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4 14:01:36

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篇(1)

一、语法教学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偏重意义和内容的讲解,淡化语法知识的学习

纵观高中语法教学,我们看到教学中普遍纯在一种倾向,偏重内容与意义的理解。之所以偏重内容与意义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因为此,往往在教学中忽视了形式也就是语法的学习。这就造成学生连最起码的实词和虚词都分不清楚,更无从谈及句子成分、句子之间的关系了。这种教学偏颇与中国文化文学的一个重视内容而轻视形式的传统是有紧密关系的。

此外,学生语法基础薄弱,教学参差不齐也是造成语法教学困难的原因。初中对语法的要求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主要文言句式,初步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却远远没有达到以上要求。由于语法知识的缺乏,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教学尺度很难把控。语法讲授过难会戳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授简单又不受重视。因此,教学不在以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为目标,而是以立竿见影的快速提高成绩为宗旨。这就将授课的中心放在内容和意义讲解上,淡化了语法的学习。

(二)语法知识的缺乏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难以做到真正理解

在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感觉难教, 学生感觉难学,除了基础薄弱原因外,主要问题语法知识薄弱。举例来说,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常见现象, 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这类词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临时性, 而这一点是受一定的语言环境限制的, 在分析时要注意活用词前后的修饰成分以及它们的结构关系。在《 劝学》 一文中,涉及“ 词类活用“ 非能水也” 一句中有特殊用法的词, 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出“ 水” 属于特殊用法, 但再问是什么特殊用法时, 却很少有人能答出是词类活用, 更不要说是名词作动词了。 这说明学生的语法知识是何等欠缺, 他们不知道能愿动词不能单独作谓语, 必须和实义动词一起构成谓语, 所以学生不能判断出“ 水” 在这里已活用为动词。因此,在讲授的时候当时感觉明白了,可是在遇到同类问题时还是不知知道怎么去解释。其原因就是取法语法知识。

二、语法教学在文言文阅读中的作用

(一)分析字形结构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和字义有着直接联系。虽然随着的变化汉字的形体和语素意义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许多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都还比较明显。通过分析字形结构,可以与现代汉字建立关联,提高文言文的分析能力。比如说,“贸籴粮食”一句的含义,首先弄清楚“籴”的含义。“籴”为会意字,根据它由“入”和“米”两部分组成,推断为“买进米一类的粮食”,联系上下文可以确定 “贸籴粮食”即为“购买粮食。同时,汉字中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形声字一部分表音(被称为“音符”),一部分表意(被称为“义符”)。比如,“王”和“玉”旁的字,大多与玉有关;“绞丝旁”与丝帛和布料有关等。如果我们熟练掌握字形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二)分析词或短语或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关系

在文言文中相似的语言结构、句式构成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相反,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正确理解。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以”字是很难理解的,但根据句式整齐的特点,借助“用”字,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与“用”意义相同,再补出主语“屈平”,结合他的生平遭遇,就会弄清这两个词是被动用法,作“被任用”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典型语言构成和句式构成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对一类文言文的分析能力。

(三)分析词语所在的句子的语法结构和功能

在文言文中经常有一个词语可能在不同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词性,充当不同的成分,进而导致不同的词义。但一定词性的词或短语在句中的位置和功能是较为固定的,句子成分间的顺序也较为稳定。因此可以通过结构规律推断实词乃至虚词的含义。同时有助于判定句中是否有通假字、实词活用、省略成分、特殊句式等文言特殊现象。如果能熟练掌握语法结构和功能在应对文言文时可以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四)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作用以及和实词的组合关系

在分析句型结构的时候,虚词、副词、介词、连词最易造成混乱。因此,要想获得争确的文言文解释,必须要明确这些此在句子中的位置、修饰关系、作用。通常来说,一个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组成。副词是常位于动词、形容词前,修饰说明动词、形容词的虚词;介词,与其宾语组合成介词结构(又称介宾短语),修饰动词;连词,用在两个语言单位(词、短语或分句)之间起连接作用。在明确以上内容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有效的判定词语间的关系,获得争取的句式解释。

三、关于做好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文言文毕竟离我们时代久远,词语构成灵活性多样,导致不易掌握使学生很难对其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教法要有变化,不死板,不照本宣科,尽量创设活、泼的课堂气氛。比如说,讲一些历史、幽默小故事、名人轶事等,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可以通过讲解、问答、练习、讨论、竞赛等提高同学的参与、探求的学习环境。培养同学自动自发的学习热情。

中学语文教学篇(2)

在教学中,教师的注意力首先应该是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主动性逐渐加强,摆脱自然天性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第斯多惠说:“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寻求真知。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单要教会学生怎样建造建筑物,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怎样建造砖瓦,并要和学生一起动手施工,教会学生建好房屋的本领。”语文教师是导演而不是演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靠学生自己学出来的,而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就像我们看了几十年电影电视却没能成为演员,因为我们仅仅是观众,从未尝试过演戏;而学生一旦进了电子游戏室,却大部分能成为玩游戏的高手,因为他们一开始就自己操作,反复练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满堂灌,使学生初读不足、揣摩不足、讨论不足,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受到了约束,思路打不开,并且学的时间愈长,思想就被禁锢得愈紧。教学中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只须作精当的提示,适当的解难,精要的总结。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当演员,当课堂的主角,培养他们讨论的习惯,使他们在讨论中顿悟,阅读中提高。

在这方面,魏书生老师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他在担任校长和书记,教几个班的语文课还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 一年外出四个多月,不改作文,不搞考试的情况下,学生在升学考试时成绩却能遥遥领先,其原因就在于他把学习的主动性完全教给了学生。为此,我们也做过一些尝试。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前有充分的预习时间,把一些适合学生讲的课文教给学生去讲,让他们在课下准备资料,制作课件,把讲台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准备。解决学生在备课中遇到的问题,在学生讲课时作适当的必要的补充和归结。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有人说:“未来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驾驭,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学习上要善疑多思。宋代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善疑多思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明白,学问思疑是学到知识、形成能力、有所创新的关键,善思多疑才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体特点对自己连续提问,通过提问来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篇(3)

二、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1.各阶段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决定其必要性。中学语文语法教学尚存在许多问题,教学的效果亦不尽如人意,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是否真的是必要的?其实这一问题根本无需多做讨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及各学段学习目标中都对语法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在口语交际与写作阅读中包含了对语法掌握的基本要求。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学习目标中,更具体提出了要“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并在附录中列出语法修辞知识要点。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模块的学习目标中提到了对语法学习的要求。既然有了教学目标,那便是有了教学需要,有了教学需要,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毫无疑问是必要的。

2.语法教学促进个人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法教学对于我们每个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尽管由于对母语的长期使用,我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语感以及对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的运用掌握,但这仍无法避免我们在日常语言使用中由于方言、个人表达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语用错误。学习语法可以纠正这些错误,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为准确。此外,自发形成的语感往往不包括对书面语等语法掌握,许多未学习语法知识的学生尽管会说,但在书面表达上存在问题,部分学生会出现由于书面语语法的问题对日常口语语感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的口头表达不清楚,可见系统的语法学习有多重要。

三、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改善方法与策略

《新课程学习》2009年第四期曾发表过两个关于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以及语法运用能力的调查结果表,其中显示中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兴趣低,在语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七个选项中排在倒数第二。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不理想,与初中相比,高中语法能力并无明显提高,两个学段的总体及格率均在22.2%左右。这从一定程度上再次反映了现阶段语法教学不明朗的现状,同时也对语法教学的改善给予了一定的方向启示。

1.语法教学生活化。尽管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不应发展为理论课,但必要的理论知识仍是不可少的。在确保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前提下,我们应尽可能结合生活、结合课本进行教学,使语法教学生活化。首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身边的、方便学生感知的材料,以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可模拟生活语境进行讲解,使教学过程生活化,尤其是在具体的语法术语举例讲解时,结合生活化的举例讲解不但能够方便学生的理解,更能让他们在日后的实践运用中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产生情境重现,加深对实际运用的记忆掌握,最终实现教学结果的生活化,即语文语法教学的知识真正被运用到学生的日常语言交际中。

2.动态教学与静态教学相结合。在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两大派别:静态与动态。所谓的静态是指语法教学仅停留在对语言知识的讲解,所谓动态则是指将语法教学融入交际活动中,从交际活动的具体应用加深对语法的掌握和分析。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符合新课标中语文语法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不应该只进行静态教学,也不应只强调动态教学,而应注意语法教学中动态与静态的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如对话、写作、媒体素材观看等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与旁观感受中加深对语法学习的感知,使语法理论教学变为语言语法应用的实际教学,学以致用,用能用对,自然能给教师教学信心、学生学习兴趣。

3.与有关学科、理论配合教学。最后,也是语法教学中应表现最灵活的一点,即是与相关学科、旁系理论体系配合进行教学。前面已经提到,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中虽在汉语语法教学方面有缺失,但英语语法教学却执行得很到位。英语与汉语虽为不同的语言,但在语法上也有相通的部分,如词类的划分、句子结构成分的划分等都使用了一部分相同的概念。考虑到这一点,在进行语法教学时,我们可以适当引入中英对比,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教学也是如此,尽管现阶段的中学语文语法教学存在缺失,但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普遍还是比较注意语法知识的引入与梳理。在文言文教学中将语法知识进行适当的古今对比,有利于学生在掌握语法的同时了解中国语法规则演变的进程。对于与语法密切联系的逻辑知识与修辞手法,我们也应在讲解中交互穿插,如带有理性思维的逻辑学知识的讲解可使教师在讲解相对死板、枯燥的文科知识的过程中增加较灵活的理性思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训练思维的转换。当然,除与外部知识系统的融合,内部知识系统的融会贯通更是重要。作为汉语最重要的两种形式———口语与书面语,二者的语法规则同中有异,如何挖掘相同的核心部分,结合语感进行分析;区分不同的部分,如书面语中的文言文语法以及国外引入语法,对比使用规则,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兼顾的。本文来自于《语文学刊》杂志。语文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中学语文教学篇(4)

一、语感的概念的分类:

    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简单地说,也就是人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这种能力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性、联想性和体验性等特点。最早明确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沔尊,之后通过叶圣陶的大力倡导和吕淑湘有效拓展,“语感”的内涵得到了界定,内容得到了丰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得到提高。“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已成为教育理论界不争的共识。

    截至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语感的描述和定义一直是多种定义,没有统一的认识。我们可以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一、活动的主体是感受的人,语感是感受能力中的一种;二、活动的对象是语言文字,它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三、语感的过程是语言文字作用于人的感官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人们对语言的直觉、敏锐度的把握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人看到一段文字,听到一段话,就能立即了解文字的语病,而有的人却无从感觉,这就是由语感的差异性造成的。其中缘由具体说来,应该从语感的特征开始认识起,以深入了解语感的内涵。

    语感能力把控的高低取决于阅读感悟能力的强弱。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

二、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培养语感的基本原则

1、理解原则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品味。学生只有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才能更好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只有经过了思考,学生的感受、体会才能更深。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句子、语词等多去品读的根本所在。

2、感受原则

    要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语感,必须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的语言,让学生凭借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感觉、认识、情感去逐渐融合,使学生能对文本产生类似心电感应的意识形态,与作品中的对象产生思想上、情感上的共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充分发挥主导性,让学生在特殊的条件下获得在自然状态中所达不到的效果。

3、实践原则

    语感是在运用语言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过程,语感就成了无本之木,难以获得。而语文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实际能力,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去使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紧密的联系起来。要把社会生活中的言语实践引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与生活言语实践相联系,不是削弱课堂语文教学,相反,只有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为学生的言语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才会要学生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三、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感的培养策略

    语感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感觉,这种感觉不仅是一种纯感性的感觉,其间还渗透着理性的光芒的照耀。语感培养就是教育通过学生的阅读,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玩味,让作者的生活、认识、感受和体验进入其视野中和思维领域。语感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知识积累和一系列的思维训练。

1、加强朗读训练

    读是培养语感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有的学生由于平日练习数量不多,每每在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时候语句诘屈聱牙,文法不通的现象。

    探究原因,其实是在于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讲解而往往没能注重朗读。如果注重朗读,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去接触文中那些生疏的合乎规则的语言,在对语言的规律有了大量的积累后,就能基本形成语感。可见,朗读对于语感的形成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曾在我们英语口语圈中名噪一时的“李阳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老师,他的执教理念就是大胆、疯狂的朗读;他要求学员在大街上、在公园中、在公车上,越是人头密集的地方越是要大声的朗读。。。。。。这样不但克服了自身的恐惧,最为主要的是熟练了语法、熟记了单词。我们的语文阅读虽然和英语口语的朗读有一定的差别,但是通过长期的阅读和朗读后无形中积累了自己的“词库”。

    总之,只要重视朗读训练,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激发学生想象空间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朗读、感知语言文字时,能准确而迅速地在头脑中呈现有关的意象,并进行必要的联想和想象。同时,可以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视频,展示课件等,并把相关的课件以PPT的形式展示,以进一步的增加视觉的直观性和冲击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意境,使学生置身其中,为语感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在讲述到瀑布的时候,要大家先闭上眼睛,播放瀑布飞天齐下音乐,要学生想象他看到了什么。。。。。。这样不但要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学到了课件要求的知识,更是要学生真实感受瀑布飞流直下感觉,在朗诵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不再是那枯燥、无谓的感觉。

3、重视背诵效果

    积累是培养语感的首要任务。“阅读的积累可强化语感,提高理解力,提高语文成绩。”现代语文教学中也应强调背诵。这种背诵不同于死记硬背,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贴近作品,使学生在反复的吟诵中达到流畅自如的理解水平。在背诵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先设定一个画面,如背诵对榕树的描述,先在黑板上画出榕树的躯干、枝叶。。。。。。这样就会很好的接受,并进一步的达到了积累的目的。

   总之,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 又指导语言实践, 教师不本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早认识到语感的积极作用, 并有意识地采取一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中学语文教学篇(5)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口语又是人类交际活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形式,口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信息交流形式有听说(口语)、读写(书面语)两大类。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因此,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信息交流手段。小语教学中把原“基础训练”中“ 听话・说话”的内容独立出来,修改为“口语交际”,新课标继续将“口语交际”作为独立的一项教学内容安排,并具体规定了每一个年级要达到的目的。

生活告诉我们:口语表达确实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技能。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没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就很难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在不断地归纳、分辨、评价中能发展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使学生从小确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承认的生存模式,以达到与他人、社会与世界的融合生存技能,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下是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点认识。

1 以“本”为本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

1.1 利用教材, 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

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依托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内容十分丰富。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形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运用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初中语文教材都合理地安排了一些关于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训练题目,我们教学时,一定要精心设计认真落实加强训练。

1.2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 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学习交往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利用课堂互动加强口语训练呢?适时抓住教学中的情境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情境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角色意识,激起语言交际的冲动;才会使学生感到语言交流有实际的意义。只有具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才能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设一个什么样的交际情境,营造一个什么样的交际氛围,决定着一次口语交际能否成功。例如:我在教学《哦,香雪》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香雪和凤娇等人,她们同样是一群普通的山村孩子,同样对山外的世界充满着向往,但是她们关注的东西不同,可见她们的内心世界不同,就此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她们未来的发展会有什么不同呢?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已见,甚至允许争论。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说香雪后来考上了北京大学,凤娇她们有的开了公司,做了公司经理,有的有的做了模特,成了名模等,又讲出了很多道理,各有其理。又如在教学古诗《赠汪伦》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能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情境:讨论李白与汪伦临别之前会说些什么?我认为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能够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创设情境这个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 教给学生口语表达的方法技巧

口语表达,不只是把话说明白,还要讲究说话的技巧,即说话要文明得体,饶有趣味,让人容易接受。据闻,歌唱家关牧村曾去英国访问演出,在一次酒会上,主人开玩笑说“: 你的歌喉太迷人,我们要用市长来交换你!”关牧村微笑着回答:“ 实在对不起,我只能把歌声留给你们,因为来的时候我把心留在祖国了。”主人诙谐幽默,客人答话更是大方得体,既不失对外国友人的友好态度,又把自己热爱祖国的一片真情充分地表露在他们面前。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能力,乃是一种在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的能力。

3 加强思维的训练

思维训练是口语交际训练中举足轻重的环节。从心理学原理看,思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着的,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那么,思维如果不敏捷不清晰不严密,语言的表达也就不可能流畅清楚,很难想象,一个思维迟钝而又混乱的人,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又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由此看来,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很大程度上应是思维的训练.

4 开展各项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为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和钻研精神提供了重要条件。学生因为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口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扩大知识面,采取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用语。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热情、开朗、自信的性格,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口语交际训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培养中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篇(6)

一、教学生学会倾听

听是说的前提,与人进行口语交际时,只有专注、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你才能了解别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交谈。因此学会倾听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

1.传话游戏。让一个学生对另学生说几句话,再由这个学生把话传给下一个学生,以此类推,传下去。如果最后一个学生所说的与第一个学生所说的一致,那么说明同学们听得很仔细,复述明白。如果不一致,那么肯定有的同学听不明白。只有听得明白,才能传达清楚。

2.听读一段话,让学生说。从一段话中,首先让学生专注地听、然后认真地想,随后让学生去说从这一段话中了解了哪些信息,最后让学生复述这一段话。

3.听故事,复述故事。听故事,复述故事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口语训练活动,这是训练学生倾听的最好方法,也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口语交际课上采用老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然后复述故事。也常常采用同桌互相讲、听和复述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生学会表达和应对

1.亲近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口语交际同样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但在教学中,除了几个“发言大户”侃侃而谈外,多数学生不敢说,只能当听众。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教他们学会沟通心灵,帮助他们克服怯懦心理,增强自信心。面对一时紧张无话可说的学生,老师可以亲切地摸摸他的头,稳定他的情绪;面对一时语塞的学生,老师可以信心十足地望着他,帮他理清思路,疏通语句;当学生发言后,可以高兴地对他说:“好,你是未来的文学家,真棒!”“你能积极参与,精神可佳。”“相信你下次会更好!”这样不敢发言的学生,受到鼓励、赏识,会信心百倍,变沮丧为兴奋,口语交际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说话兴趣、欲望,让学生乐于表达。口语交际教学,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宽松愉快的环境会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利用各种方式巧妙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才会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口语交际活动中去,积极地思考、想象、发言。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创设交际情境的方法很多:(1)展示课件。如教学《我们成功了》时,播放全国人民庆祝奥运会申办成功的录像,让学生回顾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场面。看后,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互相畅言自己的所见所感。(2)设计场景。如教学《我会拼图》,给学生提供各种五彩的图形,可采取同位交流、小组内交流等各种互动活动,让学生边拼边说,最后集体评一评谁拼得好,谁说得好。(3)表演课文内容。表演是学生非常喜爱的语文活动,虽然费时较多,但收效是多方面的,特别表现在口语交际方面更是有效途径。教材中一些适合表演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表演才能。

三、教会学生表达和应对的方法技巧,让学生会表达

1.别人讲话时,要注视说话人的眼睛,全神贯注地听,不左顾右盼,并且边听边想,不打断别人。这样才听得明白,才有话可交谈。

2.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要理清思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在讲话时,还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3.及时纠正,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思路不像大人那样清晰,语言也不够通顺完整,用词也不够确切。因此,教师要及时纠正口语表达上的错误,使意思表达得更加明白正确,使语言更加规范。

四、创设条件,让学生说得有新意、更精彩

1.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发表一点新思想,谈一点新见解,说一点不一样的话,不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如《我该怎么办》,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放飞他们的思维,鼓励他们积极进行富有个性化的口语交际。此外,还可以通过续编故事、续编课文、表演课本剧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篇(7)

关键词:文化;行为;教学

1.语言与文化

语言学家格拉斯通(Gladstone)指出:语言与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古德诺夫(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这两段话充分说明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人类文化学观点看,文化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正式文化(英文中用大写的Culture表示),它包括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等方面。另一个是普通文化(英文中用小写的culture表示),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它们各有特点,互不相同。以希腊神话和基督教文化为两大组成部分的欧洲文化,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影响了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化之间就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必然反映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上。比如,英语中的dragon与汉语中的“龙”在含义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英语文化中,dragon是指像鳄鱼那样凶残的爬行动物,是邪恶的象征。但在汉文化中恰恰相反,龙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是吉祥高贵的象征。

由此可见,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如果只顾语言,忽略了所学语言所赖以存在的文化,就很难完全了解和正确使用语言。

2.文化教学

行为是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一。行为论视文化为行为(culture as behavior)。文化作为行为,既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社会的,即表达、体现和象征普遍意义的行为;既可以是显型的,也可以是隐型的。其中,“隐型文化具有抽象性,常常不为群体的多数人所认识,需要文化学家从人类精深微妙的自我意识深处去探寻。”(刘守华,《文化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理论上,行为论以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行为主义、语言和文化研究中的功能主义以及交际文化学(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为基础,而实践上主要表现为交际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首先在内容上,文化作为行为,不再局限于用文字描写和解释的知识或信息,更多的是借助特定语境使用语言的行为。日常生活中的口头和书面交流,甚至每个手势、眼神、表情等,都是有意义的行为,而这些透过各种信号映射出来的有意义的行为都属于文化研究的范畴和对象。其次在形式上,文化作为行为,不再象知识那样可人为地,随机地添加到语言课程之中,而格外注重文化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力求在应用中实现与语言的交融和渗透,即由“使用形式”(usage)变为“实际使用”(use)。

第一,在教学目标方面,不再只是满足于一般听、说、读、写、译的技巧的训练,跨文化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进一步细化为:(1)能分辨合乎语法的语言形式;(2)能分辨实际可接受的语言形式;(3)能分辨得体的语言形式;(4)能分辨一种语言形式的常见程度。文化教学也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旨在“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相互理解,并从理解自己人民的文化发展到鉴赏邻国人民的文化,最终鉴赏世界性文化。”(赵中建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第二,在教材建设方面,首先是引进国外原版教材,西方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生活习惯等文化因素也随之闯入国人的视野,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国内的文化环境和西方的大不一样。

于是一些学者着手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纲多本”的交际法教材。继李筱菊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之后,一大批通用教材、辅助读物和配套的视听说资料陆续面世,使我们系统学习西方国家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我国学生不易接触或接触不多的文化知识成为可能。

第三,在课堂教学方面,应始终以交际行为为重点、以语言使用为关键。尤其是随着交际能力和交际法被提上外语教学的议事日程,学生逐渐被推到课堂学习的中心和前沿,教师仅仅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organizer),学生习得语言文化和培养交际能力的促进者(facilitator)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鼓励者(inspirer)。交际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可理解的信息输入和亲身体验交际行为、从中习得文化知识的机会,从而学会应用这些知识,变知识为行为。

第四,在教法方面,虽然交际法没有定式,也没有经典样板,但应利用课堂主渠道尽可能多的组织group-discussion,seminar,debate,role-playing,story-telling,并辅以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辩论、英语晚会、专题讲座以及口语、听力、阅读、写作、演讲、表演等单项或综合比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融知识和应用、所学和所为于一体,在用中学,在学中用。

3.英语教学与文化

学习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生活在一定言语使用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语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同时,一种特点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以及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所以,造成民族间相互理解障碍的多半不是由于对外语词汇的基本意义不理解,而是由于不了解这些词语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单单满足于让学生“学而知”(learning to know),不能满足于一般听、说、读、写、译的熟练技巧;还要让学生“学以用”(learning to do),引导学生去注意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文化之间的雷同和差异。

文化一直是包括外语在内的众多学科研究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焦点之一,社会文化能力业已成为继听、说、读、写之后第五种语言应用能力,并被美国外语教学协会(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正式列入外语教学大纲。(许嘉璐、王福祥、刘润清,《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文化是动态的、兼容的,相应的文化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视文化为行为并以此来组织教学,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文化观和教学方法。(作者单位:防空兵学院)

参考书目:

[1] 何自然,1997,《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学篇(8)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学语文任课教师在组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讲解优秀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并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教育过程。新课改以来,“文学教育”逐渐地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然而,具体到究竟什么是文学教育,如何来科学的实施的文学教育等问题却仍然莫衷一是。部分学校的文学教育甚至因为过分拘泥于教材和教参,而使得真正的文学教育离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远。面对上述这种情况,如何科学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已经成为了迫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实施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与一般性质的语文训练相比较而言,不仅任务有所不同,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为了确保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成效,在教学方法也不应该混为一谈。概括来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可以参考如下两种实施方法:

首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方式来实施文学教育。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不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进行过多的讲解和分析,如:“大讲”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或者是将作品放在一边,不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和自主思考的情况下,就“大讲”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文学技巧的教学方式,实际上都是不利于文学教育的实施的,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就认为这种文学作品课是“浪费时间课”,要在文学作品课中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就必须避免这种情况,在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积极的思考,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实现文学教育的成效。

其次,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文学教育。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学生的文学阅读容量要丰富,范围要广。如果仅仅依靠中学语文教材中有限的文学作品,学生的文学教育是无法得以顺利有效的实施的,只有让学生广泛的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才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发挥文学教育的功效。而要让学生广泛的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只靠课内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只有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满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的需求,并取得理想的文学教育成效。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学习时间的问题和阅读容量不够丰富、阅读范围不够广的问题,而且还能够通过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之间的相互促进来进一步提升文学教育的质量。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时,要注意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文学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时,同样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始终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针对语文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文学素养较低的学生,在开展文学教育时,应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为重点;而针对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文学基础和较好的文学素养的学生开展文学教育时,则应该以扩充学生阅读容量和知识储备为主。

其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时,要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通过认真研究教材来深入的挖掘教材中的文学教育因素,并据此来设置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来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提高教育的成效。例如: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阅读和感悟作品,以加深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中人文内涵的理解,并提高教育的成效。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时,应注意提升任课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中学语文任课教师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其对于文学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例如:任课教师文学修养的高低、看待文学教育的态度等等均会影响到文学教育的实施。因此,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学素养的教师是无法担负其文学教育的重任的,要确保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高效实施,一定要注意任课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

中学语文教学篇(9)

一、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倾情投入,让学生处处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情绪感染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创新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语文课堂上,教师的倾情投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导语设计中首先要立足于以情动人,使学生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但这一点往往被不少语文教师所忽视。许多语文教师的教案,甚至是所谓优秀教案里根本见不到导语设计这一项。这恐怕不单是疏忽所致,而是由于其本身教学观念的残缺。有经验的老师则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甚至是为设计好导入语而费尽心思。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刑场上的婚礼》一文时,首先让学生看一段举行婚礼的录像,再看一场刑场毙人的录像。然后他动情地说:“刑场是宣告生命结束的地方,而婚礼是象征新生命诞生的的活动。本来这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讲到这里,这位老师的语调越发慷慨激昂:“然而,共产党员周文雍、陈铁军烈士,把刑场当作举行婚礼的天堂!这是一种气吞山河的伟大创举!这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的壮举!更是一种亘古未有的壮举!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刚强不屈!更体现了共产党员坚持正义、藐视敌人的浩然正气!”这样精心设计的导入语,无疑能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

当然,在语文课堂上,只有一个富有深情的导语设计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调控课堂情绪氛围,方有可能使学生随课文的情境变化而或喜或怒,或哀或愤,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二是语文课堂上,要注意通过教师语言来调控课堂情感氛围。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鲜明、洗练、准确、形象、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寓庄于谐。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而只有语文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

当然,无论是导语设计还是语言艺术,教师的倾情投入即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源于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与深切感受。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深钻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教师自己首先要能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情不动则辞难发。纵然言于声也非出于心,不是伪饰,就是矫情。正如于漪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所说:“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

二、语文课堂上情感教学的“情”要以“理”为根基,只有符合作品所固有的“情感韵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课堂“情感”,才能正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情溢其外而理持其中主要应根据作品本身的风格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来掌握。

1.语文教师要根据文章风格和文体特点来设计教学程序,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里洋溢的“情”与课文的情感韵味相统一。无论是教学语言,还是教学手段;无论是朗读,还是分析都应该一切以文本为中心。

从文章风格而言:同样是朱自清的散文,《绿》与《荷塘月色》在情感上所表达的基调有区别,一个是对梅雨潭绿忘情的眷恋,一个是在月夜里那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教师朗诵时就不能基于一样的感情基调。前者需要轻快而深情的朗读,后者只能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朗读郁达夫《故都的秋》和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只能是单个的朗读,而决不能像朗读《风景谈》或《土地》那样一个组或是整个班的齐声朗读。

从文体特点而言:诗歌、散文、小说、戏曲都既是语言艺术,又各自具有其本身的文体特征。因而教学中教师在紧紧抓住都是语言艺术这个共性的同时,还必须根据其文体特征来组织课堂教学。诗歌教学主要是多读,适当引导学生体会分析其意境与韵味;散文教学主要是注重品味其“形散神聚”的特点。也要强调多读;小说教学主要是立足于情节、人物、环境的分析与鉴赏。因而它们从课堂教学方式上讲,教师不能采用一个模式、运用同一种手段、按照一样的程序。原因是它们的风格与文体特征不一。

中学语文教学篇(10)

一、语文教学与音乐相结合。音乐,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抒情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把学生带入课文相关的意境。调动其情感,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六课)一课,首先播放《林冲夜奔》古筝曲,前半曲那急促、酣畅而又凄凉的旋律将学生带人特定的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林冲这位主人公上梁山之前的无奈与痛苦、一个对统治者寄予很高希望的80万禁军教头被弄得家破人亡的惨景。通过这一段曲子的播放,文章中的主人公林冲在上梁山之前的矛盾痛苦心理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这种痛苦在风雪山神庙得到了完整的宣泄。曲子的最后一段以明快的旋律作结,表明林冲被逼上梁山誓与统治者决裂。又如讲《琵琶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课堂上播放琵琶曲,用真实的琵琶曲来代替教师的讲解,美妙和谐的音乐使语文课生动起来,使每一个可爱的孩子陶醉其中,充分地享受语文课带给他们的快乐。为此,我们应该把音乐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音乐的绿叶把语文课堂这朵红花衬托得更加美丽!之后,教师再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师生共研。

上一篇: 班组培训总结 下一篇: 部门月度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