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8:31

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篇(1)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00

1 我校学生的特征

我校学生97%以上都是来自农牧区,年龄一般都在(12岁-16岁)左右,正处于精力旺盛时期。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可是洛扎是山区,山区建设、提高家庭收入需要大批劳动力,很多家庭缺少劳动力,于是到了农忙季节和虫草季节时不少学生回家帮父母干活,校规校纪根本不放在眼里,父母见识面不广,只图眼前利益,不愿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留住学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做家长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庭一般离学校很远,学校解决不了交通工具,即使能找到父母也说服不了他们,家长一般都法律意识淡薄,为了眼前利益不愿把孩子送到学校。有的家长不仅没有能力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反而时常给学校教育带来干扰。学生目无组织纪律,经常破坏学校的东西。上述这些情况是以前我校教育教学状况严重滞后的表现。

2 实施养成教育的主要做法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我校领导的大胆改革下,现阶段学校状况有了明显变化。校园环境的改变,使师生有了爱校如家的情感。校园美了,师生的心情也变美了,环境育人的目的见效了。

新生入学教育。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政教处人员和新生班主任认真接待,仔细登记,耐心询问部分陪同的家长,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妥善安排好学生的住宿。学校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一周进行军训,白天由教官(边防大队官兵)训练队行队列、内务整理情况等,晚上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教室里学习《中学生守则》和校规校纪等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军训结束后校领导要求全体学生珍惜军训经历,把军训中养成的军人作风继续保持下去,带到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感受军人的爱国之情,培养正确的爱国热情,树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军训结束后举行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在开学典礼上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领导,认真开展思想工作,安抚和教育学生,宣传党和国家对的特殊优惠政策,宣传“三包”政策,向他们宣讲义务教育法,细致耐心地讲解在校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教师行为转变到住宿、餐饮条件的根本转变等方面做详细介绍,希望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能做到人留在校园,心留在校园,热爱校园,热爱学习,并争取取得好的成绩。在开学典礼上公布八、九年级的获奖学生的名单并发奖金,鼓励获奖者继续努力,并对全校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校园内形成一种争创优秀的好风气。

班会有特色。第一,听班会:每年的第一学期,全校班主任轮流到八年级去听班会,了解其他班如何开班会,从形式到内容从学生到班主任,如何体现凝聚力等从而取长补短更好地教育本班的学生,管好自己的班级。第二,进行主题班会比赛:每年的第二学期进行一次七年级“主题班会”比赛,主题班会的内容都由政教处规定,一般有“”、“环保”、“爱国”等内容,以讲故事、诗歌朗诵、知识竞赛、演小品、说相声等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全体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与班之间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能显示学生的才华,班会的内容丰富,形势多样。

开办讲座。讲座可以使学生懂得更多的书本以外的知识。第一,法制讲座:每学期进行一到两次法制讲座。有时由我校的政治老师讲一些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有时由司法机关的领导讲座,重点讲一些与义务教育有关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第二,卫生知识讲座。每学期由我校医务室人员和生物老师来讲一些“青春期知识”,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有时县防疫站领导到我校普及补碘知识。

防震演习。根据上级部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当前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形势,更为确保我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我校从2008年开始每学期进行一到两次防震演习。同时,讲一些安全知识,普及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做好自救演练,提高防震能力。

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不仅展现了我校学生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勇于拼搏的精神,还是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具体体现。

加强家庭联系。我县地理环境特殊、老百姓居住分散、路况较差、交通不方便等原因,平时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基本上没有沟通的机会。特别是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要求,对教育的优惠政策等情况无法深入宣传到群众中去。这些因素都和学生的日常学习与家长对教育的重视性是分不开的。从小了说,是一个家庭的发展,往大了说,却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教育进步。所以,我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理念,把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育改革带到家长的身边。我校每年利用寒假时间组织部分校处级领导和普通教师代表、师生文艺队等到各乡镇去开家长会。加强家校联系,向学生家长及时汇报其子女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展现洛扎县中学的发展状况,展望学校发展规划,倾听群众心声。“三下乡活动”(政策、文艺、家长会)更好地联系家校之间的关系。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我校的学生大多是农牧民子女,卫生习惯差。为了改变这种习惯,我校每周进行两次大扫除(周一和周六)。星期一早上全体值班老师去检查卫生情况;星期六早上由学生会检查学生卫生情况。平时值班老师不定期检查三次(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现在校园内见不到纸屑、宿舍内闻不到臭味、学生的个人卫生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养成教育篇(2)

(2)落实《规范》需要全体教育者形成“合力”。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只是分工不同,培养学生的大目标都是完全一致的,班主任抓了行为规范,为任课教师上课创造了条件;任课教师以自己的良好习惯影响学生,并时时配合班主任抓好行为规范,又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方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使行为规范较快地影响到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认真品味“养成”二字,可以认识到,它就是连续的、一贯的,而决不是时续时断的。

(3)落实行为规范与提高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的。落实《规范》中关于“学习方面”的准则,实际上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它对于大多数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应当在抓学习成绩的过程中落实《规范》,应从落实《规范》的实际行动中要学习成绩,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讲究养成教育的方法。养成教育的方法论,首先要求我们必须端正指导思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按教育规律办事,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行为表现,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讲求养成教育的方法,努力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

(1)定时专一法。行为规范的内容广泛,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次训练达到要求。可定时重点抓“一”条(专一),要求学生对照《规范》,努力改正“一”个缺点。只有目标专一,才便于强化训练,也易于见到成效。第8条规定:“不挑吃穿,不乱花钱,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要节约水电。”在进行教育时要求学生对照这一条,进行检查。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爱护学习用品”这一具体的“点”上。如,有一学生有十几支圆珠笔,经常乱丢。集中了一条后,他主动把多余的圆珠笔放回家中,只带一支到课堂上;这时,教师给予表扬,使其他学生也受到教育,纷纷仿效。

(2)分类突破法。在落实《规范》的过程中,学生既有菜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问题,有落实起来感到困难的答款,也有落实起来相对容易的条款。对共性的、难以落实的条款,可组织学生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为目标”,或由教师把《规范》分解成具体细致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按照这些“行为目标”或“规章制度”进行学习、实践。教师利用班会时间单独立项检查,经常给以鼓励表扬。通过检查、鼓励,提醒学生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目标”是否落到实处。

(3)自我教育法。要求每个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在周记本中,每周开辟几行字的专栏,以“教师”的口气评判己一周的表现,由教师阅读这些评判,看看是否与事实吻合。应该看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是教育者、被教育者在信息传递与行为反馈活动中的协调过程,只有充分发挥被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使之与教育者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被教育乾缺乏主动性,就不可能把《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日常行为。进行养成教育必须借助一些具体的,便于观察和操作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生依赖性和冲动性的心理特点。

养成教育篇(3)

一、自己能做到的,以身作则唤醒学生

都说现在的学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心和同情心,其实,正是我们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自觉不自觉表现出来的态度影响了学生,使学生的内心有了“不良”参照物,日子久了,学生原本童心中的那点爱心被教师的负面影响力给磨灭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我行我素”的作风。不可否认,很多教师都具有多重身份:在家里为人子为人父为人母,在学校是学生的老师,是学校的教职工。生活的重担、工作的压力势必给教师的心理带来一些负担。有时为家庭琐事而烦心,有时为一群淘气的学生而怄气,有时为工作的事与领导、同事产生一些误会而烦恼。这种心情的不愉快,很多教师往往会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特别是面对班上那些不谙世事的学生的时候,稍不注意就大发雷霆,不听讲就发脾气,作业马虎就拍桌子。要是有学生调皮,轻则严厉训斥,重则言语不规范,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体罚学生,以此来发泄内心的怨气……这些所作所为,不正是抹杀学生“良知”的罪魁祸首吗!“身教重于言教”。只有我们教师以身作则,才会具有唤醒学生的推动力,才能处处播撒爱的种子,传递爱的希望。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才会心甘情愿的接过爱的接力棒,去爱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同伴,才会知道什么叫美与丑、是与非、好与恶。只有我们教师以心换心,学生才会在阳光灿烂中变得更加纯洁,才会自热而然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要求学生做到的,身体力行给学生做出榜样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就是与学生耍嘴皮,这也许是教育的特殊性吧:知识要靠嘴的讲解,方法要靠嘴的传输。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教师嘴的功劳。特别是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些教师的嘴可谓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喋喋不休,像一只苍蝇似的在学生的耳朵边上“嗡嗡”地响个不停。可是效果又如何呢?看学生的表现就知道了:你教育他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他就是要打架闹事;你教育他要语言文明,他就是要“出口成脏”;你教育他要认真完成作业,他不是“偷工减料”、就是完全“克隆”别人的劳动成果;你教育他要保护环境,他不是乱丢乱扔就是乱踩乱画……总之,他好像故意要与教师的教导背道而驰似的。为何是这个结果呢?难道现在的学生真的是“孺子不可教”吗?回答是否定的。出现这种事倍功半,甚至没有任何效果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多教师忽略了“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的事实。让我们教师反思自己吧:教师每天进校园,学生积极凑上前恭敬地说“老师早”、“老师好”的时候,我们的教师是金口难开;当教师上课在黑板上板书时,是妙笔生花;当教师抽完烟扔下烟头时,是美丽的抛物线;当教师看完报纸时,是随手的铺天盖地。更有甚者,某些教师的办公室卫生是学生打扫的;教师喝的饮用水是学生送来的;吃剩的食物,倒在垃圾桶中,水漫金山,是学生去倒的……凡事种种,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学生时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天生具备,再加上点儿新的思维,不让你头疼才怪呢。而你又有什么理由冠冕堂皇去责备那些正在模仿中学习的孩子呢?教师应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特别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牢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养成教育,教师要从自身做起。

作者:孙井奉 单位:集安市教育局

养成教育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6-0026-04

收稿日期:2013- 08-13

作者简介:刘潇(1963-),男,湖南临湘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副教授、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与高教管理研究。

当今社会,“从经济政治到文化领域,越来越多地走向开放,社会呈现的不再是单一的伦理价值体系,而是多元共存的价值图景”[1]。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以及社会形态变迁,导致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发生了强烈的撞击,社会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给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带来新的挑战。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养成教育的价值意蕴

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即人们按其公认的准则或规范,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思想教育途径,经过反复的训练、教育、培养,使受教育者逐渐把合乎社会的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关于养成教育的定义或含义,有的把养成教育等同于单纯的习惯教育,有的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一种方法或途径,有的把养成教育等同于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把其看成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或补充。杨雄认为,养成教育是人的能动建构过程,是个体醒悟、领悟与觉悟的统一,是知与行的统一[2]。唐凯麟、刘铁芳认为,养成教育包含两个过程,即个体道德理性的启蒙教育和个体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1]。林德宏认为,养成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他认为教育本来具有生态性,可是近代以来的机械教育破坏了教育的生态性,而养成教育则有助于教育向生态性教育回归[3]。孙抱弘则把养成教育看作人的理性提升过程,他认为要同时注重知识技能的工具理性和注重伦理的工具理性,在信息社会尤其要注重人的价值理性[4]。尽管学界看法不一,但其共同点是:养成教育是一个价值理性、生命体验、习惯养成的全过程;养成教育把人的德行、心性、品质与习惯作为养成的重点,以渐进性提升为基本要求,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提升人的理性,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养成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制约功能、认知功能、加工功能、凝聚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我国传统十分重视完善人格的诱导、教育和培养。古人将养成教育摆在基础性教育的重要位置,强调蒙养、养正、养心,注重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认为人自幼就应学会并养成礼仪谦让、明辨是非、诚信勿诳、端整洁净、端正守常、勤勉节欲的品性和行为习惯。

在西方许多教育家眼里,人的品性、德行养成是基于习惯而形成的,而道德品质、习惯的培养来源于生活实践。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卓越性(德性)不是身体的卓越性,而是灵魂的卓越性,而灵魂的卓越性(德性)又分为两种:“理智德性”和“灵魂德性”。理智德性有赖于人生阅历的丰富,伦理德性则是基于习惯而形成的”[5]。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张通过学校的“典型的社会生活”培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习惯。他认为“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上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得来的”[6]。

现代教育中,将人的品性德行摆在突出位置,如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其主要手段还是通过素质养成来实现。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常常把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混为一谈,或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或者以素质教育取代养成教育,这其实也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理念或模式。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手段,是素质教育中的基本组件。养成教育在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规范,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觉醒、行为内化、实践强化等,既有正确行为的指导也有良好习惯的训练。两者的共同点是具有过程性、综合性、实践性和长期性。从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来看,高校养成教育还具有规范、约束、矫治、内化以及价值澄清的特点。

二、养成教育是高校必不可少的育人环节

高校要不要讲养成教育?回答是毋庸置疑的。杨叔子说,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在大学功利主义极其盛行的时期,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却坚持地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及最高的善,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完人[7]。大学教育作为小学、中学教育的延伸,虽然培养目标各有侧重,但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关联的。从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来说,人的知识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人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人格品质等成型、成熟也是一个不断认识、反复实践、不断固化的过程,不通过“驯、育、培”,是难以达到养成教育之功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进入大学前,基本上是以高考为中心,按成绩论英雄,素质教育让道于应试教育。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期,人才素质与素质养成不解决好,等到学生进入社会再进行素质养成就已来不及了。

对于高校来说,养成教育不是“补课”的问题,而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必然过程,同时也是高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那么,高校养成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有的强调良好习惯养成,有的强调职业能力养成,有的强调创新人格养成。笔者以为,高校养成教育包括三个维度,即品德修养、专业学养,职业素养。品德修养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在生活中的体现,即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专业学养,主要是从学识积累和实践技能操作层面上提的要求。职业素养是为学生走向职场的前期准备,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在职场上的体现,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上述三个维度,从养成教育的角度表述,即品德修养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修炼,专业学养强调的是虚心好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职业素养讲究的是敬业乐群、甘于奉献的品质。品德修养是成人成事的基础,专业学养、职业素养是适应社会需要、建功立业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养成教育的缺失及原因

如前所述,无论是从适应形势的要求还是适应社会的期盼方面,当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手段、投入已是今非昔比,但从实际运作来看,教育效果差强人意。造成德育工作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固然复杂纷繁,但其中养成教育的错位、缺位是重要原因。

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包揽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应有自身的特点。而一些高校恰恰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包揽、或淡化了养成教育,搞“一锅煮”,造成人才培养的“夹生饭”。养成教育的错位、缺位,直接影响了学生行为规范、生活习惯、价值取向、个人品质、心理素质等的综合养成。

二是高校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弱化。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影响,部分高校倾向于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热衷“短、平、快”项目,重表轻里。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理,使得一部分大学责任意识虚化、弱化,大学精神游离于大学之外,不太注重大学内涵建设,忽视了人才内在精神品质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校园文化滋养、人文精神濡养,有意无意地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短板”,把养成教育的责任推向了社会。

三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品德养成目标不适应。在人才培养方面,部分高校仍然未走出“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专业学习,轻行为习惯养成”的误区,高校校训、校风等沁润已久的非物质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节,忽视了学校规范和制度在学生品德养成中起的作用。

四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准入、培训、考核和流动机制;一些学生管理人员方法过于简单,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管轻理,重管轻育,以管代育,一管了之。

四、高校养成教育的现实考量

毋庸讳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价值追求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如同道德教育一样,养成教育“并非一种诉诸非理性的救赎式、苦修式教育以及一种规训式的主体性教育,实为一种诉诸理性之生命化、人文化、实践化和最终受纯理性支配的交互主体性教育”[8]。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高校素质教育,在多重价值汇集和多元变化整合的动态中探寻高校养成教育的坐标,从教育理念、阶段特征、工作机制、实践路径等方面加以思考并躬行。

第一,廓清思路,明确教育目标。具体而言,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则是一种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在大学阶段就是求知、做人、修身的行为习惯与方式,包括具备良好的人品,技能专长,吃苦耐劳精神,有创造性思维,较高的情商,高尚的情操等等。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要义是立德树人,这是育人的根本。我认为,这个“立”,是与“破”相对应的,即不破则不立。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破除不讲教育规律、不顾教育对象实际情况、急功近利的思想,摈弃一切救赎、规训、灌输的社会心理定式,在正确的道德认知上重构道德价值。立德先在养德,养德莫过于养心,养心就是理想信念的确立、性格习惯的养成,这里必然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去伪存真的过程;其次在于养性,养性莫过于化性。人的心性品质在于历练与磨砺,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再次就是养能,即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素质。优良学风养成、高尚品行养成、健康心理养成、规范生活养成、人文素质养成均是养之义,行为训练、习惯养成、品质锤炼都是养成的价值意蕴所在。说到底,养成的终极目的在于人的精神品格成型与社会化,即内化成一个人的心性品质、综合素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素质。

第二,把握特征,遵循教育规律。高校养成教育,不仅仅包括思想品行、习惯行为的觉醒与认知,也包括良好学习习惯、人际交往、遵纪守法意识、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同时还有个人人格和综合素养的评价、选择与内化成型等等。大学养成教育不是“大包大揽”,应体现在专、精、特、实。即把握阶段特征,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使养成教育内容规范化、细目化、序列化,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确保教育效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重点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熏陶、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专业文化课程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契合,将思政教育与德育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科学把握“认知实践内化养成”等环节,使之既具有青少年阶段养成教育传承迁延的特点,又有其接受高等教育阶段的学识水平、价值取向、校园文化,促使学生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第三,创新机制,探寻养成教育合理路径。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练能,贵在养习。我们在审视大学生个人品质、行为习惯养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大学生人生成长规律和学生个体特征,加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教育重点、教育方法、教育环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德育首位机制、素质提升机制、空间(网络)交互机制、社会实践机制、环境育人机制、评价督导机制,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做。一方面,唤醒学生品德修养、专业学养、职业素养意识,通过教育目标和德育实践对接,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能力提升的一把利剑;另一方面,发挥养成教育的矫治、价值澄清、行为内化功能,对大学生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中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背离的成份进行调适与矫正。这样,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德育与心育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注重实践、内化、积累、升华,达到“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实化于行”的目的。

第四,利用育人平台,助推素质养成。“知行合一”是内化的前提,是养成教育的关键。一是搭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育人平台。教育的本质是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个体身上的契合,实现专业学养、职业素养、品德修养三者的有机统一,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需要高校校园文化的沁润、熏陶、濡养。“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而且有那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风气与社会个人观念,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同学的聚合、乃至古老的校园建筑与林木古藤……”[9]。二是借助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平台。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主线,以诚信、奉献、责任、感恩、自律意识为重点,以锻造“爱心+责任心”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平台,以勇于进取、传递青春正能量的时代精神为主旋律,使大学生养成教育变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 唐凯麟,刘铁芳.价值启蒙与生活养成——开放社会中的德性养成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3):1-5.

[2] 杨雄.养成教育与青少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4(5):2-3.

[3] 林德宏.养成教育:生态性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9):1-4.

[4] 孙抱弘.人的理性提升与教育的责任——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人本意蕴[J].当代青年研究,2004(5):7-11.

[5] 钟启泉,黄志成.西方德育原理[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5.

[6] 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03.

养成教育篇(5)

一、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1.音乐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音乐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音乐的感知、情感的体验、想象以及理解。音乐的感知为音乐审美最初的阶段,是小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重要阶段。所以,要了解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对音乐的体会和感受,就必须使学生了解音乐里的情感。音乐的审美是无法脱离想象的,但必须要以音乐的情感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去理解音乐。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这四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的,促使学生在音乐上的欣赏能力不断地提高。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思维能力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我们只有用心去聆听,才能了解它的美。“听觉”是学生了解音乐美的唯一途径,能够通过听觉来判断音乐中的感情是音乐所特有的思维能力,而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才可以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听觉”,这也是作为音乐学习的基础。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

音乐本身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作者通过音乐将情感进行传递,听众通过听觉去了解作家创作时的情感,彼此达到共鸣。所以说,音乐的教育本身是审美的教育,通过审美来获取音乐中的情感。在音乐的表演中,表演者通过不同的表演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升华和表现。随着欣赏者对音乐的理解逐渐将感情投入到音乐中。所以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拥有丰富的音乐情感。

二、音乐教育的内容

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感受和鉴赏。其中包括各种音乐表现要素、音乐的体裁、音乐的情绪和形式,音乐的流派与风格等。第二,音乐的表现。主要包括演唱、表演和演奏等。第三,创造能力。包括探索音乐与音响、音乐创造和即兴创作等。第四,音乐文化的普及。包含音乐和社会生活、音乐和其他学科、音乐和姐妹艺术等。

三、对学生的个人培养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敢于进行创新,进行个性化教育。

1.个性化的欣赏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可能各不相同,当学生的理解与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大相径庭时,教师不可以否认学生的认识,反而应该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因为音乐的教学不能拘泥于一种传统的课堂教育,因为音乐教育对开发学生的情商以及心理上有很大的帮助,它能丰富学生的生活,打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充分地发挥想象。

2.个性化地演唱

演唱歌曲对学生凸显个性尤为重要,作为老师,要习惯给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多让学生对自己的音乐想法和才艺进行展示和表达。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基础上,对于流行的儿童音乐进行教育,不能像传统的音乐教育,学生学了一学期的音乐课还是唱《数鸭子》,鼓励学生在台上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可以针对不同心理的学生进行不同趋向的个性化培养。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在丰富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们带来了乐趣。

养成教育篇(6)

在各学校大谈其素质教育取得以上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再看看另外机组镜头。

镜头一:上课后,老师让打开课本,学生们手忙脚乱地乱翻书包;晚上做作业,边看电视边做,不时还吃口苹果,逗逗小狗;

镜头二:晚上贪看电视很晚了还不上床睡觉,早晨迷迷糊糊地去上学,铃声响了才进教室,早餐都吃不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校里做值日时,奶奶来帮忙;

镜头三:果皮、纸屑、包装袋随手乱扔;在校园内乱打乱闹且满嘴脏话;

镜头四:开会时,该鼓掌不鼓掌,不该鼓掌时掌声经久不息,弄的主持人老师非常尴尬;来了客人不知礼让;餐桌上我行我素、旁若无人;

试问:这些连最起码的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的必要习惯都不具备的孩子又何谈全面发展;尚有一大批需要养成教育的学生,又怎能大言不惭的说“素质教育”已取得成果。

俗话说:欲先攻其势,必先利器。中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也可以说是利器阶段,而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的习惯是利器的根本。养成教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是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就像土壤之于植物,基石之于大厦。

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居多,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孩子们自私、任性、懒惰、散漫、自理能力差、做事缺乏毅力等等诸多坏习惯日渐突出,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就尤为总要。那么,养成教育如何养成?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严格养成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俗语实际上揭示了一个教育理念。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在养成初期,都离不开严格的纪律约束。因此,养成教育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

二、持久养成

行为,一般分为被动行为(需外部强烈规范)、自觉行为(须意志努力)和自动行为(习惯)。习惯是一种定型的自动行为,是经过反复实践锻炼而养成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是由被动行为经自觉行为逐步向自动行为转化的结果。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行为养成过程中反复性强,因此,习惯养成需要持久。

三、整体养成

养成教育必须通过优化育人环境,注重整体效应,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地良好效果。

四、自觉养成

养成的自觉性来源于对养成行为的价值特性及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因此,要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任何纪律的要求,只有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可,才有可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养成教育篇(7)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加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特情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向同学宣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及学校的规范。并根据班级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各班的班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系实际逐一进行认真的学习、讨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意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学生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尽管培养良好地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寄希望开学的第一周,第一个月的宣传教育活动就一劳永逸,但毕竟通过开学初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可使学生知道、熟悉校纪班规。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他律”发展为“自律”。如:由于本校的活动场地较小,所以很多同学下课后喜欢在教室和走廊上玩闹、游戏,以至经常使得教学楼嘈杂声一片,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够安全。因此,我们全校教师结合各班的自身特点制定了班规。即:不准在教室里,走廊上蹦跳、追逐打闹,不准趴在走廊栏杆往下看,不做危险性游戏,上下楼梯要轻松慢步。在第一周宣传强化的基础上,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良好地品行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已逐步养成。

二、抓住关键期,强化养成教育

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大铁块,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展开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地行为习惯。如:学生路队是各校较为突出的问题,学生放学,家长紧围在学校大门口,影响师生出入,也给学生造成不安全隐患,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召开家长会,说明情况让家长配合,安排值日教师,值日学生负责检查,监督。让学生家长们在指定地点接送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现在学生养成了站路队,走好队,到地点三队的习惯,家长围大门的现象也逐步好转。

三、重视行为习惯,突出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地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 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不佳便灰心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复杂长期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能有收获。如:打扫卫生的习惯。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不会扫地、拖地、撒水,中高年级的同学打扫卫生精力不集中,边扫边玩,还有同学搞恶作剧,为了扭转此局面,让学生养成良好地打扫卫生习惯,对于低年级学校要求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密切配合,用一到两周教会学生如何扫地,如何撒水等。中高年级班主任在学生打扫卫生时必须到场,亲自指挥,合理安排人员,让学生分工合作,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卫生打扫任务。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如今整个校园干净、整洁、美观,再也看不到打扫卫生时追逐打闹现象。

四、教师要变观念,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养成教育的关系

养成教育篇(8)

二、以“规范”为训练点,提出“庄重一生,吉祥一生”的习礼修身意识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则,是文明的体现。要作一名当代文明公民,就应从小培养孩子的习礼修身意识。往往同学之间的矛盾几乎都是不懂礼仪,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造成的。在这方面,我校从实际出发,出台了校内行为规范十要求和日常行为十不准。“双十校规”不仅让学生牢记于心,而且要践行于外,言行一致,严格要求。单一的强调会使得学生觉得很枯燥,收效也甚微。我们则组织各种活动,来丰富和充盈孩子的内心世界。学校成立了校内足球队、合唱团,不定期组织少先队文艺演出。以活动为载体,让孩子在活动开展与交流中,懂得礼仪与规则。比如,足球比赛,每次我们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要求;有时提出快乐第二,比赛第三的思想,意在让孩子从活动中先感受其乐趣和兴致,而不去一味追求比分,并且在比赛中,注重整体传接而不提倡个人主义或大脚闷踢的极端做法。孩子通过活动中的交往,懂得了尊重与谦让的心境,理解与鼓励的力量,从而更好地融入这个大家庭中。在自身修养上,我们严格要求从穿戴上做到整齐划一的校服,在仪式训练上做到周一升国旗的严肃对待。天天去做,周周去行。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提出站姿、坐姿、走姿的具体要求,养成修身修德、端庄大方的宝马小学风貌,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自律自省、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习礼修身美德。

养成教育篇(9)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凌源市实验小学把《三字经》《弟子规》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古诗定为学生的必背内容,又从《论语》《老子》《中庸》等文化典籍中选取名篇名句编印了《小学生经典导读》教材,要求学生不仅会诵读,还要能熟背,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养成教育课程化”,即在学前班、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国学经典导读校本课程―国学课,每周授课两课时。经过反复探索,国学课已经形成了“分享引入―读诵理解―故事明理―演练导行―生活力行”五步教学模式。课堂通过故事、游戏、歌咏、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乐中学、乐中解、乐中行,使养成教育空洞的说教成为学生内在素质的需要,使良好行为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课题引领,养成教育校本化

2006年3月,学校启动了“经典诵读国学启蒙教育工程”,并以“国学启蒙为载体对学生实施做人教育”这一科研课题为切入点进行校本研究。课题组根据《中小学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三字经》《论语》《常礼举要》《朱子治家格言》等经典,编写了《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实验小学师生文明礼仪常规》等校本教材,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礼仪习惯进行明确规定,教材分“在校篇”“居家篇”“社会篇”三个篇章,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划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侧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少年,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特色活动,养成教育多元化

学校不断探索和创新养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开辟多种途径实施养成教育,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之中。

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学校建设“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促养成”的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已经成为凌源市实验小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开展了快乐读书“六个一”、校园“读书节”等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深受全体师生的喜爱。以活动促读书,以读书促学习,以学习促文化品位的提升,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读书习惯,而且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日行一善”,让美德成为习惯。学校在学生理解经典、背诵经典的基础上,开展了“日行一善”的践行经典活动。要求学生每天最少做一件好事,善大善小凭心而做,然后记录下自己认为值得记录的善行,在国学课上进行分享,班级每周评选一名“班级美德星”,年级组每月评选“年组美德星”,学校学期末评选“校园美德星”。“日行一善”活动通过“知善、行善、扬善、乐善”的过程,使学生懂得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让中华民族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逐渐融入学生的生活,并内化为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

阳光评价,养成教育常态化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外化―内化―外化”的过程。为了使教育过程循序渐进又能持之以恒,学校创建了“红领巾好习惯银行”和“星级少年”评价体系,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快乐成长袋”,设立“坏习惯集中营”,促使学生按计划逐渐改掉不良习惯,养成好习惯。

养成教育篇(10)

养成性教育应该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只有正确地认识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青少年是从儿童向成年人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身体发育由不完全趋向完全,思想由不成熟渐趋成熟,性格由不稳定逐渐稳定。在这个时期,青少年对外界事物的敏感程度决定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个人态度及价值取向。由于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思想性格的不稳定、不成熟、不完全,才会使他们遇到事物总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自己认为是好奇的、快乐的、没有约束的,就去做,反之则不去做。这纯粹是一种肤浅的感性认识,如果不能够正确引导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会在他们的思想里积淀下来,久而久之,形成感性的生活习惯,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只是凭着自己的固定思维,不能正确地处理事情,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健康的成长。因此,正确地引导,积极培养青少年的良好生活习惯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实施养成性教育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养成性教育要做到细

刘备曾经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就应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学生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每个细小的环节,包括性格,兴趣,独立自主的能力,与人交往,培养喜爱美好的事物,落实到他们的一点一滴。教导学生仔仔细细地阅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分清是非,在生活中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反复复地,持之以恒,形成习惯,渗透到性格中,使其终生受益。

二、养成性教育要做到实

也就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规律来做。什么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要有一种“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态度,让青少年接受现实,承认现实,让他们明白眼中的社会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社会蓬勃发展,主流是好的,尽管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只是暂时的,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更美好,不美化也不丑化。应该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是靠劳动人民推动的,是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前进的,是靠辛勤的汗水创造的。遇到事情不要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冷静头脑,正确对待,不要因害怕而躲避,要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

养成性教育还应该懂得运用法律。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依法办事应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小教育学生知法懂法,能够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使他们认识到法律是生活的底线,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办事,长大后才能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不会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三、养成性教育要把握度的原则

上一篇: 网络消费论文 下一篇: 搬迁工作方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