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一体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7:03

货币一体化论文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1)

流动性是一个含义比较广泛的概念,它一般是指一种资产转化为某种支付手段的难易程度。夏斌和陈道富[8]从可测量、可统计的角度,对流动性进行了三个层次的界定:一是将流动性界定在银行体系内,指超额存款准备金;二是将与实体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货币供应量视同于流动性;三是将社会经济中一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金融资产视为流动性。本文所说的流动性主要包括前两者,即超额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特别是狭义货币供应量,流动性效应是指由某种原因引起的银行体系准备金或流通领域货币供给量,特别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增加的现象。

货币电子化过程中电子货币取代现金货币,会影响货币供给的诸多方面,可能产生明显的流动性效应,容易导致流动性过剩。货币电子化的流动性效应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但一直以来学者们对此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只有少数学者在有关研究[9]-[13]中有所涉及。研究货币电子化的流动性效应问题,不仅对于完善货币电子化环境下货币供给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加强货币电子化环境下流动性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本文以下部分,将首先从理论上探讨货币电子化流动性效应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大小;在此基础上,根据理论研究的结论,利用我国的实际数据,从实证上进一步分析货币电子化流动性效应在我国的表现及大小;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有关建议。

二、货币电子化流动性效应的理论研究

货币电子化是指公众将手中的现金货币存入银行卡,用银行卡存款这种电子货币来取代手中的现金货币。这一过程不但会通过减少流通中的现金货币、增加银行准备金而改变基础货币结构,而且会通过改变公众持有的现金货币及电子货币与存款货币之间的比率而影响货币乘数,还会通过向狭义货币中加入电子货币这种新型货币形式而扩大狭义货币的范围,改变狭义货币的构成,进而扩张货币供给量,产生流动性效应。这一部分将通过分析货币电子化对基础货币结构、货币乘数因子和狭义货币范围及构成的影响,在理论上探讨货币电子化流动性效应产生的原因、大小及影响因素。

(一)对基础货币结构的影响

货币电子化的流动性效应,首先来自于它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方面。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和供给最终货币的货币,它由公众持有的现金货币C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R两部分构成。货币电子化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基础货币结构的影响方面。

由于货币电子化是指公众将手中的现金货币交给银行,存入银行卡中,用银行卡存款这种电子货币来代替现金货币,因此这一过程会对基础货币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客户向银行交出现金货币,会使这一部分现金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这会使式(1)的基础货币供给余额B中的现金货币C减少;另一方面,这一部分现金货币返回银行体系,则会使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增加,这又会使式(1)的基础货币供给余额中的银行准备金R增加,形成超额准备。

B=R+C(1)

在上述过程中,虽然现金货币的减少额等于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增加额,两者的数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基础货币的总量不变,但基础货币结构却发生了变化:现金货币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下降,银行体系准备金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上升。而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增加,则会刺激其发放贷款,进而产生派生存款,最终成倍放大货币供给量。

可见,从基础货币角度看,货币电子化是通过改变基础货币结构,来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派生存款货币创造能力,进而扩张货币供给量,产生流动性效应。

(二)对狭义货币范围、数量和构成的影响

货币电子化的流动性效应,还来自于它对狭义货币的影响方面。货币电子化对狭义货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狭义货币的范围、数量和构成方面的影响。

首先,从狭义货币范围方面看,在传统货币环境下,狭义货币M1的范围只包括现金货币C与活期存款货币Dd。

M1=C+Dd(2)

在货币电子化环境下,由于货币电子化是指公众将手中的现金货币C存入银行卡中,用银行卡存款这种电子货币E来代替现金货币,而客户将现金存入银行卡与客户将现金存入银行活期存款账户并无多大差别,银行卡存款与活期存款本质上也并没有什么区别:活期存款是银行对客户的负债,银行卡存款也是银行对客户的负债;活期存款可以通过签发支票进行对外支付,银行卡存款则可以通过电子信息传输进行对外支付,所以以银行卡存款形式存在的电子货币可以看做是独立于活期存款之外的一种新的“存款帐户”,应该包括在狭义货币内。这样,在货币电子化环境下,狭义货币的范围就不仅应该包括现金货币与活期存款货币,而且应该包括电子货币。因此,如果将货币电子化环境下的狭义货币用M*1表示,则:

M*1=C+Dd+E(3)

其次,从狭义货币数量方面看,在货币电子化过程中,随着现金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返回银行体系,银行体系会产生大量超额储备。而超额储备则会被银行用来发放贷款,产生派生存款,这会使式(3)中的活期存款货币Dd增加,进而使货币M*1也相应增加。

最后,从狭义货币构成方面看,虽然在式(3)中电子货币E代替现金货币C的电子化过程中,公众持有的现金货币的减少额正好被电子货币的增加额所抵消,两者的数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货币M*1不会因此而改变,但货币M*1的构成却因此而发生很大的变化:现金货币在M*1中所占比重会下降,电子货币所占比重会上升。此外,由货币电子化所引起的派生存款的额外增加,还有可能使活期存款在货币M*1总额中所占比重上升,从而进一步改变货币M*1的构成。

可见,从狭义货币角度看,货币电子化是通过改变狭义货币的范围、数量及构成,提高银行体系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来扩张货币供给量,产生流动性效应。

(三)对狭义货币乘数因子及大小的影响

货币电子化的流动性效应,还来自于它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方面。货币乘数是反映银行体系运用基础货币,创造和供给最终货币,进行货币扩张的倍数,它用最终货币与基础货币之间的比率来衡量。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狭义货币乘数因子及大小的影响方面。

在传统货币环境下,假定中央银行规定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分别为rd、rt,公众持有的现金货币C与活期存款Dd之间的比率即通货比率为 c,定期存款Dt与活期存款Dd之间的比率即定期存款比率为t,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ER与活期存款Dd之间的比率即超额准备金率为h,则传统货币环境下货币M1的乘数:

比较式(4)与式(5)可以看出,货币电子化环境下的货币M*1的乘数比传统货币环境下的货币M1的乘数多了一个影响因子e,并且与e成同向关系。

从货币电子化对K*1的各因子的影响来看,由于货币电子化是公众用电子货币来代替现金货币,用银行体系的电子货币支付清算来代替现金支付结算,因此货币电子化的快速发展,银行体系电子清算系统的高效运转,以及电子支付清算的方便快捷,一方面会使公众更多地选择用电子货币来代替现金货币,通过银行体系电子清算系统进行支付结算,这会使通货比率c降低,同时使电子货币比率e上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公众得以尽量减少满足未来支付所需的现金持有量,并相应地增加收益率较高的定期存款的持有量,这也会使通货比率c降低,同时使定期存款比率t上升;还可以使商业银行尽量降低满足清算所需的超额准备金,这会使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h下降。虽然定期存款比率t的上升会使货币乘数下降,但通货比率c及超额准备金率h的下降,以及电子货币比率e的上升,则会使货币乘数上升,特别是使M*1的乘数出现更大幅度的上升。

(四)在狭义货币供给总体变动方面的表现

正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货币电子化对狭义货币供给量的总体影响大小,可以用狭义货币供给对货币电子化的弹性系数(即当流通领域的现金货币余额因货币电子化而减少1%时,狭义货币供给量增加的百分比)来衡量,所以为了考察货币电子化的流动性效应在我国狭义货币供给总体变动方面的表现,这里根据表2中 2006年的有关数据,c=0274,e=0267,t=0391,以及wind资讯提供的2006年数据h=28%,rd=rt=85%,运用式(11),计算2006年货币M*1的供给对货币电子化的弹性系数dM*1dC/M*1C=-c(rd+t·rt+h)(1+c+e)=-122。这表明,在2006年的货币环境下,当流通领域的现金货币余额因货币电子化而减少1%时,货币M*1的供给余额会增加122%。

四、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货币电子化影响货币供给的诸多方面,能够通过改变基础货币结构、提高货币乘数、提升银行体系派生存款创造能力、扩大狭义货币范围及数量等途径,产生明显的流动性效应。传统货币环境下的货币供给理论和模型已经不能完全正确地描述和概括货币电子化环境下的货币供给实际,亟需改进和完善。第二,我国货币电子化的快速发展,已使电子货币成为我国狭义货币领域一种新的重要的货币形态,并对我国狭义货币供给的诸多方面造成了明显的影响,产生了显著的流动性效应。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学术界需要深入研究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积极探索货币电子化流动性效应产生的原因、大小和影响因素,努力提出一整套能够全面正确反映货币电子化环境下货币供给实际的货币供给理论和模型。第二,管理部门需要重视货币电子化对我国货币供给的重大影响,明确货币电子化流动性效应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加强对电子货币的立法、监督、统计和分析,提高货币电子化环境下流动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Risk Management for Electronic Banking and Electronic Money Activities[R]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Working Paper,1998

[2]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Implications for Central Bank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Money[R] BIS Working Paper,No2027,1996

[3]European Central BankReport on Electronic Money[Z]European Central Bank Press,199813-16

[4]赵家敏论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0,(11):19-24

[5]尹龙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0,(4):34-41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2)

【关键词】

货币替代;人民币与港元;货币一体化

1 关于货币一体化

货币一体化理论是国际政策协调理论之一,主要内容是最优货币区理论。它是由麦金农和蒙代尔20世纪60年代提出。货币一体化的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蒙代尔的“最优通货区”理论作为研究货币一体化的先例,并成为欧元的制度设计的基础;90年代初,爱默生等人为了扫清货币一体化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市场、一种货币”思想;90年代中期,保罗·克鲁格曼利用模型、加入国与固定汇率区的经济一体化成本收益分析最优货币区。

2 关于货币一体化的收益

汇率稳定是货币一体化带来的首要首要。汇率的经常性波动会阻碍正常贸易和投资的开展,而使用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港元与人民币的一体化使得两地间货币保持相对稳定,减少汇率经常性波动带来的风险,从而促进两地贸易的发展,在可遇见的未来这部分收益也相当可观。随着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深入,两地货币交易总成本不断上升。以2010年为例,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总额为27432亿人民币,如果按照外汇的兑换成本占贸易总额的6.5%为计算标准的话,内地与香港实现货币一体化所节省的成本大约为1783亿人民币,这部分节约的成本占香港GDP的11.7%,两地GDP总和的0.43%。

3 人民币与港元一体化的现实基础

3.1 内地与香港的贸易联系

一直以来,两地之间的经贸联系就十分紧密,尤其是自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后,两地贸易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都处速发展之中,从贸易总量来看,内地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内地发展为香港最大的货物供应商。2010年,香港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中国,为147亿美元。从两地贸易的结构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贸易的比重下降,技术密集型产品处于上升趋势。

3.2 内地与香港的资本联系

随着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内地与香港的资本市场联系日益紧密,香港成为内地的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内地对香港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投资规模趋于扩大,投资结构趋于深化。截止到2010年底,有103只红筹股和163只H股在香港创业板及主板上市。根据香港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香港主板上市的内地集资总额为34629千万港元。在外商直接投资上,两地直接投资的联系也十分紧密,香港拥有较宽松的政策,内地拥有广阔的市场与大量廉价劳动力,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使内地一直是香港厂商的直接投资的首选,近几年香港对内地的直接投资几乎一直大于内地对香港的直接投资。

4 对于未来货币的选择

本文试图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讨论对于未来货币的选择。

假定有两组人,其中一组人的人数为N1,另一组人人数为N2,起初他们各自使用自己的货币,他们分属于货币区1,货币区2。

第i个货币区的行为人得到的效用为:

Ui(T)=(ai+bini)=(ai+bini)/r,其中i=1,2该公式中a,b为固定系数,r为贴现因子,实际运用中以实际利率来考虑。n=㏑Ni,a可以理解为独立于网络外的使用货币的收益,bn为与网络有关的收益。其中a,b>0,现在分析的是如果以一种货币代替另一种货币所能带来的福利及其变化,由于有N1人数的人持有货币1,N2人数的人持有货币2,则在不考虑货币转换的情况下,社会总福利为:N1(a1+b1n1)/r+ N2(a2+b2n2)/r。

如果现在考虑以一种货币代替另一种货币,亦即N1或者 N2变为0,同时假定a1=a2, b1= b2,在这种情况下,认为总福利能达到最大。对于该问题的理论解释如下:

考虑货币2被货币1所替代,并假定存在一种货币的转换成本为每人s,a=a1 =a2,b= b1= b2,这样,总福利将变为:

(N1 +N2)[a+b㏑(N1+N2)]/r- N2s,这样总福利与上式相比提高为:

(N1 +N2)[a+b㏑(N1 +N2)]/r- N2s-N1(a1+b1n1)/r+ N2(a2+b2n2)/r=

[(N1 +N2)㏑(N1 +N2)- N1n1- N2n2]b/r- N2s

上式的结果可能为正值,0值,也可能为负值。转换收益大于成本时结果为正。但是很明显,在N1 >N2时,这种转换收益达到最大,因此通过实现使使用较多货币的人的货币替代使用较少的货币的人的货币,这样的收益是最大的。

现在考虑另一个过程,即引入一种新货币,则总福利为(N1+N2)[a+b㏑(N1 +N2)]/r- (N1+N2)s显然其收益要小于运用现存货币的收益。

综上,在对于未来港元与人民币一体化的远期货币选择中,本文倾向于使用现存货币-人民币。

5 对未来港元与人民币一体化的简要分析

由于存在现实的障碍两地的货币一体化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做如下安排:1,在较短的时期内,打造一个适宜港元与人民币一体化运行的宏观环境,具体可采取一下措施:首先,保持香港与内地经济稳健增长,经济实力与持币信心是正相关的。其次,进一步完善内地金融市场,促进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深化融合。最后,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将内地与香港共同纳入汇率决定机制的范围之内,为港元与人民币一体化创造条件。2,中期安排,在短期内实现了上述条件后,在汇率制度的整体安排上采取浮动汇率制,但是内地与香港可以组成一个联合浮动区汇率对内固定,对外联合浮动。而一旦该汇率区成立之后,该汇率区应该以坚定的步伐稳定该汇率制,双方协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3,远期安排,本文认为,远期方式双方应统一货币单位,建立可协调的、统一的中央银行(货币局),在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总之,在金融系统管理上采取协调、联合、统一、完全一体化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范晓云,邵新建.港元、人民币一体化研究.世界经济,2009(3).

[2]张鼎源.港元挂钩人民币,值得商榷.沪港经济,2009(6).

[3]陈丹.港元人民币化的收益和成本分析.商业文化,2007(6).

[4]姜波克,罗得志.最优货币区理论综述兼论欧元、亚元的问题,世界经济文汇,2001(1).

[5]陈岩岩,唐爱朋,孙健.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货币整合的可行性分析.西南金融,2005(7).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3)

在世界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货币合作已成为国际金融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尝试性实践,其中欧盟的区域货币一体化进程最引人注目。与区域货币合作直接相关的理论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简称oca理论)。本文介绍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对迄今为止几个影响较大的区域货币合作案例进行剖析,通过对欧、美、非三种货币合作的比较后,认为区域货币合作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亚洲货币金融合作的重点,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区域货币合作稳步推进的保障。

一、区域货币合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最优货币区(oca)是这样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1961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他著名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一文,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问题,他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研究汇率和货币区,开创了观察汇率问题和货币区的全新视野,触发了有关“最优货币区(oca)”理论的大量文献。蒙代尔提出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所以有人将他的oca理论称为要素流动论。

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之后,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密切关注,也引起了更多经济学家对有关最优货币区判断标准的讨论,促进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最优货币理论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最优货币区的构成条件上,这些讨论从不同的侧面发展了最优货币区理论。

1963年,罗纳德·麦金农 (r.i. mckinnon )提出了把“经济开放度”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又一评价标准,即一国生产或消费中贸易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率。1969年,彼得·凯南 (p.b. kenen) 在《最佳货币区:一个折衷的观念》提出,经济高度多样化的国家是货币区的更为理想的参与者。詹姆斯·英格拉姆(j·c·ingram,1969)指出,为了达到货币区的最优化,有必要考察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并提出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最优货币区标准的观点。哈伯勒 (c·haberler,1970)和弗莱明(j·m·fleming,1971)分别提出把“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即通货膨胀率接近的国家更适于达成货币一体化。1976年,爱德华·托维尔 (e·tower)、托马斯·维利特(t·willet)和弗莱明强调把“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政策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但是,以上这些研究也不可避免带有一些局限性。首先,这些标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其次,有些标准难以量化,缺乏实际上的可操作性。第三,这些理论在强调组成货币区的正面效应时忽视了一国加入货币区的成本问题。加入货币区在给一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成本;特别是,货币是一国经济主权的象征,加入某一货币区即意味着该国对其主权的放弃。因此,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对一个考虑加入货币联盟的国家而言,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2.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展。传统的对最优货币区的研究视角是短期的、静态的,侧重于现实约束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滨田宏一 (hamada,1985)研究了一些国家加入货币区的福利含义。而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理论加入了私人部门的自由选择权和自由放任思潮。克鲁格曼和奥博斯菲尔德(krugman & obstfeld,1998)也对该理论的研究做了总结,并提出了通过gg一ll模型判断加入货币联盟的时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实世界一体化和区域化发展趋势的增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逐步从相对孤立的宏观经济稳定转移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上,汇率制度本身越来越成为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工具。新的研究不仅放宽了对于价格和市场竞争性的假设,综合了各种关于最优现实标准的探讨,而且提供了从动态视角阐释”最优”的研究思路。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对称性的动态联系,成为主导最优货币区成本一收益判断的主要因素,对于区域货币合作前景的判断,从关注成本——收益的现实约束状态,放到关注区域货币一体化发展和实质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同区域内部对称性增强之间的动态前景上,研究的视野更加宽广。

二、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实践

1.欧洲货币一体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欧洲联盟(欧洲共同体的前身)就开始了进行货币一体化的尝试,一直到2002年1月1日起欧元正式流通,成为欧元区各国惟一的法定货币。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是世界货币史上的一个创举。正如欧洲中央银行前行长杜伊森贝赫所说,欧元是欧洲人民联合的象征。

随着欧元区资本市场不断一体化发展,欧元区国家投资者,尤其是政府部门更愿意在欧元区而非国内市场借债,单一货币欧元为在国际市场融资带来的优势,同时投资银行费率的降低和投资者倾向于通过国际市场进行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也带动欧元区的主权债券发行的增长。以欧元发行的国际负债额已经远远超过以美元发行的国际负债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发行比重。伴随着欧元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巨大的具备较强流动性的金融市场的形成,欧元拥有了挑战美元作为最大储备货币的潜力。由于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尤其是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将外汇储备多元化时越来越青睐于欧元。2006年末,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降至约64.7%,而与此同时,欧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从1999年17.9%升至2006年底的25.8%。随着近年来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水平屡创新高,欧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也会不断提高。

2.拉美国家美元化。拉美国家货币美元化的内涵,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替代”现象 。“货币替代”是指一国居民因对本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在经济易发生动荡的拉美国家,为寻求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施美元化政策,使美元具有和本国货币同等的法定货币资格,由此形成了特有的美元区域化现象。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政策制定者早就提议在西半球建立美元集团,nafta的贸易伙伴们在许多贸易中已经大量使用了美元。 根据统计,已经有包括阿根廷、秘鲁、乌拉圭、厄瓜多尔、墨西哥、多美尼加等多个国家已成为高度或中度美元化国家。

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拉美经济“美元化”的重要动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拉美国家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加强区域内联系与合作,以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美洲自由贸易区等经济协作体的建立,就是这种合作的体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贸易一体化推动了货币一体化。当贸易关系加强时,同主要的经济伙伴分享一种共同货币自然会带来利益,因为利用汇率差别转移资本的成本会变得更高。2005年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强了拉美同占统治地位的美国市场的贸易联系,并加速了这个地区的“美元化”。

3.非洲区域货币合作。非洲的货币合作最早起源于殖民地时期,法属殖民地和英属殖民地的各类国家群体联合进行了共同的货币制度安排。当时实行的货币制度安排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英属殖民地国家的货币钉住英镑,并由英镑支持,当地政府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殖民行政当局凭借在英国政府储备投资的利息而获得领地特权收入;而法属殖民地的法郎也是钉住宗主国法国的法郎,且殖民地的货币发行最终是由法国财政部的可兑换性保证和对政府借贷融资幅度的限制来支持的。

非洲法郎区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货币、经济和文化区域,是世界上惟一一个融合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真正的地区性货币体系。非洲法郎区货币合作的模式是在原法属殖民地的法郎联盟逐渐扩展基础上组成了非洲法郎货币联盟。该种模式的特征是:从技术层面上讲,法郎区是一个具有内外联系的货币体系。从政治层面上讲,法郎区则是各成员国政府所支持的合法组织(张延良、木泽姆,2002),它以一种国家责任的方式实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不发达金融合作体系的典范。

三、区域货币合作给我们的启示

从区域货币合作理论和以上实践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区域货币合作稳步推进的保障。欧洲、非洲单一货币的实践使区域货币合作由汇率合作上升到了统一货币管理的阶段。区域货币稳定的前提是经济趋同和政策协调,这是货币联盟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欧元对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最大启示。从欧洲货币联盟的运行机制上看,它具有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完全没有的强有力的、超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权(分别由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承担),这是以欧元为中心的统一汇率制度运行的基本保证。亚洲货币合作必须借鉴其经验,建立具有国际主义精神、能牺牲各个国家局部利益从而确保全局利益的超国家机构,制定、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区域结构政策,协调、监督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2.欧元的出现,纠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分强调全球性货币合作而忽略了区域性货币安排的弊端,它启示我们,全球范围的货币合作可能从区域货币合作和货币一体化迈开实质性步伐,从而为全球货币的统一奠定基础。区域货币合作可以有效地抑制投机资金的冲击。欧元的产生突破了以往国际货币合作仅限于汇率合作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使创新后的货币体制更富有效率。而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看,法、德两大主要国家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必须有几个主要国家的支持,这对当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亚洲货币合作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启示。亚洲在推进货币合作进程中,应该加强该地区两个经济强国——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合作,发挥主要国家的作用。

3.美元化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它预示着国际货币体系将成为以美元、欧元等少数货币的新格局,以致汇率风险主要集中在美元与欧元之间。其次,它导致了货币主权这一传统的国家主权要素从国家主权中分离出来。再次,它暗含着经济全球化的归宿终将为两极化或三极化而非多极化。

4.非洲区域货币汇率合作给我们的启示是:一项国际经济、金融制度安排,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政治问题。一项制度协议即使在经济上合乎逻辑且能够带来共同利益,成员国的政治实力和意愿也会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是否能够正常而有效地运行。换言之,如果缺乏政治意愿并相互协调与配合,在现实中就很可能会出现囚徒困境,即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博弈最终将导致非最优甚至是糟糕的结果。

参考文献: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4)

【关键词】货币史/通宝币制/货币文化

currencyhistory/TongBaocurrencysystem/monetaryculture

【正文】

我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使用货币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历经上古先秦实物货币、贝币和青铜铸币的递嬗后,以秦王朝统一货币为标志,奠定了方孔圆形的铜钱形制。自秦迄隋,半两币制和五铢币制递相代谢,各领。至唐王朝初年,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多重历史因素孕育下,终于形成了独步千载的通宝币制。

通宝币制是中国货币史上行用时间最长、制度最复杂完备的一种铜币体系,在中国经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其漫长的运行历程中,形成设置严密、运转灵活的铸造发行体制和具有鲜明历史特色的管理调控政策,产生了蔚为大观的货币思想和钱币文化,对中国中古以来历史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其他币制所无法比拟的,从而凸现出通宝币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运作之时间跨度,是衡量一种古代币制地位的首要指征。中国古代货币虽然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三代,但作为一种具有相对成熟完备内涵的货币制度,是从半两币制开始的。半两币制的上限,约为秦国孝公时代的商鞅变法(公元前359年),秦王朝实现大一统后即成为一种全国性的货币制度,入汉后又行用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前后跨度为240年。汉武帝中期实行货币改革,于元狩五年推出五铢币制,历东汉魏晋南北朝隋代,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废止,前后跨度为738年。从世界古代货币史的范围来考察,半两、五铢币制的时间跨度记录已经相当可观,但与继踵而起的通宝币制相比,仍难免逊色。通宝币制诞生于唐高祖武德四年,所铸开元通宝在整个唐代通行不衰。两宋自太祖铸宋元通宝始,历朝君主皆铸行通宝钱。元代一度禁钱行钞,但大部分时间仍然铸行通宝。明代钱银并行,自明太祖铸行大中通宝始,除个别年代外,皆行通宝制钱。清代通宝自开国迄于宣统,铸行与清王朝相始终。直至民国时代,云南等省还曾铸造过民国通宝,成为通宝币制的余响。综上所述,通宝币制创始于公元621年,迄于1911年,运行达1300年,这是中外货币史上通行时间最长的一种铜铸币制度。

在不同时期货币结构中所居地位,是评估一种历史币制的重要依据。众所周知,我国封建社会货币体系的根本特征是实行铜币本位,通宝货币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即充当了这种本位制度,从而成为中古货币结构中的主体制度。在唐代,一般认为实行所谓"钱帛平行本位",实际上唐后期绢帛地位在货币体系中日趋式微,平行本位维系时间不过在唐前中期而已。宋代至元明前期实行钱钞流通制度,纸币作为对铜本位的补充。元和明代前期曾一度禁钱行钞,以钞代铜银,但为时有限,并未真正动摇通宝货币的铜本位地位。明代中后期货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白银货币地位增强,形成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银钱平行本位。清代以降,银钱本位格局受到西方银本位币的冲击,银钱比价跌涨无常;通宝币制代表的铜本位面临本位转换的空前挑战,在衰微困境中通宝币制借助传统的力量并未迅即退出历史舞台。清末从法律上废止通宝币制后,一些农村地区通宝制钱仍旧沿用至北伐战争期间。由此可见,通宝币制在中国货币史上担当了何等重要的角色,是我们必须予以透彻考察的基本币制。通宝币制与其他币制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以及通宝本位长久占据货币本位的内在原因和影响,无疑成为通宝币制研究中有待追问的学术课题。

通宝币制在其历史运行中,逐渐形成一套职能完备的铸造管理体制。在唐代,中央铸钱机构有少府监。御史台监察御史的职掌中,包括巡按郡县铸钱。临时性职官有朝廷委派并隶属于户部的铸钱使。盛唐以后创置的盐铁使、度支使、按察使亦掌天下铸钱的事务。唐代地方钱监主要设于"天下诸州产铜之所",实行集中管理分散经营。各州钱监皆以州府最高长官兼任主监,先后有州刺史、都督和观察使、节度使判监等。洎乎宋代,三司使即盐铁、度支和户部总理财政,三部下辖铁案主管天下坑冶铸钱事务。元丰年间官制改革后,上述事务归隶工部属下之虞部及少府监统领。在全国产铜各路,设有提举坑冶铸钱司,下辖坑冶场和钱监,在各路专置司之上,宋廷对东南重点铸钱诸路,又设有中央直辖的区域性建置机构--提点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坑冶铸钱司,大体常驻饶州,代表朝廷管理东南诸路坑冶铸钱事务。钱监是宋代铸币生产部门,分设在路州级政府之下,设有监官、监门、检勘、物料、库官等。宋代铜铁钱诸监由于朝廷调控需要和币动,置废相当频繁,体现了宋代铸钱体制较突出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明清两代传世文献档案富赡,其铸行体制、机构皆有史载可循,得叙其详。明代中央置宝源局和宝泉局,各行省皆设宝泉局。宝源局设有提督员外郎等,由工部户部官员充任。依据传世文献和钱币背文线索,大致可考定明代各省钱局的置废变革状况。清代沿承明代旧制,分别由工部辖宝源局、户部辖宝泉局铸钱,从内地到边疆各省皆设铸钱局。钱局从采铜运输到铸造管理等职守均趋严密,有史档可稽其详。上述制度中,唐宋时期各地钱监置废情况去今已远,文献中的历史信息出入亦较大,努力将其间变迁真相加以考辨复原,亦是通宝币制研究中颇有价值的课题之一。

丰富多样、成败各异的货币调控政策和法律则例,构成了通宝币制的基本历史内涵。唐代是通宝币制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围绕中唐以来钱重物轻、私铸私销等货币流通症结的治理,先后出台有钱帛兼行、收兑禁断恶钱、禁蓄钱、禁铜与禁毁钱为器、除陌等一系列重大币政,对缓解唐代钱荒和物轻钱重,保障通宝货币合理购买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进入宋代后,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的货币要求和贵金属货币发展相对迟滞,加剧了货币流通内在矛盾,钱荒依旧为两宋通宝币制遭遇的主要症结。同时,宋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间的冲突对峙局面下引发的货币战,亦成为制约宋代币政的重要导因。明清时期,随着传统经济模式向近代经济的自发嬗变,通宝币制进一步受到钞币、白银的挑战。为了维系通宝币制的主导地位,统治集团先后采取了令本朝制钱与历代旧钱相兼行使、申令收钱之例、定课税时银钱兼收与专令使钱之例、以钱折俸、制定银钱比率等旨在疏通钱法的政策和措施,这一系列政策阻遏了贵金属币本位的发展趋势,维系了银钱双本位结构,使通宝币制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的环境下,于清代出现了一度复振局面。对于上述不同时段的通宝币政,我们必须同时从稳定货币,发展经济和促进历史进步的多重维度加以审视,并充分考虑到中国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从而进一步拓展评价的思维空间。

为了摆脱财政危机,加强对社会财富的攫取,应付王朝内外社会和军事压力,通宝史上又多次出台通货贬值性质的铸行虚价大钱政策。在唐代,高宗铸乾封大钱,肃宗铸乾元当十钱,皆希冀坐收十倍之利,其后肃宗又铸一当五十的重轮大钱,与开元通宝并行流通。至北宋神宗时蔡京主政,一度专铸当十铜钱和当十夹锡钱。清代咸丰年间,又曾铸行当十、当五十、当百、当千等虚价大钱。由于大钱面值与真实币值严重悖离,完全依恃超经济强权发行,所以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无一例外地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大钱的市价也迅速跌落,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既有理财者在货币原理认识上的误区,更主要的在于统治集团私利蒙蔽了货币决策应有的理性。凡此,均给后世留下有待进一步深刻反思的教训。

通宝币制为后世留下了异彩纷呈、蔚为大观的货币文化。中国古代货币一般可分为钱币、金银、纸币和实物货币四个类型,其中钱币类型在种类、形制、原材等方面均构成传统货币文化的主体,而通宝钱在钱币类型中又是品类最复杂、形制变化最多、流通范围最广、影响也最大的。通宝货币在其一千三百年流通史上,先后出现大钱、小钱、细钱、恶钱、官炉钱和私铸钱之分;明代又有金背、火漆、镟边等名目。又有小平钱、折二、折三、当五、当十直至当五千。还有合背、合面、对文、对读、旋读、复决文、传形等不同造型差异。历代通宝钱的纹饰亦相当复杂,如星纹、月纹、孕星纹、波纹、云纹、鸟纹、马纹和龙纹等等。这些纹饰的缘起和文化内涵,也成为颇为费解的货币文化课题。就断代变迁而论,唐代通宝首推开元钱,学者根据其书体变异和背纹等要素划分为许多版别。北宋凡九帝三十五个年号,而北宋通宝中有二十六个年号铸钱。自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以后,除按年号铸钱文外,还在钱的背面铸上"元、一、二、三、四……等字,标明系该年号中第几个所铸,是为我国最早的纪年钱。史家公认,宋钱在通宝钱流程中是最复杂和最精致的。明代通宝中,万历钱号称精整,尤以崇祯通宝为复杂,文字制作大小、轻重、厚薄千变万化,仅钱背文字就有数十种。清代钱中独具特色的为汉字钱、满文钱、满汉文钱,新疆诸钱局又铸有红钱,19世纪末洋务派引进西方机铸技术,出现了亘古未有的机制钱。就钱文书法而言,不同时期的通宝钱亦是缤纷流华、各呈风采,尤其是北宋通宝的钱文书法可谓百花齐放,篆、隶、真、行、草书体各臻其妙。作为广义的通宝货币文化,还包括了历代通宝币材的探索,铸造工艺的演变等科技文化内涵。总之,通宝货币文化不啻为传统文化中的一大宝库,需要我们精心清理开掘,从历史回溯中获得美学启迪和感受。

自通宝币制问世以来,以关注王朝货币行废和国计民生兴衰的忧患意识为出发点,以评说通宝货币及其政策为中心,历代政治家思想家留下了林林总总、叹为观止的宏论卓识,形成与通宝币制密切互动的货币思想流程。这笔思想遗产既是我们全面把握通宝币制演变的不可缺少的宝贵史料,又是深入诠释通宝币政决策之因果得失的思想根源,也集中反映了中古至近代经济思想所能达到的历史高度及其自身难以逾越的认识局限。在唐代,围绕铸币权收放的政策抉择,刘秩祖述《管子》和贾谊学说,对国家垄断铸币权原则作了继承和发展。在对钱荒的剖析和对策论议中,陆贽依托传统轻重论,更清晰地表述了铜铸币条件下的货币数量论。至宋代,沈括格外留意通宝流通速度与数量间关系,最早提出了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概念。宋人周行已则阐发了"钱与物本无重轻","而相形乃为轻重"的思想,使传统轻重论空前地逼近了科学价值论学理。这些认识成就,是唐宋通宝币制极盛时期深入发展的货币经济现象在主观认识上的反映,也指导了朝廷有关货币决策,为改善货币现实发挥了某些积极的影响。

自纸币问世后,南宋杨万里、陈耆卿运用传统母子相权论,创造性地提出钱楮母子论。上述理论思考,对宋代钱钞并行流通现实和通宝与钞币间关系的认识达到一定深度,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称提之术",即运用通宝、银绢等收兑流通中过多的纸币以稳定纸币币值的管理调控方法,这是历史上币论与币政密切互动与结合的典型史例。历史进入明清时期后,在银、钱、钞多元货币体制的背景下,持续出现了"废银行钱"的货币思潮,许多启蒙思想家如王夫之、黄宗羲至近世的冯桂芬等均未能免俗。这种货币思想发展迟滞现象和"恋铜情结",亦是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缓滞的历史投射。同是对通宝币制的维护与推重,却因为时代的变异而具有进步与落伍的分野,其间历史因果与是非,无疑也构成了回溯古代币制传统和通宝货币思想时有待反思的重要命题。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通宝币制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项货币制度,精芜并存,包罗宏富,历尽兴衰,影响深远。通宝币制以其内在的历史价值和学术魅力,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货币史学的重大课题。

通宝币制的研究,可追溯到唐宋以来历代正史的《食货志》,一般都记述本朝的通宝币制运行与沿革。正史之外的其他史部典籍,如唐代的《唐六典》、《通典》,宋代的《册府元龟》、《通志》,元代的《文献通考》,明代的《续文献通考》、《古今治平略》,清代的"续三通"、"清三通",以及各朝的《会典》、《会要》等都载有这方面的内容。但严格而论,由于传统时代学人对于经济现象认识理解能力的局限和传统学术中经济史学的有欠发达,致使这些典籍对通宝币制在研究层面上留下的认识成果相当有限。从当代学术的角度而言,毋宁将它们视为通宝币制的基本史料。

从钱币角度研究通宝货币,在中古以来学术史上却一直是门久盛不衰的大学问。唐代有封演的《续钱谱》。南宋洪遵著《泉志》,为现存世的第一部完整的泉学专著。明代有胡我琨《钱通》等。至清代泉学再盛,名著如翁树培的《古泉汇考》,倪模的《古今钱略》,李佐贤的《古泉汇》等。这些著述中保存了通宝钱币文化的大量资料和学者的精到研究。至民国时期,丁福保编著《古钱大辞典》,虽属大型工具书,实际上汇聚了历代有关通宝的拓片和论述资料,代表了民国时期通宝钱币文化研究的水准。凡此,皆为今天深入研讨通宝货币文化营造了丰厚的学术基础。

运用近代经济学和历史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货币,起步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时第一部中国货币史著作是章宗元的《中国泉币沿革》,1915年出版,全书八节中只有第一节"历代泉币沿革大略及制钱沿革"简略地叙及通宝货币。1925年张家骧出版《中华币制史》,全书十余万字规模,其中第一编述及通宝币制。

五六十年代关于中国历代货币通史的著述有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彭著熔货币史和钱币学于一炉,对两门学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学界公认为是标志本世纪中国货币史学发展的里程碑式的巨著。该书在叙述历代货币通史过程中,给予通宝币制空前的关注,对起于唐代迄于明清通宝货币的铸行、购买力、货币理论和信用问题,运用异常丰富的史料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和论述。诸如唐代通宝的币重币轻,宋代的钱荒与铜钱外流,唐宋通宝购买力的波动,明代通宝的行废,清代通宝制钱流通中的银钱比价等通宝币制史上许多重大问题,均作了一定深度的探讨并提出明确的结论,其中不少经典性的研究思路和观点皆泽被泉界,启迪后学。虽然有些论证和看法有待进一步探究和完善,但作者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是仰之弥高的。

60年代问世的断代货币史著,有杨端六的《清代货币金融史稿》,全书七篇中以三篇的规模对清代通宝币制--即制钱制度首次进行了详尽的整理和论述,至今仍是研究清代通宝币制最好的专著。60年代还有胡寄窗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册、中册出版,该书中册不少篇章也开创性地论述了与通宝币制相关的历代货币思想,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

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学术界思想解放、百花齐放的新形势下,中国货币史学和钱币学研究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学术界不仅对历代通宝货币进行具体而微的钱币学考察,而且就通宝币制开展的货币史研究也日渐深入,已发表的论文中力作频见,胜义迭出。同时,其间出版的经济史、财政史著述中,也有一些关于通宝币制的精辟论述,如傅筑夫著多卷本《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漆侠的《宋代经济史》,汪圣铎的《两宋财政史》,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李潜龙《明清经济史》等。在古代货币通史方面,萧清推出一卷本《中国古代货币史》,该书以24万字篇幅浓缩地论述了古代货币发生、发展历程,对于通宝币制给予较多关注,在表述角度和侧重点上对彭著有所突破。在货币思想通史方面,叶世昌先生推出了《中国货币理论史》,在系统探究历代货币理论的宏大背景下,论述了自唐宋至近代以来的通宝货币思想,在研究视野和理论诠释上皆有新突破,同时填补了中国近代货币理论专著的空白。80年代出版的萧清的《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叶世昌的《中国经济思想简史》和赵靖的《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等,也以不同篇幅论及与通宝币制相关的货币思想,代表了国内学术界在这方面课题上所达到的较高研究水准。

当然,从本课题的学术角度而言,上述货币史著作也存在一些研究和表述的缺憾。首先,这些著述均为全景式货币通史性质,将各个朝代、各种货币统统纳入其研究范围,而不可能对其中的通宝货币作专题深入的探究。迄今尚没有一部通宝币制的学术专著,诚为百年货币史学的一大憾事。其次,从作为一门制度史的学科建设来看,在其逻辑思路、整体结构和表述框架上,存在需要加以完善之处。比如对通宝币制在内涵、外延范围内的一些基本制度范畴研究不尽全面,诸如每个王朝的货币管理体制、铸造机构、铸行法律、法规沿革等币制最基本层面,亦可称为币制的硬件,几乎被忽略而付阙如。

回眸本世纪的货币史钱币学研究,经历了民国和当代两度高潮,其间学人辈出,成果斐然。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学术界对通宝币制各个侧面展开的单题研究,逐步廓清对这一历史制度真相的认识,提高了理论诠释水平,近年有关通宝币制的考古文献资料也呈现新的开发局面。值此中国泉学百年总结集成、学术走向世纪换千的历史时刻,系统总结通宝币制史的学术环境和条件已渐趋成熟。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从事江苏货币史研究课题时便萌发了对于通宝币制特别执着的兴趣,在经年思考酝酿后,慎重选择本课题作为学术攻坚的战略突破点,旨在填补学术研究空白,撰成迄今第一部系统论述通宝货币制度创立、发展和衰亡演变史的专题著作--《中国通宝币制史稿》。

关于本书性质,如所周知,古代货币的研究存在货币史和钱币学的学科分野。本书以货币史学的研究为主体,同时遵循当代学术趋势,努力将两门学科紧密结合,扬长避短,力求相得益彰之效。

在占有基本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方面,亦付出较大努力。本书稿引用、参考货币史、钱币学和经济思想史著作数十种,以及刊登在高校学报、经济史和钱币学专门刊物百余篇论文,广泛了解和把握海内外在这个领域的学术动态,充分吸取历代学人和时贤研究精华。

在学术创意方面,力求超越既有货币史著的思维定势和研究局限,以社会经济史为基本背景,以通宝币制和币政为研究重点,突出历代封建皇朝在货币制度建设与货币管理决策方面的经济职能和主体作用,尽可能搜集丰富的第一手史料,力求全面具体生动地反映通宝币制运行史貌,深入评析历代有关通宝货币的经济思想,客观展示通宝货币文化的辉煌成就。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8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3-054-05

一、引言

从国家领土的统一到民族、社会和文化的不断融合;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到货币金融一体化,人类文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沿着货币一体化这条主线发展的。从货币统一的历史来看,许多学者都在探索货币一体化问题。货币统一实质上是价格单一化问题。价格单一化是人类经济交往活动中追求的理想目标,从物物交换到一般等价物,从一般等价物到金银价值标准,从商品货币一金银到信用纸币一英镑和美元等国际货币,以及从信用纸币到电子货币的不断演变发展。在经济交往中,人类不断地筛选出最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货币,价格单一化的趋势从来没有停止过。

自从国际金本位制度建立以来,人类对价格单一化的探索实践从未停止。从金本位制度到布雷顿森林制度,再到牙买加体系,在国际货币制度不断向前演变发展的过程中,价格单一化经历了由静态向动态,再由动态向静态的演变。国际货币制度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国际经济的交往,世界贸易与金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黄金不再充当世界价值标准,美元成为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关键货币。美元本位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是汇率波动幅度越来越大、贸易失衡加剧。2008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风暴,殃及世界经济。在金融风暴冲击下,国际社会要求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改变美元一枝独大的现象,增加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国际金融话语权,已成为一股新潮流。这是因为,美元本位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有碍于参与世界经济的国家公平竞争,并经常受到美元汇率波动的冲击。

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历史视角,探索人类选择汇率制度、统一货币的终极目的,即实现商品和劳务价格单一化的理论渊源及其趋势。

二、价格单一化理论综述

中世纪以来,学者对汇率问题已有了大量研究,汇率决定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汇率决定于铸币平价;二是汇率变动决定于货币供求。马林斯(1620)提出了汇率的“货币供应论”,指出汇率是用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他主张实行外汇管制,以实现汇率的稳定。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提出了货币的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认为汇兑平价是两国含金量之比,如法国的同成色、同分量的银币能够在荷兰换到同数量的银币,即汇兑平价。

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和李嘉图都主张用黄金充当世界货币,通过黄金天然属性实现价格单一化。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在《休谟经济论文选》一书中,阐述了著名的“硬币――物价流动机制”,即黄金输出输入决定物价水平,从而决定“平价”。他认为商品的价格随货币数量的变化而发生严格的正比例变动,所以汇率决定于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逆差(顺差)会使一国货币汇率下跌(上升),超过一定的限度(黄金输送点)时则会引起黄金输出(输入)。亚当・斯密主张国际收支调节与否无所谓,主张贸易自由,黄金输出输入自由,世界价格单一化自发实现。大卫・李嘉图赞成金本位制,认为它是最完美的货币制度,主张黄金自发输出输入,世界价格水平自发地达到一致。瑞士经济学家西斯蒙第在其论著《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阐述了货币是一切价值的共同标准的重要观点,为价格单一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阿弗里德・马歇尔在《货币、信用与商业》(1929年)一书中提出了货币充当价值标准的理论,他认为黄金是世界货币,充当世界价值标准,以黄金为通货基础的国家之间,汇率的变动是有限度的。可见,马歇尔也认为黄金作为世界价值标准有利于实现价格单一化。

西美尔认为,在经济交换中,货币把各种性质不同、形态迥异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货币成了各种相互对立、距离遥远的社会分子的粘合剂;货币又像中央车站,所有事物都流经货币而互相关联,比重相等的万事万物都在滚滚流动的金钱浪潮中漂浮,由于漂浮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只有覆盖的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已;货币使一切形形的东西得到平衡,通过价格多少的差别来表示事物之间的一切质的区别。货币是不带任何色彩的,是中立的,所以货币便以一切价值的公分母自居,成了最严厉的调解者,货币是“一切价值的公分母”。西美尔关于货币的论述具有极其深刻的含义,货币使一切不能够度量的物统一了,标准化了。这是价格单一化最重要的实质性问题。货币的强大功能不仅在于它能消除千差万别的商品的特性,而且还要消除民族、国家、文化以及地缘界限等。唯有如此,货币价格单一化的功能才能彻底发挥出来。

马克思有关货币信用和汇率的理论散见于《资本论》等书中。马克思认为信用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货币是一种信用符号,强调货币的职能存在吞掉了它的物质存在。首先,马克思认为铸币在使用过程中被观念化了。他指出:“其他物因为同外界接触而失掉了自己的观念性,而铸币却因实践反而观念化,变成了它的金体或银体的虚幻的存在。”其次,马克思还指出:“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这些话表明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过程中,只要被人们普遍接受,货币本身是什么根本不重要。马克思还指出:“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货币的职能存在可以说吞掉了它的物质存在。货币作为商品价格的转瞬即逝的客观反映,只是当作它自己的符号来执行职能,因此也能够由符号来代替。”可见,马克思上述关于货币的本质的论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前瞻性,正像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今天的货币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符号化。

罗纳德・麦金农和罗伯特・蒙代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货币一体化理论”,推动了价格单一化趋势的发展。该理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蒙代尔的“最佳通货区”理论开创了区域货币一体化研究之先河;20世纪90年代初,爱默生等人的“一个市场,一种货币”思想,打破了“一个国家,一种货币”的传统观,为不同国家间的货币融合扫清了思想障碍;20世纪90年代中期,保罗・克鲁格曼等人的“GG-LL模型”为单个国家选择是否加入共同货币区提供了分析方法与工具。

三、价格单一化的否定之否定

纵观历史文献和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实践,价格单一化有其内在的理论内涵。价格单一化的实质是理想价值标准的实现过程,并且经历了由静态到动态,再由动态向静态的变化过程。因此,价格单一化是在不断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自我完善的。

1 价格单一化的理论界定

价格单一化源自于古希腊的Stater(斯达特),所谓价格单一化(Price Singularization)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或者区域内通过汇率制度安排或者货币一体化,实现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商品、劳务价格趋于一致的过程。当然,价格单一化有其内在的运行机制,即一系列制度安排,主要是指货币制度安排,包括价值标准的确定、货币兑换关系及其规则。价格单一化的运行机制主要体现为“平价”的维护,其标志是始终以“平价”为目标,如金本位制度的“铸币平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挂钩”汇率平价体系。要实现不同历史时期货币平价体系,需要约定俗成的或者是人为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来保障,从而形成价格单一化的运行机制。

2 价格单一化演变过程中的第一次否定

国际货币制度演变的历史规律表明,价格单一化经历了静态价格单一化和动态价格单一化。所谓静态价格单一化(Static Price Singularization)是指通过建立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或者是通过单一货币的建立,确定平价机制或者消除汇率风险来实现价格单一化。例如,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制度以及欧元的诞生,就是通过建立相对稳定的平价机制,或者货币一体化来实现价格单一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过“协议方式”建立起全球性价格单一化协调机制。所谓协议方式,即通过国际间合作,以国际协议为约束建立起来的共同遵守的国际货币制度,以确保国际间的货币兑换关系稳定可持续,避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波动。

伴随着主要发达国家放弃了承担国际货币体系运行的义务,抛弃了好货币合作盟友,静态价格单一化转向动态价格单一化。所谓动态价格单一化(Dynamic Price Singularization)是指通过建立动态汇率制度,即关键货币单独浮动,其他货币采取管理浮动或钉住汇率,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消除汇率风险,实现价格单一化。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体制演变到了浮动汇率,由于汇率波动,平价很难维护。对此,为了消除汇率风险,人们创造了衍生金融工具,如货币期货和期权,以迂回方式确保价格单一化的实现。

3 价格单一化演变过程中的第二次否定

虽然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仍然是以美元作为关键货币,是国际贸易、投资以及国际储备中的主要计价货币。但是这种单边的货币主义将逐渐被货币合作趋势所取代。随着欧元的诞生,国际货币体系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价格单一化趋势在货币一体化的潮流中,将逐步由动态复归到静态。由于受欧元的鼓舞,20世纪末,全球掀起了货币一体化新高潮,继欧元之后,人们提出了“亚元”,即实现亚洲货币一体化的构想等。虽然,受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静态价格单一化趋势暂时受到冲击,但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这是由国际经济交往和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规律所决定的。

总之,价格单一化的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完善需要漫长的过程。因为实现价格单一化需要一系列国际协调,包括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不仅如此,价格单一化过程还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自从实施浮动汇率制度以来,金融危机频繁发生,每次金融危机前后的表现都是汇率的大幅波动,国际金融市场价格急剧变动,对价格单一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要想实现价格单一化还必须进行国际间的政策协调与合作。

四、价格单一化面临的新挑战及趋势

实现价格单一化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理想价值标准。人们总是把这一理想寄托在强势货币上。根据霸权稳定理论,强大的国家才能创造强势货币,它的货币就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中心作用。纵观历史,巴比伦的沙克尔、波斯的德里克、希腊的四德拉克马,以及19世纪的英镑和20世纪的美元,都是各个时代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而正是由于超级大国对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否决权,决定了价格单一化道路上布满了荆棘。19世纪70年代,美国和法国强烈要求实施国际货币改革,主张用任何别的记账单位和货币代替英镑,取代英镑作为最重要的国际支付手段。英国总是对此说不。当英帝国衰弱,美国崛起之后,欧盟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而美国也总是说不。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霸权稳定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尤其是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使美国再一次遭受重创,美元的国际地位正在逐步地走向衰退。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这一超级大国也不得不低下头来与世界其他国家展开合作,共同应对危机。这说明,美国仰仗美元霸权主导世界经济格局的时代将发生改变。价格单一化面临新挑战的同时,也将展现出新的演变趋势。

1 价格单一化面临的新挑战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个相互合作的游戏。历史上国际货币合作可以追溯到拉丁货币同盟(1865)和斯堪第那维亚货币同盟(1875)。国际货币合作鼎盛时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早在1936年,美国、英国和法国就签署了《三国协议》(Tripartite Monetary Agreement),确立了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就是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惟一继续钉住黄金的货币,所有其他国家将货币与美元挂钩。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州达成的“布雷顿森林协议”将国际货币合作推向了历史的高潮。直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合作陷入了困境。美国率先实行单独浮动,抛弃了其他货币盟友,采取了单边主义政策。从此,国际货币体系进入动荡不定的浮动汇率制度时代。美国依仗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撑美元的地位。所以,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必须有美国参与,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实现改革。然而美国是不会放弃自己的既定货币地位,反而会对挑战其美元霸权的行为予以反击。可见,当前在世界经济格局仍然以美国为中心的条件下,与美国的合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超储备货币的创立亦非常困难。

2 价格单一化演变趋势

根据理想价值标准理论和超国家货币创造的历史经验,在21世纪初或者更远的将来,国际金融市场价格单一化演变的路径要么沿着超国家混合货币展开;要么沿着超国家单一货币展开。首先,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造的特别提款权(SDR)通过国际货币合作,改造成为世界货币,增加货币定值的国家数量,重新确定权重,直接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造成为世界中央银行。其次,世界主要经济体(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印度、巴西等)通过货币合作,签署国际货币协议,创立世界货币单位(World Currency Unit,简称WCU)。

上述通过创造单一货币或者混合货币实现价格单一化的整合成本十分高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空间等多重整合,几乎是难以实现的,但并非没有可能。那就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以特别提款权为基础,从目前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定值货币至少扩展到“金砖五国”的货币共同加权定值,并且在决策方面进行调整,增加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发言权;二是通过扩大区域货币合作,创立区域货币区,例如在欧元货币区的基础上,创建亚洲货币区、拉美货币区等等。将价格单一化的范围缩小至区域

范围内,待区域货币合作成熟以后再向更大范围扩展,直至实现全球货币一体化。

3 区域货币整合是最现实的选择

欧元诞生为人类区域货币整合提供了典范。1999年欧元的问世成为国际货币一体化的里程碑事件。欧元是一种超单一货币,其发展方向既不依赖于黄金,又不依赖于单一国家,成为世界货币发展的典范。尽管欧元从酝酿到诞生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并且现在已经运行了12年,但它毕竟还是一个新生儿,存在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2008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一些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如冰岛,深感到了货币大家庭的温暖与安全。这也彰显出欧元的强大生命力,欧元区正在不断地扩大。

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造成多次全球范围内的或区域性的金融危机。这就使得旨在提升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稳定性的对策研究逐步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焦点。创建独立于一国的世界性信用货币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的理想,从凯恩斯到蒙代尔等西方学者都提出了世界货币的设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创立了特别提款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尝试性载体。但包括特别提款权在内的所有世界货币计划都失败了,蒙代尔将原因归于人们无法对没有信用保障和黄金支持的货币赋予足够的信心。

因此,目前较为可行的改革路径应是区域性货币安排,即逐步从目前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过渡到多个货币共同竞争的货币体系,最终建立一个非国家货币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区域性货币安排的目的就是增强对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的约束,减弱世界货币发行国的国内经济发展目标对世界货币发行目标的干扰。

展望21世纪初,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将会动摇美元的根基,美元的地位何去何从有待于观察。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美元一枝独大的国际货币地位可能将极大地改变。但是令人欣慰的是,“金砖五国”的崛起,将对世界货币格局的演变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世界货币格局演变将会由现在的三角格局到四角格局变化,甚至出现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新景象。中国的人民币也可能成为重要货币,毕竟中国的经济总量、进出口贸易额和近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对世界经济有重要影响,大中华区域货币一体化已成为不可小视的力量。如果“金砖五国”联合起来,将对世界货币格局的变化产生极其重要的历史性影响。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这一时代来说,货币是一切权力的权力。可见,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牢牢掌握货币与汇率,选择适合于自己国情的价值标准才是理想的。所以,从一个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角度出发,选择理想价值标准,既有利于抵御和缓冲外部冲击干扰,又有利于促进内外均衡;既能实现经济独立自主,又能有利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西关尔,货币哲学[M],华夏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62:99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6)

在世界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货币合作已成为国际金融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尝试性实践,其中欧盟的区域货币一体化进程最引人注目。与区域货币合作直接相关的理论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简称OCA理论)。本文介绍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对迄今为止几个影响较大的区域货币合作案例进行剖析,通过对欧、美、非三种货币合作的比较后,认为区域货币合作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亚洲货币金融合作的重点,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区域货币合作稳步推进的保障。

一、区域货币合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最优货币区(OCA)是这样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1961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RobertMundell)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他著名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一文,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问题,他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研究汇率和货币区,开创了观察汇率问题和货币区的全新视野,触发了有关“最优货币区(OCA)”理论的大量文献。蒙代尔提出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所以有人将他的OCA理论称为要素流动论。

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之后,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密切关注,也引起了更多经济学家对有关最优货币区判断标准的讨论,促进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最优货币理论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最优货币区的构成条件上,这些讨论从不同的侧面发展了最优货币区理论。

1963年,罗纳德·麦金农(R.I.McKinnon)提出了把“经济开放度”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又一评价标准,即一国生产或消费中贸易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率。1969年,彼得·凯南(P.B.Kenen)在《最佳货币区:一个折衷的观念》提出,经济高度多样化的国家是货币区的更为理想的参与者。詹姆斯·英格拉姆(J·C·Ingram,1969)指出,为了达到货币区的最优化,有必要考察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并提出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最优货币区标准的观点。哈伯勒(C·Haberler,1970)和弗莱明(J·M·Fleming,1971)分别提出把“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即通货膨胀率接近的国家更适于达成货币一体化。1976年,爱德华·托维尔(E·Tower)、托马斯·维利特(T·Willet)和弗莱明强调把“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政策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但是,以上这些研究也不可避免带有一些局限性。首先,这些标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其次,有些标准难以量化,缺乏实际上的可操作性。第三,这些理论在强调组成货币区的正面效应时忽视了一国加入货币区的成本问题。加入货币区在给一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成本;特别是,货币是一国经济的象征,加入某一货币区即意味着该国对其的放弃。因此,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对一个考虑加入货币联盟的国家而言,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2.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展。传统的对最优货币区的研究视角是短期的、静态的,侧重于现实约束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滨田宏一(Hamada,1985)研究了一些国家加入货币区的福利含义。而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理论加入了私人部门的自由选择权和自由放任思潮。克鲁格曼和奥博斯菲尔德(Krugman&Obstfeld,1998)也对该理论的研究做了总结,并提出了通过GG一LL模型判断加入货币联盟的时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实世界一体化和区域化发展趋势的增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逐步从相对孤立的宏观经济稳定转移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上,汇率制度本身越来越成为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工具。新的研究不仅放宽了对于价格和市场竞争性的假设,综合了各种关于最优现实标准的探讨,而且提供了从动态视角阐释”最优”的研究思路。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对称性的动态联系,成为主导最优货币区成本一收益判断的主要因素,对于区域货币合作前景的判断,从关注成本——收益的现实约束状态,放到关注区域货币一体化发展和实质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同区域内部对称性增强之间的动态前景上,研究的视野更加宽广。

二、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实践

1.欧洲货币一体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欧洲联盟(欧洲共同体的前身)就开始了进行货币一体化的尝试,一直到2002年1月1日起欧元正式流通,成为欧元区各国惟一的法定货币。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是世界货币史上的一个创举。正如欧洲中央银行前行长杜伊森贝赫所说,欧元是欧洲人民联合的象征。

随着欧元区资本市场不断一体化发展,欧元区国家投资者,尤其是政府部门更愿意在欧元区而非国内市场借债,单一货币欧元为在国际市场融资带来的优势,同时投资银行费率的降低和投资者倾向于通过国际市场进行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也带动欧元区的债券发行的增长。以欧元发行的国际负债额已经远远超过以美元发行的国际负债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发行比重。伴随着欧元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巨大的具备较强流动性的金融市场的形成,欧元拥有了挑战美元作为最大储备货币的潜力。由于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尤其是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将外汇储备多元化时越来越青睐于欧元。2006年末,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降至约64.7%,而与此同时,欧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从1999年17.9%升至2006年底的25.8%。随着近年来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水平屡创新高,欧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也会不断提高。

2.拉美国家美元化。拉美国家货币美元化的内涵,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替代”现象。“货币替代”是指一国居民因对本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在经济易发生动荡的拉美国家,为寻求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施美元化政策,使美元具有和本国货币同等的法定货币资格,由此形成了特有的美元区域化现象。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政策制定者早就提议在西半球建立美元集团,NAFTA的贸易伙伴们在许多贸易中已经大量使用了美元。根据统计,已经有包括阿根廷、秘鲁、乌拉圭、厄瓜多尔、墨西哥、多美尼加等多个国家已成为高度或中度美元化国家。

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拉美经济“美元化”的重要动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拉美国家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加强区域内联系与合作,以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美洲自由贸易区等经济协作体的建立,就是这种合作的体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贸易一体化推动了货币一体化。当贸易关系加强时,同主要的经济伙伴分享一种共同货币自然会带来利益,因为利用汇率差别转移资本的成本会变得更高。2005年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强了拉美同占统治地位的美国市场的贸易联系,并加速了这个地区的“美元化”。

3.非洲区域货币合作。非洲的货币合作最早起源于殖民地时期,法属殖民地和英属殖民地的各类国家群体联合进行了共同的货币制度安排。当时实行的货币制度安排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英属殖民地国家的货币钉住英镑,并由英镑支持,当地政府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殖民行政当局凭借在英国政府储备投资的利息而获得领地特权收入;而法属殖民地的法郎也是钉住宗主国法国的法郎,且殖民地的货币发行最终是由法国财政部的可兑换性保证和对政府借贷融资幅度的限制来支持的。

非洲法郎区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货币、经济和文化区域,是世界上惟一一个融合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真正的地区性货币体系。非洲法郎区货币合作的模式是在原法属殖民地的法郎联盟逐渐扩展基础上组成了非洲法郎货币联盟。该种模式的特征是:从技术层面上讲,法郎区是一个具有内外联系的货币体系。从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层面上讲,法郎区则是各成员国政府所支持的合法组织(张延良、木泽姆,2002),它以一种国家责任的方式实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不发达金融合作体系的典范。

三、区域货币合作给我们的启示

从区域货币合作理论和以上实践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回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区域货币合作稳步推进的保障。欧洲、非洲单一货币的实践使区域货币合作由汇率合作上升到了统一货币管理的阶段。区域货币稳定的前提是经济趋同和政策协调,这是货币联盟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欧元对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最大启示。从欧洲货币联盟的运行机制上看,它具有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完全没有的强有力的、超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权(分别由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承担),这是以欧元为中心的统一汇率制度运行的基本保证。亚洲货币合作必须借鉴其经验,建立具有国际主义精神、能牺牲各个国家局部利益从而确保全局利益的超国家机构,制定、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区域结构政策,协调、监督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2.欧元的出现,纠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分强调全球性货币合作而忽略了区域性货币安排的弊端,它启示我们,全球范围的货币合作可能从区域货币合作和货币一体化迈开实质性步伐,从而为全球货币的统一奠定基础。区域货币合作可以有效地抑制投机资金的冲击。欧元的产生突破了以往国际货币合作仅限于汇率合作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使创新后的货币体制更富有效率。而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看,法、德两大主要国家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必须有几个主要国家的支持,这对当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亚洲货币合作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启示。亚洲在推进货币合作进程中,应该加强该地区两个经济强国——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合作,发挥主要国家的作用。

3.美元化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它预示着国际货币体系将成为以美元、欧元等少数货币的新格局,以致汇率风险主要集中在美元与欧元之间。其次,它导致了货币这一传统的国家要素从国家中分离出来。再次,它暗含着经济全球化的归宿终将为两极化或三极化而非多极化。

4.非洲区域货币汇率合作给我们的启示是:一项国际经济、金融制度安排,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问题。一项制度协议即使在经济上合乎逻辑且能够带来共同利益,成员国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实力和意愿也会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是否能够正常而有效地运行。换言之,如果缺乏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意愿并相互协调与配合,在现实中就很可能会出现囚徒困境,即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博弈最终将导致非最优甚至是糟糕的结果。

参考文献: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7)

在世界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货币合作已成为国际金融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尝试性实践,其中欧盟的区域货币一体化进程最引人注目。与区域货币合作直接相关的理论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简称OCA理论)。本文介绍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对迄今为止几个影响较大的区域货币合作案例进行剖析,通过对欧、美、非三种货币合作的比较后,认为区域货币合作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亚洲货币金融合作的重点,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区域货币合作稳步推进的保障。

一、区域货币合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最优货币区(OCA)是这样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1961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他著名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一文,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问题,他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研究汇率和货币区,开创了观察汇率问题和货币区的全新视野,触发了有关“最优货币区(OCA)”理论的大量文献。蒙代尔提出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所以有人将他的OCA理论称为要素流动论。

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之后,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密切关注,也引起了更多经济学家对有关最优货币区判断标准的讨论,促进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最优货币理论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最优货币区的构成条件上,这些讨论从不同的侧面发展了最优货币区理论。

1963年,罗纳德・麦金农 (R.I. McKinnon )提出了把“经济开放度”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又一评价标准,即一国生产或消费中贸易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率。1969年,彼得・凯南 (P.B. Kenen) 在《最佳货币区:一个折衷的观念》提出,经济高度多样化的国家是货币区的更为理想的参与者。詹姆斯・英格拉姆(J・C・Ingram,1969)指出,为了达到货币区的最优化,有必要考察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并提出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最优货币区标准的观点。哈伯勒 (C・Haberler,1970)和弗莱明(J・M・Fleming,1971)分别提出把“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即通货膨胀率接近的国家更适于达成货币一体化。1976年,爱德华・托维尔 (E・Tower)、托马斯・维利特(T・Willet)和弗莱明强调把“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政策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但是,以上这些研究也不可避免带有一些局限性。首先,这些标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其次,有些标准难以量化,缺乏实际上的可操作性。第三,这些理论在强调组成货币区的正面效应时忽视了一国加入货币区的成本问题。加入货币区在给一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成本;特别是,货币是一国经济的象征,加入某一货币区即意味着该国对其的放弃。因此,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对一个考虑加入货币联盟的国家而言,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2.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展。传统的对最优货币区的研究视角是短期的、静态的,侧重于现实约束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滨田宏一 (Hamada,1985)研究了一些国家加入货币区的福利含义。而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理论加入了私人部门的自由选择权和自由放任思潮。克鲁格曼和奥博斯菲尔德(Krugman & Obstfeld,1998)也对该理论的研究做了总结,并提出了通过GG一LL模型判断加入货币联盟的时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实世界一体化和区域化发展趋势的增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逐步从相对孤立的宏观经济稳定转移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上,汇率制度本身越来越成为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工具。新的研究不仅放宽了对于价格和市场竞争性的假设,综合了各种关于最优现实标准的探讨,而且提供了从动态视角阐释”最优”的研究思路。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对称性的动态联系,成为主导最优货币区成本一收益判断的主要因素,对于区域货币合作前景的判断,从关注成本――收益的现实约束状态,放到关注区域货币一体化发展和实质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同区域内部对称性增强之间的动态前景上,研究的视野更加宽广。

二、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实践

1.欧洲货币一体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欧洲联盟(欧洲共同体的前身)就开始了进行货币一体化的尝试,一直到2002年1月1日起欧元正式流通,成为欧元区各国惟一的法定货币。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是世界货币史上的一个创举。正如欧洲中央银行前行长杜伊森贝赫所说,欧元是欧洲人民联合的象征。

随着欧元区资本市场不断一体化发展,欧元区国家投资者,尤其是政府部门更愿意在欧元区而非国内市场借债,单一货币欧元为在国际市场融资带来的优势,同时投资银行费率的降低和投资者倾向于通过国际市场进行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也带动欧元区的债券发行的增长。以欧元发行的国际负债额已经远远超过以美元发行的国际负债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发行比重。伴随着欧元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巨大的具备较强流动性的金融市场的形成,欧元拥有了挑战美元作为最大储备货币的潜力。由于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尤其是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将外汇储备多元化时越来越青睐于欧元。2006年末,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降至约64.7%,而与此同时,欧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从1999年17.9%升至2006年底的25.8%。随着近年来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水平屡创新高,欧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也会不断提高。

2.拉美国家美元化。拉美国家货币美元化的内涵,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替代”现象 。“货币替代”是指一国居民因对本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在经济易发生动荡的拉美国家,为寻求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施美元化政策,使美元具有和本国货币同等的法定货币资格,由此形成了特有的美元区域化现象。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政策制定者早就提议在西半球建立美元集团,NAFTA的贸易伙伴们在许多贸易中已经大量使用了美元。 根据统计,已经有包括阿根廷、秘鲁、乌拉圭、厄瓜多尔、墨西哥、多美尼加等多个国家已成为高度或中度美元化国家。

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拉美经济“美元化”的重要动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拉美国家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加强区域内联系与合作,以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美洲自由贸易区等经济协作体的建立,就是这种合作的体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贸易一体化推动了货币一体化。当贸易关系加强时,同主要的经济伙伴分享一种共同货币自然会带来利益,因为利用汇率差别转移资本的成本会变得更高。2005年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强了拉美同占统治地位的美国市场的贸易联系,并加速了这个地区的“美元化”。

3.非洲区域货币合作。非洲的货币合作最早起源于殖民地时期,法属殖民地和英属殖民地的各类国家群体联合进行了共同的货币制度安排。当时实行的货币制度安排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英属殖民地国家的货币钉住英镑,并由英镑支持,当地政府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殖民行政当局凭借在英国政府储备投资的利息而获得领地特权收入;而法属殖民地的法郎也是钉住宗主国法国的法郎,且殖民地的货币发行最终是由法国财政部的可兑换性保证和对政府借贷融资幅度的限制来支持的。

非洲法郎区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货币、经济和文化区域,是世界上惟一一个融合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真正的地区性货币体系。非洲法郎区货币合作的模式是在原法属殖民地的法郎联盟逐渐扩展基础上组成了非洲法郎货币联盟。该种模式的特征是:从技术层面上讲,法郎区是一个具有内外联系的货币体系。从政治层面上讲,法郎区则是各成员国政府所支持的合法组织(张延良、木泽姆,2002),它以一种国家责任的方式实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不发达金融合作体系的典范。

三、区域货币合作给我们的启示

从区域货币合作理论和以上实践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区域货币合作稳步推进的保障。欧洲、非洲单一货币的实践使区域货币合作由汇率合作上升到了统一货币管理的阶段。区域货币稳定的前提是经济趋同和政策协调,这是货币联盟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欧元对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最大启示。从欧洲货币联盟的运行机制上看,它具有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完全没有的强有力的、超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权(分别由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承担),这是以欧元为中心的统一汇率制度运行的基本保证。亚洲货币合作必须借鉴其经验,建立具有国际主义精神、能牺牲各个国家局部利益从而确保全局利益的超国家机构,制定、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区域结构政策,协调、监督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2.欧元的出现,纠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分强调全球性货币合作而忽略了区域性货币安排的弊端,它启示我们,全球范围的货币合作可能从区域货币合作和货币一体化迈开实质性步伐,从而为全球货币的统一奠定基础。区域货币合作可以有效地抑制投机资金的冲击。欧元的产生突破了以往国际货币合作仅限于汇率合作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使创新后的货币体制更富有效率。而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看,法、德两大主要国家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必须有几个主要国家的支持,这对当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亚洲货币合作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启示。亚洲在推进货币合作进程中,应该加强该地区两个经济强国――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合作,发挥主要国家的作用。

3.美元化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它预示着国际货币体系将成为以美元、欧元等少数货币的新格局,以致汇率风险主要集中在美元与欧元之间。其次,它导致了货币这一传统的国家要素从国家中分离出来。再次,它暗含着经济全球化的归宿终将为两极化或三极化而非多极化。

4.非洲区域货币汇率合作给我们的启示是:一项国际经济、金融制度安排,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政治问题。一项制度协议即使在经济上合乎逻辑且能够带来共同利益,成员国的政治实力和意愿也会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是否能够正常而有效地运行。换言之,如果缺乏政治意愿并相互协调与配合,在现实中就很可能会出现囚徒困境,即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博弈最终将导致非最优甚至是糟糕的结果。

参考文献: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8)

出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种种考虑,英国国内各阶层对是否加入欧洲货币联盟(EuropeanMonetaryUnion,简称EMU)存在不同看法。如何看待布朗的“五项经济测试”标准成为决定英国能否加入欧洲写作硕士论文货币联盟并最终投向欧元区怀抱的关键。英国作为欧洲的重要国家之一,对欧元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不仅对英国国内经济、欧盟经济,甚至对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2008年1月1日,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同时加入欧元区,从而使欧元区成员国从13个增至15个,区内整体实力不断壮大,欧元的国际地位也正在不断提升。与欧元区良好的发展态势相比,英国近年来经济却一改往年“运行良好”之态势,渐呈疲软迹象。

本文首先简略的介绍了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最佳货币区理论(OCAT)。然后回顾了欧洲货币联盟的发展历程,并简要的介绍了英国与EMU之间的关系。接下来从布朗的“五项经济测试”标准入手,综合分析英国拒绝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原因及对英国、欧元区及世界经济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英国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前景。

关键词:英国欧洲货币联盟;最佳货币区

引言

一直以来,英国何时加入欧洲货币联盟都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话题。英国对欧洲货币联盟的政策问题,近年来严重困扰着英国的内政与外交。前梅杰保守党政府,曾在谈判制定《马约》的过程中为英国争得由英国议会最终决定是否加入欧洲单一货币的“例外权”。布莱尔上台后,对欧洲政策进行了重要的调整。在货币联盟问题上,坚持以英国的经济利益作为判断的标准,重申英国不大可能在1999年1月作为第一批成员加入单一货币。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有关货币联盟问题的讨论,为英国最终加入单一货币进行舆论和组织准备。面对已成为世界主要货币的欧元,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写作硕士论文虽然屡屡试图推动本国加入欧元区,但每次总是无果而终。对欧元态度冷淡并以“五项经济测试”标准使英国置身于单一货币之外的前财政大臣布朗2007年6月接替布莱尔出任新首相,也使英国短期内加入欧元区变得更为渺茫。英国政府至今对何时加入欧元区仍然没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表。英国对欧元消极观望态度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及其创建、发展历程,之后介绍了英国与货币联盟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英国不加入货币联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最后对英国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一、货币一体化相关理论概述

(一)最佳货币区理论

关于欧洲货币联盟,经济学家或赞成或反对。但有趣的是,他们赞成或反对的主要依据都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开创的最佳货币区理论(OptimumCurrencyAreaTheory)。其作为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章将着重介绍最佳货币区理论并对欧元启动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所谓最佳货币区(OptimumCurrencyAreas,OCA)是指一种“最佳”的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的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的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最佳”是根据维持内部和外部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来定义的。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最佳权衡点,就算达到了内部平衡。外部平衡既包括区域内部的国际收支均衡,也包括与区域外的国际收支均衡。

蒙代尔在论文中将最佳货币区域定义为:受对称性冲击影响的地区所构成的一个经济区域,这些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是自由流动的。他指出,区域内部生产要素充分流动,而区域之间不能流动时,具有要素流动性的区域就构成一个货币区,这样的区域可以采用单一货币或者将区域内各地区的货币汇率固定,从而组成最佳货币区。需求转移是引起写作硕士论文外部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浮动汇率只能解决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转移问题,而不能解决同一货币区内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转移问题,后者只能通3过生产要素的流动来解决。浮动汇率是不同货币区之间的均衡机制,而生产要素流动则是货币区内的均衡机制。

蒙代尔之后,不少学者对最佳货币区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他们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最佳货币区的判定标准,另一方面是货币区的成本——收益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最佳货币区理论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该理论对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进程起了重要的理论引导作用。

(二)欧元启动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最佳货币区理论除了说明有关国家应组成货币联盟的一些特征外,还力图阐明一个国家加入货币区域的代价与收益。欧洲货币联盟是最佳货币区理论的重要实践,本节将对欧元启动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

1.欧元启动的成本分析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9)

一、引言

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出“看不见的手”以来,经济学市场领域是市场调节为主还是政府调控为主是一直争论的话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政府都从未完全停止调控行为,放任市场规律调节经济。特别是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诞生后,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就我国而言,虽然本届政府不断简政放权,努力回归市场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但是宏观调控手段在我国仍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就货币政策而言,几乎所有的国家政府都以直接或者间接调控货币数量为主,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却相比较少,即便在著名的费雪方程式MV=PT提出后,国内外非常多的理论也在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

所以,本文意在对我国实体领域的货币流通速度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验证其变化是否稳定,并进一步揭示其变化的趋势。从而在货币流通速度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外自威廉配第开始就将货币流通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畴,配第在其《货币略论》中,提出货币流动速度和货币流动数量方面呈反比,是互补的关系,并第一个提出了货币流通速度的函数。

魏克赛尔(1915)找出关于货币流通速度中最重要的5个变量:第一为人们对货币交易的需求,第二为人们对货币的预防性需求,第三为贸易信誉,第四为银行的信用,第五为货币利率与自然率的差值,以上几个方面决定了货币流通速度的大小。

费雪(1911)提出了清晰的货币流通方程式MV=PT,反映的是在某个时间上,货币周转和商品周转的关系。为了使得交易价值总量PT和名义货币量M相等,所以在货币存量M上乘以V即货币流通速度,代表在时间段中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

收入说主要是针对在费雪方程中一般价格水平比较模糊的缺点,同时结合宏观领域国民核算的进展,庇古提出了收入方面的货币流通交易方程式MV=PY,其中Y代表的是国民收入,而V代表的是收入的货币流通速度。并且在此方程中,收入的货币流通速度V是一个比较容易观察和计算的变量。

现金余额说的代表是剑桥的现金余额方程式,主要是剑桥经济学家马歇尔等人提出的,其表达式为Md=KPY,其中P乘以Y是代表名义国民收入,而Md代表的是对名义货币余额的需求,或者称为是现金需求,K所表示的是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比的大小。不同于前两者的货币供给理论,现金余额理论从货币需求角度入手,在货币均衡的时候货币的需求等于外生的货币供给。

相较于国外理论研究,我国对货币流通理论研究较少。基本可以分为,制度方面的研究和市场方面的研究。在制度方面,易纲(1996)将原有费雪方程式MV=PY中加入货币比例系数λ,得到新的交易方程MV=λPY,他认为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货币化进程的加快。曾利飞等(2006)认为随着金融的发展,货币流通速度会上升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

在市场方面,冯菲(2010)认为交易流通速度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并说明2000年前后交易流通速度和收入速度出现了分化,原因是金融交易引起的货币需求。胡正,秦娟(2012)运用1978-2009年数据分析得出随着1992年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虽然我国实体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在下降,但虚拟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在加快且已经超过前者下降的速度。

三、理论分析

传导机制分析:实体经济的增长理论上会促进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而金融投机市场投机的增加可能会对实体经济货币产生替代作用,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市场利率的增加会增加储蓄意愿减少信贷需求,从而减少实体经济的货币流通速度。

建立理论模型: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持有理论有,并联立庇古的国民收入货币流通速度方程MV=PY,有(货币流通速度约束)。效用最大化下的新凯恩斯曲线,在其货币流通约束下解得:

(1)

(2)

通过分析方程(1)可以研究得出:

命题一: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预期到的国民收入上升时,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是增加的,这说明人们在预期到经济趋势向好的时候,货币流通速度会增加;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交易性和谨慎性需求k增加时,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是降低的。这可能是由于在经济环境一定的情况下,交易商品的方式方法发生改变,或者交易性需求和谨慎性需求综合作用,使得货币流通速度的相对下降。

命题二:投机需求h的变化要受到对经济增长预期的影响,当预期到的经济向好时,小于0,投机需求的增加导致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增加。说明在预期经济增长的条件下,人们预期实体经济市场的回报率会上升,所以相应提高该市场的投机需求,从而增加了货币流通速度;相反在预期经济预期衰退的情况下大于0,投机需求的增加导致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减少,这可能是由于预期经济衰退,所以投机的领域集中在金融投机市场上,从而减少了实体领域货币的流通速度。

通过分析方程(2)可以研究得出:

命题一: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市场利率的增加会导致实体经济市场货币流通速度的降低,这主要就是因为人们储蓄意愿的增加和企业信贷意愿的降低所致;反之市场利率的降低则会提高货币在实体经济市场的流通速度。

四、实证分析

1.测算我国实体经济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速度

根据庇古的收入货币流通速度方程MV=PY,可以得到MV=GDP。但是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实体经济领域的货币流通速度,所以名义货币量M要减去两个方面的数据:其一为金融投机市场上的货币量,本文用流通股票的市值代表;其二为法定存款保证金,这部分资金只是存放在央行的沉淀资金而不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且名义货币量用M2表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包括进入实体经济市场的资金。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通过选取国家统计局我国1993年-2003年的数据和人民银行1993年-2003年数据计算可以得出:

我国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并非是一个常数,而是大致在0.9-1.6之间,而且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不是平稳的,而是自1993年以来有先加速再减速再加速的趋势。

2.我国实体经济市场货币流通速度和预期经济增长、市场利率的计量关系

由于预期经济增长率比较难以衡量和估计,本文假设人们可以根据本年的经济增长率大致估计下一年的经济增长率。即用本年的经济增长率作为预期下一年经济增长率的估计,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带入我国1993年-2013年国家统计局数据并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可得:

Y=1.38+1.51X1-0.06X2

(5.1)(-51.5)

F=1328

(其中X1代表我国GDP增长率,X2代表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得:

经济增长率和市场利率对我国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影响显著,从数据得出在我国,国民收入GDP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我国实体经济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增加1.51个百分点;而我国的市场利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我国实体经济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减少0.06个百分点。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中预期国民收入的增加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有促进作用,而市场利率的增加则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有抑制作用。

本文的实证部分主要说明了三点:

第一,通过计算我国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判断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并非是一个定值,也并非平稳,而是在一个范围(0.9-1.6)内波动的。这种波动可能来自于实体经济增长方面和市场利率方面。

第二,通过计量分析,进一步在数据上说明了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率和央行利率对我国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是有统计影响的。其中我国国民收入对货币流通速度有着促进作用,而市场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有着抑制作用。

第三,结合第一点和第二点分析我国实体经济市场中货币流通速度非平稳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经济周期和经济的波动,还有货币当局央行的频繁调整利率货币政策。使得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自1993年以来呈现先加速再减速再加速的趋势。

五、政策建议

1.在不考虑金融投机市场的情况下,货币当局增发货币量同时保持市场利率不变时,名义货币量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增长,而且国民收入增长会进一步导致实体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从而促进国民收入进一步的增长,产生螺旋上升效应。

2.在不考虑金融投机市场的情况下,货币当局不仅增发名义货币量,而且同时还降低市场利率的时候。则是对经济的一种强刺激,两者共同作用,可以比较迅速的提高国民收入。

3.在考虑金融投机市场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市场利率和实体经济的货币流通速度机制虽在也在发挥作用但有可能会减弱。因为有一部分货币量进入到金融投机领域,使得实体经济领域中的货币量减少或者流通速度减慢,从而减少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所以,在我国整体的经济环境下,不仅要从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两方面考虑货币政策的作用,同时也要考虑到实体经济市场和金融投机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分配和稀释”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克赛尔.国民经济学讲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费雪.货币的购买力.商务印书馆,1934.

[3]易纲.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经济研究,1996(12).

[4]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理论,逻辑,结构分析及其政策含义. [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0.

货币一体化论文篇(10)

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关注现有货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隐含的巨大风险,加快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重新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预言未来20—40年内,国际货币体系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美元的霸权地位将有所动摇,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人民币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因此,在这国际经济、金融、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沿着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追寻美元、马克、日元等相关货币的国际化经验,探讨有关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下面将有关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的历程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的相关论文进行归纳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货币国际化涵义的讨论

随着金融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有关货币国际化的研究也日益增加,关于货币国际化的涵义学者们众说纷纭,但尚未形成一个标准的、统一的概念。大体上来说,货币国际化最突出特点就是货币的职权将不再受一定行政区域的限制。Cohen(1971)最早从货币职能角度定义了国际货币,认为国际货币就是某种货币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政府和有关部门出于多种目的,将货币的使用扩展到其发行国以外的地区时,该货币就发展成为了国际货币。Hnrtmann(1998)认为,当某国货币被货币发行国以外的机构和个人接受并行使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职能时,其国际化之路就开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跨过本国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兑换、交易和流通,最终走向国际货币的过程。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高涨,国内学者对于国际货币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他们给出了如下定义:游春(2009)指出,货币国际化是随着本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国外市场的扩展,该国货币在本币职能基础上,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境外货币自由兑换等多种方式流出本国,在境外逐步行使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价值尺度的职能,从而由国家货币渐渐演变为区域货币、世界货币的过程。战玉峰(2009)提出,国际货币等同于世界市场上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的特殊商品,它是指在国际范围内,全部或部分的承担着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储藏和支付手段等职能的货币。

二、当前货币国际化的主要理论

货币替论: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中所特有的一种货币性扰动。V.K.Chilly(1969)提出“货币替代”的概念,它是指在货币自由兑换的前提下,外币全面或部分地取代本币行使价值尺度、交易媒介及价值贮藏等职能。Mckinnon(1985)将货币替代分为直接货币替代和间接货币替代,前者是指两种货币在相同的商品领域作为支付手段竞争,后者则是指非货币金融资产在投资者之间的转移。此外,货币替代又可分为对称性货币替代和非对称性货币替代,前者是指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相互同时持有本币和外币,后者一般发生在欠发达国家,它是指本国居民对外币有持有的需求,而外国居民对本币无需求。货币替代的过程实质上是不同的国家之间货币竞争的过程。Calvo, Yegh(1992)从交易媒介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替代现象,他认为货币替代是拉美经济美元化的最后阶段。Guidotti & Rodriquez(1992)提出了货币替代的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它是指在现实中,当一国货币完成了对他国货币的替代,反替代的可能性就变得极小。

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Optimal Currency Areas,以下简称OCA)理论是关于区域货币一体化及汇率制度安排的理论,最早由Munddl于1961年提出。具体而言,最优货币区是指区域内国家在经济趋同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货币一体化,继而拥有一个共同的货币,或是在区域内保持各国刚性的固定汇率和货币的完全自由兑换,而对区域外实行浮动汇率。继Mundell之后,MeKinnon提出了经济开放标准,即通过测算贸易品占非贸易品的比例来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在经济开放程度较高、贸易联系密切的国家实行单一货币较优。相反,若采取浮动汇率制,由国际收支赤字所造成的本币汇率下浮会导致较大幅度的物价上涨,从而抵消了本币汇率下降对贸易收入的促进作用。接着,Kenen又提出了产品多样化标准,认为产品多样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抵抗外来经济冲击的能力较弱,应当实行单一货币。此后众多学者先后提出了单一货币联盟的选择标准。Minz认为政治因素在货币区选择中至关重要;Fleming主张将通货膨胀水平作为划分的标准;Ingram认为应当充分考察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提出了金融市场一体化标准。Lars在Tavlas、Baymoumin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将最优货币区理论扩展为一系列标准,从而避免了单一标准的缺陷,并将这些标准细分为国家的具体标准和货币联盟的具体标准两类。其中,国家的具体标准主要有工资与价格的高度灵活性、产品的高度分散性。货币联盟的具体标准有相似的产品结构、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经济活动的高相关性、经济政策偏好的相似性、文化与历史因素的类似性等。

三、对于引入他国货币国际化经验的总结

在引入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进程来指导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国内学者的研究并不是很深入,并且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理论分析和设想层面,缺乏理论支撑和验证。陈炳才(2001)分析了人民币可兑换的不对称性问题,他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走美国式路径,即通过提高人民币的声誉和加快人民币可兑换来实现。周林、温小郑(2002)对美元国际化、日元国际化,以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货币国际化历程进行了概括总结。李建军(2003)比较了美元、日元和欧元的国际化路径,他认为美元国际化依赖于全球性汇率协作制度安排,欧元国际化依赖于货币联邦制的区域性制度安排,日元国际化则依赖的是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政策。李伏安(2009)分析了美元演变为世界货币的历史过程以及日元国际化进程受阻的原因,提出了发行人民币债、发展人民币衍生产品,健全资本市场等建议。

在借鉴他国货币的国际化经验时,同为亚洲货币的日元,其国际化的失败经验对人民币国际化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上川孝夫、今松英悦(1997)指出,东亚地区发达的区域贸易带有加工组装贸易的明显特征,零部件、中间产品和资本货物的贸易大多集中在区域内,而最终产品市场仍然集中于以美国为主的外部区域,这样的分工结构导致日元在亚洲贸易中难以发挥载体货币的职能。Mckinnon(2005)认为,亚洲虽然建立了以日本为中心的生产体系,但由于东亚国家“高储蓄”问题的存在,使得亚洲国家的自身需求不大,而是过度依赖美国市场,因此亚洲国家将货币钉住美元便成了必然的理性选择。多恩布什对汇率超调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他指出日元剧烈波动,汇率偏离长期均衡值,存在贸易交易和资本交易风险,是阻碍各类交易中日元使用范围的扩大的原因。李晓(2006)认为在“美元依附体制”下,汇率变动在日本的传导效应要比美国大得多,因为无法维持日元与美元币值稳定,致使无法形成稳定的汇率预期,并且国内金融市场缺乏开放和活力,也阻碍了厂商正常的生产与贸易活动。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追寻德国马克的道路:殷醒民(1998),通过分析德国马克国际化过程说明了金融稳定在货币国际化中的重要性,并给出了金融稳定的基本条件:低通货膨胀率、完善的金融市场和以技术复杂的制成品为主的贸易结构等。中国金融学会王信(2009),通过研究西德马克可兑换和国际化历程,提出了以下建议:人民币国际化要在货币政策自主、有效,国内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允许人民币在未实现可兑换前发挥部分国际货币职能;抑制套得资金单向大规模流动等。

四、有关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讨论与验证

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结合世界主要国家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作为货币国际化的发行国一般应该具备如下条件:一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开放程度,这是一国实现货币国际化的基础;二是具有充足的国际偿付能力;三是宏观经济相对稳定和具备有效调控的条件;四是具有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五是具有合理的汇率水平。一些国外学者试图从贸易结算时的货币偏好出发,分析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条件,McKinnon(1979)从产品竞争力角度对计价货币进行了研究认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能够形成“技术垄断”,从而该类商品往往以出口国的货币计价,而初级商品的出口国则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这类商品反而以进口国货币计价。这充分说明了出口贸易结构对货币国际化产生的影响。曾康霖、虞群娥(2002)认为,一种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包括该货币未来的价值可以预测、支持该货币的是一个强大和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实体、具有开放和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闵娟(2005)则更加强调了政府之间的制度合作,即通过政治来推动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性。

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Grassman(1973)通过观察丹麦和瑞典间的贸易,发现在国际贸易中人们倾向于使用生产者所在国的货币计价。清华大学李稻葵、刘霖林(2008)利用各国央行国际储备、贸易结算、以及国际债券中不同货币的占比情况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了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水平的内在因素。并进一步模拟了未来2020年主要国际货币在国际储备、贸易结算及国际债券中的比重,特别是在假设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前提下,得出人民币在国际储备和国际债券中的比例可能达到近20%的结论。

五、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时机是否成熟的讨论

我国学者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曾宪久等(1988)提出人民币的国际化我国实现金融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并没有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行详实的分析。此后,姜波克等一批学者开始从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规律出发,详细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当前的发展阶段、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国际化带来的经济效应等问题,并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构想。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时机是否成熟的问题在学术界引发了较大的争论。一些学者认为,随着我国各方面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已具备国际化的条件;而也有一些学者不赞同人民币在近期内国际化,并给出了相关理由。下面具体来看。

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时机成熟的观点主要有:Andrew Freris(2003)分析日元和欧元没有美元强势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和欧洲是净债务方,而中国作为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债权国,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潜力很大。高圣智(2007)认为,中国目前存在巨额的贸易顺差和充足的外汇储备,可进行资本输出,这将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朱民(2008)同样从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角度出发,指出债权国货币才会成为国际货币和强货币,中国已从债务国转变成为债权国,而人民币从弱货币转变成为强货币将是一个最大的变化,人民币有成为国际货币和强货币的可能。罗熹(2009)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正面临历史机遇,理由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世界货币体系变革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国金融体系比较稳定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刘煜辉(2009)认为从中期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条件其实已经具备,这主要是由于近5-lO年中国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形成了庞大的逆差,而逆差的形成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决定性的条件。

持反否定意见的学者大多认为,目前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障碍,他们的观点主要有:Barry Eichengreen(2005)分析,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并不容易被他国替代,至少在未来四五十年内人民币成为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条件还不成熟。巴曙松(2007)利用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国际经济政策工具等货币国际化指标,来衡量了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发现人民币目前所发挥的国际货币职能有限,并多限于周边经济体,所以虽然人民币已经开始了国际化的步伐,但目前仍处于货币自由化的深入阶段和货币区域化的初始阶段。李稻葵(2008)指出金融体系尚不健全是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这是中国在经济改革中采取温和的压抑政策所导致的。丁志杰(2009)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路径应从区域化到国际化,目前中国还不具备全面开放的条件,人民币的货币影响力主要集中于亚洲,因此立足亚洲,特别是东亚,是现阶段现实的稳妥选择。刘曙光(2009)总结了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国际环境条件和国内经济、制度政策以及政治军事实力等要素条件,并提出贸易结算外汇化、人民币不完全兑换和汇率缺乏弹性等制度安排形成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掣肘。张礼卿(2009)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还不成熟,并给出三点原因,即我国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支撑、我国尚不具备高度发达的特别是具有高流动性的国内金融市场、我国的资本账户还没有开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外国居民和机构持有人民币资产的自由和机会,从而也就限制了人民币的国际化。

六、有关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研究

不少学者给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和方案:巴曙松(2003)指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当采取务实策略,从边贸推动下的人民币区域化策略起步,逐步推进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作为结算货币的便利程度,提高人民币使用规模,并相应做好监管方面的准备。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课题组(2006)指出,要把在华人较多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作为近期和中期的目标,凭借香港、澳门与内地密切的贸易往来优势,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继续稳妥推进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的人民币业务。巴曙松(2008)给出了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人民币自由化、人民币区域化和人民币全球化。李稻葵(2008)则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采取双轨制,第一个轨是立足于中国境内,实行有步骤、渐进式的资本账户可兑换,并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第二个轨是在以香港为主的境外,扩大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规模及交易水平,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市场,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尽快在境外建成与欧元证券、美元证券相抗衡的人民币金融市场。黄海洲(2009)提出,人民币国际化作为新改革开放的推进器,应该分三步走,即第一步:支持人民币在双边贸易中作为计价单位,促其成为结算货币;第二步:积极利用中央银行之间的互换协议,促进人民币成为投资货币;第三步:创造条件使人民币及早成为SDR的一部分,促其成为储备货币。

七、文献综述的启示

在大量阅读文献、分类整理后,我发现在以往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中,关于货币国际化的概念、人民币国际化成本收益的分析、路径和时机的选择等问题是讨论的比较多的。比较欠缺的方面在于:首先,以往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而缺乏对货币国际化问题,特别是对于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其次,关于货币国际化经验方面挖掘的并不是很深,大多都是简要的回顾一下别国货币国际化所经历的主要阶段,缺乏对于当时该国经济、金融、包括政治情况的进一步探讨。再次,前人对于世界主要国家货币国际化经验的借鉴,大多只是停留在美元、日元马克上的经验研究,有关韩元和新加波元的探讨却很少涉及,然而我国作为亚洲大国,亚洲货币的国际化经验对我们来说有着相当大的借鉴意义。因此作者认为今后有关货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多的关注上述几个欠缺的方面,对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做出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Mundell. R. The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 Vol.51(Sep):509

[2] McKinnon, R. The Rules of the Game :International Mone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3, Vol.31, No.1-44

[3]姜波克.关于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4(03):62-72

上一篇: 冀教数学论文 下一篇: 金融市场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