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标志设计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1 09:51:36

数字标志设计论文

数字标志设计论文篇(1)

动态化的二维表现是不同静态标志在不同时间的表现,但从本质上来看,这种标志还是静态的,如google总是根据网民的特点不定期更新自己的徽标,意在以富有变化的标志吸引受众的注意力。google在设计徽标时以灵动跳跃的色彩、简约独特的风格来体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市场特点,而每当世界各国节日或名人诞辰来临时,google也会推出全新的标志,如为庆祝巴克球发现25周年,google在主页上将“google”中的第二个字母“O”设计成巴克球的形状,而且随着鼠标的挪动,巴克球会快速旋转。

(二)动态化的新媒介表现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已由读写转变为看与听,而且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标志设计也呈现出一种更加新颖独特的视觉形式。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标志设计上就使用了极具拓展创新性的形象系统,激发出强大的视觉能量。富有运动节奏和生命感的块面组合、根据场合不断更换色彩的动态化表现手法以及丰富的视频动画展示形式都充分体现出标志设计动态化的新媒介影响。

二、影响动态化标志设计的因素

(一)技术进步与媒体革命的影响

受制作工艺条件、现代主义视觉设计思想影响,平面化标志在设计应用和发展上往往追求简洁的造型语言,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媒体革命的到来,设计师的意识和观念得到大幅度提升,电脑设计、数码技术得到应用,标志设计无论在制作流程上,还是在加工工艺上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标志的视觉表现形式日趋丰富。如汉邦文化公司的标志以极富主观时空概念的视觉时空感受、变化莫测的动态形式和复杂新奇的空间变换寻求图形表现形式的心理需求,既符合了现代人追求时尚的心理,又充分考虑了多媒体传播媒介对标志动态拓展的可能性。

(二)设计理念的更新

传统设计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稳定的视觉形象才能加深受众对标志形象和宣传主体的印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标志设计师开始认识到固定不变的、重复出现的标志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只有那些不断运动变化、非秩序的的信息,才能带给受众新颖独特的、持续不断地视觉神经刺激,标志设计的动态化正是这种设计理念的体现。但标志的动态化设计并不是无规则的、无度的放纵设计,而是在图形、色彩以及相关视觉形象等构成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变化,既使之适合更多媒介应用,又不失其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三)产业环境发展的推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行业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固定不变的企业形象既存在应用范围狭窄、缺乏规范的弊端,也无法准确定位企业形象和品牌,更无法体现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尤其是电视、网络等行业的兴起更要求设计师必须以一种动态化的眼光重新审视标志设计。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带来了企业服务方式和产品质量观念的改变,调整品牌策略、设定目标、提升服务意识对企业营销文化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发展。

三、数字化时代动态化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动态、多元的视觉整合

动态化表现的标志体现出同一性、灵活性和时代性特征。同一性是指标志的动态化表现形式必须围绕某一主题或形式展开变化,对企业文化起着极好的整体宣传效果;灵活性是指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的标志设计元素,既要在视觉认知上形成统一,又要具有灵活多变的活跃形式;时代性是指动态化标志不仅要根据媒介、审美观念变化而变化,还要根据周围环境、主题等变化进行相应的改变。

(二)个性化和感性化的视觉图形

由理性的抽象图形向个性化和感性化的视觉图形转变,这种标志设计发展趋势在一些西方大学标志设计中表现的较为突出。如伯恩茅斯大学以校名“BournemouthUniversity”的开头字母“BU”作为标志,简洁易记,极具个性化。标志图案的感性化既体现了整个视觉识别系统的统一,又体现出标志设计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灵活性。如伯恩茅斯大学标志以寓意“坚强、拼搏、毅力”的海鸥图案作为校内指示系统起到了启发和鼓励学子努力进取的宣传效果。

(三)高度的人性化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的渴望变得更为强烈,艺术与亲情的融合成为近年来标志设计的思维基础。如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在标准标志的基础上以多彩的色调、简单的字体打破静的传统,使设计体现出强烈的冲击和跳跃感,表现了自身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的亲和力,增强了设计的趣味性和宣传效果,尤其是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融入带给中国人更多的人文关怀。

数字标志设计论文篇(2)

标志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经济的产物。与古代的印记不同,标志是一种图形传播符号,它以精练的形象向人们表达一定含义,并通过创造典型性的符号特征,传达特定的信息,且不受国界的限制,更易被人们理解、接受,成为国际化的视觉语言。

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三大要素之一的文字,在标志设计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标志设计的创意构思方向中,有一项就是以对象名称字首为主进行创意,不论汉字还是外文字母,取其字首进行创意,都独具视觉特征,这也是我们常用的创意手法。另外,还有一项就是用对象的全名组合创意,主要是强化对象和品牌的形象,加深大脑记忆与视觉识别。由此可以看出文字在标志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文字源远流长,经历了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到大篆、小篆、隶书、草书、真书、行书直至简化字、印刷字体等一系列发展演变,从象形文字逐渐转化成现今的汉字。从其基本结构上看,汉字是由横、竖、点、撇、捺、提、勾等不同的基本笔画所构成的,虽然形态万千,但文字自身的构成规律却同样遵循标志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例如:“中”“早”“大”“美”“天”“合”等;这些字的笔画为左右对称,而“龙”“斗”“了”“也”等,虽然重心偏移但却能够达到均衡和谐;而“树”“撇”“依”等字体也是遵循了形式美法则中的比例,从而达到了协调统一。当然还有很多的文字,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汉字的自身特点为文字性标志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鲁迅先生曾讲过过,文字具有三美,即: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所谓意美即思想内容的美,能够感动人心。表现在标志中就是从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进行创意、联想,使其在体现自身意义的基础上运用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二者完美结合,达到和谐统一。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采用了字的形与意的结合,作者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圆形方孔的古钱币作为标志的主体,使人很容易联想到中国。一个“中”字也代表中国之意,竖笔在“口”字中间断开,暗喻货币流通,外加一个正圆,正好形成了古代圆形方孔钱的形象,此标志简洁凝练、识别性强。另外,“中国工商银行”的标志也是异曲同工之作。

音美,即音韵、节奏的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汉字是我们从小开始学起的,是我们的母语,运用汉字做标志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使人便于识别、记忆。尤其谐音的运用,使我们的设计增添了一些诙谐幽默的氛围,更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形美,即形式上的美,如字形结构、虚实的安排,能让人感到悦目。在标志设计中可通过对结构的美化、变形、夸张、组织等形式进行创意。同时也要提炼精髓,尽量使标志更加简洁化,强化形象特征。如:中国铁路的标志就是将“工人”二字合二为一,通过变形将火车头和铁轨断面的形象描绘的淋漓尽致,简洁生动,一目了然。

此外,中国传统的书法在标志设计中也是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将其应用到标志中,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如“五粮液”、“剑南春”的商标,分别运用行书和汉隶字体,完美地再现了商品的传统特色,使人产生对品牌的认同感。

二、字母在标志中的运用

英文字母共26个,别看数量不多,却也是我们发挥创意的源泉。随着设计行业与国际上的接轨,字母在标志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由于它的外部形态简洁、特殊,基本都趋于几何化,变形更为丰富,塑造性也极强,将它应用到标志中,造型更为独特,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设计师的想像。不仅可以从外形、笔画上构思,还可以从字母的空间上进行变化,并加以装饰,打造独特的设计效果。

标志设计中不仅可以利用单个字母设计成标志,也可通过多个字母的组合来进行设计。单字母设计可取其字首,简洁、生动、可识别性强,容易记忆。而多个字母组合则更具表现力和挑战性,注意字母组合的规律和形式的把握,同时要注意多字母组合的整体性和图形化,避免凌乱,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韩家英先生为新大洲设计的标志,就是以公司英文名称的首字母“S”为设计元素,粗犷的“S”代表了公司的坚实基础和实干精神,相连“S”的弧线,又如大鹏展翅,冲击力强烈,标明此公司勇于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字母型标志的设计过程中也要遵循形式美法则,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是否能够达到和谐、统一;如何增强节奏和韵律,使其不会单调等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三、数字在标志中的运用

数字是世界通用的语言符号,可以超越各个国家和各民族语系的障碍,在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以0-9这十个数字为主,简洁而易于变换,再加上造型的变化,在标志设计中更具表现力。这类标志常常用于学校、企业周年庆典或各种纪念活动等,主要是为了提高人们对标志的记忆度。比如说:第九届全国美展的标志,是以四个“9”字为创意,由于是1999年第九届,同时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于1949年,四个“9”又组成一朵绽放的花蕾,象征“美”的盛宴,正中美展的主题。

除以上三种类型外,还有综合型标志,可以是汉字和图形的结合,当然也可是字母或者数字与图形的结合,不论哪种类型,都要兼顾两者的形象,注意标志最基本识别功能。这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把握住大的方向,把握事物的本质,不能远离,否则就会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刘少辉 王长征.《标志设计》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5月

数字标志设计论文篇(3)

随着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标志设计的风格不断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标志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将原本枯燥的语言以富有趣味的视觉效果展现给观众,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观众的好奇心。

一、数字媒体时代下的标志设计

标志作为一种符号,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民族、国家和地域的不同特征,数字媒体时代的标志设计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代表,是人类文明高容量的载体。由于过去制作技术和印刷技术的限制,标志设计在20世纪受现代主义影响,追求简约单纯、色彩单一、几何化的风格。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标志设计突破了制作和印刷方面的限制,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今,标志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设计风格,许多以前想不到或者做不到的设计逐步得到实现,标志设计的发展空间正不断扩大。在数十年的精准设计风格之后,设计元素中加入了重复的图案和鲜明的色彩对比,设计在风格上更加注重表现设计者的感性思维,追求在视觉感官、心理感受和情感意境等方面对大众的影响和引导,作品风格更加体现出设计者个性化的特点,因此,设计界出现了许多专门研究每一年度标志设计流行趋势的机构。

二、数字媒体时代标志设计风格多元化表现

1.色彩多样化

色彩元素是能够吸引群众视觉焦点和引起情感共鸣的重要元素,所以色彩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地位很高。数字媒体时代下,标志的色彩设计不是单一的色彩运用或简单的色彩组合,而是更加注重色彩搭配的绚丽多彩和对色彩的处理,尽可能直接、细腻地体现设计对象的特点,给大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所以,设计者设计出了以往不常见的色彩组合,也创造出许多以往没有的色彩。在色彩的运用方面,设计者巧妙地以生活中物品的色彩和形态为原型进行标志的设计创作,使设计出来的标志富有联想性和生活情趣。此外,设计者运用一些设计软件对色彩的组合进行处理,展现给我们另一个色彩世界。尤其是对色彩的渐变处理、透叠处理,运用数字媒体软件对色彩进行渐变处理使设计表现出循序渐进的空间,对色彩的透叠处理使设计表现出相互渗透的空间。

2.图形空间维度多样化

以往的标志设计基本上是在二维状态下进行的,但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和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许多设计软件,这些软件的普及和应用丰富了设计手段,打开了设计者的思维空间,使标志设计逐渐越来越趋向三维空间、四维空间。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功能的不断提升,有力地提高了三维标志设计的效率,这些技术软件可以按照设计者的要求展现出不同的照明效果、色彩效果、透视效果、3D效果等多种效果。在三维空间中加入时间这一维度,就形成了具有时空运行特征的四维空间,四维空间的标志设计再加入数字媒体技术的处理,可以将原有的标志形式进行矛盾、叠加、错位等各种各样的处理,使设计变得更加立体,形成不同的设计风格,表现出设计风格多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3.内容主体元素多样化

(1)自然绿色风格

进入21世纪以来,不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更加注重自然绿色、环保健康的意识理念,这种思想也慢慢延伸到标志设计中。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视在标志设计中加入自然成分及绿色环保健康的理念,以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地位,与其他企业进行区分。

(2)涂鸦艺术风格

涂鸦艺术是一种街头文化,是艺术通俗化、大众化的体现,能够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很多青年喜欢以涂鸦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和内心的情感。除此之外,一些企业为了表现自身的与众不同,也会选择涂鸦风格的标志代表自身形象。

(3)浪漫复古风格

物极必反,简过必繁。在设计风格越来越新颖、越来越多样化的时代环境下,标志设计领域吹起一阵浪漫复古之风。当代复古风格的标志设计以经典风格,如哥特、文艺复兴等古典风格为借鉴,在素材方面,常用一些具有古典风格的字体或古典花纹、卷轴等进行设计。

三、结语

数字媒体时代下标志的数量呈指数式增长,标志之间很难不出现雷同的现象,如创意、名称、图形和色彩搭配上的雷同等。所以,设计者在进行标志设计时,可以对创意图形进行个性化的处理,赋予标志代表自己个性的设计理念。其实,表达自身真正想表达的理念往往可以体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标志设计效果,得到大众的认可。总而言之,技术的进步推动艺术的发展,影响艺术的风格,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数字媒体时代下,标志设计风格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越来越能体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当代社会的精神面貌。

作者:柳标 单位:仙桃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数字标志设计论文篇(4)

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成为艺术设计时代具有特征性的形式语言和传递信息的载体。标志是传递信息最直接、最便捷的一种方式。标志要获得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须做到文化和艺术的结合,而文字本身就是文化和艺术的结晶。所以,有很多标志都直接采用文字或以文字作为创意元素延伸出来的图形。文字应用在标志设计中,集合了文化信息、表现载体、艺术风格于一体,将标志的内涵特质通过视觉化的表情语言传达出来,从而构成了自身的趣味,在内在气韵和外在形式的融合中一目了然地展示其感染力。文字类标志设计简约而不简单。文字在标志中应用一般可分为汉字标志、字母标志、数字标志。

一、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特征

利用汉字表形、表音、表意的功能,进行发挥创造,造就独特的语言风貌,并保留民族特色。优秀的汉字标志,能够形象、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汉字的意象内容,不仅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美感,而且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力。它既保留了汉字的古朴风韵,又使汉字焕发出年轻的生命力。它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强烈的民族性。

中国汉字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可以充分发挥汉字的这些特征。如北大校徽,最早由鲁迅先生设计,是“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从标志的构成因素来看,汉字型标志是以含有象征意义的汉字造型作基点,对其变形或抽象地改造,使之图案化。汉字型标志兼具视觉、听觉的形式,汉字型标志都有一个确定的视觉形式,同时它又是象征着一个符号。它强调形象性、生动性的审美趣味,多不重“写实”重“传神”。根据具体的字面结构进行加工、夸张、变形,进行汉字的形象化处理。抓住字面所能代表的典型形象,使形象化的造型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给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近年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汉字融合于现代标志设计,备受设计师的青睐。如2010年世博会会徽,就是以汉字“世”为基础设计的,其中暗示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象征着“你、我、他”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名族精神。还有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作为标志的主体图案,这在整个奥林匹克会徽设计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会徽中的篆字“京”,代表青春焕发的古都北京,正以开放的胸襟和吸纳万方、融汇古今的文化凝聚力,欢迎世界各族人民的到来。又将字形幻化为一个飞奔撞线、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员形象,整个造型体现了力与美的高度结合,神在象外,象在言外,言在意外。在运动中传达出人类体魄和精神的双重之美,是体育精神的完美诠释。[1]

汉字图形化,发挥字图结合的特征也常用于商标设计中,获得非常良好的效益。如,比较早期的上海自行车总厂生产的“永久牌”自行车的商标,此标志既形象、简洁、鲜明,又反映了商业性的审美情趣和时代特征。“永久”两字中的一撇、一捺形成了车轮的形象,体现出了其产品的特征。而中间的笔画部分则形成了人的形象,使标志一目了然、形象突出,趣味性强,同时也再现了企业的文化精髓――以人为本。

二、字母在标志设计中的特征

字母具有几何化的造型特征,字母作为相对通用的文字,在沟通方面可以缩短距离,字母标志优势:指示性强、紧凑、美观、趣味性强。用字母设计的标志已成为标志群中巨大的生力军,不断地影响着标志设计的走向和发展趋势。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世界品牌的商标IBM、DELL、SONY、LG等等。不过,标志中设计的字母形象要具有传统标准字体中字母的主要形象特征。若在标志设计中对字母形象过分变形或让字母之间进行复杂的穿插,那将会出现一个已失去字母基本特征、没有文字传达作用的、无意义的线型美观图形的现象。字母标志在信息上,强调简洁明了;在构思上,主张从内容及其意蕴出发,使标志与产品性质和特点相适应;在设计技巧上,一般采取字母组合和象形图形相结合等方式。而字母组合一般分为单个字母型、字母组合的多字母型、单词型。

在现代字母标志中,用单个字母为形象设计的标志是较多的。设计这类标志时,常常直接将选择的某个标准体字母,直接放入或放在一个有限的、具有某种形状的空间或形中。这类标志指示性非常强,简洁、醒目。还有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在保留字母基本形象特征、能够识别字母的前提下,对传统标准字母形象做巧妙的变形、装饰,使其形象更加独特,引人注目,出现新颖的视觉效果。

用几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字母,巧妙组合成一个整体形象设计的多字母型标志,特点是字母排列比较规范,字母的形态变化较小,装饰手法统一、整体感强。这类标志设计时,常使各字母本身的形象设计具有统一的规律,目的是让多个字母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形象。当然,有时还可根据某种需要,在不影响整体感的情况下,对其中某个字母进行特别的处理,使整体形象更加具有简略的图案感(中国“中央电视台”新标志CCTV)。

单词类的字母标志,在设计过程中就要特别强调整个单词的统一感。一般来说这类标志中的字母形象比较规范,线条的形态整体、统一(“海尔”公司的标志“Haier”)。在这类标志设计中,也有一些标志对单词中的个别字母形象进行特殊的设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来引起人们对此标志的注意和便于人们记忆。这也可以理解成是给标志形象加了趣味点(如美国戴尔电器公司标志“DELL”中,倾斜处理的字母“E”)。[2]

三、数字在标志设计中的特征

数字也是文字中用在标志设计里的一种表现形式。数字是非常直观,目前使用数字作为标志设计也不少。数字具有独特性,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普遍对数字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数字简洁独特,便于识别,便于形态的变化。数字可分为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中文数字等。而应用在标志设计中主要以阿拉伯数字为多,罗马数字和中文数字等相对较少,在这里只阐述阿拉伯数字。

运用数字进行造型演化,能创造风格各异、变化无穷的数字字体形态,这种数字字体形态具有很强的视觉表现力,能给人与众不同的审美享受。这类标志具有鲜明的形式特征和审美趣味,多用于表达社会重要的纪念活动和企业周年庆典活动。构形上主要用以创造具有某种意义的组合体,或将数字和其它构成要素进行集合变化,可创造出形态各异、意趣盎然的各种数字标志。

例如,清华大学校庆标志以学校的代表性建筑――大礼堂的造型结合阿拉伯数字“100”同构而成,并配有“1911-2011”的字样;标志上方是礼堂圆顶的造型,宛如初升的太阳;标志中间的三角形的檐呈金字塔形,象征清华大学雄踞学术之巅,肩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

如,第五届中国男子高尔夫球业余选手锦标赛标志。为了造成一种整体向前的运动感,设计师将数字5构成一个挥动球杆的瞬间,好似一个滚动的高尔夫球,鲜明地表达了赛事的特点。由上向下的弧线又进一步加强了运动的速度特征,同时也为整个字体组合造型增添了活力与情趣,暗示了高尔夫球是一项极有生命活力和情趣的运动。

文字应用在标志设计中是常以文字字体与标志形象组合成一个整体。无论汉字、字母或是数字文字都非常广泛地应用在标志中,铸就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演进为名副其实的文字信息传达媒介。文字具有语言特征和语音形式,是一种约定性的记号,它具有视觉性。文字本身是具有含义的,选择最佳文字作为设计的切入点,标志就具有信息意义,加上设计的形象意义,就成为一形多意的标识符号了。正是文字的这些特殊性让文字不断地在标志设计中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数字标志设计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节能减排和“低碳、降耗”生活理念的推广,慢行交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慢行交通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道路交通标志作为无声的“道路语言”,在道路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城市道路慢行交通标志的设置角度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讨适合我国城市特点的慢行交通标志,从而改善城市慢行系统交通条件。

1 慢行交通系统特性

1.1 慢行交通系统的概念

(1)慢行交通的定义

慢行交通,一般也称为非机动化交通(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主要表现为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出行速度一般情况下不大于20 km•h-1。

(2)慢行交通系统的构成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步行交通系统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其中步行的主要对象为行人,非机动车的主要对象包括自行车、 电动车、 残疾人车、 人力三轮车等。

1.2 慢行出行者交通特性

(1)慢行出行者基本特性

慢行速度:步行速度一般为1.0~1.2m/s,自行车速度一般为12~15 km/h;

(2)慢行出行者社会特性

安全性:行人和骑行人更容易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甚至死亡;经济水平:选择慢行交通的出行者往往是低收入家庭;年龄:老年人在选择以慢行交通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出行者中所占比例在50%以上。

2 慢行交通标志设置相关理论

2.1慢行交通标志的概述

(1)慢行交通标志定义

慢行交通标志是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通过视觉传达方式向出行者传递信息。

(2)慢行交通标志分类

针对慢行环境空间在形式和类型上的差异,慢行交通标志按功能可分为:管理性标志:多以明示、告知、劝说、指令、警告、禁止等为特征;导向性标志:通过方向、图形、符号及文字向出行者传达方位及目的地信;信息说明性标志:通过图形或文字向出行者传达说明性信息。

(3)慢行交通标志的构成要素

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文字、标志符号和载体三部分。其中文字要素:信息传达准确,指代单一,能够弥补容易产生歧义的标志;标志符号:形式多样,能够将复杂的信息通过准确的语义和符号表达出来;载体要素:用物质和非物质的载体传播物质、信息和文化。

2.2慢行交通标志对人的作用机理

(1)交通标志对人知觉的作用机理

人的知觉是大脑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部事物各部分的整体反应[1]。交通标志的版面设计利用感知规律,设计成图形较小,背景较大的形式。图形是感知的中心,通过背景来衬托展现。

(2)交通标志对人视觉的作用机理

视觉是人在大部分的感知渠道中获取外部信息的第一信道。通过知觉获得静态和动态的交通信息超过了80% 。我国在慢行系统交通标志设置中采用红、黄、绿、蓝、黑、白六种颜色。

(3)人对交通标志的认知能力

道路使用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交通标志的识别及理解的能力被称为人对交通标志的认知能力。慢行交通出行者对交通标志信息的识别和处理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发现、识别、认读、理解和反应五个阶段[2]。

3 慢行系统交通标志参数确定方法

3.1交通标志位置确定

慢行交通标志的前置距离,必须让出行者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标志的认读、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和判断以及采取行动进行减速、停车等动作的过程(以电动自行车为例)。

图1出行者行驶和对标志的认知模图

需满足:

根据《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相应规定,干态制动时≤4m,湿态制动时≤15m;的最小值为,其中一般为250cm~350cm;(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一般为160cm;取15°[3]。由此计算得到标志的前置距离。下表为不同速度下标志前置距离的建议值。

表1不同速度下慢行交通标志前置距离建议值

3.2交通标志文字尺寸确定

交通标志的文字高度可通过可视性理论来确定。基于以下两个临界条件建立模型[4][5]:

①骑行人在B点刚刚能够看清标志内容;

②骑行人在C点读完并理解标志所传达的信息,与此同时刚好到达D点,即C点与D点重合。

根据以上结论,下表给出了标志在设置中文字的参考尺寸。

表2标志设置中文字的参考尺寸

3.3交通标志版面尺寸确定

通过研究标志字高模型,可以计算出在不同时速下的文字大小,从而来计算标志的高度a,宽度b。一般来说,a=6*H(H为字高)。确定了a值之后,宽度一般采取黄金分割比例来确定,以满足出行者视觉上的美感,即 a:b=0.618:1。

4结论

交通标志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交通设施,在引导城市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出行者的交通特性,界定慢行系统交通标志的定义及分类,构建出行者行驶和对标志的认知模型,从而计算交通标志设置的前置距离、文字高度、版面尺寸三个主要技术参数,并分别针对不同使用对象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参数的建议值,为规范城市慢行系统交通标志的设置起到重要作用。

5参考文献

[1]高俊,地理信息科学的空间认知研究[J].遥感学报,2008.3.

[2]赵炳强,交通标志设计中的视觉工效问题分析[J].交通管理.1996.

[3]石屈鹏.对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设置的探讨[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8(18).

数字标志设计论文篇(6)

标志设计由来已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之前的原始社会。人类由于相互交往了解的需要创造了图形标志,这种图形化的视觉语言比文字语言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更快速、更直接。在信息传递与日俱增、人际交往逐渐扩大的今天,标志成为一种人类共同的直观联系的工具。时常在各类媒体上见到似曾相识的品牌标志,虽然形象简洁,但从有效视觉传播效果看,它们因为缺少了独特的个性特征,而缺损了原本追求的所谓易识易记性。标志设计曾经以包豪斯主张的简洁与功能主义为设计准则,但是细察欧美日近些年的设计便会发现他们的设计观念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谓的“崇尚简洁、功能至上”的宝典已经成为过去。时过境迁,变化的时空环境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审美心理,而整个世界设计潮流则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现象,具有地方特征和民族特色的设计得到提倡,新设计风格不断涌现,日趋多样,这同样在标志设计中表现出来。如法国国家公园的标志,简直就是一幅意象造型画面,无数的动植物构成生机盎然、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气象,不需任何解释,你都会明白这个标志告诉你的寓意和信息。标志以意象构成的方式传达主体的抽象信息和情感,追求对象整体感觉的真实,有着超乎现实的意味。又如堪斯维纳图书馆标志,把书籍、植物、阳光融合为一幅具有生命气息的画面,它的意义是直白明了的,不需要文字的解释或隐涩的逻辑推理就能明白它所要传递的信息,并具有温馨的亲近感。

从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中借用符号也是当代标志设计的常用手法之一,随着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衰落,文化多元化的观点被普遍接受,设计师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因为人们明显觉察到因长期的这种“世界风格”而造成的全球设计风格的大同和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日趋消失,各国、各民族都应在现代设计中融入、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而这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观点。反观我们的设计教育和设计标准,往往迷信西方,模仿抄袭现象屡屡出现,著名设计大师岗特・兰堡和马蒂亚斯每次评论中国设计院校的学生作品都会指出:中国学生的设计作品缺乏民族特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我们太缺乏从传统中汲取营养的能力,设计语言的单一已极大制约了中国平面设计事业的发展。

观念的演变是标志设计发展的驱动力,随着哲学意识的不断引伸,人文关怀深入人心,多层次、多角度认识物象、天体自然,使设计在更为广阔的理念中延伸,这种情况下绿色化设计概念得以突显,成为21世纪设计的主题。绿色设计是以节约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而绿色化设计延伸到标志设计中,无论从创意上还是表现上都会给图形设计带来新的内涵。因此,人们更加注意在视觉上运用绿色设计观念,让标志锁定在更为合理的视觉秩序上,制止视觉污染,按照人物协调的关系,强化视觉规律,尤其是标志的图形,不求量的增长,力求质的合理。在绿色设计的视野下去完善协调符号与人类的关系,从中筛选出“绿色标志”,已逐渐成为设计家们的自觉行为。

色彩在标志设计中的作用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颜色是抓住观察者注意力的关键元素,无论是鲜亮还是暗淡、单一还是复杂,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理论上还是经验上起作用,具有说服力的色彩都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恰当地使用色彩也可以赋予色彩很强的说服力,并且改变人们原先的感受。许多情况下,包装好的产品,顾客便往往仅能通过视觉线索――“产品的包装”来做出初步的判断。其结果就是,颜色的合理使用,使得某种产品的标志在其他类似产品中脱颖而出,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那么这种品牌产品可以更好和更快地销售。

经常会看到一些色彩,让我们产生直接的心理反射,其实这些色彩都暗示着实用的信息,或者具有日常的自然联想,例如草绿色和天蓝色。那么在我们的标志设计中,主要信息色彩也可以作为强烈品牌标志相关的色彩。如大型公司的品牌广告有:红色的“可口可乐”,蓝色的“百事可乐”,黄色的“柯达胶卷”,绿色的“富士胶卷”等,当我们提到某一特定色彩时,就会与某个机构、企业产生联想。这是因为无论男女老幼均对色彩有着共同或差异的感觉与反应,所以色彩在感觉性诉求上优于文字或图形等设计元素。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某些颜色选择来标志行业类型,人群或者老人、儿童等。例如:在儿童认知事物的方式中,视觉起了重要作用,也是儿童感知事物最直接的方式。研究表明,三岁的儿童还不能完全区分各种颜色的色调,学龄初期儿童的颜色视觉是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的,六岁以后的儿童已能较好地辨别红、橙、黄、绿、白、蓝等主要颜色,有趣的是他们已具有对颜色的偏好倾向。如在红、橙、黄、绿、蓝、紫、棕、黑、白、灰等十种颜色中,儿童更多偏爱红、黄、绿色,较少偏爱黑、灰、棕色。设计师们往往会使用这些鲜艳的原色和比较柔和的色彩,非常成功地来吸引儿童并传达他们所要传达给大众的信息。儿童产品的用色是有其规律可循的,往往儿童餐饮用具的色彩是突出均匀、柔和的风格;而玩具类的用色却与之大相径庭,艳丽的、纯度高的、对比强烈的颜色会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Smobey公司的标志,使用大胆的原色来表示最适合儿童的产品。所以Smobey公司选择的公司色彩是红色、蓝色和黄色,并把这三原色应用在了标志设计当中,给人以天真、单纯和开朗、活泼的感觉,恰好很符合儿童的性格,让人们很容易地就联想到和儿童有关。

以中国传统“汉字”为造型基础传达信息

作为一种“美”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标志艺术除了具有与其他设计共同的美感特性外,还具有符号美的特性。与其他设计艺术不同,标志首先是一种独具符号艺术特征的图形设计艺术,标志艺术实质上就是图形符号艺术,因此,符号美是标志设计最重要的美感特性。现代标志的造型特点大致有下列三种类型:①以文字为主。即利用汉字或外文、拉丁字母构成的标志。其中拉丁文的商标标志可以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因而非常流行。在设计时常常将词的首字母或词与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②以图形为主。以各种图形组成的具象形或抽象形的标志。它不受语言文字和地域的限制,因此人们只要识别出图形,就可叫出商标标志的名称或基本理解其含义。它具有文字标志所不能具备的优越性,因此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流行的标志形式。③文字与图形结合。这种标志中的文字已不完全是表词的本身而变成了一种可辨的形象,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互相衬托。

文字标志是依据被设计物的特征、理念等内容而精心策划、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来说,在设计前对构成文字标志的各种造型要素要加以分析。

设计中,还要把握特定文字个性化的意象品格,将文字内涵特质赋予视觉化的传神表情并构成自身趣味的设计,使人一目了然地“顿悟”其感染力。以汉字为元素的标志,无论是在单个文字上还是多个文字的整体造型上,都与普通的印刷字体、书写字体不同,它有着独特的个性与造型。汉字标志正是通过其独特的个性与造型,努力体现被设计物的内涵。深入开掘艺术思维的想象力,使设计的字体意象和被设计物的内容融为一体,力求字意表情明显化、字体特征个性化。在设计中将文字与图形两种形态相结合的例子很多,特别是在标志设计中,但两者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拼凑,而是发挥各自所特有的优势,相互衬托,相互补充。

现如今,电脑数字化设计的普遍运用,对标志设计影响深远,其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是过去不可比拟的,电脑设计图库的色彩、空间转化的渐变、多维视觉空间的表达,打开了新的视觉境界,一些电脑数字化所产生的特有形态和艺术效果,又为标志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艺术语汇,极大地丰富了图形设计的艺术语言,成为创新构思表达的其中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门德来:《现代标志设计创意与表现》,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苏克:《标志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版。

3.张群胆:《设计色彩配色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4.保罗・芝兰斯、玛丽・柏特・费希尔[美]:《色彩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辛敬林:《现代图形设计》,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数字标志设计论文篇(7)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革命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数字技术操控下的超真实的视觉拟像,使标志设计手段及传播媒介的数字化发生转变。同时也使审美主体对于数字化标志审美元素、审美范畴等视觉经验的审美发生变异,从而引起旧的审美规则被颠覆,新的审美范式产生。

一、数字化标志审美元素的拓展

数字技术在当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丰富了以简约风格为主的传统标志设计中相对平面化的图形、文字、色彩等审美元素,并使其向数字化技术下的复杂风格拓展。具体表现为标志中数字化的复杂形态、复杂肌理以及光色运动,这些审美元素的拓展和信息的迅速复制、传播与后工业社会相对应,并受到新兴抽象艺术的影响。如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欧普艺术”(图1)被称为“精心计算”的视觉艺术,通过数字化明亮的色彩,造成刺激的颤动效果,达到视知觉的运动感和闪烁感。这一表现形式广泛渗透到多种设计领域,也拓展了数字化标志的形式维度,使之由静态的形式表达逐步过渡为动态的韵律形式,甚至是动态的表现形式。

(一)标志中数字化的复杂形态

在以往传统的标志设计中,受到设计手段及制作方式的限制,标志大多以抽象、简约的设计语言为传达信息的主要方式,作为设计主体的设计师和审美主体的消费者也以简洁之美作为评价标志的基本依据。而数字化的设计手段使表现标志复杂化的形态成为可能,进而也出现了审美标志复杂形态这一新的审美元素。

标志数字化的复杂形态主要体现为以计算机设计软件为工具,设计出的超出标志手绘表现范畴的复杂图形,包括立体、半立体及超写实的图形形象。这类图形具有计算机操作的数字化典型特征,同时也体现出鲜明的个性风格和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其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也随之体现为数字技术操作下的技术理性美与个性美的融合,这也是时代赋予标志传达信息的基本要求。例如英国BP石油公司标志的拓展设计形式(图2),在表达公司“关注环境保护”及“源于石油,超越石油”理念之理性美的同时,其数字化的复杂形态表达又不失个性美。

(二)标志中数字化的复杂肌理

数字技术介入下的现代标志复杂肌理形式与传统的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平面化标志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当代标志新的审美元素。现代标志的复杂肌理以数字化成像手段为表现媒介,拓展了准确表达标志主题的自由度和可能性。同时也展现出当代标志数字化肌理的复杂之美、科技之美。例如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标志(图3),就是由复杂肌理组成的一个象征蓝色星球的球体造型,该标志细密的线条形成的复杂肌理经过数字化的处理具有动势,又十分平衡,充分地体现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并将“改善气候需要全世界努力”的理念准确地传达出来。

(三)标志中数字化的光色运动

传统标志中要体现光色运动,一般采用黑白或者彩色几何形体的复杂排列、对比的手法造成各种形状和色彩的跃动,有节奏地形成视觉跳动之感,给人一种秩序之美。如美国教育中心标志(图4)就是这一手法的设计表现及审美表达。如今,数字化技术在设计操作中的应用延伸了标志表现光色运动的设计手法,并使其表现更加简单快捷,因此在现代的标志设计中,契合主题表现数字化光色运动意蕴的标志层出不穷,给人带来了数字化的律动之美。

1.静态标志中的数字化光色运动

静态标志中体现数字化光色运动的设计手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利用设计软件处理色彩的交错和透叠等功能,形成光色变化不定的运动之感。如瑞士Kalidos公司标志(图5),传达出光色运动的律动之美和数字化成像独有的美感。

另一种是利用设计软件中的“渐变”工具而形成的基本形、骨骼或者色彩逐渐的、有规律的循序变动,从而产生强烈的透视和空间感。在渐变过程中,基本形、色彩等元素的渐变程度大或者快过一定范畴时,就会给人以视觉上的跃动感。例如美国2016申奥标志(图6),运用设计软件“渐变”的表现手法形成特有的光色运动。

2.动态标志中的数字化光色运动

动态标志中的数字化光色运动是在虚拟现实数字技术基础上实现的。数字化标志的动态造型,使其突破了传统标志单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的结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通过计算机程序赋予标志结构、形态、色彩等的趣味性动态变化及光色效果,并使蕴含其中的深层含义在视觉意象的时空延展中得到准确、有效的识别。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会标(图7),将标志的动态形式及光色运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该标志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运算生成一个能根据不同场合改变结构与色彩的波纹图形,并时刻呈现出不同的运动状态及光色效果,展现出时空流动和延伸的视觉意象,完美地体现了大会主题,被称为“会呼吸的标志”。

二、数字化标志审美范畴的延伸

数字标志设计论文篇(8)

1电子版《三联生活周刊》的特点

(1)文化性强。《三联》不是新闻杂志,而是以新闻为由头,用文化资源来讨论生活的一本“生活周刊”。它对文化领域的报道一直居于首要地位,基本上涵盖了当前国内发生的文化热点事件。文本内容具有新闻的文化视角。[2](2)品牌战略清晰。《三联》以“一本杂志和他所倡导的的生活”为标语,致力于打造核心竞争力,始终明确:准确地媒体定位是关键;独特的内容是核心;雄厚的人才资源是智力支持;专题策划是突围方式;品牌战略是有效手段;市场经营是发展支点。[3]这样的发展经验,使得《三联》能够准确把握受众心理,做精致新闻的文化。(3)注重选题深度保持叙事节奏。《三联》推崇选题的深度,强调一个事件的思维性或思辨性,努力寻找其他媒体不能讨论的视角,在纵向上走得更远。[4]故事性、叙事性强,通过叙事手法,让受众在对选题情感感知的同时注重沉浸式思考。

2设计信息在数字版《三联生活周刊》中传播的特点

2.1 设计主题篇目在各栏目所占比重

笔者以2010年以来73个在数字版《三联生活周刊》上的关于设计的信息为样本,对设计主题在各栏目分布做了简要统计,发现设计主题篇目在封面话题和经济商业板块所占比重最大,分别占15%和13%,在生活和时尚版块占的比重次之,占6.8%,由此可以看出,设计信息在电子版《三联》中的传播同样紧扣杂志定位,“一本杂志和他所倡导的的生活”设计信息集中在生活和时尚版块,说明设计生活是《三联》倡导的生活之一,引导读者追求品质,乐享生活。封面话题版块传播设计信息,体现了设计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以最主要的窗口来传播设计信息,加速设计信息的普及。经济商业板块传播设计信息,突出杂志核心新闻性文化,定位知识分子,以设计信息拓宽受众的视野,满足他们对社会多领域的探索诉求。

2.2 内容上的特点

笔者将设计信息进行了分类和提炼,内容上,设计信息可以有八个类别归属:设计资讯、设计理念、设计历史故事、设计前沿、设计特点/话题、设计经济、艺术、设计品牌。《三联》的文化性、故事性、思考性贯穿始终。设计资讯类的设计信息注重时效性和新颖性,让读者了解正在发生的设计事件;设计理念类别的设计信息表达,侧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设计历史/故事类别的设计信息表达强化了《三联》的叙事性特点,以故事阐述设计历史沿革,让设计历史和设计人物变得形象可感;设计前沿类的设计信息突出前瞻性,满足《三联》定位受众对视野拓宽的需要;设计特点/话题类的设计信息,保持《三联》新闻属性的敏感度,通过报道时下热议的设计话题,使读者获得一种新的思考的视角;设计经济类的设计信息紧紧抓住和商业的联系,以商业视角解读设计,专业有深度,满足知识分子对选题深度的需要;艺术类的设计信息传达给受众的是设计的边界可以很广阔,给受众了解设计、理解设计、感知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角;设计品牌类的设计信息传播注重设计品牌故事介绍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读者获得一种“一览众山小”的全局观和满足感。

2.3形式上的特点

1)视觉表现。电子版《三联》主要采用三种形式传递设计信息:组图浏览、图片加文字、文字。从Schmitt五元体验理论角度来评价这三种形式传递信息的体验效果,有共性又有个性。[5]组图浏览以图片视觉化展示直接刺激读者的眼球,形成直观的视觉刺激,感官体验突出;图片加文字的形式最有利于设计信息的表达,“插图的作用不仅仅是对文章标题的重复。插图应该带给读者某种画面以外的东西,某种高出或超过文章标题所说的东西,某种让插图抵得上一千个字的东西”。[6]通过文字和图片的配合,使读者形成对设计品、设计理念、设计任务、设计故事的形象认知,增强用户的情感体验、关联体验、思考体验和行动体验;纯文字描述,注重选题的深度和逻辑性,最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体验。

2)文体形式。笔者对电子版《三联》设计信息文体表达类别进行整理主要有五类:评论类、采访类、报道类、简讯类、人物志。评论类的设计信息多以作者的主观论点为主,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解读选题视角;采访类的设计信息传播侧重于对场景的再现,生动,情景感强;报道类的设计信息以客观的情景再现还原现场状态,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发生了什么;简讯类的设计信息突出言简意赅说明问题,重在交代与设计相关的基本信息,以让读者对设计内容形成全局印象;人物志是对设计师的形象描绘,生动真实地呈现,带领读者与设计师对话,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3大众对设计的认知形象

通过对设计信息的内容研读,根据设计信息的不同板块分布,内容描述和形式表现,笔者总结了电子版《三联》可以带给读者对设计的七大认知形象:创新的、有美感有艺术价值的、有商业价值的、与科技巧妙结合的、文化的传播媒介、富于变化的、服务于生活的。

4小结

数字化品牌杂志作为传播设计信息的一种渠道,具有更精准的目标定位和信息投放人群,借助新媒体传播设计信息是让设计走入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必要手段。通过不断优化数字化品牌杂志的内容和交互形式,使读者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理解设计,激发参与设计热情,享受交互式阅读体验,感受美好设计生活。参考文献:

[1] 张伯海.谈期刊品牌[J].2003(07).

[2] 毛慧.《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选题分析[J].青年记者,2008(17).

[3] 李晓苹.《三联生活周刊》探析[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数字标志设计论文篇(9)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避免使用非公认公知的外文缩略语。不使用标点符号。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3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写在题名下,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更改;作者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写在姓名下。作者应是:⑴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⑵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⑶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三条均需具备。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

4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篇幅250字左右,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其它论文须附中文摘要,篇幅200字左右。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5关键词:每篇文章需标引2~5个关键词,并按重要程度排序。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

6医学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文内名词前后要统一。中文药物名称应按国家最新版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7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天-1应改为ng·kg-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

8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对百分数范围和偏差数不能只写一个单位,如5%~50%不能写成5~50%,(50±5)mg不能写成50±5mg。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29.476,5”应写成1329.4765”。

9参考文献:要求引用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并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并在正文中标出角码。

10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11统计学处理: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P值(如P=0.023)。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并一律用斜体。

12研究设计: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应交代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类型,如属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选择标准等。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四条原则作概要说明。

13图表:本刊采用三横线表:⑴文章中应避免既用文字,又用图、表重复表达同一内容。凡能用少量文字说清楚的,尽量不用图、表;⑵每个图(表)应给出图(表)题,简明扼要;⑶图样和有关图形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规定,图、表中的文字、数值、符号、图注等应与正文叙述保持一致;⑷图(表)应放置在正文第1次提到它的文字段后面;也可将图(表)集中绘制在另纸上,而在该放置图(表)的文字段后留2~3行空白表示其位置。图下面紧接着标注图序、图题和图注。

14缩略语: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处应给出其中文全称,然后括号注出缩略语。缩略语不得移行。缩略语应尽量少用。

数字标志设计论文篇(10)

[关键词] 论文 撰写

健康网讯: 1 政治要求 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准确而深刻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 运用先进理论与先进技术解决医学上的各种问题,以加速发展我国的医学科学事业。 遵循科学道德,无政治性错误,无浮夸,无泄密。 2 学术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目前均为学术类期刊,既要反映我国相关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代表国家相关学科发展前沿,又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水平和实际工作需要,为防病治病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预见和导向作用。 2.1 选题得当 密切结合国家或地区医学科技攻关及重点研究项目 密切结合医疗卫生保健和防病治病实践 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2.2 内容体现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 2.2.1创新性:学术论文的灵魂。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在同类领域中提出了新理论、新概念、新原理,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在同一原理的基础上有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的创造;研究的样本数更大,或采用的方法更为严格,发现了过去没有发现的新事实、新现象,提供了新的数据和实验结果;对原有的技术方法,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有新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论文中应该反映作者是如何把未知变为已知,把未有变为已有,把知之不多变为知之较多,把知其然变为知其所以然,从而有了新的认识,发现新的事实,找到新的规律,阐明新的理论,发明新的技术。这样的论文,才有刊出的价值。 2.2.2 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生命。科研设计是科学性的基础,科研设计是否严谨,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科研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 专业设计:研究思路是否恰当,方法是否可靠,技术上是否成熟,诊断依据是否充足,临床表现和疗效观察是否客观、深入,资料是否完整等。 统计学设计:样本含量是否足够,是否具有代表性;分组是否随机化,是否具有可比性;是否对照观察,有客观的定量指标;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及符合统计学要求等。 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应符合循证医学和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要求。科学性还体现在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否符合逻辑,结论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并恰如其分。仅仅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是不够的,要重视各专科的特殊规律。通过统计学处理后,还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去慎重考虑,结合专业特点具体阐明所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性,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2.2.3 实用性: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更应该强调实用性,技术上要行得通,办得到。除了少量纯理论研究的论文以外,大多数医学学术论文应该结合医疗、预防工作实际。论文的实用价值越大,指导作用越强,就越具有重要性。 3 写作要求期刊常用的论文类型有述评、论著(临床分析、疗效观察、实验研究、调查报告等)、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等等。 文字表达要求准确、严密、简练、通顺,用词稳妥,语言规范,说理明晰,推理周密,可读性强,最好还有一定的生动性。一般应用科技语体。 论著类文章最常用的写作格式为“四段式”,即:前言,方法,结果,讨论。 3.1 题名题名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不使用标点。题名用词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3.2 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作者应是:⑴ 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⑵ 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⑶ 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集体署名的文章应注明通讯作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 论文决定刊用后,需要全部作者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3.3 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凝练、微型化,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 作用:让读者了解文章; 代替阅读全文; 便于制作二次文献及收入数据库。 格式: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写摘要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力戒空泛,应列出必要的资料和数据,并有明确的结论。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稍详细一些(40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作者姓名、第一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 有通讯作者时,应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 3.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论文选取2 ~ 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印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要注意首标词的选用,首标词应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内容。 3.5 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仅需列出切题的参考文献,无须进行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不超过250字。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用。 3.6 方法 应详细描述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这部分的描述以使读者能进行重复为度。 3.6.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病人,需注明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需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3.6.2 药品、试剂:使用化学名,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位和生产时间。 3.6.3 仪器 、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范围。无须描述其工作原理。 3.6.4 研究设计: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抑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四个基本原则作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6.5研究方法:个人创造的方法应详细说明“方法”的细节,以备他人重复。改进的方法应详述改进之处,并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原方法的出处。原封不动地使用他人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方法的出处,无须展开描述。 3.6.6 统计学处理:说明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3.6.7 伦理学描述: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7 结果 报告研究的结果,不应简单地罗列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各种原始材料和数据,而必须将其归纳分析,进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用文字和各种图表表达出来。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层次清楚,合乎逻辑,不能有任何虚假或含混不清,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 3.8 讨论 讨论强调新的和重要的内容,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研究工作尚未完成不要声称并暗示工作的优先权。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应将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不必重述已在前言、结果部分详述过的资料或数据,和过去文献已报道的内容。 3.9 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的内容不要与文字、表格重复。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线条图要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图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一般掌握在5∶7左右。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层次分明,反差适中,没有杂乱的背景。病理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应附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一致。 3.10 表制表的基本要求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有自明性。表的内容不要与文字、插图重复。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一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律使用三线表。 3.11 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 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 缩略语:文题中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中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一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3.12 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3.13 数字用法 数字的使用,执行《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出版〕。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3.13 志谢 志谢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原则上应征得被感谢人的书面同意后,方可提名感谢。 3.14 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主要是说明研究所借鉴的科学依据的出处,以供读者查阅参考;减少对前人文献的复述,以节省篇幅;同时,也是对他人成果和著作权的尊重。因此,应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对待。除了会议消息报道等简讯外,一般每篇论文均应有参考文献。论文所列参考文献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原著的,而不应是转引他人的。应选择近年的文献,除非必要,一般不宜引用10年以前的文献。应注意引用国内的文献,使读者了解国内的有关进展,且易于查找。由于参考文献的格式较严,项目较多,稍不注意即出现差错,使读者难以查找,因此必须认真核对原著,对作者姓名、刊名、年份、页码等,尤应注意准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 3.15 脚注 脚注常用于注明作者工作单位、邮政编码、基金资助项目等。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注明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可按级别依次列出。 4 初稿的审查 4.1 要注意布局结构。“四段式”的各部分都要妥善安排,既要明确分工,避免重复,又要互相配合,防止遗漏。“四段式”是基本结构,但应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作灵活的处理。每篇论文一般均分为几个部分、若干层次,分别冠以适当的小标题。标题不可过多。同层次标题之间,内容要有联系,体例应统一。全文的标题要相对均衡。 4.2 行文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不应过多地插入枝节问题,罗列一大堆资料和数据,以致扰乱甚至淹没了主题。材料和方法部分,要着重介绍有关保证科学性和提供重复验证的必要信息。评价实验结果、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等,一定要说明其标准。在结果分析中,绝不要无选择地罗列所有资料和数据,但要详述有意义的结果,包括正面的、阳性的结果和反面的、阴性的结果,有时后者更为重要。讨论部分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观点统率材料,夹叙夹议,最能引人入胜。临床论文尤其应该用自己的病例统计数据和个案来进行论证。 4.3 要善于将图表与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内容不应该重复。核对图表在文内是否按序标引。 4.4 要正确运用语法和修辞。科技文章不同于文艺作品,不要求辞藻华丽,形象动人,而要求准确、简洁、通顺、合乎语法和修辞。 4.5 要重视规范化和标准化。注意医学名词、简化汉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化,第一次使用缩略语时是否写出全称,核对参考文献是否按序标引以及著录格式是否标准。 4.6 认真通读全文,检查有无笔误、拼写、打印、计算错误。 5 投稿前的准备 投寄论文要选择适当的期刊,做到“知己知彼”。投稿前,要认真阅读目标刊物的稿约,并且分析其已刊出论文的水平、特点及其栏目,将之与自己的文章相比较,以决定如何投寄。一般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要求刊出的论文具有国内先进性或重要指导性,同时也重视临床实用性。 稿约中一般都对来稿提出格式方面的要求,应认真对待,以免因形式审查不合格被退稿而延误论文的发表。 必须注意的是,切忌一稿多投,即同时投寄两种刊物或多种刊物,或投寄一刊后未等退稿又投寄他刊。但是,同时向不同刊物投寄中文稿和外文稿,则不属一稿两投,因为其读者和文种均不同。在国际上,这种情况称为平行发表(parallel publication)或二次发表,与一稿多投引起的重复发表(duplicate publication),有原则区别。 二次发表要符合以下条件:⑴ 作者已征得两个刊物的编辑的同意。负责二次发表的编辑必须得到首次发表的复印本、单印本或原稿。⑵ 首次发表到二次发表的间隔至少 1 周,双方编辑经过协商后除外。⑶ 二次发表的目的是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往往以缩简本为宜。⑷ 二次文本真实反映首次文本的数据和解释。⑸ 二次文本的标题页脚注要向读者、审稿人、文献机构说明论文全文或部分发表过,并标出初次文献。比较合适的脚注是本文依据某杂志首次报道的一项研究,并附参考文献号。 医学论文写作是一项严肃的意义重大的工作,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本文所介绍的是最基本的情况,仅供参考。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燕 鸣

上一篇: 绩效考核论文 下一篇: 建筑风水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