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6:33

课程建设论文

课程建设论文篇(1)

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最后一个站点,其开设的重要性在理论上无疑已经确立,并引起了普遍的关注。高等教学中大学语文课程理应成为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意义亦不言而喻。但从实际运作的层面上看,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并不使人乐观。正如有论者所提出的,〔1〕我国学术文化建设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余波未尽,这在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学术活动中均有反映。我国现代教育特别重视外语和数理化,因为这些知识对于追赶世界潮流,改变落后面貌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作用。而对于塑造人灵魂的人文社会科学则重视不够,对有百科之母美誉的语文,特别是大学语文,更是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许多院、系的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并没有视为与专业相关的必修科目而存在,对大学语文的课程的地位、作用,教学的目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棱认识,这一切必然会影响学科的进一步建设。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不少高校虽然已经被列入重点建设课程着手建设,但语文教育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在于其长效性和承传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首先,就课程之本教材而言,现有不少不同版本的教材,编排立意也各有所重,各有千秋,但总的看来形式比较单纯,属于名篇选读名著节录加文体写作指导类,定位上缺乏大学语文必要的个性特征和体系的开放意识,内容覆盖面也有待拓展。其次,就课程眼前地位而言,也不尽人意。在课程设置中,它仅是公共选修课中的一个门类,却没有别的公共课实际的政策保证。它不像英语,与中学自然接轨,并有4级、6级等种种量化的考级系统检测手段与之配套;也不同于政治理论课,有国家教委指定必要的课时作为政策保障,又有升学考研的必试科目作为后盾。它与前期的语文教学是脱节的,而向后延伸又缺乏继续拓展的后劲与保障,其实是处于一种不尴不尬的境地。第三,由于课程地位没有实际政策上的支撑,学科建设普遍不受重视,投入不多,产出的直接后果是,师资队伍不够稳定,师资的后备力量———青年教师中甘愿为之抛心尽力的人并不多;有的即便从教,也是权宜之计,大多都固守着原有的另外一方阵地。因为不是专注研究,临时客串,那么,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和建设的精力投入也就可想而知了。由于上述原因,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工程的启动步履维艰,教学体系、指导思想及运行方式尚停留在比较传统的运作模式之中,与目前高教变革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显得有些滞后。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将经历深刻的历史变革,这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共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上通过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人类正走向知识社会,“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进行历史上从未要求它进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在日益呼唤人文精神关怀的今天,国家高等教学的课程宏观体系,正在作进一步调整,教育部早在1994年就启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1998年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探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途径。大学语文课程地位及重要性的确认已经是大势所趋,这是新形势下对课程建设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面对二十一世纪教学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作为肩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要在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的格局中占居必要的地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运作模式,与时俱进,以适应今天的高教格局,自身首先要有所作为,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自我调适,对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作出全方位的变革,以顺应这种新形势。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和创新,具有指向和先导意义。我们在探讨课程体系变革时,必须充分吸纳现代社会先进的教育思想。既要切合二十一世纪人文教育的实际,强化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把这门课程当作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可供操作的起始点,从而正确认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的功能和体系,以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势头,使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建立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新体系,我们以为最重要的是要确立一种新的思路,就是语文教学必须以“三个面向”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逐步实施以拓展教学内容为核心的教材革新、以更新教学模式为主题的方法尝试和以优化教学主体为本源的学法探讨三位一体的改革方针,确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全新思路。

新思路就要有新的个性和特色,这种个性特色是相对于原有的状况而言的,在变革中应侧重考虑两方面问题,一是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与定位,要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与综合优势,突出大语文观念和人文关怀,与以往的语文基础教育应有所区别,要有层次感、纵深意识。二是大学语文教学虽然始终贯穿着思想启迪、道德熏陶的精神内涵,但毕竟不是德育课,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对文学形象的审美感受,是一种语言文学素质的培养。基于上两方面的前提,我们提出以下构想。

一、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拓展教学内容,以教材为载体,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地域文化特色在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关键,教材是根本。

国内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林林总总不下二十种,各具特色也各有侧重。然而历史的进程总不断向已有的辉煌提出新的要求。正如徐中玉先生在他所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四版前言中所言:“一种教材可以原封不动用上几十年的日子早已过去,不但几十年不行,几年还是不动也不行了。如果‘凝固’、‘保守’也算作‘稳定’的话,那么,这种‘稳定’其实是不足取的,因为它实际上乃是‘停滞’的饰词。而‘停滞’将会使我们的一切事业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更加落后。”〔2〕大学语文自八十年代初在一些高校开设以来到今天已走过了二十个年头,期间中国语文教学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基础语文教学还是高等语文教学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国家教委自2000年起就率先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了大面积的改革与充实。其容量与深度都有很大的前瞻性,一些以往出现在大学课堂里的内容已赫然纳入教材。课外同步阅读的量也大大扩展。现在的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如果仅用几十篇古今短小动人的精美文章为实体,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的话,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对语文的感知途径大多并不是依赖教材,兴趣的指向使关注面越来越朝着“域外”宽阔的疆域延伸。

这一方面说明学生需求的丰富性多样化,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材与当代学生欣赏习惯趣味存在着一定的错位现象。虽然说编写教材倒不应刻意迎合某种时尚或喜好,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起到有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鉴于此,大学的语文教材应与以往一贯而来的基础教育的语文教材有所区别。我们在依托教材所选录的必要的古今中外经典篇章外,是否能腾出相当的空间沿着经典作进一步的延伸,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设计一套有针对性的导读教案。旨在提供阅读方法上的借鉴和阅读线索上的引导。吸纳更多精华,开阔学生的视野,为教师的讲授、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实施这一方案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以往中学的语文教材,大都是经典课文精读,适合于语文基础知识技能训练的教育实际,也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使得学生教师不得不以教材提供的内容为蓝本,无暇旁顾。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中面向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视课程的建设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师资学术自由自主的优势,为语文教学设计一套师生互动的教材体系;要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资源优势,把教材的张力辐射到更广阔有效的文化空间,并且紧密结合区域文化特色,依托区域文化优势,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熏陶。这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编撰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值得尝试。

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有效手段是以革新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的方法尝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记为辅,这种教学方法与名篇选读类的教材十分合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一种比较完整的解读和提示。

这个过程的完成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教师解读有一定的启发性示范性,二是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听的同时也参与了这一解读。如果两者都完全进入状态,倒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但通常情况下,两者的自然合壁几率不会太高。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比较强,思维也较活跃,要学生始终处于接受状态,这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教育作出相应的调适。前面提出的设计一套师生互动的教学内容是改变传统模式的前提,教学内容本身提供的可供延伸的空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除此而外,课堂教学模式在现有的基础上应有跨越式的思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加以设计,因为现代教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高效率的可供尝试的可能,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课件的制作、视听媒体资料的运用,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拓展有限的教学容量和空间,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张力、形式和趣味,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自然导入协作学习的情景之中,即师生一起浏览阅读、欣赏评判、讨论交流,在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中,教师在课前大量的前期铺垫工作以十分自然的方式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劳动都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语文教学则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完善和深化学习主题的目的。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需要师生双方充分准备投入、密切协作配合,还需要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体资料和信息网络的支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向学生介绍媒体资源获取的方法,在有限的课时内浓缩更多的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施教者必须具备的现代教学意识和必须适应的时代教学节奏。

三、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立足点是调动发挥学习主体能动性,最终实现语文学习的本旨我们认为教和学的双边互动是教学的一种境界,缺了任何一方的对话协作都将是徒然的。教和学需要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

一方面,教师对于教学固然应有充分的投入与前期准备;另一方面,学生要获得真知卓见,要真正进入对话协作学习的境界,更需要足够的认知阅读作为铺垫。许多时候,教师都是为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这方面潜能,使互动成为可能的过程中作出不懈的努力。只有学生有足够的实力直接介入课堂对话,才能真正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我们以为强化阅读就是这种对话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的情况下针对实际,在课程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作的必要调适,必要铺垫,而这个调适和铺垫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运行到大学,缺乏的不是文体意识和基本的技能训练,缺乏的是对文体精妙之处的深入而细腻的体会,换句话说,缺乏的是广泛而有效的阅读层面。叶圣陶提出阅读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它是一种绝对不可忽视的能力。作文训练类操作问题其实学生在中学阶段教学中已经接受并操练过,应该掌握的文体常识都已明确,就好像每人手里各已领取了一把可供剪裁的剪子,剪都能剪几下,但能否剪出水准来,就凭各人的眼界和识见了。有的人能剪出上好花样,有人就不能。陆游说:“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3〕这句话确实很有深度。阅读是训练识见,培养审美眼界的。那些在基础教育时没有掌握好语文技巧,或者没有把握好语文基本技能的人,关键问题也在于阅读视野的贫乏而导致的思维表达的枯竭和障碍、生硬和僵化。语感不是能用机械方法可以训练出来的,它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细水长流的积累。阅读的本意可以包括旨趣和目的等方面,旨趣指缘于本性的兴趣爱好,它能刺激阅读者阅读兴趣,使阅读得以顺利持续。目的则是缘于外力触动的某种功利,或是通过阅读获取某种信息,或是修身养性培养欣赏能力,这二者往往是交叉影响互为作用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一切问题诸如理解的、写作的便一一迎刃而解。长期有效的阅读会形成一种经验,这种经验的培养则需要引导。如何引导?还得回到阅读的本旨上去。一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愿读是阅读教育迈开的第一步。二是要结合语文教学,开出足量的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书目,引导学生读好书,并传授如何获取图书资料信息的方法和渠道,培养学生个人的求证兴趣及主动学习的精神。三是要丰富阅读的手段。现在的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是多元的。除课堂教材外,图书馆、电子阅览、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多样,令人目不暇接。教育部已启动“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并着手基础性网络课程建设,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和网络走进大学生寝室,物质生活的变化使得他们学习的方式和获取知识的来源不再只依靠课本与教师的讲授。

网络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拓宽了教育途径,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目前,国内一些名牌大学的师生对网上国际著名学术资料源的利用率已达到国外顶尖大学的水平。上网查资料将成为师生最常用的信息收集手段。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可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资料,可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具有学习信息的广泛性。网络教学并不着眼于利用网络来实现传统的教学目标,而在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品质、人文素质,尝试着把平铺直叙的课堂讲义,设计成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可供浏览参与的项目,使学生在参与的同时学到知识,陶冶性情,在审美的愉悦中来体会文学的魅力,这将是语文教育的本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其教学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更具人文特征,因为通过阅读,能够获得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为人处世的道理、明察世间万象的方法,这个影响是极其自然的,其美感渗透无处不在,在无形中塑造人的灵魂气质,促成健康成熟的人格的发展,达到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目的。要改变目前大学语文面临的诸多问题,加强课程的自身建设是关键。课程建设除了制定必要的课程教学规范、修订完善教学大纲、编制习题集、试题库等面上的工作外,实质性的建设工作尤其重要。我们还要在三个方面勇于革新:拓展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地域文化特色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点;革新教学模式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有效手段;调动发掘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立足点,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本旨。这三者环环相扣,互为连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许多主观的客观的条件和因素的配合,可谓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明确目标,勇于探索,锐意革新,积极付诸实施,必能使这门人文素质课程的建设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论文篇(2)

目前,中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其发展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高职教育必须至少抓好三项建设,即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其中课程建设是基础[1]。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虽然是以“饭碗课”为主,但是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和自学的能力,以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日后计算机运用、数控机床和单片机编程能力等方面都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效。因此不管是从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还是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角度来看,可以说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充分发挥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全面系统地做好高等数学的课程建设。

一、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

许多人以为,高等数学没有什么用。这一想法的由来是对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认识不清。目前在高职中所开设的数学课一般都是大学一年级的高等数学,其内容和纯数学基本相同,仍然是变量数学。但在高职中需要解决的是工程与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是应用性问题,而不再是纯数学理论。例如,同样是讲述“函数”,高职中更应强调的是如何建立现实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函数方面的数学建模,而不再是纯粹强调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问题。但即便是高职中的高等数学也不是应用数学,它要求学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其实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的特殊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能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等。另一方面,目前的这种状况也给所有从事数学教学的同仁们敲了一次警钟,使我们认识到数学教学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

二、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人才规格、人才培养目标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课程建设也不同于其他院校的课程建设,在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岗位群要求综合知识多但不深

高职培养的学生一般是适合某一岗位或是岗位群。这一培养目标就决定了其对于知识的学习要多,但并不需要很深,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必需、够用”。例如同样数控专业的学生将来并不都是从事数控编程,也可能是操作机床或是销售、维修工作,这些不同就导致了对知识的需求有所差别。因此为适合岗位群的要求,在学习中就必须涉及到该专业的所有可能知识。同时由于学生就业的凭证是“技能”,所以对理论知识不需要太深。

2.基础课学时少、训练少、习题少,但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要求却很高

同样由于高职培养目标决定了对于基础课程的学时较少,由此带来的学生训练的机会较少,而且结合专业可供使用的实践性习题也不多,但是对于知识的要求却并不低。

3.专业需求对于知识点的要求不一,众口难调

不同的专业对高等数学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些专业要求仅以一元函数微积分为基础,而有些专业则还需要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对于有些专业复变函数的知识比较重要,而有的则侧重于线性代数等等,众口难调。

4.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吃不饱和学不了的是两个大头

目前许多人对于高职院校还存在着看法,总认为其就业出路是工人,所以只有在上不了大学的情况下才会选择高职,造成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当然也不乏一部分对高职前景看好的基础较好的学生,这些构成了高职学生的主体,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好的吃不饱,基础差的学不了。

5.要考虑少数人的需求

高职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去向是专升本,虽然这部分学生数量较少,但作为培养单位的学校也同样应考虑他们的需求,因此开设的课程中,应考虑为他们将来的升本科打好基础。

三、对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一纲多用,同时建立不同专业的课程评价标准

既然高等职业院校以能力本位教育为基础,而非学科本位为基础,就应该建立与人才培养方案相一致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评价标准。统一制订适合高职特点的教学大纲。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制订相关的课程评价标准,使一个大纲能为多个专业所用,而不同的专业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即不同的课程模块。除此之外,高等数学要想真正建设好,还必须联合不同专业共同制订本专业的课程评价标准。其实课程评价已经不再是某一学校的事,在以市场标准取向的前提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鉴定应实现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的互动统一,也称为“内审与外审”。其中“外审”则是社会“第三方”或上级教育机构对学校的各种评估或检查,以确定其社会认可度;“内审”则要求学院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对课程本身进行审核[2]。因此,一纲多用,同时建立不同专业的课程评价标准是提高高职院校内涵的一项实质性工作。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下,各有侧重地建立该专业课程评价标准,以促进高等数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2.围绕课程评价标准大胆整合数学课程

课程评价标准是针对职业院校不同专业而建立的,其效用等同于具体的教学大纲,但是又比教学大纲更具有灵活性。由于作为基础课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只有一个,但是课程评价标准是因专业而设置,而且一经建立,势必促使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对数学课程进行大规模整合。因为一方面各个专业对数学基础要求不一样,另一方面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不可能在基础课程上花太多的课时。而为了达标,必须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数理统计等模块进行整合,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的专业需求。而且确定的课程评价标准也限定了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重点。例如,“导数的应用”中经济管理专业应侧重曲线的单调性、凸凹性的特点以及利用导数分析边际问题和弹性问题的应用;而模具专业就应该侧重于曲线凸凹性以及利用导数分析曲率的相关问题上等。同时还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所布置的作业同样应有所针对性,以满足不同的专业需求。

3.增设有关高等数学的公共选修课和讲座

以上提到一个大纲多专业使用,同时整合课程内容,使得不同专业的教学重点有所针对性。但是总的来说,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所有的模块都涉及到;而且高职学生的毕业去向中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也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对数学又有兴趣,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鉴于以上情况,应该在基本的必修课程之后,继续开设这一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而且选修课程的范围可以覆盖所有高等数学的内容。部分内容较少的模块如傅立叶变换、曲率、边际与弹性等可以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其他的内容一般来讲,一个模块设置为一门选修课,例如多元函数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复变函数等可独立开设。而且不管是讲座还是公选课,如果涉及到某个专业的理论基础,可以要求该专业学生限选,其他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不同的课程。这样既满足了部分学生的愿望,解决了部分学生专升本的问题,同时又丰富了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和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由于公共选修课门数的增加也有利于完全学分制的实施。

4.培养“双师”型数学教师或鼓励数学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大多都是从普通中专或高等专科学校套转过来的,作为高等院校的时间不长,其中的大部分教师都只有理论的知识和相应的教学经验,但对于实践这一块比较陌生,尤其是数学教师大都是从事理论教学的,对于实践几乎是一无所知,对高职中不同专业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也了解甚少。要想真正能够适应高职的发展必须加强实践能力,进行“双师素质”培养。同时,也可以直接将数学教师相对固定到具体的专业,通过对其进行本专业的培训,使之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基础,以在数学教学中更有效地发挥教学效果。其实,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院校都是这样做的,在引进人才时就直接引进一些本科专业为基础数学或者英语,硕士研究生专业为管理或者机械的毕业生,这样的人才在进校以后,既可以从事基础课的教学,又可以从事专业课的教学,而且他们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更能贴近专业。也可以引进学基础数学或是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在岗位上将其培养成能为具体专业所用的懂“专业”的“双师”型教师。

5.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主要是讲授式,这种方式虽然比较节省时间,而且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但是讲授式很难体现“教学”“双边活动”的过程,学生参与太少,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学生懒散、不愿意动脑筋的习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事实证明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如讨论式、竞赛式等更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改革以往纯粹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针对概念、例题、理论或应用等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考核方式的改革也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高等数学的考核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该课程确实是一门理论课程,其考核历来也都是笔试,但在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是否可以像其他课程一样考虑不用笔试,即就不同的章节,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相应的实践性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在整个课程结束之后,综合学习过程中的作业完成情况给学生一个成绩。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习惯,改变了以往纯粹灌输式的死的理论;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机械类学生学习误差理论时,便可设计一测量问题要求学生以单、双精度变量的不同方式来估计误差,同时还可以就两种不同计算方式所确定精确度的高低、所用时间的多少等方面来比较两种方式的优缺点;或是估计误差的可信区间(在给定的可信度下)等。

6.开展数学实验及数学建模能力训练

数学实验是利用实验手段和实验器材,设计系列问题增加辅助环节,从直观、想像到发现、猜想,从而使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建构过程的一种试验。也就是在多媒体手段的支持下,把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变成一间功能齐全的“数学实验室”。在数学实验室里,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数学实验中也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了学生。诚如有心理学家所说:“听过会忘记,看过会记住,做过会学会”[3]。这也是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有效途径。而开展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实验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了数学创作的快乐,通过建模活动进一步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针对专业设置相应的建模练习。通过实际问题的演练,避免了纯数学理论教学的枯燥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数学素养。除此之外,开展此类活动,老师必然要先行学习、锻炼、实践,因此这种方式也是培养数学类“双师”的有效途径。

7.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乃至综合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虽然已经不同程度地被写进了教学大纲,但真正能够在实施过程中实现的却是非常少。教育部有关文件也着重指出,高职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4]。这一决定表明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和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需求性。高等数学作为高职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学会应用知识的能力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完美与精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愿意钻研数学的精神和毅力。例如把问题数学化,可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思维的逻辑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史上探索精神和思想方法对学生的熏陶会影响人的一生,使其受益终生。所以数学是一种文化,它不仅使人得到了数学方面的知识修养,而且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课程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基础,它是高职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数学因其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也同

样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而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高职教育要注意纠正学生在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中的一重一轻的倾向,避免因这种倾向造成知识的偏差、人格的移位。

[参考文献]

[1]李南峰,施复兴,罗芸红.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问题探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4):14-16.

课程建设论文篇(3)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制定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各高等学校都纷纷把建设精品课程列为重要计划,不惜资金制作精品课程,都想在省级、部级精品课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急于求成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质量何在?效益何存?如果不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谈何精品?如果只为了贪图形式上的虚荣,岂不是劳民伤财?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呢?怎样才能真正开发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呢?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是值得我们为之探讨的话题。

认清目前教育信息化的趋势,

思想上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学内容都面临着激烈的挑战,Internet的普及,远程教育网的开通,以及校园网的建立,为学习者充分、便捷地获取、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人们可以遍访名师,自主选择专业,自己制定学习方案,教育的权威被打破了,尤其知识的垄断被打破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将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再是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要主动构建自身内部心理,处于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学习途径多样化,学习环境虚拟化。这必将引起教育的全面变革以及教育机构的重组和社会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现代化必须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成为教育急需探讨的问题,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由传统的教育走向现代化教育的问题。而教育信息化,首先要教育资源信息化,精品课程是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正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教育信息化。

吃透教育部精品课程评估体系指标,

把握好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是教育部正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部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接着又出台了《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先后有2004、2005年度、2006年度的评审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有年度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同时反映出对精品课程探讨的不断完善,但总的说来,都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建设。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可见,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是我们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行动指南,是我们要为之努力的目标。开发精品课程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06年度)》为依据,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30%,综合评估指标共分为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是:教学队伍占20分,教学内容占23分,教学方法与手段占24分,教学条件占15分,教学效果占18分。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分二级指标,这些评估指标对我们开发精品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每一个指标也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的目标。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06年度)》,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在建设精品课程之前,应该先要吃透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尤其要吃透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明确奋斗目标,同时,建设的网络课程要符合《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技术标准》,如果达不到技术标准,那么就很难实现网络共享。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化思想的

师资开发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没有一支具有现代化思想的师资开发队伍,就不可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意识和应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精品课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现代教师不仅仅要精通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具有现代化教学意识,具备现代化教学的知识和能力,既要有使用硬件的能力,又要有独立制作出良好教学课件的能力。因为,他们要利用计算机教学平台,搜集下载相关的教学资源,然后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并熟练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因此,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面对WTO对教育的挑战,必须有一批既有强烈的现代化教学意识,又有能够熟练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巧妙整合起来,能理解和适应网络课程,并能参与网络课程制作的优秀教师队伍,依靠这支队伍才能创造出符合现代化学习需要的优秀网络课程。

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学校硬件配置

硬件设施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保障和前提条件,硬件配置太低,就无法制作出符合技术要求的精品课程。在制作精品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摄像机、采集卡、计算机硬件、软件等等一系列的相关设备设施。如果这些设备配置太低,制作的效果与质量就难以保证。比如,如果摄相机的像素太低,视频画面就会不够清晰,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计算机硬件配置太低,一些对系统要求较高一点的软件运行速度就缓慢或无法正常运行。迄今为止,资金一直是困扰我们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大问题。很多学校由于资金短缺,硬件配置得不到改善,建设精品课程就成了一个难题。《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中“教学方法与手段”就占了24分之多,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善,就必须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需要配置较好的投影仪、计算机、视频展示台、音响设施等等,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想办法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配置状况,这样才能为建设精品课程提供硬件保障。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育技术是关于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与更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技术主要有: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技术应用的理论与实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建设精品课程的能力,使建设的精品课程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更加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的需要,从而有助于提升精品课程的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出现了“知识爆炸”的局面,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成为时代的需要,只有不断的“充电”,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使教师在掌握好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掌握好现代教育技能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不仅“能教”,而且会“会教”。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培训新教师的时候,开展教育技术的培训,但普遍只重视了对多媒体设备设施的开关与保养问题,忽视了对全新教育理念的传播,忽视了教学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培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就应该加强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的教育,加强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作为教师,如果只具备专业知识,不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掌握教学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其教育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建设精品课程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的情况下制作出来的精品课程其质量是值得怀疑的。不少学校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网络课程游离于教育教学规律之外,一个学校或一个主持人不顾硬环境和软环境的限制,盲目上马,结果网络课程变成是课本、黑板和教师讲课的网络表现形式而已,花了不少钱,建起的网络课程大多无人问津,更谈不上什么精品。所以,建设精品课程之前,先要制定好对策。本文从以上五个方面探讨了建设精品课程的对策,希望能为建设精品课程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课程建设论文篇(4)

2立体化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课程组通过对课程教材、校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以及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运用,建立了立体化教学资源库。(1)课程教材:与国内同类院校合作,先后主编及参编高职高专层次供中医学专业使用的《西医内科学》、《西医临床医学》等课程教材;(2)校本教材:通过教研活动、医院调研、专家座谈等形式开发适合三年制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工学结合”系列校本教材,包括《内科常见疾病案例分析精选》、《内科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实例解读》等,注重与中医课程的联系,及时补充新理论、新知识与新技能,扩大学习领域;(3)教辅资料:建立了模拟试题库、常见疾病体征图片库、病例资源库等教辅资料并上传至课程网站中,实现了资源共享。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西医内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接受临床实践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训练。为此,课程组积极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融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一体,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及临床技能实训中心,综合运用网络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医院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有趣。(1)案例教学法的应用[7]: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收获大、效果好。针对三年制专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的实际情况,我们重点运用了该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动画、视频、图片及病史资料的展示,引出所要讲授的疾病,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教师按照疾病发展过程和诊治、预防等程序逐一讲解并适时穿插病例内容。(2)定期应用现场教学法:首先选择典型病例,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到病房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提出辅助检查的项目,然后查看辅助检查的详细结果,自己提出诊断和治疗措施,写出病历,最后与医院的病历进行对比,带教教师进行讲评。此法使学生真正接触了患者,学习印象深刻,主要在见习过程中使用。此外,课程组还积极使用PBL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自主学习法等,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例如“西医内科知识竞赛”、“西医内科技能比赛”、“西医内科读书报告会”等,以提高教学质量。(3)课程组成员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直观生动地呈现了教学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建立了课程网站,并将教学大纲、教案及讲稿、电子课件、习题集、模拟试题、授课录像、病案选编、实习指导等教学资源上传至网络,使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模拟考试、问题答疑、学习经验交流等,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课程建设论文篇(5)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开发学生各种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增加课内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适应和融入社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强调“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教师素养的要求,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进行整合和改造,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自信,让每一个学生在其最近的发展区域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一宗旨。

第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要注重语文的多元影响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汉语言文字对语文教育的重要影响。

第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改变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刻意追求语文学科严谨的知识系统;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于强调统一和集中,课程变得凝固和僵化的状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新理念对语文教师素养的新期待

第一,符合时展的教育理念。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在语文教学各个方面:一要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二要注重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三要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第二,符合新课程发展要求的教师角色。综合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新课程的发展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这一角色要:“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从单向的传授者转化为互动的合作者”;“从呆板的经验者转换为教学的创新者”。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建设

(一)课程目标建设

根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和性质,其课程主要目标为:使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及其教学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能力,初步奠定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参照《语文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目标也从三个维度来把握,具体描述见表2:

(二)课程内容建设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教师的要求,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应打破单一的理论课程模式,采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并举等措施,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课程体系,为培养未来小学语文教师良好的素养提供课程支撑。其课程体系见表3:

1 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其核心课程,目标在于使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课程及其教学,掌握基本的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形成初步的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

课程建设论文篇(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以及其他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毕业生的每年增多,2008年金融危机对人才需求量的减少,就业已经成了社会公认的一个大问题。如何通过对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使毕业生所学的方向和专业适合岗位要求,这是毕业生顺利实现毕业即就业,而非毕业即失业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必须思考的问题。

1、当前学校课程设置的存在问题

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设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须加以改革。

1.1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需要进一步明确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教育是不同的,它更加侧重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中等职校的专业设置必然以社会性、教育性需求为导向。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出发点除了培养学生的身心发展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对社会的适应性,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的实用性,毕业后就能够被用人单位接受,能够迅速的对岗位胜任。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侧重点。

1.2专业设置的社会性和教育性不够

当今的社会分工已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已形成一个多样化、多层次密切依赖的整体格局。这种格局要求有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不断地充实到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具体岗位之中。技能型人才是社会所需的人才的一种,它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形成有机的劳动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现阶段,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则主要依赖于中等职业教育。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依据社会的不同分工,进行专业设置,培养从事各类职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好多都是相似的,课程设置技能型不够,作为职业技能型的课程有待进一步改进。

1.3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树立一种服务意识,树立对学生负责的服务意识。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考虑,为他们的就业考虑。不仅要考虑如何吸引学生来到自己学校上学,更要考虑学生从自己的学校毕业以后去哪里工作,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建设者。学校要树立为学生全程服务的意识,迎进送出顺利就业,课程设置上和建设上更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以及社会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设置相应课程。

2、课程改革与建设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2.1需要设置以职业指导课程

对于我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来说,设立职业指导课是非常必要的。时至今日职业指导在绝大多数学校中还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或有开设职业指导课而未纳人正常的教学计划,并且仅限于在毕业前的突击指导,多侧重于政策教育,简单的就业技巧教育,内容不全面。职业指导课的师资薄弱,指导课的水平和效果有待加强。因此,职业指导要走上正轨,需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把职业指导纳人正常的教学计划之中,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还要建立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职业指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不仅包括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择业观教育,择业技巧教育,毕业生心理素质教育,适应社会的教育,还包括诚信教育,创业教育,职业意识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价值取向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等内容。职业指导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认识;二是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三是职业生涯设计;四是就业政策法规;五是求职技巧。总的来说,职业指导课程要实用化、个性化、现代化。课程要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学生就业目标诉求来制定,使课程实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先进的“体验式、情景式、演练式”模式用在课堂中。还要利用先进的工具,使课堂现代化,以加强接受效果。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二是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三是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2.2课程改革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

在学校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充分调查社会的需求,在未来的几年内,对专业的受欢迎程度做好有效预测,不盲目开设专业,不盲目增加或较少相关课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可以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个全面的把握。技术学校课程应该体现职业教育以发展技能为主的本质,而目前有的课程陈旧落后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有的太过高深不适应学生的实际学力,而且大多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重理论轻技能,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因此,课程综合化是当今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课程综合化“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同时,培养初中级级技术人才也是经济发展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呼唤。

2.3课程改革应该考虑培养学生身心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都为其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其中包括高中阶段的专业教育)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意识的日益成熟,职业心理的发展,已使他们具备了接受某种专业教育、从事一定社会职业的心理基础。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概念的、判断的认知方式得到了很大程度发展,逻辑的、抽象的思维能力日益强化,其意志的坚定性以及情感的稳定性、社会性、职业性得以进一步加强,外在的技能性活动也进一步熟练,并且也易于形成固定的操作能力。所有这些都为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了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支持,使其认知活动、技能训练活动得以顺利展开,从而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技能。这正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所必须依赖的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所以,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3、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比较先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3.1课程改革应因地制宜

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很多有效的课程教育模式。但是没有一种模式可以说是绝对通用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不同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教育改革时,充分考虑到该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特色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制定符合实际的课程。

3.2课程改革应该建立动态运行机制

课程设置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采用发展的眼光,将课程设置纳入到按需增减、按需调整的动态运行机制中去。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3国外在职教课程改革方面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从国外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来看,现代职教课程呈现出从传统的“教程”向“学程”的转变;从传统的“教育专家导向”向“消费者需求导向”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和“劳动力本位”转变等特点。我们必须要把握这些特点,开展适合时代和国情的职教课程改革。使学生真正成为有能力、有实力、有潜力的求职者。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论文篇(7)

二、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学内容既要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又要知识结构合理,注意高职包装设计的科学性。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教学的构建就是立足于能力的培养,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培养该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优化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表现为:一是理论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将原“包装设计概述”“包装容器设计”“包装结构设计”重组成为包装设计基础课程,对涉及到包装容器、结构、原理、材料和印刷工艺等较为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优化,使该课程包含了包装设计的工艺制作全过程的知识。二是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市场商品包装开发实际相联系,与企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结合,强调实用性。在包装结构设计课程中,整合包装容器结构的内容,把较难的容器计算等方面知识适当放到实训中,增加了市场常用的纸质包装结构设计的教学内容,瞄准地方特色商品包装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课程的授课。让同学们进行实际包装设计与制作,增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操作体验。三是加大纸质包装设计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学生动手制作纸盒造型训练课程,感受体验纸质包装设计结构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然后让学生到超市货架上去分析对比,反复修改调整。通过校内外指导老师评定后,让学生到制作公司按实际尺寸制作出来。要坚持有目标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并与包装行业的职业资格技能相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比如,2005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黎镜昭、石建峰等同学设计的《古韵——普洱茶系列包装》作品,获得2007年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铜奖,还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银奖。在课程设计上,应及时把包装设计最新理念和设计制作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包装设计原则、市场动态和消费者的需求。

三、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手段

精品课程建设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体现两个“学”,五个“用”的方法。两个“学”指的是学习内容适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五个“用”指的是学生学了以后“会用、够用、管用、能用、好用”,逐步完善学习和实训一体化。除此,还应建立包装设计实训室、多媒体投影设备以及计算机、制作机、打样机、装裱机、压型机和包装实物作品为一体的教学设施,还建有包装设计陈列室。根据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建立了校外包装设计实训基地,以创意设计、制作出片、制版打样等一整套的工艺流程设备,让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专业技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逐步开发了包装设计网络教学资源,使精品课程的教材、电子教案、课件、学习指导、试卷、视频录像、网上答题等教育资源网络一体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己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较大平台。同时,也为包装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

四、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构造双师教学团队

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主讲教师队伍的结构,按照教育部的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要求,我们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以国家示范性建设中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依托,采用了“三个坚持”的具体措施。

1.坚持引进和学院培养相结合的专业教师建设方针,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安排到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团队中来。《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由中国优秀包装设计师、高级平面艺术设计师、高级商业美术设计师和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组成,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配备了公司设计总监、辅导教师、技师等,构建成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梯队。教师团队成员思想活跃,在全国级、省级立项获得教改课题3项,发表高质量教改教研论文十多篇。指导学生的设计作品在全国、省市级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160项。

2.坚持实施教师团队继续教育的优惠政策

学院制定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条例》,并设精品课程专门建设经费,其中一项是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鼓励专业教师攻读硕士及在职研究生学习,参加国内外专业高级培训班,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每年安排教师下企业生产一线或专业实训基地参加设计创意项目的实践、职业培训或技术服务,合理安排中青教师培养计划,不断适应新时期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3.坚持实行导师制和岗前培训制度

学院相继出台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导师管理法》和《导师任职条件》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采取由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组织教学文件或相互听课、评课的办法,并组织青年参加课程改革工作和精品课程建设。带动青年老师申报科研课题,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带领青年教师下企业一起开发品牌设计项目,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设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地培养了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梯队形,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连续性。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强调了高水平的定位,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实用性和示范性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的标准。紧紧围绕社会需要和行业需求,明确艺术设计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要求,进行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一系列地改革,有效地实现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设计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加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促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升了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

五、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强化实训环节

从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角度分析,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实训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都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注重实训与实习,搞好生产性实习,并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在学院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广东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设计中心、广州沸点设计公司、番禺日报印务中心、广州番禺新龙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香港艺宝制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建立包装设计实训室、包装材料实训室、包装印刷实训室等实训基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保障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正常实训教学运转,提高了示范性重点专业建设中的教学质量。一是重视实训,强化产学研的结合,安排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完成技能训练后,就到校外实训基地,在车间工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讲解与示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技术工人交流,主讲教师到现场配合指导,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到包装印刷各个生产环节学习,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开发地方特色包装。创意设计地方特色包装,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实践教学的重点。比如,2007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2班实习一组同学,到香港艺宝制品有限公司,进行茶叶包装的开发设计。在实习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土特产品包装进行创意设计,学生在参加实践项目中,感受到了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意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考核与考查,认真抓好每一项实训课程的环节,及时对校内外实训成绩进行评定。美术设计专业2班实习一组同学设计的《番禺三宝》《普洱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作品,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三是加强生产性实训考核,安排学生到香港艺宝制品公司实习,直接参加公司的包装设计开发、制作、打样等工艺流程。

六、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编写指导教材

为了配合精品课程建设,学院组织教师、设计师共同编写了《包装设计》新世纪高职高专教学成果教材,以及教育部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在全国同类院校反响很好,至今已经是第11次印刷。根据授课老师的意见和学生的建议,包装设计公司设计总监也参与编写,加上近几年的专业调研与教改成果进行修订,增加职业岗位和专业技能知识,2008年作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正式修订(第二版)出版,这就丰富了包装设计教材的内容,更加适应了职业岗位的需求,提升了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能力。

配合《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增加包装设计职业岗位知识和技术,把纸盒包装结构设计内容增多,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包装造型案例。并与包装设计专家编写包装设计实训指导书,按照企业管理工艺程序与步骤来编写,方便学生自学。编制包装设计电子课件,其中除了编写包装艺术设计外,还编写了包装设计欣赏、最新包装设计和中国之星获奖作品、世界之星国外作品选等参考资料。除此之外,还按类别编辑,如商品包装、食品包装、酒类包装、工艺品包装、化妆品包装、玩具包装等多种包装设计作品,为同学们提供生动的包装设计参考图例。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还将图书馆、艺术设计资料室1000多种的包装设计出版物目录挂在网上,整理全国30多个包装设计及相关的网站链接,既为教师提供授课参考资料又为学生自学包装设计提供学习资源,同时也为社会包装从业人员继续学习提供了一条自学途径。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建立成为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完善了包装设计课程优质教学资源。为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岗位群的新要求,我们将继续对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以更好地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编.国家精品课程——2004[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3]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应对[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侯治富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5]柳礼泉等.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6]胡宝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课程建设论文篇(8)

(2)企业合作式实践教学。主要通过与企业签订合约,成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建立长期联系,除毕业实习外,学生还可利用寒暑假进行实习。不同实习单位可以锻炼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如在服装企业的专卖店实习,可锻炼学生的营销能力,在设计部门实习,可以提供设计能力,在生产车间实习,可以了解服装生产的整个流程,提高自己的工艺能力和全面的管理能力。同时打造精品暑期实习项目,每年暑期选一个集团或企业,根据实习岗位选拔优秀的学生,由企业负责培训,学生上岗实习,为期一个月,由企业支付酬金。对表现好的学生进入人才库进行跟踪,在其毕业时优先考虑就业。如本专业与绫致集团合作,从三个年级中选拔30多名学生在其旗下的四大品牌专营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产品销售,卖场陈列,销售数据整理分析等实习。学生们通过这样的锻炼,对专业的认知更加成熟。

(3)专业赛事式实践教学。参加大赛是学生得到多方面锻炼的好机会。本专业团队教师十分重视服装设计大赛,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将每年的赛事特点和主题融入服装设计的课堂训练中。本专业学生参与的服装专业赛事,覆盖了时装设计,时尚买手,皮草设计,面料设计,时装画等多种形式的比赛,共获得110项专业奖项,其中部级15项,省级95项。如2012年8月进行的中国泳装时尚买手大赛,同学们经过专业培训后,通过店面陈列、实战销售、知识问答等环节的比赛,经过7天的激烈角逐,在27所全国院校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亚军。

(4)毕业秀场式实践教学。通过举办毕业作品会的形式,让学生从作品设计、服装制作、宣传拍摄、制作作品集、举办会宣传、模特选用培训,彩排至正式演出的所有环节均亲力亲为,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优化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建立精品课程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

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服装设计学网络课程,完整地呈现了服装设计学的理论内容和实践特色,教学资源丰富,为服装专业学生提供了学习平台。同时为了拓展教学空间,增强交流与互动,还建设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网站和吉大纺织服装微信公众平台,在公众平台中开通了专业快讯、课堂实录、教师有约、秀场直击、市场解析、服装技术与纺织科学等栏目,通过每天及时最新的专业资讯让学生掌握时尚前沿与专业技术;通过丰富多彩的在线课堂讨论,让学生与教师及时互动,这些平台与课程网站共同支撑服装设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3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优秀教学团队

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本课程团队十分重视青年教师培养,3人赴加拿大,韩国,美国留学1年,2人次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访问,经常性参加国内各项专业交流与学术交流。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开阔了眼界,扩大了交流范围。

课程建设论文篇(9)

在课程教学体系中,关联度较大的诸多课程内容一般存在较多的重叠或重复。从“微观”层面上来看,任何一门单独的课程教改,是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几门课程又达不到专业教学“宏观”层面的全课程、全方位教学目的。①课程群是从“中观”层面提出的教学改革,一般是指由3门以上内容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它不只是将几门课程简单地凑合在一起的“掺合体”,而是将内容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的几门课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②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师资团队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设计,③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

1.2旅游文化课程群

旅游人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必须具备较好的旅游文化理论与知识,层次越高要求就越系统、越全面。为适应现代旅游人才培养,旅游文化课程要打破以传授知识或理论研究为中心的模式,建立旅游文化课程群,理顺学科的理论体系,贯通技能之间的关联,形成深度不同的课程层次,以适应层次不同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群教学的层次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根据旅游文化内容庞大和复杂的特点,各层次教学所涉及到课程名称相当多,旅游文化课程群最少应选择五门课程纳入其中,包括为旅游从业人员学习掌握最基本文化知识的导游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论述,更重要的是旅游文化知识的系统全面介绍的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文化和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课程;研究旅游文化基本理论,适宜更高层次教育的旅游文化学。

2当前旅游文化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旅游文化类课程根据专业和层次不同,其教学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事实知识为主体,为学生获取旅游文化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二是以原理性知识为主体,使学生掌握旅游文化知识体系,以适应旅游发展对知识的更新;三是以研究探索为主体,培养学生旅游文化研究能力。由于旅游文化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当前的这类课程存在理论薄弱、内容重叠或重复多、表达枯燥等问题。

2.1结构体系不完善

旅游文化类课程的内容以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基本停留在旅游客体文化的介绍上。旅游主体、旅游介体的内容都少有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更是缺少。这与现代旅游业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常态化发展是很不相适宜的。旅游文化类课程内容应随着旅游业发展态势变化,吸收新的旅游文化研究成果,诸如消费文化、经营文化、审美文化、服务文化、外国文化、中外比较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完善课程内容的结构体系。

2.2理论贯通性不强

在对现有有关旅游文化类课程内容研读中,可以看出都还是从其从属的学科角度,对旅游文化事项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作为独立的各门课程论述是精辟深入的,但多凭借研究的直觉,缺少从旅游文化学科体系的系统分析。主要表现为:一是现有的旅游文化类课程都强调资源方面的文化,多是资料分析和直觉的成分,没有深入的田野调查,理论薄弱,造成了课程内容的许多重复,表达枯燥等问题,课程间理论贯通性不强。二是理论与实践断层,要么只有理论的阐述,没有实际案例,或者引用其他案例;要么只是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缺少理论的系统化,课程内缺少理论贯通性。

2.3课程内容雷同重复

目前,旅游专业开设的旅游文化类课程较多,这些课程在内容编排上有许多交叉,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很多重叠和教学内容的重复。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文化旅游资源,只是对旅游景区景点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描述,对其本质和规律探究不够深入;二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导游文化基础,导致诸多课程很多的内容与导游基础知识重复。

2.4教学内容封闭僵硬

旅游文化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现有课程内容封闭,启发性和探讨性不足,缺少文化现象的深刻描述、案例。现有考核以考试为主,条条框框的“标准”答案,也导致内容封闭呆板。课程间缺乏横向交叉与沟通,不可避免出现重复现象,课程的低效率重复,导致学生兴趣丧失。

3旅游文化类课程群建设与优化的方式

3.1整合课程内容,实现知识贯通

旅游文化内容是一个庞大而复杂,课程内容就要透过现象提炼本质和精华,既要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又要梳理各类文化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导游基础知识涉及旅游文化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课程的内容,还包括旅游其他学科和地方旅游文化内容。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分别从传统文化和地理资源视角,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的系统梳理。旅游文化学应该是对旅游文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课程,理论性比较强,要以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为基础。各类旅游文化通过梳理后以专题形式进入课程群平台,作为各门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补充。通过课程群的建设,明确界定各课程之间的边界,重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剔除各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课程群的建设要对群内课程进行分解,区分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实现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群内五门课程各有分工: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为旅游从业人员必需掌握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还服务于导游考证,无疑是核心课程;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为拓展类课程,都是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的拓展,有理论论述,更是旅游文化知识的系统全面介绍;旅游文化学课程研究旅游文化的基本理论,是高层次教育的核心课程,也可作为低层次教育的拓展课程。

3.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旅游文化课程群应确立以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表现作为成绩的一部分,改变传统的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定优劣的教学评价体系。结合课程群平台建立的各项文化专题,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拓展学习,考核引进平时考核、口试、实际操作、课程论文等方式,提升自学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在“应用”二字。应用型人才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职业胜任能力,突出实践动手能力。旅游文化课程群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地方旅游文化引进教学中,在对地方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实证分析过程中,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3重视实践教学,搭建课程群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课程与专题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旅游文化课程群教学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课程群网站要以精品课程建设模式,建立健全的与课程群教学有关的素材,包括课件、教学大纲、教案、参考书、教学录像等课程资源。同时,利用课程群网站制作专题资料、汇编案例,进行教学交流互动,使课堂教学有效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旅游文化课程群教学网络平台,以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观看相关内容,既生动又直观,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很大帮助;通过多种合作,选择有建设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区建立观摩基地,供学生实地观摩学习与分析研究,深化学生对旅游文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

课程建设论文篇(10)

【作者简介】 韩光明,新疆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文课程教学论及实践教学研究。鲍炜煜,新疆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知识量激增,依托电子信息技术,知识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远距离开放教育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课堂面授教学不再是教学的惟一形式。跟随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美国的高校中首先创建开放教育资源项目,美国“MIT Open Course ”、英国“Open Learn”等项目的建成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这些项目通过网站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给更多人提供了学习机会和平台,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对于“终身教育”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有利保障。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推动下,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随后,全国高校陆续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主要分为部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在于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良性循环,要作为今后高等教育建设工作的重点。然而,笔者通过与部分本科生的交流发现,他们对于精品课程的知晓和使用情况并不乐观,多数学生表示没有听说过精品课程,对于学校已有的精品课程资源,许多学生表示不知道、不了解或是知道但没有根据其进行学习,相对于国外的“麻省理工学院公开课”、“哈佛大学公开课”、“耶鲁大学公开课”等,许多学生却表示有所了解,部分学生还会主动上网进行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究竟我们的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存在怎样的问题?如何才能让网络精品课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如何进行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笔者曾亲自参与了校级精品课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建设,搜集整理了关于网络精品课程的大量资料,对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有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二、精品课程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

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精品课程建设正式启动,各省市教育厅也相继下发相关通知,纷纷采取措施和策略,力图实现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高校课程建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由于现代教学中,信息量大量涌入,教师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学习促进者的作用。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能够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网络精品课程的建成,将会对教师的职后学习提供帮助,教师只要具备使用网络精品课程的计算机水平,便可以利用精品课程网站的各种功能,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借鉴网络精品课程中的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实现自我提升,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精品课程,是“精品”加“课程”的产物,是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认为,精品课程建设由六个方面构成: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实验和机制的建设。精品课程作为一种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网站教育资源,从而构成网络精品课程,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03年我国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以来,“部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逐步展开重点建设,目前各级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已经收录到颇具影响力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该网由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依据教育部教高厅函[2007]32号文件而设立,旨在向高校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面向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运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收纳国家、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成为教育资源使用与共享的平台。到目前为止,共有14234门本科课程,包括文学、历史学等13个门类,5843个高职高专课程,包括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等20个门类。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已有的本科国家精品课程(部级、省级、校级),共14234门,教育学类只有600门,理学和工学分别为3023门和3910门,教育学本科课程在国家精品课程中仅占4.22%,与理工类课程建设数量相比,相差甚远,对于其他课程门类而言,发展十分缓慢,情况不容乐观。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网络精品课程是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为基础,以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为根据,根据学习者对课程资源的需求进行建设的开放教育资源。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质量的好坏,课程实施顺利与否,对小学教育的发展,对师范生的就业和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具有直接影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名称是逐步演化而来的,主要经历了“教学法――教材教法――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关于这一课程名称的改变,反映出人们对本课程认识的不断探索与深入。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学共经历了中师、大专、大学本科三个阶段。“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以课程论和教学论两大理论为支柱,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综合性的课程。

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网络精品课程基本情况

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中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两门课程,分别创建于2007年和2008年,网站运行时间已经超过五年,属于已建成的网络精品课程,因此下文主要对这A、B两所学校的网络精品课程进行分析。

通过上述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关于本课程的网络精品课程尚处在初始阶段。首先体现在已建成网络精品课程的数量上,到目前为止只有两所学校;另外,目前已建成的网络精品课程存在诸多问题,网站建设过于简单,部分重要的模块没有发挥作用,关于本课程的学习资源极为有限,网络精品课程资源没有实质内容。基于目前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仍存在很大缺口,必须加强其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努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课程学习,发挥网络精品课程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兴富.信息技术革命、教育全球化和远距离开放学习――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1届年会学术报告评述(Ⅲ)[J].中国电大教育,1998,(7):26-29.

[2] 袁驷.精品课程是一种境界[J].中国大学教学,2004,(7):9.

[3] 黄德群.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特点、问题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0,(5):64.

[4]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4-8.

[5] 吴启迪.国家精品课程[J].科教文汇,2005,(2):22.

[6]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benke[EB/OL].2013―4―18.

[7] 孙建龙,王云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2):65.

[8] 杨满福.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6):75.

[9] 肖阳,冯玲.高校本科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2):326-327.

[10] 陆海棠.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以广西民族大学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教育研究,2011,34(2):41-43.

[11] 何克抗.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学深化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66.

[12] 黄宝玉,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7,(9):72-75.

[13] 马俊.以学生受益为中心开展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88.

[14] 王爱华,汪琼.精品课程与国外开放课程共享利用的对比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6):16-21.

免费资源取代教辅

从今秋新学期开学起,山东省东营市教科院专门编写的义务教育学段各学科电子版教学资源,依托东营市教育信息网公共服务平台,专门开设了“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实现了教师、学生课程资源的网上免费下载、自主选择与学习应用。“这让师生告别了人手一本甚至多本教辅资料的历史,开启了全市师生网上免费下载学习资源的新模式。”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召华说。

上一篇: 音乐疗法论文 下一篇: 等级医院评审汇报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