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技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3 11:04:51

整治技术论文

整治技术论文篇(1)

2利用信息技术与政治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整治技术论文篇(2)

在当今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最重要的课题,我国对此也予以了高度重视,教育部不仅把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同时也把作为教师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提供给了每一位从事教师教育的工作者。为此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政治专业课程整合的文化策略这一课题。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实施。

一、营造信息化文化环境

营造信息化文化环境,是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程整合的充分必要条件,要培养高信息素质的政治教师,首先必须有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所谓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一)硬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信息技术设施和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通讯以及两者结合的产物——网络,这三者是一切信息技术系统结构的基础。我们说的硬环境,就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它应当包括以下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其一,信息技术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微格教学网络、电化教学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这些设施保证了课程教学的现代化,能使受教育者生活学习在一种物质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之中,时时触摸和感受信息技术,在行为中培养自己的信息素质。

其二,信息技术资源,即为教与学者开发、提供经信息技术处理的、可供共享的政治课程信息材料。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关键。教育部确定的“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就是,以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信息资源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网络下载等方法获取。

(二)软环境。软环境可以称为制度环境,是一种观念,一种氛围。相对于硬环境,我们认为软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保证,从某种某种意义上讲,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因为,设备可以落后陈旧一些,但观念制度必须先进。先进的设备固然重要,但缺少了一种观念,一种氛围,先进的设备就会沦落为一种装饰。众所周知,清华的荷塘,北大的未央湖,是每一求学者向往的地方,那粼粼碧波,田田荷叶,使人留连,更启迪了多少人的灵智。然而,我们说不是这硬环境造就了朱自清们,而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华北大的学院精神即校风学风,才使得她们薪火相传,一路笙管。所以清华北大出人才,硬环境固然功不可没,而软环境则是其当家法宝。信息技术软环境,就是要营造信息教育的文化氛围,使信息教育制度化、主动化。综观我国当前中专政治教育,广大的政治教师在教育研究实践中,往往还停留在自己对信息的采集和开发上,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应用于教学的还不是主流,这固然与政治专业课程性质有关,但制度的落后,观念的陈旧是主要原因,这无疑将阻碍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将信息教育制度化,建立相应的教育文件,建立不同层次的监督机制和评价评估体系,要求每一位中专政治教育工作者,从自己的课程实际出发,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培养目标,转变传统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设施和资源,将自己教学教研工作,与信息化相融合,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下,进而成为一种自觉,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是当前政治教师信息化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种软环境的营造,必须建立在整合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二、整合中专政治专业课程结构

中专政治专业课程结构,一般由专业文化课程、职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三部分构成,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这一套结构体系,实践证明,这一套结构体系是科学的,也是能与时俱进的。我们这里所谓的专业课程结构,不是要对这个结构体系加以整合,而主要是针对专业文化课程而进行的。中专政治专业文化课程以语言为主体,而语言和具体教学之间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以语言课为形而下,即为基础为工具,而以具体教学课为形而上,为上层建筑为文化,是政治专业文化课程之间一种通约通识性的联系。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虽然注意到了课程间的有机联系,注意到了教学课之间的有机整合。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则依然如“游兵散勇”,各自为战,把本来“血肉相连”的有机整体,分裂切割成块块,课程间的信息,相互离散脱节,还往往形成信息的重复;更有甚者,有些政治课教师不相互关注对方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相互之间在教学中,很难形成信息交流。举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政治课上在分析具体案例时,必然要谈到语言的运用艺术问题,打开所有的教科书,我们会发现关于语言的艺术,都是干巴巴苍白的几句,诸如清新、自然、平实、凝练等,而具体形而上地去分析这些特点,从语言自身的特点来解构这些特点,大都显得一筹莫展;而语言课上,只是泛泛地讲语言的基本性质,如语言的民族性、社会性等,或者详尽地分析各种语法结构,介绍各种修辞手段等,也未能与文学课相整合,从文学的角度,依据语言自身的特点,以语言学研究新成果新理念,帮助文学课形而上地完成其全部教学任务。政治语言学的这些研究成果,文学课不予以重视,使得本来非常生动的一些语言现象,变成了简单的语意诠释,政治学课成了解释课,难怪政治系的学生不仅对语言课不感兴趣,甚至对充满形象与感情色彩的文学课,也不为学生所接受。而语言课又与文学课脱节,并且语言课过多地讲本属于文学课的内容,就会冲淡其课程特色,造成时间的紧张等。诸如此类问题,在中专政治专业教学中,可谓俯拾皆是。

而利用信息技术,将中专政治专业文化课程加以整合,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上述类似情况发生。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各课程内容数字化,转化为信息化学习资源,并对这些信息资源,作综合性分析,从而打破课程之间的专业槛限,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各门课程综合化,使相关课程之间课程目标、教学操作内容、学习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以期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其次,建立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教师往往都能建立起自己的信息资源,但是缺乏信息的交流。建立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使各课程的信息流动起来,加强各课程之间的合作,而且给受教育者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条件,从这层意义上讲,建立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更是迫在眉睫。

三、整合中专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所谓整合中专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就是要对各课程的内容、章节安排等,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情况和发展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加以整合。具体做法是,将各课程的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课程内容作精密的分析,科学有序的构建诸如指导性内容、协作性内容、探究性内容、研讨性内容、学习任务等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合理地安排教学。

课程内容的整合,是一种集约式课程整合,即利用信息技术,把庞大芜杂的课程内容,作各种可能性的研究,将有限的教学时间,作科学合理的安排。传统的课程内容之间的安排,即所谓的章节时数的安排,课堂内容和课外内容,学习任务和研制任务等的安排,虽都经过了科学的分析,但我们认为这些分析,是专家们根据各章节内容的信息含量,以概数的方式加以处理,其中难免含主观色彩,比如自己的专业爱好、研究领域等。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往往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章节内容,津津乐道,而对自己非研究领域,则往往略讲,既不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又不注意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内容处理方式带有太多的随意性。虽然我们不反对教师有自己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在教学中,必须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因此,我们主张将课程内容作数字化处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缜密的分析,真正科学地确立每一门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在一定的监督管理评价机制下开展教学,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以中专课为例,就是要根据语言习得与认知规律以及政治课自身的特点,再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部分或各章节的教学。进一步,通过认知规律的数字化处理,将课程内容细化为指导性内容、协作性内容、探究性内容、研讨性内容、学习任务等,从而科学地选择各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手段、策略等。这种课程整合,无疑是一种信息化的课程文化。

参考文献:

[1]李芒.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9,(10).

整治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政治专业;课程整合;文化策略

在当今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最重要的课题,我国对此也予以了高度重视,教育部不仅把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同时也把作为教师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提供给了每一位从事教师教育的工作者。为此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政治专业课程整合的文化策略这一课题。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实施。

一、营造信息化文化环境

营造信息化文化环境,是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程整合的充分必要条件,要培养高信息素质的政治教师,首先必须有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所谓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一)硬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信息技术设施和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通讯以及两者结合的产物——网络,这三者是一切信息技术系统结构的基础。我们说的硬环境,就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它应当包括以下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其一,信息技术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微格教学网络、电化教学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这些设施保证了课程教学的现代化,能使受教育者生活学习在一种物质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之中,时时触摸和感受信息技术,在行为中培养自己的信息素质。

其二,信息技术资源,即为教与学者开发、提供经信息技术处理的、可供共享的政治课程信息材料。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关键。教育部确定的“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就是,以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信息资源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网络下载等方法获取。

(二)软环境。软环境可以称为制度环境,是一种观念,一种氛围。相对于硬环境,我们认为软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保证,从某种某种意义上讲,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因为,设备可以落后陈旧一些,但观念制度必须先进。先进的设备固然重要,但缺少了一种观念,一种氛围,先进的设备就会沦落为一种装饰。众所周知,清华的荷塘,北大的未央湖,是每一求学者向往的地方,那粼粼碧波,田田荷叶,使人留连,更启迪了多少人的灵智。然而,我们说不是这硬环境造就了朱自清们,而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华北大的学院精神即校风学风,才使得她们薪火相传,一路笙管。所以清华北大出人才,硬环境固然功不可没,而软环境则是其当家法宝。信息技术软环境,就是要营造信息教育的文化氛围,使信息教育制度化、主动化。综观我国当前中专政治教育,广大的政治教师在教育研究实践中,往往还停留在自己对信息的采集和开发上,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应用于教学的还不是主流,这固然与政治专业课程性质有关,但制度的落后,观念的陈旧是主要原因,这无疑将阻碍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将信息教育制度化,建立相应的教育文件,建立不同层次的监督机制和评价评估体系,要求每一位中专政治教育工作者,从自己的课程实际出发,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培养目标,转变传统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设施和资源,将自己教学教研工作,与信息化相融合,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下,进而成为一种自觉,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是当前政治教师信息化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种软环境的营造,必须建立在整合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二、整合中专政治专业课程结构

中专政治专业课程结构,一般由专业文化课程、职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三部分构成,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这一套结构体系,实践证明,这一套结构体系是科学的,也是能与时俱进的。我们这里所谓的专业课程结构,不是要对这个结构体系加以整合,而主要是针对专业文化课程而进行的。中专政治专业文化课程以语言为主体,而语言和具体教学之间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以语言课为形而下,即为基础为工具,而以具体教学课为形而上,为上层建筑为文化,是政治专业文化课程之间一种通约通识性的联系。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虽然注意到了课程间的有机联系,注意到了教学课之间的有机整合。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则依然如“游兵散勇”,各自为战,把本来“血肉相连”的有机整体,分裂切割成块块,课程间的信息,相互离散脱节,还往往形成信息的重复;更有甚者,有些政治课教师不相互关注对方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相互之间在教学中,很难形成信息交流。举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政治课上在分析具体案例时,必然要谈到语言的运用艺术问题,打开所有的教科书,我们会发现关于语言的艺术,都是干巴巴苍白的几句,诸如清新、自然、平实、凝练等,而具体形而上地去分析这些特点,从语言自身的特点来解构这些特点,大都显得一筹莫展;而语言课上,只是泛泛地讲语言的基本性质,如语言的民族性、社会性等,或者详尽地分析各种语法结构,介绍各种修辞手段等,也未能与文学课相整合,从文学的角度,依据语言自身的特点,以语言学研究新成果新理念,帮助文学课形而上地完成其全部教学任务。政治语言学的这些研究成果,文学课不予以重视,使得本来非常生动的一些语言现象,变成了简单的语意诠释,政治学课成了解释课,难怪政治系的学生不仅对语言课不感兴趣,甚至对充满形象与感情色彩的文学课,也不为学生所接受。而语言课又与文学课脱节,并且语言课过多地讲本属于文学课的内容,就会冲淡其课程特色,造成时间的紧张等。诸如此类问题,在中专政治专业教学中,可谓俯拾皆是。

而利用信息技术,将中专政治专业文化课程加以整合,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上述类似情况发生。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各课程内容数字化,转化为信息化学习资源,并对这些信息资源,作综合性分析,从而打破课程之间的专业槛限,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各门课程综合化,使相关课程之间课程目标、教学操作内容、学习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以期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其次,建立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教师往往都能建立起自己的信息资源,但是缺乏信息的交流。建立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使各课程的信息流动起来,加强各课程之间的合作,而且给受教育者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条件,从这层意义上讲,建立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更是迫在眉睫。

三、整合中专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所谓整合中专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就是要对各课程的内容、章节安排等,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情况和发展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加以整合。具体做法是,将各课程的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课程内容作精密的分析,科学有序的构建诸如指导性内容、协作性内容、探究性内容、研讨性内容、学习任务等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合理地安排教学。

课程内容的整合,是一种集约式课程整合,即利用信息技术,把庞大芜杂的课程内容,作各种可能性的研究,将有限的教学时间,作科学合理的安排。传统的课程内容之间的安排,即所谓的章节时数的安排,课堂内容和课外内容,学习任务和研制任务等的安排,虽都经过了科学的分析,但我们认为这些分析,是专家们根据各章节内容的信息含量,以概数的方式加以处理,其中难免含主观色彩,比如自己的专业爱好、研究领域等。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往往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章节内容,津津乐道,而对自己非研究领域,则往往略讲,既不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又不注意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内容处理方式带有太多的随意性。虽然我们不反对教师有自己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在教学中,必须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因此,我们主张将课程内容作数字化处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缜密的分析,真正科学地确立每一门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在一定的监督管理评价机制下开展教学,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以中专课为例,就是要根据语言习得与认知规律以及政治课自身的特点,再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部分或各章节的教学。进一步,通过认知规律的数字化处理,将课程内容细化为指导性内容、协作性内容、探究性内容、研讨性内容、学习任务等,从而科学地选择各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手段、策略等。这种课程整合,无疑是一种信息化的课程文化。

参考文献

[1]李芒.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9,(10).

整治技术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2 — 0032 — 02

科学一直被看做是一种人类生产,并且具有其他生产所没有的特殊性。科学技术的特殊性在于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科学可以成为生产力,为创造剩余价值提供服务。而哈贝马斯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认为,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将会体现的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应该被放在最高的位置,哈贝马斯更重要的成就是,他将所认识的科学技术与哲学的意识形态联系到了一起,他认为科学技术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

一、如何理解“意识形态”

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虽然不是哈贝马斯的首创但却是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我们要对哈贝马斯理论进行探究,掌握哈贝马斯理论,首先就是要理解“意识形态”的含义,以及什么是意识形态的功能。追溯“意识形态”的根源我们可以知道,它最开始是来自于法国,被一位叫做特拉西的哲学家首先提出,并且试图用意识形态来描述一门关于观念与感知的分析的新学科。马克思所表达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代表着法律、政治以及统治阶级利益,是情感表象与观念的总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形态体现了在具体社会中人们通过实践对于社会物质形态的理解,以及把握社会物质的程度,而这种对物质形态的理解不是真实的,它是虚幻的,它反映现实的方式是依赖主观幻觉以及错误意识,这种意识形态成为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使得统治阶级的一切统治都变得合法起来,从而让民众服从于统治阶级,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

我们可以通过对意识形态的认识来了解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从各个方面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这种满足程度使人们认可了资本主义制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能够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民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满意度逐渐增加,导致人们对社会基本职能的思考减少,对社会基本职能的议论程度也逐渐降低。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的晚期统治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资本主义通过科学技术来得到完善,因此科学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资本主义社会起着辩护作用。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一旦成为第一生产力,那么就意味着它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也将履行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哈贝马斯以科学技术为标准,分析了社会不断合理化的原因,以及它与资本主义逐步制度化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了科学技术有利于社会合理化与制度化的结论,有利于统治阶级对民众进行阶级统治的结论。而如果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那么将有利于高度丰富社会财富,大幅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如何理解技术对意识具有统治功能的思想

认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其实并不只是哈贝马斯的观点,这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热衷关注的理论之一,他们在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也得出了很多能够促进后来的人们继续深入研究的结论,为深入研究这一理论奠定了基础。法兰克福派的思想家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倡导合理性,并且将之作为社会的本体,通过科学技术来体现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通过这一意识形态实现对人们的控制,让广大人民群众服从统治阶级的领导,以巩固他们统治的长久治安,使整个社会实现形式意义上的一体化。

德国第一位社会哲学教授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认为意识形态会对人们真正认清社会矛盾与冲突造成阻碍,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具有模糊人们视线,阻碍人们看清现实的功用。将科学技术当做意识形态,通常会让人们丧失他们本应该具有的对于社会整体性把握的能力,在对社会的认识上,失去他们自己的认知,而人们所看到的和所认识到的社会完全就是统治阶级通过科学技术向人们展示的代表着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不是人们真正通过理智认识到的社会。科学就像政治、法律及哲学一样,在统治阶级的意志下被赋予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它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会掩饰社会的本质,而且还会导致人们无法发现造成社会危机的原因,使得人们对社会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意识形态从本质上来说具有欺骗性,这也符合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与认识。

德裔美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之一的赫伯特.马尔库塞更深入地对霍克海默的观点进行了研究论证,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正在改变并且逐渐取代意识形态的传统意义,成为统治者辩护的工具,它的奴役性和工具性体现的日益明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对人进行“奴役”和统治。科学技术让人们认为它所带来的一切改变就是人们所面对的现实,它的意识形态功能试图让人们对它顶礼膜拜,从而不断巩固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提高技术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地位。

关于科学技术的统治功能,哈贝马斯与前面两位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持有不同的意见,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并不是在诞生之初就附有意识形态的功能,这一功能在资本主义初期体现得并不是很明显,而是到了资本主义晚期的时候,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才体现出日益明显的特征,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直以来,人们相信科学是对于真理的追求,它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政治教育和知识的灌输,就能自然地进入人们的意识当中,让人们自觉地承认科学技术统治的合理与合法性,从而承认资本主义社会晚期的统治方式。

三、“技术统治的意识”具有怎样的特征

第一,技术统治意识已上升成为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表现在减少了意识形态性,那种使人们感到迷惑的力量已消失,从而使得它对人们的欺骗性减少,变得更为客观,合理,技术统治下的意识比以往的意识形态更为广泛。技术统治的意识比旧的意识形态更能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二,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是在资本主义晚期才出现的。在资本主义晚期的社会中,资本主义的国家增加了国家干预,使得影响社会发展的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的层面,成为了政治问题,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性质。与此同时,在资本主义晚期的时候,科学技术已经被当成第一生产力,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也使得原本政治上的问题演变成为了技术上的问题。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它的社会制度得到改进与完善,从这方面看来,科学技术充当了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角色,它也不自觉地成为了晚期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并构成了统治的合法性。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整合的关系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并且这种渗透是无法抗拒的,它在人还未作出反应时便迅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强大的控制性是它的双重职能带来的,随着科学的进步,这种控制扩大到对整个社会的控制,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整合。

(一)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促进了社会整合的实现

科学技术不断向生产领域发展,并逐渐渗透其中,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促进改革生产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它还能够直接影响上层建筑,促进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变迁,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但是,在这方面哈贝马斯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认为,日益渗透的科学技术有利于维护现行制度,它并不会使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被颠覆,反而会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根据哈贝马斯的研究可以看到,他认为在资本主义晚期社会,有两种新趋势:一是国家越来越频繁对社会各项活动进行干预,国家的职能体现的日益明显;二是技术与科学的联系日益密切,并且依赖程度加深。有了这两种新趋势,之前马克思所提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各种体系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控制和领导经济活动,达到调节经济发展过程的目的,从而消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

所以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它对实现社会整合作出了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在后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不仅作为生产力存在,而且还以意识形态的状态存在,共同实现对社会的整合。

(二)科学技术通过整合文化和人心,加强社会整合

科学技术通过自身的社会职能对人心与文化都进行了整合。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使得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将自身利益放在次要的位置,对创造“利益一致”这一幻影深深着迷,丧失了自觉意识,不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意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科学技术就这样实现了对人心的整合,使得它对社会的整合作用表现的更为突出。

哈贝马斯更加注重对资本主义文化这一板块进行剖析,在科学技术的论述上具体地体现。他更强调科学技术对于人心和文化的控制因为他觉得文化领域能够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实施提供依据,笼络民心,淡化阶级观念,最终实现对社会的更大程度的整合。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人们从中获取了利益,丰富了他们的物质财富,人们关注的视线逐渐转移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上来,淡化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关注,科学技术在这一点上很好地做到了对人的统治。

科学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通过自身极强的控制力来改变人们的观念,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加强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与重视。科学技术通过对文化系统的强大影响力,达到通过文化的整合促进社会的整合的目的。

综上所述,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理论是有它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对它的优点的认识。哈贝马斯在研究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通过科学技术的双重职能得出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整合作出的贡献,这是哈贝马斯的不可忽视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于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倪伟波,任雪萍.论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生产力观〔J〕.江淮论坛, 2007,(01).

〔2〕 刘京.哈贝马斯“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思想探源〔J〕.求索, 2006,(02).

整治技术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6 ― 0115 ― 03

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于各领域,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工作者,深感到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影响是深刻的,巨大的。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学措施改革,教学手段更新无不与信息技术有关。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一线教师,怎么界定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在如何适应信息技术传播应用的趋势下提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之更能切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与学生的需要等等,需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地探究。

一、信息技术的内涵

信息技术有多种多样的解释,一是认为信息技术是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具体是指在数据和信息的创建、存储和处理中以及知识的创造中使用大量物品和技能。人类的信息技术历经了古代和近代的发展变化,从最初的语言文字、印刷术到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现代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用于信息的获取、识别、处理、存储、检索、显示和利用加工的技术群体:二是认为信息技术是能动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电信技术结合对文字、音频、视频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并加以传播和利用:三是它是一种管理手段,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一定培训,掌握信息技术,使人与技术充分结合,促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高效运行。四是认为信息技术就是应用技术,其功能就是对信息进行分析,把接受的信息进行传递,把控制的信息进行交换,它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的三位一体。关于信息技术还有更多的定义,我们应该在复杂的解释中概括出其本质之义,就能掌握其精髓。这几种解释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解释,简言之,信息技术就是对信息的获取、识别、处理、存储、检索、显示和利用的技术群体。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结合,通过强大的数据库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海量的信息,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使受教育者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这是今后教育者应该重视的手段和掌握的技能。

二、信息技术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信息技术无孔不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例如,由于发达国家掌握着信息传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必然会通过互联网对我国进行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这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信息大国不惜代价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安全等方面进行新殖民主义侵略,妄图颠覆控制国家政权或控制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另一方面,网络不良信息,比如黄情对当代大学生影响严重,网上大量存在不健康信息,这些信息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目前信息技术在思想教育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了新活力,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不再单调

传统受教育的形式一味地依靠教师的灌输,教学形式与手段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方面,不仅要重视内容选择,更应该注重教育方式。如果采取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愿意欣然地接受,这种形式无疑会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获得较好效果。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采取音视频、动漫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实现了从相对单一到多样性的转变,信息技术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变得宽阔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因素是时空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充分使用信息技术,大大地拓展了教育时间和空间。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时间可以任意选择,当前的微博、微信等先进的交流平台可以在线交流,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下载APP随时可以学习和传播相关内容,没有必要再规定具体时间;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适地选择,不必再固定教室,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基础建设有较大的改观,网络基本覆盖校园的各个角落,随时随地可以用WiFi接受传递信息,随时随地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得到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劣以是否取得较好的效益做为衡量标准。效益的好坏与投入和收益有关,投入多,收益少,效益就不高;投入多,收益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好。一般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投入越大,收益就越大,收益和投入的比率高低与效益成正比关系,收益、投入越高,效益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资源分享,共享,这样就可以节约教育资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还可以对资源进行分析和整合,以便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2)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让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了解更为全面,更为及时,以便使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分析,采取对策,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有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做出总结,有利于今后改进工作方式,从而为提高教育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想进一步了解和具体掌握各个要素的运行情况,哪些需要改进,哪些需要补充,哪些需要删除,哪些需要保留,都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分析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量化分析,获取自己想要的数据和结果。

(3)加强信息技术运用,丰富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手段。通过信息技术,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让信息技术与教育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灵活、多样的教育辅助手段,让受教育者欣然接受,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这三个方面的加强,从长远的角度极大地节约了教育的投入,增强了教育的效果,获得了预期的教育效益。

三、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思政课教师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对课程的开发、整合、设计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接受相应的信息技术培训,来适应这种变革的需要。当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学校应该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努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信息化教育培训创造条件。通过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积极鼓励和调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整合的有效模式,从而提高教师整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大力营造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整合研究的氛围,在教学中,鼓励教师开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使教师树立和形成信息化教育的信心和使用的良好习惯,不断推进和提高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能。

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对思政理论课教师提供便利的同时对教师也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传统教育资源多是纸质,如今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学科,海量的信息,内容包罗万象。这就对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科技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信息进行认真加工,去伪存真,但在一些教师中出现了重应用轻提高的现象。比如有些教师利用网上资源丰富、获取便利的特点,课前不精心备课,备课只是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甚至不加任何加工就进行全盘复制,内容不管是不是符合教学实际,是不是符合学生特点,直接拿来为己所用,长期这样,大大降低个人的分析能力和钻研能力,个体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有些教师对多媒体课件、视频内容和网络在线课程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不愿花时间精心备课,备课也没有以前那样认真用心。另外,还有一些青年教师虽然掌握了扎实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但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忽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提高。

(二)信息技g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件的影响

一个制作完备的教学课件,能大大提高上课的效果,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从信息的表现形式来看,在教学的过程中,同一个知识点可以以穿插声图并茂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不同的信息形式对人的作用效果不同。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只听仅能记住知识15%,只看仅能记住知识的25%,但是听和看结合起来可以记住知识的65%”;多媒体的优势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视觉的特点,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教师要充分发挥在多媒体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通过进行处理加工文字、图片、图表、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介,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功能,增强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当然,要获得这种效果,需要教师具备熟练地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在实际中,由于时间、精力、财力和能力有限,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再之,必须加大对新媒体的学习,不断掌握新的技术,才能较好地驾驭这些媒体形式,成为媒体使用的主人而不是被媒体化。

(三)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思政课教育模式要坚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方案相结合,在教育实践中,信息技术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信息技术原理与思想政治理论中,强调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整体协调,发挥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因此,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强调要突破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建构一个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双主型”特征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角色实现由演到导的转变。在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导演作用,对教学活动实施开展起到指导、协调、促进、督促、评价和总结作用。教学的另一主体―学生则成为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动建构者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把教学环节中的各个目标,设定清晰,加强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才能得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在实践中贯彻落实课程整体教学目标。近几年,个别高校在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在实践活动中灵活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合作式、参与互动式、研究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交相使用,同时综合运用案例教学、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师生间互动,增强教学时效性和实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日益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喜欢。这为形成和完善体现“主导―主体”特征的“双主型”教学模式的推广使用提供了的丰富经验。

信息技术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便利作用,加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渗透性,规避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消极不利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加大提升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整体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建设,不断促进信息技术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今后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的提升以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整合、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最终达到促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丁豪杰.信息技术综述〔J〕.科技信息,2008,(18).

〔2〕江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信息技术整合问题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09).

〔3〕关桂芹.论信息技术与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整治技术论文篇(6)

一、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整合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整合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确,要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帮助学生正确思考当代国内、国际的社会政治现象,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探究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道德教育的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等资料,不仅可把抽象的理论用直观的东西展示出来,而且少了很多枯燥乏味的说教,更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认同感,有利于提高素质,完善人格。

2.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整合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特征

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因为当代的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接触信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对政治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政治课能把理论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对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例如经济体制改革、国际形势变化、重大时政新闻等,给予令人信服的解答,摆脱说教的灌输式教学。

3.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整合符合思想政治课综合性的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建立在其他具体学科基础之上,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在知识结构、逻辑结构、目标结构、层次结构的设计上具有系统性。并且本身就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法律、道德、科技、历史、地理等内容。可以说,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因此,从课程理论角度看,它是综合课。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便捷地解决师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个领域的问题,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整合的实效性

1.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那么,对教师和学生双方而言,在现代信息社会,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就成为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比较简便快捷的手段和途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获取丰富的集约化的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为学生的协作学习创造了条件。

2.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信息技术教学恰恰具有图文并茂等特点,能够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创设特定的政治情景,可把陌生、抽象的事实和材料变得形象、生动,使政治教学从多“静态”向多“动态”发展。由于它适合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了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持续高涨的学习情绪。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的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现代信息技术正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内心学习兴趣的。

3.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现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还没有完全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也就是说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联想思维获得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而使知识和能力获得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课整合的完善,将有利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标的切实落实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整治技术论文篇(7)

思想政治课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能初步了解、认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常识,形成正确的政治、经济、哲学观;另一方面,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从社会经济、政治现象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以及观察分析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架起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是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整合的目标所在。尤其在现代教学当中,整合的必要性和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整合的必要性

1.整合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高中思想政治课是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其德育功能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确,要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头脑,帮助学生正确思考当代国内、国际的社会政治现象,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探究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思想道德教育的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等资料,不仅可把抽象的理论用直观的东西展示出来,而且少了很多枯燥乏味的说教,更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认同感,有利于提高素质,完善人格。

2.整合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特征。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而当代的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接触信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对政治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随时了解最新的时事新闻,应用到教学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3.整合是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需要。为了加速我国教育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我国在世纪之交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甘肃省也于2010年开始实施新课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小学思品教育和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适应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淡化学科理论体系,增强教学的实践环节,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程的整合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先进的技术平台、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使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得到较好的贯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原理,讨论分析各类社会现象,研究和解决各类社会问题,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整合的实效性

1.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在现代信息社会,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最便捷的手段和途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获取丰富的集约化的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2.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动力。信息技术教学恰恰具有图文并茂等特点,能够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创设特定的政治情景,可把陌生、抽象的事实和材料变得形象、生动,使政治教学从“静态”向“动态”发展。由于这种变化适合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增强教学效果。

3.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还没有完全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使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4.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促进了教学观念变化和教师素质的提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创立新的教学模式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它有助于克服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带来的局限,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且,计算机技术进入课堂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模式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教学观念上的变化,从深层次上看是对传统教学的革命。另外,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提高了教师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水平,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总之,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课整合的发展和完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标将会得到切实落实,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整治技术论文篇(8)

1 护理整体观念是中医护理指导思想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有两大特点, 一是整体观, 二是辨证施治。中医护理本身是中医治疗的一部分, 因而他必须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指导下进行。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并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它们既有各自不同的功能, 又互助互用, 互相制约, 维持了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构建了系统的中医护理整体观念。

2 中医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有机结合

中医护理的框架结构, 是现代生物, 生理, 心理, 社会护理模式的一个有机整体,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活动, 在治疗护理中, 既要祛邪, 又要扶正, 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 达到防病治病, 增进健康的目的, 以人为本的中医整体护理, 辨证施护模式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内涵。

3 中医护理技术, 特色, 优势

3. 1 中医护理的理论优势

动态平衡的整体健康观, 中医学认为,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 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的, 相对平衡的过程, 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器质性功能性疾病。所以在治疗护理时, 必须考虑影响平衡的相关因素, 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护理疾病的目的, 同时预防、康复和养生保健。这些重视调动机体调节和康复能力的思路和方法, 体现了其科学性和先进性, 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趋势。

3. 2 中医护理方法优势

中医学对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疗法, 运用内治和外治进行整体综合调节和治疗,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器具简单, 操作方便, 适用范用广, 疗效快等特点, 在服药护理中根据人体气血盛衰变化, 八纲辨证确定服药的温度,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的服药原则, 以提高药力等等。非药物法即针灸, 推拿, 拔火罐, 刮痧, 热熨, 熏洗和气功等等, 针灸, 推拿既是治疗技术, 又是护理技术, 掌握针灸, 推拿疗法是中医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 是现代中医的治疗护理的重要内容。

3. 3 中医护理养生保健优势

养护统一, 寓护于养的护理方式, 养生是中医学重要内容之一, 是研究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以达到延年益寿, 尽终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中医学历经数千年的实践和积累, 形成了一套以天人合一, 形神统一, 动静结合为主的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理论。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 开发食疗, 可达到祛病健身, 延缓衰老, 调节机制等多种功能, 针对老年人, 妇女以及亚健康状态人群, 采用气功, 太极拳, 自我按摩等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提出重视养生, 调节精气, 防御邪气是中医学养生保健的主导思想, 也是现代人值得借鉴和维护的养生方法。

3. 4 中医护理的操作优势

中医护理的方便性, 实用性是其他护理无法比拟的, 因此就拥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诸如针灸术, 推拿术, 按摩术, 拔罐术, 刮痧术, 敷药术, 贴药术, 冷冻术,熏洗术, 耳穴压豆, 太极拳, 五禽戏等方法很容易掌握和运用。

整治技术论文篇(9)

新一轮等级医院建设和评审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要求“以评促建”,作为中医院骨伤科的一名医生应当认真和积极思考中医骨科如何发展。如何正确认识、继承、创新、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此作者就中医骨科的历史、文化、思想理念加以表述。

1中医骨伤科的历史

中医骨伤科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必然性和科学性[1]。中医骨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骨科学的历史,是历代医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发展的历史。在原始氏族人们在生活中逐渐认识自然界药物,外用敷治创伤疾病。出现砭镰、骨刀用于切割。在夏、商时代,青铜器、酒开始用于治疗。甲骨文记录人体各部名称和多种骨伤疾病。春秋战国-汉代形成骨伤科理论。《内经》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基本理论;通过体表测量人体骨骼的长短、大小、广狭,按头颅、躯干、四肢各部位折量出一定的标准尺寸。并阐发了:“肝主筋、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气伤痛,形伤肿”等理论。《伤寒杂病论》创立了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外科手术的鼻祖华佗首创麻沸散、五禽戏。晋代伤科学在诊断和治疗有显著提高,并成为独立的学科。葛洪著书《肘后千金方》最早记载颞颌关节脱位的口内整复方法;并记载了骨折竹片夹板固定、开放性损伤早期处理及止血法。隋朝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循环障碍、神经麻痹、运动障碍等,指出软组织裂伤、关节开放性骨折立即缝合和缝合技术。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药要方》,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整复后予热敷热疗以助关节恢复;热敷、热疗治疗损伤瘀肿。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书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阐述了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宋代《夷坚志》记载了在颌部类似同种异体植骨术。元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整理了元代以前的伤科经验;并提出麻药用量按患者年龄、体质而定;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指出髋关节是臼杵关节,并把踝关节骨折脱位分为内翻和外翻。明清时期,伤科专著涌现,名医辈出,多学派形成,《普济方折伤门》记录了15世纪以前的正骨技术,薛己著《正体类要》重视脾胃与补气养血,是按八纲辨证论治的代表著作。清代吴谦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位的骨度,内、外治法,方药记述最详,既有理论,尤重实践,图文并茂,把正骨手法归纳为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整复胸腰椎骨折脱位,并改革固定器械。胡廷光《伤科汇篡》阐述了各种损伤的证治、记载骨折、脱位、筋骨的检查、复位。解放后,我国各地相继成立中医院和中医学院,成立了骨伤科研究所,系统整理了祖国医学的理伤手法,总结老中医的经验,改进固定方法和器械,以及加强对中草药研究,总结骨折治疗的理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现代,引进近代医学先进技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疾病,使诊断更精确。引进先进的麻醉技术、手术技术和器械,治疗了较多的疑难疾病,继续发扬了中医传统技术,中药的辨证论治、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等。

2中医骨伤科的文化

中医药学是特指在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发源起来的具有鲜明中原汉族文化的医学体系。建立在虚数属性、象数逻辑之上的。中医骨伤科医学理论与传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密不可分,是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和完善的,具有朴素的丰富的哲学文化,是从表象到理论的概括与升华,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对生命、生理、病机有着独特的诠释。对患者疾病的中医综合治疗中随时都体现着中医朴素的哲学理念,阴阳平衡、辩证、运动与静止的对立和统一,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所以,中医骨伤科的辨证论治就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指导骨伤科患者的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内科治疗、调养。达到筋强骨坚,天人合一,也就是健康人与自然相适应的最终目的[2]。

整治技术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优势作用,加强政治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增强政治教学的感染力和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样化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1 利用信息技术与政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政治课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时代的发展、特定的教育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整合、优化、组合。教材内容具有局限性,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让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变得形象具体、通俗易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政治知识。网络信息资源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应用于初中政治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创新了教学形式,为优化组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政治教师要大力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制作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动态化、趣味化。先搜集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开拓学生视野;然后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教学案例,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再在导入新课环节、结束环节播放轻松的音乐,陶冶学生情操,总之利用网络的时空性、开放性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愉悦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建立校园网站、班级资源库等网络平台,开设远程教育,共享优质资源。例如,在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制作一幅国家“地图”,当把鼠标放到相应位置的时候就会显示出详细的信息,包括名称、民族、人口、特点等,让学生感受“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民族亲缘关系,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

2 利用信息技术与政治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突破教学难点。政治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理论概念抽象性强,不容易理解掌握,即便教师也无法用语言进行准确的表达和阐述,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阻碍。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重点难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难点的目标。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信息技术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教材“活”起来,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课堂充满动听的音乐、清晰的画面、绚丽的色彩和个性化的课件,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这样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个性化成长。

再次,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增进师生互动交流。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营造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转变为主动求知的探索者,让学生的精神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开展德育教学。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可以给学生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接受思想教育,实现政治教学的目标。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政治整合教学的优势,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拓宽课堂教学途径,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知识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全面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中学,山东 淄博 255129)

参考文献:

[1]赵世军.对思想政治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看法[J].新课程,2009(11).

上一篇: 经典的营销方案 下一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