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工作思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3 11:02:55

微电影工作思路

微电影工作思路篇(1)

一、对加强“微时代”行业宣传工作的认识

1.顺应“互联网+”的必然要求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认知理念发生了深刻变革,碎片化、掌上看、形式活、能互动的“微”媒介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而传统媒体逐渐被大众冷落,这必然要求公路宣传工作借助“微”媒介平台吸引受众,增强感染力、影响力。

2.行业赶超发展的现实需要

“十二五”以来,温州公路确立争先创优、先行赶超的发展目标,需要运用时间快、效果好的“微”媒介手段开展公路宣传工作,最大限度地凝聚行业精气神,传递舆论正能量,激发全系统积极有为。

3.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

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感到,“微”媒介优势明显,后发崛起,但传统媒体凭自身特点依然发挥作用,二者有机融合发展,恰能起到扬其所长、互补短板的特效。

二、“微时代”行业宣传工作的有益探索

1、开通“微平台”,实现服务“零距离”

2011年开通“温州公路”官方微博,及时各类干线公路通阻信息、应急抢险信息和服务信息,粉丝量达14万,获得“2015年度温州政务微博最佳管理奖”,2015年8月,开通“温州公路”微信公众平台,2013年10月开通全国首家通过认证的“温州ETC”微信综合平台。

该平台包含ETC业务、商家服务、便民服务三大板块和15个子板块,并向微友推送便民实用信息,特别推出诚征合作商家板块,实现合作企业与群众的双赢。“温州ETC”推出后得到用户一致好评。全市公路系统13家单位均开通服务类微信平台。此外,投资3700万元建设以数据库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等为支撑平台的智慧公路,并被列入2015年度温州市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计划和温州市建设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实现信息共享、实时路网监测、应急指挥处置、信息惠民服务和推进管理创新五大功能。

2.制作“微影视”,创新宣传“新载体”

2014年以来,顺应“微影视”发展大势,创新政务宣传载体,制作浙江省公路系统首部公路题材“微影视”。先后拍摄制作农村公路题材微电影《路缘》、路政教育微动画《超限运输的危害》和廉政微动漫《清廉公路》。或通过一对恋爱青年因路而聚散的悲欢离合故事,以小见大,反映农村公路给“三农”生产生活以及情感带来的巨大变迁;或以动画的形式展示超限运输给公路、安全、环境和健康等方面带来的危害,将路政治超工作的重要性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连接起来;或结合公路治超执法实际,用动画的形式直观展示路政执法的廉政形象。该片在温州廉政微电影(动漫)微故事大赛中获奖。

3.开展“微活动”,拓展教育“新渠道”

主动应对新常态下党风廉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创新开展温州公路党风廉政建“十个微”活动,即建设微平台、开设微讲堂、组织微展览、编印微案例、实施微提醒、制作微动漫、感受微格言、开展微体验、征集微建议、做好微服务。其中建设微平台,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QQ、手机短信等媒介,把廉政教育拓展到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上,定期向广大干部职工推送廉政最新动态、最新政策;制作廉政微动漫,立足公路实际,制作公路廉政微动漫,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新形式,弘扬“大道公廉、路美人和”的温州“清廉公路”理念,传播清风正气,传导正能量。此外,还开设“清廉公路”微信平台。

三、创新“微时代”行业宣传工作的思考

1.面对挑战,自觉增强“五种意识”

依托网络的“微时代”具有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几何级数的扩散性、不受时空约束的便捷性和日新月异的质变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它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巨大影响力。因此,行业宣传工作必须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宣传教育的引领意识、沟通社会的服务意识、传播正能量的自觉意识,努力掌握宣传工作的主导权,在“微时代”敢于作为,主动作为,化责任为行动,化挑战为机遇。

2.把握特点,建立宣传信息平台

“微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要做好行业宣传工作,必须掌握其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宣传内容、宣传时机、宣传方式等方面都要符合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要主动探索,积极开拓“微时代”行业宣传工作新领域,打造信息沟通互动的新平台。运用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论坛、公共社区、手机报等交流新窗口,综合利用图画、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新媒体对于主流思想的影响。

3.整合资源,发挥新旧媒体作用

以往行业宣传主要是通过在电视、报纸、广播等三大传统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引导舆论,影响受众群体。但这种目的性强的新闻宣传模式往往会使受众在接受它时产生抵触感。“微时代”的宣传模式则更多地采用循序渐进的宣传模式,将正能量引领融合在个人化的信息中。因此,行业宣传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实现新旧融合、资源整合,最有效地发挥舆论宣传作用。

微电影工作思路篇(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40

0 引言

“微波技术基础与微波电路”是通信与信息、电子与电气等专业通用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涵盖了微波技术的基本内容,①包括微波传输线及其理论、微波网络理论、微波无源元件及微波有源电路等,实现了承上启下、从低频电路到高频电路的过渡。既有用电磁场理论即所谓“场”的理论分析波导传输线、波导谐振腔等的工作原理与特性,也有用网络理论即“路”的理论分析同轴线、带状线、微带线及其组成的微波元件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还有关于具有高频特性的微波二极管及其电路、微波晶体管及其电路的分析。因此,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内容广、公式多,比较难学。针对课程特点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简单介绍了“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列举了在“微波技术基础与微波电路”课程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几个案例。

1 探究式教学法简介

关于探究式教学法,关键词就是要明确什么是探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②“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订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探索式教学法在具体应用时,由教师提出一些事例和问题,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过程,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其中的原理和结论。它的指导思想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索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具体事例中的客观属性,发现事例内部的联系和发展规律,从中找出相应的讨论结论,形成自己的概念和观点。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力。学生需要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生直接接受书本上或者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

实施探究式教学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③

(1)设问质疑阶段。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准备相应的事例和问题,提出的问题应经过精心考量,难度适度、逻辑合理。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2)探索研究阶段。督促学生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选择恰当的方法。由学生收集资料,充分利用图书或者互联网资源,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包括数据分析,归纳,寻求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组成研究小组来完成,要注意培养学生寻求合作的团队精神。

(3)思考作答阶段。经过探索研究阶段,学生要把相关的资料进行总结梳理,对问题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不同的研究小组可以就同一问题分别提出本组不同的解释或看法,将自己的结论清楚地表达出来,汇总后大家共同探讨。

(4)分享矫正阶段。各个研究小组把自己的探究结果介绍给全体同学,展开讨论、辩论,通过比较和综合,使不准确的部分得到完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适时给予指导,肯定长处,指出不足,营造热烈又融洽的交流氛围。

2 “微波技术基础与微波电路”课程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案例

根据“微波技术基础与微波电路”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要求,针对课程内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选择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点,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电磁场理论中“唯一性定理”、“复坡印廷定理”和低频电路理论中“复功率定理”的应用。用电磁场理论分析微波电路的工作特性,可以通过求解满足一定边界条件的麦克斯韦尔方程组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得到精确解,但往往由于边界条件的复杂性而得不到解析解、或者数学求解过程本身就十分繁琐,即便用数值解法也很耗时。而用微波网络理论来分析微波电路的工作特性,则可避免上述这些缺陷,更大的好处是网络参量是可以通过实验装置测定的,虽然结果是近似正确的,但能满足工程应用。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微波电路可以等效为微波网络?如何将微波电路等效为微波网络?在学生充分理解用微波网络理论分析微波电路工作特性的优点的基础上,我们把这两个问题作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内容布置下去,安排10个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探究学习以上两个问题,并作适当探究提示:从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去寻找理论支持。

两组学生分别收集了参考资料并进行探究学习,一组学生在电磁场理论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唯一性定理”,但对“唯一性定理”如何用还存在疑虑。老师向这组学生展示了一些微波电路实物,并再次启发他们网络端口参考面上电压、电流与横向电场、磁场的对应关系,这组学生经过再次讨论学习,很快理解了“唯一性定理”是把微波电路等效为微波网络的理论基础。另一组同学在通过讨论,认为应用电磁场理论中的“复坡印廷定理”可以把微波电路等效为微波网络,因为“复坡印廷定理”反映了流入、流出闭合体的电磁能量与闭合体中电磁储能及耗能的关系,但对微波网络的电路表现形式还不清楚。老师启发学生再研究复功率定理及集总参数电感、电容的储能特性,学生把电场储能与电容储能对应、磁场储能与电感储能对应、闭合体耗能与电阻耗能对应,结合低频电路理论中的“复功率定理”,找出了把微波电路等效为集总参数网络的方法。

(2)网络参考面移动对网络参量的影响。微波传输线上存在分布参数的串联电感、串联电阻、并联电容、并联电导,传输线上各点的电压波和电流波的幅度和相位都不同,因而把微波电路等效为微波网络时,端口参考面位置的变化将使网络参量发生变化,这是微波网络理论区别于低频网络网络之处。微波网络理论中通常用散射参量来表征微波电路的工作特性,我们把探究网络端口参考面移动如何影响网络的散射参量作为一个研究课题交予学生,并要求他们通过实验验证。

学生们在深入学习研究微波传输线理论后,掌握了微波传输线上不同位置归一化入射波、反射波幅度和相位的关系,在理论上推导了微波网络端口参考面移动后散射参量的变化规律。随后探究了二端口互易网络散射参量的测试方法,自己搭建实验平台,先测出给定微波二端口网络的散射参量,再通过在二端口网络端口加、减传输线的方法改变端口参考面,测出新的二端口网络的散射参量,对理论推导结果进行了验证。在学生实验验证过程中,老师进一步提出了如何用实验方法验证多端口网络的端口参考面移动对散射参量的影响,同学们在深入分析并理解端口参考面移动对网络散射参量影响的原理,及实验法测量二端口网络散射参量的原理后,很快找出了实验验证方法。

参加两个探究课题的学生均写出了详细的学习、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了讲解讨论,与其他同学们分享了探究成果。

3 结束语

以上只是我们在实施“微波技术基础与微波电路”课程教学过程,采用精心设计的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案例中的两个。第一个案例让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大学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知识的连贯性,学好每一门课程对掌握知识的重要性。第二个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微波的特点,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同学们普遍反映,通过探究式的教与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同时,如何更好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法”,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在如何精心地设置探究课题、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指导学生对探究成果进行总结等方面下功夫。

注释

微电影工作思路篇(3)

从下面这段话,我们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来,“微电影”这个名称其实也只是一个泛泛的“名称”而已——“现在,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大,已经很少有人每天守在电视机前或者泡电影院了,甚至花几个小时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都成为一种奢侈。他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查找、观看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微电影这种免费的、灵活的、短小精悍的电影形式更符合现代人的收视心理,尤其受年轻观众的青睐。”从上述言论我们可以看出,微电影其实只是当代人在闲暇之余作为在新媒体下的一种休闲娱乐影音媒介的代称,并没有一个很具体的概念。所谓的名称也是大家思维中的一个模糊概念而已。北京邵氏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认为微电影背后有一定的商业驱动,能够起到商业电影一样的视觉与情感的享受。从这一点上看,微电影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动机就是商业化,所以当代的一些大学生或者“类媒体者”所制作的成片只能作为大众娱乐或者仅仅是小众娱乐的一个渠道,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微电影。我们讨论的微电影,最起码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以商业化的运作为模式,达到多种渠道盈利效果的新媒体模式。我们在强调盈利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公益的传播,毕竟微电影是由短片广告所演化而来的。广告分为盈利与公益,微电影也同样分为这两个部分。因此,在微媒体时代下多元盈利模式其中既包括经济上的盈利,亦包括精神层面的名誉等方面的盈利。大卫•索罗斯比曾经对经济与艺术两者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经济若是一个真实的人,那么他一定是男性,不太注重个人气味的清新——总之就是你不会希望他坐在你身边的那种人。同样的艺术必定是位女性,聪明,琢磨不定,有趣……假设这两个人在一个派对上相遇,他们彼此会感兴趣吗?如果有,他们会在一起吗?若真是如此,他们俩之间的关系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事实上,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天就注定了要与经济谈情说爱、共度一生,这就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可以讨论的话题,微电影也不例外。

二、新媒体的发展对微电影的影响

新媒体与新媒介的发展促使受众分化,微电影进入第三时代。

其实我们研究的一直是新媒介的问题,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媒体的问题。什么又是新媒介?我们可以把其看做是“以全新的技术实现既往未有的传播功能,或者对既存媒介在传统技术与功能上实现了某种质的超越的媒介”。微电影对于新媒介来说则是一个子概念的问题。对于网络、数字化媒介的迅速发展,微电影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这一平台对其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使其发展速度得到长足的提升。在这里,我们又要回归到微电影的定义上。微电影从第一阶段的时间微化到第二阶段的制作投资成本微化,现在是否开始或者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受众群体的微化?

三、微电影发展中的文化盈利时期

(一)微电影自由创作的无意识盈利时期《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中国自由职业者胡戈创作的一部网络短片,许多人士认为这就是“微电影”的雏形。现在许多微电影的制作人(包括专业以及娱乐性的)都以此片为微电影的里程碑,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现阶段我们的一部分微电影制作完全可以看做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翻版,只是内容有一定差异罢了。微电影经过多年的发展,本该脱离了这种陈旧的套路,是什么原因使其依然堕入周而复始的怪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吴廷俊教授提出了一个概念——尾随媒体。同样的理论,我们转移到微电影的层面,也可以看做这是一种未脱离微电影初始发展的一种标志,可以称之为“尾随性创作思路”,即以前人的思路,寻找新的题材,进行“不完全的二次创作”——用别人的大脑思维加工自己的原材料的过程。这一时期是一个相对艺术的时期,创作的动机相对单一,不涉及经济利益的艺术创作才有更多的精神源动力,这对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至关重要。这一时期的创作可以反映出一代微电影导演的感情轨迹与电影拍摄思路,他们的作品在反映现实问题的同时也掺杂了年轻人理想主义式的对未来的理想。批评与动力并存,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督促与促进作用,也为受众群体提供了积极的正能量。这种对社会的正能量传递,就是微电影在无意识下的第一层盈利。它对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递起到了中介的作用。

(二)宏观调控下的微电影时期这其实是一个过渡的时期。但是对于承上启下至关重要。就如同传播媒介一样,只有主体、客体,没有载体,则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在微电影初步发展以后,不能任由其无意识地自主发展下去,这时需要有一个国家权威部门或者业内的领军企业带头,将微电影制作的内容与手段模式化,形成一个行业特有的规律性的原则。这就是在解决做什么样的微电影这个问题。做什么样的微电影,这个问题举足轻重。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民众精神走向,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脉络。我们试想,在微电影量产化的今天,如果充斥着大量的消极内容,将会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不良影响?

微电影工作思路篇(4)

一、影像魅力缘起春天

在这个读图时代,影像的魅力远不止于娱乐和记录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力,影像更让我们正视教育现象,反思教育过程,放大教育细节,促使我们思考学校管理模式的变革。在现代学校管理过程中,影像记录着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和教育教学的状态,表达着我们内心丰富的世界。而校园微电影作为影像的一种叙事方式,它正改变着现代教育者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成为一种新的语言沟通方式。它通过运用影像叙述教育故事,表达教育思想,传递教育正能量。

2012年2月6日上午10时,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全体教师齐聚在多媒体教室凝听由校长主持的新学期“第一课”。待老师们坐定,会议室内灯光渐渐暗了下来,宽大的屏幕上开始播放一部视频作品,大家屏息凝视。微电影《从春天出发》画面极具冲击力,文字则更具震撼力,它向观者讲述了一只40岁的鹰的蜕变:传说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当它到了40岁,就要重新面对一次生死选择。它必须历经痛苦――拔去老化僵硬的羽毛,磨去早已不再尖锐的鹰爪和鹰喙,栖身悬崖绝壁等待涅。生动的画面,浅显的文字,渗透着教育启示,让会场内的每一个人内心都充斥着感动与激情。对学校新学期工作的思考、核心价值的定位、文化战略的构建、对教育教学的要求等都一一融入了这部精美的微电影中,它激发了全体教师真情育人的信念与追求。

微电影《从春天出发》,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在学校立即形成一股潮流。无论是个人汇报,还是年级组总结,无论是教研活动,还是班队会议,都能看到主题微电影这种新的表达方式。

二、影像叙事渐成风尚

教育教学工作只有通过教师才能得到具体实施,广大教师的感受理应得到学校管理层的高度尊重。微电影的叙事方式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创新,凸显时代特征,突出主体地位。一个简单的故事提纲,一部普通的单反相机,一群志同道合的追梦人,组合到一起,就是一段励志故事,一部校园微电影。这种校园叙事方式让人人参与其中,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角色;这种校园叙事方式新颖又极具创意,简单而又源于草根,特别适合新时代师生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交流的感性诉求,切实唤起了广大教师的工作激情,也充分展示了她们的聪明才智,成就了教育者的幸福人生。

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思想重构。美术老师项杰的个人总结是微动画――《我的苦乐生活》。有趣的画面,轻松的音乐,幽默的文字,成为校园微电影的经典之作。在制作过程中,老师们时而歌唱,时而舞蹈,时而叙述,时而游戏,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重温自己的故事,进入电影中的自我角色。项杰老师这样感叹:“每一次创作,每一次拍摄,每一次思考,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体力的负重,一次思想的重构。”

每一部视频,都是一次心灵旅程。这样的微电影有很多。六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微电影《风景这边独好》道尽她们教育教学的精彩人生!四年级数学备课组的《小曹说事儿》,演绎了致远数学教研的生动故事,亦庄亦谐,又充满哲思!六年级英语备课组的《小周读报之今日有约》以读报的形式,呈现了一群魅力四射的英语老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每一次创作,都是一种艺术享受。在整个微电影创作过程中,所有参与成员一起进入“创作情境”,服装、道具、场景、灯光、动画、配音、音乐、后期制作,一样也不可或缺。每个参与者都精益求精,或是在意犹未尽地修改剧本,或是在积极寻找创作素材,或是在忙碌纷繁的工作之余成为剧中人……所有人沉浸在绘声绘色的表演中,享受着表演带来的乐趣。

三、影像力量成就致远

著名国际顾问迈克尔・多伊尔在《开会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互动开会法”,在他眼里,成功的会议都拥有一些共性:具有共同的“内容注意点”和“过程注意点”;与会者角色分配明确、责任清楚……这种“互动开会法”不仅有益于提高会议的有效性,同时,也为与会者提供了一次分享各自人生经验与感悟的平台。这,是一种创新。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思考,强大内心的动力;影像,拓宽前行的道路。校园微电影正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影响并冲击着致远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并使他们自觉地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带入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教育的品质。

微电影工作思路篇(5)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汽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繁杂,逻辑性强,实践性强,再加上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较薄弱,理解力相对偏低,教师和学生缺乏足够的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造成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本文利用“微课”,以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好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这门课程。

一、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最早提出“微课程”概念的是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概括说,微课就是一段聚焦于某一教学主题的简短(一分钟长度)的教学音频或视频。在国内,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微课的特点主要有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

由此可见,微课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其主要是围绕某个教学主题进行的精细化设计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二、微课在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由于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内容较多,本文以比较典型的知识点“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为例介绍微课的具体应用。

1.任务导入。教师提前准备好一个前照灯基本电路,在电路中分别串联一个1KΩ电阻、一个半导体二极管,接通电源,观察前照灯是否发光(都发光);再把电阻和二极管的两根引脚调换接到电路中,继续观察前照灯是否发光(接电阻的继续发光,接二极管的不发光),把这个电路现象拍摄并制作成微课,然后发到教学平台或者班级学习群中,让学生观看视频,教师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电阻的正反接法没有影响前照灯的发光,但是二极管却影响了前照灯的发光,为什么?

2.重点突出。还是上面那个电路,学生被电路的不同现象吸引住了,他们知道了二极管正向接可以导通,反向接截止。但是对于在接线时正反向是如何区别的,教师可以把这部分的内容放大,让所有学生都能注意这个步骤,这样,除了第一次接时需要用到万用表判别阴阳极,其他任何时候都能根据电路的现象直接判别出二极管的阴阳极,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细心,增加其学习的信心。

3.知识领悟。视频上传后,学生可以无数次的播放、暂停、放大,每次观看后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收获当然也不同。例如,第一次观看,大多数学生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知道了二极管不同于电阻,有极性而已,其他的可能理解不多。通过视频的反复观看和思考,以及教师的引导,学生最后可以通过自己总结的规律掌握知识点,如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是指正向接导通(也即二极管的阳极接电源的正极,二极管的阴极接电源的负极),反向截止,以后只要遇到二极管的场合,其单向导电特性都是如此判断。

4.知识巩固并延伸。学生领悟完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后,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典型习题,比如给出几个二极管应用电路,让学生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并讲解原因,以巩固知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二极管单向导电特性的重点及规律,并给出几种不同层次的二极管应用电路(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等),让学生练习,达到知识延伸的作用。

三、微课应用的注意事项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微课的应用不是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反而增加了工作量。拍视频,选材很重要,既要熟悉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特点,又要掌握知识的难易和易错点,所以要求教师对知识非常了解,对学生因材施教。

第二,微课的拍摄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和动静的结合。整个视频控制在5-10分钟以内,内容要简洁明了,清新流畅,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等。

第三,微课的核心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并不是简单观看视频,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观看并思考,最后找出规律理解所学知识。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微课也不例外。不管是哪种学习方式,其作用都是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掌握方法,理解知识,让课堂变得轻松,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微电影工作思路篇(6)

一、微电影的特征

(一)微时长放映、微投资制作、微平台传播

1.微电影片长短小,内容精悍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网络视频均存在很大区别,一方面它是传统电影与网络视频的结合,有其特有的构思与表达方式,话题的选择引人入胜,内容短小精悍。它是一种新的虚构故事表达样态,短小的故事片段、结构情节都可以构成一部微电影,此外微电影比传统电影的内容来源更生活化,故事情景也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出来,精炼的内容往往传递一定的深度的思想,这样引发观众共鸣的同时也让观众对影片记忆深刻。另一方面,微电影在与传统电影明显的不同在于其微时长播放,传统电影至少要有一个多小时的片长,而微电影短则两三分钟,长则二三十分钟。

2.微电影的制作上投入低,时效性强

微电影的“微容量”决定了它的制作不同于传统电影那样耗时费力。据资料显示,一部普通的微电影投资在10到20万元左右,相比很多传统电影亿万元的投资,微电影在制作金额上显出低成本的优势。另外,微电影的准入门槛低,除了专业导演演员拍摄的微电影以外,参与微电影的编排与演出很多都是对此有兴趣的普通民众,例如“南方小镇微电影网”就为草根阶层的人提供微电影拍摄指导与传播的平台,草根阶层的人只需要相关拍摄道具设备便可以出产一部微电影在网络中传播。片长短、制作周期大大缩减,这使微电影有了具有时效性的可能性。微电影可以紧扣时代、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将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迅速的改编成电影,成为带有社会体温的电影,这是传统电影所无法企及的。例如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之后,网友结合这次事件制作的微电影《让人间充满爱》,以唤起人们对冷漠的反思,在网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响应,搜索量短短时间内飙升致第二。从事件发生到微电影的上映,期间不过一个月,微电影在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与引人及时深思的时效性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3.以网络为主导的微平台传播

院线是传统电影播放的主要渠道,而微电影的传播主导平台则是通过新媒体途径。一方面,网络媒体例如优酷网、土豆网等几大视频网站媒体拥有大量官方或个人制作的微电影资源,同时微电影专有播放网站,如“中国最大的微电影平台———V电影”“南方小镇微电影”等。另外在微博与社交网站上,通过视频连接的方式,大量微电影资源通过转发与分享进行传播,与传播者相关注的人再不断进行二次、三次传播。另一方面,新媒体设备也成为微电影播放的新途径,如3G手机、平板电脑,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让每个人不被束缚在固定的空间,可以随时随地接触网络媒体,微电影的接受与观看也变得更加简单容易。

(二)微电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在制作上,传统电影准入门槛比较高,受资金、技术、专业修养、市场风险等因素制约,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一般很难操作。与之相比,微电影的门槛较低,不需要千万元的资金投入也不需要高清摄像机,技术掌握也比较容易,只要有兴趣有想法,便可以自己创作剧本,担当导演或演员,创作自己的微电影。例如在“南方小镇微电影网”上有励志感人微电影、校园学生微电影、搞笑娱乐微电影都是由对微电影感兴趣的人自发拍摄上传,以网络媒体作为传播工具的。在电影传播上,除了通过网络传播之外,微电影有着更广阔、更加开放的空间,手机、地铁与公交车上的移动终端装置是微电影较于传统电影所特有的传播媒介,其便携与伴随发生的特质,使得微电影可以随时出现在人们身边。

(三)微电影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传统电影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模式,而网络传播平台的构建,使得微电影有很强的互动性与双向性,它改变了封闭场所与固定银幕所构成的物理空间,观众对于电影的可操控性大大增强,不仅可以自由点播、点评自己喜欢的微电影,人人皆可参与的特质也使得每一条评论与转发参与到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另外,受众在微电影里不再只是旁观者的角色,微电影的制作变为人人都可参与和推动的实践,例如2011年8月别克汽车和新浪视频举办了新浪微剧本大赛“向前的理由@别克”活动,剧本通过新浪微博发送,以不超过5条微博构成一部微剧本作品,选择优胜剧本拍成微电影,并且在新浪及其他视频媒体中进行二次传播。这种微电影的创作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关注度与参与性,受众通过微博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中去,这在传统电影的创作中很难实现,改变了传统电影制作的流程和观念,通过互动加深受众对微电影的好感,也使得微电影更加亲民。

二、微电影产生的原因分析

技术背景、社会背景、媒介环境和直接的驱动因素都是一个传播现象或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微电影的出现与发展同样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追根溯源。

1.Web2.0时代,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种新的现象与行为发生,其后必定有相应的科学技术进步作为支撑,Web2.0不单单是用户能够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而是更加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至此既成为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成为网站内容的制造者,由被动的接受网络信息到主动创造网络信息上发展。微电影的出现可以说是新媒体技术在电影上的渗透,不单单说微电影通过网络向受众传播,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通过Web2.0的技术支持上传自己制作微电影作品,网友之间彼此评论、交流与共享。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电影的播放平台,也改变了受众的思维方式与被动接受的地位,“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诉求、平等话语方式和新型消费模式。”②

2.创新广告形式的需要

产品与服务的日趋同化,要区别于其他同类的商品,单纯依靠理性诉求往往效果不佳,而且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接触广告,那些生硬、单调、直白的叫卖式广告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倦。很多微电影与企业相合作,成为专属于某个品牌自身的宣传片,据时代光影统计显示,仅仅在2012年前三个月,至少已经有数百家企业推出自己的定制微电影,而正在制作中的微电影更是不计其数。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微电影更加有受众的针对性,喜爱微电影的多是有较强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年轻人;另一方面微电影式的广告宣传有很好的传播效果,它们往往在几分钟内,演绎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悬念重重,或幽默诙谐,或感人肺腑,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对产品产生信赖与亲近,再配以整合营销,可以实现良好的商业目标。例如联想的《爱在线》将其某型号笔记本塑造成为一种纯洁伟大的爱情象征,观众为故事情节潸然动容时也深深地记住了这一产品。总之微电影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观众与商品在情感上的联系,达到商品良好的宣传效果。

3.适应微时代受众的需求

近两年,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不仅改变着大众的消费体验,也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人认为,在“微时代”,媒体的表现因消费媒体的需要而不断改变。当人们面临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获取更多的信息需要时,我们便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③于是微博、微小说、微新闻,再到多媒体的微电影相继应运而生。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增强,青年人往往在等车、走路、坐地铁时才会有零散的闲暇时间,时间碎片化使得文化的快餐消费成为一种需要,于是微电影这样简短灵活、轻松诙谐的电影形式也就更符合现代人的收视条件与需要。

4.微时代去中心化的多元社会提供空间

在多元社会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大众文化逐渐取代精英文化,自上而下的传播也渐渐被解构,最近几年十分流行的各类选秀节目、农民歌手、“草根”博客等,抒发了人们的真实情感与独立思考,构成了一段时期中国社会的底色,都是多元社会去中心化的具体表现。在电影制作方面,商业化市场下许多电影大片塑造了与现实严重脱节的环境,理想化色彩浓厚、权威式的说教过多,远远无法满足网络时代观众对于电影的审美需求,微电影是传统电影走下神坛的一种形式,而微电影带有包容性与综合性的时代气息,摆脱了权威叙事,注重的是个体话语的表达和普通真实的生活场景,迎合网络环境下受众各自表达观点的内在心理需要,此外参与制作的人员也突破以往专业要求的限制,多是“草根”一族,这也是多元文化包容性所造就的。多元社会提供了微电影创作所需要的软性条件、多元化观点、多样化形式、个性化表达正是微电影创作的艺术源泉。

三、微电影发展前景展望

1.创新盈利模式,实现规模盈利

由于微电影的播放平台是免费的,能够得到版权保护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微电影在播放渠道盈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而现有微电影都是集“电影、新媒体和广告商”于一体的商业模式,不仅盈利方式比较单一,而且作品本身特别依赖广告会影响到影片的独立性与艺术性,因而微电影一定要实现产业化的经营。不仅依托广告、点击率获得利润,也应当注重其衍生产品的开发,比如《老男孩》影片在网络上受到热捧之后,其主题曲《老男孩》也以单曲的形式出版发行,取得了相当销量,是微电影拓宽收入渠道上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另外,关于微电影所涉及的饮食旅游、服装、玩具等可以作为延伸产品的开发对象,微电影也可以改变成为动漫、小说,使获利方式更加多元。在其他途径上,微电影也可以打破与网络视频媒体合作的局限,与电视媒体合作,扩大版权收入的来源。

2.创作上要突出故事内容本身,提高微电影质量

首先,微电影的优势之一在于它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故事叙述与受众产生强烈共鸣,因而在内容创作上微电影应当善于利用这一优势,不仅要借特定的背景音乐、时事热点、大事件、社会符号等产生与受众的表层共鸣,也需以受众群体共同的情感感受、人生经历产生深层共鸣。例如微电影《老男孩》就以80后在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杰克逊、大弯梁自行车、校园生活、主人公的成长命运来展现又一代人在现实面前遭遇打击但依然固守梦想的故事,这样让人感同身受的故事本身,就引起微电影主要观众———80后青年人的热捧与反馈。其次,微电影的制作要有创造性的独特主意。在文化产品制作日益同质化的年代,作品本身的内容要通过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才可以有理想的传播效果与受众认可度。不仅在故事情节上,电影要朝着新鲜有趣、贴近生活与社会热点话题展开,而且在展现手法上微电影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制造幽默和渲染情感等进行。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观众审美趣味、欣赏水平的提高,微电影的深度思想也不能够忽视,如果电影失去表达的思想与社会传播的价值,那么它就会沦为广告宣传的附庸,成为“娱乐至死”发展想法的牺牲品。再次,微电影的类型也应当有所与拓展与丰富。微电影现在的主题主要是集中在梦想与现实、青春成长故事、生活趣闻轶事上开展而来,影片类型以爱情片、喜剧片为主,这些关键词已经成为观众对微电影的惯有印象,但是微电影要进行长远积极意义的发展,就要对原有类型突破,实现多种尝试。以纪录片、音乐片、动画片来呈现微电影可以是其中的思路之一,公益微电影和院线电影番外篇也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像日本的微电影《回忆积木小屋》就是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内容虽精简但是思想十分深刻,这对于中国的微电影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3.提升微电影制作的专业化水平,培养制作的专业人才

微电影工作思路篇(7)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财富的发现、创造和聚集,而信息则作为一种非常重要财富,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信息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无时不在,其形式多种多样,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了解,我们才能够熟悉周边的环境,认识世界。然而,并非所有信息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要对信息加以利用,必须通过一定的设备或媒介,以之作为载体。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产业的兴起,并在很多高科技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如航天、能源、环境等,其发展趋势则是向着信息技术产业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又反过来深刻地影响着各个专业领域,促进其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从通信技术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

通信技术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以美国的莫尔斯发明的电报为标志。20世纪下半叶初期,世界上的第一部程控交换机由美国人研制出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信技术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的开拓,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而计算机技术则起源于1946年,以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设备的诞生为标志,该计算机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命名为“埃尼阿克”,虽然这台计算机的体积非常庞大、外形也十分笨重,并且需要消耗卜大的功率,然而其诞生却标志着计算机技术这一项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发明的问世。自此,科学技术领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计算机在运算速度、存储容量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也逐渐增强,计算机所具备的功能也从单一化向着多元化发展。集成电路的发展及软件技术的更新,使得计算机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逐渐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2.从晶体管到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1948年,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问世,标志着微电子技术的诞生。十年后,第一块集成电路研制成功,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被称为是微电子技术的革命,其影响范围十分广泛,在全球造成了轰动性的影响。电子信息系统日益复杂,然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却使得复杂的系统能够在很小的硅片上进行集成,计算机系统的能耗也随之降低,微型化成为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集成电路在微电子技术的带动下,迅速发展起来,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而每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上所能集成的电子器件数量也日益增多。与此同时,集成电路所需的成本却有所下降或保持不变,这些都促进了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3.网络技术

1969年,美国首次建立了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构建的计算机网络,即所谓的ARPANET网络,成为计算机因特网的前身随后,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又于1986年在美国建成。直到1994年因特网应用于商业领域,互联网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推动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也造成了巨大影响。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模式。网络技术本身也经历了一系列的革新,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不仅带动了互联网服务行业的兴起,还为企业和个人参与全球范围的竞争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1.信息技术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影响着社会的整体面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也随着信息网络的渗透,逐渐发生着变化。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从传统的每天去公司上班,发展到现在的在家就可以通过网络来办公。此外,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服务也可以通过远程实现,而网上交友和网上购物更是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的大量投入,是工业社会经济获得增长的基础。尤其是对于传统的工业生产而言,这种加工模式对于资源的使用量非常巨大,且利用率不高,对于能源的消耗也很大,污染比较严重由此而导致的工业污染、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着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近几年,信息科学技术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模式,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传统生产方式下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的局面获得了有效的改善。

3.信息技术转变了教育方式及教育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发展加速了知识的更新,同时,学校教育只能是人生的一个短暂的学习阶段,因此我们要树立终生教育的理念。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4.信息技术改变了工业生产的基本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工业设计和工业制造中,逐步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这些技术影响着工业生产,加速工业生产的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大大缩短了计算机设计、制造的时间,促进了企业产品的更新速度,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5.信息技术影响社会时代以及思维方式

信息技术使社会时代从物质能量生产力转换为信息知识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演变出数字时代和虚拟时代对于思维方式,在早期的工业社会,以现实世界为主,个人以及人脑乃是人类思维的主体,而思维的客体则受到思维主体及社会关系的影响;在信息社会,则以虚拟世界为主,群体以及人机系统乃是思维的主体,并且不再受到思维主体与社会关系的影响。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引发的社会信息化进程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无沦从社会形态、经济增长,还是教育观念等方面,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信息技术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捷渠道,成为社会各阶层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为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可靠保障,对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方力.现代科技革命中信息技术发展的哲学思考,枣庄学院学报,2006(6)

微电影工作思路篇(8)

(一)微电影的概念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1]

虽然业内至今没有一个公开且让各方都认可的完整定义,但它的微播出平台、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制作、微时放映的“四微”特征已被业界所公认。微电影的最初尝试可追溯到2001年,宝马北美公司集结8位世界级一流的导演, 推出8部具有鲜明个人风格和创新性的电影短片,而当年香港导演伍仕贤打造的片长11分钟的影片《车四十四》则可以看做是国内微电影的最初火种。2010年末,被称为史上第一部微电影的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 开始真正让微电影的风暴“一触即发”。

(二)微电影的产生背景

1.网络视频平台竞争的推动

随着网络视频业务的发展壮大,互联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剧播放平台,各大门户和视频网站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热门影视剧版权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高昂的版权购买费导致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同时,网络视频同质化竞争严重,网站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提升原创能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自制微电影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自制微电影不但成本低,而且能保证网站在运营中享有更多主动权,同时,微电影的灵活性和投资决策的风险都更加可控。

2.微时代电影受众的需求

在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经济等微文化大行其道,我们显然已跨入了“微时代”。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认为:在“微时代”,媒体的表现因人们消费媒体的需要而不断改变。当人们面临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获取更多信息的需要时,我们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2]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大,已经很少有人每天守在电视机前或者泡电影院了,甚至花几个小时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都成为一种奢侈。他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查找、观看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微电影这种免费的、灵活的、短小精悍的电影形式更符合现代人的收视心理,尤其受年轻观众的青睐。

3.广告营销新阵地的需要

随着中国网民素质的提高,网民自我意识的崛起,广大网民对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尤其是那些生硬、直白、单调的叫卖式的硬广告,有些浏览器甚至可以直接将这些广告过滤掉。如今,广告需要采用更软性、更灵活、更易接受的营销方式,而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微电影则成为新的行业趋势。一方面,微电影比传统广告更有针对性,观看它的人群主要是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年轻人;另一方面,通过微电影,可以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用精彩的视听效果达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使观众形成对品牌的认同感。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66号公路》就让观众在获得电影观赏感受的同时带动与消费者的情感互动,灌输了品牌理念,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使得广告中的系列车型在部分城市出现热销。

(三)微电影的优势

1.门槛低,制作周期短,发行方式相对简单

微电影的制作门槛低,一是投入资金低,相比于传统电影动辄上千万、上亿元的投入资金,微电影的投入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制作成本低得多;二是对拍摄器材的要求低,不需要高清摄像机或者DV,只需要一部单反相机或者iPhone就能拍出具有完美创意的完整故事。同时,微电影的拍摄和制作周期短,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导演和演员更易空出档期进行拍摄,尤其是对于名导和名演员,大大提高了拍摄的可操作性。而相比传统电影庞大的制作发行方式,微电影的制作发行也相对简单,目前主要通过网络发行。国内微电影的主要制作方式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草根表演、制作的微电影;一类是广告主量身定制的名导、明星担纲的品牌营销微电影;一类是视频、门户网站发起并寻求广告品牌合作的,对导演和演员没有很强专业性要求的剧集型微电影。

2.互动性、开放性、娱乐性强

微电影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较强,只要你有兴趣、有想法,就可以写剧本、当演员、当导演,制作自己的微电影,人人皆可参与,而每一个人的评论和转发也参与到了微电影的宣传过程中。“快女微电影”的上亿点击率主要靠在人人网、微博等社区网站的分享和口碑宣传。微电影拥有开放的传播平台,除在网络上播出之外,还可在手机、公交和地铁的移动电视等多种移动终端上播放,优秀作品还可在电影院线播放。优酷的“11度青春微电影系列”就率先开通了网络与院线播出的双平台。此外,微电影为了符合年轻人的胃口,多采用轻松幽默、诙谐恶搞的话题,而利用微电影为演艺界新人进行宣传造势,以赢得更多粉丝的支持也逐渐成为新趋势,由此可见微电影娱乐功能的强大。

3.创作环境自由,表达机会更多

微电影作为新兴事物,从制作到播出都是基于网络平台,目前国家并没有严格的审查机制,这也使得微电影获得了更为宽松的创作空间,更易于新锐导演和演员电影理念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微电影为更多有志于电影创作的人提供了成就自己的机会,他们的执著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天才想象必将带来更多优秀的微电影作品。而微电影的创作也为年轻导演今后的电影之路积累了经验,这也将改变中国电影的面貌,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转贴于

二、微电影的发展方向

(一)内容为王,创意制胜

如果说传统电影强调意义,那么微电影则侧重于趣味性,微电影的“微”决定了它必须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吸引观众并让观众产生继续看下去的兴趣,这就对微电影的内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内容上不仅要新鲜有趣,而且要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适当采用较为诙谐的网络语言。

而随着观众审美趣味、欣赏水平的提高,它的深度也不容忽视。执导微电影《纵身一跃》的蔡康永曾用震撼、提醒、讯息、启发四个词来概括微电影,如果微电影缺乏一定的思考和人文关怀,那整部电影将成为广告的附庸,失去思考的力量和社会关注价值,继而失去观众兴趣,沦为庸俗娱乐。现在的微电影多是噱头大于创意,但是好的微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创意。比如佳能的《Leave Me》,没有明星出镜,却用短小精悍的故事打动人心。[3]虽然明星增强了微电影的可看性,但绝不能走“明星轰炸”的老套路,否则只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只要题材创新、形式灵活、制作精良,即使起用新人也能收到很好的播出效果。

(二)平衡数量和质量,避免过度商业化

对电影艺术在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的纠结,以微电影的形式提出来,不仅是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质问,也是对微电影前景的一种审视。[4]尤其在各大网站相继开辟微电影疆域的当下,微电影数量每周甚至每天都在增加,保证品质,适量植入应成为网站和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2011年引起微博热议的桔子水晶酒店的星座系列微电影,就因其巧妙地运用了植入技巧而聚集了大量的网络人气,达到了企业营销的目的。

(三)差异化经营,打造微电影品牌

各大网站要根据自身实力制定不同的策略和方向,可以走高端精良制作的“大片”路线,也可以选择亲民的“草根”路线;可以拍单集的电影,也可以拍系列的网络剧;可以以校园爱情、星座为主题,也可以采用旅行、城市的话题。业界的新浪、优酷、网易、奇艺等网站已率先走上了差异化经营的道路。

微电影是大众流行消费产品,大众品牌消费的今天,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微电影品牌的塑造尤为重要,品牌效应将带来更长远的收益。可以打造网站自身的品牌,如在业界具有良好口碑的“优酷出品”、“奇艺出品”,也可以利用明星、导演的品牌效应,还可以通过改编微小说、畅销书、名著来形成品牌效应。

(四)丰富微电影类型,培养微电影人才

目前出品的微电影,以剧情片、爱情片、喜剧片为主,话题也多集中在青春、爱情、梦想、亲情等方面,而微电影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在影片类型上进行多种尝试,如纪录片、动画片、音乐片等。公益微电影、院线电影番外篇也应成为新类型的思路。贾樟柯监制、联想集团出品的公益微电影《爱的联想》,就采用了纪录片的手法,真实再现了联想公益计划支持过的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草根公益团队的成长历程和感人事迹,在传播微公益理念的同时,也塑造了企业良好的形象。而由网易打造的电影《东成西就2011》番外篇、《雪花秘扇》番外篇《闺蜜》在创造高点击率和转发率的同时,更是带给微电影创作一个新的思路。微电影的创作从剧本到导演都需要源源不断的新人加入,特别是品牌营销类的微电影,要求创作人员兼具电影和广告两个领域的知识,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各大网站和企业要通过电影大赛、影人计划、微电影节等平台发掘新人,培养微电影人才。

(五)扩大传播效果,实现规模盈利

由于微电影时长的局限,要想收到好的传播效果,在制作上可借鉴美剧边拍边播的模式,即采用预告片、正片、花絮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看到预告片后先产生兴趣和期待,同时也可根据观众反馈及时调整拍摄内容。在平台选择上,要利用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传播,一是注重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二是通过设置奖品等形式鼓励网友转发,扩大微电影的人际传播。

微电影要实现规模盈利,就要走产业化道路,使获利方式更加多元。除了依靠广告、点击率外,还可开拓周边产品、微电影版权、艺人经纪、微电影节等获利渠道。同时,还应加强与影视公司的合作,实现自身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盛大旗下的华影盛世已经率先开始尝试:盛大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聚合平台,拥有盛大文学、游戏、音乐、视频等海量原创内容。对于盛大来说,各种资源就像零散的珍珠,通过微电影整合起“文学—剧本—影视—游戏”的产业链条。[5]目前,盛大已推出了改编自起点中文网小说的微电影《昨天》和改编自盛大游戏的微电影《星辰变》。

2011年,微电影已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也是未来具有发展前途的传媒产业之一,只有不断地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推陈出新,微电影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4342291.htm.

[2]“微时代”来临:更多表达更浮躁[N].新华日报,2011-05-18.

微电影工作思路篇(9)

(一)微电影的概念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1]

虽然业内至今没有一个公开且让各方都认可的完整定义,但它的微播出平台、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制作、微时放映的“四微”特征已被业界所公认。微电影的最初尝试可追溯到2001年,宝马北美公司集结8位世界级一流的导演, 推出8部具有鲜明个人风格和创新性的电影短片,而当年香港导演伍仕贤打造的片长11分钟的影片《车四十四》则可以看做是国内微电影的最初火种。2010年末,被称为史上第一部微电影的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 开始真正让微电影的风暴“一触即发”。

(二)微电影的产生背景

1.网络视频平台竞争的推动

随着网络视频业务的发展壮大,互联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剧播放平台,各大门户和视频网站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热门影视剧版权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高昂的版权购买费导致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同时,网络视频同质化竞争严重,网站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提升原创能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自制微电影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自制微电影不但成本低,而且能保证网站在运营中享有更多主动权,同时,微电影的灵活性和投资决策的风险都更加可控。

2.微时代电影受众的需求

在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经济等微文化大行其道,我们显然已跨入了“微时代”。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认为:在“微时代”,媒体的表现因人们消费媒体的需要而不断改变。当人们面临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获取更多信息的需要时,我们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2]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大,已经很少有人每天守在电视机前或者泡电影院了,甚至花几个小时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都成为一种奢侈。他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查找、观看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微电影这种免费的、灵活的、短小精悍的电影形式更符合现代人的收视心理,尤其受年轻观众的青睐。

3.广告营销新阵地的需要

随着中国网民素质的提高,网民自我意识的崛起,广大网民对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尤其是那些生硬、直白、单调的叫卖式的硬广告,有些浏览器甚至可以直接将这些广告过滤掉。如今,广告需要采用更软性、更灵活、更易接受的营销方式,而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微电影则成为新的行业趋势。一方面,微电影比传统广告更有针对性,观看它的人群主要是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年轻人;另一方面,通过微电影,可以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用精彩的视听效果达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使观众形成对品牌的认同感。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66号公路》就让观众在获得电影观赏感受的同时带动与消费者的情感互动,灌输了品牌理念,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使得广告中的系列车型在部分城市出现热销。

(三)微电影的优势

1.门槛低,制作周期短,发行方式相对简单

微电影的制作门槛低,一是投入资金低,相比于传统电影动辄上千万、上亿元的投入资金,微电影的投入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制作成本低得多;二是对拍摄器材的要求低,不需要高清摄像机或者dv,只需要一部单反相机或者iphone就能拍出具有完美创意的完整故事。同时,微电影的拍摄和制作周期短,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导演和演员更易空出档期进行拍摄,尤其是对于名导和名演员,大大提高了拍摄的可操作性。而相比传统电影庞大的制作发行方式,微电影的制作发行也相对简单,目前主要通过网络发行。国内微电影的主要制作方式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草根表演、制作的微电影;一类是广告主量身定制的名导、明星担纲的品牌营销微电影;一类是视频、门户网站发起并寻求广告品牌合作的,对导演和演员没有很强专业性要求的剧集型微电影。

2.互动性、开放性、娱乐性强

微电影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较强,只要你有兴趣、有想法,就可以写剧本、当演员、当导演,制作自己的微电影,人人皆可参与,而每一个人的评论和转发也参与到了微电影的宣传过程中。“快女微电影”的上亿点击率主要靠在人人网、微博等社区网站的分享和口碑宣传。微电影拥有开放的传播平台,除在网络上播出之外,还可在手机、公交和地铁的移动电视等多种移动终端上播放,优秀作品还可在电影院线播放。优酷的“11度青春微电影系列”就率先开通了网络与院线播出的双平台。此外,微电影为了符合年轻人的胃口,多采用轻松幽默、诙谐恶搞的话题,而利用微电影为演艺界新人进行宣传造势,以赢得更多粉丝的支持也逐渐成为新趋势,由此可见微电影娱乐功能的强大。

3.创作环境自由,表达机会更多

微电影作为新兴事物,从制作到播出都是基于网络平台,目前国家并没有严格的审查机制,这也使得微电影获得了更为宽松的创作空间,更易于新锐导演和演员电影理念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微电影为更多有志于电影创作的人提供了成就自己的机会,他们的执著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天才想象必将带来更多优秀的微电影作品。而微电影的创作也为年轻导演今后的电影之路积累了经验,这也将改变中国电影的面貌,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二、微电影的发展方向

(一)内容为王,创意制胜

如果说传统电影强调意义,那么微电影则侧重于趣味性,微电影的“微”决定了它必须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吸引观众并让观众产生继续看下去的兴趣,这就对微电影的内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内容上不仅要新鲜有趣,而且要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适当采用较为诙谐的网络语言。

而随着观众审美趣味、欣赏水平的提高,它的深度也不容忽视。执导微电影《纵身一跃》的蔡康永曾用震撼、提醒、讯息、启发四个词来概括微电影,如果微电影缺乏一定的思考和人文关怀,那整部电影将成为广告的附庸,失去思考的力量和社会关注价值,继而失去观众兴趣,沦为庸俗娱乐。现在的微电影多是噱头大于创意,但是好的微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创意。比如佳能的《leave me》,没有明星出镜,却用短小精悍的故事打动人心。[3]虽然明星增强了微电影的可看性,但绝不能走“明星轰炸”的老套路,否则只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只要题材创新、形式灵活、制作精良,即使起用新人也能收到很好的播出效果。

(二)平衡数量和质量,避免过度商业化

对电影艺术在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的纠结,以微电影的形式提出来,不仅是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质问,也是对微电影前景的一种审视。[4]尤其在各大网站相继开辟微电影疆域的当下,微电影数量每周甚至每天都在增加,保证品质,适量植入应成为网站和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2011年引起微博热议的桔子水晶酒店的星座系列微电影,就因其巧妙地运用了植入技巧而聚集了大量的网络人气,达到了企业营销的目的。

(三)差异化经营,打造微电影品牌

各大网站要根据自身实力制定不同的策略和方向,可以走高端精良制作的“大片”路线,也可以选择亲民的“草根”路线;可以拍单集的电影,也可以拍系列的网络剧;可以以校园爱情、星座为主题,也可以采用旅行、城市的话题。业界的新浪、优酷、网易、奇艺等网站已率先走上了差异化经营的道路。

微电影是大众流行消费产品,大众品牌消费的今天,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微电影品牌的塑造尤为重要,品牌效应将带来更长远的收益。可以打造网站自身的品牌,如在业界具有良好口碑的“优酷出品”、“奇艺出品”,也可以利用明星、导演的品牌效应,还可以通过改编微小说、畅销书、名著来形成品牌效应。

(四)丰富微电影类型,培养微电影人才

目前出品的微电影,以剧情片、爱情片、喜剧片为主,话题也多集中在青春、爱情、梦想、亲情等方面,而微电影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在影片类型上进行多种尝试,如纪录片、动画片、音乐片等。公益微电影、院线电影番外篇也应成为新类型的思路。贾樟柯监制、联想集团出品的公益微电影《爱的联想》,就采用了纪录片的手法,真实再现了联想公益计划支持过的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草根公益团队的成长历程和感人事迹,在传播微公益理念的同时,也塑造了企业良好的形象。而由网易打造的电影《东成西就2011》番外篇、《雪花秘扇》番外篇《闺蜜》在创造高点击率和转发率的同时,更是带给微电影创作一个新的思路。微电影的创作从剧本到导演都需要源源不断的新人加入,特别是品牌营销类的微电影,要求创作人员兼具电影和广告两个领域的知识,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各大网站和企业要通过电影大赛、影人计划、微电影节等平台发掘新人,培养微电影人才。

(五)扩大传播效果,实现规模盈利

由于微电影时长的局限,要想收到好的传播效果,在制作上可借鉴美剧边拍边播的模式,即采用预告片、正片、花絮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看到预告片后先产生兴趣和期待,同时也可根据观众反馈及时调整拍摄内容。在平台选择上,要利用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传播,一是注重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二是通过设置奖品等形式鼓励网友转发,扩大微电影的人际传播。

微电影要实现规模盈利,就要走产业化道路,使获利方式更加多元。除了依靠广告、点击率外,还可开拓周边产品、微电影版权、艺人经纪、微电影节等获利渠道。同时,还应加强与影视公司的合作,实现自身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盛大旗下的华影盛世已经率先开始尝试:盛大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聚合平台,拥有盛大文学、游戏、音乐、视频等海量原创内容。对于盛大来说,各种资源就像零散的珍珠,通过微电影整合起“文学—剧本—影视—游戏”的产业链条。[5]目前,盛大已推出了改编自起点中文网小说的微电影《昨天》和改编自盛大游戏的微电影《星辰变》。

2011年,微电影已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也是未来具有发展前途的传媒产业之一,只有不断地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推陈出新,微电影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342291.htm.

[2]“微时代”来临:更多表达更浮躁[n].新华日报,2011-05-18.

微电影工作思路篇(10)

引言

受多方面外在因素的干扰,通信工程专业通信电子线路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应加强通信电子线路教学现状分析力度,并在微课的支持下改善通信电子线路教学缺陷,全面落实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的目标,彰显微课教学实用价值。而且在微课的支持下,还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促使通信工程专业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顺利开展。

1.通信电子线路教学现状

就目前来看,通信工程专业通信电子线路教学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前专业课教学的学时一直在压缩,而课程的知识点依旧很多,集中授课效率表面看上去有所提高,实则不然。在课堂讲授大纲知识点学时紧张,想要利用一些实物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是没有时间。课堂上学生的专注力持续时间不会太长,课堂上高强度的授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实质上信息扩容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学时有限而学生吸收曲线不断下降的矛盾中,真正的课堂效率也在下降。第二,由于通信电子线路科目中涉及的知识点较为抽象,造成学生学习各项知识点的兴趣低下。如果不能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必然导致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出现问题,严重影响通信电子线路科目在通信工程专业中所占比重,对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也有极大的影响。

2.微课在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为促使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顺利开展,就应在其中引入一系列现代化教学模式,针对性解决通信电子线路教学中不合理的地方,确保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能够满足通信工程专业综合教学要求。从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微课在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延长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学时

为保证学生更好的学习通信电子线路知识,不仅需要考虑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形式,还应在微课的支持下延长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学时,不断提升通信电子线路科目集中教学效率,据此改善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而且在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还可以将一系列教学内容转化成微视频,在课堂某一时间段展开集中教学,避免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对于提升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效率和教学改革作用效果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在通信电子线路教学中还可以将微课教学与实物教学结合到一起,有效处理通信电子线路固有教学缺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效率,落实通信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的目标。

2.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上一篇: 参观实习报告 下一篇: 职高教师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