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成本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10:09

资金成本论文

资金成本论文篇(1)

资金成本是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相分离的产物。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在筹集和使用资金时所付出的代价,包括资金占用费和资金筹集费两部分。本文主要讨论用资成本。一般来说,资金占用费在借人资金的筹措上表现为利息;在自有资金的筹措上表现为股息或期望的投资报酬。一、资金成本实际上是一种预测成本计算资金成本的目的在于,通过成本大小的比较来规划筹资方案,从而为将要实施的投资方案提供资金。因此,规划方案在前,实施方案在后。作为规划筹资方案的一种有效手段,计算不同筹资方式下的成本,有利于降低其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因此,资金成本计算是规划筹资方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计算结果即为预测数。如借款成本预测不是基于现行银行借款的利率成本,而是基于筹资方案实施时的资金可得住、利率走向及利率期限结构等因素的预测。又如对债券筹资,它不以债券现时的贴面成本而定,而是视公司债务未来到期时,收益率与能否偿还本金的风险大小等主要因素的预测结果而定。再如对于股票筹资成本,它着眼于投资者希望付出多大的成本(股票发行价)以及对于股票未来收益的期望值是否得到满足等因素而定。作为预测成本,应该有一定的预测基础:(1)它可借助于历史数据为参照来完成;(2)有些变量可以借助宏观经济分析来预测,如利率走势、利率的期限结构预期等;(3)有些变量是可借助于其它媒体来取得,如股票风险系数大小等;(4)有些变量相对稳定,如税率等。二、资金成本与资金时间价值的关系作为让渡资金的使用权而向企业索取成本,从出让人看属于投资收益,与资金时间价值有关。作为利润再分配的基本形态,资金成本是一种投资收益;而时间价值是指不考虑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或报酬率。从量上看,资金成本作为投资收益要考虑投资报酬因素,而时间价值则无须考虑。当资金所有者出让资金,其投资风险与市场平均风险一致时,资金成本即为时间价值;而当所有者出让资金,其投资风险与市场平均风险有偏差时,则其资金成本应为平均收益率加上投资风险报酬率。三、资金成本的分类1.按具体项目和内容,可分为具体筹资项目的资金成本和综合资金成本。项目筹资成本可细划为借款成本、债券筹资成本、股票筹资成本、留存收益成本等。这些成本是指为具体的投资项目而支付的代价。因此,主要用于项目投资效率的分析与决策;而综合资金成本则是对上述各项具体成本,按比重加权来计算的成本,是针对企业在某一时点的综合成本而言的。因此,综合成本很难作为具体投资效益的决策依据,而只是企业总体效益的分析依据。2.按计算过程及时点看,又可分为三种类型:(1)筹资前的企业现有资金实际账面成本。其计算的意义在于:为将要发生或预测的成本与已发生的付现成本进行比较,以判断其效益好坏。(2)筹资时的项目预测成本和综合预测成本。由于它是在原有基础上,追增筹资而确定的成本,亦称“边际资金成本”。它主要用于为新增项目投资的效益优选提供依据。边际资金成本是成本计算的重点,有关资金成本的计算,大都是针对边际或增量成本确定而言的。(3)筹资后的账面成本。它是筹资后,就原有规模筹资和新增筹资部分综合计算而确定的成本。 四、资金成本计算的对象一般认为,资金成本计算只涉及长期资金项目,而不考虑短期资金来源项目,其主要理由是短期资金将在一年内偿还。这种看法有失公允。长期资金肯定必须考虑其成本,而是否考虑短期资金成本,应具体看短期资金用途而定:如这些资金被用于非但定性资产占用,则不予考虑;如这些资金被用于恒定性的流动资产,则应予考虑。“恒定”与“非恒定”两者的差别在于:恒定性资产占用要由恒定性借款方式(如周转借款)来满足;而非恒定性资产占用主要由免费的应付账款、定额负债(又称视同自有资金)来满足。因此,不是所有的短期资金都不计成本,也不是所有短期资金项目都

资金成本论文篇(2)

目前 在我国财务学的融资决策 研究 中,既使用资本成本概念,又使用资金成本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令人莫衷一是,造成了我国财务 理论 研究的混乱,并在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引发了不良 影响 。本文将 分析 它们的根本区别并探讨两者混淆所带来的危害,希望能够引起理论界的关注。 一、我国财务理论中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的混淆 关于资本成本,目前最权威的定义是《新帕尔格雷夫货币 金融 大辞典》给出的:“资本成本是商业资产的投资者要求获得的预期收益率。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的经理把资本成本作为评价投资项目的贴现率或最低回报率(《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一卷第470页, 经济 科学 出版社2000年7 月)”。可见,按照 现代 公司财务理论的解释,资本成本既是投资者所要求的回报率即预期收益率,同时又是有条件约束的资金使用者的融资成本。 而资金成本,属于我国财务理论研究中特有的范畴。“所谓资金成本,是指资金使用者为筹措和占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筹资费和各种形式的占用费等,是将盈利和资金的一部分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体现着资金使用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刘恩禄、汤谷良:《高级财务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43 页)”。从资金成本的这一定义看,是单纯从资金使用者角度考虑融资成本。 两者的 计算 方法 也完全不同:以普通股为例,资本成本的计算通常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折现现金流量模型以及债券收益加风险报酬法;而在我国财务学界,资金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汤谷良、王化成: 《 企业 财务管 理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95页)。从上述我国资金成本的定义出发,还有一种经常被引用、直接以定义计算普通股资金成本的方法, 即把股票投资股利(率)和股权融资交易费用(率)简单相加的结果作为普通股资金成本。 二、从定价理论看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的根本区别 从定义上看,资本成本与资金成本都是企业发行融资工具的代价,也即决定企业融资决策的价格指标。这一共同点启发我们应该到定价理论中去探讨它们的根本区别。 (一)从是否应考虑风险因素看 在金融理论的 发展 过程中,定价理论一直作为贯彻其中的轴心,推动着整个金融理论的发展。回顾 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定价理论的轨迹正是沿着商品价格-资金价格(利率)-货币资产价格-资本资产价格这样的路线向前发展。与普通商品相比,金融资产最大的特点是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资本资产的风险性远远大于货币资产。因此对金融资产定价时,其风险就成为人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其中,货币资产由于期限很短,可以忽略其风险,直接以筹集费和占用费来定价。但资本资产的定价就必须考虑其风险的大小。西方公司企业在融资决策中就主要使用风险定价的资本成本概念。相反地,我国理论界过去一直都忽视资本定价中的风险因素,在我国理论界缺乏风险意识的背景下,企业融资时侧重使用建立在筹集费和占用费基础上的资金成本概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从是否体现出完善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看 委托理论认为,在公司企业中,公司管理者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公司管理者需要的是他们个人收益的最大化,而这种个人收益最大化却可能与股东利益最大化发展冲突。因此,必须设计相应的公司治理机制以保护股东的利益。 在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下,投资者就能够保护自己的投资利益,对公司管理者形成硬约束。一旦公司大肆进行股权融资,而其实际支付的资金成本(筹集费与占用费)达不到具有同等经营风险公司的资本成本时,就会出现原股东回报率下降的情况,后者就可以利用公司治理中的约束机制制约管理者的行为:或者“用手投票”,在股东大会上否决该再融资提案或撤换管理层,或者“用脚投票”,撤资转向其他的投资

资金成本论文篇(3)

一、证券投资基金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对商业银行同样具有双向影响效应,一方面,它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中间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到我国的金融稳定。

1.证券投资基金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利润增长有积极影响。

一方面,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中有利于组织低成本的存款。无论是基金开户还是基金投资前的沉淀,基金的存款都是低成本稳定的资金来源。而且不论基金是商业银行通过为基金提供销售、交易服务,在银行系统内部十分简便地以低成本直接将存款划转为基金,这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为自己扩大了客户源。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可以收取基金托管费,获取中间业务收入。由于证券投资基金是发起、管理、托管三权分立的机制,根据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基金托管业务必须由商业银行担任。但基金托管要求托管人有熟悉托管业务的专职人员,而且要具备安全保管基金资产的条件,托管人必须有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能力,以保证基金发行、运营、赎回与清算的效率和质量,目前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来担任,一些资本实力雄厚而且业务能力强的股份制银行也加入这一行列,所以基金托管业务将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业务,具体见下表。从证券投资基金历年托管费收入来看,托管费收入上升速度很快,已经从1998年的1600万元上升到2006年的10.53亿元。商业银行通过介入基金托管业务,既可以改善其自身的资产结构,促进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发展,增加无风险业务收入,改善业务收入结构,也可以促进新型商业银行业务人员素质提高与知识结构的改善,为商业银行现代资本市场金融业务发展拓宽空间。

2.证券投资基金对银行业的消极影响。

首先,证券投资基金对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带来了冲击。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品种,具有强大的专业理财功能,它的出现顺应了降低资源配置成本的需要,使得投资者和融资者都愿意通过直接融资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出现存款“脱媒”

现象,使得商业银行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样具有转型经济国家的一般特征,正在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间接融资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短期内迅速削弱其传统业务,中间业务又无法迅速跟上,银行的不稳定性增加,将会对我国的金融稳定产生冲击。进而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其次,证券投资基金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投资基金的发展和变化,对传统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制度下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使货币政策中的M1、M2、M3等形式的货币定义不断发生变化。毫无疑问,证券投资基金对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增加了货币控制的难度,对央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提出了新的考验。此外,由于证券投资基金带来的低风险高盈利效应,银行同业竞争加剧,对银行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挑战。

二、商业银行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的对策。

①发挥商业银行优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鉴于证券投资基金对商业银行带来的积极影响,大力发展基金托管业务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加强基金托管业务的市场开拓,不断增加托管基金的数量和资产总量;另一方面,要加强银行基金销售业务的市场开拓,目的是将销售的基金按照协议的要求推介出去、销售出去。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销售基金,顺应潮流尽快开通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便利投资人投资的方式,让投资者享受安全、高效、便利的基金代销服务。还可以借鉴美国筹建类似于“基金超市”网站,销售各个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也要充分考虑银行卡在基金销售中的作用,还可以通过电话银行销售基金,给投资者带来便利。

②商业银行争取在政策指导下成立银行系基金,开展多元化经营。2005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公布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4月6日,确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为首批直接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银行。交银施罗德、建信基金、工银瑞信等银行系基金应运而生。到2008年底,这3家基金公司的排名大幅上升,管理规模逆势增长,其中交银施罗德排名12位,建信基金排名20位,工银瑞信成为2008年规模增长最快公司,而且赢得市场和不俗的业绩。商业银行可以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对银行业带来了新机遇,不仅有利于在分业框架下推动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经营,而且有助于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商业银行的储蓄和资产的多元化。大量的储蓄资金将有可能通过购买银行基金的方式,间接进入证券市场,有效转化为投资性基金,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因此,各家商业银行要积极争取尽快尽早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减少存差,促进储蓄———投资的转化。一旦今后政策允许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银行就可以转换角色,成为基金管理人,直接管理经营基金业务。

③向开放式基金提供融资便利,进行业务创新,为混业经营创造条件。证券投资基金的相关规定中允许基金管理人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条件,向商业银行申请短期融资,这使证券业与银行业合作又增加了一个途径。由于开放式基金可能面临非正常巨额赎回压力而产生流动性需要,往往需要借助于银行的短期资金支持,在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条件下,银证合作的前景十分看好。这也是商业银行积极进行业务创新,为将来实现混业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④为证券投资基金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托管业务服务。基金托管要求银行在财务核算系统软件、清算网络、监控手段、整体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提供快捷、便利、周到的基金销售和服务。商业银行庞大的储蓄网点、丰富的储户资源、先进的网络设备、良好的信誉等软硬件条件,不仅为基金提供了理想的基金销售平台,而且商业银行拥有完善的清算结算网络系统、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和完善的系统结构,完全可以承担基金托管人的职责。在基金托管业务服务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发挥银行的优势,为证券投资基金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服务。

⑤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目前基金托管业务存在的很大问题是商业银行托而不管,过分注重基金的清算交割和保管功能,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监督管理基金规范运行,避免发生风险,影响金融稳定性,同样是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⑥加强银行基金业务人员的培训,在基金销售过程中进行专业化的服务。由于基金是新业务,在分业经营的体制下,商业银行人员难免对基金业务产生陌生感,对基金业务销售和托管过程中需要具有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因此加强岗前培训、人才引入和员工业务素质学习才能保证证券基金业务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资金成本论文篇(4)

(一)应收账款的周转管理和考核

收入是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收入形成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该项目付出的成本资金则不能及时收回回报。企业的资金被占压,资金成本增加,资金流断裂,都将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为加速应收账款的回笼,企业应建立起应收账款的业绩考核体系,将收回陈账和控制坏账作为绩效考核指标,纳入业务人员、有关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之中,增强有关人员对清理和催收应收账款的积极性。

(二)物流的周转管理

企业的物流周转管理重点体现在存货管理上,存货如不能灵活使用,存货将变成呆账,直接占用企业的资金流。企业应注重对存货的预测和控制。通过定期库存盘点,按月分析存货增減原因及呈现趋势,确定企业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应重点控制长期留存物品,及时处理,最大限度的保证存货变现,加速资金的回笼。

资金成本论文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工程中标价格普遍较低,所以在施工中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为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项目管理中,项目施工现场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和是建筑施工成本。

1施工成本控制依据

1.1工程承包合同

施工成本控制要以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围绕降低工程成本这个目标,从预算收入和实际成本两方面,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2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是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施工成本控制方案,既包括预定的具体成本控制目标,又包括实现控制目标的措施和规划,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文件。

1.3进度报告

进度报告提供了每一时刻工程实际的完成量,工程施工成本实际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正是通过了实际情况与施工成本计划相比较,找出了二者之间的差别,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改进以后的工作。

1.4工程变更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旦出现变更,工程量、工期、成本都必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因此,施工成本管理人员就应当通过对变更要求中各类数据的计算、分析,随时掌握变更情况。

2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2.1建立成本管理组织机构,构建成本控制体系

确定企业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上的部门和责任人,成立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并制定各部门职责,明确项目部及各专业成本管理的责任人。要坚决克服责任不落实,成本只在口头上控制的现象。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责任感,相应地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包括用人权、财权等。

2.2建立项目成本核算制

成本核算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会计、统计等手段,对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耗费进行核算,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会计制度和相关的财经制度,遵纪守法,依法纳税。只有通过严肃认真、切实可行的项目成本核算,驱动各方面利益。

2.3编制目标成本,下达成本控制责任指标

根据企业的要求,结合已签订的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材料市场价格等相关资料,制定一套符合市场实际的内部目标成本,用来作为成本责任指标考核的依据,下达到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有关费用与相关责任人的关联程度把成本指标分解到有关部门和个人,实行全员控制。

2.4做好施工组织计划

施工组织计划是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主要内容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施工环境确定完成施工任务。

2.5做好成本事前控制

成本预测就是结合企业施工技术条件和发展目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一定时期或一个成本项目的成本水平、成本目标进行测算、分析和预测。成本预测是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通过预测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指明方向和途径,为选择最优计划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2.6加强成本的事中控制

成本的事中控制是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环节,除了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外,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控制。人工费的控制;材料费控制;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的控制;间接费用的控制;安全事故的预防及措施;安全事故的预防及措施;质量成本控制;加强合同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2.7在竣工验收阶段,应抓好每个单项工程的完工清算和整个项目的竣工决算

当整个项目完工后,应按合同要求,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搞好竣工决算,核实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分析目标责任成本的执行情况,在办理工程竣工决算时,必须认真清理实际计量及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认证工作。工程计量人员要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直接成本并与预算成本对比,以发现是否存在中标定额外还需业主签认的费用,预算人员必须与财务人员进行认真全面的核对,相互补正,以免漏项,确保取得工程结算收入,财务人员应扎扎实实进行材料及固定资的清理,加强对各种应收账款的追讨力度,避免损失。

2.8规避客观因素引起项目成本的增加

资金成本论文篇(6)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也在随之变化和深入,笔者就企业权益资金、折旧资金、公益资金、债权(债务)资金、其它资金(改制剥离及代管资金)等,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方法,提出与同行切磋,以达到增进企业现有实力、保障职工权益、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良性循环、推动和谐发展的目的。 一、企业的权益资金 1、实收资本 :应按公司章程(约定)归集到位。货币要按时缴存银行;设备、存货要点交、验收入库,无形资产、车辆、房屋要办理验证、过户等手续,属于企业法人的财产要集合到法人财务账目中核算,并制定企业财产管理制度,实施切实有效管理。 2、资本公积金: 来源要合法,核算要及时、正确,接受赠与的货币资金要存入基本账户,接受赠与的物资要办理入库,接收赠与的无形资产要办理过户、确认等合法手续。 3、盈余公积金: 来源要清晰、合法。利润分配增加的,要合法有序,接收划转(拨)要依据充分;其支出项目要真实有据,审批手续完备。 4、上级拨入资金:要按有关文件及时办理确认、登记手续,钱存银行货入库,正确核算有制度,增减变化及依据与拨款单位同步、相对应。 5、未分配利润 :来源于利润分配科目的借方余额,如企业亏损未能及时弥补,也可能是借方户余额,其期末余额是借方或贷方余额,直接调整着所有者权益的净存量。 资本金、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上级拨入资金,未分配利润组成了企业的权益资金,这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权益资金方面正常存在的问题是:投资人的出资资本金不能准时、足额出资到位,构成了企业的先天性营养不良,如某市属三建公司,靠联营方式形成注册资本金1200万元,申报了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证书,实质性拥有的可调度资金只有10多万元及联营企业的部分机械设备。为了完成承担的工程项目施工任务,贷款100多万元购置施工机械,周转材料。这样,小马拉大车、高额的贷款利息、费用,难以消化,工程接转不畅,机械、周转材料闲置、损耗、失窃;人浮于事;出不了生产效益。其结果,收益不抵费用,最终只得以亏损、歇业告终。企业倒闭、所有物资、人员流散。造成了社会总资产和资源的损失。 留存收益也是权益资金的重要来源,收益来源于产品销售、工程结算收入等。企业为社会造出了可用产品,就必须按时收回货款、工程款。收入实现后,先上完税,再补给成本(费用)消耗,剩余的就归集到利润科目核算。这样,企业为实现利润指标的目的,就将资金管理,存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债权、债务管理,对外投资管理,固定资产和其它资产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等事项,摆到了重要日程,没有利润目标,自然就会放松上列八项管理,就会出现散乱现象。某施工企业是历史悠久的老企业,由于利润意识淡薄,管理制度的更新、修订不及时,粗放经营,忽视环节和过程的控制,产值指标完成得很好,质量指标完成得也很出色,劳动生产率逐年上升,建设单位信誉也很好。但工程结算不及时,不能准确做到工程完工盘点、核算利润,项目亏损金额高达数百万元之巨也得不到反映。有多少企业能经得起这样重创? 二、折旧资金 国家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有宽松的政策。企业应该认真学,全面用。固定资产核算的目的就是要完善管理,发挥效能,实现增值,实现更新换代,促进企业发展,增加竞争力和创利能力。折旧基金是固定资产价值的辅助核算,折旧费用可以合法进入成本费用。局外人看物状,财会人计价值,拥有必要的固定资产(不动产)还能增强企业消化通货膨胀的能力。但是固定资产的核算必须科学、合理。现代企业制度下,财产是企业法人所有,是股东权利。当固定资产消耗时,不按期将折旧费用计算,列入成本(费用)支出。就容易产生成本费用不实,易产生超量分配、超前消耗现象,造成更新固定资产经费不足。按时足额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后,对折旧基金的管理也是企业经营者和出资人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折旧费用的存在形式

资金成本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102-01

1.融资

“融资”也称资金融通,即经济中某一经济单位根据自身资金运用的需求,通过一定渠道,采取一定方式,通过自身积累或者从外部资金供给者处获取资金,以满足其因从事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对资金的需求。

科普兰通过对分部门资源流动账户的研究,将整个经济部门划分为资金盈余部门、资金平衡部门和资金亏损部门,资金盈余部门收入大于支出是储蓄者,资金亏损部门支出大于收入是投资者,这就产生了对于融资的需求。融资实际上就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经济主体将自己积累的储蓄用于投资,称之为内源性融资;若从其它资金供给者处获取资金,称之为外源性融资。在外源性融资中,涉及三方面当事人,即资金融出者、资金融入者以及为融资活动提供中介服务的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等。

2.企业融资

企业融资是指以企业作为资金的融入者,向资金融出者获取企业运营所需资金的一种金融活动。企业融资的过程也是一种通过资金供求关系表现出来的资源配置的过程。资本的逐利性总是会使资金流向投资收益率较高的企业,这一过程可以将有限的社会资金配置于产出效率较高或者当前经济发展最为需要的企业或部门,这就起到了引导和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

3.企业业资结构理论

(1)传统融资结构理论

资金成本论文篇(8)

ABSTRACT:Cash holdings,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internal financing, closely related to investment behavior. That enterprises should hold how much cash to make the total cash cost of holding and loss of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to be lowest must be considered as a problem by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different investment behavior of different levels of cash holding companies , as well as differences in the investment efficiency.

KEY WORDS:cash holding, investment efficient, the performance of companies

一、研究现状分析

西方经济界对现金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所提出的货币需求理论。但凯恩斯理论所侧重的是宏观经济学的货币需求问题,所以,还不能称其为真正的现金持有理论。此后,在凯恩斯提出的交易成本模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存货模型(Baumol,1952)、随机分析模型(Miller and orr,1966)等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方法。但是很多的假设条件难免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应用起来多有不便,并且上述几种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预测现金持有量,没有解释为什么企业会持有某个水平的现金。

Myers和 Majluf在1984年提出了融资优序理论。理论认为,由于外部投资者与公司经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公司外部融资成本较高,如果公司拥有良好的投资机会,为了避免因现金不足导致投资不足的,公司将内部融资作为未来投资项目的首选,因而会储存大量的现金以备使用。这种行为符合财务限制理论,是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安排。Opler et al(1999)通过实证发现现金持有过量公司投资增长速度低于现金持有不足公司投资的下跌速度;现金持有过量公司主要将超额现金用于掩饰损失,而很少用于新项目或者购并行为。Mikkelson 和Parch(2003)以1986-1991年末现金持有比例持续在25%以上的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持续性持有大量现金的公司具有“资产成长速度较快、债务融资较少,公司资产市值与账面价值比较高”等特征。

目前,国内对于投资与内部现金流量的敏感性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以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对理论进行验证的文献很少。且大部分文献对内部现金流量和投资的定义还很模糊,以致在实证研究中,对内部现金流量和投资的表示方法却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内部融资的能力和投资规模。

国内对融资约束下企业投资与内部现金流关系作了开创性研究的是冯巍(1999)在《经济科学》上发表的《内部现金流和企业投资》一文,文章考察了沪深交易所上市的135家制造业公司1995-1997年的样本数据,引用FHP88模型检验判断了内部现金流量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公司面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约束,同时还提出内部现金流量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对我国的企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郑江淮、何旭强、王华(2001)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对上市公司后续投资的融资约束状况分化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股比重越低的上市公司没有受到明显的外源融资约束,而国家股比重越高的上市公司却受到了外源融资约束。魏锋、刘星(2004)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融资约束、不确定性和公司投资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特有的不确定性与公司投资呈显著正相关,总体不确定性与公司投资之间呈正相关,市场不确定性与公司投资之间呈负相关。

二、现金持有与投资关系的理论分析

1、现金持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有关现金持有的三种主流理论假说中,权衡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实质上都是站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权衡成本和收益之后的理性选择。而对于成本理论,从管理层对股东的,发展到大股东对小股东的直至考虑宏观制度对现金持有的影响。

(1)企业规模与现金持有

交易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规模较小的企业面临更多的借款限制及较高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入长期负债市场有一定的困难;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可能进行多元化的投资,经历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少,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处于财务困境时更容易被清算,所以规模较小的企业将持有更多的现金以避免财务危机。从以上角度预期,现金持有与企业规模负相关。另一方面,管理者操控性成本理论认为,企业规模越大,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越难被观察到,管理者越有动机为操控性支出的目的持有更多的现金,由此预期现金持有与企业规模正相关。

(2)财务杠杆与现金持有

交易成本理论从财务杠杆可以充当企业债务融资能力替代变量的意义上预期财务杠杆比率应与企业现金持有负相关;同时从财务杠杆比率与财务困境成本正相关的角度预期财务杠杆比率与现金持有正相关。而信息不对称模型和管理者操控性成本模型都预期现金持有与财务杠杆比率的大小负相关;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公司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缺乏,当已经有了很高的负债率,再次使用债务融资有一定的难度时,他们就竭力上市进行股权融资,取得的资金很快用于资金缺口,而保留较少的现金余额。

(3)投资机会与现金持有

静态权衡理论认为,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考虑,投资机会和现金持有量是正相关的关系。拥有优良投资项目的企业财务困境成本较高,因为构成企业价值的优良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在发生破产时几乎会完全消失,因此拥有优良投资项目较多的企业将会保持较高的现金持有水平以避免财务困境的发生。

(4)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

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都脱胎于国有企业,国家股比例相对较大,而存在国家股的公司由于委托链条较长,经营者则往往追求短期政绩表现而忽略公司长远利益的发展,从而有可能出现将手中的现金盲目用于投资的情况。法人股股东对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法人股持股数量多,会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法人股股东有动力也有能力去实现对公司经理人的监督,为了避免有利的投资机会的丢失。

(5)管理层持股与现金持有

随着管理层所有权的增加,管理者承受了他们的行为形成成本的一部分,因而会使得他们在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过程中滥用资源的可能性更小。由于管理层和所有者的利益有所结合,这使得预期的成本更低,从而有可能增强公司筹集外部资金的能力,从而减少公司过量持有现金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上讲,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公司持有的现金应该越少。

2、现金持有对投资影响的理论分析

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现金持有量的多少和现金持有的动机会促使公司做出不同的投资决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对于该问题,理论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静态权衡理论和Myers的融资优序理论认为,由于外部投资者与公司经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公司外部融资成本较高,如果公司拥有良好的投资机会,但是因财务上的限制而不得不放弃,这将产生严重的投资不足问题。为了避免这种隐性成本,公司将内部融资作为未来投资项目的首选,因而会储存大量的现金以备使用。这种行为符合财务限制理论,是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安排。

但是Jensen认为在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在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的公司,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冲突非常严重。经理人为满足自身利益,偏好于储备高于股东价值最大化所需要的现金。由于股东分散性极大,用脚投票和搭便车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部分资金相对缺乏有效的监督,经理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容易将自由现金流投资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进而降低公司价值,损害股东利益,产生投资过度(over investment)的问题。

我国的上市公司面临较多的成长机会,公司成长机会越大意味着公司的投资机会越多,经理人可以选择净现值最大的投资方案,在相同的资金成本下公司能获得最佳的投资报酬率;但是,公司持有过多的现金,亦可能会承担资金成本,同时可能被经理人员用于过度的投资或者其他消费。总体上而言,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与公司的投资行为是有影响的,有可能是正面的影响,也可能是负面的影响,这跟公司经理人是否合理的使用现金有关。那么,从实际的现金使用情况来看,我国的现金持有水平对投资的影响究竟是反映Myers的融资优序理论还是Jensen的自由现金流理论? 这是本文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笔者借鉴诸多学者的研究思路认为,如果是处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角度考虑,公司持有较多的现金是为了避免投资不足产生高昂的机会成本,其投资支出就是合理的。而处于问题的存在持有较多的现金时,公司的投资就有可能是过度的,同时也是低效的。公司投资效率的高低可以通过公司的经营业绩来衡量。本文就是按照以上推论来验证何种理论更适合解释我国不同现金持有水平对投资行为影响的。

三、实证分析

1、样本选择

笔者实证所有分析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Wind(万得)资讯的数据库。同时参考了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年报,巨潮资讯网信息。

我们以2008年12月31日以前在沪深两市发行A股的公司1582家(包括同时发行B股)作为研究总体,观测的时间区间为2003-2007年,并在此基础上依据以下原则进行了筛选:(1)首先剔除掉金融和保险类公司28家,该类公司因自身业务特点持有大量的现金;(2)剔除了全部ST、*ST公司194家;这些非正常公司的财务数据不具有可比性;(3)剔除了2001年12月31日及以后首发上市的公司462家。为了保证五年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比性,所以对于缺失2002-2005年度数据的部分公司剔除;(4)剔除了2002-2006年5年间任意年度审计意见为保留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公司59家;(5)剔除了2002-2006年度有异常值(现金持有比率大于1)的公司31家。经过筛选,我们得到808家A股上市公司,以此代表我国上市公司总体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现金持有现状,同时,也作为下一章实证研究的样本以此代表我国上市公司总体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现金持有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另外,本文选取的是会计报表中的合并报表数而不是母公司的报表数。

2、变量定义

(1)投资的指标设计

本文的投资包括实物投资和证券投资,实物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这里的实物投资不包括流动资产投资,主要因为流动资产的价值受企业内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同理,证券投资包括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其中也不包括短期投资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为反映当期的实际投资水平,投资支出均用相应资产的原值来表示。因此,本文采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原值的变化量来表示投资支出,公式表示为:

(2)现金持有水平测定

国外的研究文献中已经有学者利用实证模型对现金持有的目标水平进行了测定。其中Opler et al.(1999)[8]设计的测定现金持有目标水平的模型如下:

其中 是目标现金持有量, 是常数, 是变量估计系数, 是随机误差项;

现金持有量是公司自身财务特点、治理结构、宏观经济波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包括前期对本期的影响,也包括本期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模型中加入相应的控制变量,文章设计下面模型来估计现金持有量:

(3)控制变量―现金持有状况

现金持有状况用哑变量表示,低额现金持有公司定义为0,超额现金持有公司定义为1;与上述测定目标现金持有量时所采用的变量不同的是,模型三中采用股票价值(总股本与股票年平均价的乘积)对主要变量 和 进行标准化,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因使用现金持有水平高低这个哑变量而产生的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

3、研究假设

本部分先检验现金持有水平是否与投资支出有关,然后再分析投资是有效还是过度的问题。基于此,建立如下假设

4、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托宾Q模型来分析现金持有水平对投资的影响,在其中加入现金持有变量。与以往的文献不同,本文并没有将整个样本分为现金持有水平高和低两个样本分别进行回归,而是在模型中加入现金持有水平的哑变量,以此来分析现金持有实际水平与目标水平的偏离方向不同对投资支出的影响也不同。本文试以下面这个模型来分析投资支出情况:

5、实证结果分析

(1)不同的现金持有水平下投资行为差异的描述分析

根据下表中现金持有水平高低的界定方法,本文将全部样本808家公司划分为超额现金持有公司491家,低额现金持有317家,以研究不同的现金持有水平是否意味着不同的投资行为。

由图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现金持有水平普遍高于目标水平,存在高额持有现金的情况。图1中显示在采用现金持有水平将全部样本分为高额持有现金公司和低额现金持有公司之后,从2002-2005年公司投资的平均数来看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持有较低现金的公司投资支出的均值最高,而持有较高现金的公司投资支出较低,全部样本的投资均值居中。

(2)组间差异的检验

上面通过描述性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类公司的均值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和T检验来继续检验这种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意义呢。

从均值上来看,超额现金持有公司的投资水平(.055096)明显的低于低额现金持有公司(.088914)。从均方和来看,组间的差异是组内差异的34.4倍,且这种差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等均值T检验的结果也说明两类公司之间的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以现金持有水平的高低为标准来分组是合理的,同时我们可以初步地认为现金持有水平不同的公司,其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不同,现金持有水平低与投资支出较多有关。

(3)模型的回归分析

在分组检验了投资行为的不同之后,本文以时间作为截面的识别标志,针对面板数据进行了PLS回归。以投资支出为因变量,现金流量、托宾值、现金持有水平(虚拟变量)、现金流量与现金持有水平的交互变量为解释变量,利用上述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从表6可以看出,现金持有水平与投资支出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是-0.03277,并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说明现金持有量越少,投资支出越大。这验证了本文的假设1,公司将持有的现金主要用于了投资支出,而并非主要用于自身消费。而现金持有较多的企业则可能是没有较好的投资机会而滞留了过多的现金。从整体的检验结果上看,模型检验结果的R2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是本文只采用了前一年的投资情况、现金流量、托宾值和现金持有状况来进行回归,而影响投资支出的因素还包括营业收入、已有的资本存量、净资产收益率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回归模型的解释力度。

6、不同现金持有量对投资效率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从上面的分析了解到,公司的投资行为与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是显著的负相关的关系,意味着现金持有量少的公司投资支出多,那么这样的投资支出是否有效率呢?是现金的滥用造成的过度投资现象还是充分利用投资机会的表现?所以本文接下来采用经营绩效作为衡量的标准来检验投资效率的高低,以说明现金利用效率的高低。

(1)建立模型

在公司经营业绩指标的选择上,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及运行经济环境的考虑,本文选择了三个有代表意义的业绩指标,即总资产报酬率(ROA)、净资产报酬率(ROE)和每股收益(EPS)作为经营业绩的三个替代变量。取投资机会 (流通股股数*每股市价+非流通股股数*每股净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资产总额账面价值) 、企业规模 (总资产对数)和企业成长性 ( )为控制变量,建立模型如下:

(2)建立假设

使用现金持有水平和投资支出的交互影响变量来考察现金持有水平和投资行为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 :公司投资行为是充分利用投资机会的表现,能够提升公司的价值,则现金持有水平与投资支出的交互影响变量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正相关;

假设2:公司的投资行为是由于成本的存在,是经理人滥用现金的表现,则现金持有水平与投资支出的交互影响变量与公司的经营业绩负相关。

(3)回归分析

从表4-10-1可以看出,采用现金持有水平高低进行分类,两类公司的经营业绩存在明显的差异,组间差异远远的大于组内差异,是组内差异的11倍。并且,统计量的P值0.0010.05,说明这种均值的差别在统计上也是有意义的。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之后,表4-10-2中显示,无论是以哪个变量作为经营业绩的替代变量,现金持有水平和投资支出这个交互影响变量都是与经营业绩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这说明现金持有水平影响下的投资行为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投资行为是有效率的,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但是该回归结果存在的缺陷是模型的拟合优度R2较小,是由于公司经营业绩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而本文仅仅涉及到了投资支出和投资支出与现金持有水平的交互影响这两个变量。

四、结论及相关对策

1、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现金持有水平普遍高于目标水平,存在高额持有现金的情况。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不同,其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不同。

(2) 现金持有水平与投资支出显著负相关,显著水平较高。说明现金持有量越少,投资支出越大。公司将持有的现金主要用于了投资支出,而并非主要用于自身消费。而现金持有较多的企业则可能是没有较好的投资机会而滞留了过多的现金。

(3) 投资支出以及投资支出与现金持有水平的交互变量都是与经营业绩正相关,这说明投资支出能提升经营业绩,是高效的。这同时也说明现金的使用是合理的,滥用现金的情况相对较少。

2、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相关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现金持有水平的高低,一方面是企业现金流量是否充裕的表现,但是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应当看到持有较高的现金意味着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的产生。这要求企业管理者加强持有现金的管理,要充分寻找投资机会,高效的利用已有现金。

(2)公司要加强目标现金持有的管理,加强过量现金使用效率的管理。公司可以根据企业过去和当前的财务特征、行业和时间影响,确立目标现金持有量,有效的避免公司现金持有过量或者不足,有效的避免公司资金的闲置、投资过度或者不足,以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凤.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动机与投融资行为的实证分析[R],优秀博士论文库,中国知网,2006

[2] Myers,S.C.Majluf,N.S.,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 Journal of Financil Economics ,1984,13:187-221

[3] 胡国柳,王化成.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7-64

[4]Ozkan A.,N.Ozkan,corporate cash holding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UK companie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4,28:2103-2134

[5]李子奈.计量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68-73

[6]董红星.永久性盈余、暂时性盈余与经营现金流的信息含量[J].经济问题探索.2007,04

[7] 张如云,赵妍.我国A股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行业特征[J],财经界,2007,03:265-266

[8]Opler,T.,L.Pinkowitz,L.,Stulz andR.Williamson,The determinants and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cash holdings [J],Journal of Financil Economics,1999,52:3-46

作者简介:

孟双武:(1967.省略

地址:长沙市湘雅路110号383#信箱湖南湘雅集团有限公司

Study on Level of Cash Holdings of Listed Companies on Impact of Investment Behavior

MENG Shuang-wu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78,China)

资金成本论文篇(9)

企业资金来源于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权益资金与债务资金之间的不同比例,对企业的资金成本、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合理地确定企业的资金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财务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当前,财务理论界对企业最佳资金结构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大多附有较多的假设条件,有的与现实不符,有的缺乏可操作性。在实际工作中,通常运用每股利润无差异点分析法和比较资金成本法进行筹资决策,这两种方法在本质上是对筹资方案的选择,而并非确定企业最佳资金结构的方法。

一、企业资金结构的界定

“资金结构”一词是从英文Capital structure翻译过来的,多数学者称之为“资本结构”。笔者认为,用“资金结构”表述更为准确,因为对于债务资金,无论期限长短均不属于“资本”。另外,部分学者将“资金结构”界定为权益资金和非流动负债的比例,也是不恰当的。比如商品流通企业,其流动负债往往要大于非流动负债,此时,抛开流动负债研究企业的资金结构,会得出的不合理甚至错误的结论,会误导企业的财务决策。

本文将企业资金结构界定为企业权益资金与债务资金之间的比例,其中债务资金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在内的全部债务资金。

二、企业最佳资金结构

一般认为,企业最佳资金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小,同时企业实现每股价值最大时的资金结构。也就是说,企业最佳资金结构应同时满足综合资金成本最小和每股价值最大两方面的要求。

1综合资金成本最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是有成本的,企业要获得资金,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从不同渠道来筹集所需要的资金。而在不同的筹资方式或渠道下,筹资的成本是不同的。为了正确进行筹资决策,必须计算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综合资金成本是指企业权益资金成本和债务资金成本的加权平均数。

2每股价值最大

现在比较认同的观点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把负债作为企业价值的一部分,是有一定缺陷的。本文将最佳资金结构的标准定位于每股价值最大化。每股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充分考虑了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获利能力和风险程度等因素。

三、企业最佳资金结构的确定

以下分别从资金成本分析、每股价值分析、资产负债率分析和中庸思想分析等几个方面,讨论企业最佳资金结构的确定。

1资金成本分析

设企业债务资金总额为a,权益资金总额为b,债务资金成本为c1,权益资金成本为c2,综合资金成本为C,则:

C=aa+bc1+ba+bc2

公式1

正常情况下,企业资产负债率较低时,企业财务风险较低,企业筹集债务资金的成本c1较小;当企业负债率提高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提高,企业筹集债务资金的成本c1也会增大,即负债筹资成本随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提高而加大。

只有企业债务资金成本c1小于或等于权益资成本c2时,企业才会借债;当企业债务资金成本大于权益资金成本c2时,企业不会再对外借债。因此,企业债务资金成本c1一般小于或等于权益资金成本c2。

以下用具体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发现企业综合资金成本公式中的规律。

设企业资产负债率a/(a+b)由0增大到100%,相应地股权比率b/(a+b)由100%减小到0;企业权益资金成本c2,是投资者追求的投资回报率,假定保持10%不变;债务资金成本随着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提高由5%增加到10%。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1,得到企业综合资金成本计算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企业资产负债率由0增加到100%,企业综合资金成本先由10%下降到875%,然后又提高到10%。在资产负债率为50%时,企业综合资金成本C最小,C为875%。用其它数据代入公式,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当企业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数量相等时,企业综合资金成本最低。

2每股价值分析

引用上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盛连东、裴振东研究的企业每股价值计算模型。①

①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3月,第104期。

V=(y×c)/R (1)

V表示权益资金每股价值,y表示权益资金利润率,c表示每股净值,R表示股票期望收益率。其中:

y=(1-t)(x-d×i)/(1-d) (2)

t表示所得税率,x表示营业利润率,d表示资产负债率,i表示负债资金成本。

R= Rf+(1-t)σx(Rm-Rf)/(1-d)σm (3)

其中Rf表示无风险报酬率,Rm表示平均股票报酬率,σx表示营业利润率标准差,σm表示平均股票报酬标准差。

将(2)和(3)代入(1)得:

V=[(1-t)(x-d×i)/(1-d)×c]/[Rf+

(1-t)σx(Rm-Rf)/(1-d)σm]公式2

利用以上公式,设企业各参数如下:t=025,x=02,c=10元,Rf=01,Rm=015,σx=02,σm=015,i随d的增加而上升。企业在不同负债水平下每股价值的计算表如下: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企业资产负债率d从0增加到50%时,企业每股价值不断增加。当d=50%时,每股价值达到最大,每股15元。当d从60%增加到90%时每股价值开始不断减小。用其它数据代入公式,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当企业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金额相等时,企业每股价值最大。

3资产负债率分析

当许多学者对企业最佳资金结构进行苦苦探寻时,实际上走了许多弯路。我们追求的企业的最佳资金结构本质上就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而对于企业资产负债率,在财务理论界长期研究和中外企业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早已有了定论,即企业最优的资产负债率为50%左右。当企业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各占50%时,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负债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同时可以利用和负债总额相等的资产,保障企业的偿债能力,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4中庸思想分析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两千多年以前就阐明了“中庸思想”。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我们经常运用这一思想来做决策,现代企业管理中也广泛运用这一思想。企业适度负债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获取财务杠杆收益;但是,当企业过度举债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在不知道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的最佳比例的情况下,运用“中庸思想”决策的结果是: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各占50%,这样这既可以获取财务杠杆收益,又可以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可谓“进可攻,退可守”。运用中庸思想决策的结果与前面定量分析的结果不谋而合。

四、结论及解释

经过以上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企业的最佳资金结构是:企业全部资金中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各占50%左右。

当然,这只是一般性的规律,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其资金结构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企业进行财务决策时,可以借鉴该结论,但不能生搬硬套。企业要充分考虑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以及企业自身特点加以适当调整,以实现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发挥财务杠杆效用,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王涛试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J]财经界,2013,(22)

资金成本论文篇(10)

一、引言

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中国经济结构升级已经成为学术界最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近期,央行坐视银行间市场出现钱慌,未循惯例予以救援,表明政府已决心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速,以求抑制乃至逆转加杠杆行为,从而引导实体经济结构的调整。刘海影刊文指出这一举措的底线是“不发生财务金融危机”,压迫实体经济去产能的政策并未考虑到信贷扩张背后的制度性约束与实体经济根源,在没有纠正实体经济结构性问题之前对货币金融体系动刀,有可能导致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不可控的后果。

为了验证上述政策生效的可能性,笔者对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经济波动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思路如下,第二部分文献综述,陈述关于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的相关学术成就以及本文参考文献;第三部分理论分析,从理论上分析金融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第四部分为结论。

二、文献综述

近代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主要有索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以及围绕对新古典增长模理论完善发展起来的内生增长理论。关于增长因素分析方面,舒元和徐现祥在《中国经济增长模型设定1952~1998》中论证,制度原因是AK模型增长理论能够刻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解释。胡文国和吴栋在《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一文中分析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同时在设定经济指标时充分考虑了制度因素。本文中,笔者在以上理论基础上充分囊括以上指标并将试图将金融结构因素加进去。

国内学者对金融结构的研究大约始于上一世纪80年代,大体可以总结为金融结构成分分析、金融结构定量实证分析和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这几个方面。其中,吴超在(2012)《我国金融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稳定性研究》中合理设定了金融结构效率衡量指标,反映了我国国家主导型金融结构的特点。笔者在本文中将金融结构影响视为制度因素之一,希望分析经济增长中不同因素影响程度,得出更合理的结论。

三、理论分析

(一)理理论基础

根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此处不详述):

Y(t)=F(K(t),A(t)L(t)) k(t)=sf(k(t))-(n+g+δ)k(t)

L(t)=nL(t) A(t)=gA(t) K(t)=sY(t)-δK(t)

拉莫维茨(1956)和索洛(1957)等提出的增长因素分析表达式:

■-■=α■(t)■-■+R(t)

其中产量(Y),资本(K),劳动(L),劳动有效性(A),折旧率(δ),储蓄率(s)。

(二)传导路径

首先,金融结构通过资本投入变动影响产出。由索洛增长模型我们可以得知,储蓄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金融机构通过金融结构提供相对于耐用品等实物资产较高的资本回报率,分散投资项风险,满足人们预防投资动机吸引储蓄。当储蓄供给供给,引起储蓄供求均衡的变动,使得利率变动,进而促进投资变动,从而使资本投入K改变,进一步使产出Y变动。金融机构的运作状况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以及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效率高低,决定着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着经济增长。

同时,金融结构通过“劳动有效性”变动影响产出。索洛并没有对“劳动有效性”具体含义将做出解释,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提出A代表着研究与开发投入,技术进步,知识积累或者人力资本的观点。但无论是研发或人力资本的积累,都需要投企业入大量的资本。良好的金融环境有助于企业的外部融资同,同时强有效的金融市场可以通过价格信号引导金融资源投向技术创新项目,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减低融资成本。

最后,金融结构通过增长因素贡献变动影响产出。金融市场的信号作用引导着资本流向技术先进的新型部门,从而促进实体经济产业升级。根据前文的增长因素分析公式,当K,A,s,g变动时,将引起经济增长中各因素贡献率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积累使得经济结构变动,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

四、结论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通过借鉴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因素分析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金融结构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引入到模型中,建立了相应的模型阐释了央行抑制加杠杆行为,从而引导实体经济结构的调整传导机制。

参考文献

[1]舒元,徐现祥.中国经济增长模型设定1952-1998[J].经济研究,2002,(11).

上一篇: 自我教育论文 下一篇: 法律责任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