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专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8 14:50:34

涉农专业论文

涉农专业论文篇(1)

关键词:涉农文化产业 成都亮点 产业价值 未来建议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之际,稳定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国内消费,成为决策层维稳中国经济寄予厚望的政策取向之一。这是自1982年以来中央第11次将目光聚焦在“三农”领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除了传统的粮食生产以外,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另一重大途径。

成都市是西部大省四川的省会城市,20xx年人口总数即已超过1249万,位居全国第四,其在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可谓成果显著。据市统计局公布,成都20xx年在遭受地震和金融危机双重冲击之下,前三季度生产总值仍达到了2821亿元,同比增长12.2%。(1)20xx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举办,成都市签约项目31个,总金额126.3亿元,占签约总额的57%,充分显示了成都文化产业的辐射力和规模效益,所以成都在文化产业上的实践探索对其他城市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和带动作用。

综合来看,成都在发展涉农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大。

成都有“天府之国”的雅誉,古蜀文明还给她留下了许多传奇人物和故事,而浓郁的川西民俗和客家文化更是为其增添了许多人文沉淀,资源相当丰富。

另一方面,成都的总体消费实力常年位居全国前三甲。而在20xx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968元,占整个消费性支出的14.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其城市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国创意产业,预计到2020年,成都城市人口比重将达到64%,庞大的城市人群是涉农文化产业的潜在市场。

二、主题鲜明,涉农文化产业特色较为突出。

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围绕“休闲”二字展开,讲究“付费休闲”、“休闲体验”,其特色可归纳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模式”。

“古镇文化”:早在20xx年多媒体创意产业,成都市规划局等部门就完成了《成都市域古镇形态研究及利用》等规划,提出将对大邑悦来古镇、邛崃平乐古镇等10个文化古镇进行保护上海创意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为成都周边最具特色的古镇旅游文化风景带。如今“古镇旅游文化”规模已成,十个文化古镇分别寻求自己的营销诉求。如黄龙溪的“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洛带的“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平乐的“茶马古道第一镇”等。古镇的盈利能力不容小觑,如洛带古镇仅在20xx年1至6月份,就接待海内外游客16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超过8000万元。

“农家乐”模式:成都是农家乐的诞生之地,最初只是一些农民利用自家庭院和责任田从事旅游接待活动,以此作为增收手段,大多单打独斗,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经营。在政府的引导下,锦江区农村纳入了统一规划,打出了“五朵金花”的品牌——“花乡农居”、“东篱菊园”、“幸福梅林”、“江家菜地”和“荷塘月色”。“五朵金花”特色各异,但又相互支撑,形成整体联动的文化产业模式。而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农科村,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丰富了农家乐的休闲方式和赢利亮点。在20xx年,农科村旅游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2)

三、政府引领到位,企业主体保证产业运作规范。

成都市委、市政府于20xx年就提出和制定了“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先后采取了改革文化体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净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和提高产业服务水平等举措。同时,成都市还打造了一批文化阵地健全、文化生活丰富,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有新提高的文化建设示范乡镇和村,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涉农文化产业市场的发育。(3)如20xx年,全市各区(市)县建立了群众文化辅导员制度,先后对全市1000余名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进行了各类艺术培训,培育了农村文化队伍杨浦创意产业,也为涉农文化产业发展开启了新思路:农民组织了腰鼓队、舞龙队等,活跃于广大乡村。仅20xx年,双流县农村文化队伍就创造产值200多万元,利税超过40万元。(4)

成都市涉农文化产业的开发注重产业运作机制的长效性和职能化。基层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公司,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如洛带古镇,镇政府于20xx年5月1日成立了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成都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一是通过“修旧如旧”,恢复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客家民居;二是积极选择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古镇景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加工、展示、销售、交流与体验;四是抓大项目建设,先后引进新西南艺术陶瓷厂、洛带——女红坊、中国文博公园、“创库”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积极进行资本扩张、扩大企业规模。

四、注重对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探索。

从最初单打独斗、内涵粗糙的早期农家乐到后来“五朵金花”的集群效应;从对10个文化古镇的初步保护到筹划打造“天府30大文化古镇”品牌。成都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精神始终强烈,越来越多的涉农文化产业开始着力摆脱产业模式单一的束缚,着眼于深度化、立体化的产业发展,注重尝试新的产业管理模式、开拓新的涉农文化产业市场。

如洛带镇除客家特色外上海创意产业,还规划4500亩,投资1.86亿元人民币,开发培育自然风光游、农家健身娱乐游等六大系列农业旅游产品;

又如成都首创企业出资编制涉农社区发展规划——“成华区龙潭和成涉农社区新农村建设概念(项目)规划”。此规划由工商企业共同发起杨浦创意产业,聘请专家编制,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以社区生态旅游为方向,建设大型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同时发展蜀绣等旅游工艺产品生产。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早在20xx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已为此指明方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建设提出了更加细致合理的规划方案,而且4万亿刺激内需的投资计划更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了战略性的政策倾斜。当前财满街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应敏锐地把握住这个信号,思考如何变危机为契机。

以成都为例创意产业园,笔者认为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涉农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块动起来。在产业发展初期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做好评估规划工作。政府需清楚认识到涉农文化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明确责任,积极鼓励社会办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安排专项部门落实对其的资金、政策等支持。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忽略的,它是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组成,也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反哺”农村,形成与农村基建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例如成都打造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完善的交通体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关村创意产业网,同时也提升了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致富能力。而宏观来看,政府则要调整好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多在东部。而西部蕴藏着丰富的涉农文化资源,却因经济等因素,面临着融资难、消费难的两重难题。所以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给予政策倾斜,在西部建立文化改革试验区,对于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适当放宽资本进入的门槛,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涉农文化产业,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

涉农专业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13-03

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审视会计教育改革30多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会计专业经历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深刻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大批会计人才,极大地满足了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会计专业学生人数的快速增加,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越来越难。在这种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应该实施与其他类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差异化战略,着力解决扩招后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面临的学生就业难和农村会计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我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凸显“涉农特色”

多年来,我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研究实践上,体现立足农村、服务“三农”会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形成了一套颇具“涉农特色”的培养措施和方法。具体来说,我校会计学专业结合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发展特色及时修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自身优势,面向农村和农业,培养涉农企业和农村基层部门会计与财务管理人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农业会计”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同时还开设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乡镇企业会计”、“畜牧业财务专题”、“农村社会学”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专题”共计6门涉农课程。二是在全球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下,国际会计人才需求旺盛,我们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国际会计”、“国际理财学”和“管理会计双语”等适应国际化要求的课程。三是在应用型和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社会要求下,我们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了实践课程的比例,按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开设了以“会计学原理实验”为基础、“财务与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为核心、“理财方案设计”和“审计案例操作分析”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践教学四个学年全覆盖,在实践教学中大量使用涉农企业案例。

二、教改和科学研究瞄准“涉农方向”

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需求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其教学体系的深化改革和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撑。长期以来,我校会计专业教师深入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公开发表教改论文23篇、科研论文200余篇,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课程项目设计等视角探讨了本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另外,还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当前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展开广泛调查,在剖析本专业大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主要观点有:(1)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首先是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让学生们了解和熟悉农村经济的特点、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培养面向农村和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其次是利用“涉农企业家进课堂”授课方式,培养面向农村和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再次是积极拓展涉农企业和农村实习基地,培养适应农村和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2)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上,着重完善以涉农企业和农村其他经营主体为对象的会计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和加强会计创新性实验软硬件环境建设,通过模拟实验,有利于他们掌握会计操作技能,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3)在案例教学上,从教师、学生和案例视角分析其原因后,提出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寻找涉农企业有针对性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会计教学案例素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某些现实的约束条件下,运用智力和情感锻炼他们面对复杂问题做出科学决策的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理念、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4)在科学研究上,成果团队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论文瞄准“涉农方向”,紧紧围绕农村企业财务、会计和金融展开研究。

三、学术交流与业务培训拓宽“涉农视野”

无论是科研工作,还是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广泛的学术交流。只有通过有效的学术交流,才能使老师们更好地传授知识、沟通信息、取长补短、开阔思路,才能促成不同高校间老师们的相互协作、形成交叉综合,才能使老师们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通过学术会议和业务培训,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交流心得和体会,能够及时跟踪学科建设的前沿、发现专业建设的不足,了解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缺陷,从而推进本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改革。长期以来,学院和会计专业教研室非常重视教师的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学院提供经费支持每位教师每年1次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进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实践锻炼,教研室主任还可以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参加相应的教学改革会议。本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彰显“涉农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的确立上,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把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定在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上,要求学生对前人的知识进行接受、消化和储存。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的最重要的素质,而这些素质正是会计专业学生所欠缺的。我校会计学专业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依靠农学、园林园艺、茶学和生态学等“涉农学科”优势,构建出“科研课题+学科交叉+技能大赛”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从两个方面入手:(1)以科研课题为载体,通过与涉农学科交叉,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具体做法:一是学院每年将教师新增的各类科研项目向本专业学生和其他涉农学科学生征集调查和科研小团队,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科研项目,然后,课题主持人组织学生科研小团队召开研究思路座谈会、布置研究任务和明确相关要求,撰写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等。二是鼓励会计专业学生联合其他涉农学科学生积极申报学校和省里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2)以专业技能大赛为重点,通过与涉农专业交叉,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我校会计专业非常重视专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商学院先后主办了六届湖南农业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为学生们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本专业学生与涉农专业学生共同组建了诸如“风格尔花卉有限公司”等创业团队,通过创业计划大赛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另外,学院还积极承办了营销沙盘模拟大赛和鼓励学生参加“用友杯”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等。总之,我校通过创新实验项目和专业技能大赛提升会计专业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进而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改革。

五、教材内容紧扣“涉农主题”

教材是教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载体,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具体保证,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标志。随着主体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和实践教育思想的提出,具有多年传统的高等农业院校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难以满足新时期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促使我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师们去思索如下问题:(1)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们需要掌握会计学科知识的哪些内容?(2)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们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3)高等农业院校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和素质?(4)教材应该怎样适应教学方式的变革?(5)教材怎样才能给教师在教学中留下较大的改革和创新空间?围绕着这些问题,老师们积极组织和参加研讨会,并一致认为:在教材建设中,要坚持培养适应涉农行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目标,要坚持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原则,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适应性和创造力。因此,我校十分重视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先后主编各类教材9部,其中有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专用教材和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等。尤其是主编的《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模拟实验教程》和《审计学》等“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专用教材”系列更是符合在新机制、新模式下探索和创新涉农行业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打破传统理论体系,精选涉农企业案例,突出技能训练,注重可操作性,引导学生从“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解。

参考文献:

[1]杨亦民,胡晟姣,李桂兰.高等农林院校会计学专业建设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3):116-118.

[2]杨亦民,屈静晓.关于会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7):124.

[3]张春颖,冯建军.谈会计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

涉农专业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051-02

农业院校为适应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而开设的外语专业,在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和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国农业院校外语专业相对于外语院校普遍存在着起步晚、师资力量和设施相对薄弱的问题。现在提升农业院校外语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大多数农业院校外语专业的难点问题。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提高外语专业适应社会需要发挥专业特长的实践能力。

一、涉农外语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1.农业院校外语专业课程建设。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关键在于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国内农业院校提出了建立“外语+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提前开设翻译课、加大口语和听力训练、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等方案,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农业院校仍囿于《大纲》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涉农专业课程所占课时比例小并多为选修课程,仍然无法满足涉农方面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我国的课程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之间仍存在很大距离,课程的设置重理论轻社会实践,同国内大部分高校,一样涉农外语专业面临的问题是,培养的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2.涉农外语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外语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被提上了教学改革的日程,提出了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教学板块的构想。目前的实践教学安排主要分为校内实验、校内实践和实习实践。校内实验课程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利用语音实验室设置各种情景,虽然照顾了全体学生但仍囿于空间环境限制,效果欠佳。校内实践主要为外语口语角、外语广播、外语报刊以及定期的外语文化节活动,能够锻炼外语的综合技能,但参与人数少,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校外实践主要为假期实践与毕业实习,假期实践自由性大缺少统一组织,唯一有效的形式即大学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因此,高校实践教学面临的困难重重,特别体现在实践课程课时过少,普遍低于总课时的10%,与西方50%的比例相差甚远。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形式单一,还缺少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指导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评价机制。

3.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关键在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实践教学意识。结合国外院校成功经验,提出了探索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路径,参考美加等西方国家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特别是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契合高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虽然对于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早已有深刻认识,而如何进行实践教学,特别是如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如何提高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目前应是待解决的难题。今天高校的绩效评估机制已全面展开,而如何将高校服务社会的实践工作统筹进去,还有待摸索。

4.西方高校实践教学模式。西方国家高校实践教学历史悠久,其成功案例为我国实践教学开展提供了参考,欧美国家的实践教学方案如IAP、MAS和UROP,加拿大的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项目(简称CO-OP),summer job项目,美国的summer internship,学生的独立活动学期,新生的培训计划和科研机会项目等成功经验。西方的成功模式可以作为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范例,但针对我国国情,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还必须结合本地调研,综合多方因素形成可实施的有效方案。

二、涉农外语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评价

1.高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服务社会,而社会的需要也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本文在对农村现代化建设涉农外语人才社会需求进行地区调研的基础上,以调研数据为依据提出了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思路。在实验课―课程实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基本语言实践能力培养基础上,加强服务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环节,提出:(1)基本素质培养研究:坚持两课实践、军政训练、体育训练,交叉学科选修课程等环节,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2)基础技能强化研究:通过新生培训制度,强化基础阶段的听说读写训练,听说课程与阅读课程加设涉农英语材料,利用网络开设课外涉农外语学习板块。强化计算机基础训练,熟悉计算机网络英语语言环境,熟悉办公系统,掌握涉农外语与计算机两种必备技能。(3)专业技能提高研究:专业阶段加强涉农外语听说训练、阅读与商务写作、涉农外语口译笔译课程、同传翻译课程。强化课堂内实践,例如构建跨专业外语技能训练平台,校内服务涉农专业图书资料翻译,为涉农专业国际交流会议等活动提供语言文化支持,与涉农专业在校生交流活动等校内外的专业实习实训。深入地方开展服务“三农”的生产实习和专业知识拓展活动。(4)综合技能训练研究:综合实验教学、社会实习与实践创造性完成毕业论文。

2.服务“三农”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部分,服务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实践成果也为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起到促进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涉农外语专业坚持以服务求发展,在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提高实践能力与综合竞争力,主要内容包括:(1)服务农业科技园区,采用校企合作方式,组织第四、第六学期学生为期四十天的暑期实习实践以及第八学期为期五十天的毕业实习,为地方对外交流提供支持。(2)服务农村义务教育,深入农村小学与初级中学,组织第三与第五学期专业阶段学生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外语教学薄弱学校改善教学环境,缩小城乡外语教学差距。(3)外语知识下乡活动,组织学生在第七学期利用周末实践入村入户,举办实用英语家长学校,科普外语知识下乡,帮助农村住户熟悉常用外语缩略词,农业用肥农药以及电子产品的使用说明等关键术语,开展外语扫盲义务活动。(4)校内与涉农专业的互助交流学习:校内建立全校外语角,举办外语节活动,发展模拟联合国协会,为全校外语水平的提高搭建平台。

3.校内实践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机制:采用“实验课+课程实践按比例计入总成绩+实习与实训学时学分制”的模式。考核实践教学出勤情况,实习与实训由用人单位与学校综合考评量化,实习实训前后理论考试与答辩成绩比为评价参考,形成优良中及格的阶梯评价结果。(2)教师评价机制:在“教学+科研”量化的评价机制基础上增加“指导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板块,并量化。以指导学生人数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作为考核指导教师的内容参考。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以参与实践的学时与合作单位的评语为主要评价依据,形成优良中及格的阶梯评价结果。

三、涉农外语人才培养意义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在于提高高校人才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也对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要求。农业院校外语专业要肩负起服务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担,制定并实施涉农外语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案与路线,对促进“三农”建设意义重大。

农业院校外语专业通过协同高校其他专业的研究,在农业国际化视域下推进高校“走出去”的战略,促进农业院校科研的国际间合作,提升我国农业科学成果的国际竞争力。农业院校外语专业走出校门,协同地方建设“三农”,服务农村经济开发,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生态发展意识,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通过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提高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外语专业师生协同地方建设,提高高校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能力,实现高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协同其他专业,协同地方实践教学,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中央提出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村现代化,培养新型农民队伍,创建美好农村,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农业院校肩负着重大责任。同时全国哲学社科高层论坛上提出外语院校要坚持“走出去”的原则,发挥为地方建设“智库”的作用。因此,综合以上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现状,结合涉农外语专业目前发展现状,农业院校外语专业要协同地方发展“三农”,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服务城乡建设,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何高大.农业院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4):36-39.

[2]于春梅.提高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22(2):77-79.

[3]楚立峰.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539-7540.

[4]唐人.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9):111.

涉农专业论文篇(4)

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就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些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到底应该如何培养,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今年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申报成功,下设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湖南农业大学也将技术创新管理课程作为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故此,引发了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涉农产业对技术创新管理人才的需求,应该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推动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获得核心竞争力。那么如何从涉农产业和企业的需求入手,培养好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拟从分析培养现状入手,然后,从涉农产业的需求并结合农业院校的优势资源对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式进行阐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检索各大期刊数据库发现,目前直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研究的较少,仅有国内学者汪传雷等在《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探索》中指出,对其搜集的22所设有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的高校课程设置进行整理发现,有77.3%的高校开设了技术创新管理方面的课程,位居榜首[1]。为了能够充分剖析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为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专门从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内容和技术创新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对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1.1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内容为了对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内容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主要通过对技术创新管理领域的书籍篇章布局来梳理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内容。国内学者吴贵生在《技术创新管理》一书中,阐明了技术创新的理论,内容涉及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技术选择、研究与开发、新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技术转移与交易、技术信息与知识产权、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组织管理等[2,3]。2011年编著的《技术创新管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之路》在阐述了创新的概念、类型、作用、运行规律和管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独特的创新之路和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理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中国产业和企业创新案例来说明其观点[4]。国内学者赵晶媛在《技术创新管理》中,系统地阐述了技术创新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内容,论述了技术创新战略管理、项目管理、过程管理、风险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介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及其各自特点、技术创新的测度与评估、技术创新能力与培育、技术创新组织与激励,为技术创新管理者提供一整套的管理方法和实践操作技巧[5]。国内学者雷家骕、洪军在编写的《技术创新管理》中,将技术创新管理分为了四个模块:第一模块,是技术创新的基础理论,包括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的模式与发展;第二模块,是技术创新的实现过程,包括前景性高技术的获取与破坏性创新、企业的生产及工艺创新、企业创新中的技术整合、企业的市场开拓与服务创新;第三模块,是企业创新的管理,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要素;第四模块,是技术创业,包括创新的特殊实现形式———技术创业[6]。国内学者周寄中在《科学技术创新管理》中,先按管理科学的四大管理职能,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对科技创新管理的对象展开论述,依次包括:国家科技计划、科技创新战略、科技活动组织、科技创新与成果商业化过程、科技创新的评估控制与激励,然后,从当今科技创新管理的五个重要方面进行剖析,主要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市场和技术中介,智力资本、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产业、企业技术竞争力,以及国家创新系统和科技创新文化[7]。1.2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既包括专门的学位教育,也包括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等。但是从目前查阅的资料来看,尽管有些地方开展了技术创新管理的培训,但是由于资料不够全面和具体,因此,仅通过对专门的学位教育了解一二。设有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的高校网站,仅有中科院大学对技术创新管理培养的目的、要求,以及主要内容等列出[8]。主要讲授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进展,以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原则,整合技术、管理和创新政策等知识,培养既熟悉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理论性评价与研讨为主,辅以有针对性的案例。学习要求主要有4点:①掌握技术创新管理和创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②通过案例讨论熟悉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流程和实践;③能够针对企业创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提出优化和改进建议;④初步具备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建新企业及进行创业企业管理的能力。由于其采用的是周寄中老师的《科学技术创新管理》一书作为教材,因此,其教学内容与书中内容保持一致。综上所述,随着技术创新备受瞩目,技术创新管理也愈发受到重视,但是关于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却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体系,这自然也体现到了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上。

2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伟大目标,从当前涉农产业对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实际出发,结合农业院校的资源优势,摸索出符合涉农产业需求的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模式。2.1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结合涉农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由于不同的产业对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既有共性,又有所区别。对于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必然要围绕涉农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需求来开展好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设计。但涉农产业和企业对技术创新管理的需求分别代表了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需求,如何将这两个层面的需求转化为培养内容,需要对涉农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并发现其内在联系,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二是,如何将农业院校资源优势转变成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优势。技术创新管理是要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其培养内容和方式都具有独特性。如何把农业院校已有的涉农资源优势转变为人才培养优势,需要在对涉农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农业院校的学科门类和专家资源丰富等优势,通过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使更多的农业院校的专家资源、平台资源等走进涉农企业,更好的支撑本地社会经济发展。2.2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定位首先,根据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需求对培养进行定位。在涉农产业中选取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作为样本,研究涉农企业对技术创新管理人才的需求趋势,然后,对已开展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机构,进行调研了解技术创新管理人才的培养效果和职业发展趋势,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管理人才需求趋势及职业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明确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提供可行性保障。根据从食品产业和生物产业部分企业了解的情况来看,企业需要的技术创新管理人才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能够提升企业内部研发管理的人才,二是,能够从外部引进技术并在内部实现产业化管理的人才。从企业需求定位来看,培养内容将主要涵盖研发管理和技术转移的内容。然后,积极借鉴已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培养机构的经验,对培养方式进行定位。通过对农业院校技术创新管理培养情况和培养资源进行分析,然后,再与综合性院校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培养有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农业院校开展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比较优势。同时,对国内外技术创新管理培养的背景、内容和效果等进行分析,预判农业院校开展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非常,在培养对象的选择上就要主要选择那些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人,或者对技术管理有一定经验的人,在培养形式上除了必要的理论传授以外,需要更多的配以研讨、实例分析和技术创新管理模拟等。最后,充分发挥农业院校资源优势,使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融为一体。依据院校的资源特征、技术创新管理人才需求趋势和就业趋势,以及院校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比较优势和发展趋势,采取避强定位的方法,差异化地对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进行定位。依据农业院校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定位,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农业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以建设一套符合农业院校特点的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湖南农业大学的动植物科学领域、农业科学领域的ESI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4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十,这说明学校在这些领域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涉农产业的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学科专家团队的力量,聘请这些专家为学员讲授科研的历程,研讨与企业合作的经验,让学员通过生动的案例掌握技术创新管理的精髓,同时,也帮助学员聚集一批专家资源,全面推动产学研合作。

3结语

上述关于农业院校开展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全国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培养的资料仅通过网络进行搜集,没有专门向各个机构索取;二是,涉农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需求仅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对若干业内人士的访谈形成,没有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大范围调研。今后还将在这两个方面,对农业院校开展涉农产业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作者:史敏 罗建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汪传雷,乐亚鸣.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探索[J].中国市场,2013,(17):88-93.

[2]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之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赵晶媛.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涉农专业论文篇(5)

二、解读日本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二战后日本的农业教育快速发展,正规的日本农业教育逐步形成了三个层级,即大学本科(含硕士、博士的培养)、农业大学校(相当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大专层次的高职院校)和农业高等学校(相当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中职)。农业大学校在日本共有42所,还有15所短期大学设有农学系。

(一)从国家政策上来讲,日本对农业职业教育鼓励政策较多

在新修改的《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中规定,国家积极扶持农业技术教育,对农业学校进行财政补助。日本农林水产省管辖的农业职业学校实行免费教育,其经费来源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分级拨款。日本政府还专门设立了“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包括农业专业教师都需进行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从业能力。

(二)从课程设置上来讲,日本农业职业学院比较尊重

学生的主体角色,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日本农业大学校和日本农业短期大学学制分为两年,课程设置以学科为核心,分为一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课程设置方面内容较为广泛,有农产、畜产、林产、作文、外语基础、时事等综合课程。一般基础课程主要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选择。一般基础课中与国际化相关的课程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如国际农业市场、国际文化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思维能力。专业课程中分为必修课、理论课和实践课三类。日本农业高职院校非常注重支持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每所学校都设有为教学服务的实习农场,面积最大有250亩,最小也有50亩。学生是学校实习农场的主角。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经常在实习农场帮忙,到大二时他们会建立自己的研究课题。毕业论文中引用的大部分数据都是他们亲自在实验室或是农场实验基础上得到的数据。论文答辩过程中各专业老师会针对数据等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

(三)日本农业职业学院最大的亮点就是专业课教材比较多样化

任课教师从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科技部门中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农业科技人员担任,没有统一的教材,全部由教师自编教材。这些兼职教师的聘用,有利于发挥兼职教师的潜力,给学院教学和科研注入生机和活力。另外各农业学院采取灵活的实践学分制,重视利用社会教育的场所、设施、人力资源等对大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学生在外所有与专业有关的实践都能得到学分。

三、艰难中寻求生存

(一)各院校要进行有效深入的专业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具体体现在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加强实训地建设三个方面。作为以农为特色的院校需对现行专业进行合理调整,发展壮大符合现今经济产业化结构的涉农专业课程,不符合的需大胆摈弃,在专业上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始终把握专业建设规律,尊重社会事实,要将专业的发展紧紧与区域经济联系起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采取灵活的机制,加强涉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涉农专业内涵建设提供力量保障。实训基地建设是涉农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训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技能培养环境的好与坏。

(二)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采取公平灵活的评价系统

无论是对待老师或者对待学生,都要尊重他们。在统筹规划学院涉农专业的评价系统时,对待实践内容的传授,对待实践内容的演习与实践,给予老师充分的肯定,给予学生充足的学分。只有采取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教师会乐于带学生去展开实践,学生会乐于参与实践,社会会给予学院一定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

(三)形成学院独特的农业精神和农学文化

农业精神与农学文化不是空谈,更不是“作秀”。它要成为鼓励全院师生爱农敬业,奋发努力的精神支柱。袁隆平是这个时代的楷模,他终身奉行的宗旨是“学为农民,生为农民,造福农民”。他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做到了。当科学实验与经典理论相悖时,他更是敢于大胆怀疑与创新。当代农业职业院校的老师与学生不能认为袁隆平离我们很遥远。这位平易近人的老人曾经也很平凡,最初他也仅是在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的农学老师。因为他志向高远,因为他爱岗敬业,所以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每所农业院校都要将像袁老这样的老一辈的农学家作为学院的楷模典范去景仰,要逐渐形成自己学院独特的农业精神与农学文化体系,老师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热爱农学,关心学院的发展。

(四)加强对外科技指导

自2009年开始,江苏省涉农学校专业教师直接被派到县(市,区),驻在村,实现学校与地方对接,科技与产业对接,教师与示范户对接,实施“三对接”政策。这是农业职业院校发挥传统专业的办学优势,集中人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重要体现。通过这种科技指导,教师可以借此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转化在产业上,增强在当地经济的辐射作用,扩大社会影响。这种类似的科技指导活动要多开展,而且要有更为实效的对接普通农户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农户享受研究成果,带领他们共同致富。

涉农专业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173-03

自2010年以来,根据省农广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洪泽区农广校就开始有计划地开展涉农专业中专班招生工作,到2016年共招收学员1 703人,开设了淡水养殖、设施园艺、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产品保鲜与加工、现代农艺技术五个专业,合计23个教学班,校本部开设了3个教学班,镇级开设了7个教学班,村级开设了13个教学班,生源覆盖了全县各镇。已毕业1 105人,目前还有8个班598人在读。

1 主要做法

1.1 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顺利开展招生 历年来,学校都高度重视涉农中专的招生工作。招生过程中广开门路,多种途径招生,除了下沉办学重心,主动在乡镇、村开设中专班的同时,还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合进行招生,并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每一位想学、愿学的人员有机会参加学习。

1.1.1 紧紧围绕产业,科学确定专业 在涉农专业开设上,坚持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跟紧产业,做到因地、因需制宜,与现代农业和农民的现实需求实行“无缝对接”。并且围绕当地农业资源特色开设专业,在洪泽区水产养殖重点镇老子山镇开设水产养殖专业,在洪泽区设施蔬菜基地镇高良涧镇、东双沟镇和仁和镇开设现代园艺专业。洪泽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拥有高标准农田2.33万hm2,为此在相关镇村重点开设了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同时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开设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以及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

1.1.2 深入实地考察,科学选点建班 根据江苏省农广校下发的招生工作意见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招生简章,同时深入调研,广泛宣传,认真组织,通过现场查看各教学班教学场地和教学条件,科学选点建班。通过村干部和学员座谈会,了解当地产业和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村两委班子意见等情况,设立教学点并科学确定相应专业。

1.1.3 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招生,确保学员的素质 2010年与组织部在全区村干部中招了一个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班,与老子山镇水产站在老子山镇养殖户中招了一个淡水养殖班;12a与区委农工部在全区村会计中招了一个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班;13a与区妇联在村(居)妇联主席中招了一个农产品保鲜专业班。这些学员从业类型一致,整体素质较高,从而提高了参学率,降低了教学管理的难度。

1.1.4 把好学员入学关,科学遴选学员 把好学员入学关,是提高涉农专业中专班办学质量的基础。学校对学员的遴选坚持“三有”原则:首先,有文化水平。要求学员有初中或初中以上的文化、年g在50周岁以下。其次,有产业基础。学员要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较强的学习欲望。再次,有较好素质和认知能力。学员能够服从学校安排,协调好学习与生产关系。

1.2 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加强组织保障 为规范涉农专业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总负责,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为成员的涉农专业校级教学管理、督查领导小组。各教学点配备教学班负责人、班主任2名(农广校专职教师和教学点各1人担任)、辅导教师(教学点担任)4人组成,分工协作,职责明晰;每班根据班级管理规定成立了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组成的班委会。组建教育教研组,负责涉农专业中职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涉农专业中专班学生绝大多数是从业人员,有过行业经历,他们参加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拿文凭,更多的是希望学到与从事的行业、产业有关联,对自己增收有帮助的知识、技能,解决短期培训中不能解决的“所以然”的问题。因此要提高涉农专业中专班办学实效,关键要了解学生想学什么、想听什么、想解决什么,因此学校每年都针对不同专业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并组织相关专业教师下基层、进村,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其需求,了解行业、产业生产实际,了解学生最关心、最想知道、最想掌握的知识、技能,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课程教学方向,确保教学的针对性。

1.3 加强教学教务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1.3.1 规范师资队建设,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决定着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结合产业与成人教育特点,依托本系统技术力量,选聘高学历、高职称,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30余名担当兼职教师,负责涉农专业中专班教学和实习指导工作,同时建立师资库,实行聘用制管理,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15人,其他全为中级职称,同时在教学中还经常聘请一些农牧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来我校为学员讲学,提升教学水平。

1.3.2 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形成良好校风 为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开学之初,学校先后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和职责,其中有教学管理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学员学习考试管理制度、学员守则、学生干部管理实施方案和学籍管理细则等等,并将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学生守则张贴上墙。

1.3.3 改进教学内容方法,提升学习兴趣 提高涉农中专办学实效的关键是教学内容实用。增加办学的吸引力,让办学有生命力,讲解系统、抽象的理论同时,也要想法设法让这些理论变成学生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傻瓜技术,从而让学员感兴趣,提高学员的参学率,多年来学校一直努力尝试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一是聘请在生产一线的、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担当专业课老师;二是优化教材内容,授课上要求教师不必照本宣科,更不必讲解一些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讲解一些贴近现实、生活和生产一线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一改上课只有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古板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将生产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带到课堂,向授课教师提问,直到弄懂为止。同时也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大大得到了激发,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并经常组织老师上门、到田头指导服务。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移动电脑房补助教学,为教学计划的实施提供相应保障。

1.3.4 加强实习实训环节指导,提高专业技能 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相应实习基地,确保学员实习开出率,按质按量顺利开展了实践课教学任务。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相应实习基地,按质按量顺利开展了实践课教学任务。设立了水产品批发大市场、花卉批发市场、果蔬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实习基地,提供学生了解种养行情、农产品的收获储存保管、农产品成本核算、农产品的推销、农产品的分类、农产品的包装、农产品的储运保管、产品的加工、物流核算产品收购、产品储存保管、农产品包装运输、农产品销售等实习内容。

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学生勤奋好学,学生中反响也较好,开出率几近达到90%以上。通过以上实习,锻炼了学员实践技能,提高组织、指导生产的能力及岗位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已学的知识,培养独立工作和处理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学员正确的专业思想,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基本达到了教学计划的要求。

3 主要成效

通过3a的系统教学,提高了学员整体素质,培养了一批有学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各级涉农专业学员中,都出现了一批“带动一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创业能手。

3.1 提高了学员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 学员通过系统地中专职业教育,能从实践去感悟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如原来知道用什么药防治病虫害,现在知道了用药原理和为什么用此类药防治,并能举一反三,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能力呈螺旋上升,真正掌握了一技之长。学以致用的水平提高促进了产业上规模、上效益。

3.2 提升了学员适应和闯荡市场抱团致富本领 通过系统学习,学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得到加强,就业技能、创业能力和抱团闯市场的本领得到提升。据统计,各级中专班刚入学时绝大多数学员只是单纯种养等人上门收购或上街零售,现在有约40%学员扩大了种植和养殖规模成为种植大户,20%学员成为专业农产品经纪人,利用营销手段把收购的农产品集中运输卖到大城市大超市;50%学员既种植又销售,提高了经济效益。80%学生参加了各类专业合作社,其中45%学生创办和领办了合作组织或家庭农场。

3.3 促进了学员主动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新技术 3a的学习增强了学员学用科技能力,主动接受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来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效益增加自身收益。

3.4 增了学员承担建设新农村的社会责任感 学员在村部场部的教室上课,经常接触,对村里场里的事务关心自然增多,村干部带头为村民做事赢得学员尊重,逐步转化为对村集体的关心和支持,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农村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得到加强,和谐稳定有助于新农村建设,从而也彰显了农广校联合办学的社会效益。

4 面临问题

(1)办学吸引力不足。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从事非农生产,农村家庭收入的80%以上来源于非农收入,农民增收对农业的依赖程度降低,加上现有刺激政策吸引力不够,参加不参加学习、拿不拿证书并不会影响农民从事农业产业,农民对涉农专业中职教育不够重视,缺乏内在或外在的动力,导致办学难、难招生。

(2)农广校专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办学能力和条件建设较差亟待提升。

(3)因助学金政策的变化和免学费补贴的调整以及学历文凭内在驱动力不强,参加学习获证的农民与未参学未获证的农民在政策扶持上没有差别,少数学员失去学习兴趣,到课率受到影响,增加了教学管理难度。

5 对策措施

(1)切实解决学员生产需求,做到学以致用。学员的学习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想解决眼前的农业问题,有的是瞄准一些新型农业。通过广泛调研搜集信息,引进新品种、新项目,为有志在农村创业的社会青年打造展示的平台。同时要在学员与学校,学员与专家之间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通过微信群、QQ群、博客等现代信息手段,达到有问题及时反映,并及时解决。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涉农人才的培养质量。

(3)跟踪指导,做好对毕业学生的后续服务工作。中等教育应以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平台,建立长期师生联系制度,确保每个毕业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产实践中随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关怀。同时加大典型培植力度,宣传和扶持优秀毕业学生,彰显农广校涉农中专教育的办学成果。

(4)加大对涉农中专办学的政策扶持力度和涉农中专生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提高办学能力。同时对涉农中专生在农村干部任用、土地流转、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涉农专业论文篇(7)

2采取长效机制,全方位、多渠道参与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3]。涉农专业师生虽然没有专项资金直接投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但人力资源即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实施效果良好则可直接促进农民增收,显著提高农村生活水平。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全方位、多渠道参与新农村建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生产中更新知识量,在理论学习中与生产靠拢,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进行。

2.1发挥学生作用

“3+3”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是走下去,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学年都有半年的时间让学生直接参与农村实践活动,在与新农村建设互动的环境中发挥大学生“先进生产力”的作用[4],用知识反哺农民,以简捷、高效、科学的手段把知识成果普及给农民。

2.2培养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要培养一批懂科学、有知识的新型农民。在我国农村4.97亿的农民中,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5]。为此定期将农民、农技人员以及基层农业管理人员请到学校来,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与更新,由涉农专业教师讲授当前国际国内的先进农业技术和发展现状,这样既可以提高农民的种田热情和种地技术,又可以讨论农民实际耕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应对并解决。

2.3多渠道宣传

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进行宣传与推广,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几门省级精品涉农类课程,其中包括种子检验技术、植物保护、食用菌生产技术以及水稻栽培技术等,通过网上互动,为农民自觉学习、更新知识提供了答疑解惑的平台;通过电话及时解决农民提出的问题;通过科技大集,宣传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

2.4全方位参与

涉农专业的师生不仅为农民传授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在文化知识储备、素质提升、理念转变以及风尚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参与和建设。目前,许多农村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土地的耕作大多由年长的农民管理,并且由于东北的气候原因,冬天农民会有“猫冬”的习俗,一部分人便沉迷于,使得农村风气恶俗;部分农民还持有旧的传统观念,满足于吃饱穿暖,不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也不支持各级政府的工作。针对这些现像,与村镇政府联合,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传播文化知识;积极开展“文明家庭”与“和谐村组”创建活动,坚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更新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3实现村镇、学校、师生三赢

有一定知识储备、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理念先进的涉农专业师生给农村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和新气象,从而使农村发生了改变。师生共同发挥专业特长,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学生增加了就业机会,教师得到实践经验的积累,农民变得积极向上,自信心增强,乐于接受新事物,富有改革进取精神。此外,农民更加支持政府的建设规划,愿意搬进新居,并保持生活的街道整洁且环境优美,医疗卫生齐备、基础设施先进的集体公寓式住宅区使农民的集体观念增强,集约环保理念扎根,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进而促进了新农民培养和新风尚的树立。从简单常规的农业生产逐渐向特色农业和规模农业发展,农民的收入增加,生活便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是职业教育走工学结合的必由之路。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使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涉农专业论文篇(8)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为此,中共中央提出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涉农高职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决定了这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与普通高校的共性,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为了解和把握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从而为研究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及有效路径提供第一手材料,深化和推动涉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农、爱农、乐农,愿意献身农业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规律及路径研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组对省内外十一所涉农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抽样专题调查。依据调查结果,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五种载体,以期对高职教育理论发展和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相关问题作探讨。

1.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1.1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的培养目标不同。

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点围绕学生如何成为农业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人才应当是具有一定的涉农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涉农高职和一般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尺度是不同的,是理论型和实践型的区别,是一个层次的两个不同分支,即普通高校培养理论型人才,而涉农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为“三农”服务的实践型人才。因此,涉农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是使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成才,怎样才能做到对社会更有用,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科研设计方面人才,更需要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服务的技能操作方面的人才,且需要量更大,人格并不比科研型人才低,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确立学好农业职业技术、岗位成才的价值取向。

1.2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社会认可度不同。

目前高职尤其是涉农高职发展不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偏见严重,关键是人们对其性质认识不清,将职业教育当做二流教育,将职校学生定位为二流学生。这种认识是极其有害的。实际上高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让学生知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非常重视发展高职教育,包括涉农高职教育。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专业技能型人才有很大的缺口,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正确指导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涉农高职,坚定自己的选择。

1.3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不同。

涉农高职院校的教育对象不同于普通高校,也不同于一般高职院校。涉农高职学生既有当代高职学生的一般特点,又有农村青年的特殊印记。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经济条件困难的非独生子女家庭,显得朴实、勤奋,积极进取;他们多数是普通高中生,尽管文化基础差,但经过自己的努力拼搏,跨过高考分数线,进入涉农高职院校学习深造,他们是农村青年群体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一部分。但是,伴随对外开放的扩大,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涉农高职学生面临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他们的意识形态还没有定型,“三观”尚未完全形成,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在思想意识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和非理性化趋势;价值取向更加自我;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政治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上出现矛盾状况;心理上存有自卑感,学农并非学生自觉自愿,不少学生认为上涉农高职实属无奈选择,感到前途无望、低人一等。

2.涉农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

涉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念、内容、方式方法和路径上的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当前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面临理念、内容的创新,而且面临载体创新的选择,笔者所在的课题组结合本学院实际,并在调研基础上,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就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构建五个载体的思路,不断创新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2.1构建“思政课堂”载体,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强固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针对涉农学生当中存在的价值多元化、非理性化,理想信念模糊、急功近利倾向严重、知行不一等问题,涉农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主导价值观念教育学生,强固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加工、整合、滤清多元的价值观念,树立新的主导价值观。主导价值观不是一个孤立的价值单元,而是一个囊括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及个人精神生活层面在内的价值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要增强自身的时效性和生动性。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中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多联系涉农学生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充分调动涉农学生为我国农业作贡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成为与学生沟通、交流、讨论的重要平台。通过课堂讨论、专题演讲、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价值轴心”,树立学农、爱农、乐农、服务农业的职业理想,端正人生态度,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将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贡献青春年华。

2.2构建校园文化载体,以重大节庆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强化涉农高职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生机勃勃、迅速发展,已成为高校以育人为目的、独具特色的活动体系。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品质的形成具有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充分发挥涉农高职院校传统资源,并结合涉农院校发展规划和办学理念,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涉农特色文化和校园风气,笔者所在课题组紧紧围绕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将课题研究与学院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参与组织开展了以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强化涉农高职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的特色校园主题教育文化活动,不断创新主题教育活动载体,着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包括:“新年之约”、“清明之思”、“劳动之荣”、“五四之魂”、“爱党之情”、“中秋之韵”、“感念之恩”、“重阳之孝”、“爱国之怀”等十项内容,重点突出“劳动之荣”涉农活动特色。首先,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及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国家城乡建设一体化战略目标和科学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等为主要内容,开展涉农主题专项教育活动,以活动引导学生增强献身农业、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信心。其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设施和景观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规划,出谋划策,优化学生学习生活环境,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亲身体验选择涉农高职的路子是对的。最后,组织好学生课外涉农科技文化竞技比舞活动,重视校园新媒体涉农宣传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和网络媒体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网络载体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涉农高职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

2.3构建社会实践载体,以社会实践为纽带,架起涉农高职院校与“三农”的桥梁。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途径。为了切实保证涉农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充分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本课题组所在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坚持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节假日与日常相结合,学生社团与志愿者相结合,勤工俭学与公益劳动相结合,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渠道,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以社会实践为纽带架起高职院校与“三农”的桥梁,强化学生学农、爱农、乐农及现身农业的责任意识。涉农类高职院校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行知互动,已经是一条成功的经验。涉农高职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可以利用家住农村的方便条件,以农村和其他生产、服务一线作为主要活动场所,在寒暑假期间组织他们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社会调查和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国情、乡情、民情,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深刻认识党的“三农”政策的正确;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农村的市场行情和农民的需求,消除对“三农”的偏见,增强感性认识,从而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定为农业发展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2.4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发挥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作用,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即“以管理为载体”之意,是指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的目的。为发挥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作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必须做到:一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三系统配合、三方互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以学院党委为中心,负责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指导工作;学生管理、教学、后勤三系统,相互配合、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互补,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管理。二是涉农二级学院或涉农专业必须立足实际,优化德育载体,打造自身德育特色。以专业课程、专业内容和专业发展动向介绍为契机,组织学生参观农业科技园、实验场和一些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和农业实验基地,以体验室活动强化学生学农的热情和责任意识;聘请一些有建树的涉农教师和涉农专家现身说法,使学生了解我国还是发展中农业大国,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学农大有作为。三是强化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让管理人员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师,在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问题,使思政课实践教师同思政课理论教师共同承担德育职能。

2.5构建三级网络载体,搭建四个平台,狠抓五项制度,开拓涉农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渠道。

社会环境等因素使得涉农高职学生心理比较脆弱,自卑、自暴自弃时有发生,如若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带来很大的心理隐患。针对涉农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符合其心理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心理教育形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把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是解决涉农学生心理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径。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就是依据一定的政治原则,针对人的思想、心理状况进行调适的工作。这就决定了对心理的调适与疏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问题必须用心理方法解决。为此,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构建三级网络载体,搭建四个平台,狠抓五项制度,开拓涉农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渠道。构建三级网络:建立了由院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约谈室和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保健网络。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与行为矫正。搭建四个平台:搭建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航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和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四个平台,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帮助涉农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狠抓五项制度:心理普查制度、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报告制度、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培训制度。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心理健康教育与个别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使涉农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和积极、健康、稳定的心理品质,在社会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耐挫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湛红艳.“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4).

涉农专业论文篇(9)

2020年,我国完成了全面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党中央确立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战有序收官之际,乡村振兴开始引发社会关切,并成为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三农”工作的重点。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于国家长期发展需求,切中“三农”问题本质,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各地、各部门必须密切协调,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美丽,农业兴旺,农民致富”的远景战略目标如期实现。在此期间,各地职业院校将发挥生力军作用,尤其是以涉农专业教学及育人工作助力乡村振兴。为此,各地中职学校要致力于涉农专业师资力量培养,打造创新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道德优异的教学团队,确保中职涉农专业育人工作的有效推进。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职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背景与意义

(一)建设背景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从国家层面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提出了要求。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密切衔接,对促进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在乡村振兴全面推开的背景下,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在协同发力,以促进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职学校的涉农专业教学直接与“三农”问题相关,理应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一部分。为此,要加大涉农专业教学创新队伍的建设,为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和育人水平提升创造磅礴动能。以广西地区来说,本地各类职业院校正协同发力,从推进涉农专业教学和育人工作入手,积极改善专业教学基础设施,增强师资力量,促进“产教融合”基础上的实训教学。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农业(种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广西九张创新名片工作方案(2018—2020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广西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明确部署,也为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基于上述背景,推进中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势在必行,而增强师资力量,促进专业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则更具紧迫性。

(二)建设意义

推进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既是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创新的现实需要,也是中职学校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依托行业,立足地方,服务‘三农’办学理念”的基本诉求。同时,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涉农教学团队,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可以直接作用于涉农专业育人工作,为培养技能型涉农人才、新型农村管理者与新型农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更好地服务地方“三农”工作有显著作用。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只有不断提升中职涉农专业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打造一个业务能力强、师德师风端正、甘于奉献牺牲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才能提升涉农专业教学与育人品质,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一大批高素质的建设、服务和管理人才,促进地方“三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中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既要具备高水平的服务意识、创新建设与专业技能,又要适应本地乡村振兴工作的现实需求,体现“一体多元”的队伍素质要求,为本专业育人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总之,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无疑是中职院校高水平育人的基本保障,也是学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及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路

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求入手,中职学校要发挥生力军作用,着力提升涉农专业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为此,不断加强涉农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全面提升师资能力与质量,无疑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构建“三对接”

产教融合模式,锻造“三能”教学队伍为助力地方“三农”工作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职学校要在涉农专业教学工作中投入更多资源,确保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涉农专业直接与农业、农村问题相关,且涉及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参与农村建设、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即战力”。中职学校要重视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团队,确保专业教学及育人工作取得有效进展。我们要始终秉持“产教融合”理念,将教学队伍建设与“三农”工作紧密融合,突出教师技能的培育与提升。要构建“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师与师傅”的“三对接”模式,扎实推进产业与教学融合,确保涉农专业教学与农业产业发展形成集聚力量,引导教学人员在实践环境中增长见识,提升教学素质,确保教学呈现动态化效果。如表1所示,“三对接”模式强调了产教融合之于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不可或缺性,提出了“三能”诉求,即教学团队要具备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技术研发能力、技术服务能力”,这样才能契合涉农专业教学需求,为育人工作提供支撑。在“三对接”模式下,中职学校要打造一个“懂教学、会科研、善服务、能管理”的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不断更新教学思维及素材,强化课程开发、产业融合,深化实训教学,确保教学日益精进。例如,在中职“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中,要密切教师与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的联系,及时吸纳果蔬花卉种植、栽培、田间管理的新理念、新技能,确保教师持续更新教学思维,掌握实践教学方法。同时,要与果蔬花卉企业加强合作,共同编制课程、校本,将实训基地建在企业内部,便于教师深入一线开展教学。在企业环境与氛围下,教师可以获得果蔬花卉的一手教学资料,实现“实训驱动”教学,这对提升中职涉农专业教学水平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强化涉农专业“校企合作”,推动教学团队“四共建”

在中职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目标指引下,教学人员要深入产业一线,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不断提升实务能力,强化实践认识,摆脱教材及理论束缚,为教学工作注入“活水”,全面提升涉农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中职学校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应立足教师队伍的“共建共享”,确保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能够在农业科技理论指引下开展企业化教学,形成“理论搭台,技能唱戏”的良性效果。要认识到,企业与学校是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双主体”,教师只有深入了解企业诉求,掌握产业动态,形成一体化思维,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为此,要细化教学团队共建举措,提升四维驱动能力,不断深化教学队伍培养工作。如表2所示,在“校企合作”平台下,将“四共建”思路作为中职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基本路线,就是要落实校企联动下的“共建共享”精神,提升教学团队建设水平与创新能力。在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同评价与共同培养师资的思路下,进一步细化驱动性策略,实现教学团队建设走深、走实。表2提出的“四维”驱动策略即“以校企融合为纽带,以研发中心为载体,以技术服务为关键,以运行机制为保障”,实际上突出了校企合作的中心地位,强调了研发与技术服务的引领价值,展现了运行保障的重要性。如,在中职“园艺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教学团队建设必须坚持校企合作思路,通过企业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的方式,强化教师的技术认知与研发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可以深入园艺企业公司、基地与培训中心等实体场景中,既可以全面认识园艺产品生产流程与步骤,同时又可以深入掌握实训教学要点,密切与课程、教材的理论对接。同样的,园艺类企业借助与中职学校的合作,在“共建共享”理念下,可以直接指导专业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与育人工作,从而为本企业培养对口的技能型岗位人才。

(三)以涉农实训教学为依托,打造平台化的教学创新团队

为更好地对接本地乡村振兴及乡村产业发展工作,职业院校要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创新团队,这是确保教学质量与育人品质的前提条件。以此需求为导引,要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构“校企联动”“产教融合”的实训教学平台,通过大量的实训、实操教学引导师生实现“双向进步”,确保教学人员在实训中提升教学认知、感悟与行动能力,夯实教学队伍的技术根基,确保育人工作形成有序业态,产生多元价值。如,中职院校可通过与本地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双方共建“现代农业生态长廊”“果蔬花卉智慧农业大棚”等生产性涉农实训教学基地,制定实训教学制度,安排师生共同参与生产、掌握农业种植及田间管理的基本技巧,在实训模块下提升“教与学”的双向能力。借助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学生可以提升涉农专业技能水平,专业教师还可以在“教中悟”,在“生产中积淀”,形成平台模式下的教法思索与改进,这是传统的课堂与理论授课无法替代的。一言以蔽之,借助实训基地与“校企联动”的平台构建,教学人员能够在实训场景下开展全周期教学,既保证了涉农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又为教学队伍的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平台化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在中职涉农专业教学工作中居于特殊位置,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改变“实训教学单一服务学生”的理念,将教学人员的培养和教法成长置于平台化的实训环境中,提升教学团队的创新能力,确保教师队伍真正适应高水平育人需求,推动实训教学稳步发展。

(四)开展有效教学评价与反馈,加大教学队伍支撑与保障

针对教学团队的有效评价与反馈,可以及时检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形成镜鉴效应,进而推动中职涉农专业教学团队的创新建设。此外,学校、企业及相关培训实体要进一步加大对教学团队的支撑、保障与扶持,确保资金、设备、物资、技术、政策能够满足教学团队成长需求,能够更好地助力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如,在中职“园艺技术”专业教学中,借助紧密的“校企合作”,教师的教学工作既要依照课程与教材有序推进,更要深入基层与种植场景中开展实训教学。在阶段性教学任务完成后,学校、企业、种植户及学生可以针对教师教学工作开展多维度评价,借助不同指标,形成反馈意见。比如,针对“种植理念”“种植效果”“动态种植目标”“种植收益”等具象指标,各评价主体给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形成反馈意见,重点指出教师教学的疏漏、缺陷和不足。通过针对性的评价和反馈,涉农专业教学人员可以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加大教学与企业、产业需求的对接力度。另外,要加大对涉农专业教学团队的关怀、扶持与支撑,形成立体的保障效果,确保教学人员“学懂、弄通、坐实”,不断提升教学素质与育人能力。如,学校要密切与企业的沟通,为教学团队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和教学硬件支持,扫除教师队伍的后顾之忧,使之可以专心致志地开展教学。要推动教师与企业师傅的密切合作,形成制度保障,确保教学团队深入产业环境,不断创新教学工作。

三、结论

综上所言,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大有可为,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契机。为更好地服务地方,助力乡村振兴,中职学校要不断提升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水平,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共同建设思路,践行“共建共享”理念,推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走深、务实,全面提升教学团队的业务素质、技术能力、服务水平与管理技能,为涉农专业教学与育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为“三农”工作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创造积极条件。

参考文献:

[1]谢桂芩,李明,杨玉华,等.广西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9(10):69-71.

涉农专业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149-04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体制能量的释放,我国农村已根本摆脱了过去短缺经济的约束,进入到过剩经济阶段。因而农产品能否顺利地通过流通领域而向消费领域过渡成为现阶段“三农”问题的核心。破解这一矛盾的钥匙便是建立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积极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建设。

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最紧缺的是经贸类专业人才。新农村经贸专业人才主要指熟悉农业与农村、农产品与农资,在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中从事市场营销、对外贸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经济管理等工作的人才及独立从事农产品经纪与活动的人才。据统计,在湖南新增的16万就业岗位中,80%属经贸类人才,而其中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性经贸类人才占其中的60%以上。如在2009年湖南首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五星级休闲农庄大型人才招聘会上,300余家用人单位所提供的10 000余个就业岗位中,销售、营销策划等经贸类岗位的数量远超研究人员、检验员、化验员等岗位。根据本课题主持人对与会的益阳市11家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岗位的统计分析发现:对招聘人员的最低学历的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占13%、高职专科占67%、高中及以下仅占20%;经贸类专业岗位占招聘岗位总数的43%,而在经贸类专业岗位中高职专科占比达96%,足见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对高职经贸类人才的急需。

但是由于不少高职院校担心涉农专业影响招生,对原有涉农专业建设投入不足,培养模式改革不力,甚至改弦易张,将经贸类人才培养定位逐步转向城市,导致了与其他高职院校的同场竞争,而相关专业毕业生也不愿服务于农村、不愿到农村工作,更加剧了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的短缺。近年来,全国各地均发生了所谓农产品“供过于求”的征象,出现了柑橘、大白菜、西兰花、西瓜等烂市现象。农产品流通不畅,增产不增收,已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可以说,新农村经贸类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新农村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的主要瓶颈。因此,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关键是要大力培养新农村经贸类人才。高职院校应勇于担责,发挥师资、设备优势,围绕当地农业特色,开设相关涉农专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新农村经贸类类人才,为新农村现代流通工程建设服务。

一、高职新农村经贸类人才培养现状

在近些年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真正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贴心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并不多,可以说还相当匮乏。主要表现在:

(一)人才总量不足

课题组在湖南的永州、邵阳、郴州、常德等地农村和唐人神、金健米业、湘农集团等十几家著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研,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了现阶段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的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显示,虽然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的发展速度很快,而涉农商贸流通类人才培养的发展相对较慢,难以适应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商贸流通类高级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具体来说,当前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所紧缺的人才主要有如下八类: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营销策划人员、农村连锁经营人员、农产品国际贸易人员、农业管理人才、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农村物流配送人员。国内一些农业类院校和涉农教育专业越来越面临着招生难、就业难的困惑与压力。在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过分强调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倾向,一些院校把涉农学科和专业调整为好招生、好就业、市场需求大的专业,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畜牧、种植及农副产品经营人才的培养,规模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少,主业特色越来越淡化,副业地位越来越突出,呈现出主业副业化、副业主业化倾向;也有个别涉农院校和专业,干脆对“农”字避之不提。这就导致了涉农商贸人才的严重不足。

(二)人才质量不高

调研组在浙江、湖南、安徽、广西四省供销社系统高职院校,对当前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条件建设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等方面内容进行调研,深感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紧迫性。目前高职经贸类专业建设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专业培养目标落后;专业课程设置传统理论多,技术含量低;突出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环节(实训、实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强;课程结构及内容僵化,专业技能考核的方式和内容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专业教材的版本陈旧,缺乏现代营销知识的传授等等。面对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要加快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经贸类人才,必须做到把握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局、掌握现代营销知识和运用好科学的教学手段,并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

(三)人才服务农村意识欠缺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拥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要想在农村流通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过硬的经贸类专业人才队伍。调研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均表示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事业发展的瓶颈。唐人神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文说:公司每年都要到相关高职院校招聘营销、国贸、连锁等专业毕业生,应聘者非常多,但绝大多数人缺乏为农服务的意识,更缺乏涉农经贸知识,实际招聘到的少量毕业生还要花较长时间进行岗前培训。他建议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加强对学生“心态定位”的引导,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服务农村的意识。

二、高职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而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为实现这一结构采取的培养方式。换言之: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总和,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既定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从人才培养模式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职业教育规划,对涉农人才培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明确目标,因地制宜,确定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要让农民接受好的教育”,要让农民“学有所教”,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等事业的覆盖。这里所说的“农民”,都是指能够从事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或者已经从事于新农村建设,或者将要从事新农村建设。对于已经从事新农村建设的农民,主要工作在于加强在职教育,通过各种途径让其掌握技术,拥有科学知识。对于将要从事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主要是指受过高等教育,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热爱农村,愿意服务农村,执着农业事业的大学生。而这个人群,正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的主要对象。

培养面向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既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也是基于价值分析的人才情感的明确。笔者以为,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情感上对农村的热爱,事业上以农村为首选。在人才培养上,首先应该让学生认同培养的主要目标和方向。这种认同,既是在情感上的,更是一种理性的判断。要将专业培养与对“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让学生深入了解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农村市场发展现状;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巨大的发展机遇与发展潜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本专业学有可为,新农村建设大有可为。同时,应积极的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调研、学习、实践,增进学生对农村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自身专业在农村发展的信心。

2.专业教育要突出实效,人才培养要因地制宜。职业院校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本质特色在于:普通高校偏重于培养理论型人才而职业院校培养的重点是应用型技术人才。职业教育对新农村人才的培养,也不能刻意地拔高或压低,而应该坚持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向。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对于市场需求的敏锐性。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同时,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别。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充分考虑专业教育的实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有针对基于地域、市场、人文等方面“三农”状况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和方向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现实把握能力,加快学生的角色转换速度。

3.专业设置要把握全局,人才结构要合理布局。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事业,是在国家各个层面合理分工、统筹下的一项系统工程。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要在这一全局下深刻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积极筹划,让培养出来的人才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归。这主要是指,在职业教育中,要根据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地域经济社会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专业。新农村建设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于人才需求的方向、人才需求的数量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因素或决定要素,职业院校尤其是商贸类职业院校要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着眼全局,合理谋划,培养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以破解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能否顺利地通过流通领域而向消费领域过渡”的重大难题。

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既是一种情感的培养,更是一种技能的、知识的培养,也是一套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深入推进。

(二)着眼现实,积极探索,完善新农村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

1.渐进阶梯式培养模式。该模式就是有效地整合学校、社会和农村三方面的资源,分阶段、有步骤培养适合农村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第一,在高职院校方面,重点是传授有关商贸类的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校内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在社会中介组织方面,根据学生即将从事的行业和工作岗位特点,继续开展实践操作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动手能力。第三,学生步入农村后,对农村社会有了更紧密的接触,则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接受再教育,进一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经济特色、产品特点,并不断学习与广大农民交流沟通的技巧。

2.产教研一体化培养模式。产教研一体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经营服务、科研开发的一体化。2009年4月,我院牵头组建了湖南现代商务教育集团,集团聚合了包括友谊阿波罗集团、湖南省农资公司、湖南省棉麻公司、湖南省茶叶公司、湖南旺德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43家企业、36所职业院校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茶叶协会等5个协会,打造集团内部的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技术推广链和就业链。以此为契机,出资成立了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南省供销社控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担任公司总经理,具体承办网上供销社,致力于联接城乡、服务三农,构建全省涉农产品流通的大型信息物流系统。实践证明,这种产教研相结合的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针对新农村经贸类专业,如何做好产教研的深度融合,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学校、经营服务单位和科研开发部门的紧密结合,能充分发挥职业院校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提高广大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对学生可以增加实习实训场所,扩大实践锻炼的机会,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企业也能在结合中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招聘到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可以说,大力推进产教研一体化模式,能使涉农人才的培养更贴近社会,贴近农村实际,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多赢。

3.高职院校与涉农企业合作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与涉农企业的合作可以是全方面、多形式的,双方的合作必须是平等、自愿和互利的。订单培养最能体现校企合作的精髓,这对涉农职业院校和企业都是十分重要的。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其特点,更具有挑战性,只有高职院校与涉农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面向农村、满足涉农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职业院校还能为涉农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开展短期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还可积极探索 “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发展思路,在校外创建自己的农业生产经营示范基地、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打造产业集团,更好地为培养学生、培训农民和推广农业技术服务。

(三)以人为本,立足长远,拓宽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视野

职业院校要培养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一方面在于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经营贸易类人才,解决当前农村经贸类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看,要积极拓宽职业教育中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既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当前的需要,也使学生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

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往往被人诟病为没有理论支撑的单纯技术人才的培养。新农村建设固然需要经贸类专业人才,但这远远不够。职业教育要立足以人为本的前提,以人才对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创造性的视野,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林杰.商贸人才培养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路径研究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8:291.

[2] 高斌.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和方法[J].中国培训,2009:36.

[3] 张全福,张忠福.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基本取向[J].职教论坛,2006:27.

[4] 彭建国,王箕裘.湖南省农村现代流通服务六类人才需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5] 禹明华,冯和平.涉农商贸经营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商务职院学报,2010(3).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the Talents in Economy & Trad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上一篇: 烹饪实习个人总结 下一篇: 心理咨询案例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