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5 10:27:20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1)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2)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6504

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漫长历史演化的民族文化,汇集历史上各种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集萃中华传统各领域特色技艺,反映中华民族自身风貌与特质,体现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灵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国在国际上作为旅游目的地树立良好形象、展示独特魅力、塑造价值品牌的必有途径。

1传统文化与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关联

1.1溯往:基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一直是我国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核心吸引

早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地理大百科全书》就曾指出,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各种形态的文化均可以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因素。我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一直是我国入境旅游中对外着意展示的核心吸引物。从现阶段国家旅游形象品牌化实施主体国家旅游局的各种外宣资料,各地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的旅游资源外宣文本、海外合作旅行经销商主推的旅游路线,无不深刻有“历史”、“文化”与“遗产”烙印。同时,国外旅游指南如《探索中国》、《孤独的星球》等,其对中国旅游的展示也无不对中国传统文化浓墨重彩,如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苏杭的亭台楼阁、保定的北方特色民居、北京胡同人家的鹦鹉笼子、妖娆华丽的丝绸、各色纷呈的小吃,无不吸引着古往今来纷呈沓至的海外游客。另一方面,境外受众的认知也对其进行了佐证,如2007年美国CNN新闻集团委托Synovate咨询公司完成的《中国旅游业全球认知》、2008年南卡罗来纳大学受中国旅游局委托完成的《美国“婴儿潮”旅游者的出境游意向对中国的印象》等调研结果表明,“历史遗迹”、“自然景观”、“艺术文化”、“传统节日”等具有较高知名度,是受访者最感兴趣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3》显示,对于国外游客而言了解中国特色文化以及游览观光仍是主要目的。Google于2013年7月的《中国入境旅游白皮书》同样显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最让国外游客心动。总而言之,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是我国入境旅游在国际视阈中一直以来的核心吸引。

1.2观今: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是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发展态势的内在诉求

信息传播方式、大众获取信息媒介偏好的变迁,使旅游境外推广方式也随着发生深刻变化。当今依托新媒体和事件营销的智慧型推广已成为重点。我国旅游市场推广部门针对目前这种新态势,对于国家旅游形象的对外推广也在由粗放静态推广开始着力发展为集约动态推广。在“美丽中国之旅”的国家整体旅游形象统领下,在传统国外旅游展会和旅游推介会的基础上,一方面逐渐注重依托新媒体开展靶向度、精准度更高的境外推广活动,另一方面,在常规境外推广的同时寻找机会利用公众关注事件借势引爆,以较低成本获取国际受众的高关注度。前者如2013年启动中国旅游海外推广网站,开设Facebook与Twitter账号,上海、青岛、辽宁、新疆等地推出旅游政务网的不同外语版本。后者如较早的如基于北京奥运会开展的“2008北京:中国欢迎你”活动,近期的如2013年“诗画浙江”LOGO全球征集活动等。推广活动是一种外在的展示形式,其魅力的深层支持来自于其旅游业自身各层次各环节的内涵支撑。旅游作为一种发展和享受性消费,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消费功能,是一种生活消费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的较高层次需求消费。这种精神消费需求赋予旅游业“灵魂”即文化的特殊重要性,而基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一直是中国旅游在国际视阈中的核心吸引。因而,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赋予旅游产品传统文化魅力内涵,给予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内在支撑,是当下纷繁旅游境外推广活动提升效用的内涵支撑诉求,也是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驱动力来源。相反,失去文化特质内涵的推广活动就只能不断地流于形式炒冷饭。

1.3展未:传统文化将是入境旅游新常态下国家旅游形象的内核

随着“改革红利”成为新一轮旅游的主要驱动力,我国入境旅游将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迈入到稳健理性增长的新常态。未来,休闲旅游日趋发展成为全球大众的生活方式,民众更倾向于选择基于差异性的相似性旅游产品。基于此,我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境外推广在基于差异性的历史遗产展示的同时,将同时注重基于相似舒适性的社会文明、国家富足的国家旅游形象的展示。在以往的基于自然人文遗产的旅游形象宣传中,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是不能缺席的,但是在未来旅游新常态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角色仍然不能弱化。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继承的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是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内核。原因有二,其一,国外游客翻山涉水,不远千里万里远足中国,追寻的肯定不是滥觞于自身国度司空见惯的文明的重现。追踪所有文献结论或调研成果,对于所有来中国的西方人而言,在众多吸引物里面,最突出的当属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世界上幸存的最古老的文明”,“五千年不间断的文化”,对西方旅游者最有吸引力的形象要素应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使是在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行程中,基于文化底蕴的舒适性休闲才能提供满足游者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消费需求。其二,“传统文化维度,打开的是旅游者重新审视中国的新视野、新的理解渠道”。入境游客通过对中华民族辉煌文明的感知,输入视阈的不仅是传统文化,还有现代文明,其给存在中西文意识形态隔阂和抗拒文化“殖民”输入的国外受众提供了可能性的中国文化进入路径。入境旅游者在审视其他民族历史上的智慧和创造时,也会激发其跨越狭隘民族主义偏见的对于人类共有伟大历史痕迹的认同。2013年“美丽中国之旅”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国家整体旅游形象,其不仅涵盖“自然美、人文美、生活美、饮食美等多个方面”,也涵盖历史美、文化美等方面。基于此,未来入境旅游新常态下,传统文化仍然是国家旅游形象的内核。

2基于旅游境外推广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均有深刻影响,旅游海外推广活动推动的国际视阈下国家旅游现象的最终呈现,是传者引导形成的底版形象和受众的游历修复共同作用最终形成的结果。基于此,结合旅游境外推广活动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构成,基于旅游形象载体(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塑造)、特殊传者(出境游客)、实地受众(入境游客)三个域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承继,以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同时最大限度地协同促进国际视阈下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塑造与提升。

2.1基于形象载体的传承: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品牌塑造

旅游文化是旅游吸引力的源泉。基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一直是我国入境旅游的核心吸引,是各种调研中境外潜在消费者对我国旅游较感兴趣的存在,也是适应旅游未来发展态势的产业内核。

(1)结合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全球视野中无可比拟的人文遗产。其范围广博,涵盖哲学宗教、文化典籍、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风尚、文物宝藏,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其形式多样,宗教类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艺术类如兵马俑、石窟、玉雕、壁画、书法等;民艺类如福建舞龙、唐山皮影、平遥泥塑、山西面塑、北京糖人等;戏剧类如昆曲、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河北梆子等;建筑类如北京故宫、苏杭园林、徽州民居、湘西吊脚楼等;饮食类如川菜、粤菜、湘菜、鲁菜、淮扬菜等。这些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是我国旅游产品针对入境游客开发可供依托的重要资源。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基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一方面是对长久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及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效用和价值;另一方面,基于传统文化的旅游产品深层隐含的文化内涵可以赋予其于国际市场上更大的影响力和被关注度,也给纷繁多样的旅游外在推广提供内在的持续吸引力来源。

(2)结合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旅游产品品牌打造。

截至2014年6月,我国共拥有世界遗产47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项33项,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项4项。我国拥有的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精华的荟萃,也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具有的历史记录、文化传承及价值认同等功能使其在国际上具有珍稀性与较高知名度,这使得以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对于入境旅游而言具有很好的先天条件,但同时其又具有脆弱易损性,因而在开发中必须注意方法和方式。从古村镇、历史街区、城市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视角出发,基于目前已经实施的世界遗产开发模式,如双村、轮休、台前台后、生态博物馆等开发模式,借鉴国外的分区开发、主题开发、游客感知等模式,将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融合到一起,打造国际视阈内中国旅游的知名品牌。如丝绸之路、万里长城、香格里拉等经典路线,借助世界遗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承继和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旅游的吸引力,塑造中国旅游名片。

2.2基于特殊传者的传承:重视个体符号“人媒介”,规避分裂性表演

国家旅游形象的境外推广中,出境游客个体境外有意无意的与国家旅游形象基调不符的不当表现,会使我国旅游的境外推广活动苍白乏力,缺乏内涵支撑。如中国游客在境外于公开场合大声喧哗、在地铁进食、在博物馆触摸文物或展品等行为,很影响国外受众对我国国家旅游形象的感知与形成。出境游客“人媒介”作为传递国家旅游形象的信息符号的中介物,其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其是戈夫曼拟剧论视角下国家旅游形象“剧班”中出场频次最高的“表演者”,另一方面,人媒介在信息符号的互动中不是简单的信息传达与接收模式,而是“在人类行动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插入了一个解释过程”,淡化了有关国家旅游形象本身客观信息的重要性,对国家旅游形象的对外展示起到建构和重构的作用,而不是普通的呈现。随着2012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客源国,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这个数量庞大的形象信息传递者群体“分裂性表演”现象的存在会使国际旅游整体形象的海外推广面临巨大挑战。针对部分中国游客境外不文明现象和违反约定法规的行为的频繁发生,仅仅依靠《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法规制度来强制性解决是远远不够的,应从全社会的角度,承继中华民族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传统道德素养和文明礼仪,对整体国民素质进行提升。

(1)出境者个体符号的传统文明礼仪传承。中华民族向来对文明礼仪比较注重。“不学礼,无以立”,“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权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这些存在于《论语》、《晏子春秋》、《荀子》等古籍对于礼的重要性的描述无不证实着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而对于文明礼仪的具体表现,《弟子规》指出“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管子》指出“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礼记》指出“忠信,礼之本也”,《论语?子路》提出“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学而》提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礼记》中认为“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些表述有的涉及衣帽服饰,有的关乎言行举止,有的论及礼尚往来,从不同角度对文明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阐释。当然,外在形式可以随着具体时间和情景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文明礼仪的内涵属于中华民族遗传不变的基因编码,即尊重他人,包括他国的风俗和文化。因此,我国部分出境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诸如2013年韩国济州道警察厅通报的横穿马路、在禁烟区吸烟、乱扔烟头、随意丢弃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耍酒疯等,大可避免与自省。而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里有“入乡随俗”的说法,宋代王安石也曾言曰“礼贵从宜,事难泥古”,礼仪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地域表现形式不同,不同拘泥于刻板旧制,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实时变通。如我国出境游客广为诟病的“大声说话”、“聚众拥挤”等现象,基于跨国度跨文化的差异,在争取旅游目的地国民众对我国习俗的理解尊重和避免目的地对中国游客双重服务标准的基础上,我国出境游客也可适当节制,适应目的地的民俗乡风。

(2)社会民众的道德素养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自我的“修身”排在首位,认为只有“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注意日常言行的“修身养性”。对于个人为人道德素养要求的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陈弘谋更是提出“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孔子提出为人的标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些内容围绕的宗旨无不是要求个人要具有良好的修养和美德,宽人责己、谦虚谦让、乐于助人、刻苦自强等,其也正是我们中国民众的优秀品质和魅力性格特征。具备这样修养的人呈现在入境旅游者视野下才于国家旅游形象的建设有益。再者,我国目前国家旅游形象的对外推广是政府主导模式,近年“人媒介”的个体符号作用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狭义上意指出境旅游者,广义上涵盖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所有于当地生活的中国居民。无论是广义的民众还是狭义的出境旅游者,都应该“修身养性”、“见贤思齐”、“有德有礼”。而出境者作为形象“演出”出镜频率最高、与国外受众直接接触,对于“建构”“重构”国家旅游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的群体,更是责无旁贷。

2.3基于实地受众的传承:入境者第三只眼视野下的中式生活文化传统承继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3)

中国法制史课程知识点多,内容庞杂,囊括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法律文化主要的发展变化过程。其内容就是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各种类型的法律及其制度,包括法律的产生、发展、演变、性质、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规律,以及法律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等的关系。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以上细节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各细节的知识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世界观、国家观、法律观,也为他们学习理论法学和各部门法提供基础性知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理解。因为我国现行的民法、刑法、诉讼法、经济法、行政法等法律制度都不会也不可能凭空产生,它与中国各朝各代的法律制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法的继承关系。我国现行法律的许多制度、理念、立法指导思想、原则、法律形式都与古代的法律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大学法学本科学生来说,学好中国法制史就能更好地理解、领会和贯彻现行法律,了解现代法律的渊源、优点与不足,以及如何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以期促进现行法律的不断进步。

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我国历史上各代统治阶级在取得统治地位后,都会想方设法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其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打击刑事犯罪,实现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以保证统治阶级的利益。它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可供后人借鉴的历史资料和文化传统。

教师在讲授中国法制史细节时,应该要有意识地去搜寻其中的文化细节,挖掘其传统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必然会转化为学生积累传统文化的快捷通道。众所周知,中国法制史各章各节的细节,均是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法律制度的浓缩和精华,均蕴含了深厚的法律文化,假如教师能匠心独运地教学,学生能用心地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教学便可拓展出精彩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并转化成学生的法律文化积淀,使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二、通过中国法制史发展线索与发展规律的教学,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从中国法制史课程的特点来说,要想使学生深深地被感染,教师对中国法制史发展线索内容精心的备课和精彩的讲授就变得特别重要。关于中国法制史的发展线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第一,我们可以以立法指导思想、法律形式、立法概况、行政立法、刑法制度、民法制度、婚姻家庭制度、经济立法、司法制度为线索。其中,教师最应该讲清楚的是,每个线索是怎样在各个朝代之间产生、发展、演变和承前启后的。这又要求教师必须运用教学技巧,对枯燥的理论进行有目的的加工,使之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包含着许多故事和趣闻的内容。例如,我们在讲立法指导思想时,夏商周三代是怎样承前启后的呢?夏商两代都是神权法思想,都是“受命于天”“恭行天命”,而西周是“以德配天”。这个理论既枯燥乏味,其逻辑性也不强,学生对这个理论的学习往往很消极,故教师在这个问题上一定得花费一番心思,在教学技巧上下功夫。必须将“受命于天”“恭行天命”“以德配天”与民间传说故事“帝祖合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帝祖分离”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语言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进行讲授,使枯燥的思想变成有趣的理论,使之受学生欢迎,易被学生吸收。

第二,也可以以一脉相承的各朝的法典及其法律制度为线索。中国古代是重刑轻民的,所以其法典主要是刑法典。中国古代的法典沿革清晰、一脉相承,从夏至清的各朝主要有禹刑、汤刑、九刑、吕刑、法经、秦律、汉律、魏律、北魏律、晋律、北周律、北齐律、大业律、开皇律、唐律、宋刑统、明律、清律,它们分别反映了不同的法律制度。中国古代自始至终都以“五刑”指称刑罚体系。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西周三代,其刑罚体系是以肉刑为中心的“五刑”体系,秦朝时的肉刑更加残酷,西汉时开始进行刑罚改革,废除肉刑,向徒刑、流刑过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有了一定的进步,到隋唐时期形成以徒流为中心的“五刑”体系,这一直持续到清末。

教师以各朝的法典及其法律制度为线索进行讲述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因为它们是以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表述的,但通过教师的细心梳理,精心加工,用心讲授,尤其是教师在讲述时,巧妙地把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法律典故始终贯穿其中,讲解其源头出处和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各典故的来龙去脉,加深学生对各朝法典及其法律制度的理解,这样也会使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妙趣横生,易被接受。一般来说,法律典故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使用频率高,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有些法律典故,历史性、趣味性都很强,如既往不咎、三令五申、死有余辜、一网打尽、明正典刑、先斩后奏等。有些法律典故,包括法律术语典故、司法典故、判例典故和刑罚典故,虽无中学知识基础,专业性很强、晦涩难懂、不易掌握,但却是法制史中的难点内容,是教师必须详细讲解的,这是法制史专业知识的基础。如獬豸、绳之以法、三尺法、治国三典、击鼓升堂、何武断剑、海瑞验尸、枭首、凌迟等。有些法治人物典故,人物形象刻画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在这些人物形 象身上,秉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这些法治人物有个完整的把握,用历史的眼光去理解这些典故,这将有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和文化的积累。如叔向论罪、子产立法救世、汉文帝废肉刑、汉武帝不以亲党诬法等。教师如果将这些法律典故融进课堂里,就将死理论讲活了,将枯燥的东西讲成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学生也就不会再对中国法制史消极抵抗,而是积极地主动地接受了。

法律典故既是我国法律的历史,又是形成现代法律文化的重要基础。当然,在这里,文言文就成了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可以看出,通过教师对中国法制史发展线索的精彩的讲授,使学生领会中国法制史的发展演变规律,发现这门课程的魅力和兴趣,使这门课从一门枯燥无味的纯理论课变成了妙趣横生的受学生欢迎的趣味课,从而使学生感染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就会随之扎根于学生心中。

三、通过中国法制史中法律传统的教学,使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贯穿于中国法制史始终的中国法律传统是一个以“天道”观念和阴阳学说为哲学基础、以儒家思想为理论根据、以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家庭家族为社会土壤、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完整而成熟的法律传统和法律体制。[1]关于我国究竟有哪些法律传统,学术界见仁见智,但基本看法一致,最有代表性是张晋藩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法律传统主要有以人为本、明德慎罚、恭行天理、执法原情等传统。[2]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一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价值判断准绳。相应地,中国古代社会在法律方面创造了自己一脉相承、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是在小农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必然存在一些先天性的缺陷,因此,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应该果敢地进行取舍和选择,真正使学生在中国法制史的学习中,去感悟、汲取、秉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大一统与爱国主义传统

大一统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王朝统治全国。如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帝王就应该拥有一统天下的权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后来又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的观念。爱国主义一直为古代中国人民所倡导、褒奖和推崇,主要体现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政治伦理思想中。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传统文化去充实和丰富法制史教学内容是大学法制史教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二)“引礼入法,礼法结合”传统

这个传统的发展演变,从西周到隋唐,法律儒家化最后定型,为宋元明清各代所继承和发扬。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道德教化的高度重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重要表现。

在中国古代,做人、处事和治国都不能离开礼。礼与德关系紧密,礼是外在规范,德是内在义理,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认为礼与法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手段,调整着不同的社会关系,二者既有统一性,都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内容,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密不可分。汉儒又将此理论上升为治国之策,把儒家的亲属制度和法家的专制制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标志着中国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它通过“春秋决狱”渗透到司法领域,后又通过“以礼入律”渗透到立法领域,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唐代,此传统达到顶峰。

(三)“恭行天理,执法原情”传统

天理国法相通,法顺人情无害。天理又体现为国法,天理、国法、人情三者协调一致,作用互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都强调天道秩序对人类社会秩序的示范作用,表现了人们对“天命”的敬畏。这种倾听天命、敬畏自然,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制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视。

(四)“以人为本,明德慎刑”传统

它体现了治国理念上的民本要求。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起源于西周,西周统治者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刑法适中,尽量做到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儒家继承发展了民本思想,孔子明确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更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形成了“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体系。秦汉以后各朝各代都宣称以“重民爱民”为其重要的一个基本政治原则。当然,这对于处理现实社会问题、缓和和解决社会矛盾、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五)家族本位与伦理法治传统

在中国古代,宗法与政治达到了高度结合,导致了家国一体、亲贵合一、家法与国法共存的局面。这个传统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中国的忠孝文化,它注重亲情,注重家族伦理。因为家庭是一个一脉相承的各个个体相加的整体,子女生命是既其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个人生命的延续,所以就有了“骨肉之亲”“手足之情”之说。在古代传统法律制度中,就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家族伦理的印记,这也是中国法律传统中一个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

(六)“纵向比较,因时定制”传统

中国历代法典尽管内容上大同小异,但袭旧又有所创新,是在总结过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基础上,经过纵向比较而制定的,所立之法不但有轻重取向不同,并且更加贴近生活。从本质上说,它所倡导的就是“创新”,包括法制变革和其他社会变革。中国法制史中的管仲改革、吴起变法、商鞅变法、李悝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周世宗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和“刑罚世轻世重”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重视创新、锐意改革、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的思想追求,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这同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也是非常吻合的。

(七)“无讼是求,调处息争”传统

它反映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法律文化所极力倡导的知足常乐、克已忍让、天下无讼与和谐稳定,可以说,这在相当程度上冲淡了以义务观念为主的中国古代人们的权利意识,不利于人们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的养成,但从劝导人们必须重视内心修养,在遇到与 人冲突时尽量克制自己的欲望,尽量避免纠纷,息事宁人,如已有纠纷,要尽快了结,从而保持内心平静,防止不良情绪。“无讼”“息讼” 与“和谐”又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这在古代不但是各级官吏良好政绩的主要表现,也深深地影响了广大群众,这更是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厚重积淀。

四、通过中国法制史曲折发展演变过程的教学,使学生感触中国传统文化脉搏

中国法制如同人类历史一样,其产生、发展、演变是呈螺旋式上升,在曲折中前进的。先秦时期是中国法制的起源阶段,其中,夏商西周的奴隶制时期,以习惯法为主。这是奴隶制社会法制的形成、发展、成熟与完备时期。到了春秋,奴隶制法制衰败、解体了,习惯法逐渐向成文法转变。战国、秦朝是封建法制的形成期,汉朝是封建法制的确立期,开始引礼入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法制的过渡演变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时代特征,礼法进一步结合,优秀法典层出,律学十分发达。随唐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古代法制也达到最高水平,传统法制成熟定型,中华法系最终形成。自唐之后,中国社会又进入大分裂的局面,宋、元、明、清是中国法制的演化阶段,封建法制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是中国法制的转型时期,这是从封建法向近现代西方法转变的发轫期,最有代表性的是清末修律。从清末改官制,建咨议局、资政院,颁《钦定宪法大纲》《重大信条十九条》,到修律馆、修民律刑律,从中华民国制定《临时约法》到近代新司法制度的实施,从北京政府的制宪到南京政府六法体系的完成,都以失败而告终。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广州、武汉及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风云突变、兵戈频仍的环境中,在清末与北洋政府立法、各种法律草案的基础上,仍然能初步构建起中国近代法律体系,虽然此间也有过诸如袁世凯借“尊孔”“复古”,倒行逆施,但中国法制的前进步伐是不会停止不前的。[3]

大学教师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应积极努力地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使学生真正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感触、认清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4)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传统文化正是“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不可回避的事实,无论人们抱有怎样的批判态度或认同态度。它别无选择地构成了我们“创造自己的历史”的必然条件。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精神内涵

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四、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碰撞

2003-----2005年,历时两年、覆盖两国全境、先后举办700余场活动、被誉为“中国文化交流史上的创举”的中法文化年的成功举办是中国政府在世纪之初进行文化外交的典范。历时七个月、覆盖非洲22个国家的2004年“中华文化非洲行”是中国文化外交史中的又一盛事。2005年在华盛顿揭幕的“中国文化节”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称之为“艺术中心历史上最大胆,投入最多的国际文化合作项目,其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2006年,2007年,中俄两国成功互办“国家年”,直接参与的民众超过百万人次。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绚丽的艺术手段,满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发展的社会动力和价值观。

这些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引起了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与称赞,中国文化的热潮在西方国家也因此迅速升温。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中国热”是中华文明恒久魅力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充分体现,它说明世界在用积极善意的目光注视着中国,关心着中国。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2000年9月,总部设于美国的连锁咖啡店星巴克进驻故宫,位于故宫乾清门广场东侧的九卿朝方,一张小柜台、两面小圆桌、六把椅子,据称是全球星巴克中店面最小的一家。

后有著名节目主持人芮成钢在博客中撰文“清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文章贴出后,短短几日点击量逾50万,并引发一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激辩。笔者认为,故宫是一种文化象征,星巴克也是一种文化象征,星巴克走进故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我们要抱着最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世界、包容世界,但同时我们要精心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留一份净土。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一个长期延续而未中断的文化体系,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民族的独立和振兴,民族精神的发扬和光大,都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推动中国文化和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文化继承固然离不开历史,但更重要的还是依赖于社会实践。在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上,我们必须确立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为现实所用。按照自身的需要,对中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用、有利的就继承,无用、有害的就不继承。

传统文化的发展无疑是以继承为主线的,但是,如果仅仅继承,没有超越,民族传统文化就只能在原有的水平上踏步不前,就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条件在新的起点上得到继承。历史证明,文化的成功继承,总是与超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真正的继承必然是有所超越。继承和超越是辩证的整体性思维,继承不是最终目的.必须实现超越,超出历史的圈子,实现历史的跨越,让优秀的思想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从而形成服务于现实社会实践的崭新文化。

参考文献:

【1】方克力.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5)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6)

一、中国法制史细节的教学――感知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法制史课程包括中国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法律内容,内容庞杂,知识点众多。其内容包括了我国历史上各代王朝不同类型的法律以及制度,其中也包括法律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等之间的关系,更包括了法律的产生、特点、性质以及演变等。从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历代统治者在取得统治地位以后都会运用法律手段来治理国家,实现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从而保证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历史也为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可供后人借鉴的历史资料。

在讲授中国法制史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去找寻法制史中的文化细节,并通过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理解引导学生去探索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法制史的各个章节事实上都是对我国历史上法律制度的一种浓缩和精华,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法律传统和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拓展出精彩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使学生在进行法律文化积淀的过程中也感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涵及其丰富性。

二、中国法制史发展线索与发展规律的教学――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从中国法制史的课程特点来看,教师只有在对法制史的发展线索有了透彻的了解和精心的备课才能更好的吸引和感染学生。在教学中,有关中国法制史发展线索的教学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掌握:(1)以一脉相承的各朝法律制度及其法典为线索。(2)以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概况、经济立法、司法制度、刑法制度、婚姻家庭制度以及民法制度等为线索。然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单纯的以各朝的法律制度及其法典为线索进行讲授的话是相当枯燥乏味的,因此必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细心的梳理,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脍炙人口的法律典故讲解法律演变的源头和出处,在加强课堂有趣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中国法制史发展线索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和了解。

法律典故既是形成我国现代法律文化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我国法律的历史。不过,在这里我们应该明确的一点是传统文化主要是以文言文为载体的,所以通过课程的讲授,学生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法制史的发展演变规律,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和魅力,而且还能在教师将纯理论教学变为妙趣横生的趣味教学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心中。

三、中国法制史法律传统教学――感悟传统文化精髓

有关我国法律传统的内容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不过大概的看法是一致的,主要有恭行天理、以人为本、执法原情、明德慎罚等传统。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一直是以儒家思想作为社会的整个价值判断标准的,所以中国法制史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而又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不过,这些文化毕竟是在小农经济下形成的,必然带有明显的缺陷,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有所取舍,让学生领悟真正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有关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法律传统主要有:(1)大一统与爱国主义的传统。(2)“引礼入法,礼法结合”的传统。(3)“以人为本,明德慎刑”的传统。(4)家族本位与伦理法治的传统。(5)“恭行天理,执法原情”的传统。

四、中国法制史发展演变过程的教学――感触传统文化脉搏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7)

香港导演吴宇森执导的电影《赤壁》以其强大的演员阵容、壮阔的战争场景和恢宏的影片气势再现了东汉末年曹操和孙、刘联盟赤壁廖兵的历史事件。“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尽管并不在影视发展史上占据主导地位,但取材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影视创作仍然数不胜数,其中,还有许多杰出的创造”。可以说电影《赤壁》就是如此,作为一部华语国际大片,它不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且影片在铁马金戈、刀光剑影的宏大叙事中以现代影视手段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影片在叙述历史故事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有着娱乐的功能,它也能够起到传承文化、教育大众的作用。《赤壁》的编导组将中国传统文化以艺术的形式呈现给世人,使观众在领略电影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为其间所蕴含的诸多传统文化元素所熏陶。譬如影片《赤壁》中设置了周瑜和诸葛亮、关羽、张飞、鲁肃等人投壶的一个场景。投壶是我国古代一种达官显贵、文人雅士聚会游宴时采用的一种游戏娱乐方式,它的产生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先秦,秦汉时期更是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士人中风靡一时。电影《赤壁》中在曹、吴两军剑拔弩张、大战将至之际,展现周瑜和诸葛亮却能够平心静气地进行投壶游戏,影片中周瑜说敌人越是张狂,就更需要专注,心静就可排除杂念,将箭投入壶中。并通过张飞的鲁莽言行作为反衬,来表明一个道理,越是在危急的关头越是要保持头脑冷静,惟其如此才能有补于事。影片中此一幕,既再现了投壶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又使人在观影后产生深沉的哲理思考。

    跋鞠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游戏,同时,由于这一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所以古代兵家又把它引入军事训练中,如影片《赤壁》中就有曹操将跳鞠运用到士卒的日常训练里,厉兵袜马,准备攻打东吴的场景。两汉以降,跋鞠依然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和下层人民所喜爱,比如众所周知的《水浒传》中宋徽宗就颇为喜爱鼠鞠,而高休也藉此技艺侧身贵胃。现代足球追根溯源,其源头就是中国古代的墩鞠,这一点已经得到世界足球联合会的确认。中华文化水阔源长、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吴宇森在电影《赤壁》中将墩鞠这一古老的活动搬上银幕,鲜活生动、淋漓尽致地将之展现出来,使后人得以穿越历史的时空,领略这一尘封已久的运动的风貌,感受丰饶厚重的华夏文明。

    剑舞也是为世人所熟悉的一种传统文艺形式,古人把习剑与舞蹈两种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充满杀伐之气的铿锵之技转为摧刚为柔的婀娜乐舞,使得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司马迁《史记》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现代出土的汉墓中,在许多汉画像砖上都雕刻有剑舞的图案,显示这一舞蹈技艺在当时已经十分兴盛。汉以后剑舞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例如耳熟能详的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中描述剑舞的诗句:“耀如界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骆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圈。”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舞剑者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说明剑舞这种文化娱乐形式在唐代日臻完善。在影片《赤壁》中,梁朝伟扮演的周瑜身形矫健、姿态优雅,时而矫如游龙、气贯长虹,时而飘若浮云、灵巧轻盈,舞姿既英武豪健,又柔婉缠绵,刚柔相济,将剑舞这一技法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舞蹈是流动的雕塑,影片中周瑜的剑舞造型就如同一个个优美的雕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美感,使观众在获得审美偷悦的同时,不知不觉受到剑舞这一桂统文化的浸润与濡染。

中国的汉字不仅能够表情达意,具有实用功能,而且怡情悦性,具有审美功能,形成一种独特的书注艺术,成为妮紫嫣红的华夏文化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献奇葩。在电影《赤壁》中导演也巧妙地将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置入其间,影片以张飞习书和小乔练字将之呈现出来。张飞不仅是一员晓勇善战的猛将,而且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张飞擅长书法,这在历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其八分书,字体端庄刚直、遒劲有力,他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电影《赤壁》中借张飞习书一幕展现出我国书法艺术的魅力,而影片中也多次出现小乔伏案挥毫的镜头,还有影片中周瑜以隶书体写下“平安”2字的特写镜头,一点一划间都向观众传达出这一传统文化的迷人神韵,在潜移默化中入人深切。电影《赤壁》中不仅展现书法艺术,也包蕴绘画艺术。绘画是华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千百年而光华夺目,芳馨远播,《赤壁》电影中反复出现小乔风情万种的人物肖像画,在传情达意,演绎故事的同时也触发观众对这一不朽的中华文化艺术的无限遐思和神往。

    电影《赤壁》中也蕴含中国的茶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茶的国度,有着悠久的历史,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饮茶不仅可以使人延年益寿,而且它是文化的一种表征,由饮茶而衍生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茶文化。人们通过煮茶、品茶或酬宾交友、谈玄论道,或颐心养性、陶冶情操,历代文人墨客都笃爱茶艺,茶艺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影片中小乔只身独赴曹营游说曹操,席间她谈茶论艺,论茶、茶具、水质、水温等对于煮茶的重要性,并言茶的色、味、韵等茶道,以精辟的言语阐述茶艺茶道。在屋外“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中,却于室内营造出一种“小楼明月调筝”般幽静雅致的环境,侃侃而谈,展开了一番关于茶艺的解说,虽然影片中安排这一出戏是要表现小乔为了拖延时间,有利于孙、刘联军的进攻,以论茶艺而与曹操周旋,但观众从小乔之口中也获得了一些茶艺的基本知识,影片通过林志玲扮演的小乔的言谈,用电影艺术的形式重新诊释了茶艺这一传统文化,对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华夏茶文化裨益良多。

    在中国的艺术宝库中,音乐艺术极为辉煌灿烂,也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乐器,历朝历代都涌现出许多演奏琴的名家圣手,魏晋时期稽康临刑前弹奏的一曲《广陵散》成为音乐殿堂的千古绝响,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城楼气定神闲地弹奏古琴而吓退司马鼓大军的“空城计”一幕,更是为人津津乐道。电影《赤壁》中多次出现周瑜演奏古琴以及他与诸葛亮谈论琴艺的场景,周瑜弹琴的节奏时而急管繁弦,紧促迫切,如万马奔腾:时而又舒缓婉转,轻柔澄澈,似小溪流水。影片中借助弹琴节奏的缓急来表露战场态势波诡云的变化以及人物跌宕起伏的心情。与此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这一传统乐器追魂摄魄,动人心神的优美旋律,使观众浮想联翩,沉醉其中,获得艺术的享受。周瑜练兵时校场外牧童悠扬的笛声,不仅深深打动了在场操练的每一个士卒,也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导演将紧张的军事训练赋予一种诗意的安排,使得电影故事情节开阖自如,张弛有度。在电影《赤壁》中音乐不仅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揭示起着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使人对编导的运思巧妙扼腕服膺,而且影片也营造出良好的视听效果,使广大的观众为之击节赞叹,同时激发起对中国古典音乐浓厚的兴趣,在现代音乐风靡一时,人们翁然风从的情况下,这无疑对于我国古典音乐文化的继承弘扬颇有好处。

   电影《赤壁》不仅展现了诸多的传统文化样式,它也将深邃的人生哲理蕴育其中,影片对于真和善给予热情的讴歌与赞美,对于丑和恶给予无情的鞭挞与唾弃。影片高扬着正义的旗帜,在孙、刘联军大败曹军,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意蕴上进一步延伸,生发出深沉的哲理思考。尽管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人们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但胜利的获得历经坎坷艰辛,来之不易,正如在影片中周瑜望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场,心情沉重地说“大家都输了”,虽然寥寥数语,音调低沉,却言简意赅,振聋发绩。因为残酷的战争无情地剥夺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千百万人遭受兵资之苦,即便是对于交战取胜的一方,也无法体会到获胜后的那种轻松喜悦,只是心头升起莫名的怅惘与凄凉。影片结尾以小乔不希望萌萌成为战马,表达了广大人民摒弃杀戮,呼唤和平,企慕安宁的强烈愿望。儒家宣扬“和为贵”,反对杀戮、反对残暴、反对战争,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影片《赤壁》隐寓拒绝战争,渴望和平的深刻思想内涵,也传达出这一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的理念,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8)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我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如何继承、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这是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话题。

一、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我国的历史悠久,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每个时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剪纸、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众多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古希腊风格、古埃及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成为服装作品的生命力。服装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就不叮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作品:

我是从事教学作的,我认为往教学过程中应该计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特别是要领会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服装设计师的未来创作活动,打下坚定的创造基础。认真研究、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丰厚的文化知识宝库,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精华,对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来说大有益处。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设计构思更丰富了,审美观念也提高了,对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认知,才能创造出源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时尚服饰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独特风格、风土人情及人文情怀,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带有中国韵味的服装,也能让世人更好的去了解围。

二、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义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当我们追溯传统文化的渊源,民族服饰的特色,去解释当前的服饰现象和当代的服饰风格时,可以看到,现代服饰并不是所处时代仅有的和自发的创造,而是历史进化的产物、传统文化的延伸一服饰没计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支撑,没有文化积淀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浅薄的。因此,传统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内涵,是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灵魂文化,传统文化深厚的艺术美感,是现代服饰设计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源泉:

在民族化设计巾所表现的不应只是表面文章,这样做必然要受到工业化生产和审美观念的制约。民族化存各时代所共有的超时代性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继承传统不是复古,而是继承前人的艺术创新精神,继承传统的正确态度是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传统与现代融合,从而创造出有个性的新风格服装在学习借鉴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简单地模仿某一个民族传统的服饰,照搬图案或修改传统的款式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性的服装,而是应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性的灵魂和精神。时代改变了,服装设计的语言也要与时俱时。服装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穿着习惯,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时尚热点。并将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设计风格中,服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款式照搬,而应体现为人们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

三、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服装设计中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服装设计表现手法上适当运朋当代服饰设计艺术新设汁理念与设计手法,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将服装的造型、色彩、面料与现代时尚潮流完美结合,来诠释民族性的服装设计,也就是说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继承、改良、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风格,所以深刻了解巾华民族这个千年古老文明国度的深厚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并将它与现代意识巧妙结合,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的,也是每一个设计师都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在传统文化上进行改良

创立中周风格的服装,不是一味钻研民族服饰,而弃世界流行大趋势于不颐,我们知道,任何民族的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交织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如今全球化风潮扑面而来时,创造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应该是在世界性、时代性这个前提下,立足于中国风格,即“世界之精神,中国之本质”。中西服装文化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二者并不是格格不入,相反进行一定的吸收和借鉴能够增强服装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借鉴传统文化,是对传统素材的再认识、再创造,包括文化内涵的改变与表现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设计者必须把激发创作灵感的原型因素转化为切身的心灵感受,分析、归纳原型因素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提炼,然后以一种明确的、恰当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旗袍,本是中国满族女子穿的一种长方形大袍,开始的造型并没有显示出女性的性感特征,也没有体现女性的形象美。辛亥革命后,旗袍大胆吸取西方女装的先进观念、现代人文精神和设计、造型艺术特点,使旗袍的款式造型和裁剪制作方法得到改进,中西女装的长处有机地融人旗袍之巾,花样不断翻新。改良后的旗袍变得收紧腰身,缩短长度、提高开衩,甚至出现低领无袖的造型,由卡住整个颈项的高领逐渐改变,直到取消领子时还未休止.义把领子开低,使美丽的颈部和颈饰完全显露出来,进而再把肩部变为吊带,充分展示人体的曲线美.这种中两合擘的服装款式既是借鉴西方服饰文化传统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提取传统文化中元素进行创造

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为现代时装设计乃至其他众多艺术、设计领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素材。具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明产物数不胜数:艳丽的唐三彩、灵秀的水墨、素雅的青花甚至亭台园林、坊间乡趣都可以激发设计的灵感。例如,“天意·粱子”的主题“濡”中.借鉴中国书法艺术中纤毫、墨水和宣纸之间的轻灵接触,一气呵成、体现出纤浓适度的形式美和神韵美。这样的元素符号运用不仅仅是视觉设计,也是一种东方式的生活美学。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9)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我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如何继承、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这是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话题。

一、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我国的悠久,传统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每个时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剪纸、绘画、书法、、、戏曲、工艺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众多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趋向等发展变化。古希腊风格、古埃及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成为服装作品的生命力。服装,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就不叮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作品:

我是从事教学作的,我认为往教学过程中应该计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特别是要领会中国传统的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服装设计师的未来创作活动,打下坚定的创造基础。认真研究、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丰厚的文化知识宝库,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精华,对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来说大有益处。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设计构思更丰富了,审美观念也提高了,对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认知,才能创造出源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时尚服饰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独特风格、风土人情及人文情怀,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带有中国韵味的服装,也能让世人更好的去了解围。

二、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义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当我们追溯传统文化的渊源,民族服饰的特色,去解释当前的服饰现象和当代的服饰风格时,可以看到,现代服饰并不是所处时代仅有的和自发的创造,而是历史进化的产物、传统文化的延伸一服饰没计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支撑,没有文化积淀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浅薄的。因此,传统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内涵,是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灵魂文化,传统文化深厚的艺术美感,是现代服饰设计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源泉:

在民族化设计巾所表现的不应只是表面文章,这样做必然要受到化生产和审美观念的制约。民族化存各时代所共有的超时代性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继承传统不是复古,而是继承前人的艺术创新精神,继承传统的正确态度是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传统与现代融合,从而创造出有个性的新风格服装在学习借鉴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简单地模仿某一个民族传统的服饰,照搬图案或修改传统的款式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性的服装,而是应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性的灵魂和精神。时代改变了,服装设计的语言也要与时俱时。服装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穿着习惯,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时尚热点。并将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设计风格中,服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款式照搬,而应体现为人们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

三、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服装设计中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服装设计表现手法上适当运朋当代服饰设计艺术新设汁理念与设计手法,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将服装的造型、色彩、面料与现代时尚潮流完美结合,来诠释民族性的服装设计,也就是说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继承、改良、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风格,所以深刻了解巾华民族这个千年古老文明国度的深厚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并将它与现代意识巧妙结合,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的,也是每一个设计师都不可忽视的课题。

[1]

(一)在传统上进行改良

创立中周风格的服装,不是一味钻研服饰,而弃世界流行大趋势于不颐,我们知道,任何民族的文化在的进程中,总是交织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如今全球化风潮扑面而来时,创造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应该是在世界性、时代性这个前提下,立足于中国风格,即“世界之精神,中国之本质”。中西服装文化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二者并不是格格不入,相反进行一定的吸收和借鉴能够增强服装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借鉴,是对传统素材的再认识、再创造,包括文化内涵的改变与表现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设计者必须把激发创作灵感的原型因素转化为切身的心灵感受,分析、归纳原型因素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提炼,然后以一种明确的、恰当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旗袍,本是中国满族女子穿的一种长方形大袍,开始的造型并没有显示出女性的性感特征,也没有体现女性的形象美。辛亥革命后,旗袍大胆吸取西方女装的先进观念、现代人文精神和设计、造型特点,使旗袍的款式造型和裁剪制作方法得到改进,中西女装的长处有机地融人旗袍之巾,花样不断翻新。改良后的旗袍变得收紧腰身,缩短长度、提高开衩,甚至出现低领无袖的造型,由卡住整个颈项的高领逐渐改变,直到取消领子时还未休止.义把领子开低,使美丽的颈部和颈饰完全显露出来,进而再把肩部变为吊带,充分展示人体的曲线美.这种中两合擘的服装款式既是借鉴西方服饰文化传统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提取传统文化中元素进行创造

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为现代时装设计乃至其他众多艺术、设计领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素材。具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明产物数不胜数:艳丽的唐三彩、灵秀的水墨、素雅的青花甚至亭台园林、坊间乡趣都可以激发设计的灵感。例如,“天意·粱子”的主题“濡”中.借鉴中国书法艺术中纤毫、墨水和宣纸之间的轻灵接触,一气呵成、体现出纤浓适度的形式美和神韵美。这样的元素符号运用不仅仅是视觉设计,也是一种东方式的生活。

作为艺术文化的精华,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传统服饰的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获得各种时期的蛴形、配色、材质、图案以及精致绝伦的传统工艺。闪的巾式面料,艳丽的民族色彩,传统的凤凰、牡丹、祥龙等中国吉祥图案,精致的刺绣、滚边、盘扣,这些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被设汁师们运用在时装设计中,成为表现中国风情的重要手段:对于传统图案可以较自由地运用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这些形元素进行新的没计重组,达到一种独特的效果。例如香港设汁师张天爱,在她的设计中起用了典鲜艳的晚清时期龙案苏绣,这种元素与前卫极端的西方妆扮相融合,另类的诉说着现代生活对传统东方情调的怀念。在这个设汁中,龙纹仅仅是龙纹,不具有象征意味,不代表九五之尊,它只是图案。在运用元素时,必须从整体考虑,服装的造型、、色彩、图案、细节、饰品以及人体形态、化妆都要在一种格调下统一起来。要结合现代人的情趣,推陈出新,把传统与现代融合,创造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服装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城市景观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战略下,当前景观设计界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有些景观设计师对文化内涵不够重视,所以出现了很多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涵的景观设计作品,城市景观“趋同化” 、“均质化”成为普遍现象,使得景观设计的文化性研究显得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本论文将从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入手,探讨城市景观文化内涵的构建和表现方式。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传承不息的优秀历史文化,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推动我国民族思想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展现了其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传承性,对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气质的涵养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认真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得知,每一个文化元素都折射着我国优秀民族思想与智慧,我们只有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从源头上推动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产生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归属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思想意识不断创新发展的完美体现,其中传统文化元素所倡导的朴素、含蓄、和谐、淡雅等核心思想内涵与中国传统思想追求的渊博、意境、智慧与审美相得益彰,充分证明了民族优良传统影响下的高贵品德和节操等气质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和价值。从历史文化角度而言,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元素包括:中国古典音乐、书法、京剧脸谱、松树、佛教教义、道教思想、儒家操守文化、寺庙寺院、唐装宋服、地方传统玉器、中国瓷器等元素。这些历史文化元素都是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有力见证,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通过分析和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下的各类古典历史文化、历史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建筑风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我国的民族精神与品格。

二、城市景观设计的含义及特色

(一)城市景观的含义

景观设计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设计上也更加注重人、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迹、文化形态、等甚至是自然景观。将地域文化铭刻在景观之中,是地区内人们情感的寄托和归宿,也是塑造城市特色景观,提升城市景观价值和城市形象的重要部分。城市景观设计涉及到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理解,以及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相互结合。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及。人与大地。关系的古典哲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化的典范,在《园冶》一书中把中国园林作为中国文化和诗情画意的综合体,着重于开掘其文化内涵、构景手法及其作为文学艺术综合体给人的身心感受。同样,西方国家也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城市景观中人文景观的设计,把其作为改观城市环境和个性重要的课题,并进行相当广度和深度的系统研究。

(二)城市景观的特点

第一,城市景观都是依据一定的自然景观建立起来的,自然景观奠定了城市景观的基础,也制约了城市景观的轮廓。如重庆多山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山城的景观轮廓,苏州多水的自然状况造就了河道纵横交错的水城景观。

第二,城市景观不只是物质空间的外显表现,同时有着深刻的内涵。关于这一点,从景观的定义就可以体会出来。有的学者将城市景观分为不同的层次,一是文化历史与艺术层,包括蕴涵于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化因素,它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风貌。二是环境生态层,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人文与自然因素在内的从资源到环境的范畴。三是景观感受层,指对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体及其感受的范畴。

第三,城市景观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城市景观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都是景观整体系统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城市景观中的实体建筑、空间要素等等就好像“红花”,基面以及城市小品等等就好比“绿叶” ,红花固然重要,但离开绿叶的衬托,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成绩。

三、中国传统园林元素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小区园林造景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

园林设计在中国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文化特点。中国的审美主要定位在含蓄、内敛以及写意,在园林设计上也体现出内敛而含蓄。将传统文化的符号经过艺术处理后运用到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以使景观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会增强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并散发出文化的内蕴。从文化装饰的角度而言,这些文化符号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品牌。对于园林建筑中所呈现出来的设计风格,如亭子、画廊等等,经过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装饰之后,就会给人以意境无穷的感觉。特别是在小区景观中出现雕刻、书法以及工艺美术等等,将这些文化景观恰当地融入到自然景观当中,使文化景观隐含于自然景观当中,营造出自然天成的小区景观特点。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中,往往存在着具有历史代表性的装饰构件,比如在门窗的设计上,通过装饰各种纹样来表达思想。从观察和辨别装饰物,就可以通过视觉判断其要表达的内涵。中国的装饰艺术图案具有极高的艺术情趣,当人们在园林中穿行的时候,就可以对这些符号的意义加以辨别,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二)小区园林造景中注入传统园林景观林理念

中国思想史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 ,所谓的天,就是大自然;人,则泛指人类。“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思想灵魂,其治园的主要依据就是创造“诗”一般的意境。园林造景元素,诸如山石、水景、各种植物,在塑造的过程中,都要与中国的古诗有所对应,并运用恰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原则是运用山石起到“隔”的作用,以创造虚实相结合的意境。园林必有水,因为水是园林的“血液”有了水的存在,万物才会有生机。另外,园林中的景观经过水的映衬,会形成虚实结合的画面,特别是当有微风吹过的时候,水中的倒影浮动着,使景观更有层次感。园林中必不可少的构景元素是植物,其对于整个园林具有绿化作用,将植物根据园林整体设计效果,分布在适当的位置,可以给园林景观以视觉立体感。

(三)自然山水

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文化指的是蕴涵在山水中的文化沉积并由此引发出来的文化现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能够体现文化意趣的重要手法之一便是山水的布局,像陶渊明这种隐士诗人和历代画家们作品所诠释的最重要主题,是美妙的山水风景和隐居生活的乐趣。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结晶和凝聚,能鲜明地反映地域差异,城市景观中遗存下来的历史景观记载着该地段的演化过程,保持和延续原有地段的历史性文脉显得尤为重要。它们所包含的时代信息能帮助人们去识别和体验一种城市文脉的存在和演变,充分挖掘城市的地标特色建筑或者建筑群并从中提炼出城市的文化脉络是打造特色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民间艺术的形态和形式包容了各种艺术门类,如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等。提炼城市民间艺术中的共同性加以抽象概括并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则会使城市景观更加具有地域特色,能为人们的想象力留有余地,创造一种审美的自由境界。

结束语

树立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形象,更容易把握城市主题,体现城市的历史文脉。只有那些蕴涵着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的“标志性”才能够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如何更好地在景观设计当中融入文化,除了需要景观设计师对景观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判断外,更需要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对文化的注重也许才是景观与社会结合最好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上一篇: 项目管理专业论文 下一篇: 管理体系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