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6:40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篇(1)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所具有多元化的内容与功能,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仍旧在持续地延伸与拓展。将茶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教育当中,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够在学生社交能力、礼仪水平、艺术素养和思想修养的提升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具有着重要意义。

1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1.1社交教育

我国茶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调整社会个体所具有的社交关系,并促使社会个体能够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彼此的团结与矛盾的化解。在我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会是结交朋友、款待宾客的重要礼节,同时也是古代文人群体结交挚友的重要手段,甚至在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茶经常出现在国事的讨论中,如唐宋时期的茶宴,有着庄重、简朴而又活泼生动的特点,在“清茶一杯谈国事”的氛围下,并不会产生酒宴上的俗气与奢华,并可以拉近交流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文人以茶会友的事例在许多咏茶诗歌、咏茶画作中都能够得到展现,如唐代诗人杜牧在《寒夜》中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一诗句写出了作者与友人在火炉旁饮热茶的场景,而这种场景中儒雅和谐的氛围也令人神往。另外,明代画家文征明所创作的名画《惠山茶绘图》,同样呈现出了古代文人以茶会友的场景,并体现出了文人茶会对意境的追求。显然,随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满足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而且也逐渐渗透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社会准则以及审美理想当中,引导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参与茶会,必将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交能力,并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和谐,这对于拓展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交手段,确保他们能够在社交中获得心理愉悦、缓解心理压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2礼仪教育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中,不仅创造出了丰富璀璨的文化、构建起了系统的社会道德标准,同时也形成了完整优秀的利益规范,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才被世人称作“文明古国”与“礼仪之邦”。中国这一“礼仪之邦”的发展,与儒家文化中所提倡的政治伦理关系以及封建社会时期所推崇的仁政与礼治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这些传统文化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的茶文化自然就具备了礼仪教化功能。从中国茶文化所包含的礼仪内容来看,沏茶、端茶、奉茶、倒茶、饮茶、续茶乃至主客、长幼之间的座次顺序等,都有着系统且严格的礼仪要求,虽然这些礼仪十分复杂并且看似乏味,但却是在我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精炼而成的,因此,每一项礼仪要求都有着相对应的价值,并且是茶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如此,茶文化所具有的技艺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够得以展现。礼仪教育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仪、“不拘小节”,也自然会在生活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受挫,并最终成为一个不受欢迎和孤独的人。而由于我国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元素,所以,在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茶文化的渗透当作礼仪教育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在提升自身素质、优化自身形象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他人的认可与肯定,并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从而避免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1.3艺术教育

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茶事与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之间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也让茶事成为了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由于茶文化中包含了医学、饮食文化、建筑园艺、文学等多元化的元素,因此,在对中国茶文化内涵进行品位的过程中,社会个体所具有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如在饮茶活动中,无论是茶室的布置还是茶具和插画的选择,都能够体现出茶文化所具有的魅力以及茶人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在了解这些内容的过程中,饮茶之人能够感受到茶文化对协调美、自然美的追求,并被这些美所熏陶与感染,从而提升自身对美所具有的感受;再如,在观看茶艺表演的过程中,饮茶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茶事活动所具有的礼仪美,而且能够感受到音乐艺术、环境艺术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因此,观看茶艺表演不仅能够丰富饮茶者具有放松自身身心的途径,而且可以为饮茶者提供一个可以提升自身艺术修养的渠道。当然,中国茶文化不仅强调形式美,也强调心灵美,更加强调形式美与心灵美的统一,因此,中国茶文化在为饮茶者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要求饮茶者能够具备朴实、真诚、自然的品格,并在养成良好风度与举止的基础上,感受茶文化所具有的艺术底蕴。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渗透茶文化并发挥出茶文化的艺术教育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放松身心、宣泄情感的途径,同时能够在陶冶学生心灵、满足学生审美需求、提升学生审美意识以及升华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完整健康的人格,从而推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自身的不断完善。

1.4修行教育

茶圣陆羽提到:“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茶圣眼中,茶具有着高洁的品性,以至于在饮茶之人中也具有“宜”与“不宜”之分。于此同时,茶圣陆羽的这句话,也反映出茶在修身养性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事实上,喝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一种形态为饮茶,另一种形态则为品茶,对于茶人而言,简单的饮茶能够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而品茶则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在品茶过程中,茶人用茶来提升自身修养、陶冶自身琴操,并通过茶对人生进行品位。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这种形式也可以作为学生开展自省、提升自身修养的有效途径。另外,在茶与茶人的身上,也反映出了许多优秀的品质,从茶来看,这种植物生于深山,并在其成熟之时供人们采摘,而从茶人来看,他们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二者所具有的奉献精神,也是一种高尚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中,茶人用“俭、清、和、静”来总结茶叶的秉性,即茶尚俭、贵清、导和、致静,而茶所具有的这些秉性,也能够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将节俭朴素、清正廉洁、和睦相处、恬淡安静当作自身的重要追求,这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修生养性的境界、推动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茶文化的渗透策略

2.1茶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茶文化专业,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则将茶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这些专业与课程的开设,能够引导学生对茶文化做出系统的学习,并在开拓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深化对茶文化的认知。与此同时,由于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群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也具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茶文化专业和茶文化选修课程,缺乏全国性的课程规划与教学大纲作为指导,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在此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以丰富学生的茶文化知识为出发点,而且需要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为出发点,重视将茶文化发展史中能够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思想内容以及事例体现在教材当中。另外,为了强化茶文化课程的吸引力,高职院校还应当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重视本土茶文化资源的融入,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接触茶文化、感受茶文化,从而确保茶文化能够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推动作用。

2.2积极开展茶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出茶文化的作用,就必须拓展茶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覆盖面,推动茶文化走入学生的生活,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茶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并受到茶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茶文化的渗透,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渗透,还应当重视课外渗透,通过开展各类有教育意义的茶文化活动来发挥出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具体而言,当前高职院校中可以开展的茶文化活动包括茶话会、名茶介绍征文活动、茶知识竞赛活动、茶艺表演活动以及茶文化讲座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茶文化所具有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体现。当然,高职院校所开展的茶文化活动甚至可以向校外拓展,在此方面,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茶文化风俗做出了解与收集,并参与到当地的茶文化活动当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茶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气息,并强化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可接受性。

2.3优化茶文化渗透方式

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高职院校可以仅仅依靠强化茶文化宣传与教育,就可以对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做出充分的发挥,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当重视茶文化渗透方式的优化,特别是要重视提升茶文化渗透方式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契合性。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开展的茶文化渗透工作,不能使用纯粹的单方面宣传与教育方式,而应当重视体现出茶文化所具有的文化魅力、趣味性以及参与性,具体而言,首先,高职院校所选取的内容要具有时代性特征,只有这样的内容才能够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需求,也才能够推动学生对茶文化的接受以及对茶文化内涵的感悟;其次,茶文化教育过程应当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契合。高职院校在茶文化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茶文化素养的逐步积累,而不能使用“速成法”,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对茶文化做出更加充分的感悟与体验,也才能够在茶文化中挖掘到有利于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同时,高职院校茶文化教育的开展,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并重视茶文化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的结合。如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一些盛产茶叶的景区,将茶文化中的一些传说、典故等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方式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关注、深化学生对茶文化内容的印象,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对茶文化做出深入探索的兴趣,这对充分体现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的具有重要作用。

3结语

我国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内容,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充分的挖掘与运用茶文化的文化底蕴与内容,可以发挥茶文化在高职学生社交教育、礼仪教育、艺术教育、修行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实现自身人格的完善以及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当重视茶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渗透,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开展课外活动来提升茶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覆盖范围,并在确保茶文化渗透方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强化茶文化的可接受性。

参考文献

[1]靖国华.中华茶道思维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4):228-229.

[2]连伟利.以茶润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新途径[J].福建茶叶,2016(6):247-248.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篇(2)

对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活动来说,其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完善的心理素质培养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为学生参与整个大学教学活动提供有效帮助。但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其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从而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存在的心理素质问题,对学生培养造成了极大影响。

1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虽然当前高校教学体制实现了不断完善与发展,但是客观的说,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仍然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极大差距,目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多数学校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知识教育和体能教育上,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和学习中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无论是心理教育的投入力度,还是其课程开课状况都较不理想。在很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其未能对大学生的成长要求,形成有效的认知和了解,因此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理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当前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要求,而从很多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上看,很多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那么很容易对其成长和学习产生极坏的影响,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要求。但是客观而言,目前在高校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从而使得多数老师和学校未能及时察觉到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即使部分高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但是其只是把整体教育的重点和精力放在了教学的表面,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了解和认知。最后,当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其教学理念较为广泛,教学元素较为陈旧,教学互动性较差,教育反馈并不及时,因此,这就限制了整个高校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效果,从目前大学生培养的实际状况来看,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和思路极为必要,特别是在高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及时引导和消除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完善,而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这一活动时,都只是从教学的表面来切入,无论是教育的及时性还是其先进性都较为欠缺。因此,我们必须探究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教学理念和机制,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

茶文化是以茶为基础载体所形成的文化内容,茶文化的核心市场,实际上反映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成熟,而随着当前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将茶文化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也极具现实价值和重要意义,通过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中包含着丰富而成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尤其是其中所具备的精神理念,实际上就能够为当前我们所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教育基础和帮助,比如,在茶文化体系中,除了相应的行为理念之外,还包括成熟的心态文化,而成熟的心态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通过将茶与人生哲学理念相结合,从而提升了整个茶文化的高度。我国的传统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理念,同时也是经过长期传承发展所形成的文化内涵。在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也具备了完善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因此,如果能够将茶文化应用到当前社会生活中,便能够实现良好的价值体系,在我国茶文化体系中,除了其中所具备的物质文化之外,其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也是目前最值得我们传承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其在茶文化体系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以及生活方式,都能够给当前人们从事各项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引与帮助。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作用

我们必须看到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复杂的系统化教育工程而同时也是高校德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继续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降低其心理疾病的风险,从而帮助其逐渐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理念,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理念和实施方法,确保整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实施。不仅如此,当前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其生活环境和条件更为优越,尤其是很多学生缺乏全面、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从而使得多数学生存在相应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日益增强。因此,随着当前高校教学活动日益成熟,如今完善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机制就极为必要。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对以往学生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等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随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今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完善心理健康素材融入,对于大学生培养则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整个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缺失,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而机制的缺失,最重要的在于缺乏完善的教学元素。所以,如果能够将茶文化等理念融入到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其必然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教学效果,从根本上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效果。

4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

事实上,如果能够将茶文化理念系统化融入到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其必然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其影响主要表现为:首先,茶文化理念的系统化融入,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行为处事思维方式。茶文化的精神是行为规范。而核心要求就是人应该在社会中怎样正确的处事规则,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缺乏对学生处事态度的正确引导,所以,以茶文化为载体,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必然能够让学生认清自己,从而对自己形成一定的自省和审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实现良好的定位,从而帮助学生自己形成平和稳定的状态,进而引导自身能够有效处理自身存在的各项心理问题。其次,茶文化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更全面地实现修身养性理念,茶文化的核心理念实际上就是静心修身,而这从很大程度上需要人们在饮茶的同时,感受个人的生活理念和态度,通过不断求索,从而对传统文化形成全面完善的理解和认知,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看,很多学生,或者是存在较为自卑或者未能对自已形成有效的了解,如果能够运用茶文化理念,便能够对学生成长提供有效帮助。不仅如此,当前大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其存在较为严重的考试作弊等诚信缺失现象,而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义、诚信理念,因此,如果能够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到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便能够引导学生在品茶的同时,领悟茶道精神理念,重新塑造自身人格理念,进而对其培养提供实质上的帮助。此外,茶文化理念的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内,融入到整个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过程中,其不仅仅是教育理念的完善,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素质的有效提升,当前我们应该看到,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引导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其形成全面完善的素质,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心理素质也是其中重要的内涵之一,因此,如果能够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到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过程中,就不仅仅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理念,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于能够让学生在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学会掌握正确的处事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从而形成完善的综合素质。最后,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其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上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体系化创新,其关键在于新理念和新思维的有效完善。所以,相对于这种传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来说,多数学生和老师未能认识到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因此,无论其重视程度,还是其实施理念都较为欠缺,而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到整个心理素质健康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在于其是一种行为上的丰富与完善,因此,随着当前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价值要求,探索茶文化与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具体方式就极为必要。

5结语

我国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在这一资源体系内,不仅有着完善的物质元素,同时,其中也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而通过对这一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尤其是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看,多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其更多考虑的是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因此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老师的关注度,其都未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与应有的关注。所以,学生的心理疾病及困难就使得学生很难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认知。而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及时有效的解决,那么很容易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悦宏.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182-185.

[2]胡鸥云.励志电影欣赏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J].才智,2014(13):162-165.

[3]刘强.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53-155.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篇(3)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但诱惑也越来越多,同时社会生存压力之大,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由于自身易敏感、自大等特点造成自身心理压力明显增大,影响其心理健康与道德提升。高等教育要求大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认知、良好的道德修养,中国茶道是以茶为载体的一种生活礼仪,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藏着儒释道三家哲学文化内涵,具有思想教育的功能,因此,其从古至今都被当作是修身养性的最佳方式。可以说,中国茶道精神与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升个体的道德素养,这就为从传统茶道精神文化角度来探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提供可行性方案。本文首先分析茶道精神内涵,旨在说明茶道精神与大学生心理、道德教育目标基本一致,进而探讨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可行性,最终从茶道精神视角来提倡将茶文化融入大学校园,并从思想整合与工作机制整合两方面来论述两者融合模式,为当代高校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模式发展提供参考。

1茶道精神

茶是我国大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之药用价值到明清饮茶鼎盛之时,已形成内涵丰富的茶文化。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在中国众多器物文化之中,只有茶文化被上升为“道”的层面,正是道家如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包含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和禅宗明心见性的思想。茶道精神博大精深,或许正因为其内涵丰富、深远,无法用一个大家认可的定义来概括吧。我国的吴觉农先生认为:“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茶道是一种艺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浙大的庄晓芳教授则言:“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大众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方式。”林治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文化艺能,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和教化的手段。”从这些关于茶道定义解说来看,虽然没有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定义,但都认为其是道德修养的方式,这也是茶道的重要内容。从这一角度来理解,茶道说到底也是一种人道,在沏茶、品茶、赏茶等茶事活动中,引导个体完成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参悟禅理以达到精神上的享受与人格上的完善,最终实现和谐安乐之道,因此说,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精神、文化与价值。[1]“和”作为中国茶道的精髓,其意味和谐、和俭、和敬、和睦、和静、和平等等内涵,不仅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和美美,家庭之间和睦和爱,更是重视社会的和谐、和平。[2]中国茶道精神之“和”也注重日生生活中自身的觉悟与修养,培养人们豁达胸怀,无论是儒家的中和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禅宗的明心见性都提倡要保持一种平常心,平心气和地处理自已与他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从诗歌、绘画、文学等艺术中我们经常看到古代文人雅士从饮茶中抒发胸臆、排解困苦、表达情感……甚至通过茶道影响、改变自己对生活、对生命、对宇宙的认识。面对当前社会生存压力之大,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逐渐加大,而且当前社会风气普遍存在拜金、享乐之风,以及大学生身上普遍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使得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道德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茶道精神提升道德修养,也是一种心的修行,在茶道的学习、品味过程也就是品悟人生、修身养性的过程。因此,从茶道精神角度探讨大学生心里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整合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模式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整合过程不是相互取代的过程,而是各个组成部分在共享和互利的秩序中相互协调的过程。”[3]那么如何协调各个组成部分呢?对于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来说,我们首要弄清楚两者相同与不同地方。两者相同的地方体现在:首先两者关系可谓是相辅相成,心理健康是道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道德教育也是心理教育的基础。其次,两者教育对象一致,都要通过情感、认知、意志、行为四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为其形成健康完美的人格而努力。第三,两者目标有一致之处,都是为更好地实现大学育人的目标,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两者不同的地方体现在:首先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道德教育是以党的教育思想为基础,并结合传统道德教育、教育学理论等;其次两者目标也有不一致之处,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是由心理咨询师对大学生生活、行为、心理等问题的指导,道德教育是大学老师、辅导员按照日常道德规范来解决大学生的信念、思想及价值倾向等问题;第三内容方面不一致,心理教育主要研究大学生的生活、恋爱及人际、职业选择、变态心理等等;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研究,重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从分析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异过程中,也发现两者整合教育的可行性,两者虽然理论基础、内容、目标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但两者都是思想教育,而且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下文我们将从茶道精神角度来详细分析两者的整合模式。

3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模式探讨———将茶道精神引入校园

当代大学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因此,不仅需要不断更新、学习、研究相关的思想理论知识与教育观念;而且还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现状、特点,制定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促进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和谐整合与创新发展。首先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可以借助茶道精神文化进行思想整合教育,并将心理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之中,在整合过程中坚持“同时并举,相互渗透,彼此推动”与“在合作协力中追求自我优化,在竞争冲突中力求沟通共赢”原则。我国茶道具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其重德行善的伦理价值与礼仪规范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健康良好的心态。茶之自然、朴素、纯洁、刚强之本性以及“性洁不可污”的韵致是历代文人雅士欣赏、学习的对象。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当代,尤其是家境较好的大学生,其日常消费普遍存在超越自身水平的现象,追求时尚、名牌甚至是奢侈品牌,这种现象不利于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发扬,将茶道精神融入校园课堂,开设讲座、举办茶艺活动,纠正学生的浮华之风。中国茶道文化汲取了儒释道哲学思想的精髓,而儒释道是我国五千年道德文化教育的核心,更是我国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文化根基。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等,其中涉及到道德、思想、审美、礼仪等等,而这些内容从小学学到大学,我们书本中都会出现,大学生们早就习以为常了,如果单纯地拿出来教育效果可能会差强人意,借助茶道文化与儒释道思想相同,通过茶事活动来讲解茶道文化[4],比如饮茶礼仪不但可以让大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而且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利益素养,让他们体会人与人之间尊重、关心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心态,有助于他们交际能力的提升。其次,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在工作机制上的整合,开展心理与道德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但两者在高校中属于不同部门分管,容易出现扯皮推诿的现象,既然两者的大目标相同,那么就应该立足于全局,用大教育的思路来建立健全两者机制上的整合,开展学科间的融合、讨论、沟通,推动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机制融合,制定统一的教育规划方案、目标、行动。在规划中借助茶文化各种形式以及相关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增加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与茶文化素养,这是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大学生在茶事审美活动能有效地平复其内心的浮躁、焦躁等不良情绪,在茶道礼仪体会“敬、和”等承担的思想性、文化性,感悟古人在饮茶中获得的“天人合一”、“明心见性”的深厚思想[5]。在规划中还应该发挥大学社团的优势,努力培育茶道社团,并与积极开拓现有社团的活动,比如表演社团积极开拓茶文化歌舞表演活动等等,营造良好的茶道精神学习的校园氛围,为大学生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模式,是一项系统、艰巨且复杂的大工程,如何做好两者的整合,有效地开展教育实践,需要当代教育工作者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现状以及现有的教育状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本文从茶道精神角度探究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整合,只是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了茶道与心理、道德教育的目标、理念是一致,并且也从思想与工作机制上给各个高校开展茶道精神培养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得益彰、相互借鉴、相互配合”整合模式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仍需要各个高校从自己实际出发,摸索契合自己情况的整合模式,才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单颖.论现代视域下茶文化传播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J].品牌(下半月),2015(2):101-103.

[2]吴峣松.茶道精神之"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J].茶叶科学技术,2008(1):57-60.

[3][美]拉兹洛.李吟波,等译决定命运的选择———21世纪的生存抉择[M].北京:三联书店,1997:136.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篇(4)

仅仅依靠扩大茶园面积可以吗?仅仅依靠提高茶叶产量可以吗?仅仅依靠改善茶叶品质可以吗?仅仅依靠评选“茶王”可以吗?仅仅依靠推广茶文化可以吗?仅仅依靠种炒作“天价茶”可以吗?仅仅依靠请明星可以吗?仅仅依靠打广告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

无论你想什么,无论你说什么,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倡导什么,无论你反对什么,你都必须把茶叶卖出去。只有把茶叶卖出去,茶叶才能从茶农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进入消费者口中,实现茶叶的核心价值,完成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跃”。

否则,茶叶卖不出去,茶农没有实际收入,勤劳致富就会变为空中楼阁;茶叶卖不出去,茶商投资就会化为泡影;茶叶卖不出去,茶叶经济就是一纸空文;茶叶卖不出去,喝茶养生就是无本之木;茶叶卖不出去,茶文化就是“顽固不化”;茶叶卖不出去,你的所有付出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句话,不会卖茶,一切为零!重视卖茶、精通卖茶、顺利卖茶,永远是中国茶叶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那么,如何卖茶呢?这正是《点茶成金——快速卖茶72招》重点探讨的主题。我们在本书中,不仅提供了卖茶的有效方法,而且提供了快速卖茶的实战技巧。但正如手术刀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关键在于持刀之人的思想,所以,为了防止有些人“挪作他用”,劣茶当做好茶卖,我必须首先声明卖茶的三个思想基础。

其一,卖茶是助人健康,不是催人犯病。“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见,从茶叶诞生的第一天起,茶叶就是帮助人们“解毒”的,不是“毒”的来源,更不是“下毒”的。如果为了增产,为了好看,就不择手段地打农药,然后再打着健康的旗帜,把农残超标的茶叶卖给消费者,赚得盆满钵满,同时再谈什么茶与修身,谈什么茶与养生,你不觉得可笑吗?

不论是茶企,还是茶商,亦或是茶农,都必须记住卖茶的第一目的是助人健康,而不是催人犯病。如果依靠销售农残超标的茶叶发家致富,或富甲一方,甚至是富可敌国,那又怎样?《饭局也疯狂》这部电影让一句话火了,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句话: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不管你信什么或不信任什么,人一辈子几十年,内心的平安和幸福都是无可替代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多做几件帮助别人,同时又能够令自己心安的事情。

其二,卖茶是积德,不是造孽。帮助别人就是积德,残害别人就是造孽。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引经据典,谈天说地,评估论今,天花乱坠,自圆其说,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消费者喝了农残超标的茶有帮助吗?消费者会不会得不偿失?

退一步想,过十年看,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喝农残超标的茶叶吗?你还会那么斩钉截铁、信誓旦旦地“卖茶”吗?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企业的发展不能建立在损害消费者健康之上,一方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农残超标之上。这一点,把握住了就是积德,把握不住就是造孽。

其三,除了“钱”,卖茶还要“虔”。良田万倾,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人生苦短,不需要你拥有“钱财如粪土”的豪迈,也不需要你拥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但是,除了需要钱,一个人更需要“虔”,需要一定意义上的“虔敬之心”,“敬天敬地敬鬼神”。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篇(5)

据悉,大型福建茶文化茶产业推广活动“闽茶中国行”上海站活动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供销合作联合社、上海世博十大名茶组委会、宁德市人民政府、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由福建省福鼎市人民政府、《海峡茶道》杂志社、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上海豫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闽茶中国行”是大型福建茶文化茶产业系列推广活动,这项活动拟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一些重要省份的重点城市,每年根据推广地区的要求,策划组织2~3场大型推广交流活动,让闽茶在祖国各地展示风采,继而走向全球市场,本系列活动亦是近年来福建茶产业首次集体巡礼全国的推广活动,是福建茶业打响品牌之战的先锋之旅。

为了扩大“闽茶中国行”活动的影响力,提升活动的专业程度,组委会特别聘请行业内有名望的专家组建“闽茶中国行”专家顾问团。在此次上海站活动现场正式受聘的“闽茶中国行”专家顾问团成员有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骆少君女士、国家一级高级评茶师陈郁榕女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黄汉庆先生和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舒曼先生,这4位专家在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影响力大,他们对“闽茶中国行”活动也是全力提倡和支持。仪式现场,主办方领导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蔡小伟先生,宁德市政协副主席王代忠先生,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吴建华先生和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协会常务副会长林义杰先生上台为这4位专家顾问颁发聘书。专家顾问团的建立让“闽茶中国行”活动有了更具权威的专家力量的支撑,他们的倾力加盟定能加大闽茶的推广力度和成效,扩大闽茶的影响面,进而把“闽茶中国行”打造成盛大而权威的公益品牌。

品白茶,话健康

8月7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尊贵宾客会聚上海豫园,共同领略福鼎白茶的独特魅力,一起见证“闽茶中国行”上海站的精彩揭幕。据主办方介绍,“闽茶中国行”是全国首创的由政府、媒体、企业联手共同打造的一场极具公益色彩的活动。活动提高了福建茶的品牌影响力,促进闽茶在行业内地位提升。上海站是继台湾站之后,作为“闽茶中国行”的内地活动的首发,成为各界人士的关注焦点。

福建素有“茶树品种宝库”之称,是茶叶生产最适宜地区之一,因此闽茶品类丰富,品质优良。其中,福鼎白茶和乌龙茶是福建特有的优势茶类,而福鼎白茶因其地域特殊、工艺天然和功效独特等特性被人们称作“茶叶的活化石”,成为闽茶的特色代表茶类之一。此次在“闽茶中国行”上海站的活动中。福鼎白茶作为闽茶代表“挑大梁,担主角”。之所以选择福鼎白茶,主办方介绍说,福鼎白茶是赫赫有名的世博十大名茶,特别在世博园联合馆中展出有些时日,对上海当地人及中外游客来说并不陌生。其次福鼎白茶口感清爽,解暑保健,适合作为夏季消暑茶饮,也更容易为广大的上海白领一族所接受和喜爱。

下午2点左右,“闽茶中国行”上海站的重头戏――主题为“感受白茶・共享健康”互动式论坛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论坛邀请到行业内重量级的专家学者,采用活泼生动的互动形式,为来宾们讲述关于福鼎白茶的精彩故事。

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骆少君女士从福鼎白茶的悠久历史和生态保健方面谈了她的看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张蕴女士则是针对不久前在西安“蓝田四吕”古墓考古中发现的针形茶残渣的所属茶类做出解疑,她从历史推断和物质成分鉴定,以及结合茶叶专家的判断,证实古墓中的茶渣是白茶茶叶残渣,极有可能是产自福鼎;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总策划、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舒曼先生讲述了福鼎白茶入选世博十大名茶的深远意义,用世博营销撑起中国茶的宣传理念;现场播放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研究员韩驰女士的演讲视频。她从医学角度具体而深入地讲解了福鼎白茶临床营养与药理功效;福建著名茶学专家陈金水先生从茶树品种的特殊性方面为来宾们介绍福鼎白茶的制作与创新;最后由福鼎白茶企业代表品品香茶业总经理林健先生畅谈其白茶营销之道,通过各种推广销售方式做大福鼎自茶品牌。

主持人与主讲嘉宾们一问一答的交流互动形式,让整个论坛过程显得生动有趣,台下的观众们也时不时为他们的精彩讲演热情鼓掌。论坛最后,每位主讲嘉宾分别用一句话总结了各自论点,并对福鼎白茶今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致祝福,寄重望

福建茶产业历史悠久,茶文化内涵丰富。近年来,福建省着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特别是去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今年初,同志来闽视察,对加快福建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海西建设全面提速,海西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程中的一个亮点,变得空前突出、空前耀眼,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海峡茶道杂志社,根据集团总体要求,围绕大局,服务全局,提高站位,加强策划,隆重举办闽茶产业和闽茶文化推介活动,得到福建省政府相关部门、福建茶叶界、宁德市人民政府以及上海世博十大名茶组委会、上海豫园商场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这是很有意义的,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闽茶中国行”是一个很成功的策划活动。今年6月中旬,这一活动在福州举办启动仪式,紧接着又在台湾举办首站活动,并借助台湾南投县举办世界茶叶博览会的重要平台,成功举办“闽台茶叶高峰论坛”,有效地推动了海峡两岸茶文化的交流与茶产业的合作。本站活动在上海举办,以“感受白茶。共享健康”为主题,旨在借助世博会的舞台,向上海以及国内外前来上海看世博、观光旅游的朋友,展示闽茶文化,展示中国茶文化的非凡魅力,这是极有意义的。整个“闽茶中国行”活动,将用3至5年时间,每年举办3场活动。通过政府部门、相关单位、新闻媒体等紧密携手,把闽茶产业、闽茶文化系统地推向祖国各地,推向五洲四海。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蔡小伟

一个产品在发展初期必须建立基础设施,而达到一定水平后,打造品牌形象抢占市场就成了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福鼎白茶已具有了拓展市场的实力,此次活动恰逢上海世博会,世博期间各地人们涌向上海,上海市是国际型的都市,不同于一般城市,其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全国人民的注意,在上海举办这场

活动不仅能将品牌形象打入上海市场,也能辐射全国地区,将造成良好的品牌印象,这是个宣传的黄金时期,应抓住时机策划出极具影响力的活动,做出最有效的宣传,以便更有利地去开拓和发展这一片大市场。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近几年与福鼎市保持着频繁的联系,我会多次参与主办中国白茶的高峰论坛,还在福鼎成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白茶研究中心”。今年,福鼎市又荣获我会命名的中国茶文化之乡。福鼎白毫银针也同时荣获“中华文化名茶”称号。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鸿道

茶业是闽东的传统主导产业,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据统计,2009年全市拥有茶园面积80.1万亩、茶叶产量7.55万吨,茶园面积、产量均居全国产茶地(市)之首。全市在全国各地开设的茶庄、茶店、茶叶公司等共1万多家,并拥有10万多人的营销队伍。福安市、福鼎市分别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和“中国白茶之乡”,中国茶叶学会授予福鼎市为“中国名茶之乡”。同时,福鼎市又刚刚荣获“中国茶文化之乡”,白毫银针获“中国文化名茶称号”。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举办以“感受白茶・共享健康”为主题的活动,让福鼎白茶在上海市场打响,让上海乃至全国人民都能饮上健康饮品――福鼎白茶,从而使白茶产业越做越大。

宁德政协副主席王代忠

近年来,福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尤其是白茶产业的发展。2009年全市茶园总面积20万亩,年产茶叶1.66万吨,总产值13.2亿元,其中白茶产量4100吨,产值5.6亿元。福鼎茶产业尤其是白茶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相信,随着“闽茶中国行”上海站――“感受白茶・共享健康”活动的深入开展,白茶的宣传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白茶的市场份额将会全面提高,白茶产业的发展建设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次活动的开展将更加有力促进白茶质量水平的提高,推动白茶产业健康和谐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繁荣,造福茶乡人民。

福鼎市委副书记陈兴华

共携手,助推广

论坛结束后,现场进行一系列的签约授牌颁奖仪式。

首先由福鼎市政府与上海豫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双方代表上台签署长期合作协议。这是福建产茶区政府和上海当地文化传媒公司的首次合作。上海豫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会针对福鼎茶文化茶产业制定一系列包装推广计划。这一签约是强强联手的见证,将共同推动福鼎茶文化茶产业在上海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促进闽茶文化更深更广地渗透、融入到上海的都市文明之中。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篇(6)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其他国家的一系列文化以及思想在我国中普遍传播,尤其是我国青年学生现在热捧西方的圣诞节、元旦等节日,而对于我国的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却越来越不重视。因为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想要尝试各种新鲜事物。这样,就大大冷落了我国传统文化。目前我国青年学生思想已有了很大变化,因此,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关键、刻不容缓。但如何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茶文化,这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应该重点探讨的课题。

1解读茶文化中的内涵

1.1解读茶艺

通常而言,在茶文化中,茶艺位于核心位置。一般状况下,茶文化分为食茶、饮茶、喝茶以及品茶四个步骤。品茶能够让茶有着更强的艺术性。品茶是一种艺术行为,可以对品茶者的心理精神有所影响,从而演变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彰显了茶艺所具有的价值。

1.2解读茶道

茶道指的是品茗之道,指的是在茶艺研究与操作中体现的精神世界,可以说茶道是茶艺的核心。茶道追求的是超越现实生活,为广大社会公众寻找可以摆脱身心约束的可行性路径,从而释放情感。雅和静作为茶道中一大特征,它与茶自身属性相符,也与品茶艺术文化特性相符。1.3解读茶德在我国传统茶文化日益演化中,茶德已经被很多人们认可,并对其深入推崇。“精行俭德”这一词语能够体现出,茶德的标准就是将茶自身的优良品质相匹配具有高尚道德的人,这是茶道中的核心精神。所以,茶文化意在培育人们拥有健全的人格,实现人们健康全面发展。

2在学校思政教育教学茶文化的价值体现

2.1用茶艺文化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思政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说我国传统茶文化有着完整的、有效的理论体系构架,其中包括了佛教、儒家以及道家的思想文化,与传统美学、传统文学等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茶文化,能够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茶文化知识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以及文化素养,同时还能够拓展学生知识构架。如:在高等院校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茶艺文化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拓展知识视野,激活学习思维,让学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传统茶文化的魅力,进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高校学生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2.2用“茶人”精神完善学生人格品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茶人原来指的是种植或者销售茶叶的人。但在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也逐渐更新了茶人的定义,逐渐延伸到销售茶叶以及研究茶文化的人。从茶人身上能够看到很多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通常包括如下三点:第一点,用茶品来表明那些追求淡泊明志的人,当前我国很多人们都喜欢运用茶叶来表达自身的志向;第二点,用茶树来比喻那些甘愿奉献的人。茶树具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第三点,将深刻、含义明确的哲理用茶人精神表达。茶人精神能够看作为淡薄名利以及甘愿奉献的精神。

2.3用茶道精神提高学生发展实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现中,茶道精神主要包括“廉、美以及敬”等方面。从这些茶道文化体系中能够看出来,其中包括着含义广泛、内容深刻的德育内容,对于促进青年学生积极向上发展有着巨大现实推动作用。并在茶道精神引导下可以获得更好的成长。

2.4用茶德精神提高学生道德境界,促使学生更加注重道德修养

我国茶道文化,其中包括着八德内容,即:健康、享受、清廉、孝敬等等内容。茶能够让人们健康长寿,也能够让人们享受快乐。八德内容也就是着重说茶可以带给人们唯美以及和谐的感悟与体验。所以,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中,将茶德思想文化融入其中,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尤为重视道德品质修养,并懂得怎样与他人交往、有效调整控制自我心情,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同时,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不完善的关键时期,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精神,恰好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学习茶文化精神来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茶文化应用价值的对策

3.1明确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茶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实现创新茶文化思政教育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我国传统茶文化,首要任务要明确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茶文化融入的目标以及价值,应让大学生对我国传统茶文化内涵充分了解,并让大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在传承传统茶文化中的责任与义务,在我国传统茶文化魅力认知的基层上,实现茶文化的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创新。所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茶文化传输以及渗透目的是要更好的传承以及弘扬我国传统茶文化,并能够紧随时展需求,实现更好的优化以及创新我国传统茶文化,并从多方面上提高我国青年学生创新和整合文化能力,将在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发挥茶文化的效用。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明确茶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并充分意识到在思想教育中,茶文化自身的非功利性,同时还需要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情操连接茶文化,全面体现茶文化中的人文价值,唯有做到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完善青年学生的人格品质。

3.2创新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自我国茶文化诞生之后,发展到今天,可以说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若是运用课堂讲解形式,必然会削弱了茶文化自身的文化性以及趣味性,所以,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思政活动,如:茶艺表演、茶文化知识竞赛等等,还能够将茶文化制作成为一种视频文件,使学生能够根据视频内容自主学习知识,提高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茶文化自身的传播水平。

3.3丰富茶文化的思政教育内容,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

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引入茶文化内容,可安排相应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课程中,让学生在参与实践课中,切实体会到我国茶艺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引入茶艺大师表演以及学习者茶艺实践等等环节,这样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参与敬茶以及辩茶活动中,切实体会到茶文化所具有的魅力以及价值。可在专题辅助中引入与茶文化有关的思政教育内容,对学生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够开展一系列心理专题辅导课程,让学生能够在思想上获得启迪,同时情绪上也得到有效疏散,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我国高等院校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言,茶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可以引导学生密切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多年来,我国人们在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茶已经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茶文化,既具有现实性,也具备理论性,可以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出更为丰富的、形象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其教学效果自然也是令人满意的。茶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但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及手段有效的落实,而且还将我国传统文化更大程度上的继承以及发扬,提高了我国青年学生整体素质素养,为我国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燕.中国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福建茶叶,2016(12):243-244.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篇(7)

郑:好的。中国茶道,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王公贵族以茶待客,文人雅士以茶会友,平常百姓以茶为乐,医家药圣以茶为茗。诗云:品茗也有乐,座谈皆良朋。以茶待客,被视为中国人的最高礼遇。它不仅是传播友谊和播撒人类善举的使者,还能陶冶情操,启迪人们的智慧和灵魂。

北芪神茶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国茶文化,药膳食疗的基础上又一创新,由于它配方的独特性,工艺的先进性,质量的稳定性,产品功能的多样性和科研成果的超前性,可与时俱进地满足各类消费人群的需要。故又被广大消费者称之为“神茶”。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篇(8)

基金项目: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时尚中药保健代茶饮’移动互联网销售室”(编号:201510162000033);通讯作者:刘秀峰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9日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为食品医疗、疾病预防、保健食品等健康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15年,健康会成为人们的首选,健康产业的发展正快速向前。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健茶行业的发展方兴未艾。保健茶是一种以茶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食药同源的中草药精制而成的保健饮品。在我国,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健康理论相结合,将保健茶辅以传统中草药,形成的中药保健茶,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而当今互联网的普及,也为此新兴产品的推广与营销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一、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2011年11月,国务院《医学科技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培育大健康产业、新型健康产品开发”的发展目标。2013年,国务院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以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为首的八项主要任务及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等七项政策措施。2014年全国人大代表、保龄宝公司董事长刘宗利在两会上提出了“关于以大众食品功能化构建大健康格局”的建议并提出分“三步走”构建全民大健康格局,受到了众多代表委员的赞同并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产业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而且近三十年来,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慢性病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首要原因。无论是经济发展带来的主动消费因素还是慢性病人群带来的被动消费因素,都促成了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据统计,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分别为872元和326元,分别为2000年的2.7倍和3.7倍。我现已逐步形成了医疗、医药、保健品及健康管理服务四大产业,健康产业初具规模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二、健康产业中中药保健茶市场现状

(一)中药保健茶市场现状。保健茶是一种以茶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食药同源的中草药精制而成的保健饮品,目前多以时下流行的以金银花等花茶为代表的中药系列袋泡茶形式出现。当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保健茶,按成品形态划分,可分为袋泡类、液体饮料类和结晶速溶类三类,有银杏茶、灵芝茶、枸杞茶、杜仲茶、茶等。这些保健茶的功效迎合了人们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的消费需求,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据资料记载,我国部分保健茶产品,如江西宁红系列产品、湖南百龙牌杜仲茶等早在2008年就已经进入了国际市场,如今畅销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国内国际市场份额也在逐年递增。

健康需求促成中药保健茶市场发展,多元化创新推动中药保健茶产业发展,中药保健茶产业正促成其他新兴产业发展。

(二)健康需求促成中药保健茶市场发展。近年来,大众消费水平提高,对健康及养生的意识不断增强,这无非促成了中药保健茶市场的大发展,老龄化人口的大量增长以及对老年养生的需求也带动了养生茶的消费市场,使养生茶产业形成了供求两旺的发展态势。

受现代生活方式影响,中药保健茶产业正从单一的功能化向着品牌化、功能化、时尚化等多元化方向转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养生茶种类繁多,降糖降压、减肥、补气养血等功能的养生茶产品数不胜数,这正是中药保健茶产品功能多元化的体现。而资源多元化及功能多元化的创新正使中药保健茶的产业不断壮大。

随着中药保健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一些关联的周边产业也在悄然生长,如养生茶服务业、养生茶生态旅游产业等。养生茶产业及新兴产业的不断开发与创新为养生茶产业形成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中药保健茶及健康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健康产业大环境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过低,产品和创新不足;健康行业资源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医疗服务领域,而健康管理和康复保健领域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没有完整的健康产业体系;大多数健康厂商规模过小,缺乏产品创新技术条件和有效的产品竞争力;虽然有政府支持,但产业法规和标准依然不尽完善,对健康产业投入不足,经费重心依然在大病治疗和临终关怀上。现在国家虽然逐步提倡未雨绸缪的医疗体系但缺少强有力的保障,加之群众还不完全开放的消费理念,使得健康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同时,医疗关系紧张及食品安全问题更是使大多数企业望而却步,健康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二)中药保健茶企业急功近利带来的不利影响。很多企业过分看重眼前利益,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产品配方进行有效的改良及创新,只是依照古方,简单拼凑,缺乏产品有效性及危害性的实验检测;我国保健茶标准体系还不健全,许多保健茶的功效因子还不太清楚,许多功效成分还未建立准确稳定的检验方法。在广告中夸大其词,宣传其产品并不具备的功效;不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或故意降低成本,形成安全隐患。种种因素都导致了群众对中药保健茶印象的极大负面影响,而新产品也要接受群众的质疑,推广困难,无法建立稳定的市场,抑制了中药保健茶产业的发展。

(三)消费人群的限制。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群众更多会倾向于便捷的功能饮料,茶疗养生的作用还未能受到年轻人广泛的重视,使得中药养生在年轻人群乃至中年人群发展空间受限。如何做到中药保健茶产业的创新和改良,扩大消费人群,也是中药保健茶产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四)受市场环境因素影响。当前,中药保健茶属于一种新产品,在市场发展初期所表现的性能与价值还不能被消费人群广泛接受,再加之宣传力度小、虚假信息含量大等不利因素,使得中药保健茶市场发展举步维艰,中药保健茶产业想要在市鲋姓季菀幌之地,还需要很长一段适应期。

四、促进中药保健茶发展的措施

(一)大力加强中药保健茶产业多元化及周边产业的创新。在如今已有的发展基础上,将中药保健茶产业从功能化向品牌化、功能化、资源化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在功能化、资源化等方面加强创新。大力拓宽中药保健茶周边产业的创业途径,使中药保健茶产业与周边产业共同发展,欣欣向荣。

(二)规范管理是解决质量问题的最佳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关部门将会对中药保健品行业实行规范化管理,利用法律手段的强制性与权威性来对当前中药保健茶市场上的各类宣传及产品进行严格的审查,提高中药保健品及药膳的质量;提高中药保健茶市场及相关产业的就业门槛,从业人员必须既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造诣,又具备烹饪学、饮食营养学的专门知识。中药保健品必须走非处方药的管理模式,从而使中药养生保健事业能够持续稳步地快速发展。

(三)积极扩大消费人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疾病模式的改变以及受到“回归大自然”思想的影响,中药养生保健这种药食结合、养疗一体的传统医疗保健方法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将消费对象由过去的老年、儿童及患病后康复为主,逐渐扩大到妇女、中年和少年,由此而来的中药保健品需求会大大增加,为中药保健品提供广阔的前景。

(四)加大网络营销力度。我国是一个互联网应用大国,随着互联网知识与应用的普及,中国的网络规模已经跃居第一位。中国互联网的新应用、新服务、新模式也在不断地呈现,并进一步带动了经济增长,在促进创新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互联网加速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融合将成为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调整手段和重要方式。

纵观我国社会发展形势,作为新兴的战略产业――互联网产业,它在促进社会各项事业进步、造福人民群众生活等方面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也必将为网络营销事业的创新带来难得的机遇。随着互联网不断向社会各个方面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知和需求进一步的提高增强。网络营销的投入在各企业营销中的不断加大以及市场整体规模的强劲扩大,网络营销所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也必将更加广泛,营销的方式日趋多样,营销的产品和服务在创意、质量、效果以及精准度等方面正在不断的提升。而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社区、微博等迅猛的发展使得网络的平台性、开放性、互动性得到了体现,也为其在服务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五、结语

新兴事物必然会伴随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转变过程,中药保健茶行业亦如此。由于其正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如质量、安全、推广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但行业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健康饮料的增长速度将会远高于普通饮料,其发展前景广阔。

的确,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博大精深,养生食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中药保健茶行业发展的巨大传统优势。在政府扶持、消费人群增长的大好前景和无限商机中,企业应抓住机遇,借鉴经验、改良创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发展有中国特色和企业特色的良心茶品、放心茶品。相信中国健康产业和中药保健茶行业在未来必将迎来持续发展,蓬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迪,郭清.对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2.10.

[2]郭彦,黄林.浅析新常态下三大中药养生产品的发展前景[J].科技创业月刊,2016.7.

[3]范曼.保健茶的功能及其发展前景[J].茶叶通讯,1995.1.

[4]程启坤.富硒茶的保健作用及其开发和利用[J].中国茶叶,1992.5.

[5]刘年艳.健康需求催生养生茶市场大发展[N].中华合作时报,2015.12.1.

[6]汤浒,苏红键.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J].城市,2016.11.

[7]健康产业如何破解发展瓶颈[EB/OL].中国网,2013.4.16.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篇(9)

“三月鹧鸪满山游,四月江水到处流。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飞上白云头……”每到茶季,如果您走进茶区,就会看到崇山峻岭间处处是田园画卷。也许您会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而“中茶人”却在陶醉之外多了一份责任:保证茶叶原料天然、绿色、健康、安全。多年来,从浙江、福建、安徽、云南、湖南、广西、江西、香港、_湾等省份,到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但凡产茶的地方,几乎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中茶公司的生态茶庄园就这样被逐一甄选出来。

茶叶走出茶园,还要经历揉捻、烘焙等层层工序。作为中央企业,中茶公司产品在质量上丝毫不敢懈怠。在生产工艺方面,将古法和现代科技相融合;农残、重金属必须经过SGS检验符合欧盟标准。

传说中的“八中”商标

“中茶”商标的背后,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茶文化的深沉积淀。1951年3月,中茶公司在《人民日报》头版连续刊登三天广告,向全国有偿征集茶叶商标图案设计。上海曹承熙先生设计的方案脱颖而出:绿色“茶”字由八个红色的“中”字环绕着,代表着红色中国出品的绿色茶叶。1951年12月,经相关单位核准,中茶公司取得了该商标。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八中”商标更加丰富的内涵。绿色的“茶”字,代表“对自然与健康的向往和追求”;红色“中”字,则象征着生机勃勃的中华大地,蕴含着中茶公司“根治中华大地,奉献自然与健康”的理念;八个“中”字互相连接成齿轮状,意指传统茶叶的现代化、工业化、科技化,并寓意“中华茶文化饮誉世界、弘扬八方”。如今的中茶品牌理念更是因“生态健康、国品中茶”而大放异彩。

生态健康 国品中茶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S5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52-02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以茶为载体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茶文化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社会进步和丰富文化生活等社会功能。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必须要德才兼备,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也是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宗旨。所以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一、茶文化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中的作用

现在大学生对茶文化基础和历史知识了解很少;对茶的健康与保健作用了解不多也不够全面;对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作用理解还不够深刻等。因此,在高校中开展茶文化学习与教育,对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加大学生的历史和生活知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都是十分有益的。

1.茶文化的知识传承功能。茶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茶文化的结构体系包括有关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这些内容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进行开展,能让大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的茶文化,丰富学生的茶文化知识、拓展视野,有利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茶文化已成为具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动态文化体系。社会上也需要复合型人才,所以,有关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将茶文化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以便走上社会,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

2.茶文化的精神教化功能。茶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介绍茶文化的概念、内涵,同时还介绍了在茶艺表演时要用到的礼仪以及与茶有关的各种礼俗。引导学生讲礼仪、尊礼节,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同时还特别强调茶文化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作用,通过茶中蕴含的思想和道德观来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中国茶文化所倡导的“和、静、怡、真”的精神,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茶德、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把人们崇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的高尚品质及人格赋予具体的茶及各种茶事活动中,不但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修身怡情,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养。①茶文化思想可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大学生通过对茶文化的学习,及通过对茶德思想的领悟,可调节心态,这样就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对维持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茶德思想可以为当代大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若干方面的深刻启迪。②茶道精神有助于思想道德修养。茶文化是以德为中心,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茶文化最大的影响是可以使大学生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态,静下心来,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学习了茶艺,可以潜移默化的陶冶了情操,升华了思想,提高文化素养。

3.茶文化的美学功能。中国茶道人美、茶美、水美、器美、艺美和境美。在安静幽雅的品茗环境中进行茶事活动,感受茶之美、器之美、艺之美、人之美。在此种意境中使人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与行为约束,并在潜移默化中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大学生学习茶文化,会把茶文化作为一种美的享受、美的提升来对待,从而达到培养审美情趣和陶冶性情的目的。

4.茶文化的保健功能。饮茶有益人体健康,从神农得茶解毒始已有几千年历史。现代科学发现,茶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需要,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茶能提神醒脑、利尿强心、清热降火、止渴生津、溶解脂肪、帮助消化、醒酒解毒、杀菌消炎、预防龋齿、消除口臭、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降低辐射危害、抗癌抗突变等多种功效。这些功效已不只是古代相传的偏方和经验,而是从生物化学、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加以证实。

二、茶文化在大学生中推广的措施

1.在大学的素质教育选修课中开设茶文化课程。目前有个别高校已开设此门文化课,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大学生们了解茶文化的起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掌握茶的种类、制茶的基本理论、泡茶技艺及茶叶保健功效,一方面可以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了解中国茶文化和茶艺,可以陶冶情操,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

2.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扩大茶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可以邀请在茶文化研究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开设专门的茶文化讲座,通过网络、电视等形式将每年不同地区举办的茶文化节视频节目进行推广。也可以利用各高校图书馆等机构举办展览、播放教学片等形式,传播茶文化。

3.根据茶文化,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开展相关的研究、调查等。例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思考茶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扩展旅游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可以思考茶叶的包装销售。历史专业学生可以对各地、各民族茶俗进行研究。文学专业学生可思考茶文化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外语专业可以考察韩、日茶文化以及中国茶文化在中华文化圈中的影响和地位。

通过以上的措施,在大学生中进行茶文化的教育与宣传,让大学生补充知识,开阔视野,完善思维,陶冶情操,平和心态,怡情悦性,感受生活的美好与诗意,启发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思想与当今世界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想融合,以及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作为一项长期的活动来开展,这样不但可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也可将一种潜在教育渗透到学生身上,这对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5).

[2]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10,(1).

[3]高旭晖,张子强.论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03,(2).

[4]张凌云.试论“茶文化体系中的素质教育功能”[DB/OL].省略

[5]沈佐民,曹刚.对茶文化内涵的初探[J].中国茶叶加工,2002,(2).

上一篇: 学科历史论文 下一篇: 科研管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