”;有的同学会关注自身的体验,传达出自己的“情感世界” 新课改要求现在的教育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引导,只有通过学生吸收才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化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真正使 “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一、理解学习意义,以学习动机提升兴趣

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也是各种造型艺术的基础。所有绘画手法都离不开它。练习好素描可以帮助你提高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磨练一个人的耐心。无论是哪方面的设计课程,都必须以素描、速写为基础的。素描主要是作为美术教学的基本功训练手段,它以锻炼整体地观察和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动态、空间关系(包括明暗、透视关系等)的能力为主要目的。有人说,我的孩子既不想做画家也不想成为设计师,学素描又有什么用呢?我说学素描能培养美感、陶冶性情和加强艺术修养。你不会信,因为这是大话。我就从小处说些学素描的好处。

1、通过对几何体的观察和绘画,能让孩子了解透视,培养孩子的立体感和空间想象力。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互补。如,初中数学的立体几何,不画出图形,心中已有立体图形。

2、画好素描注重观察方法和比较。从中锻炼了孩子的眼力和比较能力。

3、培养孩子的细心和耐心。

4、素描方法是从整体入手到局部深入再到整体。整体和局部,宏观与微观,统筹与安排等有异曲同工之秒。这个方法不光可以用在素描中,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处理问题也和重要。

二、理论学习逐步深入,保持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

学生学习的是基础性素描。基础就是不断的重复训练,巩固加强的过程。其本身的可变性不大,并且其中穿插了许多的理论知识。学生对于一切的理论学习都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很多学生在高中前很少接触或者没有接触过素描,对于这种全新的领域感到十分陌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再简单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困难的。教师要尽快消除这种恐惧心理,可以从学生熟悉的领域入手,找到知识相通的部分,将学生带到素描学习的情境中。例如,笔者在讲解透视知识时,就先将数学中的图形找出来,让学生用几何学的知识去分析,和素描中的图形进行比较,使学生自己根据比较结果总结出透视原理,再在其他数学图形中举一反三,巩固学习。那么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了枯燥的透视知识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素描学习领域,产生兴趣。

很多教师认为正确的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使学生少走弯路。但是忽略了理论和实践是共同进步的特点。往往在学习初将理论架起得太高,使学生变为“眼高手低”,理论得不到实践的肯定。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怀疑理论的可靠性,使学习陷如混乱。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绘画技能的掌握情况来逐步深入地讲解理论知识,甚至对于同一个理论,也可以在学生不同阶段采取不同形式的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例如:笔者在讲解圆面透视时,刚开始学习时,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列队看齐为例子,让学生观察前后同学,找出视线和面积大小的关系,建立初步的圆面透视概念:深入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圆形的纸片,用小圆片的上下左右移动来揭示圆面透视变化:在学生技能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以讲解较专业的理论,让学生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学习素描绘画。

三、学习中多鼓励,正面引导,升华兴趣

在素描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素描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到不同的学生,他们的能力及学习兴趣的强度都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挥正面引导的作用,用积极的情绪不断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能克服困难,继续学习。例如,我在对待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时,就多找寻他画面中优秀的东西给予鼓励:“这个部分画的很棒啊,只要在其他部分稍微注意下,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了!”多发掘闪光点,弥补不足。这样学生即使已经没有兴趣画了,听到老师的鼓励就会信心十足,认真去完善画面,弥补不足,不断努力。时间久了,这种信心就会转变为对素描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师在学生突破瓶颈时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使学生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成果,展示出优异成绩,从而升华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素描。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当代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素描学习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素描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1 师生同参与原则

在素描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教学不是生搬硬套,照本宣科,素描教师应该是一位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交流,相互评价,形成一个教学活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对话交流活动。素描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也没有完全规定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也是教师自由安排,师生共同参与原则可以使学生放松心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教师在教学要多鼓励学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告诉学生素描没有固定的答案,更没有规定什么是正确的、错误的。鼓励学生发现素描艺术的特色,例如像线的表现,有哀婉敏感的莫迪里阿尼,也有粗犷的坷勒惠支、雍容娴静的安格尔,还有凡·高神经质般线的旋转,不用角度都可以发现艺术的个性。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相对话,坚持师生同参与原则,共同感受素描艺术的冲突和融合,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还间接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1.2 注重文化原则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繁荣的家庭,56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一格的文化,民族文化在艺术中的体现是淋漓尽致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乡间文化、民俗文化等在知名的素描作品中都是常见的,但是中国素描艺术中文化的并不是直观可见的,多数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例如在素描线条的运用中,艺术家们追求的是用线的归纳和提炼,素描线条中主要是通过浓墨、烘染等方式来展现艺术家如何进行造型,怀着哪种素描思想的。素描文化内涵的渗透是艺术效果的直接表现,也是艺术领域追求的较高目标。素描教学中合理运用注重文化原则,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

1.3 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我国历史上的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中运用启发性原则。如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素描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师要以身示范,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只有学生自己想学知识,好学知识,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素描想象和思维推理,培养学生正确的素描思路,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1.4 人文关怀性原则

早在人类文明初期,美术就成为人类最早的传递信息的媒介,人类用绘画的形式进行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关于艺术的表现力契斯恰科夫这样评论:“艺术是充实的,完美的。不是自然的翻版,是心灵的产物,是人的精神,其本质是反映世间的崇高侧面……”这种艺术观念应用到素描教学改革中,拓宽和加深了人物展示的内涵,加强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艺术性和灵感性。目前,我国高校的现行素描教育教学中过分强调照本宣科、强制训练,学生学习素描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完全与艺术的本身特性相违背,艺术追求的是自由、创作、发挥、灵感,试想学生由于学习时间长,无比枯燥,还怎么能产生灵感呢?可能产生的只是厌倦乏味感!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强调人文关怀性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也有助于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考虑到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情感认知。

2 素描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2.1 把握好素描课的教学目标

高校素描课教学首先要明确开设素描课的教学目的,即知道怎样培养学生和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确定教学目标是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大学教育不可能让同学们都掌握所有的美术艺术技能,也是就说目标不是培养全能人才,而是培养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的理论、技巧和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思维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第二,素描课是一门较枯燥的课程,很多学生不喜欢素描课,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上课的时候甚至只是机械地拿着画笔生搬硬套。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同时素描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大学四年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大画家,主要是通过这门素描课程教学,让学生基本掌握一种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 素描课教学要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转换

素描教学过程是一项具体而复杂的过程,20世纪教学模式的主导是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式”教学模式以及其弟子实践和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如何学这一方面的重要内容,侧重教师如何教,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素描教学的内容丰富,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同时,在教学模式的选择过程中,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储备不同对教学模式的选择也不同,教师不能从主观出发武断地选择教学模式,素描课教学模式的选择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

2.3 素描课教学中加强文化理论知识的渗透

素描教学是在艺术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景物写生,艺术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从教学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成一般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美术院校的学生大多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接触了美术,这是一般思维形成的过程,也是造型打基础的过程。但是步入大学之后,一般思维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大学教育的需要。其突出表现在:“不了解中外美术家的生平、作品、风格、人格,不会处理虚与实、曲与直、整体与局部关系,不会观察形体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不会夸张和衬托景物之间关系。”这些表现都说明对艺术的实质缺少文化理论知识。目前,高校素描课堂上往往是张张素描作业的完成,学生常常是完成任务为主,神情更是麻木,教师要加强文化理论知识的渗透,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新的视野,新事物的出现才能激发学的艺术思维,素描的灵感也才能不断地出现。

参考文献

[1] 颜铁良.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素描学习论文篇(7)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深入展开,与之相应的高等师范教育应针对这一改革的要求,培养能适应中学教学需要的人才。素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同样面临着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冲击。目前我国高师美术教育在这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目标不明确、重技轻理、教学内容狭窄、课程安排与中学课程需求相脱节等。素描课程也不例外,这样培养出来的师范生很难胜任对美术文化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中学美术教学。总体上讲,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高师美术专业素描教学主要采用前苏联契斯嘉科夫素描教学体系,至今,高师美术专业素描教学改革实践基本上未发生根本的变化,还是沿用契氏的教学体系和观念[1],这显然不符合新时代培养人才的要求。高师素描课程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美术教育人才的需求,配合中学新课改目标的实现来培养高素质的高等师范美术专业学生,这就有必要完善和改革素描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课程内容相结合,以适应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提高高师学生核心竞争力。

1 打破重技轻理的模式,增加理论知识的学习

重技轻理的教学模式,虽然使学生的素描技能有了提高,但导致学生的艺术修养尤其是理论修养方面欠缺。理论知识的欠缺不仅限制了学生素描技法向高层次发展,也制约着学生未来教学能力、创作能力的发展。所以高师学生在学习素描技法的同时,有必要增加理论知识的学习。

1.1 增加理论知识的学习能提高高师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高师素描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大多仅凭个人经验,内容多是如何具体处理画面效果的技法指导,很少运用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去启发引导学生,学生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不能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形体,其结果是素描教学内容在不断深化,而学生的创作能力却不能有效提高,导致学生的画面效果缺乏个性和内涵,且对素描本质理解片面。素描不仅是一项技巧性的绘画,也是作者心灵深处的诉求,作者可以表达美好的情愫、思想和理念,线条和调子等只是实现这种表达的手段和方法,而不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样,素描的创作也需要画者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这些艺术修养来自美术理论,而仅仅被动地依赖于教师传授技巧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相对就显得薄弱。由于缺乏个性,导致创作水平相应较低或甚至根本无法进行更高层次创作。理论指导实践,学生正是因为缺少了深厚的理论知识,才会在实践创作中陷入困境,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无法产生,只能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和模仿,其结果是一批匠人复制出另一批匠人[2]。所以在素描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强理论教学,使学生在获得较强的造型能力的同时,也具备系统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作能力。

1.2 增加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培养高师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美术专业学生是未来的美术教育者或工作者,在重技轻理的教学模式下,有些毕业生到中学后,只能画不能讲,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及文化修养等方面不适应中学美术教学的需要。新课改下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有: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领域的内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内容分为: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五个模块[3],这些内容都少不了理论知识的应用。只有理解了的事物才能真正的认识,有些高师学生到了大三还不知道透视的基本知识,何谈对素描的真正认识?而现代艺术求新求异范围宽泛,有关视觉和触觉造型的美术活动都被列入了学科内容,使素描学科涉及到越来越多的新形态,构成了素描的多样化特征[4]。如比例关系、形体透视规律、光影变化规律、明暗变化规律、虚实对比规律、构图规律;解剖知识、点、线、面、黑、白、灰等知识,以及组合意识、抽象意识、设计意识等问题,这些知识主要偏重于理论讲解,目的是使中学生获得对造型形式和规律的理解,学会认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美感,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而不是教他们多么严格、多么专业的素描技法。中学的美术课并不是专门为有志从事美术专业的人而设置的,当然并不排斥这方面的促进作用,但如果过分强调,就偏离了全民教育的总方向,违背了美术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根本目的[5]。蔡元培先生曾说过:“不是为了培养多少天才的艺术家,而是为了艺术的社会化、大众化和生活化。”美术师范学生肩负着普及国民审美文化修养,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中国未来国民的艰巨使命,课程必须要体现美术专业师范性的特点,不能与美术学院或者设计学院的办学方向相混淆[6]。面对中学美术教学实际,高师美术专业若想适应中学美术教学需要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就不能仅局限于技能知识的掌握。因此,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加强理论教学,可使学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既能灵活教学,又能独立创作。

2 拓展教学内容,增加素描欣赏教学的学习

审美教育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说:“人们每天瞻仰完美的艺术作品,不知不觉中精神蒙其涵养,情感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他还说:“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而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其他课程难以替代的[5]。

中学美术教学不仅仅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绘画技能,更应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而培养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美术欣赏课自身的特点,无疑欣赏课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学素描教学中,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感受美、认识美进一步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而不是对学生表现结构素描、光影素描等技法的训练。高师素描教学也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适当增加欣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素描作品,按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进行讲解。通过欣赏优秀素描作品,会使学生逐渐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并可通过学生课堂阐述、撰写学习心得或学习感受等方法,对作品进行评述,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融入教学之中,达到审美能力的提高,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将会适应中学美术教学,建立更完善地教学方式。

3 合理安排素描课程内容结构,增加速写练习

作为美术师范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的能力,也应具有一定技能方面的专业功底,高师教育培养出来的中学美术教师在从事普及性中学美术教育的同时,还要指导中学生开展课外美术活动及绘制宣传画等工作的能力。因此,在适当增加素描理论和欣赏教学的同时,技能方面的基础训练也不可缺少。素描技法教学中,速写属单色素描的范畴,常用以记录生活,为创作积累材料,渗透于绘画的各门类教学过程之中,高师专业在素描课中开设速写内容有以下必要性:

(1)适应中学美术新课改的要求

目前高师素描的练习仅限于光影素描,当然高师专业开设光影素描的练习是必要的,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它是训练学生造型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且富有表现力、创造力和审美价值。但是中学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虽然他们都是实施美术活动,但在中学基础美术教育中技法训练只是全部美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在中学美术有限的课时中,中学生不可能达到光影素描或结构素描的绘画要求,况且这种基础性强、高素质、强能力的表现方法也不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美术教育应给予学生信心及适当的表现技巧,不可过分强调“形”、“明暗”、“结构”等的训练,应允许他们适当自由发挥其内在潜能,可凭性情横涂竖抹,任意发挥,直抒胸臆,在绘画过程中允许写实、变形、抽象并存,这样才能起到开发其思维的作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速写就是一种运用简洁洗练的笔法,快速概括出物体造型,简明扼要地表情达意的绘画形式,具有简洁性、概括性、夸张性、甚至趣味性等特点,且不需要光影素描漫长的训练时间,是中学美术技法教学中较为实用的练习方法之一。这也符合了中学美术培养目标――不能为了培养画家而学美术技能,重要的是以美术教育造就具有科学、文化、艺术和初具实用技术素质的未来公民。

(2)提高师范生的速写创作能力

高师速写教学,能够扩大基础教学的探索性,也是一种最直接体察生活与感受生活的方式,是学生生活与创作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在教学中适当增加速写教学,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绘画语言和个性语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及创作的能力。因为速写是创作的最初体验,是由造型训练走向创作的必然途径。从创作过程来看,速写是创作的准备阶段,是作者和自然的对话,是生活的体验。如叶浅予笔下的《》,是艺术也是对生活形象直接的启示,简练的几笔就勾勒出了街市无聊的生活状态[7]。学生通过速写能更好地发掘生活的真实美,激发其创作的热情和灵感,通过速写使学生对美的形体、美的构图、美的意境进行判断、选择、加工和表现,也就是说,速写是一个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与美术创作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应立足于师范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学课改的实际相结合,适应中学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合格的中学美术师资为目标,改革和调整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

参考文献:

[1] 王裕亮.高师美术院校素描改革实践与创新意识的同步性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01):7375.

[2] 张玉奎.加强素描理论教学 完善美术教学体系[J].成功(教育),2007(06):75.

[3] 高明.美术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顾森毅.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高师素描学科[J].艺术百家,2003.(04):127.

素描学习论文篇(8)

写意人物画虽然自古有之,但发展缓慢。真正的变革也是在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绘画艺术的大量涌入,强烈的冲击着传统中国画,写意人物画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人物画家们将西方科学的造型观融入到写意人物画的笔墨当中,奠定了写意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方式即写实主义的造型表现语言方式。在继承徐、蒋体系的继续发展下,今日的写意人物画无论在材料、技法、风格、形式、题材等方面可谓五彩纷呈。然而随着素描在意笔人物画中的不断运用一些质疑的声音也开始浮出水面。中西方文明的差异孕育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一味的将西方素描因素带到中国画中是否合理,在我自身的学习过程中也感受颇多,这其中很多的初学者都陷入了追求造型的准确性而忽略了笔墨的表现性。素描在我们一开始学习绘画的时候就被定义为绘画的基础,在接受早期的素描基础开始老师就教授我们焦点透视、空间、光影等等“科学的方法”,在无数次反复的训练后我们掌握了这套方法,然后有了基础的我们开始学习更多的画种,对学习油画、水彩等西方绘画的同学来说素描作为基础无可厚非,但对于学习传统中国画的我们就不禁要问了素描是基础吗?因为传统中国画家是没接受过素描训练的,但他们都画的很好,经典层出。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禁要问素描还要不要学?我们要学习,但要融入到你的意笔人物画中,在我学习的过程中就深受其害,越是明暗体积画的好的越是难以将其转换成笔墨表现出来,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国画后对学习素描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素描与笔墨有何联系,单纯的以为学习素描只是让人物形象更接近客观物象,追求“真实”的再现客观物象,这种时候以前的素描训练反而极大的束缚了笔墨的发挥。因为我们对传统中国画的学习,就不能完忽略了中国画的审美趣味,从审美的角度讲,中国画中的笔墨是放在第一位的,用笔用墨的把握程度是衡量一个画家的专业水平的高低的标准,文人画中酣畅淋漓的用笔用墨便是其备受推崇的原因之一,也因此有人提出将素描带到中国画的教学中是错误的选择。徐悲鸿曾说过:“我学习素描是为了更好的画出中国画。”今天的我们也一样,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怎样将素描很好的融合到意笔人物画里是我们最先要解决的。首先,我们要明确素描中哪些因素是我们该学习的,在教学中不是一股脑的要求光影、体积、黑白灰的到位,这些因素在运用融入到中国画中后与中国画的画理画论完全是相悖的,虽然时代的进步和开放令中国画的形式变得多种多样,但完全背离传统画理画论的约束也不用称其为中国画了。意笔人物画中的形象通过笔墨在宣纸上进行表现是与光影、体积没关系的,素描中的黑白灰与中国画中的黑白灰也不能同日而语,简单的举例来说,中国画中的‘黑’从画面的层次来说是处在最前面的,而西方素描中的‘黑’在画面中的位置是在后面的。那么素描中的那些因素是可以学习的呢?在我看来对于意笔人物画而言,早期的素描训练一定要带有目的性,这其中可以学习的因素有很多。素描的整体关系、结构解剖、科学严谨的造型及深入刻画的能力都可以借鉴与学习,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锻炼学生面对物象时的感受怎样在画面中表现出来,人物形象的形神怎样表现,怎样有别于西画的素描,怎样能让素描的训练帮助笔墨在宣纸上的表达等等,这些都应该在中国画专业的学生最初进行素描训练时所提到的。具体应该怎样进行中国画的素描教学,我觉得第一不能丢掉传统中国画的精神,保持中国画的专业特点,然后多以线性素描和结构素描为主要教学对象,但不是简单的抛给学生就够了,虽然线性素描和结构素描在中国画专业素描教学中也得到了运用和肯定,但我觉得这些还不够,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提炼,中国画一直被视为线的艺术,意笔人物画也不例外,在这些素描中线的表现要求更加准确和概括。因为当你在宣纸上进行笔墨创作是一旦落笔是不可修改的,怎样让一根线条既能表现结构穿插又能发挥出笔墨该有的表现力,这就要通过我们不断的练习来把握了。

要有别西方素描中理性的塑造加入主观的情感,要学会主动的参与和取舍,将画面中的主次通过刻画程度的不同来区别主次逐步用线条的疏密来代替,挖掘内在的结构,这样用毛笔表现在宣纸上的线条就不会那么单薄空洞,西画中的面和面的关系、明暗的关系、前后穿插的关系在中国画中都得通过几条线来表达,可见线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国画的素描是建立在传统的造型观上的,不仅要以线造型还要讲求用笔,不是一遍一遍涂抹塑造,而是突显感受,记忆形象,疏密虚实、粗细变化都要有,感受铅笔的用笔和调子如毛笔般在宣纸上行走的感觉。尤其在写生时,因为对象是客观的,所以写生是往往容易专注对象而忽略画法。长期以来笔墨被认为是中国画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所以在中国画的素描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所体悟,要带着笔墨观去画素描,不是简单的练造型。由于老一辈画家们为了改良中国画所倡导‘洋为中用’,我们接触到了现在的西式造型观,从早期的素描基础训练到现在,我们都是这样一种造型观。为什么矛盾?因为笔墨是中国的,造型是西式的,不能很好的相结合。传统绘画的造型观是从师造化而来,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是之似”,拉开了与对象之间的距离又把握了对象的特点,这样笔墨也就得到了极好的发挥。如今一些画家极力寻找个人风格,为了服务市场作品风格一成不变,但教学中学生自己要始终保持理智。其个性突出,作品新颖,可学,但要追其源头,而不是赶时髦,分析其作品的来龙去脉,学其好,去其糟粕,尊重感受,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阅历、人生积淀的积累,不同时间段是不同的感受,作品呈现的面貌也应有所不同,具备了这些因素方能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袁武著《当代中国画艺术论著--旨藴文质》,出处: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7月.

素描学习论文篇(9)

素描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具有单独作为一种绘画方式的另一面,自成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学院美术教育中,素描因为其基础性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现在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基础,不利于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甚至认为素描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对各个层次、不同专业的美术人才的需求激增,美术教育急速扩张,从而入校新生的总体专业水平有所下降;基础素描课程的课时量有所缩减,教师在学生个体上花费的教学时间明显减少。面对这样的困境,当务之急是对素描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调整,拓宽现代基础素描教学的思路,给乏味的基础教学增添活力,使素描能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素描架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这是构建现代素描教学模式的根本。

一 从艺术素养入手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

在素描基础教育中,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传统的素描教育偏重实践而轻理论,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往往把技术水平作为衡量自身素质的标准,非常漠视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的提高,甚至以为“技术”与“理论”之间是相悖的。过分专注学生的技巧性训练,不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容易使他们对一些艺术产生成见甚至抵触和排斥不同类型的绘画形式,导致他们以自己所学到的具象写实和传统理性思维来衡量各种绘画流派从而产生错误。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技能的获得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素质教育成为主流。为了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教师可以打破教学常规,从源头文化开始,把学生原本需要在素描学习中获得的对审美思想、美学思潮、艺术发展规律、艺术创造的特点的认识,提前到学习的初始阶段或与学习过程并进,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能目的明确地进行学习和研究。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其底部应该由人文学科来支撑。

学生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很大程度上需要眼界的开阔,基础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宽广的美术层面上找到一个可以依托的“点”。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艺术理想的实现不能只依靠技能,还需要艺术理论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素养的深厚积淀。

二 强化基础理论教学

绘画是一件需要动手的事情,因而很多教师都喜欢在画室里摆静物上课。但是,一些教师极少向学生讲明应怎样观察和表现物体,只是简单地讲一讲“三大面五大调子”,就要学生开始实践。这样,学生由于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画面,往往无所适从,只好迷失于画面中,依葫芦画瓢,照抄对象。由于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对画面没有控制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也感到茫然,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厌倦心理。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素描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感性上。如果在课程开始阶段就通过鉴赏、研究、分析名家和优秀学生的素描作品,把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不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素描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能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品,主动地把握画面。边分析作品边讲解理论的教学过程是极有活力的,这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面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形式美的想象感悟能力和创造性地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

三 注重学生的艺术特点

长期以来,基础素描都遵循以写实为主的固定教学模式,整个素描教学偏重于技术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因素,使得学生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的素描学习中只知道机械地再现客观事物,无法在画面中加入个人的感受和想象。

素描学习论文篇(10)

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一直被我国各个艺术设计院校列为重中之重,它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培养设计能力和思维,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环艺设计或者动漫设计等领域的思想和技巧大部分是从这一基础课程获得的,对于一个合格的设计师来说,设计素描是从事艺术设计活动的起点。因此,学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发源地,自然要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高级人才的任务。由此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设计专业素描课程需改革创新”。在我国的艺术高校中,设计专业有两种基础教学,一种是绘画基础,另一种是设计基础,在这两种基础学科中,我们通常会把绘画基础作为一切设计学的基础,绘画的训练对于素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从当前的高校教学模式可以看出,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素描设计进行教学,他们把素描局限于再现技能、技巧的基础训练,他们普遍采用的是源自俄国契斯恰柯夫的素描教学教育模式,强调结构,重视光影,重视长期作业的研究等。本文以以下几个重点来阐述设计素描的重要性和课程设计,希望可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1 设计专业素描课的创新理念与具体体现

1.1 设计素描是基本素描的进阶与提升

基础素描是绘画和设计的入门,任何有关艺术设计的行为都要以基础素描开始,基础素描比较好学,从画静物开始,从最开始的新鲜感到最后的枯燥,再到每一次进阶都越来越困难,基础素描需要长期的练习和观察。基础素描去掉了色彩,保留了物体的形体光影,目的是帮助你如何用美术眼光看事物,体会如何把现实的画面转变成纸上的画面。所有实物都可以概括为由点线面体方圆棱角等基本集合体构成的。光影的变化体现了物体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技法也是在模仿开始,体会各个不同的画家各种处理方法、笔法、调子,然后用在日常的写生素描中[1],让绘画技艺快速提高。而设计素描并不是单一的复制,而是需要设计师利用其本身灵感进行再创新。通常设计素描技巧应用于实际设计活动中,几乎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要有一个设计雏形,在雏形确定后再被做成实物,因此设计素描在美学和基本生活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因此也就成为了基础素描的进阶。

1.2 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注重创新精神的发展优势

在设计素描课程中,传统的课程已经不是能满足于现在社会的艺术文化需求。上文说过传统的课程文化介绍,由于教学方式的保守性,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现在已经露出了弊端。扎实的基础是创新的根本,传统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创新思维一再受到重视的今天,在设计素描课程中强调创新精神已经势在必行。当前设计素描课程实行过程中,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在设计专业素描课中进行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设计素描是不断铲平转化为使用物品之前的造型图,在创作主题中不断的融入自己的创作理念,并且要去了解自身思想的欠缺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产品的用途,还要考虑到大众的审美需求,将美的意识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由于作品中融入了很多自身和公知的思想,因此在设计素描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在设计素描课程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创新精神教育理念的提倡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2 设计素描的主要特点

2.1 设计素描是设计与素描的有机结合体

设计素描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表达产品设计概括的要素之一,为产品设计蓝图,以线条和结构为主来画出来的素描。设计是一项有目标的造型活动,涉及众多知识及运用,在设计素描的基本完成之后,设计师要把形态的理性和技能要素表达清楚,因此在设计的思维上,要有大脑和视觉的协同训练。这样才能抓住设计灵感,配合素描的基本功底,形成由大脑,眼镜,肢体的行为来完成设计素描。设计与素描因此成为了设计素描的有机结合体。

2.2 设计素描需要积极的激发想象力

在设计素描过程中,想象力成为了我们在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可以理解为我们在设计素描中的必备能力[2]。而且在设计素描的定义中,设计素描主要是通过欣赏经典的艺术作品,创造出具有时代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由此在体现时代价值过程中,设计素描课程需要将作者的想象力发挥到极限,既要符合主流审美的发展,更要将自身的艺术灵感融入其中。设计素描课程殛需艺术工作者发挥其充沛的想象力。

3 利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设计素描的学习

3.1 设计素描需要培养的理念和技能

设计素描是一种现代设计的绘画表现形式,因此需要培养一种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来认识形态,以便形成具有冲击力的艺术形象。由上可得设计素描需要培养的是一种具有形象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创新理念,随着设计素描形式的复杂化,常规素描注重结构的理解成为了设计素描的必备基础技能。设计素描需要进行事物的仔细观察,因此多接触自然,多做速写练习和构图练习也是培养专业技能的重中之重。

3.2 如何有效的进行设计素描的学习

在设计素描的学习中,除了传统素描的基础一定要打好以外,更要重视设计素描中的创作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去积累各方面的材料,学习各类人文地理知识等也是重要的一项。在设计素描的学习中,主要是培养自己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3],运用各类思维让自己的技术和精神境界不断的提高,从而拥有更好的想象力和设计灵感。设计素描的训练要脱离传统的训练方式,用崭新的思维去完善素描的内容。注重思想境界的提升和灵感的碰撞,对于设计课程的要点要更加深刻理解,正确的把握设计素描的内在的韵味和需求。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同时要形成正确性的审美观,这样才可以全面提高设计素描的学习效率。

4 结论

在设计专业素描的改革与创新中,无数学者以及教育家提出很多建议以及很多改良的方法方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设计素描同样强调扎实的艺术基本功底,创新的艺术思维和想象力。本文结合现实生活中设计素描的学习状况,加上自己的一点见解,进而提出一点浅见希望能够对设计素描教育课程的提升提供一点助力。

参考文献:

[1]邱晓岩,李南,王刚.论设计素描中的“创意造型”[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上一篇: 中国会计文化论文 下一篇: 科学论文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