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15 13:23:55

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篇(1)

我就业局认真落实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部署,以“优化就业,服务民生”为出发点,深刻意识到现今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把促进就业工作放在了工作首位,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围绕“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的主题,重点开展了职业介绍工作。联合凯立达劳务派遣中心,开展“春风行动”。通过送信息、送岗位、专场招聘、劳务输出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就业。并且通过凯立达劳务派遣中心先后与沈阳中森劳务派遣公司、北京航空票务培训基地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国家企业在辽宁的总,明确了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各自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去年,共办理登记招聘X人次,办理登记求职X人次,实现实名制就业X人,全区劳务输出完成X人。

(二)、全力做好“零就业家庭”安置工作

为切实做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有效缓解“零就业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困难,坚持在就业援助中帮扶就业,动态消除就业困难人员。我局通过实施送援助进家庭、送政策进社区,社保补贴送到人、就业岗位送上门,使“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最终,零就业家庭由原来的X户减少到X户,安置X户,共计X人,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三)、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采取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安置就业方式。一方面,积极引导毕业生进行择业、就业或扶持有能力的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另一方面,对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以相关的扶持政策。去年,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当年共安置了X人,就业率达到*%,有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提供“千企万岗”就业见习岗位X个,岗位有效率达到了*%。

二、提升劳动力素质,惠普制就业培训取得新成果

去年,普惠制就业培训计划完成X人,其中培训城镇劳动力X人,完成了X人;培训农村劳动力X人,完成了X人。完成率达到了*%。

三、大力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

按照省市对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已基本落实。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办公室设在一楼大厅,投入资金X万元,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以创业促就业的和谐环境。通过我局多方努力,协调,创业带头人计划完成X人,实际完成了X人,占完成计划的*%。带动就业人数计划完成X人,实际完成X人,去年,共为X户创业企业申报棚户区回迁居民自主创业无息贷款,共计X余万元。

四、失业保险完成情况

我们大力摸清参保单位的实际参保情况,建立健全了参保资料,完善了征缴、发放保险金的工作流程。全年共征缴失业保险金X万元,每月大约有X人缴费,缴费金额为X万元,个人缴费建账率达到了*%。向X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X元的失业保险金,共完成x户参保,共计X人。

五、就业基础管理和网络建设情况

我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就业信息网络达到了*%的覆盖率,为畅通就业信息渠道进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了进一步适应了《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就业、失业登记全省范围内信息化管理和要求,我局认真配备了相关的硬软件设备,便于工作的正常开展。全年共上报空岗就业信息X条。信息有效率达到*%。办理失业证X人,发放率达*%。

六、强化公益性岗位管理

我局重点加大了检查工作力度,成立了以局长负总责,其他人员负专责的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从7月份开始,会同区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全区公益性岗位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大检查,对不符合公益性岗位管理的用工单位给予了警告,对违反公益性岗位工作规定的19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给予清退。在检查中,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及个人,均做出相应的处理。基本形成了公益性岗位管理长效机制。

七、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局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一是用工单位工资偏低,就业条件、环境差等因素,造成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观念、技能水平、个人素质不适应岗位的要求造成用工难。求职难与用工难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突出。

八、今后的工作打算

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教训的同时,我局会全力以赴、求实创新搞好今后的就业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进一步落实好就业政策

通过实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就业网络管理体系,保证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与工作“六个到位”。并加强对就业及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普及,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

(二)、进一步完善实名制就业工作制度

我局将逐步在全区实行四级就业信息网覆盖,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利用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统一软件,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创业培训体系,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把合适的岗位信息及时送到户,送到人,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

就业工作总结篇(2)

一、领导重视,目标责任制明确

根据省政府《关于建立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通知》及有关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我县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全面部署抓落实。

(一)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县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成员由县府办、劳动保障局、财政局等19个有关部门组成。

(二)召开再就业工作会议,对再就业工作进行全面的动员和部署。

(三)健全机构和设立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成立了县公益性职业介绍管理服务中心,现有x名工作人员,均由财政拨款;成立了县就业服务管理中心(自收自支);每个镇都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经费由财政拨给。

(四)建立健全领导协调议事机构。设立了县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小额担保贷款协调小组、县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制度等机构,这些机构对关系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决策和具体问题经常进行研究,为推动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五)制订出台有关文件,明确各镇、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我县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意见》(x委发[2003]28号)、《关于建立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通知》(x府[2003]63号)、《印发xx县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的通知》(x府办[2003]63号)、《xx县关于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方案》、《xx县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进一步把城乡统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明确各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各部门密切配合的齐抓共管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机制。

二、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

在再就业工作中,我县根据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相应制订出台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并抓好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

(一)制订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先后制订出台了《xx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xx县再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办法》、《xx县再就业岗位补贴办法》、《转发关于帮扶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的通知》、《xx县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办法》等操作性强的政策文件。

(二)大张旗鼓地开展政策宣传。为全面启动再就业工程,使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人人皆知,人人积极响应、支持和参与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我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政策宣传活动,先后在xx闹市区举办了3期大型的政策宣传咨询活动,接受咨询人数1000多人;县广播电视部门跟踪报道再就业政策和新闻28条。

(三)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一是对就业服务企业、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给予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到去年底止,全县已办起建材包装、餐饮商贸、家政服务、种养等各类型的就业服务企业16家,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826人。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两年来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笔25万元,社会保险补贴68人共58万元,岗位补贴224人共36.54万元。二是发放《再就业优惠证》,有58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申领了《再就业优惠证》。三是给予税费优惠。两年来,工商部门减免下岗失业人员管理费0.144万元;国税部门免征税收1.2万元;地税部门减免税收270.51万;卫生部门减免证照体检费4000多元;广播电视部门对城区域范围内领取“绿卡”的53户有线电视用户实行半价收费,减免金额6360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一对一”帮扶下岗职工活动,积极为45户下岗职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实实在在帮助。建立了“4050”人员资料库和“零就业家庭”台帐,想方设法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提供援助,使下岗失业人员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三、稳定和开发就业岗位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形势,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培训提升,落实就业岗位。

(一)深化改革稳定岗位。深化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从短期来看,企业改革必然会给职工就业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企业改革对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稳定就业将产生积极的意义。为尽量减轻企业改革造成的振荡,近年来,我县按照改而有序、关而不乱、破而再生的改革思路,对全县19间国有工业企业全面实施了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其中破产7间、产权转让3间、拍卖3间、租赁5间、承包经营1间。在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我县积极探索转制形式,把稳定就业岗位放在突出位置。如对实施破产的企业,我们普遍采取边破产、边租赁的办法,既使大多数职工保住了就业岗位,维护了社会稳定,又确保了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发展经济开发岗位。扩大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作为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是发展经济最有效和最直接的途径。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县积极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外来投资,促进民间投资,开发新的就业岗位,认真解决劳动力出路问题。去年以来全县新引进和洽谈的项目有124个,投资总额26.5亿元。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为解决就业出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培训提升,增强素质,充实岗位。为增强下岗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以适应市场需求,我们十分注重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一是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共开展电工、焊工、钳工、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计算机系统操作员、美容美发、按摩工、摩托车维修工、缝纫工、大圆机挡车工以及种养、家政服务、珠绣技术等10多个工种的培训。二是按照个人择业要求突出抓好定向职业培训。三是举办下岗失业人员转岗培训。两年来,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565人,培训后的就业率达65%(其中参加珠绣技术培训110人,全部都实现了再就业)。

四、加强就业服务和指导版权所有

按照“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健全制度、优化服务”的方针,想方设法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努力促进我县就业局势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划拨了xxxx平方米的土地建劳动力市场综合楼。根据山区小县的实际,建成集职业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再就业服务、劳动事务、社会保险接续等多功能的县劳动力市场综合楼,20xx年动工兴建,在省市的支持下,xxxx年x月xx日投入使用。今年,在一楼大厅举办了多场企业下岗党员和农村困难党员招聘会,15个企业提供了473多个岗位,有115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充分发挥了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作用,社会反响良好。

二是设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全县x个镇均在2003年9月底前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2人,人员经费列入财政拨款,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并将就业服务工作延伸至每个社区。

就业工作总结篇(3)

20xx年XX就业指导中心在院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拓展就业市场、提高就业质量、扩大学院品牌、提供优质就业岗位为工作重心,“出口畅才能进口旺”,就业办在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特别对今年的全国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为顺利完成全年就业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全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xx年工作成绩与不足

(一)基本情况汇报

20xx年全年共计安排学生就业人,占毕业人数的53.1%,按所在企业生产类型;外贸企业推荐人数211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7.6%,内销企业推荐人数181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56.2%,自主品牌企业人数48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29.9%,其他企业人数9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6.2%;从事就业岗位来看;推荐制版岗位11人,服装平面设计岗位84人,服装样衣岗位21人,qc跟单岗位23人,ie管理岗位37人,一线车工岗位132人,销售岗位95人。

(二)利用多种渠道,开拓就业市场

今年全国高校有611万大学毕业生,相对我院的毕业生来讲,优势比较弱,为了更好将毕业生推荐出去,就业办利用新华人才网、各行业网站、报纸、期刊、参与各类招聘会广泛收集信息,另外与合作单位、班主任、已就业学生、兄弟院校的沟通、介绍,深挖就业市场内部资源,采集大量的岗位信息,积极联系企业、实地考察、洽谈合作,拓宽就业市场;先后与50余家招聘企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今年我们借助教育集团公司的就业网平台,帮助学生熟悉网上就业流程、制作简历,上传简历,推荐优秀学员,手把手的教学生网上求职,帮助学生完成网上求职,自主就业率达31.6%;切实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

目前我院与智联招聘网、新华人才频道、新华就业网开展合作,2011年毕业生首先将实施网络就业,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集中优势 全面报道就业情况

就业办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就业宣传工作,全校现有对外宣传栏8个,就业办长期使用其中的5个专栏,全年更换就业新闻7次,调研报告4次、专场招聘会报道11次、同时对就业回访、招聘信息等相关内容做了及时的报道,利用教育集团网站、新华就业网、新华人才频道、兄弟院校就业板块等相关网络,及时更新我院相关就业内容;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提高在校生的就业信心。目前就业办正着手搜集成功学子素材,制做《东方巴黎故事》宣传册。

(四)及时反馈 促进教学管理的

就业办每个月对合作单位,通过上门访问、电话回访、邀请企业领导到校等多种方式,收集到就业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就业单位对我院教学、学生管理、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另外,也了解到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就业服务等情况;并将回访信息月末以就业工作报表(电子稿)的形式,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今年共计发送就业工作报表电子邮件9次,促进了部门工作质量的提高。(五)实施就业教育 加强创业指导

xx年,我院就业指导中心重新整理规划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自编《当前就业形式分析》、《事业职业就业》、《就业指导》、《高效人士的7搞好习惯》等10余篇课件,结合教务部门安排的职素课,对在校生实行一切以就业为导向的职素教育,让学生认识学校、认识自己、认识工作岗位;通过4个阶段24个课时的就业引导,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克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思想,消除灰心丧气,萎靡不振等思想,鼓励毕业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帮助学生清晰定位、明确目标、增强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就业综合能力,全面提升了我院毕业生的竞争力,提高院校整体就业水平。

(六)完善制度 保障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就业办自xx年着手整理部门相关材料,通过09年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初步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日常工作各项材料,制定了部门规章制度、部门员工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制度,促使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搜集整理了已就业学生信息、在校学生信息、成功学子信息等并登记造册,全面把控就业工作;建立了学生推荐材料、就业宣传材料、专场招聘会材料、就业回访材料等一系列材料、工具,进一步健全部门档案、材料,全面促进就业工作规范化。日常的部门工作管理严格按照院校工作计划执行,建立工作日清制度,制定合理工作计划,严格按照月度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实行就业工作月清、周清、日清制度,实现当日事当日毕;部门定期召开总结会议,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总结中提高;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和学院提供的各种学习和培训班,利用外部优质资源,学习他人先进经验,通过各种方式全面提高部门员工的工作能力;加强了部门联动,积极协调、沟通工作事宜,保障了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七)做好服务 配合其他部门工作

就业指导中心全体员工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以校为家,积极参与院校各项工作,响应各部门号召。在春秋招生高峰期,在保证部门工作的同时,不遗余力的加入到招生大军中,为学院的招生工作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9月份院校迎来搬迁之喜,就业指导中心再次发扬主人翁精神,奋斗在工作第一线,顶烈日、战酷暑,为院校搬迁工作圆满成功尽一份力; 11月25日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徽派服饰论坛,与会的各级领导、负责人、企业领导、其他院校的同行、服装界精英们都对这次会议的组织、召开及会议的精神给与了高度的评价,进一步提升了东方巴黎服装学院在安徽服装界的影响力。

二、工作中的不足

就业工作总结篇(4)

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分解落实责任,加强目标考核责任制二、宣传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营造良好的就业再就业氛围

我们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先导作用,通过区政务网、《双鸭山日报》等媒体,以专项宣传、发放宣传单、和下基层入户面对面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省、市的就业再就业政策,进一步转变了各类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树立新的就业理念,为推动我区的就业再就业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积极开展专项宣传活动。根据全区阶段性工作重点,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系列活动。

1、开展就业援助服务,帮扶就业困难群体。我们开展了“上门走访、送就业政策、送就业岗位、送职业指导、送培训信息、送困难补助”的“一走五送”再就业援助月活动。针对全区847名特困援助

对象的实际困难,因人而宜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活动月期间,我们共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发放再就业政策宣传单余份,散发《就业援助卡》1000余张,发放困难补助金16万余元,同时还送去米、面等实物。通过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就业困难群体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爱心。3、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5月下旬,我们举办了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桥,为民营企业招聘人才服务”为主题的“民营企业招聘周”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及民营企业提供“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四送就业服务”。活动周期间共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达成意向性协议197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7人,农村劳动者25人,失业人员155人,签订职业技能培训意向45人,维权及法律援助66人。同时组织了120名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者参加市就业局举办的“民营企业招聘专场”。

(二)开展申办和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工作。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区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规范就业和失业登记行为,我们为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做到应发尽发,持证人员可享受有关就业优惠扶持政策。截至5月末已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5935本。同时开展《再就业优惠证》年检工作,截至5月末,年检4648人,全部进行金保工程网上录入。

(三)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5月下旬,我们在全区大力宣传申报而及遗漏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政策,同时为310名遗漏的灵活就业人员补发社保补贴资金31万余元。

三、健全培训机制,实现就业倍增效应

为使更多的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和就业困难人员掌握一定技能,尽快实现就业,年初以来我们坚持“培训为就业服务,就业依托培训、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培训方针,健全职

业技能培训机制,推动培训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我们在加强区就业训练中心建设的同时,建立了四个培训基地。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培训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培训意愿,制定了培训教学大纲及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2012年3月起,我们面向全区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者免费发放“就业培训券”,持券的四、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平台建设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区人力资源市场的窗口服务作用,实行“一站式”服务,及时用工信息,为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搭建供需平台。一是为辖区的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及农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二是建立空岗登记制度,主动与双大制砖、亚泰煤业等30余家单位建立友好协作关系,采取常上门、多联系、勤沟通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劳动力资源。三是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库建设,规范就业与失业人员的动态化管理。四是定期举办劳务交流大集和专场招聘会,并指导各街道、社区组织劳务交流小型活动。截至5月末举办劳务专场2次,组织人员参加市局招聘会3次,登记求职人员2867人,成功介绍1156人实现就业,向省内、省外输出1765人次。

五、创建创业基地以创业带动就业六、加强信息网络平台管理

一是完善基层基础建设。我们为各社区统一印制了22类报表,22类台帐,发放了档案盒、

卷宗皮、本夹、笔等各类实际工作需要的办公用品。二是完善了市、区、街、社区四级就业信息网络体系,为全区7个街道、20个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缴纳了2012年的联网费,实现了职业介绍一体化、信息使用一网通。各社区的协理员对辖区劳动力资源做到了 “八清”,随时变更就业和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完善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同时摸清本辖区企业的空岗情况,并逐一建立台帐,录入“金保工程”。

七、抓素质建设,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为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人员的自身建设,我们定期组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学习《就业促进法》等就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4月份全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参加了“全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劳动保障协理员培训班”, 6月下旬将进行全区协理员业务知识考试,考试优秀者将代表我区参加全市业务大练兵比赛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促进了全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就业服务质量。

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立区项目,安置就业人员有限,新增就业容量小。二是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观念依然落后,拈轻怕重,小富即安,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想挣,“等、靠、要”等守旧思想严重影响了就业现状;部分大中专高校毕生就业眼光高,他们只盯着事业单位等好的岗位,对于我们提供的民营企业等就业岗位不应聘。三是培训师资队伍薄弱,没有专业的培训教师;同时因为培训资金、培训设施和培训场所的因素,使得我区的培训层次偏低,培训专业受限,影响就业的稳定性。四是帮助失业人员的浓厚社会氛围尚未形成。部分负有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职能部门缺乏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动性,80%以上的失业人员认为工商、税务没有落实再就业减免税费的政策。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招收“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仍持有偏见。

下半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一是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申报、发放工作。二是做好小额担保贷款的宣传落实工作。三是继续办理、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四是进一步开展专项宣传活动,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的直接宣传。

二、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在原有8个充分就业社区的基础上,下半年再创建2个充分就业社区,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四级就业信息网络化水平,为社区提供统一、高效的服务平台。

三、增强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继续开展以针对性、实用性、短期性

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结合各企业用工岗位的需求,把培训和劳务输出有机结合,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以输定培,扩大“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使每个外出务工人员都能掌握一项简单的专业技能。同时辅以维权内容,搞好外出人员的劳务输出前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四、加强职业介绍工作。坚持人本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窗口服务作用,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体系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劳动力资源信息、培训信息和用工信息的快速传递,为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者及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及时、高效的服务。凡是有劳动能力且登记求职的人员,三天内为其免费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供其选择。

就业工作总结篇(5)

一、工作成绩与不足

(一)基本情况汇报

全年共计安排学生就业人,占毕业人数的53.1%,按所在企业生产类型;外贸企业推荐人数211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7.6%,内销企业推荐人数181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56.2%,自主品牌企业人数48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29.9%,其他企业人数9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6.2%;从事就业岗位来看;推荐制版岗位11人,服装平面设计岗位84人,服装样衣岗位21人,qc跟单岗位23人,ie管理岗位37人,一线车工岗位132人,销售岗位95人。

(二)利用多种渠道,开拓就业市场

今年全国高校有611万大学毕业生,相对我院的毕业生来讲,优势比较弱,为了更好将毕业生推荐出去,就业办利用新华人才网、各行业网站、报纸、期刊、参与各类招聘会广泛收集信息,另外与合作单位、班主任、已就业学生、兄弟院校的沟通、介绍,深挖就业市场内部资源,采集大量的岗位信息,积极联系企业、实地考察、洽谈合作,拓宽就业市场;先后与50余家招聘企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今年我们借助教育集团公司的就业网平台,帮助学生熟悉网上就业流程、制作简历,上传简历,推荐优秀学员,手把手的教学生网上求职,帮助学生完成网上求职,自主就业率达31.6%;切实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

目前我院与智联招聘网、新华人才频道、新华就业网开展合作,20xx年毕业生首先将实施网络就业,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集中优势全面报道就业情况

就业办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就业宣传工作,全校现有对外宣传栏8个,就业办长期使用其中的5个专栏,全年更换就业新闻7次,调研报告4次、专场招聘会报道11次、同时对就业回访、招聘信息等相关内容做了及时的报道,利用教育集团网站、新华就业网、新华人才频道、兄弟院校就业板块等相关网络,及时更新我院相关就业内容;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提高在校生的就业信心。目前就业办正着手搜集成功学子素材,制做《东方巴黎故事》宣传册。

(四)及时反馈促进教学管理的

就业办每个月对合作单位,通过上门访问、电话回访、邀请企业领导到校等多种方式,收集到就业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就业单位对我院教学、学生管理、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另外,也了解到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就业服务等情况;并将回访信息月末以就业工作报表(电子稿)的形式,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今年共计发送就业工作报表电子邮件9次,促进了部门工作质量的提高。

(五)实施就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

,我院就业指导中心重新整理规划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自编《当前就业形式分析》、《事业职业就业》、《就业指导》、《高效人士的7搞好习惯》等10余篇课件,结合教务部门安排的职素课,对在校生实行一切以就业为导向的职素教育,让学生认识学校、认识自己、认识工作岗位;通过4个阶段24个课时的就业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克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思想,消除灰心丧气,萎靡不振等思想,鼓励毕业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帮助学生清晰定位、明确目标、增强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就业综合能力,全面提升了我院毕业生的竞争力,提高院校整体就业水平。

(六)完善制度保障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就业办自着手整理部门相关材料,通过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初步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日常工作各项材料,制定了部门规章制度、部门员工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制度,促使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搜集整理了已就业学生信息、在校学生信息、成功学子信息等并登记造册,全面把控就业工作;建立了学生推荐材料、就业宣传材料、专场招聘会材料、就业回访材料等一系列材料、工具,进一步健全部门档案、材料,全面促进就业工作规范化。日常的部门工作管理严格按照院校工作计划执行,建立工作日清制度,制定合理工作计划,严格按照月度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实行就业工作月清、周清、日清制度,实现当日事当日毕;部门定期召开总结会议,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总结中提高;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和学院提供的各种学习和培训班,利用外部优质 资源,学习他人先进经验,通过各种方式全面提高部门员工的工作能力;加强了部门联动,积极协调、沟通工作事宜,保障了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七)做好服务配合其他部门工作

就业指导中心全体员工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以校为家,积极参与院校各项工作,响应各部门号召。在春秋招生高峰期,在保证部门工作的同时,不遗余力的加入到招生大军中,为学院的招生工作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9月份院校迎来搬迁之喜,就业指导中心再次发扬主人翁精神,奋斗在工作第一线,顶烈日、战酷暑,为院校搬迁工作圆满成功尽一份力;11月25日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徽派服饰论坛,与会的各级领导、负责人、企业领导、其他院校的同行、服装界精英们都对这次会议的组织、召开及会议的精神给与了高度的评价,进一步提升了东方巴黎服装学院在安徽服装界的影响力。

二、工作中的不足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岗位有所萎缩,我院全体员工在院长的带领下,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群策、群力,就业办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就业工作总结篇(6)

(一)基本情况汇报

全年共计安排学生就业人,占毕业人数的53.1%,按所在企业生产类型;外贸企业推荐人数211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7.6%,内销企业推荐人数181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56.2%,自主品牌企业人数48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29.9%,其他企业人数9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6.2%;从事就业岗位来看;推荐制版岗位11人,服装平面设计岗位84人,服装样衣岗位21人,qc跟单岗位23人,ie管理岗位37人,一线车工岗位132人,销售岗位95人。

(二)利用多种渠道,开拓就业市场

今年全国高校有611万大学毕业生,相对我院的毕业生来讲,优势比较弱,为了更好将毕业生推荐出去,就业办利用新华人才网、各行业网站、报纸、期刊、参与各类招聘会广泛收集信息,另外与合作单位、班主任、已就业学生、兄弟院校的沟通、介绍,深挖就业市场内部资源,采集大量的岗位信息,积极联系企业、实地考察、洽谈合作,拓宽就业市场;先后与50余家招聘企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今年我们借助教育集团公司的就业网平台,帮助学生熟悉网上就业流程、制作简历,上传简历,推荐优秀学员,手把手的教学生网上求职,帮助学生完成网上求职,自主就业率达31.6%;切实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

目前我院与智联招聘网、新华人才频道、新华就业网开展合作,2011年毕业生首先将实施网络就业,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集中优势全面报道就业情况

就业办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就业宣传工作,全校现有对外宣传栏8个,就业办长期使用其中的5个专栏,全年更换就业新闻7次,调研报告4次、专场招聘会报道11次、同时对就业回访、招聘信息等相关内容做了及时的报道,利用教育集团网站、新华就业网、新华人才频道、兄弟院校就业板块等相关网络,及时更新我院相关就业内容;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提高在校生的就业信心。目前就业办正着手搜集成功学子素材,制做《东方巴黎故事》宣传册。

(四)及时反馈促进教学管理的

就业办每个月对合作单位,通过上门访问、电话回访、邀请企业领导到校等多种方式,收集到就业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就业单位对我院教学、学生管理、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另外,也了解到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就业服务等情况;并将回访信息月末以就业工作报表(电子稿)的形式,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今年共计发送就业工作报表电子邮件9次,促进了部门工作质量的提高。

(五)实施就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

,我院就业指导中心重新整理规划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自编《当前就业形式分析》、《事业职业就业》、《就业指导》、《高效人士的7搞好习惯》等10余篇课件,结合教务部门安排的职素课,对在校生实行一切以就业为导向的职素教育,让学生认识学校、认识自己、认识工作岗位;通过4个阶段24个课时的就业引导,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克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思想,消除灰心丧气,萎靡不振等思想,鼓励毕业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帮助学生清晰定位、明确目标、增强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就业综合能力,全面提升了我院毕业生的竞争力,提高院校整体就业水平。

(六)完善制度保障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就业办自着手整理部门相关材料,通过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初步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日常工作各项材料,制定了部门规章制度、部门员工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制度,促使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搜集整理了已就业学生信息、在校学生信息、成功学子信息等并登记造册,全面把控就业工作;建立了学生推荐材料、就业宣传材料、专场招聘会材料、就业回访材料等一系列材料、工具,进一步健全部门档案、材料,全面促进就业工作规范化。日常的部门工作管理严格按照院校工作计划执行,建立工作日清制度,制定合理工作计划,严格按照月度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实行就业工作月清、周清、日清制度,实现当日事当日毕;部门定期召开总结会议,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总结中提高;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和学院提供的各种学习和培训班,利用外部优质资源,学习他人先进经验,通过各种方式全面提高部门员工的工作能力;加强了部门联动,积极协调、沟通工作事宜,保障了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七)做好服务配合其他部门工作

就业指导中心全体员工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以校为家,积极参与院校各项工作,响应各部门号召。在春秋招生高峰期,在保证部门工作的同时,不遗余力的加入到招生大军中,为学院的招生工作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9月份院校迎来搬迁之喜,就业指导中心再次发扬主人翁精神,奋斗在工作第一线,顶烈日、战酷暑,为院校搬迁工作圆满成功尽一份力;11月25日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徽派服饰论坛,与会的各级领导、负责人、企业领导、其他院校的同行、服装界精英们都对这次会议的组织、召开及会议的精神给与了高度的评价,进一步提升了东方巴黎服装学院在安徽服装界的影响力。

二、工作中的不足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岗位有所萎缩,我院全体员工在院长的带领下,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群策、群力,就业办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就业工作总结篇(7)

针对全县人力资源优势和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该县委、政府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来抓。

一是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领导体系。全县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为组长的农村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建立了由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组织体系;在全县450个行政村推行了劳务输出信息员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劳务输出组织领导体系。二是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考核机制。为确保劳务输出工作实现健康快速发展,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县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确定了“围绕特色,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巩固京津;强化培训,提升质量;拓宽渠道,打造品牌;因势利导,扩大规模”的总体发展思路,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一个产业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强化宣传,营造劳务输出工作良好氛围

为增强广大农民离土创业的意识,引导树立“外出务工创业、务工致富光荣”的思想,他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就业援助”活动。从不同角度对劳务输出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对有关劳务输出政策进行解答。

三、加强培训,打造“人力”品牌

为打造具有特色的劳务输出品牌,引导劳务输出向高层次、高技能方向发展,他们按照“整合资源,提高效率;面向市场,着眼输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全县的职业技能培训水平。

一是根据农村劳动力特点和市场需求,把求职面试、职业介绍和维权服务等结合起来,以务工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常识为主要内容的手册免费发放到农民工手中。二是围绕县域特色经济,确定重点培训专业。他们围绕打造管件管材大县的目标,倾力打造“焊工”品牌。三是以远程培训为契机,大力推行培训改革。充分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将远程培训与农民工阳光工程培训、职业培训等有机结合起来。四是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要求各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确定了培训1.5万名新型农民的工作目标,建立了定期报告、按月推进的工作机制。

四、开拓市场,不断扩大输出领域

就业工作总结篇(8)

今年第三季度(2020年6月-2020年8月)上报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达31807元,预计增速3.65%。

二、主要措施:

(一)强化就业服务力度稳就业。一是“线上线下”招聘有机融合。自疫情防控以来,通过滦州就业创业公众号、唐山就业信息平台等渠道,大力开展网上招聘,并适时举办现场招聘活动,做好供需双方精准对接。今年以来,共计网络招聘信息34场,举办专场招聘会6场,累计提供招聘岗位近3000个。二是加强劳务协作。今年以来,共向开滦集团派遣农民工162人,向市内公安局、人民医院、法院、教育局等单位派遣员工299人。截止目前,共输出劳务派遣员工2225人。三是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结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管理系统,对滦州市数据库的1160人全部进行摸排,目前已就业453人,入伍、升学、自愿暂时不就业者共459人,就业见习33人,累计提供就业服务529人次。

(二)推动农转培训实现新突破。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补齐工作短板。截止目前共开展农转培训班9期317人,其中培训冀滦纸业造纸工1期70人,东海特钢集团钢铁冶炼工8期247人。同时利用十一假期对我市教育系统招聘的100名教育志愿者进行了岗前培训。各类培训课程安排合理、教职人员教育管理到位、学员到课率高,达到了技能提升预期效果。

(三)加强创业扶持力度促就业。一是全力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依托各镇(街道)社保站、金融机构以及就业公众号等多渠道、多途径做好新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提高创业担保贷款审批效率,在严格管控放贷风险的同时,切实解决了一部分创业者的融资难题。截止目前,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36万元,其中个人创业贷款148笔2106万元,小微企业3笔730万元。二是发挥好创业孵化基地孵化效应。不断完善2家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创业服务,截止目前,我市现有创业孵化基地共入驻创业项目102个,带动就业400余人。三是做好创业服务工作。印制政策宣传单,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劳动事务保障站、入企政策宣讲等方式做好创业政策宣传工作;利用就业创业公众号定期就业创业政策,努力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截止10月底,创业服务人数8026人,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7000人的114.66%。

(四)做好就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590人,其中县内就业517人,县外省内就业49人,省外就业24人;1-10月份,共发放贫困劳动力公益岗工资22.65万元,帮扶岗工资349.05万元,累计发放贫困劳动力工资报酬371.7万元。二是通过挨家挨户走访模式,对灵活就业人员和省网内未就业人员就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与贫困劳动力本人现状进行一一核对,完善资料。其中走访灵活就业人员涉及93个村139人。三是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今年5月份分别于滦城办、榛子镇、油榨镇、茨榆坨镇组织贫困劳动力开展农业种植培训,共培训107人,其中滦城办24人,榛子镇27人,油榨镇15人,茨榆坨镇41人。

(五)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录入工作。按照上级要求,采取重点企业集中录入与村(居)入户手机APP 信息采集相结合的模式,将全市16-60周岁已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录入到河北省就业实名制系统,目前已累计录入120208人。

(六)合力推进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再提高。面对新工作、新问题、新挑战,就业中心积极与统计部门对接,学习统计业务知识,全面指导工作开展。通过与协管员座谈了解以及社保缴纳、养老金发放、劳动合同备案系统等部门优势,详细掌握样本户家庭成员构成、收支、以及就业状况,采取协管员普遍督导与部分样本户重点协调的方法,做到每月各类收入应计尽计。

三、存在问题

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突出。一方面是需求相对萎靡。受以往疫情影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订单减少、产能不足等原因,就业岗位减少,整体就业需求总量上相较去年有所放缓。另一方面新增劳动力就业意愿、方向单一。通过对省厅反馈我市的千余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电话了解,多数人不愿意回乡就业,多数流入一二线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回滦的部分毕业学生中积极备考公务员、事业编制,真正到企业就业的寥寥无几。总体来讲,今年城镇新增就业在完成目标任务的同时,较去年人数将会有所减少。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主动下沉,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利用公众号、微信群的网络优势,及时更新招工信息、就业创业政策等内容,提升线上就业交流平台服务效率;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积极举办就业专项活动,开办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对接平台,同时发挥好镇级、村级人社平台基层服务作用,实现就业服务工作的向下延伸。

(二)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千方百计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深入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对有就业意愿且有就业能力的要实现全部就业。

就业工作总结篇(9)

——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2006年,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391本,发放范围扩大到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兑现各类政策性补贴870.69万元(其中:社保补贴578.55万元、培训补贴132.8万元、岗位补贴92.93万元、职业介绍补贴48.54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17.87万元)。共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的企业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102万元,减免税收82万元。为6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万元。

——失业保险扩面征缴迎难而进。全县失业保险扩面新增参保1825人,占全年扩面任务1000人的182%,核定单位192个,金额252万元,参保职工18350人,核定准确率达98%。协助地税部门收缴失业保险费215.8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23132人次446万元,发放率达100%。

——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全县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经费已落实到位,电脑、宽带、电话等现代办公设施齐备,实现了县域信息网络共享,各项就业服务工作已步入正轨。

——劳动保障和劳务派遣有了长足的发展。劳动保障劳动关系1808人,其中新增劳动关系326人,办理劳动关系及养老保险关系转接273人,流动就业人员劳动关系86人,808人通过劳务派遣实现了灵活就业。

——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全年就业前培训784人,完成计划760人的103%,创业培训196人,完成计划180人的108%,再就业培训2145人,完成计划2000人的110%,劳动保障部门参与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930人,完成计划4450人的133%,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636人,占年计划13145人的130%,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85人,占年计划5800人的130%。

----综合工作成果显著受好评。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建筑鄂军”劳务输出品牌、“湖北省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先进单位”、全市“劳动就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全县“援助农村文化中心先进单位”。版权所有今年在全省开展的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使用和就业训练中心专项检查中,得到了上级领导充分肯定。劳动就业宣传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媒体发表就业宣传稿件、图片36篇(幅)。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

国发[2005]36号、鄂政发[2006]1号文件下发后,我们将36号和1号文件翻印发到全局干部职工手中,人手一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4月26日,县政府以谷政发[2006]23号文件转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及时印发了谷宣通[2006]11号、谷劳社发[2006]11号等八个配套文件,并按照新规定搞好政策对接,全面落实优惠扶持政策。

一是按照规定,将集体企业和乡镇机关分流人员纳入优惠证发放范围,进一步简化程序,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认定和发放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一周内领到证件。今年共办理《再就业优惠证》1391本。

二是全面开展“六类”人员调查登记,摸清底数,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上半年,我们集中一个半月时间,全局及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齐上阵,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两零”家庭为重点的城镇和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并逐人登记建档,分类造册,实行微机管理。全县“六类人员”4654人、“零就业家庭”246户547人、“零转移农户”9566户22756人。

三是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今年以来,我们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作为促进再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纳入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对照文件规定,结合谷城实际,我们从全县27个社区中选择了城关镇西关街、城内街、石花镇东门街三个条件相对成熟的社区确定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试点,三个社区积极响应,社区主要领导亲自抓,制定创建计划,通过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灵活就业、自谋职业等多种渠道,首先保证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或再就业,其次完善社区软硬件设施,确保达标并组织申报审核验收。目前三个社区各项指标全部达到省规定要求,真正实现了“充分就业社区”。

四是兑现承诺,消灭“零就业家庭”。今年来,为了兑现消灭“零就业家庭”的诺言,我们通过组织免费培训提高其就业的适应能力;对素质条件较好的,通过企业招聘安置一批;对有较强就业愿望,能独立经营的,通过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走自谋职业之路消化一批;对有较强就业愿望,素质能力一般的,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实现灵活就业分流一批;对有就业愿望,条件较差的人员,通过社区开发公益岗位吸纳一批。截止11月底,全县246户“零就业家庭”516人实现了就业或再就业,提前完成了“消零”目标任务。

五是用好用活资金,促进就业或再就业。今年共筹集就业再就业资金1135.5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987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143.5万元。累计使用1090.7万元,其中:为困难企业特困群体(“4050”、“4555”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578.55万元,为参加就业或转移就业培训的2620名城乡劳动者发放培训补贴131.8万元,为10名参加创业培训并实现创业的城乡劳动者发放创业培训补贴1万元,为284名在公益岗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岗位补贴92.93万元,为3236名下岗失业免费职业介绍落实补贴48.54万元。积极支持城乡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支付鉴定补贴17.87万元。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50万元。落实了驻外劳务服务机构建设资金,确保了劳动力市场建设及乡镇社区网络正常运营所需费用支出等。

二、严格执行国家新政策,认真履行失业费核定和失业保险金发放职责

一是摸清底数,夯实核定基础。根据年初制定的《2006年谷城县失业保险扩面清欠工作方案》,对参保单位做到“五清”,对缴费单位实行一月一申报,并按时将申报核定表送达税务部门。工作中我们通过查劳动关系定人数,查财务报表或工资花名册定缴费工资,参照养老、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等多种方式,确定失业保险费征缴基数。

二是灵活开展扩覆清欠,为失业保险费“应收尽收”打下基础。本着“坚持原则,区别对待、讲求实效”的原则进行灵活多样的扩覆清欠。今年通过编办、工商等有关部门核实有关情况,将县金耐特有限公司、新闻实业公司等16家企业1825人纳入了扩覆范围内。同时及时排查有能力缴费的欠费单位28个,欠费时间长、欠费数额大的单位2家,核定失业保险费252万元。对补缴历年费确有困难的单位谷城县酿造厂,我们先将其纳入,从纳入之时起计算缴费,之前未缴费的失业保险费作欠费处理,并制定分期补缴计划,补缴欠费后再记入个人缴费记录,全年扩面新增缴费人员1825人。

三是重点监控,确保“三率”净增。今年认真学习了失业保险经办业务流程,从我县192多家企事业单位中,按要求选出4类监控,对所有重点监控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稽核检查,通过重点监控,查出一个单位少报参保人数45人,漏缴失业保险费8910元,后经与企业多次沟通,现以全额补缴。全年核定单位192个,金额252万元,核定准确率达98%。实现了参保率、缴费率、征缴率“三个净增长”。

四是提高标准,确保发放。今年4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台下发了《关于提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的通知》,规定从2006年6月1日起,提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及相关待遇。2006年5月,领取失业保险金实有失业人员2123人,失业人员每人每月领取失业保险168元,月均支出失业保险基金36万元,1—5月实际支出180万元。提标后每人每月应领取失业保险240元,比过去人均增加了72元,月均增加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5万元,6—12月份将增加基金支出105万元,全年累计应支出失业保险基金537万元,到2006年12月底,全县可使用失业保险基金386万元,其中2005年滚存结余186万元,2006年预计收缴入库200万元,收支相抵缺口151万元。我县的失业保险基金首次出现了赤字,我们及时向县人民政府请示,并于财政部门多次协商,达成共识,通过预借周转的方式解决待遇提标问题。今年我们按照新政策及时足额的发放失业保险金23132人次446万元,发放率达100%,充分发挥了“安全网”、“稳定器”的作用。

三、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和“新三化”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

(一)全面落实劳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县、乡(镇)、社区信息网络。以搞好职能定位,强化公共服务为重点,按照“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建设要求,对照“六个到位”标准,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投资15万元为全县11个乡镇和26个社区建立了完整、高效、安全的劳动就业信息网,完善了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开展的全县城镇“零就业家庭”、“零转移农户”、“城镇六类人员”调查中,乡镇社区及信息网络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加强人本服务建设,进一步完善“新三化”建设。一是利用三个结合,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功能。即坚持定期集市与专项集市相结合、大型集市与小型活动相结合、进场求职与送岗上门相结合。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功能,发挥市场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就业需求服务的作用。本着努力打造“品牌职介”、“特色职介”的指导思想,我们还与县电信局、县邮政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5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430个,安置就业326人。二是积极拓展业务,开辟就业服务新领域。今年8月,成立了谷城县佳信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扩大了劳动保障业务量,全县劳动保障关系总数已达1808人。办理劳动关系及养老保险关系转接273人,成功地为谷城县电信局、信用社、银行等单位派遣用工808人。实现了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的整体联动。三是提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素质。2006年2月,我们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举办了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培训班,培训的内容包括劳动保障政策、服务规范和项目、服务宗旨、办事原则、工作岗位职责等。10月份,集中组织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参加全省组织的劳动保障政策和业务培训班,并取得《资格证》。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素质。版权所有

四、以促进城乡就业为宗旨,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培训41期,培训学员12040人,结业学员12040人。其中,就业前培训784人,企业职工在岗培训2245人,再就业培训2145人,创业培训196人,农民工转移培训5930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414人,其他培训362人。

(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培训规模。一是投资30万元,将原劳动宫大楼改造成就业培训综合楼。二是多次争取县政府的支持,将与就业局相邻的“海峡兄弟蓄电池公司”所属场地房屋全部购买,包括三栋车间、一栋二层办公楼、一栋职工住宅楼、一栋职工食堂,总面积达16006平方米,扩建成同时容纳1000人培训、教学、实习、食宿、活动为一体的综合培训基地。

(二)整合培训资源,构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就近划片、方便培训者、减少费用支出为出发点,认定了三个定点技能培训机构: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县技工学校、石花中山职业技术学校。整体联动、上下贯通、左右联接的培训网络已形成。

(三)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中心,创新培训新模式。培训工作中实行了“三个结合”(长训与短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和“两个依托”(以三个定点培训机构和企业为依托)。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者的愿望,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对年龄偏大、家庭条件差的学员采取“短、平、快”的培训方式,在教学中突出技能培训,强化动手能力的训练。而对年龄小的参训学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全面性、连续性,为他们成才提供知识与技能保障。今年以三个定点培训机构为依托开展了“送技能下乡”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活动。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组织培训宣传车、自配教学设备和公共课教师深入全县10个乡镇巡回开展实用型技能培训,地处偏远地区的赵湾乡开展了“劳动者权益保护与缝纫”培训,茶叶之乡五山镇开展了“茶叶管理制作与电工”的培训,冷集镇开展“花椒生产管理与车工”的培训,南河镇开展了谷城劳务品牌“建筑知识”技能培训等。同时以厂矿企业为依托,开展技术实践培训,联系骆驼蓄电池、车轿公司、县服装厂、县银纺厂作为农村劳动力实习基地,聘请了有经验的技术员进行实践操作指导,使学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今年免费开展技能培训5930人,免费发放培训结业证5930本,培训资料5930份、职业资格证书2136本,培训后就业4744人。参加技能培训学员中200多人到浙江温州一市区搞建筑,不仅承包了该区的全部公厕工程,而且完工后,还包揽了全部的入厕收费业务。达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

五、综合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劳经济长足发展

我县印发了《谷城县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方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保证开发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工作机制,形成了以就业培训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劳动保障所为依托,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培训中心具体指导、监督农村劳动力开发培训工作的开展,具体审定培训计划,核发《培训结业证》和《技术等级证》。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调查统计,2006年第一季度以农户为登记基础,以村、乡镇、社区为统计单位,对全县“零转移农户”进行了调查,“零转移农户”有9566户,22756人,我们及时采取了内转外转并举,多渠道、多层次转移农村劳动力,积极开展“四送”活动,大力宣传返乡创业,切实搞好转移工作,今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6636人,其中劳动部门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54人。

三是狠抓维权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随着我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我们加大了农民工的维权力度。成立了县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今年3月,分别在深圳、上海、山东、北京、陕西、山西等六个地区设立了劳务工作站,制定了驻外劳务管理机构职责和管理(暂行)办法,实现了“人员、场地、经费、工作”到位,目前工作站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开展。积极推行了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今年协助谷城务工人员讨回公道33次,挽回经济损失116万元。

四是搞好后方保障工作,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在全县组建了由11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牵头负责的农民帮工队,在农忙、建房、婚丧嫁娶时提供劳务服务。今年三个定点技能培训机构免费为当地留守儿童和参加技能培训子女免费开展了电脑知识培训,培训留守儿童72名。“帮工队”、“保育居”、“红白理事会”等服务模式已在全县逐步推广开来。截止目前,全县已建“帮工队”56个、601人;“保育居”42家,保育孩子860人;“红白理事会”81个、883人。

六、与时俱进,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工作总结篇(10)

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社区及时成立了劳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与此同时还成立了劳动保障检查网络化动态管理工作小组。紧接着,完善了各项制度及办事流程并规范上墙,做到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做到了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劳动保障的就业和失业工作,在“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思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信息管理系统”中录入,为辖区的就业失业中专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管理系统,也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摸清底数、强化信息化管理

摸清辖区失业人员基本情况,是再就业工作开展的基础。我们利用“社区干部包组、组长包楼(户)、楼(户)包人”的分片责任到任的工作办法,了解下岗失业人员择业要求,掌握就业动态,并对下岗失业人员登记造册,建立台帐,随时掌握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状况和就业状况,做到“六清”,即:失业原因清、家庭情况清,社保关系清,技能水平清、培训与愿望清、就业去向清。对再就业人员情况做好记录,实行定期和不定期随访和回访并做好了回访记录。

建立了"三必访"制度,即登记后未就业必访、有困难必访、信息不清楚必访。当下岗失业人员有困难时,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人员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各种应急帮助,并带着岗位登门造访。

三、开展各项就业援助服务:

1、加强培训、改变就业观念

发放培训券,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措施,对于促进劳动者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宣传,促进观念转变,帮助下岗失业人员树立再就业信心。利用墙报、宣传栏、横幅、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灵活就业等用工形式,转变失地农民以及下岗职工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再就业的信心。

2、积极开展政策宣传

一是大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为解决单亲家庭、“零就业”家庭和残疾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难问题。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向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就业困难人员宣讲政策、发放宣传资料,使他们了解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是鼓励用人单位吸纳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对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用人单位了解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好处。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不仅使用人单位得到了税收的减免以及政府给予的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单亲家庭困难补助等各类补贴,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成本和开支。同时又解决了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化解了社会矛盾,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3、“4050”人员再就业问题

全力解决社区就业的难点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4050”人员的人数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因此,要把解决“4050”人员再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继续办好绿色通道,落实好工作目标。一是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残疾人员、夫妻双方失业、一户两代人失业、单亲扶养子女失业人员这四类就业困难家庭身上。二是在就业岗位开发的方式上有所改进。

四、巩固充分就业工作措施

按就业局要求,对劳动保障网络进行了更新;按镇劳动保障的要求,完善工作台账,并顺利通过了上级部门的检查。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截止到20xx年11月30日,清康社区今年保障情况如下:

1、城南居民医保人数达1210人。

2、接收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390人。

上一篇: 创意活动方案 下一篇: 企业管理处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