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49:43

杭州文化论文

杭州文化论文篇(1)

(一)地理优势

中国可谓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的国度,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国已经形成了内涵丰富、闻名中外的茶文化。我国共有四大产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北茶区以及江南茶区,江南茶区以丰富的绿茶资源著称,是我国产茶量最大的茶区。提到江南茶区,不能不提的是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一度被国人视作全国首屈一指的产茶大市,每年茶总产量都十分可观,著名的西湖龙井便产自杭州。

(二)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杭州气候湿润,宜居养人,西湖龙井茶更是浸润了杭州的灵秀,色、香、味、形兼于一身。自古以来,不少骚人墨客都对西湖龙井赞誉不绝,留下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咏茶佳句,不少文人将茶与美人相比,由此流传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千古名句。陆羽茶经更是将杭州的茶文化发扬光大。杭州有许多茶文化风景名胜,如狮峰山、虎跑泉、灵隐寺、西湖等,这种集山水泉茶为一体的独特茶文化,令杭州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更为丰富多样。除此之外,杭州地区还汇聚了许多部级的茶产业研究单位,如浙江大学茶学系、中国茶叶学会、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博物馆等,这些研究单位的汇集,能够为杭州地区的茶文化发展带来不可多得的科研力量与理论基础,有助于当地茶文化旅游的长存发展。

(三)政府对当地茶旅一体化给予了高度重视

从政府角度来看,杭州市政府给予了茶文化旅游开发高度的重视,相继制定了茶业名牌发展战略,努力将西湖龙井茶推出国门,此外,还积极地引导茶旅一体化的建设,使得当地的茶文化与茶旅游融为一体,使得城市旅游业依托茶文化的发展更富生机,二零零五年,杭州获得了“茶都”的美称。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杭州已经逐渐成为了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层次的追求越来越高,面对着忙碌压抑的城市生活,许多人都萌生了呼吸自然、愉悦身心的渴望,在这个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应运而生。由于茶的独特特征与历史定位,许多人将其视作自然的象征。当游人漫步在茶香云绕的茶园之中,感受着自然的馨香,舌尖是清茶久久不散的韵味,这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是当代旅游者都不能拒绝的境界。杭州当地政府正是关注到了这一点,当前已经将茶楼业列为当地旅游规划的十大特色行业之一。

二、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现存的问题

尽管杭州拥有着茶文化旅游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当地政府的引导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综合来看,杭州茶文化旅游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 茶文化游客稀少

以中国茶叶博物馆为例,该博物馆坐落于历史古都杭州,是一所茶文化专题博物馆,但是当前该馆门可罗雀,不仅游客稀少,连工作人员也寥寥可数。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应该看到更深层面的问题,即当地政府对茶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尽管杭州曾经举办过多次茶事活动,但是由于多渠道的宣传工作没有到位,从而导致了杭州茶文化仅仅在旅游节的时候昙花一现,平常则无人问津。此外,并没有将茶文化的深度内涵充分发掘,从而导致游客对茶的理解过于片面,仅仅将其等同于高雅的“解渴”,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茶文化旅游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这也是导致杭州茶文化旅游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

(二)独立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开发不足

杭州是我国东南部重要的产茶地,该地的茶文化具有着源远的历史印记,较其他产茶地具有着极为独特的先天优势。但是纵观当前杭州的茶文化旅游绿线开发,可以发现尚未形成独立的茶文化专项旅游线路,这一不足严重制约了当地茶文化旅游的开展。此外,当地开展的龙井茶文化旅游活动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过于单一,仅仅靠茶品购物、采茶炒茶与品茶观艺很难吸引到大量的游客。当前杭州茶文化并未形成自身独特的卖点,没有深入发掘当地特色与旅游优势,从而导致茶文化资源的浪费。

(三)缺少高素质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

茶文化作为高雅的代名词,相关旅游活动的开展也是以让游客享受超然的精神体会为主打的。但是仅仅靠游客自身的感悟是无法领会深层次的人生境界的,必须依靠高素质的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来继续拧讲解与引导,才能使游客真正获得物质享受之外的精神体会。但是,纵观当前杭州地区的茶文化旅游人才现状,可以发现,当地的旅游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并未形成较为浑厚的茶文化旅游软环境。杭州地区开设茶文化课程的院校也十分有限,尚未具备较强的茶文化专业教育资源。此外,社会上对于茶文化旅游人才的培训机构也不多,在这个背景下,很难实现当地茶文化与旅游的有效衔接。

(四)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保护不够重视

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依靠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茶文化旅游也不例外,茶文化旅游的开展必然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茶树的生长需要具备较高的环境标准,但是当前杭州地区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较为科学的规划体系。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开发商与茶农仅仅关注经济利益,忽略了茶园茶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杭州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对策

想要寻求杭州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必须要立足当地实际,走茶文化内涵旅游的路线。杭州具有着极为悠久的茶文化,因此必须要根据当前旅游行业的市场需求有所针对的挖掘茶文化内涵,此外,还要加强茶文化内涵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综合分析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一)加大宣传促销, 培育客源市场

唯有具备到位的宣传促销,杭州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才能有效提高,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因此,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加强于当地旅游企业的联合,借助于多样化的宣传媒介,如电视、报刊、网络、杂志等,开展全方位的广告宣传,将本地的特色茶文化旅游推出浙江省、推出国门。通过宣传力度的增强,使得率哟组合对杭州特色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使得游客对于杭州茶文化的旅游兴趣有效激发。在开展相关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层次有重点的进行。以海外市场开拓为例,应该着重关注以日韩、东南亚、印度等国为代表的亚洲茶文化圈的客源国,由于这些国家长期以来受到中国茶文化的熏陶,在茶艺茶道、饮茶习俗方面与中国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通过到位的宣传营销能够使得这些国家的潜在游客成为杭州茶文化旅游稳定的客源。

(二)适当增加茶文化旅游专线, 丰富产品内涵

鉴于当前杭州地区尚未形成科学完善的茶文化旅游专线,因此应该在契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不断丰富杭州地区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形式与内容,增设茶文化旅游专线, 如茶俗风情游、茶乡夏令营、优茶品尝游等。要关注到茶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使得茶产品的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

(三)提高从业人员的茶文化知识与素养

想要确保茶文化游客都能体会到物质享受之外的精神体会,必须要加强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素养培训。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旅游知识,还要拥有良好的茶文知识,唯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茶文化旅游的质量。除此之外,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与各大院校的合作,积极的开设与茶文化相关的专业,加强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育工作,从而为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杭州文化论文篇(2)

文学具有地域文化的审美差异。近代梁启超论及南北文学风格时指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于诗于文于赋,皆南北各为家数。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散文之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者,北人为优;骈文之镂云刻月善移我情者,南人为优。盖文章根于性灵,其受四周社会之影响特甚焉。”①可见,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地域文化已经成为文学表现的审美客体,它浸透着作家的创作思想,影响和塑造着作家艺术家的气质人格和美学风格。

在南宋建都杭州临安之际,以苏杭为中心的吴越文化,总体上已呈现出一种诗性审美特征。究其原因,就内部因素而言,吴越之地自然景色秀丽,气候湿热。从生理学角度讲,这种气候容易令人形成柔性细腻的性格。无可否认,吴越文化起初还是有些刚性的,但与北方地区“慷慨悲歌”的民风相比,也只能算柔中带刚。河姆渡出土的象牙雕刻“鸟日同体”图以及良渚出土的陶瓷俱各精致、柔雅,可为柔性文化的佐证。而到了后期,吴越文化更以柔性为主导精神。就外部因素来讲,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劫难(即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对吴越文化的影响十分巨大。北人南迁使文人学士也大批南下,如王充、王羲之、谢灵运等,形成文人云集的景象。特别是魏晋时期,晋室南渡的同时,也带来了玄学思想。玄学崇尚“清淡”,这使得吴越区域的尚文风气日盛。内外因素的糅合,使得吴越文化的柔性特征更加明显。

在历史上,南宋一直被看作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故而,南宋被认为没有研究价值。然后,陈寅恪先生却认为:“中华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②此观点提出后,经邓广铭等学者论证,渐渐为学界所承认。可见,尽管南宋国势孱弱,但在文化发展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杭州文化而言,南宋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靖康之难”之后,大批文人南渡,“江浙人文薮”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特别是南宋定都杭州后,南宋文化与诗意流觞的吴越文化糅合,激荡成追求婉美的诗性审美品格。这个过程并不漫长,因为南宋文人觉得恢复中原无望,他们心怀激愤而又不能直言宣泄,于是,南宋文人感到心灵残缺情绪忧伤。所以,南宋文人心理由初期的强烈复仇心理逐渐转化为中后期的压抑、愤懑、悲愁的心理。这种心理刚好与吴越文化的诗性审美形成一种共振,于是南宋文化阳性渐失阴性渐盛,从而使得南宋文化的审美具有内敛性。所以南宋文人选择走向自然,释放自己的心灵情怀,这种审美诱惑,激发出他们敏感、精细、婉美的性格特征,使得南宋文人崇尚一种柔媚飘逸、空灵精致的审美品格。

正因为柔性的审美追求占据南宋文化的主导地位,所以,南宋文人在文学上倡导追求精雅的创作风格。如王炎的散文和姜夔张炎们的词等都用笔细腻工致,堪称精雅。而这股南宋遗风,构成了杭州文化的母文化元素,它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对后世的杭籍文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杭州籍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烙上了南宋文化的审美因子。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原型(archetypes)是“最初的模式,所有与之类似的事物都模仿这一模式”③。原型批评家弗莱赋予原型以文学的含义。他指出,一种文化原型(Cultural Prototype)就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④。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原型,一种区域性的文化集体无意识,积淀在整体文化和该地域文化当中,影响和制约人的文化心理和性格的生成及其发展,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审美品格。譬如,在南宋文学中,我们经常可以读到“水”意象和“渔父”意象。这就不是巧合,而要从原型意义上去分析了。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5}。老子将水人格化,赋予它育生命、利万物、柔顺包容的品性。可见,随物赋形、包容万物的水暗示着一种无拘无束极其自然的生命状态。而“渔父”意象则是南宋文人向往大自然的一种象征。于是,向往精神自由的审美品格积淀在南宋文化中,成为一种原型模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对个体心理影响深刻,它具有超强的力量。南宋文化作为杭州文化的原型,显现了其强大的母文化影响功能。在文学方面,现代的杭州籍作家追求婉丽柔美的审美品格,正是凸现了原型文化强劲的继承性。

精细婉美的诗性审美追求依附在杭州的原型文化上,在杭州文人精神的长河上产生深刻的影响。

现代著名杭州籍作家郁达夫在文学作品中创造了“零余人”形象,“零余人”往往有先知先觉的精神痛苦而又无法付之行动。这种“零余人”形象明显带有中国传统式的孤独寂寞和感时忧国的游子心态。这与南渡的南宋文人的心态颇为相似。正因如此,郁达夫渴求精神家园,以安顿疲惫的灵魂。他在小说《沉沦》中,刻意描写“我”在大自然中的心理感受,在自然本性的抚慰中,细致入微地状写游子的心灵世界:“这里就是你的避难所。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讥笑你,愚弄你;只有这大自然,这终古常新的苍空皎日,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的清气,还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慈母,还是你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与那些轻薄的男女共处去,你就在这大自然的怀里,这淳朴的乡间终老了吧。”{6}

郁达夫对大自然的爱,体现了对黑暗现实世界的规避。这和南宋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不是颇为相似吗?他们都重视追求心灵自由,以实现生命境界的最高层次。在文学作品中,郁达夫大量书写孤独感伤欲望等,以展现作家的心灵体验。他在小说《沉沦》中描写“爱的要求”,表达欲的本能,而在《茫茫夜》《她是一个弱女子》《青烟》和《烟影》等作品中,情绪、感觉和欲望等心理内容成为反复表现的对象,小说重视心灵体验和精神历程。所以,表面上郁达夫的作品颓废放浪,实质上他是以精神世界的率真来反抗俗世的黑暗。

现代诗人戴望舒也对精神家园孜孜以求。充满忧伤情绪是戴望舒诗的一个特点:或是对爱的渴求不成功的烦忧;或是对生命美好憧憬失望的烦忧;或是对现实环境不满的烦忧。为了排遣烦忧,戴望舒在心灵世界中寻找归宿,在精神世界里自筑家园。如他的诗《乐园鸟》:“飞着,飞着,春,夏,秋,冬,/昼,夜,没有休止,/华羽的乐园鸟,这是幸福的云游呢,/还是永恒的苦役?”一只春夏秋冬、昼夜飞着没有休止的“华丽的乐园鸟”成了荒原跋涉者和旅途漂泊者的象征,从而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逃避,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又如《寻梦者》:“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又如《游子吟》:“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薛荔的家,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而游子的家园呢?”戴望舒的寻“梦”诗和游子诗实际上传递出的信息都是他对精神家园的渴求,也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的诉求。对精神家园的孜孜以求,恰恰体现着南宋遗风诗性审美文化的灵魂。

转贴于

现代作家施蛰存也是杭州籍的重要作家。他的内在个性的突出特征也是自由心性。20世纪30年代的施蛰存和南宋文人的境遇颇为相似,黑暗的现实使施蛰存感到生存的压抑艰难,于是只好追求心灵层面的自由。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地域文化无疑影响到了施蛰存的审美情趣。杭州文化中感伤柔美的南宋遗风使施蛰存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灵敏而善感的心灵和自由生活的感受力,以及他雅美的风致。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文营造“小我”的精神世界。如他的诗《乌贼鱼之恋》:“乌贼鱼以十只手——热情的手/颤抖地摸索着恋爱”。以拟人化的笔法描写纯个人的恋爱情感。乌贼鱼的无奈,也正是人生的无奈。由此可见,其诗背后凸现的也是施蛰存柔美的审美情趣和对生命意义的关怀。他的小说《梅雨之夕》《将军的头》《石秀》《黄心大师》《阿褴公主》等,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学说,从性爱的层面对封建礼教对于人性的压抑做了批判。他的作品以心灵接触社会,以心灵感受人生,以心灵体验人的内心世界,这与杭州文化的原型南宋文化的审美精神是契合的。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直觉就是心灵本身,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生命本身。”{7}所以,施蛰存的小说立足于观照人类本身,尤其涉及人类自身的深层意识,探讨人的生命的原生态,实际上是希望人能够超越世俗藩篱的束缚,实现心灵世界的自由。

出生于杭州的“一代才女”林徽因同样十分重视内心体验,她以独特的生命感悟抒写着真纯的美。如她的诗《一首桃花》:“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珑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这种唯美的诗境体现了林徽因超越世俗生活追求精神审美的诗性品格。又如她在小说《钟绿》中把钟绿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典型,钟绿对乡下宁静和谐生活的渴求,小说结尾对人物命运的安排,应该说都蕴含着作家的深意,林徽因借助脱俗高雅之美来抵触现实社会的庸俗和黑暗。她的小说《文珍》和《吉公》都表达了作家对生命的感悟对生命的珍视对自由的渴求。这种重视内心体验的诗性审美,显然是受到了地域文化柔性艺术的传承。

杭州籍作家对精神家园的追求,传承了南宋文化重视心灵自由追求的审美品格,表现了对当下、对世俗的庸俗功利的超越,以实现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验。

作为杭州文化的原型,南宋文化在作家的叙事策略上也显现了母文化的影响功能。所以,南宋文化优雅、婉美而精细的审美品格,不仅对杭州籍作家的思维、认知和心理感知方式,以及审美品格的选择上有深远的作用,更是对杭州籍作家的文学表现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南宋遗风多精神享乐。杭州籍作家自然也追求精神雅趣和崇尚艺术审美的精致化。故而,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追求一种率真自然、淡泊从容的叙事氛围,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诗情画意。在这种诗情画意中创造出伤感细腻精致的阴柔风格。

郁达夫的作品就呈现唯美、忧郁、寂寥和放浪形骸的特征。有人认为这是受欧美唯美主义影响的结果,但本文认为他的感伤、忧郁和唯美是对南宋遗风的传承。或者,可以这么说,郁达夫喜欢王尔德的作品,也受其影响,但从源头上讲,他之所以喜欢唯美主义,是和他自身的审美追求息息相关的,其个体的审美选择才是他喜欢唯美主义的心理内驱力。而南宋文化作为杭州文化的原型文化恰恰影响了郁达夫的审美选择。南宋文化婉美哀怨的审美追求使得郁达夫最早把艺术的视角对准自我,以细腻而抒情的笔触来展现自己的心理世界。他的心理情绪为特征的结构模式是对传统情节结构模式的改造。他以散文化的笔调写小说,力求打破诗、散文、小说之间的界限,创造了以柔性审美为主导的诗化体小说的创作模式。这种诗化的叙事模式成为他抒发他心理情绪的最佳载体。同时,在郁达夫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与柔性审美元素相关联的感伤情绪,它凸现了时代负面性在他内心投射的阴影。

而在戴望舒的诗中,我们同样可以读出古典诗词韵味。戴诗呈现出唯美映象,造境凄婉而隽永,颇具江南文化的柔性审美特征。如他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中呈现了“梦一般凄婉迷茫”的艺术境界。这种对婉美的追求,与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怆的声音,与姜夔《点绛唇》中“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的惆怅的叹息很有些相似。南宋文人婉美哀怨的审美追求已经深深融化在作家的精神血脉之中,孕育了作家的柔性的创作风格。

杭州籍作家除了强调主观情绪宣泄,强调“婉美”的氛围以外,也十分重视意象的构建。戴望舒在《雨巷》中用细腻柔美的“江南意象”抒写诗人的情绪,将一个内心迷茫但又有追求的现代知识分子复杂又敏感的心灵轨迹,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施蛰存的《新燕》借自然中的意象,抒发心绪,构成南宋婉约词的重现。施蛰存在《秋夜之檐溜》更是以檐溜、清溪、落叶等为意象,表现灰色人生的情思。林徽因的文心也很细,自然界中的云雾、星宿、山川、草木都成了她抒发情感的载体。如她在诗《记忆》和《秋天,这秋天》中都植入了红叶意象,以此表达对徐志摩的怀念。而秋天红叶凋零的凄惨冷清,正体现了林徽因悱恻的情怀。作家们突现了“江南意象”的细腻、绵长、柔美和隽永。他们用字精致细腻,造句清雅,形成了精雅的创作风格。作家们在作品中植入的感伤之美,以及对小说意象独具匠心的艺术构造,都与地域文化的浸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之,南宋文化的母文化孕育和影响功能,为杭州籍作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融入世界、认识世界的文化感知方式。南宋文化追求婉美的审美品格,形成了杭州籍作家颇具地域特色的以柔性艺术为主导的文学范式。

① 梁启超:《中国地理大论》,《饮冰室文集》23卷(第四册),转引自张万仪:《鲁迅与吴越文化》,《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28卷。

② 陈寅恪:《陈寅恪先生文集》(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页。

③ 霍尔等著《荣格心理学入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4页。

④ 弗莱:《批评的解剖》,转引自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页。

杭州文化论文篇(3)

近年来,杭州地区的水泥行业持续快速发展,虽然企业整体规模也有了大幅提高,但导致了新增产能过剩,水泥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等严峻形势。总理在十一届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以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要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为此,水泥行业正推进转型升级,摆脱传统粗放发展思维,调整现有组织文化,进一步统一文化氛围,努力形成行业内共识和合力。90年代初期,杭州水泥行业国有制改革逐步进行,行业规模增多,产品同质化程度严重,企业并未重视组织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进入2000年以后,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水泥行业的决策层,慢慢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进行组织变革,生产适销对路的水泥产品。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和循环经济为发展的经济模式,在组织内外文化中不断体现。

一、主要问题

1.社会变革加快,传统组织忠诚度下降

心理的认同度,即组织愿望与员工自我奉献之间的默契程度,往往是企业组织文化的基础。在行业内,水泥企业总是热衷于重视组织文化的表面,比如召开组织文化的交流大会,设计标志性的组织口号与规章制度;往往忽略了以织行为和组织变革中心的文化管理的研究。

2.组织文化培养,员工参与不足

文化的建设是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不是高层决策者自我主张的行为。它需要全体员工的认同,参与和支持。只有企业的目标与员工个人的目标达到高度一致时,组织才能协调发展。行业文化具有特色性,独立性和难模仿性,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这种文化的竞争力,则集中的表现在管理者的策略和员工的行为之中。从管理文化的向量上看,行业内的企业,普遍权力等级差别强,对待风险的态度或者冒险精神较弱,组织变革速度缓慢等特点。

3.管理风格保守,文化调整灵活性差

行业内组织文化的劣势:企业文化发源与决策者文化,并且不能支撑整个企业的变化发展。而成熟的企业文化必将取待个人主义的决策者文化。组织内部要沟通顺畅,而在文化上达成共识的组织,交流起来往往比较容易;保守型的组织,浓厚,不愿承担风险,创新意识弱,过分注重规范化管理,对于多变的市场环境难以适应。文化应该考共同的参与而不是决策。要靠逻辑去思考,而不是直觉去判断。杭州水泥行业,尤其是外资企业,长期受到政府的经济干预和优惠补贴,会导致企业的文化价值观过度得依赖政府的行为与信息,而不是更多的思考自身文化与外部市场发展的协调性,导致了应对危机的能力不足。

4.信息收集不对称,应对危机能力不足

浙江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小资本大聚集”,“小企业大协作”,“传统经济模式发展和外资设备引进发展并存”等区域经济特点。并且经历了从承包试点到股份制转让,再到中外合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大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长期的信息收集和应对机制。水泥行业是高能耗,高成本的企业。而水泥市场的行情,更是呈现波动起伏的状态,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信息的不对称性,可能会导致决策的重大失误。摊子摊得过大,产品生产过剩,企业难以程度巨额成本;摊子摆得过小,企业销售渠道不宽,创造利润不够。

二、发展方向

1.宣传环保意识,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水泥工业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水泥行业发展可持续循环经济具有一定优势。被行业内所公认的是,水泥生产已成为消纳社会工业废弃物的大户,大量的有益尝试,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杭州水泥业生产成本上,最大的负担来自煤炭发电,而树立环保的企业文化战略,自己发电节能,不仅能降低成本,还可以获得杭州政府节能减排的退税优惠。产品及其产品推销方式成为反映公司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把传统的水泥行业向生态化转型,就要把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灌输到组织文化内,就要渗透到生产工艺方案和高性能水泥产品之中。积极塑造文化中的环保意识。要把企业清洁生产,掌握环保技术,变成上下员工的自觉追求。坚持以人为本,组成环保管理群体,摸索经验技术。

2.鼓励员工参与,加强内部管理

努力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小组:集合生产,销售,人事,财务,职工代表大会等各方面的人员,呼吁大家共同参与制定,提高组织的透明度,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员工之间的信任感。内部管理的重点,就是提高企业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尊重每一个员工,坚持以人为本。要努力在沟通的融合渗透组织文化的重要内容,提高团队的和谐程度。对于管理成果,不论大小,积极奖励。树立创新文化,保持组织文化建设的持续性。

3.加速精神建设,建设学习型组织

组织文化的构成包含了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行业内,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组织文化,建设的相对完善。特别是大中型水泥厂,在组织员工和组织行为生产规范性方面比较到位。当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小企业,开始重视企业面貌,工艺特性和经营管理哲学。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层面的文化构建,在行业内普遍不足。特别是要求企业决策层与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企业伦理道德,并未得到十足的重视。精神层是组织文化构建的核心层,是只有各类型企业都努力衡量自身的组织精神,组织理念,行业内才能形成内在的源动力。组织最关心的是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最有活力的组织是学习型组织,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变化,使组织内各部分更加紧密联系。有利于水泥行业抢占先机,规避风险,迅速调整生产销售目标。

4.注重公共关系,加快文化转型

公共关系方面,水泥企业如何处理好同行业间的协作理念,建立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准则,建立并加快同行业间的组织文化,显得十分的重要。企业战略上的调整往往和企业文化的转型是同时的。文化的转型的实质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转型比战略调整显得更为重要。组织文化的转型,是战略调整的内在需求,是实体企业生存的新方向,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内部员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调整和变革现有的组织文化,主要通过三个步骤;(1)重构价值观;(2)重构行为规范;(3)重构文化仪式。

三、结束语

员工内涵与组织文化是可协调的。培养企业的学习型的组织氛围,灵活调整组织策略,以优化存量推进转型升级,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只有在协调的文化氛围中,整个行业才能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包晓闻,宋联可.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企业文化背景[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陈兴淋.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黎群.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马作宽.组织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倪健民.组织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9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杭州文化论文篇(4)

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艺术气质,使得杭州成为电影拍摄的天然外景地。2008年,《非诚勿扰》中一句“西溪且留下”成为了电影界的流行语。此外,近年来为大家所熟悉的《婚礼2008》、《鸳鸯蝴蝶》、《桂花雨》、《最后一次爱你》、《觅》、《棒子老虎鸡》等影片都在杭州拍摄外景。杭州本土的电影拍摄、制作事业也较早开始。1926年,杭州本土的电影公司——心明影片公司,拍成了电影《小孝子》,1928年,一罗姓人士设立西泠影片公司,拍摄根据聊斋故事改编的《沧海余生》,1929年,拍摄了武侠片《侠骨情魂》等。1958年,设在杭州的浙江电影制片厂成立。近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先后投拍了多部影片,杭州如今已成为重要的电影创作生产基地之一。

从中国电影的理论研究与推广来考察,在当今重写中国电影史热点中,具有某种“元话语”意义的“地域文化”的参与意义并没有得到独立研究与介绍。在杭州,除了有限的《杭州市电影志》等研究性、纪实性资料以外,相关的研究尤其是科普性研究是缺乏的。从现有的资料看,由科普的角度对杭州电影予以整体的关照、研究和考察更是一个空白。在这方面,国内其他的城市的研究、著述已经走在了前列。如《上海电影100年》、《海上电影地图》(均为上海),厦门电影百年(为厦门)、苏州与中国电影(为苏州)、哈尔滨电影地图(为哈尔滨)等专著研究成果已经于近年出现。因此,在杭州电影百年之际,从杭州电影的地理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杭州电影的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和与开发,就有了推广普及的必要。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因而,借助于电影这一为广大市民接受的文化载体,着力于普及、传承与弘扬杭州乃至浙江的优秀文化因子,让老百姓了解杭州的电影大师,领会杭州电影的精神,通过推广普及活动,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杭州乃至浙江的文化软实力。

二、杭州电影的地理记忆

电影,作为一种将真实和幻想用光影呈现的电子媒介,不仅为人们提供娱乐性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能把真实的地理环境作为背景予以再现。原本想象的地图和真实的场景交汇,形成独特的媒介地理景观。无论其原型是否虚构,当它们在银幕上呈现的时候,单个的画面元素经由蒙太奇的手段,都构成了超出原本的意义。以文化的角度关照百年杭州电影,地域的特色异常鲜明。从题材上来看,杭州所具有独特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还成为了众多国际、国内电影人拍摄影片的重要来源。如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从1926年邵醉翁搬上银幕开始,到1993年徐克导演的《青蛇》,已经历经大陆、香港、日本等不同地区与国家十多次的拍摄。这一在不同时间被演绎的过程本身就组成了一种文化的张力。此外,梁山伯与祝英台、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也都被搬上银幕,不断演绎。在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中也有一些作品则直接取材于杭州,如沈西苓编导了反映西湖船娘悲剧和杭州工人运动的《船家女》等。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艺术气质,使得杭州成为电影拍摄的天然外景地。从最早有记录的资料显示,导演们对西湖特别青睐。据包天笑在回忆录中说,他1926的《空谷兰》,就是明星公司的张石川找他写的本子,后来就到杭州拍外景。《空谷兰》的故事,包天笑导演把主要背景地就设在杭州。

地域中的标志性文化景观,通过影视的呈现,成为了塑造城市形象的名片。在杭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杭州籍电影导演古榕于2005年完成了集悬念、爱情于一体的电视剧《我是有情人》,他将之称为一张“杭州文化名片”。影片中,杭州人熟悉的保俶塔首次以城市象征的形式亮相,“《我是有情人》中保俶塔被定位为杭州的守护神。”在欧洲走了一圈,“遇到很多外国人,提起中国旅游,对杭州却一无所知。”古榕决定借助影视向全世界推销杭州,古榕认为,西湖绝对有打造成“东方日内瓦湖”的潜质。2008年,贺岁电影《非诚勿扰》在杭州取景,全球首映礼也放在了杭州。杭州为《非诚勿扰》提供了资金、外景地、首映礼平台,《非诚勿扰》对杭州自然也有“回报”。美景如画,西溪湿地、西湖……这些杭州美景在《非诚勿扰》中一一展现,一句著名的“西溪,且留下”成为了西溪湿地的广告语,使得杭州西溪旅游业得到快速增长。

电影影院作为电影的放映与观赏场地,其出现与消失作为一种文化事件本身具有重要的地理坐标意义。自1908年在拱宸桥二马路阳春外国茶园内出现第一个电影放映场所起,先后有杭州大世界游艺场电影场、杭州影戏院、西湖大礼堂、联华大戏院等固定放映场所。1924年夏,杭州城站旅馆屋顶开设楼外楼露天电影场,放映国产无声电影,这是杭州首家电影场。也正是在这一具有地理符号意义的场所,发生了一件重大的爱国事件。《五卅沪潮》是一部记录五卅惨案实况的记录片。据《新浙江大事记》记载,因该片未能在上海公映,杭州影人汤笔花与友联公司联系后,建议把影片充作行李带至杭州城站电影院放映。上映当天,城站旅馆屋顶的“楼外楼”露天电影场座无虚席,坐满了爱国青年。警察局派出大批军警前往弹压禁映。时有人登台疾呼:“同胞们!帝国主义到处欺侮我们,杭州是我们自己的土地,为什么不能放映自己的影片?”一时间,台下群情激愤,振臂呼应,军警被迫撤离,《五卅沪潮》得以在杭连映7天。1925年到1935年,杭州曾先后集资筹建了第一影片股份公司、心明影片公司、友谊影片公司、西泠影片公司、月宫影片公司等,其中杭州心明影片公司拍摄了无声故事片《小李子》等。1933年8月,西湖大礼堂电影场开始放映有声电影,这就是杭州最早的有声电影院。

三、杭州电影的文化版图

立足于杭州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用寻找的方式描绘这个城市的电影地图,致力于发掘杭州电影的历史文化碎片和脉络,通过百年杭州电影的历史回眸,介绍历史上的著名杭州电影人事,展示杭州电影的价值和意义等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电影业在杭州的发展,带动了多种文化产业的繁荣。为了宣传、普及电影,吸引民众走进电影院,杭州电影也采取多种形式,有报刊广告、橱窗画廊、路牌海报、宣传画、说明书、幻灯片、电影评论、电影刊物以及举行首映式等。1908年5月17日,《杭州白话报》刊有拱宸桥阳春外国茶园的广告:“聘请英国美女跳舞大戏、天下第一活动电光影戏、最新发明电气留声大戏,三班合演连登6天。”1921年以后,杭州电影业有了发展,《浙江商报》、《东南日报》等报刊经常刊登电影广告。其他如省内出版的《影戏世界》、《银幕漫谈》、《西湖电影》等电影刊物也逐渐创办。为了扩大影响,电影院开业和新片上映时,一般都组织首映活动。1935年1月18日,联华大戏院在杭州开业时,邀请著名电影明星阮玲玉揭幕,首映由她主演的《神女》。1946年12月,西湖大戏院重修门面竣工时,举行揭幕典礼,邀请电影明星欧阳飞莺剪彩,并上映她主演的《莺飞人间》。

杭州文化论文篇(5)

3.对当前提升生活品质相关认识的辩析包学松

4.杭州人生活品质与杭州人文特色的良性互动陈宁

5.艺术地生活诗意地栖居——论生活品质提升与生活理念的转换段昆仑

6.提升生活品质的三个基础姚如青

7.感受日本人的生活品质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周旭霞

8.继承和创新:和邓小平发展观之比较郑仓元

9.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释义陈章亮

10.关于思想若干问题的再思考——纪念同志逝世30周年雷云

11.论邓小平对现代化思想的超越高国舫

12.社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社区居家养老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方秀云

13.关于萧山农村养老问题的一点思考陈赛权

14.公平和效率的协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课题刘勇

15.关于集镇社区居民娱乐方式的思考——以A集镇社区为例王明

16.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初探陈觅

17.杭州市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肖剑忠

18.浅议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潘新新,王建明

19.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葛彩虹

20.罪刑法定与类推制度叶泽有

21.对村委会选举引发诉讼案件的思考肖洪武

1.漫谈"理论武装"——兼论"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雷云

2.提升杭州农村困难群体生活品质的政策研究邵德兴

3.市民视角下的生活品质之城调研报告蒋荣华

4.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高起点推动杭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翁卫军

5.杭州市农业安全战略研究何关新

6.良渚文化与杭州城市精神周膺

7.杭州古都文化保护与利用的探讨周乾松

8.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分析当前社会问题的几个视角安蓉泉

9.乡政村治格局中乡村关系的失调及调适建议蒋明敏

10.公民参与困境与化解策略罗重谱

11.由兼职代表制到专职代表制——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改革方向徐蓉蓉

1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全民自由创业的良好环境吴玉凤

13.对公务员地域回避制度的反思姜裕富

14.发达国家典型职业教育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蔡岷雯

15."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伦理价值审视于洋

16.试论哲学视阈中的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孙余余

17.关注低保人员的主体意识梅筱萍,韩荣

1.新时期社区党建研究史及伟

2.论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修养高国舫

3.温州打火机企业集群运行机制研究杨保军

4.构筑西湖群山文化景观廊道推动杭州旅游经济向纵深发展吕雄伟,陈永明,蒋长禄,俞宸亭

5.杭州凸显文化名城地位及构筑各类文化区域之浅见顾耀德

6.杭州建设信息化城市的战略思考虞杭,陈丽华

7.创新人才环境构建人才天堂钱斌HttP://

8.关于杭州信用建设的调研报告章燕

9.市政市容行政管理与执法工作探讨童新

10."长三角"地区"行政推动"招商引资的经济学分析胡继妹

11.青岛:中国城市经营的一个范例刘文俭,黄芳

12.论社会系统不稳定因子的创性转化--动态系统科学理论的经济学实证分析廖前进

杭州文化论文篇(6)

近十几年来,杭州旅游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作为消费者旅游体验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却一直停滞不前。目前,杭州旅游纪念品主要集中在杭州土特产,如龙井茶、西湖藕粉等饮食产品以及杭州丝绸、绸伞等传统工艺品等方面,而创新型、物美价廉、承载杭州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的种类较少,且大多数缺乏杭州本地特色,质次价高,影响了杭州文化旅游品牌的发展。

1 杭州旅游纪念品现状

1.1 目前以土特产、传统工艺品居多,缺乏创新型特色产品

杭州本土特产分为主要分为饮食类和工艺品类,著名饮食类有龙井茶、小核桃、笋干、天目山香榧、西湖藕粉等,著名工艺品有杭州丝绸、王星记扇子、西湖绸伞、都锦生织锦等。这些土特产具有浓厚的本土特色、知名度高,但纵观近几十年,特别是杭州传统工艺品长期以来,样式老套,缺乏新意,鲜有创新型的特色旅游文化产品出现。

1.2 传统工艺品以手工制作居多,价格与价值长时间背离

杭州传统工艺品闻名遐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手工艺人的流失,致使人工成本高昂,如王星记扇子,从毛竹到成扇需要经过88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其人力成本相当高。长期以来由于较高的价格,致使大部分游客观而不买,从而失去了相当一部分市场。

1.3 缺乏杭州地方特色,款式与国内其他产品雷同

目前景区销售的大部分旅游产品如手串、饰品等工艺品以及相当数量的儿童玩具大多通过国内市场大量批发而来,除了本身就缺乏杭州本地特色之外,还会给游客带来审美疲劳和厌烦感,拉低了游客在杭州旅游体验的期望值。

1.4 仿制的工艺品产品质量不高,工艺粗糙

一些仿制的手工艺产品在市场上的泛滥,价格较低,但做工粗糙,大大降低了游客对杭州文化旅游品牌的认同感,游客购买这种产品回去后无论自己使用还是馈赠亲友都显得尴尬。

2 杭州地域文化特色与竹材的特点

2.1 杭州地域文化特色

美丽的自然风光并不是杭州独有的特点,杭州独特的气质在于各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它兼有自然景观、古都文化、宗教文化、建筑艺术和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要素。[1] 从古至今诸多文人墨客、诗词歌赋、民间传说、历史遗迹为杭州带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涌现出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文学与民间传说,如以西湖山水为背景的故事《西湖女神》《白蛇传》等故事,与钱江潮相关的《钱王射潮》等神话,以及凤凰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龙井的“乌龙传说”,虎跑的“两虎跑泉故事”等等。还有见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可追溯到宋代的杭州茶文化,距今四千七百年的杭州丝绸文化,起源东晋年间的佛教文化,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的运河文化等。这些文化瑰宝充实了杭州的历史文化内涵,留下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情趣。

2.2 竹材与竹文化

竹是一种禾本科常绿植物,资源丰富,生长周期短,具有力学物理性能优良、易加工利用、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美观等优良特性。[2] 竹材利用程度高,竹笋可食,竹叶可入药,竹根、竹杆可通过竹编、竹雕等工艺制作工艺品。竹子还可以通过现代化工艺被加工成各种类型的竹集成材、竹胶合板、重组竹以及通过刨切工艺制作的刨切薄竹的竹材人造板,被广泛地应用在家具、地板、建筑、装饰等十多个领域。[2]

竹子不仅具有丰富的物用价值,更富有深广的人文价值。竹因其自然特征与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人们往往把其人格化,[3] 许多文人以竹做题、作喻,以咏竹、画竹和种竹来表现自己的志向、人品,借其比托自己坚忍不拔的人格品性。我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

3 基于杭州地域文化的竹制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

浙江的竹文化十分悠久,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对浙江竹子的描绘也很多,竹子也是浙江省最具特色的生态经济树种之一,竹林面积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竹林、竹文化隐藏着巨大的旅游资源,正所谓“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3]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城市,也是著名旅游城市,将杭州地域文化与竹文化相结合开发具有杭州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3.1 竹制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手工艺与工业化“双轨制”

在设计前就从生产工艺出发进行开发,生产工艺主要分为手工艺和工业化生产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并存,互相补充,互相汲取营养。一方面,工业化生产的产品产量高、价格较低,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游客的购买需求,同时可从传统工艺品中提取设计元素;另一方面,传统手工艺生产的产品制作精美、价格较高,特色化明显,可以满足部分游客的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同时可逐步研究优化工艺,将纯手工产品的部分构件实现工业化,以降低成本。

3.2 竹文化与其他特色文化资源相结合,开发创新性的旅游纪念品

竹文化的应用还可以与杭州著名的丝绸、织锦、茶叶、食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全新的特色旅游纪念品。例如,将竹子与丝绸、织锦相结合,可以开发出特色服装、饰品、箱包等产品,像茶叶、食品等饮食类的产品可以开发出相关的竹制的包装、器皿等。这些方式使竹材在各个方面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创新性地开发出相关的产品,丰富杭州特色旅游纪念品的产品线。

3.3 围绕具体景区的文化背景,开发主题性竹制旅游纪念品

杭州的旅游景点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如西湖的白蛇传说、钱塘江的钱王射潮等。这些文化背景是旅游景点赖以生存的土壤,从中提取创意元素用来开发竹制旅游纪念品,不仅能够强化产品文化特色、纪念特色,而且还能起到知识传播的作用。

4 总结

旅游纪念品不仅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明、文化、特色和品质。将杭州地域文化与竹文化相结合,开发具有杭州地域文化特色的竹制旅游纪念品,不但能有效填补旅游产业的空缺,提升消费者的感受,还能起到文化宣传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旅客前来杭州旅游,从而拉动地方相关产业和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刘晓伟.试论提高杭州旅游的国际化程度[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01):56-59.

杭州文化论文篇(7)

杭州是秀美之城。杭州。以其独特的美“秀”出一个别致的天地给世人看。杭州无论怎样装束都是美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皆美得让人陶醉。当你泛舟于美丽的西湖,近观温润如玉的湖水,遥望空蒙如剪影的远山时;当你置身于重峦叠翠的青山,看溪水长流。听鸟语虫鸣时:当你一边品堪称一绝的龙井,一边看到杭州姑娘清纯可掬的笑脸时。你不能不心旷神怡、为其沉醉。可以说,杭州的秀美之中又夹带一股灵气,让她多了几分调皮,添了几分聪慧。杭州,柔美的山,清秀的水,大家闺秀的西子湖,秀在江南,美在杭州!

杭州文化论文篇(8)

一、引言

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为人们日常的游览、观赏、休息、娱乐和文体等活动, 提供优美的境域和舒适的场所; 二是美化城市面貌, 净化空气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我国公园的产生可以说是帝国主义侵略和辛亥革命的结果,又由于辛亥革命的发源地在南方,更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无论是公园的最初阶段,还是形成具有我国特点的公园,到最后拓展为我国多元化的公园模式,可以说在南方都最具有代表性。杭州是中国公园建设最早的城市之一,也是近现代公园发展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这并非出于个人或偶然的原因, 而是与杭州近现代社会的形态特点和历史进程及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相吻合的。

二、杭州近现代公园的发展

杭州近现代公园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西方园林文化借助沿海开埠城市租界公园的渗入、传统私家园林公园化的挑战和政府对公园文化的认可以及现代公园的多元化发展。这四个发展阶段都和杭州近现代的历史环境息息相关。

1、租界园林的出现,公园文化的萌芽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相继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杭州城里划出租界,出现了城中之城。西方人将欧美的物质文明、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市政管理及审美情趣等都带入租界,使之成为东方文化世界中的一块西化拼图。西方侨民为闲暇生活所需,带来了西方的公共性活动场所形式,城市公园就是其中之一。

2、私家园林公园化,公园文化的成长

19 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产生的“洋务文化”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陈代谢加剧,中西文化的嫁接几乎遍及到杭州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私家园林的洋化与商业化不可避免,私家园林公园化就是中西文化不和谐对接的结果,中国传统园林的近代转型也由此初露端倪。上流阶层、代表中国文化前进主流的文人、士绅,对自己所属的私家园林开始实行洋化处理使其公园化。

3、政府建公园,公园文化的成型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社会生活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而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兴旅游娱乐项目的公园随之产生,先进公园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作为当值中国经济和文化的重镇――杭州也响应国名政府的号召,民国时期开放了一些私家园林、坛、庙作为公园,如西湖园林、郭庄、胡庆余堂;还兴建了公园、墓园等,风格大多为中西混合型,如中山公园、湖滨公园等。

4、公园多元发展,公园文化的拓展

全国解放以后,杭州的经济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地位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它在关注物质文明建设的时候,也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公园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物资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于是杭州开始大力的实施建设各种主题公园、对原有公园进行景观更新、更加注重城市公园的设计、广泛推广小区公园等,这一时期的公园朝着多元化发展,一派欣欣向荣。

三、杭州近现代公园与杭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的关系

杭州近现代公园发展的四个阶段都与杭州在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有着很必然的联系,使他们的综合作用合力才导致了杭州公园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

1、萌芽阶段

公园文化的引入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造成的,《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发展超过了广州,全国外贸、金融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并辐射、促进了毗邻的杭州,使得杭州成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和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这为公园植根于经济基础这社会生活最深厚的土壤中创造了有利的先决条件。公园最本质的目的是为所有阶层的人们进行健身休闲的场所,但是在杭州、在整个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租界范围内的公园只不过是殖民者文化入侵的一个手段,是少数殖民者的乐园。

2、成长阶段

19 世纪末期,杭州作为中国第5大经济强市,受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私家园林的洋化与商业化不可避免。随着这时经济、文化实力的相对增强,一部分上流阶层、代表中国文化前进主流的文人、士绅,对自己所属的私家园林开始实行洋化处理使其公园化。

3、成型阶段

以辛亥革命为契机,古老的杭州迈出了新的步伐,开始踏上近代化的历程,尤其是1927年杭州建市之后,市政建设和经济文化都有较快的发展,整个城市的面貌也随之而起了变化。民国时期,正值杭州处于较快社会转型时期。辛亥革命后杭州的政治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样式,使杭州呈现出一副全新的姿态,这正是杭州市民社会生长、发育的社会经济背景。辛亥革命的重大政治变革为杭州城市化创造了前提条件。由于铁路、公路交通日渐发展,沪杭、浙赣铁路先后建成通车,东南各省以及本省内地的丝、茶、米、木材等工农业产品,可以直接运抵杭州,再经水陆两路运往上海、南京等地,过境商贾与日俱增,春秋两季的游客也络绎不绝。杭州不但是浙江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且是东南地区大宗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和工业品的中转地。这些都为杭州公园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对杭州公园文化的成型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4、拓展阶段

公园出现的初衷是建设为全体人民服务的、不分种族、民族、阶层及职业的全民共有的园林。解放后后,由于杭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都是全国的排头兵,作为现代化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全国的经济强市和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副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创新中心,市政府和园林设计部门也更有实力去关注公园的建设、更努力去实现公园的本质、更务实的去为人民服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杭州的公园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将传统公园的理念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如着力建设各种主题公园(杭州乐园、宋城、未来世界、杭州极地海洋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鸦片战争遗址公园等),对西湖十景、湖滨公园、中山公园、杭州市半山公园、杭州锦鳞公园等进行改造与改建和更新景观设计;大力推行小区内公园建设,提高城市公共绿化率(如杭州采荷小区公园、杭州建塘小区公园、杭州公园小区拱苑、杭州公园式入住小区钱江新城等)。

5、杭州湖滨公园近现展的四个阶段

湖滨公园,杭州的“城市客厅”,位于解放路之最西端,也是解放路走向西湖的大门,整个湖滨公园长约一千米,由6块大小不一的园地连缀而成。从南至北,依次为一公园、二公园、三公园、四公园、五公园、六公园。湖滨公园一百多年的发展与变迁,真实的展现了杭州公园的发展和变迁过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杭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的变化。

萌芽阶段: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相继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的杭州城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且杭州城里划出租界,湖滨公园也被西方侵略者抢占,成为他们的“私人园林”,他们在那里修建了很多欧式的建筑与住宅,这些都为后来的湖滨公园奠定了基础。

成长阶段:19 世纪末期,受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杭州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基础有了一定的提高,私人园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要,而且一部分上层人士有实力来开始开展私家园林的洋化与商业化;代表中国文化前进主流的文人、士绅在这里向广大民众宣讲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潮,造成了中西文化的不和谐与不对接,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私家园林的公园化,这些因素让湖滨公园这一曾经的私人园林向很大一部分人开放。

成型阶段:辛亥革命后,杭州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广大人民的生活相对稳定,物资生活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当时的杭州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和场所就是茶馆喝茶听书和戏楼听戏,这很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于是杭州就建起了第一座公园――湖滨公园。

拓展阶段:全国解放至今的几十年里,随着杭州各项实力的与日俱增,湖滨公园也经过几次扩建和整修,并多次掀起绿化高潮,补植花木,让湖滨公园逐渐变成了一条宽阔的绿色长廊。除了绿化之外,湖滨公园还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动。1961年时,为了方便游客游湖,开辟了湖滨公园开往三潭印月和中山公园的专程航线,这样,可以使每天载客人数增加一倍左右,使更多的人乘到西湖船。同年国庆前夕,湖滨公园还装上了一长列白兰花形的花式路灯,把夜西湖打扮得更加妩媚多姿。据悉,这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次装置花式路灯。1996年时,湖滨一公园上塑起了一个叫“美人凤”的雕塑,作为杭州城市的“城标”,反映杭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的独特风采和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现出现代杭州蒸蒸日上的城市精神风貌,表达多少年来国内外千百万游人对西湖的向往和眷恋之情。“美人凤”雕塑,历时3年,耗资120万元,在当年1月建成开放。

几年后,杭州开始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湖滨公园被纳入西湖南线整治工程中。在整治工程中,复建了被称为清钱塘十八景的“亭湾骑射”,建亭廊挑入荷丛中,供游人赏景留影。在绿化上保留现状大乔木,迁移亚乔木及灌木,拆除破旧建筑,只保留澄庐及其南侧黄色别墅,改为旅游服务用房。大部分开挖水体,并与西湖沟通,使景观通透。

曾经作为杭州“城标”的美人凤雕塑也在同年被拆除,放置美人凤的地方矗立起了一块清朝乾隆皇帝御笔“杭州西湖”的题词石刻,在石刻的另一侧还建起了一个名叫“晚香”的亭子。现在已经成了老年人的乐园,亭子周围的空地上还自发地形成几个戏曲角落。在这里,演员和看客是流动的,琴师将二胡往膝上一搁,柔软的旋律从琴弦之上流淌而出,按捺不住的看客便咿咿呀呀地唱起来。一曲终了,掌声响起,映衬着石刻简约的影子,成为一公园里靓丽的风景。

四、对杭州近现代公园发展的评价

杭州近代公园的发展过程说明: 近代公园作为舶来品和文明的象征,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而进入中国。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生活深层次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杭州乃至中国人民的逐步觉醒的过程、反映了杭州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逐步提高的过程、反映了中国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逐步提高的过程。杭州近代公园虽然数量不多, 面积不大、水平不高, 但它必竟是新中国成立后杭州园林建设最初的物质基础, 并给现代公园及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了很多最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杭州现代公园的发展过程说明:杭州现代公园的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高潮都体现了杭州市每一次重大决策的效应、都体现了杭州市每一次跨越式发展的功绩、都体现着我国每一次改革和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成果。在杭州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公园园林建设也应该按照可持续的方式发展,大力发展主题公园,整合各相关公园的优势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形成合力,打造品牌;大力发展小区内公园,在全市形成点――线――面――体的立体景观形式,为每一个民众都提供休闲娱乐锻炼的场所,让城市增添很多绿肺,让公园起到实现人与资源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桥梁作用。

五、结论

杭州近现代公园的发展和杭州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的进步密不可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的不同也导致了杭州公园的模式与规模的差异;不同历史时期的公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杭州乃至整个中国当时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魏小安 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 ]1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0.

[2]杭州年鉴[M ] 北京: 中华书局, 1999.1.

[3]张安1 论旅游地形象发生发展中的几个“效应”问题及其实践意义[J ]1 旅游学刊, 2001, (3) 1.

[4]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科学出版社,2004.

杭州文化论文篇(9)

赵志刚,越剧版《暗恋桃花源》里的那个“陶老板”,当年凭一部越剧电视剧《沙漠王子》家喻户晓的那个“越剧王子”,几天前还是上海越剧院的副院长,几天后却已是杭州市文联的一员――2010年8月9日杭州市戏剧家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赵志刚当选为戏剧家协会的新一届主席,并成为杭州市的又一位引进的文化名人。

在赵志刚辞去上海越剧院副院长职务之初,就有人猜测,赵志刚离开后会看中浙江越剧市场,因为之前他在浙江各地市巡演广受欢迎,《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及今年全国巡演的新版《暗恋桃花源》都是与杭州相关方面合作的。

杭州休闲的城市文化环境备受艺术家青睐,而杭州浓厚的越剧氛围也是赵志刚愿意落户杭州的一大原因。近几年,杭州市多次为优秀文艺人才推出特殊政策,借助文化名人效应,提升杭州的文化档次。其次,杭州市对艺术家创作、活动等各个方面都予以支持、理解和尊重,并且在住房、户口等服务上给予最大支持。

赵志刚说:“杭州是越剧的大本营,无论居住环境还是越剧环境,对我来说,都很不错。”

杭州市引进赵志刚,看中的是他的个性、开放的思路和创新能力。而赵志刚看中的则是杭州市为艺术家们打造的开放的平台。

赵志刚来杭州来得很彻底:他把自己的未婚妻兼搭档陈也带了过来,二人双双从上海越剧院辞了职,即将在杭州合作组建工作室。

日本艺术家来杭文化交流

日前,来自日本的佐藤典子现代舞蹈团和日本友好提琴交流团用各自的艺术形式,和杭城市民进行直接的文化交流。

由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组织举办的“2010世博杭州之旅”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与世博会同期举行,而佐藤典子现代舞蹈团和日本友好提琴交流团的到访,更掀起此次文化交流的高潮。

据了解,在杭其间,日本文化体育团队与杭州文化体育团体进行了友好交流演出,并游览杭州美景。有部分团体选择杭州市推出的国际社会资源访问点(如杭州社会福利中心、杨绫子学校等)进行义演。

杭州文化论文篇(10)

2010年11月30日,杭州市委召开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制定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规划《建议》,“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将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为主旨,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到2015年,力争科学发展水平居全国全省前列,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城乡区域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政治更加清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根据杭州市“十二五”规划《建议》,“十二五”时期杭州发展将以“六个坚持”为基本原则,即:坚持率先发展、坚持转型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坚持统筹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实现六大“新目标”,即: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民生保障得到新加强、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统筹发展取得新进展、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到2015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 目标定位:“十二五”期间100%达到全面小康目标值

2009年,杭州市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分别达到74924元、63471元,远远超过了2020年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相关指标。在规划《建议》确立的“十二五”期间杭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中,“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十分引人注目。对此,杭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邵占维这样解释:全市人民,既包括全市居民,也包括农村和五县(市)居民;既包括本地市民,也包括外来务工人员。而小康社会,有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人民生活等24项具体指标,杭州要在“十二五”期间100%达到全面小康目标值。

“民生改善”成为杭州“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最大关键词。为实现上述目标,杭州市将通过扩大内需、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社会建设、城乡区域统筹、建设生态型城市和文化名城建设等六项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来实现富民强市、社会和谐的目标。杭州将深入实施“民主民生”战略,继续把“破七难”作为杭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载体,让人民群众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努力打造“幸福杭州”。其中,增加居民收入是民生改善的焦点。在“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将把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统一起来,不追求过高的GDP增速。扣除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因素后,“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将达到10%以上。这个数字高于浙江省提出的8.5%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 全新起点:学习、创新、生态三城合璧新愿景

2010年11月30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在审议通过市“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同时,还讨论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关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关于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杭州市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生态型城市三城合璧的新愿景,把“三江两岸”打造成黄金生态旅游线。同时,还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杭州特色“3+1”现代产业体系。《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杭州要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引领的“三二一”产业结构。

在建设学习型城市方面,“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和学习服务体系,整合教育、文化、科技等各方资源,创办学习型城市网站、学习专刊、学习频道,建立“学分银行”,构建公共图书服务网络,建立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城乡覆盖、全民共享的学习服务体系。在创新型城市方面,杭州市将以打造“天堂硅谷”为目标,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深入实施“名校(名园)集团化”战略,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化、普及化,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

在建设生态型城市方面,杭州市将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重点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强化辐射安全管理,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从2011年起,杭州将对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三江”流域231公里的干流及浦阳江、兰江、大源溪等主要支流两侧200米至500米区域,实施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等项目,力争把“三江两岸”打造成黄金生态旅游线。

■ 特色规划:城区与县市“牵手”发展

“十二五”期间,杭州的城市空间将越来越广阔。根据规划《建议》,杭州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动杭州城市沿江跨江发展,加快发展从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时代”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钱塘江时代”转变,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建设全省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在布局上,杭州将形成“拥江依湖、三区三态、一主三副、两翼三极、组团强镇、网络都市”的市域空间总体布局框架,构建“中心城市(杭州市区)―中等城市(五个县城)―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的城镇规划体系。在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杭州要加快江南副城、临平副城、下沙副城和六大组团建设。五县(市)要走新型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子,发展郊区经济,融入杭州大都市,实现从“郊县”向“郊区”的转变。杭州还将深化与嘉兴、湖州、绍兴三市的全面合作,把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重要板块。

此外,“十二五”期间,杭州要成为铁路枢纽,路网四通八达的城市。通过杭长、宁杭、杭甬、杭黄铁路专线和杭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杭州要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加快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临金高速等建设,形成“三纵五横”城市快速路网骨架。

项目实施单位:杭州市委市政府

推荐词:

上一篇: 制药厂厂长述职报告 下一篇: 国防教育教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