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7:16

养成教育论文

养成教育论文篇(1)

当前在校的公安院校学生大多是“90后”,且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经历着国家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科技信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也承受着社会矛盾凸显、各种利益激烈竞争、多元观念影响的迷茫和困惑。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开放程度高、信息量大、思想变化快、个性意识强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反映出他们中的少数人,存在理想信念淡薄、人文素养不高、身体素质不强、耐挫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公安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他们入学时高考成绩低,普遍在200-400分之间;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经常有学生睡觉和注意力不集中现象;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违纪甚至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公安院校养成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自我需要。

(二)公安院校正规化建设的需要

公安院校正规化建设是公安院校发展应有之义,警务化管理的养成教育是推进公安院校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所公安院校学生内务是否整洁卫生、放置整齐、统一有序,学生上课、操练队伍是否整齐如一、威武雄壮,精神饱满,课堂上、会议时师生是否警容严整、警仪规范等等这些现象不仅反映了养成教育的效果,也反映了一所公安院校正规化建设的水平。公安院校要推进正规化建设,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就必须加强养成教育。

(三)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需要

人民公安,国之重器;国家安危,系于一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神圣职责。公安院校不同于普通院校,它担负着为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重大使命,因次,它的特殊使命决定了它的管理和教育,尤其是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要服从使命,站位于学生“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上。公安院校养成教育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新一代警官能否适应社会,实现公安工作和公安事业发展的需要这一重大历史使命。

二、公安院校养成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加强公安院校养成教育,应立足于公安队伍的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重视入学军训必修课,打好基础养成

入学军训是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组织性、教育性和实践性。丰富、严格、艰苦的入学军训不仅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养成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而且也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对此,公安院校的新生军训工作有必要参照部队新兵入伍时三个月的集中训练,真正实现由一名中学生向公安院校学生脱胎换骨式的转变,这是由公安院校的使命决定的。因此,有必要改革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将平时一些警务战术课程,如擒敌拳、倒功、射击等融入军训教学计划,在不改变教学总量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充实入学军训教学内容。学生在军训过程中,通过学习军事理论、警察条例条令、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培育和树立爱国主义、国防观念和警察意识;通过队列训练、内务检查、军歌拉练、战术训练、文体活动等充实的训练内容,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意识、组织纪律观念、吃苦抗挫能力和艰苦奋斗作风。军训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三观”教育,促进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严格落实警务化管理各项制度,加强日常生活养成

养成教育须从小处着手。日常养成教育是贯穿整个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一项常态化的基础性工作。要从细微处入手,从新生入学抓起,从最基本的行为规则抓起,从每一次集合、每一次早操抓起,从整理好每一个被子、上好每一节课、养成每一个文明习惯做起,贵在持之以恒。同时,要制定科学严谨的日常管理内容和计划,不搞突击式、运动式的教育和检查,防止管理流于形式。

(三)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培育理论知识养成

学校以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理论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公安院校各门课程,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和育人功能。因此,公安院校要切实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要加强对学生的做人修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现代公民教育,深化他们对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的了解,深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发展趋势的认识,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实习工作,充实社会实践养成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是物质的,也是文化的。公安院校应注重把握学生兴趣特点,注重强化警察精神支柱,广泛开展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用富有特色的公安院校精神鼓舞人,让学生在参与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同时,也要创造性地发挥党、团和学生社团组织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给与学生更多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独立、自主、自治的各种平台上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断增强自身价值判断。

养成教育论文篇(2)

进行“养成教育”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养成教育”思想领导学校的过程,首先要让教师对这一教育思想能充分理解并认同,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教师对“养成教育”意义的认识。“养成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反映了学校的价值取向,有着明确的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运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师只有对“养成教育”有了准确、深刻的理解,才会在实践中贯彻这一思想,“养成教育”思想才能落到实处。二是提高教师实施“养成教育”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论从哪一渠道获取知识,只有把它们建构起来,知识才能被牢固地储存。开展教育研究活动的实质,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有效办法。正如教育家冷冉所说“: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培养骨干力量,造就一大批教育工作上的明白人和能人的主要途径。”三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有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并不能保证教师一定会去做该做的事情。因为有些事情教师做或不做,对他们不会有什么影响。比如教育学生诚实和感恩,教育学生会学和爱学,教育学生健体和尚艺,教育学生自主管理等等,这些靠现行办法是无法评价和考核的。在这种情况下,该做的事去不去做,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师“良心”———职业道德支配的。教育家冷冉先生说“:师德的根本问题是要有一个为下一代终生负责的思想。”教师只有具备为下一代终生负责的思想,才能自觉地去做那些不评价、不考核的事情.

(二)做好细致的设计方案和管理制度

首先,将“养成教育”分解成几个基本习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将这些基本习惯再细化成学生摸得着、听得懂、做得到的小习惯,保证学校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不盲目。其次,在进行每一项工作前把“养成教育”的标准和要求做具体。比如培养学生“物放有序”的生活习惯,就要在前期制定好细致的要求,让学生明确标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强化。最后,根据标准及时反馈,让师生看到差距。

二、落实“养成教育”的具体途径

(一)课程育人

1.在国家课程中落实“养成教育”

(1)提炼“养成教育”的训练点。在国家课程中,教育工作者有时可能更多地关注学生在知识上的收获,而忽略了对其习惯的培养。其实,国家课程是“养成教育”训练的最好载体。教师可以将国家课程中有关“养成教育”的内容提炼出来,整理成册,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进行指导。比如,为了在文明习惯的培养中重点培养学生知礼、爱国、诚实、友善的品质,教师可以将国家教材中能够突出体现这四方面的内容整理出来,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打造“养成教育”特色课堂。笔者所在的学校以语文和数学为牵头,打造国家课程“特色”课堂。语文方面有“课内大量阅读特色课堂”,指在不增加语文课时的前提下,把授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学国家教材,第二部分学自选教材。国家教材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通过预习,把课文通读几遍,教师直奔中心,提出主线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不对教材进行深挖,这样省出来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将课外读物引进课堂让学生阅读。在自选教材的处理上,教师带着学生坚持读完一本本有厚度、有深度的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读书。数学方面有“基于预习的小学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分为“问—学—导—练—思”五步。它的特色在于“五重”:重自学、重提问、重交流、重思考、重反思。通过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预习、倾听、合作、思考的习惯。

2.在地方课程中落实“养成教育”将地方课程中的主题教育与“养成教育”主题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好习惯。比如,在讲解地方课程中的公共卫生教育内容时,可以开展“食品调查”活动,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各种食品,了解食品袋中的各种信息,体会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培养食品安全意识和饮食卫生习惯。

3.在校本课程中落实“养成教育”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在充分考虑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开设艺术修养类、科学素养类、身心素质类课程;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养成教育”课程。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校本课程中进行“五环习字法”的传授,开发低中高段《写字校本教材》,在教材中细致讲解了写好字的方法,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将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渗透其中,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二)管理育人

学校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班级”“教室”的教育意义,营造“幸福班级”文化,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使教室成为“教师的办公室”和“学生习惯养成地和人格成长室”。比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师生共同制定了《班级养成好习惯的55个细节》,教师先给学生讲要求,做示范,然后通过不断的训练让学生形成习惯,最后通过争选“完美教室”的活动,激励学生巩固好习惯,为班级争光。

(三)文化育人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以及校园常规活动来落实学生习惯的养成。活动不在多,关键是要触动孩子的心灵。校园文化建设应着重关注三件事:一是处处体现“养成教育”的内容,二是处处展示学生形象、想法以及学生养成教育的成果,三是处处让学生知晓“养成教育”的内涵。

(四)评价育人

养成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的养成教育;秃头论证理论;谷堆论证理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在学习上良好的习惯包括课前预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课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在生活中良好的习惯包括与同学相处融洽的习惯,按时作息的习惯,尊重师长的习惯;在纪律方面良好的习惯包括遵守校规校纪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从细节入手的。现在的我们学生大多是90后,号称自己是新新人类,他们成长在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大环境中,而且在小学,初中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现在突然要约束制约他们,他们的敌对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们的工作也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对我们的学生丧失信心,他们还是孩子,还有很大的可塑性。

一、防微杜渐,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生活习惯是会伴随人的一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有时也可能成为别人判断他人品质优劣的标准。家长和教师应该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的着力点,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习惯的人,良好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便用不着借记忆,就很容易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先从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入手。每年新生入校时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同时对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一天的军训。军训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按照军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着装统一,发型合格,端正姿态,行动迅速,令行禁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越来越娇气,在家娇生惯养,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习惯的不在少数,高二,高三的学生在度过了一个假期,很多不良的习惯又开始滋生,蔓延。记得看过一个秃头论证理论。这个理论告诉人们少一根头发对整头的头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它对事物当前的性质起不到任何影响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就在这种微不足道的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将引发事物质的变化。军训给我们的学生戒除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多数同学在经历了军训后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开始学习自己整理床铺,打扫卫生,也逐渐的有了团队意识和荣誉感。记得一位学生刚入校时,被子不会叠,连自己的袜子也不会洗,因为在家依靠父母已成了习惯,可是在参加了军训后,在教官、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逐渐摆脱了依赖心理,慢慢学会了自己动手,自己照顾自己。这就是进步,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还有高二,高三的同学在经历了一天的军训后,仿佛又回到了高一军训时,那种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很自觉的在老师的监督下回归学生本色。特别是在现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中,竞争如此激烈,大浪淘沙,我们不可能在父母的庇护下度过一生,我们必须学会最基本的生活本领,锻炼自己,以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

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基础教育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学习习惯的生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生成要遵循着习惯形成的心理发展规律。

养成教育论文篇(4)

一、“养成教育”一词是从军事教育那里借用的,指的是对军人的纪律观念和良好作风的培养。具体地讲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青少年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的教育,它通过教育者长期培养、反复训练,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的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条件。它包括德性养成、行为养成、习惯养成、心理养成、人格养成等众多内容。它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核心任务。它具有规范性、实践性、长期性形成的超前性和效益的滞后性等特点,具有导向功能、制约功能、认知教育功能、“深加工”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包装”功能等七大功能。它的本质是强化与内化统一于青年学生个体发展全过程的和谐教育,是他人教育指导下的自我教育。目前学界对养成教育的定位大多为中小学生,只有部分涉及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讨。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养成教育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来说逐渐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对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开展养成教育就是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需求等各方面的特点出发,研究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实施养成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规范和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作风,另一方面养成教育还包括保持身心健康、积极参加创新实践等内容。之所以这么说是由目前高校大一新生存在的诸多问题决定的。

二、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只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这种偏颇的后果在上大学以前巨大的升学压力下未能显现出来。但当升人大学后,升学压力一旦消失,面对重压失去之后的新生活,大学新生们一时很难适应,进而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1.目标缺失

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那就是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一旦被高校录取,为之奋斗多年的目标终于实现,有相当一部分新生进入大学后便觉得万事大吉,没有及时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目标的缺失造成行为的放纵。他们不再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学习,而是沉迷于享受重压之后的自由。正是这种心理造成了大学新生精神的迷茫,目标的缺失使他们缺乏继续前进的动力,致使部分新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甚至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

2.心理不适

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生道路的转折带来了心理的变化。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他们成为了时代的宠儿、竞争的胜利者,优越感达到了顶峰。但当进入英才荟萃的大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不存在了,入学时的荣誉感与自豪感也慢慢消失、再加上远离亲朋、只身到异地求学,人际关系处理不善等因素,部分大一学生情绪低落,出现了心理不适。这种不适既有环境改变造成的不适应心理,学习目标不明确造成的忧虑心理,又有感情不畅造成的苦闷心理,经济条件差异造成的极端心理,还有人生观、价值观的模糊不清造成的迷茫心理。

3.缺乏自律

高中3年,学生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监控下,自己可支配的时问较少,一切都已习惯于在老师、家长的安排下进行。到了大学后,课余时间增多,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很多,由于习惯于在别人的督促和管制下安排一切,在高校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下,一些新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不能适应大学独立自主学习的模式,不能严格遵守校规校纪,自律意识很差,表现得很散漫,经常迟到旷课,缺席集体活动。有部分新生在大一上学期结束时已经是有几门功课“大红灯笼高高挂”。

4.独立性差

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中学教育使很多大学生在中学时代集中全部精力在学习上,应付考试,而对其它事情了解甚少,一切都依赖于父母、老师的安排。当进入大学远离父母朋友后,面对新的生活,缺少了父母的时刻呵护,部分新生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排大学期间的空余时间,不知应该如何处理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甚至不知应该从何处人手去处理大学的学习与相对较多的社团活动之问的关系。这种独立性的缺失使大学新生很难融人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体会大学教育的真谛。

三、面对新的环境,大学新生存在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面对新的环境他们同样存在巨大的重塑空间。此时如果我们能够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他们就能很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并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反之,他们有可能会就此迷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新生的养成教育,错过了这一时期,今后将很难有机会对他们进行该项教育或者说很难取得此时进行该项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正如浙江大学郑强教授在给新生做报告时所说:“大学的关键在大一,大一的关键在刚开学的几个月”。关键的这几个月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什么,如何对大学新生进行养成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利用军训教育

正如开篇所言,“养成教育”一词是从军事教育那里借用的,指的是对军人的纪律观念和良好作风的培养。而我国新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军事训练,这无疑为我们开展养成教育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实践证明,大学新生通过军事训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增强国防观念;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锻炼和增强他们的体质。

2.抓好入学教育,树立明确目标

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其实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入党启蒙教育、校史校情教育、法纪安全教育、专业成才教育、诚信感恩教育等诸多方面。通过较全面正规的入学教育,新生可以较快适应大学生活,掌握大学学习方法,融人大学群体,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同时帮助他们尽快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可以说新生入学教育就是其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算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方面,在这里单独进行讨论主要是因为随着学生工作的不断开展,笔者发现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健康的心理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心理基础,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恐怕很难侈谈养成教育。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和全面认识大学生活,学生管理部门应及时邀请心理辅导专家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同时安排心理老师在新生入学初对其做一次心理辅导,人学第一学期内进行一次心理普查,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会与师生和谐相处。

4.加快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多数新生入学后所接触到的最主要的大学生活引导者就是辅导员,从某种程度上说,辅导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对大学新生开展养成教育效果的好坏与否。不断推进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无疑是提高辅导员素质,不断提高大学新生养成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令人欣慰的是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据此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鼓励和支持学生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方向。此后,全国、各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相继召开,要求明确辅导员队伍的角色定位,确立了以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建设高水平辅导员队伍的努力方向,鼓励支持骨干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这就为开展高水平的大学新生养成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

5.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养成教育论文篇(5)

二、落实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行动

落实具体行动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具体行为反复教育,反复训练,从而使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把习惯的养成落实具体行动中。

(一)通过培养好习惯来改掉坏习惯

习惯养成教育把教师工作重心定位在实际行动纠偏上,反复的良好习惯培养训练是改掉陋习的有效途径,也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如学生卫生习惯不好,总是乱丢乱扔、内务整理不齐、个人物品乱摆等,对于这些问题只需组织班委负责监督,让卫生习惯不好的学生反复做卫生即可,让他们在实际做的过程中体验保持卫生的重要性和优美环境下生活、学习的心旷神怡。

(二)实事求是,找到“话疗”与“行疗”的平衡点

教师往往经常有这样的困惑:说少了怕教育不到位,说多了怕学生嫌烦而适得其反。其实,在学生端正态度的前提下,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如何找到“话疗”与“行疗”的平衡点,在这里有一个标准:“话疗”的程度与学生问题的大小成正比;“行疗”的程度与学生问题的大小成反比。也就是说,小问题,多做少说;大问题,少做多说。

(三)落实行动的有效监督

没有监督的行动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更会使整个习惯养成教育形同虚设,因此,在行动教育的具体规划中,要实现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要科学、合理设计方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任何不良行为都是要通过具体行动来弥补的,在纠正训练中养成习惯,同时,在初期行动教育的时候要不打折扣,要注重小事,逐渐推进。

三、建立健全、规范的考核制度

规范考核制度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把教育渗透到学生在校行为的每一个环节中,贯穿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做到处处有制度标准、时时有考核检查、事事有反馈整改、人人有提高完善。

(一)健全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对学生是一种约束,一种引领,是学生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说,他们惰性比较大而自制力相对不够,如果没有有效的强制性约束可能会使他们的陋习不改。建立学校、系部、班级不同层面的规章制度,建立常规检查指标体系,礼仪规范、文明用语规范、教学楼管理规范、文明寄宿要求等常规细则,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在建立制度上,学校制度把握方向,系部、班级制度把握细节,学校制度体现全局、权威,系部、班级制定体现人性、易实现,尤其班级制度既不能太苛刻,也不能太泛于表面,在班级制度的执行中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做到每位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个个都是班集体的主人,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二)树立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由于他们自觉性、积极性都不是很高,所以要在经常性教育前提下,借助榜样的引导,如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常规管理先进班级、德育先进个人、文明使者等榜样力量,引导学生形成向优秀学习,并通过各类评比、表彰、宣扬,扩大优秀事迹的榜样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评比考核

加强日常规范的检查、反馈、整改、考核,根据常规检查指标,明确常规要求,借助学生军事训练、新生德育实践课、政治学习、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思想政治课等日常考核评比向学生注入习惯。如在食堂、充饭卡窗口设立“一米线”,培养学生排队的习惯;在教室、实训室严格考勤培养学生惜时守时的习惯;在宿舍、教室、校园公共区域加强卫生检查、考核,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等。

四、善用赏识与激励手段

赏识与激励是有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方法之一,具体来说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贯穿教师赏识的眼光、激励的言语、肯定的姿态。把赏识激励贯穿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一)赏识激励是教师强有力的武器

教师教育要春雨润物,对学生多赏识激励。心理学研究实验表明,人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发挥是之前的两倍甚至更多。职业技术学校寄宿的学生远离亲人,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教师应主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他们也会主动接近你,倾吐自己的真情实感,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引导和教育。

(二)激励制度要覆盖“差生”

进入学校之前,大部分学生有被教师忽视的感觉,他们的内心更加渴望得到教师的赞扬和鼓励。部分“差生”往往是行为习惯特别差的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不要因为学生有不良习惯而放弃对他们抱以肯定的目光,放弃对他们给予赞美的言语。相反,对于“差生”,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他们往往更加容易破罐子破摔,教师要转变观念,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孰不知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自省、自悟,才会真正产生实足的效果。

(三)创新机制,实施群体赏识激励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也是企业文化的精髓。职业技术学校更要关注团队教育,通过团队的自我纠偏、自我完善功能,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创设群体赏识激励机制,能有效地提升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从而达到学生自觉管理自己的圆满效果,如制定班级加分标准、班级常规管理奖励标准、违纪整改补偿办法等,鼓励集体自我完善。

养成教育论文篇(6)

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以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为根本,真正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加以肯定。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学习权利,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所在,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求,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富于创造、适应发展的人。健康第一突出了体育的本质功能,表明了学校体育的真谛所在。把健康放在第一的位置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排序,而是强调健康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中的基础地位,并表明了学校体育是促进健康的手段。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三维健康观”,突破了传统的把健康等同于“身体素质”或“体质”的范畴。

1.2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新课标体系是以体育的功能来确定学习领域的,将体育课程的目标按领域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5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后根据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将中小学阶段分为6级水平,大学阶段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这是从低到高、由易到难、层次分明又相互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其中,健康主线包括了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主体;运动主线包括了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必要载体作用。培养学生运动参与的自觉性: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时效性: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基本技能。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的明显性: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针对性:了解体育运动队心理健康的作用;正确理解体育运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运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达到社会适应能力的迁移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3体育课程的结构

较传统的体育课程,现在体育课程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功能的变化注定结构也要随之变化,打破了原来只把体育课程局限在体育教学的模式,结构进一步扩大,包括4大方面。1)体育课教学,由室内课教学和室外课教学组成,以室外为主。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2)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身体活动,相对于体育课来说,其形式更多、自由性更强。3)课余训练竞赛,是对学生中运动尖子、运动特长生的培养,并参加一定的竞技比赛,以提高学校的整体运动水平和为学校争取荣誉。同时,借此推动和影响学校体育进一步开展和提高学校的文化氛围。4)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师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一些社区类开展的体育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和影响等。

2新课标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要求

2.1课程的实施促进教师观念转变

新课改的内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动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体育教师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教育者”乃至“教育家”,而不是竞技体育的“教练员”。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教练员所具备的主要是竞技体育的知识,他们更看重体育技能的掌握;教育者或教育家所具备的则是多学科的交叉知识,既有出色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多能的本领,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1)目的不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学生的健康,就是要达到三育中“育体”的功能;竞技体育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运动训练提高训练者的竞技能力和水平。2)适应性的不同。学校体育是以运动项目为手段,选择适合学生锻炼的项目,运动项目是可以替代的,要以学生的爱好与习惯为依据;竞技体育是以运动项目为标准,选择适合运动项目的人,一般是每个运动项目对运动员都有不同的标准。3)采取的方法不同。学校体育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一般采用体验教学法、感受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育教育,使学生在快乐中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竞技体育则采用“三从一大”、超量恢复等训练原则,使受训者在高强度的训练中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4)评价机制不同。学校体育以激励与发展作为评价的机制,承认差异性,强调学生体育素质增进的程度;竞技体育以运动员技术技能水准为依据,以比赛名次和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以身体素质的提高作为学校体育目标的落脚点,把学校体育“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贯彻到体育教学中,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2课程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

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更高。1)灵活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对这些知识灵活运用、熟练把握。2)体育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仅将动作技术讲解清楚,还能做出规范的动作示范。3)体育教师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2.3课程的深入促进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课程有相对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考核标准,这种封闭式的指令性模式,导致了体育课程的制定者与实施者相互割裂。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所做的就是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成为忠实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无需开发课程资源,只要按部就班就行了。《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权力和义务进行重新定位,教师应全方位和主动的介入到课程建设中去,包括对课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实施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由于新课标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充分选择和开发的空间,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出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资源。体育教师应把自己定位在体育课程建设的“参与者”与“执行者”,而不是单纯的体育课程的“实施者”与“操作者”。

2.4课程的变化促进教学设计优化

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将教学环境视为“培育”而不是“冶炼”。所谓“冶炼”,即简单的向学生灌输体育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而提倡的“培育”方法是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出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体育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具有丰富多彩的、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程序与情景,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并能对学习效果作出多样化的评价。

2.5课程的推进促进教师组织能力和监控能力的强化

教育工作有特殊的规律和严密的科学性,教师的劳动是一项复杂而有创造性的劳动。体育课教学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更要突出组织技巧和监控时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创造新法。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注重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主体能力发展和主体人格塑造,尤其关注学生的个性、潜能、兴趣能否得到充分施展。当然,在体育课堂中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不能离开老师的指导和管理。教师要用自己的慧眼、聪耳、匠心去关爱、帮助、引导每一个学生,使其都能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和体能发展。强调自主并不意味着采用完全“放羊式”的教学,那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方法。我们提倡的是科学的、有序的“放羊式”教学,是指在体育教师科学的管理下将“羊儿”放的越来越强壮。

3通过新课标实现体育师资的专业化发展

3.1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标准

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就是教师按照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获得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事教育素质,取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则是体育教师群体专业化不断深化的方向。体育教师专业化是指体育教师个体在从事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理论研究中,在专业学习方法、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精神等方面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教师职业能力及素养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又是体育教师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精神指向。为此,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是在专业文化、专业精神的引领下,通过有效途径,将体育与健康理念、方法、知识、技能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使其专业始终向着理想目标发展。

3.2塑造永恒价值的基础素养

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全面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这种作用表现在教师要根据特定的教育目标和品行模式,教育与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行为准则。要发挥这一作用,教师就应自觉地塑造自身的高尚人格,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另外,在心态方面能保持平衡,遇事不走极端,办事不偏激,善于合作,合理宣泄和排除消极情绪,用平和、理智方式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克服心理异常,完善健康心理和人格魅力,真正成为人格完善、知识广博、和谐发展的体育教育人才。

3.3塑造高效价值的科研创新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对教师角色描述中指出: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绝非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性格素质,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是一种主动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教师专业化是当今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大主题之一,也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新课标的贯彻实施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主要是因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不够充分。作为一名当代的教育工作者,仅具有教学能力而无科学研究素质和创新精神是不称职的。教师只有在科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学习,才能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进展,也才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体育师资的培养往往有重技术轻理论,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素质的倾向,形成“先天不足”。通过新课标的贯彻实施,要大力促进体育教师的再学习、再提高,不仅四肢发达,也要头脑复杂,克服那种重武轻文、文理失衡和知识营养失调的现状,使自己的专业更专,多能更通。

4体育师资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

从体育师资的教育实践和培养实践分析,其职业素养结构应该由四个大的方面组成,即人格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身心结构。人格结构包括道德情操、创新人格;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技能知识和专业知识;智能结构包括智力、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身心结构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每一能力结构涉及到一些内涵因素。

5体育师资职业素养的养习

5.1构建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

成长的氛围包括学习氛围、生活氛围和工作氛围等。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校园,知识的学习来源于学校教育,同时校园文化对于体育类人才在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文化修养和自我塑造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其成长和发展的直接环境。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主要场所同样还是校园,可以说学校是育人乃至人才成长的摇篮。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富有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工作环境、人性化的生活环境,和蔼可亲民主公平的核心领导等,都能够对促进人才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如果都能够重视校园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重视符合教育规律、育人宗旨的管理,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5.2大力倡导针对性培养的发展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应从职前适应期、职后磨合期和职中发展期各个阶段给予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科带头人及教学名师的作用,使进修提高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唤醒教师上进的主动性,制定一些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发展与成长,促使教师能不断地自我学习,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要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年段、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以及课程实施不同水平教师对培训要求的差异。

5.3为教师创造良好发展空间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主要是借鉴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模式为框架的新课改要求实现整个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即由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者”或“执行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或“设计者”。教师角色的转型是个摸索、实验、调整的过程。因此,学校对保护教师的改革热情和积极性非常重要,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真正实现课改的成功。学校要努力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给予一定政策、机制方面的保障,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思想负担,使教师更轻松、更积极地投身到新课改的实验、推广中去。

5.4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新课标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由于地区不同、学校条件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师资力量不同、执行情况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效果不同等因素

存在,各自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应多加强交流合作,相互借鉴。从学校层面上说,一方面在校内给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在校内教研组内交流的同时,可成立专家、研究员、教师共同参与的“研究体”,并形成网络,使每个教师都有相对固定的咨询员,或掌握与一些教育专家、学者联系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咨询与会诊,充分发挥有效地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校外进行合作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有效地推动新课标的贯彻执行。

养成教育论文篇(7)

论文关健词:德育养成教育

一、养成教育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养成教育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养成教育提供了依据。从“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丫‘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等五个方面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科学的规划。从学生形象标准、学生行为要求、课堂纪律等内容上,对学生一天学习生活提出严格具体的要求,使半生在学习、礼仪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和制度约束,时时刻刻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这样,养成教育在内容规划上呈现阶段化、层次化,学校有规划,年级有重点,班级有特色,为强化养成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养成教育要讲明道理

教师让学生明白《纲要》和《规范》为什么要求这样做、禁止那样做的道理,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善恶观、是非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注重发挥学生自我规范的潜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进取向上的热情,引导学生将规范要求变成自觉要求,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自觉律己做人。在明理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增强自我评价的能力。学生有了自我评价的能力,就能主动地严格要求自己和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的影响。有时也可以先让学生做,在做的过程中,结合情感体验晓之以理,变被动行为为主动行为。

三、养成教育要分步实施

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确定养成教育的训练目标、内容、方法。这样才能使养成教育收到实效、落到实处。

第一步、宣传动员,营造氛围。比如,在师生必经的过道口设置“轻声细语、言语文明”,“礼貌待人、爱护公物”,“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在家做个好儿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等警句,以及激励性语r‘见到客人,你能主动问好。嘿,你真棒!’气“能主动拾起身边的杂物,不愧是一个环保小卫士,’别你能在走廊里轻声慢步,不愧是一名文明好少年!”;在走廊、教室内外墙壁张帖科学家、伟人画像以及名言;在教学楼、实验楼等醒目的地方制作以校训、教风、学风、办学宗旨为内容的标语或灯箱,使学生从中接受高尚道德情操的渗透和感染。

第二步、强化训练,自我养成。如强化自觉习惯的养成,要求做到: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作业布置与不布置一个样。再如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学生用礼貌用语,养成“讲卫生、丢陋习”的文明习惯,塑造健康活泼的良好形象。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好习惯。

第三步、检查反馈,走向自律。通过教师考核监督、学生值周检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监督岗,以及文明学生评选等措施,及时检查指导,及时反馈矫正,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热情,提高自律能力。

四、养成教育要因材施教

养成教育要讲究层次性,因材施教。注重养成教育过程中的因材施教,一是对行为较差的学生,让他们明白落伍后进的原因,体验不良行为给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坏处,矫正与塑造同步进行。这也是利用学生日常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中的“自然教育法”。二是针对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采取‘言”中训练和‘行‘中训练的方法,能使学生的不规范行为明显减少。三是对中等学生要极力上进,发扬优点,用《纲要》和《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四是对道德行为好的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启迪更深层次的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落实道德行为。

养成教育论文篇(8)

二、查找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它与该生所处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及社会风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因此查找原因是正确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如学生学习习惯可能会受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也可能受其他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还可能受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学生在守纪、交友及上网等方面的习惯就直接受到朋友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周围有一群不学无术的朋友,而要求这个学生做到严于律己,自然困难较大。而学生在生活、消费等方面的不良行为受家庭、朋友影响较大,如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殷实家庭及好友导向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可见,我们要认识到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复杂性,才能因材施教,为养成教育奠定基础。

三、全方位、多渠道进行教育

养成教育论文篇(9)

(一)养成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养成教育是促使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必要手段。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有序前进,就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制约着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平衡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行为规范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但是,对于人类个体而言,行为规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任何时代都需要人们选择符合时代要求的恰当教育模式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最终帮助他们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规范行为。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社会行为规范,接受并主动践行规范,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二)养成教育是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化显现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通常不是听他说些什么,而是看他是如何做的,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1]从这个意义上说,行为是衡量思想道德状况的外在显现。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本质上来看,属于思想道德教育。而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永恒的话题。在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时代的必然。

(三)礼仪养成需要终身教育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早期的社会化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是在成年期;再社会化是指工作以后。从自然人过渡到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教育,因为礼仪养成教育是人的社会化必要手段。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终身教育。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礼仪养成教育的对象应当是中、小学生,甚至是学龄前儿童,而不是大学生。从理论上讲,这没有错。根据人的社会化历程,人们确实应当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以后学习文明礼仪行为背后深层的道理,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而学习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顺利实现向社会化的转变。而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基础阶段学校教育的忽略,当今的大学生不懂基本的文明礼仪,处处出现行为失范现象。这就意味着大学生需要继续社会化,需要养成教育,不断强化文明行为的训练,以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养成教育内容要精细

所谓精细,是指养成教育的内容要具体细化,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合适的教育内容是养成教育取得有效成果的关键。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历来是高校的工作重点,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多年来我们常抓不懈,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养成教育的内容过于空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学生不感兴趣,主动性不高,因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衡水学院为迎接2014年教育部本科质量评估,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其主旨是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诸要素紧密相连,将养成教育的内容限制在课堂、宿舍、餐厅、校园四大学生主要活动区域内,对于每个区域内正确的行为规范都有明确的要求,并指出哪些行为是不当的。例如,课堂学习“十要十不要”、宿舍生活“十要十不要”、就餐文明“十要十不要”、校园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学生干部作风“十要十不要”等等。由于养成教育内容细化,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各项规定也像指路明灯一样,让学生的行为有据可依,有理可循,所以大学生愿意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规范、认同规范,进而遵守已有的规范。

三、养成教育方式要灵活多样

教育方法是达到养成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而恰当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衡水学院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教师垂范,引领风尚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在校园生活中,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人是教师。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汲取专业知识,更愿意把教师当成榜样去模仿。因此,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教师本身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言行合一的操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向他学习的动力。衡水学院把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有机结合,将教风定位为“敬业树人”,明确了教师的首要职责是爱岗敬业,为学生的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是教师的分内之事。

(二)主题班会,体验感悟

主题班会也是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教育原则。衡水学院每学期都开设主题班课,有固定的班会时间和地点。在每学期之初,辅导员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做好班会计划,拟定班会主题,然后安排学生具体操作。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学生作为班会的主导者,更容易吸引其他同学参与,发表内心真实的想法,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必要性的认知度,激发学生督促自我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积极性。

(三)学校督导,规范行为

人总是有惰性的,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感悟就希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外在的监督强制力量。为此,衡水学院由学生处牵头,成立了文明礼仪督导小组,定时定点对校园里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督查。每天早晨6点半在餐厅检查文明就餐情况,督促学生吃完饭后主动收拾餐具,将其放到固定收餐位置;每天7点半,检查把食物带进教室的学生;8点半,检查宿舍卫生;下午5点在校园内巡视,劝阻学生搂搂抱抱、乱丢果皮等不文明现象。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前不文明现象大为减少。

养成教育论文篇(10)

1.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危机。我国的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一直以来采取的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型人才相对缺乏,因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在起始阶段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促进了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随着近几年成人教育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社会对该专业硕士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以成人教育教学、科研岗位为主转向以行政管理岗和教学辅助岗为主,这些岗位对就业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学术能力,对目前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能力本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成人教育硕士生培养仍旧采取“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所培养的人才便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出现成人教育学人才供需不平衡、适销不对路的问题。因此,成人教育硕士生教育“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外在合理性危机。

2.从导师队伍现状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内在合法性危机。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大多数承认教育学硕士点并不具备这一条件。一方面,我国80年代初才开始把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加以研究。相关的理论人才和师资本来就很缺乏;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师资队伍更显不足,许多硕士培养单位不得不聘请大量兼职导师,以致兼职导师成了导师队伍的主体。兼职导师大多是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成人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这种以管理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现状与“知识本位”培养目标不相契合,从而使“知识本能”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内在合法性危机。

(--)传统的培养模式使教育功能弱化

1.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和封闭性。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一是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多以教育类课程为主,而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类、管理类、经济类和社会学类课程较少,因而学生选择的范围较小;二是表现在培养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学术报告等,而具有个性特征的实践教学、专题科研、导师指导等培养方法则成为点缀品。另外,当前的培养模式还具有封闭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培养一般都是在所在学校内或学院内独立进行,很少让学生走进社会或与外单位联合培养。

2.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学生需求多样性的根源是学生来源和特征的多样性。首先,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背景复杂多样,跨专业的多,教育专业的少,知识基础差异很大;其次,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年龄差异大,从20岁到30多岁不等;再次,学生来源性质不同,应届生和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同在,公费生、自费生、定向生和委培生共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职业规划不同,有想直接就业的,有想继续学习深造的。正是这种学生来源和特征的多样性,导致了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3.教育功能的弱化。多元化的需求必然要求有多样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目前具有趋同性和封闭性特征的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与学生多元化需求产生矛盾,从而使教育功能弱化。

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的现实回归

(一)回归“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面对“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危机以及培养功能的弱化现象,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应回归“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首先,从其学科性质来说,成人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次,从师资队伍现状来看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多数是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属于以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最后,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社会对成人教育学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多来自成人教育的行政管理部门、教学辅助部门与学生事务部门相关岗位对人才的应用性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知,坚持“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回归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外在的合理性和内在的合法性。在成人教育学初建时期,培养一部分硕士层次的学术人才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当前成人教育学博士层次教育已有一定规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应是博士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成人教育学硕士层次的培养就理应回归其应用性的学科性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二)坚持培养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多元化和开放性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要实现培养的多元化,就必须实行培养的开放,而培养的开放则会保证和促进培养的多元化。坚持培养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是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多样性的现实诉求,也是实现成人教育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需要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和多元。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应以培养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大量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种与教育学相关的学科门类的知识和方法。而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多以教育类为主,没有真正走出教育的视域,也没有真正走进成人教育的城堡;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较小,课程学习上表现出相对的趋同性和封闭性特征,这与成人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很不协调。因此,应该建立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应用能力。一是要做到对现有课程进行合理整合,适当减少教育类课程数量,增加非教育类课程比例同时鼓励学生到其它学院或学校选修其它学科门类课程。为了不增加学生课程负担,可以采取灵活的学分计算方法。二是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模块设置,以增强课程的多元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需求。

2.坚持培养模式、方法的开放与多元。对于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应用能力就是发现、分析和解决成人教育问题的能力,这里的成人教育问题不仅指成人教育管理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也包括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而一切问题都来源于管理和研究的实践与对实践的思考,正如杨振宁所说“科学研究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须面对原始的简单的物理问题,而不是别人的猜想”。所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让学生真正深入管理和理论研究的实践,直面原始问题,增强其对现实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整合、开放设置的基础上,实现培养过程的开放,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第一,坚持分类培养,多元指导。学徒式培养模式、专业式的培养模式与协作式培养模式相结合。第二,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方法。“请进来”是指积极聘请校外甚至是国外的著名学者、专家、企事业管理者举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学术讲座,开展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合作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拓宽学生的视野。“走出去”是指学生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校内或院内培养,可以积极走出学院,与不同学院合作培养;要敢于和善于走出校园,与其它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尤其是成人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或见习,进行联合培养。只有实行开放教育,学生才能深入实际、直面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应用能力,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姚远峰.成人教育学发展的代价研究[J].成人教育,2007(2):36—37.

[2]王永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N].光明日报.2005—04—05.

上一篇: 幼师美术论文 下一篇: 文化教育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