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与患者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3 15:02:36

医生与患者论文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9-0142-03

The Cultivation Medical Students Ability and Their Practices i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SHAN Han-guo.//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9):142-144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how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medical interns,improve their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disputes.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Calgary-Cambridge medical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courses of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Medical Communication Skills” were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and the instructions adopted small-size classes with specific case studies and clinical scenario simulation. SEGUE scale was used to measure and evaluate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Result:According to the SEGUE scale evaluation results, in the five dimensions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students performed best in the beginning of communication stage and worst in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tage,which showed that there was still a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Conclusion:In the new situation,a set of suitable curriculum and training methods for medical students needs to be explored,and the results need to be summarized,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training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their practice.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Communication skills; SEGUE scale; Medical edu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Second Hospital.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09.072

随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政策的逐步实施,医患交流频繁,医疗纠纷案件也逐年增加,且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化,现代医患关系涉及社会与个人的方方面面,变得更加复杂,医患交往中的“沟通”越来越重要[1-2]。医患沟通能力是一种核心的临床能力,是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因此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医学院校关注的焦点和重要的教学任务。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医学教育要求,贯彻我国对职业医师的培养理念,笔者所在学校应用模拟教学理念与技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基本点,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为核心,构建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新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本校的优秀教学资源,经过6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校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打下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完善的教师团队建设

从2008年起,即根据Calgary-Cambridge医疗沟通框架,设计并开设《医学生医疗沟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课程[3]。采用多教师授课模式,授课教师均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和人文教育经验,且具有不同专业背景,涵盖临床医学、心理学、职业沟通、医学伦理学、社会关系学和传播学等。

1.2 教学对象

该课程面向刚刚进入到临床见习阶段学习和实践的大三学生,这个阶段是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实现“见习医生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学生随着与患者接触频率的不断增加,对沟通能力提升的欲望不断增强,是提升医患沟通能力的关键时期。

1.3 教学课程设置及评估方法

1.3.1 课程时数 授课32学时,其中理论授课12学时,实践课时18学时,考试形式为临床模拟情境下的实践操练,共2学时。

1.3.2 课程内容及授课形式 理论课程内容涉及:建立交流与沟通基础,构建交流与沟通框架,倾听理解患者和患者家属意见,转化与处理专业知识,然后根据患者病症,家庭背景,文化背景,患者诉求等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病情、手术内容和手术风险等,建立医患沟通的有效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PBL教学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再现等,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小班教学,每班最多25人,分成5组,每组3~5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为2∶3,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选取本院近几年收集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24例医疗纠纷案例,内容包括告知病情、术前谈话、传达坏消息等,每个案例都要根据授课大纲要求,设置相应的临床情景,学生随机分组进行现场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抓住医患矛盾发生点,锻炼学生化解矛盾的能力,邀请专家观摩学生表现,给出评价及改进意见,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

1.3.3 评估方法 根据文献建立SEGUE量表,并根据SEGUE量表对学生医患沟通技能进行评价[4-5]。该量表以基本的医疗沟通框架为基础,考察内容包括:(1)采集病史,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和治疗史,系统询问影响疾病的社会、心理、情感等因素;(2)实施体检,解释诊断性操作的理论性依据;(3)建立沟通基础,鼓励患者提问,充分了解目前疾病对其生活和工作的影响;(4)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告知患者目前身体状况及诊断结果;(5)有创检查和术前风险告知,体察患者的暗示,根据患者的理解力不同采取不同沟通方式;(6)术中并发症及病情变化告知,避免采用诱导性、命令式语气,充分理解患者家属;(7)出院时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告知,询问患者是否仍有疑问,详细说明下一步诊治方案。将上述7部分分为沟通开始、信息采集、良好接触、有效沟通、沟通结束等5个纬度进行分段打分与评估。同时把患者满意度及意见纳入评分范围,考核成绩纳入实习的总考核成绩。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P

2 结果

用SEGUE量表对学生医患沟通技能进行评估,评估内容涉及医患沟通的5个维度,针对每个维度进行单独分析,见表1。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F=69.61,P0.05),其余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学校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及不足

根据SEGUE量表的测评结果,在医患沟通的五个维度中,学生在沟通开始阶段的表现最佳,在有效沟通阶段表现最差,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开始沟通,也能较全面的收集信息并进行良好接触,但是在有效沟通方面,仍然需要调整心态,学习如何将所学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更好的向患者传递病情和其他相关信息,实现与患者的无障碍沟通。现将学生在测评过程中表现的不足总结如下。

3.1.1 不重视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在校期间由于学业压力大,过于重视专业课的理论学习,轻视了人文素质修养,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只关心疾病,忽略了社会、环境和心理等因素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且随着医学诊断技术和仪器的不断发展,在信息采集方面,学生可以借助各种检查手段诊断病情,忽视了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

3.1.2 缺乏换位思考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生也要从传统的“以医为尊”转变为现代的“以患为尊”,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6]。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漠视患者的情绪变化,忽视其诉求,虽对患者表示出适当的尊重,但是并不能全面理解患者在言语上和情感上的暗示,不能深入理解其需求,也没有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上述原因均可能使患者感觉医学生不关心他们的病情,拉开了与患者的心理距离。

3.1.3 沟通技巧不熟练 医学生在进入实习之前,虽然在理论储备上已经达到要求,但是缺乏医疗实践,沟通技巧不熟练,在沟通过程中控制力不强。在信息给予上,有些学生不进行完整的信息核实,不能及时完整的向患者传递病症、治疗方案、用药与费用、并发症和医疗风险等相关信息。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出现长时间停顿,不知道如何表述;有的学生过于紧张,不能很好的与患者进行眼神上的交流,且急于向患者讲述病情,多次打断患者讲话,忽略患者诉求;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不能把握沟通方向,控制不好沟通节奏,沟通结束后没有结束语。

3.2 工作建议

3.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式和评价体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提高临床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艺术;同时为了师生能进行充分的互动,保证教学效果,采用小班分组教学;定期举办专家讲座,结合具体案例,学习更多临床实践知识,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尊重学生人格,鼓励个性化发展 ;课程设置根据新的教学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加大临床实践教学的百分比,考核涵盖内容和涉及项目应日趋完善,评价体系不仅要求能全面的体现教学成果,更要能真实的反映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不足。

3.2.2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处在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应深刻认识到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7]。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加强与心理学、社会关系学等学科的渗透交叉,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为人处世之道,综合培养医术医德。

3.2.3 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与换位思考的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医学生多进行实践,使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技能。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全面了解患者的年龄、民族、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职业、生活环境等相关信息,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形式沟通,语言上尽量通俗易懂。沟通过程中注意应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加强与患者眼神上的沟通,运用面部表情和手势等表明你对患者的关心,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良好的医患交流与沟通是医疗活动开展的基础,不仅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还有利于实施预防措施,减轻患者负面情绪,造就良好的心理氛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根据现代医学教育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设置,对临床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进行系统的培训,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以期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秋菊.现代医学模式转变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298-299.

[2]杨炳强.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9):135-136.

[3]徐峰.医患沟通过程技巧-Calgary-Cambridge指南[J].药品评价,2010,7(9):32-34.

[4]程全,邓云龙,李皇保,等.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量表的编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5(10):8-9.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2)

【关键词】

医学生;医患关系;沟通能力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向,我国医患关系也逐步发生变化,医患矛盾日渐突出,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近几年,全国医疗纠纷事件成上升趋势,恶性伤医事件连续频发。提升医学生沟通能力是增进医患互信、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

1临床医学生培养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1.1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缺乏平等、互信、互谅,医患矛盾由此滋生。相关研究表明[1],医学生具备有效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能力,是帮助其在诊疗过程中准确获得疾病诊断所需的相关信息、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的基本前提。医生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这一敌人,医患之间只有是相互支持与配合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加快速有效发现疾病的真相与诊治措施。医患之间如缺乏有效沟通,不仅阻碍病情诊断,也同时造成医患双方失去信任与相互理解,导致医患矛盾逐渐恶化升级。

1.2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的表现。”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医学院校都高度重视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美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设相关技能课程,注重培育医学生医患沟通的能力,而我国医学院校,医学教育仍未走出重视专业教育的传统模式,医学人文教育仍被边缘化,医学生人文素质、医患沟通能力培育都未受到足够重视,造成医学生职业信仰淡化、沟通技能欠缺、人文关怀缺失等弊端。病情诊断并非只针对“病”,更需关注“人”,疾病的产生与患者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职业背景、行为习惯等有十分密切的相关性,如果不深入了解这些疾病背后的产生原因,势必对病情诊断的精准性有所阻碍。而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生活与背景,必须通过良好、有效的沟通技能,才能有效探知病情背后的深层原因。这就要求医生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不仅能有效地引导患者主动诉说原因,而且缓解患者家属的猜疑与顾虑。此外,疑难病情诊断需要团队协作,对于一名临床医生而言,十分必要和同行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讨论,这都需要注重加强培育医学生的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2医患沟通所处现状的深层原因

2.1医学生的培养从临床伦理的视角,在临床诊断决策过程中,医生需要充分掌握患者疾病的信息,探寻患者的忧虑、期望、生活背景、家庭及经济等因素,这对培养医学生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使之具备有效引导患者主动倾诉的能力、使患者充分理解信息的说明技能、赢得与患者共感互动的能力等。而目前由于医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主要是学习文化课,大多为书本上的基础专业知识,缺乏实践性,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学以致用,使得学生沟通技能薄弱,且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缺少灵活的应对能力。此外,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患者对自身权利的认知、公平的意识、人文关怀的需求等都不断提升,这对刚进入临床工作实践的医学生来说,如何积极面对患者,有效化解矛盾,是必须应对的实际挑战。临床医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医患沟通技巧、存在部分医疗技术问题都是导致当今医患关系的紧张的原因。研究表明,目前医学生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普遍存在“紧张胆怯、亲和力不足、自身信心不足”等问题[2]。因此如何使临床医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结合于临床实践、培养良好医患沟通能力成为医学生培育的重要课题,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育势在必行。2.2先进仪器的普及先进仪器的普及日益简化沟通过程。随着经济社会和医学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检查设备为医疗过程带来极大的方便,减少了医生繁琐的劳动强度,但为医生带来便利的同时,这些冷冰冰的器械减少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真正的交流时间,淡化了医生从职业角度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而大部分病史信息正是通过医生与患者的直接沟通所获得的。“病人”对医生而言,治“病”必须重视全面的“人”,疾病背后有患者的生活、职业、家庭、环境等背景因素及深层原因,并非显而易见,有些患者对于难以启齿的病史会有所保留,不愿向医务人员透露,医生通过良好的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缓解患者的戒备、理解患者的痛楚、建立彼此的信任,引导患者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为患者的诊疗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

2.3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由于目前国内医疗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合理,小医院门可罗雀,大医院门庭若市,让忙碌的医务人员和病患之间根本无暇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造成了医患之间不信任和不理解,使得紧张的医患关系的不到缓解。由此可见,医患关系的日趋激化,医患纠纷的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我国近年来的医患纠纷,因医患沟通不到位引起的占49%[3]。这样的大数据更是说明了,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良好的医患秩序,应当从医生与患者有效的沟通开始,应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从大环境入手改善医患矛盾突出的现状。

3培养医学生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

3.1在校期间首先,在专业课中渗入沟通理论学习。作为医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必不可少,只有自身的知识储备过硬,才能既在临床工作中充满信心,又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然而,我国的医学教育往往会忽视了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得医学生缺少医患沟通的意识,极度欠缺医患沟通技巧。据研究发现,国内医学专业人文课程的课时数占总学时的8%左右[4]。即使开设一些课程,也因教学理念落后、方法陈旧、缺乏合理的考核与评价,得不到师生的重视。所以,高校应做出合理的课程的安排,改革教学,加强师资,完善考评,在无形中使医学生重视医患沟通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医学院校应在各个学历层次有针对地对医学生加强教育,力求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加强医学生自身意识能力方面的培养。其次,在理论学习中渗入医患角色扮演。早期医患沟通理论学习期间,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与患者接触有限,所以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医患角色扮演来模拟医患沟通过程,以此来进一步了解医患关系。医学人文课程教师参与教学的组织是十分必要,此外,应聘请临床骨干教师、科主任、专家等参与授课,提供临床真实案例,通过在教学中场景再现,或请患者或标准化病人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场景之中。通过模拟练习,既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提高医患沟通的能力,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从而掌握医患沟通技巧。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3)

实习医生在临床实习中无法避免医患沟通,为此加强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现代医学已经从传统生物模式逐渐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这种新型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同时强调加强医患沟通与医患平等。从国内相关研究与临床实践来看,大多数的医疗纠纷因医患沟通质量不佳所致,为此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应成为当代医学生临床教学中重要课程。本文就临床教学中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意义进行了探讨,现分析如下。

1 临床教学中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 医学生成长所需

当前,教育界呼吁将医学生培养从科学教育往科学与人文教育并举发展,同时将人文教育延伸至医院临床实习中。临床实习中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时人文教育十分重要的步骤,因为对于罹患疾病的患者而言,他们或躯体受到痛苦折磨,或心理承受煎熬,或二者皆备受煎熬,不免会发生焦虑与抑郁,甚至绝望等,此时予以人文关怀就十分重要。可见,医患沟通技巧是医学生实习中的客观需求,必须重视。

1.2 现代医学模式所需

现代医学模式包括心理、社会及生理三种模式,而且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患者在心理感受与维权意识上有了更高的需求,为此评论临床工作不仅仅是患者疗效,还要对他们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为了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时俱进,就要尽量减少医疗纠纷,加强医患沟通十分关键。良好的医患沟通使得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与心理情况更了解,加强沟通与交流后促使彼此建立信任的桥梁,从而促进治疗与康复。

1.3 社会和谐进步标志

加强医患沟通可以促使患者从单纯服从医疗服务转变为医患之间平等交流并积极配合与参与治疗,同时也是患者享受规范化治疗的手段,充分体现了“以人文本”的社会需求,并且对现代医生服务理念赋予新的含义,也是社会和谐进步与发展的标志。医学属于经验性、实践性及专业性均较强的专业,存在可变性、未知性及挑战性,为此实习医生应在临床实习中积极参与、配合及理解,掌握准确的医患沟通技巧,从而在以后步入工作中可发挥医患沟通的最大作用。

2 临床教学中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措施

2.1加强理论学习

根据临床实习医生的特点,选取合理的理论教材(比如《医患沟通学》(第二版)),在教师引导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促使学生主动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则应熟练掌握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2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或者指导学生自主寻找有关于医生问诊的录像,了解与熟悉医患沟通的技巧,促使他们不断观察与对比他人与自身的行为,便于改善交流方式与提高沟通能力。

2.3 加强岗前培训

总的来说,医患关系包含很多方面,主要涉及伦理、法律及道德等,为此在临床实习前必须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与指导,促使他们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医疗形式的严峻性[1]。可采取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实习医生医疗制度、医疗法律、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不断强化他们的法制观念,从而培养一批有良好医德医风,并具备良好医患沟通技能与意识的有用人才,也可尽快促使他们从学生转变为实习医生,进入实习医院也可尽快适应新环境,避免医患不良事件。

2.4 引用案例辅助教学

临床教学中,教师应将以往典型医患沟通案例介绍给学生,让他们详细查阅,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对该案例中为何出现医患矛盾进行剖析,让学生回答矛盾是什么,焦点在哪里,医方是否存在失误或不足等。通过以问题为主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与答案,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必要的点评,同时提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此外,还需指导学生课后主动查找医患沟通方面的资料与文献,并促使他们用所学知识与个人观点进行评论,得出答案,并在下一次课程中进行探讨,若有不同的观点,教师应进行分析与点评及总结。

2.5 现场实践

有条件的情况下,定期组织实习生到门诊办、医务科等临床科室实施观摩,多方位增加他们与医患的接触机会,通过亲身体验,提高他们对医患矛盾、医疗纠纷、处理等方面的认识与掌握,同时也让他们深知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提高沟通能力的技巧等。

3 讨论

临床实习是一名医学生正式成为合格的医生前必须历经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要培养他们相关的临床知识与技能外,还要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不仅在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沟通技巧的训练,这样才能为以后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减少医患纠纷事件发生。

医患沟通不仅仅是技巧,同时涉及医学心理学、临床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以及语言学与行为学等,是一门十分复杂的课程,这就要求临床教学中教师将抽象说教的医德教育转变到具体的言行训练上,才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与效果,促使学生提高医患沟通能力[2]。此外,笔者认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医学诊断的需要,因为临床诊断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等,要求医生具备体格检查与病史采集的能力,而这便是与患者良好沟通的过程;同时,也是临床治疗所需,因为不论是无创性还是有创性治疗都要加强医患沟通与交流,只有将病情、治疗及注意事项等交代清楚,才能促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当然,良好的医患沟通是降低医患纠纷不可或缺的前提,只有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将相关事宜全部解释清楚,患者与医生达成共识,彼此信任感提升,才能促进治疗顺利进行,从而保障疗效。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4)

2师生统一认识是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

临床教学医院担负着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两项重要职责。所以,临床教师与基础学院教师不同,他们除了完成临床医疗工作,还要完成规定的临床理论教学、临床实践教学任务。因此,要在临床医疗实践活动中强化教学观念,收集教学病例和教学资料,以有利于教学为原则,在保证患者诊疗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实施床旁教学,亲自带教,因为典型体征很难遇到。如动脉导管未闭特有的胸骨左缘第3、4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这类患者大多病情较轻,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体会。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向学生示范良好医德风范,言语温和流畅,体现出临床医生日常工作中温馨关爱的风范。

3加强人文教育,尊重患者

临床实践教学包括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病例示教、床旁教学、病史采集以及患者体检等,其中很多教学方法需要在医疗实践过程中进行。这样会造成教师和学生忽视对患者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的尊重,甚至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有些患者在非知情同意情况下被示教,病情被讨论分析,招致其及家属的不满或反感。如果提前告知患者有可能被拒绝示教,这就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亦会受到影响。所以,带教教师应提前做好准备,选择性格开朗、豁达、病情稳定、心理素质较好的患者作为示教病例,并先与其沟通,获得理解和配合。在示教过程中,加强学生人文教育,培养其关心、爱护、尊重患者意识,学会感恩,感谢患者给予的宝贵学习机会。

4加强入科前宣教,强调人文教育与医学实践相结合

临床实践教学必须适应时展需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学生入科前宣教中加强人文教育,强调人文教育与医学实践相结合。教育学生从接触临床第一天起,就树立良好医德医风,不论是在床边还是临床技能室教学,不论是针对患者还是针对模型,师生都应按照真实患者认真对待。目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滞后于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教学,毕业生在临床学习期间缺乏人文关怀意识,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忽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理解,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只有在患者身上亲自检查、操作、治疗,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掌握临床技能。我院外科在临床带教和实习时将患者与模型相结合,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临床技能操作尽可能在模型上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尽可能通过床旁示教或多媒体演示,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实现由医学生向实习医生的角色转变。通过临床实践巩固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熟悉医院的学习、工作、人际环境,为成为临床医生打下良好基础。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 R459.7[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150-02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医疗卫生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不断增强,医院的硬件建设、诊疗技术、服务能力、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1]。但同时医疗纠纷数量也不断增长,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的趋势,这种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而且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2]。而医患沟通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是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患沟通不良不仅影响医患关系、医疗质量,而且会引发医疗纠纷[3]。本文为此通过探讨了院前抢救医患纠纷的常见隐患及防范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11~12月,对本院科室的一些医生与住院3 d以上的患者以匿名方式完成调查问卷。

1.2 调查问卷内容

本研究使用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2份问卷:抢救人员和患者),(1)医生问卷内容。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从事医生工作时间、所在科室。医患沟通认知:目前的医患关系现状、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对患者的信任程度、是否相信医患沟通的效果、医患沟通的作用。(2)患者问卷内容。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家庭人均月收入、费用类别、现居住地、住院科室。医患沟通认知:目前的医患关系现状、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对医生的信任程度、是否相信医患沟通的效果、医患沟通的作用。

1.3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经过严格复核后,双人双份录入Excell 2010,保证数据库准确无误。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抢救人员与患者情况

本次共调查了28名抢救人员,其中,男12名,女16名。年龄主要分布在24~50岁。本次调查的抢救人员的从医时间10年以上者3名,5~10年者18名,1~5年者7名。在25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有110例,男性患者140例,年龄18~78岁,平均48.6岁。

2.2 医患沟通得分

医生和患者在医患沟通认知和医患沟通技巧维度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在医患沟通认知方面得分高于医生,而在医患沟通技巧方面得分低于医生。具体情况见表1。

2.3 影响医疗纠纷的因素

从调查中可见,在抢救人员方面,选择最多的是工作繁忙(78.6%),其次是缺乏沟通技巧(67.9%)。在患者方面,选择最多的是不信任抢救人员(72.0%),其次是期望值过高(64.2%)。

3 讨论

医疗工作的直接成果是挽救人的生命,增进人的健康,而人的生命健康从来无法用金钱衡量。不过在相应的市场机制和法律规范还没有健全的条件下,盲目地把医院推向市场难免不发生灾难。事实上,医疗红包、药品回扣、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等已经明显地昭示了金钱潮的深深烙印。医疗服务对商业的贪婪消解着医患之间的关爱和信任,使医学进一步失人性化[4]。另外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单位形成了以药养医的普遍模式。由于医院可以按药品进价的一定比例加价零售给患者,加成费自留,一定程度上使“以药补医”变为“卖药求生”。医疗机构和药品营销之间有着直接的经济联系,这种卖药越多收入越多的医疗服务补偿机制,助长了靠药创收的不良经营行为[4]。本文结果显示,医生和患者在医患沟通认知和医患沟通技巧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在医患沟通认知方面得分高于医生,而在医患沟通技巧方面得分低于医生。

医患关系紧张与沟通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政府医疗改革滞后,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不够,有部分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其次,民众对个人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医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第三是媒体的介入,当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媒体报道时有失公允,更容易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另外,专业“医闹”的增加也是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医患纠纷虽大幅度增加,但医疗事故率并未同步上升,这说明目前的医患纠纷并不只是医疗技术的问题,而往往是人文性医疗服务的问题,有调查显示,在频发的医患纠纷中,80%都是由医患沟通不畅造成的,由于医疗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而这20%中也大都与沟通方式、方法不合适有关。

在防范对策中,笔者认为,加强医患互相沟通和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医生要尊重患者,不仅要在头脑中考虑他们的病情,更要让患者知道你在为他们思考,为他们着想,主动和患者讨论病情,治疗方案等,让他们知道医生不仅有繁重的体力劳动,更需要大量的脑力劳动,让他们了解医生的价值,体会医生的辛苦。比如某医院在外科诊疗前、诊疗中、诊疗后,集体讨论患者的相关病情,制订具体的诊疗计划,交由主管医师去具体实施[5],从而成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外科手术。二是将学习心得汇编成册,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再学习。完善医疗法制体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提出,要建立健全专门机构接受和处理患者投诉,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维护医患和谐的作用,要创造条件普遍建立第三方调解、建立医疗责任保险等处理医患关系新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包括医疗事故处理法、患者权利法在内的规范医患关系、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体系,将医患关系的发展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建立医患沟通制度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制度要明确沟通的内容、方式、时间、注意事项和由哪些人来和患者进行沟通;二是要将医患沟通制度的实施情况纳入医院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不按照规定执行的科室进行相关的处罚;三是机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医患沟通制度的监管,要不定期地深入临床一线检查督导,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征求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6]。

总之,医患关系紧张与沟通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抢救人员和患者在医患沟通认知和技巧评价方面存在差异,需要从多方面加强防范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左月燃. 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 中华护理杂志,2009, 39(3):191-192.

[2]米勇,吾买尔江. 试论医护患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 新疆中医药,2008, 26(5):77-78.

[3]崔荣昌. 医护患关系中的医医患沟通研究[D].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114-116.

[4]张岩,魏来临,赵延英. 谈抢救人员的非语言流技巧对医医患沟通的影响[J]. 医学与哲学,2005,2(1):48-49.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6)

2加强人文教育,尊重患者

临床实践教学包括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病例示教、床旁教学、病史采集以及患者体检等,其中很多教学方法需要在医疗实践过程中进行。这样会造成教师和学生忽视对患者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的尊重,甚至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有些患者在非知情同意情况下被示教,病情被讨论分析,招致其及家属的不满或反感。如果提前告知患者有可能被拒绝示教,这就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亦会受到影响。所以,带教教师应提前做好准备,选择性格开朗、豁达、病情稳定、心理素质较好的患者作为示教病例,并先与其沟通,获得理解和配合。在示教过程中,加强学生人文教育,培养其关心、爱护、尊重患者意识,学会感恩,感谢患者给予的宝贵学习机会[5]。

3加强入科前宣教,强调人文教育与医学实践相结合

临床实践教学必须适应时展需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学生入科前宣教中加强人文教育,强调人文教育与医学实践相结合。教育学生从接触临床第一天起,就树立良好医德医风,不论是在床边还是临床技能室教学,不论是针对患者还是针对模型,师生都应按照真实患者认真对待。目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滞后于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教学,毕业生在临床学习期间缺乏人文关怀意识,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忽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理解,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只有在患者身上亲自检查、操作、治疗,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掌握临床技能。我院外科在临床带教和实习时将患者与模型相结合,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临床技能操作尽可能在模型上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尽可能通过床旁示教或多媒体演示,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实现由医学生向实习医生的角色转变。通过临床实践巩固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熟悉医院的学习、工作、人际环境,为成为临床医生打下良好基础。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一、引言

近几年,缝事件、八毛门事件、哈医大杀医、温岭杀医这些词已经成了时下医患关系的代表。医患关系的恶化、袭医杀医事件的发生,使得医务工作人员每天处于高度紧张和高度恐惧的状态下,如果任由情况恶化,只会给医院的正常运行带来危机,因此,医院必须建立针对医患危机事件的管理体系,化解矛盾,维持正常运转。

二、医院危机管理相关概念

医院的危机来自多个方面,例如:商业贿赂、医疗纠纷和药品安全问题等。本文主要是分析由医疗纠纷引发的医患危机。

1.医患危机。医患危机是指发生重大医疗意外事件后,患方纠集人群大闹医院,或者通过媒介过度渲染与炒作,以致严重影响医院社会声誉和正常运作,损害医务人员名誉及生命健康权益的事件。①必须加强自身的危机管理意识,构建完善的医院危机管理体系,才能科学合理的解决医患矛盾。

2.医院危机管理。医院危机管理是指医院在自身的正常运转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事件,通过预防、应急处理和善后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医患纠纷,处理已经发生的医患纠纷,甚至是转危险为机遇,以此来保护医务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胁并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

三、医院危机管理体系

对于日渐激烈的医患矛盾,必须从管理学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

(一)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医患危机处理中心。医院必须组建自己的医患危机管理组织体系,来具体负责医患纠纷事件的领导小组。该小组成员可以是以医院院长为主,征集各科室的工作骨干人员或者有经验地位的医务人员组成。必须首先对小组成员进行危机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二)完善预防预警机制,做到防范于未然。预防预警体系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搜集医患危机发生的资料和条件,通过设计一套程序来监控和检测危机发生的相关条件的变化,并根据自己医院的发展特点,制定完善的危机预案。预防预警机制额工作人员必须是对本院医患关系的发展状况十分熟悉的,因为他们要先于任何人研究本院存在的危机情况,他们担负着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以及防止危机扩散和恶化的重要职责。

(三)危机发生时,坚持“三个第一”的处理原则。医患危机发生后,一味地推卸责任和依赖行政部门的解决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置之不理和赔偿了事更不会使事态平息,只会使那些专业“医闹”人员更加猖狂。相反地,医院的管理者必须快速反应,坚持“三个第一”:第一时间、第一责任人和第一线。②管理者必须第一时间亲临第一线,做出决定,明确事故的第一责任人。积极引导患者家属通过法院或行政协调制度来解决问题,这样才会避免危机事件扩散到整个医院。在一阶段中,必须及时向社会大众公布事件的进展结果,澄清真相,赢得舆论的支持。

(四)完善沟通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危机的发生很多情况就是由沟通不畅引起的。医患危机中的沟通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患者的沟通;二是与媒体网络的沟通。

首先要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大多医患危机的发生都是由于医患双方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在医患双方的合理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时,沟通不畅通,就会产生矛盾。因此,医院应该首先完善医患双方沟通制度,设立专门的投诉部门来接待患者的投诉,并尽快做出答复。

然后要做好与媒体大众的沟通。在现在这个传媒、讯息急速发达的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往往是惊人的。在医患双方关系中,医生往往处于主导地位,而患者只能处于从属地位,所以在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往往处于弱者地位,因此媒体的报道就会有意无意的偏向于同情患者。

因此,医院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对医患危机事件的处理,是成也媒体败也媒体。医院的危机处理领导小组必须完善医院的信息处理平台,成立信息新闻中心,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所有关于医患危机事件处理的消息都必须通过新闻发言人来向媒体和社会大众公布,这样才能保持医院对外口径的一致性。

(五)建立保障制度。保障制度,就是通过一些保障措施来保证医患危机事件得到合理圆满解决的体系。首先应该是教育方面。这一环节的危机教育工作首先要面向医院全体医务工作人员展开,让所有人员深刻意识到危机时刻会发生在他们身边,无论是谁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其次,危机管理的教育工作还包括培养集法学、医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一体的综合性危机管理人才。危机管理的工作就是应该要从人才的输送抓起。其次是合作方面,医院在处理医患危机事件中,必须建立合作关系,取得与其他力量的联系和帮助。这主要包括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和与公安武警部门的合作两个方面。

四、结语

由医患纠纷演变的恶性袭医事件已经开始威胁医院的正常运转,医院必须从自身做起,主动建立医院的危机管理体系,成立危机管理领导小组,通过科学手段监测危机的发生条件,制定合理的危机预案,巧妙运用大众传媒赢得舆论的支持,并在危机过后总结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危机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医患危机发生后缩小受害面积,抵制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护医院的名誉和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高彦彬.医患矛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上)[J].前进论坛,2003(8):28-30.

[2]高彦彬.医患矛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下)[J].前进论坛,2003(9):24-25.

[3]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贾晓莉,周洪柱,赵越,郑莉丽,魏琪,郑雪倩.2003年-2012年全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2014(3).

[5]李敏.恶性袭医事件中医院公共危机管理的新思考[J].理论月刊,2013(8):108-112.

[6]刘志勤.医患危机管理[C].2008年浙江省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8.

[7]潘慎.浅析医院危机管理[J].上海企业,2013(7).

[8]钱锋.危机管理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1):144-145.

[9]王佳.中国医患危机管理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3.

[10]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8)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带领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探讨患者健康中的沟通问题。患者健康教育是对于医生要解决的问题,部分针对于患者的健康需求,遇到一些沟通上面的问题,要从哪几个方面来提高医生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首先医疗人员在医疗、护理、心理、社会、教育、文化、艺术有着不同方面的知识,才能提高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本文主要针对于与患者健康教育实施的沟通技巧进行分析和讨论。

[

关键词 ] 患者;健康教育;沟通技巧;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080-02

在提高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上面必须要正确认识生活,关键是要对患者有爱心,充满包容和理解,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对患者负责任,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对很多医疗人员来说,掌握有关的护理健康行为指导技能,应对患者才能有备无患。时代的变化,导致了患者病人在文化、年龄、生活习性都大不相同,根据相应的情况、分析总结后,实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医生对患者的沟通技巧,取决于患者能否合理的接受医治,医疗工作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每个人都要担负着对生命健康的守护责任以外,使患者消除对病魔的恐惧感,增强心理的信心,这样才能沟通对抗病魔。

1我国现在与患者健康教育沟通的具体情况

医疗人员对大众普及医学知识有着相应的义务,使得一般的大众患者群体能够对自身生命的一般常识和卫生知识有所了解,才能有效的对患者教育进行有效的沟通,方便于在突然罹患某种疾病或者遇到突发的外伤、外科手术情况下能够做一般的应对和镇定自若,避免出现自乱阵脚等情况。

1.1与患者之间出现的问题

现在医院中的收入,主要是包括医疗收入、患者医疗的费用、财政补助收入等,但是有些医药的结合不透明,患者就医程序复杂,加大了对患者在医治时候的患病问题,医生和医疗人员本身局限性高,一旦医院出现问题,直接导致患者的医治效果受到影响。患者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医院和社会能不能全方面的发展,在实施现实生活中医疗关系与患者之间其实在沟通上总是有障碍的,患者中出现了部分人员关于医生的服务态度差,部分医院和医生出现收红包的现象,患者和医生存在一种利益的关系,不利于提高与患者之间的健康沟通。

1.2患者健康教育沟通的思想建设

医疗人员既要具备健康教育中的沟通运用健康的知识和不同的方式方法,保障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积累健康教育的临床经验。健康教育沟通的思想建设,多种形式上的沟通,避免在多数情况下解决起来好患者与医疗团队之间的关系。我国大城市中的医院都是有计划、有组织、有价值地展开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在医院中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使有着一个安静、舒适、明亮的地方与患者沟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容的面对不同疾病。思想建设中,不同的患者与医生之间,不同的医生与患者之间,可以进行疾病预防、康复及有关医疗护理的教育问题。因为医疗团队中不同的对疾病的认识,不同的考虑,不同的经验,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了在医患沟通上的一种乱象,只有在思想建设上面加强,才能使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沟通越来越好,避免出现患者在工作上的出现麻烦和心理上的抑郁。

1.3语言是与患者健康教育沟通的重要方式

语言可以使我们能够很好的理解和包容,人无完人试图在医患沟通的话题展开讨论分析和讨论,使医患沟通的途径畅达人心,减少误区的危害。护士和医疗人员通过正确使用语言沟通技巧,语言表达清晰、准确、温和,学会使用保护性语言,学会分析患者之间的病例,调节好患者心理情绪。在语言沟通期间禁用伤害性语言,注意好语言的科学性,理论性,语言明白,让患者通俗易懂,便于患者理解,提高语言的表现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2与患者健康教育沟通的重要性

①医疗人员和患者的沟通方式和行为举止都体现出稳重大方、处理妥当、处事得体、热情接待患者的同时,也得到患者的尊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接受治疗。语言和沟通交流是医患关系中最重要的技巧是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对方,使患者感到亲切和被关心,通过耐心仔细倾听患者的意见,全面了解好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避免出现患者感到焦虑和不理解时,当发生一类的问题时,及时解决,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意志和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患者健康沟通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患者的康复,健康教育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和渴望,但是又有谁是不生病的呢?所以在多种形式下面的护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播,调节好医患之间的管理是很重要的。

②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的灵活多变的,运用自如的,才能取得健康教育活动的良好效果,举个例子说指导高血压的病人要结合自测血压法或者是谈论心理状态与疾病的相关因素讨论。在沟通过程中不但要与患者面对面交流,还要让患者明白健康教育的认识,语言要通俗易懂,方式方法要简单,搞好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对提高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的帮助。医疗人员对于患者沟通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做到每个方面的考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模式应用后,进一步提高各方面的理论知识能力。

③现在医疗人员对于患者的关系很冷淡,在这一方面要善于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融洽好医患关系,针对于健康教育水平的沟通具备医疗专科知识。在情感方面的沟通,是具有同情心,沟通和理解不同方面的考虑,满足患者的个体生理、心理的承受压力,从不同程度进行宣教。在医疗关系中要保教并重,寓教育于社会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了解不同患者之间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情况,关注个别差异和病症之间的区别,引导和教育患者向好的方向发展,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3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沟通的方式

3.1从患者心理考虑,通过肢体交流

在人的躯体外观、行为习惯、眼神、手势触摸、面部表情中,不断的分析,讨论,对患者的肢体健康教育过程更是要运用这些方面进行沟通。医生、护士、医疗人员在健康教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要通过肢体交流不是只是手比划,而是要在肢体交流中关怀患者,体谅患者,通过合理的分析、沟通等方式,加以肢体上面的鼓励。医疗人员的关怀和精神上面的关心,才能不断从身、心上面去治疗患者,在患者理解和接受健康教育,沟通合理分析和讨论,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等等,适当的运用手势沟通。沟通肢体的交流,做到关心、关怀患者。医患关系之间,要合理的沟通,易于理解掌握相关的讲解,患者对于手术和医疗认知程度的分析,实行健康教育,让患者积极配合,早日恢复健康。

3.2主动性和指导性沟通的方式

主动性沟通的方式在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与人交往、交流有着推动的作用,而与患者的健康教育有着一定的分别。主动性沟通一般在医患关系上面主要是为病人治病,把医生自己完全置于主动地位,要求病人绝对服从安排,这种方式主要是绝对的权威,患者请求医师给予诊治,自然而然把自己置于被动地位。在沟通和交流过程中,主动性慢慢的变成了指导性沟通方式,这种指导性沟通方式才适合我们病人患者的全方面的治疗,适应了医学模式上面的转变及健康教育等。指导性沟通方式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沟通模式,使用与不同方面的患者。当医疗人员与患者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事项和接待方式,检查前的准备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指导性沟通针对于年人、文化水平差、理解力比较低的,避免使用医学专业术语要让他们明白,在沟通中要选择通俗的用词,语速要适宜,不要过快,让他们有时间理解。医疗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时候,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患者才能理解的词语,其中很多需要我们医疗人员的解释,尤其要选择患者易接受,美好性的语言,避免使用伤害性的话,让患者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3.3治疗性沟通方式

治疗性沟通在医疗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的交流,只有掌握相应的技能才能够明白患者的痛苦,鼓励患者战胜疾病。治疗性的沟通是时间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说话的语调合理分析,给护士等医疗人员提供一定的信息,如病人的情绪状态是积极的、消极、开心、兴奋的,低落的、焦虑的、悲观的,以便及时发现,有效控制,使患者及时调整心态。治疗性沟通方式让患者回答时有一定的范围,使患者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建立起一种鼓励交往的气氛和有效的持续沟通的环境条件,取得相应的方式方法去解决。

4结语

患者的健康教育问题要运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方法去沟通,医患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医疗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患者健康教育中要运用一些技能和医疗常识,结合不同方面的科学理论,让患者得到身心的健康,医学交流的方式中,通过不同的沟通技巧治疗患者,是他们身心健康。

[

参考文献]

[1] 钱财娣.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模式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0,3(9):16-17.

[2] 张玉兰.倾听技术在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4):1087.

[3] 侯智容.基层医院、护理预防措施研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7(19):121-122.

[4] 朱雪辉.如何提高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2):337.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9)

1.1 医学生成长所需

当前,教育界呼吁将医学生培养从科学教育往科学与人文教育并举发展,同时将人文教育延伸至医院临床实习中。临床实习中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时人文教育十分重要的步骤,因为对于罹患疾病的患者而言,他们或躯体受到痛苦折磨,或心理承受煎熬,或二者皆备受煎熬,不免会发生焦虑与抑郁,甚至绝望等,此时予以人文关怀就十分重要。可见,医患沟通技巧是医学生实习中的客观需求,必须重视。

1.2 现代医学模式所需

现代医学模式包括心理、社会及生理三种模式,而且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患者在心理感受与维权意识上有了更高的需求,为此评论临床工作不仅仅是患者疗效,还要对他们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为了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时俱进,就要尽量减少医疗纠纷,加强医患沟通十分关键。良好的医患沟通使得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与心理情况更了解,加强沟通与交流后促使彼此建立信任的桥梁,从而促进治疗与康复。

1.3 社会和谐进步标志

加强医患沟通可以促使患者从单纯服从医疗服务转变为医患之间平等交流并积极配合与参与治疗,同时也是患者享受规范化治疗的手段,充分体现了“以人文本”的社会需求,并且对现代医生服务理念赋予新的含义,也是社会和谐进步与发展的标志。医学属于经验性、实践性及专业性均较强的专业,存在可变性、未知性及挑战性,为此实习医生应在临床实习中积极参与、配合及理解,掌握准确的医患沟通技巧,从而在以后步入工作中可发挥医患沟通的最大作用。

2 临床教学中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措施

2.1加强理论学习

根据临床实习医生的特点,选取合理的理论教材(比如《医患沟通学》(第二版)),在教师引导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促使学生主动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则应熟练掌握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2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或者指导学生自主寻找有关于医生问诊的录像,了解与熟悉医患沟通的技巧,促使他们不断观察与对比他人与自身的行为,便于改善交流方式与提高沟通能力。

2.3 加强岗前培训

总的来说,医患关系包含很多方面,主要涉及伦理、法律及道德等,为此在临床实习前必须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与指导,促使他们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医疗形式的严峻性[1]。可采取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实习医生医疗制度、医疗法律、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不断强化他们的法制观念,从而培养一批有良好医德医风,并具备良好医患沟通技能与意识的有用人才,也可尽快促使他们从学生转变为实习医生,进入实习医院也可尽快适应新环境,避免医患不良事件。

2.4 引用案例辅助教学

临床教学中,教师应将以往典型医患沟通案例介绍给学生,让他们详细查阅,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对该案例中为何出现医患矛盾进行剖析,让学生回答矛盾是什么,焦点在哪里,医方是否存在失误或不足等。通过以问题为主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与答案,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必要的点评,同时提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此外,还需指导学生课后主动查找医患沟通方面的资料与文献,并促使他们用所学知识与个人观点进行评论,得出答案,并在下一次课程中进行探讨,若有不同的观点,教师应进行分析与点评及总结。

2.5 现场实践

有条件的情况下,定期组织实习生到门诊办、医务科等临床科室实施观摩,多方位增加他们与医患的接触机会,通过亲身体验,提高他们对医患矛盾、医疗纠纷、处理等方面的认识与掌握,同时也让他们深知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提高沟通能力的技巧等。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10)

一、引言

传统经济学和博弈论对患者的就医行为给出了传统解释,均假定患者选择就医的决策是“理性”的。在这种假定下,患者在患有某种疾病时对于自身所面临的厉害得失有充分的认识,也就是说患者对就医信息及其认识是完全的,就算是有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也是假定所有的人都十分清楚医院无法治愈的发生概率,或者是各种信息某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概率是多大。以这些假设为基础,完全能够演绎推导出对自己最优的选择,因而不会作出对自己有丝毫损失的选择。然而,当前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对医院实行“放权让利”,出现了“看病贵,看病难”的局面,医院的社会公益性无法充分体现。在我国医疗服务市场,作为医疗服务购买者的患者在采取购买行为时,根本无法辨别自己购买的医疗服务是否是自己的最优选择,患者不可能完全把握医疗服务领域的厉害得失,也不具备计算最优选择的全部能力,这就是患者在就医决策中的“有限理性”行为。从将患者看作是存在有限理性的视角出发,患者的就医决策就可以看成是为了应付复杂环境而必然产生的结果。患者就医的行为决策不是由单个患者的个人意志决定的,而是患者不断地去适应环境、社会制度变化,即在所谓“适应性进化”的过程中产生的。

传统的博弈论是分析博弈的一方给另一方的行动带来影响的“策略选择”下的最优行动决策。而演化博弈起源于生物学的进化论,它不是博弈参与者的理,而是运用演化观点来进行博弈分析。在患者就医决策行为的演化过程中,患者每一次策略的选择都会考虑其他患者的策略和自身在相关群体中的适应性,所以患者会通过“学习”,不断调整策略。笔者试图从演化博弈理论的角度分析患者就医行为决策,通过构建患者就医决策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有限理性的患者的策略选择趋势。

二、患者选择就医策略互动博弈均衡

本文的研究基于以下假定:第一,患者以疾病治愈为目标,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第二,患者所患疾病不分病种考虑;第三,患者按经济条件优和劣分为两类;第四,医院按照资源禀赋不同分为两类。

为了研究的方便,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类: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归为第一类,经济条件差的归为第二类,选择两个患者代表这两类患者X与Y。每个患者在医疗服务市场上均具有信息不对称和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每个患者在就医时都需要在三甲医院和便民医院之间进行选择。每个患者就医的选择就有两种:第一是医疗资源比较集中的大医院称为三甲医院(包括在一定区域内有名的专科医院或大型公立医院);第二是医疗资源缺乏的医院称为便民医院(包括社区服务中心、三甲以下的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这两类医院的区别在于三甲医院具有优质的医护人员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就医的费用较高;便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素质和技能与三甲医院相比差一些,医疗设备比较简陋,而就医成本相对而言较小。

患者就医时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且有?酌>?琢>?啄>?茁。从表1可以看出,两个患者博弈的纳什均衡为(便民医院,便民医院)。根据演化博弈理论,与“客观博弈”相对应来界定主观博弈的概念,所谓的主观博弈是指博弈参与者给它可选择的每个策略一个先验主观评判,且按照实际结果对该主观评价进行修正。修正值位于先验评价与实际结果构成的区间内。

设患者i(i=X,Y)在第0期对“三甲医院”策略所能得到收益先验主观评价是u■■(0),并有u■■(0)∈(?茁,?琢);而对“便民医院”策略所能得到收益的先验主观评价是u■■(0),并有u■■(0)∈(?啄,?酌)。那么,当u■■(0)>u■■(0)且u■■(0)>u■■(0)时,两个患者就医选择一直停留在策略(三甲医院,三甲医院)。(三甲医院,便民医院)与(便民医院,三甲医院)都不是稳定均衡的,博弈不会始终停留在某一结果上,而是需要经过一个演化的过程。长期演化均衡解只能是(三甲医院,三甲医院)或者(便民医院,便民医院),并总能以正的概率达到。下面进一步讨论博弈收益矩阵对初始状态的影响。

1、两个患者X与Y的就医选择策略互动的第一种博弈特殊情况

u■■(0)服从区间(?茁,?琢)上的均匀分布,而u■■(0)服从(?啄,?酌)区间上的均匀分布,则当u■■(0)>u■■(0),并且有u■■(0)>u■■(0),p=[■]2,从而有■=2[■]■>0,同理,■>0,■

2、两个患者X与Y的就医选择策略互动的第二种博弈特殊情况

u■■(0)∈(?茁,?啄)(i=X,Y)时,患者选择就医博弈的结果将始终停留在(便民医院,便民医院)。u■■(0)∈(?茁,?啄)(i=X,Y)的概率为q=[■]2,则可以得出■

三、患者就医选择的演化路径

在初始值情况不同条件下,患者就医选择的演化路径不尽相同。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患者的就医选择博弈的演化路径。

1、博弈开始阶段患者X与患者Y都选择三甲医院

为了具体讨论两个患者就医选择演化路径,假设患者X与患者Y在第t期对第t-1期主观评价的修正遵循如下过程:在第t期发生策略的收益是?姿,而第t-1期对发生策略的主观评价是?棕(t-1),则两个患者将该策略的主观评价更新:?棕(t)=[?棕(t-1)+λ]/2,而没有发生策略的主观评价不修正。在第0期患者X和Y的就医选择就是进入三甲医院就医,得到收益?琢。在第1期,在选择便民医院策略的主观评价保持不变:u■■(1)=u■■(0),u■■(1)=u■■(0)。患者将会把选择三甲医院策略的主观评价修正为u■■(1)=■>u■■(0),u■■(1)=■>u■■(0)。可知,患者双方第n期修正后的博弈策略的主观评价分别:u■■(n)=■,u■■(n)=■,且u■■(n)=u■■(0),u■■(n)=u■■(0),容易得出:■u■■(n)=?琢,■u■■(n)=u■■(0),■u■■(n)=u■■(0),■u■■(n)=?琢。那么,当u■■(0)>u■■(0),u■■(0)>u■■(0)时,博弈必然将走向(三级医院,三甲医院)的均衡结果。

2、博弈开始阶段患者X与患者Y都选择便民医院

在开始阶段,若两个患者都选择便民医院,最终均衡可能是(三甲医院,三甲医院)或者(便民医院,便民医院)。考虑技术上的可操作性,此处讨论当患者X和患者Y在就医习惯和对医疗服务市场的评价具有“同质性”的情况:在博弈开始阶段,两个患者对选择三甲医院就医的策略主观评价相同、对选择便民医院策略的主观评价相同,并且患者X和患者Y在博弈开始阶段均选择便民医院,均得到收益?啄。在第1期,患者X和患者Y对选择三甲医院策略的主观评价保持不变:u■■(1)=u■■(0),u■■(1)=u■■(0)。对选择便民医院就医策略的主观评价修正是:u■■(1)=■

若患者X和患者Y在第n期仍选择便民医院就医,那第n期修正后的对便民医院就医策略的主观评价为:u■■(n)=■=■=u■■(n),且u■■(n)=u■■(0)=u■■(0)=u■■(n),容易得到■u■■(n)=■u■■(n)=?啄。

由此可知,对于?埚X,?埚Y,且n

u■■(N)?叟u■■(N)=■。所以在第N期,患者X和患者Y将同时放弃到便民医院就医策略转而选择三甲医院就医策略。而在第N+1期,患者X和患者Y均修正对三甲医院策略的主观评价,可得:

u■■(N+1)=■,u■■(N+1)=■;

u■■(N+1)=■,u■■(N+1)=■

由于u■■(N+1)>u■■(N+1),u■■(N+1)>u■■(N+1)。因此在第N+1期,患者X和患者Y均选择三甲医院策略。对?坌m?叟N,两个患者仍均选择三甲医院策略,两个患者仍对各个策略的主观评价为:

u■■(m)=■,u■■(N+1)=■

u■■(m)=■,u■■(N+1)=■

如果u■■(0)=u■■(0),u■■(0)=u■■(0),且u■■(0)

u■■(0),u■■(0)=u■■(0)∈(?啄,?琢),则患者的博弈均衡结果必为(三甲医院,三甲医院)。两个患者一旦同时采用三甲医院就医策略,那么(三甲医院,三甲医院)的结果将一直延续下去。

若两个患者在博弈开始阶段是同质的。他们在博弈开始阶段对三甲医院就医策略的主观评价相同,对便民医院就医策略的主观评价相同,且对便民医院就医策略的主观评价大于对三甲医院就医策略的主观评价。在以上框架下,在某个时期之后,两个患者在博弈开始阶段终将回归选择三甲医院就医。两个患者在博弈开始阶段对三甲医院就医策略的主观评价u■■(0)越高,对便民医院就医策略的主观评价u■■(0)越低,患者X和患者Y都选择便民医院就医时,两个患者得到的收益?啄越小;患者越看重他们所选择就医策略的实际收益?琢,回归到便民医院就医所需时期N越小,该结果与直觉相符。特别是?琢表明的是患者选择就医后改正错误的积极性。患者越积极改正第t-1期对便民医院就医策略主观评价与第t期便民医院策略实际收益的差距,则患者越容易从现有医疗资源配置的现状中回归到三甲医院。反之,?琢越小,表明患者越不愿意修正错误,则患者在囚徒困境中的时间就越长。

四、结语

从上面的演化模型的证明中可以看到,不论是经济条件好的患者还是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无论另一个患者采取何种战略,所有患者的长期均衡就是选择三甲医院就医。通过演化博弈路径可以看出:第一,患者最终都向医疗条件好的三甲医院转移,这个结论与现实中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现状相一致。这就从患者的角度解释了“看病难”、“大医院人满为患”以及“大医院号贩子利益链”等现象。第二,经济条件差的患者在选择就医的决策上并不会考虑自身医疗成本的可承担范围,因为选择三甲医院可提高他对疾病治愈的期望。第三,无论战略的分布如何,到医疗资源配置好的医院就医的适应度会越来越高,但是一般的博弈中哪种类型的预期适应度将会变高取决于相关群体内的各种类型的分布。这样的博弈重复进行后,相关群体内的各种类型分布将会随着适应度的变化而变化。

笔者突破了大多数学者从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制度、政府行为以及医患关系等角度去解释当前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出现的一些现象的局限,从患者的经济基础和就医心理的角度,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的框架得出了具有研究价值的结论。针对当前我国医疗服务和市场出现的“看病贵、看病难”、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笔者建议政府通过一定制度契约来调整医院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态,通过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问题和矛盾,使医院真正回到履行社会职能的轨道上来。

(注: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89.

[2] Maynard Smith,J.And Price,B.R.The Logic of Animal Conflict[J].Nature,1973(246).

[3] Selten,R.Evolutionary Stability in Extensive TwoCPerson Games-Correc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M].Mathematical1 Social Science,1980.

[4] 黄凯南:演化博弈与演化经济学[J].经济研究,2009(2).

上一篇: 数学课堂评价论文 下一篇: 情感教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