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建设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0:21

生态化建设论文

生态化建设论文篇(1)

南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价值

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复杂,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性地区和重要的模式标本集中产地,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同时,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创造、积累、传承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围绕朴素的环境观、饮食观、消费观等而形成的生态文化,成为建设现代生态文化的重要基础。云南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突出生态文化建设,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重要价值:1、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提升云南各民族群众的生态文化素质,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虽然生态文明本身包含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内含文化的要素,但是,生态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进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由于云南本身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趋于保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生态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这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也是重要基础。2、通过突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凝练和提升云南各民族传统朴素的生态文化意识。如前所述,云南省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众多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包含朴素生态思想的生态文化意识和观念。这些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蕴含于民族文化的内容体系之中,容易被忽视,而且其中也有某些方面的局限甚至不足。通过突出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发掘和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凝练和提升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和价值观念,既能够提高生态文化的发展水平,也能更加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的价值。3、突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将党和国家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精神和要求与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相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当前,按照党的十精神,做好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这“两篇大文章”,是云南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我们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现实需要。突出云南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将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结合起来,更好地挖掘丰富的民族生态文化资源,突出民族生态文化建设的特色,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是加快云南民生建设的现实需要。党的十继续强调民生建设,要求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③文化建设本身也是民生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更是民生建设。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素质提升,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不仅能够让全省人民广泛树立起生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环保观念等,形成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而且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强化云南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云发[2009]5号)明确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提升各民族群众生态文化素质的目标要求,并提出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立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和推广可持续消费模式等三个方面的措施。这就为建设生态文化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具体落实生态文化建设任务方面,我们认为具体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广泛深入地开展一场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大讨论,形成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广泛共识。虽然早在200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就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云南长期坚持生态文明教育,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全社会来看,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尤其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还不够深入,大众对此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尤其还有不少认识误区,对党的十报告单独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其放到突出地位的重要性和现实要求的认识也还不够,因此,借助当前学习贯彻十精神的东风,在全省范围广泛深入地开展一场思想大讨论,既能增强认识,又能找到差距和问题,尤其是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从而形成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广泛共识,以此奠定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舆论基础。2、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文化艺术单位的优势,积极开展生态文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讨,配合相关决策部门,提出建设生态文化的具体思路,形成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长期不懈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已成为云南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和资本,成为最珍贵的品牌和形象。不仅如此,云南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具有关于生态方面的丰富内涵,比如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朴素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观,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等等。这些是我们建设生态文化强省的重要基础。同时,我们也要认真解读党的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最新要求,结合云南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任务,结合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现实要求,集中智慧,群策群力,形成建设生态文化的具体思路,为相关决策机关和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生态文化建设不仅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也有科学有效的政策支撑。3、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促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思想观念要解放,政策措施要明确,但贵在执行。建立科学有效的体制体系,促进生态文化体系的建立是关键。我们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制度体系的建立关系重大。云南在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制度体系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第一,要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要求中关注生态文化建设。当前,全国都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忽略生态文化,在不少地方和场合,生态文化不能登大雅之堂,而且有的认为云南突出的就是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提一提即可。如果在制度体制的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关注,生态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得到真正很好的落实。第二,要在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下设计和考虑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不能单独考虑和设计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机制,但是,也不能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机制替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机制。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总体上是在生态文明的战略上设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进程中推进。第三,生态文化制度体系建设要面向市场,面向世界。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东南亚3个国家接壤,发展面向东南亚的跨境文化是云南生态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要有面向世界的眼光,要把生态文化建设与桥头堡建设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体制机制,不仅形成生态方面的精神和价值文化,而且形成生态文化的物化产品,真正使生态文化建设充满生机活力。4、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全省人民广泛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既是政府的事,也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政府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规划,确保资金等方面的投入。群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将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广泛发动起来,生态文化建设才有生机和活力。当然,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作机制。只有政府科学有效地决策施政,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才有可能;只有全省人民广泛动员起来,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基本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基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才有可能。

本文作者:廖小明冯颜利工作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生态化建设论文篇(2)

作者:崔朝晖 单位:攀枝花学院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颁布有关生态建设方面的文件有好几十件,如由成都市生物研究所负责的《攀枝花生态市建设规划》,对城市文化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政府领导人员对于诸多生态事业的建设亦发挥表率作用,从1999年开始的“6.29”植树活动均有领导参加,且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天保工程、市区绿化工程。市级各类报纸、媒介以及网络等有大部分栏目和内容是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很多企业也积极利用节能、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最后,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也愈来愈重视“原生态”。愈来愈多的消费者宁肯多花钱购买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产品,这种“绿色消费”致使“绿色市场”形成,也是企业家和农场主的生产原生态化。百姓的生态意识和生活取向对政府和企业家也是一种监督和督促。

攀枝花市生态文化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理想的生态城市环境还有一定距离,这需要政府以及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首先是政府的绿色思维和管理。作为一座典型的资源型重工业城市,攀枝花市目前仍存在工业结构性污染严重,矿山生态破坏严重等现象。作为城市发展的指挥者、管理者,政府必须有生态决策,并欢迎公众参与机制,形成绿色GDP核算与政绩考核,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准绳,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全面考虑,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佳化。“三人行,必有我师”。政府决策应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听取专家意见和公众反映,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此,干部队伍也应生态理念化。在政绩的考核上应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发展经济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通过绿色GDP核算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建设健康的企业生产文化,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纳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促进领导干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提高重大经济决策及其政策的“绿色”水平。其次是广泛的大众教育和引导。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管理问题、财力问题,也不是政府或个别人能解决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每个人主动积极参与,需要生态知识的大力普及。而百姓生态意识的培养、生态知识的普及确实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通过教育、感化、实践才能完成,需要群众性文艺创作、课堂教育、广播、电视、报刊、宣传册等各种形式和途径进行生态知识的教育和宣传。首先是课堂教育,一是通过党校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教育,让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意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平衡为前提,人类的发展是受自然环境限制、约束的,忽略自然生态规律,甚至违背自然生态运行规律去实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是愧对子孙后代的。二是以科技培训中心为阵地,对企业法人、科技干部等的培训,用生态学的原理去指导生产实践和各项建设,尤其是企业法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知识的培训,类似于低碳培训的培训应该经常进行,而且要严格的考核,让大众真正理解我们的日常行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不妨设想一户人每天节约一个塑料袋,一个月对自然的白色污染就会少多少?单位的年终总结、教师的教案等都通过电子方式被检查,我们又要节约多少纸张,少砍伐多少树木,少多少废物到自然?三是依托学校对大中小学生的教育。将生态教育纳入教学大纲,编订一些与生态有关的绿色教材和资料,通过课堂类似于语、数、外等课程的教育,从青少年开始生态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一代代传承和发扬光大。新闻媒体以及志愿者的作用是普及生态知识和意识的主渠道。通过生态知识的宣传和讲解,让民众真正理解人性之美与自然之美密不可分,和谐美丽的环境对于健康的生活和人格是非常有利的。如罗斯金所言:“当上帝创造出来作为教室和草场的那些美丽的地方变得荒凉肮脏时,别指望你们的女儿能得到好的教育,了解有关她们自身人性美丽的真理。”[5]三是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生态文化,开展生态宣传、生态培训、生态科研、普及生态知识的重要阵地。各类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文化中心、艺术广场、生态公园、标志性建筑等是生态文化传播的必要场所。通过这些场所对攀枝花的历史文化———“回龙湾智人洞穴”、诸葛亮南征“五月渡泸”以及现存的本土文化———迤沙拉文化等进行展示[4],再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时期生态文化。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体现在示范性生态小区的建设。

生态聚居小区是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体现着对人的关怀和对环境的尊重。因此,生态小区的建设应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技建设一种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自然、城市、人类共生共荣的人居环境。在规划生态小区时,要考虑节地、节能、节源和环保等,研究小区人文生态的内容,把握生态型聚居小区的内涵。通过地下或多层停车场、高层和小高层配比,这不仅节约地面空间,也利于楼栋之间的通风和日照,给人舒适感;运用现代技术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如太阳能、自然的采光、通风降湿等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充分利用好攀枝花南亚热带气候丰富的光热资源供给生活热水以及小区的照明、保暖、空调等;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除了城市工业生产做好污染处理以不污染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外,小区里可以尝试使用低水量的部件或设备,如节水型的龙头、喷头和抽水马桶等,通过宣传教育让居民注意灰水的循环利用,即洗衣机、洗手池等处的水可用于冲厕所、清洁路面等;广场、人行道、停车场使用块状的铺石路面以便雨水渗透而增加空气湿度;科学合理地处理生活垃圾,包括垃圾投放点,让居民把垃圾分类投放:生物垃圾(如废弃食物、果蔬等)、可再生垃圾(各种评瓶罐、纸屑等)以及不可再生垃圾(塑料物等),然后进行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根据攀枝花的亚热带气候种植一些合适的植被,鼓励屋顶花园的构建,这不仅具有饱眼球的观赏价值,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林地的遮阴作用对于调节环境温湿度有很大的作用,且植物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吸收了二氧化碳,有利于调节“温室效应”,如日本的九州市就是这种模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既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也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保障,所以政府部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生态文化城市是当今城市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而生存环境急剧恶化的情景下的追求,是人们对生态环境、对文化精神的需求,也是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丰富生态城市的文化内涵,倡导绿色生活,将先进的生态文化理念融入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和全部社会生活中,推进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大力推动城市发展方式从消耗资源、破坏自然、牺牲环境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增长型转变。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注重培养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感情、生态道德能力和生态道德习惯,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不以单纯追求GDP增长论英雄、争高低、评业绩,不以“生态赤字”、“环境负债”、“资源透支”换取一时的繁荣与发展,建立和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绿色发展。

生态化建设论文篇(3)

二、高校生态文明现状及对策

生态化建设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05-03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取得巨大突破,但是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党的十六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逐步发展,十以来生态文明提高到“五位一体”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但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的是一种在环境友好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双赢模式,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

1.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含义。1985年德国学者胡伯首先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理论(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简称EM),他认为生态现代化是利用人类智慧去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进步的理论,它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过程,是生产和消费模式的生态转型过程[1]。我国学者何传启认为生态现代化就是追求经济有效、社会公正和环境友好发展。这是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模式,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2]。生态现代化理论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环境社会学的一个主要理论,它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3]。根据维基百科全书的解释,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一批学者中。它强调的是一种乐观的、环境社会科学改革的理论,近几十年来,它受到了来自欧洲、北美、日本和其他地方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欢迎。

2.生态现代化理论兴起的背景。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现代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1962年美国女作家雷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在美国问世,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虽然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商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但却强烈震撼了广大民众。这是一本改变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振聋发聩之作,也是一本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曾言:“《寂静的春天》好似旷野中的一声呐喊,它用无比深切的感受,全面深刻的研究与雄辩有力的论点彻底改变了环境历史的进程。假如这本书没有问世,那么,环保运动可能会延误很久,也许,现在根本还未开始。”[4]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促使了环境政治运动在各方面开展,生态现代化思想在以环境为导向的工业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3.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历程和观点。根据国外生态现代化理论产生到发展应用的过程,笔者将其研究进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态现代化理论是由约瑟夫・胡伯和马丁・耶内克提出的。耶内克首次提出了“生态现代化”这一概念,胡伯则更加明确地使用了“生态现代化”这一词汇。这一时期的主要观点是强调政府在环境政策改革中的作用,重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突出科学技术在工业化进行生态转化进程中的发明、运用和传播。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的观点有哈杰尔的“技术-组合主义的生态现代化”和“自反性生态现代化”,强调的是技术、非政府组织和自我反省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克里斯托弗的“弱的”生态现代化和“强的”生态现代化:“弱的”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单纯的技术论观点,“强的”生态现代化是一种社会结构优化论观点。莫尔的现代化社会的整体生态转型,包括制度、生产、消费和市场。科恩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政府严格管控和预警、生态责任组织内在化以及多方合作的原则。

第三阶段是20世纪末至今。生态问题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结合起来,生态现代化理论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而扩展。这时期的主要观点是强调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是社会和制度的转型,强调科学技术、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社会运动的地位以及话语实践和意识形态的转变;强调生态现代化的推动力和实践特征。

二、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广义的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它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更高层次的文明阶段。其次,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三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时展的关系。生态文明也是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反对漠视自然、糟践自然、滥用自然和盲目干预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

2.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是煤炭、石油、钢铁等消耗量世界第一,环境污染严重。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40%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沙漠化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大气污染严重。近年来的雾霾问题也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和健康。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是舍本逐末之举,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要求全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严守生态底线。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科学论断[5]。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生福祉、社会公平正义,生态环境关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必要。

3.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我国自然资源消耗量大、水资源紧缺、水域污染、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问题严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种种挑战。第一,巨大的人口压力。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基数大,资源消耗总量大。第二,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笔者根据上百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得出,48.12%的人对生态文明不了解,被调查人中本科以上学历者占88.68%。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教育情况并不乐观,全民了解程度很低,这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大阻碍。第三,科学创新能力不足。科学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跟不上环境保护的需求,导致经济增长仍依靠传统的生产模式,不利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四,环境日益恶化。2015年1月1日起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但是一些企业、工厂依旧破坏生态环境以取得暂时的经济利益,鼠目寸光的利益观使得一些人以牺牲一片蓝天、一片海域、一条河流为代价,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第五,生态补偿机制、长效预防机制、生态责任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等宣传和执行力度不到位。

三、生态现代化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中强调政府、非政府组织、市场、科技、法律等基本要素的作用,其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模式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树立生态观。生态观是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观点和看法,要求人们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达到一种和谐。“我国人均资源少、资金不足、科技落后是事实,这些因素可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阻碍,但不是最大的障碍,最大的障碍是人的素质问题。”[6]可见,人口素质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就是发展教育。通过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认识,从而促使全民树立生态观,培养生态意识,全民生态观的树立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稳固的基石。

2.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动者和执行者。在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中,强调政府干预对于生态现代化的不可或缺性,“在处于环境保护中的社会干预的不可预料的形势下,政府干预的协商形式可以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7]“如今,似乎很难想象没有各级政府干预下的生态转型。”[8]可以说,政府的作用无可替代,政府可颁布相关的环保性政策和法律文献,主导生态转型和改革,政府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大力扶持十分必要。

3.重视社会组织。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企业、一个政府的事,它是全社会的事。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乎人类文明。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将更能带动个人的参与度,团体凝聚的力量也更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社会组织对经济创新、技术创新的认可和压力是推动生态现代化发展的一种动力,在保护环境的运动中占有很大的分量。社会组织的保护环境运动除了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外,也将会影响政府的环境政策。

4.创新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而且还可以创造新价值,也可以预防环境破坏,有效治理环境问题。德国学者胡伯曾这样解释科技在生态现代化中的作用:“技术能够改变生产和消费的操作结构,并且因此减轻对资源和环境污水池的压力或能够建立一种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良性合作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技术,包括技术增强型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是生态现代化的核心要素的重要原因。”[9]我国资源的产出率、回收率和利用率偏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高。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同时能源资源消耗也明显加大,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5.加强国际合作。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大气循环、水循环、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越了国界。环境问题是一个国际性问题,例如,其他国家的大气污染可以通过冬夏盛行季风蔓延到我国领空;其他国家的石油泄漏可以通过季节性洋流污染我国领海;再则,候鸟的迁徙也可能传播疾病。虽然国与国之间有国界,但是大气、海水没有国界,污染也没有国界。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各国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空洞和环境破坏等问题;有利于引进环境治理技术;有利于借鉴他国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四、结论

2013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10]科学地诠释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不意味着停滞经济发展,发展经济不意味着以损害环境为代价,保护环境是为了实现经济的永续发展,经济发展则是环境保护的根本动力。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互利耦合提供了一种借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是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亦步亦趋,而是要根据具体实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之路。生态兴则文明兴,只有走上生态文明之路,“美丽中国”“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Huber,J.Towards industrial ecolo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a concept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J].Journal of Enviro-

nmental Policy & Planning,2000,2(4).

[2]何传启.勾画绿色中国――21世纪中国生态现代化战略[J].国土资源,2007(2): 4-9.

[3]何传启.生态现代化的战略思考[J].科学决策,2007(9): 6-8.

[4]Eppel,H.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M].Landon:Routledge,2011:449-451.

[5]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6]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1): 2-13.

[7]J?]nicke,M.On Ecological and Political Modernization,in 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Reader: Environment Reform in Theory and Practice[R].2009: 38.

[8]Shackley,S.The politics of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policy process[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997,7(2).

生态化建设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75-02

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和思想家丹尼尔・贝尔认为,文化本身是为人的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以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文化能力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能力,文化能力也是人类用以适应和改变环境的一种能力。人们通过对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来适应环境,也通过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来改造环境,最终人类通过文化的传播来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1]。我国著名生态学者余谋昌认为,人类社会在走过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正在经历又一次重大的历史性的转折,人类将走向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文化也已将告别已有的传统文化而走向生态文化。从当今世界范围来看,生态文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共同文化,生态文化的不断发展,将成为为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动力,生态文化也将创造以往文化无法创造的福祉,引领人类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使人类文化发展跨上一个新的阶段[2]。

生态文化的概念是罗马俱乐部创始人奥雷利欧・佩切伊提出的。其认为,生态文化就是建立一种以生态学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建立这种文化体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要建立起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经济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是要改变一直以来存在的违背生态学基本原理的观念和做法,以生态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3]。余谋昌是我国最早研究生态文化的学者之一,他从狭义理解和广义理解两个方面对生态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狭义的生态文化就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广义的生态文化就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4]。胡筝认为,生态文化是当今环境问题凸显的历史背景下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是在人类经受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所带来的恶果后对良好自然生态和环境的渴望,是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复苏。生态文化和过去的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的运行规律完全不同,生态文化更加关注任何自然的和谐相处,承载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使命[5]。孙笑妍、认为,生态文化是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根本,逐步形成的反映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文化,体现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社会、生态、技术、经济发展相互协同的过程,是在生态理论方法为指导下逐步形成的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生态行为文化的总称[6]。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推进者。教育的过程就是向受教育者传授适应生活的能力,包括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能力。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很好地解决自身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增强自身适应客观环境的生存能力,提高整个社会群体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任务,其培养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和主力军,高校的文化教育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在社会形态发展到以生态文明为主的今天,高校的生态文化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就更为重要和迫切,因为只有通过生态文化的教育,大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理性的生态世界观,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所承载的社会责任[7]。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建设要以校园文化的营造为载体,从大学所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个基本社会任务出发,将生态文化教育融入其中,培养更多更好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者。

生态文明社会要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崇高目标。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教养,应该贯彻到整个生态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着其对生活的认识,特别是影响着其生活方式、生存态度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体悟,而这些又都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态的建设,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的命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每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的普遍性、积极性,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都影响着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目标能否最终实现。社会成员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生态文化教养,才能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8]。生态文化建构的核心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在高校的教育体系建构中,将生态文化的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链条贯穿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中。

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在校园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中,围绕环境美化、氛围营造、文化积淀、低碳环保等各个方面开展相关的工作,为生态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根据高校的不同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第一,尽量依托学校原有的校园环境,保留和发展校园内具有文化内涵或是美化环境的景观,如具有浓郁文化元素的建筑、雕塑或自然景观。如厦门大学的嘉庚楼群;中山大学的陈寅恪铜像;北京大学的蔡元培、铜像;北大的未名湖;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景观等都积淀了大学精神,展现了大学的灵魂,能够很好地营造生态文化氛围。

第二,从学校顶层设计出发,生态文化教育必须有校级领导负责指导此项工作,对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给予决策和指导,在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中要体现校园生态文化教育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要有中长期的建设远景和短期的建设目标,同时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和经费支持。

第三,学校成立负责牵头生态文化教育建设工作的专门机构,由学校多部门协作配合,如后勤处负责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学生处、团委负责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化建设活动,教务处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培养,图书馆开展生态文化阅读活动等。

第四,学校要求教师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促进生态文化教育专题研究,提升教师生态文化理论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学校生态文化教育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第五,学校要积极引导,大力支持组建以弘扬生态文化理念为宗旨的学生社团。通过社团活动,组织落实生态文化教育建设工作,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生态文化教育,推进校园生态文化教育建设。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手段,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涵盖其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学校的生态文化教育,进而使大学生形成具备生态可持续意识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校园生态文化教育应当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化的复杂工程,它既需要从学校的办学原则、人才培养定位等顶层设计去规划构思,更需要从学校的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的环节中去实现,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具备较高的生态文化素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2]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赵宗彪.论生态文化与建设[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9(4):26-28.

[4]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J].人文世纪行,2003,(4):64-67.

[5]胡筝.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汇处的文化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生态化建设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文化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作为21世纪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生态文化拓宽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领域。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子系统,也应致力于生态文化的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生态的寝室文化氛围。

一、寝室生态文化的内涵

寝室生态文化是是指师生在以寝室为主要空间,学习、生活、交往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环境与氛围的总和,是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形态和行为体系的反映,是师生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产物。寝室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它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一种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寝室生态文化内涵又可概括为“校园和谐、学、生活和谐、心理和谐”。高校寝室生态文化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生命性。由于高校的主体是青年学生,而学生寝室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的主要场所之一,是学生思想最活跃的地方,因此,学生们蓬勃旺盛、永恒不息的生命力必然造就寝室文化的繁荣与充满朝气。第二,主体性。寝室生态文化建设最终体现的是生命意义,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健康发展、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生命境界的提升,因此,师生建设的主动性是寝室生态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再次,和谐寝室生态文化的形成依靠师生与环境之间相互支持、互惠共生、和谐发展,所以,它又具有持续性与和谐性。

根据生态文化与寝室这个特定生态环境的内涵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寝室生态文化包含了学校传统和现代文化的观念生态化、制度生态化、管理生态化和行为生态化。观念生态化是师生的观念形成于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把人的培养融入持续和谐、共存共荣的生态发展中去,实现人和环境辩证发展的统一;制度生态化是指寝室中的各种规章制度都体现对人的生命的珍视与尊重,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生命境界的提升;管理生态化是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的管理者都能以生态观来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从尊重与关心每个人的发展和需要出发,平等对待教育系统中的各个生态要素,遵循生态平衡和激励竞争机制的原则,正确处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和自我教育;行为生态化是学校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都要体现生态观念,一切行为的准则是环境和人的持续、和谐的发展。行为文化是寝室生态文化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寝室精神面貌的睛雨表,也是区别一所高校寝室生态文化是生机勃勃还是死气沉沉的一个显著标志。

二、构建和谐的高校寝室生态文化的现实意义

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寝室里度过的,一个和谐的寝室生态文化,必能促进寝室成员的健康成长。因此,建设和谐的寝室生态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形成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修课,而寝室就像一个小社会,是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第一课堂。很多学生上大学前很少住校,与他人紧密地相处的经验较少。而在大学寝室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非常紧密。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经济情况、生活方式、日常习惯以及性格心理上的差异,都很容易让大学生们相互间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大学和谐寝室生态文化以和为贵、以和为美、以和为兴,主张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及相互理解,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加强了沟通,最终达到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促进学生心理和谐的需要。

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集体、一个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增快,竞争意识、成才意识、创优意识的不断增强, 来自学校以及社会的各种压力,使得很多学生的心理都存在一定障碍,有许多难言之隐无人诉说,许多郁闷情绪无处发泄,这极可能影响大学校园的和谐与稳定。和谐的寝室生态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共同学习与交流的绿意场域,为他们用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上的断乳期,他们正由依赖父母处事型向独立处事型较变。在这个时期,不管是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还是情感生活,都与以前不同,他们正面对自己的生活独立尤其是心理的独立。和睦的寝室生态文化就像一个避风港,当学生遇到困难感到困惑时,寝室中的和谐气氛会支持着他,使他们放松心情,有足够的安全感和精神支撑去完成自然调适的过程。所以,生态是心理情感教育最好的媒体,也是进行心理教育最好的隐形教育形式。

(三)形成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需要

隐形德育指出,校园环境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载体。和谐的寝室生态文化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干净整洁的环境,高雅文化的熏陶,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对人产生持久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水平,调节和规范自我行为,从而形成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相反,杂乱无章的、不协调的寝室环境,则会使人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并使人精神委靡,不思进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学生人数剧增,高等后勤管理的社会化,高校学生寝室也呈现出功能多样化、关系复杂化的趋势,其教育功能也日渐凸显。以学生寝室为基础,以学生寝室为重点的党建、社团、思政等工作进学生宿舍成为时代的需要,创新寝室生态文化建设已成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和必要手段,也日益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迫切需要和重要途径。

三、对高校寝室生态文化构建的思考

文化的转变必然引发学校教育观念的变革。处于变革中的大学校园,不可回避地面临全新的文化选择。因此,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推动新世纪大学寝室生态文化建设,构建物质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和信息文化等生态因子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互交融的寝室文化,是大学获得可持续发展生命力的必然选择。

(一)完善寝室的硬件建设, 设计具有改善作用的寝室人文环境

生态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将生态文化理念溶入寝室环境的建设中,能为人提供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生命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从而实现其最大的生态功能。高校学生寝室的基本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住宿条件,创造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起到积极支持和保证作用。以生态文化理念指导寝室的建设和设计,学生寝室的硬件建设首先要“以人为本”,并符合“实用、安全、方便”的原则。寝室结构设计合理,工程质量优良,房间大小适中,通风采光良好,通道安全通畅。其次,寝室内部生活用具、用品设置需人性化,配套齐全。再次,寝室内外的自然环境设计应符合生态文化的需要, 寝室周边的绿化应以回归自然的手法,丰富绿化植物的多元化和优质化,形成多种动植物共生的生态环境。

(二)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生态,形成和自我教育的合力

当前的学生寝室管理上,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服从、强调执行,对此大学生难以做到真正的心理认同和行动接受。寝室规章制度的制定上也片面强调了制度的“管人”功能,而忽视了其“育人”的作用。其实,学生寝室的管理是寝室制度文化在长期运行中的文化积淀,直接关系到寝室是否处于一个理性、有序、和谐的运行状态。寝室生态文化的构建,其管理理念应以“和谐均衡”为价值观,以“以人为本”为信仰,以“科学的组织、合理的制度”为载体,以“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为工具,以“恰当的人文关怀”为语言,构建一个机构设置科学合理、规章健全、管理高效的生态管理体系。同时,制定以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寝室文明建设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力保规章制度合法性、合理性,既不能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又能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实际出发,突出正面激励,保证每位大学生能在有序的寝室生态文化环境里潜心学习、提升素质和健康成长。

(三)大力开展思政教育进寝室,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寝室精神文化生态

寝室的教化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而为寝室精神文化提供养料的是大学长期形成的校风、学风、师生精神面貌以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寝室精神文化生态,就是着眼于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发扬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的精神。目前,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文化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大学寝室必然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风气、奋发进取的精神氛围和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相互关心、和谐合作、协同进步的生态环境,造就学生自己把握自己的文化氛围。成功大学的最大秘密与其说是“精神物质化”,不如说是“物质精神化”。只有灌输了某种精神后,寝室的一切才变得有了生气,成为积极的教育因素。

(四)搭建开放有序的信息生态,增强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容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关系协调发展、和谐相处的文化。寝室生态文化不仅要与校园的发展协调一致,更应该以社会发展为依托,保持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信息畅通。伴随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网与互联网实现连接,使大学校园、学生寝室融入社会整体系统之中,实现了对社会的开放。为保持大学在网络时代健康平衡地发展,高校应大力加强校园网的建设,精心设计网站栏目,使其内容既生动丰富又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同时,在校园网上设立心理咨询、法制论坛、道德观察、时评快讯等栏目,定期安排教师与学生在线交流,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解决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从而使大学生在浩如烟海、精芜并存的信息大潮中能够分清良莠、去伪存真、健康成长。寝室信息生态的建构,更加促进了网络与人和谐共生、信息资源平等共享,大学校园内外信息畅通,沟通交流规范有序。这既能广纳外界的教育资源,也能远播本校的生态文化,也带动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及环境意识,对社会文化起示范、导向作用。

21世纪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物质生态环境,更依赖校园生态文化的创新发展。因此,大学也应致力于寝室生态的探究与建设,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造就寝室生态的新天地,使和谐的宿舍生态文化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沃土。

参考文献:

1.邓泽军. 和谐校园的“验证码”该是什么[Z].中国教育报,2008(2).

2.马旭东. 论和谐宿舍建设与和谐校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0).

3.程勉中.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管理机制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生态化建设论文篇(7)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要求,提出了2012年邮政工作的总体思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渗透到经济发展之中,能够实现业务调整和信息化的建设引导,不断优化现有的结构,能够将转变和企业的控制不断优化,让现代的服务变得更加灵活优越。

一、文化养人的理念

所谓文化养人,也就是要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让员工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熏陶下不断进步,从而带动企业整体文化风气的改变。文化也有实体存在的,因此,能够完善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不断跟得上时代,突破传统文化的限制来进行。任何企业的文化要产生力量都必须“接地气”,把落点落在人的“自驱力上”。如果只相信文化的力量,而忘记了“人的内在驱动力”,企业文化很可能会流于挂在嘴上、贴在墙上的一纸空文。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以及人员素质和能力等各种因素结合起来之后,形成的一种特殊形态反应。能够体现出企业的软实力和固有的文化特征,能够深深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稳定,也是在利益化的社会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的唯一资本。由全体员工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指引下呈现给外界的整体形象的总称。

二、邮政企业生态的现状

要把以人为本的概念运用到改造邮政任务中,能够不断加强信息建设,用信息化的手段去完善邮政工作,能够将工作形态从根本上改变。要建立文化意识意识团队,从根本上转变工作的态度,树立思路、抓手、范例“三位一体”,这样就能够不断发掘新理念,这样并再用范例来影响和带动大家把认识统一到思路上来,这是在有效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要将素质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兴衰。也带动企业整体的发展情况,这样我们就能看出,企业的整体发展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为熏陶,企业才有根。做有文化的企业,关注人的文化涵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想要提高企业文化,就要从每个员工的素质入手,将每个员工的精神素质提高才能够早就有内涵有追求的丰富企业文化。因此,对于邮政部门来讲,文化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将文化融入社会才能够不断融入邮政的具体工作之中,能够不断发展企业的特色,这样,在无形中就能够提高员工的收入。员工的收入也是企业实力的一种象征,因此,文化和这一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将服务性的文化进行普及,比如可以在新型报刊亭上想到“文化+便民”功能,在新型投递平台建设上想到以“商务投递+三区投递”这切入点,能够将邮政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不断拓展,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进步的双赢,能够将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前进的力量,对于长远的发展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文化养人与邮政企业生态的关系

自驱力还来自于全方位的企业生态观。企业文化的精髓,体现在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树立家庭式的企业文化,能让员工之间有着默契的感情,并且能够让员工和领导处好关系,这样才能够使得工作气氛其乐融融。对于员工来说,要诚信对待彼此,能够互相关心互相爱护,领导对于员工更需要呵护和关怀,在工作出现问题时要齐心协力共同解决。没有韧劲,就想不出“浙乡邮礼”所需要的空调邮车,金融业务的发展就不会在超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与不同层次的员工谈成长体会,只有把员工看成和家人一样,才能够将各种的意见和感悟进行交流和沟通,完善互相的理解。这样就能够消除工作中的很多隔阂,对于邮政来说,各种新型投递网,新型报刊亭等,都已经开始设立,并且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

四、文化养人与邮政企业生态的建设内容

在广泛征询了很多的意见之后,我们也有了更多的革新内容,要以信为本。把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去发展和弘扬。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的价值取向。不仅仅要诚信,还要求科技和专业水平都到位,才能够更好地传承企业精神,往往能够将各方面都围绕着核心的文化展开。在不断实践中取得经验。这样的话,企业的文化就能够更深一层得到提升。现在对于企业来说,弘扬自身的企业文化也就相当于建立自身的企业品牌。能够通过品牌来打造自身的企业信誉。这样才能够不断完善企业的思想内涵和信誉。因此,企业文化方面需要下功夫的地方还有很多,不是只有嘴上说说就能够做到的,我们应该将各种工作务实,能够让文化理念深入到人心。

五、邮政企业生态建设的终极目标

我们都能够想到,应该在发展上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因此,要建设自身的企业文化,就不像是维护经营那样简单,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要以信为本才能够将文化理念树立,将各种过程都一步步整合,并形成经验。慢慢的在企业中就会形成一种文化习惯,能够将发展作为首要的目标。这样我们就能够将企业的发展看作是一件常规的、共同的事情。能够使得员工的工作更加团结,更加有力。能够将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得以弘扬。这样才能够不断继承和发展。能够将精神和毅力作为日常的参考标准。只要大家能够团结一心,这样的话,矛盾和困难就能够迎刃而解。这样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过多的利益化行为,兄弟姐妹要齐心协力,需要大家的精心呵护,需要一种积极向上、团结一心的氛围。

现在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能够领会到相关的理念,积极将实践履行在日常工作中,这样能够让领导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员工的培养。能够将员工看做家庭成员,这样才能够让企业文化有可发展的趋势。举例来看这次乌镇支局员工的私家车增加到了十辆,就在百忙中赶来祝贺,其实也是从心底里为员工感到高兴,这就是一个大家庭的氛围。

就象徽商、晋商一样,倡导“文化养人”理念,因此就能够将文化的沉淀作为一种培养企业环境必备的手段。能够将企业的心态调整好,来配合发展和实践,将传统美德和文化素养放在企业运营之中,因此文化养人,助推转型。归根到底就是运用转变了观念的人,让文化的力量带动素质提升,运用信息化手段,去实现“三个转变”,最终达到邮政“草本”向“木本”转型。

【参考文献】

【1】 霍爱军.提高邮政企业“用户满意度”的措施[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

【2】 李学栋.论邮政市场[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

【3】 张燕.新形势下邮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浅谈[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朴福花.浅谈邮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A].实践 理论 创新[C].2001年

生态化建设论文篇(8)

辽西北地区地处辽宁省西北部低山丘陵地带,北为科尔沁沙地,东接辽河平原。本地区气候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温差大、日照长、积温高和降水少,导致风沙、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从自然生态方面上看,地理位置与气候状况是辽西北生态环境脆弱的重要原因。

(一)降水不足,风沙、干旱严重

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一地区沙化严重,水资源不足。据统计,这一地区是全国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年降雨量全省倒数第一,阜新为481毫米,大水面蒸发量1 4001 800毫米。朝阳市年平均降水量450580毫米,风力23级。铁岭市为460毫米。这一地区平均最大风速15米每秒,较强的风力、干旱的地表以及毗邻科尔沁沙地造成了这一地区风沙及水土流失严重。

(二)森林覆盖率低

这一地区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重要地区之一,林业基础薄弱。1949年阜新市的森林覆盖率仅为31%,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到2003年阜新市森林覆盖率已达233%。2006年铁岭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8%,2004年朝阳市森林覆盖率已达335%,连续6年获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先进市称号,在2003年辽宁省林业系统1010工程竞赛中获九个单项先进,名列全省第一。虽然经过努力,已有成效,但是对于如何建设生态防护林,如何与辽西北自然状况相联系,建立起适应这一地区环境特色的生态防护屏障,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状况

2006年阜新市自然保护区的覆盖率555%。朝阳市在2004年自然保护区已经达9处,保护面积22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1123%。2007年,铁岭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7处,总面积145万公顷。

生态状况对经济建设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影响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作为辽宁省的西北屏障,如果这一地区的环境状况得不到改善,将直接影响辽宁省其他城市,包括沈阳等相邻较近城市的环境与发展。所以辽西北生态环境问题是影响辽宁省发展的重要战略性问题。

二、辽西北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辽西北所面临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过去以GDP作为衡量指标的发展观以及高增长高消耗、大开发大破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方式,忽略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消费方式等种种人类活动,是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改善生态环境,必须改变与自然发展相悖的发展观、生态观、价值观和消费观等思想意识,这些都必须从文化建设入手。

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

文化概念具有文治与教化之类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以伦理道德教导世人,使人成为在思想、观念、言行和举止上合乎特定礼仪规范的人。

生态文化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是指人们通过调整制度、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来适应自然规律,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化建设论文篇(9)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家对林业的投资逐年加大,林业工程项目推进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林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如何尽快转变观念、提高林业生态项目建设成效,以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的紧迫问题。因此,做好国林业生态建设理念研究,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一套建设理念,对于迅速地、整体地提高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质量,又好又快地搞好我国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林业生态项目建设要多目标发展

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系统有序协调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业项目要搞成以林业建设为载体的综合发展项目,不仅应该关注林业建设,还要注重农村社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方面的综合发展及项目的可持续性,其建设目标应该具有多元化特征。项目不仅应该获得林业专业上的预期效果,如造多少林,覆盖率增加多少,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推动项目地区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注重培育农民自愿参与、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观念和能力,激励农民通过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严格执行项目合同,既顺利通过项目验收,取得项目劳务报酬和营林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又能提高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跨越。

三、引入参与式发展理念

参与式发展包括参与式研究,参与式推广培训和参与式发展操作。参与不是简单的参加。参与式发展要求农民及其他角色和群体能参与到项目实施的全部循环过程中去,如项目确立、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实施及项目监评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需求得到考虑和满足。通过参与,使得参与者获得了在发展决策、发展计划和发展实施中的权力份额。

参与式发展的核心是赋权,而赋权的核心则是对参与和决策发展援助活动全过程的权力再分配,简言之,即增加社区中穷人与妇女在发展活动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在项目中,要强调项目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除部门合作之外,要强调农民的参与。要明确农民是林业建设的受益群体和主体,是规划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单元,也是林业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不仅要注重农民参与造林劳动,还要包含更广泛的农民参与的内涵,要包含“给予与获取”的双向过程。

要相信农民最知道森林对他们的价值,相信农民懂得造林和善于造林,相信农民能管好树木。要彻底改变目前林业项目设计中惯用的主管部门下达任务,设计部门承包设计,自上而下、设计人员说了算、农民被动参与的设计方法。要采用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方法,从项目准备、执行计划的编制到项目施工管理,从整体到每一个过程都要有农民自下而上的参与,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注重项目建设地区人们对项目的决策和选择,让他们尽可能地对社区林业做出自己的努力,使他们对项目的发展具有责任感,并对项目的成功做出一定的承诺。通过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来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项目活动,让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分享到利益,形成一种利益引导下的自愿参与过程。要加大对项目设计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学习国际上先进的设计方法,与国际接轨。

参与式研究的核心体现在:基于对农民生活、生产体系复杂性认同的基础上,倡导农民参与所要研究问题的发现、确认、研究和认证过程,其内容包括混农林业、新技术示范等。采用的方法包括小组讨论、问题发现、确认、研究和认证过程、农民的评价、农民的记录和观察等等。参与式推广与培训的核心体现在:强调双向的交流,以用户为导向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推广和培训。其思想基础是推广员并不是什么都知道,而农民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采用的方法包括问题分析、研讨会、培训分性、直观展示、农民访问等。参与式发展实践的核心体现在:发展角色和群体充分参与发展过程的每一循环过程。其领域包括参与式农村评估和调查、参与式发展设计、参与式发展实施及管理、参与式监测评估等。参与式监测评估是提高农村发展项目成效的主要步骤。

四、引入社区林业理念

社区林业,是指在农村社区中,以林业为对象,以农民为主体,能够有效引导当地社区群众参与林业的多种形式,群众承担一定的责任,并通过努力得到直接的利益。

要以农村社区为单元,打破传统林业中“就林论林”的狭隘性,重视人与森林的协调关系和农户的积极参与,并把林业纳入当地整个社会发展计划,从而寻求一种人类与森林的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社区林业的本质特征是由当地群众真正自主和直接参与造林和管理、经营森林资源,以实现林业发展目标。与自上而下的传统林业相区别,自主与参与是社区林业发展机制的核心和基本原则。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自我意识、自主决定和自主管理。在项目建设中,所有外部的信息、技术及资金方面的支持都是外部干预,其只能对社区发展起到辅助的帮的作用,而要真正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所有的外部干预变成农民内援的发展动力,即农民要充分认识和接受外部干预的选择,并把外部干预当成是自己的承诺,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农民对其社区发展的拥有感。内源发展是社区发展的动力,是自主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如果没有源动力,在外源发展的影响下,农民也许会把项目建设看成是所有外来人的事,看成是与己无干的事,并且这种发展也不可能具有可持续性。

参与是社区林业活动的基础,贯穿于社区林业活动的始终,包括社区林业计划的实地调查、规划设计、树种选择、造林方式、管护、采伐、销售、分配方案等事项的决策和对项目的评估,并享受利益的分配。社区林业发展机制特别强调林区或山区社区群众的自主与参与,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常常被贫困所困扰,而他们又与林业密不可分,只有让他们在林业建设自主参与过程中获利,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护与发展森林资源的整体战略目标,维护或恢复生态平衡。

五、体现农民的利益分配

生态建设的确是功在千秋的伟业,但也必须要利在当代。我们不能要求那些尚未完全摆脱贫困的农民紧衣缩食来从事生态建设。过去和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一直提倡“谁造谁有”,有林是有了绿色,有了生态效益,但有林不等于有财富,对老百姓来说,过去和现在的现实情况恰恰是有些地方有林不仅没有财富,而是带来贫穷。劳模石光银虽然有很多林,但却负债累累。关键是没有处理好农民和国家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在造林工程中,如果是在老百姓自己承包地上造林,具体情况是,老百姓自己花钱整地、造林,自己掏钱管护、管理,为社会产生了生态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而他们自己却没有得到或很少得到经济效益,当林地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时,还不能采伐,这样还要负债累累地继续看管、经营,虽然目前国家给他们每亩地补助了5元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但这点仍然不足以弥补他们的经济付出,不能很好地调动他们在幼林期林地经营的积极性,领到这点钱后,他们将承担着重点公益林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全部责任。生态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国家,如果国家要老百姓承担这个责任,那么,就应该给与他们更大的优惠和补贴。

因此,必须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商品化,使资源的拥有者可以向他人输出生态系统服务,受益者将其所获得的利益与拥有者分享,从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和公正,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了持续利用生态资源,应该大力鼓励当地居民以经营生态系统服务为主要手段来发展经济,让农民能够从他们对生态和系统的保护和培育中获得经济收益,生态系统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与培育。通过建设生态系统服务基地,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生态业。届时,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当地居民就必须更好地保护和培育生态系统。这样,生态和经济效益就可以统一起来,将调动起农民极大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生态化建设论文篇(10)

二、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步骤

从规划开展的操作层面上讲,对一个具体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大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资料收集、现状调研、规划制订、后期反馈4个环节[3-5]。

(一)资料收集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需要立足该地区的客观资源与环境情况,需要服从该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需要切合该地区的相关专项规划。资料收集应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文本、电子、图片等图文资料的收集;二是实地资料的收集。1.图文资料收集图文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该地区相关发展战略与现有规划,主要包括①发展战略规划(五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林业发展战略规划等);②土地利用规划;③城市总体规划;④重要的专项规划(如绿地系统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或文物古建保护规划等);⑤相关部委(国土、林业、园林、城建、旅游、水利、交通、环保、气象等)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应包括该地区相关环境条件与现有资源,如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专项性的基础资料。2.实地资料收集结合收集的书面、电子等图文资料,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对该地区的资源重点分布地点与建设关键地点进行考察与记录,充分掌握该地区各项资源与建设的现状情况。

(二)现状调研

现状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期充分掌握该地区社会生态文明的现状并分析存在原因,梳理生态文化建设对该地区的作用,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方向性参考。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现状调研中,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生态意识作为了解社会生态文化现状的视点,围绕公众对生态状况的态度、对生态危机的看法、对生态行为的选择、对生态影响的认知4个方面设计问卷并展开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西安公众生态意识的基本感知已经具备,但由于缺乏全面的生态认识、相关的政策、社会的带动及经济的基础4个原因,生态意识的引领作用还不明显[6]。针对这些问题,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方向性亦能明确,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要提供生态认知的影响力、生态决策的实效力、生态活动的带动力、民生改善的促进力。

(三)规划编制

在充分掌握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具体规划内容的制订。具体的规划内容分为3个大部分:一是结构布局,二是空间布局,三是重点工程。从进行的顺序来说,首先是依据该地区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研究,其次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研究,最后以此总体布局为契机,依据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背景情况规划对应的重点工程。三者在操作时间上相对独立,但内容上交叉叠加,最终形成规划地规划期内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四)后期反馈与评估

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通过评审进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随时依据具体情况与实际碰到的问题对规划进行反馈与调整,使之因地制宜,更加符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发挥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对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作用。同时,结合城市生态文化现状分析,对规划建设成效进行预测评估,说明规划的可行性与实施效果。

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

如前所述,规划制订的内容分为3个主体部分:一是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二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三是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规划。3个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可以类比为庭院建设过程(见图1)。

(一)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是以生态文化载体的塑造为切入点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结构布局是指以主导功能为类别体系划分标准,对生态文化载体进行梳理,归并建立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的框架[7](包括4大体系及其下包含的相关子项目,见图2)。依据社会需求是指根据公众对不同体系的认知度,确立各个体系间建设的大体定性比重,由此分析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对象。同时依据公众的偏好度,确定不同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形式,由此分析生态文化载体工程的建设方式。依据社会需求确定的结构布局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空间布局与重点工程规划中需与资源基础及社会背景结合考虑的重要指向性依据。社会需求的了解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网络、电话等调研为辅。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对公众生态文化认知的调研[6],主要从公众的理解层面和实际选择层面展开,调查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受与解读程度,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触与主动选择程度。调研表明,西安公众能够理解也乐于选择的生态文化载体,主要集中在感知体系和社会活动体系内,故该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应该着力考虑二者的建设比重,在空间布局与对应重点工程的确立中,重视森林及重要森林公园、湿地及重要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化社会活动的开展。对公众生态文化偏好的调研[6],主要立足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元素的框架展开,以市域、建成区、自然林水环境、遗址空间为切入点,进行感知体系下观光、科普、康体、趣味、运动、文艺创作等具体项目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互动型、公益型、创意型、节庆型、体验型、倡导型、学术型等典型的生态文化社会活动入手,进行活动体系下不同活动类型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教育途径与教育内容为切入点,对传媒式、课堂式、户外式、展馆式教育等项目进行了细分调查;以目前状况与包括内涵、设计、属性、品牌、推广等在内的发展定位入手,对产品体系下的自然实物类、仿生类、传媒类、文艺类、保健养生类生态文化产品进行了细分调研,以此确定该地区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偏好度,从而为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提供依据。

(二)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空间布局是指在综合分析规划地区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城镇密度等的前提下,对生态文化载体在该规划地区范围内做出的“落地”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以南京为例,在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一是重点分析了市域土地利用布局、城镇体系分布等市域概况;二是重点分析了南京的森林、水系、湿地分布等区域资源分布概况;三是重点分析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区绿地等在内的市域范围内已建成或规划建设中的绿色公共空间的分布,以及主要历史遗址分布等重点专项元素的分布。在分析完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将所得每项内容的图件叠加,综合分析得到生态文化建设规划资源基础空间综合叠加图,主要形成4类典型色块区域(如图3所示)。红块,表示城镇建设较为集中的区域。以该区域为中心的范围即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范围,建成区中心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城镇居民的日常游憩与郊野休闲,建成区周边郊区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与自然的回归与体验相结合。紫块,表示包括历史遗迹、地域文化用地等人文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该区域需重点筛选出核心人文资源,将生态文化建设独立而有区别地融于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中。南京的人文资源禀赋极高,但就其生态文化建设而言,一方面,较之以历史文化内涵为核心、开发成熟度已极高的秦淮文化、金陵文化、红色文化遗址地,围绕中心城区的明外郭遗址与秦淮新河更具有建设意义和建设潜力;另一方面,南京文脉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花文化,典型代表如平顶山的茉莉花文化、梅花山的梅花文化、灵谷寺的桂花文化、固城湖的荷花文化,其发掘和文化基地的建设更能体现生态文化的本质。绿块,表示包括森林,及其重要的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等绿色空间较为集中的区域。该区域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的森林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森林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蓝块,表示包括河流、湖泊,及其重要的滨水公园的水系区域。该区域是以湿地资源为载体的湿地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湿地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对于南京,以城镇集中区域为中心,包括紫金山、梅花山等在内的钟山风景区,玄武湖,雨花台等城镇建设用地核心地区,应该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极核。老山作为近邻极核的最大自然山体,自然与人居交融。而金牛湖、固城湖等远郊水域,山水自然风光保存完好,其均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区域。因此,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框架为:以玄武湖与钟山风景区为极核,一方面围绕极核形成一条秦淮新河—明外郭百里生态文化走廊带;另一方面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延伸,分别形成两轴:东西方向以老山—紫金山—雨花台和玄武湖—金牛湖为纽带,贯穿森林文化与湿地文化的都市自然文化轴,南北方向以平顶山—梅花山—中山陵—高淳为纽带贯穿花文化的名花文化轴[8](如图4所示)。

(三)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点工程是指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已确定的基础上,立足社会经济、生态建设的关注点,在总体空间布局框架内,对应选取规划期限内对生态文化建设起关键作用的建设点,确立在规划期限内重点建设的生态文化载体。以江西九江为例,在九江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依据九江的资源基础确立了其生态文化建设“两核、两带”的空间布局(见图5)———以贯穿其城市集中区的长江为轴线的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以鄱阳湖及其支流修河为轴线的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在此框架上,依据目前九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与发展走向,对应确立了4个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工程。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选取对九江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具有深远影响的长江沿线,以及目前大力投入建设的八里湖两个地区。其中长江沿线主要是以反映洪水的历史生态警惕为主题的已建成的抗洪广场、以九江浔阳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已建的浔阳楼和再建的琵笆亭为主要建设对象,构建长江生态文化园;对八里湖地区主要从人居角度考虑,集合公众日常游憩、健身、休闲、社交需求,创造城市居民勿需远行便可享受的亲水的自然环境,构建八里湖生态文化园(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鄱阳湖湿地生态文化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集中在自然水域气息浓郁的鄱阳湖与修河两个地区,以九江鄱阳湖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原生态湿地、候鸟、环湖的遗址与古镇等历史名迹,以及以修河代表性的河源性湿地为主要对象,构建鄱阳湖水鸟文化园、湿地古迹风情路线、鄱阳湖湿地博物馆、修河湿地文化走廊(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重点选取其休闲、游憩资源,建设自然捕风地、户外游憩地、天然疗养地、滨水运动地,对应打造西海休闲生态文化体验园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立足庐山景区目前已经具备的知名度,以其生态建设现状与文化建设现状为基础,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范围扩展至大庐山范围,整合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展开庐山森林浴场、植物教育基地、地质教育基地、森林博物馆建设,对应打造大庐山生态文化综合体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

上一篇: 技术分析论文 下一篇: 数学发展历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