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5:34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1)

一、企业营运资金的地位及管理意义

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也叫营运资本,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总营运资本,是指一个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具体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占用的资金。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是一般意义上的营运资金,也是从会计的角度对营运资金的表达,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净额,是可用来偿还支付义务的流动资产与支付义务的流动负债的差额,即营运资金=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非流动资产)-(总资产-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非流动资产=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如果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则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是由流动负债融资;如果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则与此相对应的“净流动资产”要以长期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一定份额为其资金来源。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金应该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总和”不是数额的加总,而是关系的反映,强调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加强对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

营运资金具有周转时间短、非现金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容易变现、数量具有波动性、来源具有多样性等特点。营运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转的资金保证。据调查,公司财务经理有60%的时间都用于营运资金管理。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也就是加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即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企业应该投资多少在流动资产上,即资金运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第二,企业应该怎样来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即资金筹措的管理。包括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业信用的管理。可见,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理。

二、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及成果

文献检索表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停留在单个营运资金项目的管理上,如货币资金的管理、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等,缺乏对企业营运资金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

2009年8月8日,由中国会计学会和中国海洋大学共同发起创建“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作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设立的第一个合作研究基地,接受中国会计学会领导,吸收企业类、学术类领军班学员参与研究。除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外,目前已有27名实务界专家或理论界学者成为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的首批特邀研究员,并有12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研究中心的顾问。该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中心”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成果

该“中心”成立以来,持续开展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调查,定期“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行榜”,研究开发“中国营运资金管理数据平台”和“中国营运资金管理案例库”,并积极开展营运资金管理的专题咨询和培训。以全国会计首批领军人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会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竹泉教授为带头人的课题组,研究、探索、跟踪、调查我国上市公司自1997年以来的营运资金管理状况,自2005年以来先后在我国会计学最高权威期刊《会计研究》等发表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见表1),对我国上市公司及企业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王竹泉、马广林(2005)认为,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具有跨度大、层次多、环节多和不确定性高等特点。从产业链角度看,企业客观上存在一条从客户到供应商的价值链,即营销上所称的“渠道”。目前大部分企业仍采用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和“推式”营销模式。该模式不是以市场、客户需求为中心,而是以产品为分销渠道中心,向下游企业逐级推销,制造企业成为分销渠道动力的原点,分销渠道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容易造成资金沉淀。下游企业的资金沉淀成为上游企业资金回笼困难的主要原因。跨区分销企业多环节、多层次的组织机构特点,也容易产生大量的在途资金。此外,“推式”模式下企业过分看重短期利益,忽视分销渠道管理,容易造成客户流失,从而失去市场占有率。因此,有必要对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进行重新定位,将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分销控制上来。提出建立并实施以客户的需求拉动整个分销渠道价值链的有序、高效运转的“拉式”分销渠道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大渠道”、甄别与选择客户、建立内部分销渠道一体化模式实现对分销渠道的重组与整合,并通过对青岛海尔和青岛澳柯玛两家以家电产品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进行案例分析比较,验证了“拉式”分销渠道管理模式较“推式”营销模式在营运资金管理上的优势。该论文强调了“营运资金管理以分销渠道控制为重心”的营运资金管理理念和思路,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2007)论文主要从国外与国内两个视角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提出展望与建议。首先,文章分析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动态,指出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内容从单独流动资产管理扩展到整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从流动资产周转率转变为营运资金周转期,管理方法从单纯的数学方法转向以供应链优化和管理为中心。这些转变拓展了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然后,针对国内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现状,客观评价了目前我国大多数研究仅是对某个营运资金项目的孤立研究,如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的关系分析,从存货营运效率评价指标细化等单独项目来研究。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营运资金管理缺乏系统研究,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也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论文从四个角度提出了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意见:第一,以营运资金的界定和重新分类为切入点,探索营运资金管理基本理论的创新。提出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照其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分为营销渠道、生产渠道以及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从而能够涵盖各个运营项目以及清晰反映出营运资金在渠道上的分布状况。第二,建立新型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能够有机衔接营运资金总体管理绩效与经营活动营运资金以及各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第三,深入开展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策略中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理论,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分类设计其相适应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第四,加快进行我国上市公司营运管理数据平台建设。该数据平台应包括营运资金总额、理财活动营运资金、经营活动营运资金、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及其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及其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及其周转期等核心指标和其他补充指标。

王竹泉、刘文静、高芳(2007)对1997―2006年10年间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变化趋势和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状况进行了调查,在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调查研究中,用样本采集和分析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反映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实际状况,未对任何样本数据进行修正,采用EXCEL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各个行业在经历过1997―1999年的经济波动后,近十年的营运资金周转期从总体上来看均处于下降的趋势,说明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在不断提升。同时,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水平在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行业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提出改善供应链管理和渠道关系管理是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一个重要途径。

王竹泉、刘文静、王兴河、张欣怡、李丽霏(2009)以深市和沪市2007和2008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注意数据完备并剔除了金融类公司,以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4日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依据分行业进行研究,选取了按渠道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营运资金周转期及按要素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作为评价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以EXCEL为分析软件,数据来源于2007年、2008年样本企业年度财务报表中的所有流动性项目的年初、年末金额、营业收入项目及报表附注中的存货项目,采用比率指标,分行业对2007―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状况进行研究,并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要素)”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渠道)”指标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排行。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2/3行业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在2008年度显著降低;2/3行业在至少两个渠道上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同时降低;但也有三个行业(农林牧渔行业、金属非金属行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不降反升,且采购、生产、营销三个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同时提升。通过对通威股份、七匹狼、青岛软控等典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分析研究,提出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供应链融资、出口信用保险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改善营运资金管理的业务创新模式。该研究对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及供应链融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中国海洋大学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课题组(2010)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行业分析、企业分析、地区比较分析和外向型行业专题分析等方面,对2009年度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进行调查分析,选取了按渠道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营运资金周转期及按要素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作为评价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指标,以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4日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依据选择1 619家企业为样本,以深市和沪市2009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EXCEL软件,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行业分析、企业分析、地区比较分析和外向型行业专题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负面影响仍然十分显著,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持续降低或总体持续降低的行业数量显著多于持续提高或总体持续提高的行业数量;生产渠道控制是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波动较大、管理风险较高;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延长付款期的方式来解决营运资金短缺问题,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逆势回升的原因不在于存货管理水平的大面积改善,应付账款延期支付是其主要原因。此外还发现,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在地区之间不平衡、纺织服装和电子两个外向型程度较高的行业外销比例较大的样本组与外销比例较小的样本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差异明显。

该研究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及数据来源等同王竹泉、刘文静、王兴河、张欣怡、李丽霏(2009),但调查的对象是2009年深沪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除了分析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外,加强了地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分析和外向型企业的分析。为了分析不同地区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绩效,以我国行政区划为依据,选择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行同一行业不同地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比较,将东部地区进一步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经济区域。外向型企业选择了出口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较高的纺织服装业和电子业两个行业。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包括,金融危机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绩效管理的负面影响仍然很明显,应付账款延期付款较为普遍,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波动较大,有效控制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是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存在较大的地区不平衡,外向型程度较高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较好。

王竹泉(2011)指出,近年来,美国企业积极探索通过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的整合和供应链优化来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新思路,戴尔、苹果等企业更是实现企业营运资金周转期为负,堪称基于供应链管理营运资金的典范。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向供应链和渠道关系优化这一新理念在我国也日益受到关注。海尔自20世纪末以来针对其营运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业务流程再造、分销渠道整合、优化供应链等举措破解了一系列难题,实现了零营运资金、负营运资金的良好绩效。论文提出,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要做到以下转变:(1)确立以供应链整体绩效提升为根本的目标导向;(2)树立以渠道管理为重心的管理理念;(3)实施与客户需求无缝对接的延迟策略;(4)推行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5)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增值效应。

刘宁(2011)指出,企业只有合理地充分利用营运资金,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针对营运资金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究,首先提出了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营运资金的短缺、营运资金的管理比较薄弱、营运资金运营效率低等,认为营运资金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营运资金管理有必要趋向于创新一体化发展。企业要努力实现工程工期成本最优化,建立成本控制运行机制,同时还要解决好现金管理混乱,应收账款失控,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等问题。提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风险管理,不断创新与完善资金管理,以使企业运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以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成果

“中心”研究人员除上述发表在期刊上的研究成果外,王竹泉教授等研究生导师积极指导研究生们从事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自2007年至2010年,“中心”研究生15人的学位论文进行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从研究方法看,既包括规范研究也包括实证研究;从研究的企业类型看,既包括上市公司也包括非上市公司;从研究企业的行业看,既包括制造业、家电业,也包括房地产企业;从研究的视角看,既包括营运资金要素管理,也包括营运资金营销渠道管理;从研究的层面看,既包括基于全球化的战略性研究,也包括基于业务流程的战术性研究等。上述研究生学位论文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成果,代表了学位论文层面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主要观点,对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加速资金周转,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三)营运资金管理其他研究成果

除上已述及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成果外,还有不少学者、专家对企业营运资金做了有益的探索(见表3)。

王兴俊、王奇、张新英 (2010)探讨了营运资金管理政策问题,认为将企业的筹资划分为恒久性资金需要和波动性资金需要两部分。据此,可以把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划分为中庸型政策、稳健型政策和激进型政策。这三种政策体现了企业财务经理对营运资金管理中盈利性与风险性的不同态度,如何选择最佳营运资金管理政策需要结合企业的风险程度、实际运营以及面对的环境。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制定的实质就是企业风险性与盈利性权衡的过程,最佳的营运资金政策应该是在考虑风险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

干胜道、杨鹏 (2010)指出了企业对于营运资金管理认识上存在的5个误区:(1)营运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应越多越好。(2)任何企业都适用零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所谓零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是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着重点出发,在满足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这一管理方法的显著特点是高盈利与高风险并存,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用,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雄厚的资产、稳定的盈利能力、良好的信用度、较好的存货管理能力、高度的业务流程信息化等条件。(3)营运资金周转率越大越好。这种认识忽视了企业是否盈利,如果不盈利,则追求营运资金周转率无异于加速灭亡。单纯的从周转率来评价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也是不恰当的。(4)绩效评价只要达到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流动资产项目指标就可以。但是这些指标只是孤立地考察营运资金中流动资产部分的管理情况,忽视了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没有考虑流动负债的项目,没有将营运资金和业务流程以及渠道管理结合起来。(5)营运资金管理只考虑企业个体价值就可以。任何企业都是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营运资金在产业链上的流动客观上形成了一条连接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上的每个企业对于其他企业都有很强的依赖性,营运资金管理应该将整个价值链作为最终目标而不是企业个体利益最大化。论文指出,产生这些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有关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中新情况的脱节。营运资金管理必须与时展、企业发展相适应。

徐丽萍、陈洁 (2010)认为,金融危机导致银行一段时间内采取“惜贷”的策略,使企业面临营运资金紧张的问题。企业所处行业状况、地理位置、国别的不同,适合企业采用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也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都是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资金管理的利益最大化。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营运资金持有量策略。根据预测的可靠性,企业可选择的营运资金持有量政策有以下三种:适中的营运资金政策;紧缩的营运资金政策;宽松的营运资金政策。其二,营运资金筹集策略。企业在安排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资产的来源时,有三种可选择的筹资政策:配合型筹资政策;激进型筹资政策;稳健型筹资政策。其中,配合型筹资政策是理想的融资模式,对企业有较高资金使用要求,在实际生活中较难实现;激进型筹资政策收益最高,但同时风险最大;稳健型筹资政策风险低,收益也低,但最保险。建议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应考虑三个方面:(1)将应对突况的措施写入公司章程。(2)储备人才。(3)定期储备资金。

程博 (2009)指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营运资金不足。营运资金不足甚至资金链条断裂,将直接影响企业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2)营运资金低效运营。流动资金周转缓慢,不良资产比重较大;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项目居高不下;企业受“销售至上、冲指标”观念的影响,企业应收账款数额庞大,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内部责任划分不清。(3)信贷资金比重较大。公司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后,充当“流动”角色的资金捉襟见肘。除了上市融资以外,银行贷款获取流动资金,然后借新还旧,维持生产经营。(4)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5)营运资金管理弱化。企业在营销、生产、采购渠道等方面的营运资金管理弱化。(6)缺乏管理绩效评价。缺乏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指标评价系统,更没有对指标进行有效分解,责任无法落实。

上述研究分别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政策、营运资金管理影响因素、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5个误区及原因、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6个方面的问题等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研究参考价值。

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展望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依托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学位论文开展研究,加强行业与地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期待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学术繁荣和绩效提高。

(一)依托企业内部控制开展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从古代会计看,内部控制是会计的主要特征。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于2011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都强调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被视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企业需要防范资金风险、维护资金安全、提高资金效益。其中《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明确指出,资金只有在不断流动的过程中才能带来价值增值。企业应当加强资金营运全过程的管理,统筹协调内部各机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切实做好资金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综合平衡,全面提升资金营运效率。另外,内部控制配套应用指引还通过第7号采购业务、第8号资产管理、第9号销售业务等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直接规范;并通过第12号担保业务、第16号合同管理、第15号全面预算等应用指引间接强调内部控制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可以依托内部控制规范,进一步研究探索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避免出现资金闲置和沉淀等低效现象,提高营运资金的营运绩效。

(二)依托学位论文开展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学位论文中所研究的问题以及其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具有填补性、开拓性和创造性。它是建立在前人或他人对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一种补充、强化或提升。因此,学位论文能够推动学术的进步,延伸研究领域的知识系统,传承研究领域的精髓。所以学位论文是促进研究领域理论与实务创新和进步的重要形式,是其他研究者获得最新的思想、知识、技能和信息的渠道之一,是其得到同行认可的重要纽带。很多圈内的同行想了解到特别是一流专家最近最有价值的研究动向,了解最新的发展趋势,但是这些一流的研究专家的精力是有限的,更多地通过有意识地指导课题组成员或学生进行研究。所以学位论文是导师有意识指导下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一定时期研究的主流。如中国海洋大学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一直引领前沿,学生在导师思想指导下,通过学位论文的撰写和思考过程,将对营运资金管理有一个更深入地理解,同时撰写论文,也是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贡献,是研究领域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总之营运资金的理论与实务研究正是在无数学位论文等论文的点滴积累下进步、升华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开展可以依托学位论文这一好平台,传播新动态,促进新发展。

(三)加强行业与地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行业是指其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其营运资金的构成项目存在差别,如煤炭、石油等采掘业,外购材料较少,外购材料不构成产品的实体,流动资产中存货占用的资金相对较少。因此,企业应根据所在行业的特点,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地区指设立行政专员公署指导工作的区域。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中西部地区、省、市等区域。前已述及的研究成果中已经包含了上市公司按区域和行业的研究,还可以再进行更深入、细化研究,以便使研究成果对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J].会计研究,2005(6).

[2] 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

[3] 王竹泉,刘文静,高芳.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 1997-2006[J]. 会计研究,2007(12).

[4] 王竹泉,刘文静,王兴河,张欣怡,李丽霏.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7-2008[J].会计研究,2009(9).

[5] 中国海洋大学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9[J]. 会计研究,2010(9).

[6] 王竹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该向何处去[J].财务与会计, 2011(2).

[7] 刘宁.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的探究[J].经营管理, 2011(5).

[8] 王兴俊,王奇,张新英.浅谈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制定[J].商业经济,2010(4).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2)

一、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研究的意义

莱瑞·吉特曼和查尔斯·马克斯维尔曾经对美国1 000家大型企业财务经理的工作时间分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营运资金管理上所花的时间几乎占三分之一,由此可见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显然,选择恰当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保持适度的营运资金,可以有效防止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营运资金管理策略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对此,本文在“中国知网”上就近十年的相关研究以营运资金(或资本)管理策略(或政策)为关键词分别按“题名”和“主题”进行了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检索可知,以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为题名的研究最早始于2001年,以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为主题的研究最早始于1999年。在近十年的研究中,主题中包含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研究从2005年开始呈连续研究趋势,从2007年开始研究数量逐年增加较为明显。总体来看,我国对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研究起步较晚,总的研究数量较少。

因此,本文拟从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基本内涵及选择、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与绩效的关系及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实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以期更好地梳理和把握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促进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

二、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基本内涵及选择的研究

(一)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基本内涵研究取得的成果

钟璐(2001)主要从营运资金持有量策略和筹集策略两方面对营运资金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企业面临不同环境条件时应采取的相应策略及不同营运资金持有量策略下应采取的不同营运资金筹集策略。其研究符合广义营运资金的观点,并为企业选择不同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提供思路,但该文并未详细深入分析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具体类型。

李亚鲁(2006)则在剖析投资和融资的基础上,从行业特征角度分析了产品类型、生产周期、销售水平、存货策略、信用策略、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效率等对企业流动资产持有水平的影响,进而指出营运资金管理应权衡风险与收益。他将营运资金持有策略划分为宽松、紧缩和适中三大策略,将营运资金筹集策略划分为配合、激进和稳健型三大策略,从而为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选择提供了较为具体的标准,但其研究仍是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范畴,各项策略中的风险与收益水平难以量化,也没有涉及管理人员如何权衡风险与收益的问题。

鞠成雯(2000)从风险与收益两个方面对营运资金管理策略进行了评析,提出了自动清偿策略、保守策略、激进策略和平衡策略四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并描述和分析了各种策略收益与风险共存的特征。然而,该文主要从筹集角度分析了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利弊,忽视了营运资金持有量策略以及二者结合的利弊分析。

谢丽达(2012)基于营运资金筹集政策的基本概念,从理论角度将营运资金分为适中型、激进型和稳健型三种筹资策略。但并未就其具体应用提出详细政策建议,也没有划分政策建议的实施主体。

可见,通过规范研究,基本厘清了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基本内涵,界定了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基本类型,并对其选择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初步逻辑分析。虽然此类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理论较为成熟,但尚缺乏大量实践数据的支持。

(二)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研究取得的成果

刘运国等(2001)通过对沪市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庸型策略是目前大部分中国上市公司采用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呈同向变动,不同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影响企业的收益能力。他们认为,中庸型策略的选择倾向是由于我国企业缺乏冒险和创新精神,在流动资金存量管理上趋于保守,缺乏营运资金管理的艺术、策略和勇气等。但该文并未对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作细分研究。

周纹羽(2009)选取了79家制造业公司,从营销渠道、生产渠道和采购渠道三个营运资金来源角度对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在营销渠道选择时倾向于中庸型策略;而不同企业在生产和采购渠道的选择却出现了差异,即选择中庸型或激进型。但该文未涉及其他行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特点。

黄燕(2012)从营运资金持有量角度,分析了零售业、房地产业、电子信息行业的特点,得出不同行业营运资金要求也不一样的结论,并对不同行业应采取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提出了相应建议。其分析虽然使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研究细化到了不同行业,但每个行业只针对一个企业进行个案研究,从而使得出的结论普适性较差。

可见,通过实证研究或案例研究,从上市公司整体、不同营运资金来源以及不同行业角度对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类型及其选择所进行的实证分析,初步检验了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与营运资金来源、行业类型等的关系,但在研究假设、指标设定、模型构建、样本选择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与绩效关系的研究

王新平等(2010)对沪市30家商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商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激进度与盈利能力成反比关系,与传统的“风险报酬均衡原理”相悖。其选取的样本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且忽视了利率变动对营运资金的影响,从而使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吴娜(2012)采用2007-2010年沪深1 210家公司4年的数据,检验了营运资本投资策略和融资策略的激进度与衡量营运资本策略绩效的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发现营运资本策略的激进度与业绩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与王新平等的研究结论一致。同时,发现检验营运资本策略绩效的最有效指标是总资产收益率和投入资本回报率。但其研究并未涉及行业因素的影响。

刁伍钧等(2011)通过对2002-2008年沪深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实证分析发现,白酒行业上市公司的利息率以及资产组合策略和筹资组合的激进度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资产组合和资产规模的大小与营运资金周转期之间不存在负相关关系,白酒行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是采用保守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

此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实证研究绝大部分都是以成熟期企业的数据为样本,忽视了企业生命周期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石意如(2012)针对首批创业板28家上市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汪平(2007)关于我国成长期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成长期企业与成熟期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研究只选择了28家公司三年的数据,其代表性尚值得商榷。

由上分析可见,从不同行业及不同生命周期角度对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与其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主要揭示了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激进程度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但此类研究成果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且在样本数据选择方面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影响实证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和普适性。

四、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实施的研究

(一)基于零营运资金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实施思路

常叶青(2006)对海尔的零营运资本管理策略研究后认为,它属于广义的零营运资金管理。总结了其实施零营运资本管理的具体策略,即资金管理与物流管理必须结合,资金管理与商流管理、订单信息化管理必须相结合,现款现货制度的推行要慎重。但此文没有对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实质进行深入分析。

周静(2007)则从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零营运资金管理是尽量使营运资金趋于最小而不是要求营运资金真的为零,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实质。提出了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思路,即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存货控制系统、健全合理的应收账款系统、制定稳定的信用政策,充分利用应付账款延长资金占用时间等,但并未深入研究各项措施的具体适用条件。

陈桂兰(2009)提出零营运资金管理是在保证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上,使营运资金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趋于最小。同时分析了实施零营运资金管理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二)基于供应链思想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实施思路

苗亚娟(2011)基于供应链思想将营运资金划分为采购活动营运资金、生产活动营运资金和营销活动营运资金,进而从企业管理和会计核算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了采购活动、生产活动和营销活动中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但会计核算角度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分析,并未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

秦书亚等(2011)以戴尔和联想为例,分别从营销渠道管理模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和供应链网络合作联盟战略角度分析了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通过戴尔和联想的对比分析,突出了客户导向型营销渠道、提高供应商参与度、供应链联盟策略的优势。

(三)基于营运资金风险思想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实施思路

徐晓玲(2011)在营运资金管理风险内涵及三种风险类型(流动性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存货风险)的基础上,阐述了营运资金风险成因并提出了应对营运资金风险管理的策略,针对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三方面的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提出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与营运资金管理风险有较强的配比性,但对营运资金管理风险类型归纳不够全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张英(2007)将营运资金管理风险类型归为四类(存货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现金风险、流动性风险),比徐晓玲的分类增加了现金风险,并在营运资金风险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营运资金风险管理策略。显然,她对营运资金风险类型的划分更加具体,但提出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与营运资金风险类型的配比性较差。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实施的研究主要从零营运资金、供应链、营运资金风险三方面展开。在零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应加强零营运资金本质的研究;从供应链的某个关键节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供应链网络联盟三个方面分析使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研究更加系统、全面,但此类研究目前并不多,其本质、基本原理及特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营运资金风险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但目前对于营运资金风险类型的划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五、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研究展望

(一)加强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实证研究的规范性

上述分析表明,实证研究是探讨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与其绩效关系等的主要方法,它将在构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实务提供指导。从实证的角度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弥补了规范研究方法归纳和演绎的不足,充分的实证检验使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也便于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加以运用。然而,目前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实证研究,无论在样本的选择、假设的提出,还是实证分析方法的设计等方面都不尽规范,从而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实证研究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二)拓宽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实证研究的范围和视野

现有研究表明,基于某个企业、行业或整体上市公司等角度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行业特点、企业规模、地区差异及企业生命周期等显然对营运资金管理都会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影响其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因而不管是针对某个企业、某个行业进行研究,还是对整体上市公司进行研究,都应该充分分析影响企业、行业或整体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因素,同时注重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运用,拓宽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实证研究的行业范围和实证分析的视野。

(三)创新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研究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目前的研究局限:一是主要集中在上述三大传统领域,而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能力、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等研究尚不多见;二是对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类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性质的划分上,而对其营运资金各项目之间的合理比例缺乏量化研究;三是主要集中在零营运资金理论、供应链理论、风险理论等与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结合上,而从营运资金管理“创造和提供顾客价值”的实质出发的研究较少。因此,引入价值链理论,创新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研究思路乃是必然。

(四)企业应注重营运资金的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盈利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的周转速度。营运资金周转速度的衡量一般可与本企业历史水平、其他企业或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来进行分析。如果周转速度过慢,说明营运资金使用效率过低,尚有销售潜力可以挖掘。因此,从实践意义上,应加强对营运资金周转效率的研究。

(注: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基于价值链的家电制造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C130105)

参考文献:

1.鞠成雯.浅析企业营运资金策略[J].发展论坛,2000,(5).

2.钟璐.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策略[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2,(3).

3.李亚鲁.刍议营运资本管理与策略[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6,3,(3).

4.谢丽达.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筹集政策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31,(17).

5.刘运国,黄瑞庆,周长青.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3).

6.周纹羽.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3).

7.黄燕.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商贸,2012,(2).

8.刁伍钧,扈文秀.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与其管理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白酒行业上市公司[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8).

9.常叶青.海尔零营运资本管理战略的实践与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6,(24).

10.陈桂兰.企业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的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9,(14).

11.苗亚娟.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1,(29).

12.秦书亚,李小娜.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J].财务与会计,2011,(5).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用人单位的首选条件。为了提升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及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管理问题,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因此从实践性思维过程出发,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管理技能以及设计开发能力,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管理模式是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运营课程的特点

《运营管理》也叫“生产运作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运营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专业、物流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通过系统学习,最终让学生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实务,较全面地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工具,对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设计或改善方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运营管理”这门专业基础课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普遍认为枯燥、抽象、难学,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学习“运营”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好,教学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实际教学同企业实际操作的结合存在很多脱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角度

一方面目前的运营管理基本上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 这种授课方式仍是灌输式的,往往互动性差,学生只能机械的去接受,不能及时进行信息沟通。 即使增加了案例教学,也常常是就事论事的,就企业某一方面成功或失败的事例进行分析,仍然无法系统的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情境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许多高校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没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本身缺乏实际运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很难把生产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计划控制、生产管理模式等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探讨, 师生交流和互动性比较差,因而很难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学角度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对管理问题独立思考不足。加之教材内容又多是理论介绍,既抽象又乏味,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的企业生产运营体系结合起来,随之对学习失去兴趣;再者运营管理课程教材的各章节之间内容孤立,并且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章节与相关课程有重复。而运营管理又是这些课程的后续课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课程设计角度

运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生产运营管理课程设计侧重于理论和方法,对于实践环节设计比较缺乏。偏重理论的教学使得学生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运用实践操作,没有实习场所印证其所学的理论,从而不能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实际,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毕业后对企业运营的内容、过程依然模糊不清, 没有掌握企业真正需求的技能,导致学生走向社会时,面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难以学以致用,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所以,在教学中怎样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企业提供实用的管理人才,是当前运营管理课程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面向实践的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对于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无法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针对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别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设计、教师培养三个层面进行探索。

(一)运用多种策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1、教材的选取要分层次,要有针对性

由于在不同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教育中都有运营管理这门课程,因此运营管理课程的教材在种类、编排体例及课本内容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教师应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衡量标准,选择真正符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层次和特点的教材;对于本科层次的运营管理应选择难度不大、内容不太多、穿插一定案例的教材,目前我院采用的是马凤才老师编写的《运营管理》。

2、教学内容提炼和选择

运营管理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通常包括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融入各个不同专业知识结构、能力解构,也就是说如何与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衔接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专业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层次在授课内容上有所调整和侧重,比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项目管理课程,在生产运营管理课程相应章节讲解中就要适当简略;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供应链管理这一章节略讲或不讲。

3、改善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学习环境

在课程中我们讲到90年代信息技术与生产运作得到了结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没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了提高对运营管理的感性认识,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尤其是教学视频。拍摄一些国内企业的生产管理录像用作课堂教学。用投影仪对实物进行展示,直观展示车间的实际生产流程,这样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不但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内涵,并且更加激发了学习兴趣。 4、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案例

对于运营管理课程而言,许多知识很抽象,如果“照本宣科”的话,会导致“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不知所云”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准备大量的教学案例,突出运营模式的应用,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实际,扩大视野。教学案例可能来源于国外企业,也可能来自国内企业。目前运营管理教材使用的案例大多选自国外,照搬国外企业管理的案例和MBA案例,这样的案例往往由于缺少足够的企业背景资料,很难让学生充分融人到案例中去,起不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因此运用我国企业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即案例教学本土化是本课程案例教学中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根据教学的需要来提取身边的案例。那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和时效性,而且从熟悉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提取出来的现实事例,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积极思考。

(二)实践性教学设计

目前,本科管理专业的教学以教师讲为主。其原因一是本科的学生人数比较多,课程压力比较大,实践教学组织困难;二是学校老师普遍缺乏企业实际运作经验,不能对实践环节进行有效的指导。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采用其他方法,笔者认为应以教师课堂讲为主,适当增加其他实践方式。对于运营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

1、综合性实验环节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例如在大三下半学期生产运营理论课程结束后,增加为期两周的“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试验”,增加感性认识,把企业生产、营销、财务、战略等融入模拟过程中,使学生自主地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完成与企业生产实践有关的实验活动。

2、认知性实践环节

搭建企业交流平台,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或者学期最后几周集中去企业进行参观,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组织本科生去企业参观, 应就企业的背景和主要业务作简单的介绍,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查找和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企业参观,这样效果比较好。

3、实习工厂建设

以上的综合实验和企业参观与企业实际应用本质上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是目前高校招生过大,使得企业又很难接受真正的实习项目,这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保障。因此建议学校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加强实习工厂建设,产学结合,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的场所。

(三)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师素质

缺乏从事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案例教学或案例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运营管理》实践效果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既熟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懂实践的教师队伍。

高校要达到实践教学目的,师资的培养模式极为重要,要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就要组织培训,使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教学改革进程保持同步。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积极开展和加强深层次的运营管理理论研究,使理论研究领先于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生产运作的实践能力,如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中进行专业对岗的挂职锻炼。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要让每位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运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给企业解决一些具体的生产运营问题。或者组织到企业进行调研,每年至少要有两个月时间到企业做调查,或鼓励与企业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等途径,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四、结语

“运营管理”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为社会培养合格、急需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办学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其最终发展目标。本文提出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设计、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4)

如果仔细比较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理查德•B.蔡斯等的运营管理教材的第8版、第9版、第11版和第13版,不难发现最新的第13版教材的逻辑体系不及前3版清晰,例如在第13版中,第二篇是“制造、服务和医疗流程”,第7章“服务流程”和第8章“医疗流程”,就会引发医疗是否是服务、服务是否包含医疗的质疑,同时也显现了服务业的包罗万象和其运营活动的差异。第三篇“供应链过程”和第四篇“供应与需求计划”,如果从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来看,前者应该包括后者。当然,第13版内容体系问题还与该教材的视角有关。随着企业外在环境的瞬息万变,企业运营活动必须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使企业对合作伙伴的依赖性大大增强,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个体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的运营管理应该置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然而,运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应该是两门独立课程,各有侧重,前者针对个体,后者针对链上的群体。我们认为每一门课程应该有明晰的研究对象和边界,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都是有限目标,教材的结构体系和章节内容的设计应该以明晰的研究对象和边界、有限目标为准则。

(二)MBA学员背景的差异与需求多元化

MBA是在职学习,MBA学员既有来自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也有来自于政府机关、高校等事业单位,即使同一行业甚至同一企业,也有工作岗位的差异。以宁波大学MBA为例,现在校的MBA学员350人,其中来自制造业的占15.43%,服务业的占50%,政府机关的占16.29%,高校等事业单位的占18.28%(详见表1)。其中,政府机关、高校等事业单位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其运营活动更接近服务业。而“运营管理”课程的主体内容是以制造企业为背景的,却有近85%的学员并非来自制造业,他们的工作性质和服务密切相关,产生了教学内容与学员专业背景的差异,教学内容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因此多数学员认为这门课“学了也用不上”。从工作岗位来看,所在单位高管仅占16.57%,中层管理者占40%,主管等基层管理者占25.14%,普通员工占18.29%。MBA学员中,中、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占83.43%,而中、基层管理者往往缺乏全局意识,存在本位主义,不在运营管理岗位的学员对本课程缺乏兴趣,普通员工更是不在其位不谋其事,“为学分而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占31.71%,30-40岁占63.43%,40-50岁占4.86%,没有50岁以上的学员(详见表3)。40岁以下的青年人占到了95.14%,他们面临更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在职学习的时间难以保证。行业背景和工作岗位的差异导致需求的多元化,使“运营管理”课程教学面临批量生产(中批或小批)方式与MBA学员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MBA学员的年轻化不仅导致管理工作经验缺乏,而且由于没有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以“现在能否用得上”作为学习的取舍标准,以提升学历和积累人脉资源为主要目标。另外,MBA学员主要利用周末时间进行课程学习,面临工作、家庭生活和学业的三重压力,对课程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保证。笔者在本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中,选择了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的相关案例,由于案例文本比较长,一般至少提前2周将课堂讨论的案例发给学员,课堂讨论时发现提前看过案例的同学不足15%,学员抱怨没有时间,大多数同学都是课堂上走马观花的看看案例,没有提前准备的案例讨论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MBA学员背景的差异与需求的多元化诱发各不相同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是“运营管理”课程教学面临的又一现实问题。

(三)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企业运营系统与运营活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网络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方式,使企业的运营系统、运营活动和运营流程都充满信息化的元素,传统的企业运营管理理论与方法面临信息化的冲击,使现有的“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显得陈旧过时,教材建设显得滞后,同时使任课教师面临新的挑战。“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对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正是上述困惑,使“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面临很大的压力。据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仝允桓教授在宁波大学MBA教学合格评估会上介绍,在全国各高校MBA教育中,“运营管理”是难度大、学生满意度较低的课程之一。也正因为如此,由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指导小组主办的“全国MBA《生产运作管理》教学和学术研讨会”已经连续举办了16届,来自于全国MBA培养院校的“运营管理”课程的任课教师参会积极性很高,每次会议除专题报告外,都会组织教学经验交流和企业考察,也曾多次组织示范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培训。该教学研讨会的连续性和任课教师参会的积极性从另一侧面反映了该课程教学的难度,反映了任课教师期望交流与相互学习的强烈愿望。“运营管理”是MBA的核心课程之一,如何面对现实、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我们任课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重要课题。

二、MBA“运营管理”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前文的分析,我们认为,MBA“运营管理”可以从课程内容拆分、制造企业运营与服务企业运营分离、学员根据工作需要选修这一思路进行尝试性的改革与探索。具体而言,将“运营管理”课程拆分为“生产运营管理”与“服务运营管理”,前者针对制造企业,后者针对服务企业。

(一)“运营管理”课程的拆分有利于运营管理学科的发展

尽管服务业的发展使生产的概念得以拓展,生产包括了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前者提供有形的产品,后者提供无形的服务,而且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制造与服务有机结合,许多成功企业也经历了由制造向服务的转型,如美国GE公司、IBM公司,但这些成功实践都不能改变产品生产与服务运作本身的差异和自身的规律。首先,服务具有无形性,即服务是一种无形的过程,不能称、也不能量,而产品是流程在物理维度中的有形产出。这一特征对企业而言,产品创新可以申请专利保护,服务创新则无专利可言;对顾客而言,在购买前有形产品可以使用而服务则不可以。其次,服务具有同步性,即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因此,服务需要顾客的参与,与顾客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并贯穿整个服务活动。产品制造可以将生产与消费分离,有形产品的生产无需顾客直接参与。这一特征决定了产品生产与服务运作在运营系统设计(如选址、设施布置)、流程、运营活动的计划与组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服务不能存储,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需求变化。再次,服务具有异质性,服务质量取决于顾客的预期与实际感知,难以度量。产品质量有其客观标准,质量可以测量。这一特征决定了产品生产与服务运作在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第四,服务具有易逝性,即指服务能力的时间敏感性。顾客的输入是服务进行的前提,服务不能存储,如果顾客没有按照预计时间出现,服务能力就会白白浪费。库存能够对产品生产能力起到调节与缓冲的作用。这一特征决定了产品生产与服务运作的能力规划、生产计划等存在差异。服务特性决定了服务运作管理的特殊性,需要专门对服务运作管理进行研究。制造是产品导向,服务是行动导向,不能把产品生产管理的方法简单地搬到服务运作中来。可见,“运营管理”课程拆分有利于探索产品生产与服务运作各自的规律,有利于运营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创新,也有利于解决企业运营管理中现实问题。

(二)“运营管理”课程的拆分有利于MBA教学

现在“运营管理”涵盖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运营管理问题,内容庞杂,体系混乱。内容庞杂不仅与有限的课时形成矛盾,而且也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从MBA学员的角度来看,部分内容确实和自己的工作无关。“运营管理”课程拆分为“生产运营管理”与“服务运营管理”之后,MBA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业背景与工作需要选修其中的一门,减轻学习压力,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种拆分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案例,也有利于案例讨论与交流,有利于提高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运营管理”课程的拆分有利于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MBA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研读了近年来国内学者主编的运营管理教材和引进翻译的MBA运营管理教材,几乎所有的运营管理教材仍以制造业企业的运营管理为主体,插入部分章节讲授服务企业的运营管理,服务运作管理的内容不够系统、蜻蜓点水,如华中科技大学陈荣秋、马士华的《生产运作管理》(第4版),清华大学刘丽文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第4版),上海交通大学季建华的《运营管理),吉林大学李全喜的《生产运作管理》(第2版),威廉•史蒂文森(WilliamJ.Stevenson)的《运营管理》(第9版),杰伊•海泽(JayHeizer)和巴里•伦德尔(BarryRender)的《运作管理原理》(第6版),戴维•A.科利尔(DavidA.Collier)和詹姆斯•R.埃文斯(JamesR.Evans)的《运营管理:产品、服务和价值链》(第2版),罗伯塔•S.拉塞尔(RobertaS.Russell)和伯纳德•W.泰勒的《运营管理:创造供应链价值》(第6版)。也有少数学者的教材试图将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运营管理问题整合在一起,但逻辑体系混乱,研究对象不明,如前文提到的理查德•B.蔡斯等的《运营管理》(第13版),杰克•R.梅雷迪思(JackR.Meredith)和斯科特•M.谢弗(ScottMShafer)的《MBA运营管理》(第3版)。因此,“运营管理”课程拆分为“生产运营管理”与“服务运营管理”有利于运营管理教材建设。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对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运营系统与运营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运营管理”课程的拆分,有利于深入研究互联网思维和网络信息技术对运营管理产生的影响,有利于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紧跟时代脉搏。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5)

 

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新兴产业的巨大魅力,伴随北京申奥成功和中国加入WTO,它已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最有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当前,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营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高等院校适时创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是高等教育及时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的重要措施。本文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体育经济专业人才为指导思想,就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提出初步设想,为培养中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参考。

1创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1.1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

我国迈入WTO已经第六年了,服务贸易全面对外开放。论文大全。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更由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古尽优势,以至于国外体育产业营销“大鳄”不仅在我国同行中遥遥领先,而且居高临下,超前于我国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如NBA成功登陆我国,在体育市场开发中“独领风骚”,在我国重大赛事商业化动作中纵横捭阖,对我国运动员的商业性包装与无形资产开发等等都开创了成功先河,这些现象既反映了我国体育产业资源正在大量流失的现实,也充分反映了中国缺乏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何等的迫切。

1.2是08年北京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的迫切需要

国际经验表明:在当前生产力水平状况下,商业化运作是像奥运会这样重大赛事获取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但不等于说只要从事商业化运作就能赢利,关键在于什么样的人来从事这种商业化运作,能否具有素质高、数量足的专业化人才。把奥运会这一潜在机遇转化为现实效益的严峻任务,促使我国必须尽快着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1.3是全球体育产业发展的共同需要

体育产业已成为全球性的产业之一。它不仅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而且带动了传媒业、建筑业、交通业、通讯业、娱乐业等行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吸收了大量人员就业。各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组织管理人才,尤其是既懂体育、又会外语,且善营销的人才。英国有十几支足球俱乐部已成为上市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意大利的AC米兰足球俱乐部、德国的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也先后上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体育产业的营销正在逐步走向规范,相应地也促进了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各国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举措。

1.4是体育院(系)学科结构改革的需要

大多体育院(系)都设有体育教育专业,近期又设置了如运动训练学、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学等专业,但这些专业基本上是以运动生物学和教育学科为基础,不涉及到经济学、营销管理学等理论,也就不能培养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调整,各级各类学校对体育师资的需求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体育院(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因此,部分教学条件硬件差、学科结构不合理、培养模式陈旧的院(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众多体育产业部门对其急需的体育产业专门人才望眼欲穿,所以,体育院(系)应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为学校和学生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2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

2.1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掌握体育产业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企业、体育娱乐业、体育中介机构等部门从事体育产业的开发和管理者、体育经济人、以及跨国体育经营人才、国际性体育经营组织决策人才和国际性公司体育运动行销部门策划人才。

2.2 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规格

2.2.1专业素质要求

系统地掌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聚合思维能力与较宽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游戏法则;掌握会计、财务、法律、管理、决策分析和营销等知识;掌握体育资产管理、体育赞助、国际体育营销、体育经济学、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体育市场相关法律政策、体育经济、体育旅游与健身等知识;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的读、听、说、写能力、并通过国家六级水平考试;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并通过国家二级水平考试。

2.2.2综合素质要求

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良好的聚合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对各种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知识背景和国际沟通交流能力。

3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式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式实施“平台式教育”:第一为基础平台通识教育管理,即公共基础课程,同时可规定选修一定学分,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注重“综合性、多层次、可叠加”。第二为平台课程。即专业基础课程,突出“基础性、技能型”。按照体育大类培养设计。论文大全。第三平台为专业方向课程。体现“灵活性、先进性、扩展性、专题性、小型化”的特点。第四平台为任选课程。开设背后型的、针对性强、内容和体系小型化的任意选修课程,旨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4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以全面提高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为中心,以“社会需求、课程改革、发展素质”为目标建立课程体系。论文大全。课程总课时2500—2600学时左右,总学分为150学分,课程分为通修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和活动课程、素质课程。

4.1通修课程。通修课程是指高等院校各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基础及应用。通修课程总学时数为550—57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2%。计30学分,占学分的20%。

4.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指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相应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的课程,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分为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也为限选课程。本专业必修课程中专业主干课程8门,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法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学、工商企业管理、经济信息论、货币银行学。一般必修课7门,包括体育公共关系、网络经济、统计学、体育场地与设计、发展经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信息论。选修课程13门。包括体育概论、体育法学、健身理论与实践、资本论、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体育投资、计量经济学、体育竞赛学、西方经济学、体育广告学、体育政策学,限选6—7门。专业课程学时数为1000—120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40%,计60学分,约占总学分的40%。其中必修课程学时数为625—65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5%,计20学分,占总学分的13%。

4.3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是指根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特点以及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原则而开设的课程。本专业设置体育学体系、营销学体系、管理学体系三个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到二个专业方向课程。总学时数为500—520,约占总学时的20%,计25学分,占总学分的17%。

4.4实践与活动课程。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各种经济活动中运用的课程。包括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实习、市场咨询、军政训练、勤工俭学、毕业设计、生产劳动等。活动课程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课程。包括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总学时为450—468学时,占学时数的18%,计20学分,占学分的13%。

4.5素质课程。素质课程是指选择跨系科的有关课程,以体现“文理渗透、文文渗透、理理渗透”的综合性素质培养的要求。总课时为300学分,不计入总学时,学分计入总学分,计15学分,占总学分的10%。

5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我们知道,教学计划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有了目标定位,有了课程设置,还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个专业的建设不能没有教材,教材的好坏对学生预习、复习、讨论的效果有直接影响。针对目前教材建设普通落后和缺乏的状况。可以让教师以专题、讲义、、教材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在教材上多方论证,尽量选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要求教师努力提升理论与科研水平,解决教材不足的问题。在教学中,应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市场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将实践活动贯穿于平常的教学中,适应课程目标与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与体育公司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参与市场调查,进行大型赛事的策划,了解体育公司的运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各学校可以把新的科研成果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与商学院、外语学院、体育专家等座谈、沟通、交流,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 设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对策

6.1 体育院(系)设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需要政府、学校和体育部门的通力合作。

6.2 加大投入招聘或引进有关人才,组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核心和骨干队伍。现有部分教师根据自身条件自学或进修有关专业课程,尽快适应教学要求。

6.3 要立足于体育院校和综合类大学联合办学,走出去请进来,实现横向联合与资源共享,还可以由用人单位与体育院校联合,采用委托培养方式,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6.4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生源,应按同等普通高等院校分数线录取,将体育测试成绩作为参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文化基础差的状况。

6.5 可在有关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的高等体育院校试办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以取得办学经验,形成办学模式与特色,然后逐步推广。

6.6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但要适应新时期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还要着眼未来,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未来大型赛事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 俞继英.体育产业指导[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73

[2] 马杰罗(美).市场营销[M] .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3] 韩德昌.市场营销理论和实物[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4] 黄汉生,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57

[5] 刘 威.专业经营人才培养——我国体育产业专业化发展的关键[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3)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6)

一、营运资金概述

营运资金,也称为营运资本,它包括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综合反应的是企业的短期内偿债能力。从广义上讲,营运资金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它包含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等,涵盖了企业的全部流动资产,穿于企业的各个过程,将企业的生产再造和偿债能力联系起来。狭义的营运资金表现的是差额,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指,体现企业的净偿债力,它的好坏关系着企业的发展能力,其流动资产的存在首先应当偿还企业所有的流动负债,剩余的流动资产可以作为预备资金、增加留存收益或者进行再投资。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营运资本是指狭义的营运资本,而不是仅仅指当前的资产,它反映了当前净资产,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多余体现,是流动性资金。如果一个企业的流动资产全部来自于流动负债,那么流动负债的金额会大于或者等于流动资产,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好的信号。相反,企业更希望的是流动资产的数额大于流动负债,这样就能形成一定的所有者权益,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二、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

Deloof(2003)在对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中,开始从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出发,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库存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现金转换周期指数代表资本管理效率,但是却没有考虑整体,并没有带入营运资金管理整体思想。由于企业在资金链和资金储备量上的把握不精确,使得营运资金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运资金是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主要资金来源。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它强调了营运资本管理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更多的是体现单个营运资金项目,营运资本周转简单的划分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付账款周转率,单个项目的好坏直接体现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但是却没有相应的考虑预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影响,也没有考虑整体,没有将整个周转过程体现出来,缺乏与供应链的关系研究。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只用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来评价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简单的计算个别的项目周转期,忽略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加没有把供应链的思想带入其中。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理论是比较单一的评价体系,就是简单的将营运资金管理分三部分进行评价,脱离了对他们整体的评价。在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中,用的最多的就是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和应收账款周转期三部分,但是在对各周转期的计算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却存在着差异。随着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的完善,就出现了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

三、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

王竹泉和马广林(2005)指出当前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不应当局限于要素,而更多的将渠道理论引入进来,只有渠道理论才能体现营运资金运行的整个过程,使营运资金理论更完善。

新时期的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单个企业业务能力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体购产销之间的竞争。针对传统理论研究的不足,我国在三要素的基础上结合了渠道理论,引入了最新的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理论,完善了理论基础。我们建立起采购渠道、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三者的一种层层递推体系,根据我国营运资金管理中心的相关理论分析,我们充分考虑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三要素理论,将整个营运资金周转的过程体现出来。

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将渠道理论和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克服了传统分析方法上的不足,将营运资金管理分为采购渠道、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三个渠道进行阐述,分别通过三个渠道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分析。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简单的是各个同行业企业业务上的竞争,更多的是体现在整个整合企业资源上的竞争,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充分考虑了供应链的影响,更多地是反映一个生产销售过程,将营运资金管理要素联系起来。

四、营运资金效率评价理论

Hager(1976)在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中,第一次定义了“现金周期”,提出了改善营运资金管理,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运作周期。他指出,现金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绩效,缩短现金循环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好的性能。较短的现金持有周期可以加快企业所持有的现金等现金资产的流动速度,降低企业现金资产的持有资本,将现金资产的利用效率最大化。Richard V.D.和Laughlin(1980)在对理论分析现金周期的基础上,提出了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指标--现金周期指标,用来说明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状况。现金周期的计算公式为:现金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Deloof(2003)在对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中,开始从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出发,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库存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和现金转换周期指数代表资本管理效率。Gosman和Kelly(2003)以美国零售业为研究对象,研究营运资金效率评价体现,在使用以前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完善了评价指标。Flanagan(2005)指出,现金流是在一个周期内运行,考虑从现金周期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根据营运资本管理现金循环。

参考文献:

[1] 王竹泉,刘文静,高芳.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1997―2006[J].会计研究,2007,(12):69-76

[2] 王竹泉,张先敏.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设计[J].财会月刊,2012,(5):11-13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7)

二、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综述

从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结果来看,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运输和物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铁路站场配套的物流园区的建设正在迅猛崛起,都在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和技术改造。

1、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国外铁路枢纽及货运站的规划、布局、建设在不断完善。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和运输方式的优化整合,欧美铁路系统采取了整合车站、集中作业;新建和扩建了一些大型货物站和物流园区,采用了先进的信息管理设备和装卸机械;规划建设专业化货场和物流园;组织大宗货物的直达运输。货运站整合与物流园建设在发达国家开始较早,是伴随着国家工业发展而产生的。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形成,货运集中化与现代物流园成为铁路货运的必然趋势。国外铁路货运集中化开始于货运站整合,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晚,90年代以后开始建立现代意义上的铁路货运服务中心。

2、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关于战略装车基地和综合物流园的规划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铁道部运输局2008年12月颁布了《关于全路建设战略装车点的指导性意见》,对铁路系统建设战略装车点的认识、规划建设、遵循原则、建设内容、组织实施等做了一系列地指导。从文献检索的研究内容中可以看出,研究和阐述铁路战略装车点的理论和文献相对较少,而研究和阐述煤炭综合物流园的理论和文献更是分毛羚角。李灵玉在2009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呼铁局古城湾战略装车基地建设项目管理研究》中,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及铁路货物运输发展趋势,对战略装车基地建设现状、基本构想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靳雄焕在2009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铁路战略装车点布局规划研究》中,对铁路货运站布局及整合的基本情况、战略装车点的基本特征、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铁路运输组织创新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董潇杰2009年发表在中国电力教育《储煤场及设备的选择与布置》一文,对运煤系统中的储煤场及其设备的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使设备的选择与布置方案设计得到了优化;李艳萍2009年10月发表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论文《浅谈铁路煤炭运输拓展现代物流》,概括介绍了铁路煤炭运输拓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详细的从技术,管理,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意见。项目运营管理与规划布局等理论是铁路战略装车基地和综合物流园的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将以铁路站场综合物流园的运营流程优化研究为主。

三、 铁路站场综合物流园系统优化与流程再设计实施框架

1、运营系统

运营系统均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即:输入资源要素,经过转换输出产品或劳务,并且在转换过程中不停地进行信息反馈或顾客用户的参与。

2、铁路站场综合物流园系统优化与流程再设计的系统实施框架

在先进制造技术环境下,生产系统功能优化与生产流程再设计应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具体实施框架如图2所示。

1)组建专门机构、确定指导方针和评价标准、制定工作计划等。

2)生产系统与生产流程建模。

3)通过对模型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目标确定优化与再造方案。

4)实施保障系统,如生产战略的指导、 组织支持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保障等。

5)运用科学地方法评价再造取得的效果, 巩固成绩,发现不足,并向系统进行反馈,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轮优化与再造。

四、瓶颈管理——约束理论。TOC概念、及五大核心步骤

1、TOC概念

约束理论(TOC)的基本理念是:限制系统实现企业目标的因素并不是系统的全部资源,而仅为系统 “瓶颈”的个别资源。约束理论就是帮助找出和改进瓶颈,使系统(企业)效能最大化的管理哲理,是事半功倍的管理哲理。

2、TOC五大核心步骤

1)分析系统,寻找瓶颈。即指出系统限制;

2)理清瓶颈,寻找突破。决定如何充分利用系统限制;

3)立足突破,提出措施。全力配合步骤二所做的决策:

确保非限制能够全力配合限制所要的——保护产出;

确保非限制不要做出超出限制所要的——控制成本。

4)深化动作,扩充瓶颈。即打破系统限制;

5)积极提升,团队前进。如果系统限制在步骤四被打破,回到步骤一。

3、生产物流系统中瓶颈的识别

瓶颈资源限制了整个企业出产产品的数量,是生产物流系统中物流量最小的地方。识别生产系统中的瓶颈是进行生产物流系统优化设计的重中之重。要判别一个资源是否为瓶颈,应从该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与它的生产负荷来考察。

4、生产物流系统优化设计

1、生产物流系统优化设计的原则

1)功最小原则

物流“距离”要短,搬运“量”要小。

2) 流动性原则

流动顺畅,消除无谓停滞,力求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并应尽量避免工序或作业间的逆向、交错流动或发生与其他物料混杂的情况。

3) 高活性指数原则

采用高活性指数的搬运系统,减少二次搬运和重复搬运量。

4) 综合性原则

进行生产物流系统设计,要站在全局的立场,考虑工厂的长远发展,全面分析和处理各种影响因素。适应性原则

在实施供应链管理和市场经济前提下,生产物流系统一定要具有柔性、适应性要强。

5) 经济性原则

生产物流系统设计既要满足生产的要求为生产服务,又要尽量节省投入。

五、铁路站场煤炭综合物流园优化设计原则、目的与系统选择

1、优化设计原则、目的

在分析和设计将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流程时,即在进行铁路站场煤炭综合物流园优化设计时,应当考虑如下问题:

流程设计的方法研究是为了得到最优的生产流程;

该生产流程设计是为了获得在产品差异、响应或低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

该生产流程可以减少那些不增加价值的环节;

该流程能如顾客所感知的那样使顾客价值最大化;

该流程能够帮助公司赢得更多的订单。

2、设备与技术的选择

对铁路站场煤炭综合物流园生产系统运营流程优化设计做决策时,还需要生产设备、工艺设施和技术方面的决策。选择性价比最好的设备是基于对煤炭综合物流园生产系统运营流程和生产技术的了解。设备的选择,比如运煤专用老K车、输煤设备、分级振动筛以及装煤设备等,均要考虑成本、质量、生产能力和柔性,同时还要考虑每一台设备与系统的匹配性。因此,运作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分析对比每种方案的功能、生产能力、设备特性及维修互换要求,这些属性中的每一个都可能成为备选方案的决定性因素。

在铁路站场煤炭综合物流园生产系统运营流程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中,正确的工艺系统和设备的选择,必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在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方面,这种竞争优势可能会产生很高的柔性;而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也可能产生更加合理、顺畅和稳定的生产流程,这个流程需要更少的调整、维护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同时为企业赢得更多的订单。

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够促使系统扩大生产的范围。因此,新设备或流程选择的一种重要特性是具有柔性的设备;柔性是指对时间、成本或顾客价值快速响应的能力。生产技术的选择重点考虑:

1生产设备的技术。如呼准铁路甲兰营站场煤炭综合物流园生产系统设备,要满足卸、装、输送、筛分的综合功能;

2流程控制。即使用信息技术来监测并控制实物流程。典型的流程控制方式:

传感器——收集数据;

模拟设备定期读取数据,或许一分或者一秒一次;

测量值转化为数字化信号后传送到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程序读取文件并且分析数据;

输出。

3可视化系统。监控生产系统。

4自动化生产物流系统。通过程序设定和计算机控制,按工艺顺序运行系统并生产满足要求的产品。

3、设备布置类型与方法

在决定铁路站场煤炭综合物流园生产系统优化设计运作效率的决策中,设备布置是关键性的决策之一。这是因为设备布置不仅能够造就系统在生产能力、流程、柔性和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以造就系统生产性能、客户的感觉以及外观形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有效的设备布置策略有助于企业的差别策略、低成本策略或快速响应策略的实施。

任何情况下,煤炭综合物流园生产系统设备布置设计都必须考虑并满足以下要求:

1原煤输送、生产设备;

2提高空间、设备和人员的利用率;

3提高信息、原煤或人员的流动;

4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5生产能力的要求;

6环境与美学;

7信息流。对于组织,沟通是必要的,所以设备的布置必须方便信息的流动;

8在各个工作区间的运输成本最低。

六、结论

1、结论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4)05-0034-04

运营管理,又称运行管理、营运管理或作业管理,是西方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生产作业的产物。企业通过实施运营管理,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控制操作风险。因此在工业化时代,学者与企业管理者开始对运营管理日益重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理论。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服务业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运营管理在电信、电力、银行、保险等服务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服务业通过实施工厂式的集中作业模式,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点多面广、分散式运作模式,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

一、运营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的运营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生产企业,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劳动成本。工业革命后,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均对生产领域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索,早期代表性的运营管理理论主要有科学管理理论、流水线生产理论和及时制生产理论等。

(一)科学管理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诞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出版的《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 阐述了劳动分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 标志着运营管理理论的萌芽。但《国富论》主要研究的还是经济学理论,重点阐述了通过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对管理理论还缺乏系统研究。

运营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是源自泰勒等人对生产活动的研究总结而形成的《科学管理原理》。上世纪初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Taylor)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给生产运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通过对工作方法的观测、分析和改进以及运用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取得明显成效。泰勒还率先提出工作标准化思想,是标准化或规范化管理的创始人。

(二)流水线生产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重大革新

泰勒之后, 大量学者和管理人员投入到生产运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来,其中最重要的是亨利・福特1913年提出的流水线生产理论,是运营管理理论的首次重大革新。 福特公司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流水装配线进行生产, 流水线生产以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为目标,力求实现劳动机械化,促进更细的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成本,成为大批量生产的一种有效方式,直接促成了美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的崛起, 更使的福特公司一举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

(三)人际关系说――运营管理理论的内涵扩充

美国管理学家梅奥(Mayo)在1933年将自己从1924~1932年主持进行的“霍桑实验”结果以《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为书名发表,标志着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 人际关系学说作为泰勒管理思想的重要补充,其基本观点是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泰勒所认为的只关心经济利益的“经济人”,经济利益只是次要因素,真正决定工人工作积极性的是社会交往、他人认可以及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因此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个人和社会作用的发挥, 尊重工人比只靠增加工资更能发挥工人的积极性,组织和社会对员工的关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人际关系学说大大推动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使管理重心开始由物转向人,开始重视人的激励问题。激励理论广泛用于企业生产活动之中,成为发挥员工创造性、主动性和提高生产率的源泉。

(四)运筹、及时制等相关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二战后,运筹学的优化方法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为运营管理提供了许多定量分析的工具,其中代表性的有爱德华・柏曼(Edward Bowman),罗伯特・法特(Robert Fetter)出版的《生产与作业管理分析》(1957年),伯法(Belffa)出版的《现代生产管理》(1961年)。他们都注意到生产运营作为一个系统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排队论、仿真、线性规划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运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物料需求计划(MRP)开始应用于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人员可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MRP进一步扩展为制造资源计划即MRPⅡ,其应用范围扩大到销售部门和财务管理,统一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目前在MRPⅡ基础上,把办公自动化、后勤、设备维护、过程控制、数据采集和电子通信等结合起来,实现了更广泛的管理信息集成,向更高层次的企业需求计划(ERP)方向发展。

进入上世纪80年代,自动化技术和及时制生产(JIT) 引领了运营管理的革命。JIT是一种彻底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多样的适合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方式,用最少库存生产最适当数量的产品,实现零缺陷生产。一些工厂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集散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促进了运营管理向系统集成与高效敏捷方向发展。上世纪9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TQM)开始得到普及。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系列标准在建立质量体系、 开展质量认证方面发挥出重大作用,对全球化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面质量管理已经风靡全球, 成为运营管理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运营管理理论在银行业的应用

随着以银行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兴起,运营管理理论不再只局限于生产领域运用, 而是广泛应用在服务领域,运营工业化、流程化成为银行业的发展方向,主要代表理论有流程再造理论、精益运营理论、共享服务理论等。

(一)流程再造理论――打造流程银行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理论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于1990年在《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彻底放弃》一书中提出,并很快引入西方工业企业管理领域。此后哈默和美国企业管理咨询专家詹姆斯・钱皮在1993年合著的《企业再造》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的经典定义: 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 以取得企业在成本、质量、 服务和速度等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的显著性改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从聚焦任务转向聚焦流程,是管理理论的一大飞跃, 在整个管理学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美国学者保罗・艾伦将流程再造理念引入银行业,提出了流程银行再造的概念:银行为了取得在成本、质量、反应速度等绩效方面显著性的改变,以流程为核心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银行业为应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的挑战以及适应竞争环境的巨大变化,开始对自身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展开深入研究和改造,从根本上提升服务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主要业绩指标都得到明显提升。

(二)精益运营理论――改进服务质量

精益运营(Lean Operation)理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发明的精益生产方式。这种方式以及时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并行作业、充分协作的团队工作方式和集成的供应链关系管理为特征。上世纪90年代,在制造业广泛应用精益生产方法之后,美国将精益方式扩大到其他领域,金融服务业更是广泛应用精益运营的思想。 通过实施精益运营,以最少的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并且能适应客户需求而不断变化。 其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 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增强灵活性、提高服务质量、 实现零缺陷等手段来确保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1998年, 麦肯锡咨询师安东尼・R・葛兰德等人发表《第一国民丰田》的研究报告,指出银行业在很多领域中确实与制造业有共同特征,如银行信用审批中心、呼叫中心应用精益生产理念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运维计划的标准化可实现基于机器的作业如支票整理上的很大改进等。

(三)共享服务理论――实现规模运营

共享服务是“内部外包”的一种形式,能使组织通过在公司创建执行特定服务的内部独立实体来实现规模经济。典型的共享服务行动利用企业级应用和其他技术发展,使公司能够进一步取得在诸如财务、 会计、 采购、IT和人力资源等流程上的质量改进。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影像技术、工作流技术和OCR识别技术在银行得到广泛应用,为银行实施集约化运营和共享服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汇丰银行自1996年开始先后在海德拉巴、班加罗尔、广州、上海和吉隆坡成立5个环球服务中心,负责全球清算、会计处理、外汇单证处理、数据资料处理、账务处理等,并延伸到按揭、信用卡、付款、投资产品及零售银行等业务。花旗银行建立多家全球交易服务中心(Global Transaction Service简称GTS),其目标是构建功能及规模灵活可变的业务数据集成中心,为全球各地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四)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减少运营缺陷

六西格玛(6σ)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源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在通用电气和其他领先企业中得到发展。西格玛即希腊字母σ的译音,是一个统计学的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企业也可以用西格玛的级别来衡量流程管理方面的表现。6σ即要求产品合格率达到99.99966%,次品率不超过百万分之3.4,称之为六西格玛。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六西格玛作为实现业务流程改进的有效方法,在制造业以及金融服务业中应用日益广泛。六西格玛管理是由组织发起的对制造、服务和管理过程进行新的创造,由此在减少缺陷和缩短产品周期方面得到持续的、大幅度的提高。它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

银行业通过尝试引入六西格玛管理,以改进运营和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效果。1997年,花旗银行在业务运营中引入六西格玛方法, 以实现缺陷率降低和周期缩短, 每月回拨次数从8000次降低到1000次,外部回拨率降低了85%,信贷处理时间缩短了50%,信贷决策周期缩短了67%。2001年,美国银行启动了六西格玛管理, 运营服务质量开始逐步提升,2002年底客户满意度提高了25%, 账务维护需求响应周期从3天降低到10分钟以内,抵押贷款从申请到结束的周期减少了15天。

三、 运营管理理论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实践及未来发展方向

欧美银行一般都设有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采用事业部的形式, 独立于各个业务条线和各级机构之外,集中提供全行性的运营服务。而我国传统的银行体制中部门银行色彩浓厚,机构层级众多,一般不设立运营管理部门, 运营服务职能主要由基层机构承担。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监管要求和客户服务诉求的提升以及运营风险管控难度的加大,传统的分散式运营模式弊端不断显现,建立现代化的运营模式成为我国众多商业银行的选择。

(一)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股份制银行一般采取总行――分行――支行的三级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少,管辖范围小,因此运营模式改革启动较早,如民生银行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3个区域后台处理中心,进行票据、单证处理和清算集中运营,实现了一定规模的集中化、工作流程重新指派和IT平台升级,有力地支持了后来开始的事业部制改革。 光大银行也通过技术手段实施前后台有效分离,实现了全行后台业务的集中运营与管理。

而国有大型银行一般采取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的五级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多,管辖范围广,改革难度更大。但后来也陆续开展运营改革,在总、分行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 集中负责业务运营管理。 如工商银行于2006年在二级分行及以上机构成立专门的运行管理部,负责设计和管理全行业务运行流程,构建全行专业化、集约化运行管理体系和业务运营平台,并率先启动运营改革,形成“网点全面受理、后台集中处理、风险集中控制”的全新运营格局。建设银行也于2006年开始会计运营体制改革, 成立营运管理部,2008年启动前后台分离项目改革,并分别在武汉和成都成立全国性的后台业务处理中心。农业银行运营改革起步稍晚,2008年成立运营管理部, 统一管理全行营业性、交易性业务及相应的后台业务,2010年将“集中作业、集中授权、集中监控”为重点的运营改革列为该行“一号工程”,力求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具有农业银行特色的现代运营管理体系。见表1。

(二)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国内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实践来看,一般是为实现“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将传统会计结算部门及分散在各产品部门负责的运营职能剥离,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对全行公共性操作系统、制度和流程实施改造,负责后台业务集中处理、风险集中控制等工作。与国际银行负责各类业务的生产运营以及风险管理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还是从事狭义上的运营管理。

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与变革,以及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加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模式和运营体制还将继续变革, 逐步打破过去部门银行体制的界限, 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商业银行竞争与管理需要的运营模式。

一是由狭义运营转变为广义运营。 运营职能逐步拓展, 由目前负责全行公共性业务处理拓展至包括单证业务、票据业务、银行卡业务、托管业务、信贷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全行各类业务的集中处理, 以及客户呼叫服务、 技术设备维护、网点业务管理等职能,统一负责全行各类产品、业务的风险监控,并设立首席运营官、运营总监等高级运营管理人员, 统一负责全行的运营管理,与营销、财务一并成为银行的三大主要职能。

二是运营集约化程度更高。借助网络传输技术、工作流和影像技术, 在更高层面组织生产和提供服务。 由目前一级分行、 二级分行层面设立的运营中心,转变为在全国甚至全球性的运营中心,形成独立的工厂式、流程化作业和监控模式,按照比较优势最有效率地组织生产和提供服务,集约化程度更高,运营规模优势更为明显,服务能力更强,从“被动式服务”发展为“主动式管理”。

三是运营价值创造职能将会彰显。 在当前银行产品、服务同质化现象突出、容易模仿的情况下,运营体系由于长期积淀、难以复制的特征,日益成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营体系会从传统的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 一方面运营体系直接参与价值贡献,如资金清算、上门收款、现金及贵金属寄存等业务都能为银行创造利润; 另一方面先进的运营体系能有效控制成本和提升运营效率,成为银行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重要保证, 间接创造价值。

四是非核心运营职能将逐步外包。 在当前成本收入比、人均效益管理较为严格,股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形势下, 随着业务量持续增长和机构网点数量不断扩张,我国商业银行的人员压力不断凸显,即使有适量新增人员也主要向前台产品部门倾斜, 运营部门持续增长的业务量与人员难以补充甚至减少之间的矛盾将不断显现, 因此部分非核心运营职能外包将成为不得已的选择,如业务简单录入、凭证影像管理、呼叫服务等职能将由专业外包公司承接。

参考文献: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9)

企业的营运资金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本文所指的营运资金是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营运资金的管理对企业有重要意义。流动资产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可以供企业随时利用;流动负债是企业的到期债务,能否按时偿还到期债务,直接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与否。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营运资金的变化。本文将分析、比较传统的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与现代的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并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传统的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

1.财务管理的总目标及其矛盾

财务管理的总目标与企业经营的总目标相一致,无外乎生存与发展。从财务的角度讲,维持企业的生存意味着必须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为此,企业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流动资产以偿还流动负债。经典的财务管理中有多种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是常用的指标。通常认为这个比率维持在2左右是较为稳妥的。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如果仅能维持其原有规模,而不能扩大再生产,那么这个企业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企业一定要拥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讲,企业的生存虽然是发展的前提,但维持生存与谋求发展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这个矛盾的核心在于资产的流动性与其盈利性成反比变化。所谓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它的变现能力,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其流动性就越高。所谓资产的盈利性是指它带来未来经济效益的能力,资产能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越多,其盈利性就越强。对于一项资产来说,变现能力强意味着该项资产随时准备变现从而用来履行其支付手段的功能。也就是说,资产的所有者必须将其持有在手中,而不能把它投入生产。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某人手中所有一定数额的现金,同时负有一定数量的债务随时都要偿还,那么他就不能把现金花出去,而只能拿在手中准备偿还债务。如果资产仅仅是持有而不能投入生产的话,它就不可能带来任何的经济利益。就象把现金放在口袋里既不存入银行也不进行投资,那么现金的数量就不会产生任何变化,也就谈不上盈利了。所以说,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它的盈利性就越差。维持企业生存需要保持资产的流动性,谋求企业的发展需要保持资产的盈利性,资产的流动性与其盈利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说企业财务管理的两大目标之间是存在着固有矛盾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任务。

2.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及其局限性

为了协调企业生存与发展间的矛盾,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思想认为应将营运资金维持在零以上,这就是所谓的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的理论是这样的:将营运资金维持在正数,可以保证偿还到期债务,维持企业的生存;同时流动资产又不能保留过多,以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进而谋求企业的发展。前文提及的流动比率为2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表现。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比值为2说明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2倍。这样用流动资产来抵偿流动负债是足够了。为了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只要流动比率为1就可以了,为什么是2呢?其主要原因在于流动资产中包括存货,存货通常是流动资产总额的二分之一,而存货的变现能力比较差,不能用来偿还流动负债,所以流动比率应该是2而不是1。另外,流动比率为2的原因还在于,保持一定的流动资产可以随时变现用来购买生产资料,有利于把握商机。通常认为,流动比率大于2也是不好的。大于2说明流动资产保留过多,这对于维持企业的生存当然是有利的。但是流动资产的盈利性较差,流动资产保留过多,企业的利润就会相应减少,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流动比率保持在2,既能维持企业的生存,又能兼顾企业的发展。

表面上看,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较好地解决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矛盾。然而,随着现代管理理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将资产和负债看作静态的,而实际上,无论资产还是负债都在随着时间而不断的变化。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是一张静态报表,根据资产负债表计算的各种比率也是静态指标。但企业的经济活动不是静态的,所谓的生存与发展是在运动中的生存和发展。这也正是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最根本的错误。

其次,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只能调和不能解决。这是只看到了矛盾的对立性而没有看到矛盾同一性的片面观点。这根源于静态的资产负债观念。事实上,企业的偿债能力是由盈利能力作保证的。盈利的企业可以产生利润,利润使资产增加。持续的盈利使资产能够不断地增加,这样偿还债务才能有保证。亏损的企业尽管拥有大量的流动资产,但是亏损使资产减少,持续的亏损更是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地减少。这样的企业只能偿还一时的债务,长远来讲,亏损的企业不可能长期保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总有一天,它将因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

再次,传统理论认为企业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存货,而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差,所以流动比率应保持在2左右,企业才能保证偿债能力。现代的零存货管理方法使我们认识到企业可以没有或者仅保留极少的存货,也就是说,流动比率可以远小于2而接近于1,从而使营运资金接近于零。

二、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

鉴于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的局限性,近年来产生了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这种思想认为,企业的营运资金可以为零,甚至也可以为负数。也就是说,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可以小于流动负债总额。于是,企业可以仅保有极少的盈利性较差的流动资产,而把资金更多地投放在盈利性较强的固定资产上。显而易见,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了,但是风险也同时增大了。所以说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更强调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一种风险管理思想。或者可以说,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是一种比较极端的财务管理思想。

那么,是不是这种新的管理思想就无视企业的偿债能力呢?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流动负债总额并不等于到期债务总额,并不是所有的流动负债都要同时偿还。因此,财务人员可以通过有效的资金调度合理安排债务偿还计划。具体说来,财务人员首先应着力研究每笔流动负债的性质,数额以及偿还时间。接下来,财务人员应根据销售预测、生产预测等制定资金计划。最后,财务人员应根据以上两步分析的结果,充分利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等融资手段,细心制定偿债计划。在这个过程中,销售预测的准确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销售预测的结果显著偏于乐观的话,那么企业的生存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企业在做销售预测时应尽量保持谨慎。

第二,如前文所述,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其偿债能力的根本保证。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强调资产的盈利能力,从一个侧面讲也是在强调企业的偿债能力。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取得债权人的信任。企业实行零负营运资金管理,在报表上体现出来的流动比率小于1。这样容易使债权人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怀疑。毕竟企业不能强求阅读报表的人也掌握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从实践的角度讲,可以在报表附注中联系盈利能力指标对本企业的偿债能力做出解释。

第三,零存货管理对零负营运资金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从传统意义上讲,存货在流动资产中通常占有一半的比例。这也是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的一个理论支撑点。因此,若要提高资产盈利性,将营运资金维持在负数,就必须加速存货周转,充分利用销售预测,以销定产,保持所谓的“零”库存(实际上是略大于零的库存)。

第四,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与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并不是完全不相容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无论是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还是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都为解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解决方案。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是比较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长时间内人们能够认同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说明这种思想有它的合理之处。对于大多数传统企业来说,仍然应该采用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来进行财务管理。并非有了新的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原有的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就过时了。无论是现在的企业还是原来的企业,面临的两大课题仍然是生存与发展,核心矛盾仍然是资产的流动性与其盈利性之间的固有矛盾。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比较稳健的。

三、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的可行性

显然,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风险型管理思想。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使用这种管理方法。笔者认为具备以下特征的企业适合使用零负营运资金管理:

1.企业管理水平较高,财务人员素质较好,可以准确预测盈利情况,合理安排偿债计划。

2.企业经营风险较小,企业的盈利较稳定。

3.企业信用程度较高。一方面企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凭借良好的信用来筹措资金;另一方面,阅读报表的债权人(包括潜在的债权人)对流动比率的要求会降低。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10)

Abstract: the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s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veryday, directly affect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Will, therefore, operating funds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starting from the channel management to study the management of working capital, access to will be modern management ideas and methods into the management research of working capital, pushes the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 system of innovation.

Key words: channel theory;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 F27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在企业资金管理中,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资金管理的基础,这是因为营运资金是企业日常流动性最大、变化最快和周转性最强的资金,企业一定时期资金盈利水平的高低主要是取决于其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考核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所以本文首先将对企业中营运资金的相关理论进行简单概述。

1.1 营运资金的定义

营运资金,顾名思义就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用于日常运营周转的资金。从企业营运的外在形态上看,营运资金即为占用在全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这是广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从企业财务策略和融资结构角度讲,营运资金则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部分,这是狭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也是财务上对营运资金的一般定义。

1.2 营运资金的一般分类

营运资金的一般分类方法包括两种,一种是按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部分会计科目分类,将营运资金分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这种分类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

另一种分类是按时间特性,将营运资金分为临时性营运资金和永久性营运资金。这是从财务融资的角度,将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分别划分为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临时性负债和自发性负债,然后研究各部分的匹配关系。

二、渠道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关系

营运资金的管理对企业至关重要,其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死存亡。但其重要性目前还未被广泛认识,大多数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还集中在控制应收账款和存货方面,这与财务管理中界定的营运资金管理范围和使用的从财务视角关注资金筹集及使用过程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侧重定量控制营运资金某些项目的研究方法密切相关。而就一个制造性企业主体而言,渠道既是指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原材料采购、内部生产运营、产品销售等活动所运用到的途径。

三、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理念

现实中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却在不断改善,主要是因为近 20 年来兴起的渠道管理的广泛应用。因此,本文将营运资金的管理与企业的业务管理相结合,试图开辟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即从渠道管理出发来研究营运资金管理。

3.1 渠道管理理论

渠道的本意是指事物之间相联系的门路或途径。在企业中有很多形式的渠道,例如供应渠道、销售渠道、融资渠道。在商业领域中,渠道的概念通常被引申为分销渠道。对于分销渠道有两种认识,一是指某种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一切取得所有权或协助所有权转移的组织,即“组织机构说”;另一种认识是指当产品从生产者向最后消费者移动时,直接或间接转移所有权所经过的途径。

3.2 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的分类

3.2.1 非经营活动的营运资金

非经营性的营运资金属于投资和筹资活动的范畴,其管理的首要目标与经营过程中的营运资金也有所不同,对该部分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是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需要的前提下保持企业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收股利和应付股利、应收利息和应付利息、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其他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负债。

3.2.2 销售渠道的营运资金

销售渠道连接制造商与最终消费者,是企业产品流向市场实现其商品价值的重要通道,产品销售带来收入,形成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交税金,此前还可能接受预定收取预收账款,这就形成了销售渠道内的营运资金。

3.2.3 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

生产渠道中,原材料通过各种加工制造技术,并凝结物化劳动,向产成品转化。在此过程中,营运资金分别体现为在产品存货、半成品存货、周转材料存货、应付职工薪酬、部分其他应收和应付款。

3.2.4 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

采购渠道连接供应商与制造商,使物资从资源市场的供应商手中,通过商流和物流转移到企业。在商流中,由于购买交易而形成了预付帐款、应付帐款、应付票据。物流则体现为物资从供应商处流入企业形成原材料存货。

四、加强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

营运资金管理涉及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其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资金运转效率,降低资金沉淀,用最低的资金成本获取最大的营业收益。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是为达到上述目标而采用的一些计划或技术方法。

4.1 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

采购渠道是企业与供应商进行交易活动的联接纽带。众所周之,采购常常占用大量资金,以高库存高成本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采购渠道营运资金 = 原材料存货 + 预付款项 – 未经银行承兑的应付票据 - 应付账款,由此可见,要减少采购渠道上的资金占用,需要降低原材料库存,延长款项的支付时间。

4.1.1 改善供应商关系,降低不确定性

传统的采购活动中企业与供应商多呈现为简单的交易关系,双方交易的重点在于产品质量、价格,本质上是一种为各自利润进行竞争的关系,因为缺少合作。双方为预防供应、需求的波动等不利因素都维持了一定的库存,增加了成本。而企业在采购的讨价还价中争取到的价格优势却往往换来质量降低和延迟交货的代价,围绕单方利益最大化而构建的交易条款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4.1.2JIT 采购

JIT(准时制)方式最初是一种生产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这种思想也可以应用到采购中,形成 JIT 采购,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采购所需的物品”。

4.1.3 减少供应商

供应商的选择在采购环境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拥有许多供应商被看做是预防资源短缺和产品脱销的工具。然而,新的趋势是选择几个关键供应商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渠道成员的需求。

4.2 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

生产渠道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中枢,连接采购与销售渠道,是原材料向产成品转化的途径,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包括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使用的存货、一些可以归集到生产活动的其他应收应付款以及由于生产活动引起的职工薪酬,其管理的重心在于通过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的改进降低在制品库存,另外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材料与产成品的库存,影响采购与销售渠道的资金管理效果,因此,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尤为重要。

4.3 销售渠道营运资金管理

许多企业为了实现利润、销售更多产品,经常采用赊销形式。片面追求销售业绩,可能会忽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或管理效率低下。例如对赊销对象的现金流动情况及信用状况缺乏,以及未能及时催收货款,容易出现货款被客户拖欠,造成账面利润很高,但实际资金却很少。对此,财务部门应加强对赊销和预购业务的控制,制定相应应收账、预付货款控制制度,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减少风险,从而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

增强与中间商的渠道合作关系。

培养客户关系。为了寻求发展,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成了企业不可缺少的战略之一,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增加库存量,或加强与客户之间的协作来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再改善营运资金管理时,应追本溯源,做到从业务层面去改善,利用渠道关系管理先进理论和手段,本着双赢的基础,去改善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做到上到经销商分销的及时供应品,了解客户的需求,安排生产计划,下到供应商保证质量的及时供应,是整条资金链同业务流程活起来,才能有效地节约营运资金,才能保证营运资金的周转顺畅。

参考文献

[1] 江其玟,胡幽研.基于供应链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型构建[M].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2009,12上旬18-20

[2] 王竹泉.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销资金管理的重心[J].会计研究,2005,(6):28-33

[3] 王竹泉,孙建强,逄咏梅.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

上一篇: 金融本科毕业论文 下一篇: 教师能力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