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老师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6:11

幼稚园老师论文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1)

自1903年湖北幼稚园创建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历史。综合史学界的一些研究发现,这100年中我国的学前教育历经四次大变革。① 〔1〕〔2〕 其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学前教育的变革完成了学前公共教育制度科学化、本土化的探索,最具重大意义。

一、时代背景及变革的理论基础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以观念或精神为主要对象的变革,它以“打倒孔家店”为口号,目的是铲除孔学赖以存在的精神土壤,宣传和张扬西方思想中的民主与科学。在教育上也出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潮,其中对学前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的是实用主义教育和教育试验思潮。教育试验思潮以陶行知1918年发表的《实验主义教育方法》为标志,他认为中国历代教育惯于沿袭陈法,鲜有创新,而中国近代教育又仪行他国,东施效颦。文章强调要反对“老八股”,也要反对“洋八股”,重视教育试验,它吹响了这次学前教育变革的号角。

从1912年到1919年,《新教育》等杂志刊登了一系列介绍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理论学说的文章,同时还有介绍他们生平、学说的专著陆续出版发行。江苏省教育会、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幼稚园还开展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实验,商务印书馆也仿制发行了蒙台梭利教具。“五四”运动以后,我国学前教育在实践改革中对引进的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思想加以研究和运用,吸取了其注重自然、尊重儿童的思想和做法,同时对其中不适合中国实际及不科学之处在理论上予以分析和批判。如张雪门在《幼稚教育新论》一书中就指出了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思想的弊端,他认为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都将教具当作课程,以教具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将教具当作课程的结果只能适应某一种东西,而不能转移到万事万物。只有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和困难才能训练儿童对于生活上的思考力和创造力。〔3〕

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应北京大学等教学机构和学术团体的邀请,杜威在中国进行了长达两年又两个月的访问和讲学,宣传其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说,在中国掀起了实用主义高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命题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落实到幼儿园教育上则表现出与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不同。杜威认为,通过恩物和教具的形式训练获得的某种智能是不可能转移到其他万事万物上的,他强调课程和教材的中心应是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只有从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和困难出发,才能真正训练儿童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同时,杜威还提出了教育的儿童中心观点,借此反对成人中心、书本中心和教师中心的传统。杜威在教学中的范式设计教学法,也于1917年开始传入中国,之后在江浙一带得到实验推广,其中当时的南京师大附小及附幼(即杜威院)开展的实验影响最大。

以上教育新思潮的引进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前教育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变革的基本方式

(一)反思国内20余年的学前教育实践

从清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学前教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据1924年南京第一女子师范调查统计,当时中国共有幼稚园190所,其中教会办理的幼稚园达156所,国人自办的有34所。〔4〕 这次调查引发了关于幼稚园办理的诸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现行幼稚园在教些什么?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其办理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革?如何普及学前教育?等等。这些问题引起当时教育界的关注。研究者们纷纷呈现调查数据来说明问题,或写文章发表自己的感想,合成了一股反思20余年学前教育实践的潮流。

在这股反思潮流中,代表性的人物和文章有:陈鹤琴的《现今教育之弊端》(1924年)、《我们的主张》(1927年)、《幼稚教育之新趋势》(1927年);陶行知的《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1926年)、《幼稚园之新大陆:工厂和农村》(1926年)、《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张雪门的《参观三十校幼稚园后的感想》(1926年)、《我国三十年来幼稚教育之回顾》(1933年);张宗麟的《幼稚师范问题》(1926年)、《调查江浙幼稚教育后的感想》(1926年)、《中国幼稚教育略史》(1932年)等。〔5〕 这些代表著作指出了当时中国学前教育的弊端和今后的改革方向。

1.剖析当时幼稚园的教育模式

1926年,张雪门在《参观三十校幼稚园后的感想》中指出,中国幼稚教育存在三种模式。第一种为日本式,从清末蒙养院开始沿袭下来。在这种模式的幼稚园里,“保姆高高地住在上面,孩子们一排排住在下面。固然,这种教育从系统管理上给保姆不少便利,然而他们所注意的是去衔接小学,却忽略了孩子们的本身。他们所顾到的是成人的主观,却忘怀了孩子的心身”。第二种为宗教式,这是一批由公理会、长老会等创办的幼稚园。这批幼稚园创办最早,经费也较为充裕,组织相对完善,大多有“美丽的教室、小巧的桌椅、精致的恩物和训练有素的保姆”。张雪门认为教会幼稚园的保姆只是为教会尽职而不是为教育服务,关心的是宗教,而不是孩子,其作用消极地说是在减弱中国民族的反抗,积极地说是在制造各国的洋奴。第三种为普通式,是一种以发展个性为目标的幼稚教育。《壬戌学制》颁布后,由国人自办的公私立幼稚园都属此类。该类幼稚园是在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传入中国后出现的,国人据此发扬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学说的精神,吸收蒙台梭利的营养,参照设计教学法,对原有设备加以改造。张雪门在20世纪20年代认为这是一种最有希望的幼稚园,随着政治形式的变化和认识的加深,到20世纪30年代,他意识到儿童本位的思想并不适应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教育如不考虑社会的需要,那就没有多大效果。

2.批判“幼稚监狱”式的教育

1924年,陈鹤琴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端》中指出了当时中国幼稚园在教育上的弊端。他认为幼稚园里的幼儿与环境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多,功课也太简单,无外乎图画、玩沙、玩土、折纸、团体游戏、玩积木等,幼稚园几乎成了“幼稚监狱”。张雪门在《参观三十校幼稚园后的感想》一文中也有类似感慨。他指出当时幼稚教育一是想在顶短的时间里有较好的教育成绩,于是把孩子当成机械去输灌,只管把“顶好的”标准全搬过来输灌给孩子,勉强其由不会做到会,“扭住牛头饮水”;二是保姆只知道有保育室,而不知保育室外的世界,在课内课外筑起了一道深沟和壁垒;三是保姆太注意自己的成见,太注重自己的方法,以为教育好像一张方方的格子,规定孩子只在格子里活动,只在格子中间走来走去,哪个跳出格子,也会把他强拉进去。这种“幼稚监狱”式的教育遏止了幼儿的自由和个性发展。

3.批判幼稚教育的“外国病”

1926年,陶行知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指出,中国幼稚园害了三大病,即“外国病”“富贵病”“花钱病”,其病根是“外国病”。他写道:“试一参观今日之幼稚园,耳目所接,那样不是外国货?他们弹的是外国钢琴,唱的是外国歌曲,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吃的是外国点心。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成了外国货的贩子,儿童居然成了外国货的主顾。”这既不利于幼儿的成长,更不利于幼教事业的推行。因此必须建立“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这就要发现和开拓工厂和农村这块幼稚园的新大陆。“中国的”是指充分运用眼前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陶冶儿童,材料、玩具以家园自制为主。“省钱的”则有三种办法,打破外国偶像是省钱的第一办法,训练本乡师资教导本乡儿童是第二种办法,运用本村小学手工及本村工匠仿制玩具是第三个办法。平民幼稚园之所以是平民的,原因有三:“一为花钱既省,取费自廉,平民的儿童当受均等的教育机会;二为教师取之乡间,与农村儿童气味相投,容易接近;三为幼稚园制度当是济平民所需。此三者,都可以叫平民幼稚园向平民方向走去。”陶行知最后还指出,建设工厂和乡村幼稚园还必须用科学方法去试验。

(二)多方面开展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学前教育变革的灵魂,它为中国学前教育由模仿抄袭走向中国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和标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前教育实验研究可以说形成了一场运动:内容上包括课程、教材、教法、师资培养、农村幼教;实验研究者不只局限在几位教育家,群众性的研究组织纷纷涌现;地域上以“南陈北张”为代表,南方北方、城市乡村同时展开;时间上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延续到40年代。

1.南京鼓楼幼稚园实验

1923年,陈鹤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幼稚园在1925年迁入新园舍后,立即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实验包括课程组织实验、幼稚生习惯和技能实验、设备和玩具实验等多个方面,其中课程组织实验是核心和主线,起着统领其他实验的作用。从1925年到1927年,课程组织实验经历了散漫期、论理组织期、设计组织期,最后确定课程组织按中心制办法进行,即课程组织中活动为显性,学科为隐性,以活动主题为中心,大中心下有小中心,依椐个人特长、爱好分组或单个活动,同时进行故事教学实验、图画教学实验、读法教学实验和玩具研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除此之外,南京鼓楼幼稚园还开展了幼稚生生活历实验研究,总结出以日、周、月、学期、年为时间单位的幼稚园活动内容和程序,这些序列化的成果可以为其他幼稚园工作所参照。

2.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实验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是在1927年由陶行知创办的第一所乡村幼稚园。该园从1928年暑假开始,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中国的、平民的、省钱的”乡村幼稚园课程编订的实验研究工作,其具体课题是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确定保教内容,研究如何编制幼稚园的生活进程,以及怎样选择幼稚园的生活材料等,制定出乡村幼稚园《幼稚生生活历》,分为节气、气候、动物、植物、农事、儿童玩耍、风俗、儿童卫生等八项。幼稚园的生活材料方面,以不花钱或少花钱、就地取材为原则,安排好儿童的生活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继续实验“设计组织”的方法,尤其注意户外生活、卫生,看护年龄极小的儿童。

3.艺友制实验

陶行知认为,普及幼稚教育需要大量的教师,这是一个最难的问题,因为这不但需要大量的经费,而且如果训练不得法,那么培养出的师范生可能不一定会去办理幼稚园,或者会去办理一个不合国情的幼稚园。因此,幼稚师范教育必须改造,必须找到一条新的途径,即不通过师范教育就能造就大量师资。艺友制就是陶行知为普及幼稚教育而采取的教师教育制度,其特点是用“教学做合一”的办法来培训师资,孩子在幼稚园里的所学所做都是教师培养中应知应会的技能。这样,“多办一所幼稚园,即是多增加一所训练师资的地方”。陶行知在晓庄师范的各个中心幼稚园和燕子矶幼稚园开展了艺友制实验。实验把艺友学习和培训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期,让艺友实地参观幼稚生的各种活动,学做一个儿童的领导者。第二期,指示给艺友一些具体的方法,如怎样讲故事,怎样带小朋友玩,让他们学习一些做教师的基本技能。第三期,一方面做各种基本技能训练,一方面在幼稚园里实地操作,让艺友们独立工作,如制订计划大纲、参观、讨论等。第四期,用三个月的时间,两个艺友一组,在指导员的指导下,独立担任整个幼稚园的工作。大约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以上四期艺友的培养工作,合格者发给证书。〔6〕 艺友制克服了幼稚师范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在当时中国不可能迅速建立起大批幼稚师范教育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培养出有质量的师资。艺友制虽不能代替师范学校,但无疑是对幼师教育制度进行改造的一条新路。

三、变革取得的成就

在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学前教育工作者不遗余力地实验探索和推动,这次学前教育变革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1.一批工农幼稚园建立

1927年,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开始了乡村幼稚教育实验,发起了幼稚教育平民化运动,主张幼儿师范要以幼稚园为中心,幼稚园或小学应该是幼儿师范的母亲,而不是师范的附属品。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晓庄办起了一个中心小学和数个中心幼稚园。1927年,晓庄师范第一所中心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成立。之后,晓庄又先后成立了晓庄幼稚园、和平门幼稚园、外皋桥幼稚园等多所中心幼稚园。晓庄师范的乡村幼稚教育运动掀起了幼稚师范生下乡办幼稚园的高潮。1930年晓庄师范被封。1933年,孙铭勋在江苏淮安创办乡村幼稚园,1934年又在上海主持劳工幼儿园。戴自俺受张雪门之聘也在北平创办乡村幼稚园。

2.《幼稚园课程标准》颁布

中国学前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到1928年,全国公私立幼稚园有近千所。要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亟需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最重要的是,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有自己理论指导的实验幼稚园,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样,制定一个全国性的、吸收外国先进经验,尤其是国内研究成果的课程标准的条件业已成熟。

1928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第一次教育会议,任命陈鹤琴为幼稚园课程及教材编辑标准起草委员会委员。在陈鹤琴的主持下,《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拟定出台,经过一段时间试验后,1932年,教育部将其作为正式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公布实行。

《幼稚园课程标准》主要是根据南京鼓楼幼稚园课程实验的成果拟订。全文分“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学方法要点”三大部分。课程范围分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等七个项目。全文强调幼稚园课程组织要中国化、平民化,应“合乎我国的民族性……不必过于华美,不必多取洋式和舶来品,而须尽量中国化”,“利用废物、天然物和日用品……这不但省钱,并可启发儿童的想象力”。〔7〕《幼稚园课程标准》以自主实验为基础,以中国化方向为主线,从丰富的民族文化中提取养料,同时还汲取了欧美新教育,特别是实用主义教育和设计教学法的思想,它标志着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开始从模仿抄袭中摆脱出来,成为中国化、科学化学前教育发展道路上的丰碑。

3.中国式的学前教育理论形成

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对西方新教育理论的消化吸收,结合对20余年学前教育实践的反思,这次的学前教育变革创新出一系列本土化的学前教育理论。

(1)“教学做合一”理论。“教学做合一”理论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理论和杜威的“做中学”理论以及设计教学法理论、道尔顿制的融合改造。它是陶行知在总结乡村幼稚教育经验、推行普及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反对的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主张“教学做”建立在“做”的基础上,从而改变了传统教育中教学分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和实践创造分离的现象。由于“教学做合一”理论非常切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学前教育实际,因而成为当时乡村教育,特别是乡村幼稚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

(2)“活教育”理论。“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等人长期致力于中国化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结晶,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从南京鼓楼幼稚园实验、晓庄师范实验到江西幼师实验,都留下了“活教育”理论探索的印记。到20世纪40年代末,“活教育”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活教育”强调与时俱进,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世界人”。在课程教材上提出“五指活动”“整个教学法”“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在方法上强调“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活教育”理论是批判中国传统“死教育”中书本主义的空疏无用,并对欧美新教育加以改造以适应中国国情的新教育理论。

另外,张雪门在长期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的“行为课程”理论以及“艺友制”理论等与“教学做合一”理论和“活教育”理论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系统的有特色的中国学前教育理论。

四、变革的启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前教育的变革是在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变革的背景下展开的,是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引进西方学前教育理论为契机,不断实验,深入探索,大胆革新,走出了一条中国化、科学化的学前教育发展道路,这对于新世纪之初中国的学前教育如何改革,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打造中国特色,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一)自主创新是打造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的必要努力

在“五四”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思潮的影响下,特别是在杜威“实验主义”方法的有力推动下,与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革新运动相呼应,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学前教育对过去近20年的实践进行了深入反思,同时博采了世界学前教育思潮的精华,如蒙台梭利教育法、杜威的“做中学”、德可乐利教学法等,尤其重要的是开展了广泛的、多种多样的中国化教育实验。所有的这些努力促成了中国学前教育的变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呈现出质的变化。制度上主要表现在幼稚园制度的确立和《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执行,使得学前教育进一步科学化,管理运作规范化,大大提升了学前教育质量;实施上则把幼稚教育由城市推广到农村和工厂,服务对象直接扩大到工人和农民的子女,指明了学前教育发展的中国化方向;与此同时还产生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比较系统的中国式学前教育理论。这都是这一时期中国学前教育开展独立实验、不断求索的结果。正是因为在教育变革中从借用抄袭外国经验到面向世界,立足国情,通过实验验证,自主设计,不断开拓创新,中国的学前教育才走出了一条中国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二)多方力量的积极参与是变革成功的保障

从变革力量上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前教育变革在主体上体现出政府、教育社团、教育机构、教育者个人等更为广泛的参与面。正是政府的重视,使《幼稚园制度》(192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1932年)、《幼稚园设置办法》(1943年)得以出台推行。而当时的一些社会团体、教育机构和教育者个人也是这次变革的主要力量。教育社团,如南京幼稚教育研究会、北平幼稚教育研究会、中华儿童教育社、中华教育改进社;教育机构,如南京鼓楼幼稚园、南京高师附小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北平幼师、江西幼师等,都自觉地承担了这次变革的主要使命。教育工作者,如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则是变革的筹划者、指导者和先驱者。正是多方力量形成的合力,才使变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唐淑,钟韵华.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喻本伐编著.中国幼儿教育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

〔3〕张雪门.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卷).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462

〔4〕何晓夏主编.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16

〔5〕〔7〕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编.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36~199,242

〔6〕唐淑,何晓夏主编.学前教育史.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9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借鉴与创新――近现代中国引进外国学前教育历程的反思”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①张宗麟在其《幼稚教育演变史》(见:张宗麟.张宗麟幼儿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388~401)中认为,我国的幼稚教育发展在“五四”运动前为第一期,“五四”运动后以1927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标志是南京鼓楼幼稚园实验,后期的标志是乡村幼稚园运动。笔者认为,“五四”运动后的两个时期都属于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探索时期,可合为一期。

On Preschool Education Reform in 1920-1930 China and the Enlightenment

TIAN Jingzheng, YANG Qing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2)

香港幼稚园的场地普遍较小,因此,各幼稚园都充分的利用环境资源,从幼稚园的大门口一直到幼儿的活动室,从楼道的墙壁、天顶到楼内的任何一个角落,到处都贴着、挂着幼儿的作品,或是教师为幼儿收集的操作材料,或是渗透着教师教育思想的各种小物件。每一条走廊、每一个角落都利用得很充分、很合理、很有特色。如宏福幼稚园,在活动室里搭了个小阁楼,既满足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又扩大了活动空间,把阁楼四周装饰成幼儿的作品展览区,发挥了环境的教育功能;在北角卫理堂幼稚园,我们看见幼儿和教师在一起装饰走廊的一面墙,孩子们很投入地为自己创设环境。在活动室内,每个班都有丰富的活动材料和多种不同功能的区域,这样的环境看上去虽然有点凌乱,但是从孩子的状态来看,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在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很开心――教师注意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与氛围,鼓励幼儿参与并引导他们讨论,与幼儿一起探索并支持他们探索,鼓励幼儿的不同想法和做法,对幼儿的操作错误与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在北角卫理堂幼稚园“哪个转得最快”的探索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忙碌地一边操作、一边记录,教师只是提供给他们所需材料并很认真地记录孩子的表现,很少用自己的想法去影响孩子,这正是我们一些老师所缺乏的。

这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环境中的任何一件物品都不仅是单纯的装饰,也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堆砌,而是教师和孩子们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二、家园合作共助幼儿发展

我们所到的香港每一所幼稚园都能看到家长的身影。家长轮流到幼稚园,在活动区由教师安排参与一个小组活动,如指导一个小组幼儿看图书,和幼儿一起玩结构游戏,等等。在北角卫理堂幼稚园我们观看了幼稚园亲子运动会的VCR,看到孩子们在家长撑起的一块大红布上爬,增加了运动的难度,锻炼了幼儿的耐力,更加深了孩子对家长信赖度。

家长还参与幼儿园的一些管理。在柏基海韵幼稚园,我们西部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邀去指导“民间艺术荟萃”活动的三个多小时中,都是家长在与我们配合――轮换小组、摄影等。我们了解到这所幼稚园有专门的家长教师会,幼稚园的很多活动都是由这个组织来主办的。家长们以各种形式参与幼稚园活动、亲自帮助幼稚园活动的开展,家长促进家园同步进行教育,使两者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3)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过:“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作为一名幼教专业的老师,当我一遍遍为学生讲解学前专业理论知识的时候,我深深地被陈鹤琴的思想及他的个人精神所感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在日本特务的暗杀名单里,又增加了一位已经年逾50的老人,从此,这位老人便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在逃亡的过程中,他在江西建立了全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944年,学校被迫转移,为了凑够迁校的费用,这位老人四处奔走筹贷了8万元。然而,当时所有的船只都被征为军用,没有渡江工具。老人亲自跑到江边,他告诉船老大,他有200多个女儿要过江逃难,船老大惊奇地问:“你怎么会有这么多女儿?”当得知原来这200多个人是他的学生不是女儿的时候,船老大被感动了,全校师生得以安全过江。这位老人就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

一、一颗诚挚的爱国之心

1914年,陈鹤琴踌躇满志踏上了留学美国的道路。在去美国的轮船上,他思想斗争着:“学医还是学教育?”最终放弃了学医,他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1919年,他放弃了正在美国做的博士论文,毅然回国,开启了他的“教育曲线救国”之路,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的思想观点,并提出了“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的教育目的。

陈鹤琴本人的经历以及他提出的教育目的,都是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学习的: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在的国家。现如今,出国留学的有志青年也很多,但是当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冲突时,有些人选择了前者,留在了别的国家,甚至加入了他国国籍。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如果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那么中国人才的流失将严重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二、“活”的教育方法

陈鹤琴认为清末以及民国时期的复制日本和欧美的幼稚园是“幼稚监狱”,因此提出了“活教材、活学生、活教师”的“活教育”思想。他带着学生走出幼稚园,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到工厂、到码头……让学生把鲜活的现实生活当作教材。同时,他也一直在潜心钻研“活教育”的教学方法。

有一个儿童,总习惯于用左手写字,老师要他改用右手写,却一直没做到。陈鹤琴就对这个孩子说:“你会用左手写字,大家都不及你,你真了不起!但是大家都能够用右手写字,而你不会,那你就不如大家了。假如你也会用右手写,两手都会写,那你就是第一个大好佬了。”不久,这个孩子会用右手写字了。

陈鹤琴先生重视研究幼儿的心理,他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研究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个性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现如今,一些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仍然很严重,一些幼儿园评价孩子的标准仍然是记住了几个单词,学会了几首唐诗……陈鹤琴先生等众多的幼儿专家都在多年前就提出了:教育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可见,作为幼儿教师以及幼师专业的老师,我们都有必要重读经典。

三、“本土化”的教育原则

中国幼稚园发展初期仿照日本,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中国幼稚园发展呈现美国化的色彩,从课程到教材、教法都从美国照搬。陈鹤琴认为,两国的国情不同,历史、文化和环境不同,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创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儿教育发展之路。从1920年陈鹤琴长子一鸣出生起,便通过照相、观察、日记等研究方法追踪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征,时间长达808天,这就是著名的“808天观察和记录”。此后,《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诞生了。中国特色的幼稚园发展道路至此开始迈出了第一步。

“中国特色”“本土化”“校本研究”“因材施教”,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明了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备课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体系,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寻找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等,对学生做思想工作时,应本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思想,因学生的个性特点而异,不能“一刀切”,这样才能打开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的心结。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9-0016-02

张雪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学前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幼稚园和幼稚师范最基层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他非常重视幼儿师资的培养,开办幼稚师范教育,在任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校长期间,不仅编撰幼稚师范丛书,还十分重视幼稚师范教育实习,进行了教育见习、实习的改革试验。他以“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的思想为出发点,从见习实习的场所、时间以及组织方面论述了他的教育实习思想。

一、张雪门幼稚师范教育实习思想

1.幼稚师范生见习实习场所。张雪门认为幼师生实习的场所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幼稚师范设立的中心幼稚园、贫民幼稚园、婴儿保教园和小学四种。中心幼稚园能为幼师生提供幼儿教育实际经验。幼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幼稚园的一日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贫民幼稚园和乡村幼稚园是幼师生第二学年的主要实践场所,幼师生在幼稚园内主要从事园长、教师、会计、采购等工作,通过实习使幼师生具有独立从事幼稚园各项工作的能力。婴儿保教园可以为幼师生提供婴幼儿卫生保健、营养、膳食烹饪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幼师生了解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和保教知识。小学也是必要的实习场所,通过在小学的学习,可以使幼师生了解幼儿入小学前在知识、行为、态度等方面应该如何做准备,如何有效的进行幼小衔接,为幼儿入小学打好基础。

2.幼稚师范生见习实习时间。张雪门认为幼师生的见习时间应该是贯穿于幼师生三年的学习生活中的。第一学年分三次进行,每周时。先是参观中心幼稚园的园址、园舍、设备和教具,了解幼儿教师处理幼稚园各种问题的技巧,使幼师生了解幼稚园的工作。进而参观各种类型的幼稚园,了解不同地区幼稚园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到中心幼稚园实习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第二学年主要是让幼师生到贫民幼稚园和乡村幼稚园实习从建园到管理的全部工作。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一半的时间在婴儿园实习,一半时间在小学实习。通过三年的分散实习,幼师生不仅能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幼稚园的各项工作,还能了解幼儿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便幼师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胜任各方面的工作。

3.幼稚师范生实习的过程与形式。张雪门认为有组织有系统的实习有四个步骤:参观、见习、试教、辅导。参观阶段,时间一学期,为实习生主要是了解幼稚园的基本工作。见习阶段,实习生主要是从提供材料到整个教育活动的参与,由幼稚园教师给予指导。试教阶段时间为一学年,所在幼稚园从招生、编班、选材、组织活动、编制预算决算,一切教学上、教师业务上以及幼稚园行政中的处理,都由二年级的师范生来担任。最后一个阶段是辅导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不仅要通过实习了解儿童全面的发展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幼儿教育工作,辅助培养地方师资,努力普及幼儿教育。

二、张雪门幼师生实习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启示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师范学生入职前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在实习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在具体、真实的教育情景中感受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做好教育实习对我国教师入职前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师范教育实习还存在着实践时间短且安排不合理、实习机构建设滞后、实习内容单一、实践组织和管理不善等一系列问题。张雪门幼师生实习思想对现今我国高校幼师生实习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建立多样化的教育实践基地。张靖在《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实习研究》中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师范院校为学前教育学生选择实习基地时99.95%选择城市幼儿园,只有少部分选择在乡镇幼儿园,没有选择到农村幼儿园实习的。城市幼儿园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资源,还有大批优秀的幼儿教师,能够为幼师生提供较好的实习机会。但是城市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与农村有很大区别,许多同学在城市幼儿园实习期间,能够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资源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一旦去到乡镇甚至是农村幼儿园,面对贫乏的教育资源、缺少生活经验的孩子,许多新教师就不知道该如何组织教育活动。张雪门先生提出的四种幼师生实习基地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如果幼师生事先接触过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实习,了解不同地区幼儿园的教育实际,在现实工作中就能够得心应手的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应该建立多样化的教育实践基地,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实习机构,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幼儿园进行学习。自从“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已有部分幼师生进入到农村地区进行顶岗实习。师范学校今后应加大多样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地方各教育机构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

2.适当分散并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我国师范教育实习时间偏少,以云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学前教育本科生在第三学年两个学期分别有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然后就是第四学年上学期有为期9周的教育实习,期间有少数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天或半天的见习。这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锻炼是不够的。师范院校应当合理分散并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从学生入学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之后就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学习,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情况和保教工作,并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结合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教法,使幼师生了解幼儿教师是如何组织各领域的教育活动的。在最后一学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到城市进行学习或是到农村实习。这种全程式的实习能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3.丰富教育实习内容。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现状来看,大部分高师院校仅重视课堂教学实习,或以见习、模拟实习代替教育实习,忽视班主任工作、学校行政管理和课外、校外的教育实习等。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主要是在城市幼儿园,而城市幼儿园教师通常是“两教一保”,负责教学和负责幼儿生活的教师是分开的。学生到幼儿园实习通常就只是实习如何做好教学老师,如何组织各领域的教育活动。而对幼儿保育及幼儿园管理工作等方面则不涉及,这不利于锻炼学生全面应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不仅要学习如何组织各领域教育活动,还应该重视幼儿园带班教师组织管理工作、保育工作以及教科研工作等各方面的幼儿园工作,通过教育实践提高学生处理各项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邢莉娅,麦少美.中外学前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9.

[2]邢莉娅,麦少美.中外学前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0.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5-0015-04

2004年开始。香港教育统筹局就1996年版《学前教育课程指引》(以下简称旧指引)展开讨论及修订工作,于2006年5月颁布了新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以下简称新指引)。新指引将成为未来10-20年间香港幼教课程发展的主要规范,香港各幼教机构须以此为准绳,开展校本课程研究。为推动各幼教机构学习与落实新指引的主要内容,香港教育统筹局课程发展议会从2006年起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免费培训计划,由香港教师培训院校对香港所有幼稚园园长或课程发展主任进行在职培训,帮助他们领会新指引的精神,切实推动各幼教机构校本课程研究工作的开展。本文通过对新旧指引的对比分析,重点谈谈笔者对新指引的认识和理解,以飨读者。

一、新旧指引的不同

将新旧指引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1、时代背景不同

1995年原港英政府成立了以教育统筹局及社会福利署人员为主的工作小组。并征求了幼稚园、幼儿园及学前教育培训机构中资深工作者的意见,把《幼稚园课程指引》及《日间幼儿园活动指引》合二为一,制定了适用于两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旧指引。1996年,原港英政府将旧指引分发给各幼稚园及幼儿园,作为各幼教机构开展教学工作的参考。原港英政府颁布旧指引的主要目的是为实现香港幼稚园与幼儿园的合并。2005年,这一合并终于实现,香港3-6岁幼儿全部入读幼稚园,接受教育统筹局的统一管理。

在2000年《终身学习,全人发展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2001年《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报告书相继出台后,香港幼儿教育委员会于2003年初开始重视旧指引的修订工作。2003年年底专职委员会成立,开展了系统的修订工作。2005年新指引完稿。新指引的主要目的是统一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等教育体系的教育目标和课程要求,以配合香港特区政府正在推行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育改革。

2、编写目的不同

旧指引详细介绍了2-6岁幼儿的发展特征、学习目标、幼稚园课程设计原理及实施方法,为当时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香港幼教机构提供了详细而卖用的指导手册,从而提升了各幼教机构的课程水平和教学质量。新指引则是响应教育改革所提出的课程改革理念,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编订新时期幼稚园课程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因此。新指引虽然提出了教学原则和基本教学大纲,但是没有详细论述幼儿发展特征及课程具体实施方法。

3、指导重点不同

为了促进香港幼稚园与幼儿园的合并。旧指引在课程设计上力图实现两类学前教育机构服务的统一,强调利用游戏、观察和接触等方式,诱发幼儿学习。新指引则反映了教育改革的要求,力求体现以儿童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突出以儿童为本的课程取向,引导教师认识幼儿发展特征,掌握幼儿学习特点。

4、编排结构不同

与旧指引相比,新指引在编排结构上有以下不同:为反映近十年来香港幼教界在幼儿学与教师教方面的最新进展,新指引特别列出“学与教”一章,为教学提供指导;为改善幼稚园教学评估方面的不足,新指引特别加设“评估”一章,全面介绍发展性评估及学习档案的作用:为解决幼小衔接这一老大难问题,新指引特别列出“入学适应与幼小衔接”一章,提出各项要求与建议;为减轻来自家长的压力,为幼稚园发展优质课程创造宽松环境,新指引又专辟一章详细论述“家园合作”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新指引在正文中不再详谈2-6岁幼儿的发展特征,也没有提出课程大纲,而是将这些内容都放在附录中。这一安排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学前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预备阶段,不需要像小学和中学那样遵循明确统一的课程大纲,以免增加各幼教机构的教学压力;二是各幼教机构应该根据园所及招生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发展自己的校本课程,因材施教;三是考虑到幼教界的惯性需要,将有关幼儿发展特征以及课程大纲的内容放在附录中。以便幼教界人士参考。当然,必须指出的是,新指引这么做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性原因是在过去十年中香港政府没有对2-6岁幼儿进行过大规模的抽样调查研究,缺乏最新的幼儿发展常模和研究数据。

5、课程内容不同

旧指引以游戏、学习和照顾作为课程活动的三大要点。分别论述与这三方面相关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学习范围、活动内容、设备教材等。整体来说,旧指引的指导性较强,教师容易操作。新指引以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艺术等六个学习范畴呼应幼儿发展目标,要求采用统整课程模式,为幼儿提供建构知识、发展基本能力的学习机会。而要将这些原则性要求付诸实践,幼稚园和教师要为此作出不懈努力,还要寻求专家的帮助。对幼稚园和教师来说,这很不容易。

6、教学原则不同

旧指引重点介绍2-6岁幼儿的发展特征及学习目标,强调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律,强调循序渐进。虽然也有个别教育特色,但并不明显。新指引则偏重以幼儿为本的学习。强调幼儿从游戏中学习、从做中学习、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中学习,要求教师采用不同主题,运用灵活多变的综合课程设计,以游戏方式发挥各种活动的独特价值及功能。兼顾幼儿不同学习范畴的知识、技能及态度培养。新指引希望能为幼儿提供自我表达、自由创作及享受活动乐趣的机会。新指引特别重视家庭文化环境。要求结合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成长经验,配合社会需要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发展。

二、新指引的主要内容

1、全面均衡的课程总目标

学前教育课程应当如何处理幼儿需要、知识体系和社会发展三方面之间的关系?新指引强调要在幼儿需要、知识体系和社会发展之间取得平衡,教师既要考虑幼儿当前的兴趣与需要,又要考虑幼儿长远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小学学习的需要。

2、课程设计三项基本原则

新指引提出,以幼儿为本、全面均衡、以游戏为策略是课程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另外,新指引也含蓄指出。学前教育课程要向校本课程发展。“按机构的特质和办学理念,针对幼儿的发展

能力和需要,遵循本指引第二章所提供的课程架构,采用合适的学前教育模式,并与家长紧密合作。制定课程。”

3、注意个体差异

新指引非常强调个体差异,主张学前教育课程应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性差异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新指引还在附录中列出了0-6岁幼儿的发展特征及基本能力,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依据。

4、强调游戏与教学的融合

新指引提出。“学前机构应以游戏为主导,贯穿各学习范围内容,以整合方式设计课程”,所有学习活动都应包括知识、技能、态度这三个维度,所有发展目标和学习范畴的设计都应指向“均衡发展”和“学会学习”的课程宗旨。新指引还对教师的角色及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其实,游戏与教学并非对立的,两者完全可以融为一体,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最近有研究指出,在华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心目中,游戏和教学是可以合二为一的,寓教于乐是可行的(Rao&Li,in press)。

5、重视早期阅读

新指引指出,“教师要按幼儿的语文能力和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整合式的语文学习环境,把听说读写经验融入日常学习活动中……通过朗读、讲故事和游戏,开展阅读活动”。

6、正视第二语言教育问题

新指引正面回应幼教界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英语教学问题,并对“第二语言(英语)”的学习作了明确规定。其要求大致与母语学习相同,强调自然萌发,提倡全语言教学、读写萌发、故事教学。

7、重视家园合作及家长教育

新指引非常重视家园合作及家长教育。新指引指出,家园合作应由以往以幼稚园为主导的模式逐渐转变为幼稚园与家长之间的伙伴协作模式。幼稚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家长要“说服教育。适当满足”。

8、重视入学适应与幼小衔接

新指引重视入学适应与幼小衔接问题,这表明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小学课程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冲击与压力,认识到教育体制衔接问题对课程的深远影响。在出生率明显下降的今天,许多小学开始到幼稚园来宣传、招生。这为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与小学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在小学中推广优质的幼教理念和实践,真正实现幼小衔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指引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1)直面幼小衔接问题。新指引强调,幼稚园课程改革要与正在进行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衔接,要改变传统的在升学压力下幼儿被迫提早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局面。由于当前香港的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改变小学的教学生态,因此这时提出幼小衔接问题正当其时。当然,小学也有责任进一步了解幼稚园的教学生态,以真正实现幼稚园与小学之间的双向衔接。

(2)正视“两文三语”问题。新指引终于正视幼稚园存在已久的“两文三语”问题,要求英语和普通话学致与母语学习相同,着重自然萌发,提倡全语言教学、读写萌发、故事教学。但是,目前绝大多数香港幼稚园的中文、英语和普通话课程都是分别实施的,彼此互不相关,出版的教材也是三科分开处理的。从长远来看,这一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3)强调家园合作。香港教育统筹局的视学报告指出。香港幼稚园在家长教育和争取家长支持方面还有待改善。新指引非常强调家园合作。这就需要寻求有效方法以打通家园界限,促进家园合作。为此,幼稚园可以在课程方面作出相应调整。吸引家长参与幼稚园的活动。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6)

我国的合唱艺术在迅猛发展,老、中、青、少各种的合唱团层出不穷,但是,“少”指的是六岁以上的童声合唱,没有六岁以内的稚声合唱。各类合唱比赛也名目繁多,就是没有看到官方组织的稚声合唱比赛。不举行稚声合唱比赛,肯定有其局限性。因此,探索稚声合唱训练策略有它特殊的意义。

一、关于稚声合唱的命名

通常,我们把合唱分为同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与童声合唱)和混声合唱(混声二部、混声三部、混声四部等)。其中,童声合唱的年龄为六岁到十六岁,那么,六岁以内的幼儿园小朋友的合唱活动又该如何命名?中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国际童声合唱及表演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杨鸿年教授,在他的《童声合唱训练学》一书中这样表述:“根据童声的发展阶段来看可分为:稚声期,童声期、变声期。从能说比较完整的语言的幼儿开始至五六岁之间(相当于幼儿园小、中、大班)均属稚声期。”受启发于杨教授以上对童声发展阶段的界定,我把三到六岁之间即幼儿园小、中、大班开展的合唱活动称之为稚声合唱。

二、稚声合唱的特点

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的稚声合唱,是以幼儿园小、中、大班(三到六岁之间)儿童为主体,以幼儿园的老师担任指挥,对每一阶段的儿童进行合唱训练的一种群体活动。根据三到六岁的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参照杨鸿年教授对稚声特点的精辟阐述,我总结出稚声合唱的以下几个特点:

1.音色:稚嫩,脆弱,不宜做长时间的训练,小班不超过二十分钟,中班在三十分钟左右,大班四十分钟时间的练唱,还要分时段练习。

2.音域:音域很窄,小班为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一组的a;中班为小字组的b到小字一组的b;大班为小字组的a到小字二组的C。

3.音量:肺活量小,音量不大,因此,胸腔用得少,只能唱短小的乐句,如:《梦之船》《摘草莓》《两只小鸟》(美国童谣)等幼儿合唱曲。

4.音准:3到6岁的儿童可以说是白纸一张,他们音准不稳定,和声训练难度很大,可以从单音入手,接着是音程,然后到和声,循序渐进。

5.语言:学龄前儿童语言速度较慢,声音细小,口腔开度不大,舌部不够灵活,不大识字等。

6.音乐作品:短小精悍,目前大部分的作品需要幼儿老师将儿歌进行创编。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适合3到6岁孩子演唱的稚声合唱作品。

基于以上的特点,教师在训练时要选好合唱作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发挥幼儿模仿能力强,喜欢游戏、图片,速记能力快等优势,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展稚声合唱,让孩子伴随在稚声合唱的音乐世界中成长。

三、稚声合唱的训练探究

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左尔坦在1941年发表的《音乐在幼儿园》的文中提到:“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证实3岁到7岁的年龄段是最重要的受教育阶段。这个年龄段被损害、被疏忽的地方,将来难以弥补。这个阶段影响着人生的发展,教育的起点必须始自幼儿园。”那么,从小得到稚声合唱的训练,将影响其终生。就是再精明的父母也无法为3到6岁学龄前儿童提供一个群体学习与创造音乐的环境,只有幼儿园或合唱团队才能让他们在稚声期就受到良好的和声训练,正规化的音准、节奏、听力等训练与体验,进行童趣的合唱表演和童话般的音乐感受等,能快乐地由音乐伴随成长甚至伴你一生。因此,在开展稚声合唱的训练上,要抓住稚声的特点,以儿童化的语言交流为平台,模仿、记忆、图谱、游戏等为辅助手段,加上奥尔夫、柯达伊等世界先进教育家的方法,尊重学龄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训练。技术上做到让孩子用轻声、高位、和谐地歌唱,能力上达到音乐综合水平的培养与提高,让孩子在快乐中歌唱、童趣中成长。

(一)训练上,儿童化切实有效的手段

首先,要选择儿童化的语言交流平台。比如《两只小鸟》歌词口语化,朗朗上口,老师在教此曲时,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孩子一下子就被故事吸引住,然后老师唱一遍旋律,提出问题:两只小鸟的名字叫什么?它们坐在哪儿?做什么了?后半段是小朋友盼望小鸟归来。用儿童化的语速与孩子交流,亲切的语调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用生动的语言、形象贴切的描绘,夸张而又富有感染力语气,充满童趣的形体语言,孩子能快速熟悉歌词且深深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其次,图谱、游戏等为辅助手段。不随意识记也是学龄孩子身心发展的特性之一,它有助于训练的高度实效。一个例子:一首《小星星》卡农式合唱曲,前面是卡农,到最后一句时要齐唱“满天都是小星星”,没借助其他手段,看指挥来合唱时,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唱好;借助图谱合唱,就由大部分的孩子能整齐唱出最后一句,孩子的不随意识记明显提高了排练的效率。游戏也是提高不随意识记的一种幼儿教学中常用手法,把合唱曲《梦之船》编成游戏,高音部小朋友坐在小船上,低音部孩子拿着桨,划小船,孩子兴趣高,节奏和音准恰到好处,记忆也随着手段的不断交替变化而得到强化与提升。

第三,借鉴奥尔夫、柯达伊等世界先进教育家的方法。“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孩子的天性,奥尔夫抓住这一特点,启发和诱导孩子学习和创造。我们不但要学习、借鉴奥尔夫的先进理念,也要研究柯达伊、达尔克罗斯等世界先进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在稚声合唱的综合能力训练中,一切从孩子出发,以孩子为中心,想出许多的办法来促进孩子开心地学。如节奏学习中:身体当乐器,练习各种节奏;模仿老师的动作学习节奏;孩子徒手拍出各种节奏等,还可以把节奏编成各种自然界的模拟声:全十六分节奏为跑步时发出的“嘁嚓嘁嚓”的声音;前十六分节奏为母鸡下蛋后的叫声“咯咯哒”等,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律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孩子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二)技术上,轻声、高位、和谐地合唱

我国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在《歌唱活动》中专门阐述了儿童歌唱发声的特点,她认为幼儿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合适幼儿歌唱特点的范唱,即“高位,轻声,向前唱”,才能吸引幼儿歌唱的兴趣。日本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平川三郎研究儿童的发声方法,在《儿童歌唱发声》一书中提到:用头声方法来训练儿童最有效。在稚声合唱训练过程中,寻找高位置,即孩子撒娇的声音位置,它是稚声期孩子都有的、自然的头腔位置,充分利用稚声期孩子与生俱来就有的本能来发声、歌唱,既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又达到声音的自然统一。稚声期孩子的声音很幼嫩,用轻声歌唱,既保护嗓子,又能听到其他声部的和声,从中训练听辨能力与音准,培养孩子多声部的综合能力,只有在高位轻声合唱,才能做到和谐动听。当然,还要巧妙地训练气息的控制,咬吐字的统一,音色的变化,音准与节奏的准确等。尤其在进行和声训练时,先让孩子唱高音部的某一高音,老师唱出低三度(大三或小三度)的音,让孩子倾听、感受大三与小三度和谐的音响效果,并与孩子一起分享、体验音程中大三与小三度和谐的音程关系,在反复的练习中进行高低音声部的音程训练,试着由高低声部找准自己的声部音高,同时唱出来,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唱出纯四、纯五度乃至三声部的和声等,渐渐感受到和谐的音响,理解和声和谐的效果,形成和声的初步概念,并通过稚声合唱曲的练唱,体验轻声、高位、和谐的美妙。

(三)能力上,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更多的父母在孩子3到6岁成长期间,选择让孩子唱儿歌、背唐诗等个体化的教育方式,再有教养的家庭也不可能为儿童创造一个群体化的条件,让孩子在群体中感受音乐,体验和声,接受良好音高、音准、节奏、试唱、练耳等音乐综合能力的训练。因此,只有稚声合唱,它在幼儿园中开展,为3到6岁幼儿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架起极具艰巨的桥梁。

1.音高、音准的训练

稚声期的孩子音准极不稳定,尤其指3、4岁的小班孩子,没有音高概念,但他们是一张白纸,不可盲目下笔。把音高分好家,让孩子跟着老师的琴声,找到他们各自的家;也可在柯尔文手势的指引下,唱准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一组的a的音高等训练音高、音准的方法。幼儿在愉快的练习中感受音乐,潜移默化地得到音高、音准的训练,从小有了音高、音准的概念,为其今后人生之路铺上美丽的音乐彩虹。

2.节拍、节奏的训练

稚声期的儿童最先是在妈妈的歌谣与催眠曲中感受节拍与节奏,因此,在稚声合唱中,通过规律性强的歌谣和朗朗上口的说唱音乐来训练幼儿的节拍与节奏感;也可以用游戏让孩子在节奏中成长,比如奥尔夫的节奏训练方法、达尔克罗斯的模声节奏、图谱式的节奏训练等,即让孩子在玩中得到节拍、节奏的学习,又有效地提高了乐感。

3.模仿、记忆能力的训练

模记是孩子的天性,从丫丫学话到开步走,从背唐诗宋词到学唱儿歌,无一不在模记中进行。稚声合唱可以抓住孩子的这一天性,进行音高、音准、节拍、节奏、和声、歌词等的训练,即在模仿、记忆中学唱歌谱、歌词,学习歌唱发声技巧,学习和声音程等。许多家长都会和学龄前儿童做这种游戏:模拟动物的各种叫声,让孩子说出是什么动物名称。可见,孩子对声音及其敏感。在训练音准时,老师可以让孩子模唱单音,数周后,把单音变成音程,这时,孩子马上就会发现其中的变化,老师要引导孩子:回音长的是低音,特别明亮的、音消失得快的是高音,并渐渐让孩子尝试着哼唱。事实证明,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没过多久他们就能唱好简单的音程。发挥老师的语言技巧:生动的言语,贴切的描绘,夸张的语气,形象而又儿童化、充满童趣的语言技巧,让孩子在模仿中自然地记忆下旋律、歌词等;加上有趣的图谱、游戏化等手段,使稚声合唱的模仿、记忆稚气又童趣。

稚声合唱是在幼儿园中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合唱活动,通过科学的训练,技巧上达到轻声、高位,和谐地歌唱,培养孩子具有多声部的合唱能力,与集体合作的能力,音准、节奏等音乐综合的能力,稚声合唱是稚声期孩子成长的优质奶酪。

参考文献:

[1]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3.

[2]杨立梅 .《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

海教育出版社)2000.7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3)11-0049-05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各具其独特价值,二者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有利于促进幼儿发展。在我国,虽然目前家园共育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在家园共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家长在家园共育中责任意识欠缺以及自身定位不准确、幼儿园教师缺乏家园沟通知识与技巧、家园共育容易变成幼儿园主导下的单边活动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与我国家园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息息相关,与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分别扮演的历史角色紧密相连。我国学前教育家园关系产生于学前公共教育机构设立之际,伴随着学前教育由家庭教育向有组织的学前公共教育转化演变的历史而演变。近代以来,四部学制的相继颁布和实施,促使家园关系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不断推动着家园关系走向今天的家园共育。以史为鉴,笔者旨在梳理四部学制下家园关系的演变历程和阶段性特点,以期继承宝贵的历史经验,为家园关系研究提供新角度、新思路,也尝试提出促进我国当下家园关系发展的建议。

一、癸卯学制:幼儿园“辅助”家庭

清末,出于战败国的危机意识,清政府主动学习“西学”,实施“新政”。1904年,重新修订后的《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史称“癸卯学制”。清政府还派员赴日考察,并仿效日本学制中的《幼稚园保育设备规程》,正式颁布并实施了我国第一份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章程》(以下简称《章程》)。《章程》将我国的幼儿教育专门机构命名为“蒙养院”,明确规定学前教育家园关系为“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无论是《章程》中确立的蒙养院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设立蒙养院的宗旨,蒙养院的师资配备,还是《章程》制定者对家庭教育的明确规定,都充分体现了癸卯学制中的家园关系是幼儿园辅助家庭教育。

第一,蒙养院教育尚未被纳入学制系统。《章程》规定蒙养院接收3-7岁幼儿,在初等小学堂之前加入四年学前教育,与西方的幼稚园教育对接,但并未作为必修学制加以要求。父母愿意送幼儿进入蒙养院,蒙养院要接收;父母不愿送幼儿入蒙养院,可在家中由母亲自学家庭教育教材,自行教育子女。

蒙养院的出现虽然使学前公共教育在中国得以初创,但是癸卯学制基本仿效日本,是照搬日本学制的结果,并非“自下而上”产生于中国教育的客观需要。“专设的蒙养院设置不多,且教学时间短,师资水平低。”在这一时期,蒙养院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微不足道,实施幼儿教育的主要机构还是家庭。

第二,《章程》明确规定蒙养院设立的宗旨在于“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可见蒙养院只不过是家庭教育的辅助机构,是学前家庭教育向学前公共教育过渡的一种组织形式。

癸卯学制虽然照搬日本学制,拥有资产阶级教育的外衣,却是传播封建社会的思想内容的。蒙养院设立的目的在于以幼儿园辅助家庭,强调以封建道德涵养德性。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家庭式生产是人们早已习惯的方式。在中西文化相遇、碰撞的初期,家庭战胜社会、战胜市场是必然的事情,教育领域的家庭式生产也是符合这时的历史条件的。

第三,以育婴堂的乳媪和敬节堂的节妇充任蒙养院师资,其低下的保育质量使得蒙养院教育无法代替家庭教育。《章程》指出,“因各国都有幼稚园,以女师范生为保姆教养儿童,而中国尚未开女子入学之风,若设女学,其间流弊甚多”,所以结合国情,于育婴堂和散节堂内划出一处作为蒙养院,由育婴堂的乳媪和敬节堂的节妇为保姆,代行女师范生保育儿童的责任,充当蒙养院的师资。因为乳媪大多是文盲,工作内容是喂养、照料弃婴和孤儿,而节妇中虽然有一些识字者,但为数并不多,所以虽然刊发有官编女教科书和家庭教育书籍,虽然设有保姆学堂可供她们学习相关知识,但是由于她们文化素质过低且缺乏专业的学前教育训练,她们“很难胜任幼儿的教养工作,所以这种师资是完全不合格的”。

中国传统父权文化对发展女子教育的担忧使得学前教育不仅缺乏合格的师资,而且育婴堂和敬节堂附设的蒙养院数量有限、服务时间短,客观上既无法容纳广大的适龄幼儿,也无力提供合格的学前教育,因此,幼儿的保育工作更多仍是依赖家庭妇女,由她们自行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家中对幼儿进行教育。

第四,《章程》制定者采用编发女教科书的方法指导学前家庭教育,期待“家家皆自有一蒙养院矣”。为此,母亲要学习《孝经》《列女传》《女诫》《女训》《教女遗规》以及了解“四书”等传统思想著作的核心观点,也可以学习不违背中国妇道、妇职的外国家庭教育书籍,目标是掌握为人母、为人妻的必备思想和技能,既能够妥善打理家中诸事,又能够教育子女,帮助儿子奠定入小学的基础,帮助女儿学习为人母、为人妻之道。

由此可见,《章程》制定者是把家庭作为实施幼儿教育的主要机构的。作为与西方幼稚园教育对接的蒙养院教育并未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并未对学前家庭教育造成很大冲击。作为新生事物,蒙养院教育力量微弱,发展不充分,是作为家庭教育的辅助机构,作为学前家庭教育向学前公共教育的过渡形式而存在的。

二、壬子癸丑学制:幼儿园“辅助”家庭,并向“协助”家庭过渡

壬子癸丑学制作为辛亥革命的产物,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教育制度。急于改革的临时政府在学前教育问题上并未作过多的改革,对学前教育持一种既不反对也不单独提及的态度。1916年颁布的《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明确规定,蒙养园的任务在于“保育幼儿……以辅助家庭教育”。这一时期的家园关系在本质上与癸卯学制时期并无二致。壬子癸丑学制所确立的蒙养园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以及设立蒙养园的宗旨表明这一时期仍是以幼儿园“辅助”家庭为主,不过蒙养园师资培养所取得的进步也预示着家园关系开始向幼儿园“协助”家庭过渡。

第一,蒙养园教育依旧没有被纳入正式的学制系统。关于蒙养园教育的设立、管理、主办单位、财政、废止等内容,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与小学保持一致。

第二,蒙养园的办园宗旨一方面为保育幼儿,另一方面仍是辅助家庭教育。这一时期,由于女子师范学校得以建立和发展,癸卯学制时期蒙养院教育同时承担女子教育的功能到了壬子癸丑学制时期逐渐被减弱,而蒙养院保育幼儿、辅助家庭教育的功能被保留下来了。

第三,蒙养园师资培训取得进步,提高了蒙养园的保育质量。《教育部公布师范教育令》规定,女子师范学校不仅附设小学教员讲习科以培养小学教员,同时必须附设保姆讲习科以培养蒙养园保姆。这一规定明确了蒙养园师资培养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促进了蒙养园教师的专业性发展和蒙养园保育质量的提升,使蒙养园教育逐渐有能力以专业的姿态向“协助”家庭教育的方向发展。

三、壬戌学制:幼儿园“协助”家庭

壬戌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无论是壬戌学制规定的幼稚园教育在学制系统中的地位、幼稚园的宗旨还是幼稚园的师资,都表明学前公共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之间是幼儿园在先、家庭在后的关系,幼儿园协助家庭教育。

第一,壬戌学制将幼稚园教育正式列入学制系统,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奠定了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幼稚园可以附设于师范学校以及小学内,也可以单独设立。壬戌学制颁布后,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幼稚园,“其中有公立的,也有私立民办的;有附属于其他学校机关的,也有单独设立的;有普通性质的,也有实验性质的;有设在城市的,也有设在农村的”。至此,学前教育终于摆脱了附属女子师范学校的命运,开始以独立的办园姿态出现。

第二,协助家庭教育并促进家庭教育发展是幼稚园教育的目标。1932年《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规定,幼稚园教育总目标之一为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求家庭教育的改进。这份《课程标准》在教育方法要点中提出教师应该“常常到儿童家庭去,或请家长到园中来;尽力联络感情,宣传幼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

与此同时,在老解放区,1927年《江西省革命委员会行动纲领》明确规定,“建立一般未达入学年龄的机关(如儿童养育院、幼稚园等),以利增进社会教育,解放妇女”。1934年《托儿所组织条例》规定,组织托儿所的目的是为改善家庭生活,使托儿所代替妇女承担一部分婴儿的教养责任。1945年《边区保育工作方针》规定,凡抗战将士及一切机关工作人员的子女,一概由政府抚育,以便使家长能专心致力于抗战建国事业。由此可见,老解放区的幼稚园教育目标在于解放家庭妇女,减轻家庭负担,使家长能够专心从事革命事业。此时,幼儿园协助家庭、促进家庭教育改善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政治意味。

第三,壬戌学制期间幼稚园师资得到进一步发展。壬戌学制规定,师范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可附设幼稚师范科,但在此后一段时间,幼稚师范教育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有鉴于此,陶行知和陈鹤琴于192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开设幼稚师范和在普通师范中设幼师科。随后,1932年的《师范教育法》和1933年的《师范学校规程》都对附设幼稚师范科作了具体规定,并且在1935年颁发了两年和三年制幼稚师范科的教学计划。

这一时期,不但公立幼稚师范科得到发展,私人出资设立的幼稚师范学校也不断出现。国家对幼儿教育师资培养的支持和各项政策法规的颁布,充分说明无论是出于政治需要还是社会需要,幼儿园教师对于实现家庭教育的改造所具有的独立存在的意义已经被承认,幼稚园教育具有不同于家庭教育的专业服务意义这一事实已被发现并受到重视。

四、1951年学制:趋向幼儿园与家庭互相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一系列面向工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学前教育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幼儿园要主动了解幼儿家庭,积极宣传科学的保育思想和方法,邀请家长参与园所工作,与家长密切联系,促进幼儿发展。无论是1951年学制规定下的幼儿园设立宗旨、幼儿园师资还是园所管理,都体现出在这一时期幼儿园和家庭互相配合的发展趋势,逐步呈现出幼儿园和家庭并列发展的局面。

第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幼儿园面向全体幼儿,代替父母承担一部分保育幼儿的责任。《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幼儿园的任务之一是减轻母亲在育儿方面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冶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可见,1951年学制时期,我国幼儿园教育除了履行专门的保育儿童职责外,还要配合家庭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任务,这不完全是提升儿童保育质量层面的配合,更是为政治、经济建设服务的配合关系。

第二,教养员要遵循使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密切配合的原则,“一方面应帮助家长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应从幼儿家庭了解幼儿的环境、性格和家长对幼儿的要求,以便改进业务”。这体现了家园关系中教养员具有的主体性特,征。家园关系中教养员工作的关键词在于“积极主动”,要具有主动联络幼儿家庭、积极帮助家长的意识,在与家长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利用专业知识和素养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推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趋向一致。

第三,在园所管理层面,园长要组织家长代表会。“幼儿园在可能的条件下,得组织家长代表会。其代表由家长会选出,每班一人至二人,任期一年。其任务为协助园长进行园舍修建、充实设备以及其他改进园务的工作。其决议由园长采择施行。”家长被邀请参与园所事务的管理,协助园长做好部分园务工作,这有助于家长对幼儿所处的环境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家长和教师、园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一时期,家长在家园关系中的主体性慢慢得到发展,教师与家长的“双主体性”在逐渐形成,幼儿园和家庭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的局面逐渐形成。

1951年学制颁布时期,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经济建设对于百废待兴的中国是最重要的任务。幼儿园教育为减轻家长负担而承担一部分家长的责任是由客观的政治、经济需要决定的。因此,1951年学制时期的学前教育更多沿袭了老解放区重视幼儿园教育福利性的功能——幼儿园为减轻家长负担而承担一部分责任。此时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配合并非完全是教育意义上的,更多具有福利性质,以便家长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

五、关于促进家园关系发展的建议

1.家园关系应坚持家园共育的方向

不同的学制时期,对家庭或者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不同的偏重,这反映了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确有其独特的作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家庭教育帮助幼儿形成对世界、社会的初步认识,是幼儿性格雏形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幼儿入园前在家庭中的生活经历、行为习惯、获得的能力等对幼儿园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家园共育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园共育以幼儿园为主导。家长被动参与。在这种单边活动中,幼儿园和家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家长在更多情况下只是以旁观者或被动参与者的身份存在。这显然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的精神不符合。基于此种现实,平等地位中的家园共育有必要被倡议、被强调、被重视。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核心家庭数量迅速增多,多数家庭是4+2+1的家庭结构,家长格外关注幼儿的在园情况,加上近年来不断爆出的幼儿园虐童、校车安全事故等问题,幼儿园的社会形象受到了影响,家园关系变得微妙、紧张,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度有所降低,不安全感在增强。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在舆论环境如此不利的情形下,健全家长工作的各项制度、提高对家长工作的认识、积极与家长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家园双方同时存在着和对方沟通、合作的内在动力,促使家园共育成为必需,成为家园关系发展的方向。

2.教师应重视家长的作用,主动与家长沟通

壬戌学制以来,各种师范学校获得发展。幼儿园师资力量不断得到增强,专业性不断得到提高,幼儿园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显现,对家园共育的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式方法多样,常见的有家访、个别交谈、家庭联系本、电话或书信往来、家长会、科学育儿报告会、家长开放日、宣传栏等,这些家长工作促进了家长和幼儿园的交流。然而,日前的家园共育中的一些现象反映了教师对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不够重视。比如,有些幼儿园开展“家长教师”活动,邀请在不同领域工作的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以期既可以为幼儿提供更丰富多样的经验,又能够加强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出发点很好。然而,这些“家长教师”活动往往有一个特点,活动由幼儿园教师设计和组织,家长只能按照已有的流程“表演”。这样的合作方式并未充分发挥家长应有的作用。这与教师不够信任家长、不够重视家长的作用有关。建议教师转变观念,尝试放权,让家长依据其行业素养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教师可以提供建议,协助家长完成活动。又如,在家访中,有些教师对家长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不能以平等、尊重、合作的态度与家长沟通,而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家长,将家访变成了告状、谴责和说教,导致很多家长听闻家访而色变,这种情况明显不利于家园关系的良好发展。教师应该转变态度,提高对家园共育中家长作用的认识,将家访看成是了解幼儿、增进双方沟通、促进家园共育的好机会。在家访过程中,教师应如实告知家长幼儿的具体情况,聆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幼儿发展的对策。再如,在家长开放日中,家长参与活动的表现多为陪孩子一起游戏,一起比赛等,有些家长甚至漫无目的地度过了“幼儿园的半日游”。要提高家长开放日的有效性,教师应主动与家长交流,可以在活动开始前向家长发放幼儿行为观察表,告诉家长应该看什么、怎么看,引导家长按照观察表逐项观察幼儿的行为,做好记录。待活动结束后,家长可以明确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然后由教师和家长一起商量对策,确定家园配合教育的方案。

3.引导家长多学习科学育儿知识,积极与教师联系

我国学前家庭教育的历史悠久,癸卯学制和壬子癸丑学制期间虽已存在学前公共教育机构。但是家庭教育始终占主导地位,传统文化深刻影响到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式。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转变家长不合理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素质,发挥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一般重视幼儿智力因素的开发,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的发展容易被忽视。建议教师多方引导家长接受国家提倡的先进教育理念,了解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积极配合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教师还要为家长创造多种机会学习科学育儿知识。如果缺乏专业的育儿知识,家长在家园共育中容易处于被动地位。引导家长掌握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提高家长家园共育主动性的有效途径。目前,家长获取育儿信息的渠道十分丰富,可以登陆网络教育论坛、在线观看育儿专家的讲座视频、参加幼儿园的家长讲座、阅读育儿书籍和报刊等,可以方便地了解到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学前教育学以及学前卫生学的基本知识,形成科学的育儿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选择指南,帮助家长筛选。

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家园共育合力,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3〕〔4〕〔6〕〔7〕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5〕〔8〕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8)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开始接受学前教育。许多父母因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便早早的把孩子送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孩子生活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教师成为幼儿们最长久的陪伴。在幼儿教育中,健康教育是开展各项幼儿教育的基础,众多的幼儿教师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健康教育是幼儿人生发展和幸福的基础,但落实到实际的幼儿教育中,情况却不容乐观。

一、当下幼儿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的软硬件设施不能够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限制地方幼儿园的开办数量及规定开办幼稚园的相关人员的资格和条件,导致许多城市和乡镇把开办幼儿园作为一种商业经济,没有制度化和专业化的管理使得幼儿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隐患。在硬环境方面,许多幼稚园不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优质的学习成长环境,坚硬的水泥地面和不合理的教室布置给幼儿的学习生活埋下了隐患。幼稚园的娱乐器材未经过专业机构的检验,随意的供幼儿玩耍使用,给幼儿的健康带来了危害。为了节省开园成本,许多幼稚园没有设立专门的医务室,缺少专业的医护人员。幼稚园的软环境也令人担忧,因为私人办园的现象很多,所以导致幼稚园教师未经过专业的知识考核,没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文化水准,通过不正当的渠道,直接参与到幼儿的教育教学中,这给不安全不健康的幼儿教育埋下了伏笔,使得幼儿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最终成为不良教育的受害者。

(2)教师对幼儿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因深受传统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为了迎合孩子父母的意愿,只注重对孩子进行智力的开发和培养,以分数来征服孩子的家长,从而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口碑和提高收学率。因此幼儿的非智力成长被教师抛之脑后。幼儿在成长的阶段里,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心理问题,内向、自卑、抑郁、不善表达、羞涩内敛成为当下众多幼儿的心理问题。教师对其心理成长的忽视,导致幼儿心理发育不健全,对幼儿未来的人格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自身的职责,对幼儿的教育一意孤行,不尊重幼儿的想法。有部分教师害怕担当责任,直接取消孩子们的户外拓展活动,这使得幼儿的身体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在希望与失望中幼儿对教师的信任也大幅下降,这也影响了幼儿们心里身心健康的成长。

(3)教师对过于片面的幼儿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开展日常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仅仅把健康教育停留在体育课及健康教育的课堂上,没有使健康教育全面的贯彻到整个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注重对幼儿进行卫生、体育等方面的书面理论知识的宣扬与灌输,忽视对幼儿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得幼儿在生活中无法独立的通过身体锻炼和自行卫生检查来保持身体的健康。一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健康教育主体认识不清不重视,他们认为健康知识只需要通过医生和体育教师家长来进行普及,自身没有要普及的义务,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较少涉及幼儿的健康知识过少的涉及。这样的健康教育表现出体现了幼儿教师对健康认识的片面性,最终使得健康教育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对幼儿的教育中来,影响了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1)提升幼儿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的程度,所以教师首当其冲的成为健康教育的核心。幼稚园幼儿园首先应当注重对教师的健康素质培养,健康素质包括教师的身体健康素质及心理健康素质两部分。学校应适时的为幼儿教师普及相关的健康知识,加强他们的健康意识,使其明白健康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幼稚园幼儿园可以通过定期开设幼儿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幼儿教师共同了解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教师也应当学会自我调节,通过正确的方式缓解自身的压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把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宣泄到教育教学中来,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

(2)转变幼儿教师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幼儿健康成长的要求,所以教师应当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想法,把幼儿作为教育的中心,教学的主体,而不是单纯的把完成教学目标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时可以多让幼儿发表自身的想法,给出相应的意见,最终教师根据幼儿的提议做出相对安全合理的路线,这不仅使得幼儿的想法得到了尊重,更重要的是能锻炼他们敢于表达想法,主动参与集体生活的勇气,使他们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学习生活中去。幼儿的内心发育处于萌芽阶段,所以教师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不单单注重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和培养,更应当加强对幼儿内心健康的关注。对于胆小,内向,孤僻的幼儿教师应当不断的与其进行心理沟通,让幼儿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鼓励引导他们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对于多动,顽皮,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与一定的批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意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不断的改善提升自己。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是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规范教育行为,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不要让幼儿的内心因自己不善的言语而受到伤害。

(3)改善教育环境,建立健全学校的教育机制

首先,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个家。所以学校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幼儿园应当加强对软硬环境的建设。学校,要定期的对幼儿娱乐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对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处理。其次,幼儿园学校可以为幼儿建立心理档案,对幼儿的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生理状况,智力发育状况,个性特征及对幼儿心理有影响的重大事件进行记录归档。这样有利于教师通过档案更全面的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开展适应于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再次,园长可以在幼稚园幼儿园力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机构,聘请受过专业幼儿心理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幼儿消除心理健康问题与障碍,让幼儿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最后,学校幼儿园可以定期的开展家长会,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的发现幼儿生活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幼儿的健康成长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

(4)注重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健康习惯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要让学生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比如在小朋友在课下见到老师和小朋友时应该主动要知道行礼问好,在进入校门时要有礼貌地跟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问好,放学的时候要跟老师分别时说完再见后再离开。二是在学校里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饭后要记得清洗双手,吃饭的时候要注意细嚼慢咽,不得与小朋友们挣抢零食,不可以随便捡拾掉落在地上的食物,不可有啃手指等不好的行为习惯,午睡时要记得盖好被子,注意睡觉的姿势,改掉趴着睡觉的坏习惯。三是幼儿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使其能够在脱离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穿衣,吃饭,系鞋带,自己整理床铺等。幼儿在自行完成这些事情后,自身会收获到极大的喜悦,这时家长和教师的鼓励也成为促使幼儿积极上进的动力,有利于幼儿独立个性的培养。此外,还要积极的引导幼儿树立自信,阳光,勇敢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比如自信,阳光,勇敢等,对幼儿进行健康的行为指导。

【参考文献】

[1]李重阳.积极心理学视角:家庭如何培养幼儿积极人格[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03)

[2]唐艳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3)

[3]徐艳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01)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9)

自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以来,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再次引起各界高度关注,不仅各地方教育部门为响应教育部规定而纷纷转发并出台相关政策来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而且媒体也以“讨论”“专题”等形式对这一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学前教育界更是围绕此“热点”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多视角的探讨。然而,学界对该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其现实层面,而没有察觉到这一问题的历史层面。把握问题的历史“脉搏”, 才能有助于我们更明晰、更理性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因此,探究幼儿园“小学化”的历史流变,是我们面对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之举。

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历史演变过程

幼儿园“小学化”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方式。所谓“显性的表现是指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与小学教师无异,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与小学生无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幼儿端坐静听,教师始终处于讲解的状态。”而所谓隐性的表现,“其典型特点是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存在着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幼儿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失去了应有的自由,教育过程失去了应有的趣味和快乐。”比照这一幅“小学化”“素描”,我们总是可以在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长廊中发现其熟悉的“身影”。

(一)清末: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开启幼儿园“小学化”序幕

20世纪初期《癸卯学制》的颁布标志着学前教育在教育史上翻开了新篇章。它“开始摆脱过去基本上由家庭进行的封建传统模式,逐步向由社会专门教育机构组织实施的方向发展。”它也是第一次将幼儿园(清末称“蒙养院”)纳入学制系统而使其成为学校系统中的一部分。

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规定,蒙养院的宗旨在于“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且其关于蒙养院的授课办法及教材选用的规定不仅保留了封建传统,而且还开启了蒙养院“小学化”的序幕。《章程》规定:“应令各省学堂将《孝经》《四书》《烈女传》《女戒》及《教女遗规》等书……每家散给一本……初等小学字课本及小学前二年之各种教科书,语甚浅显,地方官宜广为刊布;妇人之识字者即可自看自解,以供自教其子女之用。其不识字不能自行观览者,或由其夫、或请旁人为之讲说;有子者母自教其子,以为入初等小学之基”。可见,清末的蒙养院不仅没有顾念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更不懂儿童心理,由此导致蒙养院的育儿方式与小学堂无异。这正如张雪门所评述:“……要形容这一时期的幼稚教育,和现在注入式的小学十分类似”。

(二)到抗战前(1919-1937):用幼稚园改造家庭教育,首倡去“小学化”

随着清王朝的,清末这一蒙养院“小学化”的风气在到抗战前这段时间里被进行了批判和反思。至抗日战争前是我国幼儿园的借鉴、反思与实践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着力于借鉴并反思幼稚园“西方化”与探索幼稚园“科学化”“本土化”“平民化”相互交融。此时人们认识到幼稚园的职能应主要包括:谋求幼儿的幸福成长、 解放母亲或妇女、改造家庭教育的弊病、培养新人改良社会等,并还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一些致力于起着实验、推广、示范作用的幼儿园。与上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对幼儿园的认识无疑更加科学化、全面化和深刻化,具体表现为要求幼儿园的本土化、平民化、需求化、福利化和科学化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另外,新文化运动使中国“发现了儿童”。由于受到欧风美雨的滋养以及精英阶层现代意识的觉醒,这时期的国内掀起了一股研究儿童、尊重儿童乃至崇拜儿童的热浪。鲁迅、周作人、丰子恺、陈鹤琴、张雪门等便是其中的著名代表。受其影响,幼稚园开始摆脱日本式幼稚园的“小学化”倾向,而转向关注儿童的年龄特点,并开始探索幼稚教育的特殊性。谋求幼儿的幸福成长,也成为这时期教育部门及大部分幼稚园的共识。如在1932年10月教育部公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中,规定幼稚教育的总目标之一为“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而1939年教育部公布的《幼稚园规程》则延续了《幼稚园课程标准》中对幼稚教育目的的规定,重申了幼稚教育应当“增进幼稚儿童身心之健康”和“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之改进”; 1943年教育部公布的《幼稚园设置办法》由《幼稚园规程》修正而来,其第十三条则明文规定“幼稚园对于儿童应顺应其个性,依照其身心发展之程序,施以适当之保育,不得授以读书写字等类于小学功课之事项,或使为过度之工作”。

(三)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前(1937-1949):幼儿教育以适应战时需要为主,幼儿园重现“小学化”

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前的这段时期里,我国所有的事业都以“战争”和“民族存亡”为中心。儿童,以及整个幼儿教育事业也被提升到了民族、国家的高度来体现其重要性。如徐特立在《对于边区儿童的我见》中指出:“我们的儿童目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参加者,将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翁。”康克清在《重视保育事业 抚养革命后代》中也指出:“‘重视保育事业,抚养革命后代’,这是延安保育委员会于七日召开的保育工作干部会议的议题。”

处于战火硝烟之中的幼儿教育似乎无暇顾及讨论“小学化”问题,但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也出现了“小学化”现象,不仅重视知识教育,还强调智力开发。有的托幼机构甚至要求2-6岁的儿童在入小学前“儿童智慧与生活技能之教育”在知识和智力方面不仅要达到特定的标准,而且还提供了智力测验方面的方法。而这些标准和方法在今天看来无疑是苛刻的。

(四)建国后(1949-2011):幼儿园“小学化”立场的“摇摆”与复归

建国伊始,我国政府领导层以及相关幼教文件关于幼儿园是否应“小学化”的问题,立场是明确而坚定的。1951年7月颁发的《幼儿园教学暂行总则》第六条原则规定,幼儿园应以“不进行识字教学”为原则; 1952年2月,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幼儿教育处首任处长的张逸园在《新中国幼儿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方针任务》的报告中,针对当时仍有“不少幼儿园办成小学的预备班,不但进行识字教育而且采用了文字课本”等状况,明令“幼儿园不应进行识字教育”;紧跟其后于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第十七条也明确规定:“幼儿园不进行识字教育,并不举行测验”。虽然教育部领导层及其所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都明令禁止,但幼儿园“小学化“,特别是幼儿园识字教育之风依然浓郁。为了刹住这股“歪风”,1954年7月3日,教育部、出版总署颁发了《关于出版中学、小学、师范学校、幼儿园课本、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工农兵妇女课本、教材的规定》的指示,并特意拟定了《关于出版中学、小学、师范学校、幼儿园课本、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工农兵妇女课本、教材的规定》,要求对市面上的幼儿园课本、教材等进行严格管理。

然而,自1958年总路线出台并贯彻落实到各大建设领域起,教育领域也迈开了“”的步伐。于是此种严令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的态度到20世纪60年代便终止了。

1960年5月,宋庆龄在《大办儿童保教事业,彻底解放妇女劳动力,培养身心健康的下一代!》一文中赞扬了自1958年以来儿童保教事业所取得的“空前发展”形势,“在托儿所、幼儿园中也搞了技术革新和教学改革,出现了很多革新者和先进集体。也有不少幼儿园进行了教幼儿学汉语拼音,学数字和简单的算术试验。”并认为:“这些做法将在迅速提高儿童保教工作质量、改革学制、高速度地培养人才,使我国教育事业超过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于是,在1960年7月6日,《教育部、全国妇联关于在幼儿园教学汉语拼音、汉字和算术的通知》应运而生。《通知》指出,过去在幼儿园中只有语言作业,不教识字和在计算方面大班(6-7周岁)才达到10以内的计算是不科学的。许多省、市在幼儿园大班中进行的汉语拼音、识字、算术教学的试验证明:在幼儿园大班中不但可以学会汉语拼音,而且利用拼音字母可学会汉字,还可以学会100以内的计算。还有的省、市甚至在中班(3-6周岁)中也教学了汉语拼音,提高了对计算的要求。由于过去规定的幼儿园的教学要求落后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因此《通知》认为,汉语拼音字母是识字的钥匙,也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在幼儿园为识字打下基础是非常必要的,且还应适当提高算术的要求。而这可以使小学教学缩短年限来对小学教学改革起积极的作用。此外,《通知》还对幼儿园的语言和算术教学特别提出了建议。

教育部与全国妇联此举,无疑为我国幼儿园“小学化”提供了合法化的依据,自此以后幼儿园“小学化”便名正言顺地在我国迅速普及和发展起来了。

其实,自1960年幼儿教育处被撤销以来,至1978年以前,我国幼儿教育工作便失去了全国统一的领导。

“”结束后我国的各项工作重新开始步入正轨,幼儿园也得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小学化”问题因此又重新被政府重视起来,明令禁止“小学化” 的态度和立场一再得到“重申”与“强调”。

1979年11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在《总则》“第四点”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做好保教工作。要注意研究和改进保教方法,不要把教育小学生、中学生和成年人的材料和方法搬到幼儿园中来”; 1981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指出:“要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成人化”,并规定“幼儿园不考试,不留家庭作业”;1988年6月10日的《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提出本《意见》的原因之一有“教育活动不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存在小学化的缺陷等”。《意见》要求学前班“要注重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初步的学习习惯,但必须注重不要把小学一年级的教学任务放到学前班,并防止采用‘注入式’的教育方法”,规定“不得给幼儿留家庭作业和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入小学时,也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随后,在1988年8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建设部、卫生部、物价局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1989年6月5日国家教委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1991年6月17日提出的《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以及1996年3月9日国家教委令第25号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等,都明确提出要纠正幼儿园中存在的“小学化”倾向。特别是自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以来,关于“小学化”的讨论又再次成为热点,各地方教育部门如江苏、河南、四川、安徽等为响应教育部规定,纷纷转发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来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

可见,“小学化”自我国创办幼儿园起便已经存在了。它不仅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而且还以其强大的生存能力一直持续至今,从而成为了幼儿园教育中名副其实的“痼疾”。显然,不同时代造成“小学化”的原因是不同的,但通过考察历史发展的脉络,我们总能得到一些普遍性的结论。

二、关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诱发因素分析

我们在大班家长中随机发放了30份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笔者从家长的育儿理念中找到了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的一些诱发因素:

(一)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的主要动机分析

绝大多数家长普遍对幼儿适龄上幼儿园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以灌输知识为目的送幼儿来幼儿园的家长占2/3,57%的家长认为上幼儿园可以多交朋友,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改善独生子女在家缺少同龄玩伴的弊端。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

1.家长结构的普遍化及家长意识的社会化。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四二一(四个老人,父母二人,一个小孩)家庭结构的普遍化,孩子的成长成了全家人心目中的头等大事。

2.各个小学的入学门槛。

教育部门已明确取消并禁止入学测试,可各个小学生源多,每个学校做法不一,为提前了解孩子,以“入学面试”“入学评定”到“基本情况了解”“摸底了解”不断上演着各式各样的“入学见面会”。加剧家长们的超前心理。家长们更是为了“入学见面会”做好全面的“布局”。面对小学入学的门槛,不仅要求孩子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习各种各样技能,能够突破门槛挤入优秀行列。

(二)家长是否会送幼儿去少年宫和兴趣班情况分析

从以上这张图表来看,会送孩子到少年宫或兴趣班的为25人,占总人数的83%。不会送孩子到少年宫或兴趣班的为5人,占总人数的17%。

家长们过分关注幼儿健康成长的同时,心态发生变化,加重与同龄孩子的攀比心理,加剧了家长的心理负担,加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重,家长们难免有点惊慌失措,把社会的竞争压力“放大”以后,把压力“光明正大”地转化给孩子。

社会功利教育的催化作用。国家教育部门一直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也出台相关政策,但是效果不佳。各类的培训机构不断崛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承诺孩子的成绩与进步”成了招牌。各类学校为了生源、利润、满足家长的需求,开设小学语文、数学等课程。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不断揭晓,孩子被迫负荷去完成、去学习家长和老师们要求的内容,还被社会规范限制着,本该属于孩子快乐、幸福的幼儿时光,无情的被家长及社会功利教育“剥夺”了。

三、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出路探寻

针对上述形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家庭教育因素,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予以扭转。

(一)幼儿园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揭露幼教“小学化”弊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杜绝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设置幼儿园的课程,使幼儿园之间的竞争更趋规范化的良性竞争,以更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竞争的条件。

我们应该重新估计幼儿园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不要一味地强调其对小学教育的“预备性”价值。我们在看到儿童成长的阶段性一面的同时,还要关注其连续性的一面。事实上不仅儿童的生命是连续的,而且经验也是连续的,人为的学制分段虽然为教育者提供了便利,但对儿童的消极影响也不小。因此,打破学制分段思维,重新建立一个系统的、连续的儿童教育体系也许是明智之举,而这正是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初衷。杜威学校8年的实验探索不仅为我们证明了“此路可通”,而且还为此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二)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和园本培训

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学前教育的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探讨,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与方法。大力开展园本培训,举办各种基本功比赛,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舞蹈、绘画、演讲等的专业技能。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业务指导,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逐步使师资配备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三)幼儿园应引领家长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公众意识是文明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保证与必要条件,儿童意识是文明社会的存在标志与进步动力。”因此,我们首先应在公众意识层面上进行儿童意识的再“启蒙”,以引导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走出封建的、偏狭的境地,从而使公众能以更广博的胸襟来包容儿童,以更理性的态度来理解学前教育。

通过培训、讲座、学习等形式,使家长和幼儿教师真正了解幼小衔接的内涵和意义,即不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幼儿园从大班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一些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包括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儿童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注意力等,从生理、心理上为儿童适应小学做好准备。

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的问题亟待解决,即使有再好的园舍、再好设施、再好的教师素质……如果没有正确的办园理念,孩子很可能就失去了最好的受教育时机。教育孩子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人格,在孩子现有的基础上寻找和培养生长点,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在成熟的力量与文化适应之间求得合理的平衡。我们应继续探索研究幼儿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采取可行措施,全力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给广大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全、和谐发展的学习环境,还给他们一片自由、快乐成长的天空!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小学化”现象透视[J].幼儿教育,2011年第4期

[2]王丽娅,麦少美.中外学前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幼稚园老师论文篇(10)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学期又将结束了。在这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里,我们一起学习,共同努力,使我们xx班的孩子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进步:会自己吃饭、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还会帮助集体做事擦桌子、发碗、收拾饭粒等等,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天我们就本学期学习的八大教学体系课程的内容,运用表演的形式向大家作一个汇报。请各位家长在孩子每个表演结束后都能给与热烈的掌声,好吗?下面演出正式开始。

1. 首先请欣赏由xxa班的6个小美女带来的舞蹈《天使》 掌声鼓励

2. 全脑通是我们幼儿园的八大教学体系课程之一,这套教材在于培养幼儿使用右脑进行形象思维的习惯,利用右脑快速记图,先认识图形,再认与图形对应的文字,孩子们只要看懂了图画就自然记住了字形,同时也掌握了字义。接下来请欣赏由xxc班带来的全脑通展示《小猫钓鱼》

3. 著名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音乐是不能被其它东西所代替的精神食粮。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力的阶段,学习音乐也是一样的道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xx幼稚园引进了国内一套非常好的音乐教材《阳光音乐乐园》,它以孩子的兴趣,喜好出发,通过色彩鲜艳的构图,故事戏剧,有趣的说白等,引导孩子进入奇妙的音乐世界。请欣赏由xxb班小朋友带来的打击乐《粉刷匠》

4. 英语在21世纪的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不会英语感觉就不能与国际接轨一样,所以很多家长给孩子们报了很多的英语补习班,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英语的起跑线上。我们幼儿园八大教学体系课程中同样也设立了《爱迪英语》这样的一个英语课程。,《爱迪英语》不以教授孤立的单词为主,也不讲语音理论,而是通过读音规则掌握拼读技巧,直接让小朋友学习短小精悍,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又容易记忆的儿歌,歌曲,对话,童诗,让小朋友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英语。请欣赏由xxa班小朋友带来的英语连诵

5. 主题教学是所有幼儿园必设的课程,而我们幼儿园所设的《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是从幼儿活动方式的角度出发,通过我与自己,我与自然,我与社会三个内容维度组织幼儿的生活经验。请欣赏由xxc班小朋友带来的情景剧表演《拔萝卜》

6. 孩子是最有强烈求知欲的,他们对什么都非常感兴趣。而七田真闪卡,把知识体系分门别类,一一介绍给孩子,快速的“照相机式记忆”方法既满足了孩子的欲望又抓住了孩子们的视线,从而还可以训练孩子的高速记忆能力。请欣赏由xxb班小朋友带来的闪卡展示

7. 数学是所有小学,初中,高中教学课程中最让老师头痛的,因为一般的小学化,成人化,抽象化,灌入式教学方法是老师难教,孩子难学。而我们幼儿园使用的《三维操作数学》教材,通过数学插板,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结果,真正实现游戏化学习。请欣赏由xxa班小朋友带来的三维数学展示《5以内的序数》

8. 儿童时期的教育模式,当以读诵熏习为主,讲解并非迫切之事。而《弟子规》《学庸论语》的经典读诵课程学习,可以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下一代成为“人文与科技融汇”的文明一代。请欣赏由xxabc班带来的《弟子规》《大学》片段诵读

9. 孩子们在xx幼稚园不仅学习了动手动脑,念儿歌、讲故事,还学会了唱歌、跳舞,接下来请欣赏由xxc班带来的舞蹈《黄鹂鸟》

10. 本学期小班开设了美术与口才两个兴趣班,在学期结束之即,借助这个小舞台我们小班口才兴趣班要来展示一下自己。请欣赏由夏浩瀚,吕思哲,陈立恒,程易珈,胡真,徐铭哲带来的儿歌《雪地给我拍照啦》请欣赏由大胡老师,柳翰翔,吴宜诺,陈俣睿,周子墨,慧心,慧芝带来的对答歌《弯弯的》请欣赏由藤若妃,应锦诺,陈家宝,朱弘凯,方喆带来的诗歌《我最爱妈妈的脸》请欣赏由王仔仔,钱小天,陈陈,徐紫云,徐乾豪带来的儿歌《小雪花》最后全体小朋友将给我们带来他们的新年祝福《新年到》

上一篇: 证券内幕交易论文 下一篇: 贸易壁垒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