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7:47

基层医学论文

基层医学论文篇(1)

 

 

 

首先,基层医生想,就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1

标题内容 需要从两方面培养:在学校里的科研设计等课程的培养或向其他研究者进行交流学习。最重要的是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有科研这根弦,这样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好的科研思路。

 

2

较高的临床水平 研究者应该对本专业疾病的诊断、治疗,并经常跟踪本专业的研究热点。这样才能在临床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继而根据问题设计出高水平的科研课题。

 

3

电脑操作技能 无论是跟踪本专业的研究热点和科研的查新,还是写作和投稿,都需要熟练的电脑操作技能。电脑操作技能的提高没有诀窍,就是卖油翁所说的“唯手熟耳”。

 

4

英语技能 发表SCI文章所需要的公共英语技能只需英语4级水平,很多大学本科已经达到,只是长期不用,退化了。专业英语技能的提高较简单,只需要对本专业顶尖杂志的10篇论着进行精读即可。

 

 

5

对科研的兴趣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是前面所有能力的基础。虽然科研的过程有时是痛苦的,但是要培养自己从科研的成功中获得快乐,让兴趣成为科研的原动力。

 

 

其次,基层医生想,就需要了解医学方法:

 

1

寻找课题 科研源于临床,我们要从临床中发现科研课题,对临床中用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进行思考,或对临床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解决不满意的问题进行研究。一定要从小问题入手,即使对某一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预后的某一个小问题进行改进,也值得研究。

 

在临床中发现可能的科研课题后,就是对这些课题进行检索,了解有无其他研究者进行了研究。这要求具备一定的网络技能和外语基础。一般先自行进行搜索,然后再委托专业查新机构检索。

 

2

科研设计 如果该科研课题无人研究,就进行科研设计。对于基层医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避免进行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原因是患者人数有限且病员的经济情况不同,可能造成研究多年不能完成或偏颇很大。基层医院还要面临有无临床试验的资质和法律问题。另外,由于很多病员对临床试验的理解有误,可能造成依从性较差。其次,避免基础研究,尤其是涉及机理的研究。原因是基层医院医生的理论水平有限,实验设备不足,临床工作太忙导致时间有限,实验的经费有限。所以,设计课题时一定要考虑病员数量是否足够,时间是否充裕,经费是否充足。

 

3

课题进行 应该严格按照课题的设计进行,每隔一段时间,对课题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须强调的是团队协作。科研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多位参与者共同努力,尤其在基层医院,为每位参与者分配适当的工作后,参与者必须认真完成。实验结束后,对科研数据分析。

 

4

撰写论文 这是很多医生都头痛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复杂。具备英语4级水平,再经常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章,是可以用英文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的。文章写好后,可以找母语是英语的医学专家修改语法。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让专业的修改公司修改。

 

基层医学论文篇(2)

选取2006年入学的新生774人,其基本信息见表1。另外,高考分数作为连续变量,其最小值为413,最大值为625,均值为517.4,中位数为520。

(二)实施方法。

在正式开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前,组织研究对象上机完成25道题构成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问卷。问卷内容为“计算机的开机的顺序”、“586的含义”和“专家学者做报告时普遍使用的软件是什么”等,形式为四选一的选择题。不提供网络、课本等帮助,答卷在15分钟内完成。统计每个人的分数,取分数大于中位数的为水平高,小于等于中位数的为水平低。结果,共有339人为水平高,415人为水平低。

(三)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数据使用.csv逗号分隔文件存储,该格式被SPSS、SAS、Excel、R等多种统计分析软件接受,且节省存储空间。本文使用R语言为统计分析软件,以计算机基础知识问卷得分水平为因变量,以新生的性别、民族、来源地区、专业和高考成绩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二、结果

可以看出,以上几个指标对除了民族和高考成绩以外,都有很高显著性(P<0.05)。

三、讨论

(一)分层教学的主观需求和客观基础。

一刀切的教学内容,水平较高的学生认为其无意义,水平低的无法跟上进度。为了适应这种现实,分层教学是常见的教学组织手段之一。在这种手段下,教学可以充分的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从计算机基础知识问卷得分看,最低分为2分,最高分为24分,均值为15.81分,标准差为4.048491。相对于均值,标准差很大,这说明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参差不齐,进行分层教学非常必要。而按照中位数分层,两个层次人数差别较小,这为学校组织分层教学提供了方便。从客观环境看,今天,国内的大学规模逐渐扩大,教学环境逐渐改善。目前大多数学校已经有了充分的条件实施分层教学。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使用,问卷、考试不再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综上,在今天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有着良好的客观基础和主观需求。对于显著的分层指标,民族、性别、新生来源,因为涉及的不同群体歧视的道德问题,所以不适宜作为分层的标准。剩余的指标,只有专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组织中,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计算机课程。

基层医学论文篇(3)

2008年、2009年我院护理部共接收实习护生85人,均为女性,年龄18-21岁。其中2008年44人,2009年41人。

1.2方法

1.2.1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一次性发放一次性收回,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在没有任何暗示和诱导下进行填写,现场发放问卷85份,现场收回,回收率100%。

1.2.2建立临床教学网络,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重要性建立护理部科室护士长护理组长的教学网络,由护理部干事负责教学工作。要求各科室将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带教计划,并将其作为重要内容,首先进行培训强化。护生进院后、入科前,由护理部组织对其进行为期2周的集中培训。其内容包括:医院概况及历史的介绍、护士仪表着装要求、护士行为规范、护患沟通技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护士条例及基本的5项护理技术操作。组织护生观看护士礼仪录像。要求各科室在护生出科时给予全面考评。在培训时把“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作为学生接触病人时必须要做到的两个“一”,让学生在各个操作环节中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自愿组合每2人一组,互为病人,亲身体验作为病人的感受。在提高学生技能操作的同时,增强了她们的爱伤观念。让她们明白:关爱和尊重病人常常是从接触病人的第一瞬间就开始了。

1.2.3在护生进院后、集中培训时,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了解护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和护生心目中带教老师的形象。通过每月召开一次实习生座谈会和发放反馈表征求护生对所在科室和带教老师的意见和要求。

1.2.4统计方法所得资料由质控护士长带领组员共同审核分析评价,每一项目数与所调查的总数进行比较。

2结果

结果显示,护生对在带教过程中增加人文知识持肯定态度。

3讨论

3.1加强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现实的需要,是护理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中不难看出,良好的人文知识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而快速发展的自然科学又进一步丰富了人文科学知识,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现代护理学的科技信息骤增,知识和技术更新加速,护理过程中的人文含量与日俱增,多层面地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是适应护理学的变革、推动护理学向前发展的需要。

3.2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素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作为一名临床带教老师,不仅要热爱护理专业和带教工作,而且要有奉献精神和精通业务,并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表率,以自身的敬业精神、思想品德、责任感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去影响学生,为她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3.3营造内涵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与护生密切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将护士良好的气质、优雅的礼仪、勇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不断传达给护生,使她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地得到升华,促进人文精神的不断内化。

4结论

基层医学论文篇(4)

2结果

被调查者一般情况:二级医院80人,一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共44人。被调查医生平均年龄38.57岁,45.96%(57/124)为女性,54.04%(67/124)为男性。28.23%(35/124)的基层医务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学历,62.90%(78/124)为大专学历,8.87%(11/124)是中专学历,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学历构成有明显差异(P<0.01)。在基层医院中的医生中,高级职称占2.42%(3/124),中级职称占43.55%(54/124),有54.03%(67/124)是初级职称,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职称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调查对象曾经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在参与调查的124人中,曾经接受过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者有53人,占42.74%;其中二级医院为45人,占56.25%;一级及以下医院有8人,占18.18%,二者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被调查者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在全部被调查者中,表示收到很好培训效果者91人,占73.39%,选择培训效果好者33人,占26.61%。本项调查在不同级别医院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对在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124名被调查者中,有120人选择希望继续在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其中二级医院为76人,占61.29%;一级及以下医院有44人,占35.48%。对培训内容的评价:在参与调查者中,91人认为通过本次学习收获很大,占73.39%;33人认为通过本次学习收获较大,占26.61%;对授课教师教授内容很满意者95人,占76.61%,对授课教师教授内容满意者29人,占23.39%;对本次教学计划安排感到很满意者91人,占73.39%,对本次教学计划安排感到满意者33人,占26.61%。

3讨论

继续医学教育(CME)是指完成基础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进行的在职进修教育。其目的是使卫生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更安全的为广大患者服务。作者及其团队采取不同常规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将培训地点安排在某部级贫困县的二级甲等县医院进行,目的是方便基层医师就近接受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培训,吸引更多工作在最基层的医务人员,减少培训隐形支出,使授课内容更容易为基层医生掌握,增大辐射效应,从而可以使授课内容更容易直接应用于广大山区群众。

3.1在基层举办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基层医生是农村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生力军,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常见疾病的诊治和农村的基本预防保健问题,为广大农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进步,医学快速发展,医务人员面临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知识结构、工作技能等方面的转变,基层在职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将显著改善该地区的医疗环境。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二级医院中仅有56.25%的医务人员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而二级以下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继续医学教育参加率为18.18%,从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的人员组成来看,基层医务人员中大专及中专学历者较多,相对于拥有本科学历的其他医务人员,他们在校培训时间较短,学习的深度及广度不够,对于疾病的理解不足,限制了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完成疾病的系统治疗,传统的“师带徒”模式不能彻底改变目前现状,因而这部分医务工作者更应成为继续医学教育今后重点培训的人群。

3.2对于在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

随着继续教育观念的逐步深入,基层医务人员无论出于提高自身医疗水平或是晋升职称等目的,对继续医学教育抱有积极态度,但现有继续医学教育特别是高级别继续医学教育从体制上不能满足基层医务人员的需求。继续医学教育申请人主要集中于三级甲等医院范围内,基于申请人所在工作区域,相应培训课程的承办单位一般不会继续医学教育的场所安排在二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进行。基层医务人员由于信息传递、工作冲突、经费限制、领导不重视和专业不对口等原因,无法充分享有与高级别医院相同的继续教育机会。在基层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可以解决基层医务人员的上述实际困难。

3.3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

在本次继续医学教育前期筹备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往对于基层医务人员学历构成及培训经验,立足于使本次继续医学教育更加贴近基层实际需要,能够达到使基层医务人员听得懂、用得上的效果。在课程设置上不能按照通常继续医学教育的教育思路,应以突出当地常见病的诊治为原则,兼顾学历提高和执业资格的培训,以该疾病最新指南和成熟的诊疗技术为课程重点,辅助以相应三基知识,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新知识的传授。调查结果显示本次继续医学教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得到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

3.4进行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的措施

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已有相当多的医务工作者从中受益。结合本次问卷调查,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前期继续教育过程中并未成为培训的重点。针对既往基层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选择在县医院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①将县医院从原来被动参与培训转变为主动承办,使该地区的医疗机构优先获得培训便利,减轻参加培训的隐形支出,另外将培训时间、地点安排在工作日和医院内部会议室,可使参与培训人员兼顾临床工作。

基层医学论文篇(5)

临床妇产科教学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妇产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作为北京市唯一的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每年承担着大量的基层妇产科医师的临床培训工作。对以往来我院进修的基层医师调查数据显示,其特点大都是基础理论知识薄弱,临床实际操作不够规范,专业文化程度、工作时间长短差异较大,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及能力也参差不齐。虽然进修医师的个体化差异较大,但一般来说,他们对进修学习都怀有极大的热情和期待,希望多参与医疗临床实践,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如何针对学员的基础水平并结合我院的教学资源优势,在卫生部颁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己在基层妇产科医师临床培训中的教学水平,是从事基层医师培训的专业医生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工作。以往妇产科学教学方法,如传统的大课堂讲授法、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法、临床演示模拟器材教学法、病案启发式教学法等,哪些更适合基层医师的临床培训、如何根据基层医师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是每一个培训医师所必须用心思考并努力实践的课题。下面就谈谈我在基层医师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 注重临床基础理论培训及个性化特色培养

妇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十分强的临床学科,妇产科学也是一门医疗风险相对较高的学科,在基层医院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基层进修医师对进修培训大都体现出浓厚的专业兴趣,他们对待临床工作也非常认真努力。针对基层进修医师大都理论水平较低、接待病员时思路不清、病情变化后不知所措等特点,我们的经验是首先选用具有高级职称、理论知识丰富、责任心强的高年资医师作为带教老师,按照教学计划利用小课堂授课方式,定期轮流为她们集中进行专题基础理论的教授;其次,利用每日常规的上级医师查房、定期的主任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术前讨论等一系列的制度,精心挑选比较合适教学的病例,详细地讲解该病例的诊断要点、诊治原则、病因病理、疗效观察及病情发展趋势,最大程度地在理论知识方面给予基层进修医师以帮助;再次,利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提出疑难病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导他们利用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系统,通过查阅文献获得所需答案,并进行总结和撰写相关科研论文,全方位、立体式地尽最大努力提升他们的临床理论知识水平。

除了下大力气提升他们的医疗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外,我科还针对进修医师不同的工作经历、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对其大致分为如下3种类型:(1)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医师,在原单位临床经验少,不能独立开展临床工作;(2)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基本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治,在原单位能独立开展部分临床工作;(3)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原单位工作时间长,有一定的资历,能独立诊治各种妇产科常见疾病。对于第一类进修医师,主要通过低年资医师病房轮转制度来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种的诊治,掌握低中难度的手术操作。对于第二类医师,主要通过日常临床实践中规范他们在常见病种诊疗中的手术操作,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种的诊疗和手术,并对少见病种、疑难病种高难度手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于第三类医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床考评后,可以在上级医师的监督下独立值班,管理一定数量的病床,在一些常见手术中参与或主刀。总之,大原则就是严格考评其临床能力,根据其临床工作能力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工作计划,尽量做到对每一位进修医师的因材施教。

2 注重医疗临床认知的纠偏与重塑

基层医师由于一般工作、生活在县乡一级的卫生医疗机构,对医疗的认识大都停留在手术是否过关的问题上,认为熟练的手术技巧就是一个优秀医师所具有的一切。这些基层医师不乏手术水平很高的进修者,但充其量也只是个手术匠而已。由于他们对妇产科疾病的并发症、合并症、综合征缺乏深入细致的认识和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一些诸如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心脏病、难产的处理、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严重感染休克等风险大的病种不加重视,导致这些疾病的处理不够到位,经常埋下医疗事故的隐患。因此,带教老师在不断强化临床实践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制定和完成临床工作程序的量化标准外,还需要不断强调手术从来就不是妇产科学的全部,而对疾病的科学诊治思路、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前指证的把握、术前准备、术后处理都是一名优秀医师医疗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此外,由于患者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纠纷也呈上升的势头,所以对医疗事故的分析和学习就变得非常的重要。通过学习,要让基层医师从医疗纠纷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加深他们对医患沟通解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学会维护自身的权益。

3 注重培训医师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3.1 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对妇产科知识的总体把握

一个合格的妇产科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我本人在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很注重自己理论知识的更新和巩固,不断学习新版印刷的妇产科教科书,时常注意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国际间的交流,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学习国外文献知识。理论知识需要临床工作来验证和加深印象,临床医疗实践也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储备作为指导。所谓对妇产科知识的总体把握,绝不仅仅是知道、了解这些重要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随时地提取和应用它们为病患服务。在对基层医师的培训过程中,他们所提出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绝不仅仅是课堂上的那一点点,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需要清晰明了地表述能力外,对妇产科知识的总体把握无疑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还要能够使他们明白的掌握所学知识,所以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生动的事实举例表达清楚,使得她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3.2 要形成自己生动形象的鲜明教学风格

基层医师大多都接受过临床医学的理论教育,更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只是可能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操作不够规范,对疑难病症的处理缺乏经验。在给她们进行培训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补充,另一方面还要将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授予大家,与单纯的医学生授课有所不同,在于深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可能存在病人疾病发生率及疾病种类不同,针对不同地区

的疾病特点予以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基层医师应该掌握当地多发疾病的诊疗常规及特殊情况的应对。在教学课堂要有大量的互动,深入了解她们的需求和薄弱环节,通过讨论、提问、争论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基层医师的需求,有时可能还要有具体实例、病历分析,还有以往经验的探讨等等,甚至有时还要强调语言表达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3 注重激发、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

基层医师的临床工作可能很单纯。对单一疾病的处理非常熟悉,甚至很在行,但是对复杂疾病的处理,就缺乏经验,在讲解了疾病的病生理基础上,讲解诊断与鉴别诊断,最终讲到治疗方案。另外临床操作往往沿袭以往的当地的传统的方法,不够规范,不够严谨,甚至是错误不建议再使用的方法,对于这些情况要有针对性一一解决,举例说明老方法的不可取之处、新方法的优势等。可能有时要把使用的器械、流程、用实物的形式很生动的呈现在学员面前,借鉴国外的方法,进行workshop的使用,来进一步激发学员的积极性,用手把手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实践技能。

3.4 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中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兼具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多元化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确保基层医师有效地获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示教是非常必要的。其中PBL教学、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参与式教学方法、电教多媒体技术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多元化教学具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基层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等诸多优点。

实践表明,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引入将有助于妇产科示教课医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能有效地调动基层医师的学习热情,能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十分有益于基层医师的发展,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5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

现代医疗理论和技术发展迅速,为了提高医学教学和科研的起点,妇产科医生要在认真阅读妇产科重要文献的基础上,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的最新专业资料,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通过利用网络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方法阅读大量的经典文献和最新资料,打牢学科基础理论,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总之,为提高基层医师的专业能力,要在提高自身妇产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信息技术等方法,强化基层医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发挥学习主动性,坚持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国内和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从而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林,辛晓燕,陈必良,浅谈妇产科学教学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965-967

2 吴红骏,赵洁,运用认知学习理论改革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0,(8):25-28

3 欧阳仁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J],中国电化教育,1999,(2):23-24

基层医学论文篇(6)

危重症医学专业飞速发展,却面临着基层医院危重症专业缺口断层[1],基层危重症专业人员“非专业”的尴尬[2]。继续教育--危重症专业进修医生培训无疑成为基层医疗结构青年骨干们提升专业知识最好的捷径[3]。因此加速危重症医学专业医生的高效培养,是目前解决人才资源短缺的有效可行方法。作为一家大型教学医院,怎样让进修医生满载而归、学有所得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在2017年在我科进修的学员中开展理论—临床—专业拓展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已取得不菲的教学成绩。

1具体教学方案

1.1教研组成员

所有教学组成员均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重症医学科主治级别以上医生。具备重症教学师资要求。

1.2学员组成

全体2017年度危重症医学专业进修医生。

1.3教学方式

多媒体理论教学,仿真模具实践技能操作练习。

1.4教学内容

总教学时长为半年,进修医生进入临床后,以临床一线医生身份参与管床及科室倒班。并在前两月时间内利用下班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系统培训,要求掌握重症患者早期识别、评估与转运,及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每周一次新进展理论报告会(外文综述或文献新进展研究),使学员了解最新学科研究进展及新技术临床开展情况。每周一次教学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要求学员熟练掌握病理生理基础理论,学会索引及目录,学会文献查阅及制作PPT病例展示,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并指导临床科研及论文书写。使用仿真模具进行心肺复苏、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深静脉置管等技能教学,要求学员能熟练进行紧急临床抢救。

1.5教学评估

包括进修结业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了解学员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结业晚会PPT汇报及论谈会了解学员对进修期间教学安排认可程度。

2讨论

基层医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R74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246-01

1 基层影像医生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专业相关工作的和较强医学影像技能、从事医学影像诊断的基层放射科医生。

2基层影像医生培养的方法

基层放射科医生的一般既做技术员又做诊断医生。职后教育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职业道德教育,放射科医生除了具有一般的医学道德以外,还要懂得利用最有效的检查、最少的射线量保护病人;这就要求医生有一定的x线防护技术及具备x线摄影技术。恰当的投照条件、投照既能达到诊断目的又能减少射线量。第二,通过书本、互联网学习放射专业技术及诊断,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非影像专业的学生在医学院读过《医学影像学》,但当实际从事专业x线诊断时,尚显不够用。因此,基层放射科医生应备一本《x线诊断学》、一本《x线检查技术学》,自学或者通过互联网学习,并且在工作中虚心向老医生请教,用心揣摩。第三,放射科的老医生做好传、帮、带。在基层公益性卫生单位,有比较好的传统,就是老医生义务帮带新来的医生。老医生介绍所用机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机器的保养,传授工作经验,帮助年轻医生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显得尤为重要。第四,新进科室的医生在熟悉基本的操作流程、掌握了基本操作,能诊断一些常见病以后,应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这样可以多见病例,积累经验,提高x线诊断水平。

3 讨论

医疗体制的改革,重点在 基层。老百姓在基层医疗单位看病可以就近方便、廉价。一般的常见病、慢性病在基层医院诊治最适合。基层医院的放射科,好像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的“侦察兵”,担当起重要的角色,有时不可或缺。放射科医生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

据我观察 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现状是放射医学技术与诊断专业设置较少,本专业的人才到基层医院放射科工作的凤毛麟角。好多基层放射科医生都是由其它专业转过来的。如我区基层卫生院及社区放射科医生66人,近2%3的放射科医生非本专业毕业。这样,基层放射科医生的职后教育显的犹为重要。通过以上方法,我区培养了一批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基层放射科医生,在临床一线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环增.积极推进卫生人事制度改革[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13.

基层医学论文篇(8)

医学院校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便是培养出优秀的临床医师,主要对医生的思维方式、临床专业知识及相关技能操作和严谨的态度,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做到除人类之病痛、筑健康之完美,掌握临床中医患间沟通、交往的能力等[1-3]。近年来,医学培养模式发生了改变,对于基层医院人员队伍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将笔者所在基层医院年轻医生临床素养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并提出培养对策,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自2013年6月入职医生20人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工作五年以上医生2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医生年龄分布在23-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2±2.15,男性为15例、女性为5例,中专、大专院校学历为11人,本科学历以上9人;对照组中医生年龄分布在27-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12±3.13,男性为17例、女性为3例,中专、大专院校学历为13人,本科学历以上7人。在性别上两组研究对象不存在差异性

1.2 方法

本研究通过首先利用文本资料查阅、电子检索系统对相关文献进行汇总整编,通过制定的研究目的,自行开展临床素质调查问卷,并确定访谈提纲,请相关学科专家开展两场专家在咨询活动,对于指标完善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完善调查表以及访谈提纲工作后,对医生开展临床素养现场调查,通过运用访谈、问卷以及现场观察的形式进行。其中人文素养评分采用自评量表,通过50题单选、多选的人文、医学、社科等题目,对医生进行综合考察。

1.3 统计学处理

将临床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正态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使用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当P

2. 结果

本次研究年轻医生在带教培养以及科研投入的认知上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临床医患关系的沟通下也相对较为薄弱,导致医院年轻医生临床素养较为低下。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本次研究临床医生临床素质调查

3. 探索基层医院年轻医生存在的问题

3.1 工作量大,但收入低,工作热情不高

基层医院发展最大的问题便是资金上的缺陷,现有工资难以吸引优秀的医生,同时缺乏资金医院也无法采购大型仪器设备。本次研究发现,无论是年轻医生还是资质较老医生对于收入水平都觉得较为低下,而且在很多基层医院许多医生都是身兼数职,工作强度大,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却稍显不足,尤其是对于公共卫生建设的经费投入。

3.2 临床科研教学不足,成长较慢

对于年轻医生而言最重要提高自己的方式便是通过临床案例教学进行,但是问题在于基层医院对于年轻医生缺乏带教以及实践技能上的培训,缺乏对于疾病全面系统的检查,缺乏对疑难杂症全面系统分析能力[4]。同时带教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未能做到认真传授疾病的分辨以及技能,未能认真履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方案,导致年轻医生成长缓慢。

3.3 病案质量缺陷大,缺乏规范引导

医院发展管理的核心便是对医院质量上的控制,医院质量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每一个患者的生命健康,也直接影响医院所有医务工作者的整体形象,本次研究中发现医生病案质量检查合格研究组仅为9人,而对照组有18人(χ2=9.000,P

3.4 人文素养低下,缺乏沟通能力

医学既是科学同时也是一门人文学科,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以及人际关系,临床中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的理解、信任以及相互尊重。沟通能力水平以及人文修养上的提高除了会受到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工作中的总结和相互借鉴也是至关重要的,临床是一门集医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于一身的学科,本次研究中发现年轻医生在该项目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年轻医生人文素养较为低下,缺乏足够的沟通交流能力。

4. 对当前基层医院年轻医生发展的相关对策

4.1 引进高级人才,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基层医院很多依靠自己的实力来进行运作的维持,往往会发展走向两个极端,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制度,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对于基层医院的财政投入力度,有效保障医务工作者的福利待遇以及人员工资,充分给予年轻高学历大学生相应的优惠政策,给予人才引进相应的费用,鼓励高学历的年轻医生主动扎根基层,形成建立稳定的医生队伍,从而保障基层医院健康、稳定、高效运行,形成良好的、平安的医疗环境。

4.2 提高人文素养,加强规范管理

人文素养包括人的风度、气质以及内涵,体现在人的言谈举止之中,涉及到人文思想、知识以及精神,现代医学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年轻医生在空闲时间多进行书籍的浏览,多关注医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知识,并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处理医患关系是可以进行充分运用。因此不难看出,医生品行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医疗服务活动的好坏,年轻医生需要不断陪自身的爱心、同情心以及善心,在医疗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4.3 强化责任意识,严谨病历书写

年轻医生是实现和推行医院质量控制工作的核心,工作职能便是不断通过利用现代医学知识理论体系以及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将住院病案书写及管理作为医疗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于医学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及开展落实,树立较强的责任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严格执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病历书写工作,自觉主动履行医疗核心制度以及各项医疗操作规范制度。

结束语

在基础医院年轻医生临床素质培养上,我们仍然需要不断进行研究、探索、总结相关经验,归纳、概括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当前基层医院对于医学人才提出的要求,需要不断的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这便要求基层医院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临床教学理念,促进年轻医生更好、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

参考文献

[1]姜道新,宁波,李伟.基层医院年轻医生临床素质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J].医学与哲学(B),2014,01:84-87.

[2]陈晓敏,蔡小军,柯敏,等.眼科学硕士研究生临床素质培养的分析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06:1159-1161.

[3]李颖.试论如何加强临床医生信息素质培养提高知识创新能力[J].医学信息,2006,06:996-997.

[4]佘丽茜.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探究[D].西南大学,2012.

基层医学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S8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03

中兽医学是在畜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畜禽疾病治疗的综合性学科,在专业的领域又被称之为中国传统兽医学。此学科和传统中医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性,同时也具备自己独特的理、法、方、药。将此学科运用到畜禽疾病的诊疗实践中,无论是对于动物疾病的预防还是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兽医的基础理论分析与研究

中兽医理论实际上是中医传统理论“阴阳五行”和“五脏六腑”学说的一种延续,只是相比于中医理论,中兽医理论能够更好的进行现象和本质的解释。在中兽医的温疫理论中认为家畜所患的温疫、伤寒以及其他的温病都是外感病,而产生此类病症的主要原因是“时行不正之气”,当这种特殊的病原通过牲畜的口鼻等进入到动物体内的时候,病原便开始对动物身体的组织器官进行破坏,由此便会形成动物身体上的各种不适症状。

在古代,学者对于动物的温病便有了系统的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吴又可的《温疫论》,在这本著作中系统的阐述了温病的发病以及表现,简单总结是温病在一年四季都会产生,而且大多数的病症都属于同一类,只是因为感染的对象不同,因此便会存在不同的表现症状。而对于畜牧业来讲,一旦产生温疫,必然会造成动物和人类的巨大损失,而当疫病严重的时候,病毒还对在人体间进行传播。为此,做好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兽医理论对于温病的系统认识较为全面,所以在农村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中,中兽医运用价值性明显。从实际工作来看,中兽医的运用细则主要包括3个方面:进行牲畜的体制调节,使其免疫力得到加强;培固动物正气;对牲畜进行四季调理,根据其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

2 中兽医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的应用

从应用实践来看,中兽医理论在基层动物防疫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西医理论发展更加的完善,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但是在农村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中,中兽医的应用依然十分的广泛。在《内经》中提到,要进行动物疾病的预防,必须要强化动物体内的正气,以此可以有效的提升动物的疾病抵抗力。所以在正气强化实践中,春季可以利用茵陈散或者是木通散,夏季可以使用消黄散并茵陈散,秋季的时候应用理肺散和白药子散,冬季可以使用白药子散和茴香散。这些药剂的使用都可以提升动物的正气,进而使得动物的机体抵抗能力得到提高。由于动物抵抗能力提升,所以疾病预防的效果便会提高。

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实践中,往往需要进行动物清热解毒的处理。通过古书中的记载,临床实践的证明,发现在中兽医利用中清热解毒最为有效的药物是贯众和升麻。就贯众而言,本身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和消毒的作用,此药物的主要功效在《本草纲目》中有确切的记载。除去这2种药物之外,常见的大黄、黄连、木通等药物也具有较好的清热泻火的作用,所以在现代临床中,也常常利用此类药物来进行解毒药方的配置。通过中兽医研究发现,动物肺经郁火或导致温病的发生,所以在实践中也常常用黄麻来进行肺经郁火发散。除此之外,部分中药材可以有效的抑制各种流感病毒的产生,进而降低流感的爆发频率。

3 小结

随着畜牧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牲畜疾病的预防重要性持续增加。在畜牧疾病的预防中,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不断地强化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水平。中兽医是我国在不断的治疗畜禽疾病的基础上总结发展起来的完备医学体系,无论是在理论建设方面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都有其优势和特色。所以在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中,积极的应用中兽医理论和实践方法,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效率,从而使得疾病预防的效果更加的突出。在疾病预防有了保障之后,农民增收的目标便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基层医学论文篇(10)

1,疾病诊疗:收录30个专科系统的8000余种疾病的疾病分类、ICD号、概述、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其他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等内容,并包括社区医院常见病和慢性病专项。

2,用药指南:累计药品信息数据量达到6 000种左右。包括每种药品科目分类、药品剂型、药理作用、药动学、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用法用量、医保用药等内容。便于社区医生学习查询使用。

3,临床医技:包括1600多项检查项目,每项包含:概述,原理、试剂、操作方法、附注、正常值、临床意义等。同时包括临床常用的B超、彩超、CT、X光、心电图等诊断仪器的使用方法、图像解读、正确图谱参考等系统知识数据库。

4,中医中药:该栏目共收集中草药、现代经典方剂、名医名方、中药图谱、药膳食疗等共计2万多条数据,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诊治提供完善的中医知识服务。

5,继续教育:秉承“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宗旨,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内容以临床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等系统培训为主,同时兼顾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注重提高学员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可贵的是,每个季度都会较大幅度增加新的内容。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学员可以根据需要获得相应学分。继续医学教育平台根据您的特点和需求为您打造了个性化的页面,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的同时帮助您管理学习进程。

6,视频直播:培训师资在全国范围内选用具有丰富教学、临床和基层卫生工作经验的专家团队,视频课件通过病例展现、操作演示、场景教学等,辅以动画、流程图、PPT等多媒体工具编辑制作而成,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保证教学效果。

7,考试训练:依靠全国著名医考研究专家和医考命题专家的辅导,帮助学员在短期内夯实基础,提升应试能力,提高基层医护人员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师考试通过率。课程设置包括实践技能辅导、理论辅导和考前模拟题强化训练。

8,知识总库:该栏目共收集了基层医生日常所需的电子图书、中国全科医学电子期刊、论文及论文写作指导等资源,供基层医务人员日常学习。

二、平台特点

中国第一套针对基层医生的学习、培训、考试、助诊的知识型数据库,实现了将医学文献、图书知识以及电子数据的完美整合。

完整意义上的网络知识结构数据库,自主创新的知识漫游链接,快捷方便的检索引擎。

凝聚了国内权威临床专家和全科医学工作者的医学经验。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由文献向知识的飞跃。

深度的知识挖掘、标准化的知识组织、专业的知识开发、先进的技术平台。

上一篇: 资产审计论文 下一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