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环保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0:35

数字环保论文

数字环保论文篇(1)

1.1井口数字化建设是油田数字化建设的最底层、范围最广、最关键的现场部分,实现了对现场井口、站点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基于物联网的油田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系统,已经能够覆盖油田各个节点。

1.2在实时监控方面,通过广为分布的监控设备、自动控制设备,实现了远程采集油井的示功图、电流图、功率图、三相电参数,远程控制抽油机启停、注水井配注、自动投球、电子巡井、增压点变频连续输油、输油泵自动启停,及时自动报表生成、智能预警,人员闯入井场预警。

1.3在生产管理方面,通过抽油机示功图对油井工况进行诊断分析,通过工况分析制定油井管理措施,通过电量数据掌握油井耗电情况和采取节能措施。

1.4在生产信息方面,设置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实现油田生产信息在油田范围内的信息共享。

2.对油田安全环保管理的几点建议

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有流程监控、功图分析、生产曲线、报表生成、操作日志和报警等功能,有信息完整、实时高效、科学决策、准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快速诊断系统故障状态等优势,在节约资源与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为加强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监控平台,拥有了实时监控环保风险源点的能力,为控制安全环保的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数字化建设的管理水平的目标,还要从以下几点出发来加强油田安全环保管理工作:

2.1秉承“安全生产、绿色生产”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宣传教育,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由被动执行任务逐渐变为主动担负任务。必须明确在油田数字化管理中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认真、仔细的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环保管理,防止在管理操作中出现失误。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标准,加强日常生产中的监控力度,王伟长城钻探压裂公司辽宁盘锦124010积极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坚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2.2为了提高调度室的调度指挥效率,特别是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合理、动态地调配人员参与抢险,将油田的报警系统与通信平台告知系统对接,短信平台告知系统预先把人员的姓名、手机号、所在辖区、专业等信息编配好预置方案,在接到险情出现的信息后,把险情简介内容输入系统,系统自动给出的抢险预案中抢险人员资料,并按预案以手机短信方式通知各专业的抢险人员及时处理险情。系统可根据短信回复情况得知抢险人员是否获知通知,还可调配别的区域的人员加以支援。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监控中心能够通过对报警的类型与级别的判断将报警信息用短信的形式告知相关的管理与维修人员,在保证信息传递准确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为设备故障的排除和安全事故的处理赢得尽可能多的时间,

2.3应从建立新型劳动组织架构、建立快速反应应急体系入手,进一步整合、优化、完善数字化指挥系统的各项功能,创新应急抢险运行模式,加快油田数字化建设新技术、新成果在应急指挥工作方面的转化应用,充分发挥数字化在提高管理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革命性作用,把油田安全环保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形成“生产管理实时监控、安全隐患及时预警、事故处置数字指挥”的先进、实用的数字化应急指挥系统。

2.3.1在制定应急预案时,设定指挥流程并框图化展示,然后根据框图流程下达抢险指令,同时系统自动记录时间,最后形成综合抢险记录。这样可以加快调度速度,避免遗漏抢险环节,避免在抢险过程中出现主次颠倒的情况发生。

2.3.2在通知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环节上,为避免接收信息人未及时查看手机短信,同时要进行一次自动拨号动作,提醒收信人有紧急短信。

2.3.3应急物资协调,根据应急预案提前制订不同的抢险物资预案,出险后系统根据出险类别和级别,结合数据库高级检索功能,自动向指挥人员提供应准备的抢险物资种类、数量和物资所属应急库,当所属应急库物资不足时,自动提供其它应急库位置、距离和物资清单等信息,以供调度。

2.3.4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利用事故点附近视频监控系统或者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事故现场的实时视频监控,让应急指挥人员实时掌握出险现场周边的各种情况,并由数字化大平台提供现场关键设备参数实时变化情况。

2.3.5要注重与资质单位的合作,以市场化运作来开展数字化设备的检定检验工作,重视数字化设备的日常检验与管理,保障数字化设备的正常性能与正常运转,提高其检测数据的真实性。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完善管理标准基础工作,不断提高数字化条件下的油田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数字环保论文篇(2)

数字化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指以数据压缩、数据库和数字扫描等方面的技术内容,将一些纸质的文件,声像的文件整合为一个高效的信息资源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环境保护档案的内容,业界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信息量的加大,使得现代化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成为行业的主流,对环保档案展开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解决一些潜在的问题,提升环保档案管理的职能型和服务型。

一、环保档案现代化的问题

(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深入,各项资料内容的补充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就直接增大了环保档案的数量内容,同时也提升了其类型的复杂化特点,同时多样化的载体形式,也会为档案的管理和查阅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工作中,对一些重要的环保档案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时候,也会为其使用和查阅的内容,带来较大的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积累,大量的数据内容没能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归类,这就会导致文献内容,难以在正确的渠道内进行流通。

(二)环保工作起步较晚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早些年,对于环保事业,无论是政府部门,抑或是民间组织,都未能给予高度的重视,所以也就导致了环保工作的起步较慢,一些环境保护机构,也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在资金和场地等方面,无法为环保档案进行细致化的管理。在调查中发现,对于现代化的环保档案管理,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关人员对于这份工作内容也为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在日常的工作中,对于环保档案,不能做到及时的整理和收集。

(三)缺乏统一化的管理

对于环保档案数据的处理,缺乏统一化的管理,这样就导致不能对档案进行系统化的收集和使用,更缺少一套严格的管理标准。在档案整理的过程中,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这些材料产生了漠视的态度,对于一些档案的整理和归纳产生了忽视的态度,同时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应该归档的材料,没能和原稿一起进行附带,这样在环保材料进行层层上报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信息丢失的问题,不能形成配套内容的拓展。缺乏统一化的管理,对于资源共享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样环保档案的效益,很难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环保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内容

(一)对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引起重视

对于汉堡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无论是民间组织,亦或者是政府机构,都需要对这项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从领导层做起,对于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在思想上和技术上对此进行强调,这样才能为环保档案的管理,提供出更为有效的条件来。同时,对于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也要给予合理的投入,提高其硬件配置,这样更利于环保档案数字化的顺利开展。同时,在执行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也要进行相应的提升,帮助其摆脱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局限性,适应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内容,为以后的工作建立良好的信心。

(二)完善数字化管理归档的基础工作

在完成数字化管理归档的基础工作中,需要循序渐进,逐步解决问题。首先,可以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来,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移交制和会签制的内容来,这样可以确保环保档案的收集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展开;其次,对于环保档案的电子文件,要做好切实的保管工作,引入相关的技术鉴定内容,并且根据相关的成本内容,把那些不适合进行归纳,或者是不合格的电子文件进行剔除;还有,对于著录工作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环保档案进行归档和检索,并且这个环节的工作,可以对这些文件进行具体的统计和应用。在对文件进行归档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数据开展必要的保护措施,尤其是在对信息进行传输的过程里,要做好加密工作,避免有人恶意的进行窃取和破坏。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成立相关的保密小组,将档案归档工作和保密工作同步进行,对一些的环保档案,进行切实的控制,派遣专人进行操作。

(三)建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管理理论

以数据库为核心的管理理论,对全文数据库的内容给予了深入的研究,既包括了数字化的电子元件,同时还有相应的纸质档案,要想确保数字化的范围,那么应该对数据库的建立给予重视。例如在“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工作中,得出了大量的数据内容,对于这些数据,要展开数字化的管理,这样才能确保数据的利用价值和参考价值。建库时,要利用已有的数据内容进行导入,这样可以节省一定的工作量,在完成备份工作之后,还应该按照不同的情况,来对备份的方案进行选择,对备份的过程要进行细致的记录,并且定期检验所备份的数据,防止因为硬件损坏,或者是系统瘫痪而出现数据库被毁坏的问题。最后,在建立数据库的时候,要对其兼容性进行注意,确保其能够符合行业所设定的标注化协议。

三、Y语

环保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服务型和政策性,并且对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极为严格,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个人素养进行及时的提升,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这样才能使环保档案,进行最为有效的利用。

(作者单位为威海市文登区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数字环保论文篇(3)

[2] 赵雨田.浅析海关情报资料中心资源建设[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2(4):54-57.

[3] 周琴.面向学科方向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群文天地,2012(10):156.

数字环保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6—0024—05

建设数字教育资源、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己成为教育改革、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和不可缺少的要素。经过长期的建设,国内己建设了大量数字教育资源,包括精品课程、学术会议资料、数字图书资源、数字化学术期刊、视听资源等。仅以精品课程为例,2003-2010年期间,已经建成各类部级精品课程3693门,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省级、市级、校级精品课程。“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还将继续建设1000门部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保持数字教育资源长期可使用,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传承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理念、经验、方法和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数字教育资源的长期可用性进行研究。

一 数字教育资源的长期可用性内涵

关于可用性的描述非常多,国际化标准组织在ISO9241-11中给出的可用性描述被广为接受并被认为是较为通用的可用性定义,即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用户主观满意度(satisfaction)。其中,有效性指用户完成特定任务和达到特定目标所具有的正确和完整程度:效率指用户完成任务的正确和完整程度与所使用资源(如时间)之比;满意度指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主观满意和接受程度。文献在上述可用性定义的基础上,分别对移动型学习资源的可用性、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可用性、网络信息资源的可用性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进行了专题研究,将可用性的一般定义与网络环境下数字教育资源的基本特性和使用特性相结合,重点分析了影响数字教育资源有效性、使用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的因素,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增强数字教育资源可用性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均未明确考虑时间因素对数字教育资源可用性的影响。

摩尔定律揭示了计算机硬件发展的“18个月”周期规律,即每18个月,硬件处理能力(如CPU处理能力、总线带宽等)就会翻一番。软/硬件互动发展的历史也揭示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下列规律:硬件技术的发展推动软件技术的发展,而软件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产生硬件技术发展的推动力。软/硬件技术的互动发展不断推动着文件格式、软件环境(如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软件开发工具等)、硬件环境(如CPU、存储系统)等信息环境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信息环境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使用数字资源的信息环境与资源创建时的信息环境不兼容的情况,由此对数字资源的可用性产生影响。以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为例,从DOS1.0到Win 8的几十年间先后经历了十几个不同的版本,显然在DOS1.0环境下建立的数字资源已基本不可能在Windows 8环境下直接使用。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揭示了信息从产生到被使用、维护、存档(或被删除)的全过程,不同信息因其价值不同或法规遵从的要求不同而具有不同长短的生命周期,短的可能只有几个月,而部分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其生命周期可持续数年至数百年,极具价值的信息可能还需永久保存和使用。信息生命周期理论揭示出应站在信息生命全周期考虑数字资源的可用性。数字教育资源是特定信息环境下产生的,在其信息生命周期内,信息环境将持续发生变化,对于部分生命周期较长的数字资源,将面临资源后续使用信息环境与资源产生时信息环境的不兼容,由此,影响原有教育资源在新信息环境下的可用性。因此,必须考虑数字教育资源在其信息生命周期内的可用性,即长期可用性。本文提出的数字教育资源的长期可用性,就是在ISO9241—11可用性定义的基础上,去掉“特定使用环境”这个约束条件,增加信息生命周期这个时间因素后得到的,即指数字教育资源在其信息生命周期内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二长期可用性定量评价指标

为便于分析信息环境变化对数字教育资源长期可用性的影响,引入基于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Mean Time To Failure)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Mean Time to Repair)的长期可用性量化评价方法。其中,MTTF指对象自投入使用以来到首次出故障之间时间间隔的期望值,MTTR指故障修复时间的期望值。基于MTTF和MTTR的长期可用性A可表示为:

A即为长期可用性的量化指标,A取值越大(最大值为1),表示对象的长期可用性越高;反之,A的取值越小(最小值为O),则表示对象的长期可用性越低。从公式(1)可以看出,增加MTTF或降低MTIR均可提高对象的可用性。

迁移是数字档案领域广泛采取的应对信息环境变化对档案可用性影响的方法,通过迁移将数据从旧的格式转换成能兼容新信息环境的新格式。数字教育资源与数字档案具有相同的数字资源属性,因此,迁移同样适用于数字教育资源的信息环境适应性保护。对数字教育资源而言,MTTF指资源对信息环境适应时间,即数字教育资源产生至其需要进行迁移的时间间隔;而MTTR则表示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格式迁移所消耗的时间。

极端情况下,若某数字教育资源不能被迁移到新的信息环境,即表示原有的数字教育资源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完全不能被使用,则对应于该数字资源的MTTR=∞,代入公式(11可计算得出A0。根据数字资源的长期可用性定义,可用性A0表明该数字教育资源在新的信息环境下无效、效率为0(因为实现格式迁移需要无限长的时间)、用户满意度为0(因为用户完全无法使用该教育资源)。

正常情况下,如果能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迁移,则仍可保持其具有比较高的长期可用性。假定某数字教育资源的MTTF=35040小时(表示该资源能与信息环境兼容四年),则对应于MTTR为24小时和720小时(分别表示迁移时间为1天和30天)的数字资源长期可用性分别为99.9%和97.9%。为进一步说明长期可用性与用户主观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表1给出了可用性与一年内不能使用资源的平均时间对应关系。

从表1不难判断,可用性为99.999%的数字教育资源比可用性仅为97%的数字资源具有更好的用户主观满意度。

三 提高数字教育资源长期可用性的方法

对数字教育资源而言,延长其与信息环境的适应性,可以延长其有效使用时间,减少数据迁移的次数,从而有效延长数字教育资源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而完善数字教育资源的元数据信息、采用更为先进的元数据收集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数据迁移的效率、大大缩短迁移时间,从而有效降低数字教育资源的MTTR。

1 选择适合长久保存的文件格式

为增加数字教育资源与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的适应时间,减少由于信息环境变化带来的环境适应性迁移,在选择数字教育资源文件格式时应选择对软、硬件系统依赖程度低的文件格式;选择通用、标准化和被业界广泛支持的文件格式;选择具有良好开放性和扩展性的文件格式。ISO-23ISO/TR 18492:2005《基于电子文件信息的长久保存》、ISO-06ISO/NP 26102《信息与文件一电子文件长期保存需求》、ISO19005-1:2005《文件管理一电子文件长久保存文档格式一第1部分(PDF/A-1)》、GB/T18894-2002等标准对适合长期保存的文件格式进行了研究。表2列出了数字档案中常见资源类型、目前常用的文件格式类型及推荐的格式类型。

选择适合长期保存的文件格式,可以减少由于信息环境变化引起的数据迁移次数以及由于迁移不及时或迁移不成功而导致的数据丢失或不可用风险。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在根据标准和规范选择各类数字资源的文件格式时,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文件格式的通用与标准是相对的,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局限性。按照目前的规范或标准建设的各类数字资源,当规范或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根据新的规范或标准进行数据迁移,防止在新的信息环境下资源不可用:

(2)不同规范或标准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不同标准组织制定的关于文件格式的标准种类较多,即便是ISO与IEC联合制定的信息领域标准也存在一些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地方。因此,在建设数字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数字教育资源规范或标准的讨论,避免由于标准选择的差异而影响数字教育资源的长期可用性;

(3)在建设数字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新资源应采用标准推荐的格式,原有的使用非推荐格式建设的资源需按推荐格式及时进行迁移,以保持数字教育资源的整体可用性。

2完善长期保存元数据,规范数字教育资源信息环境的描述

数据迁移过程中,需要文件产生与使用的环境信息、存储文件的载体信息以及文件属性等元数据,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存储类型、处理器型号以及文件大小、文件类型等信息,上述信息对迁移的准备、实施和完成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数字教育资源的元数据信息,尤其是信息环境描述元数据,对提高迁移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即时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许多组织致力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元数据标准的研究,并制定和了相关的元数据标准,如ISO 14721:2003《OAIS》(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System)、中国国家挡案局DA/T46-2009:《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以及DA/T47-2009;《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CELTS-42-2001:《基础教育教育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等。另外,数字资源的其他元数据标准,如DC(都柏林核心元素集Dublin Core Element Set)、EAD(编码档案描述EncodedArchival Description)、IS023081-1信息与文献一文件管理流程一文件元数据一总则、ISO11179《信息技术——元数据元素的规范与标准化》也涉及部分关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元数据。上述标准中关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元数据模型尚未统一,不同标准对同一对象的元数据定义及表述方式上还存在诸多不一致,另外,大多数标准对数字资源信息环境描述的元数据还很不完善。以DA/T46-2009:《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为例,尽管该元数据方案是国家档案局于2010年才实施的档案行业元数据新标准,但其关于信息环境描述的元数据依然很简单,只有编号为M5l的元数据项涉及“信息系统描述”和“软件信息环境相关”两项与信息环境相关的元数据。再看《基础教育教育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该规范共定义了23项用于描述基础教育资源的元数据(11项为必选,12项为可选),除只有一项包含文件格式的元数据外,再没有任何其他关于“软件信息环境”和“硬件信息环境”的元数据。

显然,仅依靠上述不完备、不具体的元数据方案,既不能对数字教育资源的迁移提供准确的判断,也难以支持完整、高效的数字教育资源迁移。从保持长期可用性的角度看,有必要对现有数字教育资源的元数据方案进行扩展、完善信息环境描述元数据,建立数字教育资源长期保存的元数据标准。

3 开发基于OAIS模型的数字教育资源存储管理系统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已引起国际档案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经过研究人员经过长期、大量的研究工作,己提出多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框架模型,如OAIS、InternetArchive等。其中,OAIS是目前国际档案界首推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参考模型和基本概念框架,已成为当今数字档案系统设计与开发普遍遵从的基础标准。OAIS主要由六大功能模块组成,其中四个功能模块与数资源长期保存密切相关,详细功能如表3所示。

鉴于数字教育资源与数字档案资源在资源类型、信息环境依赖、长期可用性要求等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借鉴在数字档案领域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基于OAIS框架开发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同时,积极引入内容感知技术和智能存储技术,提高基于OAIS模型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和效率。

(1)全面引入内容感知技术,实现元数据收集的智能化

OAIS模型中,需要获取有关数字资源的参考信息、环境信息(包括硬件环境信息和软件环境信息)等用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和迁移的保存描述信息。研究表明,数字资源迁移的精确度和迁移的性能要求越高,对元数据的完备性、准确性和粒度的要求也随之升高。目前,主要的数字资源元数据标准对元数据著录方式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元数据项为手工录入,有的元数据项虽然标注为自动产生,但未指明自动产生的方式。一方面,手工方式录入元数据不可避免地存在错误或遗漏;另一方面,部分元数据可能与操作系统内核或应用系统内部工作状态关联(如操作系统内核信息和进程信息等),而这些元数据信息对一般用户透明,他们无法获取这些信息。因此,基于手工录入元数据的方式,既难以满足迁移对元数据准确性、完备性方面的要求,又难以满足元数据收集粒度的要求。

内容感知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在OAIS模型的信息摄入层采用内容感知技术,可对数字教育资源的文件属性、产生和处理数字教育资源的软/硬件环境、语言使用环境等保存描述元数据,进行自动、高效、全面、准确、规范的感知并获取。通过在OAIS模型的资源存储层嵌入内容感知技术,一方面感知并获取存储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元数据;另一方面,还能自动处理存储介质退化与更新及其产生的存储系统软/硬件环境元数据的更新。

(2)注重发挥存储新技术在数字教育资源长期保存中的作用

随着网络存储系统性能与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过去在应用层完成的功能开始下移到存储系统中实现,如数据校验、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整合等功能可直接在存储系统中完成。近几年来,国外数字保存领域的研究人员、数字档案及存储业界己开始注重发挥存储系统和存储新技术在数字保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如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存储系统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归档存储的研究,哈佛大学主持研究了保存感知的存储系统PASS和来源感知的存储系统PAS;在IT界,IBM公司也参与到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研究中,开发了数字保存原型系统CASPAR。

数字环保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TP317;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141-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70年代,相关研究者和学者已采用摄影技术、录音技术等技术对文化遗迹、考古发现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保存。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资料却无法由于相对局限的技术手段得以长存,例如图像的失真、录音的老化等等。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化保护走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并在当前取得一定的成绩。本文试从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出发,对相关理论研究和实现手段进行探讨,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相关理论和技术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上,当前主流的技术有两种。其中一种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备的信息进行采集、转换并使其适应存储环境。再之则是对其所具备的信息或做简单处理或直接不处理进行存储。后者在实现上较为简单,却为后续工作带来不少麻烦。例如信息的简单编码处理如若深度不够,后期将花费更多的资源和人力参与研究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原生态环境的重构也是一个困难。

相关文献指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信息与数据的区别在于前者在于对数据进行精简之后取得的更容易被计算机或相关第三方所理解,而后者是某种物理量的真实反映。因此数据处理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处理者对信息处理的主观意愿。在此之前,英国学者提出了知识资产研究中的信息空间,即被业界广泛所知的“I模型”。I模型的出现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I空间的三个坐标分别代表编码、抽象以及扩散。编码程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是用于衡量表达方式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为计算机所理解接受;抽象则用于对其理论的综合描述和特征提取;扩散则在另一方面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以及后续的信息恢复和原生态构建。通过I空间,理论研究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传播、形式与存储、保护及其目标进行进一步讨论,此处不再赘述。

剪纸艺术是2006年国家公布的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积累和结晶,品种多、分布广。在对剪纸的技术保护上,信息的采集点在于制作的技术手法和作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作品的表现形式,是对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概括。当然,两者也是联系紧密的,根据上述的I空间理论,剪纸保护可以根据其在I空间的位置进行讨论。

二、剪纸的数字化保护

(一)数据库的设计

综上所述,剪纸的种类多,且表达方式多、表现效果丰富,如何对其进行数据上的信息提取是实现数字化保护的关键,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数字化保护的基础在于数据库的设计。在实现上必须对剪纸的艺术特点进行数字化抽象提取。其中基本元素和典型符号库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根本所在。因此首先对覆盖较为完整的剪纸图案进行收集和分析,提取出常用的元素。例如剪纸中的曲线、直线、多边形、花样、小孔、月牙形、水滴形等等。其次,对图像进行归纳,形成图像数据库。对收集的剪纸图案,可以分为动物、人物、植物、风俗、服饰和建筑等多种类别,并在软件后台数据库中建立相应的表与其对应。再之,根据应用目的,可以将其分为美化环境类、礼仪喜庆类、祭祀信仰类和服饰佩戴类四大类,四大类进行下一级的分类,通过多重分类实现库的搭建,此处亦不再赘述。

(二)软件设计

在数据库构建完毕后,软件设计可以分为图像处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查询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实现上可以通过VISUAL2010和SQL SERVER 2008进行搭配设计。

各模块功能在实现上可以由如下进行:首先图像处理模块提供了图形编辑器,人机交互界面提供给操作者绘图平台,绘制完毕的图像将进入数据存储模块中的基本图像数据库和基础元素数据库。

三、结语

本文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保护对剪纸艺术的数字保护做了理论浅析和探讨,并借此简单阐述对剪纸艺术的数字保护技术实现方式,包括数据库的搭建和软件的设计,为剪纸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种实现思路。

参考文献:

[1]许中美.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寓意[J].菏泽学院学报,2007(04).

数字环保论文篇(6)

[分类号]G203

互联网以其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沟通手段成为当今人们充分开放、自由地发表意见及传播信息的平台,使人们不必再借助传统的媒体发表观点和言论,从而使信息的生产和交流变得越来越方便和简单。在这种环境下,基于互联网活动而直接产生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得到迅速增长。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John Pal―frey和瑞士圣加伦大学教授Urs Gasser在他们通过E―mail合著的Born Digital:Understanding the First C-ca―eratlon of Digital Natives一书中所说,Born Digital(数字原居民)开始出现,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网络原生时代。这些“数字原居民”(主要指生于80、90后的青少年网民)在学习、工作、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与互联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生活在互联网中,同时也生产了大量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据CNNIC2008-2009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统计: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中国的青少年网民达到1.67亿人,占到全国网民的55.9%。可见,网络原生时代已经开始悄悄来临。网络原生数字信息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数字信息的主流,并为人类的学术科研、经验分享、教育教学、文化传播等做出重大的贡献。本文对我国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研究现状进行简要述评,旨在引起学界对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关注。

1 数据统计、分析

1.1 宏观方面

以CNKI为数据源,以“题名:原生数字”为检索式,对检索结果全文下载,剔除重复的和主题不合的论文,得到6篇学术论文。根据我国学界对原生数字资源的理解,这6篇学术论文所研究的对象存在两种意义:一是具有原生态特征的传统文献数字化后的转化型数字资源,这是对原生数字涵义的误解;二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定义的除了数字形式再没有其他载体形式的信息资源,这是目前国内外较权威的一种理解。根据这两种理解,这6篇文章中有2篇文章的研究对象为转化型数字资源,另外4篇研究对象为真正的原生数字资源(见表1)。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到2006年,我国理论界才真正从宏观层面来研究“原生数字资源”,其中常娥、袁曦临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管理问题探析》一文专门以网络原生数字资源为研究对象,对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评价、组织、长期保存进行了简要阐述。

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Born Digital”(原生数字)的定义,国外在原生数字资源理解上不存在误区,并且"Born Digital”这一术语来源于互联网,从一开始就具有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意思。以读秀外文期刊知识库为检索源,以“题名=Born Digital”为检索式进行检索,剔除重复的和主题不合的论文得到3l篇以“Bom digital”为研究对象的外文学术论文。国外学者早在2000年就开始对“Born DiotM'’进行研究。由此可见,国外在“Born DigitM”宏观研究方面比我们起步早,理论成果比国内多,但仍然还处于起步阶段。

1.2 微观方面

在“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称谓提出以前,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就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某一具体内容进行大量的研究。目前,互联网中常见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包括博客(Blog)资源、网络论坛(BBS)资源、播客(Podeast)资源、维基(WIKIS)资源等。现以博客资源、网络论坛资源、播客资源和维基资源为例,同样以CNKI为数据源,分别以检索式为:题名=博客+或者Blog,题名=网络论坛+或者BBS+或者电子公告板,题名=维基+或者WIKIS+或者维客,进行检索,剔除重复的和主题不合的论文,如表2所示:

以时间为轴,以研究以上四项内容的学术论文为例,在CNKI中统计2002年至2008年的论文数量,可以发现,研究博客和播客的学术论文在2007年达到顶峰,网络论坛和维基的研究论文在2007、2008年也已

近年来,国外网络原生资源的微观研究逐渐减少,已经转向开发、应用的实践阶段。我国学者从微观方面研究这些具体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时,许多是研究和总结国外的实践经验,这对我国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国内的这些研究还缺乏对国外实践成果的科学分析和系统归纳,难以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

2 从不同的研究内容来分析

2.1 关于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定义

国内有关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博客、网络论坛、BBS等某一具体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开发以及保存上,而系统研究整个网络原生数宁资源的很少。所以,究竟何为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李宝强、孙建军从数字资源产生的技术手段出发,把原生数字资源定义为:直接由文字处理软件、CAD、数字摄像设备等数字信息系统产生的数字资源;常娥、袁曦临从原生态的角度出发把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定义为:网上最初始的信息资源,指那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创造、生成、存储及传播的数字资源,并且没有经费支持,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或者商业公司加以管理,由网络用户自发创作的,原汁原味的信息资源。

我国对原生数字资源的定义强调原生数字资源的数字原创性,并没有明确指出数字形式是其唯一的表现形式,因此不能很好地定义网络原生数字资源,揭示其外延和内涵。笔者认为,要定义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应把握好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两个本质特性:一是网络原创性;二是数字形式唯一性。只有从这两个特性出发才能较好地定义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概念。

2.2 关于网络原生数字资源规划

在网络原生数字资源规划方面,马海群、周丽霞认为应该从技术、经济、法律、人文方面对网络数字资源进行综合性调控。孙建军等人在分析PEST方法在数字信息资源战略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与改进后,构建了基于系统观的国家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模式,将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过程分为战略环境分析、战略功能定位及战略形成三个阶段。李宝强和孙建军在研究网络数字资源建设时,把网络数字资源分为转换型网络数字资源和网络原生数字资源,认为根据网络数字资源的不同类型和性质,对转换型数字信息资源的配置宜采用政府调控模式,对网络原生数字信息资源的配置宜采用市场驱动模式;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应当通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介入其中。

我国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规划研究仍然沿袭对网络信息资源规划的政策方法,主要侧重于宏观规划的研究,强调国家应该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进行统一规划,分工协作,联合进行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建设,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微观层面的规划,也可以说是忽视了基础规划,使得宏观规划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微观规划方面的研究,即对每个信息服务机构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规划的研究,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加强。

2.3 关于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评价和采选

我国网络原生数字资源评价和采选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原生数字资源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例如:栗久珍针对网络论坛(BBS)中的情报收集,提出FAQ生成的方法,并依此概念模式研发出网络论坛情报收集系统;邱均平等基于Page Rank算法提出Blog Rank算法,应用于对图书馆博客的搜索和评价;刘莉等提出基于RSS技术的博客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蒋凡等设计了BBS主题发现原型系统,通过计算词语在回帖传播链上的影响力,采用对有影响力词语进行聚类的方法,发现BBS论坛中具有影响力的主题。只有常娥、袁曦临专门针对整个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评价和采选进行过研究。她们认为:首先按照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对网站进行分级处理,收录较高等级网站上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然后根据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对网络原生数字资源进行评价应考虑从其内部和外部特征人手,形成一套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评价和采选方面的研究,微观研究多,宏观研究少;个性化研究多,标准化研究少。虽然,微观方面的具体研究可以对某一种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评价和采选进行深入研究,其评价和采选系统易于实现,但是从宏观方面来看,由于各种评价和采选方案标准不统一,一方面会造成微观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范围狭窄,难以推广,不利于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会使得网络原生数字资源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开发利用。

2.4 关于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组织

我国学者专门针对某一具体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提出过一些组织方法,特别是针对网络博客资源。曹锦丹针对网络Blog的原生数字资源提出Web2,O―Blog的他组织与自组织模式。陈志新对博客中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组织模式进行研究,讨论文章时序组织、形式分类法、形式主题法以及关键词聚类组织,提出博客数字资源的自我组织、博客网站的公共组织方法以及博客资源网络分类目录。常娥、袁曦临则针对整个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组织进行研究,认为原生数字资源种类多、范围广、数量大,应采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处理:首先,利用网络蜘蛛程序,自动将经过严格评价和采选后锁定的、稳定的、质量可靠的原生数字资源下载到本地服务器;然后,根据系统构建的分类体系进行自动分类,使资源序化;最后,将自动分类后的原生数字资源,按照系统确立的元数据字段进行自动标引入库,形成原生数字资源数据库。

由此可见,我国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组织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方面,特别是对博客资源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如自组织和他组织,传统组织方法在博客资源中的应用等,新技术在博客资源组织方面的应用,这些都对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组织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是,一方面组织模式多样,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资源的集成整合和共享利用;另一方面过于依赖现代化科学技术,许多研究都是基于新技术在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组织中的应用,而忽视用户需求。

2.5 关于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

近年来,网络数字资源保存经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个体实验再到最佳实践的发展过程,研讨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入,吸引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学者关注;但专门针对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研究却寥寥可数。

常娥、袁曦临提出原生数字资源的保存可以借鉴网络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技术,如数据的更新、迁移和仿真等,但是除了利用网络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外,还有必要建立多个副本的分布式长期保存体系;刘钊、陈以敏、贺晶晶认为在生产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时候,生产者应该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和人类长远发展的角度,将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原生数字信息都保存下来,让使用者来决定哪些是有价值、哪些是没有价值的。但是,这些研究都摆脱不了在网络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中形成的固有思想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只是网络数字资源建设研究的扩展和延续。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原创性决定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其数字形式唯一性决定其存在形式的单一,因此在保存标准、保存期限、保存方法等方面都有别于一般的非原生网络数字资源,在保存技术上也更加复杂和棘手。

3 两个突出问题

3.1 没有进行较系统化的理论研究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是网络信息系统、网络生态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其研究应该在系统论的前提下把其内涵、规划、评价、采选、组织、开发利用、长期保存等一系列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系统化研究。

不管是从数据上分析还是从内容上分析,我国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研究显得过于散乱、单薄。从宏观研究来看,明确以“原生数字资源”或“网络原生数字资源”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太少,还没有较系统的研究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及其建设等情况,没有将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研究内容的各个方面看成是系统中的有机整体;从微观研究来看,以某一具体网络原生数字资源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论文虽然数量多,甚至出现繁荣迹象,但是却没有理论研究将其串联和归类系统化,还没有任何理论研究将其囊括于“网络原生数字资源”之下,只有量的突破,而没有质的飞跃。

因此,有关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研究不但研究范围单一,没有全面地对其各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而且大多数研究也只是浅尝辄止,很难形成较深的理论体系。这也是我国目前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研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的重要表现。

数字环保论文篇(7)

随着我国新农保政策的广泛实行,农村的参保人数也在逐年攀升,这就使新农保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更加巨大的压力。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规范新农保档案管理工作,探索新农保业务档案管理的数字化途径,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农保业务档案数字化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一)拓展档案管理的空间

传统的新农保业务档案管理,通常都是有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架,这样的管理方法占用了较多的有形空间,而随着档案文件的增多,档案室和档案架往往都容纳不下。新农保业务档案数字化系统建设彻底转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的模式,既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又使得档案管理突破了有形空间的限制,还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另一方面,传统的新农保业务档案都是纸质材料,在整理、储存、查阅等工作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损毁、遗失的情况,将新农保业务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既能方便整理、储存、查阅,又可以避免档案的损毁、遗失,而且在计算机系统中还可以实现网络传输和远程调用,提高了档案的使用效率。

(二)减少档案管理的费用

传统的新农保业务档案管理对于各项配套的人员和设施往往都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档案室都会安装空调、灭火器、去湿机等设备,还会安排专门的人员来管理,这些都是管理档案的费用。实行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管理后,可以极大地减少档案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既节约了占地空间,而且可以避免纸张浪费、材料损耗等问题。

(三)有效保护原始档案文件

新农保业务档案是重要的资料,通常需要长期保存,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原始档案文件极为重要,由于传统的档案文件都是纸质载体,因此管理、储存和保护这些文件具有较大的难度。浸水、火灾以及长年累月的翻阅都会对这些档案文件形成彻底的破坏。采用数字化的管理,既能在网络上替代原件来使用,还可以在机或者相关电子产品中永久的保存,而且数字化的档案资料可以实现电脑检索,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准确的查找,既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又可减少逐卷翻阅的次数,可以有效延长档案文件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数字化的管理还可以防止别有用心者在查阅档案时撤换、篡改资料,有效保护原始档案文件。

二、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相关人员对于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认识

数字化系统是档案管理发展的方向,相关领导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转变陈旧的观念,对于数字化系统树立起新的认识。领导人员应该认识到实行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是提高新农保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加大对于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的投入与培训的力度,及时调整管理方法,促进的有序发展,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正确认识到数字化系统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水平,以适应新的需要,更好开展新农保档案管理工作。

(二)采用规范的系统和软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各种档案管理的系统和软件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于政府机构而言,应当采用中央组织部统一推行、规范的、符合《信息结构体系》的系统和软件,这样既能保证电子新农保档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能避免出现资料混乱、上下级之间无法共享的问题。在采集文本、照片、声像等资料方面,应制定统一的标准,采用统一的文件格式,这样既能保证档案文件的统一规范,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转换。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信息入管理,既能保证信息录入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更能保新农保档案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三)使数字化系统规范化、法制化

在理论层面上,学术界对于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还没有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因此,需要相关学者对于数字化系统建设开展深入的研究,形成具有指导性意义理论成果,并引导这些理论成果运用于实践,使新农保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系统的发展有良好的理论依据;在法律政策层面上,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相关制度,使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可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明确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的责任与义务,并建立相关的监管机构,使规范化、法制化。

(四)加强数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

首先,要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各项职责,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其次,完善数字化系统环境下的管理、授权、批准制度,严厉禁止无关的人员对于相关软件及程序进行操作,对于每一环节都进行监督与检查,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做好每一次的操作记录,减少甚至杜绝错误以及舞弊行为;再次,保证良好的运行环境,建立各项数字化系统的管理制度,谨防由于突发事故引起的档案文件的丢失与损毁,加强对于软件、硬件的检测与维护,另外还应该做好机房管理、计算机维护制、数据备份等方面的工作,必要时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最后,保证网络安全,利用现代杀毒与隔离等网络技术,防止病毒与黑客的入侵,同时还要加强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其信息安全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既是一项创新,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相比较于传统的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是新农保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遵循相关法规和制度,遵循科学的方法,有效开展新农保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建设,不断提升新农保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兴涛.浅析新农保险业务档案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4,(04).

数字环保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电力工程的发展,促使继电保护研究不断推进。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自我保护装置,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在变电站中被广泛采用。本文将以变电站继电保护为研究重点,重点分析其数字环境下的发展趋势及实用策略,为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数字化继电保护与传统模式的区别分析

1.1硬件配置区别分析

与传统的变电站继电装置相比,微处理器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数字微处理器是由数字化电路构成的,一旦有小故障发生,系统就会进行及时修复,不会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此外,传统保护器在保护装置的四维设置有不同的电路接口,根据接口功能不同设置相应的接入线路。这样的装置配置,不但会造成系统运行的干扰,还会相应增加继电保护成本。

但是升级为数字保护装置后,硬件性能也得到了最大限度提升。原来系统运行中的小问题被实时解决,不但保障了系统的高效率运转,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继电保护成本,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整体收益。在数字保护装置中,传感器用来进行数据采集,这也是与传统继电保护的明显不同。其装置构成主要有以下元素:开入单元、出口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光接收单元、通信接口等单元。继电保护装置的数字化升级,使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促使系统优化实现突破性发展。

1.2信号传输区别分析

在继电保护的信号传输中,传统的变电站数据采集为模拟量,是由电缆进行模拟信号的收集和整合,并在后台进行数据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在总监控系统中被传输,同时接地保护装置通过电缆实现设备控制。在IEC61850的规定中,由于信息数据传递全部实现数字化,所以原来电缆环境下的测试标准和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所以对于新系统的开发已经势在必行,通过数字环境下的继电保护装置研究,可以充分反映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营状况,并对各电网线路接口、网络承载负荷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整体电力系统的高效、规范运转。

二、变电站继电保护实用问题研究

2.1研究方向问题

传统变电站的升级发展,主要体现在继电保护装置的数字化升级上,并全面向自动化方向推进。经过不断的技术研发与时间操作,继电保护与数字环境的发展更为契合,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性也越来越高。继电保护不但在系统性能、运行准确性、系统稳定性上有极高要求,而且,以数字化发展作为技术职称的继电保护系统,是实现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保护措施。

首先,继电保护装置的内部配置,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通过网络与数字信号的结合,实现了数控化和自动化技术提升机。第二,在数据传输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主要是以网络为载体,通过数字化信息传输得以实现的,两者之间的高度促进作用,是数字化环境下继电保护装置升级的重要基础。第三,在继电保护的信息传输中,光纤是其传输主要载体,通过电压、电流互感器之间的光纤通讯为继电保护高效地发挥作用提供了便利。转换电路的不断优化升级,结合电缆接入形式的优化创新,为数字化继电保护完善、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2数字环境下变电站继电保护方案实施问题

科学技术的完善发展,促使变电站继电保护由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模式发展,通过数字环境下网络应用的实施,是变电站继电保护信息具有共享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实现对全站点的深入保护。在数字环境下,继电保护多数进行双重配置优化,双系统的联合运作,既可以同时进行操作,也能够单独运行。这些配置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使用方法简便,数据分析较为全面,同时也为继电保护系统的数字化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站内外信息共享,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定的缺陷。

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与常规的继电保护系统相比,其操作性更为明显,系统结构更为直观,装置数量也相应减少,但是对于装置的技术要求却有了普遍提升,这就要求工作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操作技巧。

2.3具体实施方向

在数字环境下的继电保护实用研究的方向,应当体现出如下四个研究、实践方向:第一,根据具体实施需要,对变电站的数字系统进行全面构建。第二,对数字环境下的模拟变电站进行组网方式分析,并确定具体实施方法。第三,在测试中模拟多种线路故障以及保护装置故障,对系统保护能力进行测试并检验其保护功能。第四,在系统网络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对数字化保护整体性能进行测试,并得出具体数据。

三、数字环境下变电站继电保护实现策略

3.1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接口的实现

数字环境下的继电保护实用研究中,接口的普遍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的重要主题。接口优化不但能够全面提升系统运行质量,还能稳定其运转性能,使原有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在国家电网高效、平稳的运行要求下,继电保护性能的提升是系统优化的关键,传统的优化方式效果并不明显,对实际应用的指导力度不大,所以接口配置的优化已经成为继电保护的基础。

3.2数字环境下的继电保护要求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由于其灵敏性和稳定性的要求,系统的选择性和效率性才得以凸显。在变电站内部,具有多间隔、多类型的感应器同时运行,这就对继电保护的广谱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数字化保护为适应电子式互感器及过程层网络的各种极端情况,保证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较之传统保护增加了诸多闭锁机制,所以在其实用研究中,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闭锁研究,以确保在实际运行中,系统具有可靠的继电保护,从而有效提升保护效率。

3.3具体实施策略及方法

在数字环境的变电站继电保护研究,应当具有更为科学的实施手段,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若干方向进行:在众多变电站中,110kV是其额定电压,所以应当对其保持高度重视。与常规继电保护相同,数字继电保护装置也要以目标需求进行设施配置,并制定相应的逻辑图表。

对于额定电压的保护,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式方案实施。在数字继电保护中,馈线的作用更加明显,作为保护装置的关键环节,应当对馈线影响提起应有重视。在常规情况下,为了保障不同线路的使用要求,经常会将电容与出线进行单元式合并,并且只利用一台交换机即可完成接入。但是在10kV环境下,电容难以实现单元式接入,所以只能作为独立元件使用。在母线电压的分配上,应当以段列形式进行,以智能电压的调节为主,这样的配置方式,最终实现了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数字化功能。

四、结论:

变电站继电保护作为现代化的综合性自动化控制系统,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已经具有了成熟的自动化、数字化发展应用模式。在整体数字化保护装置中,对其稳定性和效率性具有一定要求,高度安全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转,对电力系统的科技化发展既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数字环境下的继电保护实用研究,重点论述了该技术的优化发展以及优势所在,从中提炼出的实施方法策略,希望能够为数字环境下的电力科技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并为系统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薄志谦.国内数字化变电站发展及应用[J].供用电. 2009(06)

数字环保论文篇(9)

关键词 :网络环境;数字图书馆;博弈论;矩阵分析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图书馆这一新型事物也在人们的信息生活中逐步兴起,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商业性数字图书馆主要有中国知网、书生之家、超星、方正等,这些数字图书馆在漫长的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资源版权获取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然而,对于数字图书馆而言,目前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

1、数字图书馆之间的竞争关系主要体现

数字图书馆,目前国内学界没有对其进行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其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1]也就是说,数字图书馆是一种虚拟的知识网络服务系统。本文所要研究的主体是商用文献型数字图书馆,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方正、书生之家、中国知网都是以有偿向公众提供全文的期刊、杂志、电子图书模式为主的商用数字图书馆,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索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经济学上认为,既然是商用数字图书馆(企业)就应该具有经济理性,即所有参与某一商业行为的经济主体(局中人)都想在有限的资源中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数字图书馆间自然也就存在竞争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数字信息资源所有权和作者版权的争夺

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还处于从资源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过渡的阶段,现阶段构建优良宏大的数据库资源仍然是商业数字图书馆在行业竞争中的制胜法宝。在日益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今天,数字图书馆试图通过自身行为进一步均衡同作者、版权人的利益关系获取数字产品版权也实属不易。所以数字产品版权之争或者占有率之争就是目前各大供应商的竞争焦点。

1.2 对信息人才及信息技术的争夺

无论是数字图书馆自身的数据库资源建设、搜索引擎系统的构建,还是与其他数字图书馆以及数字资源机构共同构成知识网络服务系统,构建这一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以及信息人才的依托。鉴于数字图书馆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相关理论还未完善、各大数字图书馆目前都处于实践探索期。高水准的技术人才团队、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数字图书馆的这种先天性发展不足,这自然也就成为该行业竞争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2、促使数字图书馆间选择合作的主要因素

2.1 政策因素——政府、业界的大力提倡及引导

目前由政府主导的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合作关系的具体表现就是数字图书馆联盟,所谓数字图书馆联盟(IDL)就是指建立在开放的、分布式数字图书馆基础之上,由图书馆及相关资源拥有单位组成,以实现资源共享为前提,在数字化领域担当特定领导角色的联合体。[2]而加入这种行业联盟也能在社会上增加一些自身的知名度及潜在用户的好感度。

2.2 经济因素

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经济因素的作用不可估量。商业数字图书馆自负盈亏,其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巨额的资金作基础。单凭一馆之力是难以做到的,而联盟性质的数字图书馆则可以利用合作者的资源、人才、技术等可公用资源节省大量资金,用于自身发展。并且这种互利互惠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是一种符合商业化运作规律的方式,有偿性数字化文献传递成为资源共享的主要方式,这应该是吸引商业化数字图书馆形成联盟、进行合作的最大诱饵。

3、数字图书馆间的博弈策略研究

通过上文中数字图书馆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关系的详尽分析,笔者将引入博弈论体系,以数据赋值的方式进行数字图书馆生存博弈研究。

3.1 数字图书馆间的博弈模型构建

假设在市场上面有A、B两家数字图书馆,在市场上互为主要竞争对手。每个数字图书馆都有合作、竞争的两个选择。在这个数字图书馆间的博弈模型中,应用的是博弈理论中的完全信息静态型博弈解——纳什均衡来解决这个问题。“完全信息”是指博弈活动中的每个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特征(包括战略空间、支付函数等)也就是任意一个图书馆都对本次博弈活动另一方的所有信息有完全的了解,“静态”不是指参与者要同时选择行动且只能选择一次,这里的“同时”并不是时间上的同步,而是指在A做出选择的时候并不知晓B会选择竞争还是合作。在本次博弈战略选择活动中,参与者A、B每个人都有两种选择即合作/竞争,那么就应该出现以下四种行动组合(action set)即(合作,合作)、(合作、不合作)、(不合作、合作)、(不合作、不合作)。

设任一数字图书馆的支付函数有如下竞争和合作两种情况:

那么AB两者的博弈的收益表达是,合作的情况下,A/B会得到一定的收益(降低运营、建设成本,增强信息服务效果,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与此同时也会不可避免的要与B/A共享一些用户群、市场占有利益降低。竞争情况下,在保留住自己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的损失,各自支付情况(B在前,A在后)具体矩阵表达如图所示。

3.2 博弈矩阵模型具体分析

通过这个博弈矩阵,将每个字母带入相应的数值。例如a=100,b=50,c=40,d=20,a’=150.b’=75,c’=30,那么根据矩阵计算可以得出四种行动组合中A/B各自的支付。如上图所示(合作,合作)是这个博弈中的占有战略均衡,即:不论对方如何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合作。显然对于某个数字图书馆来说,自己选择合作的同时对手选择竞争的话是最好的。但前提是这是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你明白的道理,对手同样也知晓。也就是说每个数字图书馆都是具有经济理性的参与者,无论另一方如何选择,合作永远要比竞争来得合算。

4、数字图书馆间利益均衡问题解决对策

商业数字图书馆之间的合作还是利大于弊的,商业数字图书馆间进行合作不仅可以节约资源、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提升社会知名度,更对整个数字图书馆行业的良性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实际情况并没有博弈模型中的那么理想化,针对数字图书馆间合作及竞争两种情况下,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对策。

4.1 合作情况下解决对策

数字图书馆选择与其他数字图书馆合作,甚至是加入数字图书馆联盟,但并不代表数字图书馆要放弃自身利益。当每个数字图书馆的整体规模、发展目标、技术水平、利益诉求等情况均有不同的时候,如何通过努力找到平衡个体利益与利益的均衡点就是数字图书馆应该考虑的问题。

4.1.1 选择“异己”优秀伙伴,设计良好的沟通平台

只有协作利益大于成本支付,数字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才会有意义。目前国内的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和用户群多有重复,为了使合作达到最大的收益,数字图书馆应该选择与自己已有资源有区别或者相对有特色的同行合作。与此同时,设计良好的沟通平台既可以降低合作双方内部协调成本,也可以监督合作者执行协议情况。

4.1.2 树立并严守合作的原则,构建权责分明的制度体系

同所有其他领域的行业内部合作一样,数字图书馆的合作尤其是商业数字图书馆的合作必须遵循平等互惠、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也要遵循“严守规则”的原则。这样才不会肆意损害合作者的利益,才能使合作变得顺利。

4.1.3 标准统一、格式兼容的互操作服务,为资源服务共用扫清技术障碍

由于这种协同作业中所涉及的数字图书馆是类型各异、馆藏规模不同、各自分散管理的,而要他们合作向用户提供整体而高效的服务,就需要对各合作成员的服务标准制定严格而详细的规定。例如数字图书馆合作团队可以从一开始就在服务标准、技术格式、公民权利保护等方面进行规范,为数字图书馆之间后续的数字资源互操作服务及数字资源互建互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会因为兼容问题而有碍服务。

4.2 非合作情况下解决对策

由上文分析可知,数字图书馆间不合作的原因很多。就我国目前的社会认知水平、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法律保障体系无法为数字图书馆之间竞争行为中的个体利益进行有效地保驾护航。鉴于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给社会公众带来的诸多利益,以及其在知识传播、文化交流上的显著贡献,国家和社会有义务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良性竞争环境。

4.2.1 国家层面——提供业内良性竞争环境

现阶段可以由政府主导完善竞争中的利益赔偿机制,维护业内良性竞争环境。利益赔偿机制所涉更多的当然还是数字资源产品及服务的所有权问题,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是一种知识服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金进行技术更新、支付版权费用,开发并构建数据库、检索系统、各种形式信息产品以及服务,都是该数字图书馆的智力劳动。在网络环境中应用技术手段复制数据库的全部内容,重新编排从而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库并非难事,如果认为这样做未侵权的话,对原数据库制作者是不公平的。

4.2.2 自我层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有重复才有竞争,有区别才能生存”——特色文献,就是某一数字图书馆提供的其他同行无法提供的某些特色信息资源,它代表了数字图书的未来工作重心,是衡量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仅仅是拥有本馆的馆藏物理实体,同时还依赖馆外的网上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自己的特色文献馆藏时,必须从多方面、多途径听取用户的建议与意见,了解用户需求,分析掌握应收藏文献重点、范围及发展方向,保证特色文献信息的用户群。根据需求选择、加工、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专题数据库。

总之,在目前的情况下,相对选择馆际竞争,合作仍是数字图书馆网络环境下保持良好生存发展势头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徐春成.数字图书馆版权纷争背后的博弈.中国知识产权报[J].2010(10):3

[2] 赵莉.数字图书馆联盟探析.情报杂志[J].2006(3):127

数字环保论文篇(10)

数字博物馆是信息化时代诞生的一个新事物,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博物馆结合的产物。“数字博物馆”一词来自于英语的“Digital museum”简称“DM”。文中谈到的“物”指的是藏品,在讨论数字博物馆“物”前,先了解一下数字博物馆如何产生。数字博物馆产生是以博物馆数字化基础,数字化的博物馆具备了成为数字博物馆的条件(如图所示)。

博物馆数字化,以博物馆的物即藏品为核心,运用包括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藏品数值化技术等在内的数字化技术,对实体博物馆藏品、藏品保管、藏品展示等各个方面进行数字化处理。这其中包括包括网站建设、数字化藏品管理、虚拟展示、自动化、网络建设等等。数字化博物馆, 指一个已经完成了数字化处理的博物馆, 是博物馆数字化的结果,是一个实体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建立在数字化博物馆上的数字空间。同实体博物馆一样,具备博物馆的基本特点,但它是虚拟的博物馆, 现实中可以不存在。

一、物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地位

以实体博物馆来说,物是实体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相关的功能实现也围绕着所藏的物来进行,物是博物馆的核心要素,有什么样的物就有什么样类型的博物馆。实体博物馆是数字博物馆的母体,数字博物馆的藏品脱胎于真实存在的物,那么数字博物馆相关功能的实现,同样也得围绕着实体博物馆的物进行,物决定着数字博物馆的类型。

二、数字博物馆物的性质

在实体博物馆物馆的物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在数字博物馆中物是否是客观存在呢?从哲学讲上虚拟和现实都是真实的,但是虚拟实在与物理实在能互通吗?有一种意见认为,互联网出现,网络的传播动摇了虚拟实在与物理实在的之间的关系,因为网络,现实存在得以在网络上延伸和折射,在真实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还有一个虚拟空间。海先生认为:“虚拟与现实都是真实存在的,因此虚拟拥有自己的时空也是真实的。但是现实是虚拟的根据,没有现实的存在就没有虚拟的存在,尽管虚拟存在是客观存在。”[1]

就数字博物馆来讲,博物馆的物是数字博物馆信息之源。“物”在数字博物馆的虚拟环境中,成为虚拟实在,它是现实的物在网络上的延伸,但它是以现实中的物为根据,没有博物馆物的真实存在就没有数字博物馆虚拟的存在。数字博物馆虚拟的存在延伸了博物馆的存在但不能代替博物馆的存在。尽管数字博物馆的物甚至逼真到超过人的感觉达到的逼真程度。

三、数字博物馆物的认识

人如何认识博物馆的物呢?人认识物往往是从感觉开始,不通过感觉人是无法感知物的。“博物馆的认识模式就是从感觉开始的。对物的直接感受和对感受的认识加工,从而达到感性认识。直接感受是认识的基础。”[2]每一件物都有自己特殊的经历,特定的历史记忆,这些感性材料在陈列展览被观众所把握。而观众不仅仅停留在对物的感性认识,在对物的审视过程中,进行思考,从感性的、具体的知识上升到理性的结论。

数字博物馆虚拟环境下,人是如何认识物呢?通过互联网,网上参观博物馆,对博物馆的物的第一映像也是通过感觉来感知物,所不同的是少了亲身体验,认识只是停留在视觉上,面对面的真切感受没了。与真实物近距离接触,是数字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在认识物上最主要的区别。

对物的直接接触和审视,甚至是直接触摸是观众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最佳途径。因为物中包含的信息不是几次接触就可以完全了解。数字博物馆由于局限于网络虚拟环境,了解物的基本信息可以,但对物的真切把握与研究上与实体博物馆无法比拟。正如,曹兵武先生在《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我们时代的博物馆》一书中所阐述的“不论博物馆如何发展,博物馆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博物馆的展示与传播离不开藏品,离不开实物。博物馆的展示手段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的辅助,数字化的关联和延展等,但最终都离不开实物,都只是一种辅助,一种延展,都是对实物性展品的补充和突出,人类永远需要现实的感受和实物的面对,记忆永远需要真实的参照,原真性永远是博物馆展品与展示的生命。”[3]

虽然数字博物馆在认识物上存在不足,但它的出现也弥补了实体博物馆的局限和不足。比如,一些年代久远、质地脆弱而无法长期展出的文物在数字博物馆中可以不限时地展出。一些因博物馆展览空间限制没有机会与观众见面物,也能在数字博物馆里展出。

四、数字博物馆物的价值

(一)传播价值

以传播学的视角看,数字博物馆不是博物馆,是一种传播手段。它的展览形式更多地是通过互联网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给观众,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展品和参观路径。这样数字博物馆就充当博物馆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的媒介。因此也就更好的理解为什么数字博物馆不能代替实体博物馆,因为它只是实体博物馆扩大传播范围,吸引观众的一种媒介,借此博物馆可以宣传自己,展示自己,与观众沟通。

作为数字博物馆的物,它突破了实体博物馆给予它的时空限制,可以全天候的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观众在不限地点情况下的任意浏览各地的博物馆藏品。通过各种形式如三维立体、动画、平面加上影像等辅助资料,物的展出率得到提高,实现了博物馆资源共享。

数字博物馆对物进行信息采集、处理时,生成的都是间接的二次数据,不可避免地造成相关信息的变形、失真和损耗。因此,数字博物馆不论它如何进步,都只是超越原有传播形式、扩大传播范围、加快传播速度;它不能取代面对面直接感受物的传播形式。因为“人类需要时常回归元初与本质,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探索的对象及世界。”[4]也就是说,对于数字博物馆的物,博物馆的物才是根本,更能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知。

(二)文物保护价值

“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大部分已经毁灭消失,保存下来的仅是极小的部分,受损的原因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因素。”[5]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火山、洪水、台风、荒漠化等自然灾害,这种灾难性的巨大破坏力,使人的居住区甚至整座城市消失,例如,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将整座庞培古城埋葬、12世纪强烈的地震将亚历山大港灯塔沉入海底、古代丝绸之路上繁华的城市掩埋在黄沙之中,但这些都是难以预料的。另一类自然力,它虽不如自然灾害,但是它对物的侵蚀是持久的,这包括:气候、光线、空气污染、生物侵害等。这些破坏虽进行的缓慢,但日积月累对物的损坏是不可估量的。人为因素在于人对旧事物的淘汰。新的事物必然淘汰旧的事物,就好比新车、淘汰旧车、新的用具淘汰旧的用具、新衣淘汰旧衣等,旧的事物的归宿就是消失。因此,对物来说,消失是绝对的,幸存下来的是相对的。

幸存下来的物,同样也不是永存的,它不可能不朽,它的存在时间的长短是取决于对它的保护。这样就考虑到物的保护环境,物处于什么样环境中对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当前,物最佳和理想保护环境是在博物馆这个环境当中,博物馆作为永久性的机构是为了物的永久性而存在的。同时,博物馆作为公共事业机构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向公众开放,物作为展品陈列展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观众却给物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观众的流动不仅带来了灰尘的迁移,而且观众本身就是一个污染源。一般的藏品特别是一些珍贵藏品的展出,如古代丝织品、书画、漆器等质地脆弱对展出环境敏感、要求苛刻的藏品,本属难得一见,即使是对观众开放,时间短,观众很难有机会的接触到这些藏品。

数字博物馆的出现,缓解了博物馆在物保管和使用时矛盾。一方面利用逼真的虚拟技术,在数字空间多角度展示物,满足观众对陈列展览的需求;另一方面使文物实体保存在更加密闭环境中,在减少实体陈列展览的次数的基础上延长了物的寿命,满足物保护的需要。

实体博物馆的物作为博物馆的物质基础,是博物馆的核心要素。同样,物也是数字博物馆的物质基础,有什么样的物就有什么样类型的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不能脱离了物而存在,那样的话数字博物馆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在性质上,数字博物馆的物性质上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存在,也可称之为“虚拟文物”,它是以实体博物馆的物为基础的。对数字博物馆的物的认识,我们在承认它在面对面直接接触物上存在不足的同时,我们要认可它的价值,它弥补了实体博物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和不足,提高了物的展出率,扩大了传播范围。在对文物保护方面,它为物的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环境。

【参考文献】

[1][2]海著.博物馆沉思——海文选(卷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6;435.

[3][4]曹兵武著.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我们时代的博物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32;17.

[5]张国良著.传播学原理(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 环保职称论文 下一篇: 医学护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