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8:58

生化教育论文

生化教育论文篇(1)

2采用大班案例讨论课考核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个患病的机体来讲,同时存在着机能、形态和代谢方面的改变。案例分析是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8]。如女性较为注意自己的形体,关注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比例正常,有些女性刻意减少饮食量以保持身材苗条,有的女性由于过度减少进食量而出现低血糖的现象。教师授课时首先提出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这个现象,引起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再分析糖代谢的内容,最后回到案例本身,使学生既学到了糖代谢的相关基础知识,又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及临床实践中,为将来的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基础[9]。在案例的选择中我们特别注重案例与生化知识点的相关性及相互联系。例如:我们选择糖尿病的病例,讲解了糖代谢中血糖的来源及去路,与学生一起分析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不仅讲解了糖代谢,同时还与脂代谢途径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生化各章节内容从纵向到横向结合起来。在讨论的过程中,请学生先分析,教师参与讨论,及时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是一种有效的、主动的学习方式。同时建立起案例讨论成绩评定方法以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大班病例讨论成绩由病例讨论课现场讨论各班成绩(70%)和个人成绩(30%)组成。其中讨论课现场讨论成绩由教师及学委组织的答辩委员会评出;而个人成绩则根据每人准备工作多少、答辩参加状况、任务完成情况等内容,由学委组织学生评分。案例式教学考核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10]。

生化教育论文篇(2)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堪忧,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经常发生,大学生道德素质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课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难以保证。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学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考试诚信问题;多所高校表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并顺利毕业后存在拖欠还款等不诚信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会中的不诚信风气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宏观环境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各种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错误思想,这种错误思想造就了市场混乱,制假造假、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出现。近年来相继发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馒头”、“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表明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些丑陋的现象对国家,对社会,对全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个别大学生唯利是图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诚信教育脱离实际

诚信教育脱离实际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本质原因。道德教育有三个来源,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显性的,具有直接性和显著性,但当前的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现实性,道德目标设置过高,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差距,脱离生活的诚信教育使学生不能从内心形成道德认同,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学生从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钱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接触到一些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之感到困惑、焦虑和彷徨。同时,教育者的教育与教育者本身行为的矛盾也会导致这种冲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师和家长常常在生活中出现不诚信行为,这种不诚信行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从小建立的道德观如巨厦崩溃。

3.制度性监督机制缺失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社会监管的不足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国,诚信道德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种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流动很少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下,诚信问题不会成为突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紧密、广泛、复杂、频繁,在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关系里,传统的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约束是有限的,当维系诚信的传统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力,而社会尚未建立或健全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各项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诚信缺失现象便会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终究是从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诚实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经验借鉴

在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纯粹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种规范教育,诚信教育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而越发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行为,对学术研究、考试、还贷等具体行为规定了具体细致的标准,使学校的总体要求能够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在日本人看来,道德行为可以直接地归结为“诚”的行为。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单纯依靠道德课进行,而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使道德思想渗透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梅原猛就曾提出应该进行心灵的教育、独立尊重的人格培养,把不撒谎作为最起码的道德原点。在瑞士,诚信作为现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规定,诚信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原则。在德国,国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每个公民拥有一套信用信息档案库,用以记录个人信用行为,个人信息档案库伴随公民一生,使得诚信教育脱离了宣传感化的空洞,成为一种实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从上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十分重视生活实践,其德育生活化为我国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一是重视渗透。重视通过隐性教育、学校环境、宗教活动来渗透诚信教育,注意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诚信内容,通过环境渗透使学生在诚信环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内化为学生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渗透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诚信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渗透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整个学校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二是重视志愿者服务。培养服务意识是德育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学生提高诚信意识意义重大。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了解人与人相处中诚信的重要性,了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这样就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提供一个大环境。三是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在美国的学校内,随处可见校训、校旗、历任校长的照片等等。同时学校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纪念堂、图书馆、博物馆,以正面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教育学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诚信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诚信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

诚信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二是使学生掌握诚信行为规范,三是使诚信德性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一是增强诚信意识。诚信意识是主体通过自觉、主动地参与诚信道德实践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内化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意识从根本上说,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自省与反思,增强自身诚信意识。二是掌握诚信规范。诚信规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以诚信为行为标准的规则范式。个体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因此,大学生诚信规范的培养应当放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完成,脱离社会生活的诚信规范是一座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可言。三是养成诚信习惯。诚信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诚信行为后养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诚信习惯行为已经脱离了意志的约束和限制,表现为一种不经意的自然行为,实际上诚信习惯是一种行为惯性,这种行为惯性依靠大量诚信行为累积而成。这些诚信行为只能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当代大学生崇尚务实,目标越贴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容易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和水平。因此,诚信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选择能为普通学生接受,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标。道德目标既要体现崇高性、超然性,又要体现可行性、现实性;既关注国家利益,又考虑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二)诚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实践

诚信教育需要理论指导,但更需要实践体悟。一方面,“诚信教育课需要思想理论指导”,这要求我们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加强诚信道德理论指导,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职业生涯指导课中应当将诚信教育作为专题教育内容。这些专门的理论课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诚信道德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将诚信作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础,使诚信道德内化为行为习惯,坚持将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学校在开展诚信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运用谈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强调学生主动、积极、互动地学习,使学生将诚信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用心体悟诚信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诚信教育需要生活实践。一是要将校园作为重要实践课堂。学校应当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广泛地开展主题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主题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诚信道德品质实践外化的重要场所。主题社会活动形式可以是诚信承诺书、诚信榜样宣传、诚信征文活动、与诚信相关的党团日活动、诚信事迹展览等。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资源和传播优势,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二是要将社会作为重要的实践课堂。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调查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提高诚信觉悟。

(三)诚信教育的环境形成系统

一是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实践诚信的表率。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担负着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师首先要做到诚信为人,起到诚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在大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辅导员的行为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辅导员的行为举止和教育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其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专业课教师的行为是否诚信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德艺双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实诚信教育的基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过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学诚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则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就会基础不牢,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诚信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未成年人诚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将未成年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利用各类资源、环境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诚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进行,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应包含学习行为诚信、经济行为诚信、生活行为诚信、择业行为诚信等,这些行为评价应当与大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研究生推荐、学生干部选拔、入党考察及各类评优工作挂钩。诚信档案建设是一种重要的制度教育,通过建立目标、设定方案、制度内化、评价教育等方法进行教育,不断地提醒着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坚持诚信做人。

生化教育论文篇(3)

2对留学生如何进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思考

2.1制定适合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整个体育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体育课程评价的依据,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线索。体育课程目标能否在体育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再者,是否符合学科本身的发展特点和需要,最后,是否能够体现出社会的需求并被社会所接纳。在高校留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可以制定以下具体的教学目标。

2.1.1从合理安排、科学设置的原则出发

从合理安排、科学设置的原则出发,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如毽球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项集技艺性、娱乐性及健身功能于一身的运动项目。它具有器材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非常适合作为一个项目存在于传统体育文化课程中。

2.1.2以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及技能为目的

以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及技能为目的,满足留学生对中国传统体育和其他体育知识的学习需求。以毽球为例,将毽球运动技能的传授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既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使留学生更好地参与该地区的全民健身运动。

2.1.3以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为宗旨的同时,注重个性培养,将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紧密联系起来,由培养留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延伸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2.2优化体育专业在华留学生的课程设置

课程的改革应该符合学科体系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走综合方向发展的道路,课程的设置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体发育特征来灵活、合理设置。留学生来我国主要目的是学习,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课程的设置不仅要考虑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特点和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目标,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自身条件,总而言之,课程内容应该进行一定的标准设置。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应与普通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选择标准基本一致,但需具有自身的特定标准。在设置课程内容前,首先要充分了解所要选择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的特点,其次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条件及特点,尤其是留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其发展的需要,同时能够尽可能地满足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还要借鉴其它课程内容设置经验及相关专家观点,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基于以上标准,我国还可以对体育专业留学生开设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其它课程,例如传统的导引、养生等科目,以扩大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宽度。传统体育养生作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三大研究方向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一个前沿学术领域。传统体育养生的课程设置是关系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对促进我国学校传统体育的发展、发扬民族传统养生文化、增强学生体质、调节身心状态和终身体育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3完善留学生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体系

随着教育部门的重视,诸多高校(含体育院校)纷纷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系,并建立了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在某些地区民俗项目也被列进教学内容中。体育课程评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但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揭示了教室的教学质量。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技术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等,旨在全面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考查。综合考虑,为促进留学生的发展,高校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对留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3.1学习态度及积极性方面

主要评价指标:出勤率、课堂表现、完成老师布置的锻炼学习内容情况,这一部分可占整个评价的20%。

2.3.2理论知识方面

主要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这一部分可占整体评价的20%。

2.3.3规定时间内动作完成情况

主要考察指标:动作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精神转台是否饱满、协调度如何。这一部分占整体评价的60%。

生化教育论文篇(4)

1、文化生态学及文化生态视角

(1)对生态的认识

“生态”概念与生态学一起诞生,伴随人类社会现代化及现代化带来的生态污染同时发展。美国著名思想家西里尔・E.布莱克指出,现代化是一个创造与毁灭并举的过程,它以人的错位和痛苦的高昂代价换来新的机会和新的前景。[1]出现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成为摆在人类面前最棘手的难题,就连人类内部精神空间也受到牵连,甚至大学文化精神也在世界范围内反映出衰微现象。与此呼应,生态觉悟成为20世纪人类文明最重要和深刻的觉悟之一,很多专家学者意识到生态的整体性和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作为大自然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人类与大自然范围内发生的事情有某种必然关系,“环境危机的实质是人类作用于自然方式的危机,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危机。”[2]人类所继承的生态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平衡、处于深刻矛盾中,生态研究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只关注人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把解决问题的希望仅仅寄托于技术、管理手段,而忽略人的内在精神因素,结果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正如西方当代著名思想家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1932-)说的那样,生存的局限不在于外部自然生态环境,而在于人类内心精神世界,以及人类对于生活态度、生存方式的选择。

生态的主要意义是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自然的规律以及人如何更好适应环境的途径,从广义的角度,生态作为一种理念提供了目标追求和价值向度,扬弃了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绝对主义,超越以理性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体系,这种生态化的理念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类的生存智慧(ecosophy)①、规定技术创新领域的发展方向,同时教育活动本身的实施和开展也必须是生态化的,以生态化理念规定教育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以及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这种人生存于世界之中的生态智慧,将人与世界视为整体同一,把生物界看作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思考,帮助我们从各方面来探索和了解生命以及人、社会、自然的关系,继而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探明问题的症结并找出较有效的对策。将生态价值观所坚持的原则应用于教育,实现教育的生态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

(2)从文化生态学到文化生态视角

文化生态的概念源于文化生态学这一学科。20世纪30年代,美国新进化论者、人类学家斯图尔德(Steward,Julian Haynes)提出“文化生态学”。早期主要研究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自然环境提供的是可供选择的机会,由文化历史与特殊习俗等组成的文化决定文化对环境适应的方式,人类主要通过文化变迁实现对环境的适应。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心理学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流,文化生态学的内涵也得以进一步丰富,发展心理学家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ies)认为,心理发展是人的机制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系统进程。随着“环境”一词内涵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文化生态学转向主要研究文化与媒体环境的互动关系。

文化生态学以相互作用论和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文化全观论(holistic view)将整个宇宙包括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生命机体、精神世界等看作有机的整体,而文化系统本身遵循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突变性、稳定性、自组织性等原则。文化生态学逃出文化源自文化的循环论证,从自然环境因分析文化的适应和发展问题,提供的是一种研究的方法,对文化研究和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文化本身是人类理解和适应环境的手段和媒介,文化的存在是人之思想的反映,文化的发展是人之思想的发展,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都是文化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这些与人有关的关系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需要以更加开阔的视角从根本上更准确的把握,而这个根本就是文化,把握的途径是建立生态的文化和文化的生态。生态的文化既是关于生态的文化,也是生态化的文化,也就是文化本身的生态系统的建立,是生存智慧指引下人类精神生态的建立。在生态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建立文化生态是当为之事,也是可为之事,这是一种文化的真正人化尝试和努力。文化生态发展的最终目的必定是关注人的本质实现和全面自由发展,[3]恰巧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2、人性化高等教育的文化生态

(1) 人性与人性化的教育

人类大脑的可塑性和未完成性决定了人不能单纯依靠特定的图式生存而只能诉诸于教育,但是对教育需求的更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超越本性和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这是人获得人的本质和人性实现的过程。人因为人性而不同于其他生物,人性独特之处就在于能够发现并认识自己的本质,而只有教育才能使人获得人性本质。但是教育本身是人类的发明创造,人类用自己的成果来指导自己的发展是十分冒险的,必须非常谨慎以保证实施的教育适合并且有益于人类乃至整个地球和宇宙的发展。好的教育正是这样的:从中全部的‘善’能够在世界中产生出来。[4]通过知识、技能传授和情感、意志、信仰等非理性的培养,将人性贯穿于受教育者生活的过程,引领受教育者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觉与世界达成和谐相处的契约;同时,教育不是或不仅仅是灌输知识经验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习主体积极内部探索和自我创造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要求参与者带着大脑和心灵以实现人性的获得和内部的转变,然后才能使人性贯穿于个体的生活中而不发生偏离,因此教育应该是人性的教育。但是教育并非一直都是人性化的,人性化教育是在非人性化教育泛滥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人的自由幸福为最高目标,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理念。人性化的教育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和个性发展,从人的需求出发,通过为受教育者提供宽容和谐的人文环境、在教育场中因材施教,来激发个体的创造性、完善受教育者的人格,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和对真实自我的无限接近,继而实现整个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创新发展和进步。

(2) 人性化高等教育的文化生态内涵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级指的是包括人品、学问、创造素质等在内的整体达到较高水平,核心要求是具备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素质,本质上是促进学生在学识、人格、精神等方面的和谐全面发展。然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首要”趋势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和社会服务于人的作用,违背了大学追求真理、导人向善的初衷,导致“教育无人在场”的局面,受教育者成了学习的机器,学校成了“标准化机器制造的工厂”。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高等教育人性化成为大学发展的导向和目标,要求大学提供有利于个性成长和个性充分发挥的广阔环境,具有平等、自由、以人为本的氛围,在强调专业知识的完备、教学管理的统一、教学内容的规范等的同时也考虑教育活动主体的需求,在尊重受教育者个性的基础上激发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促进人格的完善、保证个体全面自由的发展,培养具有丰富精神生活的人。知识和学术是大学主要部分,但大学更根本上是文化的共同体,文化的存在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意义所在,大学建设的本质是大学的文化建设,高等教育人性化建设的实质是高校人本文化的建设,关键是对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关系的界定和认识,通过打造人性化的文化氛围、提供良好的灵魂培育环境,实现大学精神家园的塑造和高等教育追求真善美以及平等、自由等普遍性理念的育人目的,也即形成人性化文化特征的大学文化生态结构。

3、人性化高等教育文化生态建设原则

1.整体性原则

高等教育文化生态是由不同层次的亚文化圈构成的系统,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质而不仅仅是部分的结合,同时高等教育人性化的文化生态建设又要注意文化主体和内容的整体性。大学文化是生活在大学内的所有人员共有、共建的精神家园,服务于大学内的所有主体,重知识能力教育的同时也要重各种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

2.多样性原则

自然界生态一定要多样性才有生命力,教育的文化生态也一样。“教育行动不盲从任何客观规律,不遵从任何戒律和权威,而是通过与自身有差异的或相反的东西进行不断的批判,吸收对方的力量并使之转而反对其自身”。[5]高等教育人性化的文化生态要充分考虑文化主体文化背景的多样性,以及大学文化所处的文化大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以一种包容、接纳的姿态对待进入自身系统的异文化个体和异文化元素,通过否定的批判合理对待多种多样的文化,构造出适当复杂的系统分支和培育多样的人才结构,继而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便利和动力。

3.共生互补原则

高等教育人性化的文化生态是由相互补充的不同部分组成,要遵循协调的原则、从不同和差异中吸取生存的智慧,在教育活动中对不同的个体给以差异的“应得”的资源,才能实现教育的“得其应得”和人类的互补共生。教育要培养人的独立人格,又要避免极端的个人主义,大学教育的当代任务之一便是培育学生的独立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共生理念和合作意识的启发和培养。这种人格特质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对于个体的人格和谐发展以及人才内在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主体性原则

大学的科学态度使人能够撇开自己一时的需要和欲望,客观地认识和分析事物,避免狭隘的自我价值评价而获得生活判断的自主性。“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6]这是教育的解放功能。人性化的大学文化生态就是要使学生人格的多样性和自主性得到发展,学会以理性的思维克制自己的本能欲望和冲动、指导和检验判断选择,形成自我负责的精神和提高自我治理的能力。

5.适应性原则

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就是大学文化适应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过程,这需要大学文化坚持既封闭又开放的原则,尤其是要保持一定的封闭性,以便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作为自己的发展根基。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说过:“全球泛滥的伪文化的压力面前,大学应该成为捍卫自己文化特性的主要源泉。”坚守自己的文化特性是大学文化自觉性的表现,也是人性化的大学文化生态建设的前提。

6.发展性原则

大学文化就是大学人特有的存在和活动方式,它使人类的文化再生产成为最具活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部分。[7]而大学文化自身保持发展的活力和生命力才能成为人类创造力的来源。大学文化生态的人性化要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大学文化自身的平衡发展为手段,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

[注释]

①由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创始人、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rne Naess,1936-1970)提出。

[参考文献]

[1]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38.

[2]左玉辉,主编.环境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8.

[3]黄正泉,等,编著,从现实走向理想――长株潭都市化文化生态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245.

[4]康德.论教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9.

[5]肖绍明,扈中平.教育人性化的总体化实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4.

生化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中楼阁,要想达到教育的目的就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讲授这一种方式。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我们深入到学生生活中,从学生实际的需求角度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的具体作用,真正成为学生思想的指南针。

一、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概况

当前,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改革与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变革也势在必行,思政教育改革的中心点在哪里。那就是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脱节,导致了学生不重视、无用不学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促进与激励功能大打折扣。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色彩明显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除了测试分数以外,课程教学成效极难获得明显体现,无论哪个教学层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均会面临这样的困惑。但是,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却又极具引导功能。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构建准确的“三观”,从而确保其人生、工作、学习、生活平稳有序,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反之,则会让学生增添困惑,阻碍学生成长与进步。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理想主义色彩。在这部分老师的眼中,只有呕心沥血,公而忘私,倒在一线工作岗位的人才是职业界的精英,只知道工作不知道休息的人才是内心充满正确思想政治抱负的人。老师通常会以此类事例、人物来做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堂内的实际教学案例,并且不吝时间与精力,为学生全面解剖他们的人生轨迹、事业途径,意在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做他们那样的人。社会需要引导,人生需要引导,为社会、为国家、为工作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当然是社会的标杆、时代的标杆、人生的参照,社会中的正能量也正是经由这些社会的引领者而得以充分彰显。但我们必须看到,绝大部分人只是普通人,包括他们的理想、梦想、目标都相对普通。他们所追求的更多是安逸生活,享受人生才是他们的基本目标。对大部分人的这类思想进行厘清,激励,让他们能发挥更多的能量,如果仅凭上述先进事例以及教条式的理论灌输,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学生们知道,那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境界。与其遥不可及,还不如现实一些,脚踏实地的生活才更重要。至此,老师的理想主义与学生的现实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2.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记忆多少理论符号,选出正确的答案。如果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避免地落入教条化和机械化的泥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同样适用于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上。知行并重不能厚此薄彼才是应有的教育原则,我们不能让学生只知理论,但行动上却是一个矮子。当然,这并不是说理论教育就没有必要,而是要纠正思政教育领域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成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的内化,同时也是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作用于行为实践的外化,使之成为一种行为习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对受教育者来说才能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讲才算完成。”

3.缺乏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由思政课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这是现行体制下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有可能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方方面面都应该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学校的各个部门,每一位老师和学校工作人员都应承担起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给学生树立榜样,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仍没达到理想效果,工作滞后,存在明显不足。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理念

什么是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的生活中生根发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体验到思想政治教育实实在在的引导着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并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在学生的生活中被运用,外化为积极的行动,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含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更贴近,要能够全面的融入学生的言谈举止,指导他们学会做人、做事、会生活、会学习,正确对待职业发展与人生意义。如果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顾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现实生活状况,一味灌输理论知识,想让高职学生对这门课程从心底喜欢,并自觉的将其运用于生活与学习实践,恐怕只会是老师、学校的一厢情愿,也与开设这门课程的预期目标相悖,从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实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教学的技术手段在社会发展中加速运用,教师必须从社会客观实际、学生的思想、学习能力、职业期望等方面入手贴近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生和事业发展起到的指导作用。

1.以生活为基本途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

生活内容五花八门,生活知识、生活经验均极为丰富。本质来看,生活创造了世间的一切。正因为先有了生活,才有了其他各种形态的物质来对生活进行映衬、铺垫、引导。而所有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让生活显得更加繁荣,更富意义,更有乐趣,更有奔头,教育的本质正在于此。通过教育,让人生可以更加完满,当教育成为人生的公平竞争途径时,这种功能会就此得到更深入的体现。表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一门辅课程,似乎只有数理化、语数外才能让人赢取人生,才能让人生更加完满。事实上,很多人坚持“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也的确收获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我们必须看到,他们能够把握自己,把握人生,必须是行走在思想正确之路上。以此为前提,才能获得更多的展示才华机会,才能赢得更多企业、团体青睐。学生一旦接受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其所从事的职业如何,一旦其用心、努力,则其生活必定会更加有趣、平稳。现在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向生活索取哪些有用的内容来充实教育教学过程,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更感兴趣。这就会涉及教学创新性话题。首先,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他们的现实生活状况与基本需求。从他们的个人品质、学习能力、个人及家庭状况以及社交范围等层面入手,全面把握学生的真实内心状况,也就是以生为本,实行人性教育。事实上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核心所在。教育教学“攻心为上”是学校必需关注的课题。其次,作为任课老师,不仅仅是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可以以数计,课堂外教学却无止境。摒弃灌输理念、学究思想、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等陈旧教学观念,深入学生生活,和学生做朋友,让师生互动常态化、实质化。老师是深入学生内心的第一责任人,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教学工作才会更有针对性。

2.构建立体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体系

(1)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我国是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遵守法律是高职学生社会生活的底线,法制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包含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内容,但对于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还是有限的。应对高职院校每个年级的学生,定期开设法律大课堂这类型的课程,由资深法律专业老师讲解。教学内容上主要讲授涉及高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法律知识,以案例为主线贴近学生实际。还可以让学生亲自表演法律小品,既提高了课程的吸引力又深化了相关知识。课程中要随时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问。课程完结前,也要征询学生的提问,及时回答,并评选出最佳提问者,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除此之外,要组织学生旁听法律案件的审理、参观监狱、校内评选最佳守法公民、法律知识能人等。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能够运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2)以习惯养成为推手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两种方式。与此相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道德规范告诉人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是人们的行为标准,遵守道德规范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在道德教育中要避免一言堂、灌输、说教。探讨生活、工作中具体涉及的道德行为,不要讲空话大话,让学生畅所欲言,摆出他们的观点。老师可以允许学生在遵守校规的基础上,自订班规,大家投票选出要遵守的班规,未遵守怎样处罚,对遵守的同学怎样奖励,最终学生投票通过。这有利于学生自动自发地寻找道德的意义,并接受道德行为。(3)开展心理咨询、心里训练活动,塑造学生健康心理。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进心理咨询与训练,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运用游戏、心理剧、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学生切身的感受,改变心理面貌,转变观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心理咨询与训练要有针对性的区分对待,很多学生都存在的共同的问题,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学习困难、未来发展、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问题,可以采用辩论会、座谈会、心理训练的形式,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中相互启发、自我教育。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可以采取“一对一”沟通的方式、展开单独谈话。高职学校应当开设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心理健康咨询室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通过心理咨询的广泛运用,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4)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载体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技术和交流通信工具,其影响力远大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任何一种传播途径。当前,各大高职院校都建有自己的校园网站,一些院校甚至还建立了特色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面向广大师生群体,开设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专题栏目,如播放思政类课程教学视频、思政专题讲座、教学公告栏、教学资源库等供学生观看学习。可以设立在线论坛、电子信箱,使教育者能够和学生实现实时平等交流。鉴于网络所具有的自由性和隐秘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关注问题的讨论来了解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想法及看法,进而了解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达到思想道德教育有的放矢的目的,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由封闭走向开放,大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5)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高职院校的各部门、学生团体要尽可能地策划各类能体现职业特色的学生活动,如“未来工作大考察”全校演讲活动、各系开展“我的专业和未来发展”的专题讲座、举办“名企进校园”的专题展览(让学生组织和讲解)、举办学校各系的职业技能大赛,给获奖者以证书和资金奖励。全校予以表彰,并设精美的获奖者介绍栏,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以遵守道德规范为主题的活动。如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等道德规范,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体验和理解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付诸实施。第二,重视提升高职院校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应重视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提升人文素养。很多高职院校往往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价值取向,技能固然重要,是高职学生职业生存之本,而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较专业知识更能在深层次上反映人才质量。高职院校可以开设更多促进人文素养的选修课及相关活动,如“国学课堂”“传统文化我来寻”“书法社团”“书法绘画展”“璀璨人生——人物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与文化活动。当然,参观访问一些名胜古迹、有教育意义的景观与基地,也是必要的活动。这样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达到促进高职院校人文素养的目的。(6)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和一种重要的创新教育形式,深受广大高职学生喜爱。一是通过创新教育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采用“师傅带徒弟”“徒弟帮徒弟”、辅导与自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大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二是结合专业特色,做到与社会实践融合,进一步突出强化专业性。例如,按专业特点到企业聘请指导老师,引进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深层次引领学生了解本专业,热爱所学专业,树立学好专业的信心,为今后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三是建立感恩教育模式,开展社会调查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学校可以建立义工性质的社团组织如:“义务家教我来当”“科技之光走四方”“敬老、爱幼先锋团”“帮扶残疾家庭”“全能维修”“爱护地球、保护家园”“心理帮助”“我来当导游”等社团。感恩教育模式,可以促进学生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沟通与融合,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校在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就业创业、文明创建等方面将起到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做得好坏,与此项教学工作生活化程度的深浅有直接关系。想要有效实现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必须充分到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措施,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以此保持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从而有效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从学生生活这个基本源头掘取有效的生活化内容,依据公民教育这个基本主线,让网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学课堂全面融合,立体互动,形成思想政治教学合力,全面促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工作有效发展。

作者:王千月 张巧爱 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

参考文献:

[1]孙凌云.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成人教育,2010

[2]喻永均,王莉.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

[3]乌斯满•达吾提,郭文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生化教育论文篇(6)

1.缺乏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态势,亟需培养一支队伍庞大、素质较高的创意人才大军,而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职能部门,高等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度与清晰度显得尤为关键。而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美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或“超前”现象。一是人才培养计划缺乏与时俱进的即时调整,多年沿用,一成不变,对于社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关注不够,此一“滞后”现象必然导致了人才培养走向的适用性存在偏差。与此相反的另一现象则是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中不闻当下实际和动态的盲目“超前”,缺乏对校方自身办学条件、现状以及市场调研的客观分析和定位,在没有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规划的情况下制订超出现有办学能力和水平的人才培养目标,结果必然导致研究生在毕业后无法达到社会对其期望值,更无法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对于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实际要求。

2.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传统的美术学研究生教育主要依赖于校内资源,即大部分甚至完全靠固定而有限的专职教师在课堂上展开教学工作。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在时间和内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抑制了更为广泛的教学途径的拓展。学生缺乏更多与校外产业市场相关联的学习机会和实践经验,而作为培养人才的这些校内教学者本身,由于工作性质和科研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学生难以接触到更为多元的教学引导,专业学习容易出现单一化的倾向,创造力的进一步开发和提升也因此容易受阻。

3.课程结构设置有待完善和优化当前江苏省高等艺术院校的美术学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普遍集中关注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尤其是强调对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培养的专业课程。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倾向,专业领域的课程数量与内容在相当程度上压制了其他综合或人文课程的比例,而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重“专”轻“博”、重“专”轻“文”的现象,只精通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内容,缺乏广博的综合知识储备和人文修养。而在专业课程的内部配比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失衡的情况,或偏理论,或重实践,没有真正将二者统一至一个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平台之上。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美术学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师资队伍构成较为局限当前江苏省高等艺术院校的美术学研究生教育的师资构成,虽然对教师的任教资格设定了条件和门槛,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一是较大程度或者完全依赖校内师资进行教学,缺乏更为广泛的教师来源。虽然很多院校聘请了个别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校外相关专业领域专家作为兼职教授参与导师组,但由于校方缺乏长期和具体的指导政策和教学分工,很多校外师资常常形同虚设,并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二是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很多院校的教师由于个人在此二者之一的倾向性,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或偏倚学术理论的培养,或一味偏重创作实践,尚无法给予学生以更加综合、全面、平衡的专业指导,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带有明显的导师个人风格与特点,这也使得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开发受到了约束。

5.评价体系趋于单一化文化创意产业类别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对于创意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强调和重视,而当前很多院校在美术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缺乏更为多元的评价机制,相对单一的评价视角、方式和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可能的创新潜质的开发,尤其是仍然存在一些“一言堂”式的评价倾向,导师单方面的擅长和喜好左右了学生学习的走向和结果,因而无法从多向度对其展开全方位的专业评判和认定。

二、对策与建议

江苏省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学研究生教育所凸显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和限制了培养人才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因此,针对以上现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调整和改进刻不容缓。立足当前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有利背景下,美术学研究生教育理应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客观认识美术学科在新形势下的优势与局限,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创新为导向,积极探索一切可能提升美术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方式方法,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自身与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对接与整合。

1.基于多方关系的权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与实施过程中,应从单一注重理论水平或是强调技能技巧向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拓展。努力做到知己知彼,权衡利弊,注意目标取向与过程取向相结合。一方面,积极处理好国家对于美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统一要求、产业市场的当前需求与各培养单位办学特色与能力的关系。另一方面,注重解决美术专业学位人才统一质量标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学生的理论研究水平与艺术创作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关系。此外还要根据美术学研究生教育与一般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差异与特殊性,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探索适合美术学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

2.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校方应与校外相关文化创意产业机构和单位建立各种形式的教学合作,建立多样化的创作实践基地,注重实际参与,扩大实践范围,展开具体有效的双边交流,让学生的学术理论与创作实践能力在直接的校外见习实战中得以检验和提升。可以积极探索和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共同融入教学过程中。“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与工厂合作培养大学生的一种形式,是学校同校外工作单位合作进行的使校内学习课程与校外工作经验结合的教育方式。”[3]因此,应梳理和建立并协调好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主体的高等院校、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关系,使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利益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合作磁场”,在稳固基础的前提下,探索更加有利于美术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3.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真正适合美术学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建设,在类别和内容等方面紧紧围绕文化创意产业之于创新型人才的各种具体要求,既要保证学生获得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在给予其充分自由与空间的前提下展开艺术创作实践,优化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在平衡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创新能力。同时,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学习之外,还有必要增加和深化诸如哲学、文学、美学、历史等相关人文素质课程的渗透,通过对这些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改变传统美术学研究生教育向专业理论与技能学习“一边倒”的倾向,努力打造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又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文化底蕴的课程体系。

生化教育论文篇(7)

二、结合教材内容传播生态文明

1.研究性学习

有效地促使学生怀着研究的信念并结合课本中的相关知识以及社会与日常的生活中存在的众多问题,教师要进行良好的引导,促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强化小组之间的沟通及交流,将学科内容有效地渗进,强调实践中的各个环节,给学生布置些针对性的小论文以及找资料等作业,采用各类手段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渗透。

2.绿色实验

(1)传统的实验过程中,只是关注相关的操作便捷以及对应的设备简单,还有实验的各个现象突出,对于相关的生态环境污染重视度极为不足,这样就根本不会涉及和关注实验设计的绿色化。现阶段,我国绿色化学的概念逐渐被人们广泛地关注起来,所以对相关的化学实验施行绿色化的设计,促使学生能体验并体会到转变实验各个方面的主要意图。

(2)绿色化学实验的具体化实施。对于相应的环境选择,尽量地避免掉一些小的反应物,基于最终的实验效果把一些容易出现危害物质的实验换为无害的物质;在施行对应的微型实验时,最大的优势就是使用的试剂量较少,通常为正常实验的1/10或是1/1000,并且相关的药品用量也非常少,排放量控制在最小量,这样就能有效地降低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提升了安全系数;在进行某些实验时,对相应的步骤程序进行一定的革新、规整以及规范化。比如,在铜和硝酸(浓、稀)的反应实验,在反应的最初,有关的因素就非常不利控制,还会出现一定的危害气体,这些危害气体会在相应的试管中进行反应。该实验的革新策略为:将铜片置于较为清洁的针管中,并将空气排出;同时在对应的小烧杯中放入些许的硝酸,再进行一定程度的微热,再利用注射器来吸取相关的硝酸,快速使用对应的小胶帽将吸口封住,在观测到蓝色的溶液以及无色的气体时就把瓶帽打开,并将对应的活塞拉动以让空气进入,这时就会看到相关的气体变成了红棕色,这时就要注进氢氧化钠溶液之中;将实验的仪器进行改进,使用密封性良好的成品仪器来进行有毒实验,这样能尽量的避免掉危害物质的出现,并且相关的仪器及药品还可以进行循环使用,也不会出现对环境的毒害污染;最后则是对相关的药品以及三废的回收与二次使用,可以把相关的实验药品进行回收使用,这样能有效地提升药品的运用次数,确保能源的合理节约,保障对应的公共设备以便于将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三、教学实施

1.生态实践,课外的生态文明教育

(1)在各类教学过程中最基础最关键的就是实践。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实际活动中经过一定的动手、脑,了解最直接的资料,并体会到较好环境带给人们的益处和诸多的环境问题给人们的危害,以便于促进学生将人和自然以及环境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对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进行很好的培养,并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及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是相关的实际活动,能很好地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以致将这样良好的意识化为自己的素质以及最终的环保行为。

(2)实践活动是教学全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领学生们对相关的生态文明现象与问题进行实地调查,促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艰难,并亲自感受自然的环境污染状况以及生态破坏的严重程度,使学生们自觉的对自身行为的考虑,重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对初中生来讲,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将学生们进行一定的组织并参与相关的环保知识以及演讲比赛。还可利用对应的环保知识讲座以及辩论会等对学生展开广泛及深化、长时间的环保类宣传,并合理地鼓励学生去收集一些可回收的物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良好环保意识的树立。

2.试卷资源、教学评价中的生态文明教育

试卷可以说是对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教学成效进行一定的评价,考试对整个教学的进程来说是最关键的环节,也是相关学习评价的一类有效的方式,最终的目的是对学生展开对应的调控及监管,进而对学生学习的各类状况进行很好的矫正。考试所具有的检测及反馈的功能亦是教育过程目标管控的重要策略,考试所能提供的诸多讯息可以说比最终的成绩更重要。所以,在相关的化学类试卷中强调生态文明以及环境保护知识的题目,进而有效地强化学生们心理潜在生态意识以及道德类的感情。

3.生态文明素质

我们要认识到人类不能任意地夺得并运用自然资源,构建人与自然共处的科学自然观念,更要认识到绿色文明与正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不断的构建绿色的工业、农业以及交通等,持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绿色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内向型的文明。绿色文明是强调俭朴并回归大自然的,提倡人们去亲近大自然,和自然能完美地融为一体。

生化教育论文篇(8)

二、校园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构建的有效途径在学生正式踏进社会之前,校园是他们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的形成对于学生生存发展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心智发展的成熟化,这对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意义重大。从时展特征及社会需求出发,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了文化氛围构建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为今后的创业做好心理准备。除此之外,学生本身也不仅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而是表现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在正确的引导和推动下更好地理解校园文化、拓展校园文化,这对于当代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优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尝试创业除了需要必要的心理素质之外,创业勇气和创业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成功的创业者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这一方式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与人相处的原则,借助团队合作等方式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心理体验对于今后创业都是重要的准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展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的创业奠定基础。

(三)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外部环境,校园文化是帮助大学生创业的核心条件,通过各种校园规章制度、行为目标导向以及价值导向等内容来发展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构建必要的创业动机,这都是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积极向上的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社会责任感与社会道德感,这在行为约束方面也有积极影响。随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种类的日趋增多,频繁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学文艺、科技创新以及各类型志愿服务等都是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过程,同时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平台。除此之外,校园文化的广泛性特征还表现在信息传播和收集方面,出于今后的创业需要,大学生需要在现代社会中形成必要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分析能力,作为重要的综合信息传播与交流媒体,校园文化的存在为学生各类信息的获取提供了空间和平台,学生可以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学会更好地对各类信息进行处理与分类,借助辩论、演讲及各类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自我信息辨别能力,这对于大学生今后创业势必将带来积极的影响。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知识体系形成与完善的重要过程,这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补充。

生化教育论文篇(9)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其分析

近年来,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司[2000]36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先后出台。在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兴起并持续升温,“百家讲坛”的热播,传统文化经典的畅销,各种“读经班”、“国学班”的层出不穷,都昭示着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条件已经初步形成。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应该说,近代特别是自“五四”运动以来,传统文化经历了一段漫长而痛苦的调适期。而号称“破四旧”的,更令传统文化饱受摧残。经此劫难,传统文化在国人心目中也不复神圣尊严。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社会亟待发展与人才极度匮乏的矛盾,也使这一时期的教育在客观上带有一抹明显的功利色彩。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养,与单方强调道德说教而忽视文化传承,成为传统文化教育领域中的两大误区。在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群,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传统文化观念淡薄、相关知识匮乏等时代烙印,而当他们以家长、知识分子乃至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中时,无疑会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趋于弱化、形式化,还有其现实的因素。由于一些高校领导单纯看重招生率、就业率指标,未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教育的战略意义与重要价值,而仅仅将其视为拓宽大学生知识面的业余课程,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往往没有结合学校自身定位,充分考虑学生在专业、年级、兴趣等方面的特点,在选择教材讲义时也过于单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财政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但经费增长的幅度与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仍然存在矛盾。具体到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就体现在教研经费投入总量仍然很少,教研工作缺乏充分的资金保证,致使传统文化教育难以行之有效地开展下去。在学科建设上,一些高校缺乏长远规划和宏观布局,使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教研活动也举步维艰。同时,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是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应当说,在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师资中,绝大多数教师具备文学、历史、哲学等专业学科背景,但也有部分教师本身“教非所学”,传统文化底蕴欠缺,甚至对传统文化存在错误认知和取向,而即便是知识储备充足的专业教师,也往往因为同时担负其他教研任务,而难以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传统文化教研活动,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部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僵化,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许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层面,而很难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使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此外,随着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不断渗透,加之社会传媒的推波助澜,一部分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社会不良文化一味认同甚至趋之若鹜。上海交通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在过节问题上,68.77%的学生选择喜欢过“洋节”;相较于对西方节日的熟悉,仅有50%左右的学生能够正确回答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持乐观态度的人数仅占29.91%[1]。有课题组曾就大学生信仰问题在某市两所本、专科高校展开随机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信仰缺失、责任感缺位现象,他们虽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并高度认可其当代价值,但这种了解和认可也只限于理论和心理上[2]。另外,在美术等艺术类高校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漠视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欠缺等现象[3]。一些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不高,践行传统美德的能力较差,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出现了毒害室友、追求享乐等不良事件,从而折射出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某些严重缺失。

生化教育论文篇(10)

哈贝马斯对理性在现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较为深刻的论述:“既然人和社会已不再被看作上帝的造物,而是人的理性的设计,自然这种合理性的根源也就出自人本身,出自人的理性。因此理性成了真理之源、价值之源,从而也就成了现代性的安身立命之地。”。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注重理性在工具性层面推动科技发展、促进管理规范、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却忽略了包含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理性的价值层面。这使得现代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工具理性化的过程。在工具理性的维度内,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功效最大化的动机所支配而无视道德、情感、价值等意义世界,通过理性的谋划和分析以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工具理性的高扬使得现代文化呈现出机械性、表象性和功利性的特征,产生出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在利益至上的现代文化价值维度内,人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异化为了工具理性统筹下的利益关系。原本包含了道德、文化和艺术等价值在内的丰富性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异化成功利、机械、麻木的碎片化的单向度的人,道德教育也因此丧失了文化依据和价值支撑。在工具理性指引下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让世人享受高度繁荣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让人陷入到无我的困境。工厂流水线上的机械操作,祛除个性差异的科学管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导致的道德冷漠、地区冲突、环境污染和结构性的经济失衡已经让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消失了。后现代文化正是在现代文明给人带来的不安和焦虑中产生。后现代文化作为对现代文化指正和纠偏的重要文化形态,从其出现时起就将矛头指向了现代文明的“理性”基础以及在理性指引下的整体性(齐一性)、机械性、表象性和功利性。注重个体差异和文化价值的多元性,反对理性主宰下的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预设的整体性。后现代主义大师利奥塔对此如是论述:“让我们向同一整体开战,让我们成为那不可表现之物的见证人,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然而,后现代文化这种只解构而不建构的游牧式的思想并没有真正解决包含中国在内的现代文明给人带来的精神缺失和情感价值真空。过分强调个体的差异性和价值的多元性给社会带来了价值模糊。在后现代文化的价值视阈内,出现了反理性、反权威、反公德和的现象。道德教育丧失了主流文化价值的指引,甚至出现追求极端的个性和自由,推脱个体的社会道德责任,藐视社会规则行为。综上可见,传统文化弱化、现代文化泛滥、后现代文化初现端倪构成文化流变的基本内容。文化流变使得道德存在和包含道德教育在内的一切活动丧失了价值意义上的文化支撑。就道德教育而言,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就是要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这种道德价值追求通过“血缘家庭”和“政治权威”路径较好地作用于个体,最终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然而自近代社会以来直至现今的中国社会,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就开始了流变衰落之路,取而代之的是以理性(很大程度上异化为工具理性)为基础的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在理性的指引下追求效益最大化,功利性是现代文化的主要价值特点。在这样的现代文化视阈内,人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异化为了工具理性统筹下的利益关系,包含道德、艺术等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从现代生活中逐步隐去。这使得道德教育在现代文化指引下的中国社会步履维艰,出现了道德教育形式化、功利化和机械化的道德教育异化现象。这种道德教育异化现象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而产生的结构性的经济失衡的现今尤为明显。结构性的经济失衡导致失业产生和生存压力增大,使得受教育者更加关注的是提升技能、谋取就业岗位以解决生存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视道德和道德教育。与此同时,后现代文化从其产生时起就承担起对现代文化的纠偏功能,反对理性的绝对化而导致人的精神缺失和情感价值真空,主张恢复包含道德、情感在内的人的丰富性。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后现代文化不断地对现代文化的根基“理性”及由理性衍生出的整体性、机械性、功利性和霸权性进行解构,主张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和文化价值的多元性。然而,这种只解构而不建构的游牧式的思想并没有真正恢复人的丰富性,反而出现了反理性、反权威、反公德和的价值模糊行为。后现代文化的这种价值模糊性让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成为了空中楼阁,没有主流价值的文化指引,道德教育便失去了方向。

二、文化生态的重塑: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

现今社会,以传统文化的弱化、现代文化的泛滥、后现代文化初现端倪为内容的文化流变让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出现了真空,文化所蕴含的道德价值的缺失成为现今中国社会道德教育面临困惑的重要原因。为此,重塑文化生态成为现今解决道德教育困惑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

1.重新认清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重“仁”重“礼”的精髓部分。

近现代社会的落后挨打状态让国人从心理和感情上排斥传统文化并决心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以改变落后状态。在这样的极端历史时期,国人将传统文化的一切都否定了,其中包含着儒家文化对培养道德人格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合理和积极的一面。儒家文化的道德性价值取向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都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在现今中国社会,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出现的道德情感的冷漠和精神家园的缺失使得人安生立命之本消失了。为此,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精髓成为解决社会的道德冷漠和道德教育困境的重要环节。在挖掘传统文化道德性价值的同时,需要梳理好文化价值传播的有效路径,让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能有效地内化为每个个体。国家要发挥价值引导作用,将个体的道德状况成为衡量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指标,加大道德在个人成才和发展中的比重,将道德教育提高到关系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高度,摆脱道德教育的功利化、形式化和机械化。同时,恢复家庭对道德教育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家庭是延展的、多面的、巨型的家,承担着不少社会功能”。这其中的重要功能就是道德教化功能。家庭道德教育涵盖了从个体出生到成人的整个阶段,有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和道德素养。

2.要自觉审视现代文化,抵制和筛除不利于道德教育开展的价值形态。

现代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文化基础有着合理性价值成分。在理性的作用下,科学的发展、技术的提高、管理的秩序化和有效化、物质生活的高度繁荣等等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然而,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要辨别和抵制现代文化的负面影响。理性的绝对化很容易将人引向功利化的道路。在功利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无视道德的现象层出不穷。高科技犯罪、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学术造假等等事件已经让社会的整体道德出现滑坡,这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开展。当一定时期内的文化价值导向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者纯粹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时,人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价值很容易被漠视。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往往会流于表面和形式。为此,要加大道德、文化等价值层面的宣扬和教育。政府要将包含道德情感、精神价值在内的文化发展提高到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同等高度,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自省性。学校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道德人格和情感价值的培养引导。让道德情感和价值精神回归现代文化中,营造有利于道德教育的文化环境。

上一篇: 结构工程论文 下一篇: 园艺专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