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创业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3 15:44:02

女大学生创业

女大学生创业篇(1)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6-0263-01

一、国内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高校的创业教育自1997年清华大学举行的创业计划大赛拉开帷幕开始,至今已历时八载。回顾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八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在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总体认识不足。尽管大家都已经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相关的创业教育活动在各地高校中也开展了起来,但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通行一个体系,现行的体系在思想上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或者还不可能深入到在创业过程中女性或者女大学生的特异性,从而针对两性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势必不能真正满足大学生以及社会对创业教育的要求,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二)我国高等教育中对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极其薄弱。由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我国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学科基础薄弱。就目前高校的总体见解而言,除了少数重点大学开展创业教育外,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缺乏对创业教育活动的相应开展与研究。

二、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改革理念的教育。观念的变革是任何变革的前提条件。从观念上通过改变外在舆论氛围和内在的自我认知来开创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改变传统社会观念对女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营造平等的两性校园文化。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的性别偏见和性别模式还是通过伦理、道德风尚等方式根植于许多人的头脑中,以一种观念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得到传统社会心理的广泛认同。那些创业成功的女性往往会被看作“女强人”、“铁娘子”,不是一个“纯粹的女人”,甚至也被剥夺了成为“贤妻良母”的可能。

(二)帮助女大学生充分认识女性的创业特点。现实的研究成果显示,女性身上所具有的某些特质不仅适合创业,并且某些行业更适合女性创业,女性的创业行为还呈现出与男性不同的特点。比如女老板的获利能力更强,而且她们的企业成长呈现稳定的趋势。据报道在150万女企业家所经营管理的企业中,亏损企业仅占5% ;而由妇女领导的法国企业不仅更有利可图,而且更有活力。调查表明,年营业额在l亿一5亿法郎之间的中型企业,由妇女领导的企业的平均收益率是所有企业平均收益率的3倍。

女性领导的企业会展现出这样的特点是由于女性本身所具有的不同于男性的美德和特质并具有自身的优势,如语言能力的优势,女性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强于男性;女性在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具有优势;交往能力上普遍具有温顺、和蔼、容易与人相处、感情丰富且善于体谅别人的特点,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协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上,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个人修养好,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忍耐力上,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能孜孜不倦地长期工作,态度认真,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三)进行创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对女大学生进行产业教育的最终落实以及承载的主要渠道还是创业课程,因此就要求我们考虑到女大学生的差异性对创业教育的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

女大学生创业篇(2)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80-02

一、创业教育须关注女大学生的自我开发

21世纪是“创业时代”,创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一项全球女性创业观察项目报告显示:从事创业活动的人群当中,女性超过三分之一。在这种趋势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女性创业的研究。我国各大高校也开展了相关的创业教育活动,但存在许多不足,往往会忽略男女两性的差异,“一视同仁”地开展教育活动,对女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还比较少,仅见妇联或学校进行的短期培训或者讲座,难以满足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在这样的情形下,女大学生如何更好地迎接创业的大潮,达成自己的目标,就成了高校、社会以及女大学生自身需要思索的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现行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多以学校、社会为主体,笼统的要求他们提供各种有利的外部条件,而缺乏以女大学生自身为视角的考察,女生有了创业的愿望却难以对实际操作过程有个完整的思路。

二、创教初期――运用SWOT分析提升对自身和环境的感性认知

创业准备要趁早,不能到了快毕业时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去匆忙开始创业。创业教育最好从大二上半学期开始,重点是唤起女大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她们自觉自发地从自身和外部环境的角度认清自己创业的优劣势,以及开发相关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对创业有一个系统的感性认知。在此,推荐运用SWOT方法去分析,通过分析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把握外在条件,制定良好的战略。在发达国家,许多学校都采用这种方法分析研究,他们的学生也非常了解创业环境和条件,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规范。

SWOT法在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里的自我开发方面,可以做如下的运用:第一,将涉及女大学生创业的内外部要素进行分解。包括外部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自身内在的创业期望与需要,现有的创业知识与创业经验,与创业相关的一些能力等。引导女大学生运用内部资源探索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规律,即使女大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所处环境的前提下,理智的将“环境允许做的”、“能做的”和“想做的”综合起来考虑。将“环境允许做的”和“能做的”做到最好,对于“想做的”则可以通过改造环境变成“能做的”或“环境允许做的”。避开某些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补充一定有利的因素,把不协调不适应变成协调适应,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如表1所示,通过分析影响女大学生创业内、外部因素,把两方面思想综合起来,达到准确的定位,对策得当。

通过对女大学生创业的SWOT方法分析,能够把目前的创业情况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O>T,S>W型,即内部长处明显,外部机会大于外部威胁。这样的情形可以称之为创业培养的“发展”状态,应当继续保持。第二种:0>T,S

三、创教中期――在真实体验中培养智性行动力

一个人潜能的开发,归根结底要通过学习与实践来完成。经过创教初期,对自我开发有了一个较明晰的定位之后,女大学生们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较长时期地修炼创业的内功――行动力。让自己实实在在的为创业行动起来,而不仅是纸上谈兵,在各种体验与活动中提升素质、增长智慧。

(一)长期、直接型。最佳的选择自然是去相应的公司实习,实际了解公司的运作情况,积累创业所需的技能和人脉。当然,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女大学生都可以争取到的,所以,创业实践要从学校现有的资源出发,如在有关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生自主经营部分条件较成熟的小型项目,直接进入市场,或由女大学生自主经营学校的服务项目,提高她们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

(二)长期、间接型。以上比较长期和直接的创业自我开发是创教中期的重点,而创业所需的综合素质要通过长期而间接的方式来培养。首先,可以旁听或选修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了创业课程,积累一定的“知识资本”。其次,多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第三,申请加入“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等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这些都是门槛较低的自我开发方式,女大学生们大可以把握机会,有针对性的训练自己,改变自己,付出总有回报。

(三)短期、直接型。这里主要指的是围绕“创业”这一主题的赛事、考察和讲座等。这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培养创业意识的感性方式。不少学校都有组织女大学生到相关的企业部门参观考察的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观察,更容易激发女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另外,学校也要把一些女性创业成功者请进校门来,让她们把自己创业的经历及创业的成就感传递给女学生们学校也要定期开展女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作品设计”比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创教中期阶段的关键在于,让女大学生们将自我开发变成一种习惯。习惯的培养可以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也可以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女大学生们在这一时期要不断地挖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参加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创业习惯。

四、创教后期――通过模拟创业激发必要的野性

创业教育最后一个阶段中的自我开发,主要通过模拟创业、获取风险投资来实现。这是准创业期的冲刺阶段,对于女大学生能否真正跨入创业之门至关重要。

(一)视野上,向前看一步。在知识经济时代,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根据一项对全球创业女性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女性和其他国家相比,虽然创业的人数位居前列,但大多停留在“生存型”的低层次的创业上,在这些人群中,真正具有高文化层次的女性仍然不多。这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来说,无疑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总体来说,创业发展的舞台还是相当广阔的,高校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也是有着非常光明前景的。这就提示我们的女大学生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具有一定的全局观、全球观,有向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的意识。善于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善于与专业的、非专业的,同性的、异性的,亲密的、陌生的人合作,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大展拳脚。

(二)途径上,向前迈一步。(1)政府途径。为支持大学生创业,我国各级政府相关部分已陆续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涉及开业、融资、税收、指导、培训等各个方面,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创业门槛,激励着女大学生放开手脚,勇敢跨出创业的第一步。(2)社会途径。除了学院式创业教育外,在我国,提供创业教育的其它机构主要有:以提高就业能力为主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合办的 “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这是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全国工商联合办的;由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主办的“赢在中国”、“我能创未来”等大众类与创业相关的竞赛项目等。女大学生们应该主动这些资源,充分依靠社会力量,拓展自己的创业之路。(3)企业途径。努力与各式各样的公司保持有效的联系,争取更多的风险投资和创业场所,以此来解决女大学生启动资金不足、创业不足等问题。

(三)魅力上,更上一步。女大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自身定位有着严重的偏差,因而影响了她们创业的勇气。为此,女大学生还要在准创业期慢慢培养出并非男性专有的野性气质,让自己由内而外的散发出自信、自立、自强的魅力。女大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是意志力的不强。即将步入社会的女大学生会面临家庭与事业的双重负担,同时在创业的过程中又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若没有坚定的意志,就很难取得成功。另一点比较突出的便是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素质。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冒险,就有可能失败。女大学生们尤其要注重培养自己不惧失败、不畏挫折、勇往直前的性格和精神,敢于面对失败和风险。此外,创新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它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最高表现形式。女大学生们应当勇于并善于思考,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不迷信权威,拥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敢于去挑战自我、传统和现实,努力依靠自己的奋斗来达到自我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女大学生创业篇(3)

女性在人口比重中占据一半,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从经济的提升以及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女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在写给路得维系库格曼的信中早就对这一点进行了准确的预言,他在信中写道:“任何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会认识到妇女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也曾经鲜明地指出,没有妇女参与的事情一定会失败。

2.女性为国家社会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女性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将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奉献于国家建设。自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十年中,我国女性创业的人数连年上升,这与旧中国女性的就业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截止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有企业女职工数量仅仅为60万,在全体职工总数中的比重还不到8%。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女性就业人数就呈直线上升,在连续八年的时间里,女职工数量从180多万迅速突破了1000万,每年以接近于24%的速度迅速增长。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女职工数量已经超过了5200万,在职工总人数中的比重为38%。据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如今我国女性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已经突破了45%,而且创业女性人数相比以前增长许多。这些创业女性显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女性无论是在就业方面还是在创业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人数不断上升,体现出女性就业和创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二、女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

1.女大学生创业现状。

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女大学生创业表现出如下特征:盲目乐观,对创业风险预料不够、创业规模有限以及创业领域范围很小等。与整个大学生创业群体相比,女大学生创业状况与之类似,在实际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资金不足、社会经验和创业经验较少、对国家出台的创业政策没有准确认识等。当前,将近有一半的女大学生有创业的计划,可是最终能成功的女大学生比重却仅为10%。创业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可是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贷体系,个人难以从银行融资,这就限制了女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渠道,她们只能求助于自己的亲戚朋友。但是对大部分女大学生来说,亲友所资助的创业资金数量相对不足,所以女大学生创业之初一般为个体经营,规模十分有限。由于女性生理条件的限制,一般在二、三产业进行创业的女性比较多,所以尽管女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社会经验较少,可是她们耐心、细致、与人交往能力强,所以她们更容易在二、三产业创业成功。除此之外,小规模企业适应市场能力强,面临的市场风险低,与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相符合。

2.影响女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分析。

(1)“重男轻女”思想的潜在影响。

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女性应该在家相夫教子,不必非要在社会上创出一番事业。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是对女大学生创业还是表现出不认可的态度。这些思想偏见对女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消磨了她们的创业激情,使女大学生难以实现自身价值。

(2)高校教育价值素养的缺失。

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可是却很少有高校开展相关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尤其是我国关于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更是尚未出现。很多创业大学生认为,阻碍创业成功的因素并不是资金与社会经验,而是创业技能以及创业信息,对女大学生来说,她们所掌握的创业知识以及技能则更差。所以,高校急需开展此类教育活动,以满足女大学生创业需求。

(3)社会创业环境的影响。

从当前来看,尽管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问题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可是女大学生的创业之路并不因此而顺利。尽管女大学生的创业条件可能会有一些限制,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并没有为其提供一个健全的创业环境。如在国内注册公司所需时间很长,所需费用也很高,一般公司注册成功会花费半年的时间,而所需要的费用要占据人们年收入的11%。另外,国家尽管出台了对大学生创业优惠的政策,可是很难得到具体落实,甚至在执行过程中就偏离了政策颁布时的初衷,尤其是在一些与大学生创业联系比较紧密的领域,如税收优惠、融资渠道等。大学生创业所需资金只能来源于亲友的帮助或是民间借贷,而银行对贷款人的审核条件十分严格,使很多急需资金的女大学生被阻挡在银行之外。最后,很多女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社会交际圈比较窄,没有形成对国家政策的全面认识,很难在创业过程中利用好国家政策这把“尚方宝剑”。

(4)个人自身创业能力不足。

由于很多家庭以及社会对女大学生的就业不抱太高期望,所以很多女大学生依赖性比较强,独立性较差,对收入高低没有过多要求,只希望将来的职业能够稳定一些,对创业怀有畏惧心理。女大学生的进取心以及创新能力也稍稍不足,受女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她们在创业之前很难充分估计所要面临的创业风险,而且她们一般创业热情比较高,但很少有人能进行理性分析。女大学生如果没有充分考察市场环境,对自身特点也没有准确而清醒的认识,那么很难创业成功。总而言之,一般来讲,女大学生学习成绩比较突出,可是创业所需基本素质与能力比较欠缺,如抗压能力、交际能力、决断能力等,所以女大学生创业往往显现出能力欠缺的问题。女大学生对政治缺乏敏感性,也很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这些都不利于女大学生创业成功。

三、提升女大学生创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高校要重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利用自身条件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努力使女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顺利就业或者创业。

1.转变性别观念,提供平等的社会机会。

社会要逐渐消除对女性创业的偏见,不断提高人们的男女平等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主要应该从两方面下手:首先,要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消除男尊女卑的落后观念,以辩证的态度对待男女性别差异与男女平等。号召人们树立男女平等意识是一项长期工作,如果只依靠女性力量很难实现,男性和女性必须长时间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次,为女大学生成才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想消除男女不平等的影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够促使女大学生尽快摆脱传统性别歧视的阴影,使女大学生积极投入创业活动中。

2.提升个人素养,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

女大学生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够提升自身创业素养,形成一定的创业能力。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严峻的形势下,知识更新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这就需要大学生持续学习,及时获取新知识,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体系。很多人对女性的创业素养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女性创业素养低于男性,尽管这种看法十分片面,可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女性创业素养在某些方面可能确实不如男性出色。所以,女大学生为了避免在创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应该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开阔视野,努力学习有关财务、交际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女大学生必须依靠扎实的知识,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交际能力以及企业管理能力,为将来的创业成功提供前提条件。需要一提的是,很多女大学生自身受到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比如“工作好,不如老公好”“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女大学生创业行为受到严重阻碍。所以,女大学生要想迈出创业的第一步,一定要彻底摒弃这种消极的落后观念,减少对自身创业活动的不利影响,树立良好的创业意识,保持高度的创业精神,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创业浪潮中。

3.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良好的创业价值观。

女大学生要改变自己在创业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消极心态,不断向自己暗示自身优势以及创业成功的信心。女大学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1)树立创业自信心。女大学生的自信需要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也需要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即女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并在实践过程中注意把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2)放平自己的心态。女大学生对创业也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它并不提供安逸与舒适,而是充满挑战,并带有未知性。因此,女大学生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消除畏惧、退缩等不利情绪所产生的影响,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创业活动。(3)提升奋斗的品质。艰苦奋斗是战胜困难的保障,也是创业成功的“法宝”,女大学生应该克服心理障碍,迎难而上,拼搏进取,争取早日创业成功。(4)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女性群体中,女大学生普遍拥有较高的素质,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女大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以及独特个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女大学生来说,不但要追求自尊、自强,也要追求自信、自立,努力用先进的知识以及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在创业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

女大学生创业篇(4)

女大学生是女性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在高等学院当中开展女大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特别将女性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同女性人才培养密切联系,为今后女性人才的储备和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是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探讨女性创意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一、女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一)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的目标。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并将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对于创新教育的理解,虽然各有不同,但是笔者认为其核心都不是围绕“创新”本意的理解而言,而是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的。

对于创业教育而言,从广义上来将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对于大学而言,创业教育主要是指以开发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所具备创业实践活动所需的各项能力。

因此笔者认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在于创业,在于通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形成有创意的创业。具体来讲,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是通过教育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形式,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的思想,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创新行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

(二)女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女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高等学校自身的教育体系,通过有目的性和有组织性的安排,让女大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培养女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提升创业能力。

二、女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女大学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发展的今天,女大学生不仅是中国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而且也是人力资源储备的重要力量。从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来看,在校女大学生占全国在校生的比例已经稳定在50%左右。中国在校硕士生比例当中,女性也接近一半。在校女博士的数量也从1986年不足500人发展到2009年的8万余人,约占三分之一左右。作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高等学校开展女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从女性人才培养的周期来看,18-28岁是生命周期的重要转折点。它即是女性婚恋和生育高峰期,也是女性作为青年人积累人力资本,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正是女性在校学习攻读本科、硕士、博士的时期,因此在此阶段开展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女性创意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其做好人生规划,是帮助其走向成功和幸福,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时期。

(三)女大学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式的需要

从普遍的社会现象来看,近年来学生就业难,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就更加困难。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生命周期以及婚恋、家庭等方面的影响,在就业当中处于劣势。因此发挥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提升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也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手段。

三、女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女大学生在高校当中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因此在高校当中开展女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既有针对性又有普遍性。

(一)树立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以生为本”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更要体现在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上。不仅要因材施教,更要因性施教,考虑女性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实施正确的性别教育,针对女性特点培养女性人才发展所需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致力于女大学生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2.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的。树立培养具有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女性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在精神层面,要培养富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女性精神;在心理训练上,要让女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应用心理学知识,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和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心智成熟;在知识储备上,要培养女大学生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理论,良好人文修养和较为广泛的综合知识。在思维训练上,要培养女大学生具有一定思辨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能力培养上,要培养女大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和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女大学生创业篇(5)

一、 创业与创业教育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最早是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举办“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讨会上正式提出并称之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面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即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领域内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

(二)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况

1973年Schrieir发表的《女性创业家:一个超前研究》和1976年Schwarts发表的《企业家:一个新的女性领域》从女性个体层面勾勒了女性企业家的“基本面貌”,开创了女性创业研究的先河。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组织对女性创业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与支持,与之相对应,国内关于女性创业的研究也发展较快,但从整体上看,深入的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偏少,大多研究局限于女性创业意义的探讨,或是在性别对比基础上进行女性创业环节上的差异性研究。

二、完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的必要性

(一)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的重要基础

在世界范围内,女性在就业机会和创造财富方面所作的贡献是令人瞩目的,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女大学生是集青年、知识分子、女性于一体的特殊群体,她们人力资本积累多年,不仅掌握着较为先进和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策划、沟通、协调等方面较男性有特别的优势,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针对女大学生在性格、行为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开展创业教育,激发和培养她们的创业意识,提升她们的创业能力,可以促进创业型高素质女性人才的培养。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

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升女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社会就业,可以培养女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女大学生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政府、社会、高校通过服务带动管理,以帮助女大学生成功创业为中心内容,可以有效实现创新社会管理的服务职能。加强政府、社会、高校、女大学生之间的联动,还可以帮助女大学生孵化创业项目,提供更多的创业条件,充分发挥女大学生创业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发展的作用和价值。

三、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现有机制的剖析

(一)创业教育课程失衡

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第一,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独立性,把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相混同。第二,创业教育课程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女性的性别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从大一到大四的创业教育课程也并未根据学年的不同区别设置。第三,创业教育课程缺乏实践性,基本都处于理论教学层面,创业实践经验的积累仅靠大四的实训实习,缺乏循序渐进性。

(二)创业教育师资薄弱

我国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和专业培训,不能很好地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带领女大学生深化创业教育理论、提升创业技能。导致了创业教育长期以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缺乏新颖性和前瞻性。许多高校也聘请校外的专家、学者或企业家来校开设创业教育的讲座,但往往因为缺乏规划性、系统性,创业教育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聘请以女大学生创业教育为研究重点的专家学者或女企业家来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则更为少见。

(三)创业教育模式单一

根据许多学者的统计分析和总结,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侧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侧重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侧重培养学生创业实践技能、侧重培养学生创业基础知识四种不同培养目的为基础衍生出来的课堂式、实践式和课堂与实践结合的综合式三种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课堂式的缺陷在于过多的强调理论,缺少实践检验。实践式对于高校的物力、财力要求较高,一般的高校并不具备相应的支撑条件。综合式大体上符合创业教育的总体趋势,但是现有阶段仍然满足不了创业教育的培养深度和广度。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并没有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中单独划分出来,就更谈不上有专门适合于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模式了。

(四)创业教育环境欠佳

政府不断加强女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但是关于女大学生创业扶持专项资金项目、专门的信贷制度、孵化项目奖励、后期跟踪及信息公开等行政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企业共同参与的女大学生创业信息服务支持体系和平台还需构建和完善。另外,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不够浓厚,还未在整个学校范围内形成乐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女大学生群体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参与度不够,主体意识不强。传统思想中的性别观念对女大学生创业教育仍然带来了负面影响。传统性别观念中“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子以治家为本,男子以立业为本”的传统思想不仅影响着社会大众对于女大学生创业的认同度和参与度,同时也影响着女大学生是否敢于创业。

四、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转化的路径

(一)树立科学、开放的创业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的理念是创业教育机制完善和优化的基石。美国“创业教育之父”蒂蒙教授指出,创业教育的理念就是旨在为学生“设定创业遗传代码”。这种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引领着美国创业教育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我国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要明晰功能定位和目标定位,以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女大学生个人潜能为教育主旨,确立多元化的女性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不仅仅是培养女企业家,也不仅是孵化创业项目,应当注重培养女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要跳出就业观的局限,由功利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把理念的内涵深入到终身教育,培养和提高女大学生的社会生存和发展能力。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变,广泛调动女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勇气。

(二) 设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课程体系

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当是独立的、系统的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课程知识设置应当包含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理论知识的课程一般包括女性创业扶持政策、女性创业条件和步骤、女性创业技能和技巧、女性心理学等。实践知识课程包括创新创业实验、创业模拟、实地参观、案例分析等。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和实践知识课程以时间点为设置标准,应当有针对性、递进式地在大一至大四阶段进行横向编排布置。大一重在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大二重在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修养;大三要增加商业实践教育,联系企业建立女大学生创业实验基地,进行创业模拟实训、案例分析、创业方案设计等,推动创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在积累女大学生的创业经验;大四要开展创业实践,推动创业项目开始进入市场。另外,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可以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辅助课程三个模块组成。其中,学科课程包括专业课程、经营管理课程(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营销学等)、创业课程(法律法规、政策、工商、税务等);活动课程分为传统活动(女大学生社团组织、辩论赛等)和创业专题(女大学生创业论坛、创业计划大赛等);辅助课程一般包括女性心理辅导和社交礼仪。

(三) 建立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创业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影响着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高校要整合各类专业教师资源,加强创业理论的系统教育,引导他们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要鼓励他们走出校门,积极到创业型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创业实践,形成全方位的师资整体优势,提高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同时,还可以引进优秀企业家、管理层人员作为本校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兼职教师,与女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业经验,分析创业项目,将创业理论教学和创业实践经验教学良好结合。还可以聘请政府职能部门、创业教育指导专家、女企业家、女管理者、女学者组成“创业导师团”,言传身教,既可以为女大学生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咨询、风险评估、项目诊断和技能培训的结对帮扶服务,也可以为女大学生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提供关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议。

(四)创立综合、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模式

目前,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不管是课堂式、实践式还是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式,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局限性。根据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般规律及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我国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应当在不同的领域充分利用三种创业教育模式的优势。一是以培养女性企业家或者女性创业家为目的的聚焦型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具有专业性或凸出性,类似于精英教育,主要是在MBA、工商管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贸易学等少数专业运行。由于这些专业的女大学生所掌握的创业知识量和对于创业的接受度、参与度远超于其他专业,对她们进行聚焦教育,有利于她们成功创业,进而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二是以掌握经营技能和创业技能为目的的吸引型教育模式,在聚焦性和普及性之间找到平衡的支撑点。吸引型教育模式适用于就读与专门教育专业相接近的女大学生,也适用于创业意愿强烈的其他专业女生,侧重于培养这部分女大学生的经营知识和促进技术创新。三是以培养女企业家精神涵养为目的的普遍型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普遍型教育模式有利于把适应经济发展的基本礼仪、常识、技能、技巧等与创业相关的社会生存知识传输给不同需求的女大学生。把这三种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完全应用于创业教育的科学之处就在于充分考虑到女大学生所学专业、女大学生创业的客观需求及创业教育的培养目的。

(五)构建和谐的创业教育环境

要加强舆论宣传,让包括政府、家长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都对女大学生创业有正确的认识,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高校要通过女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方式,营造尊崇创新、尊重创业、不怕失败和“女子也是半边天”等积极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家庭和社会应当提高认识、摆正心态、消除歧视,积极鼓励女大学生创业,为女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氛围。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各种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加强政策精神的传播力度,使女大学生熟知和领会创业的各种文件精神和优惠政策。要完善工商登记、贷款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的体制机制,积极推动政府、企业、社会、高校之间的联动,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保障女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峰.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1).

[2]张华伟.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创业实验班(HBP)为例[J].出国与就业,2011(22).

[3]郭峰,杨恒亮,高冬梅等.中日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6).

[4]毛慧芳,陈方.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调查与建议[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5).

女大学生创业篇(6)

所谓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是指向女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锻炼创业能力,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毕业后自主创业或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创新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创造学、法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开展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是促进女大学生健康成长,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女大学生创业现状

1.融资难、缺乏家庭支持

虽然女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愿, 支持女大学生创业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但创业资金筹集难仍然是创业的最大困难。尽管可以通过创业基金和开业贷款的方式获得支持,但真正能够申请到的人数却非常有限。

我国风险投资体系还很不健全,担保机制也还不是很完善。这些因素导致大学生在创业筹资过程中常常碰壁,使得一些很好的创业计划无法付诸实施。自己不可能有资金积累,再加之创业初期,社会经验和社会资本相对比较缺乏,人际关系处于空白阶段,起步的资金就只有靠家里支持。而对于不少家庭,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来说,供子女上大学就已经是勉为其难了,又何谈拿钱供他们创业?有的家庭甚至认为,女孩子大学毕业后随便找个工作,找个可以依靠的老公结婚就算了,何必劳心劳力去创业呢?

2.规模小、范围窄

大多数女大学生创业的规模较小,且经营形式以个体经济为主。尽管对她们来说,拥有大中型企业是其梦寐以求的。但对缺乏社会资本和社会经验的女大学生来说,创办小企业就已经实属不易,更别谈创办大型企业了。相对于我国庞大的高校女学生人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逐步完善,使得在女大学生创业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第三产业中技术含量较低的运输、零售、纺织服装、餐饮服务等行业,在高科技领域创业的还是相对较少。

3.环境差、传统性别观念束缚

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女性应该成为贤妻良母,没有必要在事业上有过多的成就,虽然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逐渐开放,但是对女性创业的行为还是存在偏见。这种传统创业观念影响着她们的思维模式,阻碍着她们的创业欲望和创业激情,也阻碍着她们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

实现男女创业平等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能落到实处,因而也就不能为实现男女平等创业提供法制保障。社会对女性就业创业的认可度不强,女性就业创业的成功感不强,势必影响女大学生创业事业的发展。

二、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总体认识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创业观教育倡导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观教育的总体认识,是解决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一些高校领导对女大学生的创业观教育还没有足够的重视,一些专门的女子大学对女大学生的创业观教育也还处在初级阶段,对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还缺乏理性和系统的认识,学校的创业文化氛围不强。没有专门的课程和教材,没有形成常规教育,创业观教育没有形成体系,课程的单一性较为明显。教学模式单一,多以开设选修课为主,并且是在上就业指导课的同时介绍有关创业的知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少,缺乏实用性导致学生所受教育面的局限性。学校缺乏有效的创业机制,创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及创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创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使得很多女大学生虽然对创新创业充满兴趣,但对自主创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创业的成功率也就不高。

2.缺乏对创业观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

创业教育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水平息息相关。创业教育从试点到现在仅仅十年左右,专业师资队伍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迅速扩大。高校开展创业观教育课程的本身就很少,甚至没有,进行创业观教育教学和研究的高层次教师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按理来说,从事创业观教育的教师除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更应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但是目前一些高校担任创业课程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中,大部分是曾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或者学生工作的教师。他们大多没有创业经验,甚至连企业工作的经验都没有,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而且不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和能力来指导。因此,在教学中他们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存在为教育而教育的形式主义弊端;在教学往往不能中引入鲜活的实际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就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女大学生如果缺少有效的实践指引,必然使其思想只存在于空谈,造成社会和大学脱节现象。这就严重影响了创业观教育的质量,使得创业观教育只能停留在肤浅的效果层次上。

三、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对策

1.呼吁政府完善女大学生创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为完善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高校和教师要呼吁政府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女大学生创业的立法工作,建立起一整套切实有效并且符合实际国情的法律体系,为女大学生的创业观教育提供法律的保障。

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扶持和资助等优惠政策,适当地给女大学生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女大学生积极投入创业的学习和实践中去,为其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支持大学成立“创业中心”或类似其他创业扶持机构,加强对学生创业活动的综合引导和规范管理,吸引并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同时,号召企业和社会各类团体积极地加入创业观教育的活动,对表现突出有贡献的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政府作为创业观教育的主导力量,应当加强引导和提供信息服务,为高校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2.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要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在教材及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逐步实现教材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从而促进课程的综合化。

(1)教育为先,催化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逐渐升华的认知过程,首先要通过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使女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潜质,鼓励她们投入到一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发挥自我潜能的创业行列当中。其次,加强对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该具备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进行着重测试和训练,提高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2)开设专门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的获得,单纯的学科教学并不能完全提供。要开设活动课程,围绕活动为学生提供同时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展示多方面才能的机会。针对女大学生创业开设如创业营销、创新思维、创业财务管理等课程,从而培养她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建立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从事创业观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了解经济发展规律,调查女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熟悉各行各业基本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仅要教给学生必备的创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的启发,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从思想上深入激发学生创业的欲望,从而调动她们的潜能,去从事创新创业活动。

一旦女大学生经过专业化的学习和创业观教育方面的引导,明确自身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必将极大地激发她们学习自主性,其对专业学习会是非常明智和理性的,并且能结合自身个性特点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加强创业观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可以聘请知名企业总裁或创业成功人士任兼职教师,结合案例教学,通过他们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成功经验,来感染和教育女大学生,实现她们的创业梦想。

4.建设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学校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鼓励女大学生成立创业社团,举办创业论坛,邀请创业成功的女性介绍她们亲身创业的经历,以形成示范效应。要支持她们走出校门,参与社会上的创业活动,亲身体验创业的成功或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强化创业实习和实践环节,鼓励支持校园创业,加强科技园等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鼓励与政府和企业共建创业实践基地,打造全方位的创业实践支撑平台。以加强创业指导为手段,积极推动女大学生创业。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女大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创业咨询和就业服务,增加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实习的机会。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社会调查以及优秀大学生到社会和企业挂职锻炼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提高创业的综合素质。

女大学生创业篇(7)

一、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分析

(一)创业自主性差,动机性不强

政府政策的支持,在中共和国务院“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倡导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31号),随后,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一系列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与具体办法。以及对于女性创业的优惠政策的,如“女大学生就业支持行动“等,这是鼓励广大女性积极地创业。但是创业的也是少数女性。究其原因:

1、传统思想

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女主内,男主外”,把女性定位于家庭主妇的角色,使得女性缺乏了创业的自主性、主动性。这是社会上对于女性性别歧视的看法。由于女大学生也受其思想的影响,女大学生创业者很少,自我主动性受到思想的影响,也就没有了创业的动机。

2、自身原因

现在的女大学生,毕业后,出现一种思想“干得好,不如嫁的好”。一部分女大学生不会自强,独立,就不会有自己创业的动机,同时也不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做些与创业相关的事。此外,在校大学生在沿袭创痛的毕业后就业的人生轨道――就业的同时也对创业有所考虑,但是比例并不高,而且女生的比例低于男生。女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占大学生总数的57.7%,而在”自主创业“上,女大学生的比例(2.6%)低于男大学生(6.1%)。如何激发女大生创业的主动性和创业的积极性,还是有待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实施.

(二)创业具有盲目性

由于女大学生对于创业前景没有更好的理性的分析,没有认真分析创业所需要的各种良好的条件是什么,即使对创业一份创新创业的热情,但是,在创业的路上也是没有规划性、目标性的,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分析创业形势不具体,片面,显得很盲目[1]。女大学生的创业的盲目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洞察与分析市场发展形势的能力

由于女大学生没有更好的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当前一些创业的项目可能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或者是没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如果,还是一惯的“走别人走过的创业之路”,就可能没有创新点,没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了。这就需要,女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做好相应的功课,明确市场的发展形势,减少不必要走的“弯路”。

2、选择创业项目与“因人相符“

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选择的创业项目与自己的专业不符,“另辟蹊径”。盲目的跟风发展其他的专业的创业市场。对于,女大学生也是存在这样的现象,喜欢盲跟风,创业项目选择自己不了解,不熟悉,没有专业知识理论支持发展的创业项目。很多女大生在创业路上也吃了不少亏。女大学生在创业意愿和创业热情的基础上,开始创业过程。选择创业项目,需要评估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以及所能获取的资源,选择个人与资源能得以施展的项目。与其,选择创业项目不了解的还不如选择自己所感兴趣、能力范围内等相关项目,只要比别人创新点新,在这条路上同样也能出新辉煌。

3、缺乏风险意识

很多女大学生很年轻,往往容易眼高手低,缺乏对于在创业存在的风险性的有更好的分析的能力,或者想到相应的应对策略。使得创业中的出现各种风险,打的女大学生措手不及。

对于创业之路的女大学生而言,需要的遇到困难能积极应对和创业不走“寻常路”。以及创业之路上减少不要的盲目性。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会将理论与实践脱节,没能更好地将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在创业的路上女大学生会很难坚持下去的。想在创业之路走得更远,需要创业者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不断地总结,反思。在女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需要考虑到自身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二、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性别偏见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是还是存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男尊女卑”的性别偏见。女性的职业就是当好家庭主妇,男性在外打拼创业。这种思想,女大学生也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没有创业的动机性,甚至在对女大学生创业的调查研究中,大部分的女大生不选择创业的原因也在此。虽然国家有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针对一些女大学生创业与男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度上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女大学生得到的扶持度是很低的,这也是一种性别歧视[2]。

(二)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针对性

现今的高校教育秉着国家相关的创新创业政策,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教育中,需要面对广大学生,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在创业活动日趋活跃、创业教育受到高等教育关注的大背景下,一些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并编写教材。以适应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发展。但是,往往理论教的很多,与实践接轨的效果并不好。大多学校是理论教给学生了,会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的比赛活动,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实践操作。但是,活动毕竟太单一,没有针对性。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女大学生而言,选择创业项目时都会受到专业学习的理论知识的限制,没能更好的发挥其创新创业的优势。

(三)缺乏胆识、自信心

女大学生创业者与男大学生创业者,相比较而言,缺乏的是一种胆识和具有的自信。往往女大学生考虑问题会比较细腻,仔细,全面等。这是女生比男生相对的优势。但是,在关于创新创业的自信心、胆识上,往往没有男生有自信,胆识。即使是在创业中的遇到的相关的问题,处理不好,大多数女大学生会认为是由于自己的能力不够,而不会更多的考虑到其他外在的因素。而男生大学生创业者的在自信心、胆识却是由于女大学生创业者。这就需要不断地整合自己的素质能力,培养自我的自信心。

三、提高女大学生创业的措施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对于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而言,需要多方的努力、配合。才能不断地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的热情以及其创业能力。

(一)创造利于女大学生创业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1、家庭观念转变 男女平等,摒弃男尊女卑的思想,不要有只有男性可以在外打拼创业,女性只能做家庭主妇的旧观念。其实,女性同样也可以在外打拼创业的。这在无形中,也会给更多的女大学生影响。激励着女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创业。

2、学校教育 学校虽然秉承着国家的相关的创新创业的政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形式单一,没有针对性,也没侧重对女大学生的积极地引导,和具有更针对性的教育。需要学校更具有针对的培养女大学生创业者。

3、社会宣传 社会发挥媒体的作用的宣传一些女创业家的成功事例,宣传其正能量,给女大学生以积极地引导和影响。更加激励着女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主动性。

(二)完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与体系

1、学校教育体系完善 学校秉承着国家的创新创业的政策,也有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但是,由于形势单一,理论与实践没能更好的结合,发挥其优势效果。需要学校这一教育机构更好的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发展。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发展。

2国家政策的落实 虽然国家,实施了相的鼓励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是否真正落到实处,是否同男大学生创业者一样的优惠,这就需要相关的部门落实到实处了。

(三)增强女大学生创业精神

1、培养女大学生的自主、自信、勤奋等 培养女大学生自主、自信、勤奋、诚信等品格,激发成就和创新精神,形成自主创业促进社会发展的理念。

2、创业技能培训 通过创业技能培训,使准备创业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领导力即战略目光、沟通协调能力、营销能力等。确保创业能够得到有效的便利的支持。

3、简化创业程序 通过简化政府部门创业所需的社会程序、提供可及性的公共服务,以支持并帮助创业者开创事业。

参考文献:

女大学生创业篇(8)

一、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早在1999年,我国就发表有关“加强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倡导建议。提升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与我国的政治、文化导向符合。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所弘扬的价值观与科学发展观,契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在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面临复杂的发展环境虽然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迅速,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资源增多,但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质量提升并不明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各种环境相当复杂。创新创业教育面临两方面的环境,一是学校环境,二是社会环境。学校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必须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高校教育课程中,同时还需要与各个企业、平台进行良性互动以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1]社会方面虽然我国国家政策一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尝试,但其补助力度并不能够让女大学生忽略创新创业存在的风险。在职业供给方面,虽然我国人才储备量在逐年上升,但实际上各行各业的职位都存在空缺,女大学生只要摆正就业心态,成功就业并不困难。这些因素无一例外都在影响着女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学习与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与规划不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它既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也是一门专业性课程,其教学目的不仅仅让女大学生具备基本的创业知识,还需要让女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创新创业思维,让女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2]我国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在课程规划方面缺乏体系,课程内容逻辑并不清晰,教育零散且基本上没有固定的学科与课时,在教学成果的检验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距离其发展健全、能够为国家输送创新创业型人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缺乏我国女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意识欠缺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十二年的受教育过程中只注重成绩的提高,不重视或较少重视能力的发展,使得女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并没有明确的认知。从主观心态角度考虑,女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类的课程重视程度低,由于其考核难度相对较低,女大学生往往并不能投入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中,反而将其看作一种负担。[3]另一方面,普通女大学生在大学结束之后大部分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会选择考研或者工作,相比之下,创业的女大学生占极少数。女大学生往往在潜意识中认为只有在具备大笔资金的投入与强大后台的支持这两方面要素之后才具备创业成果的可能性,从根本上忽视了自身小成本创业的可能,使得创新创业意识的缺乏较为严重。

三、培养和提高女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策略

1.改变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观念高校可以利用各科教学,转变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培养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例如,学校可以将创新创业内容融入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中去,在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同时,引发他们对具体社会问题的探讨,从而改变女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错误认知。教师可以综合女大学生发展现状与目前社会背景,将创新创业思想融入授课过程中去并形成授课体系。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教师可以直接向女大学生展示正确的创新创业思维,以实际的案例引导女大学生对社会现状进行思考,结合思想道德修养本身的内容,对女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与规划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使女大学生能够切实反省自己思想上的狭隘之处,重新考虑人生路线和未来规划。[4]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将创新创业过程中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传递给学生,使女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认清本质,保持心态,有助于女大学生切实可行的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当中,教师可以从宏观上展示国家对创新创业的倡导与创新创业的发展前景,同时从微观上讲解创新创业的相关福利政策,在鼓励学生把握时机的同时教授学生创新创业的方法,使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能够更快找到方向。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于我国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学生普遍存在学科能力较强,应试水平较高,但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都稍显匮乏。在这个过程中,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条件,开展丰富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女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从应试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高校可以举办创新创业比赛,设置较为丰厚的创业现金奖励或者学分奖励以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在参与比赛的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决策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必需的能力。[5]高校可以合作开办创新创业产品展会,或者与企业合作,在校园内进行为期三天的小型创新创业展会。女大学生可以配合自己的课程时间自行参与展会,与充满创新思维的产品近距离接触,女大学生能从其中获取一些创新灵感的同时这些产品也会激发女大学生的创作欲望。高校可以发挥社团优势,建立创新创业的相关社团,学校可以扶持社团与企业进行一定的联系,开展实践类型的社团活动。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校外创业研究专家学者、社会创业成功人士到校园讲学、作报告,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在创新创业心理辅导方面,学校也应当成立心理咨询小组,探讨决议之后举办创新创业心理报告会,以讲座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创新创业,让女大学生在应对创新创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之前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和变通能力,同时在校园内建立起常设机构,及时解决学生的创新创业问题。3.以实践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应当改变女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错误印象,增加女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使得女大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投入到创新创业过程中去,使得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可能。同时要在学校内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创造出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以实践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实际接触中内化为知识技能和行为模式,使其能够真正应对创新创业中发生的变化,为女大学生今后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打造坚实的基础。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理论课的授课状况,适当以课程实践的名义向女大学生提出课程实践作业,如策划公益活动、对某一产品进行产品设计、设计一套产品营销方案、进行一次市场调研等。这些活动将创新创业的整个过程拆分为小的步骤,虽然是简易的方式,但也能够拉近创新创业与普通女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这些步骤能够让女大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并不困难,小成本的创新创业真实存在,而且能够培养女大学生合作、沟通、组织、协调、统筹、决策的能力,为女大学生步入社会、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思想理论课的授课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综合地区优势,教授创新创业的基础观念,分析市场变化趋势,让学生在课堂中对各种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段时间后重新分析行业情况,对学生的猜想进行验证,并且分析市场行情变化产生的原因。授课教师要打破学科之间的隔绝状态,同时打破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隔绝状态,授课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或者课堂互动为主要方法,以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目的,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创新创业的乐趣,将创新创业列入未来规划内,并具有创新创业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家与学校应当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课程,发挥各科教育课程的理论授课作用与实践指导作用,帮助女大学生转变创新创业思想,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树立创新创业精神,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为女大学生步入社会、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本文的篇幅有限对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还存在诸多不足,但笔者还会继续进行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路瑶,曾野.新时代女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5):106-107.

[2]谷劲松.低年级女大学生创业意识研究——以C学院大一、大二学生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2(02):99-104.

[3]赵振义.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心理干预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21(24):10-12.

女大学生创业篇(9)

如今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经以飞快的速度增长,其中高校女毕业生的数量便已经占据了将近一半以上,可正是因为我国传统的性别偏见影响,使得相同条件下许多用人机构更加倾向于聘请沿用男生,女生就业前景就此岌岌可危,不得已地开始步入自主创业的道路。为了避免女大学生创业行为遭受消极因素限制,就必须针对他们创业行为拓展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加以有机提炼,同时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协调控制措施。

一、现下影响我国女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因素

1、传统性别文化理念的约束

尽管我国社会不断改革发展,但是涉及传统的男尊女卑文化理念尚未得到消除,在此类背景综合作用下,高校女学生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无法得到全面性发作。这类状况表现出社会整体对女性的不信任,使得他们的自尊遭受深入性打击,严重情况下将直接令该类群体忽视自身独立思索和理性判断的技能实力。长此以往,女大学生群体便不能针对自身事业树立起较高的期望,相应地去选择公务员、教师、国企职员这部分轻松体面的职务,不会自主参与到自主创业活动之中。

2、创业优惠政策不够健全妥善

中国十七大报告已经做出明确化阐述,当前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便是竭尽全力修缮既有自主创业机制,提供诸多优惠辅助型政策内容,同步令传统就业教育观念得到有机革新,使得更多的劳动者能够转化成为专业的创业主体。最近阶段,不同地方政府都开始针对女大学生创业行为,提供多元化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某类层面上令女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信心得以深刻激活。可与之相互矛盾的是,大多数政府提供的创业优惠政策都存在漏洞,包括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政策宣传无法深入,以及某些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交互式影响,使得女大学生创业行为根本得不到强而有力的保障条件。

3、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基础指导地位不深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国教育机构开始制定实施全新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间主张针对广大高校师生进行深刻性的创新教育引导,力求为他们的自主创办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激励辅政策,就此令创业教育事业得到蓬勃改革发展,同步令广大高校学生获取丰富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这部分创业教育工作还是存在严重的局限性,最为深刻的问题便是在男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创设上的笼统化现象,即无法结合女大学生身心特征,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引导方案,一时间令这部分创业教育机制指导实效大打折扣。

二、日后合理化应对上述影响因素的措施要点

1、全面解放思想,塑造出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新女性

想要彻底整改传统重男轻女文化理念,进一步克制对现代女大学生群体创业行为的消极影响结果,就必须透过社会和女性自身等角度进行协调化控制。首先,面对当前社会上难以根除的性别歧视和角色定位等消极状况,包括大众传媒的女性外貌外形等价值定位现象,可以将其视为片面宣传东方女性传统美德的行为。在此类基础上,科学化引导和应用不同类型宣传推广媒介,以及社会舆论力量,及时树立起男女平等和两性和谐化发展的理念;再就是针对女大学生进行多元化素质培养,鼓励他们客观性地观察认证自身存在价值,在维持个人主体意识前提下,衍生出自信、自尊、自立和自强的精神意识。其次,为女大学生开拓更多的创业扶持渠道,使得该类群体长期积压的创业压力得以有效缩减。女大学生在创业环节中始终面临较多困境,创业成功的自信心饱受约束。因此,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等,提供健全化的扶持条件,有机拓宽女大学生创业支持渠道,稳固他们的创业信心。

2、修缮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

高校在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期间,需要结合该类群体身心特征,在设置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女性发展史、女性心理学、创业营销、创业财会等专业化课程,力求借此奠定女大学生坚实的创业理论基础。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考虑和企业之间进行通力合作,为女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训练岗位基础上,令他们亲身体验创业过程,为日后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累积,奠定基础。

3、整合沿用不同类型社会力量和资源

想要切实改善女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针对和实效性,就必须针对不同阶段创业支持性政策进行科学化评估和修缮,力求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充足的资本、技术、人力服务条件,顺势搭建起健全化的公共专业服务平台,营造出一类和谐愉悦的创业服务环境。再就是搭建起一类完善的女大学生贷款担保体系和创业基金体系,争取为日后女大学生一系列创业行为提供丰富的资金和优惠政策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新一代女性代表的女大学生,理应科学审视创业行为对自身经济价值提升的辅助效用,同时不断完善自身创业知识和技能,透过不同阶段实践挑战成功应对建立起稳固的自尊和自信心。长此以往,带动更多数量的女大学生进行共同创业,借此带动社会更多大学生进行合理性就业,最终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唐宽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女大学生创业篇(10)

近几年许多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不区分性别差异的教育模式,高校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还比较少,这无疑会导致女大学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对创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因此,探索性别化的创业教育,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意义

1、丰富了高校的创业教育理论

创业教育是在世界经济社会高度发展,而劳动力面临就业再就业巨大压力的背景下,提倡和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近年来虽然众多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但针对女大学生进行的创业教育还比较少。尊重男女差异,重视和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专题研究,探索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将极大地丰富和充实高校的创业教育理论。

2、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

创业教育的研究极大丰富了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弱点。而区分男女的差异性而开展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有效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分社会性别的一刀切的思想,必将极大地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更多的同学理解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创业教育的深刻意义,认识到培养具有开拓性的创新型创业人才自主创业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人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3、发展了社会性别理论

马克思说过,“每个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我国女性占总人口的一半还强,女大学生已将占高校人数的一半,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女性在入学机会、专业分布、就业等方面与男性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是实行无差别教育的,在教育的多个侧面一直显性或隐性地存在着种种性别偏见和歧视现象,这对女性的成才和发展构成直接或潜在的阻力,最终妨碍了真正的教育公平的实现。高校针对女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使她们加入到创业的行列中去,不仅为自己赢得地位、荣誉和尊严,也真正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推动女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面对日益艰难的就业状况,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自主创业的队伍之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一些代表认为:“信息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将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应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遗憾的是,女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分析原因,专家指出,排除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因素,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女大学生缺乏创业教育。高校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她们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为她们把所学知识变成现实财富提供准备,勇于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有利于引领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

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女大学生传统的被动就业观念,形成积极创业的现代就业意识,带动社会整体就业观的转变。高校通过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引导她们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思路,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使大学毕业生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这是女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路。

3、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独立意识,促进个人发展

据美国妇女商业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女性创业时代正在来临,在中国也有一大批法人代表为女性的企业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女性与男性有先天的生理差异,同时传统社会习俗在女性身上留下的一些烙印也使得女性拥有不同于男性的后天其它特质。历史的发展要求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以实现自身价值。一个社会越是文明、开化,就越强调女性的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统一。女大学生处在奠定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有不同于男性的特质,也有不同于已经进入社会中的女性的特质,因此,高校应重视这些特质和差异性,对女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提高她

上一篇: 保险公司客服工作总结 下一篇: 英语朗读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