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30 02:37:18

趣味化学论文

趣味化学论文篇(1)

一、化学实验创新的必要性

今天由于知识和信息量的爆炸,再也不能片面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再也不能简单的靠知识记忆、储存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的一切问题。如果只知道知识的积累和重复记忆,而忽视了知识的合理结构、实践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知识即使再多,在遇到实际问题面前也会变得毫无用处。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由知识型、智能型向创造型方向转变,教育也由传统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向转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已成为必然。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只告诉学生怎样记,更要使其知道怎样去想、怎样去做,通过创新实验活动去激励思维、培养能力,要让受教育者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受教育者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主动吸取和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化学实验创新的特点

化学实验创新应具备以下特点:新颖性、启发性、探究性、绿色性、趣味性,教学手段多样化及现代化。实验是介绍化学的媒介物,化学实验现象是认识化学真知的向导。因此,实验的设计与安排要新颖,富有启发性,能强烈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引起思维的积极活动和注意力的迅速集中。

环保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作为与环境及污染都有密切联系的化学而言,在实验教学中引进“绿色化学”的理念已是必然趋势。作为化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具有环保观念,还需要在行动上成为一名环保卫士。因此,教师不仅对所加化学试剂量要控制好,废水无害化,还要尽量使药品能循环利用,仪器浪费达到最低。例如,可以用活性炭吸附四氯化碳中的碘及溴,从而回收四氯化碳;实验室制氨气可以用硫酸铵取代氯化铵,从而减少试管的破损率等。

三、化学实验创新的研究思路

化学实验创新应包括实验本身的创新及实验教学的创新,研究思路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可以从网络及文献资料中提取实验选题;从实验异常现象中产生创新点;改进“缺陷实验”寻求创新点等。下面举例说明通过实验异常现象及“失败实验”获得创新。

例如,在做银镜实验时,向试管中加入1 mL AgNO3 溶液后,然后加入氨水溶解,再加几滴新制乙醛溶液水浴加热,始终得不到光亮的银境。实验失败,由学生寻找可能的原因。 转贴于

原因:①试管没有洗净,可能有油脂或其他杂质附着在试管壁上。解决的方法:清洗过的试管再用稀NaOH溶液刷洗一下。②在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加入量不合适,教材的描述“氨水加到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因此,为避免氨水加入过量,应将氨水加到沉淀溶解且仍有少量浑浊时为止。由学生自己操作,实验成功了。在此过程中,学生没有盲目跟从教材,而是自己探索得到了最佳结果。

四、改进演示实验,整合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通过实验创新,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励,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但能力的提高必须要在高考中体现出来。因此,很有必要将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整合起来,在创新的同时不要忽视考点。

例如,我在讲完“钠与氧气反应”内容后,让学生思考:钠与氧气加热可以燃烧,那么钠燃烧时能用水来灭火吗?钠在有水时还能不能燃烧呢?然后,我让学生在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后,放一张滤纸浮在水面上,又在滤纸上放一小块钠,盖上表面皿后观察。学生能观察到“钠与水接触后融成小球,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在滤纸表面窜动,溶液变红”等现象。此时再让学生分析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然后根据分析猜测,如果不要滤纸,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又是什么样呢?再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很容易记住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五、将趣味实验引进课堂,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趣味化学论文篇(2)

2.其他教学方式与趣味教学法的结合应用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教学方法的单一应用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在化学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也应注重于其他教学方式的结合.

2.1提问的技巧性、趣味性确保了提问的有效性

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水平,趣味教学结合提问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中,将提问与有趣的实验结合起来,将燃烧旺盛的木条伸入一个集气瓶中,木条会逐渐熄灭,当木条只剩一点小火星时,拿出来并提问:木条会在集气瓶中熄灭吗?由于学生看到先前的实验,很多学生会认为木条熄灭,教师拿着带火星的木条放到另一个集气瓶中,木条会恢复燃烧.有的同学就会联想到先前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很快的猜到第二个集气瓶中的是氧气,第一个集气瓶与氧气相似,那也应是一种气体了.有的同学回想:原来老师并不是放在第一次用的集气瓶中,那第一次的集气瓶中装的是什么气体呢?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探究、理解,掌握的也会更为牢固.

2.2将趣味教学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而生活又给学生提供了知识实践的机会,结合实践进行化学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学“自然界的水”时,学生平常生活中接触的水相当丰富,如矿物质水、自来水、蒸馏水、冰块、污水等,水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水的不同形态、软水与硬水的区别、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等.此外,在教学中向学生讲授(有条件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水相关的新闻)一些污水处理的最新科技,如将“污水”变成“饮用水”,让学生客观地看待高科技对人类世界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3将化学教学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在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时,将二氧化碳学习与消防教育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灭火作用.

3.趣味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

趣味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广泛地应用趣味教学方法外,应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首先,学生发现化学趣味性的时候,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探索的方法,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指路人,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远比逼迫和强制学生学习更有效果.其次,初中学生思想逐渐的成熟,他们渴望和“大人”沟通、被“大人”认可,化学教学过程中,重视与学生的相互交流,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方向,采取更切合学生思维模式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极为有用.再次,在趣味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要把握好兴趣启发、引导的“度”,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化学学习观念,增长其化学学习能力,使其在化学学习、研究的道路上更加轻松自如、有所作为.

趣味化学论文篇(3)

在西方国家17世纪以前,趣味也只是作为一个味觉范畴,17、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盛行,趣味才渐渐被发展成一个美学概念。提到英国经验主义,不得不提到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休谟。关于美的本质问题,在休谟看来,是人心的特殊构造产生了美,认为感觉是一种切实的体验,一定要寻找一种“客观的美”和“客观的丑”是一种徒劳无益的行为。这种观点将人心的能动性发挥出来,承认人心的巨大能动作用。可以这样理解,美不是客观存在,也不是事物的基本属性,它存在于人的心里;这也深深影响了以后康德的趣味理论。休谟还说:“理智传运真伪的知识,趣味则产生美与丑和善与恶的情感。”{2}我们可以得出,在这里休谟已经将“趣味”作为一种审美判断的标准。接下来他又指出,理智不会成为行动的动力,因为理智从某种程度来讲是客观的。趣味能够成为行动的动力是由于趣味能够产生深刻的刺激人的感受。这一点影响了后来的梁启超,他将趣味作为自己生活的动力,将艺术生活化。不难理解的是,虽然休谟的趣味理论没有逃出西方传统认识论“美是什么”的问题,而是作为一种审美判断来讲的,但是这一理论启迪了后来的很多中西方理论家。康德处在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两派论辩和发展的年代。这时的康德并没有一边倒向经验派或者理性派,而是积极努力地探索两派的优缺点,通过自己的判断力来调和两派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论大厦。在《判断力批判》中,他根据形式逻辑的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分析了审美判断力;他也经常把审美判断力叫做趣味判断力,因为趣味判断力不涉及利害,它和一般的快感、功利等不同。它不同于逻辑判断,不关乎明确的目的,也不是一种认知活动,这一点对梁氏理论的启发很大。趣味判断单单是对象的形式所能给人的一种愉快的感觉。在此基础上,趣味完全抛弃了起初的味觉范畴,也使趣味判断摆脱了实践和道德的束缚,使个体的趣味判断具有普遍有效性。考斯梅尔曾经说“味觉意义上的趣味基本上被排除在欧洲启蒙哲学中出现的趣味理论的主要论题之外了”{3}。也是从康德以后,西方美学开始由认识论转向体验论。

在古代中国,“味”最早运用于音乐欣赏上,这才使趣味一词脱离了纯感官层面,而与人的精神感觉相联系起来。阮籍在《乐论》中说道:“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道德平淡,故无声无味;不烦则阴阳自通,无味则百物自乐,日迁善成化而不自知,风移俗易而同于是乐。”{4}阮籍很明确地把“无味”与音乐的美感相联系起来。陆机大概是第一个用“味”论诗的人,他以一句“缺大羹之余味”来品评诗歌。此后钟嵘的“滋味说”,更是把“味”这个概念运用得更加广泛化和系统化。在《文心雕龙》中多处出现了“趣”字,在这里主要意思是指“意”或“旨”。如《练字》中:“扬马之作,趣幽旨深。”{5}到了宋代,形成了诗趣说。袁宏道曰“诗以趣为主”,这个时候“诗趣”主要指情趣、理趣等。到李贽这里,“趣”被认为是童心和真性情的显现。而“趣味”,发展到梁启超这里,它的含义被使用得更加系统化。可见,“趣”和“味”是中国美学历来的传统。

二、梁氏“趣味”美学观的本质

关于趣味本质和内涵问题,梁启超并没有明确讲出来。首先,梁启超对于什么是无趣的生活进行了界定。他用“干瘪”和“萧索”两个词来形容无趣的生活。他认为这种生活毫无味道,而是一种枷锁和禁锢,没有任何生气、自由以及创造力。在此基础上,他达成了“趣味”生活内质的两个界定。第一,趣味是生命的活力;第二趣味是创造的自由。“‘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本体论范畴,也是梁启超美学思想逻辑勾连的基石。”“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

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6}“趣味”不仅仅是

梁启超美学思想中最为核心的命题,也是连接梁启超人生观和美学观的桥梁。他独创地使用趣味理论,提出了趣味是人生动力,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观点,并且梁启超的一生都在信仰并践履趣味主义人生观。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梁启超看来,趣味不单单是局限于一种具体的外在表象,而是广泛地涉及艺术、教育、学问、工作、学习等各个社会人生实践活动,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也只有这种态度才是自然的人生态度,没有趣味,便没有了生活,即趣味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趣味之上的一种自由生命化境界。这也引出了趣味的首要内质。趣味并不是简单的欣赏,而是要成为指导生活的航向和目标,要以趣味始,以趣味终;通过趣味来引导、改善、逐步提升个体生活。从这个意义层面,个体生活才能超越自身狭隘的视域,以此通向无限的自由之境,并且在追寻趣味的过程中寻找生活的价值;趣味既在于主体,也在于客体,是主客体相互融合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客体的关系是和谐自由的。

对于趣味的发生条件,梁启超认为是主客体相互交融产生的结果,具体有三条途径。第一,“对境之赏会与复现”。他阐释到,每个个体,无论他有多繁忙或者操何种职业,他总是有机会看到自然中的景物,这一点是针对大自然中一景一物趣味的引发。第二,“心态之抽出与印契”。以上是阐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每个人都希望与人交好,渴望被人理解或认可。生活中的苦与乐都希望有人可以分享,这对于每一代人都是弥足珍贵的,这种状态使人开怀,是人生一大乐趣。第三,“他界之冥构与蓦进”。这一点他试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梁启超特别推崇精神活动,因为个体物质活动很多情况下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精神活动则是绝对自由的,而精神活动的绝对自由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物质活动。个体面对物质生活的困顿之时,运用诗意想象和联想理想世界,回归本真,可使个体超越现实的桎梏,从而使个体能品味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以此产生巨大的乐趣。这也体现了趣味哲学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

三、梁氏“趣味”美学观的理论价值

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时代。

梁启超的趣味理论也并不单单从纯理论的角度提出来的,同时也是那个特定时代和民族的共同遗产。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国之不为国,人民任人宰割的状况,迫使晚清以来的许多仁人志士进行了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探索。本着改造社会的目标,梁启超首推文艺和审美。趣味理论不仅体现了改造社会的理想,更体现了对个人自由解放的终极问题的关怀。第一,救国救民的时代意义。在梁氏看来,救国救民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趣味性的文艺,在此基础上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世界革命”的口号产生,改良文艺界是

梁启超找到的新途径。如马尔库塞所说:“文艺不能改变世界,但是,他能够致力于变革男人和女人的意识和冲动,而这些男人和女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7}梁氏试图通过趣味文艺来开通民智、新民改造,以此开掘民族自立自强的道路。梁启超还通过趣味性文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和维新思想。他特别推崇政治小说,认为政治小说的社会功用最大。第二,对其教育事业的影响。欧洲游历之后,他退出政界,专门从事教育事业。梁启超谈论当时颇为流行的美育问题时,使用的名词是“情感教育”。之所以把情感作为趣味教育的基石,是因为无论从性质还是目地上看,趣味教育就是对“情”的教育,对“情”的立趣。趣味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趣味之方式,在开心愉悦中达成情感教育,在此过程中,审美本身成为其目的的教育。审美,本身与寻常百姓似乎离得很远,而梁启超通过趣味把审美送到大众的身边,把高雅的艺术殿堂搬到日常生活领域,使审美不再“高冷”。也是在“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文艺开始在普通大众中兴起。

然而,趣味不能统领全部的生活,如果用趣味来支撑无物质基础的生活是万万不能的,趣味顶多也算是生活的一部分。把趣味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完全赞成。也只有物质文明达到相当的程度之时,我们才有闲情逸致来经营我们的精神世界;因此基本的物质条件才是沐浴精神之境的先决条件,没有物质基础的审美至境也只能是一个美轮美奂的空中楼阁。

{1}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2} [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7页。

{3} [美]卡罗林?考斯梅尔:《味觉》,吴琼、叶勤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8页。

{4}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公司2000年版,第190页。

趣味化学论文篇(4)

梁启超关于趣味的思想与相关论述,主要集中于20世纪20年代《“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学问之趣味》、《为学与做人》、《敬业与乐业》、《人生观与科学》、《知命与努力》、《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等专题论文、演讲稿以及给家人的书信中。本文将以这些相关文字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理论特质及其价值谈谈个人的看法。

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哲学根基。WwW.lw881.com趣味主义构成了梁启超哲学观与美学观的互释,也成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1922年4月10日,梁启超在直隶教育联合研究会讲演。他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1)对于趣味和人生的关系,梁启超主要两个方面来界定。其一,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本体意义。即趣味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趣味。他说,为趣味而忙碌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2)无趣“便不成生活”。(3)其二,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动力意义。“生活的原动力”就来自于趣味。(4)“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5)在梁启超看来,合理而自然的人生状态就是趣味的状态。从本体与价值、动力与功能两个方面着眼,梁启超把趣味放置在对人生具有根本意义的本体论兼价值论视阈上。那么,在人生中具有如此重要地位的趣味其具体内质又是什么?对于趣味的内质,梁启超通过对两个互为关联的问题的阐发,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梁启超对无趣的生活作了界定。他认为趣味的反面就是“干瘪”与“萧索”。因此,他界定的无趣的生活有两种。一是“石缝的生活”。其特点是“挤得紧紧的,没有丝毫开拓的余地”。(6)一是“沙漠的生活”。其特点是“干透了没有一毫润泽,板死了没有一毫变化”。(7)梁启超否定了这种无趣的生活,认为这不能叫“生活”,而是人生的禁锢与退化。在这里,梁启超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无趣特点的否定,而达成了对于趣味(生活)内质的两个厘定:(一)、与无趣之缺乏生气生命相较,趣味是生命的活力。(二)、与无趣之泥滞禁锢相较,趣味是创造的自由。其次,梁启超通过对趣味发生条件的探讨,进一步厘定了自身对趣味内质的界定。梁启超认为趣味是“由内发的情感和外受的环境交媾发生出来”的(8)。因此,趣味既在主体,也在客体,是主客的会通与交融。就主体言,趣味是与情感相联系的。情感作为主体心理基础,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9)趣味构成了生活的动力源,情感构成了趣味的动力源,这一思想链条是梁启超趣味思想的一条基本脉络。没有情感的激发,就没有趣味的萌生;没有趣味的实现,也就没有理想的生活。情感与生命活力、创造自由一起,构成了趣味内质的三大要素;其中,情感又是生命活力与创造自由的前提。情感激扬、生命活力、创造自由在趣味的发生中构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成为趣味实现的共同前提和条件。其中,情感具有最基础最内在的意义。因此,在梁启超这里,趣味(生活)的内质表现为这样三个层次:底层——情感的激扬;中层——生命的活力;顶层——创造的自由。这三个层次互为因果,共同构筑了通向趣味之境的理想之路。简而言之,梁启超的趣味就是由情感、生命、创造的融和所呈现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趣味之境既是特定主体之感性达成,也是主客之间的完美契合与主体生命的最佳创化。

把趣味提到生命本体的高度、放置到人生实践的具体境界中来认识,是梁启超趣味哲学的基本特点,也是其趣味与美融通的关键。在梁启超这里,谈趣味就是谈生活,就是谈生命,也就是谈美。梁启超说:人与动物不同,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人只有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趣味、实现趣味。梁启超强调:“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无所为而为’”。(10)“无所为而为”是“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的统一。“知不可而为”主义,是“做事情时候,把成功与失败的念头都撇开一边,一味埋头埋脑地去做”,甚至“明白知道他不能得着预料的效果,甚至于一无效果,但认为应该做的便热心做去”。“为而不有”主义,是“不以所有观念作标准,不因为所有观念始劳动”,是“为劳动而劳动。”梁启超指出:这两种主义“都是要把人类无聊的计较一扫而空,喜欢做便做,不必瞻前顾后。”(11)值得注意的是,梁启超的“无所为而为”不是“不为”,也非“不有”,而是一种“不有”之“为”。所谓“不有”是超越个体“小有”而达成纯粹之“为”的“大有”。即个体的人在投身具体生活、从事感性实践时,应将外在的功利追求与得失计较转化为内在的情感要求与生命需求,从而实现“为”与“不有”的矛盾统一。梁启超提出进入这一境界的两个前提:一是要“破妄”,即破除成败之执;二是要“去妄”,即去除得失之计。他认为,从个体感性生命而言,人生是充满缺憾充满烦恼的。因为相对于永无穷尽的宇宙而言,个体感性实践永远只是宇宙运化中的一个断片,都是有局限,不完美的。因此,人生实践从个体感性生命角度看,只需言失败,无须言成功。但是,“宇宙绝不是另外一件东西,乃是人生的活动”。(12)作为“宇宙的小断片”,(13)对个人而言,一方面,每一次感性生命实践只是宇宙运化中的一级级阶梯;另一方面,个体感性生命实践又推动了历史进步与宇宙运化,从而使自身融入到历史进化与宇宙运化的整体生命之中。因此,个体生命创化与宇宙整体运化的矛盾既是永恒的存在,又是本质的统一。从“无所为而为”的趣味主义原则出发,梁启超通向的不是纯粹的个体感性趣味,而是有责任的趣味。他说:“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兴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14)有责任的趣味既是责任与趣味的统一,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体与众生的融通。这一美境以情感为基质,呈现了认真执着的生命追求与自由创化的人生境界的统一。其实质就是生命主体在感性个体实践中,将自身完全融入到宇宙创化的整体性旅程中,从而超越与对象的直接功利对置,超越狭隘的感性个体存在,从而体验到“和众生”、“和宇宙迸合为一”的无限“春意”。梁启超强调要“把人类计较利害的观念变为艺术的、情感的”,实现“劳动的艺术化”和“生活的艺术化”,这样的生活才算“最高尚最圆满的人生”,才算“有味的生活”。(15)

梁启超曾说:“问人类生活于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生活于趣味’” ,“人若活得无趣,恐怕不活着还好些,而且勉强活也活不下去”。他又说:“‘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16)梁启超把趣味主义推广到了整个人生的领域。他的审美观具有鲜明的人生指向;他的人生观在本质上是审美的。由趣味出发,梁启超构筑了一个以趣味为根基、以人生为指向的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趣味主义人生论美学。个体感性生命的自由创化从有责任的“趣味”出发到人生“春意”之体味,是对积极入世与自由畅神、理性追求与生命激扬融合为一的人生胜境的个性化追寻。

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把美学界定为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与鲍姆加登的美学认识论不同,康德则从哲学本体论、从美与人自身关系的意义上开拓了美学新视野。康德把人的心理要素区分为知、情与意,把世界区分为现象界与物自体。他认为,人的知只能认识现象界,不能认识物自体。物自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又在人的感觉范围之外,因而是不可知的。但人要安身立命,又渴望把握物自体,从而使生活具有坚实的根基。因此,在实践上去信仰就是跨越知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必然与自由、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这就为美的信仰预留了领地。康德指出,从纯粹理性的知到实践理性的意,中间还需要一个贯通的媒介,即审美判断力。它不涉及利害,却有类似实践的快感;不涉及概念,却需要想象力与知解力的合作;没有目的,但有合目的性;既是个别的,又可以普遍传达。康德强调审美判断在本质上是与情感相联系的价值判断,要“判别某一对象是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悟性连系于客体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或者想象力与悟性相结合)联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和不快感。”(17)从康德始,美开始走向情感、走向个性、走向人的完善与人自身的价值。梁启超把康德誉为“近世第一大哲”,受康德影响较深。他对趣味之美的本体构想,主要就是在康德意义上的哲学美学范畴中来观照的。梁启超把情感视为趣味的内质,强调情感是趣味之美实现的基质。这种关于美的思考的情感视角与价值立场,也明显地折射着康德美学的身影。

另一位对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创构产生重要影响的是20世纪生命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亨利•柏格森。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是宇宙的本质,是最真实的存在。但生命不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意识现象,是一种意识或超意识的精神创造之需要。生命只有在生命冲动中,在向上喷发的自然运动中,也即创造中才产生生命形式,才显现自己。但生命冲动要受到生命自然运动的逆转,即向下坠落的物质的阻碍。生命必须洞穿这些物质的碎片,奋力为自己打开一条道路。因此,作为宇宙本质的生命冲动,虽受制于物质,但终究能战而胜之,保持其不向物质臣服、自由自在的品性,开辟出新境界。在柏格森这里,生命在本质上是一种与物质、与惰性、与机械相抗衡的东西,它总是不断创新、不断克服物质阻力、不断追求精神与意志的自由。因此,生命也就是无间断的绵延。绵延瞬息万变,每一瞬间都是新质的出现。绵延不能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度量与认识,而只能依靠非理性的直觉。对于直觉,他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18)可见,直觉是一种置身于对象内部的体验。柏格森认为,直觉比理智优越的地方就在于它通过置身于“实在之内”,来真正体察“实在的那种不断变化的方向”,从而来接近绵延即生命冲动的本质。柏格森强调惟有不惜一切代价征服物质的阻碍与引诱,生命才能向上发展,才能绵延。而绵延就是美。柏格森将美与人的本体生命相联系,宏扬精神生命的活力与价值,强调美与审美在人生实践中的本体意义,重视审美中的生命体验,对20世纪西方美学思想的演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13年,《东方杂志》第10卷第1号发表了钱智修所撰写的《现今两大哲学家概略》,柏格森首次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19)并在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梁启超对柏格森心仪已久,称其为“新派哲学巨子”。旅法期间,他特意彻夜精心准备资料,造访了这位“十年来梦寐愿见之人”。在《欧游心影录》中,梁启超对柏格森的“直觉创化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柏格森的学说在梁启超美学思想中打下了鲜明的烙印。他的趣味之美对情感、对生命、对创造的宏扬,对审美胜境的体认都飘忽着柏格森绵延之美的身影。当然,梁启超与柏格森又有重要的区别。在柏格森那里,生命的直觉冲动是对西方工业社会理性扩张的反抗。美在柏格森那里是医治机械理性的一剂良方。而对于梁启超来说,他既需要生命的感性冲动来激发生活的热情,又需要理性与良知来承担社会的责任。因此,他以个体生命激扬为标的的趣味追寻又是以宇宙运化的责任为前提的,呈现出试图将生命本质的肯定和生活意义的实现相统一的个性化美学思考。

中国文化中的“趣味”,主要是一个艺术学范畴,具有比较感性的实践性意蕴。它主要是指艺术鉴赏中的美感趣好。中国典籍从先秦始,就将“味”与艺术欣赏的美感特征相联系。如《论语•述而》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里一方面把“味”与欣赏音乐获得的快感相联系,一方面又明确指出“味”作为口腹之欲的满足不同于艺术欣赏的快感。魏晋时期,出现了“滋味”、“可味”、“余味”、“遗味”、“道味”、“辞味”、“义味”等诸多之味,这些“味”与直接的感官欲望相剥离,用于品评艺术给予人的美感享受。如阮籍的《乐论》第一个直接以“无味”来品鉴音乐美的一种境界。陆机的《文赋》则将“味”从乐论引入诗论之中。“趣”在魏晋时代,亦进入文论之中,其用法和含义虽比“味”要复杂得多,但以“趣”来指称艺术的美感风格则是一种重要的用法。如《晋书•王献之传》曰:“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媚趣”概括了王献之书法阴柔的美感。直接将“趣”与“味”组合在一起,用于品评诗文之美,可能以司空图为最早。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云:“右丞、苏州趣味澄瓊,若清沅之贯达。”“趣味”在这里指的是作家创作的一种美感风格,一种情趣指向。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论中,“趣味”主要是指艺术鉴赏时的个体取向。它比较多地与具体的艺术鉴赏实践相联系,是对艺术作品美感风格与特征的一种具体感悟。

在美学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明确提出“趣味”问题的是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休谟。在康德之前,西方美学主要问的是“美是什么”的问题。不管是古希腊人追问美的本质,还是鲍姆嘉登讨论感性认识,美学家们最终试图把握的就是客观的美的本来面貌。这一点,实质上在休谟这里也难以例外。休谟的美学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美的本质问题,另一个就是审美趣味问题。美的本质是什么,休谟认为它不是对象的一种性质,而是主体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不是我们所说的五官感觉,而是心里的情感感受,即快感(美)和痛感(丑)。休谟认为要寻找“客观的美”和“客观的丑”完全是徒劳的,我们只需要关注这些感觉。感觉是一种切实的经验。休谟把自然科学中的经验主义原则运用到审美的领域中。与理性主义美学家相比,休谟强调了审美中的感性状态。但他在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美学的认识论立场。因此,他的美学具有深刻的内在矛盾。这一点在关于审美趣味的讨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根据休谟的美论,美完全不在客体,而在主体。这样对于同一对象,主体的感觉如果是不同的,那么对象究竟美不美呢?这种关于感觉的趣味判断是真实的吗?由此,休谟自然地由美通向了美的趣味的问题。在休谟这里,趣味首先是一种审美能力,即审美鉴赏力或审美判断力。休谟说:“理智传达真和伪的知识,趣味产生美与丑的及善与恶的情感。”(20)理智与真相联系,“是冷静的超脱的”;趣味与情感相联系,“形成了一种新的创造”。这种新的创造在休谟看来,就是“用从内在情感借来的色彩来渲染一切自然事物”。那么事物本来的面貌究竟是怎样的呢?休谟认为只能从经验或感觉中去判断。因此,休谟关于美或审美趣味的探讨陷入了这样的内在矛盾之中,一方面他承认美的个体性与差异性,另一方面休谟又并不否定客观的美的存在。只是从他的方法论立场来看,这个客观的美无从把握,所能把握的只有经验层面上的美感。休谟的美学冲击了理性主义的美学,但他并未能够彻底超越理性主义的机械论。正是在休谟的矛盾中,西方传统美学的认识论方法开始受到了怀疑。有学者认为,现代美学确立的重要标志是由“美是什么”转向“审美何以可能”?(21)这是一个由认识论向体验论的转向。在这个意义上,休谟是通向康德的一座桥梁。但是,作为休谟美学的重要范畴的趣味,虽然是一个与情感、创造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具有变化性、不确定性,却仍然是一个认识论范畴中的概念。趣味作为审美判断,休谟通过它想揭示的仍然是美的普遍性问题,即把美还原为客观对象。所以,休谟所探讨的并不是趣味在美学中的本体性意义,而是审美趣味的标准问题。康德美学也谈到了趣味。康德把审美判断称为反思判断。反思判断不同于一般的规定判断,康德认为作为反思判断的审美判断是“从特殊出发寻求普遍”。这个特殊不是休谟意义上来自外部世界但又无从把握其本源的情感,而是能够通向普遍的情感。康德的反思判断首先是情感判断,它既不同于以概念为基础的认识判断,也不同于以善为基础的道德判断。康德主张从体验通向反思。因此,康德的反思之“思”不是对象性的,而是要让内在情感直接走出遮蔽状态而显现出来。反思是返回情感的手段。对于康德来说,物体本身不可能成为审美的对象,审美对象只能被审美活动创造出来。康德在谈到崇高美时就认为崇高并不是对象的崇高,而是主体自我的崇高,是主体在鉴赏活动中对自我崇高精神与人格的情感体认。情感是康德美学的旗帜,判断力是康德美学的核心。康德说:“没有关于美的科学,只有关于美的评判。”(22)为此,康德美学超越了客观主义认识论。同时,康德美学强调审美不涉利害。审美反思也是先验反思,应该超越个人的偶然的经验,去寻求普遍的自由的声音。为此,康德美学也触及了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的分水岭,从而把审美判断直接提升到纯粹趣味判断的层面。因此,在康德美学中,趣味既是具体的审美判断,又具有形而上的批判意义。

客观地看,中国文化中艺术论的趣味论和西方文化中审美论的趣味论在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中都留下了一定的痕迹。但梁启超又在传承化合中对趣味作出了自己的界定,赋予了趣味以新的理论内涵与理论特质。

从中西艺术与美学理论史来看,趣味作为一个艺术学或审美学范畴,其最普遍的理论界定就是一个与对象的美感特征、与主体的审美心理、与主体的审美(艺术)鉴赏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范畴,也就是一种美感趣好或审美(艺术)判断力。这种趣味的理论向度主要探讨的是主体与对象间的纯审美关系。但在梁启超这里,趣味不是单纯的艺术品味,也不是单纯的审美判断。它既是一个审美的范畴,又不是一个纯审美的范畴。梁启超的趣味在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他既将趣味与审美(人生)实践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动态的实践性范畴;也将趣味与审美(生命)的本质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终极的本体性范畴;还将趣味与审美(人生)的理想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形上的价值性范畴。

应该承认,把审美当作人的一种生存状况,一种人生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美学最关注的问题不是美为何物,而是审美对于人生有何意义,是人的生存如何实现审美化的问题。因此,中国美学精神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生美学精神。追求美也就是追求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中国传统美学充满了温暖的人生关怀,表现为审美、艺术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但中国传统美学主要引入善作为美的准则,它所张扬的人生境界首先是人的伦理理性生命的实现。审美的人生视野在西方人本主义美学中亦有自己的理解与阐释。如席勒认为:“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23)把美从静止的被观赏的“对象”与“形式”,充盈为满含生机的“主体的一种状态”与富有灵性的一种“生命”姿态,实际上也就是将美推向人生与生命的具体境界。个体生命的完满不仅在于理性、道德的完善与实现,也在于情感的丰沛与润泽。这种对美的人性视角,不仅体现了对人的主体生命完善(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的关注,也潜隐着对主体生命解放与激扬的期待。而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则进一步强化了个体生命的解放与激扬在人生中的本质意义。柏格森把生命的冲动与本能视为生命的本质。感性生命活动即直觉成为了美的表征。可以说,无论是中国传统美学,还是西方近现代美学,美与人的生命与生存的关系都是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始终“关注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梁启超从当时国凋民蔽的民族现实出发,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生存精神,又吸收了西方近代美学的审美完善理念,还吸纳了柏格森美学的审美生命理念,试图将审美的人生指向、人性理想和生命理念在康德审美价值哲学的基本视点上糅合为一。美不仅是审美境界的实现与个体生命的完善,更在于这种实现与完善的本质在于生命活力的张扬。同时,这种生命的活力不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主要以伦理来规范的理性生命,也不是柏格森意义上主要以直觉来范畴的本能生命,而是融理性(责任)与感性(情感)为一体的富有创造激情与价值追求的个性生命。

从美学思想史来看,梁启超关于趣味的美学思考实际上已经隐含了对于现代美学学科本性的某种审思。这种审思包含了这样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美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与自然科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相比)?二,美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提供普遍知识规律还是寻思人生意义人文智慧)?对于这两个问题的领悟,不仅是现代美学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的必经之旅。前一个问题划定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的基本外延;后一个问题确立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的根本内质。不审思这两个问题,就无法超越传统美学的混沌状态。尽管梁启超的趣味之思并非完全成熟与圆满,但他不仅创造性地承续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境,也富有个性地凸现了对西方近现代美学学科启蒙意向与人文走向的敏锐呼应。

而从现实的文化建设来看,梁启超的趣味美学思想是中国近代以来特定的政治、民族、文化危机并至的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它以人的生命活力之激发和人生趣味之实现的统一,直指腐蔽的社会与浑噩的人生。审美被赋予了鲜明的启蒙特质。当然,相对于那个苦难深重的时代,梁启超的趣味之思或许更多地只是一种浪漫的想象。但他是以一颗炽热之心去思考民族命运寻找变革道路的,趣味美学的理想无疑是其找到的一剂精神强心剂。它鼓舞民众挺起脊梁,热爱生活,积极实践,开拓创造,以炽热的情感投入生活,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生命,永远不放弃对于生命与生活的热情与责任。从整体言,其积极意义当超过消极影响。而在今天,梁启超趣味美学所包孕的对审美与人生、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思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的实现是以生命力的激活为前提的。没有生命之趣,就没有审美之求;没有美的存在,就没有人生的意义;没有个体与众生与宇宙的迸合,也就没有感性个体的自由创化。这样的人生意境早已超越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其哲理意趣与美学意趣对于今天的人文建设仍具有积极的启思。

注释:

(1)(4)(5)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2)(10)梁启超:《学问之趣味》,《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3)(6)(7)(16)梁启超:《美术与生活》,《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8)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9)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1)(13)(15)梁启超:《“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2)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4)梁启超:《敬业与乐业》,《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7)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36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8)柏格森著,刘放桐译:《形而上学导言》,3-4页,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9)参看董德福:《生命哲学在中国》,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著:《西方美学家论美与美感》,111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趣味化学论文篇(5)

梁启超关于趣味的思想与相关论述,主要集中于20世纪20年代《“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学问之趣味》、《为学与做人》、《敬业与乐业》、《人生观与科学》、《知命与努力》、《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等专题论文、演讲稿以及给家人的书信中。本文将以这些相关文字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理论特质及其价值谈谈个人的看法。

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哲学根基。趣味主义构成了梁启超哲学观与美学观的互释,也成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1922年4月10日,梁启超在直隶教育联合研究会讲演。他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1)对于趣味和人生的关系,梁启超主要两个方面来界定。其一,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本体意义。即趣味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趣味。他说,为趣味而忙碌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2)无趣“便不成生活”。(3)其二,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动力意义。“生活的原动力”就来自于趣味。(4)“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5)在梁启超看来,合理而自然的人生状态就是趣味的状态。从本体与价值、动力与功能两个方面着眼,梁启超把趣味放置在对人生具有根本意义的本体论兼价值论视阈上。那么,在人生中具有如此重要地位的趣味其具体内质又是什么?对于趣味的内质,梁启超通过对两个互为关联的问题的阐发,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梁启超对无趣的生活作了界定。他认为趣味的反面就是“干瘪”与“萧索”。因此,他界定的无趣的生活有两种。一是“石缝的生活”。其特点是“挤得紧紧的,没有丝毫开拓的余地”。(6)一是“沙漠的生活”。其特点是“干透了没有一毫润泽,板死了没有一毫变化”。(7)梁启超否定了这种无趣的生活,认为这不能叫“生活”,而是人生的禁锢与退化。在这里,梁启超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无趣特点的否定,而达成了对于趣味(生活)内质的两个厘定:(一)、与无趣之缺乏生气生命相较,趣味是生命的活力。(二)、与无趣之泥滞禁锢相较,趣味是创造的自由。其次,梁启超通过对趣味发生条件的探讨,进一步厘定了自身对趣味内质的界定。梁启超认为趣味是“由内发的情感和外受的环境交媾发生出来”的(8)。因此,趣味既在主体,也在客体,是主客的会通与交融。就主体言,趣味是与情感相联系的。情感作为主体心理基础,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9)趣味构成了生活的动力源,情感构成了趣味的动力源,这一思想链条是梁启超趣味思想的一条基本脉络。没有情感的激发,就没有趣味的萌生;没有趣味的实现,也就没有理想的生活。情感与生命活力、创造自由一起,构成了趣味内质的三大要素;其中,情感又是生命活力与创造自由的前提。情感激扬、生命活力、创造自由在趣味的发生中构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成为趣味实现的共同前提和条件。其中,情感具有最基础最内在的意义。因此,在梁启超这里,趣味(生活)的内质表现为这样三个层次:底层——情感的激扬;中层——生命的活力;顶层——创造的自由。这三个层次互为因果,共同构筑了通向趣味之境的理想之路。简而言之,梁启超的趣味就是由情感、生命、创造的融和所呈现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趣味之境既是特定主体之感性达成,也是主客之间的完美契合与主体生命的最佳创化。

把趣味提到生命本体的高度、放置到人生实践的具体境界中来认识,是梁启超趣味哲学的基本特点,也是其趣味与美融通的关键。在梁启超这里,谈趣味就是谈生活,就是谈生命,也就是谈美。梁启超说:人与动物不同,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人只有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趣味、实现趣味。梁启超强调:“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无所为而为’”。(10)“无所为而为”是“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的统一。“知不可而为”主义,是“做事情时候,把成功与失败的念头都撇开一边,一味埋头埋脑地去做”,甚至“明白知道他不能得着预料的效果,甚至于一无效果,但认为应该做的便热心做去”。“为而不有”主义,是“不以所有观念作标准,不因为所有观念始劳动”,是“为劳动而劳动。”梁启超指出:这两种主义“都是要把人类无聊的计较一扫而空,喜欢做便做,不必瞻前顾后。”(11)值得注意的是,梁启超的“无所为而为”不是“不为”,也非“不有”,而是一种“不有”之“为”。所谓“不有”是超越个体“小有”而达成纯粹之“为”的“大有”。即个体的人在投身具体生活、从事感性实践时,应将外在的功利追求与得失计较转化为内在的情感要求与生命需求,从而实现“为”与“不有”的矛盾统一。梁启超提出进入这一境界的两个前提:一是要“破妄”,即破除成败之执;二是要“去妄”,即去除得失之计。他认为,从个体感性生命而言,人生是充满缺憾充满烦恼的。因为相对于永无穷尽的宇宙而言,个体感性实践永远只是宇宙运化中的一个断片,都是有局限,不完美的。因此,人生实践从个体感性生命角度看,只需言失败,无须言成功。但是,“宇宙绝不是另外一件东西,乃是人生的活动”。(12)作为“宇宙的小断片”,(13)对个人而言,一方面,每一次感性生命实践只是宇宙运化中的一级级阶梯;另一方面,个体感性生命实践又推动了历史进步与宇宙运化,从而使自身融入到历史进化与宇宙运化的整体生命之中。因此,个体生命创化与宇宙整体运化的矛盾既是永恒的存在,又是本质的统一。从“无所为而为”的趣味主义原则出发,梁启超通向的不是纯粹的个体感性趣味,而是有责任的趣味。他说:“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兴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14)有责任的趣味既是责任与趣味的统一,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体与众生的融通。这一美境以情感为基质,呈现了认真执着的生命追求与自由创化的人生境界的统一。其实质就是生命主体在感性个体实践中,将自身完全融入到宇宙创化的整体性旅程中,从而超越与对象的直接功利对置,超越狭隘的感性个体存在,从而体验到“和众生”、“和宇宙迸合为一”的无限“春意”。梁启超强调要“把人类计较利害的观念变为艺术的、情感的”,实现“劳动的艺术化”和“生活的艺术化”,这样的生活才算“最高尚最圆满的人生”,才算“有味的生活”。(15)

梁启超曾说:“问人类生活于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生活于趣味’” ,“人若活得无趣,恐怕不活着还好些,而且勉强活也活不下去”。他又说:“‘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16)梁启超把趣味主义推广到了整个人生的领域。他的审美观具有鲜明的人生指向;他的人生观在本质上是审美的。由趣味出发,梁启超构筑了一个以趣味为根基、以人生为指向的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趣味主义人生论美学。个体感性生命的自由创化从有责任的“趣味”出发到人生“春意”之体味,是对积极入世与自由畅神、理性追求与生命激扬融合为一的人生胜境的个性化追寻。

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把美学界定为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与鲍姆加登的美学认识论不同,康德则从哲学本体论、从美与人自身关系的意义上开拓了美学新视野。康德把人的心理要素区分为知、情与意,把世界区分为现象界与物自体。他认为,人的知只能认识现象界,不能认识物自体。物自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又在人的感觉范围之外,因而是不可知的。但人要安身立命,又渴望把握物自体,从而使生活具有坚实的根基。因此,在实践上去信仰就是跨越知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必然与自由、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这就为美的信仰预留了领地。康德指出,从纯粹理性的知到实践理性的意,中间还需要一个贯通的媒介,即审美判断力。它不涉及利害,却有类似实践的快感;不涉及概念,却需要想象力与知解力的合作;没有目的,但有合目的性;既是个别的,又可以普遍传达。康德强调审美判断在本质上是与情感相联系的价值判断,要“判别某一对象是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悟性连系于客体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或者想象力与悟性相结合)联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和不快感。”(17)从康德始,美开始走向情感、走向个性、走向人的完善与人自身的价值。梁启超把康德誉为“近世第一大哲”,受康德影响较深。他对趣味之美的本体构想,主要就是在康德意义上的哲学美学范畴中来观照的。梁启超把情感视为趣味的内质,强调情感是趣味之美实现的基质。这种关于美的思考的情感视角与价值立场,也明显地折射着康德美学的身影。

另一位对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创构产生重要影响的是20世纪生命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亨利柏格森。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是宇宙的本质,是最真实的存在。但生命不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意识现象,是一种意识或超意识的精神创造之需要。生命只有在生命冲动中,在向上喷发的自然运动中,也即创造中才产生生命形式,才显现自己。但生命冲动要受到生命自然运动的逆转,即向下坠落的物质的阻碍。生命必须洞穿这些物质的碎片,奋力为自己打开一条道路。因此,作为宇宙本质的生命冲动,虽受制于物质,但终究能战而胜之,保持其不向物质臣服、自由自在的品性,开辟出新境界。在柏格森这里,生命在本质上是一种与物质、与惰性、与机械相抗衡的东西,它总是不断创新、不断克服物质阻力、不断追求精神与意志的自由。因此,生命也就是无间断的绵延。绵延瞬息万变,每一瞬间都是新质的出现。绵延不能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度量与认识,而只能依靠非理性的直觉。对于直觉,他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18)可见,直觉是一种置身于对象内部的体验。柏格森认为,直觉比理智优越的地方就在于它通过置身于“实在之内”,来真正体察“实在的那种不断变化的方向”,从而来接近绵延即生命冲动的本质。柏格森强调惟有不惜一切代价征服物质的阻碍与引诱,生命才能向上发展,才能绵延。而绵延就是美。柏格森将美与人的本体生命相联系,宏扬精神生命的活力与价值,强调美与审美在人生实践中的本体意义,重视审美中的生命体验,对20世纪西方美学思想的演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13年,《东方杂志》第10卷第1号发表了钱智修所撰写的《现今两大哲学家概略》,柏格森首次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19)并在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梁启超对柏格森心仪已久,称其为“新派哲学巨子”。旅法期间,他特意彻夜精心准备资料,造访了这位“十年来梦寐愿见之人”。在《欧游心影录》中,梁启超对柏格森的“直觉创化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柏格森的学说在梁启超美学思想中打下了鲜明的烙印。他的趣味之美对情感、对生命、对创造的宏扬,对审美胜境的体认都飘忽着柏格森绵延之美的身影。当然,梁启超与柏格森又有重要的区别。在柏格森那里,生命的直觉冲动是对西方工业社会理性扩张的反抗。美在柏格森那里是医治机械理性的一剂良方。而对于梁启超来说,他既需要生命的感性冲动来激发生活的热情,又需要理性与良知来承担社会的责任。因此,他以个体生命激扬为标的的趣味追寻又是以宇宙运化的责任为前提的,呈现出试图将生命本质的肯定和生活意义的实现相统一的个性化美学思考。

中国文化中的“趣味”,主要是一个艺术学范畴,具有比较感性的实践性意蕴。它主要是指艺术鉴赏中的美感趣好。中国典籍从先秦始,就将“味”与艺术欣赏的美感特征相联系。如《论语述而》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里一方面把“味”与欣赏音乐获得的快感相联系,一方面又明确指出“味”作为口腹之欲的满足不同于艺术欣赏的快感。魏晋时期,出现了“滋味”、“可味”、“余味”、“遗味”、“道味”、“辞味”、“义味”等诸多之味,这些“味”与直接的感官欲望相剥离,用于品评艺术给予人的美感享受。如阮籍的《乐论》第一个直接以“无味”来品鉴音乐美的一种境界。陆机的《文赋》则将“味”从乐论引入诗论之中。“趣”在魏晋时代,亦进入文论之中,其用法和含义虽比“味”要复杂得多,但以“趣”来指称艺术的美感风格则是一种重要的用法。如《晋书王献之传》曰:“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媚趣”概括了王献之书法阴柔的美感。直接将“趣”与“味”组合在一起,用于品评诗文之美,可能以司空图为最早。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云:“右丞、苏州趣味澄瓊,若清沅之贯达。”“趣味”在这里指的是作家创作的一种美感风格,一种情趣指向。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论中,“趣味”主要是指艺术鉴赏时的个体取向。它比较多地与具体的艺术鉴赏实践相联系,是对艺术作品美感风格与特征的一种具体感悟。

在美学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明确提出“趣味”问题的是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休谟。在康德之前,西方美学主要问的是“美是什么”的问题。不管是古希腊人追问美的本质,还是鲍姆嘉登讨论感性认识,美学家们最终试图把握的就是客观的美的本来面貌。这一点,实质上在休谟这里也难以例外。休谟的美学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美的本质问题,另一个就是审美趣味问题。美的本质是什么,休谟认为它不是对象的一种性质,而是主体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不是我们所说的五官感觉,而是心里的情感感受,即快感(美)和痛感(丑)。休谟认为要寻找“客观的美”和“客观的丑”完全是徒劳的,我们只需要关注这些感觉。感觉是一种切实的经验。休谟把自然科学中的经验主义原则运用到审美的领域中。与理性主义美学家相比,休谟强调了审美中的感性状态。但他在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美学的认识论立场。因此,他的美学具有深刻的内在矛盾。这一点在关于审美趣味的讨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根据休谟的美论,美完全不在客体,而在主体。这样对于同一对象,主体的感觉如果是不同的,那么对象究竟美不美呢?这种关于感觉的趣味判断是真实的吗?由此,休谟自然地由美通向了美的趣味的问题。在休谟这里,趣味首先是一种审美能力,即审美鉴赏力或审美判断力。休谟说:“理智传达真和伪的知识,趣味产生美与丑的及善与恶的情感。”(20)理智与真相联系,“是冷静的超脱的”;趣味与情感相联系,“形成了一种新的创造”。这种新的创造在休谟看来,就是“用从内在情感借来的色彩来渲染一切自然事物”。那么事物本来的面貌究竟是怎样的呢?休谟认为只能从经验或感觉中去判断。因此,休谟关于美或审美趣味的探讨陷入了这样的内在矛盾之中,一方面他承认美的个体性与差异性,另一方面休谟又并不否定客观的美的存在。只是从他的方法论立场来看,这个客观的美无从把握,所能把握的只有经验层面上的美感。休谟的美学冲击了理性主义的美学,但他并未能够彻底超越理性主义的机械论。正是在休谟的矛盾中,西方传统美学的认识论方法开始受到了怀疑。有学者认为,现代美学确立的重要标志是由“美是什么”转向“审美何以可能”?(21)这是一个由认识论向体验论的转向。在这个意义上,休谟是通向康德的一座桥梁。但是,作为休谟美学的重要范畴的趣味,虽然是一个与情感、创造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具有变化性、不确定性,却仍然是一个认识论范畴中的概念。趣味作为审美判断,休谟通过它想揭示的仍然是美的普遍性问题,即把美还原为客观对象。所以,休谟所探讨的并不是趣味在美学中的本体性意义,而是审美趣味的标准问题。康德美学也谈到了趣味。康德把审美判断称为反思判断。反思判断不同于一般的规定判断,康德认为作为反思判断的审美判断是“从特殊出发寻求普遍”。这个特殊不是休谟意义上来自外部世界但又无从把握其本源的情感,而是能够通向普遍的情感。康德的反思判断首先是情感判断,它既不同于以概念为基础的认识判断,也不同于以善为基础的道德判断。康德主张从体验通向反思。因此,康德的反思之“思”不是对象性的,而是要让内在情感直接走出遮蔽状态而显现出来。反思是返回情感的手段。对于康德来说,物体本身不可能成为审美的对象,审美对象只能被审美活动创造出来。康德在谈到崇高美时就认为崇高并不是对象的崇高,而是主体自我的崇高,是主体在鉴赏活动中对自我崇高精神与人格的情感体认。情感是康德美学的旗帜,判断力是康德美学的核心。康德说:“没有关于美的科学,只有关于美的评判。”(22)为此,康德美学超越了客观主义认识论。同时,康德美学强调审美不涉利害。审美反思也是先验反思,应该超越个人的偶然的经验,去寻求普遍的自由的声音。为此,康德美学也触及了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的分水岭,从而把审美判断直接提升到纯粹趣味判断的层面。因此,在康德美学中,趣味既是具体的审美判断,又具有形而上的批判意义。

客观地看,中国文化中艺术论的趣味论和西方文化中审美论的趣味论在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中都留下了一定的痕迹。但梁启超又在传承化合中对趣味作出了自己的界定,赋予了趣味以新的理论内涵与理论特质。

从中西艺术与美学理论史来看,趣味作为一个艺术学或审美学范畴,其最普遍的理论界定就是一个与对象的美感特征、与主体的审美心理、与主体的审美(艺术)鉴赏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范畴,也就是一种美感趣好或审美(艺术)判断力。这种趣味的理论向度主要探讨的是主体与对象间的纯审美关系。但在梁启超这里,趣味不是单纯的艺术品味,也不是单纯的审美判断。它既是一个审美的范畴,又不是一个纯审美的范畴。梁启超的趣味在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他既将趣味与审美(人生)实践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动态的实践性范畴;也将趣味与审美(生命)的本质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终极的本体性范畴;还将趣味与审美(人生)的理想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形上的价值性范畴。

应该承认,把审美当作人的一种生存状况,一种人生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美学最关注的问题不是美为何物,而是审美对于人生有何意义,是人的生存如何实现审美化的问题。因此,中国美学精神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生美学精神。追求美也就是追求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中国传统美学充满了温暖的人生关怀,表现为审美、艺术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但中国传统美学主要引入善作为美的准则,它所张扬的人生境界首先是人的伦理理性生命的实现。审美的人生视野在西方人本主义美学中亦有自己的理解与阐释。如席勒认为:“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23)把美从静止的被观赏的“对象”与“形式”,充盈为满含生机的“主体的一种状态”与富有灵性的一种“生命”姿态,实际上也就是将美推向人生与生命的具体境界。个体生命的完满不仅在于理性、道德的完善与实现,也在于情感的丰沛与润泽。这种对美的人性视角,不仅体现了对人的主体生命完善(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的关注,也潜隐着对主体生命解放与激扬的期待。而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则进一步强化了个体生命的解放与激扬在人生中的本质意义。柏格森把生命的冲动与本能视为生命的本质。感性生命活动即直觉成为了美的表征。可以说,无论是中国传统美学,还是西方近现代美学,美与人的生命与生存的关系都是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始终“关注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梁启超从当时国凋民蔽的民族现实出发,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生存精神,又吸收了西方近代美学的审美完善理念,还吸纳了柏格森美学的审美生命理念,试图将审美的人生指向、人性理想和生命理念在康德审美价值哲学的基本视点上糅合为一。美不仅是审美境界的实现与个体生命的完善,更在于这种实现与完善的本质在于生命活力的张扬。同时,这种生命的活力不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主要以伦理来规范的理性生命,也不是柏格森意义上主要以直觉来范畴的本能生命,而是融理性(责任)与感性(情感)为一体的富有创造激情与价值追求的个性生命。

从美学思想史来看,梁启超关于趣味的美学思考实际上已经隐含了对于现代美学学科本性的某种审思。这种审思包含了这样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美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与自然科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相比)?二,美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提供普遍知识规律还是寻思人生意义人文智慧)?对于这两个问题的领悟,不仅是现代美学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的必经之旅。前一个问题划定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的基本外延;后一个问题确立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的根本内质。不审思这两个问题,就无法超越传统美学的混沌状态。尽管梁启超的趣味之思并非完全成熟与圆满,但他不仅创造性地承续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境,也富有个性地凸现了对西方近现代美学学科启蒙意向与人文走向的敏锐呼应。

而从现实的文化建设来看,梁启超的趣味美学思想是中国近代以来特定的政治、民族、文化危机并至的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它以人的生命活力之激发和人生趣味之实现的统一,直指腐蔽的社会与浑噩的人生。审美被赋予了鲜明的启蒙特质。当然,相对于那个苦难深重的时代,梁启超的趣味之思或许更多地只是一种浪漫的想象。但他是以一颗炽热之心去思考民族命运寻找变革道路的,趣味美学的理想无疑是其找到的一剂精神强心剂。它鼓舞民众挺起脊梁,热爱生活,积极实践,开拓创造,以炽热的情感投入生活,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生命,永远不放弃对于生命与生活的热情与责任。从整体言,其积极意义当超过消极影响。而在今天,梁启超趣味美学所包孕的对审美与人生、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思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的实现是以生命力的激活为前提的。没有生命之趣,就没有审美之求;没有美的存在,就没有人生的意义;没有个体与众生与宇宙的迸合,也就没有感性个体的自由创化。这样的人生意境早已超越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其哲理意趣与美学意趣对于今天的人文建设仍具有积极的启思。

注释:

(1)(4)(5)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2)(10)梁启超:《学问之趣味》,《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3)(6)(7)(16)梁启超:《美术与生活》,《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8)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9)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1)(13)(15)梁启超:《“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2)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4)梁启超:《敬业与乐业》,《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7)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36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8)柏格森著,刘放桐译:《形而上学导言》,3-4页,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9)参看董德福:《生命哲学在中国》,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著:《西方美学家论美与美感》,111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趣味化学论文篇(6)

趣味是艺术的本质和作用[2],是艺术的灵魂。梁启超曾经说,文学、音乐和美术是专门从事磨砺感觉器官以诱发趣味机缘、增强生命趣味的三种利器。又将审美趣味产生的源泉归结为三派,其中一派就是描写自然之美。自然之趣的发微正是源于艺术的本质与作用。艺术因最能导人游于理想而予人趣味,对日常内在心理和微妙情感生动的表现是艺术给我们自然趣味的深刻根源之一。日常习见的事,现实生活中体验的喜、怒、哀、乐等心态,活跃在纸上,惟妙惟肖,拨动读者的心弦,使读者把心的微妙之门打开获得愉快。这其实就是由情感宣泄、心理共鸣而引发的畅快,称之为“心态之抽出与印契”。对现在环境不满,是人类普遍心理。肉体上的生活即使被现实环境所捆绑,精神却渴望超越现实界闯入理想界以享受自由的快乐。“超越现实界,闯入理想界去,便是那人的自由天地。我们欲求趣味,这又是一条路。”[3]艺术中有不写现实而纯凭理想构造的,而且艺术所构的理想境界形形、优美高尚、富有魔力,能引导读者跟着它闯进一个超越的自由天地。另外艺术给人以再现自然的趣味。欣赏自然之美,领略出水流花放、云卷月明等美境,就“可以把一天的疲劳忽然恢复,把多少时的烦恼丢在九霄云外”。若把美境印在脑里头,令它不时复现,也同样令人心爽神畅,这种“对境之赏会与复现”,是艺术唤起人自然之趣、世界赋予人类自然之趣的一种重要方式。[4]人与自然之间有着近似本能的情感关系,这种本源性的和谐使得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关系,在自然中感到欢欣舒畅。人类不管从事哪种卑下的职业,身处于多亩烦劳的境界,总有机会和自然之美相接触。这就是说,我们不必整天闲游于山水名胜,为与自然接触做专程的旅游观光,就在奔波忙碌的日常生活行程中,随时都可能得着亲近自然的机会,而对自然之趣的欣赏,文学便是一种很好的媒介。只要心存天然之趣,善于随处捡拾自然之趣,逢春便是春。梁启超对于自然之趣的捕捉尤为突出。他在气势雄壮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在“戊戌”后逃往日本的太平洋途中,情激昂、神飞扬,乐观精进地欣赏着“海云极目何茫茫”、“大风泱泱,大潮滂滂”的太平洋壮景。在为发起倒袁运动而匿踪南下的冒险途中,梁启超竟将偷渡当作清游,在《从军日记》中写道:“余起,张目推篷,喜欲起舞。境之幽奇,盖我生所未见也。”一战后赴欧考察航海南洋时,梁启超更是随时享受着与自然富有灵性的亲和交融,“在舟中日日和那无限的空际相对,几片白云,自由舒卷,找不出他的来由和去处。晚上满天的星,在极静的境界里头,兀自不歇的闪动。天风海涛,奏那微妙的音乐,侑我清睡。”[5]文学自然之趣是在文学审美活动中敏锐观察体验,发自于本心的对自然的热爱。抓住俗务奔趋中遭遇幽奇山水的时空境遇,在辛苦劳顿中也能随时随地享受人生佳趣。既不是不得志时的寄情山水,也不是不问世事的高蹈世外,而是出于他对人生遭际的事物、对人生到场之事物浓厚的兴趣,出于随处俯拾生命佳趣的天真烂漫情怀,出于对自然万象的生动性、丰富性、淳朴性的天然喜爱。自然之趣的趣味论张扬的艺术人生并不表现为对现实和功利的纯粹超越和解脱,而恰恰是对生活的热情投入、对生活的迷恋和拥抱。自然无所为的生活状态是为了更自由更愉悦更有兴趣地去从事必然内含功利性的生存活动,从而进入自由创进因而活出乐趣的乐生境界。在文学活动的审美中,趣味既出乎其外又入乎其中,既空灵且充实的和谐生活,才是真正现实的自然之趣。

二、高雅情趣的提升

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又有高等和下等趣味的分别”。[6]所谓高等趣味就是审美趣味。文学艺术的本质作用就在于以审美趣味来恢复人的审美本能,以维持和增进人的生活健康。从艺术表现上看,重视文学的艺术性,文学作品才能给人以高雅的审美情趣。高雅情趣的提升在文学作品中尤其体现在戏剧文学的艺术表现上。在各种艺术里,一部作品由受欢迎以至被遗弃,其变迁之急剧,恐怕也没有甚于戏剧的。戏剧作品凭借着某一时期技术性的发展给观众以递进的时代刺激和,作品主题不够深刻也会经不起时间的淘汰。要使一部戏历久不衰,那就“必须使作品先成为文学”,归根到底,戏剧的文学性是重中之重。看好的剧本在舞台上作有效的表演,那才是最理想的事。“剧本的写作是创造,演员的艺术是再创造”。高雅情趣的不断提升就要在这一创造的过程中完成。要培养高尚的趣味,发挥善的美的情趣,压伏、淘汰和铲除低级的、丑恶的情趣,推动人类的进步,趣味教育最好的工具就是艺术。早期新月派热衷于文艺美的探讨和交流,梁实秋认为“戏剧艺术是最高的艺术”,鉴赏戏剧“需要有极深的想象力”。他对“剧本第一”的坚持,实际上就是对戏剧文学艺术性第一的坚持。深邃的理解人生,通过对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宣扬,表达了高雅的审美情趣。剧场的舞台艺术与题材结构的文本艺术,两者绝不能混为一谈。古希腊戏剧之所以取得成就,原因之一在于观众品位高,歌德戏剧作品排演的失败,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观众。一部伟大的作品并不是只供少数人鉴赏,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供大多数人提升高雅趣味的目的。戏剧作为诗化的艺术形式,前途的关键在诗人的掌握里,也在观众的理解里。“我们不必着急、不必心焦,只需静心的等着,好像漫漫的长夜里我们等着天明一般的等着真正戏剧诗人的出现”,在文学审美的过程中,期待观众高雅趣味的提升。高雅情趣并不是和高高在上、奢侈享乐、脱离社会实际等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雅的情趣在左翼文艺中被泛化为贵族化的审美倾向,一直是诟诬的重点,无论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还是建国后的无产阶级文学,由于阶级观念的过分强调,贵族化的审美倾向长期以来成为我们唾弃的对象。而对于高雅审美趣味的积极意义,我们的认识显然不够充分。这种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讲求内容充实、格调清新的艺术化的超越性美学精神,是克服非文学化倾向的关键因素,不仅对左翼文学创作中的简单化、模式化是一种有力的反驳,而且有效地抵制了文学的庸俗化和粗鄙化。文学的贵族化标榜文学艺术的纯正性和艺术性,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贵族化不是一个与平民化相对立的概念,而是是一种自觉的、反映社会的高雅审美趣味的美学追求,是多种文艺美学中的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对审美意识中高雅趣味的认同,必然将对整个社会文化品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这也正是以戏剧文学为例探讨高雅趣味审美倾向的最终目的。

趣味化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08-02

Abstract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eaching fun and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ould be enhanced through proper use of medicine riddles, stories, verses, stories, easy to understand language, appropriately interspersed with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modern researches or hot spots, Liberal arts knowledge by Science analysis, etc, and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interesting teaching;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eaching reform

1 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教学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当前,趣味性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大学数学、英语、体育、有机化学等多门课程教学中[1-3]。中药学既是中医药专业的基础课,又是联系中药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中药学由于其所含中药数量多、药物间联系少、学起来容易混淆、枯燥乏味等特点,给学习增加了较大难度,学生普遍反映中药学难学难记,经常学后忘前,恶性循环常使学生越学越觉乏味和低效。笔者在中药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基于趣味性的教学实践,谈谈中药学教学方法,以期为促进中药学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2 谜语或故事性切入增强趣味性

中药数量多,药物间缺乏规律性,难记易混,学起来容易产生乏味。教师在授课时如果能恰当运用谜语或故事性切入增强教学趣味性,不仅可使学生印象深刻难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药的兴趣。例如:从“故乡”谜语切入补血中药之熟地;从“三九时节”谜语切入补阴中药之天冬;从“老实忠厚”谜语切入化湿行气中药之厚朴;从“长生不老”谜语切入清热解毒中药之四季青;等等。再如,从“名医华佗治黄疸”的传说故事切入利湿退黄中药之茵陈;从“程咬金为母采药治病”的传说故事切入活血调经常用中药之益母草;从“何田儿一家三代服用一种草药长寿乌发”的传说故事切入乌发中药之何首乌;等等。

3 用语通俗易懂增强趣味性

中药学课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古汉语色彩强、不太容易理解的晦涩难懂词语,加大了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尤其是那些古文学得较差、想象力和理解力不太强的学生,学起来更为吃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那些古汉语色彩强、晦涩难懂的词语,用通俗易懂又不乏趣味性的用词用语呈现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掌握理解。例如,教师在解释“盗汗”时,可以诙谐地解释为“偷偷摸摸出汗”。笔者运用如此通俗易懂的语言,常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十分突出,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4 运用歌诀增强趣味性

课堂总结或小结是教师授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总结时恰当运用歌诀或顺口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介绍解表药麻黄时,运用短短歌诀“发汗平喘宜麻黄、利水消肿功效强、太阳伤寒身无汗、痹痛咳喘水肿良”,便可将麻黄发汗解表主太阳伤寒身无汗、宣肺平喘主咳喘证、利水消肿主水肿证、散寒通滞主痹痛等主要功用总结在内。教师在运用歌诀总结中药功用时,尚需注意解释歌诀以增强学生对歌诀的理解记忆。

5 引入案例增强趣味性

如前所述,中药学是联系中药和临床的枢纽课程,因此,中药学学习过程中离不开病例案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恰当设计并引入病例案例,并就案例内容进行多样式讨论。可以采取全班讨论形式,也可采取分小组讨论形式。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对这两种形式均有涉及,均取得较好效果。

就全班讨论形式而言,教师可以事先编写代表性病理案例(来源于临床中的真实案例经适当加工),尤其是编写若干可用来对比分析的小案例。如解表药讲完后(也可在讲课过程中),恰当引入若干不同证型的表证(如风寒表实证、表虚证、风热表证、少阳证、阳虚外感、阴虚外感等)小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并对不同证型的表证进行对比,尤其是在选药用药方面的比较分析,在讨论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就小组讨论形式而言,详见文献[4]。

6 适当穿插中药最新成果或热点以增强趣味性

中药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适时适量适当穿插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果或热点问题,既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又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药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讲清虚热药青蒿时,教师可以适当穿插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从中药青蒿中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的事迹。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研究员也因此获得2011年的拉斯克奖。该奖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通过对诸如此类新成果或“热点”的适当穿插介绍,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中药的信心和热情,而且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7 文科知识理科化分析以增强趣味性

中药知识比较零散,需要记忆的较多,缺乏规律性,难记易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加强对能用逻辑关联知识点的逻辑分析,使“文科知识理科化分析”,既可减少学生的记忆环节,节省学习时间,还可增强课堂气氛和趣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某中药时,可以从药性推导其功效,由功效推导其应用,也可以反推,正所谓基于“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5]的逻辑分析方法,尽可能使“文科知识理科化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8 结语

尽管趣味性教学法已用于大学多门课程教学中,然而每门课程又有自身的教学模式,同一课程不同教师趣味性教学开展的程度和方式又多不相同。如何将趣味性教学法有机高效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就中药学课程而言,药物数量多、规律性差、难记易混、易产生乏味,学生学习兴趣常见低迷,将趣味性教学法有机高效地运用到中药学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本文以趣味性教学法为着眼点,分析指出:通过恰当运用中药谜语、故事、歌诀、案例、通俗易懂用语,适当穿插现代研究最新成果或热点,进行“文科知识理科化分析”等,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显著。本文将为中药学教学提供有意义的方法参考。

参考文献

[1]刘萍,杨贺菊.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化[J].才智,

2014(33):119.

[2]王彩平.浅谈体现大学英语趣味教学的几点尝试 [J].中国职工教育,2014(18):179.

[3]吴爽,陈平.激发学习兴趣,构建自学体系:大学有机化学的趣味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39(1):157-160.

趣味化学论文篇(8)

学生一旦对某方面知识拥有好奇心,就有了学习好某方面知识的可能性,化学是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它的很多知识都可以从实验中体现出来,相比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更加感兴趣,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上进行趣味实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趣味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厌学情绪,让他们失去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课上无法专心的进行学习,但是如果在化学课上进行趣味实验教学就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更感兴趣,而趣味实验教学就代表了这些新鲜事物,而且通过实验展现出的知识比理论教学讲述的知识更加具体,学生也容易理解这些知识;趣味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考能力,教师在进行趣味实验时学生应该对整个实验过程仔细观察,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说出实验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并且要求学生对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这样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以及实验结果的思考对相关原因进行探究,所得出的结果即为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趣味实验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更加清晰的向学生展示,学生也愿意接受这种形式的教学,提升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

二、趣味实验难以开展的原因

1、教师缺乏相关经验

在以往进行的化学课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多?W习一些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会偏重与理论教师,很少进行趣味实验教学,但是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趣味实验教学,而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在这一方面的经验是相对缺乏的,这就导致趣味化学实验教学处于一种较为不利的局面,很多化学教师尝试才课堂上进行趣味实验,但是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在实验中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校方不重视趣味实验教学

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以及学习成绩,很多初中不赞同在化学课上进行趣味实验,首先,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因为进行化学趣味实验而出现安全事故,造成师生出现人身伤害,校方无法承担相关责任;其次,理论教学可以保证学生从中学习到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既然理论教学可以满足当前学生、校方与家长的需求,那么进行趣味实验教学就不是那么有必要了,因此,校方的不重视也是趣味实验难以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开展的原因。

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途径

1、更新教学方法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进行趣味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激起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教学方法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例如在探究金属之间的不同时,可以给每个学生分发一些常见的金属,例如镁、铁、铜与少量的稀盐酸,让学生将这些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具体的发应,让学生记录不同金属会有怎样的发应,要求学生思考与之相关的原因,通过实验过程以及学生自身的思考学生会知道不同金属面对盐酸、硫酸等会有不同的发应,这是由于金属自身的性质决定的,有些金属性质不稳定,例如镁,有些金属性质较为稳定,例如铜,通过了解这些在进行课程的学习就较为容易了。

2、改变教学观念

趣味化学论文篇(9)

论文摘 要: 英语语言学教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方法单一、术语抽象难懂,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增强其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交流是值得探索的方向。其趣味性教学在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应用,即打破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模式,建构以学生的学习、研究、互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大量引用实例,丰富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参与与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能力,以实现语言学课程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的课程目标,满足21世纪对复合型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引言

语言学导论是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知识必修课程,通常在大三年级开设。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1]。其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遭遇了尴尬:教者乏味、学者无趣。根据我对乐山师范学院2008级英语本科100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46%的学生在上这门课程时感觉很无聊,12%的学生则感到心情郁闷,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近年考研持续升温,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无论是哪个方向,初试大都要考语言学的内容,而这成了多数考生复习备考的障碍。因此,从学生的视角而言,改变语言学的教学现状,增强语言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增强英语语言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将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二、趣味性研究的价值

我在万方数据库中以“英语语言学教学”为主题词,对自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以来的近十年的语言学教学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了调查,发现研究者无一例外的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在探讨语言学的教学,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趣味性的问题,但并非关注的重点。

潘之欣指出英语语言学教学依旧停留在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体会不到该课程学习的乐趣和用处,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2]。熊学亮也指出“语言学总是使人打不起精神来,原因无非是抽象和缺乏诱人的情节”[3]。鞠玉梅认为在语言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语言学课程有趣、有用,他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4]。教高[2007]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意义。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正是当前语言学这类理论知识课程教学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趣味性教学缺失的原因

1.学生的困惑与茫然。

立足于语言学教学枯燥、缺乏趣味性的现状,对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英语语言学这样一门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的专业知识课程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挫伤了学生对趣味性活动开展的兴趣。有69%的学生就表示不愿参加有关趣味性教学的任何活动。其次,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较弱,僵化地获取知识,无法对知识进行很好地吸收利用,因此制约了趣味性实施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学生对语言学的学习目的茫然,大部分学生忙于死记硬背单词、术语和定义,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最终也没有明白语言学学习目的所在,从而扼杀了趣味性教学的实际价值。学生自身的情感和态度无法得到很好的关注,趣味性教学存在片面性。

2.教师的自我中心主义。

虽然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但教师的思想观念并未真正转变,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讲座式教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语言学教学无疑成了教师死板地给对学生灌输语言学术语的过程,学生丧失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平等交流的机会,其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理论知识是研究人员和学者研究的成果和理论,包括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关于人类发展的知识、指导课堂组织的理论知识、教学法知识、评价理论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等等。理论知识为教师的实践提供指导。然而,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提高,而忽视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往往思考的是教什么,而不是怎么教的问题,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传递语言学知识,却没有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没有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5]。整个授课过程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差自然在所难免。

语言学是一门思辨学科,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因为是英语专业,教师通常都采用全英文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而丧失了对该课程的兴趣。这就使得语言学的趣味性教学在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下很难有效地开展。熊学亮也指出,无论其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相关的书用中文写较好,相关的课用中文讲较妥。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或读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在语言转码上精力的追加投入,从而扩大读者面和听众面,因为语言学毕竟不是讲故事,初学语言学的人想要弄懂基本概念,必须重复学习和不断思考,此时再把英语当成信息的载体,中国学生的负担就会加重,学习的效果就会减弱[3]。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法方法缺乏多样性,也难以激发学习语言学的兴趣。而由于学校的资源有限,硬件设施不够,语言学教学大都没有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根据我的调查问卷,5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语言学老师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25%的学生表示很少使用,只有16%的学生说是经常使用多媒体的。而在传统教室上课,教师缺乏相应的配套资源,如图片、声音、教具,等等。这样,由于教师的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不全或运用不到位,导致语言学的课堂的趣味性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调查中大部分的语言学授课教师都是年轻老师,缺乏经验,他们的语言学课堂大多都是照本宣读,缺乏创新和趣味性。

3.教学资源单一。

高校教材更新缓慢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对于理论课程的教材更是如此。现阶段高校多选择胡壮麟主编的《语言学教程》或戴炜栋、何兆熊主编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为英语专业语言学的教材。这两本教材内容详实,知识全面,但是难度较大,不易于理解。袁秀凤曾指出“该书很大程度上是一本专著而非教科书,有些章节在难度上也把握不到位”[6]。在本次问卷调查中,50%的学生认为所用的教材枯燥,37%的学生认为该教材一般,只有8%的学生感到这教材是有趣的。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教材并非令学生满意。此外,当前的教材都是用英文撰写,专业术语过多,有些甚至无法在词典中查到。而且,教材编撰并非是基于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难以激发阅读的兴趣。

很多教师在进行语言学教学时,仅仅立足于语言学的教材本身,往往不厌其烦地把一个个复杂的语言知识点清楚明了地讲解给学生,却很难得到预期的回报,除了有考研意向的学生会认真的听课做笔记,其他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听之任之,并未真正理解吸收知识。这就是教师们没有从广义上去把握教学资源。他们把教学资源定位在教材和仅有的、常见的教学媒体上,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忽视了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四、趣味性教学的设想

1.转变观念,“趣”在新理念的运用。

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是时展所赋予的要求[7]。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就是要把“以学生为本”落到教学的实处,从人的发展和大纲目标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转变师生角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合作与探究的精神,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转变理念并非简单地意味着脱离粉笔和课本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如果不真正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大量的图片文字演示并不会减弱语言学本身的枯燥性与抽象性,相反课件频繁点击必然加快课堂节奏,进而模糊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与理解,缺少师生互动的课件只不过是纸制课本的电子版本的演示而已,那又是另一种乏味[8]。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增强专业知识,丰富百科知识,才能将一个个的语言学术语讲得绘声绘色、深入浅出,从而降低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性,为提升其趣味性和吸引力提供可能。例如,对抽象概念的讲解,除了列举事例,教师还可采用类比和对比方法,使之形象具体,饶有趣味,这样教学效果可能更佳。应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对在实施趣味性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以思考,不断总结,提炼出好的方法,加以完善和推广,让语言学充满诱人的香味。此外,转变观念还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考试分数上面,而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评定,促进教学趣味性向多元化、高层次发展。

2.关注学生,“趣”在过程。

实行趣味性教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意识、鼓励合作与交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引导他们通过课堂辩论、演讲、表演、竞赛、课程设计及现场讲解等诸多形式把学习的注意力放在过程之中,而非一个个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之上。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65%的学生认同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趣味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为教学趣味性的增强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性和发展性,提升教学趣味的全面性。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因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将表现欲的满足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多给予学生鼓励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深化师生感情,树立学生的信心,加强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的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扩展利用课外时间。朱瑶瑶认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出语言学课外读书目录,引导学生课外学习、读书、查阅资料和开展科学研究”[9]。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将语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只是死记硬背。比如,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语言学的目的和价值,将语音学与正确掌握发音结合起来,将语义学与词义理解、搭配结合起来;将语用学与提高交际能力和水平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语言学的趣味性和学习的意义。

3.改进教法,“趣”在参与。

《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1]。教法新颖多样,自然具有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就能化枯燥为有趣。语言学教学也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一的讲解,可开展课堂活动,像演讲、报告、讨论、专题研究等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图片、声音、视频、文字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去,才能积极地学到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以设置任务或布置作业的方式,由学生选择并阐述、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通过书面形式、口头陈述、PPT课件展示或在全班开展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呈现。在收集整理资料、开展调查活动、撰写报告及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资源,既锻炼了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这门课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同时,进行语码转换也是必要的,一味的全英文教学必然加重解码的难度,增加教学的枯燥性,降低其趣味性[10]。在语言学教学中,英语语言学教师充分利用英汉语之间,甚至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转换,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注意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学习效果就会慢慢地改善。

4.丰富教材,“趣”在资源。

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所以编写一本注重基础性、适用性、详略得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激情的语言学教材尤为重要。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在保持语言学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将教学内容集中在那些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一些语言学基础知识上,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11]。只有学生看懂了,他们才能参与,才会探索。同时,所编写的教材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不同类别的英语专业学生要用不同的教材。比如说,高师英语教材的设计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类别,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师范生的特殊需求。此外,教师要多收集素材,丰富教学资源。例如,短小精湛的文章、语段、电影对白,以及谚语、警句、广告用语、新闻用语、公示语、路牌等社会用语,都能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如讨论明喻、暗喻、隐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时,可以用我们熟悉的广告语来替代书本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例子,它们比书上的例子生动得多,有趣得多。教师如果将这些丰富的“教材”在课堂上加以巧妙地运用,那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不再是一件难事。

五、结语

趣味性教学不是教学的根本,而是增强学习动力和效果的手段,探索语言学的趣味性教学,就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旨归,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才能有效地改变当前语言学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改善学习效果。教师应将趣味性融入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中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学的兴趣和激情。有了兴趣和激情,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也才能逐步增强,真正实现语言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意识,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

[2]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53-54.

[3]熊学亮.本科生语言学教学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5):18-19.

[4]鞠玉梅.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31-33.

[5]张廷.谈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28-129.

[6]袁秀凤.探索趣味性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2-29:62-65.

[7]沈建民,谢利民.以学生为本: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22:48.

[8]唐艺菲.英语语言学课程的互动式多媒体教学[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2):87-89.

趣味化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医学遗传学课程结构复杂、内容覆盖面广、跨度大、发展快、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广泛,对教师的专业修为要求较高。在一般的医学院校,医学遗传学课程多在大学二、三年级开设,课程的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已在低年级或高中阶段学习过,要求教师课程设计、内容取舍得当。另外,医学遗传学课程内容多而杂,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主线不清晰、体系不严密、层次不分明、学生理不清、重点记不牢等问题,特别是很多内容枯燥乏味,如果教师讲授马虎、呆板、教条、没有生气,那么学生学习困难、味同嚼蜡,甚至个别学生有惰学、厌学、惧学、逃学等问题。因此教师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课堂实际,利用趣味教学法,让学生在愉快、欢乐中学习医学遗传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本文根据笔者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体会,结合近年在大一和大三课程教学中的问卷调查,对医学遗传学趣味教学法作粗浅探讨,以利医学遗传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医学遗传学课程内容趣味性课前、课后调查

在授课前和授课后,按教材章节顺序,对教材内容的绪论、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细胞基础、人类基因组学与医学、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染色体病、分子病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群体遗传学、肿瘤遗传学、免疫遗传学、药物遗传学、发育遗传学、行为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辐射遗传学、遗传病的诊断、遗传病的治疗、遗传病的预防、优生与优育内容进行趣味性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调查表明,医学遗传学课程内容在授课前认为有趣的占59.26%,而授课后认为有趣的学生比例达84.78%,说明通过讲授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兴趣。其中提高学生兴趣最明显的是绪论部分,课前为45%,课后达93%,提高了一倍多,因为绪论部分教师的课件、教案、讲稿、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等方面准备充分,它关系到学生对今后所有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听课积极性,因此应该达到这种效果。同时也表明,无论什么课程内容,只要老师精心准备,都会使枯燥的内容生动有趣。从课程结构的课后趣味性分析,遗传学知识运用方面学生认为趣味性最高,达90.4%,人类遗传病和遗传临床理论次之,分别为83.2%和84.2%,而遗传基础理论趣味性最差,为80.5%。

2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方法趣味性调查

针对医学遗传学课程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调查学生学习趣味性,结果如图2所示,班级小组讨论后学生讲解趣味性最高,占33.3%,班级小组讨论后教师讲解趣味性占23.8%,主讲教师授课讲解趣味性占24%,播放其他教师讲解录像趣味性占10.6%,学生自学趣味性占8.3%。结果表明,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最受学生欢迎,占57.1%,而播放其他教学名师的讲解录像学生认为趣味性不高,只比学生自学高2.3%,显示教学名师讲解录像只能作为教学资料使用,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医学遗传学课程讲授方法趣味性调查

趣味讲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医学遗传学的热情,让课堂产生愉悦感,使学生轻松、愉快、爽心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医学遗传学课程学习效果。在医学遗传学课堂讲授中,综合各种趣味性教学技能,采用故事引导、比喻拟人、动画模拟、套用小品、古语今用、寓言俗语、打油诗、热点流行语、漫画卡通画、视频插入、连环提问、故意歪曲、故意夸大、标新立异、滑稽比喻、一语双关、答非所问、诙谐夸张等讲授方法,发挥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记忆力,帮助理解、启迪思维、丰富想象,学生可以毫不费力、轻松愉快地学懂知识。

从课程讲授方法的趣味性调查(如图3)看,学生认为漫画卡通画、打油诗、热点流行语、故事、一语双关等趣味性较高,而连环提问、古语今用、故意夸大等趣味性不高。当然,趣味教学在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是语言趣味,语言趣味的最佳表现是幽默,幽默是教师的课堂口头语言,在导语、插语、结语中有意采用妙语警句、双关语、故错等修辞手段来制造趣味,可收到愉悦谐趣的艺术效果;二是动作趣味,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趣味化的眼神表情、体态、手势等动作形象,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或沉思;三是辅助趣味,如辅助教师教学的直观教具模型、标本、挂图、表格等,具有引人发笑的特点。趣味是一种很难界定的心理现象,不同教师使用方法不尽一致,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中需灵活使用。

4趣味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能力调查

上一篇: 工地导师工作总结 下一篇: 幼儿实习生个人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