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专业毕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3 15:44:36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1)

1观念先行是高校就业市场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不相适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与此形势不相适应的是就业观念的滞后。

大学生就业机制是“以市场为导向”,那么无论从工作内容还是工作方式上,高校就业工作都与“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

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改革以来,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搭建平台。从大学生就业计划分配时代到市场导向的今天,高校就业市场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很多高校对于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共识。有先行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有意识地组织人员开拓市场、走访市场,努力尝试与市场建立相对稳固的联系,到今天已能从具体实践上升到理论构建,而一些高校至今仍然未曾打破坐等用人单位上门的“惯例”。作为发展中事物,高校就业市场建设从理论建设到实践角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就业市场建设也是高校就业工作性质转变与就业部门角色转换的必然趋势。

2推动就业市场的专门化建设,实现专门化需求与专门化供给的有效对接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处于初级市场阶段,现存的矛盾问题很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供需不对接。根源在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不能随经济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变化而创新,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以统一的模式培养人才。

传统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和运行模式是以一家一户,各自为战为主要特征,决定了高校的市场触角短,市场反馈不灵,或反馈错误。对于市场的产业结构瞬息万变的调整和变化应接不暇,对于市场近期和远期究竟需要什么专业,需求数量等并不清楚,盲目调整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现象,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不就业。

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自发性、自由性和散在性。没有专门化的市场体系,缺乏统一的市场预测和规划,缺乏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基本估计,只管招生不管分配,只管培养不管使用。没有规范、科学、系统的市场信息,培养和生产的市场指向不明,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形市场,开发无形市场,加强特色市场建设。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通过专门化培养、专门化配置满足专门化需求。实现市场专门化需求与专门化供给的有效对接。

3努力将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职业化

就业市场建设,对于就业指导人员的市场开拓方面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工作毕竟已经不是行政管理工作,职业辅导需要专业理论支撑,市场开发同样需要具备专业市场开发素质的人员来担任,而这对于高校的就业市场建设更是增加了难度。

近几年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激增态势,但就业专职人员并没有随之而增加,到目前为止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专职教师还没有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不低于毕业生500:1的要求配足,从而使就业指导教师长期处于忙于事务工作之中。

虽然从1999年我国开始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但目前各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具有职业指导咨询师资格的还很少。

在就业政策法规的把握,就业程序处理,毕业生心理指导和咨询,就业知识结构,个性化咨询等就业指导工作方面,他们还难以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服务。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向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要加快建设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4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拓展质量管理功能,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质量管理系统内外互动的和谐局面,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

加强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研究,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制订和实施就业指导工作方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合理地就业。

各级政府在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学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雏形,在毕业生资源的信息统计、,供需信息收集、交流,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离成熟和完善还有相当的距离。就当前情况来看,每年各地组织的一些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信息交流会和双向选择会,虽然参加的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很多,但签约率很低。为此,要将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加快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主要包括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校际联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省市主管部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区域性毕业生市场以及由国家设立的全国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各个不同层次的就业市场相互补充。在就业市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注重各层次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扶持重点人才信息报刊,并据此沟通不同行业、不同系统的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供求信息。

4.2完善人才市场机制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在配置毕业生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现阶段,不管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还是高教体制的改革,都要求有市场的推动作用,要求大力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创造以市场为导向的良好就业氛围。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2)

1.政治条件:政治合格,思想道德纯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顾全大局的意识,志愿从事军队院校教育事业,无学术道德问题,入伍态度端正,符合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

2.学业条件:必须是参加全国普通学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统一招生考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博士毕业生,必须按时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成绩总评良好以上。重点接收进入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的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本科毕业。普通高等学校招收的委培毕业生、被作留级处理或中途休学超过半年(不含应征入伍)的毕业生均不接收。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中共党员、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和曾服现役的毕业生,优先接收CSSCI论文高产作者、“985工程”高校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者等在学术、科研上有突出表现的毕业生。

3.性别及年龄要求:仅接收男性,年龄不超过34周岁(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少数民族和曾服现役的毕业生,年龄可放宽1岁。

4.身体条件: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其中,身高在1.62米以上,双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3,肝功能化验正常,等等。

5.能力要求: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学识渊博,外语水平高,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能胜任学院有关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工作,有成为本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教学科研骨干的潜力。

6.除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经组织安排外,个人在8年内不得要求退出现役。

二、接收入伍计划

三、基本待遇

在首次评授军衔、评任专业技术职务、确定专业技术等级以及住房分配等方面,与同期入军队院校学习的毕业学员同等对待。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生,定正营职(专业技术十级)三档、少校基本标准。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时间按照有关规定计入住房补贴年限。本人军龄,夏季毕业的从报到当年的6月30日起算,春季毕业和实行弹性学分制于其他时间毕业的从到学院报到之日起算。同时,还享受相应职级的工资以及休假、探亲、疗养、保险、医疗、家属随军、子女教育等福利,以及一定的安家补助费。

四、接收入伍程序

1. 报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在2013年12月10日前,将个人材料通过邮政特快专递(EMS)寄至我部报名,或将材料发至邮箱:njzygbc@163.com。报名时须提交以下相关材料:

(1)个人简历(格式不限,但应包括政治面貌、家庭情况、学习工作经历、获奖情况、联系方式等内容);

(2)已获国家承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3)正式发表的专业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目录及代表性成果复印件;

(4)教务部门出具的课程成绩单;

(5)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6)工作设想。

2.条件初审。对有志于来我院从事国防教育事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初审结果通知毕业生。

3.试讲考核和身体心理检测。2013年12月中下旬,我院组织初审合格的毕业生试讲考核和身体心理检测。试讲的内容为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相关内容,主要考察毕业生的形象气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逻辑思维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设计及担任教员应具备的其他必备素质。身体心理检测按照《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执行。

4.德才表现考察。我院将于2014年1月派出考核组,到毕业生所在高校对通过试讲考核的毕业生进行德才表现考察。

5.接收录取。根据总部下达的年度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计划,组织接收录取工作,并办理参军入伍等手续。

五、联系方式

1.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305号南京政治学院政治部干部处。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3)

1.政治条件:政治合格,思想道德纯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顾全大局的意识,志 愿从事军队院校教育事业,无学术道德问题,入伍态度端正,符合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 治条件的规定》。

2.学业条件:必须是参加全国普通学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统一招生考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博士毕业生,必须按时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成绩 总评良好以上。重点接收进入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的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本科毕业。普通高等学 校招收的委培毕业生、被作留级处理或中途休学超过半年(不含应征入伍)的毕业生均不接收。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中共党员、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和曾服现役的 毕业生,优先接收CSSCI论文高产作者、“985工程”高校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者等在学术、科研上有突出表现的毕业生。

3.性别及年龄要求:仅接收男性,年龄不超过34周岁(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少数民族和曾服现役的毕业生,年龄可放宽1岁。

4.身体条件: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其中,身高在1.62米以上,双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3,肝功能化验正常,等等。

5.能力要求: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学识渊博,外语水平高,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能胜任学院有关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工作,有成为本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教学科研骨干的潜力。

6.除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经组织安排外,个人在8年内不得要求退出现役。

二、接收入伍计划

(详见下表)

2014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博士研究生计划表

专业(研究方向)

岗位名称

基本要求

性别、年龄要求

备注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科研岗位

“985工程”或“211工程”院校应届博士研究生

男性,年龄不超过34周岁(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少数民族和曾服现役的毕业生,年龄可放宽1岁

8至10名(最终数量以总政审批为准)

政治经济学

法学

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学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4)

二、研究成果

主持参与了多项课题。主要为:主持完成了湖北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加强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1Y093);主持完成了湖北省卫生厅2006年“湖北省中医现状调查”课题,其成果在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8年9月出版;主持完成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研究所下达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课题――“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国家项目编号:2003DGQ2B171)子课题;主持完成了湖北省教育厅200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5Z125);主持完成了“湖北省中医人才需求与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研究”湖北中医药大学校级教学研究课题;牵头完成了湖北省委、省政府重大调研课题基金项目“湖北省中医人才现状调查与现状分析”;主持了2012年度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专著项目《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研究》;主持了武汉市科技局2012年项目――“公立医院公益性质与运行机制研究”(序号21号,项目编号:201240933345);参与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参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相关政策研究”项目;牵头完成了武汉市江汉区科技局课题“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研究――以江汉区为例”等等。

三、主要荣誉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5)

1 基本情况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2000年之前,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由政府下达指令性分配计划,实行统分统配。据统计,1997-1999年,无棣县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1180人,已安置毕业生1056人,待安置的毕业生124人(1999年度中专毕业生中只对省级优秀毕业生进行了安置),毕业生就业率达89.5%。

2000年起,毕业生分配制度开始改革,除了对大专以上毕业生继续下达指令性分配计划外,对中专毕业生则改为政府下达指导性计划、进行双向选择就业。到2001年,统分统配的毕业生分配制度被彻底打破,全面实行指导性计划就业,毕业生主要通过进入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落实就业。2000年至2007年回生源地报到的毕业生人数为2376人,落实就业人数1208人,就业率50.84%,比1999年的就业率89.5%低了38.7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7年人事部门收集的全县各类用人单位对大专以上毕业生的需求数仅为836人,为实际报到人数的35.2%;而对中专生的需求不到10%。

从2000年以来的就业成功率看,无棣县大中专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的形势已十分严峻,近五成的毕业生毕业即意味着失业,这对投入了巨大教育投资甚至是举债供孩子上学的毕业生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人才市场对人才配置功能发挥不到位。目前无棣县人才市场虽然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善,但政府主导的有形人才市场功能不够完善,人才市场功能发挥还不到位,“要人才找市场,要工作找市场”的观念淡薄,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本地的民营企业缺乏储才意识,重使用,轻培养,等到缺人时才想到招人,招不到人才,就到同行中去互挖。每年初下发的人才需求征集信息,多数企业都不填报,回收率不到20%,让人才市场也难以有针对性地建立本地人才信息库为企业服务,导致本地人才大量外流。

(2)大中专毕业生培养和使用脱节,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对称。大中专院校对社会人才需求了解不够,专业设置重复,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毕业生素质和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毕业生人才资源浪费和紧缺同时存在,造成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纷纷抱怨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适合自己需要的人才,纷纷抱怨招人难。如市场营销、计算机专业类毕业生相对饱和,文秘、法学类专业毕业生出口主要是考公务员,而招考公务员的数量有限且文秘、法学类毕业生也不占绝对优势,因此,就业有一定难度。

(3)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大城市、机关、事业工作才显得体面,没本事的才到小城市、小企业工作。而毕业生自己也不愿回本地就业,能在大城市、大单位工作在同学面前也显得自己有实力、有面子,这在无形中为毕业生就业竖起了一道门槛。还有些毕业生没有好的轻松的工作不去,宁愿呆在家里由父母养着,而不去自食其力。从毕业生就业流向看,虽然机关、事业、国有企业每年招考的毕业生数量不多,但还是吸引着众多毕业生前来报考。

(4)企业就业环境与毕业生期望存在差距。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少时的独生子,求学时的城市生活,精神、物质追求高,艰苦创业、吃苦耐劳能力差。无棣县的工业企业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工资水平偏低,大部分企业提供的月工资都在800—1200元之间,而周边发达地区普通工人月工资已提到1500元以上。加之个别企业既不为毕业生办理人事关系,又不签订劳动合同,也不为他们办理各种社会保险,更谈不上为毕业生长远发展进行规划。据统计,目前在民营企业工作,但没有建立人事关系的毕业生达50%以上。加之毕业生本人对人事关系、人事档案意识淡薄,毕业生不到当地人事部门办理报到及人事档案托管手续人数逐年增加,1998年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不统一分配以来,无棣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已积压的毕业生“无头档案”达三千余份,其中,办理人事的只有400多人。

3 对策措施

(1)优化就业环境,加强宏观指导。一是要加强领导,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过问,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抓好落实。二是出台鼓励毕业生回乡创业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力度,奖励重才、爱才企业,形成良好的全社会重才、爱才、育才环境。三是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教育引导企业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办事,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四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着力营造亲切、温暖、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尽最大努力满足毕业生精神上、生活上和创业成才上的需要。

(2)加大宣传力度,促使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我县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宣传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及农村基层作出贡献的毕业生奋斗成才、艰苦创业的优秀事迹,帮助毕业生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自主创业意识,引导他们把注意力放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上。确立“只要有用武之地,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无论是机关、事业或民营企业,照样能成才,能为社会作贡献”的观念。

(3)规范用人制度,引导企业树立合理的用人观。机关、事业单位坚持“凡进必考”制度,空缺岗位要从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中考试、考核择优录用。对企业要引导他们树立合理的用人观,要有长远的人才培训规划,要舍得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资本投资是效益最好的投资、是振兴企业之本”的观念。人事劳动部门要督促企业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交纳各种社会保险。从政策、保障上创造毕业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让人才既有可干的事业,又有晋升的空间。

(4)加快经济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关键。要依托培训机构和骨干企业,加快毕业生实(见)习基地建设,缩短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差距。要出台扶持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让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农村基层就业或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5)搭好平台,努力实现毕业生供求信息的有效对接。一是要加快人才劳动力有形市场的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使政府的导向、企业的需求和毕业生的所求有一个直接的沟通渠道。二是要加强人事服务,建立简便、快捷的程序,为毕业生解除后顾之忧。三是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服务。要建好人才数据库,及时收集、人才供求信息,办好人才交流会,加快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形成全社会“要人才找市场,要工作找市场”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6)

1 基本情况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2000年之前,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由政府下达指令性分配计划,实行统分统配。据统计,1997-1999年,无棣县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1180人,已安置毕业生1056人,待安置的毕业生124人(1999年度中专毕业生中只对省级优秀毕业生进行了安置),毕业生就业率达89.5%。

2000年起,毕业生分配制度开始改革,除了对大专以上毕业生继续下达指令性分配计划外,对中专毕业生则改为政府下达指导性计划、进行双向选择就业。到2001年,统分统配的毕业生分配制度被彻底打破,全面实行指导性计划就业,毕业生主要通过进入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落实就业。2000年至2007年回生源地报到的毕业生人数为2376人,落实就业人数1208人,就业率50.84%,比1999年的就业率89.5%低了38.7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7年人事部门收集的全县各类用人单位对大专以上毕业生的需求数仅为836人,为实际报到人数的35.2%;而对中专生的需求不到10%。

从2000年以来的就业成功率看,无棣县大中专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的形势已十分严峻,近五成的毕业生毕业即意味着失业,这对投入了巨大教育投资甚至是举债供孩子上学的毕业生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人才市场对人才配置功能发挥不到位。目前无棣县人才市场虽然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善,但政府主导的有形人才市场功能不够完善,人才市场功能发挥还不到位,“要人才找市场,要工作找市场”的观念淡薄,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本地的民营企业缺乏储才意识,重使用,轻培养,等到缺人时才想到招人,招不到人才,就到同行中去互挖。每年初下发的人才需求征集信息,多数企业都不填报,回收率不到20%,让人才市场也难以有针对性地建立本地人才信息库为企业服务,导致本地人才大量外流。

(2)大中专毕业生培养和使用脱节,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对称。大中专院校对社会人才需求了解不够,专业设置重复,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毕业生素质和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毕业生人才资源浪费和紧缺同时存在,造成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纷纷抱怨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适合自己需要的人才,纷纷抱怨招人难。如市场营销、计算机专业类毕业生相对饱和,文秘、法学类专业毕业生出口主要是考公务员,而招考公务员的数量有限且文秘、法学类毕业生也不占绝对优势,因此,就业有一定难度。

(3)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大城市、机关、事业工作才显得体面,没本事的才到小城市、小企业工作。而毕业生自己也不愿回本地就业,能在大城市、大单位工作在同学面前也显得自己有实力、有面子,这在无形中为毕业生就业竖起了一道门槛。还有些毕业生没有好的轻松的工作不去,宁愿呆在家里由父母养着,而不去自食其力。从毕业生就业流向看,虽然机关、事业、国有企业每年招考的毕业生数量不多,但还是吸引着众多毕业生前来报考。

(4)企业就业环境与毕业生期望存在差距。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少时的独生子,求学时的城市生活,精神、物质追求高,艰苦创业、吃苦耐劳能力差。无棣县的工业企业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工资水平偏低,大部分企业提供的月工资都在800—1200元之间,而周边发达地区普通工人月工资已提到1500元以上。加之个别企业既不为毕业生办理人事关系,又不签订劳动合同,也不为他们办理各种社会保险,更谈不上为毕业生长远发展进行规划。据统计,目前在民营企业工作,但没有建立人事关系的毕业生达50%以上。加之毕业生本人对人事关系、人事档案意识淡薄,毕业生不到当地人事部门办理报到及人事档案托管手续人数逐年增加,1998年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不统一分配以来,无棣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已积压的毕业生“无头档案”达三千余份,其中,办理人事的只有400多人。

3 对策措施

(1)优化就业环境,加强宏观指导。一是要加强领导,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过问,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抓好落实。二是出台鼓励毕业生回乡创业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力度,奖励重才、爱才企业,形成良好的全社会重才、爱才、育才环境。三是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教育引导企业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办事,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四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着力营造亲切、温暖、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尽最大努力满足毕业生精神上、生活上和创业成才上的需要。

(2)加大宣传力度,促使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我县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宣传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及农村基层作出贡献的毕业生奋斗成才、艰苦创业的优秀事迹,帮助毕业生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自主创业意识,引导他们把注意力放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上。确立“只要有用武之地,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无论是机关、事业或民营企业,照样能成才,能为社会作贡献”的观念。

(3)规范用人制度,引导企业树立合理的用人观。机关、事业单位坚持“凡进必考”制度,空缺岗位要从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中考试、考核择优录用。对企业要引导他们树立合理的用人观,要有长远的人才培训规划,要舍得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资本投资是效益最好的投资、是振兴企业之本”的观念。人事劳动部门要督促企业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交纳各种社会保险。从政策、保障上创造毕业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让人才既有可干的事业,又有晋升的空间。

(4)加快经济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关键。要依托培训机构和骨干企业,加快毕业生实(见)习基地建设,缩短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差距。要出台扶持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让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农村基层就业或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5)搭好平台,努力实现毕业生供求信息的有效对接。一是要加快人才劳动力有形市场的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使政府的导向、企业的需求和毕业生的所求有一个直接的沟通渠道。二是要加强人事服务,建立简便、快捷的程序,为毕业生解除后顾之忧。三是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服务。要建好人才数据库,及时收集、人才供求信息,办好人才交流会,加快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形成全社会“要人才找市场,要工作找市场”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7)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院校持续大规模地扩招,使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扩大,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60万,2012年达680,2013年达699万,再加上往届毕业而没有就业的大学生,2013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数将超过760万。不难看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还在进一步扩大。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十分重视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大学生就业涉及民生,涉及几百万莘莘学子的切身利益,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着毕业生的个人前途。如果国家花费巨资培养的几百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就业,这是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特别是若数以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还会激化社会矛盾,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务院关于《促进就业规划(201l一2015)》明确指出,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

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从理论方面上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利于人力资源在全社会的高效优化配置,有利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科学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实践方面上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材,有利于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与人才高地的构建,有利于减少整个社会的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浪费,有利于政府科学合理的制定就业的公共政策,有利于政府、社会、企业更加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高校积极与市场结合,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避免就业市场化和招生、专业设置非市场化的互相脱节和失衡现象,有利于高等教育健康适度的发展以及制度体制的进一步深化。

(二)文献综述

我国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制度大致可分为统包统分和双向选择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点就是2000年启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统包统分 的就业制度是从1952年7月19日政务院颁布《关于1952年暑期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指示》开始,即大学生毕业后由国家有计划地将他们分配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岗位,在工作地域、单位、岗位上毕业生个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1989年国家教委会同国家计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实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竞争机制被逐步引入大学生就业。

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这不仅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还阻碍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学术领域展开了研究,以期寻求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良策,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涌现出一大批相关的理论,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著作非常。高校扩招前,文献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应聘技巧等应用方面,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专家、学者们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问题、就业政策、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和解决大学生就业对策等方面的研究。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概述:

1.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指出一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明确了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本判断。2006年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一北大课题组的调查报告解析今年大学生就业状况,报告调查全面,内容详实、客观的叙述了很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趋势与动向。浙江师范大学王永珍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与思考》中也用详实的调查数据显示了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接受《工人时报》采访时也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成因。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潘士远、林毅夫在《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中也分析了就业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2.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对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许多专家学者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很多有效且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重庆大学张军在《大学生就业难探析与对策思考》中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实际状况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与现行工作模式的矛盾等四大矛盾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华南理工大学郭蕾在《自我效能感与毕业取向的研究》一文中强调: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趋凸显,造成这种现象,除了客观因素外,关键在于大学生对自己的特长、兴趣及能力不了解,对社会需求也知之甚少,无法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出对就业前景的茫然和对自身缺乏自信。杨元妍认为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政策还很不健全,就业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大学生就业措施不完善,就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偏差。赵鹏大、娄玉华认为政府应该把大学生就业看成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一要动员全社会所有的积极因素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二要鼓励大学生白谋职业、自主创业。宾建成认为大学生没有更新就业观念,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和东部沿海城市,忽视西部、边远地区,对薪酬要求高,好高骛远。李清霞认为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目标还很传统,许多大学生不是从实际出发,选择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岗位,而是向往大城市的高薪职业,使大批大学生毕业生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苟军平认为大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敬业爱岗精神、适应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与社会需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刘文在《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中,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做出了独到的分析,她认为政府作为就业制度安排的主体,既沿袭传统资源配置的方式,又部分运用市场的调节功能,两种制度互相干扰,使整个大学生就业过程出现偏离。

3.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对策的研究:贺利军在《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分析》一文中提出,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政府从经济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技术政策和失业保险政策等方面出发。著名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就业机会的减少,这种情况下,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产业结构转型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多。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倡导鼓励大学生创业与促进大学生就业紧密结合,引导和帮助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共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步:概念界定。对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制度、就业政策的概念做出了界定。

第三步: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的第三部分从多个的方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阐述分析。

第四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分析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的原因,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的大幅度增加,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片面追求和毕业生自身传统的就业观念,高校没有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师资力量,管理体系与市场导向脱节,就业政策配套措施的缺失等。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等院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共同支持和共同努力。

(一)政府方面

1.控制招生规模

政府要对高校招生规模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各专业就业率情况对高校专业设置做出科学的调整,对于社会需求一般,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应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对于一些教育质量达不到教学要求和就业率较低的高校,应压缩其招生规模。

2.大力发展经济

要解决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我国经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缓解就业压力。

3.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

当前,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就业市场信息、动态不够了解,直接影响了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以及毕业生就业。因此,政府必须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库,实行就业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并且建设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广泛的就业信息交流渠道。政府还应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就业市场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同时,政府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为毕业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就业竞争环境。

4.鼓励和支持毕业生服务基层以及自主创业

政府要全力引导和支持大学生正确择业、科学择业,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制度性保障,鼓励毕业生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从基层做起,响应政府号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政府需要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选拔一些具有政治素养、立志服务基层的优秀大学生对他们实行定向培养,进一步加深毕业生对基层工作的了解,引导毕业生积极、自愿服务基层。

自主创业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趋势、新动向。政府应对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持,解决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风险担保、信贷支持、税负减免以及创业初期社会保障等问题,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政府职能部门还应对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服务。

(二)高校方面

首先,高校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和市场的需求,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应加强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以及创业技能教育,多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培养锻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创业。第三,要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广泛收集和及时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高水平、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第四,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就业竞争。

(三)用人单位方面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8)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新变化

最近几年,我国大学生毕业就业产生不少新变化。首先,我国本土大学生面临国际联合办学机构竞争。近几年来,我国高教市场逐步向国外资本开放,各种形式外国教育机构的进入,不但提供了人才短期培训,还与国内大学进行联合办学,这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直接挑战了中国本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土高校大学生就业增加了不少的竞争对手。其次,人才市场更加偏重“好”专业。所谓的“好”专业,是指当前就业市场较紧缺的专业。近年来,影响大学生就业重要因素之一即大学所学专业是否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偏好比大学知名度更高,一些名牌学校不适合市场专业学生就业不理想。再次,海外归来学子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冲击加剧。近几年来,留学生回国潮一浪高过一浪,直接挤压国内大学生就业空间,这些海外学子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各国法律制度等比较了解,在国外多年的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驾驭各国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差异的能力比较强,竞争力较强,是国内大学生就业强劲对手。

二、目前大学生就业主要问题

(一)整个社会就业现状严峻

1.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2.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与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再次,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

3.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 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的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培训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4.大学生就业认识有误区

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虽已接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起点指标,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度。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 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

5.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

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三、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

(一)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

2.学校教育应与市场需求相对接。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9)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逐步由政府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变。通过市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调整供需关系、合理配置资源,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机制尚不完善,学生本人、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社会自身都存在一定矛盾,并彼此构成新的矛盾,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进程。

一、大学生:矛盾———自我定位不清,与社会要求错位;对策———调整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能力

就业市场化是指就业主体全部进入人才市场,由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均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如果说高校毕业生从“高档商品”变为“大众商品”是市场的必然选择,那么就业层次向下延伸也成为相应的必然趋势。2002年我国有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有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有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40万,2006年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尚处于培育和建设阶段,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2006年5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问时指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可见,不管大学毕业生愿不愿意做一名“普通劳动者”,愿不愿意走向平均月薪千元左右的“普通岗位”,现实都已经摆在了面前。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正确自我定位,与社会的要求错位。他们很少考虑自己的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能否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是否具有适应社会就业和创业的能力。“盲目追求高工资、高职位,择业意向集中在大城市、好单位,同时又缺乏自谋职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能力和勇气,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②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采取如下对策:

1。转变就业观念。从一定意义上讲,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就是选择生活方式。“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环境,这个环境既蕴含着参与竞争的无限机遇,也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就业环境的挑战;既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工作的主动权,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应当明白择业的首要因素不是高收入、高地位,而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最佳结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把就业当作职业发展历程的起点,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

2。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生能否获得满意职位的关键,它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含有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是从事任何岗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相当于“产品的质量”,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所在;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就业技能,成为“厚基础、宽口径、有特长、能创新”的人才。

3。勇于自主创业。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如果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对年龄大的下岗困难群体,还需采取一些特殊措施的话,那么,具有年龄和知识优势的大学毕业生,就不应当过多地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呵护,而应当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洪流中去自主就业,乃至开拓创业。事实上,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初步给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并且已有一批勇敢者亲身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高校:矛盾———自我角色不清,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对策———明确高校职能,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中,高校既是生产厂家,又是销售厂家,同时还是市场服务的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能否就业,表面上看是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问题,但实质上却是高等教育能否顺利步入市场、接受市场选择的问题。当前,相当一部分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育理念诸多方面和市场脱节,和社会要求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市场需要的学生没有人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市场不需要”的局面。即使是专业对口的学生,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知识面窄、心理素质差、适应性弱、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当明确自身职能,树立“就业是高等院校办学生命线”的理念,不断完善就业工作体制。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5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认为:“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③这就要求高校根据市场需要和选人用人的信号确定教育目标,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做到培养目标和用人标准相协调,专业设置和实际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和岗位要求相协调。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教育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2。加大就业指导力度。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在步入就业市场时需要准备的就业知识和技能越来越丰富,需要高校向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个性化指导是在发现和尊重受指导者个性的基础上,帮助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使其选定的择业目标应当与自身状况相符合,从而在择业乃至从业、创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全程化指导就是将就业指导关口前移,使指导工作覆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过程。对于低年级学生要重点讲授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指导学生做好规划;对高年级的大学生,主要针对择业期的特点与困惑,进行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指导。专业化就是通过建设一支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队伍,提高就业指导的层次和质量。

3。开拓新的就业市场。高校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运营实体,不仅要坚持以质取胜的市场策略,提高“产品”的层次、质量,还要注意研究人才市场规律,搞好市场行情预测,努力开拓就业市场。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加大对“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开发的力度;要抓住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大开发形成广阔就业市场这一宝贵的历史机遇,重视开辟中西部就业基地,让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尝试开拓境外就业市场,建立境外就业基地。

三、社会:矛盾———缺乏良好的就业保障机制,舆论环境苛刻;对策———制定相关政策,多方用力,恰当引导

有不少研究者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归结为高校“扩招”,进而指责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但是,通过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适龄青年无论是否进入大学,将来总要就业,劳动力供给总量并没有增减。18岁就业和22岁就业最大的不同是劳动力自身素质有了提高,更加有利于就业。2005年,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是19%,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世界教育报告》,1994年,西方国家的高校毛入学率均已超过了30%,其中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超过了50%④。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而带来大规模的大学生失业。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真正的供大于求,而是在就业的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就业环境的系统性问题,进而制约了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进程。

国家政策和制度限制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的教育制度、人事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一些人才不适合在一些单位工作却出不去,单位真正需要的人才却可能因为没有编制而进不来。人事制度这盘棋没有走活,用人单位就无法形成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整个人才市场就没有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非公有制企业本来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最多的,但是在不规范的就业市场环境中,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传统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非正式规则所构成的意识形态氛围的影响,企业的吸引力却最小。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误区,比如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过分关注文凭等。一些用人单位遮蔽岗位需求信息,造成人才市场上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更有甚者,少数媒体不能充分把握国内外人才市场的现状与趋势,追求信息的故事化与娱乐性,对大学生就业不是深切的关注与细致分析,而是把个别事件描绘成整个存在情况与发展态势,进而形成全社会的舆论压力,造成毕业生就业环境恶化。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一个良性的宏观环境,但这种宏观环境的形成决非人才个体和市场自发趋同就可以实现的,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因此,政府既要培育就业市场,还要调控就业市场。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篇(10)

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南此带来。特别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正由国家“统包统配”的模式向通过市场实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的转变。大学生高度竞争的就业环境已基本形成,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的程度。

一、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1.政策性障碍。为充分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双向自由选择与自主择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中强调:为了解决目前出现的就业难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克分就业。但在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和管理体制上,仍存在种种障碍。一是指标性限制。按国家宏观就业政策,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是有主的双向性选择。但现实情况是高校仍然有派遣毕业生到一些地区或跨省的指标限制:一些大、中城市的用人单位接收大学毕业也需要进人指标,否则档案和户口就难以落实。尤其是高职(专科)学生跨省流动受到较大限制。二是派遣时限性限制。国家政策已作出明确规定:大学生毕业两年可由学校保留档案。但在实际派遣过程中,不少地方规定派遣指标在当年有效。过完年就不再办理接收.这就导致一些即便是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因超过派遣的时限要求而不能够派遣,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三是制度性限制。当前,基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大批高校毕业生去充实公务员和教师队伍。但一旦毕业生选择去这些地方工作,其户口、档案必然随本人转到工作地。再要流动户口、档案势必遇到障碍。有不少毕业生担心,其后代在落后地区得不到好的教育,到时送子女到城市上学还得交数量可观的借读费。因而望而却步。

2.机制性障碍。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使不少虚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如一些中、小学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政策的限制,没有充分的自主权,要不到想要的毕业生,特别是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一方面急需引进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方面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毕业生的派遣、落户、进档案问题而招不到人。据统计。2002年就业毕业生中,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的为31.6%;到国有企业的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的为26.2%;其他就业的为1O.7%。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占6o%。这种实际的走向与需求的状况矛盾表明,用人体制的机制性障碍必然带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3.观念性障碍。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养成了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可能拥有一份体面工作的传统观念,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就东不就西”和“就高不就低”的现象,即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为数不多的大城市。而广大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少有人问津;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高收入、高福利的单位。而广大的基层单位、中小企业则不屑一顾。笔者注意到,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于2000年月1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香,基本结论是:一是择业地点集中,比如上海为多数人首选就业地;二是择业单位偏向“全民所有制,选择行歧、事业单位的人过半;三是“自己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择业标准;四是“工资收入”成为重要的择业条件:五是单位发展前嵛也成为择业的条件之一‘有一点要指出的是,用人单位进人观念同样存在误区。普遍存在重学历、重名校、讲专业的心态,2002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便达85%,而一些部门、地方性性高校相比就不高,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也高于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当年研究生供需比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1:0.4。

4.结构性障碍。大学生就业走向市场化,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这就意味着整个高教体制也必然走向市场化。否则,往往容易造成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的错位矛盾。突出表现在大部分高校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还有就是受传统重知识、轻能力培养模式的影响,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即便是一再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往往陷入“干校一致、万人一面”的尴尬境地。

上述四方面的障碍性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高校问毕业生就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层次之间、院校之间、专业之间、城乡之问、中、西部地区之间,学生个体之间各个层面性的差距。

从层次差距上看,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层次类型之间,就业的机率相差较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一次率就业达99%以上,本科学历的一次就业率约为95%。而高职(专科)学历的一次性就业率不到60%.这至少表明.当前在我国的“买方市场”。人才高消费的观念和现象占有较大的优势。

从院校差距上看。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就业率远远高于地方所属院校。一些“211”工程院校的就业率较高,有的甚至高达99%。这表明,国内一流或名牌大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明显占据优势。当然,在一些地方甚至地区所属高校中,也会因特色鲜明而出现毕业生供需旺盛的现象,但这与这些高校在校生的绝对数相比。显然还很不相称。

从专业差距上看。社会的需求是重要的导向器。在激剧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可以看到,一些应用性专业如计算机、电子与通讯、应用数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管理、外语类专业呈现供求两旺的态势。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学、建筑工程、生物类、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新型建筑设计等专业。也在逐渐升温之中。而一些短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毕业生,社会需求相对较少。这表明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结构的改造与调整,是高校提升毕业生竞争力的一项迫切的课题。

至于城乡之问,中、西部地区及学生个人之问的就业差距,正如前文所述,是全社会和大学生及就业观念偏差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必将随着礼会就业制度、机制、观念的变革而逐年调整。值得关注的是,为推动大学生就业,国家和各级政府正在有针对性地川改革的办法采取扶持政策如:国家和地方共同设立大学生担保基金.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对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有关部门简化审批手续,免收登记类、管理类、证照类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鼓励大生创业。对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升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服务,提高其创业能力。还有就是制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政策,采取“挂职锻炼”和“志愿者”等方式。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同时,国家每年安排专科经费补贴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经济贫困地区的乡镇一级教育文化、卫生、工商、税务、农村服务等机构和单位工作。再有就是鼓励大学生灵活就业,采取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办法.解除大学生从事灵活就业的后顾之忧。这些政策和措施,无疑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广廿J题,拓展了思路,拓宽了渠道,其成效有日共睹。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积极稳妥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注,也正在逐步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推进。但面对这一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的职能部门。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笔者认为当前应强化以下几点工作:

1.要强化信息的网络服务。切实利用方便快捷且信息容量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及时准确地为毕业生提供本年度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形势,尤其是用人单位对本校相关专业及毕业生的需要信息和基本要求;及时准确地为毕业生提供年度国家有关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特别是本校所处类型及各类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的要求及相关倾斜政策。再就是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福利待遇及对毕业生的具体安排和使用意图,以便毕业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情及有关就业洽谈的信息。

2.要强化推荐的中介式服务。注重引入市场中介服务的模式,采取灵活的,多形式的推荐方式,如网上信息,专场就业洽淡.区域固定场所设置,定期走访用人单位以及跟踪反馈就业状况等。在积极推荐毕业生的同时,摸清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知识、能力、技能等各种素质的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课程设置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讯。

上一篇: 小学教师期中总结 下一篇: 小区物业防汛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