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实习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5:53

中职教育实习论文

中职教育实习论文篇(1)

师资的数量与素质直接关系着实习期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伴随着近年来的不断扩招,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大多数中职院校却没有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个别老师既担任授课任务还得兼顾实习指导,因此往往对实习指导难以投入太多精力,不能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实习期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数量庞大,实习地点分散,难以做到实习老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师生之间往往只是进行简单的电子沟通,无法面对面的进行交流,造成沟通不畅。

2、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作为实习的主体,部分学生对实习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实习遇到的各种困难心理准备不足。虽然绝大多数中职院校在实习前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强调实习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性,但往往到了实际的实习环境中,当实习学生承担起与企业员工同等的责任和义务的时候,经常会因为任务繁重、工作效率低下而产生挫败感和抵触心理,甚至借故中断实习,不辞而别。

二、中职生实习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对策

1、做好中职生实习前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实习前,由辅导员、指导老师等相关管理人员一起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全方位地加强学生职业导向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拓展进取的职业意识,爱岗敬业的专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发展观。首先,实习辅导老师在前期要通过大量的充分调研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针对性地开展实习前期的思想指导教育,用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式,从思想上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到实习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多和指导老师、企业员工进行交流和探讨,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为即将到来的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其次,学生进入实习期,遇到角色转换不适应、劳动强度太大等问题,往往给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加强实习前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就业态度,为以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2、利用企业资源,壮大师资力量

中职院校在中职学生实习期间应当建立一支以学校辅导老师为主,以企业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为辅的辅导团队,为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学校的指导老师,在做好实习前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与实习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跟踪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动态,及时进行跟进式强化教育。另外,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职业技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强化对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和考核,从而保证为企业提供更加优秀的毕业生。

中职教育实习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5-0075-05

何清儒(1901-1985),天津人,民国时期著名职业教育理论家。其代表作《职业指导学》(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和《职业教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均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学科史上第一本以“学”字命名的著作。他的职业教育理论涉及职业教育、职业补习、职业指导、职业心理、人事管理等诸多方面。其中,职业补习教育理论是其职业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职业补习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引进之初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研究也相对匮乏。之后,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职业教育以及有关职业补习教育理论的探讨也逐渐增多,在众多职业教育理论探讨者中,何清儒是一位突出代表。

一、职业补习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一)职业补习教育的目的

何清儒认为,职业补习学校的性质与普通学校不同,所以两者在学生来源上有很大差别。在他看来,职业补习学校的学生来源有二:“一种是已经受了相当的普通教育,而缺乏职业知能,需要补充职业训练的;一种是已经有相当职业知能,而感觉不足应用,需要增加的。前一种大多数是出了学校没有就业的,后一种大多数是正在职业界工作的。”[1] 也就是说,职业补习教育的对象包括已经在职业界供职的人和有意愿就业并即将从事相关职业的人。

针对职业补习教育的对象,何清儒对其目的进行了多次论述。这些论述尽管在表述上不完全相同,但基本意思是一致的。如在《职业补习教育中的个别指导》一文中,他认为:“职业补习教育的目的,是对没有受充足教育的青年,培养他们关于职业的知识技能与性格,使他们有实际从事职业的能力。”[2] 在《职业补习教育在人事管理中的地位》一文中,他指出:“职业补习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种,目的是对于缺少职业训练的人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培养职业的知能,增加职业的能力。”[3] 在《战时职业补习教育的趋势及需要》一文中,他强调:“职业补习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目的虽与正式职业教育相同,但是主要培养职业的知识技能与道德,以增加从事职业的能力,不过形式上有许多差别。”[4]

可以看出,何清儒对职业补习教育目的的界说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已经在职业界从业的人而言,职业补习教育的目的是补充或增进他们在职业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对即将从事职业的人来说,主要是授予他们职业上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但归根到底,职业补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从事职业的能力。

(二)职业补习教育的功能

鉴于职业补习教育重在传播职业知识,授予职业技能,培养服务精神,提升职业道德,何清儒认为,其功能具体体现在个人、教育、职业和社会四个层面上。他说,对个人而言,职业补习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其功能与职业教育是一致的。不仅可以帮助无业者更好地获得职业,有业者更好地适应现有职业,也使得无业者有业,有业者精业,进而乐业;在教育方面,职业补习教育作为职业学校的一种补充,是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延续,可以丰富教育形式,增加教育内容,深化教育意义,提升教育技能;在职业方面,职业补习教育承担着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任务,能够增强个人的职业能力,提高工作效能,促进职业改良,有利于职业的长远发展;在社会方面,职业补习教育能够增加工作效能,加快生产发展,促进事业发达,进而对社会的进化产生影响。

二、职业补习教育的特征

20世纪20年代,职业补习教育受到人们重视。至20世纪30年代,职业补习教育理论亦日渐丰富和完善。但是,抗战爆发后,由于国家巨变,为适应战争要求,职业补习教育作为一种比较灵活的职业教育方式,在战时很快发挥了作用。对其进行理论探讨,日渐受到社会重视。何清儒认为,职业补习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目的相同,在设科、内容、组织、期限、时间、教员、地点方面都有不同要求;也正是“因为这种种特点,职业补习教育的发展,不能同他种职业教育相提并论”[5]。为引起实业界注意,使职业补习教育在战时更好地发挥作用,他从多方面对职业补习教育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和说明。

(一)设科以社会需要为根据

何清儒认为,无论何种教育的开展,都应以社会实际需要为根据,职业补习教育更应如此。他强调,施行职业补习教育前,要根据社会中从事相关职业的人的需要来决定所设科的种类与内容;同时,在实施时,应以科为单位。每种需要训练的职业或工作,便可以成为一科;有某科的需要,便设施某科的训练。也就是说,实业界需要哪种训练,便开设哪种职业补习教育的科目。他指出:“职业补习教育的各种补习班,莫不根据这种原则。”[6]

(二)教材以职业界实况为出发点

在何清儒看来,职业补习教育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所取教材,应根据实际工作分析,将工作情形、所用工具、所需知识技能以及应具备的道德等都分析清楚,使编制教材符合职业界实情。这种基于实情的教材,能更好地对工作发生效力。他说:“职业补习教育着重实用,所以施行训练的教材,必须根据各种职业或工作的实际状况。职业补习班的各科教材,都是应当由对于工作分析研究而得来,绝不是凭空理想的。各种职业或工作的性质及内容各不相同,非有特殊编制的教材,不能训练切实应用的人才。”[7]

(三)学生的培养以工作能力为目标

何清儒认为,普通教育的目标是很概括的。一个受过普通小学或中学教育的人,所学的知识比较宽泛,可以从事多种不同的工作。一般正式职业学校的教育,学生没有对具体工作所要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的专门学习,往往缺少特殊性。相比之下,职业补习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他说:“每举办一种训练,目的即在造就某一种工作的人才,或增加在这一种工作上的能力。决不是囫囵不清,乃是以工作为单位而组织的。”[8]

职业概况。何清儒认为,职业补习教育的教材应将职业的基本概况作为其内容,进行专门介绍。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应对所从事职业的历史、性质、入业资格、工作状况、疾病危险、利害关系等有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活,不妨碍工作效能。

职业目的。为了使接受职业补习教育者明晓其所从事职业的意义,并产生兴趣,达到乐业之目的,要对相关职业的功用、价值及目的作清楚说明。

职业知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具备相应职业的知识。何清儒认为,职业知识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二种。直接知识,即是与职业有密切联系、对所从事的工作有直接影响的知识;间接知识,虽不如直接知识与工作的关系密切,也会妨碍工作效能和发展空间。职业知识,尤其是直接知识,是教材内容最主要的部分。

职业技能。由于职业补习教育学生的培养以工作能力为目标,其教材必须注重技能,而不是知识。何清儒认为,对于技能训练,实际操作和实践固然更为重要,但文字说明也不可少。因为用文字对有关工作的进行顺序和相应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往往可获得相当的效果。

职业道德。何清儒认为,职业道德不仅限于对各种职业有关的普通美德,如诚实、耐劳等,还包括各业及各工种所需要的特殊道德条件。在他看来,职业知识与技能对工作效能有直接影响,但职业成功,不专在效能的大小,职业道德也很重要。因此,职业补习教材的内容,应包括不同职业所需要的特殊道德。

(二)教材编制

何清儒指出,由于职业补习教育教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必须根据各业情况,按照职业性质的特殊性来分别编制。每一种职业应该有一种教材。“这种教材的效用,只限于一种职业需要的范围内。”在编制前,必须对职业中不同的情况调查清楚,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材料。同时,何清儒很重视实业界对教材编制的作用。因为许多职业的训练方法和材料,以及“各种工作说明,工作方法,以及其他关于工作的材料”都是很好的教材,如能将这些“实际的材料,取来作教材,效力要大许多”[17] 他认为,实业界参与,不仅能使教材的编制更符合实际状况,很好地弥补办理补习教育者对于实际的需要不熟悉、筹划不周到的缺陷,而且也能使职业补习教育的训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而言,在教材编制上何清儒认为,可用工作分析这种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他强调:“工作分析可以确定职业内容,以为编辑教材的根据,是一种极重要的科学工具。”[18] 在工作分析中,每种职业分为若干部分,每部分为若干节;每节工作得到多种必需的技能和必具的知识。教材编制的时候,可以把一种技能或知识看成一个单位,作为一个题目,然后将题目的材料整理起来,便成为一课的教材。对于技能的教材,以一种技能作为一个专题,每个专题的内容包括目的、工具、工作顺序、服务道德、问题、实习设计和参考;而对于知识的教材,则以一种知识作为一个专题,每个专题的内容包括目的、知识、学习方法、问题和参考。

综上所述,何清儒从目的、对象、功能方面对职业补习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从设科、内容、组织、期限、时间、教员、地点等方面对职业补习教育的特征进行了概括,从设施、组织、专业、教学、指导等方面对职业补习教育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对职业补习教材的内容和教材的编制进行了说明。何清儒强化了职业补习教育目的的明确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特征的多样性,教材的现实性等职业补习教育理论。这不仅丰富了当时职业补习教育的理论宝库,而且也对今天的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清儒.职业补习学校的学生[J].教育与职业,1937(181).

[2]何清儒.职业补习教育中的个别指导[J].教育与职业,1936(174).

[3][8][9][12][13]何清儒.职业补习教育在人事管理中的地位[J].人事管理月刊,1937(4).

[4][5][14]何清儒.战时职业补习教育的趋势及需要[J].教育杂志,1938 (11).

[6][7][10][11]何清儒.职业补习教育在战时教育中的地位[J].教育与职业,1937(189~190).

[15]清儒.同业公会与职业补习教育[J].教育与职业,1936(179).

中职教育实习论文篇(3)

干部教育包括在职干部教育和专门培养干部的学校或训练班两种形式。在职干部教育是指对边工作边学习的在职在岗干部开展教育。抗战时期,由于形势及物质条件限制,绝大多数干部不能脱离工作参加学习。而这些担负抗战救国重任的革命干部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直接影响着革命工作的成败。因此。抗战时期的在职干部教育在我党干部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它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人才保证,也为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

一、抗战时期在职干部教育的发展历程

纵观抗战时期在职干部教育兴起与发展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兴起(1938至1939年底)。1938年,党中央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特别是干部加紧理论学习。在向六届六中全会所做的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指出“普遍地深入地研究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需着重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并向全党发出“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的号召。这次会议引起了党内对在职干部教育的注意。延安的一些机关开始自动地建立学习小组,特别是到1939年6月《延安在职干部教育暂行计划》正式实施起,延安及其附近八十里的学校团体、机关、部队中的干事、科员、班长以上的干部以至中央负责同志都参加学习,各机关学校普遍建立在职干部学习小组。1939年5月20日,中央干部教育部对教育进行再动员。亲自做动员讲话,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党中央的推动下。在职干部教育逐渐兴起。

2、第二阶段:初步发展(t940年初至1941年底)。1940年1月3日,中央书记处《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这是第一个有关在职干部教育的中央文件,规定了干部教育的方针、课程等内容。1940年3月20日,党中央专门发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对干部类别、课程设置、学习方法、经费保障等问题做出明确指示。此后,党中央又先后下达了一系列文件,主要有《中央关于高级学习组的决定》(1941年9月26日)、《中央关于各地高级学习组学习内容的通知》(1941年10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1941年12月1日)。各个边区根据中央指示。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纷纷下达有关文件。如晋察冀边区于1940年1月21日下达《晋察冀关于干部教育的决定》。在各类文件的推动下,在职干部教育在抗日根据地普遍得到了初步发展。以陕甘宁边区为例。1939年参加学习的干部有2000多人,到1941年。参加学习的干部则达到4000多人。

3、第三阶段:走向高潮并继续发展(1942年初至1945年)。1942年2月28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决定》确认了在职干部教育的重要地位,认为“在目前条件下,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教育工作的比重应该是第一位的。而在职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干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又应该是第一位的”。这个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在职干部教育的发展进入高潮。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各根据地纷纷下达了相关指示和决定。如1942年5月中央北方局下达《关于执行中央在职干部教育决定的指示》。各根据地迅速形成在职干部教育热潮。据统计。从党内到党外、从根据地到接敌区、从部队到地方、从中央干部到村干部、从机关到学校,党、政、军、民各级各界的90%以上干部广泛参加。经过高潮时期的普遍实践。在职干部教育已成为党内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在抗日根据地已形成经常化和制度化,得到了继续发展。

二、抗战时期在职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抗战时期在职干部教育特点鲜明、成果显著,留给我们丰富的历史经验。

1、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在职干部教育取得成果的可靠保障。根据斗争形势的发展及在职干部教育实际的需要。我党建立了专门的干部教育组织和领导系统。1939年2月。中共中央成立了干部教育部,任部长,李任副部长。专门负责干部教育工作。1940年6月,干部教育部与中央宣传部合并改称中央宣传教育部,后简称宣传部,任部长,李任副部长,统一领导在职干部教育工作。中央直属系统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教育科负责,军事系统由八路军政治部宣传部负责,边区系统由边区党委宣传部负责。在基层,各机关组织学习的实际责任属于各支部。支部设专职或兼职的教育干事。“有五十个干部以上的支部或总支,教育干事最好是专任的,至少应该规定它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学习,而在行政上只担负比较轻松和次要的工作。”这些教育干事专门负责、督促、检查并计划干部的学习。同时要求行政上的负责干部履行领导职责,“必须指导所属干部有秩序的进行学习”。

2、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是在职干部教育取得成果的基础。加强在职干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领导、改善我党工作。因此。我党非常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要求广大干部多读、多看、多研究、多注重实际应用,而反对空洞的、形式的、所学非所用的学习方法。中共中央特别强调:“在职干部的学习。首先是在自己所担负的实际工作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极大的调查研究工作,这种同本部门有直接关系的调查研究工作,过去不是没有便是很少;而这正是本部门工作的基本的与经常的部分,这种调查研究工作,即是在工作学习的基本方面。”通过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调查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广大干部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圆满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还能使广大干部对自己的工作发生兴趣,从而促进本部门工作的深入开展。

3、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是在职干部教育取得成果的关键。抗战时期,我党规模日益扩大。到1942年整风运动开始时,我党就已拥有80万党员,其中90%以上是抗战开始后入党的新党员。这些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均参差不齐。针对不同干部的实际情况和理论水平,中共中央规定了各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以照顾各种文化层次干部的不同需求。

在学习内容方面,《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把在职干部按文化、理论程度和资历分为甲、已、丙、丁四类。并规定不同水平的干部分别学习不同课程。首先是政治学习,主要学习时事和党的方针政策,所有干部都要参加。其次是文化学习,以学习语文为主,文化水平很低的干部参加。最后

是理论学习,主要学习中苏党史、马列著作,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干部参加。《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规定了业务、文化、政治、理论四个方面。①业务教育,主要学习与各部门业务密切相关的周围情况、政策法令指示决定、具体经验、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的调查研究。所有干部都必须参加。②政治教育,主要学习时事教育和一般政策教育。所有干部都必须参加。③文化教育,主要学习国文、历史、处理、算术、自然、社会、政治等课。文化程度太低或不高的干部参加。④理论教育:主要学习政治科学、思想科学、经济科学、历史科学等项。中高级干部中有学习理论条件者参加,多数干部可免。

根据学习内容的区别,采取各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兴起及初步发展阶段,一般采取以下两种教学方法。①将学习文化为主的地方和军队干部编班集体上课。②其他学习按类编成学习小组,每周开一次讨论会。学习小组一般由10人组成,组长由文化程度和理论水平较高,且自身具备学习热忱的干部担任。学习小组配备有教员。为提高教员理论和业务水平,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特别组织马列主义、中国问题、党的建设、政治经济学、哲学、以及时事问题研究会。所有教员一律参加研究会,通过编写教材或辅导资料、举办专题报告等方式培训教员。

在走向高潮并继续发展阶段。一般采取下列教学方法:首先是业务学习法。①周围情况的调查研究法。以军事部门为例,要查敌我友三方情况,加以分析研究后,择其要点编成教材,用于教育军事干部,其余类推。②政策法令研究方法。以锄奸部门为例,要熟悉相关政策与法令。其余类推。③部门的业务经验和知识研究法。以宣传部门为例。可将我党二十年宣传工作加以总结。其次是文化学习法。①开办文化补习班或文化补习学校。在环境许可的地方,一律开办文化补习班或文化补习学校。或机关独办,或数机关合办,或采取轮训班,轮流抽调干部集中一地学习。②采用小组学习制。在班内分成若干个初级组和中级组。③按文化程度分班。“干部分班应以文化程度为标准,不以职务为标准。”再次是政治学习法。①集中学习法。不定期召开时事政治报告会。以地区或部门为单位听时事报告。②采用小组形式集体研究、讨论、学习一般政策法规及党的文件等。③个别学习法。个人自己阅读报刊、文件等。督促所属部门干部平时多看报学习。最后是关于接敌区在职干部学习方法。接敌区的干部学习因战争残酷的原因有许多困难,文件中专门为此提出了特殊要求。①教育内容以业务教育和政治教育两种为主,应采取研究讨论方式。②地委级以上干部轮番教育制度。由各地委负责轮流把干部集中一处进行学习,并且规定一个月内平均要有五天为专门学习时间。③村级干部应由地委、县委派出专门流动教育团进行教育。

4、切合实际的支持是在职干部教育取得成果的切实保障。抗战时期,党和政府全力支持与配合在职干部教育,主要表现在保证充足学习时间和进行财政支持。在保证学习时间方面,《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要求“建立在职干部平均每天学习两小时的制度,并保持其持久性与经常性”。《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又规定:“全党在职干部必须保证平均每日有两小时的学习时间,非因作战或其他紧急事故不可耽搁。各个环节的负责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的保证之。”从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中可以看出,坚持平均每天学习两小时,是对党政军等各级各类干部的共同要求。在实施每天两小时学习制度过程中,针对一些干部陷入事务主义。借口工作忙学习时间不能保证的现象,中央强调一切为着在职干部教育而耗费的时间,均算入正规工作时间之内,将教育与学习看作工作的一部分。针对工学矛盾问题,在中央机关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号召大家,以“挤”的方法获得学习的时间,以“钻”的方法求得问题的了解与深入。每项活动的开展无一例外的需要经费支出。在财政收入极为有限的情况下。除保障军费开支、经济建设开支外。党和政府对干部教育经费的支出始终提供支持。以1939年度陕甘宁边区财政支出为例。当年边区用于干部在职教育的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近8%。1942年干部教育大规模开展后,教育经费一般保持在每年财政支出的20%左右。

5、适度的督导检查是在职干部教育取得成果的重要一环。1940年中共中央确定把每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日为学习节。届时总结全年的学习经验。在延安,对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总检查每四个月一次,由中央干部教育部领导检查。军事机关、边区机关和中央直属机关每两个月检查一次,由各主管机关分别领导进行。各支部干事会则每个月检查一次。通过建立严格的定期汇报与检查总结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广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在职干部教育的发展。各级领导机关把在职干部教育当作经常考核的工作项目,把学习的好坏作为衡量干部的一个标准,成为提拔和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经常采用日常考察、临时测验、学期考试和结业考试等四种方法进行测验。并根据考试成绩优劣给以奖励或处分。如山东分局建立了定期测验制度。干部每月的学习或每期的学习都要经过测验,奖优罚劣。成绩好的予以党内及行政的鼓励,不及格的予以批评,并将其作为党政纪律的一部分,写进干部情况的介绍信上。

三、抗战时期在职干部教育的当代启示

与抗战时期相比,目前我党干部教育的环境、条件、目标、任务都发生了变化。但抗战时期在职干部教育的实践和经验,对现阶段我党干部教育依然有重要启示作用。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规定“全党干部都应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干部教育必须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要始终以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并将马列主义理论学习与国情相结合、与工作相结合、与自己思想实际相结合。

2、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阶段,干部的文化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都比较高,但部分干部缺乏实际工作的锻炼,运用理论指导实际的能力不强。因此,干部教育要积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干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教育实习论文篇(4)

中职发展不景气,根本问题就是学生就业能力差而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中职学校在办学中出现诸职资金、师资、实验、实习场地、设备不足等,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国外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径就是合作教育。

一、概念界定

所谓合作教育,是指在培训合格劳动者。这一目标下,开展学校与工商企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伙伴,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联系起来,使之在接受学校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也到企事业部门进行相应的生产实践。进一步讲,也就是通过实施合作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素质,并增强企业部门与劳动者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1]

我国中职培养对象是:已具备初中毕业文化基础、寻求初等职业帮助的人为教育对象,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使得其即具有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同时有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其目的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合格的劳动者。由此可见,我过中职培养目标与合作教育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二、已有的模式

当前,国际上存在的合作教育的模式有两种,这两种是以学校与企业中合作教育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来划分。

第一种是以企业为主,其特点是企业生产部门是实施合作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培养对象是企业或生产部门的青年学徒,企业内培训比重远远大于学校教学比重。典型代表有: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工读交替式培训以及日本的产学合作。

第二种是以校为主,它的特点是教育部门是事实合作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培养对象是中等或高等职教的在校学生。典型代表是美国合作教育计划,苏联的学校――基地企业培训计划。

各国运用哪种模式是根据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文化水平的不同,形成在处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上的不同。但在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都比较低且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这决定了我国在采用合作教育时不能照搬国外模式,不能片面的、单一的决定采取哪一种而不采取另外一种模式。我国可以根据中职对培养对象的要求不同,采取――联合办学,灵活选择的新模式。

三、我国的新模式

中职培养对象是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及需要培训的社会人员,因此以下从这两方面来分析。

1.中职生。将中职按培养目标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技术和管理服务两大类。(1)生产技术类。因为其培养目标是要能熟练掌握生产工艺原理或现代化技能的技术工人,所以要学生不但熟练掌握某一方面的技能,而且要求必须与现代化相结合。因此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技能培训,我们可以采用诸如:英国工读交替知识的“三明治课程“,即学校学习――企业实习――学校学习――企业实习、学校学习――企业实习――学校学习等形式;也可采用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中的”半工半读“式,就是学生每天部分时间上课,其余时间到企业参加劳动;还可以借鉴苏联的学校――基地企业培训体制,学生每周在一切业学习一天,学习职业技术课、参加生产实习,其余时间则在学校进行理论学校,到毕业前集中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的等方式。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实习设备和训练场地的不足,同时巩固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理论的欠缺。学生在将来毕业时就能更有效地掌握本职业的工艺原理和全部操作技能,更能尽早的熟悉工作环境,为使他们由潜在劳动者向显示劳动者转化创造了条件,做好准备。同时企业可以从中选拔优秀学生成为自己的员工,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又使企业很快找到想要的工作人员,做到真正的双向选择。(2)管理、服务类。对这类学生要求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技能。但目前由于职校不可能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都有相应的专业课教师,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日本的产业合作中的“定时制”,就是将学校与企业的培训机构相结合,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期于专业课程和实习由企业培训机构来完成。

2.社会人员。对社会人员按其培养目标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初中毕业后就业。他们既要学习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课程,又要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日本“产学合作”中“委托制”的方式很适合这类人群,即由企业将新录用的初中毕业生脱产到职校学习普通科目、专业科目和进行基础实习。由于是集体入学,组成特别班级,集体授课,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时间短见效快。(2)高中毕业就业人员,已具备高中文化基础知识教育水平,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欠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德国“双元制”是受训者已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每周利用一到二天时间到职校学习理论知识,其余时间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3)在职人员,其学习的目的一部分是为了获得专业提升,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部分是获得相当于高中高中阶段的文化知识。我国可采取日本“产学合作”式中的“巡回指导”法和“集体参加函授学习”法来实现。具体做法为:第一种方法是巡回指导法。在职人员,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职员,每周用部分时间(例如周末、几个晚上)到职校上课,同时职校教师也可以到生产现场作巡回指导,进行以生产经验为基础的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第二种方法是集体参加函授学习。对于较到性企业较适用,因为到企业一次培训人员较多时,由企业组织初中毕业的在业人员学习高中函授课程。可利用学校的教室在职校集中由职校教室上课,也可以由职校派教师到企业就职工自学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4)失业人员,为了学习一技之长,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德国的“职业补习学校”,通过设置专业,实行全日制教学来解决。但由于我过中职教育体系较完备,且受训者也不能从事较长的全日制学习,所以根据失职人员的具体情况,开始短期如3个月、中期如半年、长期为1年的培训班,使他们能尽快就业。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社会人员的培训,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既可以保证自己先有的工作岗位,又可以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学习,弥补自身不足,达到提升自己文化素质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目的,一举两得。

通过以上这些形式,激活职校的功能,使职校成为受训者更好就业的一个通道,既提高了职校的社会效益,又提高社会地位,最终改变人们对职教的偏见,形成“我要上职校学习”的自主学习的新观念。

总之,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解决目前中职理论与实际之间不能紧密联系的问题,改变现状,最终提高学习者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使他们能更好的就业。

中职教育实习论文篇(5)

对于人文教育的界定,学界有着不同的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人文教育理解为“把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教育对象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可见,人文教育是指通过对受教育者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促进其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培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广博的文化知识、高雅的文化氛围、优秀的文化传统及深刻的人生实践。“人文教育的内涵包括三个模块:课堂上教学、生活中体验、环境中熏陶。人文教育强调的是通识教育。通过通识教育使一个人有国家、文化、历史、社会问题知识;有哲学、文学、艺术的修养:有科学的基本知识及对其发展、方法、精神的了解;对事物有客观分析的习惯和审辨能力。”在高职学生的学科体系中,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从学科属性来看,属于人文学科,自然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人文教育是关注人和培养人的教育,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其高尚人格,促进其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科。因此,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能承担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是更适合培养人文精神,进行人文教育的课程。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

新时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欣欣向荣,虽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专门人才,但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却普遍存在一致命的缺点:欠缺人文素养;不能将高素质与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充分结合。究其原因,不少学校大量削减了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重技术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普遍。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情况也正如此,有的工科专业甚至取消相应课程,同时也造成了大量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流失。如果继续忽视这样的问题,将会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也会阻碍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

(一)教学工作不够重视

首先,教学学时得不到保障。由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呈现出了功利化的趋势,注重专业教学,轻视基础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公共基础课,也出现了课时被缩减,甚至被取消或随意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时的现象。

其次,没有针对性的教材。高职院校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各大本科院校是统一的教材,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教材,教材针对性不强,以文本为主,吸引力不强,缺乏互动及应用性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加之学时的限制,容易造成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及学生失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兴趣。

再次,实践教学难于开展。校内教学实践独立性不强,表现为和校团委、辅导员的学生工作掺和在一起;校外实践的服务性不强,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总之,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得不到校内校外的相关支持,开展难度大。

(二)师资建设相对不足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不完整,学习进修机会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导致教学质量相对滞后。因为该课程是公共基础课,同专业课相比,其学术研究的价值不高,处于劣势。并且有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是外校老师兼任,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无法合作创新,忽视了人的发展和对学生精神的陶冶,从而导致学生极其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生学习不够主动

大多数学生潜意识里有这样的想法,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专业课,是满书全是文字,不用老师教都能看懂。学生长期不重视,导致最后也无法用文字表达观点、用理性思维来思考问题。加之,社会环境对学生教育的影响,当今互联网贯穿于学习生活中,学生没有把握好度,一有问题不是独立思考而是借助网络,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这些都影响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三、人文教育影响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也是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然而受实用主义教育观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职业院校狭隘的理解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概念,呈现出“重技术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在当今社会感慨全民道德滑坡,理想、信念沦丧的同时,仍有一些学生以追求功利为自身价值目标取向。因此,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为了达到更好地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实现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必须实现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故而,在人文教育影响下,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教师在传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等问题,帮助学生形成高雅的文化氛围、学习优秀的文化传统、开展深刻的人生实践。将人文教育的精髓贯穿课堂,师生共创和谐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人文气息。这样,既能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也能促使学生关注人文素养的养成。

(二)有助于教师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侧重于掌握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可能导致老师照本宣科式、学生死记硬背,也容易使学生忽略分析理解问题的方法以及知识内容本身所承载的价值观。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倡导人文教育,有助于教师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程价值,让学生学会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所学知识联系,使得身心健康发展。

(三)有助于学生改变学习态度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教师能更充分的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教师也能更全面的认识学生、掌握学生的发展。由此,学生也会倍受鼓励,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同时也会在强调学习专业学科的同时,关注到基础学科。

四、结合人文教育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重视人文教育,转变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往往侧重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而忽视了其内涵的人文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除《形势与政策》外,其他两门课程都有很强的理论性,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涉及到思想、道德及法律的基本知识,也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法理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和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等学科。这种深刻的理论性,对于学生而言,虽然较为枯燥,但是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运用理论正确分析自身和社会实际,使其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变得更为理性;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这其实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理性精神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可见,这些理论富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在新时期,教师应根据时代和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重视人文教育,转变教育理念,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深挖教材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在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感染人文气息。

(二)整改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活跃的课堂氛围,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如果再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既能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而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学时难于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师教学方法的使用。因而,教师必须整改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主,减少讲解时间,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思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实践过程中,以进一步提高教学。

(三)结合学生实际,编写专门教材

高职院校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各大本科院校是统一的教材,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教材,教材针对性不强。每个学习阶段的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学生也不例外。教育部曾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也使得高职院校更加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在基础课学时的安排上总是压缩、削减,老师难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学不到什么知识。所以,结合学生实际,编写符合高职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就显得非常必要。

(四)建立实践基地,增强学习体验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结合当地的人文、社会资源,建立自己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搭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教学实践中通过自身感受,了解乡情、民情、国情、世情,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升独立思维能力;加深对祖国和社会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感受科学力量,从内心深处理解爱国主义、道德、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从而使自身的人文精神得到培育。

中职教育实习论文篇(6)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学制是三年半,分为7个学期,共计210学分,课程结构包括必修课(1.教育理论,2.语言、文化与交流,3.个体、学校与社会)、选修课(1.艺术、自然与技术,2.身体、健康与运动,3.表达、音乐与戏剧)、专业领域课(1.社会问题者的相关领域,2.身心残疾者的相关领域,3.幼儿和青少年的相关领域)、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2]。其中,选修课和专业领域课学生可以三选一,至于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主要是要考虑自己的实践与毕业方向。目前,丹麦社会教育专业中约有50%的学生会选择幼儿和青少年的相关领域与表达、音乐与戏剧课程(丹麦教养员职前教育课程),毕业后从事教养员工作。其中教育实践课程中的教育实习为74学分,占总学分的35.2%;毕业论文为12学分,占总学分的5.7%;课程结构中所有实践类课程共占总学分的40.9%。

(二)丹麦社会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内容

1.教育实习

丹麦教养员职前教育课程中的教育实习是贯穿职前培养全过程的,其中第一学期有3个月的初步实习,第三个学期和第六个学期分别有6个月的深入实习。教育实习通过为作为专业活动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理解力与能力提供框架来实现教学目标。教育实习与在学校学习是两个独立但又彼此支持的学习环境,通过两者互动获得的知识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习得。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于参与,对体验的系统习得以及对社会教育工作者、学校与职业之间互动的反思。它为学生的实践练习以及个人对教育职业及其使用群体的观察提供框架。三个教育实习的难度会逐步提高并且逐步涉及教学工作的多种领域,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职业及其活动的整体领悟意识。第一学期的3个月初步实习期主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关系;在第三学期的6个月实习中关注重点扩大到学校的视角;在第六学期的6个月实习中,学生体验社会变化中的教学工作。丹麦社会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第一个实习期的目标旨在使学生在实践基地参与日常教学实践;参与并发展有意义的关系,增强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参与计划、执行与评估等教学过程;从实践中获得体验并反思;伦理性与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实践;展示对建立关系与社会能力等自身先决条件的个人见解。第二个实习期的目标旨在使学生参与并为组织日常教学工作出力;参与创新与变化的过程;计划、执行、记述并评估教学过程;记述并告知教学实践;批判性地对自己的实践及实践基地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第三个实习期的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教学实践并为职业的发展与创新出力;集中致力于满足特定幼儿的需求;解释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如何能用于优化一般范围内的教学工作;以科学理论前提条件与方法论技能为基础,通过对实践的参与、分析及反思来产生知识;结合职业情况与发展描述个人的职业认同。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明确规定了教育实习中要获得的核心知识与能力领域,在三个实习期都适用的是实践基地的教学与社会目的及功能、目标及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的文化与社会条件的重要性;实践基地的目标群体与需求、生活质量、发展与学习;伦理观、价值观以及人性观点;以记述与发展教学实践为目的的参与、对体验的系统收集及反思。第一个实习期主要是了解与掌握教育关系,具体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与关系;互动对个体生活质量与发展的重要性,包括个体自身对关系的影响与重要性;关系中的交流、互动与冲突;关系中的权力与伦理。第二个实习期主要是了解学前教育机构,具体包括作为社会机构与公益的教学实践;机构照护、成长与发展;实践基地的组织、文化与管理、内外合作;制度框架中的权力与伦理。第三个实习期主要是了解与掌握教育职业,具体包括职业的工作与任务领域;教学工作与方法;职业理论、核心概念与术语,包括其科学基础与方法;社会现代化过程与职业的历史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职业意识与认同;教育职业为解决跨行业任务做出的贡献。丹麦社会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是与在校上课、学习与管理有机结合的,3个月的初步实习中有5天要回校辅导,6个月的深入实习中也有10天要回校辅导。平均每天在教育实践基地工作6小时,包括回校辅导的学习日。在每个教育实习前,学校都要为学生参加实习做好准备,包括实习期间的学习方法与目标,要详细描述教育目标。在每个实习前,学生准备一份实习文件袋,文件袋里含有学生对实践基地的具体期望和问题,对即将到来的实习的个人想法以及实习与本科学习的关系;文件袋中还有学生为实习做的其他准备,包括学生所做的与实习相关的文献阅读笔记。在实习开始时,学生基于三个职业目标具体阐述实习的教育目标,实习基地必须根据学生实习期的教育目标提供管理。

2.本科论文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学生在第7学期的最后半段时间进行本科论文写作,本科论文写作为期10个星期,为12学分。本科论文可以由学生个人独立撰写,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每组最多不超过4名学生)。学生选定一个获学校通过的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具体问题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撰写时必须要在论文中展现科学理论方法知识,论文必须包含学习与体验或其他形式的实践知识。(三)丹麦社会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评价丹麦社会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程测试与评估形式是按照丹麦政府文件中的评估规定进行的。整体而言,评估形式必须符合教学目标并且必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接触过的形式。而且,评估形式必须确保是对受试者的个人评估,评估是个人化的,因此必须由个人通过。三个教育实习对学生的评价最晚应在实习期进行三分之二时段的时候进行,在实训基地由实习机构的导师与学生和学校导师举行会谈之后做出,学校导师有最终决定权,评价成绩为通过或未通过。本科毕业论文采取外部测试,外部测试中的外部考官由教育部委派,论文最后以个人的口头考试结束,对学生按7分制进行评估。

二、丹麦社会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对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正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丹麦教育经验表明,幼儿园教师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质量,而完善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是影响学前教育师资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高度重视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却表现出与理论教学关系不明确、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广泛借鉴国内外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优势,积极改革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调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的时间安排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在第一、三、六学期共安排三次教育实习,总计15个月;毕业论文在第七学期,共计10周。而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模块中,基本上是:安排军训(2周)、教育见习(2周)、教育实习(8周)、毕业论文(8-10周),教育实践课程学分为20学分,按总学分180学分计算,教育实践只占11.1%。与丹麦教育实践占总学分40.9%相比,相差极大。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院校培养高素质师资人才的必由之路,是教师职业养成的关键环节[3]。而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多安排在第七学期或者第八学期。这种滞后的教育实习时间安排,既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知识、获得感悟和进行实践的教学反思。因此,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院校要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合理安排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还要把教育实习与在校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规定教育实习过程中回校辅导的具体时间,以使学生通过教育实践与在校学习的互动来增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习得,增强学校与职业之间的互动反思。

(二)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的学习内容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程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学习内容,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实习都详细规定了实习中要获得的核心知识与能力领域。而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仅仅是观摩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实习也仅仅是从事一些基本的保育与教育工作。过于单一的教育见习与实习内容削弱了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因此,要想使准幼儿教师具有突出的实践能力,灵活地把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与保教实践有机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就要明确规定学生在教育见习与实习中必须获得的教育实践核心知识与能力领域,在已有规定的见习与实习内容基础上,增加教育实践的文化与社会条件的重要性;实践基地的目标群体与需求、生活质量、发展与学习;伦理观、价值观以及人性观点;职业理论中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幼儿园的组织管理制度;社会现代化过程与职业的历史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职业为解决跨行业任务做出的贡献等内容。

(三)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的教学模式

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对幼儿施以积极影响、引导幼儿发展的基础。丹麦社会教育专业的三个教育实习有着各不相同的职业目标,三阶段的教育目标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通过循序渐进的体验式教育实习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而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课程,虽然也有明确的教育见习与实习任务,但是任务往往缺乏层次性与全面性,实现任务的最佳方法也不够科学。因此,我们要借鉴丹麦社会教育实践课程中三个层次的职业目标,运用“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完成相关理论教学后,学习者在相关实验室、实训基地、实习单位等实践场所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作为体验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对实践活动的认知、情意方面的总结与归纳,注重学习者对自身所从事活动的反思、回味、深化等内省过程的教学,注重学习者今后职业生涯的心理和人格的完善[4]。这样,学生才能够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发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的主体作用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每个教育实践前,都由学生提出对实践基地的具体期望和问题,对即将到来的实习的个人想法以及实习与本科学习的关系,实习基地要根据学生的目标提供管理。而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与实习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由所在院校统一提出实习要求,学生只是被动执行,而且每个实习基地也并不一定会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指导工作。因此,我们要借鉴丹麦的做法,在教育见习与实习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制定教育见习与实习规划,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与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并不断进行反思。同时高校也要与政府教育部门沟通,强化教育基地对学生教育实践指导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供根据学生和学校实践工作目标的管理,提前完成对学生实习评价工作,留出学生反思提高的时间,促进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中职教育实习论文篇(7)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语文教育方法的选择受教育观、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制约。

(一)教师教育观的影响

高职语文教育观是对高职语文教育本质、目标与任务等根本性问题的看法。高职语文教育观认为,高职语文教育是学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态,教授有关知识,训练有关技能,进行思想品德和审美情操教育的活动。这决定了该课程既是一门通识课程,又是一门专业文化课程,也为正确的教育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可能。因此,能否选择和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正是来源于这种教育观。

(二)现代教育理论水平的制约

结合高职语文教育实际,吸收、消化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取其精华,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实践活动,可加以改造创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高职语文教育理论水平,反过来再将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三)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影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的高职语文教育观、科学的教育理论,是从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教师总结教育规律,经过调查分析、反复验证,掌握其精髓,才能真正为己所用,有所创新。

二、高职语文教育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

高职语文教育方法应遵守以下几方面原则:

(一)教育整体性原则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界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各学科教育方法均应遵循教育整体性原则,为现代高职教育目的服务。

(二)学科特殊性原则

高职语文学科目的,决定了其学科特殊性。在选择运用高职语文教育方法时,应正确认识高职语文学科语言文字训练和教化育人的双重作用,在有限的教育实践中,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

高职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因地理环境、人文风情、学生语文基础、学生心理特征和专业等多方面因素不同而适当调整,既要符合学生实际,又要紧贴就业需求。

三、高职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

高职语文教育方法是教师施教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协调统一,首先应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然后才是教师施教的具体方法。

(一)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受个人兴趣、成长环境和任课教师等因素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引导对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极大的调动作用。

1.在高职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应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语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语文是人们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对个人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其他综合大学,高职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学好语文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应该以案例教学使他们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

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通过模拟与高职专业相关的职场工作情境和讲授学生感兴趣的象牙塔外的社会现象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有“师爱”,学生才“爱师”,才能欣然接受教师的教学安排和任务。师生间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重要条件。

(二)教师施教的具体方法

施教方法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理论基础,为广大高职语文教师所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方法有很多种。

1.“涵泳历练,久当自得”的传统教学方法。热闹多彩的高职生活,往往使学生难以静心读书,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继承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受教学时间限制,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阅读,让学生在大量广泛阅读积累中实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质的提升。

中职教育实习论文篇(8)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所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的品质和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等。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从内容及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看,职业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着极大的相关性和相融性。随着高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改革的深化,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着力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是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围绕职业道德教育,构建“一体两翼”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目前高职的思想政洽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是根据和教育部的“05方案”设置的,即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称《基础》课)和《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称《概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整合、拓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适应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实践中可尝试构建以‘,05方案”为主体,以职业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两翼的教育内容体系。

(一)以“05方案”为主体,整合拓展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概论》课和《基础》课的开设,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形成科学的“三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结合学生的实际,可整合、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塑造和引导功能。如《概论》课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的同时,将理论学习和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分析学生能感悟和触摸到的内容,这样既可避免理论宣讲的枯燥性,又可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另一方面,针对高职的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基础》课教学中可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及跟学生的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如可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职业指导”和“心理教育为两翼。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指导不等同于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它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全程。职业指导课程应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施以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大一可开展“职业导向性教育”,引导学生在了解专业、了解自身、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定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大二,可进行“职业融人性教育”学生通过实习实训,更好地了解社会分析自我,将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并有效地实施、修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将之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素质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大三,町实施“职业拓展性教育”,针对毕业生群体的需求,在做好常规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注重学生作为职业人必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升,关注学生后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培养。

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结构性和地域性的“供大于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法国社会学大师莫里斯说过:“心理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心理教育的任务就在于预防问题,发现问题,提供指导,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心理基础。为此高职院校应立足高职教育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指导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以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心协为主阵地,以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线,形成中心、院系、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工作网络为支撑的日常工作体系……还可将心理教育与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训相结合,使之日常化、全员化、全程化,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就业心态。

二、服务职业技能培养,构建“多边合作”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寓教于“行”的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就业导向”“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探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的新途径。

(一)健全实践保障制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内容

在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往往会遇到诸如实践课时、经费、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强有力的实践保障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这个保障体系至少应该包括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学校应组建一支包括党委、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教师的工作队伍,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每年应根据学生数拨付一定的经费专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为其顺利实施提供经费保障;教务处要以要求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标准来组织安排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明确把实践教学课时写进教学计划,有统一的大纲,有规定的内容和学分,有完整的课表安排,有规范的考核标准和要求,为实践教学提供长期实施的制度保障。

从实践内容上讲,可尝试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就业及和谐校园的构建相结合。利用实践课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深入基层,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与人相处,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实践中了解社会需求,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的状况,科学地做好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相结合,让学生零距离地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知识竞赛、读书节等活动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构建;参观改革开放的典范,如华西村等,让学生切身感触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党的领导的正确性……

(二)构建多边合作平台,多渠道探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途径

首先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渗透。在构建和谐校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越发多姿多彩。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可与学校的党团组织相结合,与各院系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相结合,在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环节:利用“五四”“七一”“一二九”等活动纪念日,组织或参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节、征文比赛、演讲辩论赛、党团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了解历史了解国情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锻炼思考、表达能力;参与志愿者组织或公益活动,如参与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捐款、义务献血、组织到敬老院、孤儿院帮助老人照顾儿童、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等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等。

其次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实习实训相渗透。“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使得部分学生产生“短视”行为,重专业技能,轻思想政治素质。针对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可借助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深入实习工厂,与实习指导教师及工厂的实习指导师傅们相互配合,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切实去体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人之本,是立足之基,自觉地去体会政治理论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从而提高其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围绕职业素质提升,构建“全员全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考评体系

有学者指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的全面性与考试的有限性永远是一对矛盾,无论怎样的考试都无法反映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考核尤为如此。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任。短短三年的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提高了?科学的“三观”是否“人心人脑”?这一切很难用一个具体的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内容、彤式、标准等都应有别于其他的课程。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必须构建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评体系。

(一)重知重行,创新考核内容,丰富考核形式高职的生源构成、人才培养途径、

中职教育实习论文篇(9)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所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的品质和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等。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从内容及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看,职业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着极大的相关性和相融性。随着高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改革的深化,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着力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是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围绕职业道德教育,构建“一体两翼”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目前高职的思想政洽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是根据和教育部的“05方案”设置的,即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称《基础》课)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称《概论》课)。WWw.133229.COm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整合、拓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适应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实践中可尝试构建以‘,05方案”为主体,以职业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两翼的教育内容体系。

(一)以“05方案”为主体,整合拓展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概论》课和《基础》课的开设,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形成科学的“三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结合学生的实际,可整合、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塑造和引导功能。如《概论》课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的同时,将理论学习和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分析学生能感悟和触摸到的内容,这样既可避免理论宣讲的枯燥性,又可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另一方面,针对高职的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基础》课教学中可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及跟学生的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如可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职业指导”和“心理教育为两翼。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指导不等同于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它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全程。职业指导课程应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施以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大一可开展“职业导向性教育”,引导学生在了解专业、了解自身、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定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大二,可进行“职业融人性教育”学生通过实习实训,更好地了解社会分析自我,将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并有效地实施、修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将之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素质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大三,町实施“职业拓展性教育”,针对毕业生群体的需求,在做好常规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注重学生作为职业人必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升,关注学生后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培养。

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结构性和地域性的“供大于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法国社会学大师莫里斯说过:“心理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心理教育的任务就在于预防问题,发现问题,提供指导,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心理基础。为此高职院校应立足高职教育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指导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以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心协为主阵地,以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线,形成中心、院系、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工作网络为支撑的日常工作体系……还可将心理教育与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训相结合,使之日常化、全员化、全程化,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就业心态。

二、服务职业技能培养,构建“多边合作”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寓教于“行”的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就业导向”“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探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的新途径。

(一)健全实践保障制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内容

在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往往会遇到诸如实践课时、经费、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强有力的实践保障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这个保障体系至少应该包括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学校应组建一支包括党委、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教师的工作队伍,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每年应根据学生数拨付一定的经费专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为其顺利实施提供经费保障;教务处要以要求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标准来组织安排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明确把实践教学课时写进教学计划,有统一的大纲,有规定的内容和学分,有完整的课表安排,有规范的考核标准和要求,为实践教学提供长期实施的制度保障。

从实践内容上讲,可尝试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就业及和谐校园的构建相结合。利用实践课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深入基层,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与人相处,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实践中了解社会需求,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的状况,科学地做好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相结合,让学生零距离地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知识竞赛、读书节等活动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构建;参观改革开放的典范,如华西村等,让学生切身感触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党的领导的正确性……

(二)构建多边合作平台,多渠道探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途径

首先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渗透。在构建和谐校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越发多姿多彩。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可与学校的党团组织相结合,与各院系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相结合,在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环节:利用“五四”“七一”“一二九”等活动纪念日,组织或参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节、征文比赛、演讲辩论赛、党团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了解历史了解国情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锻炼思考、表达能力;参与志愿者组织或公益活动,如参与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捐款、义务献血、组织到敬老院、孤儿院帮助老人照顾儿童、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等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等。

其次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实习实训相渗透。“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使得部分学生产生“短视”行为,重专业技能,轻思想政治素质。针对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可借助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深入实习工厂,与实习指导教师及工厂的实习指导师傅们相互配合,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切实去体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人之本,是立足之基,自觉地去体会政治理论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从而提高其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围绕职业素质提升,构建“全员全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考评体系

有学者指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的全面性与考试的有限性永远是一对矛盾,无论怎样的考试都无法反映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考核尤为如此。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任。短短三年的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提高了?科学的“三观”是否“人心人脑”?这一切很难用一个具体的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内容、彤式、标准等都应有别于其他的课程。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必须构建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评体系。

(一)重知重行,创新考核内容,丰富考核形式高职的生源构成、人才培养途径、

中职教育实习论文篇(10)

[论文摘要]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兴起了一场职业教育运动,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三老”之一的江问渔也同样做出了他的贡献。江问渔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他对职业教育含义的理解、对职业补习教育的认识及其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述。

一、对职业教育的理解

江问渔所理解的职业教育不仅指学校开展的一种职业技术培训,而是由“以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

职业指导三件来构成的,可以说这三件是职业教育的三大骨干,如鼎有三足,缺一不可。以往一般人,多以为职业学校就是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以外,即无职业教育可言。对于职业教育是绝对看不起,对于职业指导更是漠不关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误解,一种偏见吧”。②除了这三大骨干之外,他还提出了职业教育的两大台柱。他说:“再说办职业教育的目的吧!有一技以谋生,可用解决个人生计问题,这一句话固然是不错的,但本社所主张的职业教育,决不是这样狭义的谋生主义”,“要青年训练好生产知能,同时也要青年训练好公民品格,服务道德,民族精神”,“可以说中华职业教育社对于全部职业教育,皆是以生产技能的训练和品行道德的修养为两大台柱,认为这两大台柱,恰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无论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职业指导,任何种类;无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任何方式;无论都市、乡村,任何方面;无论青年男女老幼,任何对象,皆是一致如此。”③ 概括起来,江问渔所理解的职业教育就是三大骨干和两大台柱,这共同构成了他的职业教育观。他提出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指导为职业教育的三大骨干,主要缘于当时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就是职业学校教育,存在把职业教育狭隘化的现象。同时,当时职业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在就业方面出现了“学职业不能就业”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把学校教育与职业补习教育及职业指导三者结合起来。同时,提倡职业补习教育也是当时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是突进教育普及化和识字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他强调“两大台柱”基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从教育来说,教育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才,还要关注学生的“成人”,把学生培养成有精神文化的、有鲜明的个性的人;另一方面,20世纪30年代东北沦陷,整个国家陷入了民族危亡的阶段,扩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就非常必要。

二、对职业补习教育的极大关注

江问渔对职业补习教育非常关注,认为职业补习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他看来,职业补习教育具有十种重要性:

其一,“有了职业补习教育,便可来为一般受过小学教育(或初级或高级)预备入职业界或已入职业界的青年,供给他适宜的训练。”④

其二,主张把职业补习教育和识字教育结合起来。“在文字中加入之职业的材料,在文字处要有职业的练习。如此则大多数失业青年和成人如何教育的问题,皆可拿职业补习教育的方法来解决他了。”⑤"

其三,职业补习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昂贵,农民子弟无钱上学以及学后无业可就的问题。“子弟小学毕业,不必一定升学,尽可送入职业界。虽然农场、商店、工厂,学不到什么新知识,但是有了职业补习学校以应其需要,白天做事,早晨或晚上入学,所学的一部分是职业课程,一部分是文化课程,学一点,得一点,和升学所得的是一样,或者还要切实些,而父兄忙学费之苦,青年忧虑学费不给之苦,完全没有了。”⑥

其四,职业补习教育可以解决青少年继续深造的问题,通过职业补习学校分别入高一级的补校读书。这样“个人升学的目的达了,职业知能也特别增进了,同时职业的地位,也逐渐提高了,所有社会青年懑闷不平之气,也完全消灭了。” ⑦

其五,对于中学毕业和大学毕业的学生,如若没有工作,那么可以提供相应的职业补习教育,便可解决学生出路的问题。

其六,就教育政策来说,国家办教育,希望改良社会,而职业补习教育可以“使整个职业届的青年和成人,人人皆得着适当的训练,使他们增加生产知能啊!”⑧

其七,“就教育效用上说,固应认定职业补习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就是就改进全国产业,增加全国富力来说,也不能不特别谋职业补习教育的推广。”⑨

其八,职业补习教育可以弥补职业教育不足之处,促进教育的普及。

其九,职业补习教育可以给一般职工中有天才出众的人接受更进一步的选练的机会,使他们“蔚成大器”。

其十,就教育经费来说,职业补习学校可以借用已有的校舍、仪器标本,不必另有设备,而教育目的已达,这样便可以节约教育经费。江问渔关于职业补习教育重要性的论述实际上更多的是强调职业教育的作用,确立补习教育具有正确合理性,可以解决很多学校教育和职业学校教育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他的论述也把职业补习教育的功能扩大化了,是不是职业补习教育真的能解决那么多的问题,这值得商榷。但是他的这些观点在我们提倡职业教育的今天,给我们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职业教育中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述

江问渔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述,也与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有很大关系。首先,开展职业教育要有师资准备,而师资从哪里来,这就需要师范教育。其次,在江问渔看来,任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说是一种职业教育,“无论何种教育都是职业的预备”⑩,那么师范教育自然也就纳入了职业教育的范畴。江问渔在《关于师范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认为师范教育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一)师范生实习问题

“师范生在终了一学期,一定要带小学实习,实习时间大约一千分到二千分钟,为期不过数星期。所实习的有国文、算术、史地、自然等科。同时并实习教务、训育、事务等。实习时有本校各教师批判指导。如国文教师指导教国文;算术教师指导教算术;而附小或实小的主任、校长、教员指导实习教务、训育及事务。”但是他在调查的基础上认为此种实习不但牺牲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也使学校蒙受了经济损失。针对解决的方案,江问渔认为,“就是把高中师范分作两段,前二年为修养时期,后一年为实习时期。在实习时期内,让他们实地去办小学教育。假定一班四十人,便可分二十组,每组二人,在学校周围附近,择定古庙或商店民屋为施教地点,由此两人亲到各地调查学龄儿童多少,拟定办学计划。学校如何设备,如何编制,如何教育,请学校当局加以指导。”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实地去做,可以得着真经验,养成真能力。因为这样做去,不是纸上谈兵,乃是躬行实践,可说是真正的实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帮助普及教育”。 但是他也提醒大家这样办实习必须注意两个问题,那就是必须联络当地的县教育局,另定课程。

(二)师范生毕业后的指导和待遇问题 2.待遇问题。“师范生初入社会,对于小学教育都是兴高采烈。隔了几年以后,往往冷淡起来,竟至改换职业。这是因为小学教员的月薪,不过三十元左右,不能和其他职业相比。起初对于教育事业兴趣尚有自己研究学问的志向;后来这兴趣和志向则渐渐地消失了,就不免有责任很重、酬报很轻的感想,因此就灰心起来。在这种情形之下,我想出了几个办法:(1)精神方面。师范生毕业以后,学校方面宜随时随地和他们联络,用赞助的方式,鼓励他们的精神,使他们勇于进取,毫不灰心,这就是我上面所提出的指导教师的办法。(2)物质方面。我们有一个建议,最好由省每年提出十万元,做奖励小学教师的款子,优良的教员,到学期终了的时候,酌量奖给。当局应当提出一笔款子,做他们(小学教师)子女入中学大学的费用。如此不是对于他们很大的安慰吗?在养老金和年功加俸外,同时还应奖励储蓄。其奖励办法,可用私九公一,即每人能月储九元,公家则添储一元。每年能储九十元,公家则添助十元。如此便可安心乐业了。”江问渔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述还是比较全面的,他关于师范生实习的见解可谓立意颇新,为师范生实习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其关于师范毕业生的指导问题和待遇问题,对我们今天的师范毕业生以及非师范毕业生的就业都有莫大的启示。他主张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他的针对提高教师待遇的几项主张在今天都可以看到其痕迹,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双向鼓励都给师范生就业提供了一定的动力和帮助。

四、江问渔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江问渔的教育思想虽然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但他的观点和主张对我国今天的职业教育仍具有借鉴价值。

(一)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职业技术,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

江问渔关于职业教育的两大台柱问题,即“成才”和“成人”的观点,给今天的职业教育敲响了警钟。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追求一种绩效主义,在教育层面上一味追求职业技术的培养,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关注不够,致使职业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才无德”或者道德水准低下。因此,职业教育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必须在关注学生技术培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教育者不仅要传授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公德教育以及起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知识,还应当在教育实践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道德教育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在“成人”中“成才”。

(二)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对职业教育的补充作用

江问渔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解具有全面性和创新性。职业教育不仅是学校层面的职业技术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包括在职的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而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是一种单纯的学校教育,对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关注不够。特别是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和就业日趋紧张化的今天,单独一种职业技术知识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这就要求人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多种职业所需的技术,为谋得新的职业做准备。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的辅助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两者机构的设置是我国职业教育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各个地区应当设立职业补习所性质的教育机构以及职业指导服务中心,为缺乏职业技术知识的人们提供一种再就业所需的生存本领,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特点,指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师范职业的实习、指导和待遇对我国当前师范教育的借鉴意义

江问渔的职业教育观包含的范围很大。在他看来,师范也是一种职业,这类似于黄炎培的“大职业主义”。师范生就业前必须要有一个实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准教师们初步感受教师这个职业的工作状态,掌握做好教师所必须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从事教育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在实习和就业的过程中又需要学校的指导,给学生一个指引,为他们就业起到一个方向标的作用。此外,教师待遇问题也是师范教育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从整体上来看,教师职业的待遇与其他职业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如何防止教师的职业倦怠,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关心和解决的问题。江问渔认为从物质和精神两个纬度来鼓励教师比较合理,可以为教师全心投入教育事业提供一种内在的动力源泉。

总之,江问渔的职业教育思想和主张比较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他关于职业教育含义、职业补习教育的论述都是在当时整个乡村教育运动背景下提出的,有其合理性。他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述切合当时的实际状况,也为当时的师范教育提供了理论的建设性贡献,即便在当今也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三老”之一的江问渔对当时的职业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缺少的一页。

上一篇: 项目管理风险论文 下一篇: 模块式教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