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8:36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篇(1)

1.1 素质结构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觉悟和道德品质,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护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懂法守法,法制意识强;具有个人诚信和团体意识;热爱环境保护事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

(2)文化素质。

了解中华文明和外国历史文化,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具有现代意识和传统美德。

(3)专业素质。

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分析的能力,具备求实的专业精神、创新意识、严谨的科学素养和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

(4)身心素质。

具有自我锻炼的意识,不畏艰难的气魄,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1.2 能力结构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较好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

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专业领域内综合实验能力。

(3)创新能力。

在本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科技研究能力。

1.3 知识结构要求

(1)工具性知识。

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科技方法、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基本的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4)经济管理知识。

具有基础的管理学、经济学知识。

(5)工程技术科学。

了解工程测量、投影理论及制图基础、电工与电子学相关的工程技术科学知识。

(6)专业知识。

具有全面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包括环境学、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工程设备基础、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功能和应用、环境监测原理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2 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包括如何度量、保护和提升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度,实现科学发展。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设计适当的知识体系为载体来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强化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使每一个知识模块构成一个适当的训练系统,合理区分专业共性知识要求和特色培养要求,满足“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由以下6个知识领域组成,见表1。

其中第1~5为通识课程和基本理论知识,第6为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由环境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设备基础、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功能和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知识领域组成。

专业核心知识主要针对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施工与经济等8个方向,以8个课群为中心组成不同专业方向的核心专业知识。

3 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培养创新能力、实际能力的重要保证。环境科学专业实验/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依据以下几项原则:科学性,即体现科学严谨的作风;先进性,即紧跟学科前沿,要有超前的意识;实用性,即实验/实习教学必须满足社会对环保人才的需求;完整性,实验/实习教学应包括基本技能、素质训练和创新培养等内容,基本技能训练必须过程完整、内容完整,即包括单个实验、集成实验和社会实践等;开放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不同的课程实验或相关科研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考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

(1)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和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课程实验可以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直接交流,有助于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创新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实验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仪器仪表的原理、测量方法、操作规范、数据分析等;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验设计、故障排除等。

根据性质将实验分为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

公共基础系列实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计算机基本操作等。

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污染控制原理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等。

(2)实践性教学环节。

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监测实习、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环境规划课程设计、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等。

(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一个科研、教学与实践结合最为密切的环节。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可以从科研任务或者社会实践中选择规模适当、相对独立的题目,与特定的科研小组、社会部门、企业单位等密切结合。优秀的本科生可以在大学三年级或更早阶段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此外,也鼓励有能力、有精力、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转贴于

和创业竞赛活动。

毕业实习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进入工矿企事业单位环保岗位,时间为8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在18周内完成。

环境科学与工程篇(2)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成立 2000 年并在当年秋季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传承厦门大学 20 余年环境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历史,具有“师资强、起点高、特色鲜明”的办学特点,现有 38 名教职工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 32 人,教授 18 人,副教授 18 人,教授、副教授全部承担本科生课程。本系设有环境化学与监测、环境生物与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教研组,负责组织实施教学。 本系拥有较为完善的教学设备,建立了完善的课程体系, 教学过程中既注重 培养学生全面合理的基础知识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环境科学与工程篇(3)

[关键词]

新形势;环境工程;学科建设

1新形势下环境工程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已初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改革开放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此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同时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却也日趋严峻。地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促使了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点是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土壤、大气、水的污染防治,着重推进重点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防治,这促使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也上了一个新台阶。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日益呈现综合化、整体化、现代化、全球化的特点。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一流大学,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新型”优秀环保人才的需要,我们必须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而环境工程专业是综合性的学科,融入土木建筑、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是相互渗透的新兴交叉学科[1]。因此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环境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的新形势对于环境工程学科的建设而言既是一个重大的机遇也是挑战,环境工程学科的特色构建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动向、社会分工变化的外部需求和自身优势学科专业发展的内部需要,以统筹好内外部需求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在满足时展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学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要体现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和生源特色。

2环境工程学科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和环保事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认识有了历史性飞跃,培养环境工程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逐渐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等专业人才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成为各领域最抢手的专业人才,环境类专业的高等教育事业应时而生,成为近年来的热门专业之一。我国近十几年持续的高速度经济发展令人注目,但长期以来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相当严峻,无论是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西部待开发地区,面临的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都相当艰巨,促使对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逐渐增大。然而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晚,为适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的需要,环境工程的高等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迅速成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事业大发展和对环境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环境工程专业教育高速发展,设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点持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环境工程类专业毕业生一直被认为是今后20年内最急需的8种专业人才之一[2]。

3新形势下的环境工程学科发展

环境工程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环境工程学科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工程设计能力,特别是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及环境污染修复的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独具特色。与传统学科比较,环境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复杂体系而非纯粹体系,所以环境工程学科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特别鲜明的交叉性、综合性[3]。环境工程学科的主要课程涉及环境生态学、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等。环境工程学科的这个基本特征决定了支撑学科发展的基础宽杂,如环境工程科学的快速发展与自然、技术和人文社会学科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参与是分不开的。因此,各高校的环境工程学科专业建设没有必要坚持一个模式,应该在遵守专业培养规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以特色办学为环境工程学科发展的奋斗目标[4]。

3.1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

学科发展目标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和有效实施来实现的。课程设置要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基点,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跨专业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为侧重点,通过课程的合理整合,形成脉络清晰的专业课程模块,最大限度地优化整体结构,确保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逐步形成和巩固拓展[5]。为满足新形势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应依据环境工程学科发展的历史,并调研新形势下对环保人才需求的状况,改革重组课程体系;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学科发展及学生自身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观念、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重心、考核方式上做到以人为本,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市场调研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模、规格。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学校应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制定环境工程学科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将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的思路和经验固化到教材中,围绕教学模式的优化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全面统筹,明确规划,鼓励本专业教材编写,同时完善引进教材的更新机制。

3.2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设

“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而“产学研用”合作则为学校实现三大职能提供了最佳途经和持久动力。利用高校和社会两种资源,可以实现生产实践、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可充分利用专业科研平台,努力加强校企合作,创建专业的科研研发中心,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逐步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实施的科技产业链,促进专业科技工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做贡献。在研究方向上,要把市场和社会需求作为科研的主要导向,注重创新性研究和技术开发,注重成果转化和实际应用效果,努力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企业以服务求支持,通过共建实验室、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师生提供教学实践场地以及持续地提供应用型研究课题,促进应用型大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特色的不断形成。双方要大力加强重要研究基地和交叉学科平台的建设,尤其是要围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加强成果转化平台和技术孵化基地建设,构筑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切实提高双方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率。

3.3提升创新科研水平

以卓越的基础研究成果支撑环境专业决策研究,推动环境技术发展。以前瞻的学术理论,引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环境问题基础研究,支撑重大环境政策的制定、提升环境管理能力;以理工结合的特色突破技术瓶颈、推动环境产业发展。以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合作实现环境工程学科的共同发展[6],针对国际国内重大的环境挑战,致力于以高效的合作机制组织高水平合作团队,以合作共赢实现环境科技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国际合作中本着“以我为主”的原则制定科学计划、引领科研合作。推动环境工程专业认证,促进专业教育国际化,促进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的交流,实现国际间的互认,同时也能够促进专业教育的规范化,以提高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建立“请进来、走出去”的学术交流制度,增加相应的经费支持渠道,加强中外合作项目、师资互换和学生互访。积极主办、协办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提高本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国际接轨的交流与对话工作,通过各种不同途径,走出去,请进来,努力为科研创新创造条件。组织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具有学术前沿意识的学术骨干赴海外访学、研修,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

3.4教学方式与教学管理改革

环境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环境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协调发展,提高学生对环保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因材施教,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整教学内容,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要注重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采用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多媒体网络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7]。各校应组织团队辅导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科专业竞赛和实践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学校还应积极促进教师的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此外,应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鼓励他们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应形成“学院—专业—教研室”三层面的教学管理单位,层层渗透,职责明确,落实教研室工作,定期开展教研室活动,加强专业教师之间的联系,加强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打破学科界限,鼓励专业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间的互通有无,以拓展其知识维度。

3.5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环境工程学科建设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师资团队建设是环境工程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条件之一。建立并健全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坚持选派教师进行教学法和实训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为了保证教学团队的可持续性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应由注重高学历教师的数量增长向注重教师的质量提高转变,努力培养教学能手和科研标兵。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加大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相关院校联合办学和合作研究力度;利用已有学术平台和各类实训基地,通过具体项目努力为人才培养提供各种实践机会,使之真正成为专业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民族问题研究的学术骨干。要贯彻执行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积极探索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多种人才引进模式,在环境工程学科发展中造就领军人才,培养青年学术骨干,大力推进“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领军人才在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中的重要作用。

4结语

环境工程专业学科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的过程,并且需要结合院校自身的条件、特点和外在环境,不断寻找新途径、研究新方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新形势下的创新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永臻,崔有为,王淑莹.环境工程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3):14-18.

[2]马明海,徐圣友,张世能.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黄山学院学报,2011(3):128-130.

[3]邓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J].中国地质教育,2007(2):1-4.

[4]石辉,张承中,赵晓光,等.论环境科学专业的特色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27-129.

[5]王焱,胡蓉,刘国东.中国环境专业学科发展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3):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篇(4)

作者简介:杨迎春(1972-),男,四川南充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刘盛余(1976-),男,四川内江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四川 成都 6102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20096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4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各个国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生态破坏”等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正是在人们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情况下,环境类专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作为20世纪后半叶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同时也是交叉学科,得到了各个高等院校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近300所,开设有环境科学专业的高等院校200所左右,其规模仍有扩大的趋势。如此多的高等院校开设环境类专业既体现了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环境类学科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很多,这对环境类专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由于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基地缺乏等原因,很难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都很强的专业人才。因此,注重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开展素质教育,对培养优秀环境类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提高环境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的课程对象及特征

1.课程性质和对象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课是面向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开设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这时学生还未接触到其他的相关专业课程,对专业知识了解很少,认识还比较模糊。通过对新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很好或较好,将来很有前途或者前途较好,选择本专业就读的原因是基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大多数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够继续深造(考研)以及从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但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并不是很了解,甚至对专业的认识很模糊,他们就读本专业的原因是由于考试分数和家长的影响等。同时,通过对近年来本专业的学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发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专业毕业学生主要在以下几个行业就业:国家各级环保部门和科研单位,就业人数在10%左右;环保(含咨询服务)公司、工矿企业、设计单位等,就业人数在70%左右;考取研究生等继续深造者,占10%左右;自谋职业或者从事与本专业关系较小者占10%左右。说明大多数学生主要就业于环境保护及相关行业,并且近年来环保行业人才需求节节攀升,但其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与学校提供的毕业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学校不能全面满足其需求。

2.课程特征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与公共选修课“环境科学概论”从课程性质上讲是不同的,一个是面向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入门必修课程,一个是属于普及和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与理念的公共选修课程。但是,对于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而言,由于刚入校他们的基础跟其他专业的学生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这就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选择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内容来讲,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物理性等方面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仍然应当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又要与公共选修课程有较大的区别。从教材来看,现在有关环境科学概论/导论、环境工程概论/导论方面的教材较多,但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的可选教材很少。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既要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以后四年大学学习有一个全面和大致的了解与认识,还要培养和吸引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方面给教师提出了很大的难题。一方面,讲的内容过于通俗和平淡,就容易使本课程成为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另一方面,如果讲的太多、内容太深入,又可能会导致把后续课程的内容提前讲授了,对后面课程的学习产生影响。因而,对本课程进行深入的、全方位的教学探讨和改革十分必要。

二、“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目前,高校所开设的“环境科学概(导)论”课程涉及的内容多为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基础知识,是环境专业学生的专业入门课程,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将来深入学习其他的专业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该课程涵盖了环境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大部分知识内容,可为他们将来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今后本课程的设想,拟进行以下方面的教学改革:

1.教学队伍的组织

以前认为导论课程不是专业课程且内容较浅,任何教师都可以讲授。但经过几年的教学发现,该课程实际上是在教学上很难把握的课程,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可以上好的。因此,现在在安排教学任务时,要求选派在环境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承担该课程,并且派辅助教师进行相应的课程网站建设以及课外活动等。

2.课堂教学组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具体开展了如下工作:

(1)开展案例教学。采用典型案例充实教学内容,是改进“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将世界上发生的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或者学生身边接触到的一些环境污染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剖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增强学生对这些事件的感性认识,为以后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做准备。这一阶段,学生还不具备较多的专业知识,主要是通过学习、构思和考虑可能有那些方法和途径去分析与解决这些环境污染问题,并通过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逐步设计和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当前国内外出现的环境问题组织学生观看与该案例相关的专题视频录像或教师提出案例讨论主题后,要求学生按组在国内外期刊上独立查阅相关主题文献,进行课堂汇报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对“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出现的机制和防治对策”的讨论,可使学生了解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特点、生物化学和生态演化过程与发生机制以及湖泊富营养化产生的生态学原因等。从而培养学生查阅文献、阅读文献和分析文献的能力。

(2)热点问题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当今全球范围内出现的热点环境问题。如自2000年以来,各国开始广泛研究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简称EDCs)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这些物质会影响生物的内分泌系统,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近几年在环境中逐步发现并引起关注的医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简称PPCPs),它们在环境中的种类逐渐增加,并且对人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还未可知,值得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课程中增加这些热点问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引发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思考。新知识的补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为他们将来学习专业课程或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可以强化学生对于本专业将来就业去向的认识,并在今后有意识地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

(3)开展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后设置一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和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去发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也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视对知识的理解、思考和引申过程,更不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的缺点。一般采用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在课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启发学生结合自己对环境的观察、分析和调研等提出相应的问题。并且随着学生以后知识学习的深入,他们可以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逐步寻找答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到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可以自己提出和选择自己希望做的题目。在进行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正确的启发、引导、点拨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全方位参与和帮助。

3.课外教学活动

(1)网络平台交流。课堂上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动画影音和信息量大的特点为学生展示了有关历史和当前环境问题的立体图像。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大量的资料需要通过课后网络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如动画模拟各种环境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生物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迁移、转化、等方面的影音图像,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分析这些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危害,考虑并初步设计关于其治理措施和方案。在课程网络平台上可进行师生交流和讨论,增加师生互动,随时与学生进行网络讨论,也可节省课堂时间,还可以进行有效的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的学习活动,包括专题讨论、网上协作、网上练习等。

(2)组织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国自古就存在“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道德经》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环境科学的主题,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基于此,课程进行中让学生投身于大自然之中,开展与环境密切相关的考察和调查活动,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结束语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讲究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其教育的观念在不断的转变之中,一些新的观点和理念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了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更好地发展,为了该专业学生具有更好的就业前景,能够在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岗位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价值,对环境类专业的入门课程进行了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邱秧琼,宋扬,顾征,等.工程导论: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115-119.

[2]周叶中,胡甲刚.论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3):369-372.

[3]蔡铭.在专业基础课中树立大学生对专业的信心——以“交通工程导论”为例[J].交通职业教育,2012,(2):55-57.

环境科学与工程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45-02

我国工科大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众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是面对新世纪的发展与挑战,工科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客观要求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工科大学教育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环境监测是工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必需课程,其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强,教学内容涉及水体、大气、土壤、固废、生态、噪声、辐射等环境要素的监测,课程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计算机、数学等学科。工科大学的“环境监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同时它也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该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污染物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从布点、采样、样品保存、预处理到分析测试和数据处理的环境监测全过程。为了适应环境监测科学发展的要求,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根据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从理论课、实验课及其考评体系等角度探讨了“环境监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工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环境监测”与“水分析化学”、“环境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等存在密切的关联,只有保证环境监测与上述课程间和后续课程间的衔接性、呼应性和互补性,力求避免不合理的交叉和重叠,才能使整个专业课教学体系更加高效和完善。以大多工科大学选用的教材为例,对环境监测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对比发现,环境监测教材上编排的一些的分析仪器的原理、分析方法等与“水分析化学”、“环境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课程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重复,因此授课时需要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从略处理。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则宜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也可以归纳总结后进行略述即可。例如水体中各种类型化合物的测定,教材中一般是按化合物的种类编排的,在讲述时可按照测定方法进行归类,例如,色谱法、电化学法、ICP法、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冷原子吸收或冷原子荧光法等。另外,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环境监测基础知识和理论外,还应了解监测技术发展前沿的新趋势、新技术等,课件中应补充环境监测发展的前沿技术及其趋势等新知识(如痕量污染物的样品采集与测定,环境监测新法规、新标准和新技术规范等),才能够使这门课程具有活力。

二、优化实验课教学环节

环境监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做好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大实验、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比例,通过系统的实验、实践的训练,增强学生对环境监测具体方法、技术的运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吸收有兴趣的本科生参加相关的科研工作,将基础理论与环境监测前沿课题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衔接的平台,这将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优化实验课程教学环节的措施:

1.建立分析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并重的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实验课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一般只需按照讲义写明的操作步骤,逐步完成即可。这种模式十分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知识面较为广,需要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各种实验手段、方法、技能,解决有一定难度的实验问题。设计性实验是指在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下,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探求科学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的各自特征,充分考虑实验条件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验证性实验模式向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较强的实验模式转变。比如对于“大气中的污染物分析”这部分内容应采用设计性实验模式,让学生自己设计采样点、采样时间、采样方式,同时增加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内容、样品预处理等。此外,随着现代分析手段的更新换代,传统的分析方法逐渐被淘汰。对于分析性实验,有选择地摒弃传统的分析检测方法而改用现代检测分析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和在有限的学时里拓展实验内容空间。比如学生实习过程中可以采用速测仪进行水质、校园空气质量及校园噪声质量状况的监测及综合评价。这样学生有充足时间完成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和测试、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一系列内容。

2.采取实验课与实习参观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建立实验课与实习参观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环境进行直观学习,以缩短学生在校学习与环境监测实际工作的距离。环境监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尽管在教学安排上综合考虑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学习要求,但是教学上的学习毕竟与行业的生产实践还有很大区别。通过实习活动,可以缩短学生在校学习与行业生产实践的距离。因此,应该在环境监测课程中设置一定学时的诸如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等的课程实习。学生在接触环境监测部门时,进行实地参观。通过对参观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直观的体会。也可以同时开设环境污染调查实习,比如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等相关单位进行水质调查,这样能使学生接触到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作情况,进而对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综合性理论课和实验课考评机制

传统的环境监测理论课评分以出勤率、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等为依据,方法相对单一。因此,应拓展课程考核和评分的新方式,建立基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新型考核和评分方式,提升成绩评定的综合性。此外,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考核内容和评分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从考核内容和评分方式上进行切实有效的探索,使成绩评定更加科学合理,使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科学、客观。比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把学生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此外,应积极倡导学生独立学习,鼓励学生查阅环境检测的相关资料,或者让学生去做一些环境监测相关的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以此作为学生考核的内容之一。逐步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证教学效果。传统的实验课考核方式以预习报告、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为主要形式。建立传统考核方法和以肯定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新型考核方法并重的综合性考核和评分机制。比如以加分鼓励的方式,提高学生完成实验后的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发表建议的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建立分析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相区别的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从成绩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环境监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综合性强的评分机制,才能充分引起学生的重视。比如,考核时可以分理论、实践、实训、实习等几个模块进行。理论课应涵盖监测方案的设计、采样点的确定、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分析测定、监测数据的处理和监测成果的表达等。考试形式采用闭卷,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和准确性。对于实践课可以采用现场操作和口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未知样进行测定,要求学生达到国家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的规定,采用等级制评分。实训周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制订监测方案、完成实训项目并提交实训报告,也采用等级制评分。实习考核成绩由实习单位进行评分,采用等级制评分。

四、结语

环境科学与工程篇(6)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250-01

当前我国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工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新工科”的出现,新工科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在新兴领域实际应用中形成创新创业机制[1]。这新的革新与发展迫切地要求高校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帮助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习绩效、培养社会需求人才迫在眉睫。

一、混合式学习

Graham等学者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将传统的面对面学习与基于技术媒介的学习进行结合[2]。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指的是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的结合[3]。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笔者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将线下面对面的学习与线上基于网络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将两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在无形中扩大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让学习进行更自由更个性化的随时随地的学习。

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运用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必要性

1.学时不够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普通高校学科设置中非常重要的一级学科,承载着培养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与使命。在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其学科相关内容较多,如果仅仅依靠课堂的有限时间去学习课本上的有限知识,是不可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从而达到学科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因此,采用“线下课堂学习+线上网络学习”的学习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无形中增加学习时间,学生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学习更多更有深度的知识。

2.缺乏实践

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这种工科类的学科,不仅需要理论性知识,还需要实践环节。因此,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尽可能多地去实践和锻炼,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时间大多花费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而没有更多时间和机会真正地实践,有些甚至丧失了动手的能力,更不可能具有社会实践的能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课后线上进行基础性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进行实践或答疑。这样学生就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培养专业实践技能。

3.学习方法过于单一

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学习方法单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形式,没有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模式过多关注知识的传授,很容易导致学生不积极参与学习,并逐渐失去学习的乐趣和主动性,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混合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线上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和学习习惯去进行个性化学习,课堂上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比如小组讨论合作、竞赛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混合式学习理念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实施要点

1.借助MOOC开展线上学习,丰富学习资源

环境科学与工程篇(7)

    一、有核特色环境工程教学体系的建立

    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深入,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发展基本走过了以“三废”治理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正在朝着有利于改善经济的环境品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档次的方向发展,这样就对环境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既坚持“统一”性又注意发展“特殊”性,突出“个性”。统一性就是在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上做到一致。特殊性就是要根据学校相关学科优势和自身条件及毕业生服务行业、部门和区域的要求,使培养的人才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具有特色或优势,得到社会的认可。Kyoto大学本科生的教学重点以有毒有害及放射性废物管理为主。德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从事一般性的环境技术问题,更多地强调工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并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2]国内大多数高校已经或正在使自己的环境工程教育特色化。为使南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能满足国防事业、核电建设、地方经济发展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厚基础、高素质、重实践、强能力、宽适应”的全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拓宽学生专业知识,为培养多样化、个性化、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构建好平台。在教学体系的制订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追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目标,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核心,多平台设置课程,将实践教学、实习与校内课堂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设有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每个平台又分为必修和选修,开设跨专业修双学士学位课程,对学生实行弹性管理模式,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修满180课程学分、10分第二课堂学分即可申请学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意见,将所有的课程分为四大类:一是公共基础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尤其强调世界观、道德、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二是学科基础课,在于让学生打好基础,开设了“大学物理”、“分析化学”和“核工业生产概论”等课程。三是专业课程,提供1~2个专业课程模块,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情况,实行主修和辅修相结合的教学机制。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与“排水工程”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教学;“环工原理与设备”、“环境微生物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噪声控制工程”为主要专业课程。特别增设了“核环境学”、“放射性辐射防护”、“放射性三废处理”、“放射性环境监测与评价”等课程,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系统工程”等课程强调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环境伦理学的观念。四是专业选修类课程,分为限制选修和任意选修。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也可在大类学科范围内任意选课,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扩展知识面,开设了“环境管理与法律”、“工程监理”等课程。培养计划的模块化操作除了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专业规范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外,其显着的特点是增加涉核课程,突出实践教学,使毕业生能快速地适应国防、核工业等有关领域的工作需要。

    二、培养核特色环工人才的实践

    1.整合资源,促进发展

    不同层次学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建设思路有所不同,如何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突出特色,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学科壁垒,增强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是实施资源整合、培养有核特色的环境工程人才的前提条件。核心能力是资源整合的结果,但核心能力首先不是单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一、两种“我有你没有”、“我行你不行”的专长设备、专长技术,而是获取、配置并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的有效优化的整合能力。教学资源整合可分为四个方面。专业内课程资源整合: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就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交流与合作,形成基于课程的教师学习与教研共同体;专业之间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及安全工程专业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校内教学资源的整合:在专业课之外,与校内采矿工程、核技术及应用、市政工程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中环境相关的研究领域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拓展专业的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学习资源;校园—社会相关资源的整合:为了营造学术氛围,学校经常开展学术报告、咨询、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利用核类企业实践教学资源。

    2.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实验室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人才培育的基地”。实验室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体现专业特色为基础,构建了校园微型专业环境,进行专业之间的横向拓展,实现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校内教学资源整合;市政与环境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放射性辐射防护实验室和环境监测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作为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的节能与环境实验室和氡实验室向学生的科研、毕业论文开放,不仅使实验室的功能得到了拓展,而且使仪器设备的功能得到了开发和利用。

    在实验内容和形式上,增加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探索实验,减少单纯验证性实验。部分实验,学生在独立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己设计方案,采用“三开放”形式,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和实验方式开放,以此培养学生的初步工程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强化实践,培养工程能力

环境科学与工程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6.023

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是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两大环境类专业,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为跨学科领域专业,既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学、地理、资源技术和工程等的物理科学,也包含资源管理和保护、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和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以及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有关。由于环境工程处在初创阶段,学科的领域还在发展,但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培养环境类技术性人才不仅能将技术转化成社会财富,更能促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

1 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内容

在现阶段,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大致分为:理论环境学、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和综合环境。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环境工程在理论上属于环境科学分支,但也存在以下不同:(1)学士学位不同:环境科学授予理学学士,环境工程授予工学学士。(2)学科侧重点不同: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的学科,同时也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的科学;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3)学科构成不同:环境科学主要以原理理论,以及各个学科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而环境工程则是在基础知识学习掌握上,研究污染治理方法及措施为主。(4)就业方向不同:环境科学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而环境工程则是以污染防治工作为主。

2 研究手段及意义

通过调研、总结研究等方法,对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对应的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内容进行合理规划。重点解决当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主动性不强,参加综合性试验内容空泛等问题。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偏重于实践,环境科学专业偏重于理论的特点,使两个专业的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创新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领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3 调查研究结果及第二课堂内容方案

本次调查问卷针对学院大一、大二两个学年进行开展。根据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对两个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3.1 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

在对调查问卷中 “你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的问题调研中,仅有30.5%的学生表示了解,清楚将来的就业方向。由此可知,约有近70%的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内容并没有总体的全面的认识,由于对于专业并没有总体的把握,因此对于学习的内容没有清晰的认识,创新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产物,对于对基础知识毫无头绪的学生,创新根本无从谈起(图1)。

因此,学院首先应从专业的理解入手,具体措施如下:(1)利用学生之间的沟通便利,组织高年级学生为新生宣讲,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讲述对专业的理解,最后应有老师的补充总结。(2)在学习周开始前向学生分发本专业培养方案,让学生了解专业所学内容。(3)为学生分发本专业就业实例,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方向为参考,辅助了解今后的就业状况。

方案的可行性:利用学生之间的沟通便利,辅助以教师的实际经验,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介绍;为学生提供所学内容,初步为学生学习构建学习体系;从就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为学生展示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概况,能为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做前期准备。

3.2 提高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

对于“你获得相关科技创新比赛消息的方式是”的问题的调研中(图2),可见,活动宣传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班长支书以通知的形式传达给同学,这样便很容易由于人为因素使宣传工作不到位。首先,由于对活动并不负责,大多数班长支书大多只是起到传递消息的作用;其次,班长支书对于科创活动的了解并不全面,并且其本身未必有参赛经验,无法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最后,班长支书对宣传工作积极性并不高。

由此,结合本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如下:(1)由院团委组织进行大型的科创比赛动员会议,如不能让班级全体同学进行参加,则由班长支书参加。(2)辅导员老师为班长支书分配宣传任务,督促其在班内进行宣传。(3)增进班长支书与团委的沟通,加强交流。

方案可行性:加强班级领导团队与团委的交流,有利于优化科技创新的组织结构,为同学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从根本上扩大科创宣传力度。

3.3 探索组队新平台和有效方式

对于“你没有报名参加科技创新比赛的原因是”的调研结果显示(图3),对于有意向参与科创比赛的同学问题之一是组队过程信息不清晰,作为活动的主办者仅仅进行活动通知,由学生自己联系队员。常有因找不到合适的队员而打消了很多同学的参与积极性。

由此可知,我们应该为参与者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1)建立互联网交流平台(微信、腾讯QQ)。(2)添加有意向报名的同学。(3)为同学提供学院老师的科研课题清单,以供学生自主选择。(4)根据同学的报名对象分类,选出主要负责人(可根据总人数进行选择)进行团队组建工作。

方案可行性:为同学提供交流平台、报名方向,减少报名的困难程度,促进同学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让同学有组织、有条理地报名组队、立项。

3.4 增加综合性实验、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环境科学与工程篇(9)

一、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品行端正。

2、申请者的学位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1)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3)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满 6 年(到录取年的 9 月 1 日),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已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五名));

3、身心健康状况符合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体检要求。

二、报名申请

1、采取网上申报,报名时间为:2017 年 10 月 16 日 12:00-12 月 8 日 12:00。

2、申请者须在 2018 年 1 月 15 日 17:00 之前,向我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寄(送)达以下八项申请资料,每份材料如超过两页纸,请自行装订,各项材料请按(1)-(9)的顺序排列统一装入自备信封,请选择 EMS、顺丰进行材料邮寄。

(1)北京大学 2018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请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陆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admission.pku.edu.cn/bm)进行网上报名,上传相关材料,并打印“北京大学 2018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2)个人陈述,含对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想致力研究的问题和设想,3000 字左右,其格式可在网上下载,网址: grs.pku.edu.cn/zsxx/bszs/bobmxx/;

(3)两位与所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其格式可在网上下载,(网址:grs.pku.edu.cn/zsxx/bszs/bobmxx/);

(4)毕业院校的正式成绩单原件;

(5)身份证复印件;

(6)学位、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名时须提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录取后须补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到注册;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者,报名时须提交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持国(境)外学位证书者,报名时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7)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8)学习和工作经历、经验、能力、特别成就、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

(9)三年之内(以报名开始时间往前推三年)的英语水平证明复印件,复试时携带原件进行确认(至少任何一项), 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60 分以上; ②TOEFL 成绩 90 以上; ③GRE320 分以上; ④WSK(PETS 5)考试合格; ⑤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 450 分以上; ⑥国家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合格; ⑦雅思(A 类)成绩 6.5 以上; ⑧在相应的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学位; ⑨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英文 SCI 文章。 3、申请者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一经发现申请者不符合申请条件将不予录取,已录取者取消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申请者本人承担。

三、选拔方式

1、我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素质审核。根据素质审核结果,择优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

2、考核采取以面试为主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对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申请人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创新的综合能力等进行考察;

3、考核时间预计安排在 3 月中下旬,届时会在学院网站公布详细考核安排。申请人需向招生专家组作报告,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的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等; 4、任何一项考核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对于合格考生,从中择优确定初取名单,报经研究生院批准后公示十个工作日。

  四、监督机制

  环境学院成立招生小组对招生进行全程监督,保障公开、公平和公正的过程,确保招生过程的严肃性,同时体现优胜劣汰和宁缺勿滥的原则。

五、其它事项

1、学习年限、毕业就业、奖助学金、学生住宿等其他规定均按我校招生简章的规定执行;

2、有关招生指导教师的情况可参阅我院网站有关招生导师的介绍;

3、如发现申请人提交虚假材料、作弊及其它违纪行为,将根据学校规定严肃处理。包括取消录取资格及学籍等;

4、环境学院只招收全日制转档博士研究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篇(10)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把全面建设创新性国家作为迎接技术、经济日益全球化挑战的基本国策。教育部广泛开展的高等教育质量创新工程,宗旨就是加强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因此,正确认识学科建设的内涵界定和创新实践体系,对于提高学科的影响力有重要的帮助。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才培养带有明显的专业色彩,基本上是按照国民经济门类划分,后虽几经调整仍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因为,学科实际上是人为地根据学术性质和内容而划分的一个科学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内涵也在不断地变化。过去我们设置重点学科往往局限于传统学科划分的范畴,而现在更多需要体现学科间的渗透、交叉与结合,也就是说,应该是一个包含主干学科、优势学科、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相关学科等的学科群概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正在由重点建设二级重点学科转向一级重点学科,表明学科群建设将成为今后各高等学校工作的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将学院的发展定位在建设高水平学科群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几年的建设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二、学科群的建设与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1.做好学科规划是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学科规划是泛指学科的发展规划和科学定位。根据哈工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围绕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出现的重大环境问题为目标,在学科规划中始终强调又好又快的发展原则,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措施,对学科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战略性、结构性的动态调整,强调基础和标志性成果,选择优势和特色学科方向,进行重点建设。科学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很多发展方向。任何一个学科组织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方向上争创一流,它必须做出选择。选择学科方向,包括选择学科方向的数量和确立具体的学科方向两个方面。选择学科方向的数量,要根据师资队伍的状况来确定。确立学科方向时我们依靠专家群体和教授会,逐渐形成和凝练了本学科群以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创立了水的健康循环理论,通过凝练科学研究方向和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由不同学科人才进行交叉与渗透而成的原始创新性研究群体和教学创新团队,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利用申报和认定部级重点学科的契机,先后制定了学科群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完善的学科组织是教学质量工程的保障

学科组织是学科布局的载体,学科发展必须以学科组织为依托。没有一定的学科组织或学科组织设置不合理,学科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我国大学的学科组织由于受1952年院系调整的影响和改革开放后的自我建构、相互模仿,普遍存在着学院设置过多,导致学科分割严重等问题。相比之下,国外著名大学的学院设置不仅普遍数量较少,而且各学院之间层次、职责分明,教学、科研互通,合作方便,非常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国外著名大学的这种学科组织建制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结合实际,积极进行学科组织的改革,成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和实验中心等四个教学单位,提高学院内学科设置的合理性;同时成立了院系两级教学督导队伍,系级单位负责本、硕、博三个层次的教学工作安排,院级负责协调和监督。环境学科还负责全校范围内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提供指导教师和创新研究平台,另一方面通过评估机制实现全面管理。

学科基地是学科组织的物质基础和平台,它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和条件。在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部门或个人占有,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利用率低,投资效益差,装备不平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按照“统建、专管、共用”的原则,在建设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确保能为从事前沿性、基础性、应用性较强的高、大、精、深、新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在管理上,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管理;在使用上,确保基地的通用性、共享性、开放性。

在学科群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学校学科建设支持,先后有“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累计投入近2 000万元,重点建设了科研试验平台,建立项目实验室和研究生科研平台。明确实验中心任务是负责保养、管理教育、研究活动所必需的大型、特殊的设施,以提高利用率和效率;管理学院跨学科设备平台,以支撑所有的重点学科建设。我们始终坚持基地建设内容必须符合学科建设的整体要求并尽量做到覆盖面广、通用性强、辐射面宽,必须使拟采购的仪器设备与现有仪器设备之间具有相关性和配套性,必须具有先进性、能够立即投入使用,并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大型项目中发挥作用的原则;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基地建设。学科基地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学科群的科研水平。

3.优化学科群师资队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保证

在全面呼唤“大师”回归校园的呐喊中,我们必须认清高等教育教学有被边缘化趋势的客观事实。既然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学科建设必须依靠学科队伍来实现。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培养创新型人才,均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学科师资队伍。今天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几代老教师辛勤耕耘的结果,是他们为我们开创了今天的工作局面。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在学科队伍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准确把握学者的特点,要认识到“主宰学者工作生活的力量是学科而不是所在院校”,“学者们对学科的忠诚往往大于对事业单位的忠诚”,并根据这个特点着力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校园环境,即宽容的人文环境、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宽裕的生活环境。虽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如基础学科的研究强调自由、独立,应用学科的研究注重团队合作,但作为一支队伍,要形成合力,就必须有合理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等。我们根据教师的学术特点和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成立了6个学科部,形成了首席教授、责任教授和学科部成员教学和科研队伍,通过教学和科研的纽带关系,为学科部承担的每门课程配备2名教师,不仅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高水平完成,而且保证了学科部内部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承担项目的人员需求;我们也强调队伍的交叉,从最近几年拿到的

项目内容及项目组人员构成看,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争取重大的战略性、基础性的科研项目,不仅可以获得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而且能较好地促进相关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和研究基地的建设。我们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名师以及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为突破口进行师资建设,通过争取项目,不仅有可能获得学科发展所必需的经费和条件支持,获得大成果,培养大学者,同时,在项目申报和评审过程中,还可以获得有关学科研究方向和突破点的合理性的评价信息反馈,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和扩展学术影响。项目获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校的学科水平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可、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学科部的绝大部分教师为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每年研究生招生数量与本科生人数相当。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成为我们改革实践的基本任务,由于每年博士生、硕士生有相当一部分要充实到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中去,因此在他们培养计划中明确有相应的环节。让他们参与到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可以锻炼教学经验,而且可以促进知识的更新。更主要是他们的学缘结构,通过他们向本科生传递不同的文化理念,对于本科生开辟思路,了解社会均有帮助。

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建设成效

1.人才培养和教学建设成效

本学科群五年来,先后培养教育部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跨/新世纪优秀人才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获得部级精品课程2门(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和水质工程学)和黑龙江省精品课程1门(水分析化学)以及黑龙江省教学创新团队1个。

2.学科群建设成效

本学科群获得教育部2007年环境工程领域人才创新试验区称号;2000年“环境科学与工程”获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新增“城市水资源”“环境微生物”两个博士点和“微生物学”硕士点,这些学科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极大促进了学科群的发展。形成了工程特色鲜明,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整体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前列,在部分学科方向处于国际先进的学科。“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审,“环境科学”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基于本学科群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正在建设中。

上一篇: 国内安全保卫论文 下一篇: 建筑项目工程管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