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课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2:45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1)

教学首先应该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怎样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是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了教学目标,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应该是教学流程的设计。

因为《最后一头战象》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备课时,笔者设计了主要内容和细节两条线,两条线贯穿始终。阅读课上需要引导学生体会阅读方法,但怎样能让方法的使用和内容理解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是让人觉得生硬概念化?这是篇很悲壮的课文,文章情感情很浓烈,教师的情感怎样自然地融进去,而不显得装腔作势?这些问题都要认真思考。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要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

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别人教案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

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集思广益,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通过一遍遍的试讲,虚心听取各位领导和教师的意见,终于形成了较成熟的教案设计。

1.课前交流让师生放松。设计一个与课文有内在联系的小游戏。比如,准备一组表现动物之间情感的图片,让学生配台词。这个游戏学生非常感兴趣,思维也很活跃。游戏很巧妙地与课文联系,为走进嘎羧的内心情感做好铺垫。

2.走进文本,探求嘎羧的内心世界。如何让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这是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先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走进嘎羧,了解嘎羧,体会一个英雄的高尚情怀。之后,让学生依托这种学习方法自学其他的内容。

3.前后对比,领会文本表达的意义。在教学“重回战场”一节时,引导学生重点抓住课文中对嘎羧重回战场时的吼声的描写入手。

教师出示披挂象鞍前的嘎羧形象,设计问题:通过嘎羧出征前后形象的对比,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嘎羧出征之前的年迈体衰与重回战场的英武豪迈、威风凛凛之间的差异,以表明“这哪里是一头即将垂死的象?这是分明是一头战象,分明是一头善良忠诚英武豪迈的战象”。这样的描写使得一头活生生的战象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虽然昔日的年轻不再,昔日的战场不再,但嘎羧的勃勃雄心还在。出示问题:此时此刻嘎羧还会吼叫些什么?让学生拿起笔来,写写真情告白,对学生进行写的训练。这样一堂课中,学生的听说读写都得到了训练。想象说话、对比阅读、动笔写写,抒发了学生的感情,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

4.结合想象,读中感悟文本的情感。在学习本文时,采用了快速阅读全文、抓重点语段细读、男女生组合读、选择令自己感动的语段自由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和描写的细腻。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2)

一、课前“研学”——编写“研学案”

课前学生的对话任务是预习需要学习的新知或是复习与新知有关的旧知。教师的对话任务是研究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完成“研学案”的编写。

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内容和表达方法,把握文本特色后,对照课标中的年段目标和学生预习中的困惑及兴趣点,对本课时所要学会的表达方法、阅读方法进行筛选,明确本课的研学目标为: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讲述文中的一个小片段。2.我会抓住描写嘎羧的重点词句,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3.我可以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揣摩作者是如何把嘎羧的情感写具体的。再根据这三个目标确定“研学案”中“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汇报展示”“迁移练笔”等学习环节的学习任务,以简练的形式构建清晰的学习路线图。

二、课中“研学”——探究研学问题

课中“研学”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学习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然后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教师灵活参与各小组学习。

这一阶段的学习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研学问题——对话点的选择

对话点是学习探究的关键点和中心点,它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探究能否顺利进行、高效进行。所以在复习旧知后,教师首先让学生提问。有的学生问:“嘎羧离开村寨时为什么要带着自己的象鞍?”有的问:“嘎羧临死前为什么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有的问:“它为什么没有回到象冢,而是和自己的战友待在一起?”教师则将这些问题引向抓住文章思想内容和语言结合点的研学问题:当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同学们提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请同学们读课文第5至23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答案,在相关的语段做批注。

2.学习指南——对话策略的指导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看,“自主阅读”和“合作交流”开展得有序、主动,参与面也很广,这得益于教师在“研学案”编写时提供的学习指南。如“自主学习”环节提供了探究研学问题的方法:①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②联系课文内容,合理推想。③联系原文,深刻体会。“合作探究”环节提供了交流、汇报三步法:①紧扣问题找句子。②抓住词语谈理解。③表达情感并朗读。这些学习指南引发和推动着学生的对话。

“教学中的知识创造从来就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持续对话中进行的集体创造。”所以第二阶段对话是师生研学最为丰富,思维碰撞最为激烈的阶段。

这一阶段需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汇报交流——对话能力的展示

小组交流结束后,每个学习小组从“重披战甲、重回战场、庄严归去”中选择一项内容按学习指南提供的方法进行汇报,其他同学或小组进行补充。

生1:请大家把目光投到123页,第14自然段,经过我们小组的讨论,我从这里体会到嘎羧是一头怀旧、重情义的战象。

生2:在这个句子中我们抓住的词语是“久久凝望”,还有“亲了又亲”“震耳欲聋”。它凝望的是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场,亲的是曾经救过它命的龟形礁石,面色呈现衰老的它还是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叫。

生3:在这一句话中,我们应该带着缓慢的语气来读,下面我来示范一遍(生朗读),还有哪位同学想来评价我们的朗读。

小组汇报的形式一方面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种集体学习能力的展示,学生是按分工来汇报不同的学习内容的,它有助于“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2.点拨引导——对话质的追求

课堂上教师对研学重难点的点拨引导,目的是引导对话思考、促进差异对话、鼓励对话辩驳。下面这一处教学片断就充分体现了适时点拨的重要性。

师:其实《最后一头战象》是作者在西双版纳时,一位老猎人讲给他听的故事,这是一个仅有158个字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却成了2千多字的感人故事。作者是如何让这头战象的形象丰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课件显示课文写作素材——老猎人讲的故事)

生4:作者将战象的动作和神态写得很具体,比如“挖”和“凝望”……

师:对,作者对“挖”这一动作进行了连续而且细致的描写,“凝望”二字在文中出现两次。正是这些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头——

生5:英勇、重情义、坚强的战象。

学生思维单一,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不到位,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思路受阻,教师启发延伸……正是适时的点拨,让课堂的生成在研学过程中呈现出动态与活力。

3.达标测试——对话效果的反馈

达标测试是学生学情的当堂反馈。只有容量适中、有梯度的练习题,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学情选择完成,教师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弥补薄弱处、提升达标处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领悟到沈石溪对战象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所发挥的作用后,安排了迁移读写练习:展开想象,把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写具体,再联系文中的内容,试着讲一讲。(根据下列提示,选择合适的题目并独立完成)

1.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

2.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

3.运用动作、神态及其他学过的描写方法。

三、课后“研学”——促进自我发展

教师的课后反思和学生的课外作业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教师来说,这种师我对话推动着课堂教学对话的良性发展和质量提升,是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对于学生来说,生我对话是课内延伸至课外的思考,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理解、运用、评价自我在课堂上形成的能力。下面是本节课布置的课后作业。

1.按照课文中四个场景的顺序,展开想象,抓住动作和神态讲讲这个故事。

2.继续阅读沈石溪的其他作品,从中感受动物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体会作者精妙的写作方法。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3)

象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但它只是动物。不过, 在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情感。

课文讲述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滩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它来到埋葬自己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一个坑,庄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这是一头“怀旧”的战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辈辈留下的象冢长眠的,但它没有.我想它一定是无法割舍战争时光,无法忘记战友们。它告诉我们历史不能重演,而历史也不能忘记。

这是一头“纯洁”的战象。嘎羧的心里,不是对功名的渴望,不是对自己战绩的骄傲自豪,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慈爱的波农丁,是善良的乡亲们,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与安宁.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做到永恒,但是,我们必须要守护自己最珍惜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心灵的净土.嘎羧比我们更早懂得这一点,因此,它二十六年来一直怀有纯洁的心.在它那为所有人动容的壮举面前,我们都是那么渺小.

这也是一头 “忠诚”的战象。“忠诚”是因为它临死时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后一头战象,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平。当我读到课文中的这句话,“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从中我读懂了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忠诚,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4)

——浅谈初中历史教材中对插图的运用一、以图为路,转入正题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读,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引导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如教学《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看《秦始皇图》:秦始皇头戴冕流,身著龙袍,踌躇满志,左手执剑,右手评点江山。从装束到表情,可以看出他这位始皇帝的雄心、威严和胆识。对于秦始皇,同学们可能有一些了解,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呢?学习本课,大家对他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这一看一讲一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顺利地入门了。

二、以图开路,突出重点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一课中,“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一目指出:为了打退敌人对根据地的反复扫荡,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斗争中创造出了一整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独特方法———地道战、地雷战等。但掌握这些知识,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内容体现党领导的人民战争路线的特点。在此《地道战剖面示意图》和《民兵布雷图》就起到了开路作用。地道战,是华北平原群众与敌人斗争的形式。地道,原为乡村干部躲避敌人的搜捕而设,后来发展成为打击敌人的坚固阵地,它还可以作为存放东西的仓库、安置伤兵的医院。为防止敌人的破坏,还有防毒、防水和通风的设施。原来仅限一家一户,后来家家相通、村村相连,有的长达几里。鬼子进村后,还没有摸清头脑,就遭到冷枪的袭击,深感头痛。地雷战,是根据地人民创造的另一种作战方法。地雷的种类很多,有挂在门框上的“抬头见喜雷”,吊在井里的“蜻蜓点水雷”,互相连接起来的“遍地开花雷”,小雷套大雷的“子母雷”,埋在公路上炸汽车的“飞雷”等。这大大小孝各种各样的地雷,炸得敌人滚的滚,爬的爬。在这场战斗中,人民群众不分男女老幼,一齐上阵,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大海之中。通过这些内容,可使学生认识到“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性,只要抓住这两幅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诱导,主题就会深化,重点就会突出,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以图引路,突破难点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新编历史课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为教学难点的突破起了辅助作用。像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旧课本尽管用了大段文字来说明,但学生却不易消化,教学中费时费力。而新编课本用了两幅图(如后图)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西周宗法制示意图》用一棵主干———支干———树枝衍生的大树,形象地表明了宗法制度的形成和嫡长子继承的特点。《西周分封制和等级制度示意图》,用金字塔的人像逐级向下缩小,人数逐级向下增多的阵形,表示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概念,言简意赅,把抽象、空洞的材料具体形象化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易掌握、印象深,在不知不觉中攻破了难题。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076-001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所学课文有个完整的概念和比较深刻的印象,老师往往都要求学生复述课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是不尽人意,不是词不达意,就是抓不住重点,有的干脆就背书。其实,复述课文不仅能深化课文,还能通过复述课文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真可谓一箭双雕。

学生在复述课文中之所以不得要领,是因为学生在复述过程中,仅仅注意了文章表层的语言形式,以至口头复述只限于语句上的重复,或个别词语的更替,而忽视了通过形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提高复述质量。何为形象性?就是学生在复述课文前,老师将课文的内容从不同感官的角度,分解成学生所能感受到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的信息,然后通过这些信息的转化,去构成一幅幅立体画面,使学生复述的内容具有形象性的特点。例如,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中,第二部分连用了三个典型事例。其中第二个是“马玉祥冒火抢救朝鲜儿童”,课文是这样描写的“……呀!满屋子灰洞洞的,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睛也睁不开,脸烫的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身上着火没有,我也不管他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是向大人身后摸,才摸着小孩的腿,就一把拉着抱起来,跳出门去。”

根据课文这一重要情节,充分调动学生形象性思维的积极性。①指导学生从视觉的角度去感受文字所描写的画面,启发学生去思考:在这幅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什么?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很自然的融入画面之后,可以答出“烟很浓很大,不断地从门窗等处向外滚动着,屋里很暗,只有红红的火光这儿一闪那儿一闪的,别的什么也看不清楚。”②从听觉角度启发学生:如果置身其中,我们可以听到什么声音?学生依据课文提供的信息,通过想象和联想,构成画面之后,可以答出“屋内火燃烧时,发出呼呼的响声,门窗等木料燃烧时发出哗哗啪啪的爆裂声,夹杂着小孩的哭声,甚至还有远远近近的、断断续续的枪炮声。③从嗅觉的角度指导学生:依据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在这样的气氛环境中,可以闻到哪些气味?学生通过思索和信息的转换,可以答出一股股衣物、棉絮等燃烧时发出的焦糊昧,以及浓烟呛人的辣味。④从触觉角度指导学生:在这样的气氛环境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什么?学生通过想象,对原有的画面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再把有关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具体感受。学生可以答出:脸和手被火烧烫得像刀割一样疼,摇摇欲坠的房屋好像马上就要倒塌下来。身上有的地方也着了火,由于一心想抢救那个小孩,也管不了这些了,只是用于在地上乱摸,先摸到一个大人,但没拉动,接着在大人的身后摸到那个乱蹬的小腿,就毫不犹豫地抱起来跳出门去。

通过一系列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形象思维活动,课文中那些语言文字被转化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立体画面,用语言把他们串起来陈述出来,使口头复述内容生动又形象,明显的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复述课文,形象思维是不可缺少的,但仅仅靠这一手段还不能达到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因为形象思维只能再现原文所描绘的画面,还要通过口头复述课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七根火柴》一文,结尾是这样写的:“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躁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银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一、二、三、四……”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6)

魏书生说过:“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语文开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导入方式,下面就把我经常运用的几种导入方法公布于此,与广大同仁分享。

一、悬念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老师通过巧妙的设疑,设置悬念,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课堂上使用最多的就是导入法中的悬念设置法,让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便提问“同学们阅读了课文,那么有没有发现本课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以此来设置悬念。又如在教学《诗经.氓》时,可说:“诗中的女子聪明贤惠,勤劳专一,那么她们究竟因为什么而被休弃的呢?”学生不免好奇,便会积极阅读,展开讨论,那么一堂课的基础也就打下了。

二、引语启发法

即引用伟人或名人的有关论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探索。

如教《赤壁之战》时,先引用的有关论述,再引导学生回顾引语中已学过的《曹刿论战》的主旨:长勺之战之所以以弱胜强是因为战略防御的正确:写作方法:以对话方式详写战略决策,略写战争,逐步使学生认识到本文的题旨是:赤壁之战之所以取胜,也是因为主观指导的正确。这个导入语妙处在于,1、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2、了解了赤壁之战在中国战史上的地位、意义、影响;3、启发学生本课的学习重点有二:一是学习理解司马光对材料详略处理的方法和意图,二是传神的对话描写。为讲析课文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三、学生参与法

语文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探讨的问题。学生不参与课堂,务必导致懒于思考,懒于思考也必将导致语文素养难以提高。所以,我认为把一堂的课的开启之笔也大胆交由学生完成,也是一项可以实施的方案。比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由于许多学生并未读过《红楼梦》,而读进这篇文章必须要详细了解贾府的人物关系和所选内容前后情节,所以我便将这堂课的导入交由有能力的学生完成,让读过《红楼梦》的同学为我们讲解人物关系及大致情节。同学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声音,更具吸引力,他们也听得更专注,同时,还给了上台发言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音乐入境法

即以音乐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境界,加深对新课的认识和理解。

如教《念奴娇.赤壁怀古》,可利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篇曲导入教学,最好是师生同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雄浑、悲壮的歌声中,群情激昂,注意力相当集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苏词境界,被三国英雄感染,这时再欣赏苏词,学生会自然地联想到周瑜、诸葛亮等三国英雄风流倜傥、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建功立业的形象,也会自然地体会到苏轼的失意之恨,进而了解豪放派词风。这种导入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于一炉。

五、影视片断导入法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把影视片断引入课堂,把深奥抽象的道理浅显形象化。学生在欣赏精彩的场面的同时,感受了一遍文本的内容,之后,再去阅读文本,品味教师授课的内容,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无异对学生的再认识、再创造有了一个全新的层面。

我在讲《内蒙访古》一文时,选取了反映内蒙古大草原风光的几个片断:赛马、摔跤等进行剪辑拼接,以此吸引学生对内蒙古大草原的神往,然后带着学生去鉴赏文本内容,学生带着深厚的学习兴趣去解读这篇课文,劲头高涨,他们认为这一课比以往任何一课学到的东西都多。讲课时,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讲鲁迅的《祝福》时,学生对鲁迅先生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品读不到位,尤其是对祥林嫂死前的肖像描绘“……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这个细节认识不清,眼睛怎样“间或一轮”?因而对祥林嫂在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的悲哀,内心的痛苦己无法表露,精神已完全麻木了这种现状也就体会不出来。为了再现这一经典细节,我便下载播放了反映祥林嫂生活的几个片断,让学生先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文字,闭上眼睛仔细揣摩祥林嫂这个形象可能呈现的样子,然后再欣赏这几个临死前的生活片断,对照自己的理解,学生对祥林嫂这个典型形象便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化教学设备不断涌新。恰当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创造出了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小学语文课堂上要把握电教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以促进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揭题质题后及时使用,有利使课堂教学显得生动活泼

教师在揭题质题后,学生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所描述的景物的心理状态。此时适时映出课文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看幻灯、电视录像等画面,加以获得深刻而形象的印象,为理解文章的词句提供了鲜明的形象。如教《日月潭》这一课,当板书课题,质疑课题后,学生处于渴望了解日月潭具体情景的心理状态,此时放映日月潭在清晨、中午、雨天后的景色,激发了他们喜爱和赞美日月潭的思想感情,为学生学习文中的词句打下了伏笔,提供了鲜明生动的具体形象。

运用电教媒体情景中的感知材料,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求知的天地里翱翔。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我首先用课件播放了一段有关地震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这天塌地陷带给人们的巨大灾难,自然地引出课题――在这灾难面前,有一对父子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去感受他们之间的挚爱真情。通过这样的电化教育,不仅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得到了沟通,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而且便于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产生丰富的联想,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二、运用电教媒体,解决课文重点和难点,利于深入理解课文

电教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声、图、文并茂,弥补学生难以感知的东西。如在《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一课,重点是了解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经过,理解国旗护卫战士的语句,感悟他们对国旗、对祖国的热爱。难点是引导学生分析国旗护卫战士人物形象,把国旗和太阳联系起来写有什么好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说说感受,然后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升国旗仪式的壮观场面,体会升旗仪式的隆重与庄严,找出文中描写国旗护卫战士的语句,分组讨论对国旗护卫战士形象的理解。学完课文,我又播放国歌,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升国旗的氛围,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来体悟爱国情感的真正内涵学生在读、看、议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轻松地完成了教学内容。由于我恰当地使用录像和录音,学生就仿佛置身于天安门升旗仪式的情景,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国旗护卫战士热爱祖国、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的精神,学生也自然地联想到在学校的升旗中我们应该怎样做,从而突破了课文的难点。

三、欣赏课文时配合使用,利于激发学生爱美的思想情感

在欣赏课文时,配合电教手段,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如《春天在哪里》一文,赞美春天的美丽。教学时,可配以幻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文中的优美语句。如教师可以边映出幻灯图象,边朗诵:“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将课文插图绘制成“早春”的图片,把同学们带到了春天的枝头上,当读到“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了”时,出示雨中的竹林图,可以覆盖上细雨的图片,读到“春天在草原上,草儿醒过来,换上绿的新衣”时,出示美丽的草原图,突出显示那一望无际的鲜嫩的绿色。读到“春天在枝头上,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时,出示柳条摆动,桃花开放的插图。然后请学生默读思考这篇课文,说说最欣赏文中的哪几句?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录音,练习表情朗读。再如教完《日月潭》后,可以放映教学电影《日月潭》,这样可以给学生直观的整本的感受,在电影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解说伴同下,学生们好似在画中游,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美的情感。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8)

2.在理解词句,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学会生字新词。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扣题设问,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提问:你看到课题“中国石”后会想些什么?(“中国石”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为什么把它叫“中国石”?……)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默读课文,思考:(1)“中国石”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把它叫“中国石”?(“中国石”有拳头大小,黄白色,不仅整体酷似祖国版图,连表面皱痕的起伏也与大陆地貌相似,所以把这块石头叫“中国石”。)(2)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驻守在戈壁滩上的边防战士拣到一块形状和祖国版图相似的石头,取名为“中国石”,并精心保管它的事。)三、自学生字词

1.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

2.借助字典、插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戈壁滩积聚版图不禁最佳盛誉孤独快慰姗姗来迟奉为至宝

四、细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思考:(1)每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2)全文可分几段?怎样归纳段意?

2.师生共同讨论后,教师小结:这篇课文可以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战士们经常拣石头,并举行“赛石会”;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拣到“中国石”的经过;第三段(第7、8自然段)写战士们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自记字形。

2.检查识记字形情况。

3.指导写字,强调:“聚”,下半部是“”,“拳”、“誉”的上半部不同,下半部分别是“手”和“言”;“版”的左半边是“片”;“佳”的左半边是“亻”,不要写成“彳”,右半边是两个“土”,不要写成“主”。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生词

二、精读训练

1.精讲第一段。(1)指名朗读第一段课文,思考,回答:①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战士们经常拣石头并举行“赛石会”。)②“可心”是什么意思?(适合、中意的意思。)③戈壁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开头要写戈壁滩的环境?(戈壁滩举目是无边的沙海,上面散布着漫滩的碎石头。开头写环境的艰苦,就为后文写战士们以苦为乐作了很好的铺垫。此外,沙海中有碎石,碎石中有奇石,有奇石才有写拣石、赛石。这样,不仅写出了“中国石”的产地,更重要的是写出了边防战士在恶劣的环境中,勇于并善于跟大自然作斗争。因地制宜,就地劝材”,拣石赛石,自娱自乐,充分表现了战士们不畏艰苦,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2)指导朗读这一段课文。

2.精讲第二段。(1)默读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写了哪几层意思?(这一段写了找石、洗石并发现“中国石”,仔细端详“中国石”三层意思。)(2)指名朗读第一层,思考:①为什么写春雨是“姗姗来迟”?(“姗姗来迟”一词,写出了人们盼雨、喜雨的心情,而人们盼雨、喜雨的真正目的则是盼望拣石好机会的到来。

因为经春雨洗润过的戈壁滩,一块块闪着珠光玉彩的“小精灵”全都在黄沙上,任人挑来任人拣,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所以春雨过后,“我”这个石头迷便背起挎包奔出了营房,一个“奔”字,足以看出“我”当时兴奋、喜悦的心情。)②雨后大漠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雨后的大漠是“风清气爽”,“一排排白杨显得更加挺拔、繁茂”,“瑰丽的朝霞倾泻在戈壁滩上,在黄沙上的石头闪着珠光玉彩”。这样写的作用是借助对雨后大漠美好景物的描写来表达“我”对戈壁滩、戈壁石的无比喜爱之情。)③用喜爱、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层。(3)默读第二层,思考:①珍珠泉水为什么会由苦变甜?(因为昭君出赛路过泉边饮水,觉得泉水苦涩,就把戴在头上的珍珠扔到泉水里,水才由苦变甜的。)②“昭君出塞”是怎么一回事?课文为什么要引用这个故事?这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可作如下讲解:早在两千多年前,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匈奴族经常南下掠夺财物,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威胁。到汉元帝时,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提出愿意娶汉家女为妻,通和亲之好。元帝立即答应,当时宫女王昭君主动出来,请求远嫁,于是汉元帝将她许配给了匈奴首领。王昭君伴同呼韩邪单于出塞后,一直生活在匈奴游牧地区几十年,她努力维护汉匈友好关系,使我国北方边境出现了空前安定、繁荣的景象。课文引用这个故事有着深刻的含义:当年的王昭君为了国家安定,民族团结,挺身而出,远嫁匈奴,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今天的边防战士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在无边的沙海上以苦为乐,默默奉献,这正说明了中华儿女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一切的精神渊源流长,代代相传。③说说洗石和发现“中国石”的经过。(4)自由读第三层。①画出描写“中国石”样子的语句?②结合插图,认识天山、祁连山、吐鲁番、长江、黄河、大兴安岭、台湾、海南等在祖国的位置。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精讲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课文,思考、回答: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9)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防战士对祖国无限的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词句,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学会生字新词。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扣题设问,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提问:你看到课题“中国石”后会想些什么?(“中国石”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为什么把它叫“中国石”?……)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默读课文,思考:(1)“中国石”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把它叫“中国石”?(“中国石”有拳头大小,黄白色,不仅整体酷似祖国版图,连表面皱痕的起伏也与大陆地貌相似,所以把这块石头叫“中国石”。)(2)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驻守在戈壁滩上的边防战士拣到一块形状和祖国版图相似的石头,取名为“中国石”,并精心保管它的事。)三、自学生字词

1.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

2.借助字典、插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戈壁滩积聚版图不禁最佳盛誉孤独快慰姗姗来迟奉为至宝

四、细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思考:(1)每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2)全文可分几段?怎样归纳段意?

2.师生共同讨论后,教师小结:这篇课文可以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战士们经常拣石头,并举行“赛石会”;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拣到“中国石”的经过;第三段(第7、8自然段)写战士们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自记字形。

2.检查识记字形情况。

3.指导写字,强调:“聚”,下半部是“”,“拳”、“誉”的上半部不同,下半部分别是“手”和“言”;“版”的左半边是“片”;“佳”的左半边是“亻”,不要写成“彳”,右半边是两个“土”,不要写成“主”。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生词

二、精读训练

1.精讲第一段。(1)指名朗读第一段课文,思考,回答:①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战士们经常拣石头并举行“赛石会”。)②“可心”是什么意思?(适合、中意的意思。)③戈壁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开头要写戈壁滩的环境?(戈壁滩举目是无边的沙海,上面散布着漫滩的碎石头。开头写环境的艰苦,就为后文写战士们以苦为乐作了很好的铺垫。此外,沙海中有碎石,碎石中有奇石,有奇石才有写拣石、赛石。这样,不仅写出了“中国石”的产地,更重要的是写出了边防战士在恶劣的环境中,勇于并善于跟大自然作斗争。因地制宜,就地劝材”,拣石赛石,自娱自乐,充分表现了战士们不畏艰苦,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2)指导朗读这一段课文。

2.精讲第二段。(1)默读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写了哪几层意思?(这一段写了找石、洗石并发现“中国石”,仔细端详“中国石”三层意思。)(2)指名朗读第一层,思考:①为什么写春雨是“姗姗来迟”?(“姗姗来迟”一词,写出了人们盼雨、喜雨的心情,而人们盼雨、喜雨的真正目的则是盼望拣石好机会的到来。

因为经春雨洗润过的戈壁滩,一块块闪着珠光玉彩的“小精灵”全都裸露在黄沙上,任人挑来任人拣,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所以春雨过后,“我”这个石头迷便背起挎包奔出了营房,一个“奔”字,足以看出“我”当时兴奋、喜悦的心情。)②雨后大漠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雨后的大漠是“风清气爽”,“一排排白杨显得更加挺拔、繁茂”,“瑰丽的朝霞倾泻在戈壁滩上,裸露在黄沙上的石头闪着珠光玉彩”。这样写的作用是借助对雨后大漠美好景物的描写来表达“我”对戈壁滩、戈壁石的无比喜爱之情。)③用喜爱、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层。(3)默读第二层,思考:①珍珠泉水为什么会由苦变甜?(因为昭君出赛路过泉边饮水,觉得泉水苦涩,就把戴在头上的珍珠扔到泉水里,水才由苦变甜的。)②“昭君出塞”是怎么一回事?课文为什么要引用这个故事?这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可作如下讲解:早在两千多年前,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匈奴族经常南下掠夺财物,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威胁。到汉元帝时,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提出愿意娶汉家女为妻,通和亲之好。元帝立即答应,当时宫女王昭君主动出来,请求远嫁,于是汉元帝将她许配给了匈奴首领。王昭君伴同呼韩邪单于出塞后,一直生活在匈奴游牧地区几十年,她努力维护汉匈友好关系,使我国北方边境出现了空前安定、繁荣的景象。课文引用这个故事有着深刻的含义:当年的王昭君为了国家安定,民族团结,挺身而出,远嫁匈奴,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今天的边防战士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在无边的沙海上以苦为乐,默默奉献,这正说明了中华儿女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一切的精神渊源流长,代代相传。③说说洗石和发现“中国石”的经过。(4)自由读第三层。①画出描写“中国石”样子的语句?②结合插图,认识天山、祁连山、吐鲁番、长江、黄河、大兴安岭、台湾、海南等在祖国的位置。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精讲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课文,思考、回答: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10)

 

何为有效?最大的成就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所谓独立思考能力,是指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个结论或暗示,而是对材料所呈现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完整性,分析过程的逻辑性、严密性、关联性,进行认真思考与审视,提出质疑与判断,思考了认可了才接受,并可能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那么,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一,让学生明白其历史课本内容和历史事实本身的区别,以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会对我所教的每一批学生说: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其实有四个涵义:     (一)历史上真实存在和发生过的人和事;(二)能反映历史上真实存在和发生过的人和事的原始记载、遗存;(三)后人对历史上真实存在和发生过的人和事的记述和研究;第四,以历史上真实存在和发生过的人和事为素材的文艺作品。(四)涵义的“历史”如《戏说乾隆》、《汉武大帝》、《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会和真实的历史偏离很远;而第二和第三涵义的“历史”一样会有很多不符合史实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认识到伪造历史的动机一般是“趋利避害”,妖魔化别人神圣化自己,为自己的现实利益服务。我们学习历史,不仅是与历史对话,还要尊重历史、理解历史。

    第二,把历史知识还原生活本色,理论结合实际,以提高理解能力和反思能力。理解是历史解释的前提,理解的过程是构建历史解释的关键。新课程赋予我们老师开发资源的权利与义务,所以,在用好教材的同时,还要围绕教学内容组织与整合教学资源,补充一些相关常识,帮助学生了解前人的想法、信念、行为以及前人所生活的环境和所处的情形,以便确切了解相关历史教学内容的意义与影响。如:告诉学生,你今天所做的一切到了明天就成了历史。另外,教材中关于过去的历史知识是编者对历史的解读。所以,在教学中还应该反复提醒学生:我们不应该无前提地信任任何结论,不管是谁说的,都应该经得起追问——得出这个结论的“史实”依据是什么?“史实”是否真实?有没有与此相反的材料与叙述?核心概念的界定是否清晰?逻辑推演的过程是否严密等。                                                       

第三、把课堂还给学生, 自主探究,适时地将独立思考推向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倡大胆质疑,更要引导学生小心求证。要学生多只眼睛看历史,利用各种途径方法学历史,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另外,为了提高探究的质量,我们要适时引导学生分组,筛选与确定要探讨的问题,进而实现分工合作,自主探究,共同进步,分享成果。总而言之,我们觉得教学方式的选择应该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花最少精力达到最好的效果为标准。针对这一问题,本人在实践中借鉴了以下做法,效果还不错。

 巧用插图事半功倍

一、以图为路,转入正题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读,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引导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如教学《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看《秦始皇图》:秦始皇头戴冕流,身著龙袍,踌躇满志,左手执剑,右手评点江山。从装束到表情,可以看出他这位始皇帝的雄心、威严和胆识。对于秦始皇,同学们可能有一些了解,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呢?学习本课,大家对他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这一看一讲一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顺利地入门了  。             

二、以图开路,突出重点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一课中,“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一目指出:为了打退敌人对根据地的反复扫荡,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斗争中创造出了一整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独特方法———地道战、地雷战等。但掌握这些知识,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内容体现党领导的人民战争路线的特点。在此《地道战剖面示意图》和《民兵布雷图》就起到了开路作用。地道战,是华北平原群众与敌人斗争的形式。地道,原为乡村干部躲避敌人的搜捕而设,后来发展成为打击敌人的坚固阵地,它还可以作为存放东西的仓库、安置伤兵的医院。为防止敌人的破坏,还有防毒、防水和通风的设施。原来仅限一家一户,后来家家相通、村村相连,有的长达几里。鬼子进村后,还没有摸清头脑,就遭到冷枪的袭击,深感头痛。地雷战,是根据地人民创造的另一种作战方法。地雷的种类很多,有挂在门框上的“抬头见喜雷”,吊在井里的“蜻蜓点水雷”,互相连接起来的“遍地开花雷”,小雷套大雷的“子母雷”,埋在公路上炸汽车的“飞雷”等。这大大小孝各种各样的地雷,炸得敌人滚的滚,爬的爬。在这场战斗中,人民群众不分男女老幼,一齐上阵,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过这些内容,可使学生认识到“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性,只要抓住这两幅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诱导,主题就会深化,重点就会突出,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以图引路,突破难点

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新编历史课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为教学难点的突破起了辅助作用。像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旧课本尽管用了大段文字来说明,但学生却不易消化,教学中费时费力。而新编课本用了两幅图(如后图)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西周宗法制示意图》用一棵主干———支干———树枝衍生的大树,形象地表明了宗法制度的形成和嫡长子继承的特点。《西周分封制和等级制度示意图》,用金字塔的人像逐级向下缩小,人数逐级向下增多的阵形,表示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概念,言简意赅,把抽象、空洞的材料  具体形象化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易掌握、印象深,在不知不觉中攻破了难题。

尽量使历史课堂教学走向艺术化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首先,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 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其次,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2.一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再如讲《明治维新》,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第三,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总结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但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并不能一一区分。我就这样提问:“塞尔维亚参战是否也属于非正义性质呢?”大家讨论后统一了认识:塞尔维亚的参战带有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质,是正义的,但从交战范围、参战人数来说,影响小,不改变整个战争性质。经过比较,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增加历史课的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十一二岁的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了。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三方面来激发学生兴趣。

一、教案中体现趣味

在编写教案中,一是大量阅读有关资料,拥有讲课的常流水,筛选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例如:讲“明朝文化”时提到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课文中介绍的较简单,为加深学生印象,同时让学生学习我国古代史上这些杰出科学家博览群书、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精神,在教案中我穿插了课文中未详细提到的关于李时珍“向大自然学习”、“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课堂上同学们来很感兴趣,课文内容记得很牢,二是用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手法即编顺口溜、游戏活动等表现所讲内容。例如:在讲“繁盛一时的隋朝”时,课文内容多,不好记忆,我就和学生一起编了顺口溜:“518年隋朝立,文帝灭陈南北一。开皇之治科举创,经济繁荣民欢畅。610年运河通,世界最长远名闻,炀帝暴政义军出,618年隋朝覆。”这样课文重点内容通过编顺口溜很轻松的记住了。三是精心设计板书。课文内容重点、关键一目了然,过目成诵。彩色粉笔标明重点引人注目,强化记忆。

二、教法中贯穿趣味

孔子说过:“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角色,教法必须改革创新,灵活有乐趣。1.用讲故事、师生议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唐朝的衰落与灭亡”这一课时,让学生讲出各自所知道的有关历史故事。因同学们看过电视《唐明皇》,所以讲得有声有色,滔滔不绝,而后,教师用谈话法讲述本课。讲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唐玄宗对唐朝由盛而转衰的历史责任”,通过这样的学习、讨论,学生对本课了解的非常深刻,记忆得非常牢固。2.用编儿歌、顺口溜、做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0课“杯酒释兵权”这一同时,老师先解释“杯酒释兵权”中“释”就是解除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看课文,这是哪位大臣给宋太祖赵匡胤提出的建议,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几位同学走出座位,指定其中一位扮演宋太祖,其他几位扮演石守信等朝中大将,把课文中小字部分的内容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游戏,此时,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本课的“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这个重点内容抓住了,且对后面用同样的手段解除了地方节度使的兵权都轻而易举的记住了。

三、学法中充满趣味

上一篇: 重点建设工程论文 下一篇: 工程分包合同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