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工程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8 14:49:30

维修工程管理

维修工程管理篇(1)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师生人数逐年增多,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维修与改造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均大幅度增长。为确保我校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做好校园基础设施的维修及改造工作非常重要。目前,学校维修项目涉及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地及食堂等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诸多方面,主要包括房屋维修、水电改造、环境改造等。其特点为施工点多、分布零散、工程施工无正规设计、随意性强,除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及师生生活不受影响外,大多数工程常利用暑假施工,时间相对集中,施工工期紧,任务重,管理漏洞容易出现。

一、目前我校维修工程存在的问题

(1)工程质量的管理;工程质量的管理是决定维修工程成败的关键,一直贯穿到工程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工程质量的管理主要包括材料质量的管理和施工工序的管理。

现阶段材料质量的把关主要由后勤管理处会同资产处、审计处、纪检委通过市场询价,确定材料品牌及价格,施工单位根据询价确定的材料进行施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个别施工单位存在偷换材料或几种材料穿插使用现象。

施工工序的管理是加强工程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施工工序的管理主要由项目负责人现场把关,施工单位每完成一项工序,报请项目负责人查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项工序,做到每项工序的关键点必验。由于维修工程施工时间一般都集中在暑假,时间紧、项目多且较为零散,项目管理人员不能对每项工程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个别施工单位施工工序不够严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工程的正常使用埋下隐患。

(2)工程验收的管理;工程验收阶段作为工程交付使用前的试用阶段,验收工序有工程的静态验收、工程的动态验收及工程的运行验收。现阶段的验收办法是工程完成后由使用方先试用一个月,如果没有质量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再给予验收。验收由后勤管理处组织,会同资产处、审计处、纪检委、使用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检查、检测,并现场签署验收意见,不合格的项目责令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后再进行复验。由于工程验收体制不够完善,工程验收重视不够,导致验收过程中存在相关问题,需进一步完善。

(3)工程质量评价机制建设;建立施工单位工程质量评价机制,对工程质量优、服务好的施工企业,实施奖励及鼓励措施。由于工程质量评价标准尚未确定,工程质量评价体系未建立起来。

(4)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程造价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工程量的控制和材料价格的控制,现阶段主要通过施工前现场核实工程量、市场询价及套定额计价的方法控制工程造价。在工程结算过程中,施工单位虚报工程量、高报材料价格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需进一步加强隐蔽工程及相关项目现场工程量的核实。

二、目前我校维修管理的思路

为了做好维修工程管理工作,学校出台了《新疆师范大学修缮项目管理办法》,主要对维修计划的编制、维修项目管理、施工单位管理、项目变更及工程量审核等做了相关的规定。

(1)维修计划的编制;由后勤管理处根据各部门上报的维修项目申请,汇总编制年度维修计划,依据维修项目内容、资金情况,对申报项目进行筛选审定,编制项目概算,制定维修方案,并上报校长办公会讨论审议。

(2)维修项目管理;学校维修项目由后勤管理处统一管理,并对每个项目指派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人负责跟踪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3)施工单位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先提交开工报告及施工方案,经后勤管理处批准后方可施工,对施工单位不按施工操作规范施工、不听从项目负责人现场管理、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的,不得参与学校各种维修项目。

(4)项目变更;维修项目原责任上不做变更,如果确需发生变更,由项目负责人会同施工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现场核定,由施工单位填报变更申请,经后勤管理处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初审,报经校领导批准后,纳入工程结算。

(5)工程量审核;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30日内,施工单位向后勤管理处报送结算,由项目负责人对所报结算进行初审,并现场核实工程量后报送审计处,由审计处审计结算。

三、结语

总之,在学校经费紧张、维修项目又较多的情况下,学校维修工作要面向市场竞争机制,维修工作必须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必须经过逐步的摸索和实践才能逐步完善, 要不断地去创造、去探索、去实践。另外,学校内部各部门应对维修工程相互配合,协作管理,各尽其责,使维修工程能够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使有限的维修资金发挥最佳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规范、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军毅, 黄 婕. 新时期高校维修工程管理问题的初步探讨[J]. 东 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0); 2.

维修工程管理篇(2)

一、当前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中凸现的问题

1.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不完善

不少施工企业缺乏系统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淡漠、管理混乱,造成管理工作严重滞后,设备使用混乱,责任难以明确。

2.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修保养等环节未衔接上

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操作人员基本上是“包用不包修”,操作上实行了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没有定人定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虽然有制度,但没有具体细化、量化,责任模糊,执行不力。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维修人员应付了事,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则互相推卸责任。同时管理人员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让工程机械设备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甚至违章操作,使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而在新工程中又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和精力进行整修,造成施工工期贻误。

3.管理及操作、维修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许多施工企业都设立了设备管理部门,但由于机构、人员变化较为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时间短,不少工程管理人员认为只要设备可以工作,就让它满负荷运转,甚至24小时连续作业,停机保养被认为是浪费时间、拖延了施工进度、降低了生产效益,有些企业购买先进设备舍得花大钱,但在管理及操作维修人员的培训等上却很吝惜,有先进的设备,但管理和维修跟不上。

4.工程机械设备维修费用居高不下

大部分施工企业对设备管理的考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对维修管理的投入不足,往往局限于“坏后维修”,而对“预防维修”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不能早发觉、早预防、早维修,不少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或是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修复利用,主观随意地报废,造成工程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相当严重。

二、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修工作的措施

机械设备管理,倡导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力求减少机械寿命周期费用的投入,在施工中对机械进行合理的技术使用,并提高维修工作的经济性。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生产条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在定期维修的基础上,推行状态监视维修,努力提高维修质量与效率。

1.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管理人员除了熟悉备件手册外,还应弄清每台设备的系列和型号等。在订购备件时向供应商提供所要定购的零件号,这样才能保证备件供应的准确性。同一种型号设备,由于出厂时期不同,其产品上所配用的零部件也会不同,管理人员还需注意备件通用性、互换性。

2.建立健全设备备件档案

各基层设备管理人员,将所有设备的资料统一建档并作好备份工作,通过档案可了解设备原始资料、供应商信息、使用维修情况等。防止设备使用几年后,因为设备管理人员的变动及操作人员的更换使设备需要维修和购买备件时找不到依据资料。

3.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

设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上,任何设备都有规定的使用范围、条件及操作程序,只有正确的使用设备,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而设备使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水平的高低,要加强对操作人员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考核、有针对性。对机械的日常检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不但要包含以往的维修保养记录、换件记录,而且要包含日常使用情况和工作量的记录。以便分析、判断机械故障,及时而准确地消除故障隐患。

4.建立严格的设备操作和保养维修制度

维修工程管理篇(3)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增多,后勤各种配套、维修与改造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大幅度增长。加之,近一时期以来,原材料等物资价格上涨迅猛,维修工程资金的投入量比过去增加较大,给本来就资金紧张的高校后勤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高校的维修工程管理工作是确保教学、科研顺利进行,促进学校发展的一项关键工作。提高与加强维修工程工作的质量和科学管理是新时期高校后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管理好维修工程,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高校的又好又快发展,是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维修工程项目实施缺乏计划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因短时期的规模扩张,各项建设密集上马,大工程不断,高校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发展建设,维修、改造等小型的零星工程项目未能摆到重要位置,再加上原有建筑等设施的功能逐渐落伍,已经不适应现实需求,被学校列入淘汰范围,短时使用,导致超负荷运转,破损老化严重。到现阶段,原有设施大都急需更新维修。高校后勤部门每年都将维修工程项目列入年度财务预算,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主要是凭现实急需和领导意见实施维修项目,不能按照计划实施。维修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缺失,再加上维修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有的维修工程几经反复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造成资金浪费。

(二)施工监督管理力度低

高校维修工程主要包括自行决定的改造、修缮、装修、绿化、硬化以及一些基建工程的配套附属工程等,且这类工程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单个工程金额不大,同时,工程施工随意性较强,通常无正规的专业设计;工程时间相对集中,常利用寒、暑假突击施工,校方对工程监督管理比较困难,漏洞相对也较多。加上部分工程的建设单位的施工人员对于维修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了解不深,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起到有效的工程监管作用,造成监管力度低,工程质量不能满足需要。

(三)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预算高估冒算

当前,高校维修工程项目的预算和结算一般是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单位认可。施工单位在预算和结算过程中往往是高估冒算,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虚报工程造价。加之,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调查研究工作不细不实,对预算、结算中量价组合了解不够精确,人为的给施工单位造成可乘之机。施工单位往往钻这个空子,利用虚报工程量,增大材料单价,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提高工程造价。

(四)审计部门忽视小型维修项目

工程项目的审计是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高校非常重视维修工程审计工作,每一项维修工程必须经过学校审计部门审计监督。但随着新建和维修项目增多,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之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往往只注重新建大型项目的审计,而忽视了小型维修项目的审计,导致学校维修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与流失。

二、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的工作难点

(一)维修项目的立项选择

由于维修资金的限制,在维修项目的选择上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对维修项目必须做到有选择性地进行立项审批和施工。这就要求维修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轻重缓急原则来确定维修项目,在众多项目中选择并排列最急需施工的项目。在维修工程项目的确定和选择工作中,需要对众多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排除和优选。但当面对信息量比较大,需要选择的维修工程项目较多的情况时,负责具体工作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知识和熟悉掌握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能力。

(二)维修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由于存在单项工程量及维修金额较小的特点,往往是“正规军”不愿干,“杂牌军”难干好,使得维修工程的管理无法像大型新建工程一样采用委托监理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同时,维修工程所具备的种类与数量较多,施工点变换快的特点,使得管理人员分身乏术,无法对所有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因此,针对维修工程的特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维修工程质量是高校维修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维修项目的经费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有工程量小、施工内容增减弹性大的特点,施工过程中窝工现象十分普遍,施工效率低下,造成人工费在工程项目中的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另外,维修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数量相对较少,采购成本较高,也造成了维修项目成本较高,从而在维修工程项目结束时的决算中给造价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维修项目的工期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的施工过程往往与教学办公同时进行,施工受影响较大。同时,室外作业受天气的影响,施工工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维修工程的工期伸缩性很大,给施工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加上维修施工单位的自身资质和管理水平制约,具体施工人员一般是从社会上招募的“散兵游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工程进度难以保证整齐划一。所以,维修工程项目(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57页)的工期控制难度相当大。

三、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确立维修工程的实现目标

无论是高校整个维修工作或者是某一建筑物的维修任务,均应确立明确的计划实现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既有超前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若目标定得太高,计划的立项、资金、人工先天缺口较大,则施工环节再努力亦无法完成,计划目标必成空谈;若目标定得太低,则毫无激励作用,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造成虚假节约、实质浪费的后果。在确定实现目标的同时,要进行目标控制,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等,进而达到强化维修工作计划与决策的严肃性的目的,减少以致杜绝维修工作中的盲目性。

(二)推行维修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

维修工程项目的招标制度有助于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建筑质量。对于金额较大的基建维修项目有必要进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目前,因维修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高校维修工程的招标多数为邀请招标,利用工程定额总造价下浮点数作为标底,按照招标程序进行招标产生施工单位。在招标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招标领导小组人员的配备,要有熟悉工程行业、具有一定业务知识的人员参加,保证招标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作为维修工程管理的后勤部门,除了利用招标制度挑选施工单位外,要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尽量熟悉了解各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邀请信誉较好、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单位参加投标,以保证工程质量。

(三)加强维修工程施工管理

维修工程管理篇(4)

(一)维修工程项目实施缺乏计划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因短时期的规模扩张,各项建设密集上马,大工程不断,高校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发展建设,维修、改造等小型的零星工程项目未能摆到重要位置,再加上原有建筑等设施的功能逐渐落伍,已经不适应现实需求,被学校列入淘汰范围,短时使用,导致超负荷运转,破损老化严重。到现阶段,原有设施大都急需更新维修。高校后勤部门每年都将维修工程项目列入年度财务预算,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主要是凭现实急需和领导意见实施维修项目,不能按照计划实施。维修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缺失,再加上维修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有的维修工程几经反复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造成资金浪费。

(二)施工监督管理力度低

高校维修工程主要包括自行决定的改造、修缮、装修、绿化、硬化以及一些基建工程的配套附属工程等,且这类工程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单个工程金额不大,同时,工程施工随意性较强,通常无正规的专业设计;工程时间相对集中,常利用寒、暑假突击施工,校方对工程监督管理比较困难,漏洞相对也较多。加上部分工程的建设单位的施工人员对于维修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了解不深,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起到有效的工程监管作用,造成监管力度低,工程质量不能满足需要。

(三)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预算高估冒算

当前,高校维修工程项目的预算和结算一般是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单位认可。施工单位在预算和结算过程中往往是高估冒算,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虚报工程造价。加之,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调查研究工作不细不实,对预算、结算中量价组合了解不够精确,人为的给施工单位造成可乘之机。施工单位往往钻这个空子,利用虚报工程量,增大材料单价,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提高工程造价。

(四)审计部门忽视小型维修项目

工程项目的审计是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高校非常重视维修工程审计工作,每一项维修工程必须经过学校审计部门审计监督。但随着新建和维修项目增多,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之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往往只注重新建大型项目的审计,而忽视了小型维修项目的审计,导致学校维修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与流失。

二、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的工作难点

(一)维修项目的立项选择

由于维修资金的限制,在维修项目的选择上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对维修项目必须做到有选择性地进行立项审批和施工。这就要求维修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轻重缓急原则来确定维修项目,在众多项目中选择并排列最急需施工的项目。在维修工程项目的确定和选择工作中,需要对众多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排除和优选。但当面对信息量比较大,需要选择的维修工程项目较多的情况时,负责具体工作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知识和熟悉掌握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能力。

(二)维修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由于存在单项工程量及维修金额较小的特点,往往是“正规军”不愿干,“杂牌军”难干好,使得维修工程的管理无法像大型新建工程一样采用委托监理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同时,维修工程所具备的种类与数量较多,施工点变换快的特点,使得管理人员分身乏术,无法对所有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因此,针对维修工程的特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维修工程质量是高校维修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维修项目的经费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有工程量小、施工内容增减弹性大的特点,施工过程中窝工现象十分普遍,施工效率低下,造成人工费在工程项目中的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另外,维修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数量相对较少,采购成本较高,也造成了维修项目成本较高,从而在维修工程项目结束时的决算中给造价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维修项目的工期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的施工过程往往与教学办公同时进行,施工受影响较大。同时,室外作业受天气的影响,施工工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维修工程的工期伸缩性很大,给施工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加上维修施工单位的自身资质和管理水平制约,具体施工人员一般是从社会上招募的“散兵游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工程进度难以保证整齐划一。所以,维修工程项目的工期控制难度相当大。

三、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确立维修工程的实现目标

无论是高校整个维修工作或者是某一建筑物的维修任务,均应确立明确的计划实现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既有超前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若目标定得太高,计划的立项、资金、人工先天缺口较大,则施工环节再努力亦无法完成,计划目标必成空谈;若目标定得太低,则毫无激励作用,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造成虚假节约、实质浪费的后果。在确定实现目标的同时,要进行目标控制,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等,进而达到强化维修工作计划与决策的严肃性的目的,减少以致杜绝维修工作中的盲目性。

(二)推行维修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

维修工程项目的招标制度有助于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建筑质量。对于金额较大的基建维修项目有必要进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目前,因维修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高校维修工程的招标多数为邀请招标,利用工程定额总造价下浮点数作为标底,按照招标程序进行招标产生施工单位。在招标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招标领导小组人员的配备,要有熟悉工程行业、具有一定业务知识的人员参加,保证招标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作为维修工程管理的后勤部门,除了利用招标制度挑选施工单位外,要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尽量熟悉了解各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邀请信誉较好、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单位参加投标,以保证工程质量。

(三)加强维修工程施工管理

维修工程管理篇(5)

(1)维修工程成本。维修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消耗一定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施工中的这种消耗用货币形式反映出来,即构成维修施工单位的生产费用,把生产费用归集到各个成本项目和核算对象中,就构成维修工程成本。维修工程成本是一个综合性指标,能全面反映维修工程施工生产活动及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维修工程成本又可分为3类: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①预算成本。是按维修工程预算定额和各项取费标准计算的预算造价。预算成本项目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管理费、临时设施费、间接费和计划利润。这些费用构成已完工程的全部造价。

②计划成本。是指为了有步骤地降低维修工程成本而编制的内部控制的具体计划指标。

③实际成本。是维修工程实际支出的生产费用的总和。它反映维修工程成本耗费的实际水平,必须按规定正确核算工程成本,准确地反映维修工程的实际耗费,从而为成本分析提供可靠资料。

预算成本是维修工程价款的结算依据,也是编制成本计划和衡量实际成本水平的依据。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反映的是维修企业的成本水平,它受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施工条件和生产管理水平的制约。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比较,可以反映维修工程实际盈亏情况;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比较,可以考核成本计划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2)维修工程成本构成。为了了解各种生产费用情况,监督生产费用的支出,合理组织工程成本核算,必须对生产费用进行科学分类,并考虑使工程实际成本能与预算成本相比较。因此,实际成本项目所包含的内容,应和各项预算成本项目所包含的内容相一致。维修工程成本的构成如下:

①直接成本。指维修工程施工过程中直接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支出,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直接机械费、临时设施费和其他直接费。

②间接成本。指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部(作业层)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全部施工间接费支出。包括现场管理人员的人工费、管理用材料费、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保险费、工程保修费和其他费用等。

维修工程预算造价中的间接费,属于企业管理层发生的经营管理费用,不属于成本的范畴。

2.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其任务

维修工程成本管理是物业管理公司(或维修施工企业)为降低维修工程成本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各项管理工作都同成本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都会反映到成本上。因此,加强成本管理,不仅能够节约费用,而且能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保证降低成本,通过对维修工程施工中各项耗费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以便用最少的消耗取得最优的经济效果。成本管理的任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做好成本计划,严格进行成本控制。认真编好成本计划,把降低成本的指标、措施层层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各环节上去,并通过承包等方法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真正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努力降低消耗,节约开支。在施工中严格进行成本控制,保证一切支出控制在计划成本内。

(2)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加强定额管理,建立健全原始记录、计量与检验制度,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

(3)加强维修成本核算与分析。通过成本核算与分析,可以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了解各项成本费用节约或超支的情况,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总结成本管理工作的经验,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维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内容

维修工程成本管理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以及成本分析和考核。

1.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加强成本事前管理的重要手段。成本预测的目的,一方面为企业降低成本指出方向;另一方面确定目标成本,为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提供依据。

成本预测应在大量收集进行预测所需的历史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并和企业挖掘潜力、改进技术组织措施相结合。成本预测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目标成本,并根据降低成本目标提出降低成本的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不断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使各项技术组织措施确实保证达到或超过降低成本目标的要求。

2.成本计划

房屋维修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规定计划期内房屋维修工程的生产耗费和成本水平,以及为保证成本计划实施所采取的主要方案。编制成本计划就是确定计划期的计划成本,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1)成本计划的作用:

①成本计划是企业日常控制生产费用支出,实行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通过编制成本计划,事先审查费用的支出是否合理,从而在降低成本方面增强预见性。

②成本计划可以为全体职工在降低成本方面指出目标和方向,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

③降低成本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成本计划是企业利润计划的重要依据。

(2)成本计划编制的程序:

①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为了使编制的成本计划有科学的依据,应对有关成本计划的基础资料全面收集整理,作为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主要有:

a.计划期维修工程量、工程项目等技术经济指标;

b.上年度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及历史最好水平;

c.计划期内维修生产计划、劳动工资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及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等;

d.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降低成本指标和建议;

e.施工图纸、定额、材料价格、取费标准等。

②成本指标的试算平衡。在整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成本试算平衡,测算计划期成本降低的幅度,并把它同事先确定的降低成本目标进行比较。如果不能满足降低成本目标的要求,就要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直到达到或超过降低成本目标的要求。

③编制成本计划。经过成本试算平衡后,由企业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成本计划,同时将降低成本指标分解下达到各职能部门和各有关环节上。

3.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就是在维修生产施工过程中,依据成本计划,对实际发生的生产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对成本偏差进行经常的预防、监督和及时纠正,把成本费用限制在成本计划的范围内,以达到预期降低成本的目标。

(1)直接成本的控制方法。直接成本是直接耗用在工程上的各种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等。为了控制直接成本,除了要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外,最基本的是在维修施工过程中,落实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经常把实际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与各种消耗定额及预算中各相应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异,并找出成本差异发生的因素和主客观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正。

(2)间接成本采用指标分解、归口管理的方法。间接成本是企业各个施工项目上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为了组织、管理维修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即现场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该费用项目多而杂,并且与工程施工无直接联系,所以一般采用指标分解归口管理的办法。即将成本计划指标按特定的用途分解为若干明细项目,确定其开支指标,分别由归口部门管理。凡是超过标准、违反成本开支范围的费用都要予以抵制。

(3)建立成本管理制度。建立成本管理制度,是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分工归口管理的原则,建立成本管理制度,使各职能部门都来加强成本的控制与监督。工程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维修施工生产计划,搞好施工安排,确保维修工程顺利开展;技术部门负责制定与贯彻技术措施计划,确保工程质量,加速施工进度,节约用工用料,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发生事故;合同预算部门负责办理工程合同、协议的签订,编制或核定施工图预算,办理年度结算和竣工结算;材料供应部门负责编制材料采购、供应计划,健全材料的收、发、领、退制度,按期提供材料耗用和结余等有关成本资料,归口负责降低材料成本;劳动人事部门负责执行劳动定额,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负责降低人工费;财会部门负责落实成本计划,组织成本核算,监督考核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对维修工程的成本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并制定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有关的费用计划和节约措施,归口负责行政管理费节约额的实现。

4.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的目的就是要确定维修工程的实际耗费,考核维修工程的经济效果。为了正确地对维修工程成本进行核算,必须合理地划分成本核算对象。

(1)成本核算对象划分的原则。一般应以施工图预算所列的单位工程为划分标准,并结合施工管理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一般按以下原则划分:

①以每一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

②翻建、扩建的大修工程应以工程地点、一个门牌院或一个地点几个门牌院的开、竣工时间接近的工程合并为一个核算对象;

③维修、零修、养护工程应以物业管理公司统一划分的维修片和零修养护班组为核算对象。

维修工程成本核算对象一经确定后,各有关部门不得任意变更。所有的原始记录,都必须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填写清楚,以便归集各个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费用和计算工程成本。为了集中反映各个成本核算对象本期应负担的费用,财会部门应该为每一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工程成本明细账,以便组织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计算。

(2)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为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遵循下列基本要求:

①加强对费用支出的审核和控制。审核费用是否应该发生,已经发生的费用是否应计入维修工程成本;在费用发生过程中,对各种耗费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使费用支出控制在定额或计划要求内。

②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严格遵守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正确划分应计入成本和不应计入成本的界限,划分当期费用与下期费用的界限;划分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成本界限等。

③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做好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加强计量和验收工作;建立健全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报废、盘点等制度。

维修工程管理篇(6)

水利管理的维修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维修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基础设社不够稳固,存在一定得风险性。在基本的操作环节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需要在维修队伍的建设方面提高投资的比例。第二,水利管理的人员建设方面还不够到位,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存在着不能满足人员的需要的问题。很多的人员不在编制之内,多数属于兼职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工作的具体环节上没有掌握专业的技能,无法适应水利管理的建设和工作需要。第三,关于水利管理的专业队伍的管理的资金投入也需要在综合上提高标准。

1.2水利管理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关于水利管理的资金的预算管理是一项关系到水利建设的重要问题。在水利建设的工作方面需要不断的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有关部门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只有在合理的法规的支持次下,水利管理的工作内容才能够合法运行。政策和法规的支持是水利管理的政策保障。只有政策上能够高度重视才能有资金上的大力支持,政策是基础,资金是保障。

1.3水利管理的质量标准落后,质量需要全面提高

对于水利管理的质量标准落后的问题需要全面更新,需要把质量标准进行更新。对于水利管理方面的观念更新是关系到水利管理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成果的关键问题。企业的管理首要的就是对于观念的更新。很多的人员不在编制之内,多数属于兼职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工作的具体环节上没有掌握专业的技能,无法适应水利管理的建设和工作需要。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很多的部门不断在管理层进行观念的更新,提高自身的管理经验,在体制改革的基础之上将观念更新和管理素质提高结合起来。

1.4水利管理的维修工作实力需要提高

对于水利管理的质量问题需要承担比较多的风险。很多的项目都会存在不同程度地质量薄弱问题。在水利的维修方面需要在专业化的水平上更新项目的质量。只有加强项目的规划和对质量的标注进行提高才能够在水利工作当中完善企业的综合管理,保障工程更高水平的质量。

二、建议及措施

2.1水利工程的维修和管理

水利工程的内容比较丰富总体上说,包括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经常性检查制度、月考核制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合同审查及管理办法、水利工程项目经费结算支付办法等。同时,维修养护机构应建立一系列配套管理办法和内部管理制度,如《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管理办法》《关于工程施工分包的规定》《关于工程项目施工测算的一般规定》等,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规范发展。

2.2明确维修养护经费来源,规范管理

为保障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一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按《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核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数额;二是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核定的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足额到位;三是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由注重事后监督转变到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由突击性监督检查转变到规范化的经常性监督,由外部监管为主转变到内外并重的监管方式,启动资金使用的绩效问责机制,实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动态监管。

2.3建设专业化施工队伍,提高项目实施能力

随着水利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工程涉及的学科领域跨度大、技术复杂,运行管理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日益增强,管理分工更加精细,这些都要求维修养护专业队伍抓住水管体制改革的机遇,把自身建设作为实功、硬功、基本功,加强技术保障程度,围绕“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宗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其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具有生存能力、发展活力、持续创新竞争实力的新型企业。

2.4加大维修养护队伍人员培训力度

结合当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队伍普遍存在管理队伍年龄老化、知识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以及一方面人员总量过剩,另一方面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现状,不间断地对现有职工开展以施工、造价、财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学习活动,加快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维修工程管理篇(7)

[abstract] highway construction, mechanical maintenance directly affect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productivit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mechanical maintenance common maintenance quality of some of the technical problems, aims to improve mechanical integrity rat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rate.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维修是恢复机械技术性能,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隐患,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公路工程机械维修中还存在着诸多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机械维修质量不高,装备可靠性差。现针对公路工程机械维修工作中遇到的常见技术问题做简要分析。 1 对机械故障判断失误,修理人员技术不过硬、修理过程不规范 1.1 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盲目更换零部件,一味“换件修理”造成浪费 当机械出现故障后,要通过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如无检测设备,可通过问、看、查、试等传统的故障判断方法和手段,结合工程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最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在判定工程机械故障时,一般常用“排除法”和“比较法”,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先外表后内部、先总成再部件的顺序进行,切忌不问青红皂白,盲目大拆大卸。 1.2 螺栓拧紧方法不当的情况较严重 工程机械各部位固定或联接螺栓多数有拧紧力矩要求,如喷油器固定螺栓、缸盖螺栓、连杆螺栓等,有些规定了拧紧力矩、拧紧角度及拧紧顺序,一些维修人员不按规定力矩及顺序拧紧,不使用扭力扳手,凭感觉拧紧,导致拧紧力矩相差很大。力矩不足,螺栓易发生松脱,导致冲坏气缸衬垫、轴瓦松动、漏油、漏气;力矩过大,螺栓易拉伸变形,甚至断裂,有时还会损坏螺纹孔,影响了修理质量。 1.3 不重视螺栓的选用,螺栓使用混乱的现象较突出 在维修工程机械时,乱用螺栓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因螺栓性能、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导致维修后机械故障频出。工程机械使用的专用螺栓,如传动轴螺栓、缸盖螺栓、等是用特殊材质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其强度大、抗剪切力强,确保联接、固定可靠。实际维修作业中,常常在组装时随意乱装和替代,有些螺栓因材质差或加工工艺不合格,给工程机械的后期使用留下故障隐患。有些部位需用“小螺距”的“细扣自紧”螺栓、铜螺栓、镀铜螺栓,却使用普通螺栓代替,导致出现螺栓自行松脱、拆卸困难等现象,有些技术要求规定拆装几次后必须换新的螺栓,若不了解这些情况,多次重复使用不合格的螺栓,也易导致机械故障或事故的发生。 2 各零部件配合间隙不能正确掌握,导致机械加快磨损 2.1 维修时不注意检测零部件配合间隙 柴油机活塞与缸套配合间隙、活塞环“三隙”、活塞顶隙、气门间隙、柱塞余隙、制动蹄片间隙、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轴承轴向和径向间隙、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等,各类机型都有严格的要求,在维修时必须进行测量,对不符合间隙要求的零部件要进行调整或更换。实际维修工作中,不测量配合间隙而盲目装配零部件的现象为数不少,还有凭手感觉和经验装配,造成起动困难或爆燃、活塞环折断、机件撞击、漏油、漏气等故障,有时甚至会因零部件配合间隙不当,导致机械严重损坏事故的发生。 2.2 不成对、成套更换偶件或组件 工程机械上有很多偶件,如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柱塞副、出油阀副、喷油嘴针阀副偶件;驱动桥主减速器内的主、从动齿轮;液压操纵阀中的阀块与阀杆;全液压转向器中的阀芯与阀套等,这些配合偶件在工厂制造时经过特殊加工,成对研磨而成,配合十分精密,在使用的寿命期内始终成对使用,切不可互换;一些相互配合组件,如活塞与缸套、轴瓦与轴颈、气门与气门座、连杆大头瓦盖与杆身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使用,相对配合较好,在维修时,也应注意成对装配,不要弄串;柴油机连杆、活塞、风扇皮带、高压油管、挖掘机中央回转接头油封、推土机主离合器胶布节等,尤其是同时使用一套的配件,发生损坏一定要成套更换,否则由于配件质量差别大、新旧程度不同、长短尺寸不一,会导致柴油机运转不稳、液压系统漏油、载荷集中现象严重、更换的配件易早期损坏等。在实际维修工作中,为了减少开支、不了解技术要求,不成对或成套更换上述零部件的情况还不少见,降低了工程机械的维修质量,缩短了机件寿命,增加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维修工程管理篇(8)

因为机械在品种上数量大,而机型本身十分内容复杂而来自不同的产地,制作方法和材料有不同,而在运作表现,作业能力和施工单位方面的情况不同,技术水准不统一。这样一来维修工作变得复杂而效果无法保证。不同类型的工程对于不同的施工在重要性和可靠性上有一定差异,而不同的维修标准适用在不同的情况下,所以不必要硬性规定一种制度来以偏概全。国家以及企业在考虑这个问题时要坚持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并具有弹性标准,使得企业有自由选择适应本单位发展的制度,这才真正能发挥维修制度的效力。为了使得维修的数量和质量有所保证,需要根据实际状况来根据设备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维修方法,使得部件的差异带来不同的维修方法,并选择适当的维修模式来适应与之相对应的场合。

1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目前,在施工现场应用较多的土石方机械和路面机械,多为液压、电子技术较先进的进口设备。这一类装备有很复杂的结构,并且较为先进,如果修理需要很高水平和很复杂的程序,所以要以状态检测的维修方法应对;而某些体积小而构造简单的机械如钢筋加工机械、钻探设备、木工机械、破碎设备等,因其结构简单,发生故障后损失不大,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对有关水泥混凝土加工、运输、浇筑和沥青土加工的设备,如水泥混凝土拌合站、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等,出现问题后对生产过程和产品都会有恶性影响,因此要做好计划,并将预防工作做好,配合状态维修,依据生产需要适当进行合理地计划修理,并根据原则标准和时间安排来完成点检工作。

2不同的部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工程机械各个零部件的工况、运动方式、可靠度要求等都不尽相同,对于那些结构复杂、技术先进的液压动力、控制、执行元件,应采用状态监测(检测)维修模式;对于那些高速运转部件或事关安全的部件如行驶设备的转向系、制动系、发动机等,应采用计划与预防相结合的维修模式;而如铲斗、挖斗、履带行走系及车架之类的部件,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

3同样的设备如果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下最好也采用不同的维修方法。通常来说,一些人员如果找到了设备的最佳维修模式,往往将其应用在相似问题上,实际上这并不一定很好。这是因为:首先,同类设备(甚至是同一设备)在不同应用场合,有着不同的期望性能,如满负荷工作和降负荷工作时的要求便不一样。其次,类型相似甚至同一种设备处于不同的工作环境中虽然故障原因相同却引起效果不同。比如设备是否处于配套情况,所产生的后果就是有差异的。现场设备是否进行备份在问题出现后能否得到替换也是很普遍的,这是由于在现场环境不一样的状况下,工程对设备的稳定性的依赖程度不同。考虑上述情况,并从经济方面来考察,施工单位需要考虑具体状况对设备在不一样环境中所需要的不一样的修理方法,使得修理的稳定性大幅度提升。

针对维修方式和工艺组织的现场管理对策

1针对维修方式的对策。无论各个单位的维修方式如何变化,有一点可以肯定:从长远来看,今后维修方式的发展方向是:以状态监测(检测)和诊断为基础的多种维修方式的“有机”结合体。它的目标是:在条件可以的状况下维修次数越少越好,尽量选择对设备干扰小的手段来完成故障排除。它的方向是:逐步过渡到设备的“异体监护”之路。随着机械机电液一体化的出现,传统的“浴盆曲线”已经不能代替所有的故障情况了。各式各样令人意外的故障导致机械维修需要考虑根据故障类型和后果的不同来选择修理方式,这将更加科学,结果也更好。

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程机械的发动机、底盘传动装置、液压系统、电子操作及监控系统等,都根据其本身的故障构成方式,在运转时间内用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时间安排完成检查,了解装备的磨损恶化程度,进而使状态修理成为主要的修理方法。而状态修理的好处是有助于杜绝修理过分或者修理滞后的状况的出现。随着检测能力的提升,状态修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过因为特性的原因,不会对周期计划性修理造成威胁。对某些体积较大的设备,在安全要求更高的构件或者位置以及某些不适用状态修理的位置仍然要以计划修理为主要方式。

维修工程管理篇(9)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153-01

房屋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随着房价的节节攀升,房屋也成为社会巨大的不动产,是业主的重要财产。做好房屋的保护和维修,使房屋能够保值甚至增值,延长使用寿命,减少自然淘汰率,使业主能够得到安逸、安全、舒适的生活,既有利于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业与业主的矛盾,也有利于整个城市的建设和美化。基于此,本文对房屋维修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进行研究。

1 房屋维修施工项目管理概念和任务

1.1 维修施工项目管理概念

房屋维修施工项目管理,就是对完成维修建筑产品的施工全过程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根据管理的主体不同,房屋维修施工项目管理可分为甲方的项目管理和乙方的项目管理。这两种管理除了管理主体所处的地位不同外,其管理方法和内容基本一致[1]。

1.2 维修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

维修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房屋维修需要,合理安排财力、物力、人力,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维修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包括生产、物资、财务、劳力、技术等进行有效管理,保证维修质量,达到最大限度降低维修成本,增加维修盈利的目的。

2 房屋维修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

2.1 房屋维修的准备工作

在对房屋进行维修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摸清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比如供暖、水电、煤气管道等,熟知给排水地下管网,设立垃圾回收地点等。(2)根据施工内容设计好维修工程的设计图纸。(3)将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上报领导并得到批准。(4)将施工所需各种材料、物资陆续进入现场。(5)领取施工执照。(6)如有需要,最需要搬迁的住户进行安置,保证水、电源切断。(7)将劳动人调入现场,保证资金到位。

2.2 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

施工阶段的管理是房屋维修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施工组织管理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也是不同的。主要包括施工调度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几个方面。

2.2.1 施工调度管理

定期检查施工的情况,确定施工情况是否与施工计划与施工合同吻合,进行物力、人力、财力的平衡调度,保持施工生产活动顺利进行。保持施工的材料的持续供给,定期对施工的工程质量、安全情况进行督察,关注天气情况,做好雨季准备和防冻准备。

2.2.2 施工现场管理

一般情况下,房屋的维修施工不外乎墙面粉刷、地面维修、门窗修理、房屋内水电等设备维修、房屋屋架、梁柱等基础设施维修等几项。(1)粉刷墙面。统一拌制粉刷砂浆,对石灰膏的量和配合比进行控制,留有距砖角4 cm的粘结层在每一个门洞口和窗洞口,而后分层补刷;注意保持墙面光滑平整无色差,避免留下补修痕迹。(2)地面维修。根据弹出的水平线、打墩和用靠尺推好打栏,用水湿润基层,并根据冲筋的厚度,对照中心线结合层面上弹控制线,然后进行地砖铺贴[2]。(3)门窗修缮。开启和关闭门窗以检查门窗的灵活性。如果有松动的情况,要卸下来重新安装,对于已损坏门窗要进行更换,保持门窗牢固不松动和接缝严密不透风。(4)工程设备。及时检查房屋内的水、电、煤气、空调等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如果发现设备老化或者故障要及时修理和更换,保持这些硬件设备安全使用,重点对供电、供水和空调的管线进行检查和维修。(5)房屋基础设施维修。对于房屋的梁柱、屋架以及墙面等的称重构建也是维修的重点,确保这些构件的安全和牢固,避免发生坍塌等危险状况。

2.2.3 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搞好房屋维修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施工[3]。

2.3 房屋维修的验收工作

对于维修结束的房屋,按照《房屋修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质量验收。针对房屋维修工程的技术盲点,对房屋维修的部分以及可能再次出现损坏问题的部位进行检验,确保经过维修的房屋,不会遗留结构危险等安全缺陷,譬如屋面的遗留裂缝导致漏雨,引起触电、着火等缺陷,尽可能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改善房屋的使用条件和质量[4]。

3 结语

总而言之,房屋由于受到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对于这些被损害的房屋进行及时的维修,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工作的必要条件。为了不影响房屋的质量和使用,延长房屋使用寿命,对房屋维修施工进行组织管理是必要的。不仅要对房屋维修前进行准备工作的管理,也要对房屋维修过程中进行现场施工的管理,包括房屋的墙面粉刷、地面维修、门窗修缮、屋内工程设备检修以及房屋基础设施维修,同时还要对维修完毕的房屋进行验收。物业公司为了提高其服务质量,增加经济收益,必须要重视业主的需求,做好房屋维修工作,也要对房屋维修工程的理论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裴国军.浅析房屋维修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J].中国商界,2010(6):276.

维修工程管理篇(10)

1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结束高速扩建时期,大部分高校已经完成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个个崭新的校区投入使用数十年之久,逐渐进入维修改造时期。然而维修工程数量的激增,且涉及的影响因数之广,给维修工程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做好日常维修工程的管理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后勤部门丞待解决的问题。同时,维修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后勤管理部门工作的成效和师生对后勤保障工作的满意度,更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的质量[1]。然而,目前大部分维修工程由于不需要报批报建和经过招投标环节,缺乏政府的监督管理,由各个高校根据自己修订的维修工程管理相关制度自行组织实施,在程序等各个管理环节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维修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维修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

维修工程管理制度是各个高校实施维修工程的操作指南,然而目前,高校维修工程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各部门职责不够明确,实施缺乏可操作性,流程设计太繁琐复杂,有些高校甚至还未修订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维修工程管理制度。例如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有些维修工程管理制度规定工程量的计算由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负责,这样就会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由于不熟悉定额计算规则而出现工程量计算不准确的现象;维修工程合同签订时已经经过各相关部门、领导审核,而根据合同拨付的工程进度款还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核,领导签发,审批环节设计过于冗长且重复无意义,致使工程进度款从申请到拨付历时过长,未能及时拨付,引发甲乙双方矛盾。

2.2维修工程管理人员水平不高,责任意识淡薄

维修工程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等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有直接关系。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负责对维修工程的施工方案、质量、进度进行把控,造价人员主要编制和审核预结算以及对施工过程中设计的价款变动进行控制。但是,受到维修工程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等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影响,维修工程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现象:工程预算书中有些主要材料没有注明参考品牌,增加工程质量风险以及价款结算纠纷;有些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位或未履行工作职责,材料进场时,工程材料没有对照预算书中材料的参考品牌、规格、质量进行材料进场验收;部分工程的现场管理人员不熟悉工程施工情况。

2.3资料管理不到位

维修工程结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料欠缺或未及时收集整理事后才进行补充的情况。例如隐蔽工程缺少照片、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证明材料,造成结算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增加项目和改变原有设计的项目没有及时办理工程联系单和设计变更等资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签证等资料未进行确认,缺少现场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的签名和单位公章;工程竣工图与实际工程项目施工尺寸、规格等不吻合,未能真实反映项目实际施工情况。

2.4维修工程准入门槛低,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维修工程存在着突发性和紧急性,很多时候留给高校寻找可靠、合适的施工单位的时间并不充分。再加上很多维修工程工程量小造价低,不需要像基建工程项目一样进行招投标等程序,施工单位的准入门槛低,资质要求低,甚至存在着许多个人挂靠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承揽维修工程项目的违法违规行为。而且随着后勤社会化的不断发展,进入高校的施工单位日益增加,各个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工人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维修工程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维修工程甚至没过保修期就出现反复维修的情况,给后勤部门的维修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5维修工程缺乏计划性

高校维修工程流程一般为使用单位或管理部门发现问题向后勤维修工程管理部门申请报修,后勤管理部门作出施工方案后派人维修。因此,日常维修工作常常缺乏计划性,为问题发生后的事后的补救措施,这时处理往往已经给学校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和经济上的损失。

3维修工程管理应对措施

3.1完善维修工程管理制度

维修工程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完善是维修工程走上规范化道路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有了维修工程管理制度才能让维修工程的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未制订维修工程相关管理制度的高校应抓紧制订既符合校情又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融合的维修工程管理制度。已经制定并实施了维修工程管理制度的高校,应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问题加以修订和完善,使维修工程管理制度更具备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2提高维修工程管理人员水平

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就必须要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来组织实施,这样才能保证维修工作能够按制度要求来完成[2]。提高维修工程管理人员水平,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首先,高校可以“请进来”一些长期在施工一线具备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的专家作为顾问,建立专家顾问制度,对于一些大型的维修改造项目必要时可引进项目管理公司,请他们指导维修工作的同时,使后勤维修工程管理人员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提高后勤管理部门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为以后组建高水准的维修工程管理队伍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高校应积极鼓励后勤维修工程管理人员“走出去”,定期组织后勤维修工程管理人到其他高校学习先进经验,参加各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尤其是立项管理、现场管理和造价管理等信息化技术。

3.3组建维修工程施工单位服务库

受编制和人员数量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的高校没有自己的专业维修工程施工队伍。且维修工程工程量小,造价达不到招投标规定的数额,因此大多数不能通过招投标程序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因此,如何选择信誉高、质量好、服务佳的施工单位,一直是困扰后勤管理部门的一个难题。后勤管理部门可以综合近几年进校服务的施工单位的表现,择优选择一些施工单位建立年度维修工程施工单位服务库,年终,对服务态度、施工质量、技术水平、返修率等方面进行打分和评比,得分合格且排名靠前的施工单位可以自动进入下一年维修工程施工单位服务库,不合格或排名靠后的取消下一年入库资格。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施工准入资格,确保维修工程质量。

3.4规范资料档案管理,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维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和数据分析工作。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资料管理人员注意及时签发工程联系单、设计变更、签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资料,避免出现事后才补资料的情况,同时尽可能多的留下施工过程的照片等影像资料,尤其是隐蔽工程等不可复查工程的施工证据,以避免甲乙双方因缺少相关证明又记忆模糊给结算产生纠纷埋下隐患。资料管理人员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对维修工作的有关数据逐一收集、整理和归档,确保各项维修工作能够及时、迅速、优质完成[3]。同时,对已完工的维修工程做好全面的数据分析工作,吸取教训和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维修工程管理工作当中去。

3.5加强维修工作的计划性

后勤管理部门可以为校内设施建立档案,把每次维修保养时间、维修部位、维修人员记录档案中,同时协同物业管理人员定期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和环节进行排查,对校内设施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4]。根据校内设施的使用情况和建立的档案资料,就能制订中长期维修改造计划,做到把维修关口前移,一旦发问题的征兆,能够及时处理,防止损失的发生和进一步地扩大。高校维修工程管理是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是高校教学及科研等其他工作的基础保障[5]。组建一支高水平的高校维修工程管理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等一线工作,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高校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高.高校后勤维修工程管理探析[J].四川建筑,2017(3):227~228.

[2]吴恒.提升维修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的对策研究[J].居舍,2018(32):135.

[3]葛恒键.高职院校零星维修工程管理对策及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4):65~67.

上一篇: 超市社会实践报告 下一篇: 学习心得体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