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工作经验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1 16:23:11

数据分析工作经验总结

数据分析工作经验总结篇(1)

威布尔分布法是当下进行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及数据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应用威布尔分布法进行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的研究,主要可以将研究内容总结归纳为以下两点。1.1威布尔分布法的基本概念。威布尔分步法在当下已经被全面应用于可靠性工程的试验中。应用威布尔分布法,可以实现概率值的有效获得,进而实现各项数据参数的有效评估,从而为各种寿命试验的数据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稳定的基础[1]。威布尔分布法概念中的几个重要参数为t、b、tG以及T,分别代表所测试的对象的应用年限随机变量、所测试的对象的形状特点以及其各项曲线分布情况、所测试的对象的基本位置信息以及其最低应用年限和尺度参数、失效概率为0.632时的特征寿命。威布尔分布法的公式如下:()1bttoTtoFte−−−=−(1)1.2威布尔分布法在机械零件各项参数估计工作开展中的应用。威布尔分布法在机械零件各项参数估计工作开展中的有效应用,主要是借助图解法和解析法。图解法的应用便捷易行,对于检测人员的技术操作熟练程度要求也相对较低,但无法实现对于机械零件各项参数的精确核算。解析法则可以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全面应用于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测试工作的开展中,但对于检测人员的操作方法和技术性有较高要求。在试验过程中,若是需要对机械零件的各项参数进行明确掌控时,建议应用解析法,以实现对真实分布情况的可靠掌握[2]。明确威布尔分布法的基本概念后,进行威布尔分布法在机械零件各项参数估计工作开展中的应用研究。在开展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评估工作中应用威布尔分布法,可以发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优势,更加全面地发挥其优势[3]。

2应用回归分析法进行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

回归分析法在当下也经常被应用于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工作的开展进程。开展回归分析法在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可以将探究内容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2.1回归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回归分析法的应用,主要是进行数据统计原理应用的进一步精确化。应用数据统计原理,对各项数据进行线性处理,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式,进而可以以回归方程的形式进行分析内容的更加具体的体现。根据当下回归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情况,主要可以将回归分析法分为一元回归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两大类。回归分析法在应用过程中,其方程为:y=bx+a(2)直线上,各点(x,y)到水平线的距离为:21niitybxa=b−−∑(3)2.2回归分析法在机械零件各项参数工作开展中的应用开展回归分析法在机械零件各项参数工作开展进程中的应用时,首先应当明确机械零件各项参数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建立相应的x与y的回归方程,进而掌握机械零件各项参数的回归概念。同时,对于代表机械零件应用年限的参数t进行针对性分析,建立专门的参数t样本容量,以实现对机械零件的失效概率和失效年限的有效估计。开展应用回归分析法进行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的具体研究可知,回归分析法在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机械零件各项数据的变换的线性关系的有效掌控,进而实现对机械零件各项参数更加宏观、精确的掌控[4]。

3应用最大似然法开展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的分析工作

最大似然法在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的分析工作开展进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方式的进一步优化。开展最大似然法的具体应用研究,主要可以将研究内容总结归纳为以下两点。3.1最大似然法的基本概念。最大似然法被称为最大估计法,这一参数统计法是由德国数学家首先提出的。最大似然法的应用,可以利用应用概率学,通过对被测试对象的随机抽查,进行整体样本情况的全面估计。最大似然法的应用方法和应用原理相对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当下也被广泛应用于各项评估工作。3.2最大似然法在机械零件评估工作开展进程中的应用。应用最大似然法进行机械零件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首先应当明确机械零件的设计变量,将SUMT内点法应用于设计工作中,可以建立明确的失效年限变量参数关系。应用过程中,最大似然法要注重数学模型的有效应用,数学模型可表示为:2221311313131min()lnxxnixtxtxFxe=xxxxxx−−=−−−−−∑(4)开展最大似然法在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的分析工作开展进程中的应用探究,可以实现对评估结果精确性的进一步分析,从而提升评估结果的可靠性[5]。

4三种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方法的总结

在进行威尔分步法、回归分析法以及最大似然法三种方法的应用研究后,开展三种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方法总结工作,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选择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有效提升机械零件数据分析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分析可知,威尔分步法和回归分析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而最大似然法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线性参数的有效应用以及计算机绘图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结果的精确性。

5结语

根据当下机械零件可靠性测试实验开展的基本状况,主要是应用威布尔分布法进行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和应用回归分析法。通过对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以及应用最大似然法开展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的分析,根据这三类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结论总结。机械零件可靠性试验数据分析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有效提升机械零件整体的精确性,促使我国机械行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理想的发展前景,从而为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推动力。

作者:范围广 单位: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参考文献

[1]卢昊.基于矩方法的相关失效模式机械结构系统可靠性稳健设计[D].沈阳:东北大学,2012.

[2]王新刚.机械零部件时变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0.

数据分析工作经验总结篇(2)

1、盈亏分析的概念和目的

盈亏分析就是根据项目收入、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项目的盈利亏损情况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盈亏分析查找问题、采取对策,保证项目成本的有序可控,避免过程中成本失控,造成项目最终亏损严重。

2、公路工程盈亏分析的流程

由于盈亏分析活动涵盖面较广,包含内容涉及到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这项工作要在项目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由总工牵头,工程技术部、计划合同部、物资部、机械设备部、财务部等部门提供专项分析资料,最终行成盈亏分析报告。

2.1核算流程

第一步:召开盈亏分析布置会,由总工安排各部门工作内容,及各部门间需要配合的工作,确定核算截止时点。

第二步:由项目工程技术部根据现场形象进度,统计出各种工程量。具体内容为:a、按中标清单细目号统计截止核算时点的合同内已完工程量。b、提供变更索赔台账,包含已上报和已发生未上报两部分。c、提供已完工程量的各项材料需用量。d、统计各协作队伍已完工未结算的工程数量。

第三步:由计划合同部计算完工产值,提供协作队伍的已结算及未结算金额。具体工作为:a、根据工程技术部提供的合同内完成工程量计算项目合同内已完产值,与业主计量产值对比得出合同内的已完未验金额,查找已完未验的项目及原因分析。b、同工程部一起预计未计量的合同外的变更索赔产值。c、提供协作队伍的已结算汇总台账,与财务账面协作队伍结算进行核对。d、根据工程技术部提供的各协作队伍已完工未结算数量预提协作队伍已完工未结算产值(或超结算产值)。

第四步:由物资部预提未进账材料费和现场盘点库存材料费。具体工作为:a、提供材料费汇总台账,分已入账和未入账两部分,物资部提供的已入账材料费要和财务账面材料费进行核对。b、到现场盘点库存材料,计算库存材料费。c、根据工程部提供的各项材料需用量,进行材料的节超分析。

第五步:由机械部预提未进账机械费。具体工作为:提供机械设备使用台账费,分已结算和未结算两部分,机械部提供的已入账机械费要和财务账面机械费进行核对。

第六步:由财务部提供账面成本及相关费用的明细,并对未入账的各项管理费用进行预提。具体工作为:a、列出已入账的协作队伍结算、材料费和机械费,与计划合同部提供的协作队伍已结算、物资部提供的已入账材料费、机械部提供的已结算机械设备费进行对比检验,最终确定入账总成本。b、对截止时点前的未入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相关费用进行预提。

第七步:确定已完工程的总收入和总成本。

已完工程的总收入=业主计量产值+合同内已完未验产值+变更索赔预计

已完工程的总成本=入账总成本+协作队伍的已完工未结算产值(预提)+未入帐的材料费(预提)+未结算的机械费(预提)-库存材料费(盘点)+财务相关费用预提

第八步:根据总收入、总成本和税金,计算项目的总体盈亏额。

已完工程的总收入-已完工程的总成本-税金=盈亏额

第九步:对比分析查找盈亏原因,写出盈亏分析报告。

2.2具体工作的开展

2.2.1工程技术部具体工作为:

(1)工程量统计

①按清单细目号统计工程总量和已完工程量

已完工程量的确定是计算总收入的依据,也是相关部门进行预提(盘点)的基础,因此,各部门要做到三个一致“盘点量一致”、“时间点一致”、“统计口径一致”。另外,对工程质量不合格(或确定不能形成收入)的已完工程不计收入内。

②提供已完工程量的材料需用量

根据已完工程量,准确计算各单项工程材料需用量,并把自行施工需用量和协作队伍包工包料工程的需用量分开统计。清单细目名称为综合量的,应分解后提供各项材料用量,例如涵洞工程在细目中按米计量,在计算材料需用量时应分解为各标号的砼方量和钢筋用量,进一步计算出所需的水泥、碎石、砂子等的用量,还要统计盖板中各型号钢筋的用量。

③统计内部验工中已完工未结算的工程数量

含已完工程实体工程量和非协作队伍原因返工产生的工程量。采用验工单格式进行预提。

(2)对比分析

①已完工程量与总工程量相比,目的是确定剩余工程量,结合工期进行剩余工程安排。

②已发生对内部验工与已完工程量相比,目的是控制内部验工总量,确定超验工的工程量,分析超验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③提供已完工程材料需用量,为材料节超分析提供依据。材料消耗需用量含已完工程实体、临建工程和返工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另外对包工包料工程进行单列。

2.2.2验工计价部门的具体工作

(1)在项目进行成本分析中,项目验工计价部门主要根据工程技术部门提供的工程量,计算出项目总金额和已完工金额,统计内部验工总支出及对已完工未结算的相关费用进行预提。项目部应该慎重考虑未批复的变更产值,一定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有依据有把握的估计出合理的工程量及单价后计算得出。

(2)提供内部验工总产值及相关费用的预提。

已完工、已结算工程量及金额是指得到项目部批复的,已经签字齐全的,并入财务帐的对内验工总累计;已完工未结算工程量是由工程部提供,验工计价部门根据协作队伍的施工合同,计算相应金额。

2.2.3机械部门主要工作

机械部主要提供的是项目已结算的机械使用费、未结算的机械使用费、内租机械租费、外租机械租费、设备油脂、配件、机械人员费用、设备规费、施工生产用的电费、其他费、机械费用收入等。

(1)在统计机械使用费时应统一口径,明确各项的具体内容,需要统计的“已结算的机械使用费及未结算的机械使用费”为本项目开累费用。

(2)“内租机械租费及外租机械租费”项,指项目部自行完成工程施工任务所发生的机械租费;对于协作队伍综合外包完成施工任务所发生的机械租费,应由协作队伍承担,不用统计在内。

(3)“设备油脂、配件、机械人员费用”项,指项目部根据《机械租赁合同》的约定所应当承担的燃油、油、机械配件、操作人员工资等相关费用。

(4)“设备规费”项,指由项目部支付并承担的养路费、年审、保险、车船使用税等规费。生产指挥车所支出的规费不用统计(纳入项目管理费中)。

(5)“施工生产用的电费”项,指只统计生产用电费,工地上生活用电所发生的费用(计入项目管理费中),不统计在内。

(6)、“其他”项,指部分项目自有设备所发生的基本费用。如:基本折旧等费用。

(7)“机械费用收入”项,指外包工程的协作队伍使用项目上的机械设备,应收取的机械使用费。

2.2.4物资部门的主要工作

项目部物资部门是材料成本控制的责任中心,要全面准确计列材料成本,为项目进行成本分析提供准确经济信息,为此要进行下列统计核算

(1)材料费统计核算

主要目的通过现场库存材料的盘点与未进账物资(指对实物已到而账单未到,并且还没有根据实物自点验收进帐的物资金额)的核对,如果出现账面库存原材料金额与实际库存金额不符,而进行对财务账面材料费进行成本调增(盘亏)或调减(盘盈),达到真实反映物资实际消耗成本的目的。

(2)项目完成工程量主要物资消耗对比分析

主要目的是通过专项的物资分析,反映出项目主要物资消耗对项目总成本的影响,其中进行专项三个层次的分析。

①通过项目投标时材料价格与项目材料采购的加权平均价格的对比分析,反映物资价格的节超因素对项目成本影响的比重。

②通过项目已完的实物工程量的材料需用量与实际物资消耗量的对比分析,分析总体物资消耗的节超因素对项目成本的影响比重。

③根据项目工程的分包形式,对物资数量节超进行细化分析,对完成的实物工程量进行细分为综合(大包)承包工程和自行完成(清包)工程的材料需用量与相应领用材料的数量进行对比分析,揭示材料消耗节超配比性与真实性。

(3)砼生产、消耗及原材料对比分析

主要目的是通过项目砼的需用量、拌和站的生产量以及相应材料需用量和消耗数量的对比分析,反映项目砼的过程控制的节超分析。

(4)项目临建工程材料消耗统计分析

主要目的是统计分析项目临建工程的材料消耗分析,进一步核算清楚工程主体与临建工程两者在不同预算章节的成本分析。

通过成本分析工作,要分析节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同时只有树立市场经济成本观念,调动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把成本管理工作做好。

2.2.5财务部主要工作

财务部在经济活动分析中应起到总体汇总计算的作用,以此最终计量出项目的盈亏情况。

主要任务包括:

(1)根据各部门所提供的已入账工程成本,与财务账面进行复核对比,确保计算准确无误;

(2)预提(或冲减)财务未入账工程成本;

(3)计算项目已发生的工程总成本支出=账面总成本+各部门预提成本;

(4)将验工计价部门确认的工程总收入与总成本进行对比,分析项目的总体盈亏情况;项目总体盈亏=项目已完工程总收入-项目工程总成本-税金。

综合以上各部门的共同合作,便可顺利完项目的总体盈亏分析。在总体盈亏的基础上,还应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项、分部门、分类别等的专项盈亏分析。以此来将项目总体盈亏情况进行细化,从而查找到真正的亏损原因。

3、公路工程盈亏分析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3.1变更索赔的预计缺乏依据,导致收入确认不准确。业主计量产值直接按照最新一期验工数确认即可,合同内的已完未验产值是根据现场统计的实际完成产值减去计量产值,一般不会出问题,但变更索赔预计却容易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最好是对每份变更列出详细的明细,对其预计批复单价和预计批复数量分别预计,再计算出预计批复产值。预计批复单价优先按照合同单价或相似项目的单价,实在没有的本着保守的原则,按照企业施工的成本单价确认;预计批复数量按照我们实际施工的数量确认。

3.2预提成本不足将导致总成本不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材料发票开具不及时,导致材料费进账不足,预提材料费时遗漏;协作队伍未结算预提不足;计量收入中存在超前验工,预提成本时未进行相应成本的预提。

3.3未详细进行现场材料盘点,或现场盘点未包括半成品材料,导致库存材料费计算不准确,不能真实反映项目成本情况。

数据分析工作经验总结篇(3)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领导、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用自己所学知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公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身为一名化验员我也在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现将本人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完善自我:

随着公司的发展,实验室仪器的增加。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在之前的工作基础之上,又学习了水中油含量、柴油烃类组成(稀释法)、hcl的测定等新的实验方法,并且熟练掌握,较好的完成了相关的工作任务。其次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一些新的问题,通过和领导、同事们的商讨研究最终解决。同时也对相关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工作内容与体会:

我的工作主要是配合研发一部的其它几个岗位做相应的分析。第一,配合重整催化剂评定岗位生成油的折光率和烃类组成分析;第二,配合抽提组的芳烃抽提的柴油做烃类组成分析;第三,配合代研究做的裂解油的黏度,酸值及色度等分析;第四,负责研发一部水样的水中油含量、水垢等相关分析;另外在原油评价中负责酸值、蜡含量、硫醇硫、色度、冷虑点、黏度及逆流黏度等相关分析;参加hr-05b300溶剂生产负责取样及黏度分析共二十一天;其次就是一些储存油样的色度分析及其它的一些实验分析;另外我还积极配合其他同事完成了一些工作任务。

一年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我共完成色度数据500多个;折光率数据150个;黏度数据88个;逆流黏度数据140个;水中油数据245个;荧光族组数据193个;柴油族组成数据115个;酸值数据30多个;蜡含量数据11个;密度数据16个;冷虑点数据5个;溴价溴指数数据18个。

化验工作精细琐碎,而且由于我们主要是搞研发,所以不像炼油厂的化验工作很有规律性。我们会经常遇到不同的新问题。所以为了搞好工作,我不怕麻烦,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实验室工作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相当重要。所以我工作投入,能够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熟记各项安全措施,遇事不能慌。环保也是相当重要,做到每种化学试剂和需要处理的油样,集中分类处理,不随意乱倒。这些对环境都很有影响。在刷洗瓶子时,不随便倒沾有油的污水。同时注意到实验室的通风和各种化学试剂及油样的摆放问题。

三、工作态度与勤奋敬业:

数据分析工作经验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抽样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是结合了概率论、数理统计和审计职业判断三种技术的一种审计技术,尤其是审计统计抽样特别重要。它是对从统计总体中挑选的一些经济业务或者会计核算项目进行检测,同时对检测结果科学分析,通过分析对统计总体做出科学、系统的评价[1]。通常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往常经验对账目信息、会计报表进行更加全面的判断,而这种判断的准确与否跟对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结果有很大的关系。

一、统计分析法在审计中的重要作用

审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收集和分析数据资料时,经常会用到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抽样是在随机分配的机制下,以调查对象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样本进行观察,根据样本特征分析对调查总体的特征进行估算和推测的一种统计方法。统计抽样技术保证了所选的样本具有相同的被选中的概率,这样所推测出来的整体特征具备合理性。现如今审计抽样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很多具体的工作中。审计抽样分析样本得到的数据,只是作为调查总体的一部分,如果采用的抽样方法不同,抽取的样本的代表性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对调查总体的估算和推测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既可以节省很多工作时间,还能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同时又保证了推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性。

在审计的具体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被审计单位所报的金额或账面价值与审计部门审计的金额不同的情况,即是有所谓的误差。为了发现相关计量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与舞弊情况,审计人员必须要对账务实际发生的交易数目、账户余额以及资产实际的数目进行实质性检测,但是倘若实质性检测采取了全面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那么相关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消耗必然会很大,因此经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样本的分析对整体进行推测。审计人员可以以审计价值作为标准,分析账目价值的实际情况,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分析并推断审计总体是否存在明显偏差,如果基本上一致,就表明根据样本推测出来的被审查单位的账面价值基本属实,它通审计部门审定的价值基本一致;如果有偏差,则表明由样本推断总体的结果有差,这就说明被审计单位的账面价值与审计部门审定结果存在误差,这样就需要进一步核实探究所产生偏差的原因与责任[2]。

二、假设检验法在审计抽样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假设验证就是根据审计样本资料的分析判定审计总体的真假。具体就是随机抽取审计样本,根据样本资料分析、推测出相关的检测统计数据,计算出有关的检验统计量,根据该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理论来判定原假设是否成立,就是通过概率判定原假的正确与否。在审计总体推断的过程中,审计人员一般采用如单位平均估计抽样、差异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分层抽样等的变量抽样法,随后使用可依赖程度系数[3],按特定的公式计算出总体的置信区间,这种方法就叫做参数估计法。如差异估计抽样就是工作人员从审计总体中随机抽取审计样本,然后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账户和审计价值进行比较分析,将所有差别进行平均,并将差别平均值延伸到审计总体中,将它作为审计总体错误总数的一个估计区间。但是审计人员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思路去分析这个问题,即先假定账面价值和审计价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然后利用假设检验的方法来检验其成立与否以及成立的概率。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阐明假设检验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审计人员在审查某加工厂成品相关账目时,通过假设检验法判定其账目数目与审计价值是否一致。首先从200个记录详细的成品随机抽取10个成品作为审计样本;经过分析得出下列关于这10个成品的账目明细情况。

三、结论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假设检验作为审计工作中经常需要被用到的一种审计方法,应该被广泛重视起来,只有合理准确的采用假设检验,才能更好的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数据分析工作经验总结篇(5)

一、引言

目前,国内对信息产业的研究偏重于定性研究,而较为深入而科学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如徐升华、毛小兵(2004)分析了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采用1989~2001年的数据并对其进行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指数测度,从而得出在此期间我国实际GDP与信息产业之间具有显著性,即我国信息丰裕系数的对数每增长1个单位能够引发GDP指数的对数增长0.2527个单位。王宏伟(2009)也对信息产业与我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文中采用TFP增长率的度量方法对信息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最终得出IT生产业和应用业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扩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的重要结论。

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信息产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为例,对信息产业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试从实证方面进行分析,以此,试图以科学严谨的方式揭示出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得出结论的同时,相应地提出几点有益于江苏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这部分将以江苏省1995~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具体说明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我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为研究方便,本文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相关数据来近似代替信息产业的相关数据,为使信息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准确,本文选取与信息产业相关的三个对象进行分析:现价工业总产值、资产总值和主营业务收入,以下将对其分别进行计量分析。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一)现价工业总产值

这部分是要说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现价总产值(X1)对全省现价工业总产值(Y1)的影响。首先,为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将其分别进行对数化处理为LX1、LY1,如此以减少数据的异方差性;其次,为了更加直观的看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散点图来说明,由图1可以看出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线性关系。

1、数据检验及模型设定

不过,在建模前,仍需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保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根据表1可以看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现价总产值和全省现价工业总产值的对数值均是二阶单整平稳数列,则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协整检验,以判定回归方程因变量(LY1)和自变量(LX1)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否则便会出现“伪回归”,使回归结果没有任何意义。通过对以上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最小二乘估计,估计结果为:

首先,判定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在这里,本文采用对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的方法对其进行协整检验,结果显示,此回归方程的残差为一阶单整平稳序列,则表明在此方程中,变量LX1和LY1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

其次,根据回归方程的t检验和F检验值可以看出,无论是系数还是方程,都具有较强的显著性,而且该方程的拟合值为0.962643,拟合度也较高,从这三个数据显示该方程的设立及估计结果都较理想,但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数据:D.W.值,在该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中,D.W.值为0.229807,很显然,该数据表明此回归方程具有序列相关性,为了更准确的进行分析,本文采用Q统计量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扰动项序列为一阶序列相关。具体情况如图2:

图2 扰动项e序列相关性检验结果

由于该线性回归模型扰动项序列相关的存在,会导致模型估计结果的失真,因此,必须对扰动项序列的结构给予正确的描述,以期消除序列相关对模型估计结果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此,就必须利用ARMA(1,1)模型来修正扰动项的序列相关,则经过校正序列相关后的方程估计结果为:

LY1=3.781082+0.790760LX1+^1 (3.2)

(4.133246) (7.599646)

R2= 0.996362 F=1004.176 D.W. = 1.661917

由上式可知,经过修正后的方程,不仅其自变量的系数和方程具有显著性,而且,相比较式(3.1)而言,式(3.2)的拟合值更高,表明修正后的方程拟合性更好,并且根据D.W.值粗略判断,扰动项^1已消除扰动项序列相关,为了更准确的进行判断,再次采用Q统计量来进行检验,检验后的结果为无序列相关性,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扰动项^1序列相关性检验结果

根据式(3.2),可以对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全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式中,LX1的系数为0.790760,系数为正,表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现价总产值对数对全省现价工业总产值对数具有正向关系,且其弹性就为0.790760,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对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引起全省工业总产值对数增长约0.79个百分点。而又因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代表信息产业,则从现价总产值这个方面来说,信息产业的发展确实对全省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

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即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经济的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带来信息产业的发展,这需要进一步地验证。使用1995~2010年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全省工业现价总产值对数的数据,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检验结果得出结论:在99%的置信水平下,滞后期为1时,信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95%的置信水平下,滞后期为2、4时,信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90%的置信水平下,滞后期为3时,信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论滞后期是多少经济增长都不是信息产业的格兰杰原因。

(二)资产总值

经过单位根检验,LX2和LY2均是二阶单整数列,且通过散点图可知这两个变量具有正向的线性关系,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其残差为二阶单整,则表明该回归方程的两个变量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扰动项同样具有序列相关性,经过ARMA(1,1)模型的修正后,其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为:

LY2=525.3615+0.142116LX2+^2 (3.3)

(0.008425)(3.052937)

R2=0.997511 F=1469.617 D.W. =1.677549

根据式(3.3)可知,LX2的系数为0.1421161,系数为正,表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与全省资产总值之间呈正向的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弹性系数为0.1421161,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资产值的对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全省资产总值就上涨约0.14个百分点。因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近似代替信息产业,则表明,从资产总值的层面来看,信息产业也确实对全省经济增长具有一部分的贡献意义。在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根据结果显示,无论置信水平和滞后期是多少,信息产业与全省经济增长均不是彼此的格兰杰原因。

(三)主营业务收入

同上,LX3和LY3均呈较强的正向的线性关系,且也均为二阶单整数列,扰动项为二阶单整数列,则表示此回归方程中的两个变量也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由于扰动项也同样具有一阶序列相关,则通过ARMA(1,1)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方程估计结果为:

LY3=3.959299+0.768488LX3+^3 (3.4)

(4.504564)(7.643225)

R2=0.995349 F=784.6110 D.W. =1.719487

根据式(3.4),LX3的系数是0.768488,系数为正,表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对全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具有正向作用,前者对后者的弹性系数为0.768488,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对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使得全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对数增长约0.77个百分点,其带动促进作用显著。从主营业务收入的层面来看,信息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同样具有带动作用。

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只有在滞后期为1时,信息产业才是全省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当滞后期为2、3、4时,LX3和LY3均不是彼此的格兰杰原因。

三、 结论及其启示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实证方面对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全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了能更加准确说明两者间的这种带动作用,文中选取较具代表性的三个项目指标(现价工业总产值、资产总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进行分析研究,从以上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数据分析工作经验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TU981.7 文献标识码:A

1 关于报表的审核活动

1.1 经验审核法

通过平时对调查机构的了解开展审核工作。规定调查单位要结合所有的生产活动以及排污记录等做出真实的报告。统计工作者的审核活动要有依据,才可以确保活动精准,不出现失误。该项统计活动要不断的累积经验,工作者要强化基建力度,从根源处开展工作,切实的鉴定根基,强化单位的统计、初始记录等相关资料内容的设置。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对历史信息的查阅和分析,了解环境品质的变化性特征,分析该年份和之前时间段的详细信息,同时还要进行相关方面工作的查实,便于交接等事项的开展。为保证报表上报的真实性,必须切实提升统计人员的管控能力,负责统计的工作者就要积极地审核统计信息,而且要将它和管控活动联系在一起,只有切实按照相应的措施来开展工作,统计工作者才能够对自身管辖区域之中的信息有充足的了解,经由对该年份信息和之前信息做比对,才能保证填报信息的正确性,经验审核法是最先使用到基层报表相关的核查工作之中的。

1.2 完整性审核法

分析所有的填报信息和类型,看内容是不是精准,表格里的信息有没有遗漏,如果存在遗漏现象的话就要对其补充完整。对于下级机构提交的信息要积极的分析,确保其合乎相关原则和措施规定,分析其是不是合乎动态发展的规定,并对近年来“三同时”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逐个进行排查并将有污染的企业纳入统计范围。在具体开展统计活动的时候,要切实提升统计调查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降低经验性分析估算。

1.3 逻辑性审核法

先是分析所有报表里的指标数量级别,分析是不是合乎报表的要求。分析单位换算是不是精准。结合所有的指标进行分析,看相关要素之间是否存在不矛盾的地方,检查所有的指标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所有信息间的关联性,相同报表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作用,关联是不是合乎逻辑。比如废水治理设备、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三指标间是否符合要求;首先,根据不同行业的检查标准,其新鲜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是否合乎比例;将产值、产量与排污量进行定量分析。其次,通过工艺类比、与历史数据对比等进行审核,在时间上采用的是竖向比对,分析它是不是合理。进而经由检查措施依次比对所有的指标,通过技术层次来分析报表的具体事项。

1.4 计算检查法

以污染源为调查对象,将“三废”排放量及其各种污染物的计算方法应遵循以下顺序:实测法、排污系数、物料衡算法。

1.4.1 实测法:通过监测手段或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连续计量设施,测量废气、废水的流速、流量和污水及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用环保部门认可的测量数据来计算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统计计算方法。

凡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须由市级以上环境监测站标定)并与当地环境监测站联网的单位,应采用实时监测数据作为排污量数据。对于那些没有安装,在使用实测法的时候,为了确保监测信息可以更为精准的体现具体的状态,要时常分析样品,并经同级监测站认定。不要用1~2次监测数值来推算全年的排污量。

采用实测法计算的排污数据须与使用排放系数法计算的排污数据对照验证。如两者存在很大差异的话,就要对其再次验算分析并进行相关调节。

1.4.2 排放系数法:在相关经济以及管控背景下,生产方产生的污染物质的数量,可以通过这个措施结合单位报告,来分析排放的污染总数,它是一项在不具有实测信息的背景之下,比较优秀的一项计算措施。各个区域在使用该数值的时候,要切实的结合所在区域的生产数值和面积等,结合机构提供的数值,分析数值,确保数值稳定。

1.4.3 物料衡算法:根据企业能源、物料消耗进行物料衡算,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以报告中原材料消耗为基础进行污染物产排量的方式进行计算,在不具备实测条件和该生产工艺无排放系数,并对该生产工艺流程比较熟悉的情况下,采用此计算方法。基本原理是某一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物质的质量守恒。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总物料衡算,也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或某一生产设备的局部衡算。

通过实测浓度、产品排放系数、物料衡算等计算审核填报污染物排放量数字是否准确。相关参数物料核算,如用煤耗与含硫率估算其二氧化硫排放量;利用监测数据核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利用日常对调查单位的掌握情况进行经验审核。同时还需参考排污申报登记资料、统计局、农业局、城建部门、乡镇企业局等宏观经济数据来审核统计数据的合理性与逻辑性。

1.5 环保“三大体系”管理法

将环境统计、监测监察、考核即“三大体系”相结合,从而达到审核数据的方法。建立统计以“量”为对象,监测以“质”为对象,考核以“效”为对象的指标统一的监测监察、统计和考核联动的减排管理体系。统计方面,加强对基层单位环保统计人员培训,建立并完善环境统计管理体系,规范管控,准确上报数据,严格考核。监测方面,建立一套装备完善、管控规范、及时高效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相结合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各主要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考核方面,以绩效考核为基础,专项整治活动为抓手,建立一套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体系,做到权责明确、监督有力、奖罚分明。

1.6 合理性审核法

通过质量守恒关系判断统计数据的合理性,即进行生产经营与排污量间的合理性审核。污染物间排放比例是否合理;污染物排放浓度是否合理;指标是否异常(突变检查)等审核。例如,无危险废物处理厂,但却有危险废物的处理量;企业有锅炉,有耗煤量,却没有二氧化硫、烟尘等排放量;有“废水排放量”必有废水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有“燃煤消费量”必有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排放量”、“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炉渣产生量”、“粉煤灰产生量”;有“原料煤消费量”必有生产工艺过程中“废气排放量”、“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根据主要行业的产品产量,审核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结合企业生产工艺、治理水平和产品产量(发电量)、工艺类比等,能够大体的得知单位的三废以及其他的一些污染物质的排放总数是不是真实,是不是精准。

1.7 计算机审核法

充分利用环境统计软件“逻辑校验”功能进行审核,打印出逻辑校验表,对照此表逐一核定每项内容。对比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进行审核,并要严格查对数据录入中是否存在有数据、代码(企业法人代码、登记注册类型、行业类别、主管部门、排水去向)错行录入、错误录入的现象,严格查对计算机中各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与填报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计量错误以及记录错误、抄录错误、虚报、瞒报、漏报等现象,尽量确保初始记录以及后续记录的信息准确真实,降低失误现象的发生几率,降低误差的发生几率。

1.8 类比法

目前实行的排污申报登记、重点污染源监测、污染源现场检查、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等工作都为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工作提供了依据。在统计结果中,污染物排放量大小应与监测结果污染物浓度高低成正比例关系,经由类比能够得知不合乎具体情况的数值。而且还要把统计信息与国家相关机构的信息综合化的比对,再与其他相关区域进行比较分析,看是否合乎其发展规律的要求。

1.9 四级审核法

一级是由各区、县(市)环保局统计人员及分管局领导对统计基层数据进行收集、初审、整理、上机录入、汇总、逻辑校验和对比分析后报送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二级是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统计人员对各区、县(市)环保局报送来的统计数据进行复审、汇总、逻辑校验和对比分析;市环保局统计主管部门召开全市统计会审会,各区、县(市)环保局进行统计交叉会审;然后统计结果提交环境监测中心站主管领导审查;三级是由市环保局相关业务处室进行第三次审查并反馈意见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数据确认无误后进入第四步审查;四级是由市环保局分管、主管领导终审、签字、盖章上报。

改善统计工作质量要抓基础数据,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就要抓统计数据的审核,从逻辑性、技术性、全面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加强逐级核查;抓重点行业,科学核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抓使用现代化的统计手段,使统计基表编报程序化即统计数据进行光电自动录入、网络加密传输、超级汇总、逻辑审查,提高统计数据的录入质量,实现统计处理高速化、通信传输网络化、信息贮存数字化和信息处理、信息服务、综合决策系统化的目标。要以监测结果作为统计结果;以物料衡算作为辅查手段;新、改、扩建、技改项目对企业建立动态数据库管理;对基层报表要加强统计数据的审核,从源头严把数据质量关,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政府决策及时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信息服务。

2 关于年报表的审核活动

2.1 当年报表信息得到之后,结合环境间的平衡联系,分析环境统计信息里的各项关联,明确所在区域的环境品质以及管控活动中的不利现象。积极的开展深层次的测试和比对活动,跟之前的环境统计信息进行比对。由于此类信息有着较高的稳定性,所以要多进行一些比对,这样的话就能够得知其中的反差,进而应对。将关键的调查信息和非关键的估算放到一起分析,获取总的排放内容,工业污染总排放数据与社会生活污染排放数据相加,得到总的排放数据,必须认真核查,三者缺一不可。

2.2 在总的报表之后,对于信息的变动量超过五个百分点的内容要进行积极的查询,要将其落实到单位,此时才能得知统计信息变动的缘由,而且对其具体阐述。

2.3 要和所在区域的总值,尤其是工业总数进行比对,污染物的排放数值和之前的年份比对,排污总数和工业总数差距较大的要进行分析研究,弄清楚今年新增加的单位和所采用的设备装置,以及排放的污染物数量。

2.4 这里所说的环境统计并非是单纯的信息运算,而是要参考相关的数据来分析登记的。只有逻辑性符合实际,此时获取的信息才会是更为精准,更为真实。

2.5 查综合年报表是否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了各种类别的汇总(原始表汇总、排水去向汇总、行业汇总、注册类型汇总)等,经由如上的汇总,和之前的数据比对也可以得知排水的方向等事项。

2.6 综合年报表中要利用统计软件的功能,分区、县(市)打印出突变指标企业名单,主要统计数据分析对比表、各类排行榜、核查表等并与上年度的进行对比分析。当开展报表核查活动的时候也应该积极的分析基层信息,以此来明确信息变动的缘由,进而提升其品质。关注关键的领域,以此来明确关键污染物质的排放总数。对于关键污染物质变动量产生的原因,要确保能够查清楚。对于那些品质指标变动性高的要进行反复查询,在活动的时候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要认真的分析所有的统计信息指标。

3 专业报表审核方法

3.1 环境统计区间和要素牵扯到土地一级城建等多个机构,单纯的借助于环保机构的工作者来开展活动的话,其难度很高,所以要确保和国家相关机构积极的协调合作。

3.2 积极的审核统计信息,保证统计活动顺利开展。要分析其是不是完整。要检查其中的要素和类型是否有遗漏,假如有遗漏的话要及时补充。

3.3 分析信息的精准性,使用的措施有逻辑审核以及计算审核两类。实际的措施有如下的一些。分析报表的指标用到的计量数值是不是精准。结合所有指标的关联,分析其要素之间是不是存在矛盾问题,分析关联是不是精准。分析不一样报表间的关联,不应该急忙的修整处理。而且要分析其中的具体数据是不是精准,分析计量机构是不是合乎报表的要求,分析换算信息是不是精准的,假如有不正确的内容要认真修改,并积极的处理。还可以采用技术层次的有关信息来分析报表,如果有估算失误的现象,要尽快的对其处理。最后和历史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尤其是在时间上进行比对,检测其是否合理。

3.4 积极的使用年鉴信息,做好计量数据的换算。而且要确保排污申报登记资料、城考资料、统计局、农业局、城建部门、乡镇企业局等宏观经济数据来审核统计数据的合理性、逻辑性和一致性。

3.5 开展好专门的报表统计活动,通过多种措施来提升工作者的素养,确保其了解相关的知识,使相关工作者具有丰富的经验。

3.6 强化信息体系的创建工作,关注重点事项,保证品质,确保统计信息更为真实可靠。合理的体现出统计特点,进而为管控活动提供优秀的服务。

综上所述,环境统计信息的品质是统计活动的根基,怎样提升统计信息的效率和品质,对所有的报表开展综合审查,保证它的真实性以及精准性和综合性,并且对开展全方位的分析以及预测,为国家机构提供合理的参考信息,是所有的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者必须要分析的事情。统计活动非常繁琐,而且专业性很强,其时效意义也很显著,对于技术的规定非常严格,最主要的是时间紧张,任务繁琐,工作者的数量较少,此时就规定开展该项统计活动的人员要对该项活动有着非常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时间上的紧迫意识,要切实的落实自身的权责,秉承着严谨的思想来真实的开展该项统计活动,积极的做好分析,确保对所有的活动都有精准的了解。此时,才可开展好该项统计活动,实现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数据分析工作经验总结篇(7)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电力企业在社会中重要的地位使得电力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严密的管理,电力企业的管理重点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利润问题。生产过程中对于企业生产状况的细致了解能够让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依据生产和需求的变化来调整生产的模式。这种生产统计分析的存在使得发电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自身的生产状态有比较准确的了解,对企业的生产决策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一、生产统计分析的概念描述

(一)生产统计法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生产统计分析指企业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对于本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进行生产数据和生产信息的搜集,在搜集回来的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分析阶段,然后对目前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作出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并对企业的生产运营作出合理工作指导的过程。这种生产统计的方法具体到电力企业的生产和运营过程则包括生产计划的预计分析过程、生产的跟踪过程、生产数据的统计阶段。在生产统计分析的工作中需要对于本次生产过程做好统计分析报表,并把相关报表上交给企业的管理部门。生产统计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工作人员去进行这项工作,而且在生产统计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与生产过程的时间和工作顺序有一定的把握。电力企业生产运营的过程中生产统计分析工作在循环生产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在工作节奏上生产统计分析与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大致同步。

(二)生产统计分析在电力企业中的主要特征。生产统计分析的过程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过程,生产统计分析的工作结果在企业连续生产过程中起到指导企业工作的作用。要在指导生产运营工作的过程中达到准确的水平就必须要求在生产统计分析的过程中达到工作的高度准确。生产统计阶段高度准确的工作成果才能在知道企业做出决策的时候起到更好的效果。准确性是在生产统计过程中对于数据结果的基本要求,另外数据的时效性也是生产统计分析过程中的一大特征。这是由于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决策过程是连续不断的,在这种循环式的管理运作中生产统计分析上报的时效性决定着企业在做出分析和决策中所使用的时间,间接的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此外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生产统计分析报告的上报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上报部门的选择性,上报部门一般为主管部门。

二、电力企业生产统计分析过程总体描述

(一)生产统计分析的整体结构。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生产分析统计系统大部分采取的是两级系统,在这两级系统中其一为与基层的发电企业和电力生产统计分析构成一个生产统计分析系统,另一中形式为发电企业与上级部门对应的生产统计分析构成的上下级关系的生产统计结构。

(二)电力企业生产统计分析的具体内容。在电力生产统计分析结构中结合电力企业的企业特点和工作流程具体的生产统计分析过程分为一下几个结构组织:数据的检验、数据汇总、数据上交、决策形成、信息维护。数据的检验是指在生产统计分析中管理部门在接收到生产统计分析数据之后对数据的处理过程,这个过程中可以控制数据的流向和数据的权限。数据汇总模块是指在数据检验完成之后的数据录入和报表制作等工作过程,在数据汇总模块中还能够对数据的检验工作进一步的完善。数据上交的过程中指生产统计分析部门在对数据进行检验汇总之后把相应的工作成果以邮件的形式呈递给上级部门的一个过程。决策形成阶段是结合企业的生产计划和运作判断方法,把生产统计分析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之后与企业生产相关参数达成一定的联系,从而为企业的生产决策过程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信息维护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文档式的管理,细化数据的归属和数据保存方式,确保生产统计分析结果数据的安全保存和准确性。

三、生产统计分析在电力企业中起到的作用

(一)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在生产统计分析的过程中企业能够对各种工作流程的工作状态有一个比较科学的了解,在对这些数据的了解过程中能够比较容易发现工作流程中出现的工作失误和流程潜在风险。生产统计分析所产生的数据能够让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和改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提高设备工作标准促进设备更新。在生产统计分析的过程中电力企业涉及到很多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的来源都是电力企业的基础设备,如果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突然出现状况那将对企业的生产和运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生产统计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对设备的性能和工作状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在生产中方便设备工作参数的设定和设备的更新工作。

(三)确保企业工作人员与生产活动的整体性。生产统计分析可以保障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与生产产量的整体性。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产品产量的安全与工作人员的安全。其中,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生产统计与分析中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也有其自身独特的要求。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该依据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情况进行调整和安置。生产统计与分析是保障工作人员合理合法进行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在产品产量的安全方面,企业的生产统计与分析贯穿了其始终,使得产品产量无论是从生产还是到出厂都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

(四)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提供精细化的可能。电力企业中的发电企业在随着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要进行发展就必须对实现现代化的管理,生产统计分析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能够让企业在数据的准确和及时性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企业的管理者根据这些数据能够对企业进行更加精细坏的管理,企业的利润和进步才能在管理的过程中越来越趋向于良性发展。电力企业中生产统计分析的运用已经成为当代电力企业的必备过程,电力企业在全国经济结构中重要的位置使得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加准确的生产管理过程。

参考文献:

[1]周聪.试论生产安全事故中统计分析的作用[J]. 甘肃冶金. 2012(02)

数据分析工作经验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17

1引言

工业生产总值指的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工业的投入也逐渐增加。从而使工业得到工业迅速的发展,重庆各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也是受到影响。于是有必要对各地区的工业总产值进行研究。

影响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企业规模、生产设备状况及能源消耗量。于是我们用工业企业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产品销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这些量作为解释变量。然后把工业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去年重庆各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以及相关解释变量的数据,来利用计量经济学中stata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2实证分析

2.1数据收集

从2015年的重庆统计年鉴中找到所需要的与工业总产值有关的数据,然后整理出来在stata中进行分析。其中:

2.2在stata中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

显著性水平为0.05,由上面的表得出p值小于0.05都要接近于0,及从统计学的角度上说明总体回归是显著的。

并且可决系数为0.9993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991,都大于0.9,拟合优度比较高,表示估计的样本的拟合程度较好。

表2为回归分析。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对几个变量的检验中,除了工业企业资产总计,资产负债率,产品销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这几个解释变量的p值较大,说明对解释变量影响不显著外,其他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总资产贡献率这些变量的p值是显著的,所以,以其他的显著的变量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由以上重新所做的分析可得F统计量的P值很小,因此整体显著,又因为可决系数和修正的可决系数都大于0.99,此结果可以看出样本拟合程度很好。

重新的回归分析得出以上每个变量的p值都小于0.1,可以说明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明显显著的。所以可以得出的是:

因为异方差的存在,会对回归模型的正确建立和统计推断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分析中,我们有必要对模型进行异方差的检验。

表5就是进行怀特检验后的结果。

结果表明P值小于0.05,又因为在进行异方差分析时的原假设为存在同方差,而由以上的结果表明拒绝了原假设,所以就是模型中存在异方差,需要我们在软件中来作进一步的处理避免异方差对模型的影响。

经过WLS(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的处理之后得出的结果如表6。

3结果分析

3.1经济意义检验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每增加一万元,平均说来工业总产值增加1.025万元,利润总额每增加1%时,平均说来工业总产值减少0.879万元,总资产贡献率每增加1%,平均说来工业总产值增加8070.427万元,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没增加1%,平均说来工业总产值增加1010.626万元。

3.2统计检验

3.2.1拟合优度

由表7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可决系数为O.996,修正的可决系数为O.996,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很好。

3.2.2 F、检验

针对H0,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的F(4,35)的临界值远小于表中所得到的和F统计量(4,35)=24221.71,所以拒绝原假设,说明方程显著。即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总资产贡献率、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地区工业总产值有显著影响。

3.2.3 t检验

针对H0:βj=0(j=1,2,3,4),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然后在分布表中分别查的t0.025的临界值,与表中所得到的t统计量进行比较,其绝对值都大于临界值,这说明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分别都应该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总资产贡献率分别对地区工业总产值有显著影响。而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的t统计量显示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在显著性水平“α=0.05的情况下,解释变量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对被解释变量地区工业总产值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查表得到的数据表示当α=0.1的情况下,t统计量与表中所得的数据得到,此时是显著地,所以说,α=0.1时,解释变量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对被解释变量地区工业总产值有显著影响。

也可以直接用p值进行检验,估计值对应的p值,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总资产贡献率的p值都小于0.05,说明在α=0.05时,这几个变量对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而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的p值为0.07小于0.1,所以说此变量在显著性水平在0.1时,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4结论与建议

在对重庆的工业总产值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对工业总产值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总资产贡献率、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非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在工业中就是产品销售收入。它对工业总产值的影响很显著。主营业务收入作为工业总产值的组成部分,当然是主营业务收入越多越好,所以在正常的生产中,各个区县的各个企业需要尽力加强对主营业务的提升,增加自己企业的主导业务,以保持本企业的正常规模。争取为企业取得更多的收入,为增大工业总产值做更多的贡献。

数据分析工作经验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TP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10?0037?03

0 引 言

FCS(Flight Control System)是现代电传飞机所具备的自动化飞行控制系统。它所依赖的用于传递飞行控制信息的通讯总线,称之为飞行控制总线。FCS总线数据指的是飞控系统工作的完整数据信息,称为百分之百的飞控数据信息,简称100% FCS数据信息。

随着我国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飞行试验中不仅总线数据的采集方式发生着改变,而且试飞参数个数急剧增加(从原来的几十到现在成千上万),数据量从几个GB到上百GB成指数增加,及各课题参数处理要求多样,伴随着我院试飞工作的全面开展,后续型号任务的增多,处理人员的短缺等现状。

目前,飞行控制总线数据处理模式采用单机处理,多课题第一时间同时需要数据时,单机处理不能满足处理需求;当课题需要变更参数时,必须经过“编写文档领导签字提交文档”方可进行处理。针对以上的现状和问题,设计了飞行控制总线数据网络化处理软件。在C/S、B/S多层体系架构的飞行试验数据处理系统下,通过接收客户端选择的参数信息、时间段信息和数据信息,调用该网络化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在服务器端运行处理数据并回传结果数据给客户端,解决了单机版处理效率低和多课题参数处理难的问题。

1 软件运行结构图

通过客户端自主生成的接口信息文件,服务端通过解析接口信息,获取处理软件要处理的参数名称、个数,参数类型,时间段信息以及数据文件、校线文件、结果文件等的信息。

(1)参数校线解析模块

对100% FCS校线文件进行分析,获取不同的表号的参数信息,包括参数名称,参数类型,参数校线等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完成校线文件的解析,为参数数据的提取作好准备。

(2)原始数据块整理模块

根据100% FCS参数输出数据格式的特点,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读取一帧数据,如果接收到的FCS数据块个数超过了定义的完整FCS数据块个数,那么就将这个数据块丢掉;如果接收到的FCS数据块个数等于定义的完整FCS数据块个数,那么就进行下面的数据解析模块处理;如果接收到的FCS数据块个数小于定义的完整FCS数据块个数时,需要考虑续接数据问题。

(3)数据解析模块

通过原始数据块整理模块取得完整的FCS数据块结合校线解析模块对每块数据进行添加校线,然后结合接口解析模块中的参数名进行数据解析,根据飞行试验数据处理系统接口输出文件格式要求,所有输出信息文件在服务器上存储在用户之前已经建立的任务单号文件夹内,计算结束后,返回给客户端和服务器上存储的任务单号相同的文件夹,用户通过点击系统界面下的输出报告输出相应的文本文件,码值文件。

2.2 软件设计总流程图

3 分布式中间技术

分布式中间件是存储在计算服务器的应用程序,用户发出分布式计算请求后,由服务器软件启动分布式计算,完成用户的数据处理任务。

(6)客户端ActiveX 接收任务执行的状态信息,显示给用户;

(7) 当分布式中间件执行完毕,计算服务器中的状态监控程序将最后的结果文件通过Socket 传给客户端ActiveX;

(8) 客户端ActiveX 控件将文件保存至客户端,分布式计算结束。

4 使用情况

5 结 语

100% FCS总线数据处理软件在科研飞机试飞数据处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通过飞行试验数据处理系统平台实现了100% FCS 总线数据网络化处理,大大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目前该网络化软件已经应用于多个型号的数据处理当中,数据处理速度完全能够满足我院“数据处理不过夜”的要求,数据处理结果已经成为试飞工程师排除系统故障的重要依据,为型号试飞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党怀义.基于Web的分布式试飞数据处理系统结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18(6):1452?1454.

[2]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9.

[3] 国防科工委.GJB438?1988 军用软件文档编制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9.

[4] 国防科工委.GJB437?1988 军用软件开发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9.

数据分析工作经验总结篇(10)

[关键词]

加工贸易;经济效应;实证分析;新疆

1引言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连接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东欧、俄罗斯的重要通道,在我国与中、西、南亚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上,新疆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中巴经济走廊战略以及19个省市第二次对口援疆政策的提出,更为新疆区位优势的发挥、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新疆加工贸易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进出口总额从1998年的8352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50993万美元,增长了约6.11倍。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新疆的地缘优势,开拓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市场,还可促进内地资金、国外资金向新疆市场的流入,促进新疆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因此,本文将从新疆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新疆地区加工贸易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以期能揭示新疆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新疆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1指标的选取和数据的选取

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可知,GDP=C+I+G+(X-M),其中GDP为国内生产总值,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M)表示净出口(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从而可知,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总需求的主要因素。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消费和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突出,然而近年来中国国内各地区消费状况并不理想,反而贸易顺差却与日俱增,使得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因此,将净出口放在与消费和投资同等重要的地位来研究它们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有意义的。净出口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一般贸易净出口;另一部分为加工贸易净出口。因此,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和主题,笔者认为采用能够客观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因变量较为合适。虽然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是单一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综合考量,以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一般贸易净出口总额以及加工贸易净出口总额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更为合适。本文采用的数据是年度数据,样本期为1998—2013,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如表1所示,并将运用Eviews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2趋势图和相关度分析

由下图可看出,新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大致呈平稳上升状态,虽然一般贸易净出口总额与加工贸易净出口总额波动不大,但对新疆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各变量之间走势基本相似,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反映出序列可能存在趋势项,是非平稳序列。从表2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为它们的相关系数接近于1),但这种相关性并不能说明各变量之间就必定具有因果关系,即使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无法准确判断它们之间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因此,除了上述相关系数矩阵之外,我们还应该运用其他计量经济学的检验方法进一步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2.3单位根检验(ADF检验)

当所研究的经济变量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时,在利用计量回归方法讨论各经济变量之间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经济关系之前,必须对各个变量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与非平稳性进行判断。然而,在实际中,很多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因此,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判断序列的平稳性,将使用Eviews6.0软件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得出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ADF单位根检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1%,5%,10%三个显著性水平下,Y、X1、X2、X3及X4单位根检验的Mackinnon临界值都小于ADF值,从而不能拒绝原假设,这表明原始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临界值仍然都小于ADF值,从而也不能拒绝原假设,这表明原始序列依旧存在单位根,仍然是非平稳序列;而经过二阶差分后,ADF值均大于相应临界值,从而拒绝原假设,这便表明序列经过二阶差分后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因此,Y、X1、X2、X3及X4均为二阶单整序列。

2.4协整检验

协整是指多个非平稳经济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协整分析对于检验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区别真实回归和伪回归的比较有效的方法。为了分析新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一般贸易净出口总额及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由表3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Y、X1、X2、X3及X4均为二阶单整序列,用OLS法得到回归结果,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中的数据可以得到,R2=0.997220,修正的可决系数珔R2=0.996209,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可以反映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一般贸易净出口总额及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对新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由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一般贸易净出口总额及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每增长1%,平均来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会增长1.559839%、0.183370%、0.091788%和20.27658%。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基本一致。可是,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回归结果当中得到的回归系数是否具有经济意义,回归模型是否具有实际价值的关键在于残差序列是否是平稳序列。因此,我们需要对估计结果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残差序列ADF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看出,在1%,5%,10%三个显著性水平下,单位根检验的Mackinnon临界值分别小于相应的临界值,从而拒绝原假设,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变量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那么,回归结果当中得到的回归系数具有经济意义,回归模型具有实际价值。

2.5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Y、X1、X2、X3及X4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并且,通过协整检验的结果可知,新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一般贸易净出口总额及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判断,还需要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判断。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通过检验,发现在10%显著水平下,滞后两期作因果检验效果比较好。检验结果由表6可以看出,在10%的显著水平下,Y是X3及X4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新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拉动了一般贸易净出口总额及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X1是X3及X4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最终消费的变动对一般贸易净出口总额及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X2是X1及X3和X4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资本形成总额对于最终消费、一般贸易净出口总额以及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均具有推动作用;X3是Y及X1和X4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一般贸易净出口总额不仅对新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最终消费与加工贸易净出口总额的发展;X4是X1及X2和X3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加工贸易净出口总额对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一般贸易净出口总额等因素都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总而言之,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一般贸易净出口总额和加工贸易净出口总额对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3结论及对策

3.1结论

第一,由本文的各种研究可以看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一般贸易净出口总额及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等因素确实与新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息息相关,新疆地区GDP的增长离不开其中任何一项因素。但是近年来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十分理想,这也将间接影响加工贸易的发展。第二,经过相关度的研究发现,加工贸易的进出口确实促进了新疆地区经济的增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者对于后者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但同时也很容易发现,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仅低于最终消费与资本形成总额,而且还低于一般贸易净出口总额。这表明,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对于新疆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三,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看出,新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确实拉动了加工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促进着加工贸易的发展,但是加工贸易并没有对新疆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3.2对策

第一,政府应加大对加工贸易进出口的鼓励力度,积极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从而提升加工贸易净出口总额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第二,改善加工贸易型外商直接投资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加工贸易型外商直接投资在新疆地区的准入标准,尤其是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低、在本地区购买率较低、资源消耗量较大的加工贸易型企业的准入标准要更为严格,从而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促进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发展。第三,简化报关、报检以及出口退税的程序及步骤,加快通关速度,消除政策矛盾,加快企业资金回笼速度,提高资金周转力度,推动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宣烨.我国加工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经济增长、产业竞争力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2(4):76-81.

[2]崔玮.中国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7).

[3]李秋月.新疆加工贸易经济效应实证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财经大学,2011.

[4]顾雄飞.安徽省加工贸易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马鞍山:安徽工业大学,2012.

[5]庞浩.计量经济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 售后维修工程师总结 下一篇: 电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