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水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1 09:51:36

建筑风水论文

建筑风水论文篇(1)

2外来的“和尚”也许会念经

既然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来理解风水学,不妨以外来的“和尚”的认识来理解,用更加现代、简洁的解释更通俗易懂一些。英国传教士伊特尔《风水、古代中国神圣的景观科学》中写道:“在我看来,风水无论如何是自然科学的另一种名称。”伊特尔对古代风水元素中的“理”、“数”、“气”、“形”,归纳为“自然法则”、“自然数值比”、“自然气息”、“自然外形”。通过四个角度解释了风水所依据自然的基本面貌。同时,伊特尔也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风水发展中的遗憾:“在一代代的传承中,不再通过实践分析来解剖自然,或者真正科学性的研究一直未得到应有的地位”。简单的来说就是初级的、淳朴的认识没能以实验来推导,而是以一种经验的逻辑来无限的推广,是一种没有发展成熟的古老学科。日本学者郭中端在《风水:中国的环境设计》中指出,在中国的农业文明中,人们的生活、耕作、收获与天地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这种天、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局限于克服自然界的影响,进行再创造,而是逐渐的产生了对天地万物的信仰和向自然学习的一种生活态度。如果抛开风水理论,就很难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真正奥妙所在。关于风水,我们除了想古人学习有用的东西之外,在风水诞生之初的一种向自然学习的态度,更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一个地道的中国通。他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谈到:“中国人不仅根据天象来占卜,也相土或风水来卜地。风水产生的深远影响,已比占星术更为近代学者所注意。风水与占卜不同,从罗盘发明,可以认识风水的重要性。在许多方面,风水对于中国人民是有益的,如它提出种植树木和竹木以防风,强调流水近于房屋的价值。虽然在其他方面十分迷信,但它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成分,遍中国农田、居室、乡村之美,不可胜收,都可藉此以说明。”李约瑟谈到了风水对于科技的贡献“当欧洲人甚至连指向性都还没有听说过时,中国人就已在为磁偏角的起因而操心了”,肯定了风水的确在很多方面对于人类史有益的,也清醒的认识到它存在说不清的迷信,并且出人意料的从美学的角度来衡量的风水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同样是封建社会,欧洲的中世纪城市,逐步自然发展到了一种有机的城市尺度,场所的感觉适宜人的心理及尺度,但是这是一种自然的发展结果,并未有过实际系统的研究,而在中国在探究居住环境领域却形成了一套相当实用的理论,同时这种理论与儒家、道家思想的结合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美学,比如我国的古建筑群的布局,古典园林,都有着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牧尾良海对风水的定义:“当人们在构筑都城、住宅、坟墓等建筑物时,对构成所择地点环境的大地自然的形式、方位,流泉的有无以及它的形态,地表下的精气(龙脉)的优劣吉凶,整个局面的阴阳调和程度等,进行观察判断,寻求各种条件尽可能优良的佳境胜地,包括上述种种理论和方法的思想的体系,即是风水思想。”牧尾良海的这一定义,把握住了整个风水的思想。

建筑风水论文篇(2)

1.1从选址建筑设计风水学解析

原则一:依山傍水原则。对生活环境追求安全、稳定、可靠是人类寻求生存基本的愿望。因背有山有靠山,面有“S”型河水环绕,有水源滋养。这种有山有水(而且要好山好水)较适合生存,所以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的选择。自古以来人类往往容易汇集这种地理环境生存,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的源泉,依山傍水是中国风水学的最基本原则之一。清代姚延銮在《阳宅集成》卷《丹经口诀》中强调“阳宅须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骨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在旺门庭。”也就是说这种背山面水易使人得到生存,易于生存便易于产生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最后得到物质经济文化的繁荣。这里必须强调的选址讲究依山傍水原则时,同时要避开强地震带上、火山周围、海啸堤堰边、劈山山脚下、飓风经过带等自然灾害将要发生的明显地带。原则二:选址应该避免直接前后或左右接邻寺庙、医院、礼堂、祠堂、监狱、水坝下游……俗话说,寺庙前后事必多,按现在心理学来说,谁也不愿意每天面对寺庙、医院、礼堂、祠堂、监狱、……长期居住必然会影响居住者的身心负担。除商业用房外其他建筑不宜设在小路的尽端或者丁字路的中心点处,这些不合理之处就是因为他们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长期会给人们带来心理压力,从视觉上看也是符合心理学,因为所有的车辆、行人都笔直朝建筑而来,可能造成心理恐慌,必影响居住人的工作与心情。原则三:选址应环境优美,但必须与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相结合。就比如说美国的大峡谷环境优美,但不适合居住,因为那个地方没有任何物质经济文化。故选址不但要环境优美、而且还要要求地理位置交通发达、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满足建筑的经济文化一定的需求,古时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典型的案例,其原因就是在于怕人文环境影响孟子的身心教育;原则四:建筑选址不能选在核电站、变电站、高压电塔、电信收发站附近、大楼玻璃幕墙、水镜面、天桥、菜市场……附近或接邻容易带来磁场干扰、光污染、噪音、空气等污染,这些容易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原则五:对地质、水质的讲究。自古以来就有风水师亲临现场相地,用手研磨、用嘴嚼尝泥土———挖土井察看深层的土质、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其实却存大道理。因为地质、水质决定人的体质。其对人的影响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土壤中含有锌、钼、硒、氟等元素属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这些微量元素在太阳光的作用下放射到空气中,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山海经》也记载了不少地质与身体的关系,特别是由特定地质生长出的植物,对人体的体形、体质、生育都有影响。第二、潮湿的地质,会导致人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潮湿的地方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是产生各种疾病的根源。第三、磁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强烈的磁场可以治病,也可以伤人,甚至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弱。中国很早就认识了地磁,战国时就有了司南,到宋代已普遍使用指南针。风水师常说巨石和尖角对门窗不吉,实际是担心巨石放射出的强磁对门窗里住户的干扰。第四、是有害波的影响,如果在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双层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复杂的地质结构,都可能放射出长振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旋晕、内分泌失调等症状。第五、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典型的少,云南省腾冲县是典型中的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但无生命存在,飞禽走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后经科学家调查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氢的巨毒物质。如在这样的水源附近是不合适作为建筑选址的。但中国的绝大多数泉水都可以用于生活,由于泉水是通过地下矿石过滤的,往往含有钠、钙、镁、硫等矿物质,以之口服,冲洗、沐浴,无疑有益于健康。风水学理论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这条原则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1.2建筑形体及建筑坐北朝南朝向、门窗朝向风水学解析

建筑形体上分析:中国古代易经曾提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是一样的,从北到南,土壤是从黑土———黄土———红土。建筑外观形式也呈现各地域文化的特色。中国现存的建筑都是因地制宜。西北干旱少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采取干阑式竹楼居住。北方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为住宅,便于随水草而迁徙。中原、华南、华北但是大体上是一致的,基本都是木构架斜屋面坐北朝南为主,赋有中国特色古建筑文化代表。建筑坐北朝南位置、门窗朝向分析:

(1)我国处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归线(北纬)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便于采取阳光。因此,古代把南视为至尊,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北为阴,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门窗开的位置是根据其各种具体的地理环境采光通风及避开夏季阳光直射。

(2)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季节型气候。冬天有西北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坐北朝南的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性情,安居乐业。寺院和道观正是看正了这一点,均将庙宇建在了背靠青山,面临绿水的深山密林之中。而这里面正含了这科学道理——————背(北)靠青山,冬可挡住凛冽的寒风,夏能迎接清凉的南风。潺潺溪流提供了必需的水源,深山密林又营造了清新的空气。

(3)自古以来我国的主要外患均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因此,在中国人的心理上,常存有要提防北方的心理。这一潜意识的心理防范,逐渐的对朝北开门形成了一种心理的负担。所以,房屋不坐南朝北,是有其原因的。当然,若是把门开朝北,。这也是不开“北”门的另一个因素。

1.3建筑细节水学解析住宅篇

(1)入户门原则开门忌讳见堵见梯,比如见近距离山(假山)、上下楼梯、虎头(另一座建筑物的尖角或者特殊的建筑物)门前有堆积物……气流容易受堵,有一种压迫感存在;开门不可直通到底到底,与后门不可相穿,也就是不可同处于一条直线上;入户有整洁清爽的门面,能带给人一个好的心情……传统风水主张入门:1、开门见红,红色的屏风、图腾给人一种喜气洋洋、温暖如春的感觉;2、开门见绿,科学已经证明绿色的视野最大,也能使整个空间充满生机,给予一种盎然生机勃勃解除压力,“生”指生机茂盛,尤以叶大或叶厚的黄金葛、橡胶树及巴西铁树等最为适宜,不宜种植有刺的仙人掌类植物,否则弄巧成拙。3、开门见“福”(主要起到体现文化品味和调节紧张劳累作用)。这“福”主要源于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画、吉祥云……例如:“鱼跃龙门”、“福禄寿”、“五福临门”……

(2)客厅原则客厅要明亮,主沙发不要背向大门,主沙发背后要靠墙或者背后要端景台或屏风弱化,坐在客厅里宜看到风景优美的地方;

(3)厨房原则厨房一定要有窗户,采光通风一定要好,不要在完全封闭的房子里。入户不宜直对厨房门,但也不宜入户后饶一大圈到厨房避免采购生食物与其他空间穿叉;厨房的形状要方正,最好不要三角形;厨房忌讳两水夹一火,比如夹在洗菜盆与洗衣机之接,火炉不要跟水龙头连在一起。

(4)餐厅原则餐厅最好单独一个空间,与厨房相连最好,这样方便使用。一进大门就见餐桌可在餐厅间适当位置用屏风隔挡,也设计一堵高度不高于1.1米高的装饰矮墙,以避大门之冲煞。餐厅与厨房不宜共享一个空间,因为炒菜时积留的油烟气、现代厨房家电辐射等空气气场会影响用餐卫生。饭桌颜色应以选择有生命力的颜色为主,以便刺激食欲,但纯黑色与纯白色为不宜。传统的中国饭桌大多以圆形为主,在风水学上来讲,三角形及有锐角的饭桌不宜选用,因为尖角具有杀伤力,对饮食健康有害。

(5)卧室原则卧室床头不要背对门,床头板不宜用三角板,床头后不要有窗及卫生间,梳妆台不要照床头,房门不可对镜子,卧室带卫生间的卫生间门不宜直对床铺。

(6)卫生间原则卫生间是洁身、排泄的地方,容易产生湿气、秽气。因此浴厕地点宜隐蔽,不宜直接对客厅、餐厅,如不可避免设计应做干湿分区过渡及做些隐藏式美观设计例如:就利用干湿分区过渡(不会闯味),及在干区入口处加设置门同客厅电视墙统一化装饰隐藏式美观设计,达到坐在客厅、餐厅在心理、视觉不到卫生间就在傍边;打开卫生间门不宜见大镜子、马桶……

(7)公共走道原则住宅内走道设计不宜过长,超过整套住宅的2/3的长度会产生阴磁场;

(8)室内绿化原则有些人喜欢在室内绿化植物,植物本身是绿色节能,但种值数量要适当,比如,大面积的爬藤植物、绿墙围绕,根茎未处理妥当,易造成室内环境的阴冷潮湿,青苔密布,过多的则成为阴宅。商业办公篇原则一:商业大门朝向要有气场、门厅一定要大气,橱窗宽敞……达到人(经营)建筑、环境和谐,才能招财进宝。原则二:办公桌后勿靠大窗,背窗而坐,光线从身后进来眼睛不舒服办事不方便,从风水学观点来说,有“空门”,一切生意徒劳无功,负责人办公室要有“靠山”位置才能坐得安稳,且后背墙不可装镜子,因为镜子会将负责人的反映给别人;原则三:从设计角度来说又忌讳办公桌正对门,气场太杂,容易分神;原则四:座位不能在影印机或外溢磁场比较强的地方,如座位靠太近或在电脑正后方,久了容易影响到本身的磁场,造成身心方面的障碍,间接地也会影响运势。最好是保持距离,不然在中间放盆阔叶植物也可以,但植物要定期更换,否则也会变成第二个污染源。原则五:采光顺其自然,座位上不能光线不足或没有窗户座位上的光线如果太弱,会造成太阳能不足、地磁能过多的“阴气重”现象,久了会让人怠惰消极,也比较容易悲观……所以商业办公设计风水学要根据周围的地理、水源、气候及其具体的办公楼地理位置而定,上有利的天时、地利、人和才可一生风生水起、兴旺发达。地域性文化篇例如一:前文所述的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画、吉祥云……;例如二:还有中国最有特色的汉字的谐音和象形字给中国人带来影响:就比桂花与“贵”谐音,葫芦与“福禄”谐音……;如四合院不能没有种树,没有树木,就好像大口里只有人,这样成了象形字“囚”,也不能只种一棵树,因为成了象形字“困”……例如三:中国文人喜欢“四君子”指的是中国画中的竹、兰、梅、菊四种性情高雅,意境悠远的四类植物。它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君子”之称。开门见竹、兰、梅、菊很好文化品味,比如“竹”同“足”,同时又能体现人品的高风亮节的品德如右图所示……

建筑风水论文篇(3)

建筑风水学不是迷信,它是人类文化的积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风水学将会不断地发展。居住区作为当代城市人类聚居的基本单位,对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影响是深远的;为了建造适合中国人居住的环境,有必要用风水学思想指导居住区规划设计。 

一、建筑风水学的概述 

建筑风水学,是一门研究建筑“风水”的学科,是一门察天观地的学科,是古代关于“生气”的学说,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元素,实际上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它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对室内气氛产生一定影响。它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阴阳之平衡,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加活力。我认为,风水学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积淀。 

二、科学正确地诠释建筑风水学 

在研究中,学者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会产生于人体有作用的超微离子和磁场。这些磁场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也会随着人体自身场态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使我们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健康长寿,也可以使我们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多病短寿。建筑风水学就是在地基、居所布局的基础上增加某种信息符号,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要求。 

北方人住砖瓦房,西北高原人住窑洞,云南人住吊脚竹楼,这些都是生态建筑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风水的宗旨便是理气,即寻找生气,而这样的地方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鸟语花香之地,这恰恰和生态建筑不谋而合。 

现代风水学的使命就是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科学地重新阐述,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何况几千年长久不衰。 

三.建筑风水学的具体表现 

“有钱不建东西房,冬天不暖夏不凉;建房首选南北向,通风采光又向阳;冬天能挡北风吹,盛夏南风吹又凉”,这是古今通晓的道理,是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总结出来的,在室内住宅和建筑构造上,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的建筑中,很多也都蕴含着风水学,预示着美好与祝福,比如北京的颐和园,园中的昆明湖整体是一个寿桃的形状,昆明湖后面的福寿山,又呈一个蝙蝠状。整个布局暗含着“福寿”的寓意,也是乾隆皇帝为母后献寿的初衷。再比如鸟巢和水立方,圆形的鸟巢和方形的水立方,契合了“天圆地方”的风水学论,标识着我国的国运昌盛。 

四、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科学应用风水学 

居住区是当代城市人类聚居的基本单位,它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的质量。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大量的居住区在设计上存在着好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盲目地学习欧美,相互抄袭,缺乏新意,没有民族的特色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在居住区规划时把风水文化引入其中,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1、风水学在居住区总体规划布局中的应用。风水学在居住布局时的应用应在已经圈定的区域上进行,这基本上涉及不到居住区的选址的问题,只能是在现有的情况下趋吉避凶,变不利为有利。风水学认为建筑应与环境协调一致,顺势顺气,讲究固有磁场的效应,不搞大填大挖,这也应该成为居住区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 

2、风水学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风水学主张建筑坐北朝南,坐北朝南这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个居住区内高层的建筑应尽量建筑在北侧,它成为南侧建筑的靠山,为整个小区创造较为理想的小环境,另外高层的还可以结合居住区小游园布置,小游园布置在高层的北侧,这样,居住区立面构图更容易处理。(2)“藏风聚气”是风水学一项重要的内容。怎样的环境才能够藏风聚气呢?简言之,就是四周山岭环抱的地方,就像一个大的四合院。那末藏风聚气在建筑布局中的表现就是:建筑布置应错落有致,相互间顾盼生情,形成一个个类似院落的小空间,成为周围居民的共同活动的公共活动的空间,调查表明居民很喜欢这样的空间。我们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许多城市的居住区的建筑布局成排成列,像兵营一样,毫无生机,这样的楼盘通常都不容易卖。(3)风水学中的避煞对建筑的影响。避煞是风水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煞”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生存不利的因素。比如,门窗不宜对着树林,也不宜对着高塔、线杆等尖锐的建筑物,主要考虑防止雷电等自然灾害。至于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建筑中不考虑这些因素。因为风水学中的避煞在民间广泛的流传,很多的人都知道这些,都或多或少地把避煞作为建筑选址的原则之一。所以,做建筑设计一定要考虑居住者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 

3、风水学在居住区交通设计中的应用。(1)道路要畅通,不错不堵。在居住区内划分各个居住小区或独立街坊的道路系统之间,要求互相顺通,避免互相错位或出现尽端式的“断头路”,从而形成堵截或丁字交叉点。要避免产生正对道路的建筑,这是风水学形法所忌的,否则也会给居民带来生活、交通的不便。道路互相错位则形成较多的交叉路口,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2)主路力求平直,避免无意义的弯曲。这不仅有利于工程管线的设置和工程经济,而且有利于风水学环境需要。道路弯曲产生的反弓及路冲方向不利于布置建筑,也是风水学形法所忌。(3)道路交叉力求正交,避免斜交。斜交不仅不利于工程管线设置,妨碍车辆的良好通行,而且会造成风水学上的剪刀煞地段,损害这一地段的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价值,也不利于布置建筑。 

4、风水学在居住区绿化中的应用。绿地是优化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与人类互依 

互补。植物具有防尘、防噪、遮阳、防风、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藏风聚气、避煞气(不利于人的场气)、引吉气的风水功能,尤其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对许多绿化 

植物积累了不少感官上的美丑善恶习惯印象,流传下来的习俗文脉在规划布置中也是不可忽视的。植物的这种非生物学上的“善恶”,是一种习俗文化认定。如“椿”,被视为长寿之木, 

属吉祥。《庄子·逍遥游》云:“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槐”,民间有谚语:“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合欢”:属落叶乔木,羽状对偶复叶,夜间双双闭合,夜 

合晨舒,象征夫妻恩爱和谐,婚姻美满,故称“合婚树”等。植物与人生息息相关,有时小问题也可影响大的居住区规划的关系,所以在居住区规划时应予以重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及环境设计应严格遵守上述风水格局,对中国五千年来的风水理论,要去粗取精,把中国的风水理论与现代规划理论科学地结合起来,古为今用,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居住区。 

参考文献: 

[1]冯明国.风水理论与建筑、规划[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建筑风水论文篇(4)

1.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生态与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它是基于建筑学的特殊生态学。在生态建筑学领域中,将生态与建筑归为一体,即人是生态机构中区别于其它生态群体的特殊生态体,建筑是由人的能动性决定,是人的外延。鉴于此,建筑属于生态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组成,其随着人的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角度分析,生态与建筑具备统一特征形态。

其次,生态建筑学又将整个生态系统有形化,物质化,即将生态系统看做是一个体积庞大的建筑结构,其中的每一个组成均要符合一定的建筑规划。因此不管是从生态学的角度还是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生态系统学认为建筑与生态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从属关系。因此,在实现建筑规划的过程中,要结合生态系统的整体特征,保证建筑与生态之间保证必要的和谐关系,从而使得建筑物与生态万物互相配合,协作共生。

2.景观建筑学

景观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既不是单一的建筑学,也不是单一的景观设计,而是建筑学、园林规划、景观设计等集成的综合学科。简单的讲,景观建筑学研究的方向是景观与建筑的和谐关系,即在进行建筑物设计规划时要结合景观特点,一草一木、一花一景都要与建筑物相得益彰。景观建筑学研究的主体既是景观本身也要兼顾观景,景观与观景之间本身并不冲突。

景观建筑与一般建筑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凸出特征,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景观建筑集合多种元素,包括环境特征、文化理念、外观造型、美感享受等。2.景观建筑是景观与建筑的共同建设,即在规划设计建筑物的同时兼顾与景观的和谐,在规划设计景观时要兼顾建筑物的风格特点等。

生态建筑学与风水之间的关系探究

1.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风水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于风水理论的认知上很多人存在一定的误区,但是从风水理论核心思想上分析,风水理论是一种基于天文和地能的文化学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实存在的理论,在作用形式上与人的灵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生态建筑学与风水之间的关系表现在核心思想的统一,即均追求一种统一,这种统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建筑物与自然的统一,或者说人与自然的统一。风水理论认为只有适应生态特征的建筑物规划才能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带来健康或者财运幸福等一切美好的元素,然而与生态自然特征失调的建筑物规划则会形成相反的结果。这样的理论与生态建筑学中生态自然与建筑存在的必然从属关系是高度一致的。

2.微观物质与宏观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

风水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微观物质与宏观环境,微观物质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作用下的空气、水流和土地,宏观环境也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建筑物。即通过自然环境中空气、水和土地的特征判断宏观环境建筑物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很多人买房都会考虑到风水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微观物质表现出较好的特征时,建筑物质量自然与其形成呼应,反之则不利于人们居住,这种判断模式与生态建筑学的规划模式形成了呼应。

景观建筑学与风水之间的关系

景观建筑学的核心元素是表现在景与建筑的统一,这与风水理论中的核心思想仍然是相关的。自然景观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这与生态建筑学的核心统一理论也是一致的。

景观建筑学是基于对自然的一种情感,即在发展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从而通过对自然景观有节制的美化表达对自然的尊重,并通过这种方式回应自然的给与。风水理论在表达对自然的情感时虽然没有景观建筑学直接,但是不难发现风水理论中的任何规划均是以自然为指向,即在某种自然状态下去判断建筑物规划是否合理,而不是通过分析建筑物特点去说明自然特征。

尽管景观建筑学、生态建筑学和风水理论在思考角度和理论依据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出入,但是不难发现三者的统一之处,即均是从自然、社会、生态、建筑、健康和生活等多个视角展开的对天、地、物和谐统一发展的一种追求,这与现代建筑追求的环保节能和低碳发展等原则不谋而合。

建筑风水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风水学在中国古代是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等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风水学被人为是一种迷信活动,不再被广泛地运用在建筑设计中。而在近几年来,风水学又重新地出现在人们的知识领域里。2004年9月9日,由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和国际易学联合会主办的“首届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关于风水文化的高峰论坛。这标志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建筑风水学的重新认识,这也必将对建筑风水学的研究、发展、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那么建筑风水学究竟又是什么呢?

从传统地来说风水学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一种有关阴宅与阳宅的理论与实践系统的理论,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积淀。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合一的综合性科学。

在风水学的研究中,学者们认为自然界的超微离子(比如前几年卖的等离子发生器)和磁场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正负影响,并认为在自然界中任何物质都会产生作用与人体的超微离子和磁场,这些能量也随着环境不断改变,也随着人体自身的场态信息的改变而改变。而风水就是在地基、居所布局基础上增加某种信息符号,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要求。在人的一生中,人体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对自然电磁波的变化的反映,必然伴有一些物理和化学现象。人体在外界影响下发生一系列生理、生物化学现象,为风水的作用机能提供了依据。

建筑风水学是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对一定场所内的气势加以影响。它有助于人们利用自然的力量,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加活力。

建筑风水学的实质在选址方面作为准绳对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所需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一个居住地点的形成发展及兴衰,是由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所影响、所决定的。此外,风水术还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反映,与中国的道教、禅宗思想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思想——风水术在某种意义上具备了实用思想与文化因素的双重内涵。这实际上正符合设计在当代社会中体现出的复杂性——它既是商业现象又是文化现象,既是艺术现象也是技术现象。

而现代西方的生态建筑学又是什么呢?

按照生态建筑学的创造人美国学者麦克翰(ian L . mchang)所说,生态建筑学是研究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界生物共生关系的生态学,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动能够均衡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延伸于建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生态建筑学一方面把人类聚居场所视为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因而要求建筑物应当符合大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共生的规律;一方面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体建筑结构和对人类产生影响力的有机系统,因而要求人类在建筑规划选址时,应考虑其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构功能和对人类的各种影响,从而合理利用、调整改造和顺应其建筑生态环境。生态建筑学是立足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的生态学(Ecoiogy)思想与方法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从生态角度讲,建筑是生态系统中人的元素组群的外延。由于人的非凡能动作用,从自然生态系统其它元素组群中解脱出来的元素,在人的元素组群外延构成了一个新的组群,这个组群在人的观念下实施建立,用以满足人的活动之场所或空间的需要,被称之为建筑。而风水术理论的基本取向,也特别关注于人——建筑——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

自有人类伊始就产生了建筑学。人类出于生存的本能,需要寻求一种遮风避雨,防范天敌虫害的寓所,仅仅依赖自然山洞土穴蔽护,不能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于是便出现了人工建造的简陋的居所,便是人类为避免自然灾害和天敌伤害而建造的人工建筑的原始形态。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逐渐对居住的建筑寓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对寓所建筑的实用性、安全性要求之外,还增加了美观性、密闭性、健康性的需求,并希望其寓所与周围环境协调,有利居住者身心健康。

随着人类建筑的多样性发展,民房建筑与官邸建筑、寺庙建筑与宫廷建筑对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要求各有不同。这些建筑所处不同的地理位置,建筑材料不同,建造形态、规模、风格、方位与色彩等等,这种因素对于不同身份职业、不同生命信息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力、作用力,共产生不同的正反效应。

风水的宗旨就是理气,即寻找生气。而有生气的地方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之地。这恰恰和生态建筑不谋而合。生态建筑学是研究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生物共生关系的生态学。

现代建筑风水学的内涵与使命之一就是要将传统风水学的合理内涵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相融合,既研究建筑的方位、形态、材料色彩等等对于不同人的身心健康与事业发展的正负效应,也研究建筑的种种要素组合格局对于大自然生态的正反影响,掌握对建筑要素及其格局的调整、优化,使之与人体生命信息和整个自然生态更协调、更同步,以更有利的科学方法,探索人、建筑物、自然生态三位一体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

那么中国的建筑风水学对西方建筑学有无影响呢?

自本世纪50年代,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经历里所谓“人炸”(Population)、“环境污染”(Pollution)、“资源枯竭”(Poverty)的“三P危机”,同时由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巨大进展,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到“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等,整个学术思潮,较之以往发生了重大转折,重新重视人与自然的有机关系。当代建筑思潮也随着发生了显著变革,规划设计思想,理论,方法及实践由以往注重群体及整体环境的处理,包括生态及自然景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注重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的精神功能,包括符号机制,历史文脉等等。在这种学术思潮影响下,不少西方学者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用来比较西方文化,进行反思,探索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生态建筑环境设计起步较晚,而西方设计所经历的过程和面临的问题必将是中国所要面对的。我们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尽早的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以风水术中科学的环境观加以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并以现代材料和建筑技术进一步在实践工作上给予设计观念更多可实现的手段和空间,使当代建筑环境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交互感应的文化面貌,做到古人就提出来的“天人合一”。

既然我们现在又认识到传统的风水学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运用呢?

我认为---首先将建筑风水学完全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呈现上升为一种概念化的,融入审美取向和形式结构的艺术与功能并重,主动式的形式语言。使当代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的距离,表现出创造性。吸收传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包括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同时继承风水学中多年积淀,业已形成的一套建筑手段与技术,因为手段与技术同材料及建筑环境的关系极为紧密,继承可以是在去粗取精的前提下进行,对原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做相应的修改,目的的为了整个建筑的过程和最终效果以及现代人的生活要求服务。

结束语:我们提倡中国建筑设计领域重新认识风水学、生态建筑环境观的当代价值,出现更多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当代作品。

主要参考文献:

《风水理论研究》 王其享

建筑风水论文篇(6)

Abstract: the feng shui and superstition is cannot be equal. Feng shui: originally is a site the school was the method of geography, also called phase. A perfect feng shui originated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learning. Feng shui culture into the building, in China also have several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and even formed the Chinese feng shui industry, as an industry, began to enter into the people live a vision. In building up the feng shui student protests today, we have more to it of the scientific thinking, below to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eng shui some new attitude and in building using building feng shui made some Suggestions related measures.

Keywords: feng shui; Building feng shui; Architecture design; Scientific;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说到风水一词,人们很容易就联想迷信,其实风水与迷信是不能等同的。风水,原本是一种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称为地相。较为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它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虽然风水学问的历史悠久,但是关于风水文化的一些问题,我们却一直没有机会找到答案。例如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受到多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是主动改变还是应该被动接受;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采用怎样的方法等等。也许这些方法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但是怎样能实现某种现实价值,并产生一定的连续性,仍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问题。

把风水文化融入建筑中,在中国也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史了,甚至形成了中国风水业,作为一门产业,开始进入了百姓安居的视野。无论是从雄伟的皇宫、皇陵的规划建设,还是到普通民宅的建筑,都无不留着风水学的痕迹。建筑风水学之后还传入了西方,并且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认同,还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不难想象,中国建筑风水学势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在科技发展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风水的科学性也同样有新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和研究。

一、建筑风水的科学内涵

学者认为自然界的超微离子和磁场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正负影响,这些影响会随着环境而不断改变。它有可能会使我们心情舒畅、延年益寿,也可能会使我们心情烦燥、多病短寿。基于这种情况,建筑风水就在地基、居所布局基础上增加某种信息符号,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要求。

二、建筑风水学派系

1、建筑风水学共有三个派系。

第一种派系认为,建筑风水学应与建筑生态学保持一致的步调。这种派系曾被人认为是一种迷信。但是专家也指出,风水不能全等同与迷信,什么地方建什么样的房子,什么地方又不该建,我们的老祖宗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建筑生态学与风水学应保持一致步调。风水之所以能保留几千年,必定有它的道理,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后概括出来的,不能片面地定论为是一种迷信。

2、第二种派系认为,建筑风水是一种巫术观念,虽然也有些许科学道理在内,但多数还是带有宗教巫术色彩的。中国百姓不像西方在可以去教堂进行祷告,只能求助于建筑风水。

3、第三种派系认为,风水就是伪科学,是一种祸害。一些学者认为,建筑风水的基础是建易学,《易经》里纵然有很多具有智慧的东西,但毕竟是两千年前的书,怎么会管得住两千年后的建筑规划?其实现在的易学已经被歪曲了很多,连算卦、看相等归于易学,这两都分明是不同的。如此既妨碍了真正的科学,混淆了研究的方向,另外还使骗子有可乘之机,害人不浅。

三、建筑风水持有的新态度

1、要用辨证地眼光来看待及对待,事事不可能完美,建筑风学也是如此。建筑风水学在经历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洗礼下仍然保留了下来,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说明还是有其科学道理的。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我们正确对待建筑风水学的态度。

2、应该遵循“论从史出”的态度,用科学的原理对风水理论进行取舍时,往往无意中就进行了一种置换,一种将历史事件置入现代语境的操作。不能用逻辑解释的历史事件,通通说是迷信。但事实上却是,你所看见的一万可能只是宇宙中的万一,你未看见的并认为是万一的东西却很有可能是宇宙的一万。建筑风水学中有很多原理很难在当今科技水平的范围内找到合适正确的解释,即便如此,也不是说这些原理就是荒谬的。

四、相关措施和建议

1、风水文化的应用有两种,一种为后天应用,另一种为先天应用。建筑风水文化应从后天转向先天。后天应用,指先有建筑物,再评估风水好坏;先天应用,指先按照风水的原则,再进行设计建设。由此可见,风水文化的应用应采用先天,它的优势要远远大于应用于后天。

2、重视生态化建筑,保护好环境。风水的原则其实与环境保护的原则是一脉相承的。建筑风水中尤其对水极特别看中,甚至已成为了一种百姓习俗。建筑景观中要有循环的流动的水,使用净化装置来收集的地表水、雨水、污水等,以此达到景观用水的标准。

3、风水文化与建筑理论相融合。正因为不同文明的相互冲突,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步。中国风水文化传统的好坏,绝不能单凭主观愿望来区别,要在创造未来的实践中鉴别。传统是否被保存或被淘汰,取决于它在创新文明的实践中是否有积极的贡献。中国风水文化作为环境文化和环境艺术的结合,不仅包含了某些科学和技术的因素,还包含了终身的价值选择和产业的道德规范。

中国的建筑产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需要有创新文化的加入。我们要抱有科学的态度,宽容的胸襟,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把传统的惯性转变成创造的动力,使健康的概念融合到我们建筑中。继承、弘扬中国的风水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服务,为全世界能居住上健康的居所作出我们中华民族及科学、建筑风水文化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风水的科学释义》,余卓群,四川建筑出版社,1999

2、《风水观念的非理性层面剖析》,王贵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1)

3、《风水研究杂感》,余健,新建筑,2001(3)

建筑风水论文篇(7)

1 研究背景

中国有句格言“风水宝地,人丁兴旺”,说到风水,人们总是感觉很神秘,但当你揭开神秘的面纱,就会发现它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逻辑关系。风水的产生,是人们希望自身能与自然和谐统一,进而采用的自我完善的方法。传统风水理论能够生生不息的沿袭下来,必有内在原因,我们对它应持尊重的态度,借鉴其中精华为我所用。

水是万物之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从人类诞生的那刻起,水与人的生活甚至是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水是宽泛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很模糊,可以是冰霜雨雪,也可以是江河湖海。水与人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人对水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向往。中国古代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

建筑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与水有着方方面面的关联。建筑中的水除了作为生活要素能够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以外,还能作为建筑空间和环境的塑造元素,激发建筑师的灵感。安藤忠雄就认为:水具有刺激想象力,唤起各种可能性的不可思议的能力。

2 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多数建筑师已经认可了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然而,如何才能更好的继承传统文化,是建筑师面临的一个问题。建筑师们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近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丹下健三,被誉为是日本当代建筑第一人。在早期创作生涯里,他对如何在现代建筑形象上表现传统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找到了传统建筑手法与现代建筑融合的方式,用钢筋混凝土表现出了日本传统木构建筑的美感。60年代以后,丹下健三将关注的焦点从造型转移到空间上来,越来越注重空间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和精神体验,他设计的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是巅峰之作。在作品中,丹下对建筑空间的精神性和象征性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通过现代技术将传统的精神象征在空间形态中加以创造。这代表了丹下健三已经从探索“原型”、“原质”的阶段进入到了探索空间象征性的阶段。

安藤忠雄是另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他将日本传统美学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结合在一起,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与外在形式相比,他更愿意涉及形式背后的情感和精神内容。他在作品中不断强调“情感本位空间的塑造”,就是那些与人的感情相连,能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不确定空间,通过空间的塑造来激发并唤起每个人内心关于传统文化的记忆。虽然他在设计中一直采用清水混凝土、玻璃和钢等现代建筑材料,建筑形式、语汇也都是现代的,但在其作品中,人们却能时刻感受到建筑散发出的淡淡的传统味道。

3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概述

传统风水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现在,风水并未完全摆脱神学阴影,其实从科学角度来看,风水学涵盖了哲学、地理学、景观学、心理学、建筑学等内容,并非一无是处。对传统风水简单的抱着全盘否定或全盘继承的态度,都是不负责任、不科学的。

3.1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原始时期,为了躲避野兽侵袭,人们选择山洞作为住所,也可防止被雨水淹没。在山洞的选择上,洞口朝南,可获得更多的阳光,躲避冬季西北风。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走出山洞,选择依山傍水的地方聚居,逐渐形成村落乃至城镇。这时的风水学还处于萌芽阶段。奴隶社会时期,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各种思想百家争鸣,《周易》的出现更是极大的推动了风水的发展。到了秦朝,风水学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说。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玄学之风盛行,风水学理论渐渐完善,出现了管辂、郭璞等风水名家。郭璞被推崇为风水学祖师,著有《葬书》一书,第一次为风水做了明确的定义“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隋唐时期,风水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两大派别:形势派和理气派。形势派创始人是著名风水大师杨筠松,著有《疑龙经》、《撼龙经》、《青囊序》、《葬法倒杖》等书,为风水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是风水学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大批著名风水大师,各种著作也纷纷问世,以吴鼐的《阳宅撮要》、蒋大鸿的《地理辨证》、赵玉材的《地理五诀》最为著名。

3.2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派别

“玄学”即为风水,又称堪舆,主要源于《周易》一书,以河图、洛书、五行、八卦、阴阳等为基础,主要研究住宅、陵墓、宫殿、庙宇、城镇的建设规划。传统风水学大致可分为阴宅风水和阳宅风水两部分。所谓阴宅风水就是有关陵寝的内容,基本属于迷信。阳宅风水又称建筑风水,主要是针对人的生存场所,大到城镇村落的规划布局,小到住宅的位置、朝向、室内陈设布局等,都属于它的范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保留至今的许多著名建筑都是依据风水理论建造的,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还有北京、南京等城市规划布局。

在中国古代,人们将世间万物分为阴和阳两类,认为阴阳是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基本属性,决定了事物的产生并推动其发展、变化。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相互对立而又关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寒暑、昼夜、男女、上下等等,并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在建筑的基址选择和布局上,就有负阴而抱阳的说法,在建筑开间设计上也常取单数,这些都源于阴阳学说。人们还将世界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将世间万物的构成要素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人们认为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央属土。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构成了一个循环,周而复始。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建筑风水中,强调“气”和“形”,要求理气与形势相结合,形理兼顾。风水理论中,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山石、建筑都可称之为山,河流、湖泊、道路都可称之为水,高低之势即为形。在建筑选址中,首要考虑的就是水法,也就是河流、道路的分布。古人认为气不能自行,必须以水而行之,气不能自止,必须以水而止之,气沿水而行,止于两水交汇处,得水止即得气蓄,形止气蓄。其次要考虑风向,也就是避免处于风口。古人认为风能够吹散或带走气,不利于气的凝聚。这就是“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道理,风水的最高目标就是达到“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的境界。

4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对建筑中水元素运用的启示

在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中,水是重要的核心元素,基本上所有的内容都与水有关。传统风水学中对水的运用和处理方法,在某些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它强调的一些原则,对建筑中水元素设计有一定启示。

4.1 整体性原则

风水理论将环境作为整体系统来对待,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系统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而风水的作用就是宏观把握各要素间的关系,优化系统结构。正如《黄帝宅经》所说的“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我们在建筑中运用水元素时,也应该意识到水并不是孤立的,水与人、建筑、动植物、山石等要素之间是存在联系的,水的设计应统一于整体,应与其它要素的设计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使整体环境更加和谐。

4.2 灵活性原则

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差异大,各地土质、水质也各不相同。传统风水理论强调实地考察环境,观形审势,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灵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使人与建筑融入到自然中,做到天人合一。我们进行水元素设计时,应意识到没有哪一种模式是万能的,不能生硬的照搬套用某一模式,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造型、空间形式、使用者、地域、文脉等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设计,不拘一格。

4.3 山水原则

依山傍水是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山是骨架,水是源泉,山能阻风,水可行气。山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有山又有水,才能称之为形胜之地。如六朝古都南京,滨临长江,四面环山,大有龙盘虎踞之势,明代有诗曰“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在建筑的设计中,应尽量将山水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突显水的特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借景的手法将山体引入到建筑中。当条件受限时,可采用人造假山配合水体渲染气氛,甚或是采用日本枯山水手法,以石为山,以砂为水,借助观众的想象力,营造意境。

4.4 适中原则

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大不小,不偏不倚,尽可能接近至善至美。适中的风水原则早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论语》提倡中庸之道,认为过犹不及。风水理论强调山势、水流、朝向都要与地穴协调,建筑大小高低也要协调,正如《吕氏春秋》所说“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接,此阴阳不适之患也。”适中原则还要求中心突出,布局齐整,周边建筑紧密围绕中心布置。在建筑设计中,可根据实际地形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水体,或采用集中水体形成中心,或采用线形水体形成轴线。水置选择要慎重,不能头重脚轻,有失偏颇,要结合建筑形式,选择合理位置,取得协调适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省略

[2]马国馨著,丹下健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王建国、张彤著,安藤忠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刘宝林著,现代建筑与风水,北京,北京堪舆家建筑技术研究中心。

[5]王启亨著,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6]高友谦著,中国风水文化,团结出版社,2004。

建筑风水论文篇(8)

一、风水文化

1、风水文化之源

风水是研究环境科学的学问,风水在古代称为“堪舆”。它主要研究村落和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们生活环境的统一协调问题,它具有“环境科学”、“环境景观学”或“系统论”的内涵, 并属于中国古代《周易》哲学的子集。它将中国古代哲理“天人合一”、“阴阳相济”、“方园相胜”、“革故鼎新”、“刚柔互补”、“物极必反”、“五行生克”的辩证法应用于选址造屋之中,得出了一整套系统的“堪舆”理论,指导了中国几千年的城乡建设,因此风水师就成了中国古代的规划师和建筑师。风水理论主要以阴阳、人数、五行、天干、地支、月律、五音、色相为辩证系统,熔数学物理为一体;纳天文、地质为内涵;引环境生态为辅佐,扬哲理美学为道义的综合性环境科学。而以气、理、形、数为宗旨,“时空合一”为表征的风水罗盘则是风水师们重要的演义道具。

2、风水学的基本内容

2.1阴阳论

《易经,系辞下》载:“昔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封”。《易经,系辞传上》:“一阴一阳之谓道”。《才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种阴阳理论的实质就是哲学辩证法中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阴阳论”是堪舆风水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2五行论

“五行生克”理论是自然界物体之间的对立统一论。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排斥、联系的两个方面。对立排斥表现在互相制约的相克;统一联系表现在互相协调的相生。相克又叫“相克序”、“相胜序”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相生序”表现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种关系成了风水学上判别吉凶的基本准则。

2.3太极与八卦论

“太极为一整体,变为两仪,四象、八卦,再发展到六十四卦,这许多演变,就是2n的变化,也就是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相互之间矛盾斗争的结果”。八卦是用抽象符号代替自然界天地万物排列组合起来的图式。和当代物理学公式中用字母代替其一物理量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用字母代替化学元赢相仿。八卦中有四阳和四阴卦,其四阳卦象:乾卦、震卦、良卦、坎卦。四阴卦象:坤卦、寓卦、兑卦、巽卦.这八种卦象中又有各自的物象内涵。如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良为山、坎为水、寓为火、兑为泽、巽为风。另外,这些物象又台有抽象特性:乾卦喻雄;坤卦喻柔顺;震卦喻雷动;良卦喻静止;坎卦喻湿陷;离卦喻光明;兑卦喻欢悦;巽卦喻侵入。

中国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中国风水探求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恰是中国风水学的人与自然融合,即"天地人合一"的原则,指导人如何按这些感应来解决建筑的选址乃至建造,才创造了中国各具特色的城市布局、建筑形式及建筑景观,因地制宜,美不胜收。

二、风水学对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的启示

1、“天人合一”古代朴素的环境工程学

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在岩石图表层和大气图下层,含有土圈、水圈和生物圈的自然环境之中。环境是客体,人是从体,就是说人要顺应自然,识天时,懂地利,才能带来“人和”的局面。若违背自然规律,就要带来祸患。马克思预言:“人类要利用自然,自然界就要以某种形式来报复人类”。人类一产生就非常注意对生活环境的选择。“趋吉避凶”的观念产生了一整套认识环境的理论,风水学便在满足人们生存欲望的前提下应运而生了。

2、生态学思想

2.1人与自然协和

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是几千年来中国堪舆学家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一贯主张。风水学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急功近利,不以地形复杂为坏事,而是抓住山水做文章,在住宅建设中,因山水而建筑,用建筑美化山水,借助自然景观来保护山的美,同时也衬托建筑物的美,通过建筑物,将人与自然高度协结合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循环的关系。

2.2保护环境意识

风水是一门有关人和周围环境关系的学问体系和信仰体系。作为学问体系,风水除了教导人们如何进行建筑,还教导人们如何植树,以培生气;作为信仰体系,风水除了教导人们如何进行建筑;还教导人们如何开挖采掘,以护形势。风水学认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要求人们,“顾其自然”,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纳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之中。尽管古人改造大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然而先哲们依然悟出了其中的哲理。在人类通过大规模建设活动使得地表性态改变的能力极强的今天,更应遵循这一基本原理。近年全球范围的绿色革命运动,建筑学领城的生态建设,绿色建筑研究活动等,从其基本出发点来说,是与传统的生态学思想相吻合的。

2.3风水有机观

建筑和规划设计要建立在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的基础之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生态建筑学研究的对象。所以,生态建筑学的基本取向是,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它与大自然相和谐,以求居住者及其子孙能在聚居地获得平安的生活。风水要求房屋建筑、园林及墓地,要与地形、风和水的运作相联系。这种生态实用性常被潜在的凶兆威胁所遮掩。生态设计学很欣赏中国风水关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相和谐的态度,并能深入领悟其中的奥秘。所以,生态学设计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风水的整体有机自然观。

三、结束语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在世界民族之林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中华民族是靠风水起家的,炎黄祖先对风水推祟备至。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繁衍是风水休戚相关,风水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辉煌。“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风水学的灵魂和核心,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对风水环境的追求,尤其重视对优美自然环境的追求。“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风水中的“大地有机”自然观,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表现,不仅把天、地、人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还把天、地、人看作是有全息同构的关系。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了,人类最终的目的不是与自然分裂,而是与自然和谐,达到整体有机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目的。

建筑风水论文篇(9)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feng shui in today's society, by the people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rejection, feng shui often understood as superstition, it is wrong, the feng shui include potential science, in modern architecture also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Keywords: building feng shui; Architecture design; Scientific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说到风水一词的时候,人们常常会联想到迷信,风水和迷信是不一样的,风水的研究是为了保证自然与人的和谐,风水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它是对地理位置的研究,我们也称为地相研究。如在城建房屋时人们往往会对它周边的环境,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进行研究,这也是建筑风水的研究。

风水研究在我国起源很早,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期,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悠长,但还是有很多问题直到今天,也没有科学的解释,如随着环境的改变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多大的改变,用什么样的办法能够得到一个衡量,面对这些改变我们能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加以计算,怎样才能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这些问题任然需要我们突破和解决。

受到历史的影响人们都讲究天地人三者合一的想法,把风水融入到建筑学中,在我国也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甚至在当今形成了一个专业的学科,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如在2005年南京大学准备开设“风水班”的消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历史来看不论金碧辉煌的皇宫,还是雄伟的历史皇陵的建设,甚至是人民的普通住宅,都展现出风水的痕迹。我国的建筑风水学还传入了国外,还得到了国外的认可,得到了很高的重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建筑也不断发展,与此同时风水学也有了新的发展动向,以下我们进行建筑与风水间相关问题的研究。

一、建筑风水的科学内涵

许多人认为自然界中的磁场和超微离子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然而这些影响会跟随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这样可能会造成人的寿命延长或者变短,也会使人们变得愉快或者易怒等等。根据这样的情况,风水师就在所居住的环境或地基上增加某种东西,以此来增强某种信号,来起到逢凶化吉的作用,以此来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

二、建筑风水学派

1、学院派

学院派一般是研究所和重点大学的一些学者教授,从规划学、建筑学、建筑历史学、哲学等方面写的一些书籍与论文,主要是对风水理论和风水历史的研究。学院派注重的是理论研究,很少有风水方面的实践经验。

2、江湖派

江湖派主要有社会上的无业游民和师传的职业风水师组成,他们也有自己的观点,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认为建筑风水学应该和生态学的发展步伐一样,这种人的想法,常常被人们人为是一种不科学的迷信。但有关学者指出风水不是迷信,在历史记载中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在什么地方建什么样的建筑,建筑的朝向,包括门窗的开设方法,门窗的高度、宽度以及朝向。什么地方能建房子,什么地方不能建房子。这些理论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不然就不会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依然保存了下来。所以我们不能把它定义为是迷信。第二种认为风水就是一种巫术,可能也有一点科学道理,但还是有很大部分的宗教色彩存在。中国老百姓没有去教堂祷告的习惯就只能相信建筑风水。觉得建筑风水就是一种巫术。第三种观念认为伪科学就是风水,是一种灾难,许多风水师认为建筑风水学,应该建立在《易经》的基础上,虽然《易经》里有很多科学和汇聚了人们智慧的东西,但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有很多地方不再适合现代建筑学的发展和当今建筑上的改变。这种思想严重的影响了现代科学的发展方向,不但严重的阻碍了发展,并且只是在一味的啃老,歪曲了现在发展中的很多事实。现代好多把看相、算命都认为是易学,这两个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使那些江湖骗子利用此方法赚钱。

三、建筑风水学的新态度

第一,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去看待事间的不完美,在建筑风水学里也是一样的,风水学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都保留了下来,里面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把好的地方加以发扬光大,去掉那些对现在没有帮助,甚至带来危害错误的地方,这才是现代建筑风水学应该有的态度。

第二,不能用科学方法解释的事情,全都是迷信。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有的现象只是我们当今的科学还不够发达,对这个世界和大自然认知力不够强所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用逻辑思维去解释的也不一定全都是迷信。在建筑风水学里有很多的现象我们还不能解释,还需要我们去突破。

三、相关的措施

首先,风水的文化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先天应用,另一个是后天应用。先天应用是在进行房屋建筑时,先进行风水设计,然后才进行后续的房屋建造。后天应用是房屋已经建成,用建筑风水的理念去评判该建筑的风水好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先天,那样比后天应用意义更大,也更加具备优势。

其次,要注重生态化建设,保护好环境。建筑风水的原则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从风水这个词可以看出,在建筑风水别注重水。水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非常的重要,在风水里把水比作财气,常常认为有水就有财。在民间也有人们收集雨水、污水等用净化装置进行过滤,从而进行利用。

还有,风水文化和建筑想法应该要互相融合。人类的向前发展和不断的改革,都是因为在生活中不同的文化、思想发生碰撞的结果。判定我国建筑风水的好坏不能用人们的主观想法,要用在建设过程中的客观事实去鉴定。传统的建筑风水文化,是被遗弃还是保留,都要看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否带来可借鉴的地方能否服务于我们以后的幸福生活,能否给我们以后的生活做出贡献来判定的。

结束语

综上所诉,我国的建筑风水研究目前还有很多值得去突破和商讨的问题,它们需要每一个风水专家学者都用心去研究。目前,我国的建筑风水学已经传入了国外,并且得到了国外许多建筑设计人士和民众的认可,在许多建筑设计上,风水学都受到了较高的重视。因此,风水学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动向,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把传统的建筑风水学和现代风水学结合在一起,好好的利用起来,把我国的建筑风水学带上正常的发展轨道,为加强我国的环境美化和优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余卓群.《简论建筑风水》[J],长江建设,2007,03,12

建筑风水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外观设计的思想

建筑在今天看来应当是普通商品,但它却因地域和时代的不同,而使之最强烈地表现为具备“时间地域”的人类社会物质精神的产物。建筑外观设计不会由于国际或地区间制定了通讯、航空、材料、礼仪诸多方面的规则而发生时空、地域性的更替。建筑外观设计有两大类别:一是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二是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其中现代建筑外观设计又分为中国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与世界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分为中国传统建筑外观设计与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再者,设计上创造个性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布局形态、势态、姿态与空间环境诸方面所具有的与其他不同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特性。

个性的创造绝对不同于简单的对建筑的“粉饰”,更不是靠套用或挪用他人的现成结构与模式,凭空臆造都是不可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设计作品。成功的个性设计是在对环境的功能、地形、区位与周围建筑的关系以及在所处环境空间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分析,在符合其特点、满足功能需要、协调环境、创造自然生态等方面进行反复研究,使其设计既具有地方特色、时代信息,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互补长短。一个有个性、有特色的设计,不仅让使用的人们感到愉悦,而且能使人们对所处空间环境产生自豪感。有个性、有特色的环境设计,它的空间构成结构有赖于整体布局,包括对建筑、空间、道路、地形与小品的细部塑造。同时更要注意与所处地位整体环境风格的协调,反之就失去了个性,失去了设计。

二、建筑风水学的思想

建筑风水学是人们从建筑风水的角度对生存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学问,是研究建筑环境如何对生活、劳作其内的人产生吉祥作用的科学,它是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的理论,虽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亦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可说是我国初级的环境科学。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风水论中基地选址的基本格局。至于建筑的空间构成,则采用封闭型,注意取得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使自然山川和建筑、绿化的景观取得美的背景、烘衬、层次、轮廓以及借景、对景诸效果。

风水理论受到了中国儒、道、释诸家哲学和美学的影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等等。探析它的渊源沿革。正如古代许多学者以及风水家考证的那样,最早的' 卜宅之文' 在商周之际或更早即已出现。都是有关古代先民选址和规划经营城邑宫宅活动的史实性记述,分析这些被历代风水家奉为风水“经旨”的史实记载,对照风水理论及其实践。则后者虽因历经长期发展变革而趋于繁复纷杂,但其宗旨,即基本追求,却与前者一致,就是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而臻于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其中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观念,仍不失为科学的思想和理念,是值得当代人学习和研究的。

三、建筑风水学对建筑外观设计影响

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既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就是源于此处。此外,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上南下北)恰好相反。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

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由于是“面南而居”,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风水中推崇的四个方位神的名称后为道教所尊奉,以致在中国文化中影响广泛。

上一篇: 数字标志设计论文 下一篇: 人文医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