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工作要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4:58

畜牧业工作要点

畜牧业工作要点篇(1)

二、主要目标

一是保持畜产品持续稳定发展。山羊增长5%,生猪增长5%,肉类总产量增长3%以上。二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位于前市前列。三是确保兽医公共卫生安全。确保不发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卫生安全事故。

三、工作安排

1、做大做强具有我县特色的畜牧优势产业。高山草场保护与综合利用项目是我县重大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推进林草一体化和草畜配套,引导培育一批农民群体发展山羊养殖。进一步提升种草、青贮、氨化等配套技术,推广种草半圈养模式。加大对古亭村种的技术服务和扶持力度,加快种发展。、等传统山羊产业乡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半圈养山,、两乡鼓励高山草场综合利用发展山羊产业。支持铅厂村小尾寒羊健康发展,关注小尾寒羊适应性。

以规模兔场为龙头,进一步探索养兔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推广“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加大对青香、荣盛养兔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和扶持力度,推进养兔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在古亭村发展建设1个标准化养蜂示范基地,积极发展养蜂专业合作社,努力打造“蜂蜜”品牌,带动养蜂业较快发展。

稳定生猪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养猪大户(10-20头母猪),不鼓励大型猪场建设,指导生猪专业合作社正常开展工作。新建猪场原则上全面推广节水栏建设,积极推广“猪-沼-林(果)”立体种养模式。

2、加强疫病防控,确保兽医公共卫生安全。以“两个确保”目标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兽医工作理念和创新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畜禽养殖场户、屠宰加工场点等的防疫主体责任,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达到100%,抗体平均合格率保持在85%以上,力争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各乡镇站长要认真抓好动物强制免疫示范村组建设工作,确保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达100%。

对规模场做好“五查三下达”(查防疫条件、查免疫记录、查养殖档案、查无害化处理设施、查防疫制度是否健全和下达疫情排查确认通知书、强制免疫通知书及防疫条件整改通知书)。实行属地管理制度,要求各乡镇畜牧站长每季度要到规模场进行一次全面的监查工作。

严格动物种源疫病管理,建立“场(户)自主净化,政府部门监管”的动物疫病净化机制,全面推进种猪场、生猪供精站猪瘟、伪狂犬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净化。铅厂镇要监督松山牧业公司疫病净化工作。

3、加强源头控制,确保畜产品安全。宣传贯彻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开展饲料管理规范年活动,严格饲料进销管理,要求所有饲料经营户建立健全进销台账。开展1-2次饲料“瘦肉精”专项整治,加强对规模养殖场自配料的监管。

以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全县活畜“瘦肉精”监管的通知》为重点,深入开展养殖、屠宰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重点打击生猪、肉牛等动物使用“瘦肉精”和其他非法添加物行为。各乡镇切实做好产地“瘦肉精”检测工作,认真做好肉牛屠宰前“瘦肉精”检测工作。

强化兽药GSP管理,规范兽药经营秩序,取缔无证经营户,严格GSP通过企业台账和制度建设。

建立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要求各乡镇耳标发放台账明晰,落到场户,佩带到畜。

加强养殖场户用药安全监管,督促养殖场户建立健全用药记录制度和养殖档案,严格执行休药期。严厉打击饲料生产和畜禽养殖过程中超剂量、超范围滥用兽药行为,特别是直接使用原料药的违法行为。

4、加强粪污治理,确保生态安全。严把养殖发展环保审批关,规范审批程序。新建养殖场要执行环保审批和登记备案制度,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全县所有年出栏500头发规模猪场全部开展粪污治理工作,确保实现有效治理,及时申请验收,对验收合格者核发排污许可证和防疫条件合格证明。对未进行治理的养殖场要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整改未到位的各拒不整改的,依法进行处罚、关停。加强现有两个标准化示范场和已进行标准化建设项目实施的养殖场的监督管理,继续推进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和飘荡带动,使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畜牧业工作要点篇(2)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畜牧业发展要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按照农业部党组确立的“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工作主线,统筹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转化率和畜禽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

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

1.持续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创建500家部级示范场,加强示范场监督管理,引导发挥示范场辐射带动作用。加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重点加大适度规模养殖扶持力度。推进生猪区域布局调整优化,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重点明确畜牧业节本增效的主攻方向和技术路线。研究推进养蜂业持续稳定发展。

2.加快推动饲料产业提质增效。全面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继续组织开展部、省级示范企业创建和省级饲料管理评估,督促各地落实饲料行业管理工作。研究推进饲料产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加快推广散装饲料,促进饲料工业与畜牧业融合发展。

3.提升奶业发展水平。办好第二届中国奶业D20峰会,充分发挥D20企业联盟作用,使之品牌化机制化,引领奶业优质安全发展。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扶持奶农合作社发展,引导支持企业自办、收购、托管、参股奶牛养殖场,指导奶牛养殖小区牧场化,提升奶业组织化、一体化发展水平。推动落实液态奶标识制度。

大力推进种养结合

4.加大粮改饲试点力度。组织召开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暨粮改饲试点工作推进会,以“镰刀弯”和黄淮海等地区为重点,扩大粮改饲试点实施范围,加快推进牛羊优质饲草料产业发展,推动建立粮饲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促进种养业效益“双提升”。加强试点工作考核与技术指导,制定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实施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切实推进试点工作,努力确保试点成效。

5.抓好现代草牧业发展。大力推进草牧业试验试点,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和草畜配套,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扶持草产品和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统筹一二三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增强奶牛优质饲草料供给能力。以肉牛、肉羊和奶牛为重点,兼顾兔、鹅等特色品种,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

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

6.大力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启动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整县推进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根据环境容量调整区域养殖布局,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引导生猪养殖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组织召开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暨粪便综合利用现场会。实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推广高效实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模式,强化典型示范引导,推动养殖粪便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7.加快推动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组织开展重要农副饲料资源调查,完善饲料原料目录。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项目,推动农副资源产业化开发、农牧循环利用。

8.着力抓好草原生态保护。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提高补奖标准,扩大实施范围。推进天然草原改良,研究完善退牧还草政策,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开展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试点,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推动启动牧区草原防灾减灾工程,加大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防控力度。

切实保障质量安全

9.加强饲料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加强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质量安全监管。以卫生指标、禁用物质和牛羊源性成分为重点,继续组织实施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强化检打联动,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查处力度。以防止非法添加、查找潜在风险、强化原料把关为重点,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和预警监测,加强监测结果研判运用,强化检防联动,提高主动防控风险的能力。

10.继续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继续组织实施养殖环节“瘦肉精”监测计划,监督抽查中增加牛羊养殖场抽检数量,异地拉网监测中增加对外调活畜问题多发地区的突击抽检。健全上下联动、区域联动、部门联动的案件查处机制,加大跨省案件督办力度和工作薄弱地区督查力度。继续组织开展“瘦肉精”速测产品质量评价,指定技术机构开展可疑样品筛查,强化对基层监管的技术支持。

11.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运行生鲜乳收购站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全国奶站和运输车的动态化、精准化监控。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以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基地为重点,对奶站和运输车进行监督抽检,严厉打击生鲜乳违法添加行为。以D20企业奶源质量安全监测结果和控制措施为重点,编撰中国奶业质量安全报告,宣传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成效。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

12.大力推进现代畜禽种业建设。全面实施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肉鸡遗传改良计划,扎实推进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等育种工作。建立种猪育种评价体系,推进中国荷斯坦牛全基因组选择遗传评估。加快部级畜禽核心育种场建设,加大种畜禽场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良种供应能力和质量。完善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加快家畜品种改良。提高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保护区、基因库保种能力,促进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13.强化畜牧业科技支撑。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及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重点强化优质饲草料作物品种选育和区域适应性研究,加快饲草料栽培管理、青贮调制加工、饲养饲喂等技术示范推广,依靠技术集成创新和组装配套,指导基层的科学生产和高效应用。加强与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及科研教学机构的协调互动,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技术优势和支撑作用,加快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继续做好畜牧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大力推进畜牧业信息化

14.加强统计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发规模养殖场和种畜禽场直连直通直报系统,建立信息采集和反馈服务互动机制。开展生鲜乳收购站自动化监测试点工作,提升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做好统计员培训工作,加大数据核查力度,保障数据质量。加强数据质量建设,推进畜牧业相关业务统计数据的精准化。

15.强化形势分析和预警信息服务。定期开展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市场的跟踪监测与形势会商,做好关键时点的形势分析研判,及时上报和预警预判信息。举办畜牧业监测预警信息平台会,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畜牧业监测预警数据的权威性。开展面向养殖场户的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建设试点,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16.加强畜牧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着力促进畜牧兽医监管监测一体化,推动畜牧业统计监测、行政许可、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质量安全监管、应急指挥等系统的互联互通,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多渠道信息共享。深入调研“互联网+” 畜牧业新业态发展情况,积极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建立种公牛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系统,强化种畜禽生产经营信息化监管手段。建立国外畜牧业发展情况数据库。整合升级饲料行业管理信息化平台,推动饲料生产企业管理精准化。

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17.组织开展重大课题研究。重点开展区域发展布局策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持政策创设等课题研究,梳理行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等,谋划畜牧业中长期发展的宏观思路和政策体系。开展畜牧业产业精准扶贫机制模式研究,指导贫困地区推进畜牧产业扶贫攻坚。做好战略研究成果转化工作,积极推动研究成果上升为具体扶持政策。

18.全面研究落实草原改革任务。按照《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重点组织开展包括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在内的18项草原改革任务研究,为推进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大草原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保护力度,加强草原执法监督。

19.着力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全国草食畜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和《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全国“十三五”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和《草原休养生息规划》。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确保规划含金量,引领各行业科学发展。

畜牧业工作要点篇(3)

其中山区占%沙漠占%绿洲占%县位于国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二、县畜牧业发展思路及规划

一发展思路。

以牧业增效,依照“林、牧、农”经济发展定位。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畜牧业“五化”建设为方向,大力实施“科技兴牧”战略,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夯实畜牧基础设施建设,牢固树立大资源,大市场和大生态理念,立足外地实际,坚持山区草原畜牧业与农区畜牧业并举,突出发展牛产业和驴产业,建立和完善乡、村、三级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激进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

二发展规划。

以省、地区两级畜牧业规划为指导,为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维护型转变、县通过认真总结和分析“十五”畜牧业发展情况。立足本县实际、制定了县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期末全县牲畜存栏头数达到万头(只年均增长%;家禽存栏达到万羽,年均增长%;牲畜出栏达到万头(只商品畜达到万头(只肉产量达到吨,奶产量达到吨。蛋产量达到吨,羊毛产量达到吨。同时,品种改良发展规划方面,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绵羊良种率(包括和田羊本品种选育达到%以上,山羊良种率(以绒山羊改良为主达到%以上;黄牛良种率达到%以上;和田驴的良种率(以引进优质驴和本地培育的种公驴改良为主达到%以上。山区以发展羊、牛、驴为主,高寒山区以发展牦牛为主;农区以发展肉用品种为主;平原荒漠地区主要发展绒山羊品种类型。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针对我县日益突出的草畜矛盾。县将山区南部做为畜牧业商品基地,通过禁牧、休牧围栏草场50万亩,提高草场的产草量,从根上解决县域草原的沙化退化问题,实现每头牲畜有一亩围栏草场,达到减少农区畜牧业因草畜矛盾压力,从而实现山区放牧,农区育肥的目标,促进全县畜牧业健康继续发展。目前以编制完成年天然草原围栏工程项目上报省。

三、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及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方面

地区畜牧局的指导和帮助下,依照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县委、政府根据省、地区两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所要达到目标和任务,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论证和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两大内容进行了规划,制定了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方案》县政发2号文件下发到全县各相关单位。

县以实施县级动物检疫监督冷链设施建设和动物检疫监督设施项目建设为重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方面。于年组织实施了县级动物检疫监督冷链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万元,地方配套20万元,相关设备已于年投入使用。同时根据省发改委、畜牧厅新发改投资1865号文件精神,县及时编制年县县级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4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8万元,地方配套6万元。目前,建设资金已全部到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即将开工实施。

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县认真贯彻省年畜牧兽医局长会议精神,畜禽疫病防治工作方面。依照地、县两级扩大会议及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以防为主、发挥疫苗优势、提高防疫效果”指导思想,严格落实《动物防疫法》与防治动物重大疫情工作,认真依照“加强指导、密切配合、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要求。一是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县重大动物疫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县重大动物疫情防治工作督察组,全县巡回检查,指导各乡镇做好畜禽疫病防治各项工作,并召开了防治动物重大疫情专题会议,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安排安排了防治动物重大疫情各项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县动物重大疫情防治预案》设立应急物资库,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有病报病,无病报平安的制度。做好了防治动物重大疫情和畜禽疫病防治的各项工作。二是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针对我县“防重”工作新特点,依照“终年免疫与月月补针”工作方法,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及早购进疫苗和消毒药品,购买必需的应急物资和器械,满足工作需要。截止目前我共购进禽流感疫H5N1灭活苗万毫升,禽流感-新城疫二联弱毒苗万毫升口蹄疫疫苗万毫升0型I型二价灭活苗72万毫升,A型活疫苗万毫升,猪“0型口蹄疫灭活苗毫升。今年一季度,全县禽流感集中免疫家禽万羽,免疫密度为99%口蹄疫集中免疫牛万头,免疫密度为90%羊万只,免疫密度为98%免疫羊痘万只,免疫炭疽万头只,免疫四联苗万只。三是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坚持把规范屠宰检疫、产地检疫、流通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动物防疫监管工作作为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实行以监督促检疫,以检疫促防疫的工作机制,以有效监管建立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下乡工作期间、对全县11个乡(镇防疫监督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同时每乡固定专职人员开展此项工作。今年至月份,全县畜禽交易市场交易家畜万头(只产地检疫持证率为99.24%家禽万羽,家禽产地检疫率为95.21%开展屠宰检疫工作,屠宰检疫牛羊万头(只回收耳标6277枚,耳标回收率为93.26%四是舆论宣传和经费保障的落实。年月日,县乡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县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依照《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顺序和要求,积极向疫区群众宣传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和防控知识,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对疫情区进行封锁、消毒(县人民政府年县长1号令和对疫情区家禽进行了扑杀(县人民政府年2号令共扑杀各类家禽只(羽同时为疫情区发放了家禽扑杀补助费16956元,有效的控制和扼杀疫情的扩散,确保了全县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

五、当前畜牧业生产情况

截止月日,当前我县畜牧业进展较快。全县牲畜存栏万头,牲畜出栏万头。家禽季末存栏27万羽,出栏万羽。黄牛冷配完成头,完成了全年计划的30%饲草粉碎完成万吨,完成了全年计划的95%为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扎实做好了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对原始资料进行了缜密的整理和汇总,保证准确掌握全县畜禽资源的数量、分布、特性及开发利用的最新状况,对大力发展我县畜牧业做到心中有数。

六、草原建设方面

不时提高农牧民守法意识;一是控制山区放牧牲畜数量,为了贯彻落实《草畜平衡管理方法》确保草场合理使用和生态平衡。二是加大《草原法》宣传力度。实行适时牲畜转场,核对草场使用证与实际上山牲畜数量,超载牲畜不允许上山;三是天然草场承包及草场使用证发放工作。县早在1999年就开展了草场承包发证工作,这些年又不时调整和完善了这一制度。全县已承包草场面积万亩,共发放草场使用证本;四是加快人工草原建设。从年起开始,县大力开展人工草场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共建人工草场万亩,为全县家畜平安越冬度春提供了有力保证。为加快我县草产业建设步伐,依法将草产业建设纳入法制管理轨道,依照“五统一、一承包”人草场管理方法,依法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与管理,采取将全县的人工草场分解到户,依法发放草场使用证书等措施,推动我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七、科技、培训、扶贫方面

扩大培训范围。一是县制定县畜牧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大全县科学饲养、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草加工、畜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围绕“科技兴牧”这一主题,努力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普及,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实现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依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实施“一年一户一人一技”培训工程,实现每户一名畜牧科技明白人,提高农牧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积极开展了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养殖大户专业技术培训,巩固和扩大培训效果,一季度全县共培训畜牧、兽医、草原等人员2504人次,其中:农牧民培训2期,共计2274人次,专业技术干部培训1期,共计230人次;二是依照因地制宜、扩大规模、适度发展的原则,充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畜牧大户规范,大力畜牧大户,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全县的作用。目前培育畜牧专业大户共户。同时,注重示范带动作用,全县个乡镇建立了11个科技示范村、80个科技示范户和畜牧大户,大力推广科技养殖经验,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畜牧业规模化生产。

八、法制方面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广泛宣传《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宣传提高农牧民的法规意识促进畜牧业行政执法,特别是加大了对活畜检疫屠宰市场及畜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净化了市场,规范了经营。

九、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由于我县人多地少和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缺失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方便,导致天然草场改良难度大,维护缺乏,利用不够,沙化、退化严重,制约了县的畜牧业发展。从我县的实际情况看,大力发展山区畜牧业是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饲养管理粗放。畜群畜种个体生产性能低。

三畜群结构不合理。绵羊品种杂乱,山羊品种老化,良种化低。临时存在四低一小一高”现象。即:总增率低、繁殖成活率低、出栏率低、商品率低,牧业总产值在农业内部占的比重小,畜产品价格高。

畜牧业工作要点篇(4)

锻炼了一批畜牧科技干部,培养了一批养殖专业人才。畜牧科技入户人员有80%以上的年龄在30岁以下,他们2/3的时间在生产第一线,与畜牧科技示范户共谋发展,了解了我市畜牧工作实际情况,从而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为民办实事的意识,提高了科技推广技能,创新了畜牧科技推广方式,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懂经营善管理、影响力强的畜牧科技示范户,使其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带动作用增强。

二、畜牧科技入户工作的主要作法

为了落实贯彻省市精神,加快畜牧科技入户的应用和推广,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结合我市实际,2012年我们畜牧科技入户工作的主要作法是:

1、领会指导思想,明确任务。畜牧科技入户要立足我市资源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培育、建设畜牧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实现品种、技术、信息到村到户,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速度,努力提升我市畜牧产业综合生产力和技术、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

2、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畜牧科技入户是提高畜牧综合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实施畜牧标准化养殖的重要举措,更是锻炼和提高畜牧技术人员、养殖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根据省市精神,认真调查研究,结合我市畜牧业实际,制定了《畜牧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由畜牧局局长艾德斌同志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编写了“畜禽无公害养殖标准”,并印发到各乡镇养殖专业户;对畜牧科技入户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建立责任制,进行考核管理;局长亲自抓此项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层层抓落实。

4、突出重点,帮扶养殖大户,以点带面促发展。为把畜牧科技入户工程落到实处,认真分析研究,把帮扶对象集中在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养殖大户上。今年共选派畜牧科技技术推广员29人,帮扶养殖户1896户。通过抓重点,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学技术直接到户到人,促进和带动了畜牧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

畜牧业工作要点篇(5)

标准化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产业化,更谈不上现代化和国际化。标准化对畜牧业现代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助推器。标准化可以把分散的畜牧业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技术保证。广大养殖场(户)根据市场的需要,以标准为依据规范畜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和规格的统一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又能保证生产者的利益,有效地克服畜牧业生产的盲目性。

撑起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护伞。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畜牧业标准是进行畜产品质量评定和质量体系认证的依据,是进行安全食品生产活动的技术规范,也是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法律依据。在畜牧业生产中建立和完善畜产品标准体系,实施畜产品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监控管理,对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金钥匙。为发挥标准化促进互联互通作用,国家制定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我国畜牧业标准化工作起步晚,畜牧业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导致我国在国际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畜产品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畜产品的价格优势没有体现,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加快我国畜牧业标准建设步伐,尽快与国际接轨,这是提高畜牧业国际竞争力、打开国内外市场的金钥匙。

明晰畜牧业标准化重点工作

坚持以全过程风险防控管理为核心,聚焦标准化规模养殖、现代畜禽牧草种业、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市场资源利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力求实现牲畜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

紧紧围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伴随着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规模化牧场的政策,企业以及社会资本的积极介入,规模化养殖比例将加速提升。目前,全区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42.9%、52.9%、39.6%、55.9%。规模化饲养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集约化的前提。只有将先进的饲养技术集成,标准化实施,才能实现增产提质、节本增效。重点推广标准化养殖综合配套、优质饲草种植与加工、青贮饲料生产、糟渣类饲料贮藏利用、全混合日粮饲喂、精细化分群饲养、规模化集中育肥、废弃物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模式。

紧紧围绕现代畜禽牧草种业建设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在普通羊肉市场价格低迷的背景下,有追溯体系的草原羊肉价格却居高不下,这启示我们建设现代畜牧业离不开现代种业。只有保护好优势畜种、打造草原牛羊肉高端品牌,发展现代畜牧业才不是一句空话。加快建立现代牲畜牧草种业标准体系,推动对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呼伦贝尔羊、科尔沁牛等优势畜种原产地地理标识认证和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建设标准化的优势畜种牧草良种繁育体系,制定和完善畜禽资源品种标准、良种登记、性能测定、种子标签、质量监测等标准。

紧紧围绕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定安全用药、科学用料、健康养殖标准技术规范。制定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加强执法监管与标准化生产联动,以“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为重点,加强投入品监管、产品检疫检测等机制建设。积极支持优势产区建立质量追溯标准体系,逐步实现全程可溯源,保持草原牛羊肉的美誉。

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相对于农区规模化养殖存在的畜禽粪污等生态环境问题,草原畜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脆弱的草原生态保护问题。赛诺草原羊业公司探索的“以提高单位羊只效益、缩小养殖规模、实现草畜平衡”生态畜牧业养殖模式值得借鉴。要抓紧制定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标准体系,修订完善草畜平衡等重大标准,为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大力l展草牧业提供支撑。抓紧制定牲畜粪便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标准,推动制定养殖粪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促进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紧紧围绕加强国际市场资源利用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为充分发挥标准化联通世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作用,国家制定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我区要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特别是按照深化俄蒙开放的有关要求,既要深入系统地学习畜牧业国际标准以及相关国家的行业标准,主动参与国际畜牧业标准制订,又要翻译出版国家畜牧业标准,制定授权使用等相关管理办法,积极推广我国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探索形成沿线国家认可的畜牧业标准互认程序与工作机制,为畜牧业贸易往来奠定坚实基础。

统筹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

畜牧业工作要点篇(6)

中图分类号 S8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319-02

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是畜牧兽医从业者实际能力水平的证明,是国家对证书持有人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认可。开展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基础。依据法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是从业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全面推行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行业准入制度的关键环节[1-3]。实行持证上岗,实施岗位管理,是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商洛市积极探索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运行模式,集成了“机构延伸到乡镇,依托基地搞实训,全面考评重技能,行业准入靠制度,政策激励建机制,人才战略兴产业”的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商洛模式”,对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推进畜牧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5]。2011年12月陕西省畜牧兽医局在商洛市召开了“全省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商洛模式”,并要求各地市借鉴和推广。2012年5月“全国畜牧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工作现场会议”在商洛市隆重召开。来自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和兄弟省、市共计80余位畜牧专家及有关领导参加了这次盛会,就商洛市的经验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与会领导对畜牧兽医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商洛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回顾几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笔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商洛市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践,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期与同行交流,增强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共同推进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执行落实,实现畜牧兽医行业准入。

1 “商洛模式”概况及现状

近5年来,商洛市按照“法规约束、行政推动、载体搭建、组合提升”的工作思路,围绕加快推进山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以培育新型畜牧兽医技能人才,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和陕南畜牧强区的奋斗目标,以抓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为手段,以开展畜牧兽医职业技能鉴定为核心,在全面提升畜牧兽医从业者理论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在全市推行畜牧兽医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行业准入制度,组建了组织管理、技能培训、考核评价、质量督导、资格认证五大体系和人才交流平台,探索集成了畜牧兽医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商洛模式”。通过几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共培训畜牧兽医从业人员逾8万人次,考核鉴定获证人员2 438人,其中获得“金蓝领”高技能人才证书17人,为全市畜牧兽医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整体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快了畜牧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各项指标的提升。据调查,全市规模养殖占到全市畜禽总量的62%以上,传统养殖快速退出,规模养殖迅猛发展,全市畜牧业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快速转型。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各县区工作开展极不平衡,个别县工作开展时动时停。二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三是培训体系尚不健全,技能培训不够扎实,影响鉴定质量。四是利用现成教材、试题和模拟操作方法开展鉴定,难以适应商洛畜牧业发展需求。五是政策激励机制不完善,与相关部门衔接不够,从业人员参加鉴定的积极性不高。六是工作经费紧张,工作基础条件相对薄弱。七是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实践操作技能差,养殖效益不高制约了畜牧业转型。

3 对策

3.1 围绕畜牧产业项目,构建畜牧兽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工作新机制

围绕产业项目进行技术人才培训,实现畜牧兽医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是推进畜牧兽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核心和有效途径。畜牧兽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必须与全市畜牧产业开发的重点项目结合起来,在推进产业发展中开发培养人才,促进人才在发展产业的实践中成长。一是制定全市畜牧兽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划,提出总体目标,分年度下达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做到奋斗有目标,工作有措施,形成上下协调,市、县、乡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建立畜牧兽医技能鉴定的评价机制,从规划、师资、培训效果、资金投入、人才利用、激励政策、技术资源配备等各方面制定评价办法,组建评价小组,对技能开发进行综合评价;三是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的跟踪管理机制,建立培训登记制度、检查督导制度,对培训对象实施跟踪服务,了解培训效果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从而不断改进培训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四是建立畜牧兽医从业者参加培训的激励机制和人才推荐平台,对通过培训,经过技能考核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在市农业信息网和人社局人才网上进行推荐,为获证人员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和就业环境。

3.2 整合技术资源,创建新型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一是整合市、县企事业单位畜牧科技资源,组建市级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专家团,组成技木培训联盟,形成以技术支撑单位为主,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参加的“一主多元”的新型畜牧技术培训体系,围绕畜牧产业开发重点项目,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畜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培训畜牧产业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配套技术。二是建立市、县、镇三级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实习培训基地,使参加培训者把学到的理性知识放到实习培训基地去实践,提高培训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整合市、县人力资源开发,商洛学院、农广校、市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等单位的技术资源,建立商洛市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重点研究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的路径、模式、方法。四是结合当前商洛市生产实际,针对当地畜牧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编写培训教材,彻底解决教材知识陈旧问题。对于新开发的特有工种,要建立市级题库。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使新型技能培训体系做到“六有”,即有技能培训的师资、有培训学校、有实习培训基地、有教学设施、有技能考核的场地,有评价和跟踪管理办法,通过资源整合,从而全面提升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

3.3 加强队伍管理,推行畜牧兽医行业从业准入和资格准入

一是要完善市、县畜牧兽医职业技能鉴定站、点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确保鉴定质量。市、县鉴定站力争3年内通过省级验收。要严格资格证书管理,建立资格证书追溯制度和证书查询信息系统,严格鉴定程序和考评人员管理,做到督考严阅;二是要建立畜牧兽医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市、县建立评价小组,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在岗位上的从业人员的工作实绩、理论水平、职业道德、业务技能进行综合评价,对取得资格证书未从业人员进行跟踪调查,通过评价和调查结果,验证技能鉴定和技能培训的质量,弥补技能鉴定工作上的不足,使培养出的技能人才能用得上,用得好,切实能满足用人单位生产管理的需求;三是要严格从业准入,市、县畜牧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畜禽养殖场备案制度,严格畜牧兽医行业从业审查管理,把畜牧兽医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由技能鉴定层面延伸到从业准入和资格准入管理的深度,把从业准入、畜牧技能鉴定、畜牧兽医资格证书制度和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开发相衔接,最终达到提高畜牧兽医从业者素质和能力的目的;四是要加强对涉牧企业从业人员畜牧兽医资格证书的管理,把企业职工是否有行业资格证书作为录用、考核、升职、付酬的依据;五是要强化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资格认证,真正使其做到有资质、有能力当好畜产品安全卫士。通过严格管理和行业资格准入,达到有能力者上、无能力者下的人才使用机制,使全市的畜牧产业开发工作在全面推进中实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3.4 实施岗位管理,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安全的畜产品是合格的畜牧技术工人按照生产标准生产出来的,合格的技术工人是通过畜牧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出来的。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把重点放到养殖企业从业人员的岗位管理上。一是推行畜禽养殖场技术岗位持资格证书上岗制度,没有资格证书的不准上岗,已上岗的必须进行在职培训,限期取得从业资格证;二是各养殖企业要制定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岗位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将这些标准、规程、制度悬挂到工作岗位醒目的地方严格执行;三是全面实施“六有”,即有岗位管理制度、有持证的专业人员、有岗位职责、有各个岗位的生产记录、有质量监督员、有产品标识;“九有”,即有畜禽标识代码、有防疫合格证、有配种产仔档案、有消毒档案、有疫病防治档案、有死亡畜禽处理档案、有销售档案、有引种档案、有兽药饲料使用档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养殖企业的技术标准、技术管理、岗位管理“三个体系”。实现“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资格证书、岗位管理、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畜产品开发”6个结合,整体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加强对养殖企业岗位管理的监督检查,对岗位管理不到位的,责令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停产整顿,直至掉销“动物防疫合格证”。

3.5 做好政策宣传,建立和完善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开发保障机制

党的“十”提出了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因此,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推行畜牧兽医资格证书的政策及其重要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认知和参与。一是要在积极主动地争取阳光工程项目、职业农民培养、产业发展技术培训的同时,积极争取市、县财政对畜牧兽医行业职业培训资金的投入,争取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确保工作正常开展;二是市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要将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资格证书、行业准入和从业准入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各职能单位,作为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三要完善考核和奖励机制,对在职业技能开发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四要完善人才评选的长效制度,每年开展技术比武、技术能手竞赛等活动,全力推进全市畜牧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无公害化“四化”同步方向发展,以为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4 参考文献

[1] 童建军.陕西“五大举措”力推畜牧兽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J].中国畜牧业,2012(7):39-40.

[2] 冯葆昌.畜牧兽医行业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J].中国牧业通讯,1999(11):22.

畜牧业工作要点篇(7)

[关键词] 畜牧;发展现状;前景

一、畜牧业在我市越来越重要

畜牧业是否成长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为人类提供了更有营养和更受青睐的食品。

1.畜牧业的发展改善了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

据调查,我市居民每天从动物食品中获取的蛋白质总量与发达国家平均超过40g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只有推动畜牧业继续协调健康发展,才能确保我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2.畜牧业是农民就业和增加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长治市2011年农村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在750元,但是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不到30%,所以,畜牧业在我市发展空间还很大。

3.畜牧业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畜牧业是一个与其它产业高度关联的产业,畜牧业每年消耗的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的1/3,足以看出畜牧业对种植业的带动作用。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是这种带动作用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畜牧业对食品加工业、畜牧机械制造业、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发展畜牧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畜产品总产量持续增长,人均占有量大幅度提高,畜产品供应从总量短缺局面逐步转变为结构性相对过剩。我市畜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

1.区域化布局

畜牧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区域化生产格局逐步形成。生猪生产已形成了以店上镇、潞华办为主,向东南方向逐步扩散的趋势;肉牛生产已形成了以辛安泉镇为主的产业带;奶牛生产形成了以潞华办、店上镇、翟店镇为主的产业带;蛋鸡生产形成了以成家川办事处、潞华办事处、翟店镇为主的产业带;产业化布局区域明显。

2.规模化生产

规模化饲养程度有所提高,产业化进程大大加快。近年来,我市把发展规模健康养殖作为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产业化经营

以“公司+农户”为主要经营形式的畜牧产业化组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大量涌现。店上镇兴弘养殖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发展合同养殖户200余户,史回乡绿佳园林牧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同样的模式,发展合同兔养殖户560余户,成为我市西部发展畜牧业的亮点。

三、我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畜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主要表现在:

畜牧产品供应总量和各项生产指标持续增长。

1. 2011年,我市畜牧业生产情况

全市畜牧业总产值1.2万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560元,比2010年增100元;肉、蛋、奶总量可分别达到5600t、4900t和2500t,分别比2007年增长15%、40%和130%;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5万头、6500头、7.3万只和150万只。

2.市、乡、村各级政府对畜牧业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

在抓农村经济发展中都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乡镇办都有专人分管畜牧,确定了工作任务指标,研究了具体工作措施,制定了岗位责任制。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激发了广大群众大力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农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3.畜牧小区建设蓬勃发展

全市把畜牧小区建设作为畜牧产业开发的突破项目。2011年全市畜牧小区达到20个。

4.绿色畜牧业开始迈出新步伐

全市把发展绿色畜牧食品作为我市畜禽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点工作。经过考察学习,制定了《潞城市绿色畜禽及其产品发展规划》,全市基本形成了四个绿色畜禽饲养基地,即下社村奶牛和南关奶牛饲养基地,去年生产绿色鲜奶1500t;西南绿色肉鸡生产基地,绿色肉鸡今年要发展到200万只;神泉村蛋鸡场绿色饲养基地,蛋鸡饲养量达到20万只。

5.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畜牧生产基地建设稳步发展。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市养牛饲养量超百头的达6户,千头以上养猪场户25个。生猪基地在规模饲养和质量提高上有长足的发展,全市生猪饲养量今年预计超15万头。目前全市瘦肉型猪占出栏猪的比重已达90%以上。

6.畜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畜牧业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我市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行政经费紧张。二是龙头企业拉动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畜牧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而且现有的龙头企业不能正常运转。三是畜禽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强化。五是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畜牧业的投入

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我市畜牧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畜牧业具有投入小、风险小、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在我市农村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实践证明就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而言强项在畜牧业,优势在畜牧业,新增长点也在畜牧业,从发展的角度看,畜牧业将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第一大产业。因此,全市各级都应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领导力度,建立起强有力的指挥服务系统,真正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的议事日程,并应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以推动畜牧业不断发展。

2.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实施畜牧产化经营是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推进畜牧产业化的关健是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因此,要把扶持和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推动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建设一批“大高外”型龙头企业。

3.积极发展优质畜牧业,提高畜产品质量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突出数量的增加,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和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打入国内外市场。抓好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畜产品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安全、优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4.落实产业政策,为畜牧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畜牧业工作要点篇(8)

会议期间,安排了各乡镇的同志到**实地参观了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情况,目的是既让大家学习兄弟县的先进经验,又看到自身工作上存在的差距,相信对同志们有所启发。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就抓好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坚定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决心不动摇

(一)提高对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发达的经济必须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而畜牧业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是经济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据测算,畜牧业增加值每增长3个百分点,就可拉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个百分点。作为整个大农业的完整内涵,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相互关联,缺一不可,而在三者之中,畜牧业最具活力,关联度最高,产业链最长,它是上接种植业,下连加工业的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发展畜牧业能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增加农作物的商品率和经济价值,将传统种植业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转变为“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结构,并为种植业提供优质低价的有机肥料,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带动沼气建设,促进整个农业生态平衡,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其次,畜牧业在满足食品、毛纺、皮革、医药等行业原料供给的同时,还产生对饲料、兽药、畜牧机具和兽医器械等市场需求,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其三,发展畜牧业还能带动运输、营销、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繁荣城乡市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总之,从农业结构调整来看,畜牧业是基础产业;从长远的发展前景来看,畜牧业是朝阳产业,且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畜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来抓,他们的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均超过50%,有的甚至达到90%以上。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山地多,耕地少,这就决定了**发展的希望在山,出路在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县情,在山字上作文章。我县牧草资源比较丰富,有天然草场52.7万亩,其中集中连片在500亩以上的有7.8万亩;全县还有90多万亩25度以上的坡耕地可以实施退耕还林;再加之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山羊地方特色品牌,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乃至整个经济工作中,我们都要始终毫不动摇地精心发展和培育畜牧业这根主导产业。

(二)准确把握生态畜牧业的基本内涵。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过渡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所谓“生态畜牧业”,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1)它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畜牧业,而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畜牧业,也就是说,生态环境是第一位的,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畜牧业才能得以健康发展。(2)它推行的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的生态养殖模式,主要采取林草结合,粮草畜结合,畜沼粮(果)结合等方式发展畜牧养殖业,形成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畜牧业生产与粮食生产的良性循环,使农、林、牧三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3)它是在无污染环境下按照无公害标准生产的畜产品,具有优质、安全的特点。总之,生态畜牧业遵循了自然生态运动规律,是建立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畜牧养殖模式,它追求的是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的目标。因此,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生态畜牧大县”是我县对畜牧业发展的新定位,要求我们在畜牧业发展中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方式上要有新调整,工作上要有新举措。

(三)正确估价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畜牧业是我县农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历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把以**山羊为重点的畜牧业放在主导产业和立县产业的突出位置,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突破口,作为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产业化建设的重点,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来抓,大力实施畜牧业牵动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畜牧养殖规模明显扩大。到2004年底,全县存栏大牲畜14.7万头,生猪33.3万头,山羊34.5万只,分别较上年增长8.4%、4.6%、8.6%;出栏大牲畜1.6万头,生猪26.1万头,山羊30.9万只,分别较上年增长20.9%、5.7%、8.3%。二是畜牧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4年全县畜牧产值达到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1.75%,畜牧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到31%。三是畜牧养殖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到2004年底,全县建猪改点145个,牛冻配改良点19个,波尔山羊改良点47个,山羊胚胎移植点1个;动物防疫密度均达到90%;产地检疫、市场检疫和流通检疫全面落实。四是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目前全县已涌现出了一批规模化优质畜牧生产基地和生产水平较高的畜牧养殖大户,畜产品专业市场有新发展,市场营销网络正在形成,畜产品加工企业有所突破,产业化经营方式初具雏形。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与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条件相比,生态畜牧业发展潜能远未得到充分挖掘;与以**山羊为主的特色畜牧品牌建设的要求相比,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水平仍然很低。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品种改良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良种覆盖率低,畜产品上不了档次,尤其是**山羊已显现出品种老化退化的趋势。二是养殖方式落后,多数群众尚未摆脱传统的养殖观念和养殖方式,养殖水平低,生产周期长,商品率不高,经济效益乃至农民的收入不高。三是流通体系不健全,畜牧业营销网络体系和中介组织不完善,畜牧专业市场建设滞后,功能不全,缺乏好的或象样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导致畜牧产业链不长,联接大市场的通道狭窄,严重阻碍了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四是服务水平不高,全县尚未形成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浓厚氛围,各乡镇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不高,各部门服务畜牧业的主动性不够,畜牧技术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畜牧兽医队伍人员匮乏,科技饲养配套技术服务难以到位,技术支撑不力,等等。以上这些问题,既是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我们抓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必须下大力解决的薄弱环节,必须引起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把“三农”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各地区都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生态畜牧业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强劲态势,形势逼人,不进则退。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务必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畜牧业是我县实施“强农、兴工、壮非、活商”和“六个重点突破”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我县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是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毫不松懈地、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我县建设“生态畜牧大县”的进程。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努力推进我县生态畜牧业大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按照“突出发展**山羊,加快发展生猪,积极发展肉牛,适度发展渔业”的要求,以大力发展生态畜牧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作为载体,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类型多样,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畜产品基地,不断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使我县生态畜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围绕这个总体思路,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调整工作思路,扎实抓好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工作。针对当前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必须突出以下工作重点:

(一)抓好畜禽良种工程,努力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首要条件。我们要把畜禽良种工程作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龙头,加大畜牧良种的繁育、引进、保护和推广力度。今年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品种改良,新建波尔山羊改点12个,改良输配山羊1.5万只;新建猪改点22个,推广杂交猪24万头,其中三元杂交猪8万头以上;抓好优质肉牛冻配,确保完成冻配牛4000头,并加大对地方劣质种公牛的淘汰、力度。二是积极引导养殖户引进良种畜禽,抓好200枚以上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工作,大力开展**山羊种公羊易地交换配种,扎实搞好**山羊保护和品种选育;同时,要完成**山羊标准化生产产地认定工作。三是加强优质母畜扩繁,年内确保分别建成1个二元母猪繁殖场和优质种羊繁殖场,力争在3至5年内采取以场带户的模式,建立良种繁育供应体系,逐步实现自繁自养。

(二)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努力保障畜产品安全。搞好动物防疫是确保生态畜牧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事关畜牧业发展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发展生态畜牧产业,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如果动物疫病问题解决不好,其发展速度就难以加快,竞争力就难以增强,潜在优势就难以发挥。各乡镇务必牢固树立畜牧安全意识,认真落实《动物防疫法》,切实履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原则,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一方面,要抓好防疫工作。各乡镇要坚持对辖区内的畜禽实行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确保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杜绝防疫空白和防疫死角,保证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100%,其它疫病防疫密度达90%以上。另一方面,要强化检疫工作。各乡镇要坚持做到出栏必检,有宰必检,流通必检,确保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和市场检疫率达到100%。畜牧部门要认真实施好今年的动物检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6个乡镇及县兽医站的实验室和检疫设备,不断改善我县动物检疫基础设施。

(三)抓好饲草饲料开发利用,努力提高畜牧养殖水平。加强饲草饲料开发利用是转变传统畜牧养殖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内在要求。我县天然饲草饲料资源目前的利用率很低,必须科学运用多种手段,综合解决好发展生态畜牧业所需饲草饲料的问题,积极推行种草养畜,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一是要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尽快树立“种草立业”的新观念,抓好冬闲田土种草和林下种草,实现“粮—经”型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转变。今年全县要确保完成人工种草4000亩,冬闲田种草12000亩。二是积极推广秸杆青贮氨化技术,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实行秸杆养畜,推广秸杆青贮氨化养羊养牛配套技术,搞好农作物秸杆的综合开发利用。各乡镇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草畜配套”的原则,重点在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和牲畜品改点实施。

(四)抓好畜牧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养殖效益。目前,我县畜产品流通交易不畅,产业链条短,这个问题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当前,我们必须着力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畜牧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农经网信息网站和畜牧网站建设,拓宽畜产品流通交易信息平台。二是加强畜牧市场体系建设,对已建成的官舟、夹石、石灰、后坪等牲畜专业市场,要进一步完善其服务功能;其它各乡镇要结合小城镇建设,改造和发展牲畜专业集贸市场。三是加强畜产品营销组织建设,发展一批农民经纪人队伍和流通大户。四是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业,要认真贯彻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支持社会各界发展畜产品加工企业;畜牧、招商、经贸等部门要加

强协作,确保年内引资建设肉联厂。

(五)抓好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的建设与发展,努力提高科学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当前,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面临着改变养殖方式和壮大养殖规模的双重任务,而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是适应这一形势的有效载体,它既能够在改变传统养殖方面起到示范导向作用,又能够整体推进畜牧业发展向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迈进。今年,按照地委、行署的安排,我县要建设47个生态养殖小区,1500户养殖大户。县委、县政府决定,要重点抓好23个生态养殖示范小区,50户养殖示范大户,具体到各乡镇和部门,就是各乡镇负责抓1个生态养殖示范小区,2至5户养殖大户,县畜牧局负责抓1个生态养殖示范小区。各乡镇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则,抓好发展;县畜牧局要搞好技术指导和相关服务;其它各部门要结合党建与扶贫积极参与所帮扶村的生态养殖小区和大户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五统一六规范”的要求组织实施,采取综合措施,将生态养殖小区内农民和养殖大户的技术培训、人工种草、沼气建设、动物防疫、品种繁育等结合起来,使生态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成为生态养殖模式和先进养殖技术的聚合体,成为向周边村寨和养殖农户传输生态养殖模式和先进养殖技术的辐射体,增强其示范带动功能,从而提高全县生态畜牧养殖规范化水平。

三、加强领导,强化服务,确保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揽生态畜牧业工作全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大胆闯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千方百计加快推进我县生态畜牧业大发展。

(一)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强化领导力度。一是实行“双线”考核责任机制。县委、县政府已经研究决定,从今年起在生态畜牧业发展上,实行由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党委政府的党政线考核和由县畜牧局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业务线考核相结合的“双线”目标考核机制,按照各自承担的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严格兑现奖惩,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部门资金捆绑投入机制,即各部门尤其是涉农部门负责实施的项目,要在不违反项目使用范围和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与发展生态畜牧业结合起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进行整合和捆绑投入,这样形成发展生态畜牧业齐抓共管工作氛围。三是实行乡镇畜牧兽医站人、财、物三权归县机制。由县畜牧局进行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步调,从而充分整合技术资源,保障畜牧业发展技术服务到位。

畜牧业工作要点篇(9)

1、牧户的经营方式及收入构成

果洛州玛沁县现有的经营方式为单一的家庭经营,依靠自身的力量自行发展,依然是传统的靠天养畜,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的科技含量十分低下,部分乡镇还是原来的自给自足生产经营模式。牧民群众收入结构单一,主要以第一产业收入为主,转移性收入除国家政策补贴外基本无其它收入来源。由于经营单一,其收入构成亦单一,主要来自畜牧业收入,家庭养殖户总体收入不高,收入微薄,群众生活困难。

2、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

果洛州玛沁县畜牧业工作按照“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牦牛、藏系绵羊生产示范区,开展具有青海特色果洛特点的畜产品深加工,提高畜产品附加值,以增加牧民群众收入目标,坚持以生态经济建设促进畜牧业增效为重点的发展方向,有效加大了畜牧业和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产业化经营为载体,加快了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由于现有经营模式单一,缺乏善经营、会管理的带头人,使我县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停留在搭架子组建阶段,没有发挥引领模范带动作用,无法发挥合作社的优越性,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不明显。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果洛州玛沁县畜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正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转型期,但牧民群众的畜牧业经营观念,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

1、畜牧业生产发展缓慢

虽然逐年在加大畜牧业生产投入,但传统的畜牧业经营方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两用暖棚”、羔羊、犊牛育肥等一些行之有效的现代畜牧业经营方式推广力度不大,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玛沁本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低,自然条件严酷。牧区基本上是依靠天然草场,靠天养畜,农畜产品产量低,畜产品加工流通严重滞后,畜产品商品率低,基本上以原料形式出售,牧业产业链短,致使牧民群众的牧业增收缓慢,畜牧业增效不显著。

2、群众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

玛沁县现存劳动力群体基本没有接受过文化知识教育,大部分属于文盲半文盲,受过高等教育的更是屈指可数。群众没有文化知识,缺乏劳动技能,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的机会十分有限,劳动者文化素质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和牧业现代化的需求,思想观念和认识还相当落后陈旧,生产生活方式还比较原始简单,大部分群众安于现状,等、靠、要的思想十分严重,尤其是生态移民后续产业没有好的办法解决,生态移民致富难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据调查,近年来玛沁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总量的比重为80%以上,这样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和牧业现代化的需要,难以找到适宜稳定的工作。依靠牧业解决牧民就业问题潜力十分有限,这对于日益增长的牧业就业需求,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3、增收渠道单一

从主导产业看,农牧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不足,加之牧民群众受虫草利益的驱动,发展农牧业经济的观念有所淡化,对农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影响。从特色农畜产品来说,缺乏农畜产品深加工,基本上以原材料形式低价出售。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劳动者素质低,劳动能力不强,缺少与外界的沟通联系,主观上他们不想走出去,客观上他们也很难走得出去。从牧民居住条件说,山大沟深,牧户居住条件差,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交通和通讯不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牧民群众的出行和与外界的联系。群众增收和发展缺少依托,增收门路少,发展难度大。

三、今后生产经营方面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1、坚持结构调整与优化,走高效优质的路子

坚持畜牧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有效加大产业结构和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力度,坚持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以良种生产为基础,实现草原畜牧业的突破和跨越,制定并实施良种直补政策。建议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本品种选育工作,提高牲畜自主繁育、良种供应以及种质资源保护,实施良种直补。建立牲畜良种繁育基地,形成规模效益,着力加快牧区优质牦牛肉、奶、优质藏系绵羊等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和中东部地区越冬育肥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坚持开展牦牛引进和本品种选育等畜种改良工作,积极推进牧区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模式的示范和推广,实现产业发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畜牧科技含量和畜种良种化比例逐年提高,实现畜牧业增产,牧民群众增收。

2、坚持市场化理念,走一体化经营的路子

始终坚持“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的畜牧业发展思路,以组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契机,大胆创新,采取“公司+合作社+牧户”的经营模式,把培养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现代化畜牧业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3、坚持保护生态为重点,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发展生态畜牧业,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是玛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根本目的。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牧区三江源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加大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退化草地通过天然恢复、高原鼠兔防治、补播种草、休牧、轮牧、禁牧等有效手段遏止草场退化。重点加强对虫草、大黄等名贵中藏药材的保护,积极引导农牧民有序采挖,制止乱采乱挖、破坏草原、浪费资源,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目的。

4、加大农畜产品深加工,走绿色发展的路子

畜牧业工作要点篇(1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经济构成出现了一定的改变,畜牧业在农业生产工作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畜牧业的管理形式也出现了很多大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兽医服务领域在不断地缩减,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牧兽医团队的建设出现了阻碍,导致畜牧兽医工作涌现了大量的问题。

1我国畜牧兽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畜牧兽医站综合技术过于老套。现阶段大量工作人员都是从散养户转变过来的,这些工作者的基础技能较低,对新技术了解到不多,这样会阻碍畜牧兽医工作的现代化发展。第二,基础设施过于陈旧。实际畜牧兽医工作的资金投资较少,医疗设施、建筑物基础设备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第三,管理系统不全面。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并不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这是因为管理系统构建不全面,并且在考察过程中无法对工作者实施有效的激励。第四,工作存在约束性。现阶段,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导致畜牧业的范围较为大,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牧兽医工作存在约束性。第五,思想理念过于落后。因为现阶段我国畜牧兽医团队的很多工作者都是从散养户转型过来的,他们的年龄较大,思想观念过于老套,无法有效处理团队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工作中没有构建优质的团队观念,从而影响畜牧兽医工作的质量。

2提升畜牧兽医工作水平的方案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提升畜牧兽医工作者的综合素养。一方面要为畜牧兽医工作者构建优质的工作氛围,从而提升畜牧兽医工作者对自身工作的喜爱。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实际清苦,设计相关的培训内容,对在职畜牧兽医工作者实施全方面的培训,从而优化畜牧兽医工作者的技能,从而引导畜牧兽医工作者向着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第二,提升基础设备的建设。对畜牧兽医工作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动物疾病治疗、防疫以及检疫等工作,这些工作内容都需要结合相关的设备进行。由此,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提升对畜牧兽医工作基础设备的建设,政府需要加大对畜牧兽医工作过程中的扶持,并且支持社会组织加大对畜牧兽医工作的投资【1】。第三,设计全面的管理系统。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保障畜牧兽医工作的有效实施,畜牧兽医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设计全面的管理系统,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从而加大对畜牧兽医工作者的管理。第四,加大畜牧兽医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要增加对畜牧业新兴技术的建设,结合新技术来获取更好的效益,从而促使畜牧兽医工作向着现代化推广。除此之外,还要以整体为基础,提升防疫团队的建设和管理,这样才有助于保障畜牧兽医工作顺利实施。同时,畜牧兽医站要加大培训强度,全面提升兽医工作者的综合水平,并且支持社会、群众对畜牧兽医工作者进行全方位的监察。第五,改变工作者的服务观念。在现代化的发展环境中,畜牧兽医站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改变工作者的服务理念,从而引导我国畜牧向着集中化、规模化发展。畜牧兽医站还要提升工作者的集体观念,并且不断拓展畜牧业的服务规模,从而全面提升畜牧兽医工作的服务质量。总而言之,本文主要是以畜牧兽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提升畜牧兽医工作现代化为基础,积极构建专业的兽医工作团队,改变我国畜牧兽医工作者的服务观念,提出优质的创新工作方向,从而促使畜牧兽医工作顺利实施。

上一篇: 中学生教育论文 下一篇: 金融市场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