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5:37

客家文化论文

客家文化论文篇(1)

[作者简介]钟 健(1990―),男,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2008级历史学专业学生。(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第四届大学生创业、科研基金项目,校级一般项目“赣南客家擂茶文化调查研究报告”结题成果。

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擂茶,广泛流传于赣南、闽西、粤北等客家之地,作为药食同源的典范,它传承千年而未消亡,成为茶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奇葩,而作为客家先民南下第一站――赣南地区的擂茶,尤具代表性和意义。

一、擂茶的起源及其在赣南地区的传播

1.擂茶的起源

关于擂茶的起源,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种是司马措说:公元前280年,秦朝大将司马措驻扎在湖南桃花源毗邻的长茅岭一带,军队将当地流行的一种叫“苦羹”食物当主食和药食用。

一种是马援说:公元41年,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五溪蛮,路过乌头村(今桃源县内)时,军中发生瘟疫,当地一老妪献上擂茶称可治病,将军喝后,出了一身汗,顿觉浑身轻松,似乎淤积多日的病痛也随汗水流走了,三军服用后疫病全除,取得征蛮大捷。

一种是张飞说:三国时,张飞带兵进攻武陵壶头山,正值炎夏酷暑,当地瘟疫蔓延,张飞部下数百将士病倒。值此危难之际,村中一位郎中献出祖传擂茶秘方,结果茶(药)到病除。

关于历史人物的地方传说,不能当做擂茶起源的确切证据,但作为过去历史的遗迹,它能说明这些人、事和在何时何地与擂茶有关,且能大致推测其存在范围。1992年,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曾认定荆湘地区的桃花源是我国擂茶的发祥地。

本文采用茶学界旧说,即我国云、贵、川、湘、鄂地区是茶的原产地或早期茶产业中心。

2.擂茶传入赣南地区

茶最早发现于巴蜀地区,然后沿着长江传播到中游的荆湘地区及下游的吴越地区,后进一步传播到岭南地区和北方地区,擂茶的传播轨迹大致相仿。赣南地区的擂茶是伴随着战争或民间移民,由荆湘地区传过来的。

关于擂茶起源的三种传说,虽细节各异,但情形大致相当,即南下大军水土不服,多得疟疾,得益于荆湘地区百姓所献的“三生茶”,药到病除。士兵学会了“三生茶”,并将其传播到了赣南等地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茗羹,专家认为那是茶与米做成的粥,它说明最迟到秦汉时期,以茶粥形式出现的米茶在荆湘地区已经诞生,与此传说相应和。

唐朝由于《茶经》的影响和禅宗的推广,全国流行饮茶,“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起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上文所提秦汉时的茗羹,亦叫粥擂茶,其制作方法为吃茶法。“荆巴间,米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茗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描写了米茶的制作方法及作用,这种米茶是现今擂茶――香料茶的原型。生活于安史之乱中后期的陆羽,批判以前的吃茶法为“沟渠间弃水耳”并做了改进。陆氏煎茶法是一种更有讲究的方法,它摒弃了诸多的作料,而只保留了盐来调味,更加注重茶的原味。

西晋时,南康郡仅户口1400户,到了隋初有11,168户,唐元和年间有26,260户,宋元丰年间有133,929户,可知北方人大量涌入赣南地区的时间是黄巢大起义和北宋末年金兵进入中原这两次大动荡之后。安史之乱后,携带当时中原盛行的盐茶法等习俗的北方人民,主要迁居在自汉晋以来就保留着吃茶法的赣北等长江中游地区。黄巢起义发生后,定居赣北的移民继续南迁,客家先民在迁徙中结合当地的独特环境和经济状况,参考赣北地区的吃茶法兼改造陆氏煎茶法,发明了擂茶,这不同与和米同煮的“吃茶”。擂茶是将米、花生、芝麻等作料放入钵内研磨,然后加水冲泡,这种做法既使擂茶具有了充饥的作用,另外又因加入了更多的材料,使其具有药用价值,这些契合了客家先民艰苦跋涉、讲究实用的精神。

到了南宋,临安“今茶坊皆然,冬天兼卖擂茶”、“七宝擂茶”,可知擂茶风靡南方,这也是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擂茶”字样。陆羽的煎茶法兴起后广受士大夫推崇一直占据主流并流传到宋朝,同时经过客家先民改造后的、凭借“药食俱佳、味中有味”而得到下层民众青睐的擂茶,伴随客家先民迁徙到赣南地区的过程中产生、传播并传承至今。

二、赣南擂茶习俗兼功效

1.擂茶的制作

擂茶需要“三宝”――擂钵、擂棍和捞瓢。擂钵是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的厚壁陶钵;擂棍是具有顺气作用的、约2尺长的硬木棒,棍子底部刨圆;捞瓢是竹篾编制的,用来清擂钵壁上的擂泥。擂茶的基本材料有炒花生米、炒芝麻、晒好的茶叶、适量的食盐、糯米等,擂时将擂钵夹在双腿间,双手或单手持擂棍,逐步将茶叶、芝麻等材料放入擂钵内,用擂棍沿着内壁作有节奏的旋转研磨,期间加入少许水以便于研磨,研成糊状物即可。然后将热开水倒入擂钵,同时用捞瓢或篾子迅速搅动,散发出浓烈的香气,用勺子舀入碗中即可饮用,人称“一家煮茶百家香”。

2.赣南擂茶习俗文化

在客家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走东家,串西家,喝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这体现了客家人将擂茶作为“客来敬茶”的待客礼俗。平时邻里之间多有来往,大家常坐在一起喝擂茶,桌上装着艾米果、灯盏糕、油炸薯干等特色小吃,同时唠叨家常,增进关系,充分体现了客家为“好客之家”。

在赣县客家古村不少地方还保留些讲究的喝法,新婚之日要请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前来喝“结婚擂茶”,新婚第三天则要请街坊邻居中的妇女前来喝“三朝擂茶”,让过门的媳妇认识妯娌姑婶,以便日后和睦相处等颇具特色的擂茶习俗。

3.擂茶的功效

人们很早就知道:茶是万病之药,擂茶是药食同源的典范。客家先民在长期面对赣南的瘴气、风湿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为了防病健身,除了茶叶,还在春夏加入金银花、薄荷叶,秋季添加白,冬季放入肉桂等,制作不同疗效的擂茶,使擂茶具备医疗保健功效。

现代医疗证明,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咖啡碱有提神、兴奋的作用,茶氨酸有解除疲劳、提高免疫的作用,含量较高的微量元素钾有预防风湿病的功效等,这些说明茶有利于增强对疾病的抗性,使擂茶兼具保健功效。

三、赣南擂茶传承至今的原因

1.自然环境

“夫江东、岭南之地卑湿,春夏之间气毒弥盛,又山水湿蒸,致多瘴毒、风湿之气从地而起,易伤于人”,赣南地区为蛮荒、瘴疫之地。由于茶是“万物之药”,能够增强对疾病的抗性。故茶叶多是入药,如加人龙脑散、咽喉口齿等药方。赣南客家人在擂擂茶还加入生姜、糯米、陈皮等佐料,以抵抗赣南的闷湿疾病,“解诸药毒虫蛇及诸蛊毒,右以大粉草寸,以芝油,透愈久为妙,收之远行,漳泉、福建、川广间有中毒,即嚼三两,得吐即无害”。正是因为有这些解毒、解暑等作用,所以人们保留并发展了药食同源的“擂茶”。

2.经济生活限制

赣南地区长期以来都是比较封闭的状态,“吾赣据江右之上流……赣二水缭绕,介溪谷万山之阻”,这一方面使它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为客家文化保存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系个性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得客家人的思想观念趋于保守、传统。同时山区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们生活相对贫困,“无甚贫甚富……服不求侈饮,食不求异器”。冲茶、泡茶是制作极为讲究的,代价太高,所以这些地区盛行兼有充饥、营养、保健、解渴等功效的擂茶,物美价廉,免受经济条件的困扰。

3.客家民系

大规模移民到赣南地区是在安史之乱及黄巢起义之后。在安史之乱后,江西地区的户口数有了明显增长,赣北的洪州等人口净增长率在50%以上,而赣南地区在元和年间有26260户,到了北宋淳化年间,虔州、南安军凉州有133929户,是唐元和时期的5倍。大规模的客家移民迁入,依靠文化优势,同化了南方山都、木客等少数民族,使得中原擂茶等习俗不被夷化,相反得到传播扩散。

4.民俗文化内涵

食擂茶是最早的饮茶方式,茗粥在汉朝已出现于饮食中,魏晋时文人雅客、禅宗强调品茶,赋予茶以清雅廉洁的特性。此后茶的制作方法和饮茶方式不断变化,与泡茶流行于上层相比,擂茶流传于下层百姓家,但它们都发展形成为一种茶俗、融入于礼仪文化中,客家人通过食擂茶来联络感情、招待客人等,这种文化内涵满足了他们的礼仪需求,所以能代代传承。

四、赣南擂茶的发展前景

对于赣南客家擂茶的发展,我们要面向新世界,要让它走出农家,走向市场。

第一,开展生态观光旅游,推出特色旅游项目。即要突破游览自然风光景色的局限,在乡村山地形成规模茶基地,让游客亲自参与采茶,唱采茶歌、看采茶戏,感受采茶乐趣;创设古情境,修建古茶亭,在茶亭看擂擂茶表演、喝擂茶,挖掘擂茶文化底蕴,展现赣南客家的待客礼仪。

第二,开设独具赣南特色的擂茶馆,宣扬赣南擂茶文化,这将是传播特色擂茶文化的重要之举。将农村擂茶及其特有内涵带入城市,不仅给城市的中老年人提供一种美味的擂茶饮品和客家小吃,还提供一个交流的安宁优雅场所,大城市很多的休息娱乐场所多倾向于为青年人设计,而擂茶馆将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而这也必为擂茶“走出乡村,走进城市”的重要途径。

第三,研究市场,开发擂茶产品。完善市场机制,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意识;采用包装、灌装等多种便民形式,研发解暑、充饥、营养等种类的产品。擂茶产品的不断丰富完善,是擂茶推广的重要前提保证。

[参考文献]

[1]薛翘,刘劲峰.客家擂茶源流考[J].农业考古,1994,(4).

[2]黎晓霞.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擂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郭振东.茶道奇葩――客家擂茶[J].中国保健营养,2002,(2).

[4]陈枚洲.谈谈客家擂茶与擂茶粥的源流[J].广东茶业,2005,(6).

[5]林更生.客家擂茶探源[J].茶叶科学技术,2009,(1).

[6]马建海.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2).

客家文化论文篇(2)

客家民居建筑主要有围楼、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殿堂式、围龙屋和中西混合式等,围龙屋是其中最普遍也是最具特色的。它与北方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客家民居不但在外型上具有独特的“客”味,在具体的细节中也能突出地反映“客”的文化特征。门楼乃客家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蕴含着浓郁的“客家”文化底蕴。客家民居建筑的独特外形及其浓郁的客家文化特征早已受到了中外客家学研究者的重视,①然而,客家民居门楼却似乎被忽略,在对客家民居建筑的研究中几乎未作探讨。本文旨在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从客家民居门楼的设置及其装饰艺术,揭示其设计中的民俗与文化内涵。

一、客家门楼的类型及影响门楼安置的因素

门楼是一栋大型建筑物的最主要甚至是整栋建筑物的通道口,是人和物进出的主要通道。客家民居的门楼通常包括大门、侧门、斗门三大类。大门是整个民居的中心,其位置与造型、装饰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安全、交通、分隔、采光、保温等功能,还具有风水、象征功能。围龙屋、五凤楼、土楼等所有的客家民居都必有大门。门的造型和色彩对客家民居的整体装饰效果影响很大,因此,一般都将其纳入建筑总设计的重中之重。围龙屋的大门两旁,设方形石座,有的设石狮。大门进去则是下厅,过天井之后则是上厅。

侧门是围龙屋、五凤楼等府第式客家民居特有的门类,是堂屋两侧横屋的外大门,呈对称在大门两边。小的民居有一对,大的民居有三对,根据两边的横屋排数而定。

有些客家民居正大门前有禾坪,其周围有高高的墙,在墙的两端各开一个大门,叫“斗门”。门楼的功能有如现代住宅小区的出口和保卫室。客家民居通过房屋的外墙和围墙把整座民居、门坪、池塘等围成相对独立、而紧骤的一个区域。一般来说,整座民居里居住的都是叔伯、妯哩等近亲,传统的近亲意识比较浓郁。

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因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等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带有鲜明的、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文化。客家民居门楼的安置与客家人的生活与生产以及具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环境息息相关,也与客家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心理有关,贯穿着独特的理念。

1.百年开基观念

在客家人看来,客家民居的修建将是百年立基的开始,而客家门楼的安置则是整个建筑中的关键事项,甚至被认定将影响整个家族未来发展是否兴盛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它的朝向、它的安置时刻、它的大小规格甚至于它细微局部的装饰如色调设计等,所有这些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性。

敬祖是中国传统家族制度的一个核心。客家人的敬祖思想表现得更显著更强烈,他们对祖宗的崇敬在客家民居中得到充分的表现,不管是土楼、五凤楼,还是围龙屋,祖堂总是处在中轴线上,是整座民居的中心,祖堂正对大门人口,开间比环周的房间显著加宽,一进民居大门,一眼就能看见它显要突出的地位。

2.家族、宗族观念的影响

客家人有着强烈的家族聚居观念。客家地处山岭重叠的山区,往往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其间溪流密布,山水之间大小不一的盆地便成为客家先民南迁时~村一族聚居的好地方。光绪《嘉应州志》说:粤东“无平原广陌,其田多在山谷间,高者恒苦旱,下者恒苦涝。”严酷的生存环境也往往要求他们共同开发耕作。为适应当时当地的环境,客家人的民居建筑也形成了典型的集群居住特征,通廊式方楼、圆楼突出地显示出了家族宗族的群体性。居于中心的祖祠显示着宗族的尊严,而防盗、防火、饲养、加工储藏等各种生活设施综合在一起,血缘近亲聚居在一个屋顶之下,连为一体,达到在生活和生产中互助合作的目的。这种建筑形式显然有利于家族宗族的安居乐业和兴旺发达。而所有这些观念则都使整个建筑处于一个宏观的整之中,使门楼往往成为整个建筑的核心出口,维系着整个家族的大统一。

3.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影响

客家生活除去出外谋生的外,留下者多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业生活对房屋布置也起着很大的影响。为了从事农业生产方便及就近看守农作物,住宅常常建于所垦种的田野中,造成住宅各个分散,并不紧密排列的布局。为了要解决农务上打谷、晒谷、扬谷及其它杂粮整理的需要,一般住宅大门外就都有禾坪的设置。再外筑围墙、池塘和斗门,使之显得相对独立与安全。

4.门楼突出的防护功能

客家民居的外墙很厚,围龙屋除中间大门及横屋前端的小门外,很少再设其他门户出入。土围楼就只有一个大门出入。整座民居窗户开得少而且狭小,具有特别强的防御性。一方面则是因为客家人所有的“家当”都集中在楼内,必须给予很好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对“敌人”或者“外人”的防范。客家住宅大都建于平地山坡交界的地方,前置禾坪、后设堂楼、左右夹峙横屋以及“围龙”、炮楼、枪眼,既可以护卫自己,又可以居高临下,击退敌人。为了避免敌人的侵入,所有民居在房屋内部的门却开得极多窗也很大,可以畅行无阻。这既使敌人难于攻入,而自己却能迅速调配力量。此外,春房、磨房、鸡舍、猪圈、牛栏、柴房、谷仓、水井等设于宅内,在必要时可作为老弱妇孺及贵重财物的避难场所。

5.地理环境和风水观念

客家民居非常注重地理环境,包含龙脉(山神地理走势)风水等,特别是其中的风水观念,门楼则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客家先民热衷于祈求自己住宅的安全与族人的平安。汉族本来就有信赖风水先生的习俗,而客家人显得尤为热心。所谓风水,是以相看墓地、家宅的防卫和形状来判断凶吉的迷信;所谓风水先生就是鉴定风水的人。迷信风水与客家住宅的兴建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讲究风水,必须慎重地观测研究其来龙去脉,选择优良的位置。因此往往找到的位置不一定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而必须以高价购买,所以对客家人来讲,要盖房子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不但是选择地形注重风水,就是选择吉日良辰兴工,又必须与全家的出生时辰相配合房子的高矮大小式样,除财力因素外,基地的高低房屋的方向及建筑的结构都决定于“地理风水”的要求。因此,尽管同在一个地方,有些是圆楼,有些是方楼,主要是依靠风水先生鉴定的结果而修筑的根据古老的传说,面向正南,可以人丁兴旺,所以建筑大都采取朝南的方向。但在客家山区民居的方向依山形而定的多,理想的座北朝南并不多见。因而有些在地理环境上不能向南的,也都尽可能使大门单独朝向南方,使一些住宅出现大门与住宅本身方向不一致。此外,受门前有水可以“聚积财富”、“有财有势”的观念的影响,如果建筑附近有河的,大门都面向河流上游,以示财势源源而来。没有河流的,则在禾坪前面砌筑鱼塘来象征它,希望取得吉利的兆头。当然,造夯土墙需大量的泥土,挖塘的泥土起到重要作用。

二、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社会文化与审美特征

建筑装饰是附加于建筑构件上的一种艺术处理,如柱梁的雕饰、屋面脊饰、外檐装饰,大门入口装饰等。其艺术特征是充分利用材料的质感和工艺特点进行艺术加工,恰当地选择我国传统的绘画、雕刻、书法、色彩、图案等多种艺术特点,相互结合,灵活应用,从而达到建筑风格和美感的协调和统一在客家传统的民居建筑中,所有这些装饰的目的除了美化建筑物外,也有着严肃的心理和文化意义,尽管它们在生活中不一定会影响建筑本身的实用价值。

1.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一般社会意义

在我国传统封建等级社会中,民居建筑的装饰是显示户主地位和财富的标志。据史料记载,民宅使用装饰装修的制度规定极严。宋制规定“非官室寺观,毋得彩画棱宇及朱黑漆梁柱窗雕。”明制规定,“庶民所居房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及彩色装饰”。直到清代,有关民居建筑装饰的制度限制才被放宽,南北各地民宅装饰有了很大发展,不但在木材上施以雕饰,而且充分运用了传统的石雕、砖雕等优秀工艺,各地各民族结合和发挥各地区的传统技艺和特点,创造了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装饰。

在客家民居的门楼装饰中,也深刻地体现表现门第贫富贵贱观念。门楼装饰中的各种木雕、石雕绘画装饰,其目的是把装饰部位显示出来为人们观赏,也是表现门第贫富贵贱的一个重要部位,故户主都不惜花费资财,从用料、式样、题材到色彩、装饰等各方面,竭其能力而为之。有些在海外的客家华侨不惜花重金从海外运来材料,耗时多年建一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主大门是客家礼仪、礼俗的重要场所和必经之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地说,客家礼仪活动,如敬祖、嫁娶、做寿、乔迁、回乡等都首先要进大门。而平时则无所谓大门侧门,只要方便即可。因此,大门的装饰大都尽可能用木雕、石雕装饰梁柱,图画装饰墙面。这足以说明大门的地位以及风俗特点。

2.客家民居门楼装饰与表达祈望心理的文化特征

现存的较完整的传统客家民居主要是清中期和清晚期时的建筑,典型的如粤东大埔县黄塘乡张弼士故居“光禄第”、大埔百侯的“通尔第”、黄砂乡的“进士第”、梅县松口铜琶村谢姓“荣禄第”等。这些建筑外型堂皇美观,布局严谨,多采用我国民族传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结构,且其用料讲究,多采用三合土或青砖为墙,雕梁画栋,工艺精美。清晚期,客家华侨将传统的客家房屋结构结合西洋的建筑艺术,在故乡修建了一些中西混合式民居,典型的有梅县白宫的“联芳楼”、程江乡的“万秋楼”等,其外观上吸收了西洋的艺术装饰,内部则仍然是道地的客家民居传统结构。

从现存完整的客家民居看,门楼装饰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意匠特征。它的表现充分运用了我国传统的象征寓意和祈望的手法,将客家人的哲理、伦理等思想和审美意识结合起来。门楼装饰的象征性,通常是形声或形象来表达。如用狮、麒麟表示吉祥、瑞庆、权势,牡丹有富贵之意义,用莲花托大斗(斗与升同形),斗中置三层,意为连升三级等。这些图案花纹大多反映了客家民众的吉祥愿望,幸福追求,欣赏趣味,美学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等。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门楼的楹联、匾额是极有特色的建筑装饰,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在建筑上的一种体现。这个传统随着客家人的南迁也带进了坐落在偏僻山区的民居中,并生根发展。门楼上首先是楼名。在客家民居中,几乎每一座楼都要取一个楼名。楼名大多用吉祥文字组合,讨吉利祥和的兆头如梅州梁姓人的承德楼、梅县桥溪的继善楼、大埔百侯的通尔第等。其次是楹联,很多以楼名作藏头嵌字联,作为大门的对联,进一步阐明涵义、催人奋进构成传统族训的核心。如大埔的方形石楼泰安楼泰然一室,安住层楼;怀永第:怀远于德,永享其隆维新楼:维系循良世泽,新绳教友家风;等等。客家民居内各户房门都张贴对联,可以说是有门必有对联。客家门楼的对联往往是无声的教诲,它对恪守封建伦理与家族规范持续不断地起着灌输、训诫、警策的作用,教育子孙后代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奋斗、如何成才,从而形成客家民居内部独特的文化氛围,体现了客家人的价值观念与审美理想,是客家人重教思想在民居建筑中的一个很有特色的表现。

此外,客家人在新屋建成,进住之前要“出煞”是为着净宅而进行的赶鬼驱邪仪式。新迁的第一日,当日凌晨,正厅放大桌一张,桌上有白米一斗,干谷二斗,泥刀、油尺、墨斗、大红包等。厅堂正中放八仙桌数张,摆到大门前,桌上用白棉布数丈,直铺到门口,风水先生头裹红巾,身穿素衣,左手抓雄鸡,右手握七星宝剑,口中念咒,把鸡杀死,鸡血洒在白布上,直出大门,把鸡丢在大门外,泥水匠、木匠用红木棒大力打布,齐出大门,随即鸣炮、打锣鼓,大闹助威送出大门。“出煞”完毕后,早上吉时进新屋,进屋时,请本族有名望有多子多孙的老人夫妇“开大门”,男左女右,站于大门,等待外面祭门神完毕,由老夫妇开门,开门时,说吉利话:“左开门,财丁来”“右开门,富贵来”。合说:“财丁富贵一齐来”。主家即掌灯入门,家具随进。此俗,如今的客家乡村依然流行着。新迁时,大门的装点最隆重,一般要贴乔迁对联,在大门上方还要挂大块红布,以镇凶避邪。

3.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审美情趣

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使门楼建筑物美观悦目,并不是随意使用装饰就能表达出来的。因而也是客家民居外观装饰最重点部位,无论在装饰题材,用料工艺、色彩,甚至尺度处理上都是最突出和隆重的。客家民居门楼外观属比较庄重朴实的屋檐式。较富裕的住家常对大门两侧墙面进行装饰,墙裙、墙基、门楣用麻石雕饰。檐下梁枋用木雕,木雕装饰结合实用功能在建筑构件上进行装饰,增加了建筑的精巧与美观,大门上方的梁柱木雕通常采用通雕或空雕法,外观表现简朴粗犷,适合于远视。门屏等雕饰则用浅浮雕、工艺精致,适合于近观。门楼装饰中的收口部位,通常进行雕饰处理,既藏拙又美观。如大门梁架的桃尖粮头,有的地方称为楚尾或倒吊莲花。

因为客家民居很少大面积使用鲜艳耀眼的色彩,而多以白、灰或以材料原色为主,因而在门楼装饰的色彩处理上,常以较为鲜艳的色彩进行重点装饰。如红、黑、金、

总之,客家门楼在客家建筑中是如此之重要,甚至已经成为决定客家民居的最基本因素,它寄托着客家人对未来的憧憬,也成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之源。比如,全家人的生活似乎都受到门楼朝向的指引。因此,当客家人建新房时,总爱去找风水先生,寻求的最佳朝向。当觉得家里人不太顺畅时也往往会归咎于门楼朝向。直到今天,客家农村地区,甚至在非常现代化的城市中间的高级公寓中都常常可以看到经过特别“纠偏”的门户朝向。客家门楼特殊的建筑过程、客家门楼的特殊组成及其上面的一些装饰都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如,门外的狮子具有特殊的镇邪作用,门上的一些绘画亦有着同样的意义。显然,客家门楼浓缩了客家文化特色,深刻地反映了客家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或许,所有这些皆可称之为客家人的“门楼心态”,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黄汉民.客家土楼民居[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丘权政.客家的源流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客家文化论文篇(3)

美国学者沃尔夫断言:“文化、娱乐一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一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比较晚,但近年来正呈现出强劲上升的势头,特别是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更是方兴未艾,取得的成绩十分可喜。赣南是客家文化的摇篮,赣南客家文化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产业化开发价值。

一、优劣势分析

优势方面,首先,赣南是各客家聚居区中地域最广、客家人口最多的地方。赣南区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18个县(市、区)中,有17个纯客家人县(市);830多万人口中90%以上是客家人,客家人口达750多万。无论是涉及的地域面积,还是客家人口的数量、密度,赣南在我国各区市中都堪称第一,地域广,人口多,有量的优势,也有潜在客家文化产品的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有形成规模效应的基础条件。其次,赣南客家文化资源本身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丰富性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种类繁多,客家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住居文化、器用文化、节庆文化、信仰文化、习俗文化等,都有丰富的蕴藏可待开发。一是规模宏大,规模的宏大不仅仅体现在赣南近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有客家文化的典型模本,更体现在相对狭小的村落中客家文化的“大规模”,而且许多古村落彼此临近,形成更大规模的古村落群。独特性也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赣南“客家摇篮”的独特地位,赣南是中原汉人南迁的第一站,后来才转徙闽粤及其他地区。一是赣南客家文化与其他客家聚居区的同中之异,不仅与相对较远的区域比较是这样,与彼此相临的粤东北、闽西比较同样是这样。丰富性和独特性为提升赣南客家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经济竞争力增添了不少筹码。

劣势方面,首先是赣南地处中部内陆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封闭。与外部联系的畅通性不如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省区,客家文化的外部推介比这些省区相对困难。其次是赣州所处的江西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比不上龙岩所处的福建、梅州所处的广东,而且也不像博白所在的广西和成都所在的四川那样被划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特定地区,既得不到龙岩、梅州那样的来自省级的经济支持,也得不到博白、成都那样的来自中央的政策支持,外部驱动力处于劣势。其次,赣州的客家文化资源经济转化启动得比龙岩、梅州等地晚,没有先发优势。最后是近现代以来赣州移居海外的人员比例没有梅州、龙岩等著名侨乡高,开辟海外市场的条件没有上述各地优越。

二、发展现状

总体看来,赣南客家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尤其是旅游、饮食等产业。而在第二产业即制造业中应用很少。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服务业已经成长为赣南经济发展中第一大产业。而在服务业发展中,文化资源的贡献不可小觑,如旅游业的发展就很大程度依靠着客家文化特色游。赣南客家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已经启动并有良好的表现,但也应看到,赣南包括文化经济在内的第三产业经济总量并不大,所占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发展不足。

从与客家文化资源相关的各产业竞争力水平来看,赣南客家文化经济转化的面不广,开掘的深度不够。2006年底,赣州市统计局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盈利指数研究法对所属各县(市、区)工业产业竞争力及整个经济圈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赣南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无论在省内还是在全国都已具有比较优势,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工艺品制造业等也有望短期内省内和全国成为优势产业。这些优势产业或准优势产业正是可以显现文化特征,以文化因素提高其附加值和经济竞争力的产业。事实上,许多企业正是将传统客家文化特色与现代工艺结合起来,才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即使是这些优势产业和准优势产业。在区域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也还是十分低的,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非常大。

三、组织形式分析

一是没有一个有声望、有权威的机构进行总协调,客家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是自发、分散进行的,未进行整合。形成不了合力。多年以来,赣州市对各种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也很重视,但始终未进行全面清理挖掘,也没有进行整体推介、整体开发,影响力和吸引力都很有限。二是组织的规模小,没有龙头企业,形成不了规模效应。赣南应用客家文化资源进行经济生产的却都是一些规模非常小的生产组织,组织规模小,不仅生产能力有限,也没有实力进行科技开发以提高产品品质和丰富产品品种,没有实力投入广告宣传进行产品推介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没有统一的规划,各具体经济组织自行其事,对外发出的声音嘈杂,甚至矛盾。各种产品的开发、生产多是简单重复,没有形成系列。各经济体按自己的感觉生产,凭自己的想象宣传,没有统一标准,没有统一声音,形成打乱仗的局面。四是零星、浮浅,只抓住一些“点”进行简单的经济应用,未能进行系统开发和产业扩展。

四、运行机制分析

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运行机制涵盖的面比较广,最为主要的是组织管理、筹资融资、生产经营、人才培养等方面。从这几方面来看,赣南客家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运行机制尚处于草创起步阶段,未能完全形成,更谈不上成熟。组织管理机制方面,赣南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促进客家文化产业化开发的管理协调机构,业务的管理职能分属各政府机构,每个机构管理的范围都相当广泛,客家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只是其中极小的部分。这样的结果是,大家都能管,实际上又往往没人管;大型活动时大家都来管,平时就没人管。筹资融资机制方面,赣南目前的客家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既有政府的资助,也有社会资金包括个人资金和企业资金的投入,但政府以什么方式什么标准资助,社会资金如何融集调动,还比较随意,缺乏规范。政府的资助,除作为事业性质的文化创作和推广有预算性投入外,其他资助都具有随意性、间歇性特点。社会资金的融集调动方面,国外通用的企业赞助在赣南还非常少见,少数个案也是赞助者与被赞助者直接接洽,中间协调机制未能建立起来。生产经营机制方面,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那样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机制还没有建立

客家文化论文篇(4)

诚然,妈祖本身没有什么经典著作,历史留下的只有一大堆神话传说。但神话既是科学蒙昧时人类的某种迷信思想的反映,也是人们在同自然和命运搏斗中所产生的愿望和美好理想的象征。它植根于广大民众之中。应当承认,也必须承认,神话也是一种历史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迷人的神话。而妈祖神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从海外评价的角度来说,它是中国的“土特产”,她自然也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

妈祖,同神州版图的许许多多地名关联在一起,成为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一条精神纽带。传说香港的香炉峰是由于妈祖庙的流入港而得名。澳门之所以被西方人称为“妈阁”(MACAU),就是由于葡萄牙人初登岸见到妈祖庙殿阁即以之为名。澎湖列岛则由于“屿中曰娘宫屿,其状如湖,因曰澎湖”,其首府马公市也是由“妈宫”间转而来。总之,从祖国东北的丹东至南海群岛的许多地名,都与“妈祖”有关。此外,以天妃宫或天后宫为乡、村、寮、街、巷、澳、路命名的则不能悉计。

妈祖,在中国和平外交史上享有特殊的美誉。15世纪初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历时28年,访问了亚、非两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靠的是祖妈精神统率数万人的意志,才能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在世界航海史和外交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中日友好关系的厉史更是同妈祖密切相关。自15世纪至19世纪,中国的使船和琉球的学者、商人都是以妈祖为护佑而频频往来于两国之间,而长崎的自然航标野间岳(娘妈山的日译),则堪称历史上中日人民友好往来的门户。

妈祖,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光辉的纪录。

妈祖,对推动中国近代商品经济发展起着重的作用。由于中国海运贸易与妈祖信仰息息相关,所以中国沿海沿江的许多港口、商埠的开发,也是以妈祖信仰在当地的开始传播为标志的。各地天后宫保存的清代以来的碑刻,都记载着极为丰富的有关海运贸易和商港开发的珍贵资料。

妈祖,这一名字凝聚着千千万万海内外炎黄子孙爱国爱乡,虔诚向善的心愿。瞻拜妈祖,已成为许多华裔、华桥和台湾同胞寻根谒祖的美好寄托,因此有了今天的“妈祖热”。

妈祖文化不仅是上述所提及的思想文化,妈祖文化的全部还应包括宗教、民俗、文学、艺术、建筑、服饰等等。可以从各个领域去探索、研究。

二、妈祖文化与客家文化

客家人是汉族一个系统分明的支派。

客家民系有着极为鲜明的特色。它继承着中华民族众多优秀传统品质,又是最具开放性和最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汉族民系。客家先民来到闽粤边区和当地土著民族杂居在一起,一方面与当地人友好相处,吸收土著文化和外来文化、海洋文化,一方面面又顽强地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振兴中华作出了卓越贡献。

客家人所居的地方属于绵延千里的大山区,条件极为恶劣,交通极为闭塞,因而受外界的冲击和影响较小。千百年来,他们虽然也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前进,但在客家人的这个文化圈内却始终保留着一些古代的文化特征,诸如信仰习俗等。他们一方面保留中原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又吸收新鲜的东西,使之互相渗透、融合。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著名法医学家宋慈任长汀县令,为缩短运盐路程,沟通汀潮经贸往来,打通了汀江韩江间的商业航道,接受了沿海一带崇祀盛行的妈祖信仰,从此妈祖信仰就融入了汀州民众民俗信仰的大潮,成为民间十分崇敬和信仰的“妈祖女哩”。(哩即母亲,把妈祖喻为母亲以上的祖辈之意)。妈祖是民众对这位海上女神的俗称呢称,天后则是清朝康熙皇帝所赐的封号。在客家地区,妈祖信仰和福建沿海及广东潮汕地区一样,十分普遍。可以说,几乎每县都有妈祖庙(宫)。在长汀城区就达6座之多。此外,庵杰(龙门)、古城、策武、馆前、水口、濯口、铁长、羊牯等乡镇也在汀江或其它河边建有妈祖庙(天后宫),尽管规模不一,但建筑风格却大同小异,妈祖信仰还启遍及城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家民俗文化现象。妈祖信仰和妈祖庙宇作为载体,对于了解客家人外传、海交、商贸、民间信仰、居民迁徙、会馆组织等都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可以认为,研究妈祖文化是研究客家大文化圈中一个有机的整体,应从广义的角度去认识、去理解、去探究,应该多视角、全方位、深层次去发掘。三、汀江与妈祖

汀州天后宫,是汀州群众为纪念聪慧、善良的海上女神林黩娘而建的庙宇,它寄托着汀州民众美好的愿望和追求。妈祖“升天化仙”的祖籍地湄州岛,后人建祠奉祀,这是陆地上最早的妈祖庙。妈祖原是一个地方的民间神,为什么会成为远近闻名至高无上的海上女神?以历史观点考察。总的来说应与航海事业的不断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当然这也与科学不发达,民众有迷信思想以及历朝皇帝出自统治的需要不断给妈祖加封有关。

“客家母亲河”汀江,是福建省四大水系之一,是福建省第三条大江,是唯一通往外省的航道。汀江发源于宁化治平赖家山将军凹,流入长汀境内大屋背、赤凹背、上廖、上赤、庵杰,穿过龙门,流经新桥、大同、汀州镇、策武、河田、水口,左纳南山河,右纳濯田河、再纳武平县桃兰河,经武平县店下,再经羊牯的回龙,直通上杭,经永定县峰市入广东,在三河坝与梅江汇合称为韩江,主流在澄海县入海,全长328公里,其中福建境内285.5公里,长汀境内153.7公里。“汀江自古以来便有舟楫之利”,一度号称“上河三千,下河八百”。到了宋代,汀州已建成相当繁荣的城市。

古代,汀州没有公路,交通极为不便。汀州各县市和外界经贸往来的通道主要是靠汀江航运。汀江沿岸居住的客家先民的生产、生活和汀江有着密切的关系,妈祖信仰和汀江航运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据有关史料记载,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出任长汀县令,打通了汀江、韩江间的商业航道,使汀州与广东潮汕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大大加强。但汀江河道曲折,水流湍急,有险滩27处,“三百滩头风浪恶”。州县吏和商贩们在潮州了解到妈祖作为海上航运保护神有祷必应的传说,很自然的接受了妈祖信仰,并按潮州“三圣妃”宫的样式在长汀自建一“三圣妃宫”以求得妈祖庇护。

客家文化论文篇(5)

本文的写作契机来源于“星海音乐学院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梅州客家音乐非物质文化资源采集活动”。此次活动中项目组一行20多人,采访了梅州地区六十余位客家音乐人,其中数个为部级非遗传承人,通过对她(他)们的采访,使笔者逐步深入地接近了梅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传统音乐---山歌、汉乐、汉剧,并了解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在当下的实际际遇。对笔者触动颇深,遂写下此文来探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之下如何在政策层面、民间层面、教育层面健全保护机制,使客家音乐在面对大众文化的冲击中得到有效的保护并走出困境,寻求自身的健康发展,在文化生态链中获得良性循环的可能性。

一、概说多元性的客家音乐文化

客家是我国汉族的一大民系。客家的先民们在西晋之前是居住在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的,但是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原因,他们背井离乡,大规模向南迁徙。在这千余年的劳动生产和生活繁衍过程中,客家的先民们把从祖籍腹地带来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客家文化。而客家音乐则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中原音乐与当地畲族、瑶族音乐的有机融合,是客家人独有的民间音乐。从客家音乐的起源与流变,种类与分布来看,可以说,“歌随人走”,是移民的产物。

客家音乐具有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等特点。1.历史悠久。客家音乐的形成与客家民系的发展是同步的,也就是说自西晋、北宋以来,客家音乐已有逾千年的历史。2.种类繁多。客家音乐经过不断发展, 内容越来越丰富、种类越来越多。客家音乐包括客家器乐、客家山歌、客家小调、说唱音乐、民间戏曲、歌舞音乐以及宗教音乐。3.特色鲜明。与其他中国民歌一样, 客家音乐同样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客家先民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都与赣闽粤边区的风俗文化、生产方式紧密相连, 由此而形成千差万别的“地域色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国家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后简称《意见》),其中的附件《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平等暂行办法》(后简称《暂行办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暂行办法》列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六类,与《公约》定义的五项一致,另外一项为“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其具体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流传形式是由人类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曾经被誉为历史文化‘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具备以下的三个条件:①必须是世代相传的,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②与广大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③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的,是‘活态的’”。《意见》还明确了在“非遗”工作中“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更多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得到挖掘。客家音乐就是依托于艺人表演而存在的极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音乐在赣、闽、粤等地域的流传、改造、提升,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演绎与积淀,逐渐成为我国传统音乐领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代表品种之一。客家音乐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客家人的特色,尤其是客家音乐特有的传承方式和通过音乐所进行的文化传承方式,格外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此,探讨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于弘扬客家文化,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非遗政策下的客家音乐保护问题

客家音乐作为客家文化的一颗明珠,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甚至濒临消亡的境地。造成这些民间艺术“珍宝”日渐衰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演内容受地域语言的限制。传统客家音乐的表演形式多是客家方言为主要表现方式,而受到大众文化以及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影响,客家方言也呈式微趋势,因此在本区域内的传承受到冲击。二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多方的因素导致地方政府支持艺术组织经常是短期行为。客家音乐大多数流传于民间, 因为没能得到政府足够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 对其的研究和保护就经常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客家音乐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同时又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因此,如何对客家音乐进行有效保护成了客家音乐能否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政策层面的立法保障

国家已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但是目前也只有较为单一、零散的法律规章,相关配套的法规还未完善,完整的体系还未健全。因此,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建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加规范化、系统化。针对客家音乐的保护也应先着眼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特别是在客家人居住集中的省份,应制定保护客家音乐的法规制度,从资金、教育、客家文化保护等方面来有力保障客家音乐继续生存和健康发展。我们可以考虑在国家和省市的财政预算法律中,特别是地方省市的财政预算中给客家音乐的保护留出预算空间。同时,也可以在有关法律考虑设定这样的制度,即对有利于客家音乐保护的行为,如挖掘、发现和维护客家音乐的行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获得法律明确规定的奖励。

(二)传承层面的研究与教育

1.对客家音乐的科学研究是整个客家音乐保护工作的基石。我们只有了解客家音乐的历史、特点等等,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保护和传承。客家音乐的种类繁多,我们就更应该对其进行梳理,寻找其本质的东西。现在以客家山歌为中心,从文学、比较、歌手到传承等方面全方位的展开了大量研究。但这些成果还未涵盖客家音乐的方方面面,研究的方法、研究主体等也较为单一。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应加强对客家音乐的科研工作。就具体研究工作而言,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回归客家音乐的生活世界。客家音乐是“活态”的,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应该走入客家音乐的形成、发展的生活世界,去真正感受、认识、了解客家音乐。第二,研究主体的多元化。以往对客家音乐的研究基本上以学者为主,而音乐的主体,即歌手(传承人)和听众严重缺席。他们对客家音乐的理解应该在客家音乐知识体系中享有重要地位。

2.文化的传承本质上是个教育问题。我们也常有这样的疑虑:客家音乐是否后继有人? 传承人的培养就是教育问题。客家音乐的发展与传承需要教育培养传承人,同时客家音乐的发展更需要科学研究和群众基础,这些都需要客家音乐走进学校。我们应当在客家人聚居地省市的学校专门开设有关客家音乐的课程,或将客家文化和客家音乐编入有关音乐和相关的本土教材中。在中小学阶段让孩子们接触和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音乐,到大学阶段就可以让他们进行有关研究或者专业的学习,成为客家音乐传承人。

(三)传播层面的媒介与宣传

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国家层面是法律与政策的宣传,这点在上文中有所阐述,而在微观层面则是传统技艺的有效传递。因此,就客家音乐的宣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媒介宣传。进入21世纪,电视、报纸等都是较为传统的宣传方式了,我们除了充分利用这些传统的宣传阵地以外,需要加强对互联网这个宣传途径加以合理而充分的利用。比如建立国家和省市各层面的关于客家音乐的官方网站,同时也积极鼓励民间建立有关网站。网站的建立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客家音乐,并可以随时关注新进展。这是一个十分简便但又非常有效的宣传途径。

第二,走入市场。将客家音乐推入市场既可以获得客家音乐生存和发展的资金支持,又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地听众和爱好者,为它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在走入市场过程中,我们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更新内容、表演形式等,但同时还应保存好客家音乐的“原滋原味”。创新与保存表面上是矛盾的,其实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因为客家音乐是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的,它本身就会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更新,可以说客家音乐本身就具有保持传统和创新变化的特质,这也是客家音乐能生存千余年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加强对客家音乐的保护,不仅对客家音乐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

本文章为《星海音乐学院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梅州客家音乐非物质文化资源采集》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梁艺红.试论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承[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06).

[2]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2003年10月17日,

http:///

images/0013/001325/ 132540c.pdf.

2014年4月17日.

[3]徐晓琴.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湖南民间舞龙运动的流变及发展前景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袁瑾.赣南客家音乐保存与发展之刍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5).

客家文化论文篇(6)

客家是我国汉族的一大民系。客家的先民们在西晋之前是居住在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的,但是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原因,他们背井离乡,大规模向南迁徙。在这千余年的劳动生产和生活繁衍过程中,客家的先民们把从祖籍腹地带来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客家文化。而客家音乐则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中原音乐与当地畲族、瑶族音乐的有机融合,是客家人独有的民间音乐。从客家音乐的起源与流变,种类与分布来看,可以说,“歌随人走”,是移民的产物。

客家音乐具有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等特点。1.历史悠久。客家音乐的形成与客家民系的发展是同步的,也就是说自西晋、北宋以来,客家音乐已有逾千年的历史。2.种类繁多。客家音乐经过不断发展, 内容越来越丰富、种类越来越多。客家音乐包括客家器乐、客家山歌、客家小调、说唱音乐、民间戏曲、歌舞音乐以及宗教音乐。3.特色鲜明。与其他中国民歌一样, 客家音乐同样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客家先民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都与赣闽粤边区的风俗文化、生产方式紧密相连, 由此而形成千差万别的“地域色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国家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后简称《意见》),其中的附件《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平等暂行办法》(后简称《暂行办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暂行办法》列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六类,与《公约》定义的五项一致,另外一项为“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其具体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流传形式是由人类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曾经被誉为历史文化‘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具备以下的三个条件:①必须是世代相传的,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②与广大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③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的,是‘活态的’”。《意见》还明确了在“非遗”工作中“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更多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得到挖掘。客家音乐就是依托于艺人表演而存在的极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音乐在赣、闽、粤等地域的流传、改造、提升,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演绎与积淀,逐渐成为我国传统音乐领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代表品种之一。客家音乐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客家人的特色,尤其是客家音乐特有的传承方式和通过音乐所进行的文化传承方式,格外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此,探讨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于弘扬客家文化,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非遗政策下的客家音乐保护问题

客家音乐作为客家文化的一颗明珠,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甚至濒临消亡的境地。造成这些民间艺术“珍宝”日渐衰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演内容受地域语言的限制。传统客家音乐的表演形式多是客家方言为主要表现方式,而受到大众文化以及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影响,客家方言也呈式微趋势,因此在本区域内的传承受到冲击。二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多方的因素导致地方政府支持艺术组织经常是短期行为。客家音乐大多数流传于民间, 因为没能得到政府足够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 对其的研究和保护就经常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客家音乐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同时又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因此,如何对客家音乐进行有效保护成了客家音乐能否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政策层面的立法保障

国家已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但是目前也只有较为单一、零散的法律规章,相关配套的法规还未完善,完整的体系还未健全。因此,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建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加规范化、系统化。针对客家音乐的保护也应先着眼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特别是在客家人居住集中的省份,应制定保护客家音乐的法规制度,从资金、教育、客家文化保护等方面来有力保障客家音乐继续生存和健康发展。我们可以考虑在国家和省市的财政预算法律中,特别是地方省市的财政预算中给客家音乐的保护留出预算空间。同时,也可以在有关法律考虑设定这样的制度,即对有利于客家音乐保护的行为,如挖掘、发现和维护客家音乐的行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获得法律明确规定的奖励。

(二)传承层面的研究与教育

1.对客家音乐的科学研究是整个客家音乐保护工作的基石。我们只有了解客家音乐的历史、特点等等,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保护和传承。客家音乐的种类繁多,我们就更应该对其进行梳理,寻找其本质的东西。现在以客家山歌为中心,从文学、比较、歌手到传承等方面全方位的展开了大量研究。但这些成果还未涵盖客家音乐的方方面面,研究的方法、研究主体等也较为单一。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应加强对客家音乐的科研工作。就具体研究工作而言,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回归客家音乐的生活世界。客家音乐是“活态”的,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应该走入客家音乐的形成、发展的生活世界,去真正感受、认识、了解客家音乐。第二,研究主体的多元化。以往对客家音乐的研究基本上以学者为主,而音乐的主体,即歌手(传承人)和听众严重缺席。他们对客家音乐的理解应该在客家音乐知识体系中享有重要地位。

2.文化的传承本质上是个教育问题。我们也常有这样的疑虑:客家音乐是否后继有人? 传承人的培养就是教育问题。客家音乐的发展与传承需要教育培养传承人,同时客家音乐的发展更需要科学研究和群众基础,这些都需要客家音乐走进学校。我们应当在客家人聚居地省市的学校专门开设有关客家音乐的课程,或将客家文化和客家音乐编入有关音乐和相关的本土教材中。在中小学阶段让孩子们接触和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音乐,到大学阶段就可以让他们进行有关研究或者专业的学习,成为客家音乐传承人。

(三)传播层面的媒介与宣传

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国家层面是法律与政策的宣传,这点在上文中有所阐述,而在微观层面则是传统技艺的有效传递。因此,就客家音乐的宣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媒介宣传。进入21世纪,电视、报纸等都是较为传统的宣传方式了,我们除了充分利用这些传统的宣传阵地以外,需要加强对互联网这个宣传途径加以合理而充分的利用。比如建立国家和省市各层面的关于客家音乐的官方网站,同时也积极鼓励民间建立有关网站。网站的建立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客家音乐,并可以随时关注新进展。这是一个十分简便但又非常有效的宣传途径。

第二,走入市场。将客家音乐推入市场既可以获得客家音乐生存和发展的资金支持,又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地听众和爱好者,为它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在走入市场过程中,我们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更新内容、表演形式等,但同时还应保存好客家音乐的“原滋原味”。创新与保存表面上是矛盾的,其实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因为客家音乐是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的,它本身就会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更新,可以说客家音乐本身就具有保持传统和创新变化的特质,这也是客家音乐能生存千余年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客家文化论文篇(7)

杨国鑫是中学信息科系的老师,中兴大学哲学博士的经历,累积二十多年来研究客家学的成绩单,也在今年与客家歌手陈永淘等人组织民间版客家论坛——“詏馆”。每个月一回的客家活动,有别于官方组识,挑战了客家长久以来,宗族乡愁与原乡的呼喊,响应客家社会与文学中的原动力,也与客家社团强调的传统观点分道扬镳。长期关注客家事务发展,今年他交出的作品集是《詏山歌》,关注台湾歌谣的发展与文化。邱一帆和杨国鑫二位客家青年长年在家乡担任教职,长期地关怀故里,在专业创作中努力耕耘,都是论述好手。

在今年度出版的论述,邱一帆《诗人、语言、诗歌》、《族群、语言、文学》关注重心仍以诗歌创作为出发的诗歌评论,延续他在专业进修的主题。这些年来致力于客语创作的青年诗人,一直在向前辈诗人致意,在族群语言文学的论述中,特别挑选了客家诗选,从前辈吴浊流到杜潘芳格,从中生代的黄恒秋到吟唱歌者陈永淘的客语歌词特色,都在书中尽情爬梳。

客家山歌一直是民间诗歌传唱的历史记忆,近代诗人以现代诗或古诗体的创作,乃至于十多年前客家创作歌手的创作歌词,呈现了时代的意义。邱一帆与杨国鑫长期关注的客家诗歌论述,有系统地补白了客家诗作、山歌的时代空白,从诗歌本质、语言到思想、社会背景、文学环境的分析,都为有兴趣了解客家诗歌与山歌创作歌曲变迁提供了窗口。

客家论述最早源于90年代客家杂志,《客家风云》等客家刊物兴起,大量的客家论述,挑战了之前狭隘的客家定调与“国语”政策,强调台湾客家本土性。

其中多位客家大老与客家文学大家,如李乔、钟肇政与钟铁民等都是客家论述的老将。甫解严的台湾社会运动蓬勃发展,重量级的徐正光与萧新煌教授都纷纷出版过重要的客家论述,如徐正光主编《徘徊于族群和现实》(正中书局出版),有系统地阐明客家从移民史上、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与变迁的影响,书中从客家学研究到客家语言政策、客家信仰、客家人的历史战歌、与社会运动中客家人文化身份的意识之觉醒,重建台湾族群关系、重组客家符码的观点。这本论述开了前例,也在那个年代,台湾的客家人公共事务协会等团体成立,有别于传统客家联谊社、同乡会、山歌班之外的组织。

这几位客家作者的论述曾经影响许多年轻人与非客家族群,带领重新认识现代客家印记,带动客家社会反思,回顾了面对时代变迁,形塑客家自我意识与客家社会与文化的新容貌。

之后有越来越多论点,从客家音乐,客家文学信仰与认同、性别认同、语言、地方志研究等着眼,推动了客家论述的多元发展,在客委会成立后,甚有更多年轻学者、学生,在客家学术作品中开展出丰美的客家视角,进而丰厚了客家主题意识,推动了客家公共事务的行动力,强化出客家族群在台湾多元价值的重要性。

客家文化论文篇(8)

1.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

赣南民俗体育是指在赣南的民俗土壤之中,由广大赣南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依托赣南民俗节日产生发展的民间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赣南民俗体育具有强身健体、团结乡邻的作用。此外,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和特定的民俗精神相联,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担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

1.1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主要形式

赣南占地4万平方公里,辖区内18个县市(区),共有民俗体育数百项。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体育活动流传范围不同,有着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1.1村落农耕类

民俗体育。赣南村落农耕民俗体育种类繁多,主要有舞春牛、花棍舞、扁担顶力、禾秆拔河、稻草龙、打石子、扭秧歌、抬杆、抖空竹、骑竹马等。

1.1.2节日庆典类

民俗体育。赣南地区民俗体育集中在上九会、元宵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寒食、除夕、元旦等节日中。每个节日,都有多姿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包括九师拜象、竹篙火龙、抢打轿、扮故事、凌龙、罗汉舞、梨狮、席狮、板凳龙灯、龙舟竞渡、傩舞等。

1.1.3墟市庙会类

民俗体育。赣南庙会民俗体育项目主要有上刀山、过火练、跳花灯、舞香火龙、驰火马、游烛龙迭灯、飞刀圈、打莲池、甩碗等。

1.1.4宗族军事类

民俗体育。赣南客家武术主要为南拳流派拳种,主要流派有朱家教、钟家教、李家教、岳家教、流民教、刘夙山派、昆仑拳,此外还有字门拳、法门拳、硬门拳、五百前、梅花剑等。

1.2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特征

赣南客家节庆民俗体育文化反映了赣南客家人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心里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既是汉民俗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又有别于其它区域汉民俗体育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汉民族地域民俗体育文化,其主要特征如下:

1.2.1多元共存与兼容并蓄性

由于赣南客家来源于历史上客家民系多次大迁移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这就使得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既有早期南迁客家先民创造的赣南本土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又有清代太平天国时期江、浙、闽、粤居民内迁和抗日战争时期粤北难民回迁赣南谋生等带来的外来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经过数百年漫长历史的潜移默化和兼容并蓄,既延续了中原汉民俗文化的精华,又在新的环境里得到创新,从而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

1.2.2山区农耕性

赣南客家人聚集山区之中繁衍生息,以拓荒、种植的山区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为主,故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具有典型的山区农耕乡土特色,许多民俗体育文化项目都与农业生产有关.一是活动内容方式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

1.2.3节庆与宗教祭祀性

赣南客家节庆民俗体育活动带有浓重的宗教文化色彩.在赣南客家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每当岁时节日都要举行节庆礼仪及宗教祭祀活动,许多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活动都源于岁时节庆、和祖先崇拜礼仪活动。

1.2.4宗族性

客家祖先从中原南迁初到赣南时,生活环境十分艰苦,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在与敌人抗争、与自然抗争的同时,保存种族,繁衍后代,壮大家族势力成为客家人第一要务.为维系和不断壮大家族势力,通常都是通过修谱、建祠堂、开展祭祀活动,来统一族人精神信仰,加强宗族凝聚力。

1.2.5鲜明的地域性

赣南虽然绝大部分都是纯客家县,但由于各县乡镇村落客家人来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地方,其迁徙历史、入居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各不相同,使得赣南各县乡镇村落的节庆民俗体育文化活动也各具特色。

1.2.6竞争性

赣南客家节庆民俗体育的竞争性主要体现在精神和心理方面,中国自古崇尚和而不同,客家节庆民俗体育活动同样在和谐之中存在着积极的竞争,正所谓“祭礼所以别尊贵,射礼所以辨实力”祭祀以宗族为别,各宗祠往往别具一格;在祭祀时各宗族会比哪宗族人丁兴旺,场面宏大,技艺精湛,节目精彩。

2.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力经诸多翻译理论家的研究和发展,至今已成为体系完善、影响广泛的翻译理论,在翻译研究与实践等诸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卡塔琳娜•赖斯的翻译理论

卡塔琳娜•赖斯德根据不同的语言功能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信息型文本,主要功能是描述事物和事实,向他人传达信息和交流观点。对于这类文本类型,翻译时要按要求做到简单明了。第二类文本类型是以小说、诗歌和散文为代表的,以形式为重和表达型的文本,主要强调语言的形式和表达作者或者说话者的情感和语言的美学功能。翻译这种文本类型需采用辨别的方法,采用源文作者的观点,以传达美学形式。第三类是以诉请为重得施为型文本,强调最终的效果,如广告和演说等。这种文本类型需采用归化的,能达到相同效果,引起预想反应的翻译方法。

2.2汉斯•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

汉斯•弗米尔认为任何翻译都有特点的目的,译者在翻译时应选择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佳方式。他提出译者应根据翻译行为委托人指定的翻译目的来选择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创作出可读性强的高品质译文。翻译目的论的三大原则是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要求译者以翻译目的为出发点,译文要为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同时也需要充分展现原文内涵。连贯性原则是指译文的语内连贯,具有可读性,符合目标语的句法表达习惯,具有交际意义。忠实性原则强调译文应忠实于源文而不是脱离源语文本,随意对译文进行臆造。

2.3贾斯特•赫尔兹•曼塔莉及其翻译行动理论

曼塔莉以交际理论和行动理论为基础,认为翻译是为达到特定目的的复杂行动。她的翻译行动理论目的不在研究和知道人们如何进行词语、句子或者篇章的翻译,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跨越文化障碍,完成交际行动。

2.4克里斯蒂安•诺德及其翻译“功能加忠诚”理论

克里斯蒂安•诺德在学习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学者将重心从源文转移到译文,忽略了“忠实”的原则。她在尊重前辈的研究成果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把忠诚原则加入了功能主义模式———“功能加忠诚”理论。“功能”指的是“使译文对译语文化接受者起作用的目的”,而“忠诚”强调的是“译者应当把翻译交际行为所有参与方的意图和期望都加以考虑”。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译者在源文上做出了改动,译者应当向译文读者解释。在翻译特殊文化现象时,这种“忠诚”翻译行为在源文作者和译者之间架起了相互信任的桥梁。源文作者和译文读者有权利知道和了解译者所选择的翻译策略。诺德的翻译理论完善和推动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了翻译中的激进功能主义问题。

3.功能主义视域下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外宣翻译策略及建议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符合地方特色文化的翻译。根据上述功能翻译理论,结合地方特色文化的翻译实践,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外宣翻译提出以下策略和建议:

3.1建设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数据库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具有浓郁的乡土和生产特色,娱乐与健康、游戏性与竞争性和谐统一,形势古朴多样,内容灵活多变。但是,当前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主要依靠口授身传,大部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运用现代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建设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数据库,以搜集、挖掘、整理本区域民俗体育文化,从整体性和系统性对其进行深化研究。

3.2建设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翻译语料库

3.2.1收集一定数量的关于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资料,然后进行整理、规范化和翻译,最后建设成一定数量的赣南地方文化内容翻译语料库。语料采集的主要渠道是网络,通过网络爬虫软件抓取涉及到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双语网页。3.2.2利用语料库,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的词表功能,梳理和翻译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关键词,并结合不同的翻译目的,从多个不同翻译中选取合适的翻译,必要时进行重新翻译。这些关键词的梳理与翻译可以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可以为其他翻译者提供积极的参考作用。同时由于这些翻译与当地文化传播需求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英语翻译的文化传播价值。

3.3提升译者翻译能力

实现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外宣翻译的专业化。首先,译者要提高自己的英汉双语的熟练程度与驾驭能力。同时,译者还需非常了解和熟悉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对其文化内涵充分了解。最后,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将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向目标语读者展现。只有这样,译者才能翻译出高水平的译文,做好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外宣工作。

3.4根据赣南客家民俗

体育文化外宣翻译目的,确定相应的翻译策略。做好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外宣工作,译者在翻译时要根据源文的主要交际目的来选择具体的翻译策略。根据翻译目的、文本类型和功能,翻译可以分为文献性翻译和工具性翻译。所谓文献性翻译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将其独特的专有的内容再现出来。文献性翻译适合再现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所包含的地方传统文化信息在英文中找不到具体对应物和相应的英文词汇来表达。由于目的与的缺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音译加文内注解的方法,这样既可以让英语读者容易接受,有能保持地方文化特色,从而达到双重效果。对于介绍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理论和运动技巧的应用性文体,可以采用工具性翻译,以实现译文的文本功能。译文可以和原文保持一致,也可以不拘泥于原文,抓住语言实质,进行适当的增删甚至重写,使译文实现既定的功能即可。

参考文献:

[1]谭东辉.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研究[J].作家杂志,2010(10):183-184.

客家文化论文篇(9)

十九世纪台湾契约婚的财产与物权观:屏东高树刘氏客家宗族的个案分析

明末以降韩江流域山区开发与族群关系演变——以泥源乡“打官山”事件为中心

广东赵氏宗亲及其河洛情结

宋代赣南交通格局的变化对客家民系形成的影响

清代粤赣两地的客家盐商与宗族建设

祭祀圈与信者圈——基于台湾苗栗县客家村的事例

台湾汉人(客家村)之中元节——关于祖先祭祀之初步报告

客家乡村的丧葬仪式调查——以宁化县虎龙村的“做香火”为例

试论客家山歌源流

客家妇女的美丽与陶瓷艺术的结合

张弼士传略

清末蜀中客家诗人兼学者钟瑞廷考述

女性拜祭者和被拜祭的妇女:香港的一个客家社区

作为中国东南部社会文化变量的客家方言

客家族群建构的人类学分析——评《海内外客家人的认同》“石壁”:客家人的原乡图腾

客家——民族融合的“活化石”

帝国边区的客庄聚落——以清代屏东平原为中心,1700—1890

从粤东客家到台湾客家:一个蕉岭曾氏的家族史

和平徐氏宗族与地方社会

台湾客家家庙与祭祖文化之研究

关于客家禁忌及“禁忌”的思考

粤东客家地区婚姻习俗中的槟榔礼俗:历史人类学的视野

山歌闹洞房

宁化石壁客家妇女的“接珠”“回佛”仪式

福建土楼楹联研究

黄遵宪佚联辑释

“圆土楼起源”是个伪命题——兼谈闽粤地区的土楼之根

A Phonetic Study of the Tones in Meixian Hakka

试论客家美食名称的语言特点

胡曦对岭南方志学的贡献述略

论家世对陈寅恪先生学术取向的影响

“跨域”视角下社会图景的建构——评黄贤强《跨域史学:近代中国与南洋华人研究的新视野》

学术研究与乡土教育——读《客家梅州》

以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实践罗香林的学术思想——评《粤东客家生态与民俗研究》

重读《围屋里的宗族社会》

“粤东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我院举办“客家研究与当代学术”圆桌论坛

冷剑波客家文化史的思路与建构

试论网络视野下的客家文化研究

客家人重视文教一说探讨——以台湾六堆地区为例

罗香林与客家研究

温革的办学精神及其辐射力初探

多才多艺的诗人 自省自悟的清官——清廉太守宋湘研究

张振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综述

客家社区的大转折——《虔台志》中的南赣特区

明清时期流民与粤东北山区开发

客家文化论文篇(10)

众所周知,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我国网络文化快速发展,对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不断加大,特别是其中的论坛、社区、博客和新闻跟帖,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沟通民意的重要渠道,网络舆论已经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

作为网络论坛和博客的管理员,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方面责任重大。“我们的管理员就站在网络舆论阵地的最前沿;因为,我们的管理员背靠的是1.44亿庞大的网民群体;更因为我们的网络言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我们管理员有责任牢牢把握网络阵地,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积极宣传先进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朱夏炎指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始终高度重视,十年前,便在全国较早成立了原河南报业网。大河网的《焦点网谈》专栏,在全国首开报网互动、手机短信互动先河,一方面在党报展现网友声音,一方面在网上体现党报导向,创办当年,便获得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开创了中国互联网的历史;2007年2月,经过技术统计和专家评议,《焦点网谈》又获得“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龙亭脚下说网络,潘杨湖畔辨清浊。我们期待网络媒体认真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网络这一重要的舆论阵地上,把握导向,明确方向,抑浊流,扬清气,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对外宣传的新渠道,为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论坛博客:自由+责任

论坛博客管理员龙亭会代表济济一堂,侃侃而谈,宾主尽欢,博客论剑,尽显风采。博客网王卫平的观点是:“博客精神=人的精神”。因为每个人的特性不同,表达的欲望不同,表达的理念不同,这些个性的差异都表现在博客上。因此博客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

在谈到如何增加博客的粘性的问题的时候,王卫平指出:博客就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网友的博客能否有效被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这在微观上提供了一个个人价值被认可的平台;同样,博客的发展将会提供一个纯粹的生活化平台。当博客成为人们名片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博客技术的发展就会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博客技术的细节的某一部分的失误就会导致博客用户的流失。因此,博客细节服务就是博客技术提升的关键。

论坛在走下坡路?这是一个问题,生存与死亡的问题,让论坛管理与经营者很头疼的问题。网易论坛管理员黎忠伟认为,从2006年开始,中国有70万以上的独立网站,这些网站都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社区。中国的网民在不断增加,网站也会不断增加,那么,网站就不会存在走下坡路的问题。

大河网副主任万大珂指出,论坛更像一个有组织的媒体。它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然后满足彼此交流的需要。猫扑社区编辑杜培源认为,论坛更多的是满足用户的选择,而不像博客那样散落在网页中间。

相对于网络社区的发展,生存永远是一个问题。千龙网沈阳提出:“我们靠三个人的经营力量来养活我们的博客”,猫扑网杜培源说,“对于猫扑而言,我们的社区是最大的。我们不仅能养活我们自己,而且实现盈利。” 而第三、第四梯队的地方网站的社区如何养活自己就成为一个问题。论坛和博客的发展,确实是一个问题。庆幸的是,掌舵者苏醒了。“春天就在眼前了!”

博客、论坛都是互动性社区,他们中间融合了更多的个人因素,是一种典型的公民式写作与表达。互动性社区在中国民意表达相对自由的同时,也带来自由泛滥的可能性。因此管理员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如何带领社区快速发展而又不至于触礁?答案是:自由+责任。这是管理员的职责,是社区大船前行的保证。

“网官”论剑开封

“开封,我喜欢!”6月29日下午,在首届全国知名网站论坛博客管理员龙亭会座谈会上,江苏网龚雪柔柔地吐出这样几个字。她的话道出了与会的30家网站论坛博客管理员的心声。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开封以其美丽精彩折服了这些驰骋网络界的“网官”们。着宋装,议网事,赏美景,品名吃,开封的无穷魅力让人流连忘返、感慨万千。

“宣传开封,大河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大河网副主任万大珂说,大河网将更加关注开封,去思考、表现、总结、宣传开封。与会者表示,要用手中的媒体更好地宣传开封、诠释开封、解读开封。红网杨国炜建议,开封应该以开放促发展,首先要观念开放,要用活用好网络资源;中青网王兴芳表示,要把互联网作为城市营销的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地宣传开封;搜狐叶兆益建策,开封可以在互联网上开设地方社区,大力宣传自己;荆楚网张帆说,可以让网友互动,让网友的评价影响大家,带动城市更好发展。

倡议打造网上和谐家园

首届知名网站论坛博客管理员龙亭会全体代表来到了兰考县,他们在这里寻访焦裕禄精神,在焦裕禄同志的陵墓前宣读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打造网上和谐家园”倡议书: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2、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3、坚决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绝不登载、不传播、不炒作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相违背的信息内容。要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4、加强自我约束和行业自律,规范论坛和博客信息,坚持提供健康的上网环境和内容链接;强化行业自律,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网络公德教育。

上一篇: 大学普法工作计划 下一篇: 骨科脊柱护士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