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专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5:47

导游专业论文

导游专业论文篇(1)

2.地域文化通过大学语文来传播事半功倍。游客到各地旅游了解的正是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旅游地政府、居民、从业人员和当地企业,向外来游客推介本地本土文化、民俗风情、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不仅可以弘扬地域文化,还可以获取经济效益,将无形的文化财富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文化综合性,把它作为媒介来传播地域文化事半功倍。通过语文这个媒介平台来宣传弘扬地域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发展家乡的责任感,还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本土地域文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本土地域文化的研究探索与深入发掘。通过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本土化,可以使乡土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实现有效整合,实现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播。此外,地域文化的本土性和广泛性特征,决定了全国各地都蕴藏着各种乡土文化资源,而这正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素材之一。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借助地域文化补充和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拓展生命力,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它的潜在作用。

二、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途径

就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应发挥的作用而言,就是要通过拓展专业语文的空间与生命力来传播地域文化,提升导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而其自身则要善于借助地域文化的平台,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专业化与本土化。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借助语文的力量增强导游的表现力。为了适应游客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和地方推介地域文化的需要,优秀的导游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社会知识,要涉猎广泛,知识全面,对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心理、生活保健、交通旅行、政治经济乃至国际形势都要有所知晓;要对所导景点涉及的自然人文知识多作积累和体验,增长本地域的文化知识。导游服务集语言、表演和综合艺术于一身,但其表现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展示出来,实质上是一种语言艺术。这就要求优秀的导游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显然,在现代旅游中,四平八稳的介绍式导游讲解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只有那些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与语言文字功底的导游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如果在讲解中善于借助文学的形象性赋予原本平凡的景物以不寻常的意义,善于借助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讲解的趣味性,做到语言流畅,绘声绘色地对地方上的名胜古迹进行充分的艺术展现,自然能够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深度化的旅游需求,增强地方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

2.利用当地文化素材创作出有地方元素的导游词。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专业化改革的方向就是以导游词作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导游语言水平为目的。高质量的导游语言是导游词和导游口头创作的高度统一。导游讲解服务的目的决定了在内容上的选择应该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相对正统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但抱着放松休闲目的而来的游客又不希望旅游过程太过正经,总希望导游在作讲解时不是简单地对当地名胜古迹的历史、规模、景观素材做堆砌,而是能突破平庸与常规,满足他们那种“猎奇”的心理诉求。导游词作为导游人员在旅游景区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解说词,是导游与游客交流思想和传播地域文化知识信息的工具。它既可引导游客观光游览,又是旅游景点的传播载体,在整个游览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游词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地域文化是导游词的重要来源和素材宝库。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物生活、情感、秉性、爱好、逸闻趣事和民间风俗等,导游员应该善于借用野史资料和神话传说来丰富导游词的内容,塑造生动而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做到正史与野史结合,提升导游词的趣味性、可传播性和可接受性。在旅游实践中,导游是一门人际交往艺术。导游词不是各种资料的文字堆砌,而是历史、自然、人文社会知识的融合和再创作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景区和景点的讲解没有固定不变的权威版本,既有的导游词是素材和基础,可起辅助参考作用,但导游员必须根据所带团的具体情况对导游词进行调整和进行二次创作,并内化为自我的导游词。

导游专业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3-0135-03

本科毕业论文是中国本科教育中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和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的重要平台。2004年教育部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处理好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1]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界定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学生运用本科所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对实际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对大学四年本科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性总结,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不仅是高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培养学生素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进入社会从事专业工作之前的预演。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年修订,沿用至今)中,对于学士学位已明确了两条考核标准: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2](P4)

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

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为例,2001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1人,指导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而到2013年,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4人,指导教师中教授有2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人。此外,还从学院地理系、教师教育系等聘请相关教师参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职称、学历不断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论文选题逐渐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理论知识基础宽且实践性强,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范围相对较宽,增加了选题的难度,导致学生选题出现空泛的问题。如“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等。从2002年开始至今,从各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看,已逐步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多以中国、云南的某一县市、某一区域的区域旅游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抑或某一酒店某一类型服务项目的开发,抑或某一旅行社产品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现状等进行探讨研究。

(三)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工作已实现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论文指导工作从第七学期学生教育实习回来后的11月初开始直至第八学期的5月中下旬,历时6个月的时间中,对学生毕业论文召开专门的动员大会,交代毕业论文撰写工作中的整个流程、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分旅行社管理、区域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三个方向要求学生报名,按照学生报名情况进行分组并安排指导教师,各指导教师按计划进行各组开题,要求学生提交开题报告、论文研究综述,之后再进行论文撰写及一、二、三稿的修改工作,同时学生还要对指导教师论文每一稿的修改意见进行整理记录,提交论文指导记录表。论文指导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程序环环相扣,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后面的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这种论文指导工作重心的转变,也说明了论文指导工作正逐步迈向规范化。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出国的冲突

统计数据表明,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2006~2009 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413 万人、495 万人、559 万人、611 万人,而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2010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30万人。扩招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使大部分学生奔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或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仓促

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从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师范类学生)等返校后仅6个月或8个月时间,在仅有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学生既要确定选题又要参与一系列的实证调研、收集文献、撰写等工作,时间非常紧迫,加之找工作、考研等,论文质量往往不尽人意。有的学生为节省时间,干脆省略了实地调研的环节,使论文空泛、缺乏论证数据。有的学生甚至从网络或其他途径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学校对此虽三令五申并采取将学生毕业论文上网、学术不端检测等手段,但抄袭现象仍屡禁不止。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毕业论文的指导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除了论文指导费用外,没有其他经费的支持。学生为撰写论文的实地调研、实习等经费也十分有限。[3](P17)

(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水平层次参差不齐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入学门槛的降低,大学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截至2009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为2900 余万人,居世界第一。[4](P23)旅游管理专业由于是面向全国招生,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间本身在学习水平方面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学习态度和对自身要求的不同,使得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把握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一、二稿就可通过,有的却需要五、六稿甚至更多。此外,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排除时间的仓促外,有的学生虽已找到了工作,但考虑到毕业论文并未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依然不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完成论文撰写。[4]

(五)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

在高校论文指导教师学历、职称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的同时,仍有部分教师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高度重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出现学生找不到教师或教师不能及时修改学生提交的论文;论文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论文缺乏新意、条理不清、论证不充分等论文质量问题。

(六)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在整个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校虽让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完成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的审核工作,但这些做法流于形式,除了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外并未产生真正监督的作用。另外,在奖惩机制方面,除对为数较少的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外,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论文却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严重挫伤了那些责任心强,认真指导论文教师的积极性。

四、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改革的措施

(一) 调整毕业论文工作时间

将毕业论文撰写时间调整至大四上学期,在大三时就确定论文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布置科研任务、阅读材料,大四下学期学生便可专心进行实证调研、收集资料数据,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论文的撰写,也能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同时也能减少大四下学期中论文撰写与就业、考研的冲突。

(二) 设置“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指导论文的学生人数也有增无减,一个教师指导8~10个学生已是家常便饭。通过学校和学院共同承担的方式,可设置一个“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根据教师指导工作量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也可增加学生论文调研、实习中的经费。

(三) 加强学生监管、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除毕业论文动员大会教育学生重视毕业论文、了解毕业论文外,还应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增加“论文指导”之类的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指导教师也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

(四) 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检查

学校以及学院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方面的教育,为教师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供条件。对论文指导工作的监督必须实现具体化、量化管理,如修改次数、与学生见面次数等都必须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五) 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借鉴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实行“导师负责制”,从大三开始组织学生确定专业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其进行研究课题的选择,布置调研任务、推荐阅读材料,到大四上学期,对学生论文的撰写进行具体指导。学院负责本科论文工作的领导、应对教师完成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奖惩机制方面,除了评选学生优秀论文并给予奖励之外,还应对指导优秀论文的教师、指导学生论文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师给予奖励。而对缺乏责任心、指导的多数学生论文存在质量问题的教师予以惩罚。

此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还可结合专业特点,突出其实践性强的特征,采取多样化形式。如某旅行社旅游产品营销方案、某区域旅游规划方案、旅游专业相关调研报告等均可作为毕业论文的形式。

总之,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作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提高对本科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乃至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

[2]殷现元.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与改革出路[J].高教论坛,2013,(4).

[3]林轶.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探索和实践[J].广西教育,2009,12.

导游专业论文篇(3)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九江学院是2012年由九江师专、九江医专、九江财专、九江教育学院四所地方专科学校合并而成的。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成立于1994年,2003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本科。本研究以 2007-2016届九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分析其选题的特点、原因和变化趋势。通过实际查阅的方法,对论文题目和内容逐一分析和分类,调查毕业论文共计727本,其中2007届90本,2008届78本,2009届89本,2010届76本,2011届70本,2012届70本,2013届53本,2014届65本,2015 届90本,2016届46本。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论文选题方向分析

从论文选题方向来看,2007-2016届旅游管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基本是围绕本专业的特色来开展研究,其选题有旅游管理与开发、酒店管理和文化旅游、游客与市场四个方向比较集中(图 1)。

调查表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有两个特点:第一,从总量上看,旅游规划与开发类占比例30以上,第二是结合旅游发展趋势,旅游转型、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方面。在选题方向上之所以产生这两个特点的原因有:第一,学生在论文选题上习惯趋易避难。对于选择在哪个研究方向上撰写论文,学生一般选择自己在实习和课堂教师提到的方向,也有跟随指导老师的兴趣爱好、研究方向进行选择,也喜欢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多、撰写论文容易的方向进行选题。第二,随着旅游发展,尤其是江西提出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提出江西风景独好的宣传口号,各地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支柱性产业、绿色产业来发展,也为学生自主选题提供了素材和案例。

(二)论文选题来源分析

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体现了学生选题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论文选题来源基本上共四种来源:教师指定内容、结合实习内容、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内容和学生结合课程自拟内容。

调查表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的特点有:第一,在教师指定内容选题是学生论文的主要选题来源;第二,结合实习选题内容是新的增长点。由于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课题不多,加上本科生没有经过科研的训练,尽管也有学生喜欢跟老师做科研课题,但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去做,根本不愿独立思考。所以,课题选题前些年从要是老师指定题目为主,近些年随着老师的课题也多起来,比例也逐渐增大;尤其学院从2007年开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本科生实践教学比例达到30%以上,除了毕业实习,还有课内实训、校内实训、6个月的教学定岗实习等。学生能够结合实习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选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区域的界定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有针对大尺度如中国、省域,也有中观尺度的市域、县域,甚至有小尺度的村庄、公园、景区等。从表2可知,学生选题还是倾向于小范围的研究区域,以县域及以下为研究范围的比例最高为 45.5%,但近年来全国区域及省域研究论文的数量和比例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选题上往往落入题目越大越好写,并认为论文题目选大一点,资料也好搜集;选择小的题目,研究成果相对少,可参考的资料少,考察调研花的时间多,写作难度相对大。

三、以问题为导向选题的建议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创新思维应从问题开始,问题的起点是“疑”。所以选题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唤起学生自觉学习,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发现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

(一)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思考、多动脑

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通过以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的教学实习,对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有益处。如学生在酒店实习,发现人员流动比较大,留不住专业人才的现象。经过思考和积极讨论,很快就能够理解和找到其中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二)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

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选题方式,老师的角色是设计问题,组织讨论,进而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潜能,更好完成论文。如庐山好汉坡下的乡村农家乐规范经营的问题,首先带学生到研究点进行调研,让他们感受到为何要规范?从哪些方面来规范?有何好的建议与对策。

导游专业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一、引言

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旅游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其他教学环节的深化、补充和检验,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专业教学水平,是对于旅游专业学生大学学习知识的总结和能力的运用,也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二、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现状分析

(一)论文质量低,抄袭严重

目前,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并没有很好的实现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不高、抄袭现象严重,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完成多为“东拼西凑”,在网上搜索了同主题的文章,然后复制、粘贴、整理后就形成一片所谓的论文,各部分联系并不紧密,多以总结归纳为主,毕业论文的创新性较少。

(二)论文写作不规范

如有些学生的论文摘要只用200-300字进行情况说明和写作意义,并没有从根本上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语言表达不畅,论点表述不清、词不达意,结构上学生逻辑思维混乱,无法合理组织,此外还存在数据来源注明也并不规范,图表数据来源和表头文字说明等内容不统一,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中甚至有错字、错句现象。参考文献的选取和运用失当,不能从冗繁材料中准确找到有效信息。

总之,毕业论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反映了学校培养教育方面的不足,如果不找出影响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不仅会影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将大幅度降低旅游专业人才的质量。

三、旅游专业毕业论文低质量的影响因素

分析旅游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依据学校、教师、学生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分别担任的监督、指导以及完成的三个重要部分,从学校方面、教师方面以及学生方面来分别分析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不高的影响因素。

(一)学校方面

1、缺乏毕业论文的前期教学资源准备

毕业论文的前期教学资源准备主要包括毕业论文写作的课程设置、旅游专业教学硬件资源、图书馆资料的完善。大多数学校往往从大学最后一年才开始有关毕业论文的教学任务,学生通常很难很快掌握。与其他研究型的专业相比,旅游专业更注重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旅游专业主要包括旅行社与酒店两个方向,如果仅仅是在课程教学中传授知识并不能更生动、直观、形象的进行人才的培养,各院校在旅游专业硬件资源上普遍存在明显欠缺,往往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资金不足等原因,对于旅游专业资源建设知识“纸上谈兵”。图书馆的资料也并不十分充足,忽视资料的完善和更新,不能满足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的需求。

2、缺乏毕业论文的有效过程管理

从选择毕业论文题目到最终的答辩全过程中存在着教学管理文件不健全、有些尽管文件健全但在管理过程中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对教师指导情况也不甚了解,由于检测标准的不明确或不合理,难以分辨毕业论文质量的优劣。

3、缺乏成绩评定的公正和客观

由于毕业论文成绩的不及格导致学生只能结业不能毕业,因此,一些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不及格”谨慎和宽容的情况,这无形中影响了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对于毕业论文评价标准的失衡和不确定性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不重视和消极态度。

(二)教师方面

1、缺乏经验

一方面是旅游实践经验的缺乏,一些教师多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缺少旅行社和酒店管理实践的相关经验,不利于毕业论文的指导;另一方面是部分教师也缺少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经验,对于论文的选题、论文结构和内容的选择以及论文进程缺少有效的掌控,导致问题的出现。

2、缺乏时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进入大众化教育的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招收人数迅速增加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近年来旅游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加,旅游专业师生比例开始失调,教师教学任务加大,一个教师需要指导论文的学生太多,精力投入不足,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

3、缺乏责任心

由于部分教师教学或科研任务繁重或责任心不强,使其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投入不够,表现在他们平时疏于对学生的严格管理,缺少过程管理,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等。

4、缺乏与学生的沟通

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与学生指导关系多确立大学的最后一年的最后一个学期,教师对学生也缺乏了解,对于学生论文选题的兴趣往往不得而知,缺乏有效沟通也导致论文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学生方面

1、缺乏积极态度和兴趣

因为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都能顺利通过,这也就导致一些学生在面对毕业论文写作时态度消极。在论文选题上,学生对于旅游业热点虽有兴趣,但由于需要花费心血搞调查、文献查找费事等多方面原因,学生最终只选择参考文献充足、但是自己并不感兴趣的题目,毕业论文写作动力不足。

2、缺乏夯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毕业论文的优劣体现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旅游专业学生的考核为试卷形式,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多停留在课堂,遇到问题往往无从应对,过度依赖老师的指导。此外,旅游专业学生校内实践机会很少,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也导致了论文写作内容陈旧,缺乏创新。

3、缺乏充足时间完成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多集中于大学的最后一年,而此时多数学校正好安排学生实习,学生或忙于找工作或准备考研继续深造,外出参加人才招聘会和复习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可以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少之又少,在最后匆忙突击完成。

4、缺乏与指导教师的沟通

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对于主动与教师进行了论文相关事宜的沟通交流存在抵触心理,在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时也无法明确阐述自己对于论文的理解和问题的建议,造成师生沟通障碍。

由于,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无论是在学校监督、教师指导以及学生自身都存在各自不同的影响因素造成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堪忧的现状,积极寻找提高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提高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提高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共同的努力,才能改变毕业论文问题重重的现状,才能进一步实现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提高旅游专业人才的质量。

(一)学校对于提高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对策

1、做好毕业论文前期教学资源准备工作

高质量毕业论文不是大四一年的工作,也不是教师指导到位和学生认真完成就能直接保证的,如果没有充分的前期毕业论文准备工作,依旧会功亏于篑。学校应该在大学的各个阶段安排不同的与毕业论文写作相关的课程任务,如文献综述、数据统计方法等,更应将撰写规范应用于日常的作业中,强化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2、对毕业论文实施有效的过程监督和管理

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对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情况做定期了解,完善毕业论文写作各个环节的教学管理文件,为毕业论文写作中学生和老师所扮演的角色给予积极的文件指导和监督管理,为毕业论文的高效高质完成奠定基础。

3、制定公平、合理、严格、明确、统一的毕业论文考核标准

制定该毕业论文考核标准的目的在于明确毕业论文的重要地位,始终保持公平的评判标准、严格指出毕业论文中的各种问题、针对毕业论文考核的结果造成学生毕业及学分完成情况的影响统一应用于任何学生,明确区分毕业论文的优劣并对其考核结果负责。

(二)教师对于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对策

1、增加旅行社和酒店业务实践经验

通过增加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充分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更有针对性,也更易发现论文是否能够具有实践的指导性,是否能够实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2、合理安排指导时间

教师应该依据毕业论文的规定写作时间以及学生的人数和在校时间积极合理的安排指导时间,保证充足的指导时间和次数,因材施教,对待论文写作能力不同的学生,有所侧重的进行指导。

3、严格指导毕业论文

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应先明确传达论文写作的要求,包括论文的撰写规范等,还应加强写作过程的监督,通过严格的指导,保证学生论文的基本质量。

4、加强对学生兴趣和薄弱环节的了解

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指导方法,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教学,教师可根据旅游学科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论点,要求学生表达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也可选择一些重要的旅游文章,要求学生写出摘要和总结,进而发现学生对于旅游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兴趣。

(三)学生对于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对策

1、树立积极的论文写作态度,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

明确论文写作的重要性,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论文写作,重视论文写作过程中知识的积累。通过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发现专业研究领域的热点、难点,为论文写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避免写作时消极懒散现象的发生。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毕业论文写作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理论基础,但是如果理论不与实践紧密相连,很难写出切实可行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是需要学生动脑、动手、用心三者共同完成的。

3、做好毕业论文写作的准备,乐观迎接挑战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应该认真积累专业学习知识、论文写作的各种能力、熟练运用word等办公软件以及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在写作中,应对时间不足等突况时,能够更理性更有信心写完成毕业论文写作。

4、提高主动性,加强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交流

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毕竟是第一次独立完成,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因此更需要多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积极主动面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并及时给予改正。

五、结论

目前,旅游专业毕业论文并未达到实现其培养目标的目的,反映出学校、教师、学生在课程设置、培养教育、日常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影响因素,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出发,分别阐述教育过程中三个不同角色面对毕业论文写作时的对策,学校需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过程管理等,教师需要提高自身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论文指导,学生自身应摆正态度、夯实基础、积极努力的进行论文写作,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加强彼此之间应交流沟通、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辉,张记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6):649-650.

[2]邓小玲,贾碧.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影响因素及改革措施[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06-207.

导游专业论文篇(5)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现代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旅游专业技能,具备旅行社及酒店管理工作能力,适应旅游企业和酒店管理、经营和服务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学习本专业能掌握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应用文写作等工具性基本知识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等经营管理知识和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

通过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教学,能培养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基本能力和导游讲解、带队领队、接待服务等工作能力、旅游酒店相关工作中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一定的文化艺术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

评价分为毕业论文评价、毕业综合实践岗位考核评价、项目化考核评价三个部分。项目评价分文档评价和现场评价两个阶段进行。

(一)毕业论文评价体系

结合本专业所学的各课程理论知识,结合毕业实践单位或具体岗位在旅游管理领域选定某一题目,写一份毕业论文。字数3000~4000字。根据毕业论文评价标准由指导老师进行评价和评分。

(二)岗位考核评价体系

毕业实践岗位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在具体实践岗位上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评价。主要由实践单位的校外指导教师(实践岗位的部门领导或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并由校内指导教师进行核实和审核,校外指导教师的考核结果寄到校内指导教师手里或实践单位密封盖章后由学生带回学校。

(三)项目考核评价体系

本考核以个人为单位,每个人从旅游企业管理策划方案或旅游企业、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中,任选一项考核。考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方案撰写阶段,每个人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知识,在对旅游企业或旅游市场进行调查或实际工作、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管理策划方案或旅游企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的撰写与幻灯片制作,每人的成果经评阅教师评阅计为单项得分。第二:现场考核阶段:以每个人为单位汇报和展示旅游企业管理策划方案或旅游企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现场评委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给出相应的现场得分,单项得分加上现场考核得分,即构成了本项目化考核的分数。项目基本情况如下。

1.文档考核评价

(1)旅游企业管理策划方案

项目及标准来源:毕业综合实践单位和具体岗位;成果形式: 策划方案;应用技能: 文字录入、排版、应用文写作、策划能力;相关知识: 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管理相关理论及实训。

项目实施:对某一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及对某一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写出管理策划方案字数1500~2500字。管理策划方案包括管理策划书、项目策划书、战略策划书、旅游产品和市场营销策划书、某一旅游企业或产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2)旅游企业或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项目及标准来源:毕业综合实践单位和具体岗位;成果形式:调查分析报告;应用技能:文字录入、排版、应用文写作、估价能力;相关知识: 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管理相关理论及实训。

项目实施:对某一旅游酒店管理企业及对某一旅游产品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字数1500~2500字。

2.现场考核评价

项目及标准来源:毕业综合实践单位和具体岗位;成果形式:PPT讲解;应用技能: 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个人基本素养及专业技能的整体表现;相关知识: 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管理相关理论及实训。

项目实施:主要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时间为20分钟,每位学生利用幻灯片汇报和展示管理策划方案或项目调查分析报告。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

(一)毕业论文考核评价标准

评价要素及评价要素的内涵、分值如下:

1.平时表现:严格遵守指导老师的写作要求,工作努力,态度积极主动,4分;

2.选题:选题符合本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能达到训练的目的;能较好地联系社会经济实际和毕业实践单位具体情况,4分;

3.文献综述:掌握本领域相关文献资料,并有自己的见解。能正确引用相关文献,2分;

4.论文内容:第一,思路清晰,概念清楚,文笔流畅,撰写规范,字数达到要求,6分;第二,善于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全面、正确且有一定深度,6分;第三,论文有创见,且有一定的理论和推广应用价值,4分;

5.论文格式:格式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要求》,2分;

总计得:30分。

(二)毕业综合实践岗位考核评价标准

指标项目及分值、评定等级标准、评定成绩得分如下:

1.工作作风 5分: 服从领导,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踏实,责任心强。(5分)服从领导,工作认真踏实,责任心较强。(4分)尚能服从领导,工作表现一般,有一定的责任心。(3分)不服从领导,工作马虎,责任心差。(2分)

2.岗位业绩 10分 :在具体实践岗位上迅速适应,有很好的业绩,能够发现岗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在具体实践岗位较快适应,有较好的业绩,能够发现岗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8分)在具体实践岗位适应,有一定的业绩。(6分)不能很好适应岗位、没有工作业绩。(4分)

3.岗位能力 10分 :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独立完成岗位要求的任务,全面掌握各项技能。(10分)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一般能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岗位要求的任务,很好掌握各项技能。(8分)尚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基本能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岗位要求的任务,掌握一定的技能。(6分)操作能力较差,基本不能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岗位要求的任务,没有掌握一定的技能。(4分)

4.组织纪律 5分:能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组织纪律按时上下班,出勤率在90%以上。(5分)能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组织纪律,按时上下班,出勤率在75%以上。(4分)一般能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组织纪律,有时迟到早退,出勤率在75%以下。(3分)组织纪律性差,上班经常迟到早退,出勤率在75%以下。(2分)

综合得分30分。

(三)项目化考核评价标准

1.文档考核评价标准

(1)“旅游企业管理策划方案”评价标准

考核点主要有选题、问题把握、知识运用、撰写内容、规范要求,合计(20分)。

选题:具有现实意义,符合实践单位的具体情况,符合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范围。(4分)问题把握:能把握问题的关键和要点,方案具有建设性、实用性。分析过程正确、合理。(4分)知识运用:社会调查、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和整理等技能的应用,其他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充分应用。(4分)撰写内容:结构完整,内容充分、具体,说明详略得当、思路清晰,有严密性和逻辑性,专业术语准确、规范;用词得当、语言流畅、表述清楚。(6分)规范要求:封面、字体、字号、段落、图表等符合规范要求。(2分)

(2)“旅游企业、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报告”评价标准

考核点主要有:调查分析内容、知识运用、撰写内容、调查分析材料、规范要求,五项内容各占4分,合计(20分)。

调查分析内容:调查项目内容具有现实意义,调查过程全面、方法得当,分析过程科学有理、正确;

知识运用:社会调查、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和整理等技能的应用,其他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充分应用;

撰写内容:结构完整,内容充分、具体,说明详略得当、思路清晰,有严密性和逻辑性,专业术语准确、规范;用词得当、语言流畅、表述清楚;

调查分析材料:材料真实可靠、全面,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施性。

规范要求:方案过程有严密性和逻辑性、层次性,封面、字体、字号、段落符合规范要求。

2.现场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点主要有:管理策划方案或项目调查分析报告的展示汇报和个人表现,合计(20分)

知识运用:对计算机基础等工具性知识的熟练运用。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对内容的充实。各占2分共4分;

PPT制作:格式:文字、图片风格统一,格式规范,版式合理。视觉效果:色彩效果、图文比例、动画美观、合理,符合汇报主题。内容:内容精练、主题突出、层次鲜明、符合汇报时间要求。设计思路:符合陈述思维,导航、超链接清晰合理,过渡恰当。各占1分共4分;

表述:语音:普通话规范,口齿清晰,语音纯正。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语言:语言流畅、准确,结构严谨,符合逻辑。影响力:表达自然,情感得当,富有感染力,具有气氛调动能力。各占1分共4分;

礼仪:形体语言:坐、立、行的姿势优雅得体。服饰:大方、得体、统一。举止:从容、端庄、适度。态度:精神饱满、态度亲切。礼貌:主动、规范、得体、尊重评委。各占1分共5分;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沉着冷静,抓住重点,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准确无误。共3分 。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组织与实施

(一)考核工作流程

1.毕业训练动员(第五学期,最后一周); 公布毕业训练考核评价体系(第五学期,最后一周)

2.分散训练的方式,确定毕业综合实践单位(第六学期,第一周);集中训练的方式,确定毕业综合实践单位(第六学期,第四周);校外指导教师评定岗位考核成绩,校内指导教师审核(第六学期,第十周)

3.确定毕业论文题目(第六学期,第一周);第一次毕业论文集中辅导(第六学期,第四周);第二次毕业论文集中辅导(第六学期,第十周);指导教师评阅毕业论文,评定成绩(第六学期,第十一周)。

4.选择项目化考核内容(第六学期,第一周);项目实施及集中辅导(第六学期,第四周);完成所选项目规定内容(第六学期,第十周);指导教师进行文档考核,答辩小组进行现场考核,评定成绩(第六学期,第十一周)

导游专业论文篇(6)

一、高职导游专业技能大赛概述

我国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在1995年的时候,就推行了导游服务政策,要求导游在国家规定的服务标准体系上,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优化导游工作,使旅游行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同时,在统领性较高的导游服务质量标准要求中,导游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职业标准,保证能够按照此类标准开展工作,为国家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而言,要想更好的参与导游工作,就要对职业规范加以了解,因此,高职导游专业教师要对职业技能大赛进行分析,保证能够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较为良好的发展依据,使学生全面理解导游工作,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根据相关规定执行工作。

对于国家提出的导游行业规定来说,导游可以将导游技能大赛分为四个部分,也就是导游知识部分、导游道德素养部分、导游法律法规意识部分与导游服务部分。一般情况下,导游职业技能大赛设计人员都是利用这四个部分对职业技能大赛进行设计的,此时,导游职业技能大赛的主要内容为:对学生进行导游讲解技能的考核、对学生进行导游问题处理技能的考核、对学生进行导游才艺表演技能的考核等,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对导游仪容、导游仪表、导游仪态等有着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使其在职业技能大赛中,成为一名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导游行业人才。

对于高职学校而言,技能大赛是每年都要举行的专业技能大比拼,是考核教师实践知识教授水平的标准,更是高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检验,在职业技能大赛之后,高职学校也会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进行改革,进而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导游职业技能大赛还可以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使高职院校建立专业教师团队,在提升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质量的基础上,为学校做出更好的指向。

二、高职导游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导游专业教学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无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对其社会就业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具体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部分高职导游专业教师还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学模式。第一,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为忽视,不能为学生设置实践教学,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造成严重影响。第二,高职导游专业教师思维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将理论教学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不能将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对其就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第三,部分高职院校缺少先进的教学设施,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训课程,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其在就业的时候面临较多挑战。例如:高职导游专业教师在教授学生导游实践知识的过程中,缺少足够的教学光盘,或是教学实训基地的机械设备部完善,导致教师只能为学生单一的讲解,无法使学生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再如:高职导游专业教师不能为学生设置较为良好的实训课程,一味的要求学生对导游词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在应聘口试的时候,经常出现说导游词面无表情的现象,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三、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下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在职业技能大赛的导向之下,高职导游专业教师必须要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加以重视,保证能够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课程,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使其满足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达到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

(一)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在分析导游职业技能大赛之后发现,其要求参赛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将导游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五个模块:专业素养、基础理论、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行业对接。这样,就可以在高职导游专业学生养成基本素养以后,全面的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然后通过行业对接课程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其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第一大模块:专业素养。在导游职业技能大赛中,部分环节要求参赛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这些素养也是学生成为导游工作人员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良好发挥。因此,教师在设置导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创建专业素养模块,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专业素养模块中的课程包括:高职语文、高职英语、高职体育、高职导游职业礼仪、形体、高职思想政治、高职法律基础、高职计算机等,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还能掌握较多的必修知识,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大模块:基础理论模块。导游职业技能大赛中的文化测试环节与实践操作环节,对参赛者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有着较高的要求,是由多种导游专业理论知识要素组合而成的,因此,高职导游专业教师要设置基础理论模块,在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基础理论素质。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导游专业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服务基础技能、现场急求基础知识、国家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国家历史基础知识等学科,并且,导游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与服务基础技能是学生导游资格证考试的科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还能使其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有所提升。

第三大模块:核心能力模块。在导游职业技能大赛中的文化测试环节与实践操作环节都要求参赛者具有较为良好的核心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加以重视,进而设置核心能力模块。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能力模块中,包括:普通话知识、导游英语知识、模拟导游环节、导游词的讲解、导游词的创作、演讲结构、口才联系与沟通技巧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导游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使其综合能力增强。同时,在近几年的导游职业技能大赛中,对参赛者的创新能力较为重视,要求其利用创新思维编写导游词,或是自主排练出新颖的节目,使自身的参赛成绩提升。因此,高职导游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程体系构建的时候,加入创造课程,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大模块:职业拓展模块。在导游职业技能大赛的艺术展示环节中,要求参赛者能够在贴合导游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自身的艺术形式,因此,高职导游专业教师在构建导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可以以导游职业为出发点,横向、纵向拓展才艺教学课程,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虽然舞台表演与导游专业没有过多的联系,但是,教师可以利用歌唱联系课程、茶艺表扬课程、乐器课程、舞蹈课程等,对学生的才艺技能加以拓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小语种课程,例如:日语、韩语等。职业拓展模块可以作为导游专业的选修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某一课程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大模块:行业对接模块。导游职业大赛要求参赛者具有较为良好的职业能力,并且学生在就业的时候,也需要有一定的行业对接能力,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因此,高职导游专业教师在构建导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设置行业对接模块,使学生可以在就业之前对导游行业有所了解,并且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行业对接模块的课程包括:定岗实习课程、行业专家讲座环节、毕业论文的编写与就业指导课程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就业能力得以提升,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二)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在高职导游专业教师构建课程体系之后,必须要对课程体系的实施加以重视,保证能够发挥课程体系的优势,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首先,根据导游职业大赛的时间,阶段性的安排学习任务。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属于三年制的,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之后,走上导游工作岗位。同时,导游专业技能大赛是在每年5月份或是6月份举行的,因此,教师可以将职业技能大赛与课程体系的构建联系在一起,在第一学年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学习高职语文、英语、形体与基础理论等知识,使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的时候就拥有参赛资格,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第二学年的时候,报名参加导游资格证的考试,除了行业对接课程之外,其他的学科都可以在第二学年的时候教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在第三学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置行业对接课程,在毕业前的10个月的时候,就为学生提供定岗实习的机会,在毕业前3个月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编写毕业论文,在参加专业讲座与就业指导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专业就业能力。

其次,高职导游专业教师在实施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可以搭建校园技能大赛平台,主要因为国家举办的导游职业技能大赛参赛学生有限,所选取的都是精英学生,导游基础或是专业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没有机会参加比赛,所以,高职导游专业教师要利用校园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校园大赛可以设置为:导游理论基础知识考核、导游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考核、导游现场急求基础知识考核以及导游服务技能基础知识考核。

导游专业论文篇(7)

近年来,现代学徒制教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作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方法。国内学者们对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有以几种:德国“双元式”、英美合作教育模式、日本产学合作模式、台湾“建叫合作”、澳大利亚“TAFE”和加拿大“CBE” 等。如何在中职导游专业中合理运行现代学徒制,凸显企业与学校教育融合的双重优势,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通过SPSS软件进行分析,讨论了中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对策。

一、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导游职业能力体系构建和测评

在大量阅读参考文献后[1-3],整理出导游职业能力的原始指标,在征询了6位专家的意见后,通过发放调查表,收集、整理调查资料后,对导游职业能力体质进行了调整。最终确定了导游职业能力体系。根据美国T.L.Satty教授的层次分析法(AHP),使用SPSS10.3软件,最后得出确立导游职业能力体系的权重表。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导游职业能力体系中的主要能力体现,其中导游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应变能力、职业素质是关键,在现场导游过程中,导游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处理问题的方法等是核心能力。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这些能力是学习的关键。

二、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对策

(一)培养目标与用工需求一致化

现代学徒制的根本内涵是学校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完成到旅行社员工的角色转换,因此学校的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与旅行社的用工要求一致,才能称为成功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职业能力、教学平台和职业资格等3个方面。

1.职业能力标准明晰一致。学校根据企业的职业要求结合导游专业的教学标准,共同确定导游人员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实现企业要求和学校培养的导游人员的职业能力一致。

2.教学平台方式丰富多样。在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平台是多样化的。主要有:校外调研学校,景点实地学习和参观观摩学习等,除常规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堂要走出校门,与旅游企业实地接触,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职业的特点、要求和工作方法。如:一年级的学生到旅行社和景点进行参观学习,二年级学生安排到旅游企业,如本地的景点或旅行社参与学徒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跟企业经验丰富的员工团。员工是导游也是师傅,学生是游客也是徒弟。三年级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及节假日在景点和旅行社进行接待讲解。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游客的检阅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3.职业资格认定校企接轨。旅行社导游的岗位,需要持有国家导游证才能上岗,学生如果在进入旅行社前就考取导游证的话,无疑能成为用人单位的优先考虑的合适人员。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导游人员考试,与企业要求接轨。

(二)课堂教学与工作内容一体化

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旅行社的导游工作需要,导游写作、标准的普通话、日常的英语会话、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以下方式将课堂教学与导游的工作内容相结合起来。如语文课,分为常规语文教学,普通话考证课程、口头语言表达训练,导游写作指导等课程。学生考试考核的方式也可采取常规笔试与专业风采2部分。专业课有理论必修也有专家指导课程,请校外的行业专家指导学校的讲解方式,带团技能,应变能力等。

(二)教师和师傅角色互通一贯化

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中,教师也是师傅,应该充分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逐步向导游角色的过渡,促进学生导游职业能力的形成。第一,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设置的示范、引导环节,通过任务驱动、场景设立等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岗位氛围,使他们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同时采用头脑风暴和分组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处理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第二,发挥师傅的“传、帮、带”作用。教师理论的传授知识,在学生场景模拟练习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示范环节带动学生的学兴趣。综上,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的指导、专业技能上的点拨和在职业素养上的培养,都体现了教师和师傅角色的一体化。

导游专业论文篇(8)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导游人员的市场需求随之迅速增长。但,导游人员整体素质有下降的趋势,其中导游的口头讲解表达能力问题表现突出。据调查,近阶段占相当高比例的游客对于导游的讲解能力打出不满意的评价。

影响导游人员口头表达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导游专业口语教学始终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从导游的口语教学角度,寻找导游口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导游口语教学问题提出的若干对策。

二、制约导游专业口语教学的若干因素

笔者认为,制约导游专业口语教学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

(一)学生因素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究竟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的问题在职中普遍存在。职中学生在课堂上普遍欠缺主动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意识和积极性,课堂教学组织口语训练往往会出现冷场的尴尬情形。学生还有缺乏自我表现的保守传统缺点,平时缺乏口语表达能力学习意识与训练的习惯。133229.COM另外,在主观意志方面,学生训练时容易出现气馁、自我放弃等消极情绪。

(二)教师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相对传统基础专业,导游专业的资深教师人才相对比较紧缺。客观方面,职中“双师型”教师的比较紧缺,由此可能制约着导游口语教学的质量水平的提高。主观方面,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重视、不科学等问题,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导游口语课程。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导游笔试而忽视导游口语训练的意识,口语教学往往突击式地围绕导游证口语考试指定的景点作训练,而忽视了导游现场口语训练的长期性。

(三)教材因素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目前导游口语教材还没有形成专业的教学体系,导游口语教材零散分布在导游业务、导游概论、语言能力与技巧等相关书籍之中。教材的编写方法传统守旧,资料相对紧缺和形式单一。与旅游业日益推出的新景点、新事物相比,教材介绍的景点内容陈旧,表达形式比较枯燥欠缺生动的图文声像来配合教学。

(四)教学基础设施因素

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是教学的平台,主要是教学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两方面。中职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中职学校普遍错误地认为,导游专业只需要“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巴”就足够了,不需要什么教学设施设备。事实上,导游专业口语教学同样需要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例如多媒体教室等。

同时,职业中学也不重视导游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导游专业职业学校急需建立导游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等。目前职中普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导游专业实验室,例如微格模拟导游实验室、旅游专业图书与资料、旅行社实习基地等。

(五)实践因素

导游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目前,职中的学生一般是局限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对于导游口语的训练一般只停留在书本上、课堂上。中职学校由于教学经费、课外活动安全等原因,缺少组织导游专业学生对景点考察等专业见习,比较少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导游专业的实践,学生对于导游口语没有专业的感性认识,导致实践与理论相脱节。

三、导游专业口语教学的若干对策

(一)提高学生主动意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的矛盾关系中,职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因此,首先是培养学生训练导游口语能力的主动意识,激发学生口语训练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机会、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训练口语能力的主动意识,最终引导学生形成一套主动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走上自我学习的素质教育道路。

(二)发展教师“双师型”,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

首先,专业教师除了精通专业课程理论的教学,还特别需要参加导游的实践,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动态,熟悉现代导游口语的最新特点,掌握游客的最新服务需求,不断优化导游口语的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利用社会资源,引进实用型导游口语师资

最近教育部提出:允许具有高级专业职业技术人才兼任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工作,这无疑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中国旅游发展到一个大众化阶段,形成一支旅游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导游队伍。这成为职业教育的可以加以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源。因此,职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深导游人才资源,聘请旅行社的资深导游,采取定期兼课、专题讲座、实习指导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口语进行指导、培训等。

(四)改革和创新编写导游口语教材

结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和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创新编写一系列符合职业中学学生实际情况、具有浓郁地方旅游资源特色的导游口语教材,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现代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为教学创新创造优良条件。除了编写一系列书本教材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积极开发图文声像等形式的导游专业的教材,例如是优秀导游示范、旅游资源介绍视频等口语教材。

(五)完善教学基础设备,建立良好的导游实训基地

结合当地经济实际条件,完善基础教学设施设备,让专业教师可以发挥现代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的作用,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和口语训练信息资源,进一步优化专业口语教学质量。在校内,专业教学可以创设导游模拟比赛、旅游线路设计等多种形式,培养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有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组织导游专业学生进行导游见习,让学生获得导游实践的感性认识。

同时,加快建立导游专业实习基地,探索校企合作的导游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从而促进口语教学的效果。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效提高口语学习能力和导游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永发.导游学概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2.韩荔华.实用导游语言技巧[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导游专业论文篇(9)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导游人员的市场需求随之迅速增长。但,导游人员整体素质有下降的趋势,其中导游的口头讲解表达能力问题表现突出。据调查,近阶段占相当高比例的游客对于导游的讲解能力打出不满意的评价。

影响导游人员口头表达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导游专业口语教学始终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从导游的口语教学角度,寻找导游口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导游口语教学问题提出的若干对策。

二、制约导游专业口语教学的若干因素

笔者认为,制约导游专业口语教学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

(一)学生因素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究竟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的问题在职中普遍存在。职中学生在课堂上普遍欠缺主动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意识和积极性,课堂教学组织口语训练往往会出现冷场的尴尬情形。学生还有缺乏自我表现的保守传统缺点,平时缺乏口语表达能力学习意识与训练的习惯。另外,在主观意志方面,学生训练时容易出现气馁、自我放弃等消极情绪。

(二)教师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相对传统基础专业,导游专业的资深教师人才相对比较紧缺。客观方面,职中“双师型”教师的比较紧缺,由此可能制约着导游口语教学的质量水平的提高。主观方面,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重视、不科学等问题,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导游口语课程。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导游笔试而忽视导游口语训练的意识,口语教学往往突击式地围绕导游证口语考试指定的景点作训练,而忽视了导游现场口语训练的长期性。

(三)教材因素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目前导游口语教材还没有形成专业的教学体系,导游口语教材零散分布在导游业务、导游概论、语言能力与技巧等相关书籍之中。教材的编写方法传统守旧,资料相对紧缺和形式单一。与旅游业日益推出的新景点、新事物相比,教材介绍的景点内容陈旧,表达形式比较枯燥欠缺生动的图文声像来配合教学。

(四)教学基础设施因素

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是教学的平台,主要是教学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两方面。中职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中职学校普遍错误地认为,导游专业只需要“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巴”就足够了,不需要什么教学设施设备。事实上,导游专业口语教学同样需要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例如多媒体教室等。

同时,职业中学也不重视导游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导游专业职业学校急需建立导游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等。目前职中普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导游专业实验室,例如微格模拟导游实验室、旅游专业图书与资料、旅行社实习基地等。

(五)实践因素

导游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目前,职中的学生一般是局限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对于导游口语的训练一般只停留在书本上、课堂上。中职学校由于教学经费、课外活动安全等原因,缺少组织导游专业学生对景点考察等专业见习,比较少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导游专业的实践,学生对于导游口语没有专业的感性认识,导致实践与理论相脱节。

三、导游专业口语教学的若干对策

(一)提高学生主动意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的矛盾关系中,职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因此,首先是培养学生训练导游口语能力的主动意识,激发学生口语训练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机会、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训练口语能力的主动意识,最终引导学生形成一套主动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走上自我学习的素质教育道路。

(二)发展教师“双师型”,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

首先,专业教师除了精通专业课程理论的教学,还特别需要参加导游的实践,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动态,熟悉现代导游口语的最新特点,掌握游客的最新服务需求,不断优化导游口语的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利用社会资源,引进实用型导游口语师资

最近教育部提出:允许具有高级专业职业技术人才兼任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工作,这无疑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中国旅游发展到一个大众化阶段,形成一支旅游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导游队伍。这成为职业教育的可以加以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源。因此,职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深导游人才资源,聘请旅行社的资深导游,采取定期兼课、专题讲座、实习指导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口语进行指导、培训等。

(四)改革和创新编写导游口语教材

结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和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创新编写一系列符合职业中学学生实际情况、具有浓郁地方旅游资源特色的导游口语教材,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现代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为教学创新创造优良条件。除了编写一系列书本教材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积极开发图文声像等形式的导游专业的教材,例如是优秀导游示范、旅游资源介绍视频等口语教材。

(五)完善教学基础设备,建立良好的导游实训基地

结合当地经济实际条件,完善基础教学设施设备,让专业教师可以发挥现代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的作用,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和口语训练信息资源,进一步优化专业口语教学质量。在校内,专业教学可以创设导游模拟比赛、旅游线路设计等多种形式,培养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有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组织导游专业学生进行导游见习,让学生获得导游实践的感性认识。

同时,加快建立导游专业实习基地,探索校企合作的导游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从而促进口语教学的效果。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效提高口语学习能力和导游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永发.导游学概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2.韩荔华.实用导游语言技巧[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导游专业论文篇(10)

一、旅游管理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中国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与各类企业从事旅游事业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专业社会认知度不高

根据分析,在知晓度上,学校间存在较大差异度,导致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存在较大偏好度。专业就业率上总体偏低,说明专业教育存在较大问题。专业就业流失率较高说明专业市场吸引度不高,这与旅游业属于我国第三产业不相匹配。

(二)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就业市场难开拓

根据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学生和家长都偏向于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但导游方向的开设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导游资格证的报考,学历要求是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以上;二是获取导游证后,学生很难对口就业。

(三)师资背景与专业匹配协调度不高

在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中,旅游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仅有很少部分的高校选择设立在管理学背景下,很多的学校的教师师资大都只具有地理学或中文学科背景,虽然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拓展旅游研究内容,但旅游专业思维毕竟不能等同于地理学的时空思维,中文文学的想象发散思维。

(四)学校实训设备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作为旅游专业,学生及家长看重的是导游方向,但是导游方向在教学上学校难以提供实训的场地,到景点实训则会增加教学成本,且不便管理学生,因此导游方向学生的实训局限性很大,为教学增加了难度。

(五)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清晰

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在旅游管理专业定位上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我们认为,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外语教育以及三年在校时间,要培养出管理人才是不切实际的;二是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里,专业设置内涵不清,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现象严重存在。这从专业名称就可以看出来,旅游服务与导游专业、礼仪与导游专业、导游与烹饪专业、旅游服务与导游专业等等。三年的时间,既学导游,又学饭店服务;既学礼仪又学导游,甚至把缺少必备内在联系的烹饪与导游很牵强附会的合成一个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不能达到“专”的要求,违背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也不能满足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

三、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体系

(一)培养师资队伍,专业发展与研究方向有机统一

通过进修、学术交流、企业顾问、在职攻读学位等方式提高一些非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与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管理专业学校进行合作与专任教师培养。让教师参与国内外知名景区、酒店、旅游规划公司与旅行社实践合作,担任管理咨询顾问或者是见习经理。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旅游的学术年会交流或者是论坛研讨,积极和旅游理论前沿的领域接轨。

(二)发展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加强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从而传承实践技能,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专业素质的教学形式。考虑到旅游业鲜明的实践性特征,旅游管理专业应当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就业和工作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学校可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增加实训课时,加大实习投入,延长实习时间,提高教师素质来改变原有教学模式等等。

(三)加大毕业评估体系,构建本专业的职业化

为了严格把关人才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等院校应当建立“学业证+技能证”的双证毕业评估体系,对学生毕业资格实行标准化考核,要求毕业学生在完成考试考核的基础上获得学业证,在通过基本技能测试的基础上获得技能证,分别从知识和技能两个角度评估学生的毕业资格。

(四)加大与各部门间合作,提高社会专业认知水平

一是进行培养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闭门式模式,通过进行与旅游产业界、旅游政府部门的联合合作进行订单式复合型人才培养。如与景区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解决正规教育中专生毕业就业的问题,也可以实施短期培训工作。如保安、后勤保障方面人员的短期培训与就业。二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在地理学科和中文学科背景基础上的学校可以与校内外管理专业进行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宏观战略管理能力。与大中专院校中高职独立院校的教学合作,争取实现整体性高升本(即高中毕业升本科)自考点教学,成人高考教学工作。在校校合作上争取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合作:第一教学合作,争取本专业中专教师在高校的优惠优先培训。第二,大专院校对中专院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智力支持。第三,实现中专学校技能操作上与高等大专院校理论上的优势互补教学合作,争取实现中专学校成为省上知名大学的实训基地与教学点。

上一篇: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论文 下一篇: 卫生信息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