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专业实习生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17 18:55:33

影像专业实习生总结

影像专业实习生总结篇(1)

医学影像学涉及内容包括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技术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对影像学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较高[1-2],如要求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发展需求、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而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培养优秀的影像人才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3-5]。文章纳入贵州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18级江津班学生共30名,遵义班30名,比较加强实操培训与传统理论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纳入贵州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18级江津班学生共30名,遵义班3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1名、女19名,年龄范围在20~26岁,平均为(21.2±0.5)岁;对照组中男13名、女17名,年龄范围在20~23岁,平均为(21.0±0.4)岁;研究已上报本单位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学生均自愿接受新教学模式及服从教学点管理;排除因个人原因要求退出者或违纪遣退者。

1.2方法

观察组采取理论教学+临床实操强化培训:(1)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增加更多的临床病例与图片,保证理论教学中图文并茂;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分组、分部位、分系统进行每周一次临床实践操作。知识点回顾:每次实训课前复习任务,指导学生自行回顾过往学习的知识点,在实训课前抽查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6]。示教片分析:教师选择标准的示教片,课堂上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示教片显示内容,强调不同影像学检查目的,解释检查步骤、如何达到检查目的?怎样保证摄片质量?等。示范操作:教师进行示范操作,教师在一边操作时一边讲解。学生实操体验:指导学生分组操作,2人一组,互相充当模特进行操作,按照检查要求,模拟影像学检查的全过程,包括呼叫患者—检查前沟通—指导患者做好准备工作—准备设备—设计检查—选择适宜参数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操训练[7-8]。(2)经验交流:实训课结束后让学生总结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人人发言,内容不可重复。经验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训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复盘,教师分享曾经遇到的特殊情况及处理方案,总结经验教训[9-10]。实训课后教师布置下一堂课影像学技术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一步查找资料;每阶段进行考核,总结技术经验。对照组采取传统理论教学方式,教师以理论教学结合校内实训为主,根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安排实训课。

1.3观察指标

对比考核医院教学点与学校学生同试卷理论成绩,实习前统一技能项目操作考核对比,实习基地考核评价;按照影像技术专业实习规范化培训考核评分办法,满分100分,观察项目包括实操技能(15分)、图像质量(20分)、理论知识(60分)、问题答辩能力(5分)。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观察项目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满分100分,非常满意:90~100分;一般:70~89分;不满意:<7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价两组培训考核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操技能、图像质量、理论知识、问题答辩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评价两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见表2。

影像专业实习生总结篇(2)

现在一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时间为三到六个月,进行医学影像专业全科学习。学生进入各实习科室后,由教学秘书进行各科室轮转安排,当值的技师指导参与日常的医疗行为。在工作中,发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实习工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对学生要求不严,临床技师忙于医疗服务,不能系统的讲解仪器的性能、操作等,只能遇到具体的病例具体指导,就会导致学生掌握细枝末节,不能整体掌握仪器的情况出现。2)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从事影像技术操作,学生学习的热情度不高,组织纪律性不严。3)学生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对影像技术的综合运用,比较影像学的知识掌握的比较欠缺。

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实习前的服务理念培训

实习生在学校接受的是专业知识学习,很少有服务理念,而进入实习医院后,将成为医院员工的一部分,实习生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医院和科室的形象。其中,个人形象、与患者的语言交流、如何接听电话、如何应对常见的投诉或意外情况是培训的关键,是带教的重要部分。我的体会是实习生的服务意识培训要达科室的标准才能进入专业岗位,才能与患者及带教老师交流。

2)严格详细的带教计划

大型综合医院影像科一般X线、CT、超声、MRI等专业岗位。各专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实习要求不同,实习生又分为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实习时间又有三个月、半年,每个实习年度进入影像科的实习生人数也不一样,因此,要使每个实习生能够相对公平地在各专业岗位获得相当的实习机会。即每天进入一个岗位的人数、实习时间、实习教师、实习资源等基本一致,实习前制订严格详细的带教计划十分关键,计划包括《全体实习生年度实习安排总表》和根据总表制订的《每个实习生实习安排及考核表》,总表将每个实习生对应一个唯一编码按照实习时间长短及专业岗位编入表中。保证实习机会的公平和实习秩序。个体表则严格规定了各实习生在各专业岗位的实习次序、进人时间、结束时间、专业组长确认签名、实习评价、备注中的实习要求等,个体表由实习生进入新岗位时交给岗位组长.以保证实习过程的完成和实习效果[1]。

3)实习生进入专业岗位相关的课题组

操作标准化并不意味着影像技术操作不能创新。新指标、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同一疾病不同影像设备的诊断效果研究,疾病扫描参数的变化研究等,这些研究几乎是

无穷无尽的,需要影像技术及实习人员的参与。实习生通过一些简单实用的与专业岗位工作有关的研究的锻炼,一方面能更深入掌握实习知识,另一方面学习到了医学研究的方法。

4)强调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高新技术在影像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CT、MRI、CR、DR等医学影像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些众多的高端仪器里,键面多是英文显示,并且计算机的功能和软件也在不断更新和提高,因此,有必要加大学生专业外语和计算机课程比重,提高影像技术人员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2]。

5).适当增加到设备科轮转的时间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大型仪器设备的售后维修工作。而临床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基本都在影像科轮转,掌握大型影像设备的同时对维修技能的培养有所欠缺。实习生到设备科学习,可以全面的了解医院的医疗设备情况,学习小型仪器设备的维修,更好的掌握维修方法,锻炼维修技能,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6)医院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随着医疗竞争的激烈,医患纠纷的紧张,部分教师感觉到压力很大,少数教师会应付的心理,感觉教学任务,应付完就行了。还存在一些客观因素,比如影像科是按各功能单元划分,磁共振、超声、CT、X线诊断等各成体系,难免造成教师对各单元掌握知识的不全面,造成知识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实行影像科大轮转,可以使教师全面掌握大型影像设备的知识,掌握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二是固定实习带教老师,医院制定实行带教老师培养政策,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面,加强对带教老师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工资待遇方面给予奖励,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热情,增强责任感,带教效果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影像专业实习生总结篇(3)

影像信息学是我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将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相关的技术结合起来,主要内容涉及医学影像图像存储、图像压缩、图像传输以及图像检索等方面。该课程是医学影像理论与实践的一门桥梁学科,其教学质量和以后就业的实践能力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该课程覆盖范围广、应用性强,而且还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这给学习和教学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影像信息学课程的难点可以概括为图像处理相关的一些技术,而且要要求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由于图像处理相关的这些技术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果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开展这门课程,而且效果也不佳。为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提出了采用PBL教学模式来替换以前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PBL应用于影像信息学教学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以“问题”“学生”和“教师”为主要要素,通过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一种教学模式。

1.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环节

在实施PBL教学模式之前,教师要提前跟学生介绍PBL教学模式整个的流程以及PBL教学模式的特点,同时学生要明白自己在PBL教学模式中所处的地位,要认识到在影像信息学这门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实施PBL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实施环节主要如下:

第一步,教师确定问题。首先由一位或多位该课程的教师通过商量、讨论确定各章节所要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深思熟虑、仔细推敲,提出的问题要适合学生,要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学生分组讨论。确定问题后,学生首先可以自己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对该问题以前的解决方案以及目前自己所能想到的解决方案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后,确定该小组解决该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第三步,各小组进行总结。各小组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后,分组进行阐述总结,阐述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的重难点等。阐述人员可以采取轮换的方式,争取在整个的课程教学中,每位学生都有阐述总结自己小组方案的机会。

第四步,教师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总结和阐述,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完善的地方。同时,还可以对各小组的态度、积极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进行评述,同时将这些项目纳入到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中。

2.PBL教学模式的优点

对学生而言,PBL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情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取PBL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其主要的优点如下:

(1)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和文献,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以及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己对问题的解决方法等进行总结,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总结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PBL教学模式采用分小组进行讨论,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的能力。

(4)PBL教学模式需要分小组进行阐述,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教师而言,PBL教学模式尽管突破了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对教师的要求并没有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该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其主要的优点如下:

(1)PBL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该学科的能力以及指导的技能,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会逐渐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并提高专业技能。

影像专业实习生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86-02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影像信息学课程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开设,主要目的是为了完善影像专业学生的专业体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通过教学实践,对教材的编排、教学内容的调整与组织、课程教学方式及师资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 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特点

信息科学在深入医学影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门涉及医学影像、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影像信息学。该学科将医学成像、PACS系统以及图像处理等加以集成,但它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使各个环节都得以优化。由于该学科发展迅速,内容覆盖广,重点和难点比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

2.课程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在大学的整个教育中,大部分课程长期以来都采用“讲课+考试”的教学模式。在以前影像信息学的教学过程中,沿袭了传统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方式,师生互动、交流缺失,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实践能力。(2)师资队伍业务能力比较薄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过硬的专业知识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而目前影像信息学这门课程本院基本上都由计算机专业教师任教,但计算机专业教师缺乏医学成像、PACS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就阻碍了课堂教学的开展,影响了整个教学效果。

第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意识比较薄弱。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没有意识到影像信息学课程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要充分掌握医学影像技术,首先必须要将医学成像、PACS系统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方面知识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连贯和综合。(2)目标不够明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认为该门课程只是一门辅助课程,不是自己的专业课,所以可学可不学,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度比较低,学习的目标也不明确。(3)网络基础知识匮乏。由于该课程本专业开设了22节理论课及14节实践课,开设的课程不多,学生网络基础知识的匮乏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这门课程,学习兴趣缺失,这样学生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4)实践能力基础比较差。由于实践课程安排得比较少,学生本身的实践能力也比较差,这样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二 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编写案例化的教材

目前,专业的医学影像信息学的教材出版得非常少,已出版的医学影像信息学的教材基本上采用陈述的方式介绍本课程的内容不实用。该课程最终为医学影像实践服务,建议在进行医学影像信息学改革时,可以将教材的编写实现案例化,将医院的一些成功实践案例包括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PACS的建设、网络的建设、图像的处理等都纳入到课堂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医学影像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调整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于这门课程开设的课时不多,因此课堂的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取舍。在调整的过程中,要着重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着重强调关系到日后与实践操作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同时更要着重强调知识的融会与贯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开展PBL教学模式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BL(Lecture-based Learning,简称LBL)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该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基于此,本课程提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的教学模式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PBL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通过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影像信息学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之前也有一定的医学影像技术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的基础,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通过仔细研究确定每个项目的实际问题,并向学生提出该问题;其次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总结,学生小组对自己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解决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完善的地方进行阐述和说明。学生通过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4.提高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

影像信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包含传统的医学成像、PACS系统以及图像解释等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这门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计算机技术相关知识,而且要掌握一部分医学成像原理的内容。因此要想上好这门课,教师应尽量掌握PACS系统、掌握图像的成像、获取、通信、存档、处理、分析以及显示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计算机网络等相关知识的基础。只有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深化影像信息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三 结束语

影像信息学作为医学知识领域中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改革有待探讨。本文在此所提出的改革方案也是教学与实践的总结,日后这门课程的改革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希望通过改革,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教育改革,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影像人才。

影像专业实习生总结篇(5)

【关键词】 就业;发展空间;前景;对策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明显加大;我国目前正处在医疗改革的关键时期,改革的前景还不明朗,医疗体制政策还不完善,较多医疗卫生单位严重差人也不愿或不能进人,导致医护人员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医疗事故频发,同时,部分专业的医学毕业生明显供过于求,导致大多数用人单位纷纷提高进人门槛;在这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我院实习的医学影像专科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现将原因分析如下: 

        1 就业情况的随访 

        对近几年在我院实习的31 个医学影像专科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随访研究,其中男生9 人,占35.8%,女生22 人,占64.2%,已工作或已签约县级、区级及市级医院或同等级医院的共19 人,占61.3%,其中女生13 人,男生6 人,县级以下医院7 人,占22.6%,已经或正在专升本的5 人,占16.1%,;其中从事超声工作的14 人,占45.2%,从事放射技术工作的8 人,占25.8%,同时从事放射诊断及技术工作的4 人,占12.9%,均在县级以下医院工作;通过以上调查,得出影像专科生近几年的就业率达到83.9%,加上已经或正在专升本的5 人,就业率达到100%。 

        2 就业前景分析 

        2.1 医学影像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医学影像学科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发展迅速,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放射医学、包括传统的x 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学;②超声医学(us),包括b 型超声、超声心动图、介入超声;③核医学,包括γ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pet)和介入核医学。 

        2.2 医疗技术及医疗事业的发展 

        1970 年代,电子计算机x 线断层扫描仪(简称ct)和核磁共振诊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 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随着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越来越强,能够对大量的来自高度检测仪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迅速成像;20 世纪后期,世界上掀起了以微创手术为主的医疗技术革命,出现了许多以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的介入技术学,通过最新影像诊断技术,可以检测出早期肿瘤和其他许多早期病变,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医生越来越倚重仪器设备的检查,另一方面在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下,各项仪器检查结果成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有无过错的重要法律依据,此仪器检查使用率必然提高,导致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医学影像科室的迅速扩张,出现医学影像人才短时间内的相对匮乏。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个人医疗服务的投入也不断增大,同时国家也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各地政府纷纷提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如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政府提出在2015 年前重庆区域内三级综合医院将达到30 所,以上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高端影像设备不断普及到县及县级以下医院,导致目前中国较多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西部医疗卫生单位对影像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增大;在目前这种医疗体制下,医疗卫生单位需要影像专业人才,但又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员编制,很多医疗卫生单位不得不以招聘影像专科生来解决这种矛盾。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影像专业也越分越细,主要分为影像诊断及影像技术两个专业,目前设有影像技术专业的医学院校相对较少,毕业生也较少,特别在西部省份的毕业生就更少,那么他们的就业情况就相对较好。 

        2.3 医院自身的发展 

        长期以来,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都靠自我创收维持发展,床位越多,病人越多,设备越先进,创收就越多。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同级及同区域医院还互相开展“军备竞赛”,不断要在医院规模上压倒对方,同时还在先进仪器设备数量上压倒对方,先进仪器设备中大部分为影像设备;同时,部分区县级医院没有专门的影像技术人员,为了医院的发展,必须新招收专业的影像技术人才;以上几方面也是导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 

        3 就业对策 

        3.1 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实习生在实习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搞好实习的信心。充分估计实习中的困难,并作好应对措施。在医学知识方面,实习生在实习前有必要重温与影像学密切相关的临床知识和基础知识,尽快了解和熟悉所到影像科室的有关医疗制度,为今后圆满实习做好准备。在实习过程中,要善于学习、思考、提问、总结,尽量将所学书本知识与临床实习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有意去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3.2 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着重提高实习生的实践技能 

影像专业实习生总结篇(6)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68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59-02学习倦怠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学习倦怠是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它反映了一种消极的学习心理。长期的学习倦怠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研究发现,倦怠与很多心身问题有关,包括抑郁、易激惹、无助、焦虑、失眠、头疼等[1-2]。作为医学院校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学习课程多、难度大、需要记忆的知识多,学业繁重。《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医学基础课程,既有直观知识,也有抽象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免疫学部分,具有抽象、系统性强等特点,学生难于理解和记忆,就像一块啃不动的硬骨头。这样以来,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相比其他非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就更容易产生学习倦怠。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将直观教学法用于《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过程,对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产生的学习倦怠状况起到了良好的而干预作用。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本组研究对象52例,均为通过参加全国高考被我院录取于2011年9月入学的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其中男生25例,女27例,年龄20-23岁;城市户籍学生20例,农村户籍学生32例;上述所有研究对象对参与该项研究均知情并同意,且配合良好。

1.2方法该项研究在笔者任教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实施,该课程均于大一第二学期开设。在开学后的第1天,首先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3]进行施测,旨在了解学生进行该课程学习的现状。该量表共20道题目,分为3个维度,即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量表采用5级评分,理论最低值为20分,最高值为100分,学习倦怠的3个维度的得分越高,表明学习倦怠程度越高。该问卷总体平均分高于3分者视为学习倦怠,低于2分者视为不存在学习倦怠,介于2分和3分之间者视为不确定的中间状态。最后的统计指标为总分和3个因子(或称维度)分。然后,在理解教学大纲、熟读教材、掌握学生基本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采用直观教学法进行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工作。具体而言:直观教学法是主要运用教学中的多种多样的直观形式,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及教学条件,加以灵活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包括直接实验、实践、教师的形象化语言和直观教具等。①实物与模拟标本的运用。这种直观教学形式一般在讲解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或寄生虫学时使用。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菌的形态及其某些特殊结构,可大大增强学生对细菌和寄生虫形态结构的认识和记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细菌和寄生虫的致病性进行放散性思维;在讲述细菌的细胞壁时,为了让学生对肽聚糖的三维或二维空间结构有一个感性认识,可用铁丝、木板及不同颜色的乒乓球制作成肽聚糖的立体结构模型,且形象生动。在介绍细菌的特殊结构菌毛时,为加强学生对其形态与功能的理解,可用一种野生草本植物―――苍耳子作为模拟实物,该植物外形酷似长满菌毛的细菌,而且能粘附到衣物上,经使用后,学生反映对菌毛的认识及印象十分深刻。②运用挂图进行直观教学。在传统教学媒体中,挂图一直是《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常用的直观教具之一,包括形态学挂图、各种图表性质的综合类挂图、展现某一具体过程(如免疫应答、超敏反应),或进行众多知识点的分类整理等多种类型,且具有形象直观之共性特征。③运用象征性教具进行教学,主要指绘图、图解的运用。该教具既可由任课教师自己绘制,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由具备绘画天赋的学生来完成。如在讲解寄生虫相关内容时,课前对疟原虫各期的形态绘制成彩色的卡片,然后让学生以箭头图归纳其生活史,再让学生把这6张卡片贴在所对应的位置上,以加深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强化记忆。④利用教师的形象化语言直观教学。因为语言是教师传授或表达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够达到集多种美感于一体的境界,如情感美、形象美、准确美、启迪美、机智美、音乐美等,本身就会产生一种心理磁力,既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或者促进学生构建放散性的思维模式。⑤提升实验课的直观教学价值。主要是通过实验演示、示教、模仿、操作等手段运用,起到正强化的巩固效应,从而加深或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并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教学效应。多媒体教学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多媒体、录像、显微电视系统等的应用,从而使该课程抽象复杂的知识,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直观形式表达出来,生情图文并茂,让学生受到愉悦的感官刺激,使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知识的承载量更大,在单位时间内掌握的知识更多。上述各种直观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至学期结课后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重复施测,以观察比较实施该教学方法前后对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效果。

1.3统计学处理前后2次测评学习倦怠获取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

2结果

直观式教学法实施前后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包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P

3讨论

医学院校大学生相对于其他院校大学生,其学业负担更重,学业难度也更大,这些特点使得医学院校大学生极易产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其中学习倦怠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4]。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学习倦怠的3个维度上,实施直观教学法成就感低得分最高,该结果(见表1)反映部分医学影像专业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的价值不大,即使工作入位后也是在医技科室工作,用不着这些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使得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就业焦虑[5],认为“大学毕业等于失业”,进而导致学习动力的缺失;另一方面,中学和大学管理的差异导致了学生行为的失衡[6]。中学时代为能够考上大学“玩命学”,可考上大学后,提倡的是自主学习,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完全不同于中学时代的高压管理模式,学生认为无论怎么样均会拿到大学文凭,出现“玩着学”的行为和认知。从该项研究结果看,直观式教学法实施前,得分比较高的还有情绪低落维度,这一结果主要与该课程的特点有关:抽象、系统性强等特点,学生难于理解和记忆,故出现厌学、或者因学校的管理制度的约束,不得不被迫地坐在教室听课,出现“身在曹颖心在汉”地机械被动地学习等情绪反应;行为不当维度得分排在第三位,分析认为是低成就感、情绪低落两个维度的必然结果,反映出学生因上述低成就感、情绪低落影响因素的存在,出现旷课、迟到、早退、偏科等现象。经直观教学法实施后,结果显示(见表1),成就感低得分、情绪低落得分、行为不当得分均明显减低,差异显著,说明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兴趣。该课程的内容由抽像变得直观形象,由系统性强枯燥变得充满了趣味性,由认为与医学影像专业没有关系的错误认知转变为该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是学好并用好医学影像知识和技能的基础;由被动被迫学习转变为主动自觉。至于直观式教学法对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学业倦怠的干预机理,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直观式教学法均是以实物为教具,真实、客观,所具有的“百闻不如一见”之优势,它可以极大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②有助于系统化理论知识的形成,对微生物形态的认识起到了强化记忆的作用。③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大提高教学质量。④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⑤特别是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一些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直观形式表达出来,起到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快、知识承载量大,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接受信息并掌握所学知识的作用。4结论

在教学工作中,教有方法,但无定法。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在吃透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对象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内在或外在根源,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讨研究并针对性的实施,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该项研究证实,采用直观式教学法,可有效地干预医学院校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提高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47-51.

[2]孙晓莉.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成因研究[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7.

[3]王宇中,主编.心理评定量表手册[M].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45-48.

[4]陈洪岩,元帅,王金祥.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及相关因素探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6):707-710.

影像专业实习生总结篇(7)

医学影像学自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以来仅100余年的历史,影像学发展却相当迅速,尤其是近30年来,CT、MR、超声、PET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其在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而医学影像学课程建设及有关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影像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培养单纯以影像技术为主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是培养单纯以临床诊断为主的专业诊断人才。随着影像技术及现代影像设备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介入治疗的发展和普遍应用,现代医学影像学已由原来的临床辅助检查技术转变成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第三大临床治疗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教授在报告中说,21世纪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方向是由以大体形态学为主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基因成像过渡。因此,现代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要求既有影像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也要有坚实的临床理论及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发展方向的转型对影像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改变。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的技术人才和单纯的诊断人才都是不能适应现代影像学发展的需求。我校根据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的趋势及目前医院对影像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及论证,在原来的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并研究制定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此方案的培养目的是培养集影像技术与临床诊断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1 培养目标的改变 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强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在医学领域从事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新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在医学领域从事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因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影像科不像上级医院有专门的影像诊断专业人才和影像技术人才,在基层医院因为人员少,往往没有区分,大都需要“双肩挑”。因此没有过硬的医学影像技术和临床诊断知识是不受欢迎的。因此新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基层医疗单位对医学影像学人才的需求的。

2 课程设置的改变 在课程设置方面改变了原来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影像专业课影像专业见习实习”的模式,采用的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专业见习实习影像专业课影像专业见习实习”的模式。学生进校后首先学习公共基础课,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然后依次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接着下附属医院见习实习临床专业,再返校学习专业课,最后下附属医院进行专业见习实习。

从课程顺序上我们不难看出,新的培养方案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增设了一阶段的临床专业见习实习。学生接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及临床思维方式的培养,再来学习专业知识,学生们无论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都会有惊人的转变,理论结合临床,学起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 课时设计的改变 公共基础课基本没变,学科基础课总学时增加了三百余学时,专业课总学时增加了近两百学时,其中增加的部分主要为临床专业基础课及临床专业课,影像专业课增设了一门《医学影像图像处理》。随着PACS建设的逐步普及并与HIS、RIS的整合,影像科和整个医院的工作流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PACS建成后可逐步做到无片化和无纸化,使影像学信息非常方便地在网上传输、并进行会诊和教学病例讨论,使图像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因此增加临床专业知识及影像图像知识势在必行。

4 学位授予的改变 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技术类专业,因此学位授予的是理学学士。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医学领域从事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医疗专业,因此学位授予的是医学学士。授予理学学士的毕业生日后只能考取技师类执照,从事技术类工作。而授予医学学士的毕业生日后可以考取医师类执照,就业范围远远大于授予理学学士的毕业生。我校在07级的学生中就逐步开始实行这种新的专业培养方案,迄今为止,无论是就业还是招生,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的前景都要优于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

影像专业实习生总结篇(8)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educational state in Video Science in medical colleges,combining with work practice,it puts forwards the teaching reform thought of it,aiming to jointly exploring and cultivating the clinical medical talents fit to the new TCM,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modern medical Video Science development.

Key words:higher colleges;Medical Video Science;teaching reform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催生了高速多层螺旋CT、高场MRI、介入放射学、超声诊断学及超声介入学等先进的影像诊断和治疗技术的相继问世,医学影像学正经历一个迅猛的发展时期。新的知识和观念不断涌现,现代医学影像学已发展成为诊治兼备的临床学科,其研究也成了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提升了相当高度,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高等中医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作一初步探讨。

1 医学影像学教学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医学影像学一直作为临床医学的辅助学科,在医院的发展规划中处于次要地位,这也导致了影像医师的培养没有得到必要的重视,使得医学影像学师资的培养成为了薄弱环节,导致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影像诊断学在以往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中仅仅是中医类《西医诊断学》的一个章节。中医本科专业总学时20学时,放射、超声课时比为10 ∶1,内容涉及人体全身各个系统,内容多,教材编写简单,没有图示说明,无法安排充裕的见习、实习时间。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基本和其它课程一样上,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图像的影像理论是非常抽象,教师只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粉笔和黑板之间进行灌输式的理论讲授,教学方法单一。作为中医药类医学院校,长期以来学生更多的重视中医中药学的学习,而影像诊断学作为西医诊断学的一部分自然倍受冷落,学生对其不重视也就可以理解了。上述的林林种种都造成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很好地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更谈不上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改革与探索

2.1 更新教材和改革教学计划 根据临床教学对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需求,将原来供中医类专业使用的《西医诊断》改为使用《医学影像学》作为教学教材,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1]。该教材具有实践性、专业性较强,内容丰富的特点。教材按70~100个学时计划编写,但中医类院校学生课业繁重,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只能做适量压缩。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将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和针灸推拿等专业的特点,重新制定了相应理论和见习课时,平均课时比原先增加40%。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也更体现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转贴于

2.2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临床能力培养 自2002年开始我们教研室开始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尝试在教学中应用,因多媒体课件图像质量高、片源选择余地大,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学生乐于接受,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显加强,同时因使用方便,减轻教学负担[3]。总之,多媒体课件的成功运用,会使医学影像教学耳目一新、形象直观,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的过程中,教研室的老师不断尝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以前单纯的“填鸭试”教学被更多的“启发式”教学、“实战性”教学所取代,所谓“实战性”教学主要是在每个章节理论教学完成后,提供几个临床典型的病例,这些病例之间往往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4]。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每组代表上来对每个病例进行分析,最后由老师结合阶段理论教学回顾性总结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通过这个方法,学生对刚接触到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3 改革实验课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技能培养 由于受到课时数的制约,传统的影像实验教学一直采用理论讲授结合集中阅片的方法。学生在阅片的时候老师是主体,每张X线片老师都集中讲解学生聆听记忆。阅片速度快,学生来不及理解,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对影像实验课也没有兴趣,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起不到很好的辅助效果。因此教研室首先对实验课教学大纲重新进行了编写,增加了新的检查技术下疾病影像表现的实践内容,主要是CT部分的内容。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尝试讲课主体和对象的转化。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从记忆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创新型转变,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素质[5]。每次实验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根据实习大纲预习理论知识,实验课上老师用少量的时间回顾理论教学的内容,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行阅片。学生分组学习,一边阅片一边结合书本理论知识讨论,同时实践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老师将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解答。实验课结束前老师把所有学生遇到的问题、难点汇总,结合实际病例影像图片设计几个抢答思考题。有时老师举出具有鉴别意义的病例,学生短时间讨论后推选的代表上台教授,教师旁听,最后进行总结和补充。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开展,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的同时临床实践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2.4 改革考核方式,突出综合技能 考试的成绩是对教学效果评价的有效手段。以往的考试单纯以理论为主,这种方法存在多种弊端,主要的还是不能反映学生的影像学综合运用能力,自然也不能真正反映教学效果。为此教研室尝试新的考试方法。病例阅片占成绩的20%,理论考试占成绩的80%,其中理论考试内容增加30%病例分析和影像检查综合运用题。这样考试更能体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能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影像学的教学效果。

2.5 加强教研室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节。为了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组织教研室老师参加优秀教师授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授课艺术。组织教研室老师集体听课,课后组织教学情况讨论。通过讨论取长补短,吸取经验。为保证教学质量,青年教师正式参加上课前必须参加青年教师岗位培训、公开试讲,经过评议合格后方能走上讲台。科内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小讲课,作为教研室教师提供锻炼机会的平台;组织青年教师收集疑难病例,定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会。不定期安排教师到兄弟医院进行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医学影像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2] 戴捷.医学影像学多媒体教学的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6331644.

[3] 王世英.医学影像诊断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9):646647.

影像专业实习生总结篇(9)

2培养医学生掌握正确的的阅片技能。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客观性很强的学科,提高学生的阅片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首先强调摄片的几个原则:①常规正侧位,必要时特殊。②包邻近关节。③必要时重复再照,对比再照。在初学者中强调遵循一定阅片步骤,可使短时间内有效地传授正确阅片知识成为可能,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设计基本阅片步骤为:①收集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查、辅助检查等,强调影像学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特别是骨肿瘤的诊断必须临床、影像学、病理三结合。②影像学资料质量的判定,质量好的影像学资料才能帮助诊断,包括投照的是否正确,曝光的强度是否合适等。③先整体后局部或先局部后整体,阅片应注意有序性和完整性,注意从软组织、骨皮质、骨松质、髓腔、关节间隙、解剖关系等逐层顺序观察,以期不遗留微小病变,同时还要有整体观察概念。④结合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知识综合分析做出诊断或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1]。

3介绍骨科常见骨骼、肌疾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主要介绍骨外科常见的骨科疾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注重临床结合影像学,包括病史、典型体征、术中图片、病理图片等等,以增进对疾病的认识,加强记忆。

影像专业实习生总结篇(10)

[作者简介]钱春野(1956-),男,江苏盐都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影像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基础医学;李仕红(1979-),男,江苏如皋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神经病理;李玉华(1963-),男,江苏建湖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解剖学。(江苏盐城224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影像解剖学’课程综合化模块的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JSJG284)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58-01

在医学影像技术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该专业教学模式进行科学、深入的研究,已关系到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发展。高职院校模块化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实施模块化教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把知识寓于能力训练之中,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强调教、学、做一体化,教师由学术型向技术型转变,强化专业实践能力。这些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本质,使模块化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选择之一。

一、目前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沿用传统的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完整,一般由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大模块构成。但这种课程体系学科界限明显,不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造成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最终达不到用人单位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所提出的高要求。

2.课程结构随意化。部分高职院校在具体课程设置时未根据培养目标、岗位人才规格的要求,只考虑本校的师资、实训条件等,随意增减课程或课时,从而造成课程结构随意化。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欠妥。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专门人才,重视学生实践环节,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关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由于受到总学时的限制,在学时的构成比例上侧重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技能的能力。

二、模块化课程结构构建的依据

1.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键词在于“高等”和“职业”。“高等”一词使之赋予了与普通职业教育的区别,在教育别强调“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职业”一词使其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它面向的是学生的职业岗位教育,强调所学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求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依据学生个性化教育和终身化教育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就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谋生教育,更要关注学生毕业后的终生教育,因此,在进行课程模块化结构体系构建时,应该将课程结构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终身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3.依据用人单位、岗位能力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需求。用人单位的需求、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医学影像专业课程结构构建的直接依据。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进行模块化课程结构的构建,才能保证我们的人才培养不会偏离方向。

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是瞄准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素质能力为导向确立知识结构,结合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在校院合作的基础上构建情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以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任务、性质以及质量和特色。

1.调查分析医学影像技术职业岗位(群)。结合本院实际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必备的医学知识,熟练掌握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从事临床影像检查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影像技术专门人才。

我们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组织专业带头人和行业专家深入医技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结合调研结果分析、确定胜任这些职业岗位(群)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我们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岗位分为:医学影像技术岗位、放射治疗技术岗位、医学影像设备维护岗位、医学影像设备营销岗位。根据这些不同岗位列出其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具体分为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一般能力包括思想品德政治素质、体育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能力包括各种常见影像设备的操作技术能力、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能力、射线防护能力、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能力、设备的营销与生产技术能力等;关键能力包括职业行为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科研基本能力、生存发展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

2.结合岗位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各岗位的具体要求以及现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本着“够用、实用、应用”以及“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操作”的基本原则,通过课程整合和内容综合,形成“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技能拓展”和“技能应用”五模块课程体系。通过“人文素养”模块,提升学生的一般能力;通过“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模块,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技能拓展”和“技能应用”模块,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

以“专业技能”模块为例,将医学影像技术职业岗位(群)所涉及的岗位工作过程和相应的放射技师资格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分解到相关的课程中,把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素质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鉴定的每一个考核点编入课程标准之中,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素质能力要求与职业资格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安排与职业资格证书鉴定的内容、要求相一致,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素质能力要求相一致。

3.校院合作,情景实训,突出工学结合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应用。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五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加大实训课程的比例,加强实训场所的建设,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构建岗位实训、顶岗实习的递进式实践考核标准体系,即岗位实训技能考核实习准入技能考核实习中期技能考核毕业前综合技能考核。学生在岗位实训、顶岗实习中必须通过考核才能进入下一模块的学习,不合格者需要继续学习,直至通过。

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的特点和优势

该专业“五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经实践检验我们总结出如下特点和优势:(1)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影像岗位(群),拓宽学生的就业面。(2)扩展性好,能很好地应对扩充的新技术新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要求。(3)实践性应用性强,使学生尽早地接触岗位、接触临床工作,在日常的训练与综合实训中积累实践经验,有效增强学生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

21世纪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必将得到长足发展。要为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医学影像专业课程结构的现状,深入分析其不足,对现有课程结构体系进行变革,按照有关依据和原则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以培养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散文类型 下一篇: 初中校成长导师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