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伦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1:11

体育伦理论文

体育伦理论文篇(1)

在市场经济体系确立、完善的进程中,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尤其是在当代中国教育伦理体系的构建中,现代教师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加以认真研究,从而搞好适合新时期的教师伦理设计。

一、构建当代中国教育伦理体系.需要有教育权威作保障.形成民主化的教育伦理精神和结构

教育生活的民主化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势所趋,与这种民主化进程相适应,现代教师的教育权威要求新的教育权成为其支撑,要求对教育角色重新做出诠释,要求教育责任和教育德性建立在中国现代化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之中。在传统权威、家族宗法势力、地域性教育权力、灌输式教育形式、单纯依靠教师的教育角色获得教育权威的地方,也往往是教育生活缺乏教育民主的地方。它不可能使学生的个性自由、独创性、灵活性和健全人格获得真正的成长。在民主化进程中教育权威如何确立自身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伦理难题。

教育权威失序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封建专制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民主法制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然遇到的现象,是完全抹杀人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潜能发展的教育权威体系,是一种严重排拒教育民主的教育权威体系。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来说,教育生活的民主化是新中国教育体翩告别传统教育权威体系的一个异常鲜明的特征。但传统的惯性仍然是非常强大的。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展开,当前中国教育权威处于一种转型期的失序状态:主要包括传统式的教育权威失败;现实的教育权威失范;理想的教育权威失落。民主化进程中传统教育权威失效是指儒家式的教育模式在当今社会失去了教育权威的作用而不再有效;现实的教育权威失范是指用教条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的方式树立起来的教育权威与教育民主化的现代社会进程处于一种矛盾冲突的状态;理想的教育权威失落是指主流的理想沾染了一种短视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弊端,“商品化的教育权威”的教育伦理危机的到来。

这是民主化进程中,教育权威必然经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以教师权威的天然合理性为基础的教育伦理秩序必将被一种现代的、建立在道德证明或道德印证基础上的教育伦理秩序所取代。这一转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表现为新旧价值观和伦理观之间的尖锐冲突,其核心是教育理念或教育基础的现代性变革。进一步,教育权威的失序又急切地呼唤一种建立在新的教育伦理基础上的教育权威的重建。我们看到,这有赖于一种民主化的教育伦理精神和结构的形成。比如,在这种民主化的教育伦理精神和结构中,“教一学”关系、“师一生”关系的良序进行将不再诉求于教育角色的权威性。教师必须尊重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复杂性,尊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由文化差异、代沟和青少年主体价值所造成的认同难度,以一种更民主的、更开放的、更宽容的精神进行一种旨在对话、交流、沟通和理解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活动。再如,学校的围墙不再是学生与社会隔离起来的象征物,学校与杜会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权威不再依靠相对独立的学校教育权力的外在控制,它更多地应当立足于一种内化发展,亦即教育权威不再由一种同一性的教育规范维系。学生中心论是民主办学的基本教育理念,它要求教育权威从学生的受教育活动中产生出来。

应该看到,由教育权威的失序而产生的教育伦理危机,是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它是教育现代化过程的必然产物,是教育进步的表现。失序和危机并不是教育伦理的后退,而是在民主化进程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预兆。因此,正确看待社会转型时期教育权威面临的各种道德难题,如时下人们所说的人生导师的缺席、生活意义的丧失、父辈对下一代教育支配权的终结、“师道尊严(一种传统的等级人伦)威风扫地”、教育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和严肃性等等,是教育精神和教育伦理走出转型期教育民主化进程造成的诸多困惑的不可回避的一大课题。

二、市场经济社会的利益导向。对传统的教师伦理产生深刻影响.当代中国教育必须面对市场社会。确立教师伦理道德的基本地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不是一片远离社会的“净土“。市场社会中教师的地位,取决于教育在面向市场保持自身相对的独立、自由和尊严的同时,又能与社会这样一个不可阻断的整体背景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的良好的教育——伦理生态。教师如何处理好市场经济以利益为导向的经济伦理价值与学校教育“以人为目的”的人道伦理价值之间的紧张关系,是确立其师者地位的关键。

第一,市场经济社会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人伦秩序。“伦”在传统社会其实是讲以“身份”地位为中心的客观的人与人的关系。而在市场经济社会,“伦”作为一种客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由身份等级来决定,而是由人们相互之间自愿缔结的“契约”来决定。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是一种平等的人际互动活动。因此,市场经济社会中教师地位不是靠教师“本于天伦的人伦”先天地获得的,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来获得学生的尊重。

第二,市场经济社会要求对“为师之理”有一个新的把握。“理”是主体对事物规律性、普遍性东西的把握。是建立在主体理解基础上的一种可普遍化的内在规律。“教师”的“为师之理”是教师在其教育人伦中所理解的应当遵循的普遍性的“为师之理”。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教师”的为师之“理”不是由“天理”先天决定的,它是建立在对教师人性的肯定与提升的基础上,是一种人之理。具体说来,它是对合情合理的教育人伦秩序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市场经济社会对教师“理”的位置的要求决定了教师必须解决好情与理、实然与应然、知识与德性等基本矛盾关系。它是教师对教育共同体中普遍法则的理解与认同。

第三,市场经济社会赋予师德新的内涵,对师德提出新的要求。教师的“德”,我们称之为“师德”。一个有“师德”的教师往往在他的教育活动中表现出与教师角色相称的伦理美德和理智美德。传统社会中“师德”的位置往往定位在教师履行其职责时的奉献,而忽略了教师履行其职责时的应“得”。“德——得”相通的“人德规范”被解释成一种“义得”而排斥了“利得”。市场经济社会要求人们恢复“利得”的正当性。师德不仅要体现教师美德行为的“义得”还必须充分体现履行教师美德行为的“利得”。

三、教师自身价值实现有赖于崇高的文化使命感、开放的视野及全球化时代教师的神圣职责

现阶段,适合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文化转换的新时代需要的教育伦理设计,必然要受到文化发展的这一基本态势的深远影响,因此,当代中国教育伦理问题还必须思考:在多元化态势下,教师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传统向现代的文化转换中,教师价值实现有赖于崇高的使命感。一方面表现在,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善于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合理的东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学生的文化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另方面表现在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贯彻到“教书育人”活动之中。这是一种文化教化过程,教师自我实现就是在这一教化过程中“成人成己”,教师群体人格这种文化意识、文化觉醒、文化职责和文化使命对于国民心性和国民群体人格的塑造至关重大。

在多元文化态势下,教师应具备开放的现代文化视野。教师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织的多元文化态势下,必须从强化自身的现代意识、现代素质、现代人格力量、现代思维、现代情怀来引导学生在尊重传统同时告别传统、在涵摄传统文化之精华的同时使自己在学习型社会中成为一个具有高素质文化教养的现代人。这样教师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实际上是一种双重价值实现,既是自我实现又是以人格魅力和角色权威范导了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的方向。

体育伦理论文篇(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Sports Ethics

LI Hong-bi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Sports ethics, as a branch of ethics, is a new subject of applied ethics which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moral relations and phenomena in the field of sports. Sports activity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is discipline.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ethics system is both practically and theoretically significant.

【Keywords】 sports ethics, nature of disciplin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research value

体育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对体育领域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新兴应用伦理学学科。运用哲学、伦理学等多种视野和视角,研究体育道德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揭示体育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道德规范,从而构建体育伦理学体系。

1体育伦理学的界定

1?郾1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要明确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应从体育概念界定和体育分类入手。

关于体育概念的界定和体育的分类,体育界有不同的观点。我在《质疑传统体育概念和体育分类》(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一文中,对传统体育概念和分类进行了归纳和综述,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对各种观点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哲学的视野,结合体育社会的现实,对体育进行了新的界定和分类,指出所谓“体育就是人的特殊育化”。即人类依据自身需要,有意识地以身体运动为根基,以人本为本质,以强化体能、愉悦心身为目的,以“释放”方式为特征,化育自身,使人向“完全人”(完善人)方向发展的方式和过程。依据“体育”这一新的界定,我们把体育类型划分为:作为运动的体育(体育实践)、作为科学的体育(体育理论)、作为产业的体育(体育经济)和作为文化的体育(体育精神)。在这四种体育类型中,体育运动是基础,离开了体育运动,体育的其它类型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决定了发展体育科学、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要紧紧围绕体育运动这一中心来进行,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体育运动的健康开展,而体育运动健康开展则诉求于人的身心健康,人的全面发展。

依据对体育的上述界定和划分,从总体上把握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关于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主流的观点认为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道德结构,包括体育道德意识、体育道德行为和体育道德规范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也有学者认为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为:第一,研究道德与体育的相互关系;第二,研究体育项目的人道主义问题;第三,研究体育活动中的具体的道德问题。

我们认为,体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育化方式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育化的对象,必然和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界等发生关系。正是有了这些关系,体育伦理学的出现才有了可能。因此,我们认为,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体育关系中的道德问题。所谓体育关系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结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联系或状态。体育关系应分为体育外部关系和体育内部关系。体育外部关系指的是对体育产生影响的其他关系,如体育与自然,体育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体育内部关系指的是体育活动内部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不难看出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上述各种体育关系中的道德问题,重点是体育内部关系的道德问题。

我们把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进行特别强调,是因为:第一,“对象”和“范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象是指行为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事物和观念等。范围是指周围界限或界域。第二,体育界对体育分类存在着混乱现象,把体育划分为竞技体育、社会(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三类,给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带来许多困惑,也给体育伦理学研究带来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加以明确。

总体上说,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是整个体育领域。即我们对体育分类时进行重新划分的体育运动(体育实践)、体育科学(体育理论)、体育产业(体育经济)、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四个领域(祥见《质疑传统体育概念和体育分类》)。

但是,在体育的四大领域中,体育运动领域是主要领域。因为,体育运动是体育的本源,是体育存在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体育的实践方式,是其他体育类型的源头活水,最为根本。作为用以指导体育实践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的体育科学,是应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作为促进体育发展的经济因素和物质条件的体育产业,是体育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体育文化(精神)是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价值凝结。此外,体育道德问题也集中反映在体育运动领域。因此,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应集中在体育运动领域。

这并不是说体育的其他领域不是我们的研究范围,没有道德问题,相反,在体育的其他领域同样存在着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道德问题,如在体育科学领域,存在着科研成果应用到体育实践中的道德责任问题,理论工作者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品质问题,体育理论界的知识产权问题等;在体育产业领域,存在着公平与效率问题,体育市场的规范问题,生产、经营、消费的道德问题,产业中的不当竞争问题,产业主体追求利益是最大化还是最优化问题,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设施的合理利用和开发问题等;在体育文化领域,存在着体育一体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矛盾问题,体育国际化与民族的体育精神问题,体育大国和强国的大国沙文主义问题,如何对待不同的体育价值取向问题、体育中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问题,如何看待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问题等。

1?郾2体育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体育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首先,体育伦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各学科的交叉是现代科学理论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而交叉学科的建立必须明确两个基本点:一是交叉点,二是侧重点。体育伦理学是体育学和伦理学的交叉,其交叉点是体育和道德的内在关联性。体育和道德是社会两大文化主干,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二者又常常联手联姻,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其次,体育伦理学的侧重点是伦理学。体育伦理学在本质上是伦理学而不是体育学。体育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体育的产生、发展的规律,揭示体育的本质特征,剖析体育的各种现象的学科”。〔1〕其主旨在于揭示“事实是什么”。而伦理学,又称道德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社会道德现象的科学,是一门关于道德的学问”。〔2〕其主旨是研究和回答人的行为“应当如何”。体育伦理学研究的是体育的“道德关系”,即道德现象,研究和回答的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应当如何”的问题,而不是研究体育系统内部诸要素间的相互依存和平衡关系等“是什么”的非道德关系问题。由此可见,体育伦理学属于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

体育伦理学是一门应用伦理学。关于什么是应用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的本质是什么?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程序-方法论。程序论认为,应用伦理学的任务是“分析现实社会中不同分支领域里出现的重大问题的伦理维度”,“应用伦理学的目的就在于探讨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社会整体的行为规则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应用伦理学应为这些问题所引起的道德悖论的解决创造一种对话的平台”,“应用伦理学首先是一种程序方法论”。〔3〕其唯一目标是通过交往对话而达成道德共识。有人认为,20世纪60、70年代应用伦理学的兴起,代表着道德哲学的根本性转向,应用伦理学就是当代的道德哲学。程序论者大致赞成这种看法。第二,伦理学原理应用论。正统伦理学家认为,程序方法论夸大了应用伦理学的作用,应用伦理学只是伦理学的一部分,与理论伦理学相对。“它以伦理学原理为依据,着重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应用伦理学中‘应用’本质上是将理论伦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具体的道德生活领域,并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理论伦理学的理论,以推动理论伦理学的进步和完善”。〔4〕第三,双向反思论。“应用伦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对话商谈而达成道德共识,以便为立法和公共政策提供依据,但这不是应用伦理学唯一的任务,改变共识是应用伦理学更重要的任务”,“应用伦理学必须进行双向批判:既要反思、批判现实和潮流,又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出发点,在批判反思现实和时尚的过程中反思自身的思想前提”。〔5〕不认为确立对话程序是应用伦理学的首要任务,也不认为达成道德共识是应用伦理学的唯一目标。哲学伦理学必须是实践性的、直面现实的,它应该保持其应有的批判性。第四,基本价值论。在《从当代哲学及其应用看应用伦理学的性质》一文中,基本价值论者强调现代哲学的价值论转向使应用哲学和应用伦理学的产生成为必要和可能:“哲学所构建的理论观念体系可以成为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和终极尺度,但是仅此还不够。由于现代社会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哲学要充分发挥其批判、规范和引导功能,还必须把所确立的根本生存理念、一般价值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延伸到或应用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确立不同具体领域的具体生存理念、具体价值原则和具体行为准则,并构建不同领域的具体理论观念体系,从不同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为人们提供具体的指导和规范。”〔6〕

上述学界的各种观点,都各自具有其合理性和建设性。我们认为,在建构当代中国特色应用伦理学时,应该坚持一种作为基本价值观和程序方法论的有机相统一,实现这两种基本特性的良性互动:在一种共鸣性、共同性的基本价值观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应用伦理学的“程序方法”、“分析工具”等特性;在其“程序方法”、“分析工具”的基础上,合理地形成共鸣性、共同性的基本价值观。而体育伦理学就应该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伦理“应用”学科。

综合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学科性质,我们认为,体育伦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所谓体育伦理学是研究“体育领域”中道德现象的科学,是一门关于体育道德的学问。从狭义上讲,所谓体育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伦理学,运用多种视野和视角,依据基本道德价值观和原则,采用“程序方法论”,结合体育现实,对“体育运动领域”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新兴学科。我们在进行体育伦理学体系建构研究时所使用的就是狭义上的体育伦理学概念。

1?郾3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

“体育运动”是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关于如何确立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问题,我们依照“构成一门科学的逻辑起点的东西,必须是该学科研究的一种最简单、最常见、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或细胞,这个规定或细胞包含着往后发展的一切矛盾胚胎,而往后的一切逻辑发展都是它的矛盾的展开”〔7〕这一基本思路,最终发现,运动是人类体育活动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也是体育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方式。体育活动的逻辑发展都紧紧围绕运动而展开。从运动实践上看,它包括了肢体练习,活动能力练习,素质练习等基本运动;也包括田径、体操、游泳和各种球类等技术运动;还包括以争取优胜为目的各种体育比赛等竞赛运动。从运动理论上看,它包括围绕运动而产生的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社会学等几十个分支学科。从运动功能上看,它具有竞技功能(以锦标、名次为目的)、健心功能(以观赏、享受为目的)、强身功能(以强筋健骨、强化体能为目的)、休闲功能(以轻松、快乐为目的)等。正是运动自身所具有的上述功能,才有体育的不同形式(竞技体育、休闲体育、健身体育等)和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离开了或没有了体育运动,所谓的体育理论、体育实践和体育功能就不复存在,体育就无从谈起。

而体育运动是属于人的运动,身体是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运动之所以能成为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是因为它是人的需要,对人具有价值,一句“生命在于运动”人人皆知的普通表述,道出了其中的奥妙。人对运动的需要,不仅仅表现在对运动本身的需要,更重要是表现在对运动过程的需要。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人的运动不是孤立进行的,必然和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界等发生关系,这些关系就是上述所论及的体育关系。因此,我们把体育运动作为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

2体育伦理学的研究价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代中国体育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有关体育运动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逐渐深入到体育的各个方面。从我国体育自身纵向发展来看,其理论与实践成绩是十分巨大的。但从横向上看,我国体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质量与速度等要求相对照,依然存在较大的落差;与国际先进的当代体育文化相比,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距证实了我国现代体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毫无选择地被置于大社会中,与其他领域一样艰难地发生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它逻辑地反映着体育人文研究的相对滞后。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学体系构建研究,随之成为其中的一个宏观重大课题。

中国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个引人注目的理念,既考虑周全,又意蕴深远。然而它们既没有得到完整深刻的阐述,也没有得到具体完整的落实。就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学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既是探求中国体育良性发展之道,又是解决人文奥运之需要,同时也是发掘和展现其深远意义之所在。具体说来,体育伦理学体系建构研究的意义如下:

2?郾1体育伦理学研究将深化和拓展伦理学理论研究

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的理论价值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拓宽所属学科的研究视域;二是深化本学科具体问题的研究;三是对其它相关学科的影响。第一,体育伦理学研究的理论价值首先表现为拓宽了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当代伦理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其研究深入到经济、法律、科技、环境、生命、网络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应用伦理学。这是道德的本质特性和伦理学的实践要求所必需。第二,体育伦理学研究有助于建构完整的体育道德规范。以往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体育科技领域,关涉我国的体育伦理研究的少量成果(相对于其它领域的应用伦理学研究)零碎分散,且未能及时追踪我国当代体育伦理新动向、把握世界体育伦理新走势,一些重要的体育伦理问题尚未纳入研究视野,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相对薄弱,研究方法过于简单,只是伦理学的机械解读,未能体现出“应用伦理学”模式的本义。全面而系统的体育伦理学体系建构研究,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第三,体育伦理学研究同时可以丰富体育学理论研究。体育伦理学虽然只研究体育现象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但对体育现象的把握是以体育学的把握为前提的,而对体育的伦理诠释必将影响体育学对自身研究对象的全新理解和深层次地把握,从而丰富体育学理论。

2?郾2有助于扬弃中西体育文化,实现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人类体育文化知识宝库,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因此,应以扬弃的态度挖掘和总结中西体育伦理思想,丰富我们的研究内容;以广阔的胸襟借鉴和吸收人类优秀体育文化成果,确立起社会主义体育伦理精神;以开放性的思维和平等、协商的对话的方式,处理由不同价值观念引发的不同的体育态度和行为,以期达成共识。由此可见,中国体育伦理的建构和规范化过程,必然是我们对中外体育文化的扬弃过程,尤其是一种在中西融合基础上的体育伦理文化的创新过程。

2?郾3有助于对社会主义体育市场发展进行合理的理论解析与辩护

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新旧体制的摩擦仍很严重,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在这种背景下的体育市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问题和矛盾,对于这些问题和矛盾,人们往往容易错误地把它归结到市场经济本身。体育伦理与规范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对贫乏,一时又难以作出透彻的解析并进行有力的辩护,这势必要影响到体育市场培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对当代我国体育伦理的研究与合理构建,将为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提供伦理辩护。

参考文献

〔1〕叶加宝,苏连勇.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4.

〔2〕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2.

〔3〕甘绍平.什么是应用伦理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8):5-6.

〔4〕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

539.

〔5〕卢风.论应用伦理学的批判性〔J〕.自然辩证法研

究,2004(8):1,8.

〔6〕江畅.从当代哲学及其应用看应用伦理学的性质

体育伦理论文篇(3)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4.8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互联网在带给人们交流、工作协作、商务交易、娱乐、教育等巨大便利的同时,网络伦理失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作为互联网技术和使用的诞生地,在网络伦理教育方面开展较早,有许多有益经验值得借鉴,有些不足也需要我们引以为鉴。因此,立足国际视野,探索我国网络伦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提高网络伦理教育的有效性是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

一、中美网络伦理教育的相同点

1.重视网络伦理教育,总体目标趋同

中美两国对社会快速信息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伦理道德问题十分关注,出台了一些标准、纲要等,提出网络伦理道德的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在正确理解认识技术的基础上遵守公德与法律,负责任地使用技术,希望从制度之外寻求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

2.重视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的约束作用

在教育内容上,中美两国都就网络活动中一些基本伦理问题做了原则上或者规范上的规定。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了“计算机伦理十戒”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制定的“网络伦理声明”,指出了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我国对网络伦理教育内容最为集中和专门的一次表述是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于2001年11月22日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里,要求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诚实友好交流等。

3.信息技术类课程主要承担网络伦理教育内容

从教育途径与方式来看,中美两国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来实现网络伦理教育的。在中小学,美国各州的网络伦理教育主要是通过名称各异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来进行的。同时,许多大学开设了网络伦理教育相关课程。如杜克大学正式开设了“伦理学与国际互联网络”课程;长岛大学开设了“信息伦理学”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了“因特网伦理学”;麻省理工大学开设了“电子前沿的伦理与法律”等。我国中小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网络伦理教育主要是来自“信息技术教育”这门课程。与网络伦理相关的道德教育也已经走进了北京的高校,如2001年初北方交通大学就编写了名为《网络道德》的教科书,作为该校思想品德课配套的参考教材。华中科技大学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编写了《计算机伦理与法律》一书,并开设了相应的本科生课程。

二、中美网络伦理教育的不同点

1.价值观基础不同

美国是倡导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国家,它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独立、行动和利益。因此,网络伦理教育从目标到内容再到途径,更多地从个体的角度和立场上,根据个体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网络伦理教育,以激励、敏感、纪律、忠告、察觉等具有个性化的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学生。教育内容上,美国体现了地方分权的管理模式特色,各州大中小学制定的教育内容都更具个性,更加丰富多样、细致实用、比较具体。

我国是倡导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国家,自古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上更强调整体价值,在其伦理思想体系中,重视整体的要求多于重视个体的发展,要求个人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和社会价值。反映在网络伦理教育中,要求网民始终要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目标比较宏大。

2.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

网络伦理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至今有70多年的历史。从伦理理论基础看,美国社会伦理理论流派众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伦理理论。1971年罗尔斯发表了《正义论》,重开西方现代规范伦理学探究新风。他围绕正义这一核心范畴,提出了正义伦理学的两个基本原则:个人自由和人人平等的“自由原则”;机会均等和惠顾最少数不利者的“差异原则”。[4]二是以麦金太尔为代表的共同体主义伦理理论。麦金太尔以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批评新自由主义伦理学没有找到建立正义伦理的内在德性基础,因而使正义伦理失去了道德主体的依托。他认同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人是异化的、片面”的人的观点,认为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为外物所奴役,只知道机械服从外在的道德规范,而内心缺乏一个完整的自我,必须的美德资源,因此他提出“美德伦理”。三是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交谈伦理理论。他将新自由主义伦理学的正当性规范伦理与共同体主义伦理学的共同善德性伦理主张结合起来,主张立足于交往行动的社会实践基础,建立一种能够用“理想语言”进行“对话”、“交谈”的“理想的言谈境况”或“伦理情景”,达到相互的对话、理解和认同,最终形成一种可普遍化的伦理规范体系。

美国各派理论的争鸣深刻反映了美国社会多元价值与道德观念,尽管各派理论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但各派理论之间相互批判、吸收、交流,使其理论正在朝着整合的方向发展。

我国伦理理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中国传统儒、道、墨、法等伦理理论。我国古代社会非常注重道德教育在治理国家、维持社会秩序、规范国民行为中的作用,如儒家倡导“仁爱”、“诚信”;墨家倡导“兼爱”、“尚贤”、“节用”;道家倡导“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倡导“废私立公” 等。中国传统伦理注重个体心性美德和理想人格信仰规范,如自省、慎独精神的培养,这对于今天构建网络伦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马克思主义伦理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产物。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产生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利益上的矛盾或冲突,为解决这些矛盾或冲突,调节社会关系,就逐渐产生了一些行为准则和观念,这就是道德。道德归根到底是人们物质生产和交换关系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伦理理论是在批判借鉴黑格尔、费尔巴哈等西方哲学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历史唯物哲学的伦理观点,具有科学性。

尽管我国有着深厚的伦理理论基础,但对其开掘还不够,网络伦理理论还停留在对国外网络伦理理论的认识和发掘阶段,还没有与我国深厚的传统伦理、马克思伦理及我国信息化进程的现状结合,因此也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体系。

3.实践的途径与方法不同

从教育途径看,除了课堂教育以外,美国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网络伦理教育:如以地区大学为中心,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网络伦理教育;如马里兰州大学设置了“网络伦理”项目,主要目的是对学校和社区进行伦理和法律教育,教育的对象包括各系教员、管理和工作人员、政府工作人员、非盈利组织的成员及社区居民等。同时,以图书馆为资源中心开展网络伦理教育,如詹金法律图书馆面向大众开设了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的网络伦理课程。在教育方法上,美国反对灌输,强调隐性、生活化方式,通过讨论法、呈现情景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式进行渗透。

我国网络伦理教育由于起步较晚,网络伦理教育从途径和方法来看还相对比较单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学网络伦理教育主要以信息技术课来进行,其他途径,如与道德教育、语文、数学、计算机等课程的结合还有待加强;二是主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网络伦理主题教育。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四所著名高校的学生会向全国大学生发出了“大学生做文明网民”的倡议,高校发放并张贴5000张海报等;三是仅有少数高校开设了“计算机伦理与法律”、“网络道德”课程,多数高校没有明确这部分教育内容应如何发展和建设。从教育方法上看,我国网络伦理教育以显性教育为主,内容相对宽泛,缺乏针对性,网络伦理教育的形式单一、呆板,教育有效性差。对于网络伦理教育的基本内容、实践途径、教育方法,尚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操作性强的理论指导。

三、经验启示及加强网络伦理教育的建议

1.立足民族,借鉴国外,加强理论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研究

通过中美网络伦理理论的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理论研究更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无论是规范伦理还是美德伦理等都是在分析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提出原理主张,而且通过不断地争论、交流、探讨,正在朝向整合的方向发展,理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我国网络伦理理论从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看,与美国相比还有差距,尤其在理论的针对性、现实性、实用性研究方面明显不足。在网络伦理教育的研究中还没有超越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高度。鉴于上述情况,一些国内研究者对于美国的理论采取全盘接受与认可的态度,想直接将美国的网络伦理教育嫁接到中国,也是不妥当的。只有立足国内,充分从本土民族文化中挖掘有利于网络伦理生成的合理因素,同时批判地吸收借鉴美国的经验与教训,针对实际问题,加强理论研究与现实的结合,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伦理教育发展之路。

2.加强学校网络伦理教育,不断拓宽教育渠道与方法

网络上的伦理问题几乎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同步发展起来。及早研究这些问题以便人们在这些问题刚有所表现时就加以重视,这是保证未来电子信息网络朝健康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之一。而学校作为网络道德与文明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场所,应当充分重视信息社会网络伦理道德素质的培养。网络伦理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应当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培养,体现教育的系统性、连贯性。不仅在信息技术课上加强伦理规范的教育,同时,在德育课中也要将网络伦理道德作为正式内容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通过多学科不同角度的渗透,达到学生对网络正确而理性使用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方法上,应当由关注知识传递向关注主体学习过程转变,改变过去单纯以教师为主体的显性教育过程,不断探索、增加有效的教育方法,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采取引导、渗透的方法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评价、选择的能力。

3.重视图书馆、网站等社会资源的开发,提升全民信息素养和网络伦理道德素质

应当立足大学,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社会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开发网络伦理教育的课件,实现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能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合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同时,利用网站、社会图书馆等资源,通过培训、网上教育等多种途径,实现信息素质和网络伦理道德素质的普及性教育,引导网民能理性地利用网络。此外,对于技术使用和设计者也要加强网络伦理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在设计时能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或者在发现此类问题时及时弥补,从而大大减轻网络功能异化造成的负面影响。

4.重视网络伦理课程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提升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

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培养学生信息甄别、分析、判断能力是今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形成自身竞争能力、适应社会生活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对待互联网,学校与家庭教育应当采取审慎的方式,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上网现象,实现学校与家庭的互补。以立足培养学生信息综合能力为目标,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充分尊重学生在网上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其掌握正确的使用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其能理性运用精神力量生活。

体育伦理论文篇(4)

一、引言

当代中国的体育事业正在以迅猛的趋势向前发展。然而,由于国际国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领域也滋生了一系列不道德的现象,并在不断地蔓延。在这种情况下,适应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立足于当今我国体育的现实,遵循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有机结合的原则,建构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教育已成为理论界的一项伟大使命。

体育伦理教育是指以体育(指身体活动)为中心所形成的各种伦理关系以及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伦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体育伦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要素的视角来看,它是体育伦理意识、体育伦理关系和体育伦理活动的有机统一;从体育伦理教育主体层次的视角来看,它可以划分宏观体育伦理教育、中观体育伦理教育和微观体育伦理教育三个层面。体育伦理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学生与激励学生等方面。

二、中外体育伦理教育发展史考

在西方,早期的体育伦理从属于体育哲学。“然而,早期的体育哲学研究与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和美学、伦理学等结合在一起,其本身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体育哲学的知识体系中,体育伦理主要属于价值论形态知识,包括:体育的伦理论述与形而上学论述的关系;体育的特殊精神功能在于工作差异背景下的体育道德形态;在体育中人类基因辅助的道德含意;以及体育中的公平公正等。这种情况使得西方的体育伦理既关注基础理论的探讨与建构,又特别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与批判,以应用促进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当代西方体育伦理的研究一方面使得自己具备了独立的形态,形成了独立的学科而进入专业院校课堂;另一方面,又反过来使得自己可以以独立学科的姿态,突破对自我的反思,与体育美学、体育法学、体育管理学、体育营销与市场学以及生物与技术运用等学科领域的体育现实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了体育伦理研究的视野,增强了成果应用之针对性与实际价值。实际上,当代国际体育已不是相对独立的具体活动形态,而是一种综合性文化,需要体育伦理融入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当中。

中国,作为一个德治传统国家,在古代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体育伦理文化。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主要是以“武德”和养生文化的形式进行表达的,“身心并育,道德先行”,“武”会友,“礼”“让”为要,“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这些体育伦理思想散见于历史上各类著述之中,中国人在认识自然及人类生命时,从来就没有把天单独、唯一地视为人类生命的生存本体,他们在“天地者,生之本也”,“始生也者,天也”的观念背后,还涌动着“养成之者,人也”的生命保存和发展意识。因此,传统体育既讲究“顺天”,又提倡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改造身心,求得身心和谐统一的发展。由此可见,中国传统体育总体上站到了生命哲学的高度同时把握了人的本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并将二者相互贯通,显示出中国生命哲学的博大精深。

三、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功能

体育本身就蕴涵着教育与激励。体育的娱乐性、教育性、规则性和竞争性或挑战性等本质属性决定着体育具有教育与激励功能。为学校所设计的体育具有最为明确的教育与激励性,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德育常常是通过“必修”体育表现和发挥功能,青少年的伦理意识常常因为体育活动与游戏而启蒙,体育伦理关系常常因为体育活动而巩固,体育伦理道德习惯因活动而得以内化;为社会所设计的体育以一种相对自然的方式教育和激励着社会大众,其社会文化环境性的作用极其具有亲和力,人类文明社会常常将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和体育道德相互融合,潜移默化地熏陶着社会大众,社会体育中所表现的伦理道德常常就是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体育伦理成为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为“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运动等所设计的体育及体育伦理,常常是以“竞争”和“榜样”的力量发挥着教育与激励功能。

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功能是在体育实践中得以发挥的,它既是理想而又立足于现实,最易为人们所乐于接受;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功能的发挥也是在多种激烈的冲突与挑战下进行的,它常常使得活动者的人性本来面目大白于天下,“应当”与“不应当”都得到了及时的反馈;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有明确的内容和方向,它既以理想的“应当”为参照,又与现实的“榜样”(包括对手)相比较,个人和团体的伦理道德修养水平以及境界的高下优劣之分,一目了然。由于现代体育活动的广泛性及其影响的深远性,体育伦理教育的激励功能发挥作用的范围非常之广,影响也非常深远。从个人的角度看,体育永远是个人精神风尚展示的最佳场所;从民族国家来看,体育与民族的命运,民族的解放和民族的振兴有着天然血肉般的联系,体育的精神风尚就是民族国家精神风尚的优秀代表和最佳伦理道德教育与激励资源;从全人类来看,体育伦理文化精神已逐渐演化成为一种世界的伦理精神,在当代世界,我们谈“全球伦理”而不涉及体育伦理,其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

四、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教育建构的意义

经过多年发展,当代中国体育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我国有关体育教育的研究在不断加强,逐渐深入到体育的各个方面,如体制与机制、伦理与法制、教育与训练、经营与管理、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结构与功能特征、市场培育与可持续发展等。从纵向发展来看,毋庸置疑,我国体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然而,从横向上看,我国体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质量与速度等要求相对照,依然存在较大落差;与国际先进的当代体育文化相比,多方差距十分明显。这种差距不仅证实了我国现代体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毫无选择地被置于大社会中,与其他领域一样艰难地发生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且它逻辑地反映着体育人文研究的相对滞后。因此,处在建设与发展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体育与社会主义市场规范相互契合之问题尤其不能脱离我们研究的视阈。“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教育的建构”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国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个引人注目的理念,既考虑周全,又意蕴深远。然而,它们既未得到完整深刻之阐述,也没有得到具体完整之落实。本文就当代中国体育伦理(结合法律)建构进行研究,旨在既探求中国体育良性发展之道,又发掘和展现其深远意义。具体说来,其意义可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建立完整的体育规范体系。以往我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体育科技领域,较少涉及体育伦理和法制规范。而社会主义体育市场的良性发展,首先必须树立市场主体的规范意识,并把它同现代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宏观管理以及现代的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将其转化为一种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只有科技、法制与伦理三位一体协同建构,才能形成完整而良性运行的体育体系。

第二,有助于对体育文化的扬弃。市场经济既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运行方式,也是人类一种能动的活动方式。因此,为了保证中国体育规范化发展,我们必须在研究和借鉴西方行之有效之市场方法的同时,努力学习唯物辩证法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成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理性精神。由此可见,中国体育规范化过程,必然是我们对中外体育文化的扬弃过程,尤其是一种中西融合基础上的体育伦理与法制文化创新过程。

第三,有助于对社会主义体育市场发展进行合理的理论解析与辩护。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未完全建立起来,新旧体制的摩擦仍很严重,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和矛盾,往往容易错误地归结到市场经济之上。体育伦理与法制规范化发展之理论与实践的相对贫乏,一时又难以做出透彻解析并进行有力辩护,这势必要影响到体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民的信念与决心。对当代我国体育伦理之研究与合理建构,其目的就在于对我国体育市场的合理性进行理论的解析与辩护,为其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体育伦理论文篇(5)

一、教育技术伦理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_)教育技术伦理的涵义教育技术与伦理的联姻促成了“教育技术伦理”这一概念的形成。“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合成名词,其概念由来已久,内涵与外延不断发生变化。依据美国技术哲学之父、教育哲学家杜威对技术的观点,本文认为,教育技术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使用工具、装备及教学技巧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设备等物化部分的使用技巧和教学系统设计等理念成分的科学方法。“伦理”的含义有多种。一般来讲,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以及指导行为的道德观念。

 

伦理与教育技术的关系表现为技术伦理、教育伦理制约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推动技术伦理、教育伦理的更新两个方面。因此,教育技术伦理至少有两层含义。第_,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关怀,是关于技术的教育伦理,主要关注教育技术所引发的教育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第二,它是从技术的视角对教育的关照,是关于教育的技术伦理,从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出发,关注技术带给教育以及教育伦理的影响。

 

可见,教育技术伦理不仅是基于伦理学的视角对教育媒体使用和教学系统设计中存在问题进行伦理策略上的人文关怀,而且是从教育媒体等技术的物化层面对教育的伦理内涵的补充与拓展,进而从技术的角度提升教育的道德境界。

 

(二)教育技术伦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技术伦理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教育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经查阅从1967年至2012年间美国ERIC数据库和中国CNKI数据库中关于教育技术伦理的文献发现,国外教育技术伦理研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如美国于1970年专门成立AECT行业道德委员会,制订了教育传播技术的行业道德准则,建有处理行业道德问题的专门程序。1994年的研究在数量上可谓史上最多。回溯教育技术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教育技术定义的修改密切相关。当时正值美国AECT定义教育技术之时,可见当时人们已经从伦理的角度讨论教育技术的内涵。直到2004年AECT修订了教育技术定义,对教育技术实践提出了伦理要求。从此,在AECT的引导下,教育技术伦理研究一直是国外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之_。而我国对此的研究虽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然数量一直不多,2005年以后才逐渐与国外研究趋势相一致,如借鉴美国AECT对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经验[1]、阐明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2]等。可以说,我国关于教育技术伦理的研究是在AECT的影响下才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于2011年在期刊载文中达到新高。

 

从内容上看,大部分研究偏重于对教育技术领域具体伦理问题的一般性策略探讨,如关注在线教育中的学术不端行为[3]、调查学校教育技术实践中道德失范问题[4]、将道德教育内容整合到现有的核心课程以提高教学的道德水平[5]、通过开发新系统来抵制数字盗版问题[6]等,主要内容涉及教师职业伦理、行业道德标准、教育技术道德实践等多学科领域。一些研究者受伦理学的激情驱使,急于构建教育技术应用的规范体系而忽视了对教育技术本真的追思,未对教育技术的伦理关系、伦理边界进行界定,对伦理原则的讨论也未能形成普遍性的共识。从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实证方法,但也存在“断言多于论证”和“偏重数据”的现象。很多适宜进行理性分析的问题却被量化,忽视了伦理的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殊不知,对教育技术进行伦理道德层面现象的考察,不仅仅属于事实的经验判断,更大程度上是一种难以用数据测量的价值评判。

 

总之,目前对教育技术伦理方面的研究力度相对较小,存在研究内容宽泛、边界模糊、方法单一等显著问题。究其原因,主要由于人们对教育技术伦理的理解与认识缺少一定的价值归属。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离不开具体伦理学思想中哲学思维的支撑,一旦缺失了特定的伦理学理论的指引,对教育技术的伦理关照必将是不完整的。同时,研究方法的单一化也反映出伦理策略研究的不足。教育技术领域中伦理难题的应对不应局限于_般意义上的技术策略,还需要从伦理学理论中寻求伦理策略与途径,真正获得伦理意义的人文关怀。另外,一些研究仅从应用伦理学或技术伦理学的大视角下笼统审察教育技术伦理问题,忽略了某些伦理思想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事实上,任何一种具体的伦理思想都有其优缺点。若仅对普遍意义上的伦理学理论不加选择地通盘借鉴,抓不到具体的伦理精髓,必将造成研究内容及方法的模糊不清。

 

可见,教育技术伦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具体伦理思想的指导,阻碍了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的深入开展。只有汲取多种伦理思想中的相关成分,才能找到合适的伦理关怀的视角与依据。所以,基于多维伦理视角对教育技术进行考察,从教育伦理、技术伦理等理论派别中汲取养料,不仅有助于促进人们对教育技术伦理的认识并明确研究的内容和边界,也对教育技术伦理策略的理解与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的理论视角

 

伦理研究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对中国教育技术的考察需从全球化视野出发,立足我国教育实践的现实环境,诉求于具体的伦理思想,避免理论来源的大而空。结合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现状,本文认为,中国技术伦理思想与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的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具体表现,同时,以此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伦理理论的发展也是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伦理、我国传统技术伦理、马克思技术伦理和现代责任伦理等思想来源是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的基本理论视角。

 

(—)教育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教育伦理学主要研究教育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问题,并将教育中的_切道德现象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具体的教育现象进行人文关怀,以省察和规范教育的合理性及价值。教育伦理学中关于教育伦理内涵、教育伦理关系、教学伦理特性等的论述,为理解教育技术伦理内涵、教育技术的伦理关系以及教育技术的教学伦理特性等内容提供了基本思路。

 

首先,教育技术伦理具有关涉人之成长的伦理价值。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的子系统,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活动,也是培育德性的过程。关注人的未来发展、关怀人的生命、关注社会发展,是教育技术伦理价值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技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次,师生关系是教育技术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人伦关系。教育中的人伦关系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主要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管理者、教师与社会等关系。其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中人伦关系的最突出表现。教育技术领域亦然。教师通过应用具体的教育技术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教育技术之伦理价值的体现。

 

最后,促进教学是教育技术最重要的伦理任务。作为教育技术重要的实践领域,教学过程需要可操作性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符合新型伦理精神的师生关系、教育公平和责任感等道德因素,同时也难以脱离技术的支持。因此,教育技术伦理的主要任务是以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关注教学中人际交往行为,揭示技术在教学活动中所发挥作用的善恶,明确技术的伦理规范,确保技术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中国传统技术伦理思想为立足我国教育实际来分析教育技术伦理现实提供了理论依据,突出表现在以道驭技、以人为本、经世致用等观念上。

 

以道驭技的观念体现了技术的“物化”与德行的“人性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教育技术与伦理的关系问题。只有教育技术负载了社会文化及伦理规范的良知与善性时,才能摆脱道德滑落的尴尬。用“道”来规范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是阻碍和限制,而是要达到在允许其有最大发展的前提下使其副作用减到最低。

 

以人为本的观念突显了人的重要性。人们本能地反对技术活动中的各种有违人性的行为。一旦技术违背了人的内心追求,就会遭到抵触与拒绝。教育技术的发展在目的上应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强调“人化的教育技术”的特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关注技术场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重视师生的发展。

 

重于应用、学以致行的特点,是中国传统技术“经世致用”的表现,具体表现为重视实践价值、勇于创新、致力改善实际效果、服务社会等伦理特征。在当今社会,教育技术的经世致用就是关注教育技术的实践价值,勇于创新并注重将技术成果服务于教育。只有创造性地应用,才能防止教育技术流于形式、浮在表面。

 

(三)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是在技术意义上把事实和价值的整体关系还以本来的现实面目,是一种对传统规范伦理学的积极超越与综合创新。[8]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中关于技术中介、技术异化等思想对于教育技术伦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技术中介论:解答教育技术的休谟难题。研究伦理问题必然涉及事实判断和道德判断的关系这_休谟难题。事实判断与道德判断分属于理性和情感两个领域,二者不可通融,即通过“是”不可推断出“应该”。马克思认为,技术在道德判断与事实判断的统_过程中具有媒介作用,通过技术将事实判断和道德判断统一起来,从而解答了这一休谟难题。[9]教育技术实践活动相互关联的各个部分,包含了事实判断和道德判断。人通过技术与教育发生关联,从而使教育技术负载了道德评价,沟通了教育技术中“是”与“应该”的判断,为教育领域中“凡是技术上能够做的事情就应该做”的问题提供了应对策略。

 

(2)技术异化论:批判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异化。教育技术领域中出现的技术反作用于人而影响其教学效果的现象是技术异化教育的表现。教育异化根源于技术主体的矛盾本性。马克思的技术异化论对分析教育技术过程中的技术对人的异化、对教育的技术垄断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引导教育中技术规范的形成。

 

(3)技术伦理观:重视教育技术的伦理价值。技术负荷正价值与负价值,二者统一于技术伦理。[10]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负面价值不断堆积,技术的伦理价值体系得不到强化与重视,人们开始对“通过技术来追求最大的效益”等命题产生怀疑。只有技术与社会伦理体系良性互动,才是技术伦理应该关注的目标。教育技术的正面价值与负面价值同时显现时,不仅应该关注技术为教育带来的高效率与好效果,还应关注技术对于教育伦理、社会伦理等价值体系的影响,尽可能地促进技术与教育的和谐发展。

 

(四)当代责任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教育技术的良性发展呼吁担当、义务等责任意识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教育技术的内在精神需求。谁负责、对谁负责、负哪些责、如何负责等思想为教育技术伦理研究提供了责任的视角。

 

根据人员身份或角色的不同,教育技术责任主体主要有三类: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专门从事教育技术设计、开发、管理、应用、评价的技术人员)、教育工作者(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包括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行政人员等)、学习者(主动及被动应用教育技术进行学习的人员,主要是学生群体)。教育技术责任主体的确定,回答了面对伦理难题“谁负责”的问题。

 

不同的责任主体对应不同的责任对象。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责任对象主要是使用教育技术的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对象主要是学习者。责任内容即责任主体应当承担哪些责任。比如,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责任主要表现为推进教育技术的体制改革、完善行业的自律机制、规范从业人员道德行为、保证政策方针在价值层面上的人文关怀、关注教育技术带给社会的影响等。责任对象及责任内容解答了教育技术伦理责任中“对谁负责”和“负哪些责”的问题。

 

教育技术领域的责任如何实现呢?就目前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让公众参与到技术活动相关决策的制定过程中,预防技术专家统治论,是_条可供参考的教育技术责任实现路径。比如,在教育技术的开发项目立项和决策之前,召开有专家和公众参与的“听证会”,让公众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发挥对技术人员及政府的监督,协助进行技术决策。另外,建立相应的制度与机构也是责任实现的重要手段。[11]教育技术对教育活动负责,必然离不开相应机构与制度的约束与保证,如教育技术伦理委员会等。这些机构一方面传授了技术责任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承担整个行业的责任,对于加强教育技术各种主体的道德素养和职业规范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技术中介论、追求教育至善、强调责任等伦理思想,为教育技术伦理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视角与依据。教育伦理思想巩固了教育技术的传授知识和培养德行并存的价值诉求,强化了教育技术在协调师生关系和提高教学交往质量上的伦理使命;技术伦理启示教育技术以“以道驭技”为基本理念,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归宿,以“经世致用”为突出特点,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角度理解教育异化、教育技术的伦理价值,并从责任伦理的视角促使教育技术主体为其活动负责。这些具体的伦理思想拓宽了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的思路,同时也界定了该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的内容边界

 

以上伦理思想启示教育技术应加强教育技术伦理内涵、教育技术行业伦理规范、教育技术实践中伦理问题等内容的研究,为教育技术伦理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研究边界。

 

(—)教育技术伦理内涵:亟待解决之要

 

教育技术伦理内涵的确定,有利于凸显教育技术伦理的本质及其研究内容与方向。中国传统技术伦理思想和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从技术与伦理的关系层面为教育技术伦理的内涵确定指明了方向。而作为一个学科,教育技术的目的、过程与结果等微观层面也需要伦理学的人文关照。

 

从技术与伦理的关系层面来看,教育技术伦理可以分解为教育技术与教育伦理的关系、教育技术与技术伦理的关系。教育技术与教育伦理都是构成教育基本要素的重要内容,前者是确保教育活动的物质力量,后者是维系教育活动的精神因素。教育技术作为_种物质力量对教育伦理具有着重要影响,而作为意识形态的教育伦理对教育技术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人们道德观念的更新,也拓展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领域;而教育伦理对于教育技术的规约与引导,促进了教育技术学的良性发展。同理,技术伦理一方面约束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技术伦理的发展提供了实践支持。在当今技术理性受到多方面质疑的时代,教育技术与教育伦理、技术伦理的关系愈加凸显。本文认为,教育技术与伦理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三类:教育技术与伦理排斥论、教育技术与伦理无涉论、教育技术与伦理相互依存论。

 

教育技术与伦理排斥论是一种将技术与伦理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它把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教育活动的不断渗入看作是道德堕落的表现。教育技术仅仅是教学能力不足的人谋求生计的手段,技术带给教育的不是美好、友爱和善,而是懒惰、应付和丑恶。这种主张放弃教育技术而回归自然的教育状态的观点,是极为悲观的,尽管在警示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上具有积极作用,但其拒斥教育技术的态度和做法,在当前信息技术时代是行不通的。

 

教育技术与伦理无涉论认为教育技术无所谓好坏,可以被用来服务于任何目的。对教育技术的道德判断是其作用于社会目的之后才被提出。教育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等问题不是教育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是取决于人用它来做什么。因而,教育技术行为的目的总是存在于教育之外,没有义务去考虑行为的后果。这种观点几乎完全排除了教育技术主体的社会责任,认为只要技术上能够实现的目标就应该去实践,而不必顾虑实现这一目标是否应该。

 

教育技术与伦理相互依存论认为教育技术负荷价值,是伦理、政治与文化价值的体现,游移在善恶之间。该观点认为,教育技术是社会利益和文化价值倾向所建构的产物,应强调教育技术主体在支配和控制方面的主体性地位和责任。教育技术工作者有时会成为技术的受害者,为了防范和减弱技术的负面效应,就需要对教育技术进行_定的约束。这种约束要体现在技术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整个系统过程之中。教育技术具有何种伦理价值,以及各种教育技术行为的道德标准和伦理秩序如何,均属于教育技术伦理的内涵。

 

除此之外,内含于教育技术本质中的以人为本、责任、公平等伦理向度在教育技术的目标、过程、结果等环节中如何发挥出来,也是教育技术伦理内涵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从而实现动机“善”、过程“善”和教育效果“善”的统一。如,在目标上,应体现教育性(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以尊重学生为根本目标,以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改革等社会责任为目标)、规范性(以遵守公民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技术应用的法律法规等法权伦理、德才规范、教学规范为目标)、责任性(强化教育技术对受教育者、社会等担负起责任为目标)等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应保证在教学媒体的选择、师生关系的协调、教学内容的呈现等方面得到伦理的规约;在结果上使用规范伦理学的相关伦理方法进行评价,将目的论、义务论、美德论三种理论综合起来,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统_。

 

(二)教育技术行业伦理规范:学科发展之需

 

责任伦理思想指导人们将教育技术的价值实现转化为教育技术主体的责任。教育是_个体现责任意识、弘扬责任理念、培养责任个体的实践活动。教育技术负荷这_责任特征,理应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技术手段,体现作为教育实体和伦理实体的内在规定性。而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尚未对行业责任标准、职业伦理规范、个体道德要求进行详尽的论证,缺少责任与规范的熏陶与引导,淡化了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规范特征。因此,为促进学科发展,教育技术的行业责任标准、职业伦理规范、个体道德要求是教育技术伦理需要应对的重要研究领域。

 

1.教育技术行业责任标准

 

作为_个行业领域,教育技术是_个伦理型共同体,应该设有专门的责任组织机构。该组织机构应该对教育技术设计人员、开发人员、管理人员、应用人员、评价人员进行责任划分,提出具体的责任要求。比如,对教师、管理者等教育技术应用的责任主体提出诸如承担起教育技术的选择过失、关爱学生等要求,促使其担负起对学生、社会、国家等责任,从而感染学生形成道德责任感。

 

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12]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从公平利用、健康使用、有效应用、规范行为等四个方面规定了教师的社会职责,具体如“努力使不同性别、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上享有均等的机会”、“促进学生正确地使用学习资源,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使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能向学生示范并传授与技术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然而,责任标准还有待细化,同时,责任实现的方法也应有所涉及。

 

2.教育技术职业伦理规范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教师在教育技术实践中的能力与标准进行了规约。但是,该规约没有着重从伦理规范的角度给予系统的指导。规范伦理学作为西方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形式,一直以人的义务及价值合理性为研究重心,旨在说明人们的行为本身应遵循何种道德标准以达到“善”的要求,为教育技术职业规范的制定提供了指导。

 

教育技术职业规范在特定时期是相对稳定的,但又并非永恒不变的。根据职业规范的内容不同,可将教育技术职业规范界定为“法权伦理”规范。法权和伦理是教育技术职业规范的整体要求,既包括法权规范,又包括伦理规范。教育技术的法权规范是_种制度性的公共活动领域的规范,除了社会法律的强制性规范外,还有为教育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所必需的学校纪律、各种教育体制、教学秩序等一系列规范。而伦理规范通常是由责任和义务构成,是_种具有内在制约力量的规范体系。教育技术的伦理规范是教育技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规范,本质上属于一种自律道德的范畴。在教育技术活动中,法权规范和伦理规范共同构成教育技术的职业规范体系。因此,教育技术行业人员应该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技术应用的法律法规、学校纪律等制度性规范,践行教育技术的伦理使命,促进教育技术领域人伦关系的和谐,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性人才而努力。

 

3.教育技术主体的道德素养

 

教育技术目标的达成依赖于设计者、开发者、应用者、管理者、评价者等主体的技术实践,尤其是教育技术工作人员和教师的教学实践。道德素养能够帮助教育技术主体寻求驾驭科学技术的精神力量,辨别与应对由技术引发的反道德现象,从而抵制道德失范并促使教育技术实践在合乎伦理的轨道上发展。因此,教育技术主体的道德素养尤为重要。在当前技术理性压抑价值理性的去道德化倾向下,人的道德素养不断受到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的侵染,如何强化教育技术主体的道德素养成为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要唤起教育技术主体的道德意识并加强其道德素养,道德教育不可或缺。道德教育有助于人们反思技术应用理念的合理性、技术操作规范的道德性,引导人们认识教育技术的先进性及其所代表的文明与进步,警醒人们注意技术依赖带给教育的危险。因此,借助道德教育的方式对教育技术主体进行技术伦理、信息素养等方面的教育,能够提高其道德素养。

 

(三)教育技术伦理现实问题:存在意义之基

 

体育伦理论文篇(6)

1.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

2.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

3.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的“问题轨迹”及其精神形态

4.《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5.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探究

6.伦理道德,因何期待“精神哲学”

7.改革开放三十年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问题研究述论

8.旅游伦理道德判断与结构性分析

9.科技伦理道德论析

10.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

11.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2.多重价值的融合与冲突——新闻伦理道德失范原因的深层阐释

13.中小企业伦理道德体系建设——基于儒学伦理分析

14.伦理道德,何种精神哲学形态?何种“中国气派”?

15.中国伦理道德发展与大众意识形态领域的“中国问题”与“中国战略”

16.网络时代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考

17.科技与伦理道德冲突的四种类型 

18.论青少年生命伦理道德教育之必要性

19.乔治·艾略特伦理道德观的艺术表现

20.后奥运时代下对体育伦理道德发展的研究

21.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问题探索

22.伦理道德的中国精神哲学范式与中国话语

2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

24.“伦理”—“道德”的历史哲学形态

25.伦理道德,为何“精神”?

26.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

27.乡规民约与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

28.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变

29.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

30.新时期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探析

31.会通与更新:基督宗教伦理道德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关系

32.价值定位: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前提思考

33.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公务员伦理道德建设

34.伦理道德与美国外交——兼论伦理道德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35.何谓“父亲”?为什么要反对“父亲”?

36.企业伦理视角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障碍与路径探讨

37.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意义的调查分析

38.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

39.医学期刊编辑与伦理道德应对

40.论菲利普·罗斯小说的伦理道德指向

41.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历史演变

42.从谚语看维吾尔族的伦理道德观

43.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影响与疏解

44.关于新时期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探讨

45.关于信息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

46.中国金融稳定的实现:金融伦理道德的实验分析

47.论教育制度的伦理道德之维

48.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

49.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对现代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

50.浙江省中小企业伦理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51.药害事件引发的伦理道德教育

52.文化自信心与中华优秀伦理道德教育

5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近代民俗中的嬗变

54.伦理道德的西方精神哲学范式

55.试论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思想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56.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教育的法治化思考

57.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阅微草堂笔记》的家庭伦理道德观

58.运用伦理道德理念进行护理管理的研究

59.伊迪丝·华顿伦理道德观的“相对论”——小说《元旦》的伦理道德思想研究

60.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代青年德育的启示

61.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探析

62.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思考

63.网络社会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探究

64.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道德的构建探析

65.论网络出版的伦理道德问题

66.浅议新闻摄影图片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67.试论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

68.试论和谐社会中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意蕴

69.儒教与基督教对中西方社会伦理道德之影响研究

70.我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71.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72.食品加工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对策研究

73.原罪与赎罪——纪录片拍摄中的伦理道德

74.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探析

75.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的现状与构建途径——基于武汉高校的调查

76.护生伦理道德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

77.论佛教伦理道德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78.论清末民初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型与重构

79.中国伦理道德传统述要

80.论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特征及其对现代体育道德重建的价值

81.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

82.伦理实体的诸形态及其内在的伦理—道德悖论

83.网络社会伦理道德的特征

84.旅游伦理道德建设探析

85.浅议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伦理道德之区别

86.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

87.伦理道德:现代科学人才观的应有之义

88.浅谈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89.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探讨

90.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危机及原因探究

9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转型与重构

92.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伦理道德教育

93.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94.太平天国的家庭伦理道德

95.论伊斯兰伦理道德的社会应用

96.关于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地位的再认识

97.论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

体育伦理论文篇(7)

【关键词】

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途径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不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单纯影响,其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发生巨大、深刻变化。同时,受到社会不同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大学生伦理道德及价值观念的形成日趋层次化、多元化,对高校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形成一定制约。高校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问题十分严重,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健康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高校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迫在眉睫,显得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伦理道德的内涵及理论

所谓的伦理道德,即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需遵循和坚持的道德依据和标准规范。伦理道德能够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涉及到人们思想、行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受到历史文化、自然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宗教、兴趣爱好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导致伦理道德的具体内涵和特征有所不同。古往今来,国内外领导人均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的形成,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思想家、哲学家马克思曾经指出:要坚持爱国主义、塑造民族精神、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为实现共产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同志所提出的“八荣八耻”,均对人们所坚持的原则和遵循的伦理道德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些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理念明确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和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必须重视伦理道德、提高综合素养。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前提和保障,社会存在作为社会意识的根源和表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特征较为突出,对社会存在的作用表现为反方向。同时,对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二者之间的潜在关系、形成要素、发展规律、基础作用、社会地位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探析[1];二是灌输理论。社会意识能够以某种固然形态表现在教育者身上,以灌输的方式让教育者理解和掌握。也就是说,伦理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科学、有效的灌输之上;三是内化理论。教育工作者通过帮助受教育主体建立政治、思想、道德理念,在不断学习和理解过程中,逐步达到提升自我、形成自我个体意识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学习和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要完全相信所谓的思想政治、伦理道德基本规范、具体要求,并且能够自觉、自愿以其为思想、道德准绳,严以律己、恪尽职守,最终完整体现出伦理道德的本质。由此可以看出,伦理道德的三种基本理论,不仅对伦理道德存在依据进行了明确阐述,而且对伦理道德的内外部特征进行了系统完善,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推进,共同形成伦理道德的理论体系。

二、大学生伦理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大学生伦理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部分大学生未形成正确的道德理想信念,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所偏差,尚未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缺乏国家、集体主义维护思想和社会责任感、荣誉感,时刻以个人利益为核心。比如:某些大学生为了获得充足的学习时间,不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班级所组织的集体活动;某些大学生为了在同学之间建立起良好口碑,为了毕业之后找到好工作,有意申请入党,在入党之前积极、热情服务同学,入党之后却一改之前的作风,失去服务同学的热情;某些大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活费,编造证据,骗取学校奖学金、助学金;某些大学生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盲目跟风、欺骗学校和家长,采取各种坑蒙拐骗的方法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2]。其次,部分大学生存在弄虚作假、不诚实、不守信等行为。具体表现为:一些大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专心听讲、不认真思考,在考试过程中抄袭、作弊;有些大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有些大学生简历制作过程中,弄虚作假,欺骗用人单位,不诚实、不守信等问题较为突出,甚至某些同学以创业为理由,骗取国家创业金。这一系列不实、不信行为给高校大学生伦理教育产生巨大不利影响。第三,部分大学生没有丝毫社会公德心,为虎作伥、为所欲为、自以为是、素质低下、不注意公共场所自身形象。具体表现为:一些大学生不文明、不道德问题较为突出,公共场所乱涂乱画、随地吐痰、言行举止不文明;部分学生在购物、买车票等过程中,随意插队;部分学生在公共场所不注意自身行为言论,男女之间行为不雅,大谈阔论他人缺点,社会责任心、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

(二)大学生伦理道德的问题成因

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伦理道德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能够得知,造成大学生伦理道德素质低下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忽视传统道德教育工作。首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已经形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受到巨大冲击,新的伦理道德体系逐步形成,而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观念依然停留在传统时期,依然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特殊的过程[3]。其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西方文化思潮的相继涌入,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一定影响,特别是西方一些腐朽伦理道德思想混入其中,给我国高校大学生伦理道德、思想文化修养等产生负面、不利影响。总而言之,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和大学生伦理道德体系形成的因素有很多,要求高校全面重视大学生伦理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伦理道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将作为我国高校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三、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示范机制,发挥带头模范作用

高校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及时发现、挖掘潜力股、品学兼优的大学生,通过塑造带头、典范和榜样形象,引导和激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并以此为标准,在学生当中树立标杆。同时,高校要加大好人好事、先进典范宣传教育和推广普及力度,通过评选、展示等方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好人好事、优秀事迹的宣传,在师生队伍中创造良好的伦理道德风尚环境,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提供重要保障[4]。

(二)创新伦理道德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重点以理论阐述、单一说教、空洞灌输等方法为主,基本上以教材大纲、课程内容为核心,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社会形势发展。这种传统、单一、陈旧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时展和新时期伦理道德教育所需,必须加以改进和创新,改变传统简单、空洞的说教教育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核心、以教学内容为目标,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模式一方面要满足学生心理预期需求,另一方面要满足时展所需。与此同时,要拓宽教育途径,充分发挥校内其他组织协同作用,共同参与大学生伦理道德系统、全面化教育工作。

(三)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普及,网络建设迫在眉睫,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运用到网络知识,尤其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当中,需要用到一些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素材,以此来体现出伦理道德教育的直观性、生动性和真实性。与此同时,高校要借助网络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和设计红色网站,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自觉抵御网络不良风气的精神,在网络资源利用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文化水平和伦理道德素养。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获得真理的关键渠道。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使课本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得以升华。因此,高校通过组织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从实践中探索真知[5]。与此同时,各高等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大学生伦理道德课程开设情况,与各企事业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教育、培养学生,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研究、探索,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此外,有条件的高校,要适当组织学生前往红色旅游胜地、爱国教育基地等场所,参与红色历史文化的实践活动,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进而达到提升巩固、思想升华、凝聚精神的目的。

(五)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道德文化

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伦理道德经验十分丰富,我国高校在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扬长避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道德文化中救死扶伤、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建立诚实守信、爱国爱民、实事求是的道德情怀,以此来健全和完善。

(六)构建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

高校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工作的及时开展,而且要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完善的内部规章制度和学生管理办法。各高校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相关标准规范,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进行学生各项管理制度、道德行为准则的制定,对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与此同时,高校要加大伦理道德教育宣传、推广力度,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道德文化,建立严明、客观的奖惩机制,对伦理道德文化素养较高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嘉奖,对道德素质较低、行为表现较差的学生提出批评,甚至给予纪律处分,从而来达到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道德文化观念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政策运行效力的不断加大,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学生伦理道德标准和要求逐步提高。大学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主体力量,事关国家兴衰和社会长治久安。基于当前大学生伦理道德方面存在诸多亟需解决和完善的问题,我国高校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同时,立足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政策制度,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伦理道德教育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而为国家政治、生态、社会文明及各项事业共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宿珊珊 单位:许昌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松涛.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刍议[J].学理论,2012,28.

[2]邓晓宇.大学生家庭伦理危机与高校道德教育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2,30.

[3]李琬华.浅谈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2012,04.

体育伦理论文篇(8)

1关于深化体育伦理学研究的有关思路

近年来,我国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努力从中国的国情和体育实际出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都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其方向是应该充分肯定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继续坚持上述方向,将体育伦理学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笔者认为,首先应从指导思想、研究思路上注意这样几点:

1.1要牢牢把握和处理好体育伦理学研究和体育现实发展的关系,即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幼何反映井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实践。应该承认,我们目前的体育伦理学研究还落后于体育事业实际发展的要求。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迅速发展的时代。变化万千的现实生活提出了许许多多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期待着理论工作者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比如,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新形势下,能否和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精神道德领域的负效应?历史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道德为代价,还是道德建设能与其同步发展?为什么近十年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一片加强声中反倒时常被忽视、被冲击、被淡化?这些无不涉及到体育领域。

在体育事业的现实发展中,同样也面临着一大堆伦理道德问题,需要得到科学的说明并解决。其中,急需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现代体育,如何保持体育自身的道德价值,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和泛商品化的侵蚀,克服狭隘的局部私利,以捍卫奥林匹克的神圣理想,保证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这是资本主义体育发展中已感受到而无力解决,社会主义体育可以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实践向理论的挑战,又是催发理论前进的压力和动力。为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科学地揭示体育发展的道德方向,积极促使体育道德对体育事业发展能动作用的发挥。对此,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工作应担负起更艰巨的责任。

1.2要扎扎实实地深化体育伦理学基础理论的专题研究。一门新学科的建立,必须要挖掘独特的研究对象的特殊运动规律,并由此建立起自己的基础理论体系。我国的体育伦理学研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已初步建构起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对有关的基础理论,有一定的专门阐述。

但由于学科建立时间尚短,目前对许多基本理论的研究层次还不够高深,有些有价值的理论问题还没有纳入到学科体系之中,特别是不能满足于对普通伦理学理论的直接搬用和表层移植(尽管这在研究初期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比如,体育道德基本原则的表述问题就是至今没有较好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努力使体育伦理学在一般伦理学的基础上,有更多的个性内容,真正成为伦理学的独立的分支学科。所以,当前是否可多搞一些较深入、细致的专题性研究,开拓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基础理论的研究质量。切不能以为体育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就不需强调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

1.3要研究体育道德规范可操作性的方法。体育伦理学所研究的体育道德现象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这几个有机联系的方面。体育道德规范是其中。而经由道德意识概括而成的体育道德规范,只有有效地在体育行为实践中产生结果,才构成体育道德活动运行的全部过程,才能使体育道德的价值得以实现。因此,体育伦理学的任务,决不只是提出体育道德规范,更重要的问题是要研究如何实现规范对实践的指导和向实践的转化。

现在,经理论研究所提出的和有关组织所制定的各类各种体育道德规范已不算少了,但其作用又总是不大令人满意,存在着要求和效果两张皮的现象。固然,这不仅仅是理论研究的任务,但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此是否应有所作为呢?笔者认为,可以广泛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方法和其他科学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探索体育领域中现实的道德规范形成的规律和人们现实体育道德意识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与体育道德活动相关的其他因素,进而找出较符合实际的行动措施和操作方法。要研究如何通过努力,日益形成保障体育蓬勃发展的体育道德氛围、机制和格局的问题,使体育道德尽可能具有更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关于当前体育伦理学研究的部分内容

基于上述思路,我们可对当前体育伦理学急需研究的部分内容,作出大致的例举:

2.1在体育伦理学基础研究方面,需继续深入和进一步展开的研究内容可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体育伦理思想的研究;体育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地位、体系的研究以及体育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和逻辑起点的研究;体育与道德关系的研究和体育的道德价值的研究,体育道德的本质、特点和结构层次的研究,体育道德变革发展规律的研究;体育道德意识、体育道德价值及其判断的研究;社会主义体育道德原则独特性的研究;社会主义体育道德范畴的内在必然性和其他范畴内容的研究,体育道德实践活动的主客观机制的深入研究等等。

2.2在体育伦理学的应用研究方面,需不断从现实体育实践发展中挖掘和充实的研究课题有:现阶段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道德机制与道德环境的总体或分别的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道德建设特点与基本模式的研究;近年来体育领域道德价值导向的反思研究,北京亚运精神的内涵、形成与社会效应的进一步研究;体育队伍道德素质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其加强的、对策研究,社会中的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体育道德意识和体育道德行为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各个基层单位、各项体育活动中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经验与方法的总结研究,对各种体育道德问题,如弄虚作假、锦标主义、地区和小团体主义、体育竞赛中的暴力事件、滥用违禁药物等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对各体育管理体制、锻炼训练方法、运动项目形式等的道德分析与道德评价的研究,规范体育道德行为和培养体育道德品质有效途径与方法的探讨研究;体育道德教育宜传的阵地、形式、效果方面的研究,为迎接中国举办奥运会,对创造奥林匹克文化氛围的研究等等。

2.3在体育伦理史和体育伦理学的比较研究方面,也有不少研究不够或尚属空白。至少包括:对体育伦理史上各人物、思想、国别、阶段的分别研究,体育传统道德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的研究,对古今和不同历史阶段的体育道德思想、活动的比较研究;对各应用伦理学科、各部门道德体系的比较研究,对中外体育伦理学、体育道德的比较研究等等。

3关于充分发挥学术组织作用的问题

现代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化和组织化,使各种学术组织普遍建立,整合并增益着科研能量。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体育伦理学学组,作为我国唯一的全国性的体育伦理学的学术团体,在我国体育伦理学的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适应体育伦理学研究发展的新的需要,学组需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担负起组织、协调理论研究,规划、引导学科发展的艰巨责任。众多对体育伦理学有研究兴趣的同志,都希望能得到学术组织的帮助,希望能在学会和学组的带领下,形成体育伦理学研究的集体攻关力量。在现有的条件下,学组是否可在如下一些方面有所努力,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3.1健全组织,形成一定人员构成的学术核心,改变目前组织过于松散的现状,并逐渐扩大队伍,为进一步建立全国性的体育伦理学学会或研究会积累条件。

3.2根据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和体育运动的具体实际状况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适时地拟定体育伦理学研究选题指南,供研究者参考选用。

3.3尽可能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多组织一些体育伦理学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

3.4适当组织力量,集体申请和承接国家体委有关的研究课题,力争在“八五”期间组织搞出几个有一定规模的研究成果。

体育伦理论文篇(9)

1关于深化体育伦理学研究的有关思路

近年来,我国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努力从中国的国情和体育实际出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都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其方向是应该充分肯定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继续坚持上述方向,将体育伦理学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笔者认为,首先应从指导思想、研究思路上注意这样几点:

1.1要牢牢把握和处理好体育伦理学研究和体育现实发展的关系,即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幼何反映井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实践。应该承认,我们目前的体育伦理学研究还落后于体育事业实际发展的要求。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迅速发展的时代。变化万千的现实生活提出了许许多多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期待着理论工作者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比如,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新形势下,能否和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精神道德领域的负效应?历史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道德为代价,还是道德建设能与其同步发展?为什么近十年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一片加强声中反倒时常被忽视、被冲击、被淡化?这些无不涉及到体育领域。

在体育事业的现实发展中,同样也面临着一大堆伦理道德问题,需要得到科学的说明并解决。其中,急需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现代体育,如何保持体育自身的道德价值,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和泛商品化的侵蚀,克服狭隘的局部私利,以捍卫奥林匹克的神圣理想,保证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这是资本主义体育发展中已感受到而无力解决,社会主义体育可以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实践向理论的挑战,又是催发理论前进的压力和动力。为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科学地揭示体育发展的道德方向,积极促使体育道德对体育事业发展能动作用的发挥。对此,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工作应担负起更艰巨的责任。

1.2要扎扎实实地深化体育伦理学基础理论的专题研究。一门新学科的建立,必须要挖掘独特的研究对象的特殊运动规律,并由此建立起自己的基础理论体系。我国的体育伦理学研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已初步建构起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对有关的基础理论,有一定的专门阐述。

但由于学科建立时间尚短,目前对许多基本理论的研究层次还不够高深,有些有价值的理论问题还没有纳入到学科体系之中,特别是不能满足于对普通伦理学理论的直接搬用和表层移植(尽管这在研究初期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比如,体育道德基本原则的表述问题就是至今没有较好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努力使体育伦理学在一般伦理学的基础上,有更多的个性内容,真正成为伦理学的独立的分支学科。所以,当前是否可多搞一些较深入、细致的专题性研究,开拓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基础理论的研究质量。切不能以为体育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就不需强调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

1.3要研究体育道德规范可操作性的方法。体育伦理学所研究的体育道德现象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这几个有机联系的方面。体育道德规范是其中。而经由道德意识概括而成的体育道德规范,只有有效地在体育行为实践中产生结果,才构成体育道德活动运行的全部过程,才能使体育道德的价值得以实现。因此,体育伦理学的任务,决不只是提出体育道德规范,更重要的问题是要研究如何实现规范对实践的指导和向实践的转化。 转贴于

现在,经理论研究所提出的和有关组织所制定的各类各种体育道德规范已不算少了,但其作用又总是不大令人满意,存在着要求和效果两张皮的现象。固然,这不仅仅是理论研究的任务,但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此是否应有所作为呢?笔者认为,可以广泛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方法和其他科学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探索体育领域中现实的道德规范形成的规律和人们现实体育道德意识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与体育道德活动相关的其他因素,进而找出较符合实际的行动措施和操作方法。要研究如何通过努力,日益形成保障体育蓬勃发展的体育道德氛围、机制和格局的问题,使体育道德尽可能具有更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关于当前体育伦理学研究的部分内容

基于上述思路,我们可对当前体育伦理学急需研究的部分内容,作出大致的例举:

2.1在体育伦理学基础研究方面,需继续深入和进一步展开的研究内容可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体育伦理思想的研究;体育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地位、体系的研究以及体育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和逻辑起点的研究;体育与道德关系的研究和体育的道德价值的研究,体育道德的本质、特点和结构层次的研究,体育道德变革发展规律的研究;体育道德意识、体育道德价值及其判断的研究;社会主义体育道德原则独特性的研究;社会主义体育道德范畴的内在必然性和其他范畴内容的研究,体育道德实践活动的主客观机制的深入研究等等。

2.2在体育伦理学的应用研究方面,需不断从现实体育实践发展中挖掘和充实的研究课题有:现阶段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道德机制与道德环境的总体或分别的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道德建设特点与基本模式的研究;近年来体育领域道德价值导向的反思研究,北京亚运精神的内涵、形成与社会效应的进一步研究;体育队伍道德素质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其加强的、对策研究,社会中的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体育道德意识和体育道德行为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各个基层单位、各项体育活动中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经验与方法的总结研究,对各种体育道德问题,如弄虚作假、锦标主义、地区和小团体主义、体育竞赛中的暴力事件、滥用违禁药物等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对各体育管理体制、锻炼训练方法、运动项目形式等的道德分析与道德评价的研究,规范体育道德行为和培养体育道德品质有效途径与方法的探讨研究;体育道德教育宜传的阵地、形式、效果方面的研究,为迎接中国举办奥运会,对创造奥林匹克文化氛围的研究等等。

2.3在体育伦理史和体育伦理学的比较研究方面,也有不少研究不够或尚属空白。至少包括:对体育伦理史上各人物、思想、国别、阶段的分别研究,体育传统道德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的研究,对古今和不同历史阶段的体育道德思想、活动的比较研究;对各应用伦理学科、各部门道德体系的比较研究,对中外体育伦理学、体育道德的比较研究等等。

3关于充分发挥学术组织作用的问题

现代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化和组织化,使各种学术组织普遍建立,整合并增益着科研能量。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体育伦理学学组,作为我国唯一的全国性的体育伦理学的学术团体,在我国体育伦理学的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适应体育伦理学研究发展的新的需要,学组需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担负起组织、协调理论研究,规划、引导学科发展的艰巨责任。众多对体育伦理学有研究兴趣的同志,都希望能得到学术组织的帮助,希望能在学会和学组的带领下,形成体育伦理学研究的集体攻关力量。在现有的条件下,学组是否可在如下一些方面有所努力,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3.1健全组织,形成一定人员构成的学术核心,改变目前组织过于松散的现状,并逐渐扩大队伍,为进一步建立全国性的体育伦理学学会或研究会积累条件。

3.2根据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和体育运动的具体实际状况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适时地拟定体育伦理学研究选题指南,供研究者参考选用。

3.3尽可能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多组织一些体育伦理学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

3.4适当组织力量,集体申请和承接国家体委有关的研究课题,力争在“八五”期间组织搞出几个有一定规模的研究成果。

体育伦理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6013207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诸多道德失范行为,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殿堂的神圣形象,并进一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大学教育伦理建设越来越成为大学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大学教育伦理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大学教育伦理中遭遇的各种问题,学者们进行了众多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建议与对策。笔者对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此推进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研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对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研究的回顾

国内学者对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进行了一定范围的研究。笔者在中国知网以“高等教育伦理”、“大学教育伦理”为关键字进行检索,重点选取了2000―2012年期间发表的80篇核心期刊论文及相关专著,对其研究的主要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见图1)。

由图1可知,学者们对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育伦理的内涵及研究对象,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研究意义、问题及成因、目标及对策等方面,其中对大学教育伦理问题、成因以及对策的研究较为丰富。除此之外,学者们还对教育伦理的重构、高等教育伦理改革、教育伦理思想的发展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

图1我国大学教育伦理研究成果(一)研究出发点:教育伦理的内涵及研究对象

深入分析教育伦理的内涵及其研究对象是开展教育伦理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基于教育现实活动及社会活动的鲜活呈现,学者们对于教育伦理的内涵及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王本陆从哲学的高度提出教育伦理是一门哲学,是本体、价值、规律和策略研究的统一体,其灵魂是有关教育伦理价值观的探讨,即确立一种教育善恶自觉的追求,或者说是对教育善的追求,即教育崇善[1]。陈旭光认为,教育伦理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一切伦理道德现象,探索完善人格过程中的道德规律,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格的完善[2]。他主要强调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大学教育伦理的关键则应当注重教育各个主体人格的培养以及道德的规范。钱焕琦等认为,教育善恶矛盾,不仅存在于学校教育中,而且存在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当中,教育伦理是研究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教育过程中的道德关系的一门学科[3]。教育的善恶矛盾渗透在道德关系中,在学校教育中表现的道德关系包括以人际形式出现的道德关系、以制度形式出现的道德关系以及以精神形态出现的道德关系[4]。曹和修从和谐社会角度提出,教育伦理是指人们在培养人的活动中的伦理道德,教育伦理重在研究教育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与价值性关系。它在人们现实教育活动中产生,是教育活动关系在人们教育观念中的伦理化反映,涉及到教育的制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结果、评价等多个方面。它既是教育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又是教育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5]。高兆明则从伦理角度提出,教育伦理作为一种特殊领域的伦理,是教育运行在道义和人性上处于一种理想生存状态的条件和精神前提,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因此就有着不同的教育伦理理念,这些教育伦理反过来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6]。王正平认为,教育伦理主要是研究教师职业劳动领域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7]。他认为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大学教育伦理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彭湃则认为,教育伦理不仅局限在教师职业道德的探究上,更在于探索教育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合理性、价值性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8]。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学者们对于教育伦理的研究主要基于教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重视角,教育伦理包含了人格完善、道德规范、伦理理念、职业道德以及教育和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内涵,其中大学教育伦理则主要是上述各种问题在高等院校的集中体现。

(二)研究着眼点:大学教育伦理的发展价值

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涉及伦理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学者从不同角度重点研究了大学教育伦理开展的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等。

1.伦理哲学角度。糜海波认为,教育伦理之应然是现实社会的一种价值表达。道德规范本身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教育伦理之应然在形式上表现为社会对教育者行为的伦理规定和道德要求,实质上这种教育道德具有善恶评价的属性,是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是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对教育者的一种价值期待。它作为教育者行为的“指挥棒”和“调节器”,引导着教育者不断趋于社会设定的价值体系。同时,他还认为,教育伦理之应然是教育人伦关系的本质要求。教育人伦关系在本质上体现为教育者是伦理行为的主体,受教育者是道德价值主体,教育者必须以人格影响人格,教育伦理表达的是一定教育主体对一定教育活动关系和人们教育行为的一种优化要求[9]。另外,有学者认为,教育伦理是教育主体自觉的实践理性。教育伦理并非主观臆断,而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道德经验,是经过历史实践检验的为教育活动开展所必须的道德真理,它既是教育主体自觉选择的一种价值意识,更是主体自觉把握教育活动方向的一种实践精神。

2.教育发展角度。蔡辰梅、刘刚等认为,大学教育伦理发展主要基于教育本身发展的属性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其一,教育既需要一种内部的充满道德色彩的目标和氛围,同时也能外部性地实现对社会的道德影响力,因此,教育的发展应然地具有伦理属性;教育通过对人的精神影响使人更好地在社会活动中获得存在的意义,获得存在价值,因此,教育的发展如何获得更多的理性和方向感,需要伦理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其二,在教育的发展历史中,知识和经济都曾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维度,然而仅有知识和经济是不够的,大学也是人类精神的圣殿;因此,伦理的力量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世界和人类和谐发展所必不可少的[10]。

3.和谐社会角度。曹和修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大学教育伦理的发展价值重大。其一,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现代化教育必须以真律教、依法治教、以善律教,要以“真、善、美”的道德标准来引导当今的学校教育。其二,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追求的和谐教育应该具有道德上的先进性、正当性,因此现代教育的制度、思想、活动方式都要合乎先进的道德规范。其三,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教育走向法制化和科学化的客观要求。科学、法律和伦理是教育的三种基本规范力量,三者相互联系。教育伦理是保障教育科学良好社会形象和内部声誉的重要力量[5]。

4.生态环境角度。郭明维、何喜刚认为,大学与教育、科学研究有着不解之缘,科技的发展需要大学重新审视教育伦理问题。他们认为开展大学教育伦理是促进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处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使得生物学和医学遵循社会道德和伦理的有力指挥,是保证物质循环和减少人类文明消极后果的有效途径[11]。李英华、翦英红等认为,环境保护需要全民环境意识觉醒,只有当我们出于伦理原则和道德观念而保护环境的时候,环保事业才能走向深入和持久。当前的紧迫任务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让人们能在环境问题上以“德行之知”武装自我,而该任务则无可非议地落在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高等教育身上。并且,大学生将成为明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他们的环境素质将直接影响其步入社会的环境行为,因此,开展大学教育伦理从生态和环境角度来看意义十分重大[12]。

(三)研究聚焦点:大学教育伦理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伦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笔者对中国知网中检索到的2000―2012年期间有关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见图2),发现我国大学教育伦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伦理、学习伦理、科研伦理、管理伦理等方面,其中学者们对教学伦理和科研伦理中问题的研究较为丰富。

图2大学教育伦理问题分类归纳聚焦点之一: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面临的问题

1.我国大学教育教学伦理问题。邹之坤、李洋认为,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越来越高,但是,当前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仍然存在偏差。首先,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能力有待加强。“重视业务水平,轻视思想道德”,“重科研,轻教学”,“育人责任感缺失”等现象普遍存在。其次,教育腐败问题层出不穷,高校在教学过程和管理中存在“学与钱”、“学与权”的交易。随着物欲的膨胀,一些教师不再恪守职业道德,不再甘愿寂寞清贫而陷入教育腐败泥潭[13]。

刘红英认为,教与学的伦理关系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其核心就是教育权威问题。但是,中国教育权威处于一种转型期的失序状态,表现为传统式的教育权威失败、现实的教育权威失范和理想的教育权威失落。传统教育权威失败,是指儒家式的教育模式在当今社会失去了教育权威的作用;现实的教育权威失范是指用教条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的方式树立起来的教育权威与教育民主化的现代社会进程处于一种矛盾冲突的状态;理想的教育权威失落是指主流的理想沾染了短视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弊端[14]。

王黎祥、王恩华认为,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出现了一系列教学伦理失范问题。滥用教学自由,教师责任失范,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大学考试随意性较大;师生关系异化,互相指责、互相攻击、互为利益,尊师重教、和谐的师生关系受到破坏;教学评价道德失范,评价机制不科学、不完善,教学评价问题很多[15]。

2.我国大学教育学习伦理问题。学者们主要从教师学习伦理和学生学习伦理分析我国大学教育学习伦理出现的问题。邹之坤、李洋认为,一部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首先,他们在价值观念上较为迷茫。重真才实学与重功利、重物质享受与重道德、讲究实用与追求理想、重个人发展与重团体协作等矛盾突出,部分意志不坚定者难免会在社会与个人、奉献与功利的取向中偏向后者。其次,急功近利对学生影响日渐深入,勤俭、诚信被轻视,一些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送礼、作弊等现象突出。最后,人际关系出现功利色彩,学生把师生友谊、同学关系看作当干部、入党、评优的捷径[13]。

王宝国认为,当代中国大学教师应当具备自我保全、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的素养。自我保全,是指在一定环境中为了履行一定责任必须拥有的体能素质和技艺素质;自我发展,是指教师能够自主培育和扩展知识体系,渴求知识更新,崇尚和追求真理;自我创造,是指大学教师应当孜孜不倦地奋斗,树立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职业形象[16]。目前,我国许多大学教师并不完全具备这些素养,教师疲于学习、怠于创造,不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等问题成为大学教育学习伦理发展的一大瓶颈。

闫建霞认为,在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社会,大学已经不再是与世隔绝、潜心于学问研究的“象牙塔”,而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的运转,部分大学教师未能实现自我超越,实现自身的学术价值,“专业化”意识淡薄,对学习伦理轻视,进而影响了整个大学教育伦理的发展[17]。

3.我国大学教育科研伦理问题。曾天山认为,科研不端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伪造、篡改数据;第二,剽窃,剽窃他人的数据或者文字而未给予说明;第三,个人偏见,表现为研究者对其研究进行扭曲或者撒谎;第四,侵犯被试的身心健康和利益[18]。郭明维、何喜刚认为,当前科研伦理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第一,环境意识淡薄,重视科技忽视环境的现象依然严重,特别是在理工类高等院校。第二,大学教育科研伦理与社会道德伦理分裂,例如医学科研中的克隆技术等,这些技术必须要考虑社会伦理道德,不能只顾科研利益。第三,科研伦理忽视人的感受,即生产的技术产品引起人的厌恶[11]。

4.我国大学教育管理伦理问题。金保华认为,过于推崇以物为基础的理性管理范式,而淡化了以人为基石的人本管理范式,使得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出现了大量的伦理价值缺失和道德失范的状况。第一,人道之残缺,主要表现为对人权的漠视和对自由的困束。对人权的漠视,一方面指学生的人权受到学校、老师的漠视,另一方面指教师的人权受到行政部门、学校、家长的侵犯。另外,许多教育管理者认为规范与管理是约束人的,把管理与人的自由对立,使教育管理束缚人的自由发展。第二,民主之遮蔽,主要表现为教育行政决策民主缺失、教职工民主管理缺失、学术民主缺失等,这就使得一些高校缺乏民主自由的气氛。第三,公平之戕害,宏观方面表现为教育机会不平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等,例如区域招生的不平等;微观方面主要表现为教职工管理不公平、学生管理不公平。第四,公益之褪隐,这主要表现在教育产业化,即把学校演化为“创收”的“企业”,视学生、家长为“致富”的对象[19]。

聚焦点之二: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成因

肖文认为,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师德建设面临一系列问题。经济市场化、价值多元化发展以及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下的功利主义冲击,使师德面临挑战。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意识形态斗争更复杂,引发的矛盾冲突为教育伦理带来挑战[20]。宋润霞、曾伦武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认为教育伦理问题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冲击产生的社会普遍浮躁心理:教师社会期待与自我实现的反差导致浮躁追利;学术政治化、官僚化导致方向迷失;不合理的考评机制与自律缺失助长学术不端;心理干预机制的缺失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自我道德要求的隐性放弃[21]。

李菲认为,大学教育伦理问题产生是由于大众化进程中教学变化带来的挑战。其一,教学规模扩大带来挑战。学生数量增加使教学工作变得繁重,许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从而忽视了教学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其二,教学目标改变带来挑战。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旨在培养精英人才即掌握高深知识并崇尚知识“真理性”的人。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由“求真”转向“求用”。职业取向逐渐凸显,谋职所需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因,知识素养的提高已退居其次。其三,教学角色转变带来的挑战。教师以传授高深知识为目标,因此教师成为高深知识的权威者或代言人。进入大众化阶段,教师的学术活动从追求知识的认识价值转向追求知识的实用价值,知识的圣洁性开始弱化,教师的角色出现“去圣化”[22]。

劳凯声认为,我国教育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源自几种观念在教育领域的渗透:第一,市场竞争,即引入市场机制,取代或部分取代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为基础的传统公立学校的运行机制。第二,学校自主,即在政府与公立学校之间重新进行权力的配置,赋予学校以办学的自利,使学校能够进行市场竞争。第三,法人化管理,即建立公立学校的法人制度,借鉴工商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学校内部组织机构改革。第四,经济效益,即强调“投入―产出”和“成本―效益”原则,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取代线性的国家财政预算制度。第五,成本分担,即通过学习者付费,把价格机制引入到公立学校的教育服务中来,缓和政府的财政负担。第六,教育服务,即强调服务意识,把教育服务的接受者视为消费者或“顾客”,赋予他们选择和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23]。

(四)研究落脚点:大学教育伦理建设的目标及对策

所谓教育伦理建设的目标,一些学者认为即教育伦理的价值。李春秋提到,教育的价值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教育对社会存在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二是教育对人的生存和自身发展的满足[24]。刘云林、糜海波认为,教育伦理的价值目标根本上在于使教育本身的原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使人类对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使人的生命本质在教育中及其在教育影响后得以真正展开和提升[25]。因而,提升教育者的德行及完善教育者的德行就构成教育伦理的两大价值取向[26]。蔡辰梅、刘刚等认为,自由和责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伦理目标。第一,自由包括过程的自由和结果的自由,包括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生在大学各方面的选择自由等。第二,责任包括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大学的学术责任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播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另一方面是对知识以及科学技术本身的道德意义进行自觉的反思并承担相应责任。社会责任主要指大学承担和发挥的特殊社会影响力,指大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能够以自身的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民主和公平[10]。

对于我国大学教育伦理建设的对策,郅庭瑾将教育管理制度伦理化和教育管理伦理制度化相结合,教育管理制度伦理化要求教育管理制度要合论理性、合道德性,教育管理中任何制度选择都应体现正义、公平、公正等基本的伦理价值。教育管理伦理制度化,则是把一定的伦理原则或道德标准转化为明确、具体的道德要求,并制定成为教育管理中的刚性规则制度,强制相关的成员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27]。李菲从大众化进程角度提出,教育者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并坚定人道主义与理性的教学伦理精神。第二,树立教书育人的职业观、职业性向与学术旨趣相结合的教学观和平等互学的师生观。第三,践行敬业、尽责和关爱的道德规范[22]。

蔡辰梅认为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努力:首先,需要大学文化的重建。要超越官本位文化,超越对权力的过度迷恋,超越功利主义,超越对金钱的一味贪求。其次,需要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关大学的制度应当内含对人的尊重,对学术内在逻辑和规律的尊重。最后,需要教师知识分子意识的觉醒。大学社会责任的担当最终要通过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意识的觉醒。教师应当更加自觉地承担起对知识和社会发展的特殊使命[10]。曹和修从和谐社会角度提出了几点对策:第一,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伦理建设。第二,加强对伦理基础的研究,确立教育伦理建设的科学和价值基础。第三,树立教育崇善观念,形成和完善教育伦理规范体系。第四,在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同时,重视教育整体道德状况的改善,努力创建教育制度伦理。第五,努力提高教育系统的道德实践能力[5]。

二、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研究的不足

大学教育伦理作为大学教育的一种规范力量,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学术界重点分析了大学教育伦理的基本内涵、研究对象、现状以及大学教育伦理建设的深刻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我国大学教育伦理建设的目标和实现策略。但是在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疏忽了不同问题之间的均衡研究。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章主要集中在教育伦理内涵及研究对象、研究意义、问题及成因、对策等方面,大学教育伦理的重构、对教育伦理腐败的监管、教育主体关系伦理等方面的研究并不丰富。并且研究针对性不强,许多文献都是关于教育伦理或者高校教师道德的,例如,樊浩、田海平编著的《教育伦理》,钱焕琦的《教育伦理学》,宋润霞、曾伦武的《伦理视角下研究型大学师德失范的归因与师德建设》等。直接检索大学教育伦理,得到的相关内容并不多。

第二,相对模糊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在大部分有关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文献中,普遍分析了我国大学教育伦理现状及其问题,尽管我国主导文化相同,但是各地区的差异明显,因此大学教育伦理面临的问题也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在大学教育伦理改革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国外大学教育伦理建设经验的深入借鉴。美日等作为经济和科技发展强国,在大学教育伦理建设方面均有各自独特的方法和风格。不能因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忽略对西方国家教育伦理建设经验的借鉴,我们应该多对外国的教育体制、教育伦理进行详细分析,去粗取精,结合中国国情,寻找更适合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伦理理论。

第四,缺乏丰富的实证研究。分析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对大学教育伦理的某些问题与现状更多地停留在描述说明层面,涉及各高校乃至各省市地区的数据相当少,缺乏丰富的实证案例分析,更缺少实证方法研究。进行详细数据调查和分析,不仅能增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更有利于我国大学教育伦理建设方针的制定。三、对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研究的展望(一)今后研究的重点

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笔者分析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认为研究重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继续强化大学教育伦理现状与问题的分析研究,注重均衡。只有深入了解现状并且分析问题,才能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改革与建设的方案。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对大学教育伦理的重构、教育伦理腐败的监管和教育主体关系伦理等方面的研究,要注重研究的均衡性。

第二,进一步加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教育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其研究价值对我国高等教育诸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继续对教育伦理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且结合国外教育伦理理论中的精华部分,改善我国教育伦理中的不足。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大实证研究力度,进行更为丰富的调查实践,并对调查数据认真分析,从而得出更适合我国大学发展的理论依据。

第三,加强区域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具体分析各地区各层次高等院校中的大学教育伦理问题,深入挖掘问题的差异性和普遍性,但要避免同质化研究的严重现象。

第四,不断深化对学习伦理领域的研究。我国大学教育伦理的研究中,缺少对学习伦理的深度研究,这必然会使得学习伦理受到轻视。事实上,大学教育者疲于学习政治理论,缺乏追求创新精神的现象也很普遍。只有加大学习伦理的研究,强调学习伦理的重要性并大力构建科学的学习伦理理论,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今后研究的难点

第一,注重对国外教育伦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这不仅包括对国外教育伦理的价值目标和主导道德的分析以及实践考察,更重要的是寻找外国独特的教育伦理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第二,加强对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多学科及其均衡研究。大学教育伦理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到多个学科,对每一方面问题的研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促进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完善。

第三,注重对各地区大学教育伦理差异的研究。不同地区有各自迥异的经济差异和文化差异,在大学教育伦理建设上也将面临不同问题,这需要研究者对不同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区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便为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更科学的对策,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大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本陆.教育伦理哲学刍议[J].高教探索,2002(4):18.

[2]陈旭光.教育伦理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3.

[3]钱焕琦,刘云林.中国教育伦理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5.

[4]钱焕琦,王燕.关于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4(5):14.

[5]曹和修.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教育伦理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9(29):7677.

[6]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768.

[7]王正平.教育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0.

[8]彭湃.教育伦理学若干基本问题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58.

[9]糜海波.我国教育伦理建设之应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1214.

[10]蔡辰梅,刘刚,赵长城.论高等教育发展的伦理之维[J].高等教育研究,2011(11):914.

[11]郭明维,何喜刚.为什么要提出大学伦理[J].发展,2005(8):6667.

[12]李英华,翦英红,魏薇,等.环境伦理[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1):1113.

[13]邹之坤,李洋.我国高等教育的伦理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1214.

[14]刘红英.对现代大学教育伦理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4):1820.

[15]王黎祥,王恩华.大学教学责任伦理失范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4):3740.

[16]王宝国.环境・责任・素养――当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责任伦理生成路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148149.

[17]闫建霞.大学教师关系伦理的理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2):4547.

[18]曾天山.高校教育科研中的法律和伦理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7(6):1011.

[19]金保华.论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140160.

[20]肖文.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426.

[21]宋润霞,曾伦武.伦理视角下研究型大学师德失范的归因与师德建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3):7677.

[22]李菲.试论大众化进程中大学教师的教学道德[J].现代教育科学,2012(1):58.

[23]劳凯声.教育体制改革与改革伦理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0.

[24]李春秋.教育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58.

上一篇: 社会热点问题论文 下一篇: 煤气化工艺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