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政治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4:05

初中学生政治论文

初中学生政治论文篇(1)

所谓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将生活化思维融入到政治教学当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生活视点和社会知识作为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将生活与政治紧密联系起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使“政治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初中政治教学活动,使初中政治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促进学生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体验生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价值。

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从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统筹考虑,将政治理论视点同现实生活的主题做到紧密结合”,是新课程改革对政治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因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探索和创新生活化教学模式,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的重要措施,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初中政治过程中体验生活,为学生未来发展特别是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初中政治教学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学生普遍对政治学习缺乏兴趣,而将生活化思维融入到初中政治教学当中,能够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主题来增强初中政治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激发,进而促进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

二、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1.提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启发性”。

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提升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是初中政治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基于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格局中的重大事例引入到课堂,给学生以启发,使他们能够思考。

2.提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特色性”。

要想使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取得实效,就必须将本地特色与政治教学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加强对政治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留心将本地的人文特色、地理特色、发展特色与教材内容合理结合。如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本地的传统文化来开展初中政治生活化教育,福建地区可南音、土楼等作为教学案例;北京地区可以将京剧脸谱作为案例进行教学;长三角地区可以围绕水乡古镇、江南园林等案例进行教学;东北地区可以通过二人转、大秧歌等表演艺术作为案例进行教学;而河北地区则可以将唐山皮影戏、评诚、河北梆子等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总之,通过将特色化的案例融入到初中政治教学当中,使初中政治教学更具独特性和吸引力。

3.提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政治教材中,有不少“抽象性”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提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趣味性,通过生动的事例来加强学生的印象。这就需要初中政治教师将一些教学内容与趣味性案例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教学,可以让学生搜集大量国内外标志性建筑,中国长城、法国埃尔铁塔、美国自由女神像、埃及金字塔、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等,也可以让学生搜集不同饮食文化差异,比如中国的饺子、美国的肯德基、日本的寿司等等,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使学也了解更多的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并让学生学会如何分辨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可谓一举多得。

初中学生政治论文篇(2)

虽然我国的教育在进行不断改革,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育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占据主导地位,教育目的仍以应试为主,为了使学生的成绩提高,教师的教课内容太过局限,练习的题目与答案都是固定的,题目的回答方式,甚至是几点都规定的很严格,如果学生不按部就班,便会得到教师的严重批评,这样的授课方式完全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和学习的空间,严重阻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经调查学生喜爱学科的排名首先是语文、数学、英语其次则是音乐体育等最后才是思想政治学科,喜欢这一学科的少之又少,而在政治课程的授课内容中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需要学生在学习理解时还要不断地的记忆和积累,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再加上教师单一的授课方式,缺乏创新,没有创造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对学习政治产生抵制。

(三)忽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由于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也千变万化,而学生又处在如今物质文明发达的时代,就更希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学生虽然学习的是理论知识,但却希望通过这些理论知识去解决一些经济或是其他方面实际问题,可事实却相反。由于大多数初中政治教育内容都是纯理论的,缺乏实践教学,所以想要提高创新能力单靠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

(四)不注重培养师生间的良好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有时过分的强调教师的教学地位,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可是这种敬畏感也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很多学生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也影响了学生提高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更有时候学生由于敬畏感而不敢提问也造成获取知识的过程出现阻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改革教育方式

教师教育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多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空间,学生在发挥思考和创新的过程就是培养他们能力的关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置巧妙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互动中来,而在提问时,教师也应该结合实际。让不同的学生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锻炼自主思考的能力,独立去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有可能去独立认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也会推动学生产生追求和探索问题想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变换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传授完理论知识后,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举个例子:可以让学生对“课后应该让学生着重理论的背诵,还是应该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讨论学习”这样的问题展开讨论,学生的想法都有不同,而且也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分组以辩论的形式,使双方以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立场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果,并进行分别总结,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教师也可以在过程中了解了学生内心的想法,有助于今后教课方式的调整。

(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由于政治教学多为理论性内容,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然要多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实践到生活中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仅可以积累实际经验,还能提高学生组织协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方式是教师必须注重的。

(四)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点要求教师把教学的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把单单传授知识作为自己主要目的转变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目标,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引导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沟通环境,能使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师生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轻松地气氛,在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独立思考的习惯,以此来应对学生在知识和阅历上的不足,而这种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也有重大的作用。

初中学生政治论文篇(3)

    江总书记的话,进一步指明了教育的地位、作用、任务和目标。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农村,则是面向广大农民子弟的基础教育。长期来,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传统的原因。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困惑了一部分农村学生的学习志向和远大目标;信息闭塞又局限了农民子女的眼界;想通过书包翻身,摆脱农村艰苦生活的思想,也片面地激励一部分农民子女的学习干劲。在农村中学担承初中毕业班的任课教师,对于农村学生在各种学习动机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的各种现象看的最透,体会也最深。

我是长期担承农村初中毕业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自一九七八年恢复升学考试以来,共担承了毕业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围绕着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大主题,反复而激烈地斗争过。升学考试这根绳索牵转了十年动乱而引起的教育界无政府状态,使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然而,这根绳索又束缚着教育者的手脚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凭一张试卷定终身,中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取的学生确有光宗耀祖的威风,家长设酒宴,宴请亲朋好友。落榜的学生沮丧、悔恨,甚至有抬不起头、难以做人的苦闷、终日意气消沉。学校、老师压力更甚:中考揭榜成绩蛮好,录取生家长待为上宾,满脸春光;如果各课成绩不如左邻右舍学校,那社会舆论哗然,怨声载道。这时,许多教师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只得闭门思过、难以见人。因此,各科教师平时只能拚命抓升学率,对学生进行加班加点。思想政治课教师也曾出现叫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甚至出现猜题押题。这样学生中厌学情绪上升,逃学、溜生现象不断出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要求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开拓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的能力趋向必须是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并能有解决问题及创新意识的能力。当前,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农村与城镇的差别正在遂渐缩小,教育改革的深入,为农村毕业生就学深造广开了门路,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转化。

为了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这场方向性的转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首当其冲地进行探索和总结。

一、   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在校学生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后备军,而农村学生是向社会提供人才需求的巨大来源。在我国,特别是农村,不是缺少人,而是缺乏合格的人才。社会需要人才,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农业现代化更需要人才。

    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冲击着每一个人,改变着人们传统观念,人们越来越感到科学知识的重要。初中毕业生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职业选择,在升学和就业选择面前,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思想政治课教学正是从社会和个体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端正和提高认识,澄清模糊观念。毕业班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从社会的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这门科程的需要感。同时,使学生确实感到,通过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的学习澄清了自己原来的模糊认识。从而,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兴趣。

 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现实的社会现象和学生思想实际相贴近,进行生动活泼形象化教学。例如,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举例说明原理时,尽量做到:用中少用洋;用今少用古;用近少用远;用熟悉少用生疏;用正面少用反面的事例。这样可以克服农村学生因地域的差异、知识视野的狭窄而造成对原理、概念、观点的理解上的困难和枯燥无味。同时,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知识确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部题,使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的需要通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兴趣的增强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所谓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入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理论联系社会、学生的实际是激发和端正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例如,几年来,我都对每届初三学生指导他们进行以“家乡的变迁”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要求他们抓住两个关键时期进行前后对比。一个是家乡解放前后,另一个是家乡改革开放前后进行对比。通过社会调查和考察,搜集材料与写调查报告,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立志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二、   事理结合,端正学习动机引发行为

    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品德评价意义的活动。老师不是“教书匠”,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思想政治课教师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利用本学科的优势,直接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时政教育。通过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知识实际,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际,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讲清教材的基本内容。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不回避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解难释疑,循循善诱。使学生既能很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又能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教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不能板着一副“老夫子”的面孔,进行空洞的说教。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中的模糊认识,一不能加以训斥,二不能置之不理。要进行善意引导,以理服人。如:我在教“一个国家的国格,是由这个国家的公民在国际交往中形象表现出来”时,举例在东亚运动会期间,本市某校小陆同学为迷路的外宾引路,谢绝外宾的酬谢,受到外宾连连称赞:“中国人,了不起”。就此请同学们谈体会。九七届三(6)班有两位同学说:“小陆真傻,外国人的酬谢该拿。”我听后没有批评他们,却向同学们说:“外宾伸出拇指连连称赞:中国人,了不起。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占了小陆的光,都是在金钱面前不动心、助人为乐的了不起的中国人。”这时全班情绪激奋,学生通过事理结合,澄清模糊,统一认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这个精神,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事理给合,明确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在动机的驱使下,表现出对他人和社会有品德评价意义的活动。1995年在“我为双江献爱心”的活动中,我利用思想政治课结合社会责任意识的教学,使同学明确活动意义。所任班级学生为贫困的双江地区,人均捐款十多元;1996年为受灾的山西左权人民捐衣赠物,人均捐衣5件多。初三(5)班周勇同学一次就捐出了十九件衣服、鞋袜。学生们在这此活动中认识到:关心国家兴衰不仅是大人的事,我们青少年学生平时也能做到。

原来比较调皮的学生,也自发地组织校外助人为乐活动小组。他们到镇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清理衣物、打扫卫生。三(5)班钱兵同学参加活动后说:“我这是在为社会尽一份责任。”

三、   抓差促优,后浪推前浪,丰产丰收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行为产生效果。思想政治课体现素质教育,在教师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如果从应试教育角度去考虑,那势必在日常教学中,抓紧尖子,盯住苗子,放掉大批,出现瘪子。

国家教委领导同志在论述素质教育的精神中指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都能提高。也就是说要大面积丰收。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除了前面讲的以外,在教学具体实施上要做到:面向大多数,照顾后进生,推动先进生。尤其对差生要多给点温暖。在教学的要求上要减小坡度,增加台阶。这好比农民给庄稼施肥,对已弱黄了的禾苗施肥要降低浓度,增加施肥次数。这样做虽然麻烦些,但有利于禾苗的生长,让它们充分吸取营养,结果增加了产量。反之,如果一下子施浓肥,禾苗非但不能吸收,反而加速了它的死亡。

在后进生身上多下点功夫,使他们进步和提高,所产生的正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比只抓少数先进生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这好比集体长跑,有二、三人遥遥领先于大家,又有部分人落后于大家,这时如果仅仅鼓励领先者,那就会出现大多数人会与前面领先者越拉越远,甚至会出现部分人丧失信心,而跑不到终点。如果给落后者以助力,鼓起他们的勇气和信心追上前面的人,那就会推动中间的大多数,促使领先者以更快的速度创出新纪录。

初中学生政治论文篇(4)

二、教会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

我国的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讲课的真谛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动手实践,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是单纯地讲解全部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提出学习的要求,形成学习的目标,并创造好的条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列出本节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提纲,或者让学生通读课本后总结出重要的观点和概念,并找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先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果不能解决就请教教师和同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独立思考问题,激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要和学生站在一起,及时指导学生,了解学生的疑难,给学生正面的积极地评价,引导学生喜欢学习。

三、教会学生好的学习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应该不能只重视灌输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实现教育的目标,为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学习打好能力基础、知识基础。

1.教会学生学会阅读

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摸清楚中考的试题发展态势,了解初中政治教学的总的特征,教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应该教学生看懂教材,实现对初中政治知识的内化和理解,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牢固地掌握知识,并学会将课本的知识和已经有的知识实现融合,让学生感受到政治阅读的欢乐和幸福。教师教会学生阅读,就等于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前,应该对学习的内容有宏观地整体地把握,建立知识脉络,实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的理解和内化。

初中学生政治论文篇(5)

2.别出心裁,注重设问的新颖性

形式新颖的问题更加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心理,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对于知识的自我构建具有独特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一成不变、死气沉沉的课堂,创新设问方法,提出别出心裁的新颖的教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未成年人的保护”这一知识内容的时候,我给学生出示一则新闻:“为了净化网络市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2013年8月,湖南省怀化市公安局和相关教育部门联合开展了一次‘零点行动’,即从零点到次日早晨8点自动切断主要学校周边网吧的网络接入服务,杜绝网吧未成年人通宵上网,避免学生影响学习和健康成长。”而后设置问题:“上述做法是属于对未成年人的哪项保护?从未成年人保护的角度说明这样做的原因。”这种提问学生感觉耳目一新,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来,通过问题的解答加深了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一方面内化了知识,另一方面进行了自我教育。

初中学生政治论文篇(6)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体现

1.教学内容整合的生活化

教学内容基于书本,这是目前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特点。然而基于书本的教学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总显得不具备贴近性,难以融入教学内容当中去,总觉得是在“隔岸观火”。当代初中生有着独特的思想和个性,对于教学内容的接纳程度并不是很高。因而,生活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书本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情节等结合在一起,以叙述、说故事、聊天等方式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得书本与生活具备显而易见的联系的时候,方能够调动起初中生的关注,让其对于课本内容真正充满兴趣,学习的内容也能够更加深入人心。教学内容整合不仅仅在于将书本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一些生活中独有的而书本中没有的内容,还可以纳入教学内容中来。对于生活中与政治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素材的挖掘,是政治教师的必备技能。

2.教学环境选择的生活化

现代初中生的学习时间几乎都在学校中度过,长期与实际生活的隔离使得其对于教室的环境产生了厌恶感,学习效率低下,而更多的初中政治教学的素材,其实是散落在学校外部的广大社会中的,因此,初中政治教学环境的生活化,也是教师需要注重的教学元素。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在政治课堂上进行生活环境的模拟,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情节、情境,将初中政治书本上的教学内容融入这些情境中,形成对于社会生活、日常消费、道德教育等的模拟,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观摩、思考,进行问题的解决,达到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可以直接将学生领出校门,在教室之外寻求合适的情境,展开相关的教学,例如,带领学生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教导学生要爱护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带领学生观摩地方人大代表投票,帮助其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中政治教学的诸多教学内容都是具备可达到的教育情境的,选择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对于教师来说难度也并不大。

3.教学资源收集的生活化

初中政治教学的很多内容,教师也并不是其中的“行家里手”,因而有的时候也很难说通、说透,这会使得初中生产生对于教师能力的怀疑,容易产生不信任感。教师是教授者,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策划者,除了自己进行讲授之外,还应当集纳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其能够辅助自身教学更进一步。例如,在讲授到“消费的类型”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请自己从事理财规划、投资贸易的朋友或者学生的家长到堂,让其花费10~20分钟的时间讲述自己的工作内容、流程等,条分缕析地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消费的类型;而在讲授到与社会公德相关的内容的时候,则可以请到从事媒体工作的人员,让其对于发生在本地的社会新闻进行评点,从中议出深意。将有效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引入,能够使优势资源更好地集中助力教学,使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更高。

4.教学评价方式的生活化

初中学生政治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42-01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普遍缺乏活力,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无法与教师进行密切的配合,影响到学生的政治学习效率,甚至部分学生对政治学习毫无兴趣,在课堂上学习非常被动,对学生的政治学习非常不利。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策略不科学,没有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影响到学生政治学习的水平。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教师运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以进一步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与学生开一些小玩笑,使学生能够开怀一笑,而学生在欢笑中可以放松心情,缓解紧张的情绪,进而在课堂上也会更加积极和活跃[1]。此外,教师应尽量避免运用过于严肃的语言进行教学,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诙谐的教学语言进行政治的教学工作,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无压力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在课堂上也会更加的活跃,其教学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对学生的政治学习非常有利。

2.组织丰富多彩的政治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政治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并且在活动中学习相应的政治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2015年时事政治串联活动,要求每位学生说一条时事政治,而到哪位学生那里而学生没有说出来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表演一个小节目,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2]。教师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力,学生在政治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摄取知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通过采取如上策略,实现了初中政治教学工作的高质量进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组织课堂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在以往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从头讲到尾,未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讨论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沉重,严重的影响到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失去政治学习的信心,影响到学生长远的政治学习。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课堂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3]。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本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要求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各抒己见,最后进行答案的统一。教师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充分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更加主动,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效果也更好,实现了对学生的科学教学和高效教学,充分的增强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活力,实现了最佳的政治教学效果[4]。

4.组织课堂游戏,增强课堂活力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组织课堂游戏,以进一步增强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活力。游戏的优势在于具有较为显著的趣味性,与枯燥的课堂知识相比,学生更加乐于参加游戏。因此,教师可以将相应的政治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玩游戏,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将相应的知识掌握了,全面的提高了对学生的政治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进而课堂学习效率也会更高[5]。

5.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于增强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力的策略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组织丰富多彩的政治课堂活动、组织课堂讨论以及组织课堂游戏等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全面的增强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活力,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的配合度更加紧密,学习效率也更高,政治学习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实现了对学生的科学教学和高效教学,促进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董仲良.试析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提问方法与途径[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32).

[2] 王苏梅.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08).

初中学生政治论文篇(8)

【关键词】

时事政治;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一、时事政治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之前,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不高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二是政治教学课程枯燥、乏味,其内具有抽象性。然而在新课改后,初中政治教学将时事政治引入课堂,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1]。

2.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时事政治是德育的关键,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学生通过正确的认识社会事件、持续的关注时事政治,可以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变。另外,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及时的对各类社会事件进行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符合市场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金钱的诱惑下极其容易出现思想不正的现象,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思想并不成熟,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很容易出现拜金主义等思想。因此,就必须给初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教师将时事政治事件引入政治课堂并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学生反思,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时事政治在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大部分学校对时事政治教学引入初中政治教学中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有些学校反对将其引入政治教学中,主要是顾及到学生不能深入的了解时事政治,由于学生思想不成熟,因而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且引入政治课堂的时事政治,只是简单的告诉学生事情发生的时间及内容,而没对其做深入的探讨;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只是为了应付中考,而让学生死记硬背时事政治,而由于老师没有对其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其深层意义;另外,在一些农村中学,由于信息不畅,政治课堂上老师不关心或者无法关心发生的社会事件,从而使得时事政治不能引入初中政治课堂[2]。

三、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注重时事政治的教育性和时效性政治理论能够促进对时事政治的理解,而时事政治又能够诠释政治理论。因此,初中的政治教师应该具备关心时事政治的良好素质,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对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了解,例如,电视、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新闻类的APP等。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们讲述所获取的时事政治信息,以提高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关注时事政治。

2.指引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评论由于初中生知识面较窄、能力有限,不能深入的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评论,而且也不了解一些事件的真实情况以及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内容,极其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的风气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使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了解事件的缘由,分析事件的好坏,从而做出相应的判断。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积极的参与讨论中,尊重学生的观点,扩大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能够积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对于学生错误、荒诞的评论,教师应该予以引导并指正,从而促使学生关心时事政治,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的水平[3]。

3.将时事政治与教学的各环节有机结合教师将时事政治与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相结合,以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一方面,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时事政治事件,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分析,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依据所学的政治理论来分析时事政治,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件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时事政治信息,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久而久之,在这种环境之下,学生都会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政治理论来分析时事政治事件的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虽然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又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在引入时事政治到课堂的时候,既要注重时事政治的教育性和时效性,又要指引学生对时事政治进行正确的评论,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阚玉柱.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2015,02:20.

初中学生政治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98-01

1 生活化思维与初中政治的教学关联分析

所谓生活化思维指的是用客观思维方式对现实生活进行概括,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外界信息的输入以及加工,例如人脑的分析、综合以及演绎归纳等动作,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能够接收知识而得到锻炼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最终是为了面向生活,形成生活化思维方式,接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面向生活,形成人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是为了面向生活,而生活对于学生接受教育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首先,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形成自我特色的思维意识,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也能够掌握理论联合实际的技巧,给与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政治学科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在政治学科学习的时候,生活化的思维是根本,促进学生发现政治学科的真正内涵,尤其是掌握政治学科的核心价值。

其次,初中生所学习的政治知识一旦拥有了生活化的思维对于生活常识有更深刻的认知,掌握政治教材上的理论和哲学知识的时候与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真正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及正确的人身观以及价值观,初中生将实际生活与政治知识结合在一起,看待社会事件的角度更加的独特,掌握正确的判断力使得自己不会被社会上的负面新闻所影响,从而实现心理的健康成长。

2 在政治课堂上利用生活化思维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措施

2.1 从生活化思维方式角度构建初中政治教学目标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青春期,在这一阶段,初中生的情绪以及个性是非常容易被塑造的,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影响下,信息爆炸使得初中生的成长环境是非常混乱的,为了提高初中生的甄别能力,初中的政治教学不仅要完成知识教学的任务,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思维品质,使得初中生在青春期阶段就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热爱祖国,真正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完善初中生的生活化思维方式,勇敢的挑战初中生未来的人生。

2.2 在初中政治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时候应当深入的了解政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义,初中的政治教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采用表演的方式丰富政治课堂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政治教材中的“崇尚法律”这一章节知识的时候,初中的政治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引入到课堂之中来鼓励学生从自己学习的政治知识角度分析案件,在政治课堂上积极发言,甚至还可以在政治课堂上模拟法庭,让初中生熟悉法庭执法的大概程序,在这样的过程中,初中的政治教师将学生的课堂学习思维与生活化思维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在实战模拟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政治知识点,也同样丰富政治课堂的学习氛围。

2.3 在政治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政治知识形成生活化思维

在政治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政治课堂上,增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集众人的智慧为一体,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初中生对于政治问题的剖析抽丝剥茧,理论联系实际,用生活化的思维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每一个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各抒己见,展现不同学生的个性,初中的政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在初中政治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将政治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也要将所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初中的政治教师可以在情况允许的时候将学生带出课堂,走进社区,让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政治知识真正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例如:在学习政治教材中的“善于交往”这一章节的知识的时候,初中的政治教师要教授学生基本的交往礼节,带领学生进入到社区中,让初中生真正的与学生交流,实际应用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这样的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深刻的了解相关知识,印象更加的深刻。

在学习“融入民族文化”这一章节知识的时候,初中的政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民族文化博物馆,使学生深刻的感受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民族优秀灿烂的文化,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初中生学习到的政治知识更加深刻,直观的感受加强了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认同以及喜爱,为初中生的生活化思维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在初中学习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至关重要的阶段,为了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初中政治教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生活化思维模式,主动地思维政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进行政治知识的探索,进而形成正确的政治学习态度以及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初中生的自我判断能力,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学生政治论文篇(10)

1.引言

现阶段,对于学生的培养工作已经从以往知识层面上的教学提高到对于学生精神意识层面上的培养。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培育,已经是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重要要求。在开展政治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人格、思考方式、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逐渐形成完善的思想素质。

2.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中,对于学生的要求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方面,要想真正培养对于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就必须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执行素质教育工作。现代社会物质条件逐渐富足,精神生活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在校园的教学工作中,促进人文精神的教学,将人文精神与知识教学相融合,更好地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是现代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目前的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与家长对于学生进行衡量时,仅仅依靠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功利思想过于严重,忽视学生精神方面的成长与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情况在现代教学中较为常见,是现代教育工作中急需改进的一个方面。

3.初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中的不足之处

人文精神的培育是现代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并且是政治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的一点。第一,在现阶段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缺乏对于学生自身需求的考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对于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引导与满足,就会造成学生在理论的学习中难以把握到学习目的。一味地灌输知识,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情况,就会容易引起学生厌学、逆反等消极的心理状态。第二,初中政治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个性化,并且整体教学方式过于统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现阶段的教学方式中,对于因材施教的应用不够深入,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第三,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体验关注不足。一直以来,政治教学工作主要以知识的讲授为主,学生学习过程较为被动,学习体验难以受到重视。由于教学方式僵化,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难以真正满足政治教学工作开展的要求。

4.加强初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的对策

(1)提高政治教学工作的趣味性。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学生由于年龄限制,自身学习注意力难以保持长时间的集中。初中政治教学,其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如果不能保证对学生的吸引力,就会造成学生厌学。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中,要注重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并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思考。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采用组织讨论、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沟通,充分感受到政治课程的学习乐趣。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政治课程教学工作才可以顺利开展。

(2)提高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初中阶段政治课程教材内容相对简单,教师在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要注重保证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需要活跃课堂气氛,并且保证教学内容适量。在完成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要融入人文精神,让学生充分感觉到思想品质的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于课程内容的探究与思考,有效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意识,并且充分感受到人文教育的内涵。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更好地分析学生心理,从而创造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

(3)加强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多数初中学生认为政治课程相对枯燥,整体知识流于形式。学生缺乏对于政治教学工作的正确认识,难以真正认识到政治课程开展的目的。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在政治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通过现实举例,论证所学理论。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引入理论实际教学,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政治知识和相关概念。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引入并进行讨论,在学生自主分析的过程中,引入政治课程内容,在学生完成政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加关心时事,关注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从而更好地提高政治理论素养,让学生以更加深刻的角度看时事,强化政治学习效果。现代政治教学中,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注重将政治理论教学与实际联系起来。

5.结语

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针对学生思想品格、素质、价值观、人生观等多方面培养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教学工作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行,对于现代教学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在初中政治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对于人文精神培育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城市规划论文 下一篇: 全息影像技术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