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9:04

就业市场论文

就业市场论文篇(1)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方向

随着国务院九五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群众对于体育的兴趣及关心程度明显提高,对于自我的体育健康意识也有了很在的增强,人们已经开始自觉自愿的去参加体育锻炼,同时,伴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体育的关心热点也已经从过去对体育硬件设施的投资建设方面,开始偏离、转移向了体育经营策划等软件的开发管理方面,特别是社会指导员的培养,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在这种趋势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体育院校率先增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紧接着有条件的高校开始了增设社会体育专业。然而,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刚刚起步,还很不成熟,其不可避免的将会存在许多缺陷。尤其在其毕业生面临就业市场挑选的时候,他们是否能通过就业情况来看,形势却并不乐观。据天津体育学院94、95、9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中从事社会体育的只占3O%,而转做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却占了4O%,另有3O%的毕业生改行从事了其他工作。这充分说明,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充分的培养起来,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本课题的研究,正是试图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目前最大的就业市场,社会体育指导和社区服务,具体来说也就是对各大厂矿工会及社区办事处的访谈和调查分析,来了解市场对社体人才的需求状况、能力要求,以进一步发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应具备何种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依据教育管理中控制原理,对现行社会体育专业不成熟的人才培养方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依据,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优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留以参考。最终用以培养更优秀也更符合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来更好的服务于群众,全面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研究方法

2.1调查法。本文主要针对各大厂矿、高校的工会及社区办事处来进行访谈,并辅以问卷调查。共调访了厂矿、高校35家,社区办事处15处(主要以太原市为例)。问卷内容涉及了三大类共16个问题。

2.2数理统计法。就调研所搜集的问题做数据处理并进行相关分析,统计出各项指标的数理结果,为论文的最终论证提供了可靠的数理依据。

2.3文献法。广泛地搜集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参考学习。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3.1社会体育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1.1政策体制背景。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体育事业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决定体育事业发展的模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定以后,体育事业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发展模式阶段。1992年底,国家体委在广东中山召开的体委主任座谈会从观念、操作和行为层次提出了体育改革要求和改革任务。1993年,在总结20世纪80年代体育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着眼于体育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国家体委制定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确定了体育改革的总目标与总任务。199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全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进一步指出:“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加速了新旧体制的转轨进程。一个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体育发展模式正在形成之中。

3.1.2实践发展的现实要求。根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体制改革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具备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体育产业的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体育主要由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三个部分组成。由于它们有共同的基础(都是以人为运动为基本活动方式),在一定的条件下,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国现在的体育大系统。同样,也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各自发展的需要而各自独立发展。学校体育是我国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学习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社会体育是一个多元化、多层面的、十分复杂的综合活动,它的开展主要依靠体育市场、各种体育组织以及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专门人才,如“全民健身计划”等。高等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3.1.3高校的新兴专业。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按专业培养人才,专业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否,既直接影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也影响着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自1999年起,“社会体育”专业已被列入新的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高校的新兴专业。这意味着“社会体育”专业将肩负起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重任。

3.2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市场现状

3.2.1就业形式严峻。虽然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但毕竟我国的“社会体育”也才是刚刚起步,受各方面客观现状的影响,社会对其的认知度及市场对其专业人才的认可性等,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中就很少有能够真正从事到社会体育指导和社区服务的工作中来的。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用人单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配置情况作以数据统计。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就目前厂矿工会及社区办事处的就职岗位当中,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只占5%这样一个很小的比例,而有80%的用人单位并没有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来开展群众性的体育工作。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大量的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真正投入到社会体育的行业中来。

3.2.2社会需求“贫乏”。既然国家一直大力号召要抓紧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来满足市场需求的欠缺,一直在说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远远无法满足群众的要需求。那么又为何出现上述的那种各大单位都不予配置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情况呢?通过访谈了解,笔者总结归纳了几点用人单位对此的态度、看法,以作参考。首先是在一些厂矿工会了解到,目前由于群众性的健身娱乐活动大多仍被作为一个副产业来对待,因此相对而言,无论从人员的安置或资金的给予方面都较为缺乏,一般情况下都只有1—2名体育干事或体工队的退役人员来进行日常体育工作。如果要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赛事或娱乐活动,只需临时聘请专门的体育人员或直接调用本单位的体育爱好者就能够很好的完成活动,并不十分需要专职的社会体育人才来单位任职,长期工作。这就必然影响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到厂矿来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对社区办事处的走访调查,我们又发现,大多的社区办,其任职人员本身就只有寥寥数人,而且年龄结构普遍偏大。更进一步了解到,其大多根本没有专职的体育人员在职,在社区中,大多数的活动也以群众自发为主。另外,目前在几个大的社区,像迎泽区、杏花岭区办等,均可办理国家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这样一来,很多离退休老干部就很有积极性来学习并办证,在日常健身活动中对周围群众就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体育指导。如遇有社区举办活动,一般也由这些持证人员来协同组织开展。据了解,这样拥有国家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人员在各大社区均不下百人,可说人力资源相对已十分充足,根本无需过多的专职人员来进行工作。再加上社区的可流动资金相对厂矿来说更为紧缺,用于活动开展尚且不足,更无法分出资金来供职更多的就职人员。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相比一些发达国家仍十分短缺,就业市场也看似十分广阔,但在许多客观的情况和现实的问题,比如资金短缺,场地设施不完备及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下,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市场还很难开拓,社会需求实则仍较为贫乏。在这一点上,就需要国家能有一个好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这样才能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3准确把握社会及市场需求

3.3.1社会市场对于体育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外部环境的因素固然十分重要,但自身能力的培养是否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则更是毕业生能否很好就业的一个关键。尤其在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可以说单一的社会体育指导岗位极少。更多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社会体育人才,既能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同时还要能担任管理、驾驶、文秘等服务工作,这种“多面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整理出各大厂矿、社区的领导在选才用人时最为注重的几项能力以供参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交际沟通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在选材时所看重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能力。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作为一名从事群众体育工作的工作者,首先就必须要能够和群众打成一片,要得到他们的充分尊重与信赖。这样,在工作的开展及活动的举行时,才能真正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帮助,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加强交际沟通能力,正是社会体育向着以人为本方向发展的具体体现。其次,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必须要有相当运动技能及裁判知识,尤其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于一些通常性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仅有一个表面性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能够具体实践,最好是有过专门性的学习,才能够全面把握。因为,通过了解发现,在大多数的单位或社区中,举行比赛或趣味竞技时,最缺乏的往往不是活动的组织发起者或参与的群众,而是具体操作比赛流程,制定竞赛规则和拥有较强吹裁技能的专业体育人员。再有,就是拥有很强的健身指导能力,以及丰富的体育保健常识的人才也特别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已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要求学习有关健身、营养及体育保健等的知识和能力。尤其在各大社区经常会举办各种有关体育保健防病治病的专题讲座,急需有这种专业知识的人员来对其进行讲解。另外,在社区日常的活动当中,也有大量群众反映,需要有这种专业知识的人员来对其进行健身指导。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群众健身意识的增强,健身指导及体育保健能力必将日趋重要。当然,还有语言、文字表达及信息处理等辅技能,在进行广泛、深入、细致、持久的体育宣传教育工作中也将发挥其重大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要想真正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就应该努力的做一个多面手,适应各种工作任务。

3.3.2根植于市场,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1)市场机制的引入,可以说打破了过去大一统的计划性与统一性,要求我们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才能适者生存,否则迟早要被市场所淘汰。我们的社会体育作为一个新专业就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社会市场对人才数量、质量和规格等的不同需求和变化来设计社会体育的人才模式。因此,在充分了解到市场对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分析和把握这一市场动态,来构建更合理也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众所周知,高校培养人才的智力结构和知识结构最终都取决于课程内容和结构,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设计蓝图,课程是一定的教育理论、思想观念及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实践的中介,其内容和结构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对于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一个关键。

(3)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以社会体育对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为主要依据。因此,本文根据社会体育的自身特点和社会体育要求的人才特征以及市场对此类人才能力的需求,将“与人交际沟通能力、指导社会体育活动能力、健身指导,体育保健能力”定位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所必需的三大基本能力。其中以“指导活动能力”为基础,“交际沟通能力”为媒介,再加上“保健、健身”为目标,既有鲜明的层次特点,并且各个层次还相互交融,有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以,合理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建立在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充分理解和对社会体育发展需求人才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

(4)社会体育专门人才三大基本能力的观点提出,同时勾划出了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要想具备较好的交际沟通能力,就必须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而要想有较强的指导体育活动能力,就不可缺少各种群众经常性体育活动项目的技能学习,了解竞赛规程,学会编排组织,掌握裁判知识。根据问卷显示,像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等均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而且许多单位和社区在举行这些比赛活动时仍需聘请大量专门育人员来进行工作,这对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契机,只要把握这一市场需求、分清主次,重点学习,就能够抓住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再有就是要想搞好群众的健身指导及体育保健,“生理学”、“解剖学”、“营养学”等就应作为重点课程来认真学习。试想一个没有掌握生理学知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又如何定出符合健康体育消费者的运动处方呢?另外要想提高专门人才的能力层次,还必须学习“外语”、“计算机”等的相关知识,以不断紧跟时代的潮流。所以,科学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深刻认识什么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基础、基本”为前提。

(5)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如何针对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的实际要求,还要考虑如何加快实现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工作职业化的步伐,努力把握社会对专门体育指导人才的实际需求与实际就职之间的差距,配合“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制度,加强社会体育指导的职业化宣传,建立新的就业、择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等。因此必须清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既不是体育教育专业,也不是体育经营管理专业或体育竞技专业,更不是体育产业专业,所以必须努力防止“面面俱到、面面都不到”的“四在像”课程设置,防止浮于专业表面、轻视专业支撑、主导方向模糊的课程设置,防止偏离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防止修修补补过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增减式”课程设置,防止混合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经营管理专业、体育社会学专业等课程的“杂烩式”课程设置。

就业市场论文篇(2)

高校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什么样的就业单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已成为家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在内关注的焦点。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分配体制进行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分配模式不复存在,国家不再安排学生就业,而是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包分配的双向选择就业模式,在这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模式下,大学生一方面获得了职业选择的主动权与选择权,另一方面失去了就业保障,面临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加之大学人学率的提升,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大量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卖方市场了。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尤为突出。究竟什么样的大学生受用人单位青睐?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大学生自己还存在那些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的探讨。我们于2005年4月对西安市人才招聘市场的73家单位进行了人才需求标准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对象:2005年4月参加西安市综合人才招聘会的71个单位,分别为国家机关6个,学校9个,科研单位5个,国营企业7个,乡镇企业5个,私营企业16个,外资企业6个,合资企业6个,其他性质的单位11个。其中46个单位来自于大中型城市。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人才主要需求调查表进行无记名方式填写,包括内容:①招聘单位的一般状况、招聘途经及工资待遇等;②招聘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标准,包括一般情况、专业技能、政治面貌、身体素质、在校表现、道德品质、综合能力等多方面;③招聘单位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数据处理:问卷回收后以Excel数据库方式输人计算机,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1单位招聘途径和工资待遇

67.61%的单位通过人才招聘会的方式招聘毕业生,其中35.21%的单位倾向于学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的形式,个人推销方式也占到4.22%的比例。50.70%的单位给予毕业生月薪1,000-1,500元,38,03%的单位工资待遇为800一1,000元明,1,500元明以上的工资待遇仅占11.2706。

2.2单位对大学生的主要需求标准

精神品质:单位最看重的单项品质排在前三位的为实干精神(占28.16%)、敬业精神(占26.7606)、诚实守信(占23,94%),然后依次为团队精神(占5,6306)、社会和工作责任心(占4.2306)、竞争意识(占2.8206)。

综合能力:单位最看重的单项能力前三位为专业知识技能(占31.00%)、实际操作能力(占31.0006)、创新能力(占28.71%)。但是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也体现出了不同,企业最看重的前三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占36.6206)、专业知识技能(占28.1606)、语言表达能力(占26.76%),事业单位前三名依次专业知识技能(占33.800})、创新能力(占26.760.6)、实际操作能力(占23.9406)。

在校情况:单位最看重的在校表现前三位的是学习成绩(占28.1706),获奖情况(占26.7606),身体素质(占25.350),70.42%的企事业单位对于毕业生是否是学生干部、党员等政治情况并没有提出特殊要求。

2.3单位对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单位建议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为社会实践能力培训(占33.80、面试技巧训练(占3106)、教育学生自我定位(占28.17%),其中84.21%的企事业单位着重倾向于社会实践能力培训、面试技巧训练,而66.67%的外资、合资、私营等企业更希望学生能够做好自我定位。

3讨论

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单位承诺的月工资待遇为800-1,500元,而在我们前期对大学生就业期望值的系列调查,大部分学生选择月工资待遇高于1,500元,企业给大学生的工资待遇与大学生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从目前来看,用人单位加薪的期望值很小,而且即使有这种可能,其幅度也不可能达到大学生的预期值。因此,主要还得靠大学生自己调整心理预期,就业时选择现实的应对之策。另外目前单位选择以人才招聘会的方式招聘毕业生就业途径还是比较单一,招聘单位应当拓宽招聘途经,将其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资源,对于毕业生而言,应注重面试技巧积累和就业准备工作,以提高就业成功率。

“专业技能是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很看重的用人标准,对专业人才的选拔可以说是精挑细选。”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及精神品质的要求却大大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实干精神、诚信、团队精神,还对毕业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竞争意识、社会责任心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不难看出所有用人单位都希望所招聘的毕业生比较务实,能用自身所学切实为单位做出成绩。所以毕业生应在日常学习及实践过程中侧重培养务实精神,加强社会生存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职业素质、情商、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同时单位对于毕业生在校表现的要求已经居于次位,学生干部、党员等政治情况已经不作为优先参考条件,究其原因,当前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及自身素质较前有所下降,较一般同学并没有过高的优势;其次,在大学生求职制作简历时,作假声称曾担任过学生干部的现象仍然存在,故单位对学生干部及党员等条件的信任程度明显不如从前。无论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都对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分析目前局势,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我们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要努力谋求各种国际经济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密切经济联系,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应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特别是英语),要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尽管有的学生英语已经过了四级或六级,但还是缺乏必要的口语交流能力。大学生应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工作单位的要求。

4思考

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逐年提高,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专业技能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宽、踏实肯干,能吃苦,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在校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重视专业学习,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结合专业加强社会实践,增长专业实践经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善于培养自身的特长。大学毕业生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塑性强,有潜力,因此大学生必须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积极主动地到西部、到基层去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只要广大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在社会的大天地里就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用人单位应吸引人才加人,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调查发现,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跳槽”成为影响单位发展的绊脚石。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某些行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经验越来越失去了它的决定性,用人单位片面强调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是一种短视行为,一定要加大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树立全局观点和战略眼光,要充分认识到,大学毕业生是宝贵财富,接收大学毕业生是事业的延伸和发展,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搞短期行为。用人单位应尽早树立起人才培养的意识,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单位招人、事业引才、机制育能”的好氛围,把优秀的人才培养出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应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构建全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高等院校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首先要在专业和专业方向的设置上创造条件,开办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其次是要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最后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包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需求信息的收集,建立与人才市场的网上交流平台,提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见面洽谈签约的条件等等。

就业市场论文篇(3)

一、前言

1996年詹姆士·莫里斯和威廉姆·维克瑞,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里茨因为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激起不少学者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学的兴趣,但是因为很多人不太了解信息经济学的内涵,而视其为高深莫测的理论。其实信息经济学原理非常简单,只要我们肯做有心人,善于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事情就会发现信息经济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像笔者所在的高校,许多事情和现象,比如招生、教学、评职称、就业等均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些事情都可以用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广阔且发育较成熟的市场。这个市场为了迎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获取充分信息的需要,通常要制定各种政策、规章并通过提高交易成本来减少和消除彼此的信息不对称。本文用博弈论(gametheory)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博弈分析。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比如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这里的主体可以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一个机构或者群体,如本文涉及到的高校毕业生、接收单位。

根据博弈论中局中人的概念,即博弈过程中能够独立决策、独立承担责任的个人或者组织,设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博弈中。有两个局中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本文在研究中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

二、高校毕业生及其就业市场的特征

高校毕业生虽然不是物质意义上的产品,但它也具有产品的一般属性。

(1)普遍具有知识并且素质差异较大。高校毕业生从参加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学校、专业。经历或专科、或本科、或专科一本科、或专科一本科~研究生、或本科研究生等阶段的系统教育,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到毕业答辩,在这个知识资本原始积累的复杂过程中,毕业生身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城市文化氛围中,会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教育效果。即使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接受同样教育历程的两个孪生仔,也会出现不同的教育结果。这就是毕业生品格和素质的差异性,这种个体的差异性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简单地将毕业生划分为质量好和质量差两类。一般来说,重点大学和名牌专业的毕业生要较普通院校和一般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博士生要较硕士生、硕士生要较本科生、本科生要较大专生具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比如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意识、视野、体能等方面均有较高指标(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并不排除那些虽未经较高层次教育仍然具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影响毕业生档次的因素很多,包括毕业生本身的素质、高校的教育水平、专业选择、市场需求、用人单位的人才观等等。如果再加上毕业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性格、谈吐、外观等其他一些非质量因素,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产品可谓琳琅满目、良莠不齐。

(2)高校毕业生质量鉴定难以一概而论,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接受实践的考验。普通的毕业生和优秀的毕业生,一般人很难识别出来,更何况市场需求呈现多样性。单从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和面试来判断。也需要不同用人单位按照不同的需求,安排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员才能精确地鉴别出某个毕业生的品质、拟给予的岗位和待遇。要考察毕业生的来源、学校、专业、课程成绩、鉴定、实践经历、品行、特长等等方面,要充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心理、态度,还要和同类别的毕业生进行比较并分出优劣。必要的时候。还要组织考试和答辩甚至提前进入岗位实习一段时间,要承担“坏人在一定时期内会做好事扮演好人角色”的风险。这无疑在劳动力成本上加大了对毕业生做出正确判断的难度。

(3)判别用人单位的质量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难度较大。高校毕业生长期处于象牙塔,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在学期间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业上,与外界企事业单位的接触有限。即使是身处信息时代层次较高的研究生,也较少自发地参与社会实践,一些实践机会多由导师或师兄师姐引荐。再加上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毕业生大多还处于被动等待分配的局面,虽然国家在高校扩招后不断推出就业新政策、社会不断推出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高校近年来也纷纷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了就业信息网。但这些资源往往只有毕业生和家长特别关注,对于那些还没有把就业列入议事日程的在校生来说很多情况下只是过眼云烟,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另外,目前媒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报道,往往更多地渲染就业的难度。并没有对学生择业进行正确引导,也没有非常有效地提供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信息,流于表面,缺乏分析。因此,毕业生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并不十分清楚,对招聘单位的资质、信誉、待遇、市场潜力、专业需求程度等信息缺乏了解,往往单凭用人单位的地域、规模、声誉、是否外资等进行选择。择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忽视专业的对口以及社会的真正需求,难免造成就业市场的人才浪费和社会需求的供给不足。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博弈

因为有了上述3个外生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天生地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就存在以下3种博弈。

1.毕业生之间的博弈

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品学兼优、质量好的毕业生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会想法设法把一切能够传递自己是优秀毕业生信号的信息,比如英语级别证书、计算机能力证书、专业成绩、实践经历、获奖证明等收集整理并呈现给用人单位,以证明自己优于其他毕业生。而品学一般、质量差的毕业生也会积极准备,并以降低待遇标准等形式获取用人单位的注意。有时候。个别毕业生甚至以制造假文凭、假证书等拙劣手段骗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当然这样做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在市场需求一定的情况下,质量好、质量差的毕业生展开一场无形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往往是质量好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用人单位希望将他们吸纳门下,加盟组织建设,创造财富,他们优先选择质量高的接收单位;而质量差的毕业生不会受到企事业单位的看好,在受到冷落的情况下,他们大多为了尽快有个安身之处常常被动与接收单位签订协议。另外,质量好的毕业生属于精英阶层,数量有限,在人才市场上属于稀缺资源,因而身价较高,多数从事白领工作;而质量差的毕业生大量随处可见,与接收单位的协议成交价格较低,一般安排从事一些基层具体工作,即充当蓝领阶层。

2.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不仅毕业生因质量参差不齐而处于博弈中,用人单位也因有好赖之分而不断展开博弈。那些具有地域优势、待遇丰厚、声誉良好、个人发展前景看好的单位,比如处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他们会有意识地在市场上向毕业生展示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优质的内部管理流程和自由宽松的个人发展空间等因素,以战胜竞争对手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它们往往有更多的机会优先选择到重点大学名牌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而经营状况不佳、效益较低、地处边远山区的中小城市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在博弈中往往只能接收到质量较差的毕业生。

3.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

毕业生(局中人B)是否愿意选择到用人单位(局中人D)服务,用人单位是否愿意接收毕业生。这是毕业生就业市场普遍存在的针对双方利益得失的选择和博弈问题。这是一个动态博弈,由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事先并不完全得知双方的确切利益需求,因此,这又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问题。在动态博弈中,局中人的行动有先有后,后行动者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为来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信息,从而修正有关自己对先行动者的判断。此时的博弈很简单,局中人D既不知道局中人B的真实类型,也不知道B所属类型的概率分布。他只是对这一概率分布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即有自己的信念。博弈开始后。D将根据他所观察到的B的行为来修正自己的信念,并根据这种不断变化的信念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

对应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是精炼贝叶斯均衡,这个概念是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贝叶斯均衡的结合。这一分析方法中所用的贝叶斯法则是概率统计中应用所观察到的现象对有关概率分布的主观判断进行修正的标准方法。用贝叶斯的分析思路量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如下:

毕业生申请加盟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不知毕业生质量高还是质量低,但用人单位知道如果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当用人单位采取行动集C=(c)时,毕业生反应为集合E=(e)的概率为2O%;如果毕业生是低质量类型,当用人单位采取行动集C时,毕业生反应为集合E=(e)的概率为100%。这些行动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概率是一种主观判断。

博弈开始,用人单位根据现有的一切信息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的概率是7O%,因此用人单位估计自己采取行动集C时,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为

0.7x0.2十(1-0.7)xl=0.44

0.44是用人单位给定毕业生所属类型的先验概率下,毕业生可能采取E的概率。

当毕业生确实进行E时,使用贝叶斯法则,根据毕业生采取E的这一行为,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概率变为

0.7(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先验概率)x0.2(高质量类型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0.44=0.32

根据这一新的概率,用人单位估计自己采取C时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为

0.32x0.2+(1-0.32)×1=0.744

如果用人单位再一次采取C,毕业生又采取了E,则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概率变为

0.32×0.2/0.744=0,086

就业市场论文篇(4)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逐步由政府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变。通过市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调整供需关系、合理配置资源,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机制尚不完善,学生本人、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社会自身都存在一定矛盾,并彼此构成新的矛盾,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进程。

一、大学生:矛盾———自我定位不清,与社会要求错位;对策———调整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能力

就业市场化是指就业主体全部进入人才市场,由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均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如果说高校毕业生从“高档商品”变为“大众商品”是市场的必然选择,那么就业层次向下延伸也成为相应的必然趋势。2002年我国有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有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有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40万,2006年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尚处于培育和建设阶段,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2006年5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问时指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可见,不管大学毕业生愿不愿意做一名“普通劳动者”,愿不愿意走向平均月薪千元左右的“普通岗位”,现实都已经摆在了面前。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正确自我定位,与社会的要求错位。他们很少考虑自己的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能否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是否具有适应社会就业和创业的能力。“盲目追求高工资、高职位,择业意向集中在大城市、好单位,同时又缺乏自谋职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能力和勇气,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②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采取如下对策:

1。转变就业观念。从一定意义上讲,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就是选择生活方式。“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环境,这个环境既蕴含着参与竞争的无限机遇,也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就业环境的挑战;既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工作的主动权,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应当明白择业的首要因素不是高收入、高地位,而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最佳结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把就业当作职业发展历程的起点,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

2。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生能否获得满意职位的关键,它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含有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是从事任何岗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相当于“产品的质量”,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所在;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就业技能,成为“厚基础、宽口径、有特长、能创新”的人才。

3。勇于自主创业。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如果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对年龄大的下岗困难群体,还需采取一些特殊措施的话,那么,具有年龄和知识优势的大学毕业生,就不应当过多地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呵护,而应当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洪流中去自主就业,乃至开拓创业。事实上,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初步给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并且已有一批勇敢者亲身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高校:矛盾———自我角色不清,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对策———明确高校职能,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中,高校既是生产厂家,又是销售厂家,同时还是市场服务的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能否就业,表面上看是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问题,但实质上却是高等教育能否顺利步入市场、接受市场选择的问题。当前,相当一部分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育理念诸多方面和市场脱节,和社会要求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市场需要的学生没有人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市场不需要”的局面。即使是专业对口的学生,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知识面窄、心理素质差、适应性弱、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当明确自身职能,树立“就业是高等院校办学生命线”的理念,不断完善就业工作体制。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5月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认为:“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③这就要求高校根据市场需要和选人用人的信号确定教育目标,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做到培养目标和用人标准相协调,专业设置和实际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和岗位要求相协调。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教育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2。加大就业指导力度。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在步入就业市场时需要准备的就业知识和技能越来越丰富,需要高校向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个性化指导是在发现和尊重受指导者个性的基础上,帮助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使其选定的择业目标应当与自身状况相符合,从而在择业乃至从业、创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全程化指导就是将就业指导关口前移,使指导工作覆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过程。对于低年级学生要重点讲授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指导学生做好规划;对高年级的大学生,主要针对择业期的特点与困惑,进行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指导。专业化就是通过建设一支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队伍,提高就业指导的层次和质量。

3。开拓新的就业市场。高校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运营实体,不仅要坚持以质取胜的市场策略,提高“产品”的层次、质量,还要注意研究人才市场规律,搞好市场行情预测,努力开拓就业市场。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加大对“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开发的力度;要抓住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大开发形成广阔就业市

场这一宝贵的历史机遇,重视开辟中西部就业基地,让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尝试开拓境外就业市场,建立境外就业基地。

三、社会:矛盾———缺乏良好的就业保障机制,舆论环境苛刻;对策———制定相关政策,多方用力,恰当引导

有不少研究者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归结为高校“扩招”,进而指责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但是,通过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适龄青年无论是否进入大学,将来总要就业,劳动力供给总量并没有增减。18岁就业和22岁就业最大的不同是劳动力自身素质有了提高,更加有利于就业。2005年,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是19%,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世界教育报告》,1994年,西方国家的高校毛入学率均已超过了30%,其中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超过了50%④。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而带来大规模的大学生失业。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真正的供大于求,而是在就业的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就业环境的系统性问题,进而制约了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进程。

国家政策和制度限制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的教育制度、人事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一些人才不适合在一些单位工作却出不去,单位真正需要的人才却可能因为没有编制而进不来。人事制度这盘棋没有走活,用人单位就无法形成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整个人才市场就没有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非公有制企业本来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最多的,但是在不规范的就业市场环境中,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传统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非正式规则所构成的意识形态氛围的影响,企业的吸引力却最小。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误区,比如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过分关注文凭等。一些用人单位遮蔽岗位需求信息,造成人才市场上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更有甚者,少数媒体不能充分把握国内外人才市场的现状与趋势,追求信息的故事化与娱乐性,对大学生就业不是深切的关注与细致分析,而是把个别事件描绘成整个存在情况与发展态势,进而形成全社会的舆论压力,造成毕业生就业环境恶化。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一个良性的宏观环境,但这种宏观环境的形成决非人才个体和市场自发趋同就可以实现的,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因此,政府既要培育就业市场,还要调控就业市场。

就业市场论文篇(5)

诚信分为法律诚信和道德诚信。法律上的诚信,是指作为法律原则的诚信,法律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是指在法律上普遍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道德_J的诚信,是指作为道德准则的诚信,道德诚信要求人们言语真实、恪守诺言、无虚假、不欺诈。对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诚信问题,法律上的诚信表现在对就业管理制度的遵守与执行,这些制度包括国家制定的、地方政府制定的、还有各个高校制定的。道德上的诚信表现在就业市场三方言语的真实程度,即向他人发出的信息是否真实,还包括三方是否恪守诺言、履行义务。基于以上理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诚信归因就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道德监督的不力。就业市场的诚信制度体系的构建也基于以上两个层面来要求,一是从法律制度层面,通过制度来硬性规范就业市场。二是从道德角度来要求,通过软环境来约束就业市场。文中提到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主要指以学校为中介的就业市场,它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是全国就业市场的特殊部分,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用人单位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客体,校方只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中介。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现象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诚信现象经常发生,这些不诚信现象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三方(毕业生、用人单位、校方)进行归纳,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就业主体的不诚信现象

部分毕业生诚实守信观念淡薄,想通过投机取巧的办法找到一份称t2,如意的工作,致使不诚信现象频频发生,主要有以下方面:(1)“一女多嫁’’式签订就业协议。目前,每年都有毕业生采取一些违反就业市场“游戏规则”的做法,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最后毕业时才挑出一个自己最满意的用人单位就业。(2)不真实的毕业生就业材料。有的毕业生在自荐材料中把自己的某些能打动用人单位的方面写得淋漓尽致,缺点却一字不提,甚至有的材料造假,如各种假证书、假材料充斥其中,导致用人单位无法真实全面地了解毕业生。(3)“瞒天过海”签汀就业协议。如有的学生拿不到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没有主动向用人单位通报,违背了就业市场的诚信原则。

(二)用人单位的不诚信现象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责任和义务向毕业生介绍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用人岗位要求,履行就业合同的基本内容。但现在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也时有违约现象发生,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意宣传不当造成的违约,有的用人单位在宣传时多讲优势和长处,少讲或不讲劣势和不足,有的甚至许诺不切实际的优惠待遇,引导毕业生走入误区;有的用人单位由于主管领导发生变动,位用人政策随之变化,单位不再承担对就业协议的违约责任。用人单位片面强诟J用人自,忽视了毕业生就业权利保障,扰乱了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转,损害了就业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校方中介不诚信现象

校方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应该履行管理、监督的职责,保证学生和用人单位材料的真实性。但有些学校为提高学校就业率,为毕业生大开方便之,如推荐表的内容(毕、I生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相关环节把关不严,在没有严格核查的情况下就盖章,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真实情况,有的内容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使用人单位不能获取真实的信息..再如推荐表原件每位毕业生只应有一份,但有的学校却控制不力,致使有的毕业生持有多份推荐表,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混乱。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诚信现象归因

以上二三方面不诚信现象,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同程度存在,并且有蔓延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的地位逐步回归。计划经济时代,是以客体(用人单位)与中介(校方)为主,毕业生只是被动接受由校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合同,而校方更多地充当了就业市场的主体,取代了毕业生的主置,行使了本应该属于毕业生的权力。现在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的地位逐步回归,逐渐改变过去本末颠倒的机制.主体由原来的校方逐渐转变为毕业生本人,实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的职能逐渐得到矫正。在计划经济时代,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就业合同的签订由校方代劳,一切由校方安排,毕业生本人完全失去或部分失去这一方面的权利,毕业生不可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余地;同时,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知情权也严重丧失,他们无法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当然也无需知道,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知情权被无端地委托给校方或主管毕业分配的老师。而现在,毕业生的自逐渐增强,对朋人单位的面试、应聘、签合同的整个过程,都是毕业生自己在亲自操作,而校方过去的许多职能逐步转移给毕业生,校方只是行使中介的职能,如就业信息的汇总、公布,对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对毕业生就业行为的监督等等,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职能矫正。最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政策、法则逐步完善,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毕业生就业正从国家汁划分配逐步向自主择业转轨,从“计划调节”到“供需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是社会主义『“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原来由国家作为计划主体来宏观调控毕业生的就业,毕业生分配工作遵守的是国家的政策,遵守国家政策为第一准则。在现阶段,“双向选择”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双向选择”以市场调节为基本手段,通过市场来调节毕业生的就业,遵守市场规律是第一准则。

在就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旧的就业制度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还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新的就业制度还没有完全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行完善,使得毕业生、用人单f电、校方及家长的就业观念还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整个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没有及时制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政策、制度,对毕业生就业给予引导,使就业市场的三方在一定时期还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整个就业市场短时紊乱,不诚信现象屡见不鲜。

同时,在社会转型时期,还没有形成适应现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监督机制。在整个毕业生就业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了许多的不诚信情况、不诚信问题,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制约,更离不开道德的约束。但目前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没有形成完全主导的道德价值取向,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往往是多元而复杂,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价值评判标准的二元性或多元性,即毕业生对自身或他人的任何一种行为,似乎都可以找到一种或多种价值观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依据。这样,执行着双重或多元的价值标准,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道德理想,必然造成社会舆论监督的混乱和道德良心的淡化,使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社会道德控制系统无法发挥其职能,使得通过道德手段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督相对乏力。加之,目前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诚信行为缺少一种道德批评的环境,无法通过强有力的道德谴责,避免或尽量减少这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

三、构建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制度体系

(一)建立就业诚信规范,明晰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要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制度,促进就业市场的有序管理,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我们必须明晰、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方的权利与义务。

毕业生应该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聘用条件、就业岗位、岗位待遇、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2)签订合同权:与用人单位签定合同的权利。(3)索取权:有权向校方索取本人与就业有关的资料如就业协议书、成绩单等。

毕业生应尽的义务:(1)必须向用人单位提供真实的材料,诸如成绩单、就业协议书、各种荣誉证书、国家考试证书等。(2)只与一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签订就业协议必须严格履行协议内容。(3)对在签订协议与到用人单位报到这一时间发生的有违协议的事情,要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校方。

用人单位应该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首先,对校方在毕业生学习、教育、管理方面的基本了解;其次,对毕业生本人提供的资料、在校表现情况的全面了解;最后,对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2)签订合同权:与毕业生签定合同的权利。(3)索取权:有权向校方索取毕业生的与就业有关的资料如就业协议书、成绩单等。

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1)必须如实地反映该单位的基本情况、聘用条件、岗位待遇。(2)签订就业协议后必须严格履行协议内容,不得随意更改协议内容或不履行。(3)在签订协议与到用人单位报到这一时间段发生的有违协议的事情,要及时通知毕业生或校方。

校方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一方面,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聘用条件、就业岗位、岗位待遇、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另一方面,对毕业生所签协议、去向的了解。(2)监督权: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行为具有监督的权力,对违反就业法规,就业制度的行为进行追究,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教育;督促用人单位践履协议。校方应尽的义务:(1)服务的义务:一方面,必须为毕业生提供真实的就业材料,如成绩单、毕业鉴定等;另一方面,必须向用人单位如实介绍毕业生在校情况,公正地做出评价。(2)监督的义务:对毕业生所提供的与校方有关的材料提供审核、鉴定,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行为进行跟进监督。(3)协调的义务: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发生争执时,校方具有协调的责任。

(二)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制度,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育

要使毕业生就业市场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行,必须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毕业生就业法、牛业生权益保护法等,才能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发展。通过立法明晰用人单位、毕业生、校方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三方应遵守的规则,保障用人单1=、}=自主选人,毕业生自主择业得以顺利进行。通过立法明确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明确合同的双方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而校方仅仅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中介。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一种契约,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有责任执行,不能有过多的随意性。如果解除就业协议,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须由一方提出建议,说明理由,承担有关责任,另一方同意解除协议,报主管部门批准。

就业市场论文篇(6)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农业部、民政部、人事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有关司局就当前就业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讨论后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的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而日益突出,增加了就业工作难度。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并且,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

同时,随着近年来高校的快速、不断地扩招,毕业生人数骤然增加。200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2005年毕业生数量达到338万,到2006年毕业生已达到413万,年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社会所能提供给毕业生的岗位数量远远不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高校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并伴随有区域和专业不均衡等结构性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焦点话题,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依然严峻。为了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目标,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如何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健全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行为,一直都是就业工作的新命题。

二、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市场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交流、双向选择的场所。按其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是指有固定的场所、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特定的参加对象等。无形市场主要指毕业生联系工作不受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依据个人意愿,自行选择,其外在表现是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和固定的场所,它是无形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就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就业市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市场制度不健全,市场行为不规范等现象。

(一)用人机制不健全

由于受到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由以前的“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导致用人单位盲目追求名牌大学、追求高学历的心理,采用不当的用人观,一味地提高就业条件,出现了本科岗位招硕士,硕士岗位招博士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二)竞争机制不健全

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而在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为“普通老百姓”,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大学生被推向市场的就业轨道。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受到性别歧视、出身贫寒、学业欠佳、性格内向、相貌平平、毕业院校等不公正、不合理的因素影响,使其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权利,在市场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弱势群体”。

(三)区域间发展不均衡

由于长期受到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分配制度的影响,人才越来越向发达地区聚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一直长期存在。如果任由其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剧地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基层就业政策不完善

200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文件指出,“积极引导和鼓励一大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机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可以说,引导和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但是,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广大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并不畅通,存在一定的“瓶颈”。

(五)网站信息管理不健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其便捷、快速、低成本、大信息量等特点,日益成为毕业生寻求就业机会的载体与平台而倍受青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一个便捷的互动交流平台,进行网上“双向选择”活动,实现了远程“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求职,为毕业生获取快捷的信息提供帮助。然而目前全国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网站信息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和团体通过网络失真、虚假信息,存在招聘“陷阱”,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六)就业市场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运行机制很不完善,市场“交易”秩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主要体现在:政府、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未明确提出保护公平竞争的手段;对市场中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协议书的签订、违约的制裁、纠纷的仲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保障等亦无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成本。

三、构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建设就业市场机制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证。要借鉴企业化的市场运作模式,组织好大型市场会和小型招聘会,并运用企业营销策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沟通供求信息,以真诚和热情的办法留住老顾客,建立一批稳固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形成“以基地带动市场,以市场促进就业”的良性运行机制,增大市场自身的信誉度和知名度,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宏观调拉机制

政府的宏观调控应抓好招生与就业两个环节。在招生环节上,要从宏观上做好市场对人才需求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工作,以及对各类专门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工作,来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并主动为高校招生和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导服务;在就业环节上,由于长期受到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分配制度的影响,人才越来越向发达地区聚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长期存在。如果任由其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剧地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束缚,制定多种形式的优惠政策,加大宣传、狠抓落实,进一步的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超级秘书网

(三)健全政策保津机制

一是要落实国家现有的就业政策;二是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毕业生创造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要建立起规范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保护机制,取缔限制人才流动的歧视性政策,真正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合理调控毕业生流向;四是要不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使大学生就业政策更好地得以落实,权益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五是建立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政策;六是要建立鼓励自主创业政策。

(四)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就业市场论文篇(7)

1.歧视的来源

政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为了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政视以便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消除政视,我们应该先揭示出政视的来源。政视懂得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来源是个人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属于特定群体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歧视的第二个来源是先人为主的统计性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用某种先人为主的群体的共性来代替个体的特性而引起的;第三个来源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1.1个人偏好

个人偏好是指人们对那些和自己有着不同特征的其他人持有的成见和反对态度。有偏好的人未必一定会进行歧视活动,但当基于个人偏好而采取了反对他人的行动,使他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就产生了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按个人偏好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雇主歧视、雇员歧视和顾客歧视。

1.1.1雇主歧视

雇主歧视是由于待雇佣者因自己的与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与雇主的个人偏好相悖,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1.1.2雇员歧视

雇员歧视是指,某些雇员由于其他雇员在非经济因素上与自己的个人偏好不符,而使雇主采用了对其他雇员的不公平待遇的决策而产生的歧视。

1·1.3顾客歧视

顾客歧视是指,因被服务对象的个人偏好而造成的歧视。

1.2统计性歧视

统计性歧视是由于统计方法不全面,或是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所谓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视为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果群体中的个体与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差别较大时,雇主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就产生了统计性歧视。显然,雇主在雇佣工人之前,都会事先对求职者的个人特征做出评价。对其潜在生产率做出评沽。但是他们却很难详细地了解每一个求职者的具体特征,因此他们只能借助于每一个求职者所属的群体的特征,对求职者做出评沽。可是群体特征并不能完全替代个体特征,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个体的生产率,因此这种情况下,即使雇主不存在个人偏好,统计性歧视也会产生。

1.3垄断力量

劳动力就业市场并不都是完全竞争的,也存在着垄断力量,而垄断力量也是造成政视的一个来源,主要表现在拥挤效应上。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存在着职业隔离,尤其是按照性别形成的职业隔离,表现为把职业划分为“男性职业”和“女性职业”,“女性职业”主要包括护士,秘书,售货员,服务员等,“男性职业”主要包括工程师,律师,管理人员等,由于妇女的就业职位相对有限,处于一个比较拥挤的劳动力市场上,这些职业中的女雇员供给大于需求,工资将被压低,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2.歧视的表现

歧视现象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土是)一泛存在的,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年龄歧视,身体歧视。

2.1,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歧视现象。男人和女人似乎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在社会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平等。

性别歧视不仅表现在求职的难易程度还表现在男女“同工不同酬”上。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从90年到2000年10年间,在业妇女收人与男性收人的差距明显拉大。99年城镇在业女性年均收人为7409.7元,是男性收人的70.1%,男女两性收人差距比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女性99年的年均收人为2368.7元,是男性收人的59,6%,差距比90年扩大了19.4个百分点。

2.2户籍歧视

目前世界上还实行户籍管制的国家只有三个:朝鲜,贝宁,还有中国。正是由于实行户籍管制制度才导致了户籍歧视现象的产生。户籍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表现: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和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

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主要表现为各发达地区,开放地区先富起来的城市对进城打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上的限制。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表现为在一些劳动力流向较集中的城市,对外地劳动力只开放部分经济部门与行业,而对另一些经济部门与行业贝9限制或禁止外地劳动力的进人。

2.3学历歧视

在当前的经济时代,一纸本科以的毕业文凭就像“”时代的贫下中农出身一样重要。现在若想应聘,晋升,选拔,本科以学历儿乎是必不可少的。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业率也随着学历的降低而降低。据教育部学生司统计,2001年中国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15万人。截至当年6月,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5%,本科生为80%,而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仪为40%。在各人才市场1=各用人单位几乎都是非本科以卜学历不要。学历政视不仅表现在对低学历层次的劳动者的政视上,还表现在同一学历层次上,对不同院校毕业生的政视上。普通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或许不如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整体素质高,但这些普通院校中也不乏此优秀之才呀,这些限制性条款对这些优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政视,一种学历上的歧视,一种典型的统计性歧视!

2.4年龄政视

年龄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也是屡见不鲜,绝人多数用人单位都对应聘者提出了年龄限制,“女性20一28周岁,男性35周岁以下”。在一些行业和部门,更是对40岁的普通女性职工实行“一刀切”,说法委婉,称之为“内退”。40岁儿乎成了普通女性职下在岗与下岗的一道分水岭。

2.5身体歧视

在劳动的身体歧视主要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容貌和身高的歧视上。在招聘会上许多用人单位都提出这方面的限制条件。

3如何消除歧视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剥夺了被政视者的白由和权利,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损失。因此我们应努力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现象,而在消除歧视的过程中政府无疑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在消除歧视时应从以卜三大方面着手。:

3.1减少歧视偏好

正是因为人们有了歧视偏好,所以人们才会去主动地歧视别人。如果歧视偏好减少,那么歧视现象也将会随之减少。在这一点政府可以通过教育的引毕日和法律的强制性来减少人们的歧视偏好。

政府在搞好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大立法,健全法制,严格执法,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秩序。政府应在法律卜规定各单位在雇佣,培训,升迁,发放工资上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地域的人要同等对待,要司同酬。时还要注意区分招聘中的歧视与合理甄选,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什么是歧视、什么是正常的合理甄选。

3.2减少节场缺陷

就业市场论文篇(8)

一、就业市场的现状

目前的大学教育已不是“精英化教育”,而是“平民化教育”了。现在的我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9%。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我国的高等院校招生年年扩招从1998年108。4万到2005年475万人(2006年预计500万人!全国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已达2000多万人(含各种层次的在校生)。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说:“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短短6年内翻了两番。“在这样的招生速度和规模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难题。如果大学生在就学期间没有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业就会出现困难。加之大学生多数是一些独生子女,对工作和待遇期望值过高要求脱离实际、好高鹜远,势必进一步增加就业的难度。长此以往,对家庭社会、学校、大学生本人以及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遗症。

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手段之一。何谓“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一般认为: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并经过分析、测评后对自己未来的一生中所承担的职业职务和相应历程所做的中长期的预期规划与具体设计。

事实上在高校中,大学生真正知道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人不多很少人真正在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是值得我们吸取的。西方许多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从小学便开始。在一种没有压力、不马上兑现的氛围下进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早期熏陶和培养这时的教育是潜意识的、游戏式的其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兴趣“。西方国家非常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具备和培养,鼓励年满14岁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外进行各种打工锻炼这种打工对于家长或者学校来说并不是让学生要挣多少钱,而是培养他们“早期的职业意识“。这种意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到了初中和大学阶段的学生主要通过打工来满足自己基本生活、学习所需。

所有这些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完全不相同的。对于职业或者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往往是在学有所成之后才能考虑。国家在这里充当的是一个就业责任的主体,学生充当的是一个就业责任的客体。但是现在国家已经从就业责任的主体变成了就业责任的客体,学生则从就业责任的客体调换成了就业责任的主体。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性的变革,在这种重大深层次、历史性的变革面前我们的家长学生、学校没有跟上这种变革的步伐我们的教育体制没有随这种变革作相应的改革。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们的职业意识就业观念未改变;没有把职业兴趣、职业设计意识从小培养。最终所导致的问题就是:大学生面对现实普遍都不适应茫然、仿徨恐惧、失望,他们感到困惑。这种困惑表面上看是大学生本人在就业上的困惑,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困惑,是一个社会的困惑。所以面对目前的就业市场我们不得不作深入地思考。

三、几点思考

1职业兴趣、职业意识必须在早期培养。从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和对职业发展研究可以知道,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萨帕的研究认为:人的早期职业生涯发展分三个时期即幻想期(4-10岁),表现为需要占统治地位。在幻想中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兴趣期(11-12岁),表现为喜好成为职业期望和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能力期《13-14岁》,表现为开始更多的考虑自己的能力以及工作要求。由此而来。在西方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形式多样。如:举办一些职业日、职业兴趣测试等活动;每隔一段时间邀请社会上各种职业的单位或者个人到学校介绍各自的企业和工作;学校还定期组织一系列的模拟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这些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相融的我们只有在学有所成之后才能考虑职业的问题,看来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意识应该也必须在早期培养否则很难适应职业市场的变化。

2、建立学校和社会的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服务。据在我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抽样调查的数据得知: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服务“不满意”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就业市场论文篇(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本该属于劳动力市场上强势群体的青年人,如今也开始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以往的天之骄子——大学生也普遍遭遇求职难。面对就业这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难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借鉴教育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结合我们的国情应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新的机制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我们面对扩招与低就业率矛盾的基本原则。

一、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分析

1.“三峰叠加”的就业市场态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当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三峰叠加”的态势,即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共同构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庞大供给流,这些集中到来的供给在短时间内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我国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外部因素。

2.高等教育的需求方教育投资决策行为非理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服务有效供给相对不足比较明显。表现为满足不了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性质属于准公共产品,表现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同时,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在教育机会有限的条件下,一个人受教育就排斥了另一人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学生或学生家长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需求群体,在教育投资决策行为中,作为消费者个体的理性教育投资决策行为造成了群体行为结构的非理性。这表现为不管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先上再说,人们考虑的是先占据这份社会资源,顾不上考虑机会成本,结果导致毕业生专业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某种商品的供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市场上,价格机制很难奏效,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其原因在于供应主要由政府控制,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回报率没有达到均衡点,社会就业的需求结构没有映射到招生计划上。

3.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位

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位是指由于工作环境和待遇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社会需求区域结构和人员结构与就业人群选择的区域结构和人员结构的不对称现象。在就业地理选择上表现为,供求信息不对称和就业环境的盲目追求;在行业上,表现为大学所培养的部分专业学生超出社会的需求,而社会真正所需的人才又相对供给不足。导致结构错位的原因是:第一,用人单位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现象,造成了社会对人才的虚假需求,给高校发出了错误信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第二,高校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没有根据市场的真正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导致专业结构不合理,使得不少专业的学生几乎成了固定供给,供给严重缺乏弹性;第三,一些高校出于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追求,不顾自己的资源盲目扩张,想法设法开设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忽视对基础学科建设的投入,导致了培养出的学生基础薄、知识面窄,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特别是改造社会的能力;第四,由于高等教育市场存在着形形的信息不完全现象,学生在选择学校、学科、专业时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完全问题,一些高校提供的笼统而模糊的招生宣传资料很难使他们做出正确的甄别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市场机制的运转,其效率势必受到影响。

4.自我的定位模糊

大学生对自我的定位模湖表现在对待就业形势心态不端正,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性质的工作。高校的定位廿三存在模糊的认识,绝大多数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培养出来的是“大众”,而不是“精英”。学生、家长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就业市场认识不足。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分层作用不同,精英教育背景下培养的社会精英可以不做普通劳动者,而大众化教育的分屋趋向多元化,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的毕业生应当是“大众”。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角度来看,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在充实大城市、大机构、大企业、大公司为主的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同时,必须有一部分毕业生到小城市小机构、小企业、小公司为主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从事专业理论的学习,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就业方面的知识同样很有限,这就导致学生到了不得不就业的时候,才开始了解就业形势,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对就业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在临近毕业,才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上盲目、无助。同时因受父辈的铁饭碗思想影响,心态不正确,总是想一步到位,而不愿意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甚至是非事业单位不进,非理想工作不做,并且要求留在大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于是就有了宁可在家暂时失业,也不选择先就业的局面。

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不同,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也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计划配置型就业机制、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和有控制的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发达国家主要是市场配置型。

1.政府方面

宏观调控,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在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由于实行市场配置的自由就业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全纳入社会就业体系中,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负担直接责任和义务,因此在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不进行直接的干预和限制,主要是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在市场运行失灵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宏观调控,并提供完备的服务体系。

在法律保障方面,美国制定了《就业法》、《人力开发与培训法案》、《紧急就业法》、《劳动力投资法案》、《瓦格勒》等;日本制定了《日本职业安定法》、《紧急失业对策法》、《日本职业培训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既规范了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又保障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同时也维护了各用人实体的合法权益。这些法律的制定都旨在扩大就业需求,促进就业。

在就业激励方面,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采取了免除学生的贷款义务;英国的政策主要体现在“青年新政”(NDYP)上,即英国政府为失业6个月以上的青年提供帮助的综合性计划,政府在4个月内将为青年人寻找工作提供广泛的支持服务。如果在这期间,他们没能找到工作,政府将提供四种选择由其确认其中之一:补贴就业、参加全时教育与培训、参加志愿部门、参加环境部门。

在提供就业保障和服务方面,日本政府要求毕业后一年尚未找到工作或找不到全职工作的毕业生要在当地的就业保障办公室登记,以外包方式由公司和指定学校提供职业培训落实就业;德国则对毕业一年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失业保险金,以便学生尽快渡过难关,找到合适的工作。

2.高校方面: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1)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这些就业指导机构设备齐全,资金充足。特别是这些就业指导机构的指导人员都是拥有高等教育学或心理学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业人士,同时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还聘请一些校外的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就业咨询和指导,使学生得到最专业、最优质、最满意的就业指导。

(2)服务内容丰富细致,服务方式注重全程化。美、德、日等高校都十分注重学生就业服务的质量和内容。从学生入学前,各个高校就派出专门人员对高中毕业生进行入学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专业。入学后,各高校通过心理测试、咨询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同时对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包罗万象,细致周到。而且这些高校的就业指导是全程式的跟踪服务,从学生入学前,入学后,到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都给予关注。

(3)就业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发达国家各高校都十分注重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通过信息网络及时把各种社会需求信息收集起来,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网络查到自己所需要的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需求信息,也可以把求职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雇主。此外,在各大学就业指导机构还备有各类有关就业指导的图书、报刊、杂志、企业介绍材料,供学生随时查阅。

三、新时期全方位就业市场体系的构建

市场经济规则是由市场配置资源,充足的资源有利于市场竞争。在市场经济运行中,难免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需要政府及时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弥补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等缺陷。在就业市场中,就业市场体系发挥了高效配置资源的作用,适当的不完全就业固然是有利的,但是市场并不能解决人才就业的所有问题,失业率过高,特别是目前形成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逐步形成的社会问题决不是市场能够解决的,政府简单地调整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发挥职能,社会和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逐步适应就业市场的发展。

1.发挥政府职能,规范就业市场构建公平的就业环境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法律保障体系,将大学生就业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尚未成熟,只有政府参与管理或通过立法才能规范就业市场,强化对劳动就业的监管,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性。在这方面,尤其应当强化对机关事业单位各种招聘行为的规范,同时强化对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用人方面的行为监察,真正消除就业市场上的不规范、不正当行为,通过完善就业法制、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行政管治等手段,切实扭转就业市场的不公现象。

建立就业激励机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整体上是供大于求,结构性就业矛盾十分突出,小城市、小机构、小企业、小公司为主的次要劳动力市场人才短缺现象十分严重,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进行宏观调控,鼓励大学毕业生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以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和社会就业压力。

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创业不仅能实现就业,还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近几年为了懈决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和顺应大学生自我发展需求而推出的一项措施,但是在实际操作上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探索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要从启动资金扶持等各个方面为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创造条件,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向希望创业并拥有创新科技项目或成果的学生提供贷款支持:协调有关单位、部门,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诸如简化开办公司审批手续、建立社会风险投资基金、设立小额贴息贷款、实行减免税收政策、配套健全人事制度以及户籍管理改革办法等,由毕业生就业中介机构工商登记、公司注册等一系列手续,积极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许多单位不参加社会保险或者有选择性地让一部分员工参加社会保险;灵活就业的劳动者更是以无法参与社会保险为代价。在这种背景下,因此,国家应当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能够保护以不同就业方式就业的劳动者的社会安全网。

2.加强教育政策调控,实现招生计划与就业形势对称

招生与就业作为影响高校发展,关系社会稳定的两个重要环节,其改革应当同步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将直接危及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要相适应,最根本的措施是要“以销定产,适销对路”。要打破过去那种闭门造车式的招生计划制订模式,从源头抓起,建立招生、就业双向沟通的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双向的信息沟通促使招生、就业政策的调整,缩小社会需要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实现招生计划与就业形势对称。

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是供大于求,但是,高层次高质量人才不足,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非常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把握失误将造成国家财力的大量浪费和就业形势的严重危机。比如:前几年,计算机专业异常火热,招生计划盲目扩大,招生中出现计算机专业生源聚集的状况,许多考生宁可降档录取,也拒不服从凋配。结果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严重压力。与此同时,一些艰苦的专业尽管是国家急需的,由于缺乏一些政策性支持而门庭冷落,个别专业处于人才奇缺力量薄弱的境地。因此,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实现招生计划与就业形势对称,进而实现生源结构于需求结构的对应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

3.高校建立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全程教育体系

就业市场论文篇(10)

所谓大学生就业市场就是指大学毕业生供求双方在劳动使用权的转让与受让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这种转让与受让是完全自愿的一种交换活动反映了以劳动交换合约为基础的大学毕业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它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市场将呈现以下六大趋势:

一、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降低.在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呈上升趋势

其主要依据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将整个劳动力市场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分:主劳动力市场(themaryseg-ment)和次劳动力市场(thesecondarysegment)。在主劳动力市场.工作稳定、收入高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好个人升迁发展的机会多;而在次劳动力市场.则是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且工作不稳定。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劳动者在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这是因为:一方面.尽管在次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归属感弱.工作变换次数多.但他们很难直接进入主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主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但由于在两个劳动力市场所得利益的差距.且一旦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便难以再返回主劳动力市场.于是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根据这种理论.普通高校连年扩招.在使劳动者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导致了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机会的减少加之毕业生不愿意到次劳动力市场就业加速了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失业率的上升。近6年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率统计结果预示着这一趋势。

二、应届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经济地位相对降低

其基本依据是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动的一般规律该规律表明: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劳动力进入市场后.供需双方劳动使用权的转让过程,也就是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这种配置是通过价格引导而自发实现的。劳动者在向社会提供劳动的同时从社会得到相应的报酬由于工资是所有报酬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内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就是劳动力供需双方在劳动力买卖过程中所获得或支付的工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价格就是劳动力供求量相等时的工资率。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这种价值规律来引导调节、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逐步达到劳动力供求的相对均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由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所决定;反之.其价格又与劳动力供求紧密相联。一般情况下(不包括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供大于求由于较易找到所需劳动力.工资趋于下降;工资的下降.又会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供给减少.需求增加。而供不应求时.由于劳动力的短缺.工资趋于上升.工资的上升.又会使得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一直到供求关系趋于平衡时.价格相对均衡.这种运动才会逐渐停止。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也正是在这一供求与价格的变动中实现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动的一般规律.即:价格趋向于劳动力供求双方能够提供到市场上的数量相等。均衡价格决定于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市场上的均衡数量。价格上升.引起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超过均衡点.亦会引起供给的相对减少。价格下降.引起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当供给不变时.需求大于供给.引起价格上升需求小于供给.引起价格下降。当需求不变时供给大于需求.引起价格下降;供给小于需求.引起价格上升。劳动力市场正是遵循这一价格变动的一般规律利用价格信号及工资率的引导.通过社会大量的劳动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使劳动力资源在各种用途及各个部门、企业之间进行配置并使这种配置尽可能地达到优化。这也正是价值规律在劳动力市场运行中最显著的作用之一。

利用上述规律.假设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工资是可以上下波动的.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资随劳动力市场上该种劳动力供求关系而变化。我们将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归为两大类:受过高等教育者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者.根据该规律便会有以下推论;如果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数量增加.供给较之以往更加充分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总体上就会下降。然而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与多数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一样高等教育毕业生比其他层次教育毕业生具有相对低的失业率相对高的工资收入以及获得高社会地位的更大可能性。

三、应届毕业生获得’‘好工作”的机会趋于减少.“高学历低用”者比例增大

其主要依据是筛选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存在两支队伍:一支为工作队伍(JobQueue),另一支为求职者队伍(PersonQueue)。在工作队伍中,每一项工作都对劳动者的技能有所要求.位置越靠前,对劳动者的要求越高相应地付与他们的工资收入也越高。在求职者队伍中,学历层次越高,所在位置越靠前,获得靠前位置工作的可能性也越大。按照该理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其毕业生数量增加,将使高中毕业生以及其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的相对位置后移,其结果是使这些人的工资水平下降甚至失业。由于受教育水平是决定劳动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相对位置的主要依据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资教育,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者为了在求职者队伍中获得更有利的位置,也会继续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从而使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员其受教育水平都不断上升于是便有可能出现“过度教育“和文凭病”等现象。四、应届毕业生找寻工作的时间延长.“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并存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失业分为三种:总量失业、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其中的摩擦性失业很多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且多数是求职者为获得合意职业所做出的一种选择。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模型假设:1.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是不充分的劳动者为了获得报酬满意的工作必须不断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2.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工作所花费的时间越长,越有可能获得一份报酬高的职业。3.劳动者不在岗位的寻找工作比在岗工作的同时寻找另一份工作更有效率。4获取有关报酬和工作岗位的信息是要花费成本的。根据上述假设失业对大学生而言就成为一种必要的’‘投资“。现实中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职业的大学生并不是为工资水平不断上升而延长他的搜寻时间更多的情况是他一开始就有一个起码的工资.,L\理价位’‘(即期望值)当用人单位提出的报酬低于这一价位时他宁愿失业继续寻找工作并在搜寻过程中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价位。应届大学毕业生由于对社会了解不多寻找理想职业的期望值往往较高因此”摩擦性失业’‘人数有增无减。尽管这种’‘自愿失业”从理论上来讲是求职者根据其报酬期望与搜寻职业成本进行核算的个人选择和个人行为是短时间的、不危及其生计的但如果这种”摩擦性失业’‘增长太快也会增大社会的不稳定性,仍然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结构性失业的势头开始出现有报道警示: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正是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生动写照。

五、在应届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意识增强的同时,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诚信度可能下降

中国风“网2003年11月12日载文《“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弊端显现》指出,近日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在用人单位的”成活率“只有10%o意思是说,有九成应届毕业生背叛了东家,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

当然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择业难度加之应届毕业生对社会了解甚少很难一次性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况且他们在求学期间已经付出不菲的经济代价无论如何也没有理由再拖累家庭和父母,需要尽快落实工作单位这些客观因素让他们无暇考虑岗位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自己能在某个岗位上服务多久。同时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这块“金字招牌”也为学生的“饥不择食“推波助澜.其结果是不少学生在并不清楚单位究竟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的情况下,只好无奈地“先进去再说‘’。上述主客观方面的因素致使应届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的意识增强.临时就业者比例有增长的势头。

先就业、再择业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同时提醒:“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可能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形象。不少应届毕业生将用人单位作为跳板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必然使用人单位感到伤心和失落,产生被欺骗和被玩弄的感觉,甚至会逼迫他们采用更加强有力的自我保护手段以约束求职者。事实上有的用人单位干脆拒用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决不是好兆头。一旦形成恶性循环用人单位和应届大学毕业生之间“麻秆打狼—两头怕”,不仅影响高等学校和大学生的长远利益,也影响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 三农发展论文 下一篇: 语言文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