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职称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3 15:03:47

工程机械职称论文

工程机械职称论文篇(1)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如何实现中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制专业)的课程对接,已经成为制约中高职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高职院校机制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现状

1.文化基础课程存在脱节现象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生,文化课基础薄弱,虽然在中职教育中还要继续学习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等文化基础课,但由于学习时间的有限,学生只有少量时间学习文化基础课,大部分时间还要安排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中职的文化基础课程所学内容较浅、不够系统。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主要培养学生具有雄厚的文化基础,在文化基础课程方面只开设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这三门课程深度和广度较大,尤其是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这就导致中职学生在升入高职后由于文化基础课程薄弱,在高职学习这三门课程较为困难,所以中高职的文化基础课程存在脱节的现象。

2.专业理论课程重复造成浪费

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专业主要开设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钳工工艺、模具制造技术、铣工工艺、车工工艺、数控加工基础等专业理论课程,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课程也要开设,虽然这些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是这些课程所涉及的基础内容授课教师还要重复讲解,从而导致中高职专业理论课程的重复。

3.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衔接错位

中职的专业技能课是针对机床的种类开设的,如开设铣工工艺、车工工艺、数控加工基础等课程,只针对某一机床的操作而展开技能课程,学习起来缺少系统性,而高等职业教育不是针对某个机床进行技能课的开设,而是针对某个岗位需要的能力开展教学的,如车间普通机床操作员,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开设金属切削加工及设备、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车间班组长管理技术、机械加工实习、机械零件工艺实训、拆装实训、机床夹具拆装实训等课程来实现车间普通机床操作员所需要的技能,从而满足教学目标。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职的专业技能课设置是根据某个机床操作,而高职的专业技能课是根据工作岗位,所以二者课程衔接错位。

4.其他课程的衔接不对称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由于文化基础课程占的学时比例比较多,所以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相对高等职业教育较少,导致中职专业课开设的门数也相对较少,同专业的课程,中职没有开设,只有在高职开设,课程的衔接不对称。

二、实现中高职院校机制专业课程对接前提

1.中高职院校机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接

据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的共性和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培养目标主要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最终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继续到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实现技术型人才向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转变。

2.中高职院校机制专业教学模式对接

在传统的中高职教学中,普遍采取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方式,即学生先去学习理论知识课程,当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这种教学容易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没有融合。目前,高职的教学正在进行改革探索,在这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职业技能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所以要想实现中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对接,必须采用一个合理可行的教学模式。

3.中高职院校机制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获得初级车工、铣工等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中级、高级培训,获得中高级车工、铣工、数控车工等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实现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三、中高职院校机制专业课程对接研究

1.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定制课程体系

中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

2.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共同制定课程标准

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3.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共同选择课程内容

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根据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选择课程内容,这样可以避免课程内容选择的重复性,同时在中职阶段讲授专业基本理论内容和一定的机床操作技能,而高职阶段虽然课程名称一样,但是内容完全不一样,高职阶段的课程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样中高职课程并没有重复,也不会出现空缺,真正的实现了课程的对接,如在中职学校学完《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等课程基本理论后,在高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继续强化学习《工程制图与CAD》、《机械设计与应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课程。还有根据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在高职教育中安排专业拓展课,学生可以根据获得的职业证书等级来选修拓展课,通过职业证书带动了课程的衔接。

总之,课程对接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只要实现中高职机械专业无缝的衔接,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从而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飞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未来的中高职课程对接的路还有很长,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我们还将不断的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企业、学生和家长满意的人才培养道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Z].2010

工程机械职称论文篇(2)

姓 名:胡xx

性别:男

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

户 籍:温州

年龄:27

现所在地:福建

身高:175cm

联系电话:136********

电子邮箱:xuexila.com

求职意向

希望岗位:电气工程师/技术员/电子/电器维修工程师

工作年限: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日期:随时

工作经历

xx年3月—xx年7月xx有限公司,担任电气工程师助理。主要工作是:从事西门子S7-200,300PLC的编程工作。对西门子S7-200PLC编程掌握较深,应用熟练,能看懂程序,自己独立编写过一套S7-200PLC与TD400C文本显示器的电气控制程序,对西门子S7-300PLC有编程学习和实践,能看懂程序。能够分析电气控制原理图,进行现场维护与检修。

xx年3月—xx年7月xx有限公司,担任电气控制调试。主要工作是:从事电气控制柜的装配与PLC变频器控制柜的装配,及售后调试与维修,对电气控制原理与分析掌握较深。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xx大学

最高学历:大专

毕业日期:2004-07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描述

主修电机学,电器学,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编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变频器原理与调试,电路与磁路,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路,CAD绘图等课程。对电气控制与PLC掌握较深,能够分析电气控制原理图,对电气控制柜能进行现场维护与检修,对电气控制柜的电气原理与设计有理论和实践基础。

语言能力

英语水平:优秀

国语水平:优秀

粤语水平:优秀

个人自传

本人上进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细心。工作认真负责,踏实勤奋,能及时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能吃苦耐劳。在职期间未受到过公司的任何处分,工作积极向上。在工作期间得到公司领导的肯定。

自动化个人简历范文(二)

个人信息

xxx

性 别 男

民 族 黎

籍 贯 海南白沙

出生日期 1990.11

婚姻状况 否

学 历 大专

体重身高 170cm、60kg

专 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健康情况 健康

求职意向 相关的机械行业工作;相关的机械制图软件操作;人力资源管理;

毕业院校 贵州交通技术学院 邮 编 337042

联系电话 15285138542 邮箱

语言能力 国语:精通

主修课程: 机械制图、液压气动技术、电子电工技术、电子感应技术、gu三维设计 、专业英语、cad二维设计、电气控制技术、材料力学、公差测量技术

个人技能 1:熟练掌握电子学、cad、ug软件。2:熟练掌握机械设计。

社会实践: 2010年暑假在学校的实训基地培训机加工,2010年9月始在实训基地机加工中心当技术指导员。

兴趣爱好: 学习 打球、唱歌、交际、看书 弹吉他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为人诚恳、乐观向上、兴趣广泛、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管理策划与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自动化个人简历范文(三)

名:xuexila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

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潮州

身材:170 cm 体重57 kg

婚姻状况:未婚

年龄:22 岁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机械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工程师:助理/技术员、汽车类、理科类: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均可

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1500--2000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深圳 珠海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洛阳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9-10 ~ 2009-11

公司性质: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机械制造与设备

担任职务:实习生

工作描述:参观农机,工程机械等的生产

离职原因:上学

公司名称:佛山金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9-07 ~ 2009-09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机械制造与设备

担任职务:生产见识生

工作描述:跟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打打助手,并向中专实习生讲课

离职原因:上学

公司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

起止年月:2006-10 ~ 2007-05

公司性质:其它

所属行业:教育事业

担任职务:电子阅览室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期刊室管理员

工作描述:在学校勤工俭学的一年里,我先后在电子阅览室、书库、期刊室工作过,协助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管理及维持图书馆的日常生活。

离职原因:上学

公司名称:汕头五金厂

起止年月:2006-06 ~ 2006-09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机械制造与设备

担任职务:生产技工

工作描述:主要生产弹簧

离职原因:上学

毕业院校: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

最高学历:本科

获得学位: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学士

毕业日期:2010-07-01

所学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

受教育培训经历:

2009-072009-11广东省信息技术与自动化转移中心PLC系统设计PLC系统设计师三级证(高级证)待发

外语: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优秀

粤语水平:一般

1.能熟练使用CAD等画图软件

2.能独立进行PLC系统设计

3.能操作各类数控设备

3.能操作各类液压气压设备

4.能进行印制电路板的排版与电路设计

5.熟练操作Windows、Microsoft office各种办公软件

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兴趣广泛、适应力强、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在机械电子等各个领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的自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研究分析能力。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人际关系。刚踏上社会的我只求一个平台一展所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所在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

看过“自动化个人简历范文”的人还看了:

1.自动化工程师求职简历范文

2.自动化专业个人简历自我评价范文

工程机械职称论文篇(3)

1引言

机械工程系各专业一直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学科,多年来植根于机械装备制造业,为湖南的工业化培养了大量人才。近年来,机械系在不断探索和深入教学改革,以期为社会培养适合湖南机械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现状的实用型的当班人才。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也随之展开教学改革。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展了将实践教学模式应用于机械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改革。这种教学形式的效果如何,要用考试来检验,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机械专业英语的考试评价体系为检验教学效果提供执行依据和制度保障。为了适应工学结合下的机械专业英语整体教学模式的变革,考试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从培养适应国内国际机械工程行业发展现状的当班人目标出发,聚焦“实用性”,贴近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过程,紧跟受教育者的步骤,按部就班,有的放矢。

2机械专业英语课程考核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考核的内容与方式。考核内容总体按照机械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偏离教学,对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和英语素质进行分解提炼,确定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最后核定考核方法。考核的结果为实践教学提供方向。

2.1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项目的职业化

考核方式的选择是教学管理的重要部分,用以检验学生英语素养、英语技能的掌握以及所具备的英语应用能力的程度或水平,进而衡量机械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提供实数参据。实践教学将英语学习从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从而最终促进考核目标的职业化。

2.2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项目的层次化

机械专业英语的考核项目要依据机械行业具体的部门和岗位来加以细化和提炼,构建层次分明的机械专业英语的考核项目结构。采用项目管理学的工作结构分解理论和技术方法,将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的考核目标进一步分解成为专业英语基本知识能力考核、专业英语知识应用能力考核、专业英语素质考核三大考核要素,每个要素下有若干细化的考核点,每个考核点有详细的评定标准。

2.3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内容的课程化

2.3.1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化

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目标以课程内容形式加以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现。英语教师为主要的指导老师,涉及到实训基地的教学和工厂企业等地的实践教学,增加专业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指导老师。教学要想办法,创造条件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要达到整体教学的70%。

2.3.2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项目的类别化

将实践教学分离开,形成独立的考试模块,分开进行。

2.4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评定的适度宽松化

英语实践教学是面向全体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的普遍的过关性考试,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英语的知识和技能,不是选优,因此,考核不特别强调学生成绩优劣,掌握了即达标。考核内容上要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要求一致,难度要适度。分数高的学生要鼓励,但不应是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所追求的目标。

2.5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的开放化

机械系各专业的教学由于涉及到操作,其教学考核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英语教学有些时候在这样的实训实践情景中边观摩边学或是边动手边学,因此,考核也具有开放性。考核要素、考核项目和考核点不要对学生隐瞒,要提前公开,给学生时间来准备。没有通过的学生,要给时间和机会,让他们重考,反复操练,让他们掌握。

2.6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主体的多元化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主体,考核主体不仅是英语教师,还要纳入英语实践教学中的机械专业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学生也可以是考核主体,采用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考核方式。多种角色加入评价主体有如下优势:专业人员评价利于专业知识对语言知识的主导和补充,学生自评有利于认识自我,独立思考,学生互评利于换位思考,优势互补。

2.7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匹配化

目前全国各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大致分为:公共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每一种英语课程有具体的大纲要求和目标指向,就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考核方式。公共英语是基础英语,采用纯理论的教学方式,因此不将其纳入实践考核范畴。行业英语是在行业背景中应用的英语,是让学习者练习在具体行业的生产工作环境中用英语进行有实际意义的交流,可以采取一定程度上的实践考核模式,如用多媒体或基于网络的ESP教学平台来模拟真实的场景,来考核学生的英语能力。专业英语涉及专业、语言和操作等各个层面,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采用多种考核方式,随实践教学的途径、场所和形式而变化。

2.8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多维度化

按照考核的过程划分,考核有形成性考核和综结性考核这两种。考核的最终评定要把这两种考核制度合理地结合。形成性考核在时间上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不确定地分阶段地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可以有效督管学生的学习过程,改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时空相对分离的状况,有利于专业英语素质的培养。综结性考核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实践教学更加重视形成性考核,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多布置作业,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网上讨论等。采取有效的考核管理方法,督促学生学习,保障考核制度的连贯性。

3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构成的基本要素

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包括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所依据的《高职机械专业英语》课程,实践教学的课型,考核项目,多重考核主体,多种考核方式以及固定的评定标准。

3.1课程

机械专业英语课程以机械系具体的专业为导向,提供语言工具,是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扩展,是专业知识加语言知识的复合体,在湖南工程机械行业日益做大作强的背景下,担负着助推其抢占国际市场的任务。课程教学要体现出机械各个学科的共性,不过于追求其专业性和前沿性,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既与专业课程相关,又有其独立性,有完整的考核程序与要求,是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第一个构成要素。

3.2课型

机械专业英语教学尽量采用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这种模式下的英语实践教学中融入了理论教学,交叉于教学环节和过程中。教学时间统一,教学情景共享,在考试时,却要有不同的考核要求,给与相应的分值比例。理论与实践考核的综合成绩就是学生完成该课程后的成绩。

3.3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由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而定,具体包括机械专业英语基本知识能力考核、机械专业英语知识应用能力考核和机械专业英语素质考核。

培养具有英语语言能力与机械专业知识统一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机械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因此,职业性是最为突出的特点。考核用来检验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一个综合体,由知识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素质三个方面构成。

在机械专业英语基本知识考核方面,包括教学大纲的要求:了解先进的工程材料、了解机械加工方法与设备、了解公差与夹角、了解非传统加工方法、了解计算机技术与数控技术、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知识、了解虚拟制造与网络化制作和快速成型技术、了解快速成形制造技术、了解纳米与微机械制造技术、了解智能制造技术。考核具体落实到概念名词的英语名称,物件、工具、零部件等的英语名称,机械行业专有动词的英语表达,科普类文章难度的专业技术文章的理解与翻译。

在机械专业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方面,包括:①常用的工程技术应用文体,模拟文体范例,将假定的内容进行书面表达;②理解并翻译产品说明书、广告、报价单、售货合同等应用文体。

在机械专业英语素质考核方面,这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基于生产和工作环境的英语交流,对机械产品、工程项目、售后服务等的表层次的英语说明,还包括假定有外国客商在场的情况下作为沟通桥梁的口译。

3.4考核点

按照大纲的要求划分具体考核点,将知识体系细化为最小单位的知识点,作为评定分值等级标准的观察点和采分点。

3.5评定标准

按等级标准给与评定,给予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

3.6考核主体

考核主体是多元化的。在理论教学和模拟教学方面,考核主体是任课老师;在实践教学中,以英语教师、机械专业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为考核主体;在自主性比较强的教学中,学生亦可为考核主体,可以恰当比例地采用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

3.7考核方式

3.7.1闭卷考试

主要涉及到课程各个章节的文字理解,重点涉及到机械专业领域的英语名称,物件、工具、零部件等的英语名称,机械行业专有动词的英文表达。

3.7.2半开卷考试

难度为科普类文章的专业技术文章的理解与翻译,产品说明书、广告、报价单、售货合同等实用性很强的文体的理解与翻译。可带字典与工具书。

3.7.3开卷考试

主要涉及到应用文的写作,开卷考试可以不设定固定的时间,以课后作业的任务布置下去,到规定的时间收上来。

3.7.4口试

涉及到基于生产和工作环境的英语交流,对机械产品、工程项目、售后服务等的浅层次的英语说明,还包括假定有外国客商在场的情况下作为沟通桥梁的口译。

3.7.5网络测试

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的生产工作环境并模拟考试内容,采用计算机先进的评分手段,即时打分,保证评价测试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

3.8测试的权重与比例

工程机械职称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337-03

1引言

机械工程系各专业一直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学科,多年来植根于机械装备制造业,为湖南的工业化培养了大量人才。近年来,机械系在不断探索和深入教学改革,以期为社会培养适合湖南机械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现状的实用型的当班人才。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也随之展开教学改革。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展了将实践教学模式应用于机械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改革。这种教学形式的效果如何,要用考试来检验,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机械专业英语的考试评价体系为检验教学效果提供执行依据和制度保障。为了适应工学结合下的机械专业英语整体教学模式的变革,考试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从培养适应国内国际机械工程行业发展现状的当班人目标出发,聚焦“实用性”,贴近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过程,紧跟受教育者的步骤,按部就班,有的放矢。

2机械专业英语课程考核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考核的内容与方式。考核内容总体按照机械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偏离教学,对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和英语素质进行分解提炼,确定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最后核定考核方法。考核的结果为实践教学提供方向。

2.1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项目的职业化

考核方式的选择是教学管理的重要部分,用以检验学生英语素养、英语技能的掌握以及所具备的英语应用能力的程度或水平,进而衡量机械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提供实数参据。实践教学将英语学习从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从而最终促进考核目标的职业化。

2.2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项目的层次化

机械专业英语的考核项目要依据机械行业具体的部门和岗位来加以细化和提炼,构建层次分明的机械专业英语的考核项目结构。采用项目管理学的工作结构分解理论和技术方法,将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的考核目标进一步分解成为专业英语基本知识能力考核、专业英语知识应用能力考核、专业英语素质考核三大考核要素,每个要素下有若干细化的考核点,每个考核点有详细的评定标准。

2.3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内容的课程化

2.3.1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化

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目标以课程内容形式加以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现。英语教师为主要的指导老师,涉及到实训基地的教学和工厂企业等地的实践教学,增加专业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指导老师。教学要想办法,创造条件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要达到整体教学的70%。

2.3.2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项目的类别化

将实践教学分离开,形成独立的考试模块,分开进行。

2.4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评定的适度宽松化

英语实践教学是面向全体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的普遍的过关性考试,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英语的知识和技能,不是选优,因此,考核不特别强调学生成绩优劣,掌握了即达标。考核内容上要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要求一致,难度要适度。分数高的学生要鼓励,但不应是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所追求的目标。

2.5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的开放化

机械系各专业的教学由于涉及到操作,其教学考核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英语教学有些时候在这样的实训实践情景中边观摩边学或是边动手边学,因此,考核也具有开放性。考核要素、考核项目和考核点不要对学生隐瞒,要提前公开,给学生时间来准备。没有通过的学生,要给时间和机会,让他们重考,反复操练,让他们掌握。

2.6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主体的多元化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主体,考核主体不仅是英语教师,还要纳入英语实践教学中的机械专业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学生也可以是考核主体,采用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考核方式。多种角色加入评价主体有如下优势:专业人员评价利于专业知识对语言知识的主导和补充,学生自评有利于认识自我,独立思考,学生互评利于换位思考,优势互补。

2.7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匹配化

目前全国各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大致分为:公共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每一种英语课程有具体的大纲要求和目标指向,就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考核方式。公共英语是基础英语,采用纯理论的教学方式,因此不将其纳入实践考核范畴。行业英语是在行业背景中应用的英语,是让学习者练习在具体行业的生产工作环境中用英语进行有实际意义的交流,可以采取一定程度上的实践考核模式,如用多媒体或基于网络的ESP教学平台来模拟真实的场景,来考核学生的英语能力。专业英语涉及专业、语言和操作等各个层面,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采用多种考核方式,随实践教学的途径、场所和形式而变化。

2.8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多维度化

按照考核的过程划分,考核有形成性考核和综结性考核这两种。考核的最终评定要把这两种考核制度合理地结合。形成性考核在时间上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不确定地分阶段地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可以有效督管学生的学习过程,改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时空相对分离的状况,有利于专业英语素质的培养。综结性考核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实践教学更加重视形成性考核,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多布置作业,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网上讨论等。采取有效的考核管理方法,督促学生学习,保障考核制度的连贯性。

3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构成的基本要素

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包括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所依据的《高职机械专业英语》课程,实践教学的课型,考核项目,多重考核主体,多种考核方式以及固定的评定标准。

3.1课程

机械专业英语课程以机械系具体的专业为导向,提供语言工具,是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扩展,是专业知识加语言知识的复合体,在湖南工程机械行业日益做大作强的背景下,担负着助推其抢占国际市场的任务。课程教学要体现出机械各个学科的共性,不过于追求其专业性和前沿性,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既与专业课程相关,又有其独立性,有完整的考核程序与要求,是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第一个构成要素。

3.2课型

机械专业英语教学尽量采用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这种模式下的英语实践教学中融入了理论教学,交叉于教学环节和过程中。教学时间统一,教学情景共享,在考试时,却要有不同的考核要求,给与相应的分值比例。理论与实践考核的综合成绩就是学生完成该课程后的成绩。

3.3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由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而定,具体包括机械专业英语基本知识能力考核、机械专业英语知识应用能力考核和机械专业英语素质考核。

培养具有英语语言能力与机械专业知识统一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机械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因此,职业性是最为突出的特点。考核用来检验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一个综合体,由知识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素质三个方面构成。

在机械专业英语基本知识考核方面,包括教学大纲的要求:了解先进的工程材料、了解机械加工方法与设备、了解公差与夹角、了解非传统加工方法、了解计算机技术与数控技术、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知识、了解虚拟制造与网络化制作和快速成型技术、了解快速成形制造技术、了解纳米与微机械制造技术、了解智能制造技术。考核具体落实到概念名词的英语名称,物件、工具、零部件等的英语名称,机械行业专有动词的英语表达,科普类文章难度的专业技术文章的理解与翻译。

在机械专业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方面,包括:①常用的工程技术应用文体,模拟文体范例,将假定的内容进行书面表达;②理解并翻译产品说明书、广告、报价单、售货合同等应用文体。

在机械专业英语素质考核方面,这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基于生产和工作环境的英语交流,对机械产品、工程项目、售后服务等的表层次的英语说明,还包括假定有外国客商在场的情况下作为沟通桥梁的口译。

3.4考核点

按照大纲的要求划分具体考核点,将知识体系细化为最小单位的知识点,作为评定分值等级标准的观察点和采分点。

3.5评定标准

按等级标准给与评定,给予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

3.6考核主体

考核主体是多元化的。在理论教学和模拟教学方面,考核主体是任课老师;在实践教学中,以英语教师、机械专业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为考核主体;在自主性比较强的教学中,学生亦可为考核主体,可以恰当比例地采用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

3.7考核方式

3.7.1闭卷考试

主要涉及到课程各个章节的文字理解,重点涉及到机械专业领域的英语名称,物件、工具、零部件等的英语名称,机械行业专有动词的英文表达。

3.7.2半开卷考试

难度为科普类文章的专业技术文章的理解与翻译,产品说明书、广告、报价单、售货合同等实用性很强的文体的理解与翻译。可带字典与工具书。

3.7.3开卷考试

主要涉及到应用文的写作,开卷考试可以不设定固定的时间,以课后作业的任务布置下去,到规定的时间收上来。

3.7.4口试

涉及到基于生产和工作环境的英语交流,对机械产品、工程项目、售后服务等的浅层次的英语说明,还包括假定有外国客商在场的情况下作为沟通桥梁的口译。

3.7.5网络测试

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的生产工作环境并模拟考试内容,采用计算机先进的评分手段,即时打分,保证评价测试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

3.8测试的权重与比例

考核的机械专业英语基本知识、机械专业英语基本技能和机械专业英语素质这三个目标比重一样,汇总时按照相同的比例,各占1/3。

4结语

近几年来,我们展开了高职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探索,以此为引导,并以教学改革的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展开对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探索,理清了考核体系的内涵结构,对此有了一定的思路,并尝试在机械专业英语考核中加以应用,初步积累了一点经验,我们还将继续进行,努力完善机械专业英语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赵金德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与改进[J].科技信息,2010(10).

[2]王冠凤.构建立体化考试评价体系积极探索课程考核改革――以上海电大课程考核改革为例[J].成人教育,2012(10).

[3]甲继承.基于安全培训模式下的高职媒体专业实践教学[J].煤炭工程,2007(12).

[4]李琼.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策略探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

[5]洪翱宙.与中央相衔接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模式的建构[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6]刘小兵.论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2).

工程机械职称论文篇(5)

籍贯:江苏徐州

毕业学校:江苏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最爱冲锋打仗

王民身材不高,目光犀利,笑容却总挂在嘴角,坦率与亲和力总能恰到好处掩饰他的精明。虽然并非人人都喜欢他,但集团内外都公认他是徐州的“能人”。

“有人喜欢坐镇指挥,有人爱带兵打仗。我就是个爱冲锋打仗的。” 这成为王民领导企业的座右铭。

“在一个大型集团中,帅就应该制定方向、战略,并安排好将;将则要加强执行力和战斗力。只有分工明确,公司才能正常运转。”这是王民执掌徐工这样大型国企的心得体会。

梁稳根

年龄:55岁

籍贯:湖南涟源

毕业学校: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材料学专业

职称:高级工程师

现任: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日之计在于晨

当每天第一道曙光照射下来时,梁稳根早早地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1989年掘到的第一桶金9000元到现在成为中国首富,梁稳根仍然未改早起的习惯。“一日之计在于晨”,他认为一天中最好的工作时间就在早上。因此,三一集团高管们边吃早餐边汇报工作的早会也成了外人眼中的一大亮点。公司的日常工作决策大都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先哲曾说: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人到了50岁,从过去人生所经历的种种过程,也慢慢领悟了上天所赋予的使命。而对于已经步入天命之年的梁稳根,或许他被赋予的使命还未完成。

詹纯新

年龄:56岁

籍贯:湖南常德

毕业学校:未知

职称:高级研究员

现任:董事长

为中国人争地位

詹纯新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家里特殊的一个。

他最早主导研发工程机械产品――混凝土机械,他拥有最高的学历――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他荣获中国和意大利两个国度的企业家最高荣誉――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和莱昂纳多国际奖。

在中国企业家行列,他是柳传志和张瑞敏的结合体。詹纯新像他们一样长于布道,强调企业的文化精神软实力,在本行业内扮演类似教父的角色,同时在海外实施大体量并购扩张。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进度表,再用四年左右的时间,中联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前五强。其实中联的奋斗目标应是进入前三,这可能会需要一两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就是詹纯新心中的雄图霸业。

王晓华

年龄:59岁

籍贯:山东临沂

毕业学校: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职称:高级经济师

现任: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亮剑”世界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王晓华就是这样一个总是能够成功抓住机遇的人。他的理想一直很明确,就是要让中国装备制造业在世界舞台上“亮剑”,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出中国的声音。

“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柳工的今天。柳工之所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在其规模有多大,关键是成功地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在王晓华的眼中,创新是柳工“亮剑”世界的最有利的招式。

蔡奎全

年龄:62岁

国籍:韩国

毕业学校:汉城大学工程机械学院

职称:未知

现任: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韩国“医者”

事实上,这两年来关于“韩籍CEO蔡奎全+机械工程业60年老国企厦工=?”的议论已在工程机械业内口水多时,最后答案是快速下课?四不像?成功进化?不得而知,只有时间能证明这场联姻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斗,一场外籍CEO与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产物――地方老国有企业的博弈。

今年厦工年满60,也正是蔡奎全两年任满之期,作为外籍CEO,考核其任职是否合格、令团队信服的唯一硬标准只能是业绩,而2011年的业绩对蔡而言不仅是一次阶段性会考,也是遮挡各类有色目光的关键。

王志中

年龄:57岁

籍贯:山东临沂

毕业学校:未知

职称:未知

现任: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江控股副董事长

读懂中国特色

大学毕业后从普通工人到技术员,再从生产调度到车间主任,又从支部书记到厂长、党委书记,更由总经理到董事长,总之,你能从王志中个人的履历中读懂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再由国内市场经济迸向全球一体化市场,直至融入全球化团队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历史进程。

王志中见证了山东临工与沃尔沃的合资。在王志中看来,相较于沃尔沃的高端市场而言,山东临工所面对的主要市场需求是简单耐用、可靠性好。

何清华

年龄:61岁

籍贯:湖南岳阳

毕业学校:中南大学

职称:博士生导师

现任: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梦想“大装备”

只要没有出差,何清华几乎每天都会把公司的生产车间巡视一遍。这位大器晚成的企业家在工程机械行业摸爬滚打近30年,是国内最早接触工程机械的专家之一,从早年在中南大学就与业内的客户建立起密切关系,到53岁水到渠成下海创办公司,再到上市,何清华带领山河智能走过的是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独特路径。

何清华眼中的山河智能目前主营小型挖机和桩工机械,接下来将向工程机械其它产品领域进军。

王金富

年龄:55岁

籍贯:山东潍坊

毕业学校:未知

职称:企业管理学硕士、高级经济师

现任: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重操旧业

两年前,作为福田雷沃国际重工的董事长兼CEO王金富离开了经营十余载的福田雷沃,来到北汽福田做副总经理。两年后,他又离开了北汽福田加盟奇瑞重工做总经理,重操旧业。

如今的王金富依然激情不减,甚至可以说胃口更大。按照奇瑞重工的战略规划,该公司将利用5年时间,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

不久的将来,奇瑞重工势必会与福田雷沃重工同台竞技。今天的王金富,又将如何面对昨天的自己?

张秀文

年龄:51岁

籍贯:山东

毕业学校:未知

职称:高级工程师

现任: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新是永恒

创新是一种永恒,不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种永恒的追求。在张秀文看来: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而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学习与合作,是使企业始终成为行业领跑者的“制胜法宝”。

谭旭光

年龄:51岁

籍贯:山东

毕业学校:天津大学动力工程

职称:高级经济师

工程机械职称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35-03

当今社会,工程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在构建创新型国家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对工程学科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工程技术人才的短缺正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工程教育体系,在校的工科学生数量为世界第一,且已培养了大量工程技术人才,但是由于培养目标不清,工科院校培养模式失衡,企业角色缺位,使得工程教育培养结构和体系存在问题,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工程意识淡薄,一方面有大批工科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企业又难以找到大量急需的工程技术实用人才。为了培养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强调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致力于生产实际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综合能力,除了制定相关的培养方案和建立相关的培养体系之外,在这一体系中,教师作为高校的教育主体之一,其本身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高低必将直接影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如果一位教师本身就不具备工程实践能力,没有具体专业实践经验,他们不可能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引入工程实践的知识,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并使学生加以运用来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工程问题。因而,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是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近些年,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个高校从国内外引进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他们多数从国内外高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他们学历高、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但是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工程实践能力欠缺,这也制约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分析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缺乏原因的基础上,从师资队伍的工程化建设入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高等院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缺乏的原因分析

造成高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缺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6]。

1.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遵循的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多地注重课堂教学,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尽管在培养计划中设有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但因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流于形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真正的锻炼。由于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弊端,使得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提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偏弱,往往只会纸上谈兵,不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2.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能力锻炼的机会少,缺乏学校政策导向的支持。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锻炼的机会太少,目前,我国高校的青年教师绝大部分都是研究生毕业就开始任教,难有接触实际生产和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他们进校后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无暇顾及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鼓励机制,没有对教师参加工程实践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很多老教师往往是通过自己和企业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才能获得实践经验,而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这样的机会很少。

3.高校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审机制的影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看重科研成果,轻视教学效果”的现象,、经费数目、发明专利等成果成为教师工作量考核和职称晋升的硬性指标,青年教师为了能够尽快发展,在教学中投入精力不够,更不愿意主动去进行工程素质锻炼。在很多高校,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匮乏,教学效果不佳,并不影响他们的职称晋升,这些机制加深了青年教师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忽视。

二、提升高等院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在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提出了“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办学思路。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通过了国家质量工程项目“面向工程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实施,并在高校“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引领下,加强了机械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为了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机械工程学院从国内外引进了多名高层次人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70余人,其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超过了40%,学院针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普遍缺乏的问题,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

1.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建立新引进教师上岗前工程实践培训制度。在引进人才过程中,既注重了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科研型人才,也适度引进一些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工程型人才,教师间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在聘任新教师时,除了注重他们的理论层次和教学技能以外,还充分考虑了他们的工程实践经验,将工程实践背景作为入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没有工程背景的新引进教师,在正式上岗独立担任教学任务前,必须到相关企业学习进修一段时间,或承担一定的实验准备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验准备经历并跟班实训一定时间后方可独立承担教学任务。对于博士毕业不久尚且欠缺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鼓励他们去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深入企业,了解行业、企业最前沿的信息和技术,补充他们欠缺的工程实践知识,回来后再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这些措施使青年教师在思想上清楚认识到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的意识。目前,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具有半年以上企业工程实践经验以及和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教师比例超过了90%,此外,学院优先选择具有多年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主讲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这些措施为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2.重视产学研合作,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推进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机械学院建立了教师定期到企业、行业学习进修制度。由学院牵头与友好企业达成协议,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规定,如每位教师一个聘期安排一次到企业学习进修,其间免除对教师教学任务的考核。用制度保障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使教师始终保持与生产实际不脱节,学生所学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生产发展同步。通过校企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攻关课题,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并且在参与工程实践项目的同时,拓展工程视野,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学院在机械专业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先后建立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米其林轮胎有限公司、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等产学研基地,以及包括大连华录集团、大连冰山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沈阳机床集团、长春一汽集团等固定的实习基地10余个。利用产学研基地增加了专业课教师参加工程实践的机会,安排青年教师去实习基地,结合企业任务,进行实践锻炼。教师深入企业,有利于开阔视野、增强感性认识,有利于熟悉生产环节、了解目前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利于教师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和新方法,有利于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案例教学,使教学更为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融入到生产实际中。近几年,机械学院多名专业教师参加了工程实践,每年为基地企业完成多项基础工程设计或技术服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很好地解决了理论和工程实际结合的问题,促进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创造了较大的技术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大连理工大学的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拓宽了实践教学途径。

3.加强教师培养机制建设,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教学经验、科研经验、工程实践能力都很欠缺。青年教师健康成长需要有效引导,老教师在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分发挥老教师治学严谨、责任心强、工程实践经验多的优势和积极性,形成了老青教师传帮带模式。由老教师带头,带领青年教师从事各项科研工作,逐步增强青年教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机械学院以“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课程”部级教学团队为龙头,以各个研究所的教学团队为单元,建立了老青教师互动的机制,使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而且,老教师为了更好地起到引导作用,也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大家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4.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带动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吸引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来校兼职任教,从而提升教师工程能力的整体水平。另外,学院还设置访问学者等一些助理岗位,吸引一批行业专家、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到学校短期上岗,定期聘请他们来校对专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或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此外,还允许一些符合条件的兼职教师参与教师职称的评定,并给予适当的报酬或荣誉称号。这些成功的技术、管理专家可以通过办讲座或学术交流会等方式,为学校教师、学生带来工程上的新动态、新需要,带来新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既可以扩展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也加强了学校与工程单位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学校可有选择地建设一批实践基地,不仅有利于深入地、持久地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更促进了高校和企业在人才、技术和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目前,机械学院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执行了“双导师制”,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题目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需求,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带动了校内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5.改革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审机制,将考核、评价与培养措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机械学院加强对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制定了有关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效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进一步完善培养措施。改进了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审机制,营造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氛围。在教师考核上,建立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成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同时建立教师参与工程实践的激励机制。在教师职称评审上,把工程实践技能作为晋升职称的评审条件之一,没有现场实践经历不能参加职称评定,严格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另外,教师到现场实践,学院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确保教师安心踏实地完成实践锻炼。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再单纯看重其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奖等级,兼顾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的考核结果与其奖金、福利及进修机会等因素直接挂钩,进而积极引导教师加强自身工程素质的培养。

通过机械学院几年的实践和努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回报。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并逐渐成为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主力。教师指导的本科生毕业选题90%以上结合工程实际和科研任务进行,使学生受到更为系统的工程训练,促进了实践性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几年对毕业生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表明,机械工程专业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不久,便能参与甚至独立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等任务,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的中坚力量,也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希望,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关系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大事,是一项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协同作战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高校加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为青年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工程实践工作,增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余纯丽.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和机制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42.

[2]王艳娜,李锦华.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250-251.

[3]张雁.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60-61.

[4]韩世洪.论工科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建设[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1):85-88.

工程机械职称论文篇(7)

为了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机械工程学院从国内外引进了多名高层次人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70余人,其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超过了40%,学院针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普遍缺乏的问题,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建立新引进教师上岗前工程实践培训制度。在引进人才过程中,既注重了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科研型人才,也适度引进一些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工程型人才,教师间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在聘任新教师时,除了注重他们的理论层次和教学技能以外,还充分考虑了他们的工程实践经验,将工程实践背景作为入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没有工程背景的新引进教师,在正式上岗独立担任教学任务前,必须到相关企业学习进修一段时间,或承担一定的实验准备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验准备经历并跟班实训一定时间后方可独立承担教学任务。对于博士毕业不久尚且欠缺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鼓励他们去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深入企业,了解行业、企业最前沿的信息和技术,补充他们欠缺的工程实践知识,回来后再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这些措施使青年教师在思想上清楚认识到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的意识。目前,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具有半年以上企业工程实践经验以及和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教师比例超过了90%,此外,学院优先选择具有多年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主讲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这些措施为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重视产学研合作,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推进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

机械学院建立了教师定期到企业、行业学习进修制度。由学院牵头与友好企业达成协议,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规定,如每位教师一个聘期安排一次到企业学习进修,其间免除对教师教学任务的考核。用制度保障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使教师始终保持与生产实际不脱节,学生所学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生产发展同步。通过校企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攻关课题,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并且在参与工程实践项目的同时,拓展工程视野,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学院在机械专业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先后建立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米其林轮胎有限公司、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等产学研基地,以及包括大连华录集团、大连冰山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沈阳机床集团、长春一汽集团等固定的实习基地10余个。利用产学研基地增加了专业课教师参加工程实践的机会,安排青年教师去实习基地,结合企业任务,进行实践锻炼。教师深入企业,有利于开阔视野、增强感性认识,有利于熟悉生产环节、了解目前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利于教师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和新方法,有利于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案例教学,使教学更为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融入到生产实际中。近几年,机械学院多名专业教师参加了工程实践,每年为基地企业完成多项基础工程设计或技术服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很好地解决了理论和工程实际结合的问题,促进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创造了较大的技术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大连理工大学的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拓宽了实践教学途径。

学院还设置访问学者等一些助理岗位,吸引一批行业专家、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到学校短期上岗,定期聘请他们来校对专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或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此外,还允许一些符合条件的兼职教师参与教师职称的评定,并给予适当的报酬或荣誉称号。这些成功的技术、管理专家可以通过办讲座或学术交流会等方式,为学校教师、学生带来工程上的新动态、新需要,带来新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既可以扩展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也加强了学校与工程单位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学校可有选择地建设一批实践基地,不仅有利于深入地、持久地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更促进了高校和企业在人才、技术和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目前,机械学院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执行了“双导师制”,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题目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需求,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带动了校内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改革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审机制,将考核、评价与培养措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机械学院加强对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制定了有关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效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进一步完善培养措施。改进了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审机制,营造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氛围。在教师考核上,建立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成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同时建立教师参与工程实践的激励机制。

在教师职称评审上,把工程实践技能作为晋升职称的评审条件之一,没有现场实践经历不能参加职称评定,严格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另外,教师到现场实践,学院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确保教师安心踏实地完成实践锻炼。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再单纯看重其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奖等级,兼顾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的考核结果与其奖金、福利及进修机会等因素直接挂钩,进而积极引导教师加强自身工程素质的培养。通过机械学院几年的实践和努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回报。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并逐渐成为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主力。教师指导的本科生毕业选题90%以上结合工程实际和科研任务进行,使学生受到更为系统的工程训练,促进了实践性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几年对毕业生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表明,机械工程专业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不久,便能参与甚至独立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等任务,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的中坚力量,也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希望,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关系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大事,是一项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协同作战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高校加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为青年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工程实践工作,增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作者:贾振元 孙伟 王殿龙 段春争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机械职称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144-02

1 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为职业教育规划了培养对象及目标:“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然而,现阶段职业教育对象的特点是:低分入学、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对理论课学习有畏惧心理。对机械行业和现代加工方法充满了极强的好奇心,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本课题研究的目是:采用机械专业课与职业标准、技能鉴定相融合教法以期达到上述培养目标。教法一,将机械专业课与职业标准相融合。使职前教育与职中技能操作零距离接触,缩短从学生到技术工人的过渡期,成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教法二,将机械专业课与技能鉴定内容相融合。充分发挥受教育对象动手能力强和技能鉴定课题综合性强及多变性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相互促进的学习空间,也为教师创造一个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空间。使学生在动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2 机械专业课与职业标准技能鉴定相融合的必要性

所谓机械专业课与职业标准、技能鉴定相融合的教法,是指“以能力为本位”指导理论学习。依据职业标准、借助技能鉴定试题,实现练习操作技能的同时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有其必要性。

2.1 机械课程与职业标准相融合的必要性

《纲要》要求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当前职业学校均采用“2+1”的教学模式,即两年在校理论学习,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对“顶岗实习”的要求是:“顶岗实习”期满后,应基本达到初、中工技能水平。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标准实施手册》对中级工的工作要求是(以铣工为例):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零件图、能读懂简单机构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零件图;能读懂较复杂零件的铣削加工部分的工艺规程、能制定中型零件的铣削加工顺序;能正确使用夹具装夹工件;能根据工件材料、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的要求合理选用铣削刀具;能对机床进行常规检查、调整、及时发现自用铣床的一般故障;能铣削以下工件:平面和连接平面、台阶沟槽和键槽、分度头应用及加工角度面、花键轴的加工、坐标孔的加工、圆柱齿轮及齿条的加工、锥齿轮的加工、离合器的加工、成形面和螺旋面及凸轮的加工、圆柱面齿槽刀具的加工;能使用量具对平面、斜面、台阶、沟槽、特殊形面进行检验。为能培养出基本符合职业标准,具有一定的机械加工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技能型学生。为学生今后顶岗实习、就业、创业做好充分准备,有必要采用机械专业课与职业标准相融合的教法。

2.2 机械课程与技能鉴定相融合的必要性

《纲要》对职业教育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的要求。而《机械工业从业人员操作技术培训与技能考核鉴定标准规范实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规定了:“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者可申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这就明确规定了职校生的技能鉴定等级为中级。《手册》同时还制定了中级工考核鉴定内容为(以车工为例):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工作图、能绘制简单零件图、能读懂简单机构的装配图;能读懂较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能制定较复杂零件加工顺序;能正确定位与夹紧工件;能根据工件材料、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要求,正确选择刀具并刃磨;能根据加工需要对机床进行常规检查、调整、及时发现故障;能车削轴类、偏心、曲轴、螺纹、蜗杆、大型回转表面等零件;能正确使用量具对工件进行检测。为使学生能掌握中级工的操作技能达到上述鉴定标准,顺利获得“双证书”有必要采用机械专业课与技能鉴定相融合的教法。

3 机械专业课与职业标准技能鉴定相融合教法策略

3.1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机械专业课与职业标准衔接

职业教育是学生职前的准备教育,准备教育的内容与质量密切关系到学生就业的前途与发展。而《纲要》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的融合指明了方向:“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然而,在机械专业课程中要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的“衔接”,最基本的条件是学生积极参与。针对职校生理论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教师要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做为切入点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用心精设计的导语适时设疑,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例如,在讲解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前可首先设问,各位同学:想知道你的头发丝有多粗吗?学生答:想。师问:我帮大家来测量好吗?在测量过程中同学好奇地看着,但心里已在蠢蠢欲动了。师再问: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学习测量?学生非常大声地答:想。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一堂课不但顺利的学会了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机械专业课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把课程中“常用量具使用方法”与职业标准中“能正确使用量具对工件进行检测”内容有机、有效地结合。又例如,职业标准中要求中级工:能读懂较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能制定较复杂零件加工顺序。可通过机械专业课中“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制定”的教学将两者进行衔接。具体案例如下:试制定(如图1所示)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过程,并完成轴承套的加工。

实践性教学中可首行让学生依零件图独立思考:如何制定加工工艺过程?如何加工零件?之后,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讨论加工工艺过程合理性及可行性,经讨论后制定出小组轴承套加工方案。并由学生按加工方案实施零件加工。最后,对零件进行自检、互检、专检(前二项由学生完成,最后一项由教师完成)。各小组推优,班级评优。评选出最优加工方案和工件,并评选最佳操作能手。通过教学与生产零距离的操作煅练,不但能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推进了职业学校机械专业课和职业标准有效衔接,并为学生今后就业创业奠定了基础。

3.2 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机械专业课与技能鉴定融合

在全社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制度,是中央确定的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举措。早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又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在2010年,《纲要》再次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同时提出“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措施。因此,以技能鉴定为导向,将机械课程与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内容融合为一体进行实践性教学显得十分必要。根据机械专业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现状,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助式教学方式。所谓互助式教学是指:学习者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实践性的学习条件习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仅仅是学习引导者、辅助者。具体方法是:首先,学生以职业技能鉴定题目为课题进行独立思考。之后,提出需要决解的问题,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探讨找出解决课题的方法。最后,通过自身实践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机械制图》读零件图的教学内容时,可有针对性地精选一些职业技能鉴定图样让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开展生生间的讨论,之后教师再进行指导性的讲解,使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读零件图的方法。再如,在讲解《机械加工基础》中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工件装夹、车外圆、车锥面、铣平面、分度铣削等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完成下例技能鉴定试题:铣八棱锥。考件图样如图2所示,考核要求:(1)考核内容36±0.08 mm、14.9±0.50 mm、40±0.50 mm、顶尖相交作为评分主要项目,表面粗糙度应达到图样要求。(2)工时定额:10 h。(3)安全文明生产:①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②按企业有关文明生产的规定,做到工作场地整洁;工件、工具摆放整齐。(4)考件有严重缺陷不予评分。(5)夹具机床用平口虎钳。

将该试题的分为以下步骤完成训练。首先,可让学生在车床上完成车外圆、车锥面,并自检。然后,讲解分度的原理及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根据公式:

n= (1)

式中:n为手柄的转数;

40为分度头的传动比;

z为工件的分度数。

将试题已知条件z=40代入(1)式得

n===5

即每铣完一边后,手柄应转过5r。

最后,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指导学生学习分度头的分度操作方法,并按(图2)要求进行铣削加工,且按图样要求进行测量。通过上述技能鉴定实例的操作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车床、铣床的基本操作要领,学会了正确使用刀、夹、量具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机械专业课与技能鉴定委员会融合。既完成了教学内容又为后期学生技能鉴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教学实践证明,机械专业课教学与职业标准、技能鉴定相融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为师生创造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平.机械工业从业人员操作技术培训与技能考核鉴定标准规范实用手册[M].安微:安微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

[2] 张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标准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致公业出版社,2003.

[3] 张梦欣.机械制图[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工程机械职称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35-02

引 言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五年来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起点是课程体系的构建。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在各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笔者曾赴德国手工业技能发展中心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开发,通过对德国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学习和研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本文通过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机械类专业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一、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概念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来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在德国被叫做“行动导向课程”,它是德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所应用的教学课程体系。2003年我国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引入这种教学课程体系,但我们采用的不是“行动导向课程”这个名称,而把它叫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亦称“学习领域课程”),其实两者指的是同一种课程模式,只不过叫“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更能阐释课程的本质,更有利于我国教育工作者理解。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主旨思想是“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完整工作过程、获得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而这种课程体系不再划分理论课和实践课,取而代之的是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习领域课程中,学科体系知识的系统性被打破,学生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内容载体,从工作的完整性角度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专业职业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很好地解决了高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长期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符合高质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自教育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以来,在很多高职院校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一)职业领域分析

在职业领域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找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核心就业岗位,包括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和毕业5-8年后的拓展岗位。本文职业领域分析主要采用毕业生反馈、企业实地调研的方法进行。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出本专业的核心就业岗位见表1。

(二)行动领域(action field)分析

在总结出核心就业岗位的基础上,进行行动领域分析,主要任务是对核心就业岗位所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总结,采用的主要途径是企业调研和召开企业与行业专家研讨会。通过认真的调研和反复的研讨,归纳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三个核心就业岗位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21个。将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出本专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主要从事的12个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行动领域见图1。

(三)学习领域(learning field)课程构建

总结出行动领域之后就可以进行学习领域课程的构建了。在构建学习领域时充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培养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岗位职业资格要求,并结合学校的具体软硬件条件,通过教学论的加工将12个行动领域转化为10个学习领域,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见图2。这10个学习领域就构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然后我们必须将些课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序,确定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和课时数。

三、机械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教学模式。这种课程体系抛弃了原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显著特点。在此课程体系中找不到纯理论性的课程和纯实践性的课程,每个学习领域课程都是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通过学生对项目的准备和完成让学生既学习到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学习到相应的实践技能。

(二)每门学习领域课程至少涵盖职业岗位的一项工作

学习领域课程一般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门课程都至少可以涵盖职业岗位中的一项工作。例如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零件的数控加工与工艺》课程,它主要学习数控加工中数车、数铣的工艺知识、编程知识和操作技术,学生学习这门课后可以完成数控车削、数控铣削两个工种的任务。实际上学生学完这一门课程相当于可以胜任两项工作。

(三)学习领域课程中的许多知识不具有学科完整性

由于本专业课程主要以项目为载体,所以在课程中的知识一般是为项目所服务的,许多知识不具有学科完整性。例如《零件的机械加工与工艺》课程,它的学习内容涵盖了车、铣、钳三个工种的操作和刀具与夹具、材料与热处理等相关理论知识。课程中所学到的刀具和材料的内容不再是系统化的完整知识,而只是相关项目所涉及到的部分知识。

四、结 语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虽然构建完成,但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的建设都需要经过深入的调研和思索,各门课程之间的课程边界划分,课程采用哪种方式建设、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而定,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所以课程体系构建只是为课程建设搭建了一个框架,具体课程的建设才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

参考文献:

工程机械职称论文篇(10)

一、招生专业

082100纺织科学与工程(含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材料化学与物理、纺织产业经济与管理等二级学科)

080200机械工程(含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精密机械与控制、流体机械等二级学科)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止)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

①已修完报考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所要求的8门研究生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由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院(部、处)出具成绩证明);

②已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以主要获奖人(排名前三名)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及以上;

③已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以第一作者在全国核心期刊或SCI、SSCI、EI、ISTP索引期刊上发表2篇及以上与所报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有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需师级以上部队政治部签章同意;

6、现为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定向培养博士的考生、原为定向培养硕士生和尚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方能报考博士生。

四、报名

上一篇: 世界建筑史论文 下一篇: 高级财务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